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o0116 起信論續疏-明-通潤 (master)



No. 764-A


大乘起信論續疏自序


大雄氏現相人中。雖說無量法門。若統其歸趣。唯
是一心。若滙其流派。則有三宗。曰法相。曰破相。曰
法性而巳。言法相者。謂依生滅八識。建五位。開百
法。立三性。分二我。行必資於漸滿。惑必期乎漸斷。
果必立乎三祇。故有六度可修。有無明可克。有菩
提可證。其于教也為漸。此法相之大旨也。
言破相
者。謂依寂滅一心。直顯真性。不說法相。一切所有。
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三自性俱空。
八識二無我悉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
不生即佛。無六度可修。無無明可克。無菩提可證。
其于教也無頓。此破相之大旨也。
若夫法性者。統
依寂滅一心。而有六粗三細。故開真如門以顯空
諸所有。立生滅門以明實諸所無。雖真如廓爾。而
果報不失。雖惑業紛綸。而法性不動。即性即相。即
空即有。即妄即真。其于教也為頓悟漸修。此法性
之大旨也。
故宗法相者。謂真如不變。不許隨緣。但
說萬法皆從識變。而事事俱有。其獘也流而為常。
為執著宗。
破相者。謂緣生之法。不入法性。故說三
界唯是一心。而法法皆空。其獘也流而為斷。為莽
蕩宗。
法性者。謂真如不變。隨緣而能成一切法。故
[001-0402b]
無法法俱空之獘。由真如隨緣不變。而能泯一切
法。故無事事俱有之偏。此則空有迭彰。執蕩雙遣。
故知即萬法以顯有者為妙有。離萬法以顯空者
為真空。不即不離以顯中者。即真空以顯妙有。故
雖空而不空。即妙有以顯真空。故雖有而不有。然
前之二宗。雖建立不同。各有妙旨。而馬鳴總以一
心九識統之。若鼎之三足。伊之三點。不縱不橫。不
離不即。實與楞嚴一心三觀之旨。並行不悖。此馬
鳴一論。尤為圓通無礙。獨出無對者也。
是論之作。
菩薩有釋。賢首有疏。永明主此論而作宗鏡。故集
宗鏡中互相發明者作續疏。言續疏者。是續賢首
之疏。以顯不外賢首。亦不盡賢首也。其中以有法
立總別三量為一論提綱。智者即量以通論。則不
唯了法性一宗。併可了法相破相二宗也巳。

No. 764-B


大乘起信論主馬鳴菩薩略傳


馬鳴大士者。波羅奈國人也。昔為毗舍利國王。以
其國有一類裸人。如馬裸露。王遂運神通。分身為
蠶以衣之。後生中印土。馬人感戀悲鳴。故號馬鳴。
[001-0402c]
亦名功勝。以有作無作諸功德。最為殊勝。故名焉。
時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至其國。有一長者來趣
法會。祖謂眾曰。汝等識此來者耶。佛記聖者馬鳴
紹吾法者也。於是馬鳴致禮。問曰。我欲識佛。何者
即是。祖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彼曰。佛既不識。焉
知是乎。祖曰。既不識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鋸義。祖
曰。彼是木義。祖問鋸義者何。曰。與師平出。鳴却問
木義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然省悟。遂求剃
度。祖謂眾曰。如來懸記滅度後六百年。馬鳴當於
波羅奈國摧伏外道。度人無量。遂得付法。後於華
氏國轉妙法輪。顯諸神力。降伏魔事。時有外道索
師論義。集王大臣及四眾。俱會論場。師曰。汝義以
何為宗。曰。凡有言說。我皆能破。師乃指國王曰。當
今國王康寧。大王長壽。請汝破之。外道屈服。後造
甘蔗論十萬偈。復集百部大乘經義以造斯論。可
謂于羣藥中。但取阿陀之妙。向眾寶內。唯探如意
之珠。舉一蔽諸。以本攝末矣。


大乘起信論主馬鳴大士略傳詳在大士本傳
[001-0403a] No. 764
大乘起信論續疏卷上
馬鳴菩薩 造
梁三藏法師 譯
月氏國婆首那王子譯語沙門智
明雜華林釋 通潤 述疏


【大乘二字。是指無名無相不滅不生靈明絕待之
心體言也。以此心周遍含容。故曰大。運載一切。故
曰乘。
若據文論義。大以法言。以此法具有體。相。用。
三大故。乘以人言。以此法是諸佛菩薩所乘故。

據義論文。則大乘二字。人法皆通。如有人發大心。
修大因。證大果。此人則為大乘人。此法則名大乘
法。由所乘之法大。故能乘之人亦稱大也。起信者。
謂此大乘法。一切眾生平等具足。由無信力。故不
肯乘。道亦不載。所以長淪苦海。沒溺邪河。今論中
發明此義。欲人起正信而乘此大法也。上四字是
所詮。論是能詮。謂審明二本詳定指歸。令初心人
易信易入。故曰論也。問云。初心學人。信此大乘。有
何勝力。答。若正解圓明。決定信入。有超劫之功。獲
成聖之力。雖居生死。常入涅槃。恒處塵勞。不離淨
界。現具肉眼而開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
心之知見。
如太子具真王之相。迦陵超眾鳥之音。
[001-0403b]
將師子筋為琴絃。餘音斷響。以善見藥而治病。眾
患潛消。若那羅箭之功。勢穿銕鼓。似金剛鎚之力。
擬碎金山。則煩惱塵勞。不待斷而自滅。菩提妙果。
勿假修而自成。乃至等冤親。和諍論。齊凡聖。泯自
他。一去來。印同異。融延促。混中邊。世出世法。不可
說不可說之力。無能過者。佛藏經云。譬如有人。嚼
須彌山。飛行虗空。石筏渡海。負四天下。及須彌山。
蚊脚為梯。登至梵宮。劫盡燒時。一唾劫火頓滅。一
吹世界頓成。以藕[糸*系]懸須彌山手接四天下雨。雖
則如是。亦未為難。如來所說無相無為無生無滅
一味大乘平等法相。令人信解。是則為難。
以發此
心者。能翻一切塵勞門。成八萬四千三昧門故。乃
至云。此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真中
真。實中實。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纔肯信入。如師
子奮迅。威猛最雄。象王蹴蹋。勢力無等。故欲入此
門者。非信力不能。是故此論標大乘起信也。】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徧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


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將欲造論。故先致敬三寶。陳造論之由。首四句。皈
命佛寶。即報化佛也。眾聖不能及。故曰最。能超一
切聖。故曰勝。業。謂三輪業用。即不思議業也。遍知。
是意業最勝。色無礙自在。是身業最勝。救世。是口
業最勝。如來無意。以眾生之意為意。故能遍知。如
[001-0403c]
來無身。以眾生之身為身。故得色無礙自在。如來
無語。隨眾生根器說法而有語。故能救世。此最勝
三業。皆是如來同體大悲所成。悉隨眾生心之所
現。故總曰大悲也。者字結德屬人。
及彼下二句。歸
命法寶。及彼者。牒指報化二佛也。身體相者。蓋指
報化二身之體相為法身。即以法身為法寶。所謂
法性身。真如體也。法性者。即諸法自性。真如者。不
妄不變之稱。由深廣無涯。故以海喻。佛之所以為
佛。僧之所以為僧。皆藉此法。故下文云。一切諸佛
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無量
二句。是歸命僧寶。謂法性海中。具足無量功德。入
初地時。得證此性。從性起修。行如實行。名如寶修
行。等者。等諸地也。以三賢位依法熏習。未證法身。
不名如實故。有以無量功德藏一句屬上文者。若
據後譯云。無邊德藏僧。勤求正覺者。則屬下句為
順。
為欲下。出造論之由。由眾生不信真如是一法
界大總相法門體。而妄生異計。又不知如來藏是
善不善因。而橫起邪思。故論中先示正義者。令其
除疑也。對治邪執者。令其捨執也。分別發趣道相
者。令其起信根而乘大法也。有正信。乘大法。方能
紹隆三寶慧命不絕故。】


「論曰。有法。能功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此一論綱宗也。有法者。即本有法。若據下文。雙含
二義。一是體本法。即一體摩訶衍法。常恒不變。不
[001-0404a]
假修成。屬真如門。
二是自本法。即自體自相自用
摩訶衍法。迷覺覺迷。悉由熏習。屬阿賴耶。由諸眾
生。既不知真如為清淨覺。又不知黎耶為迷悟關。
妄起邪執別生異端。故論主先標有法二字為宗
本。次將有法於立義分中總立量云。眾生心是有
法。顯示摩訶衍義是宗。因云。真如生滅互相攝故。
同喻如金莊嚴具。又于真如門別立量云。真如是
有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是宗。因云。不生
不滅故。同喻如虗空。又於生滅門別立量云。阿黎
耶識是有法。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是宗。因云非
一非異故。同喻如微塵瓦器。立此總別三比量為
一論之綱。要人先向巳躬下頓悟真如。次于生滅
門中漸修漸證故。摩訶衍。此翻大乘。以是二門。皆
是大根器人所修法故。信者。即五根之一也。信有
三種。一信實有。謂于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
信有德。謂于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
謂于一切世出世善法。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
望故。有此信根。方能得入。
昔嚴陽尊者問趙州云。
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陽曰。一物不將
來。放下箇甚麼。州云。恁麼則擔取去。陽大悟。此從
真如有法上起信根者。
羅山問岩頭云。起滅不停
時如何。頭曰。咄。是誰起滅。羅山大悟。此從黎耶有
法上起信根者。
故宗鏡云。佛祖正宗。則真唯識。纔
有信處。皆可為人。如華嚴經以信為手。如人有手。
[001-0404b]
至於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
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
空無所得。有此利益。故造此論。】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因同。二者立義分略標大義。三者
解釋分廣釋令人生解。四者修行信心分依解起行。五者勸修利益分辯法不修如貧人數他寶故勸。」


【因緣分。出造論之所由。立義分。立此論之大義。解
釋分。析立義之隱微。修行信心分。為信未滿者。修
習信心故。勸修利益分。勸人進修必獲利益故。

當例經之三分。初一是序分。次三是正宗分。後一
是流通分也。】


「初說因緣分。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
有八種。云何為八。一者大事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
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造論因緣。有總有別。言總者。統言造論之所由。別
者。別顯此論之所為。苦有三苦。八苦。及二死苦。樂
有人天。二乘。及寂滅樂。今言離一切苦。是離分段
變易二死苦也。今言得究竟樂。是得無上菩提及
大涅槃樂也。】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
故。」


【根本有二。一真如。是菩提涅槃根本。二無明。是三
細六麤根本。今但言如來根本者。欲人向無明根
本邊入如來根本故。下文云。其旨趣者。無非離念
歸于真如是也。正解。即勝解。于決定境。印持為性。
[001-0404c]
不可引轉為業。五別境之一也。有正信可起正解。
故前云正信。而此復言正解也。有此正解。則見理
不謬。亦能正人之謬。故此當下文顯示正義。對治
邪執也。】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于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
故。」


【成熟者。謂熟處巳生。生處巳熟。堪任者。謂擔當此
事。永無退失。故下文云。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
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
無上菩提。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入正定
聚。畢竟不退。即住如來種中。名信成就。此當分別
發趣道相也。】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信心雖發。而現惑未除。心志不定。日用尋常為惑
所轉。未能純一。故云善根微少。信未滿足。未能擔
荷大法。故令修習信心。下文云。若有眾生善根微
少。久遠巳來。煩惱深厚。雖值于佛。或起人天二乘
種子。設求大乘。根則不定。遇惡因緣。即便退失。墮
二乘地。故說修行信心分。】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
網故。」


【雖發信心。而為惡業所障。魔鬼所侵。若不能守護
即受群邪。未得謂得。自生癡慢。故示方便。令護持
信心不退失故。故下文云。若人雖修行信心。以有
[001-0405a]
重障。或為魔鬼病苦所惱。或為世務牽纏。應當勇
猛精進。禮佛。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息。
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曰為示方便。善護其心。或
修三昧。為彼諸魔現形惑亂。當令觀察。勿墮邪網。
故曰遠離癡慢出邪網也。此當下品修。】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信心雖發。若無止觀對治。則墮凡夫及二乘地。故
令修習止觀。下文云。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
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
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此當中品修。】


「七者為示專念一心觀佛方便淨土。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以專心念佛攝護信心。令不退失也。下文云。眾
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自謂不能值佛。
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謂以念
佛因緣。隨順得生他方佛土。以常攝護信心。終無
有退。此當上品修。
巳上三種。皆是修習信心方便。】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


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由勸修䇿發。成前諸行故。此當勸修利益分。
有如
下。結前八種為造論之由也。】


「門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答曰。修多羅中
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領納于心生慧為解。所謂如來在
世。眾生利根指菩薩言。能說之人指如來。色心業勝。圓音一演指口業。異類等
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
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能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
[001-0405b]
有眾生無自心力。因覽教于廣論而得解者。自有眾生復
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文約而攝多義能取解
者。如是此論指起信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
說此論。巳說因緣分。」


【此設難通妨也。難曰。如上所說八種因緣。如來契
經。皆巳道過。何故復造斯論。答。由諸眾生根器心
行。利鈍不同。故領受解會。或經或論。其緣亦別。若
如來在世。師勝資強。故圓音一演。即異類眾生。一
觸耳根。隨機解悟。當爾之時。既有契經。又何須論。
若夫如來滅後。說者既無圓音。聽者不能等解。若
此契經。不立大義。不加詳釋。恐中下之機。終無解
入。所以契經之後復有論文。是則經有經功。論有
論益。隨時設教。各有所宜。非無謂也。言自力廣聞
而取解者。是自有識見。復樂廣尋經義。採取多聞。
以資性識者。自力少聞而多解者。亦是自有心力。
欲略尋經義。即知其要者。無自心力因廣論得解
者。是水母元無眼。求食須賴鰕者。復以廣論為繁。
樂總持者。是畏繁好簡。欲得一而得一切者。如是
下。正顯此論正為最後一等機設也。言廣大法者。
是暗指真如。深法者。是暗指黎耶。無邊義者。是暗
指二門之義。下文云。一者法。二者義是也。巳說因
緣分結也。】


「次說立義分大乘宗本。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
本論體。二者義體相用。」
[001-0405c]


【此即將前有法以立摩訶衍義。法謂軌則。指一心
言。以一心為萬形軌則故。義謂宗趣。指三大言。以
一心法具有三大為宗趣故。所謂能立門也。昔南
陽忠國師與紫璘供奉論義。奉曰。請師立義。某甲
破。師曰。立義竟。奉曰。是甚麼義。師曰。果然不見。非
公境界。故知未開口時。立義巳竟。纔說有法。巳是
葛藤徧地。況復刀刀。秖為婆心不覺多口。】


「所言法者不出于心。謂眾生心。是心則攝真如隨緣一切世間三細六粗出世間本如二覺法。」


【法身流轉于六道。名曰眾生。故以眾生心為有法
也。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者。此釋心之所
以名法也。心之一字。是包真妄言。謂此心能總攝
一切真如門清淨法。又總攝一切生滅門中染汙
法。由包真包妄。故總攝二門。大經云。心如工畫師。
畫出諸形像。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古德云。百
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性德。總在心原。是故一心
能攝萬法也。宗鏡問云。諸佛方便教門。皆依眾生
根起。根既不等。法乃塵沙。何故唯立一心以為宗
旨。答。此一心法。理事圓備。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寶
藏。萬行原。以一切法界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一
切眾生。皆同此心。諸佛巳覺。眾生不知。今為未知
者方便直指。以本具故。以應得故。是以若了自心。
頓成佛慧。可謂合百川為一水。摶眾香為一丸。融
鐶釧為一金。變酥酪為一味。故經云。若不了自心。
云何知佛慧。是以向外別求。從他妄學者。喻如鑽
[001-0406a]
氷覓火。壓沙出油。欲求濟用。徒勞功力。若能諦了
自心。不妄外求者。如從木出火。從麻出油。不壞正
因。速得成辦。故立一心以為宗旨。】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
摩訶衍體當體大乘種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
用故。」


【此明依一心法建立二種摩訶衍門也。難云。眾生
心法。既包真妄。通染淨。大乘是諸佛菩薩所乘真
淨法。豈諸佛菩薩所乘者亦通染妄耶。答。大乘雖
是真淨。要在眾生妄染中顯。以眾生心法。具有染
淨二分故。今立眾生心中一分常恒不變者。名真
如相。此真如者。即是大乘清淨法體。又立眾生心
中一分染淨因緣熏習者。名生滅相。此生滅者。復
能顯示自體。自相。自用故。故知大乘法本非妄染。
今隨妄染熏習。故即妄染以顯示也。問。何故真如
門中云即示。生滅門中云能示。答。言即示者。以真
如相全體即是大乘。若離真如。別無大乘之體。故
曰即示也。言能示者。謂此真如體中。具足無邊相
用。此相用者。不離眾生日用生滅。故即在此滅邊。
復能顯示真如自體相用。故云能示也。古德云。欲
識諸佛師。向無明心內薦取。欲識萬物不凋性。向
萬物遷變處薦取是也。問。何故依真如門所趣入
之摩訶衍法。唯立體名。依生滅門所趣入之摩訶
衍法。立自名。答。真如是泯相顯性門。不與萬法為
[001-0406b]
侶。不與諸塵作對。由無他相。亦無自相。以自他不
立。故獨示其體。他者。謂一切不善法。自者。謂一切
清淨法也。生滅是攬理成事門。其體全依真如。其
相用者。實由真如自體具足。但是為他染法所覆。
不能顯示。然要破他。方能顯自。故曰能示自體。自
相。自用也。立量可知。故大經云。唯心佛亦爾。唯佛
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古德云。具足凡
夫法。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凡夫若知。
即是聖人。聖人若會。即是凡夫。正此義也。問。一心
開真如生滅二門。有何所以。答。一心起大乘之信。
二門破邪見之執。約真如門。信妙理決定。約生滅
門。信業用不亡。可謂理事圓融。真俗無礙。
釋摩訶
衍論云。心真如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如來藏門。
無雜亂故。二者名為不二平等門。無差別故。三者
名為一道清淨門。無異岐故。四者名為不起不動
門。離作業故。五者名為無斷無縛門。無治障故。六
者名為無去無來門。無上下故。七者名為出世間
門。無四相故。八者名為寂滅門。無向往故。九者名
為大總相門。無別相故。十者名為真如門。無虗偽
故。如是十名。總攝一切諸佛法藏平等義理法門
名字。生滅門有十種名。一者名為藏識門。攝持一
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為如來藏門。覆藏如來法身
故。三者名為多相多異門。染淨之法過恒沙故。四
者名為起動門。相續作業故。五者名為有斷有縛
[001-0406c]
門。有治障故。六者名為有去有來門。有上下故。七
者名為世間門。四相俱轉故。八者名為流轉還滅
門。具足生死涅槃故。九者名為相待俱成門。無自
成法故。十者名為生滅門。表無常相故。如是十名。
總攝一切法藏種種差別法門名字。故知總立一
心。別含多義。真如門內。無自無他。生滅門中。有善
有惡。隨緣開合雖異。約性一理無差。如上十門。義
味方足。又開則無量無邊之義為宗。合則二門一
心之法為要。二門之義。容萬義而不亂。無邊之義。
同一心而混融。是以開合自在。立破無礙。開而不
繁。合而不狹。立而無得。破而無失。是為馬鳴之妙
術。起信之宗體也。】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真如。謂一切凡夫聖人
法。真如全徧平等。不增滅故。二者相真如所現為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
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根化身妙用不可思議故為用大。能生一切世間五戒人天善因出世間六度梵行成佛善因善因
果故以上顯用字大意。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
來地故。巳說立義分文不可不立義觀立義又不可不解釋。」


【此釋摩訶衍義也。
言體大者。謂眾生心體。與四聖
六凡。平等無二。名曰真如。此真如性。遍一切處。即
局在眾生黎耶窟中。其體未嘗不大也。
相大者。謂
眾生心。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名如來藏。此藏不空。
具攝無量性德不少剩故。雖為無明業相所䨱。其
相未嘗不大也。
用大者。謂眾生心具大作用。隨其
作用。皆能出生世間出世間善因善果。故雖在生
[001-0407a]
死業用。而用未嘗不大也。
然二乘凡夫。具此大體。
背之而不知。有此大相。遺之而不顧。有此大用。棄
之而不用。
唯諸佛。乘此而坐道場。唯菩薩。乘此而
登覺岸。由此一心具是三義。故立一心之義名大
乘也。】


「次說解釋分。解釋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指上言義大乘法義
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前分略示其源。此分廣疏其派。故曰解釋。
顯示正
義者。是能立門。對治邪執者。是能破門。分別發趣
道相者。是進修門。既明邪正。不涉枝岐。方進修故。】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
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此總釋立義分一心中真如生滅二種義也。
心真
如門者。謂本住性。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不動不轉。
平等一味。性無差別。此以清淨覺地為根本。
心生
滅門者。謂熏習性。隨熏轉變。成于染淨。染淨雖成。
性恒不變。只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
中。此以發業無明為根本。
問。此真妄二心。以何為
心。以何為體。以何為相。答。真如以靈知寂照為心。
不空無住為體。實相為相。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
無性為體。思慮為相。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者。謂真如門。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生滅門亦攝
一切世間出世間法。難云。真如是不變門。何故攝
[001-0407b]
世間法。生滅是隨緣門。何故亦攝出世間法。答。以
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真。有不變隨緣義。妄。有體空
成事義。由真不變。故妄體空。為真如門。由真隨緣。
故妄成事。為生滅門。以生滅即真如。故經說眾生
本來涅槃常寂滅相。以真如即生滅。故經說法身
流轉于六道名曰眾生。既知一心具此二門。故于
此中具彰二相。問。真如生滅各攝諸法。未知攝義
為同為異。答。生滅門中名為該攝。真如門中名為
融攝。該攝故染淨俱有。融攝故染淨俱亡。俱亡故
一味不分。俱有故歷然差別。】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真如法體
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
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巳來。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究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依義立名。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
念。不可得故。」


【此別釋真如常恒不變門也。立量可知。言此真如
即是華嚴一法界大總相緣起法門體。此一法門。
舉體全是不生滅。亦舉體全作生滅。故禪原集云。
謂一切聖凡根本。悉是一法界心。性覺寶光。各各
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秖以此心靈妙自
在。不守自性。隨迷悟之緣。成聖凡之事。故曰真如。
楞嚴名為性一切心。圓覺名為大陀羅尼。是也。難
云。現見諸法。各各差別。何得却言是一法界。答。宗
[001-0407c]
鏡云。一切諸法。原是一法。實無二相。因生妄念。遂
見差別。且如現見青白物時。物本自虗。不言我青
我白。皆是眼識自性任運分別。與同時意識計度
分別為青為白。以意辯為色。以言說為青。皆是意
言自妄安置。且如六塵性鈍。體不自立。名不自呼。
悉無自性。皆是意言。故曰。萬法本閒。而人自閙。是
以有心起處。萬境皆有。空心起處。萬境皆空。空不
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有非空。
則唯識唯心。若無于心。萬法安寄。先德亦云。一切
諸法。本自不言色。亦不言空。亦不言是非垢淨。但
人自虗妄計著。作種種解會。起若干知見。生若干
愛畏。若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巳一念顛倒而有。
知心與境。本不相到。當處解脫。當處寂滅。當處道
場。故知一切法從本巳來。下口不得。故離言說相。
安名不得。故離名字相。著意不得。故離心緣相。性
各滿足。故畢竟平等。各住本位。故無有變異。本無
造作。故不可破壞。更無二法。故唯是一心。即此一
心。是一法界。故名真如。以一切法唯是意言。伹有
假名。都無實義。不可得故。故大珠云。世間一切生
滅法。無有一法不歸如。宗鏡問云。何謂真心。何謂
妄念。答。妄念者。從能所生。因分別起。發浮根之暫
用。成對境之妄知。若離前塵。此心無體。因境起照。
境滅照亡。隨念生塵。念空塵謝。若將此影事而為
佛事。既為虗妄之因。只成斷滅之果。真心者。湛然
[001-0408a]
寂照。不從境生。含虗任緣。未甞作意。明明不昧。了
了常知。舒之無蹤。卷之無跡。如澄潭瑩野。明鏡懸
空。萬像森羅。豁然虗鑑。不出不入。非有非無。斯則
千聖冥歸。萬靈交會。信之者徹大道之原。體之者
成常住之德。諸佛同證此心。名成正覺。亦名天真
佛。法性佛。法身佛。如如佛。名雖種種。總是此心之
別號也。】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
體。無有可遣所遣者名相耳。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
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離言。不可念絕慮。故名為真
如。」


【難云。真心絕朕。理出有無。既曰真如。豈非墮名字
言說相乎。答。一心之門。微妙難究。知解罕窮。分別
不及。名為真如。不過借言遣言。非謂真如寔墮言
說名字相也。問。既一切言說皆可遣。而真如之名
獨不可遣乎。答。然真如之名可遣。而真如之體寔
不可遣。以一切法皆是一真。無餘剩故。問。既不可
遣。則真如之體定可立乎。答。亦不可立。以一切法
皆同一如。不欠少故。當知一切法。取不得。捨不得。
擬議不得。近傍不得。不可名目。強名真如。故玄沙
云。如如向上。沒可安排。恰似𦦨爐。不藏蚊蚋。此理
本來平坦。何用剗除。道不強為。建立乖真。若到這
裡。纖毫不受。措意則差。便是千聖出頭來。也安他
一字不得。】
[001-0408b]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
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
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入。」


【難曰。既真如法不落言詮。不墮思惟。諸眾生等。如
何著力。方能隨順。如何用心。方能得入。答。若知一
切法。本不可說。不可念。則無處著力。亦無處用心。
若就日用開口動舌說一切法處。而反觀能說法
者。本無一字可說。又就日用東攀西緣念一切法
處。而反觀能念法者。本無一念可著。如此著力。如
此用心。則不隨順于物。而能隨順真如矣。然雖如
是。尚存窠臼。猶未忘緣。未能得入。以現前猶存少
物故。若工夫挨拶到無可用心處。一念緣起無生
時。便能得入。渾身住在真如門中矣。故宗鏡云。若
入此門。則佛法皆平等顯現。不用記一字。念盡一
切經。不用解一法。會盡無邊義。不用說一字。常轉
正法輪。不用舉一步。徧參法界友。何者。若記得。是
想邊際。若解得。落意根中。若說得。是辯才門。若參
得。墮外道地。並不中自巳地。此中不收。如手撮虗
空。徒勞心力。所以道。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
後。存之一一皆空。亡之處處咸有。第一不得于一
機一境上守文作解。實無定法如來可說。此法門
中不論此事。但知自心即休。不更思前慮後。
昔長
慶初參靈雲。問。如何是佛法大意。雲云。驢事未去。
馬事到來。師如是參究二十年。坐破七個蒲團。不
[001-0408c]
明此事。一日捲簾。忽然大悟。乃有頌曰。也大差也
大差。捲起簾來見天下。有人問我解何宗。拈起拂
子劈口打。如長慶七破蒲團時。便是隨順。捲簾時。
便是得入也。問云。入此門時。有何功德。答。真心自
體證入之時。非言所詮。湛如無際之虗空。瑩若圓
明之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追。以功德過患二門
絕對待故。故經云。心處無在。無在之心。唯是一心。
一心之體。本來寂滅。不可以有無處所窮其跡。不
可以識智詮量指其體。唯有入者。只在心知。如擣
萬種香為丸。爇一塵而具足眾氣。似入大海水中
浴。掬微滴而巳用百川。執礫而盡成真金。攬草而
無非妙藥。空器悉盈甘露之味。滿室唯聞簷蔔之
香。眾義同歸。千途兢入。若論一心性起功德。無盡
無邊。若以有量之心。讚無為之德。任盡神力。一毫
難述。以信入之人。悉皆現證。即凡即聖。感應非虗。
堅信不移。法空之虗聲自息。明誠可驗。靈潤之野
焰俄消。豈假神通。心魔頓絕。匪𠙥他術。識火自消。
除不肖人。不明斯旨。】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
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
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此釋立義分中真如相之相字。以空不空。是真如
之相故。言如實空者。以如來藏。空無妄染。不立一
法故。如寔不空者。以如來藏。萬德皆備。不捨一法
[001-0409a]
故。】


「所言空者。從本巳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
法差別之相。以無虗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
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
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
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
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此釋真如空相也。一切染法不相應者。謂一切染
法不與真如相應。故曰空也。差別相。即有無一異
等言說相也。虗忘心。即分別相也。此二染法。即徧
計執也。謂真如雖在語言分別中。而真如寔不與
語言分別相應。即語言分別。未嘗染污真如也。喻
如太清。雖為雲霧點染。而太清實不與雲霧相應。
即雲霧點染初未嘗污太清也。當知真如是離念
境界。不可以有無思。不可以一異說。若定有有無。
遮彼有無。有俱非句。今有即無。何有非有。今無即
有。何有非無。故雙非亦寂。若有無有二。可名俱有。
今有即無。則有外無無可與有俱。今無即有。則無
外無有可與無俱。故俱有亦不得立。故古德云。離
言說者。不可以言談。離心緣者。不可以心度。實謂
心言路絕。唯證相應耳。且夫言說者。從覺觀生。是
共相和合而起。分別者。因意識生。由計度比量而
起。以要言之。皆由不覺。名相隨生。若無不覺之心。
一切諸法。悉無自相可說。故知說有。是增益謗。說
[001-0409b]
無。是減損謗。說非有非無。是相違謗。說亦有亦無。
是戲論謗。有無既爾。一異亦然。四句既離。百非自
遣。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若有
一法。不名法身。若無一法。不名法身。若剩一法。不
名法身。若欠一法。不名法身。若于法法上求空。便
于門門中解脫。故曰太末虫。處處能緣。獨不能緣
于火聚。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于般若。今對
妄染是無。故說為空。非離妄心外。實有可空也。】


「所言不空者。巳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
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
唯證相應故。」


【此釋真如不空相也。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
尸德。今隨五欲等。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
由妄染既除。真心獨露。淨法滿足。故曰不空。所謂
垢盡明現也。故經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先
德云。靈光獨耀。逈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
性無染。即是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問。上云真
如離相。一切皆空。若淨法滿足。亦應有相可取。何
得言離一切相。答。雖有淨法。寔無可取。以此淨法。
是智色不空之性。是離念境界。唯親證者始得相
應。向人吐露不得。豈分別心所可取哉。故先德云。
[厂@既-旡-日+口*頁]此法是眾生之本原。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
一切相。不可以言語分別有無推求而得。但心心
相即。印印相契。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巳。故宗鏡
[001-0409c]
云。如群盲眼開。分別照境。驗其真體。終不摸其爪
牙。見乳正色。豈在談其鵠雪。實見月人。終不觀指。
親到家者。自息問程。唯證相應。不俟言說。又云。伹
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如不動。此不動外。更無毫釐
法可得。】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
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


【此別釋生滅隨緣熏染門也。立量可知。依如來藏
故有生滅心者。正顯生滅妄心。本無有體。是依不
生不滅如來藏性而起。故說生滅依如來藏。此即
如來藏為可依。生滅為能依也。生滅心。即指最初
生相無明也。不生不滅。即真如也。良由如來藏性。
寔本真淨。伹為最初不覺。忽起動心。遂轉此如來
藏。名為識藏。更無別體。故楞伽云。如來藏為無始
虗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是也。此阿黎耶識。即藏
識也。具三藏義。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也。言能藏
者。是能持義。猶如庫藏。能藏一切寶貝等物故。言
所藏者。是所依義。猶如庫藏。是寶貝等物所依故。
執藏者。堅守不捨。猶如金銀庫藏為人堅守故。由
斯真妄。非一非異。和合一處。則真如不獨。生滅有
依。故能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可凡可聖。可智可愚。
為龍蛇混雜之鄉。作凡聖同居之地。迷者迷此。悟
者悟此。聖從此出。凡從此入。是知轉愚成智。革凡
成聖。要在此門著力。打破此門。便能闖入真如門
[001-0410a]
矣。問。既一心具有真如生滅二義。不相捨離。何故
真如門中不兼生滅。生滅門中必兼真如。答。此有
深義。余甞于此會得周易陰陽奇偶之義。今借此
發明。乾陽為奇。坤陰為偶。夫乾陽者。即真如光明
藏也。坤陰者。即無明也。然奇不藉偶而成奇。而偶
實藉奇而成偶。蓋孤陽不生。及其隨緣而與陰為
偶。則變化出而萬物生矣。故乾卦內外三爻皆奇。
坤卦內外三爻皆偶也。此真如門如乾奇。此生滅
門如坤偶。蓋真如不待生滅成真如。而生滅必待
真如成生滅。由真如本無生滅。一隨緣與生滅為
偶。則三細六粗。變化百出。故在真如門。則獨行無
侶。在生滅門。則真妄和合。故知此門為凡聖交錯
之地。一入真如。盡成覺體矣。故楞伽云。如來藏者
名阿賴耶。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水。常無斷
絕。又密嚴經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
指鐶。展轉無差別。此言賴耶體即如來藏。與妄染
合。名阿賴耶。更無別體。以真如不守自性。變識之
時。此八識體即是真如隨緣之義。亦可眾生迷故。
成阿賴耶。如來悟故。成如來藏。如金隨工匠緣成
時。轉作指鐶。如指鐶隨爐火緣壞時。却復為金。成
壞展轉。但是一金。更無差則。問。此法性宗與法相
宗。如何辯別。答。法相多說事相。法性唯談理性。如
法相宗。離八識無眼等諸識。若法性宗。離如來藏
無八識。又法性宗中。以第一義心。隨緣成有。即為
[001-0410b]
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議熏不思議變。
是現識因故。若法相宗。第一義心。伹是所迷。非是
能作。有三能變。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又云。法
相無體。是法性宗。法性有體。是法相宗。今此是約
法性圓教以明正量。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
若破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皆著一邊。俱可思議。
今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
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可知。然則分宗辯
相事則兩分若性相相成。理歸一義。】


「此識有二種義真如有二一不變義二隨緣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
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前立眾生心為有法。通攝二門。此以阿黎耶識為
有法。別開覺不覺二義。若在覺義邊。則生一切淨
法。攝一切染法。若在不覺義邊。則生一切染法。攝
一切淨法。故曰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也。此中覺即
是悟。不覺即是迷。以此門能成能壞故。成則頓成
天真之佛。壞則壞滅諸功德門。故永嘉云。是以禪
門了却心。頓入無生慈忍力。又曰。損法財。滅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識。迷悟關頭。正在此處。故分二義
也。昔有僧問雲菴禪師。如何是無明住地。即是諸
佛不動智。適有童子掃地。菴喚云。童子。童子回首。
菴云。此便是如來不動智。又問童子。如何是汝佛
性。童子惘然。菴曰。此便是住地無明。故知或悟或
迷。不離當處。】
[001-0410c]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
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顯出纏相。依此法身。說名
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
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
始覺。」


【此釋覺義。以心體離念為覺。則知動念是迷。以離
念則徧。則知動念即隔。以離念為法界一相。則知
動念為十法界差別相。以離念為如來。則知動念
為眾生。以離念為平等。則知動念為不平等。以離
念為法身。則知動念為業識身矣。是故一切眾生
皆依妄念。故謂之迷。若了妄念無有根本。非內非
外亦非中間。三世推求。悉不可得。便是智體。由此
智體。便證如來平等法身。即此法身。即是眾生本
來面目。亦名清淨覺地。亦名本覺。問。既曰本覺。原
是本有。即不覺時亦未曾失。何故必待親見。始名
本覺。答。此雖本有。但一向為無明所覆。由不知故。
不名本覺。今以自覺聖智照破無明。識得此物本
來舊有。不是新成。故名本覺。此本覺義。是對始覺
言也。問。本覺理有。始覺修生。此二覺心。是同是異。
答。本覺始覺本非二物。由自覺智。照惑無本。即是
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非有智外如為智所證。
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是故本覺因始覺而得名。
始覺因本覺而立號。非有異也。故大經云。如因日
光照。還見于日輪。以佛智慧光。見佛所行道。以依
[001-0411a]
本覺而有不覺。由不覺故。復以聖智照破不覺而
合本覺。故名始覺。故知始本合一。名究竟覺。不然。
伹名相似隨分覺也。昔忠國師問紫璘供奉云。佛
是何義。答。是覺義。師曰。曾迷否。奉曰。不曾迷。師曰。
用覺作麼。故知對迷說覺。若無迷亦無覺也。問。始
本二覺。攝何等法。答。本覺所攝。即大智慧光明義
等。始覺所攝。即三明八解乃至十力四無畏十八
不共法等。又云。淨法之體屬本覺。淨法之用屬始
覺。問。本覺與真如何別。答。本覺之名對始覺義說。
故在生滅門中收。非真如門。殆至染緣既盡。始本
不殊。平等絕言。即真如相矣。此中大意。明依本覺
而有不覺。因不覺故而成始覺。如因地而倒。因方
故迷。又因地而起。因方故悟。故直見者。如開藏取
寶。剖蚌得珠。光發襟懷。影含法界。如經頌云。如人
獲寶藏。永離貧窮苦。菩薩得佛法。離垢心清淨。或
不悟者。自生障礙。】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上以本始合一覺。此以究竟不究竟分二覺也。以
登峯造極。無可進步處。名究竟覺。以路途之樂。未
到家者。名相似隨分。總名不究竟覺。心源。是指心
之初起說。即生相無明也。】


「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
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問。究竟不究竟。約人約法。其義云何。如凡下。初顯
[001-0411b]
斷滅相無明。即起業相。是在信位。非究竟覺也。謂
未入初信巳前。不信真如是安身立命處。不信三
寶是歸依處。不知惡因。不識惡果。廣造惡業。今既
創發信心。覺知前念所造惡業。定招果報。遂修十
善。能止後來惡念更不續生。此當滅六粗中起業
相也。然但止後來惡念不生。未能止其不著善相。
故雖名覺。猶然與不覺同。以未能伏惑故也。】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于念異。念無異相。以
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二。顯斷異相無明。是相似覺。非究竟覺也。二乘觀
智。即人空觀也。初發意。即三賢位。此位菩薩雖未
同二乘徧證人空。然於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
同論也。異相無明。即六粗中執取相計名字相也。
謂此無明。迷前染淨違順二境。更起六識人我見
愛。執種種差別名。計種種差別相。故名異相。今此
菩薩。既覺種種異名異相。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故
捨此異念。而令此念不作異相也。以伏分別我法
二執。空名義自性差別。能捨分別事識現行。故曰
粗。然現行雖伏。種子猶在。依稀髣髴。見道不真。正
如夢中將覺未覺。朦朦朧朧。名相似覺。故唯識云。
現前立少物。為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
識。】


「如法身菩薩等。覺于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
相故。名隨分覺。」
[001-0411c]


【三。顯斷住相無明。是隨分覺。亦非究竟覺也。住相
有四。由無明力。不覺動相。即是不動。轉成能見。名
曰轉相。由無明力。依前能見。不了無相。遂令境界
妄現。名現相。由無明力。迷前自心所現之境。妄起
分別染淨之相。名智相。由無明力。不了前所分別
空無所有。復更起念相續不斷。名相續相。此位菩
薩。次第覺知四種無明。執著妄法。故初地覺相續
相。二地至七地覺智相。八地覺現相。九地覺轉相。
由常覺不住。故曰覺於念住。念無住相。前伏分別
現行。故曰捨。此斷分別種子。故曰離也。以初地雖
斷分別法執。證一分平等法身。尚有俱生法執。故
從二地乃至九地。隨巳分量。分斷分證。名隨分覺。】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
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佛果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
故。」


【四。顯斷生相無明。名究竟覺也。由無明力。不覺心
起。轉彼淨心而有其念。故名生相。亦名業相。然此
業相。相見未分。甚深微細。唯佛能知。今此菩薩學
窮行滿。無所事事。故將往昔求正覺心。至此一時
放下。名一念相應。始覺心初起處。以遠離生相無
明。故得瞥見父母未生巳前面孔。如忘忽憶。如醉
忽醍。名曰見性成佛。即證佛地無生法忍。却將去
後來先作主公者。轉成常住真心。名究竟覺。故經
[001-0412a]
云。菩薩知終不知始。如來始終皆知。始謂生相。終
謂餘相。是故下。結歸無念。言眾生雖未能離念。但
肯向日用中觀察。無念者。是何等物。如此用心。此
人漸與佛智相近。去佛不遠。即為向佛智矣。況親
證無念者哉。故宗鏡問云。佛稱覺義。覺何等法。答。
無法之法。是名真法。無覺之覺。是名真覺。則妙性
無寄。天真朗然。華嚴經頌云。佛法不可覺。了此名
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無字寶篋經云。爾
時勝思惟菩薩白佛言。何等一法是如來所覺。善
男子。無有一法如來所覺。善男子。于法無覺。是名
覺法。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
滅。而如來證覺。是以若不見一法。則常見諸佛。千
里同風。若見一法。即不見諸佛。對面胡越。故知背
心合境。頓起塵勞。背境合心。圓照法界矣。問。華嚴
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則一念相應在發心時。
何故此中却在最後。答言。最初者。猶如遠行。始於
初步。然初步之後。非謂無後步也。此取最後者。如
遠行以後步為到。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
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
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
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問。心念初起之時。正由不覺。實無初相可知。而言
[001-0412b]
知初相者何也。答。即謂無念。由無念故。即知前念
是生相也。若以有念觀生相。則生相重重。又烏能
知。必無念而後知初相也。正如翳人。見空中花。必
無翳人。方見空中花不有也。故自十信以至菩薩
地盡。雖覺有相似隨分之不同。然總墮眾生數中。
皆名不覺。以未至離念境界。未出無明窟宅故。唯
佛一人。方得無念。獨證覺性。始得徧知一切眾生。
皆在淨覺心中亂起亂滅。正如野馬塵埃狂花幻
影之在太虗亂起亂滅也。問。何故得無念者。方知
眾生心指生滅。其餘不知。答。以得無念者。圓證真
如平等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故得一覺一切覺。問。
必無念時。始得遍知生住異滅。然則始覺。亦先覺
滅住異而後覺生相乎。答。雖始覺知生住異滅。寔
非先知滅而後知生也。以四相之體。皆從本覺體
上一念不覺俱時而有。實無自體。即此四相。本來
平等同一覺性。故知迷則俱迷。覺則齊覺。非謂始
覺有先後也。故圓覺云。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問。前
文言四相覺有先後。此言四相俱時齊覺者。何也。
答。四相流轉。總一夢心。處夢之時。謂為先後。各各
隨其智力淺深。分分知覺。至于大覺。則知夢中四
相。唯一淨覺。無有體性可辯前後。故曰俱時而有。
皆無自立也。故攝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
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一剎那。即無念也。楞伽
云。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以剎那流轉。必無自
[001-0412c]
性。無自性。即是無生。若非無生。即不流轉。是故契
無生者。方見剎那也。淨名云。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楞伽云。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
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此皆發明真心隨緣
造作諸法。別無體性。唯是真心。故知四相即是真
心。不覺全同本覺。】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此言因本覺而隨不覺。因不覺而生始覺。因始覺
而發用也。本覺者。即本有清淨覺體也。染分別者。
即熏習染污不覺也。隨者。言本覺不變而能隨染
緣也。生二種相者。謂斷染成淨。顯出二相。非新生
也。不離本覺者。正顯二相。在染在淨。皆不離本覺
也。言智淨相者。即始覺智隨染還淨之相也。言不
思議相者。是始覺智還淨起用之相也。】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
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此義云
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
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
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
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
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
智性不壞故。」


【依法力熏習者。謂藉真如內熏之力。及法界等流
[001-0413a]
教法外熏之力。依此二種熏力。修習資粮位中加
行善根。至登地巳。證如實理。行如實行。以至十地
行中。方便滿足。方得破除心識。淨智現前也。和合
識。即黎耶也。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故。相續心即
微細意識名相續相故。摧碎之謂破。掃蕩之謂滅。
此在金剛無間道時。用金剛智。破滅心識。則平等
法身。從茲發現。大圓鏡智。亦得淳淨矣。問。此智既
巳隨染分別。若心識破滅。此智何故獨存。答。凡是
心識。皆是無明。而無明相。不離覺性。則知無明實
性。即是佛性。故不可壞。以是心識屬無明故。又非
不可壞。故涅槃經云。因滅無明。得涅槃燈。故知無
明雖滅。覺性不壞。如大下喻明。海水喻覺性。風喻
無明。波喻心識遷流無常。水相風相不相捨離。喻
覺性無明和合一處。俱時而轉。以本覺心不自起
故。當資無明之力。方得生起。根本無明。不自轉故。
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轉。如水不自作波。當因風
力。風不自現動相。要資水方現動相。故經云。煩惱
大海。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性體
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風雖動而水
無動相者。喻無明動而覺性不動也。風滅則動相
滅。而濕性不壞者。喻無明滅而心識滅。智性不滅
也。昔有僧問大隨云。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
箇壞不壞。隨曰。壞。僧曰。甚麼則隨他去也。師曰。隨
他去。僧問龍濟。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
[001-0413b]
不壞。師曰。不壞。僧云為甚麼不壞。師云。為同大千。
亦是此意。】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相。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
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
種而現。得利益故。」


【此言轉智而現報化二身也。下文云。以有如是大
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
用是也。能作一切勝妙境界者。下文云。謂諸佛如
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
離於施作是也。實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虗空無
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
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
深法性。是名妙境界。隨眾下。謂凡夫二乘身所見
者名應身。三賢十地所見者名報身也。】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虗空等言覺體無所不徧。猶如淨鏡言無所不顯。」


【此將上文真如門中二義。及本覺門中二義。和合
一處。以顯生滅門中本始二覺。即真如故。蓋覺體
是如如理。覺相是如如智。故有如理如智之名。法
身智身之號。前雖各立宗因。未有喻合。至此總以
淨鏡為同喻。以顯三支無過之宗。喻義既明。則知
若聖若凡。說同說異。皆是鏡中影像故。先德云。若
言眾生心性。即諸佛心性。是別教義。圓教心性。是
一寂光。無彼無此。極十方三世佛及眾生邊際。成
一大圓鏡。無有同異。佛及眾生。皆是鏡中影像故。
[001-0413c]
故曰。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


「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言本覺本來無妄。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
可現本覺體空無妄。非覺照義故無物可照。」


【先以真如二義立比量云。覺體如實是有法。空為
宗。因云。遠離一切心境故。同喻如淨鏡。以鏡為同
喻者。鏡中本無眾像故。無法可現者。遠離一切依
他法也。非覺照義者。遠離一切遍計心也。以依他
徧計。皆是鏡之塵垢。非鏡之光明故。正言一法不
存。一念不動。離遍計依他是如實覺體。名空如來
藏。圓覺云。虗空性故。常不動故。古德云。常了一切
空無物當情。是諸佛用心處。】


「二者因內現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
現。不出本身清淨故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寔
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
眾生故。」


【量云。如實覺相是有法。不空為宗。因云。因熏習故。
一切世間境界悉于中現。同喻如鏡。以鏡為同喻
者。胡來現胡。漢來現漢故。一切世間。即三世間也。
以三世間。不出本覺清淨鏡故。問。若以鏡為同喻
者。鏡亦有因熏習乎。答。此中言因熏習者。是覺體
中本來具足大智慧光明因。故能現三世間。如淨
鏡具足光明因。方能現群像也。此正顯覺性內因
熏習。如淨鏡光明。非若黎耶有染淨新熏因也。不
出等者。言此鏡中所現境界。非從內出。不從外入。
[001-0414a]
不因境界出而失其鏡。不因境界入而併壞其鏡。
以此心鏡是常住故。以三科七大皆實性故。問。眾
生世間。是無明染法。若具足圓滿。何得言覺體不
染。故通云。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以智體不動。具足
無漏清淨種子。熏習眾生世間。故得淨法滿足。染
法不能染也。言具足者。正顯不自外來也。巳上二
義。約真如門說。故無修證。下約生滅門說。故有修
證也。】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
淳淨明故。」


【次以本覺二義作比量云。不空法是有法。淳淨明
故是宗。因云。出離故。同喻如鏡。以鏡為同喻者。鏡
體若為塵封。則無現相之用。必鏡體清淨。然後能
現相故。喻如眾生雖具大圓鏡智。然為二障蒙蔽。
藏識蓋覆。不能出離。光明不發。故假磨拭之功。去
其重垢。令其明淨。然後照物也。煩惱礙智礙。即二
障也。和合。即阿黎耶識。離和合故淳。離煩惱故淨。
離智障故明。出離三過。圓滿三德。名法出離。】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
善根。隨念示現故。」


【量云。出離法是有法。徧照眾生心是宗。因云緣熏
習故。同喻如鏡。以鏡為同喻者。以能作增上緣遍
照眾生妍醜故。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眾生之心巳
出二障。巳離和合。故能作增上緣遍照眾生之心。
[001-0414b]
隨彼心念現身說法。此即自得此鏡。復將此鏡以
照人也。永嘉云。心鏡明。鑑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像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所謂不思議
業用也。
釋覺義巳竟。】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
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
若離于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
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
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此下釋不覺義也。言不覺者。即無明也。是事不知。
號曰無明。以不覺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肯承當。
故但起無明。只成倒想。如夜繩不動。疑之為蛇。暗
室本空。怖之為鬼。此眾生之迷根也。前以始覺契
本覺。名始本不二法界一相為覺。此言無始覺契
本覺。不達法界一相。故迷清淨覺體。有不覺心。瞥
然生起。遂轉此清淨覺心。而成最初一念。名為生
相無明。由此無明一迷。從迷積迷。空歷塵沙之劫。
因愛生愛。永昏長夜之中。然此無明。無有自相。不
能自立。皆依清淨覺體而有。喻如迷人。以東為西。
惑南為北。其寔西北。不離東南。若離東南。別無西
北故。眾生下。法合可知。以有下。發明覺與不覺。是
對待立也。由對彼不覺。即此如實知者。名真覺也。
若無不覺。真覺之名無處安立。故圓覺云。眾幻滅
無處。成道亦無得。故知覺與不覺。是兩頭語。真如
[001-0414c]
門中。實無此事。首楞嚴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
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
滅妄名真。又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故宗鏡
問云。不覺妄心。元無自體。今巳覺悟妄心起時無
有初相。則全成真覺。此真覺相。為復隨妄俱遣。為
當始終建立。答。因妄說真。真無自相。從空起妄。妄
體本空。妄既歸空。真亦不立。大智度論云。若世諦
有如毫釐許有寔者。第一義諦亦應有實。故知凡
立真妄。皆是隨他意語。化門中收。若頓見性人。誰
論斯事。洞山云。這個猶不是。何況張三李四。真空
與非空。將來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髮擬。只
如云這箇猶不是。豈況諸狂機謬解。所以云心不
繫道。亦不結業。道尚不繫。降茲可知。】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云何
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
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
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六塵
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前明依本覺而起不覺。此明依不覺而起三細。所
謂無明不覺生三細也。由前對真如三大後對六
粗故立此三細也。由無明一動。迷體大而為業識。
迷相大而為能見。迷用大而為現相也。言無明業
相者。謂此業相。從無明起。名根本發業無明。此中
業通因果。以心動是業因。故曰心動說名為業。以
[001-0415a]
招報是業果。故曰動則有苦。果不離因者。正言粗
中業果。不離最初一念業因。所謂因果交徹也。先
德云。一翳在目。千花亂空。一妄在心。河沙生滅。反
顯覺心一發則不動。不動則證平等法身。故大經
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亦是因果交徹也。二者下。
釋轉相也。由無明覆蓋大智慧光。不能徧照。成能
見相。即根性也。楞嚴指此為見精聞精等是也。反
顯不動時。即是無見頂相。三者下。釋境界相也。以
無明力。轉此第一義諦境界。為世諦境界。即器界
也。反顯無見則是第一義境界。攝論云。意識緣三
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
由不可知。故曰細。此皆八地巳上所知境界。非餘
所知故。問。此中立義。與唯識宗為同為異。答。亦同
亦異。唯識宗立四分。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
證自證分。此中亦立四分。一真如。二阿黎。三見分。
四相分。兩相符合。故同。然唯識以生滅業識為根
本。相見為依他。此中以真如為根本。即後二分皆
屬依他。故異。】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
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
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
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
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于名
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
[001-0415b]
報。不自在故。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
皆是不覺相故。」


【前以真如為因。無明為緣。而生三細。此以無明為
因。境界為緣。復生六粗。楞伽云。譬如大海水。境界
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是也。
言智相者。
由無明故。不了自心所現境界。依于境界。分別好
醜初起愛憎。名為智相。
言相續者。謂依憎愛心生
苦樂受。覺心。即覺受也。由苦樂受領憎愛境念念
不斷。名相續相。此二徧計。即是六根對境而生。微
細意識。即末那也。所以祖師云。不怕念起。唯慮覺
遲。又云。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以心生即是罪生。是
以初心攝念為先。是入道之階梯。禪原集云。攝心
一處。便是功德叢林。散慮片時。即名煩惱羅剎。故
知不覺最初一念因成之假。寧免後念相續成事
之過乎。
言執取者。謂依苦樂二受。于六塵境。攀緣
不息。苦亦不捨。樂亦不離。愈苦愈執。愈樂愈取。名
執取相。故經云。眾生心性。猶如獼猴。獼猴之性。捨
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取著六塵。無暫住時。


計名字者。由執取故。復恐於六塵境忘其相狀。故
於彼境。安立種種名字。於是計著名字。分別不停
永無忘失。名計名字相。故經云。相名常相隨。而生
諸妄想。此二徧計。又從微細意識。引生粗意識也。


此上四相。皆由不達境界是自心現。於境界上起
憎愛。生苦樂。取相計名。深生惑著。不肯放捨。此由
[001-0415c]
能見為根。能現為塵。由此根塵。生起四種惑相也。
下二相。是造業受報也。
言起業相者。由業習氣與
二取習氣。發動身口。造一切業。名起業相。即業因
也。言業繫苦者。既有業因。遂感異熟苦果。由業繫
縛。隨業輪轉。不得自在。名業繫苦。此二皆從無明
愛取三種煩惱生也。當知下。結顯無明為因。生一
切染法。以三細六粗。總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故。
嗚呼。至德之世。耕而食。織而衣。同與鳥獸俱。族與
萬物並。山無蹊隧。澤無舟梁。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當此之際。含哺而嬉。果腹而遊。何愛何憎。何苦何
樂。何名字取著之有。故知太古之民。具有三細。六
粗未發。爰自中古。至德漸漓。淳風漸喪。而愛憎漸
起。苦樂漸生。然未至於計名著相也。殆至伏羲。造
書畫卦。名相斯興。雖是菩薩應時設化。對病設藥。
自茲以降。無論愚智。類皆墮在名相中。無以反其
性情。由是惑業習襲。報應綸輪。塵沙劫波。莫之遏
絕。故我釋迦世尊。乘悲願力。現相人中。直指本來
清淨覺體。令人反情復性。得大受用。逍遙乎無為
之宅。游戲乎寂滅之場。非三界四生同體之悲。肯
如是乎。故知聖人出世。必因其時。非漫然也。】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
異相。」


【由前黎耶一量。但立宗因。未曾說喻。其於三支是
缺減性。故立喻以足之。方成真能立也。立量云。阿
[001-0416a]
黎耶識是有法。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是宗。因云。
非一非異故。喻如微塵瓦器。言同相者。即同喻也。
以不覺中同覺性故。喻如瓦器皆同微塵也。由同
相顯示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異相者。異喻也。由異
相顯示真如。作一切法。謂不覺中雖同覺性。因四
聖六凡之相。各各有異而性亦有異。喻如瓦器雖
同是微塵。因瓦器之相各各有異。而微塵亦異也。
又云。以真如故同。以無明故異。又云。以本有故同。
以新熏故異。】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
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
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
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
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
相無可見故。」


【瓦器皆同微塵性相者。喻無漏所發淨業。與無明
所發染業。皆悉是幻。總不離真如一法界大總相
法門。以真如不變。隨緣成一切法故。文殊師利答
第一經云。佛問文殊。汝久遠來普遊十方剎中。見
何殊事。答曰。我久遠來不見餘事。唯見微塵。佛言。
汝百年中居於輪家。不見種種瓦器相耶。答。我唯
見塵。不見瓦器。佛言。汝實不見地水火風山川林
樹種種相耶。答云。我實不見相。唯見微塵。佛言。汝
實見微塵耶。答云。我久遠不見微塵。佛言。善哉。汝
[001-0416b]
能覺一相。即是無相。若仁者如是覺。依一相門。一
切眾生本來常住等。問。眾生本來是佛。應無眾生
色相可見。何故現見眾生色相。答。此所見者。是眾
生真如隨其染業。幻作此相。寔非本具如來智身
也。以智身無相可見故。是知一切法界眾生。皆含
佛智。但以情塵自隔。不能內照。空埋金藏。枉蔽靈
臺。如鬬沒額珠。醉迷衣寶。不因指示。何以發明。但
能破塵出經。恒沙佛性一時皆了。是知水未入海
不鹹。薪未入火不燒。若入此門。皆同一照。無一心
而非佛心。無一事而非佛事。未見剎那頃。不是如
來得菩提時。無有芥子許。非是如來捨身命處。】


「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
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瓦器各各差別者。言生佛雖同一法界。以無漏所
起淨業。與無明所起染業。各各不同。故界界互別。
性性各異。故名異相。佛問舍利子。汝見此土。作何
心見。答曰。我見此土山川林樹砂礫土石日月宮
殿舍宅等種種相。各各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
狹少。心有高下。見如是異等。問。何故聖凡。皆屬生
滅門收。答。以真如門。聖凡不立故。是故十方眾生。
全是佛體而無分劑。以不知故。甘稱眇劣。稟如來
之智德。自墮愚盲。具廣大之威神。反跧小器。所以
誌公云。法性量同太虗。眾生發心自小。由斯義故。
方見全佛之眾生。惺惺不昧。全眾生之佛。歷歷無
[001-0416c]
疑。悟本而自達家鄉。得用而如親手足。云何迷真
抱幻。捨實𠙥虗。辜負巳靈。埋沒家寶。高推上聖。自
鄙下凡。都為但誦空文。未窮實義。空記即心即佛
之旨。親省何年。高談萬法唯識之宗。誰當現證。既
違教觀。又闕明師。雖曰紹隆。但成自誑耳。
巳上釋
立義分中心生滅三字竟。】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
云何。以依阿賴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
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此釋立義分中生滅之因緣也。正謂清淨心本無
生滅。而忽起生滅。恐人認為自然。故說生滅皆隨
因緣。非自然也。眾生依心意意識轉者。眾生二字。
除佛一人。其餘自凡夫。以至十地菩薩悉在其中。
以前云。一切眾生不名覺故。依有能依所依。所依。
即心意識。能依。即眾生也。心意意識。若據相宗解。
集起名心。思量名意。分別名識。意謂自凡夫。以至
十地菩薩。生滅滅生。各各不同。統而言之。皆依心
意意識而轉覺為迷。亦由心意意識而轉迷為覺
也。如楞伽云。心如工技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
侶。妄想觀眾伎。如歌舞工伎之人。隨他拍轉。拍緩
則步緩。拍急則步急。眾生亦如是。意地若生。身輪
動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故曰。身非念輪。隨念所
使。故知或迷或覺。皆從意轉。前文不立末那。此中
亦不明指末那。據下五種。俱名為意。而以意識續
[001-0417a]
之。則末那意。實通三細六粗。以半分屬業識。半分
通意識故。問。眾生依心意意識而轉覺為迷。此義
云何。答。以一切眾生皆以黎耶為因。無明為緣。由
此二種為因緣故生五種意。謂不覺故心動名業
識。復從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相續名意。復從
此意。計名著相名意識。是故一切眾生皆依心意
意識而轉覺為迷也。問。前云依無明故而有黎耶。
何故此中說依黎耶而有無明。答。有二義。一由無
明動彼覺心成黎耶識。即此黎耶。復與無明為依
以不相離故。二即此黎耶。具覺不覺。前就本覺說。
故曰依覺而有不覺。今依不覺說。故曰依黎耶而
有無明也。】


「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
力。不覺心動故。」


【業識者。謂清淨覺心。本來不動。因無明風鼓。不覺
心動。遂轉此本覺真心而為業識。為二障之元。作
二死之本。故遠公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
微涉動境。成此頺山勢。明知三界別無理。伹是妄
心生。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電。猛
若狂風。撇起塵勞。速甚瀑川之水。欻生五欲。急過
旋火之輪。結搆四魔。驅馳十使。沉二死之河底。投
八苦之焰中。醉迷衣裡之珠。徒經艱險。鬪沒額中
之寶。空自悲嗟。皆由妄心。迷此真覺。若欲塞煩惱
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
[001-0417b]
華三界。如風卷烟。幻境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
唯一真如矣。】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
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
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
常在前故。」


【由依一念心動。轉此大智慧光而為能見。名轉識。
有能見故。復轉第一義諦境界而為世諦境界。名
現識也。隨其五塵對至即現者。如楞嚴云。汝以空
明則有空現。乃至色來現色。聲來現聲。香來現香。
味來現味。故曰即也。若據相宗解。五塵。即性境也。
現者。即是現在。顯現。現量之境。故曰即現。不現過
未之境。故無前後。任運而起常在前者。是因緣變。
非若分別變之有生滅也。此三雖屬黎耶。然亦通
屬末那。以有賴耶。必有末那故。瑜伽云。賴耶識起。
必二識相應故。若據後文即此相續識名為意識。
有意識處必有末那。以意識緣境。必以末那為染
淨依故。但此末那行相微細。故雖通意識。而凡夫
二乘皆所不知。是入地菩薩所知境故。此當相宗
從自證分而生見相二分也。】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
以念相應不斷故。」


【不了前境從自心現。本無染淨。而虗妄計度是染
是淨。生愛生憎。故名智識。言智識者。謂迷智體。初
[001-0417c]
起分別故。言相續者。謂既生憎愛。復於染淨法中
念念攀緣。心心無間。名相續識也。此從相見二分
而起法徧計也。】


「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
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巳經之事
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是故三界虗偽。唯心
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
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
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
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虗妄。
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謂無明既發業巳。而此相續識有三種思為業用。
能造善惡二業種。而令賴耶執持業種。常不斷絕。
此即起業相也。楞伽云。心名採集業。意名廣採集
是也。
復能下。謂此識既造善惡二業。復能令賴耶
識成熟苦樂二果。亦不斷絕。此即業繫苦相也。

令下。謂此識妄慮過現未來三世之境。而令賴耶
念念受熏亦不斷絕。由因果受熏皆不斷絕。故名
相續識也。下總結云。是知三界虗偽。皆是眾生自
心所現。若離自心外。無片事可得。當知境由心起。
還逐心亡。但心生非境生。心滅非境滅。似魚母念
魚子。如蜂王攝眾蜂。魚母不念而魚子亡。蜂王不
攝而眾蜂散。是以有心緣境。萬境摐然。無念憶持。
纖毫不現。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
[001-0418a]
還與心為相。是以箭穿石虎。非功力之所能。醉告
三軍。豈麴糵之所造。笋穿寒谷。非陽和之所生。魚
躍氷池。豈網羅之所致。悉為心感。顯此靈通。故知
萬法施為。皆自心之力也。問。現見六塵。森然滿目。
何故却說唯心。答。以一切法。本無所有。皆從最初
一念心動。轉心為念。由此妄念。生種種法。復於種
種法上分染分淨。起愛起憎。妄生苦樂。殊不知總
是自心取自心。故知但有一法現前。皆是自心分
別。設當一念暫起。盡因幻境牽生。起滅同時。更無
前後。問。既是法從心生。何故開眼但能見法。不見
自心。答。心不見心。以無形相可得見故。故金剛經
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當知下。總結前文。無明。即不覺也。妄心。即業識也。
言不但五蘊身是無明業識住持。即外洎山河虗
空大地。皆是無明業識住持也。以業識能住持三
類性境故。故知緣生之法。皆是無常。如鏡裡之形。
無體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實而虗現空輪。
以心下二句。正言流轉還滅。皆是自心。更無別法。
由二乘凡夫。不達三界唯心。故詳示之。】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
我我所五蘊中妄執主宰為我。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能依意識。亦
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貪不斷見愛所依煩惱增
長義故。」


【此明從微細意識而生麤意識也。言即此相續識
[001-0418b]
者。顯非別有。即意所生也。依諸凡夫者。指人天乘
也。取著轉深者。執取相也。計我我所者。計名字相
也。由此二種虗妄徧計。於是見色取色。聞聲取聲。
乃至覺觸取觸。知法取法。故轉此意名為意識。又
名分離識者。以獨緣法塵故。又名分別事識者。以
能兼緣前五塵故。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者。即見
思二惑也。由此二惑。故令相續益深。妄執愈熾。此
從二種法徧計上復生二種我徧計。所謂迷人者
必迷法也。此論以執法名意。執我名意識。非若識
論立意意識各有我法二執也。若據六粗次第。此
段當在起念相應不斷故之下。聯絡住持等文。則
前後相貫。讀者詳之。】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所知。亦非二乘智慧
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
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何以故。
是心從本巳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
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
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此下明由心意意識轉迷而為覺也。問云。上言一
切眾生心本清淨。皆依無明一動。熏起覺心。轉成
業識。即此最初無明。所熏之識。何人能知。答。凡夫
在五住煩惱中住。二乘雖斷四住。未達無明。所以
凡夫二乘悉皆無分。此之無明。要具大乘二種性
[001-0418c]
者。於初信位。發心觀察。於資粮位。修大乘順解脫
分。於四加行。復修大乘順決擇分。至通達位。入初
地時。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
薩地盡。不能盡知。秪名分覺。至佛果位。方能窮了。
名究竟覺。問。何故無明必待極果然後能知。答。是
心本來清淨。毫無垢染。如淨明日。無所不照。由於
清淨覺心。是初一念忽起動心。轉此光明淨覺而
成無明。所謂不思議熏。不思議變也。既為無明所
染。即名染心。不名淨覺。所謂不染而染也。由此最
初一念微細甚深。唯佛一人獨能覺了。餘雖隨分。
實未能知。故曰。聲前一句。千聖不傳。未曾親近。如
隔大千。問。既曰染心。則心巳變。何故又曰常恒不
變。答。由心性本來常寂。本無妄念。不與染法相應。
故雖隨染緣。實未曾變。喻如風起澄潭之浪。浪雖
動而常居不動之源。似翳生空界之華。華雖現而
匪離虗空之性。問。既曰自性清淨。本無有染。何故
忽起無明。此無明者。從何所來。答。心性本自常恒。
皆由背覺合塵。不與法界相應。瞥起一念。故轉淨
覺而為無明。別無所來。實由不變。故隨染緣也。】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
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
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三者分
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
離故。」
[001-0419a]


【問。今此淨覺既為無明所染。不染而染。成此染心。
此染心復有幾種。何位方斷。答。有六種。
言執相應
染者。即六粗中執取相。及計名字相。此即意識徧
計執也。由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故。二乘至無學
位。斷見思惑。證生空理。得三解脫。方得遠離。若菩
薩從初發心觀察。至七信位。信根成就。永無退失。
名信相應地。然此菩薩。雖未得人空。由信力故。見
思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
攝論云。若不斷現行。則不異凡夫。若不留惑種。則
不異二乘。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巳上。方說
留惑。若約實教菩薩。從初正信。便達真如本有。無
明本空。隨順無念。於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
自然令彼法執不生。伏於無明。與真如相應。即能
學斷。故下文云。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
察學斷故。
不斷相應染者。即六粗中第二相續相。
五意中相續識。即分別法執也。此菩薩從初資粮
加行位中修唯識觀。現行巳伏。至通達位。究竟永
離。言淨心者。由入初地斷異生性障。證徧行真如。
故唯識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
識。離二取相故。
分別智相應染者。即六粗中智相。
五意中智識。此即俱生法執也。具戒地者。即離垢
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毀犯煩惱垢故。無相方便
地。即第七遠行地也。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
少。至第六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迨至第七地。純
[001-0419b]
無相觀。念念正受。但念空無相無作。故不起分別。
此意俱生法執。地地漸除。至此地。則意之徧計巳
空。故下破依他也。】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五者能見
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六者根本業不相
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不了一法界
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
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現色不相應染者。此即三細中現境界相。五意中
現識也。此境界是依根本無明一動所現。微細難
知。至不動地。巳離業色。任運現身現土。名色自在。


能見心不相應染者。即三細中能見相。五意中轉
識也。此能見相。亦是根本無明一動所成。九地菩
薩。盡此業相。善知眾生十種稠林。以四無礙智現
身說法。名心自在。
根本業不相應染者。即三細中
業相。五意中業識。此無明業相。至菩薩盡地。在無
間道。用金剛智。除滅無明。入如來地。得見心性。名
究竟覺。問。何故相宗但空徧計。不遣依他。答。相宗
立相。故不遣依他。唯空徧計。性宗顯性。故先除徧
計。亦遣依他。若空徧計而不遣依他。謂之半頭唯
識。若空徧計。復遣依他。方名具分唯識也。不了一
法界義者。即最初一念生相無明。名不覺相。亦名
根本無明。此無明從三賢位學斷。乃至菩薩盡地
漸離。至如來地。方究竟離。】
[001-0419c]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
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
緣相故。」


【問。同一染心而有相應不相應者何故。答。言相應
者。謂此染心初起。以無力故。心王心所。不能自生。
必依染淨境界方生。以境有差別。心心所亦異。故
曰知相緣相同也。以二法同生。名曰相應。言不相
應者。謂無明初起。以有力故。不藉境生。由背清淨
覺。不與淨覺相應。突起無明。即成不覺。故自始至
終。從迷積迷。曾無別異。不同心境有別異故。名不
相應。是知待生者弱。突起者強。在外者粗。在內者
細。背覺者難除。合塵者易遣也。】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
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在業智故。此義云何。以
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
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
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上以無明染心分根本枝末。此以染心配煩惱所
知。以染心為煩惱障者。由彼染心。昏煩惱亂。障礙
靜心。不能契合根本如理智故。根本智。即智淨相
也。以無明為所知障者。由彼無明。愚癡暗昧。障礙
淨用。不能證得自然業智故。自然業。即不思議業
用也。所以下徵釋。以染心為煩惱礙者。由彼染心
於六根門頭。見色聞聲。妄生取著。分染分淨。生愛
[001-0420a]
生憎。障平等理。故以染心為煩惱障也。以無明為
所知障者。以一切法本自寂滅。無有動相。由無明
一起。妄與法違。故開眼時。不達性空。皆成法礙。故
以無明為所知障也。是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但
了一心。諸塵自寂。起心背法。即乖法體。既與相違。
即不通達。若能順法界性。合真如心。則般若無知
無所不知矣。
巳上釋生滅因緣竟。】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粗。與心
相應故。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
界。


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


細中之細。是佛
境界。」


【此釋立義分中生滅相之相字也。因生滅之相有
粗細。故特明之。
言粗者。即六染中前三染。與境相
應而起。其相粗顯。人所易了故。
此即相生滅也。

細者。即六染中後三染。是背覺而突起。其相微細。
人所難了故。此即流注生滅也。
又粗下復詳分麤
細。麤中粗者。謂三染心雖俱名粗。就中第一執相
應染為尤粗。二乘三賢皆能覺察此染故。以是粗
意識徧計故。
粗中細者。即前三染中後二染。謂不
斷相應染。及分別智相應染也。此於粗中稍細。是
初地以至七地菩薩所知故。以是微細意識所徧
計故。
細中粗者。謂後三染心。雖俱名細。就中前二
稍粗。謂現色不相應染。及能見心不相應染。此是
賴耶所緣相分。及能緣見分。是八地九地菩薩所
[001-0420b]
知故。
細中之細。即最後根本業不相應染。以能所
未分。行相微細。唯佛能了故。古德云。學道之人細
識心。細中之細最難尋。可中尋到無尋處。方信凡
心即佛心。正此意也。】


「此二種就粗細生滅。依于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
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則緣
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此明由因緣而有生滅相。以見生不自生。由因緣
生。滅不自滅。由因緣滅也。若統言生。三細六粗。皆
依無明熏習而生。故曰依於無明熏習而有也。若
別言生。依無明因。生三種不相應心。依境界緣。生
三種相應心。故曰依因依緣也。若統言滅。則無明
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滅。故曰若因滅則緣
滅。若別顯滅。三細因無明生。無明滅時。三細亦滅。
三粗從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三粗亦滅也。此約
生佛始終言生滅。非約剎那生滅義也。】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無明滅。
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滅心上生滅相。非心體滅。


如風依水而有
動相。


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
相相續。


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無明亦爾。依
心體而動。


若心體滅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
不滅。心得相續。


唯癡無明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此約粗細二心滅有先後以興難也。意謂境界緣
滅。則相應心巳滅。不應復有不相應心相續。若謂
[001-0420c]
尚有不相應心相續者。即此便是不滅之相。云何
復說究竟滅。答。謂境界緣滅。唯相應心粗相滅。非
心體滅。無明滅時。亦唯不相應細相滅。非心體滅
也。
如風下喻明。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者。立喻本也。


若水下。先喻相應心也。以境滅時相應心相雖滅。
心體不滅。以不滅故。三細相續。正如猛風滅故。粗
浪相滅。非水體滅也。
唯風下。次喻不相應心也。以
心非動性。故無明滅而染相滅。而心不滅。正如微
風滅故。細波亦滅。非水體滅也。無明下法合。無明
依心而動。合喻本也。
若心下。合相應心滅而心體
不滅也。此眾生。是依業轉二相之眾生也。斯即八
地巳上菩薩皆依業轉得名。以粗染滅時。細染不
滅。故八地巳上菩薩。尚在生滅。流注不斷。未得成
佛。
唯癡下。合不相應心滅而心智不滅也。以無明
滅時。細染方盡。而如來大圓鏡智淳淨明故。故曰
非心智滅。
巳上釋心相竟。】


大乘起信論續疏卷上
[001-04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