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04 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清-王耕心 (master)



No. 401-A


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敘


摩訶阿彌陀經一卷。邵陽魏居士會譯。先世父梅叔
公所校定也。今耕心。復述衷論六篇。提要鉤玄。以補
本經所未及。既卒業。敬為敘曰。中夏淨宗。始於扶柳
安公。成於匡盧遠公。下逮天台永明。薪傳不絕。及有
明雲栖宏公。專以是為化度正軌。著書滿家。亦精亦
博。世以為淨業中興之祖。無愧色也。我
國家政教兼隆。旁及出世之學。雍正中。
世宗憲皇帝既定龍藏教典。復御選歷代禪師語錄
開示天下。輙取雲栖法語為殿。惟以度生為急。悉剗
門戶之私。蓋自佛法東來。未嘗有此。烏呼盛巳。乾嘉
之際。豐潤訥堂大師復倡教於紅蠡資福寺。戒律精
嚴。規模宏遠。每闡先佛度生之要。至淚隨聲墮。聞者
靡不涕泗霑衣。故參學之徒非忘身求道者。莫敢闚
其牖。迄今遺範具存。蔚為海內道場之冠。則匡盧法
席儼然未散。眾生之慧命所系。豈偶然哉。耕心少承
家學。既嘗受業於先世。父頗悉紅蠡宗恉。及參省一
大師於揚州。復具通現證三昧之故。沈潛研索。幾三
十年。乃敢就先世父所定本經。僭加論說。蓋欲藉是
以上報佛恩。且為效法紅蠡諸君子更進一解。意訥
堂省一兩大師端居清泰寂光。或相視而笑。未可知
[001-0142b]
也。方今世道陵夷。邪說蠭起。不但先佛之無上正覺。
曠世未聞。即處世聖人道悳彝倫之誨。亦視為老生
常談。不可理喻。雖號稱賢俊。亦頫首一辭。今乃持此
以貽海內眾生。冀其悟入。詎有訴合之望。然惑業雖
奢。真如自在。先佛之至道微言。不容遽泯。則後學之
羨文贅說。亦無取深緘。苟遻出世哲人。其必有以知
此矣。


光緒三十年。太歲在甲辰春正月。菩薩戒弟子
元澍正定王耕心謹撰



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敘竟No. 401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


「佛說摩訶阿彌陀經」


【魏居士敘曰。蓮池大師舍大本彌陀及觀經。而專
宗小本彌陀。固巳偏而不全矣。及雲栖法彚栞大
本彌陀經又專用魏譯。且謂四十八願。古今流通。
夫天親菩薩無量壽偈。巳言誓二十四章。是西域
古本如是。故漢吳二譯宗之為二十四願。自魏譯
敷衍加倍。重複沓冗。前後雷同。是以唐譯省之為
四十六願。宋譯省之為三十四願。是古不流通。今
[001-0142c]
亦不流通也。加之五痛五燒。冗複相等。惟寶積經
唐譯無之。故無量壽經。至今叢林不列於日課。使
我佛世尊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大願。不章於世。
豈非淨土經教之大憾哉。謹會數譯以成是經。無
一字不有來歷。庶幾補雲栖之缺憾。為法門之善
本矣。或謂據子別本經注。仿雲栖彌陀疏。一一銷
歸自性。且愛不盡不出娑婆。彼玻瓈。硨磲。珊瑚。瑪
瑙。黃金。白銀。真珠。寶樹。樓閣。瓔珞。天樂。何預性分
中事。而經言極樂世界。津津道之者何。曰。此法身
報化之自然也。娑婆世界。本華藏世界第十三重。
眾生視為坎坑土石者。世尊以神足攝之。立地皆
為琉璃寶地。及攝神足。還復如故。此生佛因果之
異感也。眾生無不有六根。有六根。即有六塵六入。
是以目欲極天下之色。耳欲極天下之音。舌欲極
天下之味。鼻欲極天下之香。身欲極天下細滑之
觸。心欲極天下快意之法。其求而得之者。為諸天
福報。不知天福享盡之易墮也。其次為人道。人道
終身為形骸妻子所役。苦樂相半。且富貴溺人。易
入三途也。在家之難如此。即出家之僧。宗教二門。
自智者永明宗教合修而外。餘皆大乘自命。欲由
初地以登十地。動經長劫。且菩薩有隔陰之迷。雲
門青艸堂五祖戒。其前車之鑒。此豎出三界之所
以難也。是以大聖覺王憫之。輙於豎出三界之外。
創橫出三界之法。即妄全真。會權歸實。攬大海水
[001-0143a]
為醍醐。變大地為黃金。一聲喚醒。萬德洪名。人人
心中有無量壽佛放光動地。剖塵出卷。自衣獲珠。
乃知欲為苦本。欲為道本。欣不極則厭不至。厭不
極則三界不得出。如是嚮往。如是取舍。如是出離。
而後一禮拜。一觀想。一持名。念念仰彌陀如慈父。
如疾苦之呼天。如逃牢獄而趨寶所。雖欲心之不
專。不可得矣。不然者。口持洪名。心懸世樂。欲其竟
出三界也。不亦難哉。菩薩戒弟子魏承貫謹撰。梅
叔公記曰。大部阿彌陀經。古譯有五。得失互見。皆
非善本。至南宋舒龍王氏。乃成大阿彌陀經二卷。
義例雖頗勝古譯。猶不免疏漏之嫌。近世邵陽魏
居士復本雲栖大師之說。徧考諸譯別為一書。包
舉綱宗。文辭簡當。乃得為是經之冠冕。顧仍曰無
量壽經。適與曹魏康法師譯本同名。則當正者一。
經書佛名。或作無量壽。或作阿彌陀。使讀者靡所
適從。轉不如龍舒舊本之畫一。則當正者二。其餘
字句亦多未安。是皆後學所宜審。無取依違也。今
蔭福再事校讐。俾歸嚴整。且定全經為二十四章。
既本文義自然。亦法彌陀莊嚴淨土願數。定經名
為摩訶阿彌陀。悉從梵文。以別龍舒舊號。庶幾此
經之定本矣。問有校語。皆隨文附見。以諗讀者。輙
先書大恉於篇首。以志歲月。
同治十二年癸酉。冬
十一月。淨宗弟子正定王蔭福記。
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 源會譯
[001-0143b]
菩薩戒弟予元澍正定王耕心衷論】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國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諸大聲聞。眾所知識。其名曰。
憍陳如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迦葉尊者。
阿難尊者。如是等諸大弟子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
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
來集會。此諸菩薩。皆具無量行願。植眾德本。具諸功
德。行權方便。游諸佛國。普現一切。供養諸佛。化導眾
生。達眾生相。通諸法性。譬善幻師幻諸男女等相。於
彼相中。實無所得。入空無願無相三昧。而能具足總
持無量百千三昧。住深定門。悉覩現在無量諸佛。於
一念中。徧游佛土。分別眾生語言。哀愍如巳眷屬。誓
成諸佛無量功德。超諸聲聞緣覺之地。又有比丘比
丘尼五百人。清淨優婆塞七千人。清淨優婆夷五百
人。欲界天子八十萬。色界天子七十萬。徧淨天子六
十萬。梵天一億。如是無量大眾。一時雲集。」


【右第一章。如是至上首一。魏居士曰。羅漢諸名。各
本或用梵語。或用華語。今止酌列五尊者。以例其
餘。蔭福按佛在舊作佛住。舍國舊作舍城。今皆從
漢譯訂如文。以後經文字句閒有未安。皆從諸譯
訂正。義例仿此。不具述。又有至之地二。魏居士曰。
此讚菩薩功德一節。宋譯無之。今從四譯。而節其
冗辭。又有至雲集三。魏居士曰。此九句。各譯無之。
從漢譯增。盖此經普被上中下三根。宜首列凡聖
[001-0143c]
男女。在家出家四眾。以表當機。】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浮明鏡。影暢表
裏。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
尊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
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
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甚奇特廣
大之法。住諸佛所在最勝之道。為念過去未來諸佛
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惟願宣說。利益一切。爾時
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阿難。汝為哀愍利益諸眾
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
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蝡動之
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
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阿難。如來出世。難值難見。如
優曇華。偶爾一現。汝今所問。多所饒益。我當為汝演
說。開化一切。」


【右第二章。爾時至表裏一。魏居士曰。五句參用魏
唐二譯。現大至百變二。魏居士曰。此八字依漢吳
二譯增。尊者至有心三。魏居士曰。以上二行。參用
漢魏二譯。即從至一切四。魏居士曰。以上三行。參
用各譯字句。爾時至之義五。魏居士曰。哀愍二句
用唐譯。汝今至脫故六。魏居士曰。此節用漢吳二
譯。阿難至一切七。魏居士曰。末七句用魏譯。參用
各譯字句。】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
[001-0144a]
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如來。住世四十二劫。彼佛法
中。有一比丘。名曰法藏。本是國王。聞佛說法。尋發無
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智慧勇猛。無能踰
者。詣世自在王如來所。頂禮佛足。向佛合掌。而白佛
言。唯然世尊。我巳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為我廣宣
諸佛淨土莊嚴。令我於世得無等覺。成大菩提。時世
自在王佛語法藏比丘。莊嚴佛土。汝當自攝。比丘白
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惟願世尊為我敷演。爾時世
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廣說二百一十
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應其心願。悉現與
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覩見。起發無
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修習功德。發大誓
願。攝取莊嚴。具足五劫。往詣世自在王佛言。我今為
菩薩道。欲令我後作佛時。於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
中。智慧光明功德。都勝諸佛國者。寧可得否。佛言。譬
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至心求道。
何願不得。」


【右第三章。佛告至二劫一。魏居士曰。原本由世自
在王佛。上溯住劫五十二佛。與然鐙佛相首尾。唐
宋二譯皆逆數而上。漢吳諸譯。則順數而下。或謂
然鐙為釋迦授記之師。不應法藏發心乃在五十
二佛之後。或謂古佛同名者多。無可適從。且過去
古佛。數不勝數。既非經誼所關。故今闕之。即從世
自在王起。以息疑諍。彼佛至佛言二。魏居士曰。此
[001-0144b]
下各本有偈。或四字句。或五字句。或七字句。惟吳
譯無之。今從吳譯唯然至不得三。魏居士曰。以上
十二行。用魏譯。參取吳譯。】


「時法藏比丘稽首禮足。繞佛三帀。合掌而住。白佛言。
世尊。我巳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惟垂聽察。第一
願。設我成佛。國中無三惡道。設有地獄餓鬼畜生。乃
至聞其名者。不取正覺。第二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
純是化生。無有胎生。亦無女人。其他國女人有願生
我國者。命終即化男身來我剎土。生蓮華中。華開見
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三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
若形色不同。尚有好醜。不悉金色身三十二相者。不
取正覺。第四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若不皆識宿命。
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第五願。
設我成佛。國中天人。若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
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六願。設我成佛。國中天
人。若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
悉受持者。不取正覺。第七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若
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
生心念者。不取正覺。第八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若
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
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九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若
不得漏盡。住滅盡定。及決定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第十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若不悉得廣長舌。說法
善巧。辯才無礙者。不取正覺。第十一願。設我成佛。光
[001-0144c]
明若有限量。不徧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普勝諸
佛光明。令彼十方眾生觸此光明。身意柔輭。罪垢滅
除。命終皆得生我國者。不取正覺。第十二願。設我成
佛。壽命若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覺。第十三願。設我成佛。國中聲聞若有數量。乃至三
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能
知其數者。不取正覺。第十四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
壽命亦皆如佛。無有限量。永無生死。除其本願示現
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十五願。設我成佛。
國中天人。若不皆身具無邊光明。照曜諸佛國土者。
不取正覺。第十六願。設我成佛。名聲普聞十方世界。
無量諸佛若不悉咨嗟稱歎我名者。不取正覺。第十
七願。設我成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至心
信樂。欲生我國。乃至臨終十念求生。若不見佛與大
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惟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設我成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度脫一
切眾生故。徧游佛國。修菩薩行者。雖生他國。終不受
三途苦。永不退失善根。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十九
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雖住聲聞緣覺之位。而能承
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若不能徧至無數無量
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二十願。設我成佛。國中天人。
衣服飲食。應念所需。自然化現在前。乃至於諸佛所
種種供養。香華幢蓋瓔珞音樂。應念圓滿。無所從來。
[001-0145a]
無所從去。乃至欲求諸佛就供。以佛神力。應念即得
他方諸佛舒臂來此。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一願。設我成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
切諸佛世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二願。設我
成佛。國中有無量道場樹。高或百千由旬。或四百萬
由旬。諸菩薩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閒見。猶
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三願。
設我成佛。自地以上至於虗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
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
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供養
諸佛。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第二
十四願。設我成佛。所有他方佛剎聲聞緣覺。聞我名
號。不發大心。不得堅固不退轉。究竟成就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者。不取正覺。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
說此願巳。以偈頌曰。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
不滿足。誓不成等覺。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
諸貧苦。誓不成等覺。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
有不聞。誓不成等覺。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志求
無上尊。為諸天人師。供養一切佛。具足眾德本。願慧
悉成滿。得為三界雄。如佛無礙智。通達靡不照。願我
功德力。等此最勝尊。斯願如克果。大千應感動。虗空
諸天神。當雨真妙華。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巳。
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
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001-0145b]


【右第四章。時法至正覺一。魏居士曰。魏譯四十八
願。唐譯四十六願。宋譯三十六願。惟漢吳二譯皆
止二十四願。而天親菩薩無量壽偈亦云誓二十
四章。則西天本同也。今遵漢吳。以免重複。至每願
中字句。兼取各譯所長。以成完善。蔭福按設我成
佛舊本成作得。辭非雅訓。今據唐譯本改正如文。
佛告至妙華二。魏居士曰。此偈漢吳二譯無之。唐
譯每句七字。魏宋二譯每句五字。今用魏譯。略節
數句。佛告至正覺三。魏居士曰。此用魏譯。】


「阿難。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眾
之中。發斯弘誓願巳。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
開廓廣大。超勝獨妙。於阿僧祇劫。修行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亦教人行六波羅蜜。以
大莊嚴具足眾行。三昧常寂。智慧無礙。住空無相無
願之法。無作無起。眾法如化。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
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
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諸佛。由成就如是諸善根故。
隨所生處。有無量寶藏自然涌出。身諸毛孔出無量
香。普熏世界。無量眾生聞之。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於一切法。皆得自在。所說諸願。靡不成就。如
是無量百千億劫。功德圓滿。乃入佛位。現在西方。去
閻浮提十萬億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佛名阿彌陀。
成佛以來。於今十劫。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圍繞說
法。」
[001-0145c]


【右第五章阿難至如化一。魏居士曰。此處魏唐宋
譯皆有稱頌法藏修行數十句。皆不出六波羅蜜
之內。今用漢吳二譯較簡括。其莊嚴以下六句。兼
取魏譯或為至佛位二。魏居士曰。此參取各譯字
句。蔭福按所說諸願下。舊惟作皆悉得之四字。文
率義略。殊不成語。今依龍舒譯本增定為靡不成
就至乃入佛位二十字。庶不失先佛開示淨宗至
道。鄭重分明之意。現在至說法三。魏居士曰。又一
向出生菩薩經。佛言。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
佛號寶功德威宿劫王。彼佛將入涅槃為眾廣說
法本陀羅尼。時有輪王。名曰持火。王有太子。名曰
不思議勝功德。生年十六。從彼如來聞是法本。即
於七萬歲中。精勤修習。未曾睡眠。亦不偃側。端坐
一處。不貪財寶。及以王位。不樂自身。得值九十億
百千那由他佛。諸佛說法。盡能聞持修習。厭家薙
髮。而作沙門。復於九萬歲中。修習此陀羅尼。復為
眾生分別顯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億百
千那由他眾生得發道心。至不退地。爾時不思議
勝功德比丘。豈異人乎。即阿彌如來是也。此明法
藏所修本行。足與經文互證。】


「阿難。彼佛所放光明。徧照東方恒沙佛剎。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亦復如是。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
旬。或百千由旬。或億萬由旬。或照一二佛剎。百千佛
剎。乃至徧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是故阿彌陀佛。亦
[001-0146a]
名無量光佛。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眾
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輭。若在三途極苦之
處。有緣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若有眾
生聞其光明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
生其國。」


【右第六章。阿難至佛剎一。魏居士曰。光明遠近不
同處。漢吳二譯皆指他方諸佛。魏唐二譯亦同。惟
宋譯屬阿彌陀佛自身圓光。隨意大小。最為得之。
蓋放光與圓光不同。諸佛成道說法未有不放光
照大千世界者。豈有十方佛光拘止尋丈之理。至
阿彌陀佛化身接引眾生。則光亦有大小。隨其所
現。庶不礙諸佛功德平等之誼。是故至其國二。魏
居士曰。無量光下。各本尚有十二種光明佛號。皆
攝於無量之中。今節去。以省重複。眾生遇光以下。
用漢吳二譯。】


「復次阿難。阿彌陀佛有無量無數聲聞之眾。譬喻算
數所不能及。阿難。彼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三千大千
世界所有一切星宿眾生。於一晝夜。悉知其數。假使
百千萬億聲聞神通之力。皆如大目犍連。一一聲聞
壽百千萬億歲。盡其壽命數彼聲聞。百分之中。不及
一分。復次阿難。譬如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廣闊無
邊。假使有人出身一毛碎為百分。細如微塵。以一毛
塵沾海一滴。此毛塵水。較海孰多。阿難。彼目犍連等
聲聞之眾。盡其形壽所知數者。如毛塵水。所未知者。
[001-0146b]
如大海水。彼佛及諸菩薩壽量劫數。亦復如是。」


【右第七章。復次至海水一。魏居士曰。以上各譯略
同。其字句用魏宋二譯。彼佛至如是二。魏居士曰。
此壽量句。用唐譯增。】


「又其國土七寶諸樹。周滿世界。金樹。銀樹。瑠璃樹。玻
瓈樹。真珠樹。硨磲樹。瑪瑙樹。或有二寶三寶四寶五
寶六寶七寶。轉共合成。根莖枝幹。此寶所成。華葉果
實。他寶所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瑠璃為
枝。玻瓈為梢。真珠為葉。硨磲為華。瑪瑙為果。其餘諸
樹諸寶輾轉相互。亦復如是。行行相望。枝枝相對。葉
葉相當。又阿彌陀佛有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
圍五十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
成。珍妙寶網羅覆其上。微風吹動。演出無量妙音。流
徧國中。若有眾生覩菩提樹。聞聲齅香。嘗其果味。觸
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五根清淨。住不退轉。至成佛
道。」


【右第八章。又其至相當一。魏居士曰。各譯皆將每
樹根柯枝葉華果與七寶輾轉互配。演成七段。過
於繁悉。無關佛法。今省并之。末三句。用漢魏譯增。
又阿至佛道二。魏居士曰。道場樹一節。宋譯無之。
此用魏唐二譯。蔭福按。道場樹一節。實見宋譯第
三十六章。惟與他譯字句不同。魏居士以為無其
文。非也。】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清淨嚴飾。寬廣平正。無丘陵坑
[001-0146c]
坎。荊棘沙礫。土石等山。黑山。雪山。寶山。金山。須彌山。
鐵圍山。大鐵圍山。惟以黃金為地。爾時阿難聞是語
巳。白世尊言。若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忉利天。依何
而住。佛語阿難。四禪天色究竟天。依何而住。當知眾
生業因果報。不可思議。諸佛神力。亦不可思議。彼佛
淨土本無人天之別。惟順餘方。示有三界。」


【右第九章。復次至思議一。魏居士曰。此節魏唐宋
三譯略同。彼佛至三界二。魏居士曰。人天三界四
句。宋譯無之。此從魏唐二譯增入。】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雖無大海。而有泉池。處處交流。
其水深廣。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乃至百千
由旬。其水清淨。具八功德。又水兩岸。復有無數栴檀
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恒芳。光明照曜。若彼眾生過浴
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乃至欲至頂者。或欲冷者。
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令受禪定
之樂。其寶池中。純是蓮華。有他方眾生來生其國者。
即於蓮華中自然化生。結跏趺坐。又於水中出種種
聲。佛法僧聲。止息聲。無性聲。波羅蜜聲。十力四無所
畏聲。神通聲。無作聲。無生無滅聲。寂靜聲。大慈大悲
聲。喜舍聲。灌頂受記聲。眾生聞如是種種聲巳。其心
清淨。與聲中說法相應。無諸分別。成熟善根。永不退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有不願聞聲者。即如
定中。一無所聞。」


【右第十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宋譯。惟蓮華化生
[001-0147a]
四句。及不願聞聲二句。宋譯無之。從漢唐二譯增。】


「復次阿難。彼國菩薩。或於晨朝欲供諸佛。思香華等。
作是念時。香華瓔珞。幢幡網蓋。及諸伎樂。隨意即至。
其所散華。即於空中結成華蓋。或十由旬。或數十百
千由旬。乃至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供養諸佛巳。即於
晨朝還到本國。若思飲食湯藥衣服臥具等。亦復如
是。此諸菩薩所需之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
為食。身心柔輭。無所味著。事巳化去。時至復現。其香
味或有不欲聞者。即無所聞。又復思念摩尼寶等莊
嚴。及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大或小。或高或下。或處
虗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隨意所現。無不具足。
其諸菩薩阿羅漢。各自行道。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
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
有在虗空講經誦經者。有在虗空受經聽經者。有在
虗空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中有未得須陀洹道者。
則得須陀洹道。未得斯陀含道者。則得斯陀含道。未
得阿那含道者。則得阿那含道。未得阿羅漢道者。則
得阿羅漢道。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各自
行道。莫不自在。」


【右第十一章。復次至所聞一。魏居士曰。此節參用
唐宋魏三譯。又復至具足二。魏居士曰。此節用宋
譯。惟虗空平地二句。從漢譯增。其諸至自在三。魏
居士曰。此節用漢譯增。又各譯有乞人不如帝王。
帝王。不如輪王。輪王不如忉利諸天。輾轉相倍。不
[001-0147b]
如無量壽國云云一節。但或讚宮殿。或讚威勢。或
讚菩薩容貌。各本互異。無所適從。且非義諦所關。
故舍彼取此。較於行人觀心有益。】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每於晨食時。香風自起。吹動寶
樹寶網。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其
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如比丘得滅
盡定。復吹樹華落放地上。徧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
雜亂。輭妙如兜羅緜。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隨足舉巳。
復還如故。過一時後。其華自然沒入於地。隨其時節。
復雨新華。一日之中。如是六反。」


【右第十二章。魏居士曰。此章字句。參用魏唐宋譯。】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復有眾鳥住虗空界。出種種音。
猶如佛聲說法。普聞世界。皆是佛力化作。非實畜生。」


【右第十三章。魏居士曰。化鳥七句。各譯無之。今從
唐譯。但彼在下文。今移於此。】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日月星曜晝夜之象。亦無劫
數之名。亦無山川高下。林苑家室。於一切處。既無標
示。亦無名號。亦無取舍分別。惟有眾寶蓮華周滿世
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
光。白色白光。黃色黃光。紫色紫光。一一華中出三十
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
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各各安立眾
生於佛泥洹之道。」


【右第十四章。復次至分別一。魏居士曰。此節字句。
[001-0147c]
參取諸譯。惟有至之道二。魏居士曰。此節宋譯無
之。用魏唐譯增。】


「復次阿難。不獨我今稱讚阿彌陀佛光明功德。東方
過恒河沙數世界諸佛如來。亦各出廣長舌相。放無
量光。說誠實言。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西方
南方北方恒河沙數世界諸佛。亦復如是。四維上下
恒河沙數世界諸佛。亦復如是。何以故。欲令眾生聞
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求生彼界。得
不退轉故。」


【右第十五章。魏居士曰。此章用宋譯。與魏唐各譯
大同小異。】


「復次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如有至心願生彼國。
凡有三輩。其上輩者。舍身出家而作沙門。發無上菩
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
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
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
轉。應時即得智慧。神通自在。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
天人民。如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
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多少
修善。奉持齋戒。供養三寶。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
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
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
智慧次於上輩者也。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
如有至心願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
[001-0148a]
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阿彌陀佛。願生其
國。若聞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彼佛者。
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
功德智慧次於中輩者也。」


【右第十六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魏譯。視唐宋二
譯文義完善。此三輩。當觀經上中二品。而無其下
三品。】


「佛告阿難。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宿願
為眾生故。以弘誓力入生死界。度脫有情。隨意而作
佛事。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
照百由旬。或千由旬。又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光明普
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
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此二菩薩。現居此界作
大饒益。攝念佛人生彼佛國。阿難。其有眾生得生彼
國。其鈍根者。見佛聞法。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
計無生法忍。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神通自
在。除以宿願生他方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常識宿命。」


【右第十七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魏譯。而參取各
譯字句。又此下各本有讚彼國菩薩功德數百言。
宋譯巳省三分之二。今全省之。至此下。漢吳魏譯
皆有佛告彌勒勸進往生及五痛五燒數千言。繁
冗複沓。不類佛語。唐宋二譯皆無之。今從後二譯。】


「阿難。汝起面西頂禮。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合掌面西。
五體投地。而白佛言。我今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001-0148b]
供養禮拜。種諸善根。即時阿彌陀佛於其掌中放無
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
金山。寶山。目真鄰陀山。須彌山。鐵圍山。大海江河。叢
林樹木。及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
明照世間。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
爾時會中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
莊嚴。及見阿彌陀佛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
山王出於大海。爾時極樂世界過此西方百千俱胝
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彼見此土。亦復如是。」


【右第十八章。魏居士曰。以上皆用宋譯。間取各譯
字句。】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汝見極樂世界從地以上
至色究竟天諸莊嚴否。汝聞阿彌陀佛大音演說妙
法。宣布一切佛剎化眾生否。汝見彼國眾生游處虗
空。宮殿隨意。或徧至十方供養諸佛否。彌勒菩薩白
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一一皆見。世尊。云何彼土眾生。
亦有宮殿處地。不能游行虗空神通自在者耶。佛言。
此乃彼國化城邊地眾生。由彼在世時。不了諸佛不
思議智。大乘廣智。最上勝智。但信罪福修習善本。願
生其國。此人命終時。生彼國邊界七寶城中。其城縱
廣各二千里。城中亦有舍宅寶樹寶池。供養如第二
忉利天。其人於其城中凡五百歲。不能游行虗空。不
能見佛聞法。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牢獄。若諸小王
子得罪。幽此宮中。衣食供帳伎樂。如轉輪王。而以金
[001-0148c]
鎖繫其兩足。此諸王子寧樂處彼否。彌勒言。不也。但
以種種方便求出。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又
如此土眾生處母胎中。尚未出胎。一切無所見聞。此
等眾生亦復如是。雖處華胎。而不能見佛聞法。與此
土處胎無異。由其宿命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
慧。妄生分別。視生佛國。如求人天福報。是故因果相
感。生此化城。雖有餘樂。而以不見佛為苦。待彼眾生
久知悔責。求離彼處。乃能往詣阿彌陀佛所。供養聞
法。既聞法開悟巳。乃得徧至諸佛世界。修其功德。此
等眾生暫離三界輪回。信慧未全。尚復如是。況乃世
智聰辯。取相分別。情執深重。但求人天福田。增益邪
心。永在三界獄中。云何得免輪回。出離生死。彌勒當
知。眾生在此五濁惡世精進一日一夜。勝在天上為
善百歲。所以者何。天上多樂少苦故。在此忍界精進
十日十夜。勝在他方佛國邊地為善千歲。所以者何。
佛界邊地多樂少苦故。」


【右第十九章。爾時至皆見一。魏居士曰。以上皆用
宋譯。間取各譯字句。世尊至生死二。魏居士曰。此
節參取魏唐二譯。其漢吳文亦相仿。惟宋譯不指
邊地化城。而指生天為胎生。則天上亦屬化生。且
佛與彌勒問答語氣。亦太淺近。故不從之。惟末數
句。略參取其意。又案菩薩處胎經云。佛言。過此西
方十二億那由他剎。有懈慢國。快樂安隱。人欲往
生阿彌陀佛國。若從此國過。人多染著。即願生其
[001-0149a]
中。遂不得到彌陀佛土。若人見此不貪不愛。即得
越過至安樂國。又寶積經。有一比丘聞佛讚揚東
方不動如來佛剎功德心生貪著。而白佛言。我今
願生不動佛剎。佛告比丘。彼國不以愛著而得往
生。惟有植諸善本。修諸梵行。得生彼國。此二經皆
可與此相證。即十六觀經之下品往生。不得見佛
也。此經三輩往生。皆上中品。而以下品屬疑城邊
地。彌勒至苦故三。魏居士曰。此節各譯相仿。惟此
土為善勝於極樂也。世界。當指疑城邊地言之。諸
譯未免以辭害意。故酌增邊地二字。】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有
幾多菩薩得生極樂世界。佛言。彌勒。我此娑婆世界。
有七十二那由他菩薩。巳曾供養阿彌陀佛。植眾德
本。當生彼國。其諸小行菩薩。修小功德。當來得往生
者。不可勝計。復次阿難。難忍佛剎。有十八億菩薩生
彼國土。寶藏佛剎。有九十億菩薩生彼國土。火光佛
剎。有二十二億菩薩生彼國土。無量光佛剎。有二十
五億菩薩生彼國土。世鐙佛剎。有六十億菩薩生彼
國土。龍樹佛剎。有千四百億菩薩生彼國土。無垢光
佛剎。有二十五億菩薩生彼國土。師子佛剎。有千百
八億菩薩生彼國土。吉祥峰佛剎。有二千百億菩薩
生彼國土。仁王佛剎。有千億菩薩生彼國土。華幢佛
剎。有一億菩薩生彼國土。光明王佛剎。有十二億菩
薩生彼國土。得無畏佛剎。有六十九億菩薩生彼國
[001-0149b]
土。此外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其往生者。亦復如是。晝
夜一劫。說不能盡。」


【右第二十章。魏居士曰。此章皆用宋譯。惟末四句。
從魏譯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深心信樂。
至誠歸依。無所疑惑。當知此人夙世巳曾於諸佛所
種諸善根。非小乘比。若於此經書寫供養。受持讀誦。
為他演說。乃至於一晝夜思惟彼剎。及佛身功德。此
人命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
彼國土。是人巳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
所稱讚。無上菩提。隨意成就。」


【右第二十一章。魏居士曰。此用宋譯。參取各譯字
句。蔭福按。菩提記。舊本誤提為薩。殊膠。今依宋譯
改正如文。】


「佛語彌勒。我悲此土眾生。盡其形壽。為心走使。無田
宅。憂田宅。無財寶。憂財寶。無眷屬。憂眷屬。適然得之。
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日夜怔營。
無有休息。身亡命終。棄捐之去。莫誰隨者。又或於所
怨仇。更相報復。於所恩愛。互相貪戀。世世轉劇。或父
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惟巳之神識。獨
生獨死。獨往獨來。苦樂自當。無能代者。或有勉修福
田。情執深重。但求人天有漏果報。祗增生死。不出輪
回。永劫以來。流轉五道。憂畏勤苦。不可勝言。變化殃
咎。異處善惡。自然追逐。去無所至。窈窈冥冥。別離久
[001-0149c]
長。道路不同。會見無期。甚難甚難。此皆不了佛智。不
信佛語。不拔生死輪回根本。迷沒愚癡苦海。無有出
期。當知眾生處此五濁惡世。長受五痛五燒。於諸世
界中。最可憐愍。何謂五濁。劫濁。命濁。見濁。眾生濁。煩
惱濁。是為五濁。何謂五痛五燒。生時痛。老時痛。病時
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欲火燒。瞋忿火燒。貪盜火
燒。邪偽火燒。愚癡火燒。是為五痛五燒。我今於此五
濁惡世。勸導眾生。出五濁。離五痛。斷五燒。說此易行
難信之法。是為甚難。當知眾生或聞阿彌陀佛名號。
悲悚信樂。深心歸依者。皆是宿種善根。巳曾供養諸
佛。若聞阿彌陀佛名號。不敬不信。不樂受持者。皆由
惡道中來。不種善根所致。」


【右第二十二章。魏居士曰。漢吳魏三譯皆有佛告
彌勒勸進往生。及五痛五燒等數千言。唐宋二譯
皆無之。固較簡淨。但於我佛悲心苦口覺迷之恉。
又恐有缺。考漢吳譯。皆有生老病死苦五痛之語。
竊意當初佛說五痛。不過如此。後人輾轉附益。故
失其真。今故於前三譯中。決擇精粗。存此一節。以
資持誦。而起悲信。惟中間人天福田五句。各譯無
之。今采宋譯增人。】


「佛語彌勒。如來出世。難值難見。諸佛經法。難得難聞。
若聞此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當來之世。
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
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過是以往。阿彌
[001-0150a]
陀經亦滅。惟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羣生。汝等皆當
受持我語。廣流末法。毋令斷絕。」


【右第二十三章。佛語至得度一。魏居士曰。此節皆
用魏譯過是至羣生二。魏居士曰。此四句。各譯無
之。今從大集經增入。使人知此淨土法門。為末法
第一律梁。且使人免法滅之懼。又瑜伽師地論云。
劫盡之時。阿彌陀佛四字。世間無能念全。或能一
字。或能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為天人師。是
知法愈末則根愈鈍。又法苑珠林言。餓鬼地獄。有
菩薩憫之。教以念佛。皆不成聲。或以佛號寫其手
掌。字不能現。是知業障愈重。則信受愈難。故人身
難得。佛法難聞。況淨土橫超三界。至易簡。至難信。
經末丁寧告戒以難中之難。無過此難。讀者當發
深慶幸。深悲恐。方不負金口屬付之苦心也。】


「爾時佛說此經。無量眾生皆發無上正覺之心。萬二
千那由他人。得清淨法眼。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
那含果。八百比丘。漏盡意解。四十億菩薩。得不退轉。
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於將來世當成正覺。爾時三
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光明普照十方國土。百千音
樂自然而作。無量妙華雨滿虗空。佛說是經巳。尊者
阿難及彌勒菩薩。天龍八部。一切大眾。皆大歡喜。信
受奉行。」


【右第二十四章。魏居士曰。此用魏宋二譯。】


衷論一


[001-0150b]


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解脫生死之淵源。大部彌陀諸
經之第一本也。先佛遺教。以發明生死之故為全體。
以開示解脫生死諸方為大用。生死。病也。諸方。藥也。
眾生苟不知生死之為病。先佛亦奚以藥為。如巳能
知生死之病。則先佛必揭至神之藥以為貺。可知也。
度生之方。雖有禪淨教律諸宗之別。而若禪若教。獲
效至艱。度生未廣。惟淨土一宗。普被三根。靡所不統。
上上根不能踰其閾。下下根亦可涉其藩。但具至心。
皆可轉凡入聖。故淨土一宗。實足兼諸家之長。而諸
家所長。不足以握淨宗之要。以此先佛既徧寄其說
於大乘教典。復專說淨土諸經。以定普度眾生之極
軌。此大小兩部彌陀諸經所由來也。夫先佛心源所
寄。惻怛如此。諸經所陳。精切如此。而至今世諦家猶
不知生死解脫為何事。即禪那家亦或妄肆譏彈。何
歟。此無他。既疏典墳。復爭門戶。其智不足以知此。其
仁遂亦不足以任此而巳。龍藏至言。浩如煙海。雖非
若輩所能闚。即先聖格致之方。亦不解其精意所存。
毫無聞見。輙直趣三途。悍然不顧。亦可哀矣。考淨土
一宗。流別雖多。終以持名念佛為上第。而持名諸經。
復有大小彌陀兩部之別。大彌陀經。古譯有六。其第
一本三卷。曰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月支三藏法
師支婁迦讖所譯也。第二本二卷。曰阿彌陀經。亦名
阿彌陀三邪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月支三
藏法師支謙所譯也。第三本二卷。曰無量壽經。魏三
[001-0150c]
藏法師康僧鎧所譯也。第四本二卷。在大寶積經內。
曰無量壽如來會。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所譯也。第
五本三卷。曰無量壽莊嚴經。宋西域三藏法師法賢
所譯也。第六本二卷。曰大彌陀經。宋龍舒居士王日
休所會譯也。以上六本。竝見乾隆三年 欽定龍藏
彚記。長洲彭居士紹升以龍舒譯本。義有未安。復校
訂魏譯無量壽經。著起信論三卷。經文豐縟。論亦精
當。是為此經之第七本。咸豐中。邵陽魏居士謂諸家
及龍舒譯本。猶未盡善。乃會譯眾本。別為一書。仍名
無量壽經。則為此經之第八本矣。彭氏魏氏成書。皆
在重訂龍藏之後。故藏本缺焉。每進益上。亦淨土家
所宜知也。小彌陀經。譯本有二。第一本一卷。亦名阿
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也。第二本一
卷。曰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也。
二文大同小異。而秦譯尤精。故明雲栖大師祩宏為
作疏鈔四卷者是也。先佛說經。義有詳略。故分大小
兩部。而大部之文。足該小部。以其具述阿彌陀佛創
建淨土之正因。非小部所能詳備也。魏氏會譯本。復
上援漢譯。訂四十八願為二十四願。以祛諸家譯本
之誤。其文亦簡切不支。故尤非諸家所及云。同治中。
先世父梅叔公嘗言。魏氏經文。足以冠冕大部諸經。
而當校正者。猶有數事。一日正名。謂經名無量壽。與
康譯無別。而文辭迴殊。適以滋後學之惑也。二曰正
實。謂經書佛名。或作無量壽。或作阿彌陀。為例巳疏。
[001-0151a]
而古今修淨業者。惟念阿彌陀佛。未嘗有念無量壽
佛者。則經書佛名。當仍依龍舒舊文。以作阿彌陀佛
為是。其餘文字。亦尚有可議者。因博考眾本。手自校
讐。且定經名曰摩訶阿彌陀。摩訶。華言所謂大也。大
義改從梵文。所以別龍舒舊本也。校訂既訖。且議行
世。公遽歸道山。厥志未酬。亦是經之缺典矣。耕心年
二十餘。偏好方策。頗究漢宋諸家學術之要。空腹高
心。不可一世。又聞昌黎韓氏排斥佛老。號稱大儒。心
尤慕之。其後雖習聞先曾王父椒園公嘗以謗佛罹
神譴。及悔過自新。乃深通佛乘。遂以循吏名當世。而
為意氣所蠱。殊不謂然。且隱事腹誹。然實不知佛乘
之是非為何如也。及先世父參宛平瑞安法師於江
寧。因具通紅蠡宗恉。家居習靜。時以教授子弟。於小
子耕心期許尤切。耕心因得盡闚大乘諸經論。乃知
至道微言。本非世諦所能解。而舉世夢夢。顛倒是非。
尤非六道天人之福。及光緒初。復聞揚州省一大師
現證念佛三昧。為海內淨業宗師第一。乃竭誠參叩。
更備悉淨宗得失之奧。既歸。輒身體力行。漸有證入。
更徧徵藏典。益知講師之空言。不足敵大師之實行。
其後以身膺世網。不欲蹈位卑言高之咎。默默自將。
用辭譏病。迄今巳二十餘年矣。近以年將遲暮。頗虞
衰朽。且方值國家多難。邪說橫行。或儒或佛。幾無稅
駕之所。明發不寐。時切隱憂。乃取先世父所校經本。
繫以衷論若干萬言。以示後學。其文上援教乘。下抒
[001-0151b]
心得。尤必舉現證三昧之心傳。以為修持歸宿。意在
發揮實際。不欲徒尚空談。由是此經此論。非同非異。
亦同亦異。即經義所遺。亦旁推交通。無所不具。庶期
上報佛恩。下纘淨宗幾絕之緒。即儒佛之傾危。亦欲
藉是以奏撥亂反正之勣。知我罪我。惟願上質十方
諸佛。無暇與流俗競短長也。如有闊疏。則補缺拾遺。
仍以俟真修實證及博通大乘之至人。不敢自是也。
先曾王父。諱定柱。初授雲南知縣。道光十年。終浙江
按察使。先世父。諱蔭福。故江南沛縣知縣。


求通是經者。第一當知生死之故。第二當知解脫生
死諸法。第三在修淨業以超生死。第四在持名念佛
以超生死。第五在現證念佛三昧以超生死。今悉本
此義為文。且益以或問終焉。經所詳者略之。經所略
者詳之。合者離之。離者合之。所謂非同非異。亦同亦
異也。不如是。則先佛度生之弘願無由明。此經不盡
之宗恉亦無由具。且無以統括諸宗。為至道之根柢
云。烏呼。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豈託空言昧實效者。
所能悉哉。志在出世之哲人。苟欲取法乎上。其毋忽
諸。


生死之實有二。一曰分段生死。二曰變易生死。分段
生死者。四大和合謂之生。四大分散謂之死。輪回六
道之生死也。變易生死者。因移果易。易麤為精。謂之
生。舍所住位。謂之死。進趨一乘之生死也。分段生死。
固有生死之生死也。變易生死。本無生死之生死。以
[001-0151c]
度生無巳。乘大悲弘願以入界內。故亦假名生死也。
猶滯分段生死。是為界內。是為六凡眾生。巳證變易
生死。是為界外。是為四聖正果。猶滯界內。是為處世。
巳超界外。乃為出世也。界內六凡。惟趨生滅。本情以
造業。本業以受生。其輪回六道。或榮或瘁。或苦或樂。
而卒無實樂之可憑。苟不能進趣真如。其苦與瘁終
無巳時。故曰固有之生死。界外四聖。分證真如。本性
以進道。皆乘大悲弘願。以遨游三界拯濟眾生。其來
也。必有所為。其往也。必有所證。馴至十地等覺。上極
無上正等正覺而後巳。故曰本無之生死。固有之生
死。有升有降。且升一而降九。雖至生天。猶不能超然
於分段之外。所謂輪回之苦者此也。本無之生死。有
升無降。進止自由。且每進益上。以度生酬願。乃有此
生死。故不得以生死論也。巳超生死之外。仍入生死
界內以度眾生者。是為菩薩。是為大乘。既超生死之
外。遂證相似涅槃。不生不滅。惟蘄獨善。不復以度生
為念者。是為聲聞緣覺。是為中小二乘。中小二乘。適
為諸佛所訶。以其無意度生。顯悖大乘。必不能進證
無上正覺故也。變易生死。如賢哲之擢官。雖有遷移。
每進益上。分段生死。如流民之就食。即有榮枯。終無
依據。總覈十界之究竟。永證涅槃之樂者。惟有一乘
諸佛。長罹生死之災者。惟在六道眾生而巳。眾生輪
回。雖有六道之殊。尤必以人道為樞紐。人道眾生。積
善業者。百無一二。積惡業者。數逾恒沙。即以善業論。
[001-0152a]
如不能修出世福慧。惟積界內善因。極其所至。不過
生天。天道壽命雖長。果報雖勝。終在分段生死之內。
福報既終。仍當淪墜。既從淪墜。則三途之害。終不能
免。天道如此。餘道可知。善業如此。惡業可知。即無善
無惡者亦可知。故凡不能超脫於三界之外者。無論
善惡。三途之害。皆不能翛然無累。以巳生復死。巳死
復生。生必有來。死必有往。生死相纏。莫知所極。縱修
善果。不過一生兩生不失善道。稍一失足。復從淪墜
矣。以一隙有漏之明。心不敵無始業習之厚。勢有必
至。理有固然。不足怪也。所謂了生死。即了此分段之
生死。所謂解脫生死。即解脫此分段之生死而巳。而
界內眾生。以不通二種生死之故。因不知修證之方。
既不解修證之方。上焉者。不過經畫太空。自闢門戶。
以成其處世之學。下焉者。必致固執惑業。力競三途。
上或上升。僅成淺喜。下至下降。遂抱深憂。歷劫茫茫。
共淪長夜。諸佛所謂可憐愍者。正在此輩。豈不悲哉。
夫諱疾忌醫。固可駭怪。即當壯健時遽嘲盧扁。不知
壯健之人。亦有衰病之一日。得失雖異。謬妄不殊。賢
哲苟具真知。不識何以自處。生死之故。至道之源。大
略如此。蹈常襲故。及甘食悅色之倫。亦可以爽然自
失矣。


三界諸天。下及地獄。分段生死之境也。六道升降。分
段生死之果也。十二類生。分段生死之相也。或升或
降。輪回不息。分段生死之險巇也。一墮三途。動經塵
[001-0152b]
劫。眾生業力不可思議。地獄之慘酷。鬼畜之沉淪。亦
不可思議。分段生死之鉅災也。生巳復死。死巳復生。
累經胎獄而不辭。屢換面具而無愧。雖欲徑歸斷滅。
不知本無斷滅之事。亦無斷滅之理。分段生死之大
累也。方生方死。莫能自由。亦終不肯自由。分段生死
之妙因也。或愚或智。或賢或不肖。或富或貴。或貧或
賤。無一得免。且終不肯自蘄解免。或反深惡出世大
聖人之望人解免。吾不知其何說也。所謂生死之故。
如是焉而巳。諸佛菩薩之所悲念。念此輩也。諸佛菩
薩之所化度。度此輩也。然而此輩若聞非聞。若見非
見。若知非知。方赬面戟指詬謗不巳。且力拒出世大
聖人之悲念化度焉。烏呼。吾不知其果何說也。


求通生死之故。當先知方量。次知心量。不知方量。則
聰明局於一隅。不知心量。則智慧霾於世諦。生死之
故且無由通。或至歷劫不知其所以然。終從淪墜而
後巳。可哀也。心量源也。方量流也。心量因也。方量果
也。然心量之說。近取諸身。稍具超世之識者。或能知
之。方量之說。每以為非耳目所及。莫不疑為荒誕。或
視為莊列之寓言。不知諸佛及等覺菩薩。巳圓證真
如。故能徧通其理。徧履其境。因以開示眾生。不辭精
悉。彼諸佛菩薩悲念眾生。化度眾生。猶日不暇給。烏
肯向小兒蟲豸輩妄作寓言。翻成戲論哉。然而大惑
者。且終身不解。不愚者。且終身不靈。每持此見為障
道之具。本經所陳。幾成虗設。則推闡方量之綱要。以
[001-0152c]
通其狂惑。諒亦先佛所深許矣。所謂方量柰何。法界
有十。統分四土。十界者。一佛界。二菩薩界。三緣覺界。
四聲聞界。五天界。六人界。七阿修羅界。八畜生界。九
餓鬼界。十地獄界。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諸佛所居
也。二曰實報莊嚴士。十地菩薩所居也。三曰方便有
餘土。緣覺聲聞所居也。四曰凡聖同居土。寄報諸聖。
及天人以下眾生所居也。自諸天以下下至地獄。統
名三界。亦曰六道。天人修羅為善道。畜生餓鬼地獄
為惡道。三善道。為善業眾生受生之處。三惡道。亦曰
三途。皆惡業眾生退墮之處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
色界也。由地獄以上。上極六欲天。統為欲界。以皆有
男女情欲也。由六欲天以上。以次遞上。復有初禪三
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統為色界。以惟有
色身。竝無男女情欲也。由色界天以上。以次遞上。復
有四空天。統為無色界。以竝無色身。惟有魂識如鬼
神也。是為三界二十八天。六欲天之下。復有地居三
天。以次遞上。復有空居一天。空居天以上。即欲界之
初天矣。是為三界三十二天。則諸天之全也。諸天之
名。具如大佛頂首楞嚴等經所紀。茲不具述。修羅有
四。或攝人趣。或攝鬼趣。或攝畜生趣。惟修羅王執持
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天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惟修
天福。不修天慧。其所卜居。鄰於日月。為天之附庸。故
為天趣所攝。亦得別為一界也。寂光實報及方便有
餘三土。為四聖界。以皆出世聖人所居也。天人以下
[001-0153a]
下至地獄。為六凡界。雖曰凡聖同居。而聖為寄報。故
仍謂之六凡也。娑婆同居界內。凡聖各二。凡二者。一
惡眾生。即四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四趣。謂三途
及修羅也。修羅有天福。無天德。故亦謂之惡趣也。聖
二者。一實聖。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別十住。圓十信。
後心通惑雖盡。報身猶在。皆名實也。二權聖。謂寂光
實報方便三土中法身菩薩。及妙覺佛。為度有緣眾
生。示現同居。皆為權也。權實諸聖。或寄報三界諸天。
或示現人世。故名是土曰凡聖同居也。所謂聖。謂聲
聞四果以上。巳出三界分段生死諸聖人也。所謂凡。
謂天人以下六道三途。未出三界分段生死諸眾生
也。以心有迷悟。故有聖凡之別。既別聖凡。遂有四土
十界。四土雖恢弘無際。要皆此一心所感召而巳。如
無分段生死。及界內界外之異。諸佛菩薩且無所用
其悲願。無所用其化度矣。此方量之大綱。三界之實
義也。凡一天一地。一日一月。一須彌山。上自初禪天
梵天以下。下自鐵圍山𦦨摩羅王地獄界以上。為一
小世界。如此千小世界。有一二禪天覆之。是為一小
千世界。積此小千世界至一千。有一三禪天覆之。是
為一中千世界。則百萬小世界矣。積此中千世界至
一千。有一四禪天覆之。是為大千世界。則十萬萬小
世界矣。一大千世界。通為一佛化度之境。亦名三千
大千世界者。繁複不厭之詞也。化度者化。此度此三
界六道中之分段眾生也。佛所化度。自菩薩以下。莫
[001-0153b]
不兼容并包。而惟以界內分段眾生為尤急。不可不
知也。先佛釋迦牟尼世尊所化度之境。曰娑婆世界。
吾輩所居。為娑婆世界中之一小世界。此小世界。有
四大洲。中國所統為南洲。以在須彌山之南也。亦曰
支那。亦曰震旦。樓炭經所謂蔥河以東名震旦。是也。
八方上下。虗空無盡。則世界無盡。世界無盡。則眾生
無盡。眾生無盡。則生死無盡。生死無盡。則化度無盡。
即諸佛亦無盡。如大方廣佛華嚴經所陳者是也。十
方世界。皆有淨有穢。此娑婆世界。適為穢土。以眾生
惡業視他方尤重。故獨現此穢土也。他方淨土雖夥。
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通四土為一土。永絕三
途六道分段生死之苦。故獨為純淨。非十方淨土所
能及。其化度因果。及一切依正莊嚴。皆如本經所陳。
詳繹自見。極樂世界在此娑婆世界之西。去此世界
十萬億佛世界。亦如本經所陳是也。今禪宗及世諦
諸家不考藏典。乃以西域天竺當之。謬妄甚矣。此又
十方世界之大略。極樂淨土之方位也。


所謂心量柰何。虗空無盡。世界無盡。則眾生之心量
亦無盡。心量者。心所能至之分量也。諸佛量周法界。
既通法界之事理。且履法界之勝境。是為巳證之心
量。眾生尚滯生死。雖未能遽履其境。未嘗不可先通
其事理。因以漸臻其勝境。是為未證之心量。巳證之
心量。不可思議。未證之心量。亦不可思議。先哲所謂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者是巳。夫佛與眾生。相去不可
[001-0153c]
以日劫計。今乃以為無別何哉。以眾生之心。果欲為
善。終必至善。果欲為惡。終必至惡。果欲學道。即無不
學道。果欲念佛。即無不念佛。果欲往生。亦無不往生。
或好世諦。即仍在世諦。或好出世。即無不出世。上至
諸佛。下極地獄。無不惟此一心所造。先佛所開示者。
巳徧震三千大千世界。而下達之眾生。仍一無所解。
意以為與我無涉。吾不知果能與彼無涉與否。殊不
敢必。此十方諸佛所以悲念無巳者歟。故惟心淨土。
自性彌陀者。無非此眾生之心性。惟心穢土。自性三
途者。亦無非此眾生之心性。惟在眾生之自擇而巳。
紅蠡醒大師曰。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
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
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
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
念心體。惟佛獨證。自等覺以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
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者。以十法界更無外
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
未之有也。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
及萬德洪名相應。即念佛法界也。能與菩提心六度
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
相應。即念緣覺法界也。以無我心觀察四諦。即念聲
聞法界也。或與四禪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即念
天法界也。如與五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
等法。兼懷瞋慢勝負之心。即落修羅法界。若以緩輭
[001-0154a]
念下品十惡。即墮畜生法界。或以緩急相半心與中
品十惡相應。便墮餓鬼法界。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
惡相應。即墮地獄法界矣。十惡者。即殺。盜。淫。妄言。綺
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是也。反此則為十善。當密自
檢點日用所起之念。與何界相應者多。與何界相應
者猛。則他日安身立命之處。不勞更問人矣。又曰。一
切境界。惟業所感。惟心所現。即其現處。當體即心。凡
在有心。不能無境。不現佛境。便現九界之境。不現三
乘之境。便現六凡之境。不現天人鬼畜之境。便現地
獄之境。佛與三乘所現境界。雖優降不同。要皆受享
法樂而巳。三界諸天所現之境。惟受禪定五欲之樂。
人道之境。苦樂相問。各隨其業多少不同。鬼畜之境。
苦多樂少。至於地獄。則純一極苦。如人夢中所現山
川人物。皆依夢心所現。若無夢心。必無夢境。設無夢
境。亦無夢心。故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全境即心。全
心即境。若於因中察果。當須觀心。設於果處驗因。當
須觀境。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果必從因。因
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猶不肯
念佛求生淨土者。吾不信也。心量方量之義。備見三
藏教典。不勝稱引。今大師所論。獨能提綱挈領。毫無
餘蘊。學者亦可以知其概矣。


衷論二



先佛說法五十年。統九界聖凡諄諄教誨。本嘗一日
厭倦。直至涅槃而後巳。顧不曰闡教。不曰論道。惟曰
[001-0154b]
說法。何也。以先佛所開示者。無非解脫生死之實法
也。眾生造業之法。萬別千差。無所不具。故先佛度生
之法。亦萬別千差。無所不具。今綜核大綱。凡有五宗。
所謂禪宗淨宗教宗律宗密宗也。禪宗有五。曰溈仰。
曰臨濟。曰曹洞。曰雲門。曰法眼。是也。淨宗惟一。廬山
是也。教宗有三。曰天台。曰賢首。曰慈恩。天台賢首為
性宗。慈恩為相宗也。律宗惟一。南山是也。密宗雖無
所不統。而厥宗不顯。其初祖則洛陽廣福寺國師金
剛智也。禪宗以徹見本性為究竟。以參究話頭為修
持之法。淨宗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究竟。以專念
阿彌陀佛為修持之法。教宗義繁。學有定慧。皆以斷
惑證果為究竟。以諸家止觀為修持之法。然斷惑證
果。諸宗皆同。不獨教宗為然。特教宗所論。尤詳悉爾。
定學諸法。有六妙門禪。有十六特勝。有通明觀。有九
想觀。有八念觀。有十想觀。有八背舍觀。有八勝處觀。
有十一切處觀。有九次第定。有師子奮迅三昧。有超
越三昧。有王三昧。慧學諸法。有發聲聞心。有發辟支
心。有發四弘願六度心。有體空觀。有次第三觀。有圓
頓妙觀。所以修定謂之止。所以修慧謂之觀。三觀。空
假中是也。圓頓妙觀。亦名一心三觀。亦名摩訶止觀。
亦名大乘止觀法門。是也。以上諸止觀。統括大小諸
乘。皆出世之學也。此外復有根本四禪。有四無量心。
有四無色定。皆界內之禪定也。統論禪定。凡有四種。
一者世間禪。即根本四禪。及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也。
[001-0154c]
修持者。惟證天果。不能出分段生死。故曰世間也。二
者亦世間亦出世間禪。謂六妙門。十六特勝。及通明
觀。利根依此發真斷惑。鈍根或亦隨禪受生。故曰亦
世間亦出世間也。慧學體空一觀。亦統三乘。惟次第
三觀。及圓頓妙觀。純為大乘修持之法。然以上諸家
止觀。名字雖存。修習者少。近世志在出世者。大率或
歸禪宗。或歸淨宗。而或禪或教或律。尤當以迴向往
生淨土為第一義。以諸宗繁雜。且多退墮。惟橫超生
死。事半功倍。苟證念佛三昧。尤足囊括諸宗。即三昧
未就。但能臨終正念。亦可往生。既獲往生。即永無退
墮之緣。其得失相去。判若天淵。故非諸宗所能竝論
也。律宗以身心兼淨為究竟。以備持菩薩以下具戒
為修持之法。既巳受戒。復犯戒者。其罪幾至不通懺
悔。近世受戒之徒。幾以犯戒為游戲三昧。其升沈功
罪。不問可知矣。密宗。持誦諸陀羅尼呪是也。陀羅尼。
此云總持。以能總括一切佛法也。所謂總持。謂持誦
陀羅尼者。既懺宿業。亦滌心業。亦度含靈。亦消災難。
亦可折伏鬼神。亦可迴向往生淨土。亦可斷除諸惑。
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然持誦者。必持戒禁語掩關專
念。念至一心不亂。乃能現證三昧。所求如願。如尋常
散念。則其效亦減。不可概論也。三藏諸經為顯部。諸
陀羅尼為密部。所謂顯。謂依文解義。依解起行。無不
可通也。所謂密。謂譯音不譯義。如軍中之口號信矢。
惟宜令到奉行。應答無誤。無取求解。亦不必求解也。
[001-0155a]
故持誦者。惟當依文口誦。餘無別法。而昧者不知。轉
以不能解義為疑。更有冒昧釋子不知此義。強為解
詁。亦可怪矣。飯所以療饑。忽責以不能禦寒。衣所以
禦寒。忽責以不能療饑。不知其體用所在。皆謬妄之
說也。諸陀羅尼。或出佛說。或出法身菩薩說。或出鬼
神說。其威神赫奕神效不測者。有大悲。尊勝。準提。楞
嚴等呪。各呪皆有本經。其持誦之法。儀軌亦多。而惟
以持戒禁語掩關專念為第一義。其餘不必拘滯。其
說具見大悲陀羅尼經。及首楞嚴經。流俗不解此說。
或拘文牽義。至不敢持誦。妄人或任意侮慢。致遭鬼
神之訶譴。皆下愚之過。不足論也。阿彌陀佛四字。皆
屬梵文。亦與諸呪同。故持呪念佛。其法大率無異。惟
念佛之究竟。專在往生。而以懺願等事為兼攝。持呪
惟在懺願。而以往生為兼攝耳。此五宗修持諸法。皆
學者所宜知也。


先佛所謂全體。不過二端。一曰真如。一曰生滅。是也。
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伏除三惑。是為真如。未明本心。
未見本性。三惑具在。是為生滅。真如者。不生不滅。不
垢不淨。不增不減。出世四聖。及三界六凡。所同具之
本性也。生滅者。亦生亦滅。亦垢亦淨。亦增亦減。三界
六凡。上暨實報莊嚴諸菩薩。所分具之三惑也。三惑
者。一曰見思。二曰塵沙。三曰無明。見思。三界眾生之
惑也。塵沙。聲聞緣覺之惑也。無明。十地菩薩之惑也。
三界眾生囊括三惑。無所不具。而尤以見思一惑。為
[001-0155b]
分段生死之根本。由是教宗立三觀以破三惑。證三
智。成三德。修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修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修中觀者。
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既破見思。然後能
先後上證緣覺聲聞四果。超然於分段生死之外。所
謂出世也。再破塵沙。且分破無明。乃能證十地菩薩
諸果。復盡破無明。則三惑盡破。即上證佛果。所謂無
上正等正覺也。三惑以次分破。則真如以次遞顯。必
三惑盡破無餘。然後真如無所不具。即先佛之體用
亦無所不備。此教宗之說也。禪那參究之法。用心犀
利。且琢磨入微。必破末後牢關。然後謂之徹悟。既抵
徹悟。則三惑俱斷。惟以淨除現業流識為務。蓋由慧
以入定。故見功超卓如此。如中夏六祖大鑑。及五宗
諸師。所證者皆是也。然後世眾生業力愈厚。道力愈
微。禪那一宗。所悟所修稍有差池。轉多泣歧之歎。上
上根既萬中無一。僅獲薄悟。遽欲圓超生死。決不足
恃。轉不能如淨土一宗。普被三根之為得矣。永明壽
禪師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
隨他去。老成見到之言。昭晰如此。誠願解脫生死者。
不可不知也。


修禪教諸宗以蘄解脫。為豎出生死。修淨土一宗以
蘄解脫。為橫出生死。豎出者。謂自下而上。惟在此界
斷惑證果。以出生死也。橫出者。謂由此至彼。往生西
方淨土。以出生死也。豎出生死。惟仗自力。見思惑毫
[001-0155c]
髮未斷。即不能超脫無累。橫出生死。兼仗佛力。見思
未斷。亦能往生。既得往生。則無業可造。永無退墮之
虞。如本經所明者是也。見思未斷。雖非往生之究竟。
但得臨終時。正念分明。念佛不輟。即往生可必。以視
豎出諸宗。實有難易之別。本師釋迦牟尼佛。及十方
諸佛。所以並讚者以此。唐宋後諸宗師所以竭力勸
導者亦以此。前輩論辯至詳。即本經亦開示不厭。無
矣贅說。果能深求其故。毋以解脫正宗為空談之具。
斯可矣。


衷論三



專修淨業。以蘄往生極樂淨土。是為淨宗。淨宗之流
別。亦有數家。一曰持名。二曰觀想。三曰持誦大乘陀
羅尼呪。迴向往生。四曰持誦大乘諸經。迴向往生。其
說具見諸經所陳。不可殫述。而終以持名為第一修
持正法。持名者。口誦心惟阿彌陀佛。是也。觀想之法。
詳見觀無量壽佛經。雖亦淨業之大宗。而觀境恢弘。
非凡夫心力所能到。且有正觀邪觀之防。其繁難殊
甚。故古今從未有專修觀想求生淨土者。則其難可
知。且觀想之要。惟在當面見佛。而持名果至一心不
亂。亦必當面見佛。竝極樂依正莊嚴。亦無不現在目
前。古經如般舟三昧。文殊般若。諸經所陳。今人如省
一大師所現證者皆是。是持名一宗。足兼觀想。無取
舍易就難。古今修淨業者。所以必以此經為往生正
行也。持呪以下諸行門。雖有其說。修習者亦尟。蓋解
[001-0156a]
脫生死。為人界第一大事。苟通其說。斷不肯姑舍正
行。轉騖旁門。以圖徼幸也。


治淨業者。必先具信願二輪。二輪不具。必不能依解
起行可知也。二輪之先導。有兩事焉。一則考究典籍。
一則親師取友也。無典籍。則師友無以收警策之功。
無師友。則典籍無以奏觀感之效。蓋師友乃活潑之
典籍。典籍為精詳之師友。二者皆不容偏廢。解脫生
死之至道。非荒疏謬妄之徒所能襲取也。兩事巳完。
二輪巳具。然後能依解起行。修習無疑。出世之豪傑。
其毋因陋就簡。反致一蹶不振也。


衷論四



持名念佛。亦有二法。一念四字佛。一念六字佛。念六
字佛。見觀經第十六觀。所謂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
陀佛。是也。念四字佛。見本經。及小彌陀經。如本經所
謂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及惟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
羣生。又小彌陀經所謂執持名號。是也。四字六字。雖
若無別。而惟念四字。出自本經。且南無二字。終屬增
益之文。是修淨業者。尤當以專念四字佛。為持誦之
正軌矣。


修淨業者有三事。一曰念佛。二曰持戒。三曰修福。念
佛為正行。持戒修福為助行。所謂依解起行者此也。
念佛之法。復有三科。一曰平居定課。二曰平居散課。
三曰刻期閉關專念現證三昧。專念之法。別見後文。
定散二課。乃淨業之正軌。故先出其說以為初學告。
[001-0156b]
荒陋之區。尚不知念佛為何事。不嫌覶縷也。


念佛定課。當先於淨室。供西方三聖金像。或畫像一
軸。像必東向。行人禮拜必西向。乃稱如儀。每日課時。
先盥漱焚香。然後合掌向西。至心膜拜頂禮。


禮拜巳。
誦曰。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次曰。
南無十方三世諸佛。次曰。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次曰。
南無觀世音菩薩。次曰。
南無大勢至菩薩。次曰。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禮誦巳。然後誦雲栖大師祩
宏西方願文一徧。或誦大慈菩薩迴向發願偈一徧。
皆可。文與偈雖繁簡不同。而厥義無別。以兩文皆以
迴向往生為主。且能總括菩薩四弘誓願無遺也。迴
向巳。然後退坐向西。至心稱念
阿彌陀佛。或千聲。或數千聲。多至萬聲不等。念巳。復
禮拜而退。


是為定課之儀軌。清淨大海眾菩薩以上
為序課。稱念阿彌陀佛為正課也。每日定課。時之早
晚。及念佛之多少。皆在行人自量其時其力為準。無
定程也。如行役於外。不能供像禮拜者。當向西合掌
立禮。惟念阿彌陀佛。而誦偈迴向。亦不可缺。所謂散
課者。每日定課外。無論何時何地。但值無事及不對
客時。無論行住坐臥。皆當稱念阿彌陀佛。或默持。或
出聲持。或金剛持。皆無不可。但不必持珠記數耳。金
[001-0156c]
剛持者。惟脣齒微動。字字分明。而未嘗出聲。是也。以
上定課儀軌。古法亦繁簡不同。惟此折衷允當。可為
定法。然此乃為在家二眾言之。若出家二眾。每日當
三時上殿。禮拜持誦。或直法廬山分六時禮念。乃天
下叢林久廢不講。或轉藉門庭施設。自文其謬。俾先
佛之良法美意湮沒無傳。深可悼痛。今惟懷柔紅蠡
山修持嚴密。故不三二年。輒有正念往生之人。可敬
也。散念之法。則無論在家出家。皆當如法修習。乃可
漸收一心之效。如不能念茲在茲。往生實未敢必。行
人宜自省也。至十念往生之法。雖出本經。而據余所
見諸淨業家。或修習頗勤。年當遲暮。反退初心。或臨
命終時。神明昏憒。徑失正念者。時時有之。若惟修十
念輒能往生者。實未嘗親見。蓋末法眾生業習日厚。
又非三千年前之善根可比。既未親見。即不敢依文
證實。以自誤誤人。通識之士。尚其鑒諸。雲栖西方願
文曰。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
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
法界眾生。上求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
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
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
瞋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
冤業。願悉消滅。敢從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
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墮。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
[001-0157a]
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
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
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
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
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
常得現前。至於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
戹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
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
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
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我
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
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
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巳。三
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
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徧十方
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
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願。世界
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
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
法界眾生。同圓種智。大慈迴向發願偈曰。十方三世
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
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願同念佛
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
進。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001-0157b]


觀無量壽佛經曰。修淨業者。當生西方極樂國土。欲
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
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
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種業。乃
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今按先佛所
示淨土因地諸善業。莫詳於此。足以補本經所缺。學
者當知五濁惡世之五痛五燒諸苦。非力持此三淨
業者。決不能免。念佛以治內心。積善以勵外行。然後
得為淨宗中人。然後得以往生淨土。舍此不為。雖念
佛精勤。適與大乘菩提相反。其所證可知。此三淨業。
乃先佛實事。求是之誨。不可忽也。第一科不言忠以
事君者。蓋為出家二眾言之。若在家士大夫。身為臣
子。自當視孝養奉事之例以起行。不待煩言也。慈心
不殺。謂不殺眾生也。若枉殺人。更不待論矣。十善者。
一身三業。殺盜淫也。二口四業。妄言綺語惡口兩舌
也。三意三業。貪瞋癡也。十事竝行。謂之十惡業。十事
皆不行。謂之十止善。但不為惡。亦得謂之善也。止善
之外。復能力反十惡。增修善行。然後謂之十善業。反
惡修善者。如不殺之外。復能贖放生命。慎恤刑罰。不
肯妄坐一人。乃為不殺之善業。不盜之外。復能賑濟
窮困。乃為不盜之善業。不淫之外。復能保全貞節。乃
為不淫之善業。不妄言之外。復能以至誠惻怛之說。
教人改過遷善。及解惑學道。乃為不妄言之善業。不
[001-0157c]
綺語之外。復能以縱橫博辯之說。教人改過遷善。及
解惑學道。乃為不綺語之善業。不惡口之外。復能以
準情酌理之說。教人改過遷善。及解惑學道。乃為不
惡口之善業。不兩舌之外。復能以懷忠抱信之說。教
人改過遷善。及解惑學道。乃為不兩舌之善業。不貪
之外。復能親親仁民。由近及遠。布施不倦。或推賢讓
能。以人事君。不肯苟據祿位。乃為不貪之善業。不瞋
之外。復能苦口婆心。解人仇讐。息人訟獄。乃為不瞋
之善業。不癡之外。復能正誼明道。以德慧術智。維持
國家天下之政教。及一切傾危變亂。乃為不癡之善
業。則十善之全也。十善之義。一反一正一止。有三重
進退。姑以三界論之。至善極果。足以上生諸天。至惡
極果。足以下淪阿鼻地獄。故先佛成規。惟以十善為
天道正因。然充其分量。且先以定慧。實亦永證無上
正覺之正因。故淨宗因地。亦必以此為福業之要領
也。舊說十善業。不殺之外。惟曰放生。不盜之外。惟曰
施食。不淫之外。惟曰梵行。不妄之外。惟曰誠實。不綺
之外。惟曰質直。不兩舌之外。惟曰和諍。不惡口之外。
惟曰常輭。不貪之外。惟曰不爭。不瞋之外。惟曰慈悲。
不癡之外。惟曰因緣。蓋皆講師之說。故惟據出家者
為言。不知先佛所建五戒十善。乃統出家在家之四
眾悉歸陶鑄。決非出家二眾狃於一隅者。所宜獨擅。
以止善不過自守。行善必歸化度眾生。乃合先佛立
言之恉。今說不妄。惟曰誠實。說不綺。惟曰質直。云云。
[001-0158a]
局於一隅。不知擴充。實未能盡其分量。今新說推本
人界四眾之要務為言。所以擴十善未盡之義。孤陋
之說。不足論巳。三歸。謂歸依佛法僧三寶也。眾戒。謂
在家五戒。出修沙彌十戒。比丘僧二百五十戒。比丘
尼三百五十戒。及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諸戒也。不犯
威儀。謂行止坐臥諸威儀。皆不得少背戒律也。發菩
提心。謂發菩提四弘誓願也。四弘誓願者。一曰眾生
無邊誓願度。二曰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曰法門無量
誓願學。四曰佛道無上誓願成。此四弘願。乃大乘十
地菩薩之正因。亦即十方無量諸佛上證極果之正
因。願雖有四。尤以度生為第一義。必發此願。乃為大
乘。不發此願。即為中小二乘。所證之果。雖亦超然生
死之外。而永無成佛之期。適為諸佛所不取。必回小
向大。然後直趣菩提。每進益上。此大小諸乘。及成佛
不成佛之分也。修淨業者。當專效阿彌陀佛。以發願
度生為主。其不知發願者。既獲往生。亦必回小向大。
與他方世界之中小二乘終局偏小者不同。故本經
三品往生。莫不曰發無上菩提之心也。深信因果者。
因以種言。果以實言。如農圃之樹藝。必先下種。然後
成實。世無無種之實。亦無無實之種。此二字乃世出
世間十界四土萬理萬事之總名。而流俗失考。惟以
善惡感應當之。謬矣。蓋善惡感應。雖亦在因果之中。
而非因果名實之正義。如惟以善惡感應為因果。是
猶執一木一石以為山。執一指一節以為人。山與人
[001-0158b]
必不肯應也。讀誦大乘者。大乘諸教典。乃化度眾生
進趨極果之正因。非小乘獨善之學可比。故修淨業
者。必以通解大乘為至道淵源也。勸進行者者。生死
之故。解脫之方。非世諦眾生所能遽解。必藉師友之
勸導乃能證入。此尤度生之要義。故又以勸進為淨
業之終也。以上三福。乃念佛之助行。亦萬善之綱宗。
於世出世間諸善業。無所不統。故先佛亦以此為淨
業之正因。然非至心念佛迴向往生。則此三福轉以
前無鄉導。適僅成人天之果。此又助行之實義。治此
經者。不可不察也。


淨土之學有六要。六要皆通。則朗然大覺。與佛同儔。
所圓證者。更在禪教諸家之上。六要皆不通。則仍困
輪回。不出生死。何所底止。雖諸佛亦不能預知矣。六
要柰何。若戒若定若慧。是為出世三德。修淨業者。依
此三德各各權實。是也。昔淨宗諸大師雖未嘗推闡
及此。而若理若事。皆具見先佛遺教。如日月經天。江
河行地。不容陽為不知。以自誤誤人也。權戒者。惟持
具戒。不能進修三福也。實戒者。既持具戒。復進修三
福。如觀經所陳也。權定者。惟能終身念佛。未證一心
不亂也。寶定者。閉關專念。現證一心不亂。內則伏除
見思二惑。外則面見阿彌陀佛依正莊嚴。及十方諸
佛也。權慧者。深通淨宗信解行證諸說。不為世諦所
搖奪也。實慧者。閉關專念。巳證一心不亂。巳獲實定。
復精進專念不巳。更見真如本性。徑發一切智慧。如
[001-0158c]
文殊般若諸經所陳也。修淨業者。果能始於權戒。終
於實慧。然後得收淨業之全功。往生淨土。必超登上
品。如有權無實。如本經所陳。雖亦庶幾往生。設為宿
業所縛。仍不免捍格之虞。此本經未盡之蘊。所以必
待彌綸也。


權戒實戒之義。如上章所陳是也。權定之義。惟依定
散二課終身念佛。孳孳不倦。但不為內惑所纏。外緣
所撓。亦得往生淨土。如木經所謂至心願生彼國。一
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也。本經所謂專念。謂惟念佛號。
不雜餘業。非閉關專念。現證三昧之義也。淨土之學。
亦精亦博。備見一切教典。先佛所示實定實慧諸義。
巳詳別經。故本經無述焉。然學者如不解現證三昧
之說。則實定實慧。遂無進趨之緣。雖念佛終身。而心
業猶在。心業既在。雖獲往生。終非淨宗之究竟。故本
經所示。惟得謂之權定也。近有講師古崑。未達先佛
淨宗權實二義。及閉關專念現證三昧之法。惟以終
身念佛不倦為宗。著念佛要訣一篇。其目曰。第一不
貪靜境。第二不參是誰。第三不除妄想。第四不求一
心。其意以為終身念佛。亦得姑名一心不亂。亦可徑
遂往生。如因妄想難除。一心難證。反失進修之路。則
自誤尤甚。其說蓋專為畏難苟安之徒痛下砭鍼。誠
可廣度含靈。為本經之一助。然主持太過。流弊亦多。
何也。一適阻上智進修之地。二適開中下退惰之緣。
三上違古經。四下負今驗。五未達淨宗之大全。轉為
[001-0159a]
禪教兩宗所深鄙。乘除功過。終非第一了義也。以余
所見淨業諸君子。有初志甚勤。垂老退墮者。有信願
頗真。忽自尋煩惱。致死非命者。有素行念佛。無不通
曉。及臨命終時。反失正念。不得往生者。有既名念佛。
復以意見參禪。空腹高心。致失心病狂者。紛紛籍籍。
無事生事。反置先佛遺教於不問。大率皆以身纏宿
業。復昧真修。故轉貽流俗之笑柄。此了義之說。所以
不可不講也。參究念佛。本後世偽妄之說。非先佛遺
教所有。崑師所論四事。惟此一端。至精至確。然亦先
哲所巳言。不為創獲。若不貪靜境。乃更為躁妄人力
樹赤幟。尤不可訓。念佛者。下學上達之至道。必先却
外境。乃能漸靜心境。果靜外境。心境之能靜不靜。尚
不敢知。今乃先以靜境為禁。是必一傳眾咻。轉能學
道矣。亦異聞也。實定之義。如小彌陀經所陳是也。其
文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
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
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
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
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先佛所示實定之義如此。
淨宗正因。第一在發願往生。第二即在念佛至一心
不亂。果能念佛至一心不亂。然後謂之實定。臨命終
時。即任運往生。必無退失正念之慮。必一心不亂。然
後謂之念佛三昧。三昧者。正定也。正定者。實定也。此
[001-0159b]
本經所缺之義。必當補以此文者。然歷代講師釋此
文者。靡不疏舛。雖博如雲栖之疏鈔。精如靈峰之要
解。亦顯與經義背馳。有不可不亟正者。原經文之義。
本謂念佛之人。如能專心念至一日一心不亂。或遠
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至臨命終時。佛即與聖眾現
前接引。其人自能心不顛倒。任運往生。所謂一日至
七日。乃指一心不亂在定之期。非謂念佛一日至七
日。即能得一心不亂也。一心不亂之期。多則七日。少
則一日。皆名念佛三昧。久暫雖異。一心則同。果能一
日不亂。即不難七日不亂。故無事區別也。修淨業者。
當知一心不亂。即為念佛三昧。而念佛三昧。決無七
日即證之理。學者果能先具信願。力求三昧。當閉關
專念。必念至一心不亂。然後得為現證三昧。一心不
亂。是為實定。實定之期。不妨七日。亦不妨多日。而至
少亦必須一日。若念至一心不亂之期。則各視其人
業力之厚薄。宿根之深淺。果能數月即證一心。巳屬
上根。若猶未能。則百日千日。皆不可定。無論七日決
無遽證之理。即百日亦斷不敢必。超脫生死之大事。
一心不亂之實定。不可誤信講師謬解。以七日之輕
心掉之。及求而不得。復不知謬解之失。反腹誹先佛
之遺文本無實效。則一誤再誤。其妄彌甚矣。規通經
文。亦無謬巧。惟自若一日起。至一心不亂止。通為一
句讀之。則其義自明。無多博辯也。若者。或也。謂或一
日一心不亂。或七日一心不亂也。即解作如字。其義
[001-0159c]
亦通。唐譯本則直作或字。尤無迂曲。總之一日七日。
皆指一心不亂而言。非指念佛之期而言也。如以一
七日為念佛之期。是先佛直謂眾生念佛七日。或少
至一日。即可徑證三昧矣。自先佛垂教。至今幾三千
年。既無其事。則亦無其理。并經文亦不作此解可知。
學者勿為舊說所惑可巳。權慧之義。如上章所陳深
通淨宗是也。欲通淨宗之大全。必先備繹淨宗教典。
且加以親師取友。自然義理通明。不致為流俗所惑。
其悍然不顧。力趨三途者。大抵皆以不能讀書。不求
甚解。乃終歸自欺耳。業力所在。雖出世聖人亦不能
強度。無足辯也。實慧之義。謂內見真如。外見諸佛也。
其說繁𦣱。故別見後章云。此六要之義。淨業大用之
全也。


衷論五



光緒七年春。余參省一大師於揚州淨慧寺。次年春。
輙依所聞於大師者。閉關專念。三期乃巳。雖頗有所
證。莫敢自是也。及大師示寂於丹徒竹林寺。余遠求
事狀。敬為之傳。且著澍庵大師傳附焉。於是念佛三
昧實定實慧之效。靡所不具。而余皆得竊聞之。亦末
法中一大事因緣巳。今復上援古經。下徵今驗。述現
證念佛三昧論一篇。以補本經所缺。蓋上溯初參省
師時。巳二十餘年矣。夫解脫生死。為法界第一事。現
證念佛三昧。為解脫第一法。本經所未具。則般舟諸
經恢於昔。古經所未顯。則省澍兩師襮於今。此皆先
[001-0160a]
佛哀憫眾生。現是神變。而淨宗之全體大用乃益以
彰。烏呼。豈偶然哉。


般舟三昧經曰。若沙門白衣所。聞酉方阿彌陀佛剎。
常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日晝夜。若七日
七夜。過七日巳。見阿彌陀佛。覺不見。夢見之。如夢中
所見。不知晝夜。不知內外。不在冥故不見。不蔽礙故
不見。菩薩心作是念時。諸佛國境界名大山。須彌山。
其有幽冥之處。悉為開闢。目亦不蔽。心亦不礙。是菩
薩摩訶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
到於佛剎。不是生彼剎乃見。便於是間坐見阿彌陀
佛。聞所說經悉受得。從三昧中。能具足為人說之。此。
古經之一也。文殊般若經曰。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
間。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
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
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無二。阿
難聞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
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
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一。此古經之二也。大般若經
曰。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能正修一相莊嚴三昧。疾證
菩提。應離喧雜。不思眾生相。專念一如來。審取名字。
善想容儀。即得普觀三世諸佛。即得諸佛一切智慧。
此古經之三也。大佛頂首楞嚴經曰。大勢至法王子
白佛言。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
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
[001-0160b]
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
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
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
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
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
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
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
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古經之四也。華嚴經兜
率偈讚品曰。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舍。此人得見佛。
其數與心等。又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種佛事。謂若
有眾生專心憶念。則得現前。心不調順。則為說法等。
此古經之五也。大集經曰。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
坐。至七七日。現身見佛。即得往生。此古經之六也。法
華三昧觀經曰。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作佛。惟一大
乘無二三。一切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
相。習如是觀。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
定。此古經之七也。以上皆先佛所示念佛三昧起教
經文。或專主阿彌陀佛言。或不專主阿彌陀佛言。或
正或變。厥義益完。而數千百年來推闡無人。幾成絕
學。今所見依解起行徑證三昧者。惟省一及澍庵兩
大師而巳。先佛之良法美意。昭晰如此。而眾生皆見
如未見。廢棄如遺。惑亦甚矣。般舟經所陳。專以定言。
即上文所謂實定也。文殊般若及大般若經所陳。專
以慧言。即上文所謂實慧也。凡證念佛三昧者。必先
[001-0160c]
定後慧。未有獲慧而不獲定者。如學者巳證實定。復
閉關專念不巳。乃能由定以發慧。此定慧自然之次
第也。學者如志求發慧。必發願上請。乃獲現證。如知
修而不知蘄請。亦未必現證。蓋念佛三昧。尤以發願
蘄請為主。不可忽也。七經之外。更有開示念佛三昧
諸文。如小彌陀經。唐譯小彌陀經。坐禪三昧經。大集
賢護經。鼓音聲王等經。亦無不發揮切摯。要皆不出
定慧二義。無出七經外者。而小彌陀經。巳備見上文。
故不復具述云。


眾生心念有三。一曰善念。二曰惡念。三曰雜念。而總
名妄念。所謂見思惑者。此三念也。所謂生滅心者。此
三念也。所謂六根六塵者。此三念也。所謂業障。及輪
迴根本者。此三念也。下根眾生。多蓄惡念。中根眾生。
多蓄雜念。上根眾生。多蓄善念。而亦不免惡雜諸念。
若下根眾生。或終身未嘗有一念之善。或且以惡雜
諸念為義所當有之正念。千差萬別。不可勝窮也。眾
生蓄念純善者。萬中無一。且不知出世之勝因。真如
之至善。縱有微善。終為惡雜所擾。仍歸生滅。故與惡
雜二事。同名妄念也。又真如實際。必以此心自能作
主為根本。禪宗如是。淨宗亦如是。苟非如是。則定非
實定。慧亦非實慧矣。修淨業者。方念佛時。心所憶念
惟當在佛。如仍雜餘念。是名雖念佛。實非念佛。其心
不專一。及不能自主可知。心既不能自主。遂致不能
專一。則念佛之外。雖別涉善念。亦當與惡雜諸念同
[001-0161a]
名妄念。乃自然之理。其過在念不專一。心不自主。非
善之為過。仍此心之自為過焉而巳。心當念佛。而心
不在佛。即心當念善。而心不在善可知。即推之萬事
萬物之得失。亦無不可知。此至道之微言。真如之實
際。亦即誠偽之大防。而眾生下愚。幾索解人不得。其
可哀矣。先佛之為教。專在祛除妄念。以為出世之資。
及至善之本。故所示祛妄之法。不可勝計。而惟以念
佛三昧為至精至卓。念佛三昧者。秉真念以祛妄念。
妄念既盡。真念獨存。諸念既盡。惟阿彌陀佛一念獨
存。然後乃成三昧。三昧者。華言正定。所謂一心不亂。
所謂禪定。是也。既證三昧巳。以云出世。則往生淨土。
圓超上品。以云處世。則諸惡淨盡。至善日增。故念佛
三昧。囊括一切三昧。實兼出世處世之大本大原。而
下愚不察。亦可哀矣。巳證三昧。乃契真如。巳證三昧。
乃止至善。巳證三昧。乃能決定往生。解脫分段生死。
巳證三昧。乃能轉凡入聖。忽超世出世間。而下愚不
察。轉以謗佛為古今通義。通儒不察。轉以謗佛為門
戶標準。禪宗亦不察。轉以念佛為依附影響。且藐視
諸佛第一三昧。以自是其虗誑之愚。亦可哀矣。


念佛三昧有二等。第一曰根本三昧。第二曰究竟三
昧。學者閉關念佛。必念至一塵不染。萬緣俱寂。心中
惟存四字佛號。雖強覓妄念。亦了不可得。然後得為
一心不亂。既證一心不亂。然後謂之根本三昧。根本
三昧。即上文所謂實定也。學者既證根本三昧。復進
[001-0161b]
修不巳。且嘗預發見性之願。然後圓覺妙心。廓然開
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乃得謂之究竟三昧。究竟三
昧。即上文所謂實慧也。既證根本三昧。則阿彌陀佛。
十方諸佛。及極樂世界一切依正莊嚴。無不普現目
前。一切宮室牆壁。山川林麓。皆不能障礙。極樂此界
悉訴合為一。古經如般舟三昧。及華嚴諸典所陳。今
驗如省一大師所證者。是也。既證究竟三昧。則面見
彌陀。親聞說法。諸經法門。靡不通解。智慧辯才。終不
斷絕。即得諸佛一切智慧。古經如文殊般若。及大般
若諸典所陳。今驗如澍庵大師所證者。是也。夫念佛
之體用。內在祛除偽妄。外在決定往生。今巳證實定。
則妄心淨盡。巳操臨終往生之符。根基巳建。有進無
退。是為三昧之要領。念佛之禎祥。故以第一三昧為
根本三昧也。既證實定。復進修不巳。則由定發慧。乃
一切三昧自然之次第。既能見自本性。自然妙契真
如。上同佛慧。是為三昧之止境。念佛之極功。故以第
二三昧為究竟三昧也。然行人必開關禁語。專心修
習。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得圓證根本三昧。巳證根
本三昧。復進修不巳。乃得進證究竟三昧。如巳證根
本三昧。不復進修。亦必滯於半途。不能進證究竟。如
省一大師。以未通教典向上之誨。既獲實定。輙不復
進修。今稽其所證。殊無向上之效。惟澍庵大師。關期
既長。且秉志堅勁。故兼獲定慧。竟證三昧之全。其所
持誦。雖屬大悲陀羅尼。而證驗之功。與念佛無差別
[001-0161c]
也。蓋諸佛之於眾生。雖慈悲無量。仍必待眾生之自
修不懈。乃能彌進彌上。若修持之方有所未盡。諸佛
亦不能強拽使前。此則學道自然之徵驗。不易之通
途。非空談般若者。所能欺飾也。元明以來。淨宗諸大
師。亦嘗上考古經。而不能下徵今驗。故於二等三昧
之名實次第。皆無所發明。今余綜核古今。且據所親
驗者。敬出此義。以餉真修實證之徒。此固先佛巳陳
之絕詣。省澍兩師既證之實功。非余一巳私智所能
創闢也。今流俗講師畏難苟安。頗以閉關念佛為諱。
惟願優游持名。以冀徼幸往生。下愚無識。一唱百和。
巳習為故常。致現證三昧一宗。幾成絕學。此淨業之
深憂也。然上根豪傑之士。決不致為流俗所惑。因悉
白所知。別述新法。以為天下後世告。心慕至道者。諒
必有以自處矣。


閉關念佛。亦曰專念法門。般舟三昧及文殊般若諸
經。所示詳矣。論者或以為本經獨無專念之法。是殊
不然。本經第十六章所謂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平
日定散二課念佛之法。第十九章所謂眾生在此五
濁惡世。精進一日一夜。及十日十夜。即閉關專念之
法也。如非閉關專念。尚何精進。尚何十日十夜之有。
忘庸不察。乃疑本經無專念之法。鹵莽甚矣。修淨業
者。如惟依定散二課念佛。以冀徼幸往生。則專念之
法。不足持贈。如有志向上。必欲真修實證二種三昧。
具握往生見性之符。則閉關專念之法。固有不可不
[001-0162a]
亟講者。近世雲栖大師。不知現證三昧。必待閉關專
念。乃奏實效。復不知流俗閉關之無法。致滋謬妄。乃
轉以閉關念佛為譏病。其理殊不可解。以中興淨土
之宗師。而所見如此。使專念之訣幾無定論。現證三
昧。幾成絕學。致淨土一宗。愈趨愈下。無足怪矣。專念
之法。為說雖繁。實則行所無事而巳。如不能行所無
事。必且無事生事。尤非余之所敢知矣。所謂新法者。
有五要。有五戒。五要者。一曰擇地。二曰擇人。三曰預
約。曰曰刻期。五曰儀軌。五戒者。一曰禁語。二曰屏事。
三曰持齋。四曰謝客。五曰防退。而無上綱要。不過一
事。一事者。舍飲食便溺臥寐三事外。口惟誦佛。誦不
得住。心惟憶佛。憶不得住。耳惟聽佛。聽不得住。飲食
便溺時。口雖不得誦佛。心中未嘗不可憶佛。既臥亦
然。及寐乃巳。巳醒復續。此專念之定法也。口不誦佛。
是為外斷。心不憶佛。是為內斷。外斷猶有不得巳時。
如有內斷。是心不在佛矣。心不在佛。尚何專念之有。
凡修念佛三昧者。雖屏絕外緣。專心持誦。胸中妄念。
猶紛至沓來。瀾翻不巳。如先將以怠惰。不能制心一
處。則一心之效。愈難妄冀。此學道者。所以必貴精進
也。擇地之法。當以叢林古剎。及僻靜園林。為得所。必
外遠市囂。內絕賓客。始免解說之煩。行道之室。當以
三楹獨院為率。三楹中。以西一楹為供佛之室。以東
一楹為行人臥室。以中一楹庋置雜物。或為從人之
臥室。供佛室內。宜懸西方三聖畫像一軸。或惟供阿
[001-0162b]
彌陀佛金像一軀。像必東向。像前案上。惟設香鑪一。
案前惟設蒲團一。行人設坐。必倚東壁。坐必西向。供
佛室內。像座香鑪蒲團之外。別無餘物。所以淨心目。
絕外緣也。臥室內。惟置臥榻衾枕。及必用衣服。筆墨
紙硯茶具。行廁虎子之屬。一切典籍玩器。皆屏棄不
設。亦所以絕外緣也。如不用行廁。便溺宜在院內。去
佛室僻遠之所。埽除宜有定時。以免妄人喧競。院外
總門。當使執役之人自外下鑰。非送飲食盥湯之屬。
不得妄開。舍執役一人之外。亦不得使他人闌入。每
日開門。惟當以四度為準。餘非有意外要事。亦不得
妄開。此閉關之宗要也。葢專念之法。以謝客禁語為
第一善計。門不下鑰。或致外人闌入。行人既因禁語
不能醻對。必致啟人怪詫。內亦自增煩惱。故尤不可
不慎也。擇人之說有二。一曰護關之人。二曰服役之
人。護關之人。無非親友同志。惟屬其屏絕外人。不得
闌入關室。及禁絕附近之喧競。餘無他事也。然亦必
得篤實之人。乃無忘忽之慮。如因忘忽致增意外之
擾。亦鉅患也。服役之人。多則二人。少則一人。必誠樸
可倚。始終如一者。乃可託之。事後之犒。尤不可少。其
事不過刻期傳送飲食盥湯。暨遞送衣服溺器。及事
過下鑰等數端。無所謂勞瘁也。然或值謬妄小人。飲
食不以時至。致飢不得食。渴不得飲。或忘失下鑰。使
外人闌入。無故釀成煩惱。亦鉅患也。如有意外之事。
必須使令者。當寫簡付之。此筆墨之所以設也。如行
[001-0162c]
人膽怯。不能獨居靜室。即使其人傍晚入關。在外室
伴宿亦可。特意外之擾。或不能免。總宜以獨居為是
耳。預約之說有四。凡閉關之人。如別無罣礙。固屬勝
緣。其餘無論沙門白衣。凡有父母師長者。如關期之
內。值其危疾。即無不破期出關之理。或行人自染危
疾。及適遇意外之事。亦有不得不出關者。行人當入
關之前。即宜預屬家人及護關之人。設遇意外。必當
如某人某事。方得寄書專請出關。其餘無論何事。皆
不得張皇妄請。無理取閙。此一事也。行人在關。惟當
一心念佛。決無僂指計日之理。如巳證一心。則心無
他念。固不知出關為何日。即未證一心。為日太久。亦
必不記出關之期。此當於入關前。先屬服役之人。俟
關期既滿之次日。即書一簡請行人出關。庶無計日
之憧擾。此又一事也。外門必終日下鑰。始免外人之
闌入。護關及服役之人。必終日不離。乃能防範意外
之擾。此又一事也。他如飲食必須刻時傳送。不得或
早或晚。便溺必須刻時掃除。不得或勤或惰。亦一事
也。蓋行人既巳禁語。即不能復涉外緣。如非預定約
束。必致臨時侜張。不可理解。執役之人。固多下愚。更
尟篤實。事前諄諄告誡。事後不吝犒勞。其信受奉行。
猶不敢必。如行人不知告誡。徑以冐昧從事。則此輩
之懈惰荒唐。必更不可問。不預則廢。小事且然。況禁
語念佛欲證三昧之大事乎。刻期之法。亦有數端。一
曰小期。二曰大期。小期。為試修三昧者設。大期。為正
[001-0163a]
修三昧者設也。專念之法。尤以刻期為樞要。初學如
不知閉關之法。慮有差誤。不妨先刻小期以習之。修
習既熟。然後再刻大期。庶無疑滯。小期少則十曰。多
則二三十日不等。若大期。則當以百二十日為定程。
以為期太長。必有嚴寒溽暑之虞。為期稍短。復不足
為現證之地也。百二十日長期。或在春夏之際。或在
秋冬之際。春夏當以正二三四。或二三四五。四月為
節。秋冬當以七八九十。或八九十十一。四月為節。過
此則巳及嚴寒溽暑。關房之內。既不得裸袒向佛。亦
不便圍鑪熾炭。多滋外擾。故必宜以此兩期為定也。
且行人色身亦有強弱。如體弱之人。持誦至百二十
日之久。巳不免有氣羸之弊。正可藉嚴寒溽暑二時。
以培體氣。以息精神。以為後期勇猛精進之地。如不
解此義。勢必進銳退速。轉非修習之誠矣。顧此特為
中人以下。及外緣不備者立說。若上根求道之士。不
顧身命。不問寒暑。勇猛直前。決無退惰。誓必以現證
為期者。亦未必無人。近世如澍庵大師。正居此等。此
則非尋常刻期所能限制。中下等輩所能測量。惟在
行人之自審而巳。儀軌有二。一曰迴向發願。二曰執
持勿失。發願之義。復有通有別。懺悔求生淨土。及發
菩提大心等願。古人所巳言者。為通例。行人自發之
願。為別例。心苟肫切。無論為通為別。皆能如願以償。
如非肫切。雖有別願。亦屬空言無補。且自發別願者。
必先通教典。俾所發之願。無不與正覺相應。始免流
[001-0163b]
弊。若不通教義。妄發不宜發之願。轉不如惟以通願
迴向為得矣。考通願之外。如發別願。惟為父母懺罪
求福。深合教義。多能克果。其餘皆當以通願為主。若
懷挾謬妄。或妄冀神通。及前知之屬。即為波旬說。正
行人之大戒。不可不慎也。通願之文。博而精者。有雲
栖大師之西方發願文。約而精者。有大慈菩薩之念
佛發願偈。專念迴向。當以願文為主。行人入關之第
一日。先以黃紙莊書願文。焚香禮佛巳。即於佛前火
化。然後如上文所列平常定課之儀。先誦本師釋迦
牟尼佛。以次至清淨大海眾菩薩而止。乃復口誦願
文一徧。即退坐念佛。自此後。百二十日內。每日惟專
念阿彌陀佛四字名號。不復再縈他念他事。直至出
關而後巳。此閉關專念第一日發願之儀軌也。西方
願文。義意精贍。凡懺業求生。發菩提心。及現證根本
究竟二種三昧諸義。巳無所不具。如行人入關專念。
用此文迴向時。但於文內當加被我句下。刪去願禪
觀之中夢寐之際二句九字。別增伏願百二十日關
期之內。徑獲一心。遂證三昧。下接得見阿彌陀佛云
云。即於閉關專念所蘄請者。亦無所不備。第欲修專
念法門。必先取此文講習嫻熟。然後文中所願。即我
心所願。果能執持毋失。自然馴至感通。若不解其義
意之精。即與無願無異。不可不知也。然此猶為能通
文字者言之。若不通文義之人。但知有專念現證之
法。入關時。止宜禮佛默禱。惟求一心不亂。及當面見
[001-0163c]
佛。則他義亦無所不包。不必執著願文也。蓋閉關之
法。惟以決志專念為第一義。餘皆不免為第二義。此
又不可不知也。念佛三昧。乃出世至道之第一事。閉
關專念以期現證。又為念佛之第一法。既曰專念。惟
在執持勿失巳爾。無他儀軌也。然執持勿失。精義至
多。則又有無儀軌之儀軌在焉。是故飲食時。口不能
誦佛。心中仍念佛不斷。即儀軌也。便溺時。口不必誦
佛。心中仍念佛不斷。亦儀軌也。上牀就臥時。口不必
誦佛。心中亦念佛不斷。亦儀軌也。舍此三事外。心口
之間。無不念佛之地。亦儀軌也。佛室之內。惟行人一
人得入。雖執役之人亦不得入。亦儀軌也。坐時。無論
跏趺。無論平坐。皆無不可。惟不得以傾側忘敬。亦儀
軌也。坐倦不妨經行佛前。然當緩步安詳。亦不得以
踔厲忘敬。亦儀軌也。在佛室不得短衣。亦儀軌也。夜
臥惟解長衣。不得竝去裏衣褻衣。亦儀軌也。早則五
更即起。遲則黎明即起。好睡者。無妨早眠。不得遲起。
亦儀軌也。白晝不得臥寐。亦儀軌也。入關以前。當沐
浴更衣以示潔。關期之內。不得再以洗浴廢事。亦儀
軌也。關期之內。不得以觀書消遣。不得流連外庭臥
室以消遣。亦儀軌也。關期之內。非有要事書簡付外。
不得以寫字消遣。亦儀軌也。關期之內。除第一日焚
香禮佛化願文。及期滿焚香禮佛始退外。餘惟每日
早起入關室時。禮佛一次。餘時禮佛雖無定次。皆不
必焚香。亦儀軌也。平時定課念佛。皆當持珠記數。閉
[001-0164a]
關專念。不得再以持珠記數。致增外擾。亦儀軌也。此
皆無儀軌之儀軌也。佛之所以屬望眾生者。惟在一
心不亂。眾生所以閉關念佛者。亦惟在悉屏外緣以
冀庶幾得證一心不亂。此專念之第一義也。若不知
此義。或以禮佛為敬。而不知以專念為敬。或以洗沐
為潔。而不知以專念為潔。則上違先佛之遺教。下背
專念之真修。巳負執事廢理之愆。若號稱閉關。而不
肯謝客。不肯禁語。是直以專念良法為游戲之具。尤
不足與議矣。此又專念中之弘綱巨恉也。所謂禁語
者。人關以後。此口舍念佛外。不得復作他語也。所謂
禁事者。入關以後。此身舍念佛外。不得復營他事也。
所謂持齋者。入關以後。食皆純素。不得少雜葷酒也。
此則專為白衣言之。若比丘二眾。固巳持齋於平日
矣。比丘平日如不能持齋戒殺。悉屏葷酒。是巳破先
佛之根本大戒。巳不得預沙門之列。其必不能專誠
念佛可知。不足與辯也。所謂謝客者。入關以後。舍執
役人外。不得復見一客也。所謂退墮者。入關以後。舍
父母師長忽染危疾。及自身危疾。意外禍患外。不得
無故出關也。蓋刻期若干日。行人當入關之初。發願
之際。既巳上陳佛前矣。危疾禍患。未必適遇。則無故
出關。亦未必果有其事。是退墮之戒。幾同虗設矣。不
知佛法之神力。不可思議。眾生之業力。亦不可思議。
以余所見。有號稱專念。而不勝其心業之煩惱。假託
小事以出關者。有不勝其心業之煩惱。徑背護持及
[001-0164b]
執役之人。逃遁以出關者。無事生事。自欺欺佛。委學
道之奇方。貽流俗之謗議如此。則退墮之戒。烏得以
為虗設哉。烏呼。不學之科第。尸位之公卿。薄福眾生。
猶不能強致。矧轉凡入聖之良法。法界中之第一三
昧。詎可以忽突從事哉。眾生果能證此三昧。固巳優
入聖流。永無退墮。即如法專念。不肯怠惰。得終一期。
其懺除宿業。裨益心性之實。亦巳不可思議。此退墮
之戒。所以不得不悽愴往復。諄切言之也。以上五要
五戒。總名專念十法。是為真修實證念佛三昧之正
訣。本此訣以專念。猶不能獲一心。證三昧者。有之矣。
若不知此訣。惟隨流俗念法。或頗聞此訣。而心業深
厚。別持謬妄之見。視為弁髦。仍從流俗之念法。以為
得計。則從古至今。未有能證三昧者也。依正訣。勵真
修。一期未得現證。猶可續訂後期。果能終身不懈。必
有現證之日。如自安謬妄。蔑棄正訣。既悖佛心。復違
教典。而猶欲一心不亂。妄冀見佛。是無異緣木求魚
戴盆望天矣。胡可得哉。胡可得哉。然教典昭昭。毫無
疑義。乃千餘年來。立說諸前輩。皆勤求理觀。不務事
修。使先佛之聖法幾成絕詣。其能依訣真修實證者。
舍省一大師外。竟未見有第二人。蓋非真修實證之
果難。實依解起行之不易遘。并知此良法正訣者。亦
寥寥無幾焉爾。上根蹠實之徒。烏可不詳事考鏡。自
定從違哉。


閉關念佛蘄證三昧。首在一心專念。乃能漸證一心。
[001-0164c]
非優游魚雅。與妄念相纏者。所能企及也。一心專念
之法。外則屏絕諸緣。內則精心果力。心口之間。把定
佛名。字字不懈。乃得謂之專念。乃得謂之執持。若口
誦佛名。心馳八極。未具執持之真修。烏能證一心之
實效。所謂道力終勝業力者。蓋為真能執持者言。非
為不能執持者言也。苟未具執持之要。即悉屏外緣。
亦何益哉。眾生當平居閱歷外緣時。畢生與妄念相
依。反覺此心宴然。似無妄念。及閉關專念。則妄念之
來。或如飆馳霆震。或如悽管繁弦。或如繭剝千絲。或
如沙延萬里。卑則欲障。高則理障。駮則無理取閙。種
種諸障。綜其大要。中理之念。不過十三。非理之念。不
止十三。非理非非理之念。復不止十之三四。行人值
此。當知所謂生滅心者即此。所謂見思惑者即此。此
輩正我生死之淵源。輪迴之根本。造化之所以牢籠
我者以此。鬼神之所以闚測我者亦以此。此皆偽我。
非真我也。不但惡雜諸念。為謬妄之尤。即所謂善念。
亦謬妄之尤。何也。至道之要。惟在妙契真如。由我作
主。非淨除妄念。不能一心不亂。非一心不亂。不能妙
契真如。非妙契真如。不能本性以起用。由我作主。果
能本性起用。由我作主。然後善無不存。乃真行善。惡
無不絕。乃真止惡。心如太虗。一塵不染。造化雖神。不
足牢籠。鬼神雖幽。莫能闚測。十方諸佛。皆我故人。三
藏教典。皆我陳語。五宗公案。皆我鄉談。迴憶故我。不
值一噱巳。此皆證道之至言。亦學道之實事也。行人
[001-0165a]
果能先通此理。先知此事。然後知專念之鵠。舍阿彌
陀佛四字之外。罔非妄念。心知其妄。且勤事修。自然
偽我潛消。真我日顯矣。所謂事修者非他。仍此一心
執持毫不放舍之念法而巳。一心之境。此口在佛。此
心在佛。形神寤寐。無不是佛。乃得有進無退。必成三
昧。如不知此義。或心恨妄念。激昂忼慨。力逐使行。無
行期也。或心畏妄念。痛哭流涕。虔禱使去。無去志也。
烏呼。悉屏外緣。執持之難猶若此。彼不屏外緣。與阿
彌陀佛若以淡漠相遭者。其所獲當何如哉。近世學
道之人。非謬妄不經。即波旬之說。其智不足以知此。
其仁遂亦不足以任此。諸佛所憐憫者。正在此輩。故
余不憚煩言。再三申警。葛藤無巳。不知血性男子。出
世至人。果以為何如也。


先哲論念佛三昧者。厥誤有十。十誤具存。適為真修
實證之害。不可不察也。十誤者。一七日刻期之誤。二
不坐不睡之誤。三高聲念佛之誤。四事持理持之誤。
五參究念佛之誤。六集眾念佛之誤。七執著觀想之
誤。八執著事懺之誤。九因陋就簡之誤。十避難趨易
之誤也。秦譯小彌陀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
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云
云。唐譯小彌陀經曰。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
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巳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
[001-0165b]
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繫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臨命終時云云。此兩經之原文也。秦譯之義。當以執
持名號為一句。以若一日若二日直至一心不亂。自
為一句。唐譯之義。當以聞巳思惟為一句。以若一日
夜或二或三直至繫念不亂。自為一句。其意謂行人
念佛。如能念至一日一心不亂。或遠至七日一心不
亂。即可操他日往生之券。其人臨命終時。即心不顛
倒。徑遂往生爾。一日至七日。乃念佛一心不亂獲定
之期。非念佛一日或至七日。即可一心不亂。即可遂
獲實定也。秦譯之義如此。唐譯之義亦如此。其文本
無奧衍。亦無差謬。而博如雲栖之疏鈔。精如靈峰之
要解。無不誤以獲定之期。為閉關專念之期。以是行
人遂有念佛打七之說。不知決無此理。亦無此事。非
先佛經文之誤。實後世解詁之疏。而舉世夢夢。莫不
奉為典要。不可解也。夫念佛三昧。乃先佛至圓至頓
專修定慧。以解脫生死之極功也。以至圓至頓之極
功。而以為七日可證。有是理乎。徧考傳記。固未嘗見
一人念佛七日即證三昧者。既未嘗見一人之徵驗。
而以為果有其事可乎。蓋眾生以沈淪生死之故。歷
無量劫。乃有今日。惟其未具出世之定慧。乃有沈淪。
惟其沈淪。乃有生死。故眾生無論富貴。無論貧賤。無
論智愚賢不肖。既有生死。即具宿業。既尟定慧。即具
現業。宿現諸業。雖有厚薄之分。決無純淨之理。現業
之累。苟具賢智。猶可以懺悔解免。非賢非智之倫。巳
[001-0165c]
不可期。其餘更不足論。今乃以念佛專修。僅至一二
百日。即獲一心。即證三昧。既懺宿現諸業。復操往生
之券。非至圓至頓。何能臻此。所謂圓頓者。謂苟具真
修。決能實證云爾。非謂念佛七日。即可收實證之效
也。如謂念佛七日。即可收實證之效。則大地眾生。數
千百年之內。幾無一人無此七日之暇。是大地眾生。
但有此七日功夫。即無不立證念佛三昧。即無不超
然於生死之外矣。豈不異哉。所謂念佛三昧者。內則
一心不亂。外則并見西方三聖。十方諸佛。及極樂此
土訴合為一。如省一大師所證者。是也。所謂一心不
亂。謂此心惟有阿彌陀佛。其餘諸念。纖毫不存。是也。
所證如此。是為實定。是為根本三昧。根本三昧。巳決
非七日所能遽證。無論究竟三昧矣。以余所見。由專
念而證實定者。僅有省一大師一人。其徑證究竟三
昧。由定發慧者。惟澍庵大師一人而巳。澍公專念至
三年之久。余更未嘗面加參叩。故其證入之期。不敢
輙定。若省公則以童真出家。無纖毫之過。猶必專念
至兩期之久。乃證根本三昧。若余所親歷。更專念至
三期之久。自揣所證。僅得一日一心。而所見諸佛光
相。猶未能真切。并根本三昧。亦未敢遽承。則其難可
知。學道之徒。決不敢大言欺世。以自誤誤人。以此知
念佛七日即證一心。決非經文之本義。亦非人世所
宜有。雖獲罪雲栖諸老。亦不敢辭。惟在後學之自審
而巳。世有決真修實證之志者。惟當依新定百二十
[001-0166a]
日之長期。閉關專念。庶幾猶有實證之日。如謂不然。
則非余之所敢知巳。此七日刻期之誤也。昔有修般
舟三昧者。執不坐不睡之文。未及兩月。雨腿胕腫。病
不能興。竟破期出關。不能卒業。余參省公時。嘗以此
義為質。省公曰。專修念佛三昧。惟在悉屏諸念。漸證
一心。果證一心。則精神壯健。自然不困。決不欲睡。自
然不飢。決不欲食。余昔在關所證。其效如此。乃先得
一心。然後自然不睡。非未得一心。先以不睡強制。遂
可徑證一心也。余昔在關。既得一心時。雖腹內不飢。
心不欲食。而每值飯來。必強食少許。恐不食太久。轉
致人怪詫也。省公之言如此。則妄執不坐不睡之文。
以強求三昧者。其謬可知。然非此等開示。旦不知不
睡之效。實在巳證一心之後。其說之精切如此。實足
為後世法程。學道者。如妄執舊說。先自戕賊。是則格
致未精。自貽伊戚。非舊說之咎。此不坐不睡之誤也。
唐人紫閣法師。謂高聲念佛。易得三昧。余昔頗信其
說。閉關兩期。皆以高聲持誦。而心亂彌甚。及第三期。
深求其故。乃知不亂之實。惟在安詳專念。不在高聲。
高聲持誦。必致心逐神馳。轉非善計。以此低聲詳念。
僅使耳聞。乃得漸有證入。而兩期二百餘日。晝夜聲
喧。竟致氣虗之病。以此知紫閣之說。乃叢林念佛之
陋習。非期證三昧之真修。如深信其說。且轉滋流弊。
此高聲念佛之誤也。靈峰小彌陀經要解曰。執持則
念念憶佛名號。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
[001-0166b]
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
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理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
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
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今按先佛淨宗遺教。惟有專
心持念之誨。專心持念。惟在事特。別無所謂理持也。
後世說經之徒。或內讋禪那。或外博教典。惟恐淨業
之不玄不妙。每強生枝節。競進葛藤。如雲栖之疏鈔。
靈峰之要解。皆窮高極深。惟恐不得當者。是也。不知
淨土之要。專在事修。無取理觀。果能進證二種三昧。
其窮高極深。且兼攝法界一切三昧。斷非諸宗所能
及。何也。以定慧并圓。且操往生之劵故也。禪宗所長。
惟在證悟。證悟之後。猶當埽除現業流識。甫能上事
諸佛。解脫生死。若現業流識一毫未淨。解脫生死。猶
不敢必。淨宗則果證二種三昧。固巳現生近事諸佛。
亦獲證悟。亦決往生。其能兼得禪宗所長可知。禪宗
且然。其能冠冕諸宗之三昧。亦可知。然此等實證。皆
自事修專念中來。決非空談玄妙者所能及。玄妙猶
無取空談。更何事持理持之有。如必以理持為玄妙。
則少通數卷教典者。皆能稱述。尤不足異。然則上企
三昧者。惟在決志真修。以期實證而巳。空談博辯。果
何益哉。此事持理持之誤也。二種三昧。皆以一心不
亂為權輿。然必先具根本三昧。乃得進證究竟三昧。
世所謂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是也。二種三昧。次第秩
然。不容紊亂。諸經具在。可覆按也。雲栖大師未能會
[001-0166c]
通遺教。不知念佛三昧有定慧之別。輙以持名念佛
所證之一心。為事一心。以參究念佛所證之一心。為
理一心。雖先佛遺教。絕無參究念佛之說。亦在所不
顧。不知何意也。且禪宗參究話頭。數逾恒沙。亦何取
強易念佛為參究。淨宗念佛。本無疑義。今因參究念
佛。轉生疑義。詎非枝節。且以參究念佛為理。是以持
名念佛為非理矣。先佛所謂念佛之理。決不如此。諸
經具在。亦可覆按。無取空談也。又參究念佛。雖獲一
心。仍不能外見諸佛。及極樂淨土。心淨土淨。然後得
為念佛三昧。今既不然。尚何一心。尚何三昧之有。蓋
大師本以參究念佛。得破本參。故執著枝節之舊法。
毅然不讓。不知其說不足增益禪宗。適足破壞淨業。
且使先佛所示二種三昧之正宗。皆湮沒無傳。非細
故也。二種三昧之別。巳詳見上文。而參究之非。尤不
容不辯。此參究念佛之誤也。修念佛三昧者。必外絕
諸緣。然後能內證一心。必內證一心。然後能外見淨
土。及一切諸佛。此專念之法。所以必當以禁語屏事
為首務也。集眾念佛。乃叢林之儀軌。非專修三昧者
所尚。尤妄者。至男女淆雜。反致譏嫌。實非細故。如不
通世故。率意招邀。決無絲粟之實功。且來意外之煩
惱。亦可惜巳。此集眾念佛之誤也。淨土行人如蘄轉
凡入聖。當以閉關持名為第一義。如誤執觀想。以期
見佛。且不知有邪觀之虞。其惑彌甚。蓋持名既證三
昧。則諸佛現前。淨土此方訢合為一。心淨則土淨。乃
[001-0167a]
持名之實效。亦何必別事觀想。反招邪觀。如不解此
義。是持名念佛之全體大用。猶未具真知灼見。即妄
事觀想。亦決無所得矣。一門深入。乃學道之正宗。行
證之要訣。若朝三暮四。烏足以語至道哉。此執著觀
想之誤也。念佛之實功。一心不亂而巳。苟證一心。是
為實定。以云出世。則先後現證二種三昧。決定上品
上生。翛然於生死萬物之表。以云經世。則諸惡電埽。
眾善雲屯。高據孔門之四科。兼獲叔孫氏之三不朽。
名臣循吏。皆其緒餘。無待勉強。以云神僊。則立致決
定沖舉。深通生死之故者。且無所用其沖舉焉。蓋見
思既盡。則無明塵沙諸惑。亦勢必循敘漸盡。非如此。
不足以證究竟三昧也。然欲兼證此等三昧。舍閉關
專念之法。別無謬巧。而愚者不察。乃別務事懺。反昧
真修。且或誤以事懺為真修。詎非笑柄。此深悉定慧
淵源者。所以每見淨土懺願諸儀。未嘗不慨然太息
也。然則期證三昧者。亦惟閉關專念而巳。他不足道
也。此執著事懺之誤也。欲通念佛之綱宗。必先具通
禪那。教。律。祕密。諸家之綱宗。必先具通經世聖人四
科三不朽之綱宗。必先具通格物致知之綱宗。然此
數端。非首以讀書。次以親師取友者。決不可得。非力
除門戶之邪見者。決不可得。非先具兼善之志者。亦
決不可得。如惟據尋常講師之一論一說。及儒家神
僊家之空談排斥。鮮有不受其惑者。蓋雖淨宗諸家
書。其淺陋者。亦或不可偏信。其他可知。此融會貫通
[001-0167b]
之所以為難。因陋就簡之所以不可不慎也。然則苟
欲入此保社。豈門戶之瞀儒。無知之僧道。及甘食悅
色全軀保妻子之徒。所得與哉。此因陋就簡之誤也。
念佛三昧。諸家三昧之冠冕也。惟其兼綜經世出世
之長。故得為諸家三昧之冠冕。以冠冕諸家之三昧。
流俗乃欲以輕心掉之。常法持之。以冀徵驗。可乎。上
文專念法門。乃余徧考先佛之教典。親覩真修實證
之至人。且嘗身歷真修實證之得失。乃敢不避譏嫌。
具陳所見。蓋願普告天下後世之志士仁人。且冀徧
息天下萬世之邪教詖行。實徧質諸佛不惑之說也。
然苟無其人。道不虗行。自念衰病日侵。尚嬰世網。不
復能進證三昧之極功。深以自愧。若其說之精切著
明。則固有不容易者。斯世果有兼通經世出世之豪
傑。當知超脫分段生死。以轉凡入聖。舍此別無盡善
之方。庶幾勉力真修。進圖現證三昧。既足師表人天。
亦可悉備六度萬行。普拯含靈。且適為鄙說之顯證。
如不察區區悲憫之衷。惟欲以避難就易之方妄希
三昧。或不能上考古經。下徵今驗。別事空談。反疏實
義。俾現證之傳不顯於世。以自誤誤人。則載胥及溺。
亦末如之何巳。余舊作念佛頓漸偈曰。修漸不修頓。
無由證三昧。業力仍糾纏。道力不難退。修頓亦修漸。
殺敵期致果。蹠實廢空談。諸佛皆印可。頓漸兩不修。
安愚無善計。不解超輪迴。終受三途制。頓漸兩俱修。
見佛亦見性。現為人天師。終歸無上乘。此念佛頓漸
[001-0167c]
之分。亦避難趨易之得失也。十誤之說如此。雖本經
之贅言。實法界之了義。即見斥於出世之先哲。亦所
不辭。非好辯也。不得巳也。


舊作省一大師傳曰。省一大師。名失考。俗姓高氏。揚
州江都人。世為農家。至大師尤端慤。年十二。執母喪。
哀毀不巳。意謂人不可無母。無母且不可為人。由是
發出世想。而以父阻不果行。及年十九。父亦沒。及投
天峰寺薙染。旋受具戒於揚州天寧寺。其幼時。嘗聞
人言。凡出家者。悉登上果。意深悅之。及巳出家。屢求
修持之法。無知者。久之。始聞淨土之學於焦山僧。輙
自立課程。專志持名不輟。又數年。復有告以刻期求
證念佛三昧者。大師乃喜曰。必如此。乃稱圓頓。不然。
且鬱鬱畢世。奚為也。遂發願閉關念佛百二十日。期
現證三昧。巳入關。妄念紛乘。瀾翻不止。期巳滿。無所
得。師大恨。規再舉。誓必得乃巳。又數年。復掩關於揚
州。初念時。雜妄如故。至五十日猶未巳。師大戚。彌加
懇摯。如是者二十餘日。返觀心境。覺情識破壞。妄念
漸息。意乃稍慰。又久之。覺妄念之擾。日不過三五至。
即見阿彌陀佛卓立空際。金容炳然。莊嚴微妙。不可
名狀。師禮拜巳。私念曰。佛巳在前。溷溺臥寐皆不便。
奈何。巳而灑然曰。父母於子。猶不以汙穢為嫌。況佛
哉。由是勇猛精進。持誦益虔。又久之。心境廓然。與太
虗同。善念惡念。及細微雜念。纖毫不存。動靜如一。心
口之際。惟餘佛名。欲求妄念。亦了不可得。至是神氣
[001-0168a]
倍充。不復臥寐。亦無飢渴。食至則食。亦無所苦。外境
則光明洞徹。極樂此土。訢合為一。所居之室。牆壁皆
隱。諸佛菩薩充滿大空。金地蓮池七寶行樹。及空際
地上宮室樓臺。目力所屆。多不勝數。所行坐處。境界
如一。光耀無間。亦不別晝夜。其超勝博麗。多淨土諸
經所未及。故不能徧識焉。一日方持誦間。見前有寶
蓮華二。華上天人。貌與諸菩薩同。而神似其父母。裁
一注視。其一人巳緩步至前。果母也。欣然謂師曰。汝
以我故。發心出家。汝今證道。我與汝父亦以汝故。得
超生淨土。今奉佛飭。特來慰汝。師方起立。母止之曰。
佛正在前。不可以我故。擾汝定力。汝志巳慰。他日淨
土好相見也。言巳遂隱。再視寶蓮。則與大地眾華披
拂相糅。迷不知處所矣。自證三昧後。心境淨境。不變
不退。直至期滿出關乃巳。師言。當在關時。心境寂然。
不知久暫。及既出。追溯其時。蓋不啻二十日云。師證
三昧時。年幾三十。後雖為無事道人。終日念佛繙經。
未嘗自怠。既老。眉髮俱白。而顏色溫潤。狀貌嶷然。有
參謁者。惟語以入道緣起。及所證境界。每戒人曰。認
真念佛。佛不汝欺也。又曰。苟證三昧。往生乃可必。然
不能閉關禁語。一心持誦。三昧無由證也。或以禪教
為問。輙謝不知。其教人絕無矯飾如此。故虗妄之徒
見師面。靡不爽然自失者。師年六十餘。嘗一主天寧
寺法席。旋謝去。光緒十一年四月六日。示寂於丹徒
竹林寺。塔在夾山之青龍麓。世壽七十有四。法臘五
[001-0168b]
十有五。贊曰。道力業力。不敵久矣。而世之治淨土者。
輒以散心持名。蘄脫生死。豈不異哉。余昔久聞大師
名。至光緒七年春。始得參禮於揚州淨慧寺。大師諄
諄勸導。意若以為可教者。余後雖頗依大師口訣以
自策。而所證微淺。不足仰嗣高躅。時用自愧。然於大
師所付屬者。服膺不忘。猶冀沒齒精進。必得一當以
相報。而大師巳不及待矣。淨土一宗。自匡廬創制。迄
今幾千五百年。涉其藩者。不可勝計。而求如大師之
真修實證。垂範百世者。殊不多覯。蓋空言實踐之不
能相[卯/貝]如此。夫出世之學非他。蹠實之學也。法門之
要。無過淨土。淨土之要。無過掩關持名。現證三昧。徧
徵教乘。昭晰無疑。而歷古宗匠未嘗建議及此。實正
覺第一缺憾。今大師起而振之。陶冶法界之功。殆有
不可思議者。余輒不自外。遠徵事狀。證以所聞。敬為
傳以喻後學。海內修淨業者。苟不欲陷溺巳靈。當視
此為標準焉。如謂不然。請質之釋迦彌陀。及十方諸
佛。他非所知也。今按大師所證者。為根本三昧。根本
三昧。所謂實定也。如巳獲根本三昧。復事進修。則由
定發慧。必進證究竟三昧。惜大師不考教典。輒以此
為止境也。根本三昧。如禪宗之破本參。而定力尤深。
為益尤鉅。以惟破本參。僅得為證道之初基。其定甚
暫。亦不足徑超生死。念佛巳證根本三昧。則內境先
巳肅清。乃得心淨土淨。外見諸佛。及西方淨土。遂握
往生之符。視禪宗破參之徒。得失懸絕矣。是為今驗
[001-0168c]
之一。


舊作澍庵大師傳曰。澍庵大師。江南甘泉人。或曰儀
徵。莫能詳也。少時粗獷無賴。不持戒律。嘗居揚州禪
寺。以與飯頭相競。穢罵無禮。主僧怒。對眾訶譴之。且
曰如不速改。且夏楚出院。師憤恨。思所以讐主僧者。
中夜。忽自悔曰。若所為。縱能讐主僧。如鬼神何。巳思
湔恥之術。惟在自修。而學道之方。自顧蔑如。於是輾
轉終夜。天且曙。忽悟曰。吾聞至心持大悲神呪者。無
不徹法源。證上果。吾雖無知。猶能誦此。奈何以無術
自阻邪。明日。謁主僧禮謝。自陳願閉關三年。專持神
呪。乞假靜室。且助衣食之費。主僧喜。從之。師遂移居
藏經閣。朝夕持誦不懈。胸懸一牌。書曰禁語。有登閣
者。欲與語。輒指牌以示。如是者。三年乃出。既出。則神
采頓殊。抑抑自下。見者皆敬異之。而莫測其所證云
何也。揚州俗好啜茶。茶社中。坐客恒滿。師亦不時往。
時海內方尚考證之學。客有析經籍疑義於師側者。
相詁難甚苦。師笑不語。客問故。師曰。卿曹所談。皆有
佚脫。何相難為。客請其說。師輙為客各誦所論書。且
誦且解。娓娓不巳。客相顧駭服。由是師以博通典籍
名。士人從問經史者無虗日。久之。乃知師於內外方
策。九流百家。下逮小說短書。凡一切文字。不待目涉。
無不能暗誦者。輕薄少年或試詰以綺語書。師亦應
聲誦無疑。以是競傳神異。號稱聖僧。時儀徵阮文達
公。方予告家居。聞師名。試與語。師亦醻對不倦。文達
[001-0169a]
歎異之。謂師所證。超然於人天之表。非佔畢者所能
測云。咸豐紀元。師巳老憊。猶時出應客。見少年遊戲
無節者。輒歎曰。後生不習正業。惟事嬉游。老僧且死。
不得見矣。不日災害將至。不知若輩何以自脫也。少
年或反脣相稽。復黯然不答。越二年。粵匪陷揚州。師
示寂巳逾年。其言乃驗。師晚年屏處。惟以寫經自課。
所書華嚴殘帙。余猶及見之。聞所書至多。揚州叢林
時有藏弆者。贊曰。大悲陀羅尼。威神赫奕。包舉法界。
於世出世間之學。無所不統。先民持誦者。證驗非一。
其本經所載良法美意。昭如日星。而流俗無識。不能
上考古文。下徵今驗。惟僅以為禳禍辟邪之具。謬矣。
大師以下劣凡夫。驟登聖域。迹其所獲。非見思惑盡。
圓證聲聞極果者。不能臻此。乃當時惟知其神。而不
知其所以神。卒未聞有聞風興起者。則信乎上智不
常。神勇難覯。如大師者。詎非法門龍象。毅然大丈夫
哉。江都釋祥開。嘗習大師者也。每為余言。少見大師。
輒不敢仰視。故無由霑溉法乳。自求解脫。至今以為
憾。噫。求道者。無他謬巧。惟在精專。苟蘊不撓之志。則
大師之成規具在。又何憾焉。今按大師所證者。為究
竟三昧。究竟三昧。所謂實慧也。大悲陀羅尼。乃觀世
音菩薩所說。觀世音菩薩。過去劫中。作佛巳竟。以度
生之願無止期。今復現為西方淨土阿彌陀佛之左
輔。故持此陀羅尼者。或兼修定慧。或發願往生。但具
真修。無不證果。其徵驗與念佛無異。詳見大悲陀羅
[001-0169b]
尼經。茲不具論。大師專念之期。遠至三年。遂由定發
慧。徑證三昧上品。其往生與否。則視乎發願迴向。末
由考定。而所證如此。固巳超然於分段生死之外。無
俟推求矣。究竟三昧。如禪宗之徹悟。而所證尤超。如
文殊般若經所示者是巳。是為今驗之二。則三昧之
全也。


衷論六



或問。般舟三昧。及大集經。或刻期七晝夜。或刻期七
七日。現生見佛。其說當與小彌陀經文同。今獨謂小
彌陀之七日。乃實定之期。非念佛之期。何歟。


答曰。般
舟之文。所重先在一心念。大集之文。所重先在專念。
閉關專修三昧者。如果能一心念佛。專心念佛。自然
妄念易息。一心易證。無論七七日可以見佛。即七晝
夜之短期。亦未嘗不可見佛。此心淨土淨之實義實
事。非妄說也。無如見思諸惑。乃眾生妄念之本。亦眾
生分段生死之基。眾生方以見思妄念。為現在之真
我。舍此幾無栖泊之處。此妄念之所以不易盡。念佛
實定之所以不易成也。此非格物致知。真修實證之
君子。決不能闚其是非奧賾。而世俗方且以念佛為
易修易證之一事。其荒謬幾不可以理喻。可哂也。故
般舟諸經。雖有刻期七晝夜諸文。實非大地眾生所
能集事。學道之倫。既願實事求是。實證三昧。不可執
此等遺文以自欺也。若小彌陀經文。則實以七日為
在定之期。非念佛之期。詳繹原文。本無疑義。前說巳
[001-0169c]
審。不必執般舟之文。強發難端。致誤眾生定慧之實
效也。


或問。念佛一心不亂有三解。厥義安在。


答曰。不亂為
一解。一心為一解。念佛一心不亂為一解也。止觀家
專修禪定。祛除業惑。乃不亂之說。參究家專持話頭。
別無雜念。乃一心之說。淨土家專念阿彌陀佛。馴至
惟存佛號。淨無餘念。是為一心不亂之說。此三解也。
體弱之人。專修念佛三昧。有以氣虗為慮者。當依六
妙門禪。先習數隨二法。而以阿彌陀佛四字。代一二
三四數目等字。其法坐定後。當入息時。心中先默念
一阿字。第二息再念彌字。第三息再念陀字。第四息
再念佛字。一息一字。周而復始。口不出聲。即無氣虗
之患。亦仍不失念佛法門。修習既久。既能不傷中氣。
且能漸致氣旺。寢祛妄念。精進不懈。然後閉關出聲
專念。則三昧易成。與冒昧入關者迥別。此先修不亂。
後修一心之養氣真訣。亦新法也。長期念佛。高聲持
誦。頗傷中氣。亦不能[石*豕]磨入細。速致一心。余昔誤信
紫閣之說。致增病痛。故不憚繁複。再申勸誡。不可不
察也。


或問。念佛入門之要。厥義安在。


答曰。信願二輪。無不
真切。是為念佛入門之要。若信願非真。決不肯認真
念佛。非入門第一要務歟。紅蠡醒大師曰。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
一大綱宗。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
[001-0170a]
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
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
巳不堪。況輪回未出。離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
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此箇人身。最為難得。
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惡趣。三途易入而難出。地
獄時長而苦重。七佛以來。猶為螘子。八萬劫後。未脫
鴿身。畜道時長巳極。鬼獄時長尤倍。久經長劫。何了
何休。萬苦交煎。無歸無救。每一言之。衣毛卓豎。時一
念及。五內如梵。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喪考妣。如救
頭然也。然我有生死。我求出離。而一切眾生。皆在生
死。皆應出離。彼等與我本同一體。皆是多生父母。未
來諸佛。若不念普度。惟求自利。則於理有所虧。心有
未安。況大心不發。則外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
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羣生。無始恩愛。
何以解脫。無始怨愆。何以解釋。積劫罪業。難以懺除。
積劫善根。難以成熟。隨所修行。多諸障緣。縱有所成。
終墮偏小。故須稱性發大菩提心也。然大心既發。應
修大行。而於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
就。至極穩當。至極圓頓者。則無如以深信願持佛名
號矣。所謂深信者。釋迦如來梵音聲相。決無誑語。彌
陀世尊大慈悲心。決無虗願。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
感見佛往生之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響必應聲。
影必隨形。因不虗棄。果無浪得。此可不待問佛而能
自信者也。況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
[001-0170b]
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橫徧豎窮。當體無外。彌陀淨
土。總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
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往生傳載臨終瑞相。
班班列列。豈欺我哉。如此信巳。願樂自切。以彼土之
樂。回觀娑婆之苦。厭離自深。如離廁坑。如出牢獄。以
娑婆之苦。遙觀彼土之樂。欣樂自切。如歸故鄉。如趨
寶所。總之如渴思飲。如飢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藥。如
嬰兒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如墮水火而
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懇切。一切境緣。莫能引轉矣。然
後以此信願之心執持名號。持一聲。是一九蓮種子。
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須心心相續。念念無差。惟
專惟勤。無雜無間。愈久愈堅。轉持轉切。久之久之。自
成片段。入一心不亂矣。誠能如此。若不往生者。釋迦
如來便為誑語。彌陀世尊便為虗願。有是理哉。其說
之精切著明如此。學者可以深省矣。


或問。儒家之闢佛。厥義安在。


答曰。先佛開示。悉出世
之至道也。出世之至道。其要雖在解脫生死。其緒餘
猶足範圍天下之政教。弘深奧博。不可驟通也。如欲
通其體用所在。必先知若何為生死。若何為解脫生
死。若何無方量。若何為心量。若何為明心。若何為見
性。若何為淨宗。若何為禪宗。若何為教宗。若何為律
宗。若何為密宗。若何為顯密之別。若何為大乘。若何
為中小二乘。若何為大小諸乘之別。若何為菩提大
心。若何為六度萬行。若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1-0170c]
若何為念佛。若何為參禪。若何為戒。若何為定。若何
為慧。若何為解悟。若何為證悟。若何為諸家三昧。若
何為念佛三昧。若何為因果之實義。若何為儒釋之
真詮。其子目雖更僕難窮。其弘綱鉅恉。大抵不過此
數端。非博涉教典。不能融會。非至心親師取友。不能
貫通。乃諸儒惟據門戶之私心。莫不以先入之鄙言
為主。所以決不能知其精義所在也。然先儒所以不
能知佛者。其過不止在門戶之私。轉在不知處世聖
人格物致知之義。如能先通處世先聖格致之微。於
先佛之弘綱鉅恉。必不肯不考其體用淵源。輒加誣
謗之理。故凡諸儒之謗佛。非不知佛也。亦仍不知先
聖儒術之精義而巳。不足怪也。夫生死之故。天下第
一大事也。解脫生死。天下第一至道也。今乃以不考
其典籍。不親其師友之故。遂不能稍通其說。此非不
解格致之精義而何。尤冐昧者。雖頗聞其生死之說。
而仍以揮斥為名。誣罔為利。則不知六道之阽危。鬼
神之禍福。分段生死之艱虞。果能與彼無涉與否。如
猶有豪髮之相涉。恐決非門戶之私。冐昧之論。所能
捍禦解免巳。此心悅至道者所深悲也。諸儒之闢佛。
唐以前猶粗糲無識。宋元後。乃彌近精微。然博辯如
朱子。自稱悔悟如羅整庵。皆自謂至精至密。究與先
佛遺教之得失。豪髮無與。適成其不克真通格物致
知之過。此心悅至道者所深悲也。曰。然則諸儒之闢
佛。亦有過歟。答曰。先佛為法界之大師。其說專在解
[001-0171a]
脫生死。徧濟含靈。凡有血氣心性之倫。皆當歸仰。且
純善無惡。純誠無偽。今乃挾一隅之見以闢之謗之。
烏得為無過。諸儒苟能正誼明道。功德兼隆。上裨國
家政教。下拯黎庶艱危。處為真儒。出為名臣循吏。即
有謗佛之愆。亦當末減。若無道不學。絕無功德及人。
外假儒術高名。內實逞其甘食悅色全軀保妻子之
素。亦復踵襲謬妄。輒謗及純善無惡解脫生死之正
覺。別天地神祇昭布森列。詎能免降鑒之嚴切哉。此
尤心悅至道者所深悲也。


或問。流俗之闢佛。厥義安在。


答曰。流俗之闢佛。不過
舉業之徒。文辭之彥。及無識之妄庸。此輩偶聞理學
之名。猶切齒以道。況無上正覺哉。無道不學之尤。靡
不具徙家忘妻之見。欲其心通出世之至道。冤苦甚
矣。大率宿業深厚者。其性情無不躁妄。其識見無不
凡陋。其行履無不邪僻。其心聲無不詐偽。其甚者。至
以君父為外物。祖先為疣贅。蓋非如此。不足以增長
宿業。淪落三途。亦不足致諸佛之悲憫太息。莫可如
何焉。不足辯也。


或問。吾王氏入道始末。


答曰。先曾王父椒園公訟過
記曰。余家世業儒。篤奉六籍。自五祀以外無雜祭。墪
之左。潔室一楹。妥先聖四配主。列祀神武關漢壽帝。
司命文昌帝。配以斗魁。以禮官祭日。虔祀無怠。近百
年矣。室中未嘗有二氏書。及像設。曾王父厚庵公官
江南。廉名滿吳下。僦民居。鄰火及甍。朝服告天。火中
[001-0171b]
見白鸚鵡反風滅火。又檄輓庫綱。渡黃河。中流暴飇
裂帆。百口震號。俄覩金容炳煜。致分風斷流之異。乃
手繪普陀大士妙相。報再生德。余童齔時。日從先妣
炷香頂禮。及十歲過鄉墪。聞其師方授諸弟孟子書。
訓曰。楊者何。今道家是也。墨者何。今佛家是也。能以
言距道與佛。即聖人之徒也。聞之。大欣悅其言。歸則
詫人曰。吾異日必且為聖賢。自是日尋諸老儒。互以
能詆佛相褒詡。不復肯頂禮大士。顧實不知佛義云
何也。年十七舉於鄉。旅謁座主少宗伯阿雨齋先生。
先生顧余曰。賢英齡儁發。前路未可限。顧老夫一言
相贈。他日得志。願勿闢異端。余愕問何謂也。先生哂
曰。覩賢勇形於色。聊相規耳。賢誠欲距異端。試言異
端何等。余以佛老對。先生曰。孔孟時。有楊墨。無佛老。
以佛老為楊墨。乃儒者之言。非孔孟之言也。夫異端。
異其端也。所謂端。即孟子惻隱羞惡四端是也。其言
不仁不義。無禮無智。是楊墨之弊。其言為仁為義。為
禮為智。則非楊墨之弊也。非徧觀其言。惡能別乎。今
世士君子罕行孔孟之言。惟以闢佛老張門戶。以自
鳴為儒。其下者。病天堂地獄之說不便於巳所為。亦
姑詆之。以紓其怖憚。徒為佛者所竊笑。此未必遂為
聖人徒也。吾賢自審之而巳。余聞之。意為憮然。歸而
默察巳所言論行事。其乖謬聖人者益眾。氣由是稍
稍愧沮。然而前相與詆佛諸老儒。日相過從。互申曩
說。余中雖欿歉。顧憚其譏病。聊復推波助瀾。𦦨弗為
[001-0171c]
衰。乾隆丙午。邑中大疫。道殣如麻。率以七日不汗死。
余二十一日。三震戰。三不汗。奄然氣盡。神歷房闥出
衢中。將適東郭嶽祠。顧見西來戈甲如雲。人馬皆長
尋丈。詢前驅者。曰。關神武帝受敕征臺灣冦也。俄覩
神武櫜鞬御赤馬。龍刀在握。神采熠熠。余當衢迎拜。
頓顙塵中。一仰視。則黼几巳具。神武袞冕秉圭。東面
垂拱。余涕泣陳所苦。籲乞庇宥。神武厲聲叱曰。汝知
罪乎。汝以先世積德。籍注鄉薦後四年。當登辛丑進
士第。福祿未艾。豈謂汝自得舉以來。童昏無識。忘先
世功德。自詡才雋。憍慢嫉忌。惡人勝巳。輕率愎戾。銜
恚睚眦。凌侮儕輩。多懷意惡。訐發人短。喜談閨閣。談
諧愒日。褻引聖典。種種積慝。惡簿等身。而且不覩二
氏之書。妄肆臆毀。心無忌憚。貌附聖賢。尤犯天律所
深惡。游巡使者日有奏報。髮不勝擢。是以上帝震怒。
初削科名。今削壽籍。將墮惡道。豈吾所能垂祐乎。余
聞。震慄喪魄。崩角求活。矢自湔艾。既久久。神武顏色
稍霽。微頫首曰。止。姑觀汝後修。余泥首敬謝。再仰視。
金容巳杳。衢中闃無人。皇恐亟趨歸。入門歷榻呻而
寤。則覩真官朱衣玉顏。從兩童子。搴簾入曰。奉帝命
來活汝。兩童登榻。各手短杖擊余體。擊頭頭汗。擊胸
胸汗。濈然溼重衾。至膝而止。遂能張目索飲。翼日扶
杖起。詣神武像前匍伏謝。自是始稍知悔懼。竊意聖
賢之言積慶餘殃。迪吉逆凶。皆以誘掖中下之人。使
不為不善而巳。二氏之說。亦以發明善慶惡殃之理
[001-0172a]
而巳。其言之明罪福怵愚悍者。士可得見而知。聞而
悟。其言之絕思議通於穆者。士見而未必遂知。聞而
未必遂悟。況無聞無見乎。病稍瘥。假一榻養疴禪寺。
稍稍涉獵藏典。初覽小乘。雖不敢如昔詬謗。顧於胸
中頗亦時有扞迕。意雜疑信。次及中乘。帖然意適。竊
謂率是淨修。高當不失冉閔。下亦不減樂正克也。後
歷大乘。淵乎妙哉。人性本善。天道融通。以智仁勇造
生安學利。以孝弟慈利天下國家。節圍萬物而無心。
陶冶萬物而無情。視聽言動。操本運末。中規中矩而
不勉。生死人鬼。原始要終。有物有則而能貞。執一可
以貫萬。朝聞可以夕死。洙泗鄒嶧之傳。蘊其妙未及
言。引其緒未及詳。凡以世多中下。欲使由賢入聖。而
佛氏則兼以世不絕大智。超詣非難。欲竝使由凡躋
聖。若乃及其成功則一也。何惑乎天地靈祇傾嚮翼
贊之乎。余初從囈誶十年。日謂佛言害於吾師孔孟
之道。至是乃知釋流附益。害道之說。嗟誠有之。顧萬
萬非佛意。若佛之道。與孔孟竝立。萬萬不相害。微特
不相害。又無不足以發明孔孟之言。凡所謂蘊妙未
及言。與言之不能詳者。憶向來讀書二十年。但以華
飾誑妄弋獵科名。其於聖賢牆廡。不啻馬牛其風。乃
由徧觀佛書。而後志氣稍稍通。障翳稍稍盡。愧厲稍
稍生。趨向稍稍堅。心痗背汗。不敢不求勉為善人。然
後迴念向時貌聖賢實悖聖賢。其獲罪宮牆。良不可
逭也。自丙午懺罪。湔洗三年。慄慄臨履。巳酉夏。先妣
[001-0172b]
遘疾幾絕。感神武示拯於夢。夢僉同。家人皆驚歎。明
年庚戌。神武又示先妣夢。督余上春官。鎖闈宵分。肸
蠁降靈。遂忝與甲榜。迄今佹遇危憊。屢示呵護如響。
信乎帝神在天下。如水在地中。無過不懲。無善不拯。
亦惟人自決其法聖賢與悖聖賢而巳。余躬歷罪福。
曲邀神貸。始得稍稍觀覽佛書。漸以達於聖賢之義。
世固不乏英彥才儁。毅然氣岸。以聖賢自命。余敢不
避詬厲。備疏始末。敬告來賢。果賢者自揣能真為文
周孔孟。無防暫束佛書不觀。苟未能。抑亦何恃能無
懼也。公之自述如此。其後以知縣起家。洊歷監司。廉
明勤篤。如于清端。陸清獻。諸君子。且識量高遠。能斷
大事。道光中。嘗面奉 聖諭褒獎。以循吏名當世。此
外垂訓之文。及所注金剛般若等經。皆多所發明。具
見椒園居士集。茲不贅述。及我世父梅叔公上承遺
訓。嘗謂公之學雖偏精教典。而於淨土一宗。未嘗致
力。因求其說於紅蠡瑞法師。獲聞精奧。退居之暇。每
以教家庭子弟。耕心傳習既久。復聞現證三昧之說
於揚州省大師。因得具悉其體用所在。此則吾王氏
入道之始末因緣也。曰。椒園之蔚為循吏。梅公之處
家孝友。此皆吾儒所固有。亦復何與佛氏。遽名家學。
答曰。明德親民。達道達德。實皆儒家所固有。生死之
故。解脫之方。四土三乘。十二類生。橫超豎超三界諸
法門。及無上正覺之升沈顯晦。亦豈儒家所固有哉。
儒家所以不能知佛者。惟在生死之故。及上逮無上
[001-0172c]
正覺一切奧義。此正古今儒佛得失之林。亦吾王氏
所由學道之淵源也。且我椒園公先以謗佛罹神譴。
後以徧繹教典。懺悔樹立。乃得處為通儒。出為循吏。
我世父梅叔公亦嘗自言。非通紅蠡之學。必不能徼
幸聞道。勉為善人。則先佛之秉無緣慈以普度眾生
者。固巳不可思議。即其拯吾王氏於水火者。亦豈有
極哉。然兩公之一聞千悟。實以天資高朗。本屬志士
仁人。故能從容自樹如此。若無志不仁。方且以詬謗
譎詐為能。雖諸佛現前。亦無由濟其陷溺矣。此又天
下智愚賢不肖升沈所在。亦吾王氏所當深警也。


或問。佛僊家亦嘗闢佛。厥義安在。


答曰。神僊上果。惟
在生天。而天道仍在六道之內。佛言生天之果。雖壽
至八萬餘劫。如生死未了。壽盡仍當淪墜。不能超然
於分段生死之外也。先佛所示大中小三乘遺教。靡
非解脫生死良方。凡不能解脫生死。不得超然於六
道輪回之外者。皆三乘所未有。夫勤苦生天。雖壽歷
多劫。仍當淪墜。以視正修淨宗。徑得往生阿彌陀佛
清泰世界。永無退墮之虞者。其得失實判若天淵。尚
何闢佛之足云。余昔嘗受內丹真訣於先師梁先生。
其後先生自謂年過八十。為家緣所累。結胎無望。且
嘗感異夢。恐旁入鬼神道中。因使耕心詳論淨土之
學。不三兩月。憮然自失。翻然改圖。徑為一勞永逸之
計。遽發願念佛。朝夕無間。至臨終時。悉屏喧雜。志氣
清明。合掌正念誦佛而逝。其獲往生淨土。具有徵驗。
[001-0173a]
可謂豪傑之士矣。求僊綱要。在外積眾善。內修金丹。
脫胎之後。尤在度廣有緣。徧拯諸苦。必馴致天僊而
後巳。惟知勤修內丹。不知積善感應之理。巳不能決
定成就。況瞢修瞎煉。不知兼濟為何事。亦何神僊之
足云。學者苟跂淨土宗恉。當考大小彌陀諸經所陳。
乃通解脫生死之正義。毋執神僊之說。昧解脫之原。
以自誑也。又內丹結胎。必在獲定之後。念佛如獲實
定。巳證根本三昧。決定往生。其得失更不待辯。志在
長生久視者。可以語矣。


或問。先儒闢佛。首以委棄倫理為大詬。厥義安在。



曰。此謬說也。先佛教人。本有四眾之別。所謂比丘僧。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巳。諸經之首。莫不具此四
眾。不容不見也。比丘二眾。猶可以為委棄倫理。彼在
家學道如優婆塞夷二眾。亦何委棄倫理之有。且觀
經淨業三福。首以孝養父母為第一義。本統四眾言
之。讀者不察。陽為不知。出家之徒。亦不得陽為不知
也。先佛遺規。惟有辭親出家之說。無棄親出家。不顧
奉養之義。如優婆二眾。則更不待言。佛法所希至遠
至大。故不得不辭親出家。如果真修實證。不但上度
一世之父母。且能徧度累劫之父母昆弟。及一切有
緣。闢佛者縱不知此。四眾之說。亦未必無聞。其所以
陽為不知者。蓋深恐妨我甘食悅色全軀保妻子之
私。故託至高之人理以箝制其口。不知適啟心通至
道者所深鄙。可惜也。
[001-0173b]


或問。僧家之得失。亦有說歟。


答曰。烏呼。僧家之得失。
烏得為無說。蓋辭親出家。所以為解脫生死也。而此
輩真通生死之故者。千中無一焉。嚴持戒律。天人所
欽。眾所共仰也。而此輩嚴持戒律者。百中無一焉。惟
真修乃獲實證也。而此輩由真修以抵實證者。萬中
無一焉。其破壞戒律。啖名嗜利。奔走勢位。逸樂終身
之屬。乃不知凡幾。此正諸佛諸天所深憾。亦詬佛諸
儒之所深憾也。先儒所闢。正在此等。而不知此乃流
俗之僧法。非正覺之佛法。持此以詬先佛之正法。雖
僧家有以自取。亦流俗終身不解之大惑。不可不辯
也。如僧家果能嚴持戒律。馴至清修梵行。深入佛海。
即不知佛者。亦未必遽加謗議。惜多為惑業所錮。既
不能會通教典。親師取友。以蘄真修實證。流弊所極。
遂若無可救藥者。亦心悅至道者所深悲也。


或問。欲通佛法大義。當讀何書。欲通淨宗實義。當讀
何書。其先後次第。亦有說歟。


答曰。欲通佛法。當自真
通淨宗始。先儒以不解淨宗要領。因不能解佛法之
大義。或不知方量心量之奧。輒以大小彌陀諸經所
陳極樂莊嚴。及往生之說。為莊列寓言。不知先佛無
寓言也。必先通淨宗。然後能探索教典。徧通諸宗。此
願通諸宗之次第也。治教典者。當先讀論藏。次讀經
律二藏。則得失易明。如先讀經藏。往往轉增煩惑。殊
非善計。此願讀教典者之切實次第也。淨宗諸論。有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一卷。淨土十疑論一卷。西方要
[001-0173c]
訣二卷。念佛三昧寶王論三卷。龍舒淨土文十卷。蓮
宗寶鑑十卷。淨土或問一卷。念佛直指二卷。淨土指
歸二卷。淨土生無生論一卷。續淨土生無生論一卷。
淨土法語一卷。樂邦文類六卷。西方合論十卷。淨土
晨鐘十卷。淨土警語一卷。西歸直指五卷。無量壽經
起信論三卷。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阿彌陀經約
論一卷。西方公據二卷。念佛警策二卷。淨土淺說三
卷。念佛百問一卷。淨業知津一卷。念佛四要訣一卷。
紅蠡徹悟大師語錄二卷。淨宗諸經。大小彌陀兩部。
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三卷。阿彌陀經二卷。無量壽
經二卷。別行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二卷。無量壽
莊嚴經三卷。大彌陀經二卷。彭居士新校無量壽經
三卷。世父梅叔公新校魏居士會譯摩訶阿彌陀經
一卷。阿彌陀佛經一卷。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一卷。後
出阿彌陀偈經一卷。開示觀想者。有觀無量壽佛經
一卷。諸經解詁最要者。有雲栖大師阿彌陀佛經疏
鈔四卷。藕益大師阿彌陀佛經要解一卷。觀無量壽
佛經疏妙宗鈔三卷。開示念佛三昧者。有般舟三昧
經三卷。大集賢護經五卷。文殊所說般若經一卷。阿
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一卷。觀世音得大勢菩薩
受記經一卷。淨宗傳記。有往生集一卷。淨土聖賢錄
九卷。續淨土聖賢錄四卷。以上目錄。惟少芟凡鄙諸
論。今所備記。則淨宗之全也。禪宗要典。有六祖壇經。
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續指月錄。雍正 御
[001-0174a]
選歷代禪師語錄。禪關策進。密宗要典。有大悲陀羅
尼經。準提陀羅尼經。尊勝陀羅尼經。教宗要典。大乘
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五大部外。有首楞嚴經。楞
伽經。妙法蓮華經。金剛般若經。圓覺經。維摩經。小乘
諸經。四阿含外。有四十二章經。地藏本願經。樓炭經。
律宗要典。大乘有梵網經。菩薩戒本經。小乘有比丘
僧尼優婆塞夷諸戒本。推闡諸宗大義要典。有憨山
夢游集。雲栖法彚。先哲古論。有宗鏡錄。心賦。萬善同
歸集。諸宗傳記。有釋迦世譜。佛祖通載。高僧傳四編。
神僧傳。禪林僧寶傳。訓詁掌故之要。有教乘法數。翻
譯名義集。法苑珠林。一切經音義。其全目。見雍正
欽定龍藏彚記。不具述。發揮諸宗大義之書。永明壽
禪師宗鏡錄。尤稱絕詣。而古今幾無通其說者。可惜
也。


或問。淨宗權輿。及闡教著書。始於何代。


答曰。無量清
淨平等覺經。譯於後漢。是為淨宗入中國之始。有晉
扶柳道安法師嘗著往生論六卷。是為淨宗闡教著
書之始。及安公傳其學於廬山遠法師。乃集淨宗之
成。如徵授受源流。安公實為淨宗之鼻祖。以所著往
生論今佚不存。故議者惟推廬山為本宗初祖。而安
公信解行證之詳。皆就湮沒。可惜也。


或問。獲證三昧。現生見佛。先佛所示詳矣。今世現證
者。惟省公一人。不識尊宿先哲。亦有見佛如省公者
比歟。


答曰。前世現生見佛者。晉有廬山遠法師。劉居
[001-0174b]
士程之。劉宋有葛濟妻紀氏。唐有釋懷感。慧日。自覺。
法照。大行。及尼淨真。宋有永明壽禪師。及遵式。顯超。
孫居士忠。呂宏妻吳氏。姚母某氏。元有釋梵琦。明有
唐居士時。近世有余母宗氏。皆見淨土聖賢錄。而臨
終見佛。及旁見子史諸家典籍者。不與焉。稽其所獲。
上足以證先佛遺經。下足以證省公今驗。及本論之
說。亦學者所宜知也。


或問。入道之正軌。


答曰。志士仁人。入道之根柢。讀書
求友。入道之階梯。此皆入道之正軌也。必先具志士
仁人之資。乃能讀有用之書。交有益之友。必擴充志
士仁人之分量。然後足為孝弟。足為忠貞。足以獨善
一身。足以兼善天下。博通古今正變。折衷儒術異同。
高據孔氏之四科。遂兼叔孫氏之三不朽。亦必擴充
志士仁人之分量。然後能修淨業正因。足證念佛三
昧。遂通教乘綱宗。肩任六度萬行。由是以漸希無上
正等正覺。則處世出世之全巳。釋家所謂佛性。即此
志士仁人之性也。神僊家所謂僊骨。即此志士仁人
之骨也。宋元後儒家講學。必有宗恉。余謂不必別立
宗恉。惟以志士仁人為宗恉。巳罄無不盡。無俟他求
也。若無志不仁。力求下達。視方策如仇讐。以師友為
弁髦。惟以甘食悅色全軀保妻子為至德要道。甚者
且縱欲敗度。以惡為能。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
亡。知得而不知喪。馴至邪正不辨。向背乖宜。持此處
家。必無不敗之家。持此處國。亦無不敗之國。持此以
[001-0174c]
輔翼天下。必至顛倒是非。撓亂政教。惟恐天下不亂
而後巳。不能擴充志仁。其流弊遂至此極。此正誼明
道之倫所由悽愴痛心也。其不足以上希至道。抑可
知矣。蓋學者必先通人理。然後能上通天理。必真通
天人之故。然後能企出世之正覺。若人理猶不能解。
遽欲上通諸佛奧義。烏可得哉。方今盛世。雖決無此
輩。而春秋之所責備者。正在此輩。前史之所譏彈者。
亦正在此輩。三途之所招邀。鬼神之所切齒。諸佛之
所悲憫者。亦正在此輩。此亦讀書君子。法界眾生。所
宜留意也。昔龍舒居士著淨土文。惟知勸勉雜流。論
及宰官。轉無深警之語。不知古昔宰官。雖因惑造業。
至不可思議。而既秉輔翼政教之權。苟能深通因果。
稍悟正覺。其兼濟天下。福被蒼生之功德。亦必不可
思議。非方外諸公區區補苴罅漏者。所能竝論。故因
此論之成。輙殿以志士仁人之說焉。烏呼。廣額屠兒
放下屠刀。儼然千佛一數。聞道之君子。無忽此老生
常談也。


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