KR6p0022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明-古德法師 (master)


No. 427
彌陀經疏鈔演義定本卷一
雲棲 古德法師 演義
門人 慈帆智願 定本


題義。
開卷。佛說等八字是法題。後學等十二字是
人題。


法題下。自細釋。今入文之先。理應略陳總一。題中約
有四對。一通別一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佛說等五
字。二能所一對。能是能詮。即經之一字。所即所詮。即
上五字。三教理一對。佛說經是教。阿彌陀即是理。四
人法一對。佛說即是人。阿彌陀即是法。


首佛字。即釋迦牟尼佛。從兜率降生王宮。為悉達太
子。出家苦行六年。成等正覺者。若釋其義。則佛字是
梵語。此翻覺者。謂覺了性相之者。具有三義。一自覺。
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
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若準起信。亦彰三義。一始
覺。即能證智。二本覺。即所證理。三究竟覺。即智與理
冥。始本不二。今經所云佛者。乃是三覺俱圓。釋迦世
尊也。又佛地論。說佛有其十義。天台六即。華嚴十身。
詳具後文。


說者。以宣演得名。暢悅為義。四無礙辯為體。暢則暢
出世之本懷。悅則悅眾生之獲益。今以如來久修久
[001-0704b]
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適得機宜。隨以四辨宣演。暢
悅本懷。令隨機獲益。故云說也。


阿彌陀。是梵語。此云無量。以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
切皆悉無量故。是無量佛往昔因中。為法藏比丘時。
發四十八願。今在西方。攝念佛人。歸于淨土。故釋迦
如來為眾宣揚也。


經者。釋有多種。不出常法貫攝四義。常者三世不易。
一切諸佛皆如是說故云常。法者十界同軌。四聖六
凡由之解脫故云法。貫者貫穿所應知義。若無文字。
無以貫穿義理。煥然可觀故云貫。攝者攝持一切眾
生。若無語言。不能開曉眾生出生死海故云攝。千葉
良規。百靈常軌。詮真利物。目為經也。


又此經。唐譯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今為此名者。以
佛名人所樂聞。又一切功德。言佛便周故。


疏者。疎也。通也。謂經中義理甚深微妙。未易窺測故。
以疏疎通。使無疑滯也。又亦疏理之義。古云。人有髮
兮。旦旦疏理。身有心兮。胡不如是。今乃疏理經中奧
理。使人得開通心地也。


鈔者。抄略也。隨順本疏略加解釋。使經疏妙義渙然
冰釋也。


卷者。卷懷之義。一軸之中包含無盡義理。無量法門
故。


人題中。學者。效也。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故古人
有大徹之後。乃終身居學地者。今大師自稱後學。亦
[001-0704c]
此意也。
古杭。古稱杭州。南宋建都更名臨安。今曰
杭州復古也。雲捿寺名。在五雲山之麓。先是山之巔。
有五色瑞雲盤旋其上。因以名山巳。而五雲飛集山
西隖中。經久不散。時人異之。號為雲棲隖。宋時有志
逢禪師建寺。號曰雲棲寺。歲久蕪廢。大師愛其岑寂。
趺坐其間。時人為之搆室。寺復興焉。
沙門。此云勤
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有勝道。說道。活道。汙
道四種不同。勝即佛菩薩等。說謂說正法者。活謂修
善品者。汙謂諸邪行者。
袾宏。是法諱。號蓮池。仁和
人。從性天和尚祝髮。徧參知識。於笑巖處有所契入。
遂結茅深谷主張淨土。僧臘五旬。世壽八十。化緣既
畢。念佛而逝。
述者。傳述也。樂記云。知禮樂之情能
作。識禮樂之文能述。作者謂之聖。述者謂之賢。此經
雖有古疏數家行世。詞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
今茲疏鈔。合天台。賢首。會性相二宗。事理雙融。宗說
兼暢。言先聖之欲言。發前賢之未發。可謂千古獨創。
今言述者。乃謙詞也。


科分。
科中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
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
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
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
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
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
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
[001-0705a]
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開章者。是別開章段。即總啟十門是。釋文者。是消釋
經文。即別釋文義是。大意雖明。本文未委。故別開章
段。銷釋經文。使一經玄文委悉詳盡。人人曉了也。


結釋呪意者。呪本不可釋。而呪意可釋。呪意者。拔業
根生淨土也。此呪本不附經。而今歸結於此為之解
釋者。正顯此淨土法門。顯密圓通事理無礙也。又見
此持名念佛。是大神呪。大明呪。無上無等等呪也。


序正流通三分者。晉道安法師。判釋東流一代時教。
為序正流通三分。序者端緒也。如絲之得緒。能盡一
繭之絲。經之得序。能知一經之旨。又序者東西牆也。
如觀牆序。則知堂奧之淺深。觀首序。則明全經之妙
義。正宗者。一經正所宗尚。如法華之唯有一乘法。無
二亦無三。楞嚴之發明常住真心。專修圓照三昧。此
經之依正清淨。信願往生是也。前之序。正序此。後之
流通。正流通此也。流者無住。通者無塞。使此妙法。自
此界以及他方。由現在以及未來。無有留礙。名為流
通。
為順者。言剖出經心。方挈出塵之端緒。故通序
順序分。隨文入觀。方知大道之攸歸。故開章順正宗
分。拔業障根。自然流入清淨海。故結釋順流通分。


淨業者。業居苦之先。煩惱之後。十法界不同。皆由所
作之業不同。古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又云。佛
十力中。業力甚深。又云。十方諸國土。皆依業力生。故
業不可不淨。信者不疑之謂。於淨土妙理。深信不疑。
[001-0705b]
行者趨造之謂。於彌陀名號。念念明了。願者樂欲之
謂。於極樂世界心心向往。此淨土三資糧也。
亦順
者。契其大端。自能深忍。故通序順信資。善讀經者。隨
文入觀。故開章順行資。識所攸歸。無不向慕。故結釋
順願資。


初明性者。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
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
認他是佛。自巳却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巳。但以
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
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
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


二贊經者。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
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
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
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三感時者。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
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
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
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四述意者。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
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
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徧引羣生出於
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五請加者。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
[001-0705c]
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巳一人心力有
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
請加也。


通序。
靈明二句是純真。非濁二句是絕妄。靈明是
照洞徹。言此照體橫徧十方。湛寂是寂常恒。言此寂
體豎窮三際。即楞嚴所謂。常住妙明不動周圓也。


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故非濁。一切浮塵相。無非
妙覺體故非清。迷時似背。而此本不屬迷故無背。悟
時似向。而此本不屬悟故無向。即圓覺所謂。一切眾
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也。


大哉。是贊詞。以非幻不滅。故云真體。見猶離見。見不
能及。有何可思。三世諸佛。到此口挂壁上。有何可議。
其唯者。歸結之辭。


註。
此經以自性為宗者。自性謂眾生性德之佛。非
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而此經所談
行法。正為顯此之覺體。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
號可彰。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又復經中
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
自性寂。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聲聞即自性
真。菩薩即自性俗。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
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問。全彰自性。乃屬華嚴。降此以還。何得有此。答。華嚴
乃諸經王。諸經皆華嚴眷屬。今經以華嚴性海為宗。
既宗華嚴。何妨約性。又諸經從法華開顯之後。不論
[001-0706a]
何經。總皆𢆯妙。皆可稱性故。


諸經不離自性者。三乘十二分教。教教皆歸妙性。言
言盡攝真如。若離自性。皆為魔境故。


靈覺者。不同木石之無心。虗空之頑冥。明顯者。體露
堂堂。無遮無障。
不得稱靈者。日以陽明照晝。月以
清涼照夜。雖有光明。而不顯靈覺。彼既不自顯。人自
不得稱也。
無緣而照。勿慮而知。謂之神解。大地莫
能識其端。至聖猶未窮其頂。謂之不測。
不照覆盆
者。以日月之光屬相。不屬性故。
輝天地透金石者。
以心光徧乎法界。一切諸法無非佛法故。
靡所不
徹者。若通與隔對。是通還成隔。非對隔說通之徹。乃
真徹也。


不染者。從來不與染法相應。不與諸塵作對。不搖者。
萬古如如。無有變異。不得稱湛者。大地雖常自寂然。
而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不湛也。
如淨琉璃。內外瑩
徹。謂之瑩淨。寸絲不挂。纖塵不立。謂之無滓。
難逃
壞劫者。以三災到時。劫火洞然。須彌七金。悉為灰燼
故。
推之無始。引之無終者。以真如自體。非前際生。
非後際滅。畢竟常恒。不斷不異故。
無恒不恒者。恒
外有不恒。此恒亦非恒。恒不恒二邊俱遣。乃真恒也。
云有。不受一塵者。濁者。有也。具足諸法。方謂之有。今
自性離一切法差別之相。所謂非有相。非無相。非雙
亦相。非雙非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非異相。非一
異俱相。是不立一塵非有也。何濁之有。
[001-0706b]


云無。不捨一法者。清者。無也。不立一塵。方謂之無。今
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
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淨義故。乃至滿足
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是不捨一法非無也。何
清之有。


捨此而有所去。方可謂之背。今則匪離跬步。湧現寶
華。不出戶庭。圍繞行樹。雖欲縱之。將去何所故無背。
迎之而有自來。方可謂之向。今則無行無住。如是而
來。不動不起。如是而來。若欲迎之。從何所迎故無向。
意該善惡凡聖等者。孟子道性善。天台說性惡。一則
就事造邊說。一則就理具邊說。今則如實空中。善既
不立。惡亦何存。祖云。廓然無聖非聖也。經云。凡夫者。
即非凡夫非凡也。有無如上。性無前際非生也。性無
後際非滅也。本自具足。無法可增非增也。本無一物。
無法可減非減也。染淨千差非一也。一味平等非異
也。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當體得名者。常言大者。對小之稱。今則不然。直指性
體。名之曰大。具常徧二義者。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
為常。此明體無變易。又言大者。其性廣博。猶若虗空。
此明體性周徧。無法可比者。世間最大。莫若虗空。經
云。迷妄有虗空。空乃有始。此法無始。又云。一人發真
歸元。十方虗空悉皆消殞。空乃有終。此法無終。是豎
窮無法可比也。又云。十方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
點太清裏。空乃有際。此法無際。是橫徧無法可比也。
[001-0706c]
喻金喻月。亦復如是無可比也。


三界虗偽。唯此真實者。虗者不實。如空中華。本無所
有。偽者不真。如鍮似金。畢竟非金。所謂太山有崩裂。
大海有枯竭。一切榮華。皆有衰謝。一切眷屬。皆有別
離也。唯有真如諸法中實。所謂有物先天地。無形本
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彫是也。


非幻不滅。出圓覺經。經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
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
不滅。蓋謂此性無有變異。畢竟常住。不同諸幻終消
滅也。


不可破壞。出起信論。論云。從本以來。離諸名相。畢竟
平等。不可破壞。蓋謂此性在染不破。法身不壞。不同
有為可破壞也。


萬法不出一心之體者。謂一切萬法皆吾心體。非離
萬法別有心體。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
相法門體。楞嚴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又
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所謂撲
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也。
體該相用名之為體者。起信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
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
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
故。今則若相若用。俱歸此體為真體也。


不可思議者下。是先合解。心言路絕。謂從本以來。離
言說相。離心緣相。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名為真如
[001-0707a]
故。


不可思者下。是次分解。法無相想。謂有相可思。無相
難思。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思之有過也。思亦徒勞。
是思之無功也。心欲緣而慮亡者。舉心欲緣。思慮先。
亡。以真如無相想。即心絕故。


理圓者。理性圓融。不可分析。如一多交徹。大小互融。
真妄交參。染淨不二等。言偏者。如言一則遺多。言大
則失小。談真則違俗。說染則違淨等。所謂開口成雙
橛。揚眉落二三也。是言之有過也。言不能盡。是言之
無功也。口欲談而詞喪者。開口欲談。言謂先喪。以至
理絕言。無容措口故。如善天女者。華嚴云。自在天王
有天釆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則與百千
種樂而共相應等。


至理極名者。如名真如。則可以不妄不變思議。或名
圓覺。則可以滿足虗靈思議。或名佛性。則可以離過
絕非思議。皆非至理極名。今名不可思議。則至理之
極名無以加也。


法性佛性者。智度論云。佛名曰覺。法名不覺。是乃以
智為佛。以理為法。賢首據此。故云無情無知覺。指其
性為法性。有情有知覺。指其性為佛性。然二性雖分
屬情與無情。法性亦可通有情。以眾生乃諸法中之
一法故。故曰。兼無情分中謂之法性。佛性唯局有情。
不通無情。以木石等無知覺故。故曰。獨有情分中謂
之佛性。
[001-0707b]


且指佛性而言者。自性實通二種。如華嚴云。若人欲
識真空理。心內真如還徧外。情與無情同一體。處處
皆同真法界。今云爾者。但以此經重一心念佛求願
往生。乃借彼佛境顯我自心故。且指有情佛性也。


性而曰自。自有二義。一自然之自。二自巳之自。

爾如然非作得者。妙性天然。不因修得。迷時無失。悟
時無得。有物渾成。本自如如故。此自然之自也。是我
自巳非屬他者。以外道或計自然。或計因緣。或計虗
空。或計天與。不一而足。此皆迷巳為物所轉。不知此
性本非天降。不屬地生。亦非人與。乃當人自巳不屬
於他故。此自巳之自也。
對萬法曰本心。對始覺曰
本覺。無知之知謂真知。無識之識謂真識。無有虗妄。
無有變異。名為真如。


若就當經下是解。釋序文巳竟下。復配屬諸經。今先
就當經配光壽也。絕待交融者。光與壽似對待法。而
其實舉光則融壽。舉壽則融光。原非二物。有何對待。


一切功德。謂無漏性功德無量者。具足圓滿不可
思議也。而以此句。當非濁非清二句者。以但有清濁
向背。即有對待不融通。便不是性功德。便非無量。今
無清濁向背。是一切功德皆無量也。
全體是當人
者。謂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無量光。而自性寂。即
是無量壽。自性照。即是無量光。寂照不二。即是光壽
交融。則阿彌陀佛。豈不即是當人自性。


又初句明無下。配三大也。用大者。謂眾生心具有無
[001-0707c]
邊妙用。論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
果故。今此靈明無所不照。即是能生一切世出世善
因果也。相大者。謂眾生心具有如來智慧德相。論云。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今此湛寂
無所不含。即是具足無量性功德也。體大者。謂眾生
心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論云。一者體大。謂一切
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今此靈心絕待。迥絕二邊。即
是不增不減一味平等也。
即三即一。雙泯雙存者。
體非相用。乃至用非體相即三也。而又離體無相用。
離相無體用等即一也。一即三則一泯。三即一則三
泯雙泯也。而又一即三則三存。三即一則一存雙存
也。存時即泯。泯時即存。非泯非存。不可思議。


又初句言照下配三德。智慧光明徧照法界名為般
若。離一切染得大自在名為解脫。心體離念法界一
相名為法身。是三種皆具常樂我淨四德。故皆云德。
然有果上修成三德。因中性具三德。今指因中性具
而言也。


又以四法界下配四法界。
法者。軌則也。界有性分
二義。事法界界字是分義。以眾生色心等法。一一差
別各有分劑故。理法界界字是性義。以眾生色心等
法。雖有差別同一體性故。事理無礙法界者。理由事
顯。事得理成。理事互融。性分交徹故。事事無礙法界
者。一切分齊事法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
重無盡故。
不可思議。配事事無礙者。以前三法界。
[001-0708a]
同教一乘。猶可思議。後一唯華嚴別教一乘。不可思
議也。
分攝於圓者。或曰。事事無礙。唯屬華嚴。今經
何得有此。故曰。一大時教。唯華嚴為圓。圓為能攝一
切。故諸經無不攝歸華嚴。今此經有少分事事無礙。
故得分攝於圓也。


然通序大意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千經所
演無有餘因。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
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
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
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修。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
明自性意在斯乎。


序。
澄濁二句。先敘工夫。三祇二句。次贊超勝。

濁而清者。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
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也。返背而向者。一向
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
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
圓。僧祇者。無數劫也。


問。三祇行滿。即坐道場成正覺。今念佛者。縱得往生
尚未得佛。何乃便越三祇耶。
答。今三祇是約信解。
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巳明。三祇極
果以解了故。亦可言超也。此約解言。不論功行。

越僧祇是實語。不必但約。解說。以三祇行滿。方得成
佛。此是藏教果頭佛。今經是圓頓教。但得上生即登
初地。而果頭佛上與圓教七信齊。豈不是越僧祇于
[001-0708b]
一念。


妙用有二。在如來說經。是利生之妙用。以四字徧引
眾生出於苦海。豈非至妙。在眾生持名。是自利之妙
用。以四字直使初心登乎智地。又豈非至妙。


註。
畢竟平等者。論云。一切諸法。從本以來離諸名
相。畢竟平等。唯是一心。今寂照之體。無有清濁向背。
正是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故云畢竟平等。唯是一心
也。


約生滅門者。上明性一科。是約真如門說。今讚經。是
約生滅門說也。論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
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
法門體。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
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云云。此
即生滅門也。


以不如實知。不覺有其念者。論云。阿黎耶識有二種
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
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今釋不知真如法一。
謂不了如理一味也。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如實知。
即此不知。即是根本無明。心起有念。即是業相。論云。
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也。然此雖動念而極微細。
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黎耶自體分也。


無明所覆。失本流末者。無明。即根本無明。即不如實
知也。覆。謂覆葢真性。本即真性。末謂三細六麤。既失
[001-0708c]
本自流末。
渾亂真體者。如楞嚴云。譬如清水。清潔
本然。有諸世人。取彼土塵。投於清水。水亡清潔。容貌
汩然。名之曰濁。
復使淨潔者。楞嚴云。如澄濁水。貯
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
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無明所引等。此無明。亦即根本無明。覺即本覺。塵即
三細六麤。由無明生業相。乃至造業受報。是漸遠真
如之覺。隨逐境界之塵。如窮子捨父逃逝。故名曰背。


返其去路者。謂不須別尋歸路。即就路還家。便得
返身見父。先破執取計名。空其人執。次破相續智相。
蕩其法執。次破三細賴耶。歸於覺體。斯之謂向也。


修證即不無者。南岳讓禪師參六祖。祖問甚處來。讓
云嵩山。祖云。恁麼物。恁麼來。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
祖云。還假修證否。云。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今謂
且就眾生一期修證。似有澄返之蹟。修證即不無也。
而於自性實無得失增損。染污即不得也。


不退有四。以未斷煩惱。生同居土。為願不退。破見思。
生方便土。為行不退。破塵沙。分破無明。生實報土。為
智不退。破三惑盡。生寂光土。為位不退。則不退名同。
而淺深自別。


力用力字。內含三義。一者本性功德力。二者行人念
力。三者彌陀願力。本性如舟船。念力如櫓棹。願力如
順風。三力周圓。必登彼岸故。


三藏。謂經律論。又佛藏。菩薩藏。聲聞藏。十二部謂修
[001-0709a]
多羅。重頌。授記。孤起。無問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
方廣。未曾有。論議。


用從體相而出者。佛證平等真如恒沙性德。然後流
出報化之用演說此經。是如來之用。固從體相而出。
今眾生依經念佛。頓超即證。亦以本有真如。本具性
德。方有如是力用。故云從體相而出也。


稱性而談指華嚴。正直而說指法華。方便未彰者。以
華嚴唯談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
六相十玄四種法界等。二乘賢聖。尚如聾啞。末法下
凡。豈能修證。故方便未彰。法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
上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皆不
明示進修方便。故亦方便未彰。浩博難持。如廣修萬
行等。幽深罔措。如直悟一心等。


即方便成圓頓者。稱彼名號方便法也。上品上生即
登初地。豈非圓頓。為通𢆯祕訣。換骨神丹。如後文所
贊。


又前是下。是總結兩節。性德。修德。出天台教。自性清
淨。離垢清淨。出起信論。性淨障盡。出圓覺經。互融一
句。總頂上三種。互融不二者。謂全性起修。全修即性。
性外無修。修外無性也。又舊云。性淨障盡。互融不二
者。以全性起修時。破全性之無明。斷全性之生死。終
日本體。終日工夫。性淨即障盡也。以全修即性時。雖
破無明。破無所破。雖斷生死。斷無所斷。終日工夫。終
日本體。障盡即性淨也。
[001-0709b]


序。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者。故字。承上妙用來。我者。
親之之辭。乍說三乘。指華嚴之後。法華以前。四十年
所說之法。


終歸一實者。指法華經。此經蕩化城之執教。解草庵
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故。


等頒珍賜者。如諸子出宅。等賜大車。其車高廣。眾寶
莊校等。


更錫殊恩者。殊恩言異常之恩。因上有如是至妙之
用。故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


註。
非究竟者。隨宜之權。非出世本懷也。如經云。我
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是
也。
乘本無三者。如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權說有三者。如經云。除佛方便說。但
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者。謂如來於菩提場成等正覺。
與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及宿世善根成熟天龍八部
等。如雲籠月。為說圓滿修多羅。菩薩萬行。因華。莊嚴
一乘果海。
大教難投者。如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各
各領解得益。其上德聲聞。積行菩薩。如聾如盲。杜視
絕聽。於是如來脫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弊垢之衣。
退歸鹿苑。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之三乘權法。


後乃會權歸實者。阿含之後。復經方等彈呵。般若
淘汰。四十年餘。至法華會上。方能會歸一乘也。權即
三。實即一。大車。謂大白牛車。即大乘妙法也。
[001-0709c]


不論大根小根三句。對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說。謂
華嚴純接上根。下根絕分。今則上自不退菩薩。下及
悠悠凡夫。三根普利故。


亦不待根熟四句。對上大教難投五句說。謂法華待
根成熟。方乃會歸。今則不俟彈呵。無煩淘汰。即得西
歸故。


不次之擢者。言此土修行。漸漸斷惑。方出生死。如授
官者。必循資格次第升授。今念佛法門。不必漸漸斷
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喻如不循次第。頓授高官也。


蔭序之官者。言此土修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如
得官者。必明經中式。或汗馬成功。今念佛法門。不必
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遣廕。現膺
爵祿也。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
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
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
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
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
也。


序。
指四十八願門者。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
發四十八願。佛乃一一拈出。指示眾生。故曰指四十
八者。如國中無三惡道願。乃至最後即得諸忍究竟
願。願曰門者。門門不同。此非彼故。


開一十六觀法者。因韋提啟請。乃為宣說。今日始創。
[001-0710a]
故曰開一十六者。始自落日懸鼓觀。終至三輩往生
觀。觀曰法者。各有法則修不一故。


歸乎普度者。如四教四弘。各有四種。今則純是眾生
無邊誓願度也。普謂豎窮橫徧。歸者。謂雖有四十八
種不同。而要其所歸。則無非普度也。


宗乎妙心者。宗猶主也。謂雖有一十六種不同。而究
其所主。則無非妙心也。妙心者。謂十六觀中。若依若
正。皆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也。


註。
悉是空假中道圓寂一心者。觀法有二。有事有
理。事觀者。且如日觀。行人面西正坐。觀日欲落。狀如
懸鼓。閉目開目。日相現前。名為事觀。理觀者又二。有
次第。一心。次第三觀者。先觀此日。由想所成。全體性
空。無有自性為空觀。復有觀想因緣。成此日相。則不
壞假相為假觀。以此二觀為方便。次觀假處全空。空
處全假。非空非假為中觀。是乃先空次假後中。為次
第三觀也。一心三觀者。所觀之境。即真即俗即中。能
觀之觀。即空即假即中。以一心三觀。觀三諦一境。而
境外無觀。觀外無境。境觀雙忘。唯一妙心。此即以具
日之心。觀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為一心
圓妙之觀法也。


序。
廣以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如來性中本有妙
用。潛興密應。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願。一一同於
覺性。無有分限。大以豎窮橫徧為義。豎窮者。此願盡
未來際無有休息。橫徧者。此願充滿十方無有邊際。
[001-0710b]


先有始義。即行遠自邇之意。又先有急義。即先務
之為急意。
貴在知先者。由彌陀悟入法性。從性起
願。性無盡。故願亦無盡。故知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
徹自心。不悟廣大之心。不入廣大願海故。


深謂觀深妙。玄謂理幽玄。經中觀法。乃以法界心。觀
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豈非深妙。經中依正。但
應色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即寂光土豈不幽玄。


約者。簡約也。唯此四字。更無別法。何等簡易。又約
者。要約也。念佛功成。無事不辦。何等要約。尤應守約
者。以十六妙觀。乃全性成修。全修成性。悟心上士。乃
克行持。初學行人。無由湊泊故。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
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
專持統百行
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
自淨。即持戒行等。


註。
幽顯聖凡者。幽指三途。顯指人天。聖指三乘。凡
指六道。茫無畔岸者。以心無盡。故願無盡也。


初心靡及者。妙宗鈔云。觀雖深妙。本被初心。若能進
功。何憂不就。而大師如此說者。葢有二義。一者。以今
正建立持名法門故。二者。初心亦甚不同。有具足圓
解之初心。乃至有茫然未識之初心故。
守約謂修
身。施博謂天下平。


但得見彌陀者。永明四料簡云。無禪無淨土。鐵牀并
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
[001-0710c]
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
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
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先務之急者。孟子
云。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堯舜之知。而不徧物
急先務也。


觀雖十六。言佛便周者。十六觀經。題曰觀無量壽佛
經者。以十六觀法。不出依正主伴。佛是正報。舉正足
以攝依。日。地。行樹。寶池等。無不攝故。佛是化主。舉主
足以攝伴。觀音。勢至。乃至九品往生。無不攝故。

雖至極。唯心即是者。佛雖萬德果人。實不離當人現
今一念。以心外覓佛。即邪魔故。
至簡至易者。一心
執持。至簡而不繁。至易而不難。此守約也。
萬法唯
心者。古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云。應觀法界性。一
切唯心造。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
末也。下文六句。正釋此句之義。
運想宛然者。謂三
昧既成。想行樹則行樹明。想寶池則寶池現。想菩薩
則菩薩在前。想如來則如來宛爾。以三昧心中隨心
現相故。
舉念便登者。解脫長者言。我欲見阿彌陀
佛。隨意即見。是也。此施博也。


大聖悲憐者。天如云。觀法理微。眾生心雜。雜心修觀。
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


彌陀即是全體一心有二義。一者。阿彌陀佛即是全
體一心。以佛復本源究竟覺體。故起信云。離念相者。
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001-0711a]
夫法界一相。是離念之心體也。而即是如來。則如來
豈不是全體一心。二者。阿彌陀佛四字。即是全體一
心。此四字在我心中。明明歷歷。迥然獨照。四字之外
無我心。我心之外無四字。豈不即是全體一心。又復
真念佛者。唯色唯心。唯觀唯境。一名一字。無非實相。
豈不即是全體一心。


心包眾德者。以真如體中。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
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
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
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四諦者。苦集滅道也。苦為逼迫相。集為招感相。此世
間因果也。道為可修相。滅為可證相。此出世間因果
也。此四諦通大小乘。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教不
同。然四諦是境非行。今云行者。舉所觀之境。顯能觀
之行也。


序。
萬慮咸休。是妄心初息。一心不亂。是正念成就。
從茲承專持來。究極根咸休來。


註。
念念塵勞者。塵者不淨。勞者不逸。聚緣內搖。趨
外奔逸。是其相也。
剎那中有九百生滅者。剎那。時
極速也。經云。眾生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
百生滅。
生住異滅者。有為四相也。生表此法先非
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
有用。
分齊頭數者。此非彼曰分齊。各有緒曰頭數。
[001-0711b]


甲滅乙生者。約彼此說。如貪滅瞋生等。俄去倐返
者。約一法說。如纔滅復現也。
獅子杲日喻正念。百
獸與霜喻萬慮。
出窟潛蹤者。獅子出窟時。四足踞
地。振尾出聲。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竄孔
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奔走失糞。


名咸休也。以上是正釋。故永明以下是引證。


數息者。數息觀也。數出入息。從一至十。對治散亂法
也。此法通世間出世間禪。如根本禪。多由數息而入。
而六妙門。亦先以數息為首。請觀音亦必以數息為
助也。初心在緣曰覺。細心觀察曰觀。正是此人數息
工夫。但渠工夫既成。更欲增進覺。覺觀不休。亦即是
病。遂借稱名為轉治也。但字字分明。亦是覺。句句接
續。亦是觀。云何即破覺觀。葢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
毒盡兵消。身心安樂耳。又或此人徑就理持。研究之
極。頓入無心三昧。亦不可知。此正是一個咸休樣子。
故取之以為驗也。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
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事
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虗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窮謂倐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
也。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者梵語。此云
正定。亦云正受。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
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
[001-0711c]
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也。


序。
乃知下。是明理一心境界。匪離四句。正說唯心
淨土也。處處兩句。言觸處洞然。珍禽兩句。言一味平
細玩註中自見


跬步湧華者。謂心華燦發。左右逢源。清淨光明之體。
當處出生也。又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
之蓮華。亦不離寸步也。


戶庭繞樹者。謂覺林增長。道樹滋榮。長養眾善之體。
隨處發現也。又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
之行樹。亦不出戶庭也。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
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
也。


蓮華化生者。從悟而迷。是為胎藏受生。從迷而悟。是
為蓮華化生也。時時者。即經中所謂。常在於其中。經
行及坐臥也。


禽鳥指有情。堂院指無情。舉此二種。見情與無情。同
成正覺也。偕音並彩。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處。


註。
既得四句明。即此一心。即是淨土。何必四句明。
不必往生。方成淨土。然則四句顯唯心境界。無差別
相。等同一味也。故曰句總結。


印壞文成者。涅槃二十七云。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
合。印滅文成。以喻凡夫現在陰滅。中有陰生。今借此
文。以喻往生行人。此土陰滅。彼國陰生。須知垂終自
[001-0712a]
見坐金蓮身。巳是彼國生陰故也。成論明極善極惡。
俱不經中陰。如䂎矛離手也。


序。
念空真念者。念即念佛之念。真念即真如體。念
到極處。和念脫落。頓離念相。謂之念空。離念相者。等
虗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平等法身。故云真念。


生入無生者。生即生死之生。無生即無生忍。生本無
體。以念為體。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得住持。
今既念空。所謂皮既不存。毛將安附。自然髑髏粉碎。
五陰消亡。從有生悟入無生矣。
又生即念佛之心。
無生謂無生之理。雖念性元生滅。既由有念得入無
念。是從生滅頓入無生矣。


念佛念心者。既到真念田地。則其念佛巳無能所。能
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
佛。智外無如。如外無智。如智不二。名念佛即是念心
也。


生彼生此者。既到無生田地。則其淨土巳無彼此。遊
神億剎。實生乎自巳心中。孕質九蓮。匪逃乎剎那際
內。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彼此無分。云生彼不離生此
也。


心佛眾生一體者。佛者果德之稱。眾生穢惡之號。心
者靈明之體。念佛未至一心。心不是佛。佛不是生。判
然不一。今既念佛即是念心。則反本還源。不見生佛
假名。惟一妙明。周徧法界。以即佛之生。念即心之佛。
無二相也。
[001-0712b]


中流兩岸不居者。苦域是此岸。樂邦是彼岸。非苦非
樂是中流。念佛未至一心。中流兩岸。截然不同。今既
生彼不離生此。則不見彼岸。不見此岸。并不見非彼
非此之中流矣。古云。海藏多羅一葉舟。不居兩岸不
中流。一篙撐出虗空外。惹得春風笑點頭。是也。


註。
念極而空。約修邊說。念體本空。約性邊說。無念
之念。是終日無念。終日念佛也。念實無念。是終日念
佛。終日無念也。又此二義。亦乃相須。由念極而空。方
知念體本空。工夫不到。不悟本體也。又由念體本空。
方得念極而空。本體不空。縱念不空也。


達生體不可得者。由心空故。大地平沈。虗空粉碎。推
求五陰色心。了不可得也。
不生而生者。如以不生
為不生。非真不生也。生即不生。是真不生。故永嘉謂。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等。


又生即念念生滅。此生滅妄心。本自虗妄。無有實體。
故云體不可得。達者悟心之本空也。既悟心空。則終
日念佛。終日無念。生而不生也。終日無念。終日念佛。
不生而生也。生而不生。則生元不可得。不生而生。則
不生亦不可得。是真無生也。故云以念佛心。入無生
忍。


三無有別者。謂迷此法有眾生名。悟此法有諸佛名。
此法諸法中實有心名。然而迷悟本空。中邊不立。諸
佛眾生及心。皆假名也。假名無實。全體即真。故三法
相即。無有差別。
[001-0712c]


二邊謂有無。中道謂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不著不安。
正是離四句處。


自心是佛是禪者。自心覺照即是佛。自心靜慮即是
禪。
謗自本心者。以淨土乃自心之淨土故。是謗佛
者。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是自謗其禪者。以不離自
心即是禪故。


序。
此則理之一心者。以一心念佛有事有理。上文
所指乃理一心也。
全歸上智者。以理一心。無方所。
無形相。不可湊泊。無容擬議。非宿具般若靈根。單刀
直入者。鮮能悟入。


通乎事相者。不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但以妄念念
佛。離此生彼。是則生佛宛然。淨穢歷然。以我之生。求
彼之佛。厭此五濁。欣彼樂邦。與彼理性。全無交涉。此
則鈍根所行也。


序。
守愚之輩者。愚亦不能障道。故云人一能之巳
百之等。而過在守字。乃高推聖境。畫地自限之輩。小
慧之流者。學般若菩薩。須求大智慧。小慧者狂慧也。
偏慧也。非真慧也。又此二人之病。在執著兩字。故經
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註。
事依理起者。事不自事。因理而事。因自性彌陀。
故勸人念彌陀。因唯心淨土。故勸人生淨土。
理得
事彰者。理不自彰。由事乃彰。因念彌陀。方顯自性彌
陀。因求淨土。乃悟唯心淨土。由是心是佛。方乃是心
作佛。因是心作佛。方顯自心是佛故。
數他寶者。華
[001-0713a]
嚴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等。
判然心不是佛
者。是口口談空。步步行有。喫得肉巳飽。求尋僧說禪
者。


是故下伸正意。約理無可念者。以實相理中絕思絕
議。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故。


念即無念者。以即事即理。即念無念。捨念而求無念。
是猶撥波求水。滅器求金。是斷滅見。豁達空。非無念
本體也。


即本智求佛智者。本智即本有之智。不因修得。不由
學成。本自具足者。所謂本覺是也。佛智由斷惑而顯。
修證而成。出纏方得者。即所謂始覺是也。本智約理
具。佛智約事造也。


序。
相繼。謂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續。不虗入
品者。謂但能念念接續。無有間斷。則巳能伏妄。得少
分淨。可成末品。又或此人夙有靈根。即於此時頓明
諦理。隨其淺深。或中或上。俱不可知。故曰不虗。


明謂於自本心忽然契合。即所謂一發一切發也。


反受禍者。謂若是修行人。則墮邪外。若凡夫外道。則
福盡受輪。若口口談空。步步行有者。則徑墮三途。無
有休息。故云受禍。


註。
著事而信不切者。如今世人。口念彌陀。心馳五
欲。空談淨土。繫念娑婆也。
成就淨身者。謂三業毫
無污染。即所謂純清絕點。一條白練也。永明云。求淨
土者。縱饒未明道眼。也須成就淨身。
[001-0713b]


心實了明。謂三智一心中得。巳登初地。入無生忍。於
自本心有大開悟者。
不正之謂狂。狂慧者。雖有智
慧。非真慧也。有從學問得者。有從工夫得者。有從邪
師得者。種種不同。馳騁者。大率謂十方諸佛一口吞
盡。何處更覓彌陀。十方世界徹底掀翻。何方別求淨
土。再說念佛求生。早是鉢盂安柄。頭上加頭也。

明之謂頑。頑虗者。雖著空理。非真空也。如癡人口口
談空。凡夫四無色定。外道無想。以及非非想陰境空
魔。乃至圓虗無心。種種不一。耽著者。大率堅守執著。
一向入空。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也。
輕談。謂形於口。
蔑視。謂存於心。


不咎鈍人。反抑利者。謂著事鈍根。不知理性。應當呵
責。開其慧性。破其愚蒙。使由事入理可也。何乃捨彼
愚夫。反抑利者。葢以鈍人自知不如。斤斤自守。無驕
無恃。無過無非。利者不然。故抑之也。


畫虎弗就者。馬援戒子云。龍伯高敦厚周慎。杜季良
豪俠好義。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
成尚類騖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
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序。
遂使垂手徒勤者。彌陀慈父。終日垂金色臂。接
引念佛眾生。眾生不肯念佛。是垂手徒勤。彌陀終日。
望眾生求生淨土。如慈母倚門望子。眾生不肯念佛。
是倚門空望。若約理觀者。手表提攜之悲。目表照了
之智。同體之悲。不離眾生。為垂手深淵。自然之智。徧
[001-0713c]
在六趣。為倚門望子。徒勤空望。是真如內熏無明。而
無明全不顧真如也。


今生多生。一誤百誤者。今生遇此殊勝法門。如久客
他鄉。乍聞家信。應當勇猛精進。求願往生。而乃悠悠
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大誤。又不唯今生之誤。今生以
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也。古云。狹路相逢如不薦。者
回要見定還難。是也。


註。
凡厥有心。定當作佛者。圭峰云。頃以道非常道。
諸行無常。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故佛教持名。非
教念他佛也。乃念我自心。非教成彼佛也。乃成我自
佛耳。


序。
末法對正像言。正者。證也。以現量智。證實相理
初一千年。有教行理果。故曰正也。像者。似也。以比量
智。依稀見道。彷彿不真。第二千年。有教行理。而無果
證。故曰像也。末法則空騰似量。唯尚鬬爭。徒有教理
而無行果。故曰末也。
四教各有內外凡。若乃未通
四教。博地凡愚。名下凡也。


陬者。偏隅也。窮極也。此方在閻浮之極東。故名震旦
國。
大師一生自居學地。不敢以先輩自處。故稱晚學
罔通玄理。謂未能實契妙心。空談。即依通禪客。文字
學人。聽其言也。超賢聖之前。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後。
素鄙。謂平素自鄙。


註。
自量二字極佳。聖之所以成聖。賢之所以益賢
也。生之不時者。不生正像。去聖時遙也。報之不勝者。
[001-0714a]
非聖賢應蹟。是業繫凡夫也。見之不廣者。不生中華
佛國。親炙多賢廣其聞見也。智之不深者。非為耆師
宿德。久修道行。智慧深遠也。


序。
斯經贊揚極樂。勸生極樂。故望樂國為家鄉。斯
經指示彌陀。勸念彌陀。故仰慈尊如怙恃。千生流浪。
不知何處是我家鄉。萬劫逃亡。未識何人是我父母。
斯經指出。敢不懸望而企仰耶。


註。
既揣鈍根者。為人不可不自揣。自揣若果利根。
則丈夫自有沖霄志。不向如來行處行。今既鈍根。必
須師古。師古二字出尚書。謂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
為也。


寂滅淨土下。實就理說。但飄泊思歸。亦可雙約事理。
寂滅淨土。即常寂光土也。此乃當人故鄉田地。是安
我法身。立我慧命處。捨離飄泊者。迷自本心。隨逐六
塵也。約事。則是不願往生。貪戀此土。思歸一念。是念
念稱理。而觀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也。約事。則是常憶
常念。字字分明。句句接續。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
二念也。古云。身雖未到蓮華土。先送心歸極樂天。又
云。西方勝友待多時。收拾身心早歸去。是也。


佛以大慈下。雙約事理。約事。則四十八願。廣度有情。
是接引眾生。此方念佛。彼土標名。是懷我以聖胎。水
鳥樹林。咸宣妙法。是飼我以法乳。佛慈加被。身心精
進。不退菩提。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約理。則自性
彌陀。念念不離。是慈悲接引。真如本覺。內熏無明。是
[001-0714b]
懷我以聖胎。復作境界之性。引發現行。是飼我以法
乳。折旋俯仰。穿衣喫飯。不離者箇。是荷其恩力。而得
成立也。古云。野老負薪歸。村婦連宵織。看他家事忙。
且道憑誰力。問翁翁不知。問渠渠不識。嗟哉今古人。
幾箇知恩德。是也。
劬勞之德者。詩云。哀哀父母。生
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螟蛉異姓者。詩云。螟蛉
有子。蜾螺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懷慕終身者。書云。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
大孝終身慕父母。左右無方者。禮記檀弓篇云。事親
有隱而無犯。左右就養無方。
定省不違者。禮記曲
禮上篇。凡為人子者。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此三
句。約理。則念念迴光反照。隨順真如。約事。則從生至
老。行住坐臥。夙興夜寐。一句彌陀無間斷也。


序。
心是大師普心。道是佛法大道。尟見其全者。古
來非無妙疏。但於斷簡殘編。略見一二。尟見全文也。
數解僅行者。惟海東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巳。


總收部類者。此經與大彌陀經為同部。與十六觀。鼓
音王。後出彌陀偈經為同類。部者部書。其文雖不同。
而同一行門。是一部書也。類者流類。為行雖不同。而
同歸淨土。是一流類也。


一行者。文殊般若會。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
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不取相貌。
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於一佛念
念相續。即一念中能見過去未來諸佛等。
[001-0714c]


會歸玄旨者。以淨土一門。會歸華嚴十玄妙旨。如後
分圓中所明。
貫穿諸門者。以念佛一門。貫穿一代
時教諸行法門。如後釋一心不亂處所明。


銷歸自巳。即如後文。節節稱理之談。是也。迴向菩提。
即如下文。同證寂光無上果。是也。


註。
不可思議。不出依正因果。依則同居即寂光。正
則應化即法身。因則七日便得功成。果則一生便即
不退。何可思議。


肌膚在表。所入不深者。初祖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汝
等盡言所得。道付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
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我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
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我肉。道
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
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我
髓。今言膚者。謂所見甚淺也。


堯舜尚竭心思者。書云。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
治天下。又曰。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
覆天下矣。


性海為宗者。華嚴四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種法界。二
十重華藏。及無量香水海。皆從一心流出。故以性海
為宗也。


世出世間。不出心外者。世間染法。出世淨法。染淨雖
殊。不離自心。以離心無六道。離心無三乘故。


淨土依正。皆是本覺者。依即寶池行樹等。正即佛及
[001-0715a]
菩薩三輩九品等。如後文所明。寶池即自性之汪洋
沖融。行樹即自性之出生眾善。聲聞即自性真。菩薩
即自性俗。佛即自性中等。又復一念具足三千。而三
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國土依正既居
一心。一心豈分能所。故曰一一皆是。
器器唯金。是
全妄全真義。流流入海。是會妄歸真義。


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者。法界謂一真
法界。即起信心真如門。流有流出義。謂從平等法界。
一念不覺。流出三細六麤種種境界。還有還轉義。謂
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而一切境界全是妙
明。
鬼神與通者。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
不得。鬼神其將通之。非鬼神之與通。乃精誠之極也。


序。
偈中初八句。是先皈命。次八句。是正請加。初中
又二。初四句。就本經三寶。後四句。指無盡三寶。次中
有三。初二句。先出請加所以。中三句。是正求加被。後
三句。是迴向菩提。


娑婆。此云堪忍。佛具三緣慈名大慈。此經聲聞眾中
舍利為首。菩薩眾中文殊為首。故特標出。
二土句。
是橫徧一切處。過去句。是豎徧一切時。如來清淨心
者。如來從實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故此經即是如
來清淨心。寂光無上果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證
寂光而非無上。唯妙覺一位。乃為無上果也。


註。
歸投者。如鳥投林。如客投主。如貧人投大家。


總攝六根者。六根是別。身命是總。
還歸一心者。元
[001-0715b]
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返六和合。還歸一精明也
孺子封侯者。陳平微時。為里社分肉甚均。社老稱孺
子善宰。平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孺子遂以
此知名。後魏無知薦於高帝。封功臣時。封陳平為曲
逆侯。平曰。臣非魏無知。無由得進。帝曰。若子可謂不
背本矣。


臨終先供釋迦者。劉遺民臨終見佛。乃焚香謝云。若
非釋迦如來贊揚淨土。焉有今日事。拜謝巳。乃隨佛
往生。


現生接引者。不現身語。冥冥加被。精心陰速。發彼神
識也。
臨終接引者。現身語意。攝其神識。歸於淨土
也。


希有者。如隋珠下璞。世所希有。今佛則如優曇華時
一現耳。法則如來因中捨身而求半偈。僧則天帝尚
發願為末法比丘。豈非以希有之故。
離垢者。如美
玉無瑕。精金出鑛。今佛破五住污染。法稱離欲。僧離
世染也。
勢力者。如錢可通神。能使亡者續。死者生。
勢力也。今三寶能降伏諸魔。制諸外道。何等勢力。


莊嚴者。如瓔珞嚴身。七寶嚴土。莊嚴也。今三寶現微
妙身。成微妙土。說微妙法。化微妙眾。何等莊嚴。

勝者。世間勝妙無過七寶。今佛稱兩足尊。法稱離欲
尊。僧稱眾中尊。是最勝也。
不改者。精金百煉。愈新
愈妙。今佛則法身常住。無有變異。法則火不能焚。水
不能漂。僧則逢魔不退。遇難轉堅。是不改也。
[001-0715c]


事理同別者。住持三寶為事。一體三寶為理。佛不是
法等為別。又佛有三身四教。法有教行理果。僧有十
聖三賢。四果四向。皆別也。同體三寶為同。內自約理
外他約事。


著述皆皈三寶者。示學有所宗。不敢自用自專也。


用蠡測海者。東方朔客難云。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
挺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淺深。發其音聲哉。


如來真淨土者。上三土未為真。而寂光乃為真。然寂
光亦有淨穢不同。四十一位法身所居為穢土。唯佛
一人所居為淨土。今曰如來真淨土。則是常寂光淨
土也。名之為真者。妙宗云。諸佛如來所游居處。真常
究竟極為淨土。是也。
寂照不二者。謂寂而常照。照
而常寂。即寂即照。即照即寂。
名常寂光者。常即法
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是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祕密
藏。諸佛住處。無量甚深法性也。


圓滿大覺者。離迷曰覺。離小曰大。離因曰圓滿。

無過者。天台云。無上士者。如十五夜月。圓滿具足。眾
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更無過者。是也。
一切
種智者。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也。


經云下。是防伏難。恐有人問。纔得往生。何乃便證無
上果。故云云也。


開章。
教起所因者。聖人言不虗發。動必有由。非無
因緣而宣斯典。故首之以起教因緣。佛教雖廣。不出
三藏十二部。未委此經何所攝屬。故受之以藏教等
[001-0716a]
攝。巳知此經三藏之中修多羅攝。五教之中屬終頓
圓。未知頓圓之義深淺廣狹。故受之以義理深廣。既
知義理包博沖深。未審此經被何根器。故受之以所
被階品。巳知此經被機普徧。未知能詮何為體性。故
受之以能詮體性。巳知能詮之體如是該羅。未審所
宗尊崇何義。故受之以宗趣旨歸。巳知此經旨趣沖
玄。未審當部等類為有幾種。故受之以部類差別。巳
知部類詳略同別。未委譯自何時。凡有幾譯。以至註
釋持誦有何靈驗。故受之以譯釋誦持大旨。既陳隨
文解釋。先明總題。使知綱領。故受之總釋名題。總義
雖知。別文難曉。從如是我聞至終。為何等文。是何等
義。使沈隱之義彰於翰墨。故受之以別解文義也。


註。
五重玄義者。乃能召之名。所詮之體。會體之宗。
宗所成用。上四教相。如天台教。今賢首。則有十門差
別。大同小異。
稍有詳略者。此詳彼略也。此中釋名。
即天台名。此中能詮體性。即天台體。宗趣旨歸。即天
台宗。所被階品。即天台用。餘五即天台教相也。


章。
先明總者。總括一代時教也。一大事因緣者。非
三非五為一。稱體而周曰大。出世儀則曰事。眾生本
具為因。諸佛指示為緣。
開示悟入佛知見者。三智
圓顯曰佛知。五眼圓明曰佛見。諸佛知見。眾生本具。
住行向地。為開示悟入。開者。如開千年寶藏。示者。一
一指陳。悟者。豁然曉了。入者。和身一倒也。


念佛心。即最初事理二持之心。入佛知見。乃最後寂
[001-0716b]
光無上果。即此事理二持。皆從有念而起。念之既久。
根塵自空。諸念自落。若復精進不巳。和念佛之念亦
復脫落。頓入無心三昧。自然五陰俱銷。圓明發化。如
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
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
歸無所得。是之謂入佛知見也。


註。
本欲度生成佛者。法華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
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若以小乘化。乃至於
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
不得巳權說三乘
者。法華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云
何而可度。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
應說三乘。
後至機熟會三歸一者。法華云。十方佛
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唯此一
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
方酬
本意者。法華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
異。如我昔所願。今者巳滿足。


種種法門淺深不一者。如阿含保證。方等彈呵。般若
淘汰等。何須徧歷三乘者。如前越三祇於一念。齊諸
聖於片言等。


章。
憫念末法者。末法則去聖時遙。聖賢隱伏。邪法
熾盛之時。最可憫故。


出勝方便者。眾生有恒沙煩惱。佛說恒沙法門。皆方
便也。唯此法門。方便中之方便。故曰勝方便。


激揚生死凡夫者。凡夫出生入死。曠劫沈淪。不知生
[001-0716c]
死可厭。涅槃可欣。如法華經云。不識苦盡道。不知求
解脫故。


化導二乘者。二乘。但證徧空。不悟法性。沈空滯寂。中
止化城。不信有他方淨土故。


勉進初心者。初發心菩薩。欲於娑婆世界。救度眾生。
忍力未充。自他俱溺。有何利益。必須求生淨土。親見
彌陀。得忍方可還來故。


盡攝利鈍者。教小。則不被大根。教大。則下根絕分。今
則上自菩薩。下及悠悠凡夫。無機不接故。


護持多障者。此土業風浩大。塵境麤強。難於修進。今
則念佛眾生。佛常住頂。永無魔事故。


的指有念心者。有念。即念佛之心。無念。即真如之體。
一切法門。無非教人離念。歸於真如。今此法門。不必
捨念。得入無念故。


實悟無生者。法本無生。眾生迷昧。於無生中。妄見生
滅。受大苦惱。縱欲滅生歸無。其生轉熾。今乃巧示往
生。實悟無生故。
悟無生有二。或於此土。理一心成。
即悟無生。或往生之後。見佛聞法。乃悟無生。


徑中之徑者。念佛。巳是修行徑路。而持名念佛。但以
四字洪名。直登不退。事不繁。而功極大。故為徑中之
徑。


註。
念入無念者。念體本空。因妄故有。今以妄息妄。
如以毒攻毒。病愈體平。妄窮真露故。
生得無生者。
生無有體。以念為體。念不空。則生不空。念空。則生空
[001-0717a]
故。


章。
為作津梁者。津濟度處。梁橋也。以一句彌陀。運
此岸眾生。置於彼岸。是為作津梁也。
佛成道下。雖
文有三轉說大悲有三。而正意重在末法。觀題中末
法二字可知。


註。
二萬歲時即入劫濁者。以二萬歲前煩惱輕微
邪見薄少。人天眾盛。三惡道稀。壽命久長。時猶未濁
故。
釋迦出時人壽百歲者。於住劫中。今當第九轆
轤小劫。有四佛出。劫初八萬歲。減至六萬歲。拘留孫
佛出。減至四萬歲。拘那含佛出。減至二萬歲。迦葉佛
出。減至百歲。釋迦佛出。減至三十歲。小三災即起。至
於十歲。減之極也。又過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
歲。金輪王出世。增之極也。過是以後。第十小劫。又過
百年減一歲。減至八萬歲時。彌勒下生。此後復有九
百九十五佛。相繼而出。盡二十小劫滿。大三災起。壞
世界也。


經道滅盡者。始自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終至十二
分教。悉皆滅盡。獨留阿彌陀經。住世百年。最後方滅
也。
法滅時袈裟自然變白。藏經自然無字。十六羅
漢。盡收世間一切經法。貯於銅塔。遶塔經行。歎言。釋
迦法滅。然後此塔。沈至金剛際。則世界法滅也。

天之際。大夜方沈者。喻眾生煩惱日深。無明日厚。古
云癡雲靉靆性天昏。識火交煎心鼎沸。是也。


章。
入道多門者。如楞嚴。二十五人。各說圓通方便。
[001-0717b]
淨名。三十二士。共談不二法門等。


不值佛世。謂釋迦巳過。慈氏未來。得常見佛有三義。
一臨終之際。佛來接引。二巳生之後。常見彌陀。三禪
觀之中。得覩聖相。


不斷惑方便者。如小乘必斷盡見思。方出三界。大乘
人直至命根斷盡。業識枯乾。始出生死。故云毫釐繫
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今此念佛。但能伏
妄。即得往生故。


不修餘行方便者。如布施。必須三輪空寂。持戒。則不
缺不破。乃至隨定具足。方曰波羅蜜。誠非易修也。今
茲念佛。不出一心。萬行具足故。


得疾解脫方便者。依餘法修。千生煉性。百劫調心。方
得解脫。禪門雖云一生了道。亦乃多劫熏修。如永嘉
云。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生誑惑。是也。今茲念
佛。但稱念彌陀。疾登彼岸故。


註。
法門者。軌生物解曰法。聖智通游曰門。
道體
幽𢆯者。道無形相。無方所。不可湊泊。無容擬議。論語
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是也。


從門始入者。楞嚴云。忽蒙天王賜與華屋。要因門入。
論語云。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權巧接引令得入門者。此門徧一切處。頭頭可入。法
法堪歸。古云。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有路透長安。其
如眾生不知。處處逢渠。頭頭錯過也。
崎嶇難行者。
如前浩博難持。幽深罔措等。
紆迴難到者。如僧祇
[001-0717c]
積行。曠劫勤修等。
韋提徧觀願生極樂者。世尊從
頂放光。照十方界。復收寶光。結為金臺。其中普現十
方佛土。令韋提徧觀。韋提獨願生於極樂也。


真如三昧。有正觀。有方便。正觀。即法界一相。一切諸
法。平等無二。方便者。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終不可
得。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門止觀者。止。謂止一切境界相。有離境。除心。二法。觀。
謂分別因緣生滅相。有法相。大悲。大願。精進。四行。


是法。指修行五門。謂一施。二戒。三忍。四精進。五止觀
也。
初學是法者。指不定聚眾生。修信未滿者。

心怯弱。是內心既劣。娑婆不常值佛。是外缺勝緣。故
信行難成。將欲退也。
信心有四種。一者信根本。所
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
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
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
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就者。
成就。即信成就發心也。論云。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
心。略說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
習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難者。謂修行信心。經一萬劫。方得成就故。
終無
有退。約有三種。一如蓮花未開時。信行未滿。未名不
退。但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位滿足以去。華開
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
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如佛
[001-0718a]
記龍樹等。住初地。生淨土也。
此經則七日二句。是
引本經為證。而四段文中皆引本經為證者。明分此
四種。非臆見也。


直至惑盡始得出離者。思惑不盡。不出三界。塵沙不
盡。不出二乘界。無明不盡。不出菩薩界。
帶惑往生
者。觀經上上品生者。斷無明惑。中上品生者。斷見思
惑。乃至中下品生者。始斷見惑。若下輩三品。則全未
斷惑。但稍能伏妄。成就淨身。即生彼國。故云帶惑往
生也。


六度萬行。有大小乘事理不同。而理中。又復深淺。如
天台四教所明。
不出一心萬行具足者。此一心亦
分事理。若理一心具足萬行。自不必說。即事一心。雖
未入理。而於藏教事六度。事萬行。亦可云具足也。


智論中罪即是障。以罪能障道。故復云障也。此念佛
乃得滅者。彼佛有不思議威神力故。不思議大願力
故。故此念阿彌陀。即大般若。如人從地倒。還從地起
也。此疾得解脫之一證。
十住斷結經中。死此生彼。
皆因欲故。西方無欲。故頓超生死。此疾得解脫之二
證。
起精進力聽此法門者。聽法有三。耳聽。心聽。及
於神聽。下士耳聽。如風過耳。中士心聽。頗能解義。上
士神聽。深悟實相。今言精進聽法。是不以緣心聽法。
以神聽也。
蟻山風水者。蓮宗寶鑑云。餘門學道。如
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似風帆揚於順水。


章。
激揚生死凡夫者。生而死。死而生。萬劫千生。無
[001-0718b]
有窮巳。故名生死凡夫。激者。激勵。令人起厭。揚者。鼓
揚。令人起忻。
沈迷自性者。迷者。昏迷。沈者。迷之極
也。自性。即註中平等法門。由最初一念無明。生起六
麤三細。遂性心失真。顛倒行事。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也。


示苦樂兩土者。謂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胎
獄之望華池。棘林之比瓊樹。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
之升沈也。
開折攝二門者。眾生耽戀娑婆。佛則極
言娑婆之苦以折伏之。眾生罔知淨土。佛則極言淨
土之樂以攝受之。是於念佛一法。具折攝二門也。


勝心。謂勇猛心。精進心。淨業所以不得成就皆由悠
悠揚揚。心不猛利耳。果能一日用力。發大勇猛。發大
精進。工夫無不成就。故云勝心既發。淨業斯成。


註。
迷心逐境者。不知心之本空。從始洎終。念念生
滅。是謂迷心。不識境之本寂。隨逐六塵。對境造業。是
謂逐境。
田蛙井鮒者。莊子云。田蛙不可語於海者。
拘於墟也。易經井卦爻辭云。井谷射鮒。
於事何濟
者。謂若是大鵬金翅。搏風九萬。水激三千者。可責以
沖霄。田蛙井鮒。責之何益。若是上根利智。心遊域外。
足蹈大方者。可教直悟自心。生死凡夫。教之何用。


得無生忍者。無生。指法性而言。無少法生。無少法滅。
故曰無生。忍者。指始覺智言。以始覺智。契法性理。心
中了了。吐露不出。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無生忍也。


章。
二乘執空者。二乘人單修正觀者。但念空無相
[001-0718c]
無作。兼修助觀者。多由四空以入滅盡。故皆執空。又
復聲聞人。多於四諦中。居滅巳休。更不前進。成纏空
種。緣覺人多於覺明中。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不化
種。故多執空不修淨土者。自謂巳得涅槃故。又復厭
離有為故。


乍得我空者。空有四種。一人空。二法空。三空空。四空
空亦空。今但初得人空也。
即生耽滯者。謂沈空滯
寂。墮無為坑。飲三昧酒也。


淨佛國土教化眾生者淨名經云。菩薩取於淨國。皆
為饒益諸眾生故。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
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
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乃至六度萬行等。


心不喜樂者。向由著有。故受輪迴。今得人空。輪迴
乍息。味著偏空涅槃之樂。聞說菩薩廣行萬行。淨土
化生。自然不生一念好樂之心也。


註。
但悟蘊中無我不知蘊亦是空者。空有二。一我
空。謂無我。人。眾生。壽者。此是二乘所證。二法空。謂無
色受想行識。此是菩薩所證。今文蘊中無我。是我空
也。蘊亦是空。是法空也。小乘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
心無常。觀法無我。故悟蘊中無我。若照見五蘊皆空。
則是大菩薩境界。故彼不知。
亦是空者。以五陰法。
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如諸下。引華嚴
為證。


古謂下。引古語為證。
無他佛之說者。小乘但知有
[001-0719a]
釋迦。不知十方諸佛。此句影略大教。有他方諸佛。


有剎海之談者。如華藏世界品。有十不可說佛剎微
塵數世界種。一一世界種。有二十重無盡世界。此句
影略小乘。唯知有娑婆。


諸佛菩薩。具三緣悲。四種智。涅槃五行。無作四宏。故
為廣大無盡。
心即境。故不礙境。境即心。故不礙心。


楞嚴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花。本無所有。
故云本性自空。一切諸法。不出色心二種。今眾生。是
色法。度生。是心法。既一切自空。豈非終日度生。終日
無度。
乃知二字。直貫至終日無度。中有兩節。諸佛
菩薩四句。應上文淨土化生。心不喜樂。心不礙境六
句。應上文執境為有。唯欲避境趨寂。大率小乘病根。
只在但悟蘊中無我。不知蘊亦是空兩句。以但悟蘊
中無我。故唯知所證為極。不復知有大乘妙用。聞淨
土化生。自心不喜樂也。今日回心。乃知大乘妙用。如
是廣大。如是無盡爾。以不知蘊亦是空。故不知一切
浮塵幻化。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遂執境為有。唯欲避
境趨寂也。今日回心。乃知本不相礙。當體全空。度而
無度耳。


章。
初心菩薩有四教不同。藏通兩教菩薩。乃至別
教初地以前。圓教初住以前皆是。何以故。觀經上上
品方登初地。此初地者。圓初住也。則此初心菩薩。是
別圓地住以前皆是自可想見。又復起信論。十信位
人。懼信心難就。當求生淨土。及信心成就。而為信成
[001-0719b]
發心。乃是三心圓發。正是圓教初住。則此初心菩薩。
是別圓地住以前皆是。更可想見。別圓既如此。藏通
益可知。
大心雖建者。初發心菩薩。上求佛果。下化
眾生。不同二乘。不求佛道。不教眾生故。
勝忍未成
者。勝忍。無生法忍也。初心菩薩。煩惱未除。無明未破。
未證無生理故。


正定聚。指極樂世界說。以彼土人。皆有定力。不退轉
故。若論斷惑。則信成就發心者。方名入正定聚。彼土
唯上品上生者是也。
忍證無生句。是倒語法。以法
忍有三種。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忍。今
謂所證之忍。乃是無生也。


且夫六心下。謂若不求生淨土。便欲苦海度生。則有
舍利等之覆轍可鑑也。
自足者。初心菩薩。必各有
所得。往往就所得處。自生滿足。即如圓人十信滿心。
尚有頂墮之病。是知自足兩字是初心病根。故此特
為指出。


註。
註中三引智論文字。自具縛凡夫由此墮落
為第一段。是總證勉進全文之意。自又喻二人救溺
如得船者為第二段。是別證正文乘大願船二句。
自又云譬如嬰兒救度眾生為第三段。是別證正
文弱羽纏枝二句。


具縛縛字。是內為煩惱所縛。聲色所縛縛字。是外為
六塵所縛。
未得忍力聲色所縛者。得忍菩薩。視色
如盲。聞聲如聾。所謂百花叢裏過。一物不沾裳。龐公
[001-0719c]
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鐵牛不怕師
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今不然也。


凡夫無力下。當雙合二喻。謂若離彌陀。或墮三途坑
井。或渴法乳而亡。又若近彌陀。依淨土之樹枝。成無
生之翅翮。方能飛三界之空。自在無礙也。


巳證六住者。別教七住。方名不退。今止證第六。故尚
有退緣。
因逢乞眼者。身子因中發大乘心。因天帝
化作婆羅門。為之乞眼。身子與之。婆羅門即棄地踐
踏。由是退失大心。


覩相獲益者。華嚴云。大威光太子。覩波羅蜜善眼如
來成正覺。獲十種益。首自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
終至得智光明。名一切佛法清淨藏。以世人觀德人
之容尚能意消。況見佛妙相。甯不得益也。


良由下。是明以念佛為父。葢有二義。一方便義。二親
種義。方便者。淨名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而今
即以妙心緣歷名號。正是最勝方便。故為父也。親種
者。親傳真種。而今即念彼佛。成我自佛。即念本佛。成
今始佛。正是親傳真種。故為父也。
即真涉事者。念
體本空。則念處即真。不妨念佛。則不礙涉事。即真而
不涉事。是理非方便。涉事而不即真。是有為之法。與
無為隔。亦非方便。今即真而復涉於事。是名方便也。
又復真謂真理。事謂念佛。即真涉事者。謂雖即觀理。
而歷念佛事也。此於附法託事從行。三種觀中。正是
從行歷事觀理也。
[001-0720a]


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者。知空不著空。是名為真
空。淨名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
化於眾生。此證七地念佛往生也。
了知佛法皆唯
心量者。悟一切法。皆自心現量也。得隨順忍者。唯心
妙理。隨順忍可。此三賢位。比觀相應。或入初地。則現
觀相應矣。龍樹初地往生者。佛云。南天竺國中。大名
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
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剎。摩差末得忍往生
者。菩薩生地經云。時摩差末得不起法忍。五百清信
士女。皆得不退轉地。壽終俱生無量壽佛國。巳上證
三賢初地往生也。
至如文殊普賢等。則等覺菩薩。
亦欲往生。如華嚴偈中說。


了達自心無不化往者。論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
勤修習。畢竟得生入正定故。
汝若悟心萬牛莫挽
者。悟心之士。知淨土唯心。生淨土者。非生淨土。生自
巳心中也。
雖曰了明去佛尚遠者。古云。頓悟雖同
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涌。理現念猶侵。又云。識冰
是水。猶賴湯氣以消鎔。悟妄即真。尚依佛慧而熏煉
也。


註。
杜視絕聽者。清涼云。高不可仰。積行菩薩曝腮
鱗於龍門。深不可窺。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今釋
曝腮者。如禹門三級。魚躍不過者。曝腮而還也。


常法即是依律定罪毋擾亂其心者。謂當直談罪性
本空。不在內外中間等也。
擬之螢光者。證道歌云。
[001-0720b]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
疑。猶如赫日消霜雪。是也。


不淨數息者。舍利弗教弟子。一修不淨觀。一修數息
觀。久之。皆不成。心欲返道。往見世尊。世尊問二人在
家何業。修數息者曰。守墳墓。修不淨者曰。冶金器。世
尊乃令二人易觀修之。不久皆證道果。


三心。即觀經所云。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
發願心。圓者圓頓。無次第故。又圓融。無彼此故。又圓
滿。無缺少故。此是圓人。就圓融三法而發心也。當知
發此三心是因。是未生淨土時事。是圓十信位中事。
直入無生是果。是巳生淨土時事。是證圓初住時事。
三心圓發直入無生者。謂但能三心圓發者。生淨土
時即直入無生也。


十念舊有兩釋。一謂但至心稱念十聲。即為十念。一
謂不論句數。但盡一口氣為一念。盡十氣為十念。又
有臨終始十念者。如張善和是也。有一生行十念者。
如智仙法師是也。成功亦可分事理說。如但得信力
成就。稍能伏妄。是事成功。若根器大利。觀力成就。疾
能破妄。是理成功。大率即此一行。隨其根器。隨其用
心。可分九品也。又當知此句是因。下句亦生彼國方
是果。又復當知。此等十念成功者。皆因夙世有大善
根。或今現生素習禪觀。故一時用力。頓斬塵勞。若根
器稍劣。素無質地者。不可圖此僥倖。而廢專持名號
也。
[001-0720c]


五欲三毒。無量煩惱。是鈍使。偏乘外道。一切見病。是
利使。但偏乘巳斷見惑者。則不名使。而亦是病。如楞
嚴生纏空種。與不化圓種。豈不是見病耶。
大生廣
生者。易經繫辭云。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
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章。
正念分明。即後文事理二持。大率根鈍者。聞佛
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
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是為正念分明。
根利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
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是為正念分
明。此正念分明。正是不虧正見。正是願力威神。正是
大光明中。正是直至道場。誰能嬈者。
寶鏡遁妖。可
將王度事說。王度。將寶鏡懸樹。樹即為雷所擊。大蛇
死於樹下。又復以鏡照一女子。女子即乞藏鏡。願得
一醉而死。醉後臥牀。乃一死狐。


註。
禪是禪定。觀是觀想。今合言禪觀。乃舉一切三
昧之總名也。若分言之。則禪有世間禪。出世間禪。出
世間上上禪。觀有析空觀。體空觀。次第三觀。一心三
觀等。陰是五陰。魔謂魔羅。此云殺者。能殺行人法身
慧命故。此陰魔若如楞嚴所說。不出天魔。心魔。見魔。
三種。擊是擊動。發是發現。眾生有此陰。即有此魔。不
修觀行。故隱而不發。今既修禪。將破此陰。遂擊動諸
魔。魔即現也。


易識易遣者。正念分明。即般若智照也。識者智能辨
[001-0721a]
故。遣者智能破故。如起信云。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
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
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又
天台止觀中。具明識遣之法。檢彼自知。


智照精朗魔不得便者。良由正念分明。即是第一遣
魔之法。故楞嚴云。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
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
氣漸鄰。不日消殞。


章。
心本無念者。心即真心。念即妄念。真心之中。本
無妄念。起念念佛。豈不反乖其心。


以毒攻毒用兵止兵者。妄想之念。能害我法身。傷我
慧命。乃毒也。兵也。念佛之念。念念生滅。未與般若相
應。亦毒也。兵也。然非念佛之毒。不能攻妄想之毒。非
念佛之兵。不能制妄想之兵。雖同一妄想。有雜有專。
有淨有穢。迥不同故。


病愈冦平者。如妄想既遣。即妄即真。無離妄念。別求
真念。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註。
心體離念者。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
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
平等法身。


實相念佛者。離一切諸相方名實相。即所謂直心正
念真如也。


麤念暫息細念猶存者。即楞嚴所謂。內守幽閒。猶為
法塵分別影事。又雖覺明虗靜。無復麤重前塵影事。
[001-0721b]
而生滅根元。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祖師云。百尺竿頭
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
界現全身。


即緣慮作修進者。古云。善用兵者。不必別動干戈。即
以賊攻賊。用盜殺盜。亦名就路還家也。


念一佛名換彼百千雜念者。雜念因六塵有。離塵則
無。念念扳緣。心心不住。乃違真之念。念佛之念雖亦
是妄。從信心生。專注一境。近真之念也。古云。如將蜜
果。換苦葫盧。是也。


妄從真起者。謂念佛雖妄。而又離真無妄。妄從真起。
如波逐水生也。
即念即空有二義。一是念極而空。
即用心之極。和念脫落也。二是念體本空。即終日念
佛。終日無念也。
居然本體亦二義。一反妄歸真義。
謂妄窮則真露也。二全妄全真義。即觀相元妄。觀性
元真也。然此兩句中二義都重前一義。葢以本文題
目。的指有念。得入無念故。


萬法虗偽唯是一心者。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徧。


觸目菩提者。頭頭皆是。法法皆真。明明百草頭。明
明祖師意。東坡云。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
身。


章。
現相者。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巳有精色。
七地
僅名者。以此地無相觀雖巳成。分別智雖巳離。而現
識未亡。於一切色未大自在。故僅得現相耳。
[001-0721c]


八地乃得者。以此地現識巳亡。入一切法。如虗空性。
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無起無相。初中後際。皆悉平等。
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是名真得無生法忍也。


亟欲滅生求無生者。古云。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
以歸無。勤勞莫先於有智。故泯智以淪虗。
入有得
空即凡成聖者。求生淨土。入有也。乃悟無生。得空也。
入有為凡夫。得空成聖果也。


註。
淨無量身口意者。七地菩薩以深淨心。成就身
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
訶。皆巳捨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贊。常善修行故。


意略同此者。天台教云。初住即得無生。清涼云。初地
巳去。但得無生法忍明相現前。未為真得。則天台說
初住得者。亦得無生法忍光明也。


離一切心意識分別者。了別名識。指第六言。籌量名
意。指第七言。集起名心。指第八言。然第八中有業轉
現三相。今所離者。乃是現相。即楞伽所謂現識也。分
別者。此六七八雖麤細不同。俱各有種種分別。今至
八地。一切皆離也。


滅非真滅者。乃斷滅之滅。非寂滅之滅也。斷滅之滅
乃妄滅。寂滅之滅為真滅。楞嚴云。生滅既滅。寂滅現
前。是也。
終成輪轉者。如無想外道。五百劫定力巳
過。中有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落地獄。輪轉諸
趣也。
如牛壞車者。牛以牽車為苦。便壞其車。主人
復造。如人厭身為苦。速滅其身。不知此身雖滅。復受
[001-0722a]
餘身。


求生而不乖無生者。證道歌云。誰無念誰無生。若實
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升仙。如許仙。拔宅飛昇。蕭史。乘鸞羽化。
驟貴。如虞
舜。發於𤱶畝。膠鬲。舉於魚鹽。
捨祕訣而耕空言。謂
不念彌陀。為尋文索義之教。棄神丹而服狂藥。謂不
求淨土。為捕風捉影之禪。


章。
萬里迢遙者。漸漸斷惑。漸漸證真。漸離生死。


鶴沖鵬舉者。古云。百鳥不到處鷹能到。鷹不到處鶴
能到。又南華云。北海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
幾千里也。化而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搏扶
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驥驟龍飛者。凡馬日行不過百里。良驥有追風逐電
之能。然不及神龍變化飛騰。人莫能測也。


註。
多種淨業。如觀經修觀。鼓音持呪等。今以持名
與之較量。則彼是徑路。持名是徑中徑也。
本部大
本。即廣陳依正備載修持等。今以持名為之揀別。則
彼是徑路。持名又徑中徑也。


豎出三界者。先斷欲界九品思。方出欲界。次斷色界
三十六品思。方離色界。次斷四空三十六品思。方超
無色界。又先修根本四禪。方出欲界。次修四空定。方
離色界。次修滅盡定。方超無色界。橫出者。即不斷惑
不修禪。但得稱名一心。便帶惑往生出三界也。


重處偏墜者。如前云。以施戒力。或作王臣富貴自在。
[001-0722b]
乃至廣作眾罪。由此墮落等。


易無思無為等者。凡物有心必有思。惟易無心也。何
有於思。何有於為。方其蓍未揲。卦未求。辭占象變隱
而無蹟。寂然不動矣。及其感而揲蓍求卦也。則受命
如響而來物之遂知通變極數。而爻象之畢洩。遂通
天下之故也。葢無思而無不思。無為而無不為。極天
下之至神。乃能如此。不然寂則淪於靜矣。感則滯於
動矣。其孰能寂能感之如此哉。


為力稍難。是不甚簡易。須行乃至也。為時稍久。是不
極迅速。須疾乃速也。不稽歲月。是極迅速。不疾而速
也。不假作為。是極簡易。不行而至也。


章。
廣陳依正者。小本依報如池水。則但曰有七寶
池。八功德水。大本則廣談池之量池之數。及水之隨
心作用等。小本正報。如弟子。則但曰聲聞弟子無量
無邊。大本則廣談諸上善人。講經誦經聽經坐禪等。
備載修持者。此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大本則備說
捨家離俗。而作沙門等。懸繒散華飯食僧眾等。


繁簡就經文說。博約就行門說。又更無他說。單指持
名。正是崇簡去繁。但得一心。便生彼國。正是舉約該
博。


註。
為樂廣樂略者。如來說法隨機不定。如良醫應
病授藥。楞伽云。彼彼諸病人。良醫隨處方。諸佛為眾
生。隨機應量說。


辭簡而益明。就能詮之文說。事約而倍勝。指所詮之
[001-0722c]
義說。
廣談諸福。細分三輩。辭繁也。但持名號。但生
彼國。辭簡也。即為多善多福。俱得不退菩提。理益明
也。廣談諸福猶分三輩。事博也。但持名號。但生彼國。
事約也。即為多善多福。俱得不退菩提。功倍勝也。


章。
前九為通者。前之九因。通四種念佛。後一為別
者。後一徑中之徑。別在持名。兼前總義者。總一代時
教。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也。


註。
為教眾生念佛者。不教眾生修餘行。此句指前
九因。猶通四種念佛。
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者。不教
眾生觀像念佛等。此句指後一因。唯持名念佛。

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者。不教眾生念佛往
生淨土而巳。此句兼前總義。為入佛知見也。


章。
藏教分中者。藏有含攝義。謂含攝一切所應知
義故。教有開示義。謂開示眾生令得正見故。分有分
劑義。謂分劑頭數。各各不同故。
各何攝屬者。言藏
教分三種。各有不同。今在藏中是屬何藏。在教中是
屬何教。在分中是屬何分也。


註。
此云契經者。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羣生之機。
若契理而不契機。則法不逗機。是閒言語非經也。契
機而不契理。如樵歌牧唱。治世語言。不詮妙理亦非
經也。
調伏者。謂調煉三業。制伏過非。使身口意悉
歸清淨。
對法者。法有二種。一勝義法。即涅槃是善
是常故名勝。二法相法。通四聖諦相。即體性相狀也。
對亦有二。一者對向。謂向前涅槃。二者對觀。觀前四
[001-0723a]
諦。其能對者。即無漏淨慧。及相應心所。
俱有多義
者。契經。或曰線。或曰蓆經井索聖教等。對法。或名伏。
能勝伏他論故。或名通。能通釋經文故。調伏。或名尸
羅。此云清淨。或名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等。


十藏品顯戒律者。第二戒藏。廣談戒律。始從普饒益
戒。終至無毀犯戒。明十種戒律故。


問明品顯論議者。十首菩薩互相問答。論量妙理。經
中始從文殊。以一心種種差別問。覺首以萬法體虗
顯性答。終至覺首復以佛境界問。文殊以生界法界
無別答。


章。
菩薩藏。是大乘法。如華嚴法華所說等。聲聞藏。
是小乘法。如四阿含所說等。


註。
緣覺人不藉教者。緣覺有二。一緣覺。出有佛世。
稟如來十二因緣而得覺悟。二獨覺。出無佛世。獨宿
孤峰。觀緣悟道。所謂觀物變。而悟非常。覩秋零而入
真道。今之所指乃獨覺也。


自利利他者。始為眾生求生淨土。終以證忍還來度
生故。


華嚴包無量乘者。清涼序云。若乃千門潛注。與眾典
為洪源。萬德交歸。攝羣經為眷屬。是也。葢以華嚴如
大海。諸經如百川。華嚴如天子。諸經如侯王。無不攝
故。二乘種不生者。往生論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
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暫有終無者。小乘臨
終。迴心向大得生淨土。以二乘根熟故。聞水鳥樹林。
[001-0723b]
說無常苦空等法。順其夙習暫證小果。而心則巳入
大乘也。


章。
判教。謂判釋東流。一代時教。亦頗有不同。如劉
虬二教。南中三教。天台四教等。今不依彼。乃依賢首
所判五教也。但說偏空曰小。初示衍門為始。終歸一
實為終。一念不生全體現。故謂之頓。重重法界總圓
融。故謂之圓。


註。
人空即前蘊中無我。法空即前蘊亦是空。

少說法空者。如經云。無誰老死。無是老死。上句人空。
下句即法空也。又曰諸法無有我。亦復無我所。人法
亦然。
六識三毒等者。小乘不信有八識。獨有六識。
三毒為能熏。六識為所熏。三毒熏六識。流轉生死。為
染根本。三毒不熏六識。以戒定慧熏六識。即證涅槃
為淨根本也。
未盡法源者。尚未窮七識。況八識真
如耶。


由第二時。但明於空者。法相宗中。以佛初於鹿苑轉
四諦法輪。說諸法為有。為初時。第二時中。依徧計所
執。說諸法皆空。即諸部般若之一分是。然依他圓成
猶未說有。為二時。第三時。具說徧計性空。依圓是有。
契合中道。方為了義。今賢首。合彼二三兩時為始教。
以第二時。但明於空。空是大乘初門。第三時。定說三
乘隱於一極。皆非至極。故總為始也。
廣談法相者。
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
相應。六個無為成百法。
其所云性。亦是相數者。以
[001-0723c]
六無為是性。既有六種。亦是相數也。
依生滅八識
者。法相宗中。真如凝然不動。不許隨緣。以依生滅八
識。建立諸法。如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
諸趣。及涅槃證得。是也。界為因義。即第八識種子。


中道妙有者。真空妙有。二而不二。空即有故。定性聲
聞得成佛。有即空故。定性闡提亦得成佛。
方盡大
乘至極之說者。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方
為盡理也。
其所云相亦會歸性者。如云。三世五陰
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諍
說生死。無諍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


如來藏即自性清淨心。八識即黎耶體。依如來藏八
識者。謂非生滅八識。乃依不生滅心之八識也。論云。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名為阿棃耶識。是也。
隨緣謂真如隨緣。
如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
有斷絕時。成立者。謂此識之中。以不覺熏本覺故。生
諸染法。流轉生死。以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反流
出纏。成於始覺。依此二義。徧生一切染淨諸法。而一
切諸法。仍不離自性。故云隨緣成立諸義類也。


不說法相。唯說真性者。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
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諸法自相可得等。


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者。古云。心有也曠劫而墮凡夫。
心無也剎那而成正覺。


統該前四者。前之四教。前淺後深。不該攝故。不圓滿
[001-0724a]
故。
無盡法界者。統惟一真法界。分為事理等四法
界。有為無為等五法界。乃至無量法界也。性海圓融
等者。性海圓融不礙緣起。法法相即法法相入。如千
珠寶網重重無盡也。以四法界對之。則性海是理法
界。緣起是事法界。圓融無礙是事理無礙法界。相即
下是事事無礙法界。


章。
所具義理當復云何者。以圓頓二字自是名相。
而有名必有實。有相必有體。其中所應知之義。所當
證之理。尚未細明。故云當復云何。


註。
其事甚難者。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斷難斷之惑。
證難證之真。
其道甚遠者。從初發心直至成佛。經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如楞嚴中說。又起信云。經一萬
劫成就信心。經一僧祇滿足十向。乃至三僧祇滿方
得成佛。
彈指圓成者。古云。彈指圓成八萬門。一生
取辦僧祇果。


章。
五法三自性等。出楞伽經。一念不生是心體離
念。無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故悉空悉遣。


註。
名相妄想。攝盡世間法。正智如如。攝盡出世間
法。


名相是妄計性者。妄計。是六七識徧計性。安名執相
無有定體。是虗妄計度。故曰妄計。
妄想是緣起性
者。妄想指八識自體。此八識仗因託緣而生。故曰緣
故。教中云。眼識依九緣生起。耳識依八緣。鼻舌身三
識。各依七緣。意識依五緣。七與第八皆四緣生起也。
[001-0724b]


正智如如是圓成性者。正智即無分別之智。如如
即無分別之理。理智不二。乃圓滿成就之性。故曰圓
成。


賴耶此云含藏。以含藏根身器界諸種子故。末那此
云傳送。以此識內則依第八以為我體。外則依第六
以為我用。自無體用。故曰傳送識。


人無我法無我者。我見為內屬人。我所見物為外屬
法。能性若空。是人無我。所相亦空。是法無我。


巳上亦皆入五法者。一八識入五法。謂八識自體。入
妄想。六識所計屬名相。轉識成智屬正智。所證屬如
如。二無我入五法。謂人法二執。屬名相妄想。二無我
理屬如如。證二無我之智屬正智。


亦屬正智如如下。當配三自性。而文中不言者。以上
文三性巳入五法中故。若欲配之。則所念之佛屬妄
計。能念之心屬緣起。念力成就屬圓成。


不以有心念等者。有心墮妄想乃增益謗。今則若言
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非
有也。
無心墮斷滅乃損減謗。今則若言其無。則能
念之心惺惺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非無也。

有亦無墮相違謗。今則有處全空。空處全有。互奪兩
亡。非雙亦也。
非無非有墮戲論謗。今則因有念顯
無念。因無念顯有念。互成雙立。非雙非也。
又不以
有心念。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不以無心念。於諸妄
心亦不息滅也。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住妄想境不加
[001-0724c]
了知也。不以非有非無心念。於無了知不辨真實也。


更有何念者。四句既離。百非亦絕也。
念而無念
是名一心者。云念則非空。云無念則非有。念奪無念。
無念奪念。互奪兩亡。則雙遮二邊。因念成無念。因無
念又成念。互成雙立。則雙照二邊。以照奪遮。以遮奪
照。非遮非照。唯是一心。


註。
事謂緣起無邊。理謂性海無盡。事理謂圓融無
礙。事事謂主伴重重。相即相入。


華嚴全圓。今得少分者。一無情說法同。二一含無量
同。三不動周徧同。四見聞獲益同。五八難頓超同。六
出生無盡同。七雙垂兩相同。八教主法身同。九不可
思議同。十頓齊佛境同。此十配華嚴十種𢆯門。可以
意得。


如本無差別。即不動寂場。無量無等。謂無量世界。無
等世界。即徧周法界也。
圓覺佛者。謂道窮妙覺。位
極於茶。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圓顯十
身。富有萬德。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最上最勝究竟
覺也。
普門法者。普是徧義。門曰能通。華嚴中具無
量波羅蜜門。一一門中復出無量法。乃至一一句能
充徧法界。一一字能通大涅槃。故曰普門。
八難謂
地獄。餓鬼。畜生。盲聾瘖瘂。世智辨聰。佛前佛後。北俱
盧洲。無想天。以受此果報。不得聖化。故稱為難。此是
凡夫住事八難。
又復有餘中。三十心為三惡道。住
無我法。名為北洲。地前法愛如長壽天。未有初地十
[001-0725a]
種六相。名諸根不具。地前智淺如世智辨聰不窮中
理。如佛前佛後。此是二乘住理八難。
舍那釋迦雙
垂兩相者。兩相。謂千丈圓滿報身。與丈六老比丘相。
雙垂即二始同時。不動寂場而游鹿苑也。
淨名名
小不思議者。如借座鐙王。請飯香土。室包乾象。手擲
大千。及菩薩種種不思議解脫。皆不可思議也。

動智。謂不生不滅心。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也。
同為華嚴流類者。謂華嚴是源。而此則是其流。華嚴
是本。而此則是其類。此類字。與聖人之於民亦類也。
類字相似。此流字。與流流入海。流字相似。


章。
定善散善者。十六觀門為定善。定心成觀故。執
持名號為散善。散心稱名故。


彼經妙觀宗乎一心者。以若就事上直觀依正。豈名
微妙。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
依正色心。是則名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境。
豈不名妙。故知妙觀皆宗一心。心性徧周。無法不造。
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妙觀也。


註。
巳非全散。何況理一者。若據事持應名散心。今
專注一境巳非全散。理一心者。悟自本心。本自不生。
本自不動。何為散也。


即空即假即中。是一心三觀。觀三諦一境也。斯乃稱
性而觀。絕待而照。修此觀時。祇一觀而三觀。觀於一
諦而三諦。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空為法界。一切法
趨空。無假無中無不空。假為法界。一切法趨假。無空
[001-0725b]
無中無不假。中為法界。一切法趨中。無空無假無不
中也。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種智。中論云。
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釋論云。三智實在一心
中得。即此意也。
超乎次第者。以有次第三觀。先修
從假入空觀。次修從空入假觀。然後雙遮雙照。流入
薩婆若海。此是別教行相。今是圓觀。故頓超也。


了不可得者。能所性空故。能所歷然者。不礙緣起故。
非空非假。互奪兩亡。雙遮中道也。常空常假。互成雙
立。雙照中道也。遮照同時。故不可思議。


觀即念。念即觀者。觀乃注想一境。念乃明記不忘。則
觀念似別。然觀曰心觀。念曰心念。則同宗一心。彼則
以法界心觀法界境。此則以法界心念法界佛。毫無
差別。故言即也。


名念佛三昧者。執持名號故。一行三昧者。繫緣法界
專稱名字故。諸佛現前三昧者。一心功成佛現其前
故。般若三昧者。一心不亂即大般若故。普等三昧者。
一心功成無法不攝故。


智者大師。於觀經分散分定者。觀經中。因韋提希啟
請。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故世尊以三種淨
業。答思惟。十六妙觀答正受。天台疏云。三種淨業。散
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名正受。是即屬散屬
定也。
三種淨業者。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
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001-0725c]
修三種福。為三惑染。不稱淨業。於十六境。不照三諦。
不名妙觀。


四性不生者。謂達此心。自他共無因不可得無心無
念也。與空慧相應者。空慧即大般若智。以無虗妄心
念。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也。


註。
但名故名散善者。以若有定心佛身自現。今不
見身。顯是無有定力。故名散善也。


劣應故名散善者。以定力若深。則所見之身自然高
大。今是劣應。顯是無深定力故云散善也。
劣應是
丈六身。凡夫小乘依事識所見者。勝應是圓滿報身。
是大乘人依業識所見者。
非木菩提樹下之身者。
以劣應身。在木菩提樹下成道。以吉祥草為座。報身
則七寶樹下成道。以天衣為座也。即勝即劣生法。


不二者。劣即生身。勝即法身。言相即不二者。以佛真
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紛紜自彼。於我
何為故。


華局故名散善者。以若有深定。則所見之華自然廣
大。今局於小。顯是無深定力。故名散也。


五逆不生名散善者。以具大定者。速入聖階度生亦
廣。今濟度功狹。顯是無有大定。故名散也。


止屬下品名散善者。以具正定者。必於寶剎速證無
生。今止成下品。顯是無有正定。故名散也。


獨要三意者。一謂佛身不屬諸數。而那由恒沙不無
數計。則此經為獨要一也。此可對前。佛是劣應一疑。
[001-0726a]
二謂用心不涉次第。而先日次水。自覺繁長則此經
為獨要二也。此可對前。但聞佛名一疑。


三謂游歷不分高下。而上輩三品。乃徧十方。則此經
為獨要三也。此可對前。止屬下品一疑。
生身尊特
猶待辨疑者。有言六十萬億那由他之身。乃是生身。
葢以淨土之身勝於穢土。穢土生身丈六。淨土生身
宜爾許高大也。四明尊者。以十三重問答辨此決是
尊特身也。


註。
隨其心淨佛土淨者。經云是故寶積。若菩薩欲
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肇註云。淨土
葢是心之影響耳。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
形。此報應之定數也。
淨名即維摩詰。五百童子之
一也。以此經由淨名示疾說起。故遂以名經。


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從深理生。亦
從厚樂善根生。故十地經云。入深廣心。涅槃經云。根
深難拔。故言深心。
法華者。實相妙理。巧喻蓮華。法
喻雙彰。名實並顯。云妙法蓮華也。


般若此云智慧。從方等之後。出大般若。轉教付財。融
通淘汰。約時。則禺中時。約味。則從生酥出熟酥也。


圓者滿足周備。此外更無一法。覺者虗明靈照。無諸
分別想念。即當人自性也。


觀佛三昧者。以此經是說念佛法門。修行正定故。


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動。稱之為念也。
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後三念自。施戒是自因。生天是
[001-0726b]
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近即二十
八天。遠即第一義天也。然謂菩薩六念。則是念同體
三寶。一心戒施。第一義理也。
涅槃。此云大滅度。是
如來斷德。具常樂我淨四義。此經是第五時所說。


十心向往者。一於眾生起大慈。無損害心。二於眾生
起大悲。無逼惱心。三於佛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
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不貪利養敬重淨
意樂心。六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於眾生
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
心。九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於諸佛捨離
諸相起隨念心。
寶積者。此部廣談妙法。猶如珍寶
積集豐盈也。


一經大旨。即念佛往生也。
維摩丈室容八萬座者。
維摩詰。從須彌燈王佛所。借三萬二千獅子座。皆高
八萬四千由旬。置於丈室。無所妨礙。於毗耶城及四
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


起信謂令人發起大乘信根。因緣分者。此論通有五
分。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乃至第五勸修利益分。
今當第一。說造論因緣有八種也。


信位初心。謂十信中初信心也。有四種機者。論文云。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
網故。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七
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
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疏云。
[001-0726c]
自此下四種機。當信位初心。四中前三為下中上三
人。後一策以勸修也。


禮懺滅罪者。論云。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
有重罪惡業障故。為諸魔鬼之所惑亂。或為世務牽
纏。或為病苦所惱。應當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
心懺悔。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被初機者。疏云。此當
下品也。


修習止觀者。論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是依
真如門。止諸境相無所分別。即成根本無分別智。所
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是依生滅門。分別諸相
觀諸理趣。即成後得智。被中機者。疏云。此當中品也。
求生淨土者。論云。若人專念阿彌陀佛。願生彼界。即
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
勤修習。畢竟得生。依正定故。被上機者。疏云。此當上
品也。


註。
信生佛不二者。迷此心為眾生。悟此心為諸佛。
諸佛乃覺悟之眾生。眾生乃沈迷之諸佛。古云。諸佛
心內眾生。塵塵流轉。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也。又
復此信。即是起信信根本。慈雲信自心。而彼根本外。
尚有信佛。信法。信僧。不疑自心外尚有不疑師。不疑
法。今獨舉根本自心者。以信淨土唯心。為淨業之獨
要也。


如子憶母者。楞嚴言。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不堪承
[001-0727a]
受甘露法味者。楞嚴云。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
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今羸劣破漏豈堪
承受。
雖有諸過。亦名為器者。如觀經下三品。皆五
逆十惡。臨終發心。皆得往生。


註。
下智觀者等。下智是但解偏空。而根稍鈍者。彼
即觀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
聞菩提。
中智亦但解偏空。而根大利者。彼即觀思
議不生滅因緣。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緣覺菩提。


上智是解但中理者。彼即觀不思議生滅因緣。心廣
無量故。成菩薩廣大行故。得菩薩菩提。
上上智是
解不但中理者。彼即觀不思議不生滅因緣。一切種
清淨故。一切佛法皆成就故。得佛菩提。是同是十二
因緣一法。而因智慧不同。觀察不同。而所得遂各各
不同也。非隨因感果而何。
諸天共器者。淨名經云。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
三獸同
河者。永嘉集云。譬如象馬兔渡河。足有長短。而分深
淺。


註。
下品猶勝天宮者。如云。六欲諸天具五衰。三禪
尚自有風災。假饒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歸去來。


章。
先明隨相者。相即文義之相。隨有二義。一者文
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二相。交相隨順。而為教體故。
二者且未會歸一心。先隨文義外相。談能詮體故。


十門推本者。一音聲語言。二名句文身。三通取四法。
四諸法顯義。五攝境唯心。六會緣入空。七理事無礙。
[001-0727b]
八通攝所詮。九事事無礙。十海印炳現。


二謂所詮義者。或難云。此明能詮體性。何故所詮之
義。亦作能詮耶。當知以義對名句文。則義為所詮。若
以義對理而言。義為能詮。理為所詮也。


註。
或以聲為教體者。攝假從實故。名等有展轉義。
非正教體故。依聲有名。依名有義。如依父有子。依子
有孫。父為體故。
或以名句文身為教體者。以體從
用故。唯識云。此三離聲雖無別體。而假實異。亦不即
聲等。


名詮法自性者。如無量壽佛。無詮非有自性。量詮分
限。壽詮永年。佛詮大覺。
句詮法差別者。如無量壽
佛。詮法則廣大。若云量壽佛。詮法則少狹矣。
文為
上二所依者。藉文彩連合之功。方顯名句之用也。


假實體用兼資者。名句文為假。二十四不相應行攝
故。聲為實。十一色法所攝故。聲為體。名句文為用。


註。
法能顯義者。色聲香味觸法。塵塵皆為教體。眼
耳鼻舌身意。根根盡入圓通。所謂翠竹黃華。無非般
若。白雲流水。盡是真如。松風昨夜熾然說。自是聾人
不肯聽。


章。
唯識者。唯有揀擇。決定。顯勝。三義。識有了別義。
略而言之。唯遮境有。識揀心空。故曰唯識。


文義皆識所變者。變有二。一者因緣變。有實體用。是
前五及第八識。二者分別變。但可為境。是六七二識。
今聲為因緣變。有實體用故。名句文及所詮義。乃分
[001-0727c]
別變。但可為境。無實體用故。


本影四句者。本者實有本質。影者自心影像。本如鏡
外之物。影如鏡中所顯之影。識如鏡體。


註。
唯本無影者。是認影為本。
小乘不知唯識現
者。以小乘人。不達三界唯心。心外有境。如小兒執鏡
中之影為實。不知乃鏡光所現之影故。


淨識即第六識心王。以六識相應心所。既轉成妙智。
則心王豈不是淨識。以純無漏故。
妙觀察智者。唯
識論云。轉八識相應心所。成大圓鏡智。轉七識相應
心所。成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相應心所。成成所作智。
轉六識相應心所。成妙觀察智。五七八三智。能現種
種身。唯妙觀察智。能於大眾中雨大法雨。
聞者識
上所變者。他佛宣說。若文若義本質。聞者識上變起
文義而緣。如鏡對像自變影故。
增上是助意互為
增上者。佛無眾生。佛不說法。是眾生於佛為增上緣。
眾生無佛說法。眾生亦不能自變文義而緣。是佛於
眾生為增上緣。如月無水不能現影。水無月亦不能
現影。是互為增上意。


離眾生心。更無有佛者。謂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以心
淨故。諸佛即現。若離眾生心。更無有佛也。何以故。法
身妙理。無有色相迭相見故。教中云。佛果無別色心
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是也。
大悲即眾生
緣。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
經。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
大智
[001-0728a]
即法緣。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
所分別。
為增上緣者。如涅槃云。波羅奈城。有優婆
夷。屈請眾僧。奉施醫藥。有一比丘身嬰重病。良醫診
之。當須肉藥。是優婆夷割其股肉。切以為羮。施病比
丘。服巳病差。女人患瘡苦惱。發聲稱佛。我在舍衛聞
其音聲。於是女人起大悲心。是女尋見我持良藥。塗
其瘡上。還復如本。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往至波羅
奈城持藥塗彼。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
是事。此即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也。
根熟眾生心中
現佛說法者。華嚴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
其自心。謂說如是法等。


不教之教者。如維摩詰嘿然無言。文殊歎曰。是真不
二法門。世尊洗足巳。敷座而坐。須菩提讚言。希有世
尊。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
得思量。是也。
尊者無說。我乃無聞者。空生宴坐石
室中。空中帝釋散華供養。空生曰。散華者誰。曰我天
帝釋也。何以散華。曰以尊者善說般若。尊者曰。我本
無說。帝釋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乃真說般若也。


此四皆言唯識者。唯識有二。一勝義唯識。二世俗唯
識。今初句唯本無影非唯識。即前之隨相門。二句亦
本亦影。是世俗唯識。三句唯影無本。通世俗勝義。以
無本質。應是勝義。以有影像應通世俗故。四句非本
非影。唯是勝義唯識也。勝義唯識。即後歸性一門。此
當門名世俗唯識。四句料簡實通前後也。
[001-0728b]


心樂出離五句。是唯影無本。而實無說無聽。是非本
非影。既不離此二句。此文此義非識所變而何。故識
為教體也。


章。
歸性者。因一念無明。迷此性體。而現起八識。次
從八識體。變起萬境。今遡流及源。反末歸本故歸性
也。


八識即心生滅門。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
非異。名為阿黎耶識也。此識有覺不覺二義。今是不
覺義中。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故云能
變之八識也。


一心即本源之一心。所謂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
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也。此心有真如生滅
二門。是雖體絕有無。相非生滅。而迷之則生死無窮。
解之則廓爾大悟。故云能現之一心也。


註。
從真如流出教法者。具足言之。則從真如流出
根本智。從根本智流出後得智。從後得智流出大悲
心。從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今但依源頭說。故云從
真如流出也。
重頌如。授記如者。謂重頌亦是真如。
授記亦是真如。
一切皆如者。一切差別教法。皆從
緣無性。即是真如。是故虗相本盡。真性本現也。


出仁王經。經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諸佛一
切菩薩。不離文字而行諸法相。佛言大王。法輪者。重
頌如。授記如。十二分教一切皆如等。


譬之物不離夢者。物譬隨相。夢譬唯識。人譬歸性。
[001-0728c]


生法。是因緣所生之法。生法本無。一切唯識。即物不
離夢。識如夢幻。但是一心。即夢不離人。


皆以一實相印為教體者。印有二種。一三法印。二實
相印。凡經詮空。無相。無願。三法。乃小乘經。詮一實者。
乃大乘經也。


章。
無礙者。前二科攝末歸本。會相歸性。前淺後深。
不能相融。今此一門。本末融通。性相不二。舉一全彰。
圓融無礙也。
心境理事本自交徹者。心外無境。境
外無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則心境不二。
理外無事。事外無理。理者即事之理。事者即理之事。
則理事圓融。


註。
生滅門者。謂迷此法界。為三細六麤。為流轉門。
滅此三細六麤。歸一法界。為還滅門。此二門。迷時妄
生真滅。悟時真生妄滅。總為生滅門也。
真如門者。
謂真如自體。迷時不見妄生真滅。悟時不見真生妄
滅。非生非滅。非染非淨之體。即真如門也。
一心原
有二門者。論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
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
切法。是也。


真如即是生滅者。以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故。全
真如為生滅。不變隨緣也。
生滅即是真如者。雖五
道隨緣。而緣起無性故。全生滅即真如。隨緣不變也。
心即是土下。乃以理成事門。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
無邊也。
土即是心下。乃全事歸理門。事得理融。千
[001-0729a]
差涉入而無礙也。


章。
通論佛教因緣為宗者。教中云。諸法從緣生。諸
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乃至法華最後
極談。亦曰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註。
無因邪因者。計萬法從虗空生。從自然生等。是
無因。或從冥諦生。或從自在天生。或從太極生等。皆
邪因也。


因緣故生滅者。謂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
妄名滅。
因緣故即空。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因緣故即假。是亦名為假名。
因緣故即中。是亦
名中道義。
此四句若對五教言。因緣故生滅。是小
乘教。即空即假是始教。即中是終頓圓三教。以終為
雙照二邊中道。頓為雙遮二邊中道。圓為遮照同時。
不思議中道也。
若對四教言。生滅為藏教。即空為
通教。即假為別教。即中為圓教。以別教但中。對圓為
假故。


不出有空等者。以第一我法俱有宗。此唯有。第二法
有我無宗。第三法無去來宗。第四現通假實宗。此三
通有空二法。第五俗妄真實宗。第六諸法但名宗。此
二唯空。第七三性空有宗。為法相。第八真空絕相宗。
亦是空。第九空有無礙宗。為法性。第十圓融具德宗。
為圓融。


註。
論言者是天親論。


章。
宗乎法性者。以此經屬終頓二教。終教多談法
[001-0729b]
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會歸性。出中道妙有一切
作佛。此經正是中道妙有。皆登不退故。頓教總不說
法相。唯說真性。一念不生。即名為佛。此經一心不亂。
即得見佛故。


註。
兼備交資而得往生者。有信願。而無依正。則信
願何法。故必依正清淨以資信願也。有依正而無信
願。彼依正清淨。自是清淨。於我何為。故必信之願之。
以資親證彼依正二報也。皆不出自心者。恐問云。既
是依正信願往生為宗趣。何又言法性為宗。故云也。
彼經亦兼眾說者。華嚴經。有以無礙甚深法界為宗。
有以緣起為宗。法界緣起相即入故。有以因果為宗。
以此經廣明菩薩行位之因。及所成果故。有以海印
三昧理實為宗。有以因果理實合為宗。以因果是行
位。理實是法界故。以上各各互缺。今賢首總兼眾說。
共為宗趣也。


上句為宗。下句為趣者。彼經因果緣起為宗。理實法
界為趣。此經依正清淨為宗。信願往生為趣。


章。
別明者。展轉推尋也。正是大師極論其宏功。令
人發起真信處。世人多疑此經文義麤淺。教義一對
足以破之。愚者多執事而迷理。事理一對足以破之。
狂者多執理而遺事。境行一對足以破之。或疑念佛
正涉有為。行寂一對足以破之。或疑念佛自救不了。
寂用一對足以破之。


一教義者。教謂言教義。謂義理。智者能於一字中。尚
[001-0729c]
解無量義。愚人雖讀盡貝書。祇是尋行數墨而巳。故
教義一對。不可不發明也。


二事理者。事即依正信願等事。理即一一消歸自性。
彼執事而迷理。正由不知旨趣故。


三境行者。境謂法界境。即阿彌陀佛是。行是法界心。
即一心執持是。此即所謂繫緣法界。專稱名字。一行
三昧也。


四行寂者。行即一行之行。寂即寂光之寂。修一行三
昧。欲證寂光無上果也。


五寂用者。寂即常寂本體。用即恒沙妙用。證此本體
發起妙用。還度眾生。方是大乘妙旨也。


註。
不徒為語言文字者。古云。汝終日轉經。不知終
日經轉。葢以其徒為語言文字故也。所以說。誦經千
卷。不如解經一偈。


顯發事中所具至理有二義。一是隨文入觀。即一一
消歸自巳。一是依事造修。往生彼國。發明自性唯心
之理。
徒為事緣之蹟。即所謂終日死鑽故紙。與終
日喃喃但掐數珠者。


以境為宗。境字。若依後文解釋。標念境者。以四字名
號為境。則此處當云。境即是所稱之名。而言即是所
觀之理者何。良由所念阿彌陀佛四字。全體即是法
界。全體即是當人自心。而自心一念。具足三千性相。
自心一念。即空即假即中。豈不是所觀之理。
能觀
之智。即當人稱念之心。靈靈不昧。無有間斷者是。
[001-0730a]


對能觀之智。故名為境者。以所念之佛對能念之心。
即名為境也。而其實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又復自性
唯心之理。忘能所絕對待。何言境也。故云。理雖非境。
對能觀之智。亦得言境也。
正欲即此以為真境者。
當知此字。即自性唯心。即所觀之理。即阿彌陀佛四
字名號。離我心性別無名號。離此名號別無心性。全
體法界為真境也。
而起觀行執持名號者。謂以此
名號為真境。而起執持之觀行也。此正是從性起修。
性既離言。行亦無住雖云執持。實離四句絕百非。無
念之念也。


強抑妄心者。有定無慧。名曰癡禪。若墮無想。則成外
道。故理體雖寂。不妨起行持名。以幻修幻。以楔出楔。
幻盡覺圓。乃歸真寂也。
今依正觀。即是後文理持。


至於一心。即後理一心。
有作是有為。有作對無
作說。妄計是虗妄徧計。對圓成說。謂若不歸空寂。則
是有為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故。


沈空滯寂者。耽著空寂之體。不起利生之用。乃二乘
有餘涅槃之境也。


註。
平等即壽命。清淨即光明。覺即佛也。
支婁迦
讖等。是五譯人。支婁迦讖。漢明帝時人。光武中興。故
名後漢。明帝即光武子也。
康僧鎧魏人。曹丕篡漢
國號曰魏。
支謙吳人。孫權稱帝。國號曰吳。
法賢
趙宋時人。趙匡胤為天子。國號曰宋。
菩提流志。南
北朝魏人。魏主本姓拓䟦。改姓元。國號魏。
[001-0730b]


亦有未盡。謂巳盡美。未盡善也。亦可舊文緊要處。彼
亦採取未盡。


高下失次者。下品不發。則不發為劣矣。上竟不言。上
亦劣耶。上竟不言。不言為勝矣。下言不發。不發亦為
勝乎。故曰失次也。


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者。不發菩提心。則小乘而巳。
二乘種不生。故知發心乃往生根本也。


註。
伽陀。此云孤起頌。
十大願王者。一者禮敬諸
佛。二者稱讚如來。乃至第十普皆迴向。華嚴稱性而
談。法華正直而說。二經皆歸極樂者。以欲入毗盧性
海。先歸淨土𢆯門。欲悟一乘實相。先入西方安養。二
經始終既爾。中間諸經可知。故知淨土一門。一代時
教之總持。法界眾生之歸地也。


章。
詳略同別者。詳謂大本。略謂此經。同謂同類。別
謂非部非類。


註。
嬴秦者。周時有非子者。是伯益之後。善養馬。周
孝王愛之。封於陜。國號秦。後并吞列國。而有天下。以
其姓嬴。故云嬴秦。
苻秦者。東晉時氐種也。苻堅強
盛。雄據關中。國亦號秦。是為苻秦。
姚秦者。羗種也。
姚萇為苻堅將。後堅為晉兵所敗。萇遂據關中。傳子
興。是為姚秦。
周禮掌四方之語者。東曰寄。南曰象。
西曰狄鞮。北曰譯。皆官名也。寄言能寄寓風俗之異
於此。象言能倣像風俗之異於彼。狄鞮。則欲別其服
飾之異。譯。則欲辨其語言之異。周官通謂之象胥。而
[001-0730c]
世俗通謂之譯也。又譯釋也。猶言謄也。謂以彼此言
語相謄釋而通之也。
遣將呂光者。秦苻堅建元十
三年。使呂光伐丘茲國破之。擁眾歸至涼州。因據州
稱涼王。光死。姪呂隆降秦。乃迎師入關。居逍遙園。


章。
二經聯比者。聯謂聯續。比謂比並。什師譯之於
前。奘師譯之於後。有聯續義。兩經意義無相違背。有
比並義。


註。
卓然自立者。師十一歲時。見諸沙彌劇談戲笑。
乃呵曰。夫出家者。為無為法。何得更為兒戲。可謂空
喪百年。識者知師德器非凡矣。


註。
孤山十疏通經者。一文殊般若經。二遺教經。三
般若心經。四瑞應經。五四十二章經。六不思議法門
經。七無量義經。八普賢觀經。九阿彌陀經。十首楞嚴
經。世稱十經疏主云。


註。
寶王論等者。草堂飛錫法師。作念佛三昧寶王
論。天台智者大師。作釋十疑論。龍舒居士王日休。作
淨土文。無盡居士張商英。作求生淨土文。侍郎王古。
作直指淨土決疑集。吳群沙門大佑。作淨土指歸集。
無功居士王闐。作淨土自信錄。慈雲懺主遵式。作淨
土略傳。善導和尚。作偈。偈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步
行龍鍾。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永明壽禪師。
作神棲安養賦。諸家懷淨土詩。如中峰西齋楚石。諸
師等。


註。
枝低只為挂金臺者。詩云我師一念登初地。佛
[001-0731a]
國笙歌兩度來。惟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挂金臺。


註。
如西齋。空谷。天奇。毒峰等。皇明楚石琦禪師。有
西齋淨土詩。空谷隆禪師。有空谷集。天奇禪師號㷀
絕老人。有煢絕集。毒峰善禪師。有語錄行世。


章。
羣星悉皆拱北者。論語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註。
永明以宗門上上品生者。永明壽禪師。秉單傳
之旨。作宗鏡錄。萬善同歸集等。入滅後。有僧經年遶
其塔。人問故。曰我病入冥。見殿左供一僧像。王勤敬
禮。密詢之。乃杭州壽禪師也。凡人死皆經冥府。此師
巳往西方上品上生矣。


圓照標名蓮境者。宋時圓照本禪師。初參天衣有省。
後一志念佛住淨慈。有雷峰材法師。神遊淨土。見一
華殊麗問之曰。待淨慈本禪師耳。又資福㬢公。至師
所禮足。施金而去。人詁其故。曰吾定中見金蓮華。人
言以俟本禪師耳。後臨終坐逝謚圓照。


僧叡蓮華出榻者。僧叡。從羅什法師稟受經義。後預
廬山蓮社。宋元嘉十六年。忽告眾曰。吾將行矣。面西
合掌而化。眾見叡榻前一金蓮華。倐爾而隱。有五色
香煙從其房出。


清照說偈西歸者。宋清照亨律師。初依靈芝習律。專
修淨業六十年。臨終念佛說偈曰。彌陀口口稱。白毫
念念想。持此不退心。決定生安養。


九流者。謂儒流。道流。陰陽。法流。名流。墨流。縱橫。雜流。
[001-0731b]
農流。


文潞公名彥博。為宋宰相。封潞公。
蘇長公名軾。為
翰林學士。自號東坡。十萬緣者。勸人念佛書名蓮錄。
滿足十萬人。西方公據者。長公往來南北。每帶一西
方變相而行。人問之曰。此我生西方公據也。


捨仙學而回心者。宋葛濟之。句容人。久事仙學。妻紀
氏。獨精誠念佛。元嘉三年。方在機杼。忽覺空中清明。
乃瞻仰四表。見西方有佛現身。寶葢幢幡。映蔽雲漢。
喜曰。經言。無量壽佛其即此耶。遂五體投地。濟之驚
異就之。紀氏指示佛所。濟之亦見佛半身。祥雲五彩。
親里咸覩。濟之由是回心念佛。


焚仙經而修觀經者。後魏曇鸞。性嗜長生。受陶隱君
仙經十卷。後遇菩提流志。乃問曰。佛有長生不死術
乎。志笑曰。長生不死吾佛道也。乃授十六觀經。曰學
此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往。其為壽也恒沙劫石
莫能比焉。此吾金仙氏之長生也。曇大喜。遂焚仙經
而修淨土。


業岐黃而念佛者。元吳子章業醫。一生念佛。至正間
無疾。念佛而逝。岐黃者。岐伯與軒轅黃帝問答。作內
經等書。為醫家之祖。


荷來耜而稱名者。晉張銓。高逸好學。耕鋤間帶經不
釋。後入廬山蓮社。研窮內典。多有悟入。宋景平元年
無疾。西向念佛而逝。


冥君敬禮。即壽禪師。羅剎休心者。有羅剎在一聚落。
[001-0731c]
其民日送子與食。有子歸信三寶。一心念佛。遂不能
食。因得歸。
真際所詣。詣者在也。


不疑何卜者。唐太宗為秦王時。與太子建成相忌。欲
舉兵。眾疑恐不勝。命卜之張公謹。取龜投地曰。卜以
決疑。不疑何卜。


彌陀經疏鈔演義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