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133 八識規矩略說-明-正誨 (master)



No. 891-A


八識規矩頌略說序


雜華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海眼又曰。地水火風空
見識。七大本然。唯本然心者。非內非外而內外十虗。
無促無延而促延一念。移塵沙劫於食頃。布華藏海
於毛端。三千世界頓起乎目前。百億法身直證乎當
下。碎塵點剎而不可窮其形。攡色銷空而未足昭乎
性。故性性者無性了無性以緣生。形形者無形悟無
形而性寂。是則形形之形。形不可形。性性之性。性不
可性。性不可性。亦性性巳。形不可形。亦形形巳。唯無
形無性者真不可以形性求。亦豈可以無形無性得
也耶。有假赤幟於明心見性者。天下引領而從之。予
固不知其然。夫心性何物也。固與我同耶。固與我異
耶。固與我亦同亦異非同非異耶。同則不可謂之見。
異則不可謂之性。性可見。他物耳。性不可見。其如見
性何。明心類乎是。心若不明。非真心也。而明之奚益。
非真心而明之。是自妄也。奚其明。曰明見非我。心性
非彼。非彼即我。非我即彼。彼我如如。一無間矣。無間
則明。明無所明。無所則見。見無所見。隳四論。黜百是。
[001-0409c]
是之謂真見真明。此亦義家之習譚師心者也。惡乎
可。真明真見者明見而巳。孰為之思議。古聖賢之證
此者。示之以名相。建之以規矩。名相規矩者。其心性
之鑑耶。其即心性耶。按圖者不可索驥。膠柱者不可
鼓瑟。唯忘其毛色。喪其絃徽。獨發於天者即馬見馬。
即瑟知瑟。是亦難巳。莊周所謂萬世而一遇者且暮
遇之耶。八識規矩頌。八識心之規矩名相也。名相毛
色也。必欲搣而毛色以求馬。不亦愚乎。昔天親見瑜
伽論。百軸萬言皆詮心語。憂末世機劣好簡。約為唯
識三十頌。護法諸師論而釋之。望海分波汪洋莫測。
有唐奘三藏。即唯識論義出為八識頌。凡四十八句。
體集施頌也。文簡義深。寔為逗機之作。吾人聞之。復
若存若亡。悲夫。是盡欲搣毛色以求馬也。且人之生
也。有依正。有倫類。上下左右。其主持者其誰耶。莫不
曰吾心性也。吾神化也。是六師語也。是夢中占夢。夢
復作夢。夢夢無窮之見也。八識頌則不然。第一義諦
中聖言量也。統萬法之樞始也。自奘而後。亦有釋其
文而明也者。脣非所明而明之。彌不明也。我朝正德
間有大法師泰公。起而明之。於是探玄之士。始有明
其明者。而性學者流。彼之為相。亟欲割其河而飲其
水也。惑哉。嗟乎。即心性之規矩。以規心性亦近矣。吾
人尤難之。則心性果難明也巳。好易者見其難明。乃
竊比曹溪。舍佛語心而不信。盡欲捫空弄影。執無明
窟為最上乘。以生死根為妙覺。排如來修證為漸門。
[001-0410a]
認方便機緣為頓教。埋偽根於正道。籠世眼於當年。
呵責聖賢。效顰臨濟。捉水泡以當明珠。棄旃檀而求
火木。甚至白衣說偈。黃口談禪。當斯時也。藥發病亂。
天下皆惑。縱有弘經開士。護法
王臣。亦末如之何也。噫。或之使。莫之為。予固不知其
然也。不知其然而然之者。是愈不知其然也。予又何
知。是於八識頌有所取。因略而辨焉。辨也者。有不見
也。是果有辨也耶。是果無辨也耶。唯心佛眾生三而
巳矣。庸詎乎辨。唯心佛眾生三而巳矣。庸詎乎無辨。
是亦不得巳也巳。


萬曆已丑佛成道日度門釋正誨識於衡陽華藥山
大藏閣中No. 891
八識規矩頌略說
三藏法師 玄奘 輯頌
度門釋 正誨 略說


頌四章。章十二句。每章前八句頌有漏識。後四句
頌無漏智。


頌曰。
[001-0410b]


「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隣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性境下第一章頌前五識。性。實體也。境。境界也。即
第八識中相分。故謂之實境。第八識中有見相二
分。即楞嚴如來藏中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也。地
等五大是相分。而有親疎。在身即親相分。身外者
皆疎相分也。後二大即見分。今前五識是阿賴耶
之見分。無計度分別。其所對之境。即阿賴耶之相
分。故謂之體實相分境。如眼見色。不假計度。不待
名言。即知是色。又名離言自相境。自相者。即心之
自相也。又有二種變。一因緣變。二分別變。如眼與
色為緣。生於眼識。識即緣色。不假第二念計度。故
前五與第八。皆因緣變緣境。以不待能緣之心。分
別而有。故曰性境。其分別變。如第六意識。分別影
相。起諸計度。緣獨影帶質二境。如後辨。量。謂量度。
其義有三。謂現量。比量。非量。現則現前明了。一見
便知。不假比計。緣性境故。比者。比度。有宗因喻三
支。比度真者為真比量。比度不真為似比量。似比
即非量也。前五無比非。故曰現量。三性謂善惡無
記三也。以五識非恒審思量。轉變不常。故善等三
[001-0410c]
性俱通。眼耳身三二地居者。謂三界分為九地。一
欲界獨名五趣雜居地。二色界四地。謂初禪離生
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
捨念清淨地。三無色界亦四地。一空無邊處地。二
識無邊處地。三無所有處地。四非非想處地。是謂
三界合為九地。五識中鼻舌二識。但居於初地。謂
欲界是五趣雜居。故五識俱起。至色界初禪。是第
二地。無段食故。舌識不起。無雜穢故。鼻識不生。第
二地中既鼻舌二識不起。故唯眼耳身三識居之。
至第三地。以定生故。眼耳身三識亦不起也。非全
無識。伹定力持之。故不起耳。故前五於因中無力。
不能成智。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者。
五識中心所也。名心所者有三義。一恒依心起。二
與心相應。三繫屬於心。共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
徧行。二別境。三善心。四根本惑。五隨惑。六不定。徧
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五。謂
欲解念定慧。善有十一。頌曰。善謂信慚愧。無貪等
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根本惑有六。謂貪
瞋癡慢疑不正見。隨惑有二十。頌曰。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謟誑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昏
沉。不信併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忿等十
為小隨。慚愧二為中隨。掉等八為大隨。不定有四。
頌曰。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五識於六位。但闕
不定。於前五位中。徧行別境善三位全具。染位中。
[001-0411a]
具根本惑三。謂貪瞋癡。具中隨二。謂無慚無愧。具
大隨八。即掉舉等共三十四心所。徧行者。謂三性。
九地。八識。一切時俱徧也。別境。謂欲等五。各別緣
境。根本中慢等三。計度而起。故前五不具。小隨亦
然。謂根本者生隨眠故。隨者隨根本位差別等流
性故。隨有小中大。及諸心所。各有體性業用。如泰
師註。及百法論廣解。今且略辨綱領。令攝心者。易
受持也。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隣者。前
五識依色根得名。六七八依功用受稱。如第六分
別。第七思量。第八含藏。皆心之功用也。淨色者。謂
浮塵根中有勝義根。清淨無染。是第八中白淨無
記性。故曰淨色。眼識依九緣生起。耳識依八緣。鼻
舌身三識各依七緣。意識依五緣。七與第八皆四
緣生起也。頌但云前五所依之緣。故謂九七八緣
相隣而生也。唯識論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
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
一。九緣者。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分別依。
七染淨依。八根本依。九種子也。作意。即徧行中一
也。分別。即第六識。由前五以第六為分別依。六以
前五為明了門。染淨依即第七識。由第七末那執
我。令第六有漏中念念成染也。由第七末那不執
我。令第六入雙空觀。念念成淨也。根本依。即第八
識。能生前七枝末。故曰根本。種子依。即諸識親生
種子。乃諸識各別現行熏習而成者。如眼之現行
[001-0411b]
熏習眼家種子。眼家種子復生眼家現行。如是現
行與種子。相續不斷。餘識亦然。眼則九緣全具。故
曰眼識九緣生。耳唯八者。不用明緣。鼻舌身三是
合中有知。不用空明二緣。故曰唯七。第六即分別。
以第七染淨依為根。故但具五緣。謂根境作意根
本種子也。第七以根本依為根境。故伹有三緣。謂
種子作意根境。名則有四。以根境合為一。故唯三。
是依彼第八見分為根。復轉緣第八相分為境。故
謂第七依彼轉緣彼也。第八具四緣。一根即第七
末那。二境即根身器界。三作意即動念者。四種子
即無始熏成者。是謂八識依緣多少也。又等無間
緣者。即諸識中前滅後生。前引後排相續無間者。
八識中法爾各有一無間緣。又開則有十。合則唯
四。一親因緣即種子。二所緣緣即境。三增上緣即
九中空明等七。四無間緣即諸識中無間引起者。
問諸契經廣明諸緣有何義也。答三界萬法唯心
現起。其能現心不出八種。其八種心各從緣生。緣
不自緣。心動緣起。心不自心。緣會心生。故心句非
心句。緣句非緣句。心之與緣是不二法。聖教廣明。
人不體究。或棄海認漚。或離波求水。只益戲論。悲
哉。合三離二觀塵世等者。謂鼻舌身三境合方知。
眼耳二識離中取境。觀即知覺也。塵世即境也。根
之與識似互有知。故小乘不知根識。各有種子現
行。以為根識互相生也。根但白淨色照境而巳。識
[001-0411c]
必明了分別。二家種現熏習不同。二乘人未斷所
知障。於法不明。故名愚者。五根乃色法。即第八親
相分。具執受二義。是白淨無記性。五識乃心法。即
第八見分。三性皆具。故與根不同。如楞嚴以門喻
根。以人喻識。不同明矣。上八句頌前五識在有漏
位中。以現量心。緣相分境。依四種緣。起三十四心
所。通乎三性。居止於三界下二地中。是謂前五識。
有漏規矩相狀也。下四句。發明無漏位中。即前五
識轉而為智。問。智與識俱是知覺。何必用轉。答轉
者。返本之謂也。一切眾生雖有知覺。向外分別流
而不返。遂使情生智隔。想變體殊。若能返本忘情
則識銷智現。智與識迷悟耳。自凡情中來謂之識。
自聖性中出謂之智。迷則用情。悟則用智。用情者
滯。用智者通。滯則凡夫。通則聖人。故經云。凡夫賢
聖人。平等無高下。但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智有
因果。權實。根本後得。前五識果成智用。是後得也
變相觀空唯後得等。古人以前五因中隨第六轉
成無漏。變帶俗諦相分之境。以觀真空。今頌家意
云變相觀空唯是後得智。果後方顯。前五既唯後
得。因中必不轉也。又前五既後得智。必不親緣真
如。以後得智有差別故。故云果中猶自不詮真也。
有師云。前五識相見二分。是徧計性。因中轉成無
漏能變相緣如。至果上五識自證分是依他起性
轉成無漏。能親緣真如。亦似有理。但五識只能成
[001-0412a]
後得智。故頌用唯後得三字。因果二計俱破。問。前
五識既唯後得。於果上何時方轉。何所利用。答。第
八大圓鏡智初開發時。彼前五識即成無漏現三
類身。應差別機於三界中息苦輪也。前五識竟。】


頌曰。


「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三性下。第二章。頌意識也。第六意識乃一身之主。
內依七八。外依五門。二乘人不知有七八二識。但
執此第六為主人公。以此識有為法中最殊勝故。
諸性量境俱通。五十一心所全具也。三性者。善性
惡性無記性。無記者。於善惡二性無可記別。三量
者。三種心量也。現。則顯現。如前五識緣性境也。比。
則比度。緣帶質境。非量者。謬生量度也。以意識有
五。故通三量。五者。一定中獨頭意識。緣定中性境。
二散位獨頭意識。緣受所引色。是帶質境。三夢中
獨頭意識。緣夢中獨影境。四明了意識。與前五識
同緣五塵性境。五亂意識。緣病中獨影境。定中明
了是現。餘皆比非。或云明了通三。俟考。三境者。性
境。獨影境。帶質境也。論云。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
[001-0412b]
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性境。乃八識由相分。
不從見分心。分別而起。故曰不隨心。盖即本識心
中。實有體相者。所謂體實相分境也。有二類。一離
言。二假說。離言得其體。假說會其相也。獨影境者。
獨從分別變起有二。一無質獨影。全無實體獨有
影相。如空華病夢等境。全是見分生起。二有質獨
影。因過去五塵落卸影子。如水月鏡相等境。此二
獨影俱不離見分。分別心起。故曰獨影唯從見也。
帶質境者。帶謂連帶。質謂形質。有真似二類。心與
心連帶而起者謂之真。心與色連帶而起者謂之
似。如第七識緣第八識。其能所皆心。以其二故。故
有連帶之相。此相無體。全從能所二心兩頭連帶
生起。故曰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問。
此與無質獨影何異。答。無質獨影不假所緣。唯於
見分心上忽現病境空華等也。似者如第六識。緣
過去境。是以心緣色。其中相分。亦似能所二法連
帶而起。然色境無知實無生起但從能緣之心一
頭而起。故曰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
此二帶質通乎七八。故頌謂通情本也。情即末那。
本即賴耶。性種等隨應者。性謂三性。種謂種子。等。
謂等界繫。三科。異熟。共有五法。一性境。是三性中
無記性。故不隨見分心通三性。二性境。是相分境。
自有種生。故不隨見分種上。三性境。是欲界五塵
實境。故不隨見分心通上界七地。四性境。是三科
[001-0412c]
中五塵境。故不隨見分通三科。五性境。是異熟中
相分。故不隨見分通異熟心。是以五法推性境不
隨分別心也。獨影唯從見者。亦以五法推之。一謂
獨影境有分別。唯從見分善惡二性起。不從無記
性起。二謂獨影唯從見分種生。不從相分種生。三
界繫。四三科。五異熟。皆約見分說獨影可知。帶質
通情本者。亦於五法中。論其通義。故曰性種等五
法。隨三境而應之也。第六通三境者。即與前五同
時意識。一見境時。不假作解即得境相。是為性境。
緣心心所。是帶質境。緣無體法是獨影境。三界輪
時易可知者。意識是生死輪迴中作業主。於諸識
中。動身發語最為殊勝。其相麤顯。於三界中易為
輪轉。故曰可知。具五十一心所。如前巳出。此五十
一心所。乃心之相應而起者。各有體性業用。隨三
性善惡之境。臨時發現。與心相應。故曰各配之。其
三性三界三受。及根本。隨眠。信等善十一。恒隨心
所等轉易不常。相連而起。以第六動身發語獨為
最故也。引滿能招業力牽者。引謂牽引。滿謂滿足。
第六有力能引起餘識造業。又能滿足餘識業因。
又能將業招引後果。至於果上。業力愈勝。牽而不
息。故有輪迴。故曰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下。謂意識至初地初心。用二空觀智。斷
分別二障。使識根不起。而無漏智方現。然俱生二
障猶存。二障者。煩惱所知也。煩惱。又名通惑。三乘
[001-0413a]
同斷故。所知地上別斷。故曰別惑。二乘心外有法
於所知上不明。故曰障。此二障有麤細。分別心起
者麤。與身俱生任運起者細。故前五至初地斷分
別。至七地用雙空觀。令末那識歸種子位。方得俱
生二障不現。而無漏智方純。成妙觀察智。故曰。觀
察圓明照大千也。】


頌曰。


「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帶質下。第三章。頌第七識也。前六種識各依緣生
本無自性。此識乃第六之根。有覆無記性。依本識
見分起。還緣本識相分之質。故曰帶質境。情。謂見
分。即七六。本。謂本識。即第八。以所緣八中見分。執
為自內我。其我非我。故曰非量。恒恒心所。審而思
之。執我不捨。一切有情。從此日夜昏迷。以有根本
四惑。八種隨眠。相應而起故也。六識呼此為染淨
依。以第六依此。執我成染。空我為淨。故此與六。同
初地轉。論曰分別二障極喜無。六七俱生地地除。
第七修道除種現。金剛道後總皆無。由第六識入
雙空觀。故於初地初心令第七不起。故論云。單執
[001-0413b]
末那居種位。平等性智不現前。雙執末那歸種位。
平等性智方現前。種位。即第八。以末那種位。藏在
第八中故。居者居住。歸者歸藏。由七不執我故。平
等性現。至於八地。任運而行。不假功用。如急舟近
岸不勞篙櫓。至於果上現他受用。應十地機由我
空智觀。捨巳從他。故於果上現他受用也。】


頌曰。


「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性唯下。第四章。頌第八識。此識三相隱微。十地猶
昧。性唯無覆無記。不與煩惱善惡俱故。其性平等
無違拒故。第七歸此成平等性故。與五徧行心所
相應徧一切處故。為三界九地總報之主故。隨他
第六。及諸轉識業力。任運受生。與因俱故。二乘人
不能了此。但知有六識三毒建立染淨。尚不知染
淨之根。又豈知藏根之處。故論主引三經四頌之
文顯揚此識。又廣辨前七識者。只欲令人悟其淺
深麤細。知此識是真妄之根本也。達摩經云。無始
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又
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
[001-0413c]
開示。深密經云。阿賴耶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
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楞伽云。如
海遇順風。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
藏識海亦然。境界風所擊。恒起諸識浪。現前作用
轉。此識有三義。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其深如淵。
不可窺測。前七如浪。六塵境界如風。波浪相繫相
熏習故。使此白淨無記性。能受熏持種。內根身。外
器界。業力持故。相續不斷。生死去來。唯此一識而
巳。非謂前七。異此識而有先後去來。若前七先去
者。去至何所。前七後來者。從何所來。以前七種子。
皆在此識中也。生則從此識中發現。死則歸復此
識。此識業相隨前七。似有去來。此識之性。元是白
淨。自無生滅。悟之即如來藏。迷之即輪迴海。故頌
曰。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凡夫至於八地。我
執方空。故捨藏識之名。無我愛執藏也。從八地至
等覺。為金剛道。法執方空。故無善惡異熟果也。從
等覺至佛果位中。相續執持業性方空。始能得大
圓滿。無二隨順。方證大圓無垢清淨心也。清淨心
者。是契經所謂第九白淨識也。前八雖無明黑業
染而非淨。悟之即在纏如來藏。九則淨而非染。故
曰白。悟之即出纏如來藏也。是以深密明第九者。
即八中之淨分。而古德亦云。約諸識門。雖一多不
定。皆是體用緣起本末相收。本是九識。末是八識。
從本向末。寂而常用。攝末歸本。用而常寂。寂而常
[001-0414a]
用。故靜而不結。用而常寂。故動而不亂。靜而不結。
故真如是緣起。動而不亂。故緣起是真如。真如是
緣起故。無真如不生死。即九為八。緣起是真如故。
無生死不真如。即八為九。無生死不真如故。法界
無生死。無真如不生死故。法界無真如。法界無生
死故。生死非雜亂。法界無真如故。真如非寂靜。生
死非雜亂。眾生即是佛。真如非寂靜。佛即是眾生。
是以法界違故。說真如是生死。即理隨情變也。法
界順故。說生死即真如。即情成理用也。如此明時。
即情顯理。理本無生。即理蕩情。情自無性。無性則
八相元空。無生則一真不住。不住故含藏妙有。本
空故白淨現前。是謂大圓。是謂無垢。即法華之實
相。華嚴之法界。楞嚴之妙心。非大覺尊。其孰能證
乎此。


或問曰。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別為六識。是人皆可
知者。至於七八二識。杳然無狀。莫辨其形。何故曰。
各有根境種子。是有為相。答。前五既依色根而有。
六豈無根。第六之根。即第七識也。又第七既生第
六。七亦有根。根即第八也。第八亦有根。妄則以第
七染汙為根。真則以第九白淨為根。故第八真妄
相混。最難辨別。九則洞然朝徹。不復論根矣。是為
無住。故曰依無住本。立一切法。於法體上一念妄
動。即是無明。無明與本體混雜。不二而二。即名阿
賴耶識。此云含藏。以含藏根身器界諸種子故。法
[001-0414b]
爾有四分。一相分。即前五根六塵。二見分。即前六
種識。三自證分。即諸識之本體。四證自證分。即能
證此本體者。含藏為總。前七為別。由第七末那妄
執第八中見分為自內我故。向外轉變。為六種識
心。又執第八中相分為自外境。故轉變為五根六
塵等法。是第七識。內則依第八以為我體。外則依
第六以為我用。自無體用。故曰傳送識。又則前七
俱名轉識。如波浪故。第八獨名含藏。如大海故。海
與波。非一非異故。前七轉識。與第八藏識。亦非一
非異。故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
識浪。騰躍而轉生。問。既前七如波。第八如海。只是
體一而用殊。何故八種識心。各各不同。答。體一用
殊。亦不可說。唯識論云。有迷唯識理者。或執外境
如識非無。或執內識如境非有。或執諸識用別體
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為遮此等種種異執。令於
唯識深妙理中。得如實解。契經云。無有少法能生
餘法。但識生時。似彼相現。非異而異。則體亦不可
言一。用亦不可言殊也。若一者。寧有十方凡聖尊
卑因果等別。誰為誰求。何法何說。故唯識言。有深
意趣。唯遮境有。識揀心空。又識言總顯。唯言但遮。
總顯者。謂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及所變
見相二分。併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如是
之法皆不離識。故總立識名也。唯言伹遮者。謂愚
夫執離識心外實有色等諸法。故言唯字。但遮愚
[001-0414c]
夫見也。問。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
別。答。論云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又如夢中分別。豈實有外緣。但心之
習氣。展轉熏變。故令似有他耳。問。論云。集起名心。
思量名意。了境名識。集起為第八。集諸種子起現
行故。思量為第七。恒審思量故。了境為前六。了境
分明故。如此則前六名識。第七名意。第八名心。何
故八俱名識。八俱名心。答。心意識三。俱通於八。約
強勝邊。故分三義。謂第八集起勝故。第七思量勝
故。前六分別勝故。以劣從勝。故八俱名心。八俱名
識。亦可八俱名意。以八識俱有思故。法華八王子。
名八意。表在纏八識也。又按宗鏡云。三識各有十
名。第六十名者。一從根得名。名為六識。二籌量是
非。名為意識。三能應涉塵境。名攀緣識。四能徧緣
五塵。名巡舊識。五念念流散。名波浪識。六能辨前
境。名分別事識。七所在壞他。名人我識。八愛業牽
生。名四住識。九令正解不生。名煩惱障識。十感報
終盡。心境兩別。名分段生死識。七末那翻意。或云
執我。亦云分別。又云染污。亦有十名。一六後得名。
稱為七識。二根塵不會名為轉識。三不覺習氣。忽
然念起。名妄想識。四無間生滅。名相續識。五障理
不明。名無明識。六返迷從正。能斷四住煩惱。名為
解識。七與涉玄途。順理生善。名為行識。八解三界
生死盡是我心。更無外法。名無畏識。九照了分明。
[001-0415a]
如鏡現像。故名現識。十法既妄起。恃智為懷。令真
性不顯。名智障識。阿賴耶或名種子識。能徧住持
世出世間。諸法種子故。唯識論云。一切種子。皆本
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故曰。無始時
來界。一切法所依。攝論謂法身。由聞熏四法得成。
一信樂大乘是大淨種子。二般若波羅蜜是大我
種子。三虗空品三昧是大樂種子。四大悲是大常
種子。此聞熏四法為四德種子。四德圓時。本識都
盡。四法本有。即本有種子也。又或名異熟識。或名
現識。或名無沒識。或名隨眠識。復有十名。一七後
得名。稱為八識。二真偽雜間。稱和合識。三蘊積諸
法。名為藏識。四住持起發。名熏變識。五凡成聖名。
為出生識。六藏體無斷。名金剛智識。七體非寂亂。
名寂滅識。八中實非假。名為體識。九藏體非迷。名
本覺識。十功德圓滿。名一切種智識。此識建立有
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
若無想無慮則國土緣生。因染法而六趣𢌞旋。隨
淨緣而四聖階降。可謂凡聖之本。根器之由。了此
識原。何法非悟。證斯心性。何境不真。可謂絕學之
門。棲神之宅。曰規矩。乃正方圓之器。喻八識心。乃
範圍三界萬法之規矩也。方圓不出規矩。萬法不
離八識。是八識即規矩。持業釋也。何名持業。謂八
識體上。自持規矩之業用。故依相宗。作體持業用
釋也。相宗凡解名相。必用六離合釋者。謂合以彰
[001-0415b]
其名。離以顯其相。離合釋名。事理俱顯。毫無混濫。
二字多字為名者。必以六離合釋之。但一字為名
者。非離合義。六者。一依主釋。二持業釋。三有財釋。
四相違釋。五帶數釋。六隣近釋。一若以四十八句
頌文目為八識之規矩者。是依主釋。以規矩二字
為能依之賓。八識二字為所依之主。使規矩二字。
有所依主。不得混濫故。是八識之規矩。非他物之
規矩也。二若以八識體上有規矩之用。是體持業
用持業釋也。以規矩二字。是義用。即顯八識之體。
故從體名用。義用即歸於體也。三若以八識二字
為有財主。規矩二字為客文。即有八識心之規矩。
是將他顯巳有財釋也。四若以八識二字與規矩
二字各有異義是兩別雙舉相違釋也。五若以八
字為數用。識字為心體。即心體上挾帶八之數量。
即體挾數量帶數釋也。六若以規矩頌文隣近八
識無言心體。故曰八識規矩。即居近隣強隣近釋
也。故頌曰。用自及用他。自他用俱非。通二通三種。
如是六種釋。謂持業但用自。依主自他俱用。有財
用他。相違自他俱非。隣近通二。謂通用他。即有財
隣近。通俱用。即依主隣近。帶數通三。謂通自用。即
持業帶數。通自他俱用。即依主帶數。通用他。即有
財帶數也。然則有財亦合通自他俱用。如云佛陀
是有覺之者。分取他名故也。復有依士釋。即依主
分出。所依者勝。即依主。所依者劣。即依士。亦與依
[001-0415c]
主同故但云六釋。問。性相二宗。有何差別。答。宗相
者。即性以譚相。縱無為法。亦有六種。如一念中有
多剎那。一剎那中有多生滅。剎那者乃力士斷一
莖絲之時也。是以剎那中生滅相最細。故頌云。初
生即有滅。難為愚者說。此方之機。氣大心麤。精神
莾蕩。沉埋五欲。我見欺人。不喜多聞而潛證。惟求
了悟以快情。故於微細法相。多不明了。縱有明者。
但記其名相。配合而巳。真永嘉所謂。入海算沙徒
自困耳。宗性者。即相以明性。縱諸有為法。亦是隨
緣真如。無邊剎海。相相皆如。十世古今。心心不隔。
然則非相無以顯如。非如無以融相。棄相譚性。是
口說性。實不見性。棄性譚相。是口說相實不知相。
如一靈丹。十味藥成。棄藥求丹。不可得也。故相宗
不明。性宗不徹。以不徹故。即執七識我見為佛性。
以第八識剎那中生滅相為真如。顢頇儱侗。自迷
迷人。故世尊呼為可憐憫者。問。經論中。法相森羅
牽枝引蔓。不勝其繁。盡欲明之。只益自苦。得不為
棄大逐末。向外馳求。答。好易惡難。乃俗士之常情。
離相明心。故玄學之僻見。本非末外。相實自心。法
爾昭然。何棄何逐。江河之水。源出濫觴。濫觴之源。
更有其源。源源不盡。以至相通。則江河之水。為源
大矣法相雖多。不出八識。八識無體。全是真如。真
如隨緣如大圓鏡。一性不移萬法頓現。可謂無量
無邊契經海。一言演說盡無餘。楞伽云。凡夫無性
[001-0416a]
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
通。問。萬法唯心。唯何心。答。迷則八識歷然。悟則一
源清淨。問第八識至不動地。捨藏識名。摧滅我執。
豈非因中轉成智耶。答至第八地。滅我執者。是前
六七二識。初地中。用雙空觀。破分別二執。至七地
後。斷俱生二執。轉成妙智。無有間雜。故於八地。令
八識我見不起。因七地中。妙觀察智威勢強勝。故
八地巳去。不假功用。如渡舟近岸。在七地著力撑
了一篙。後三地之岸。任運而至。非是第八識在八
地中。起智斷惑也。故第八識只能含藏。其做事業
俱是第七。使第六統前五而為之。故第六識。業力
殊勝。悟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迷則如箭射頃。墮
於惡道。問。如是則了此第六無性。全是第七意根
執我而有。意根無性。即是含藏。含藏無性。即是白
淨真如。現今目前千差萬別。惑起而不知。念動而
不覺。隱然如有鬼神之所驅使。而不得清淨者何
也。答。是亦不可強也。自無始來。無明業力熏習厚
矣。山河大地。一為之變起。況區區身心耶。欲點化
此虗妄身心。洎山河大地。成無上覺者。直須向法
界性中。擣篩萬法。為一念靈丹耳。夫何言。】
八識規矩頌略說
[001-0416b]

No. 891-B


八識規矩略說䟦


嗟夫心會緣生。有情膠結識由塵滯。無始熏成。業河
混混漂流。真智紜紜蔭蔽。徒知年往。不覺形隨。竊聞
心生于有心。相成於有相。紐見者執情識為我心。顧
影者弁規矩為外相。然熱愛必至焚和。而波想豈能
遺陸。非心無以融相。離相無以證心。至哉規矩之拯
拔根冢淵乎頌言之圜明竅幻。義猶未顯。旨俟誰傳。
幸有度門禪師。戒景夜淨。空華曉揚。思風發于清襟。
言泉流于玄吻。飲靈三藏。倫釆羣宗。豈直苦海之舟
航。允為法門之柱石。諸天皆巳冥贊。四部尚未恒流。
今辨河上人。猛發深心。廣繕別本。不借貲于眾緣。惟
施法于禪說。俾轉識為智齊葸有于虗融。而啟帙知
歸顯一如于沙界。宏功不可思議。拙語莫罄揄揚。


萬曆癸巳歲孟秋望日檇李心一居士朱衷純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