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40 註成唯識論-- (master)


No. 817
註成唯識論卷第十七



【此位攝。對法論說。煗等巳前名順解脫分。簡二乘
故。故言大乘。二加行位。即在煗等四善根中。此之
二位皆屬初劫。三通達位。即在初地初入地心。四
修習位。始從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剛心位。名為
修道。五究竟位。金剛心後。解脫道中。盡未來際。皆
此位攝。此等五位。下文自釋也。】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


【徵第三合。】


「謂諸菩薩於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
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
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除障。至究竟位。
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初之二句通下諸位。此資糧位非唯信解。亦能伏
除。以未多故。略而不說。加行位中初伏所取。次伏
能取。伏令不起。名為除也。通達位中方起無漏。現
行二智證實相性。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證理。
念念修習。伏諸煩惱。斷智障等。至究竟位。全出二
障。不同小聖。名之為圓。福智清淨。不同菩薩。故名
為明。復盡未來。化有情類。能令餘人悟識相性。】
[017-0021b]


「初資糧位其相云何。」


【別釋五位。分之為五。此釋初位。總問起也。】


頌曰。


「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
 何未能伏滅」



【舉頌答也。長行釋。故不預明。】


「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識。求住
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
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
亦名順解脫分。」


【釋頌初二句。始從凡位發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
擇識。順決擇識者。決擇位識。謂此位識。作唯識觀。
求住唯識。真勝義性。此位未能伏除識相。未名求
住。真唯識性。即四十心皆此位攝。齊此皆是資糧
位攝。名資糧者。此位所修福智二事。資益巳身之
糧用故。或可亦名順解脫分。為有情故。勤求解脫。
□望涅槃。為目涅槃。名解脫故。此行不違。名之為
順。分者。因也支也。是解脫因。因之一支。故名為分。
前約自利。此依利他。故此一位二名別。】


「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
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
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
二取現行。」


【釋頌下二句。此位菩薩雖依四力。而不能伏二取
[017-0021c]
隨眠。依因力者。即是本有及習所成二種性也。依
善友力者。即是諸佛。作意力者。由決定故。


體也。以法我執而為其首。生餘障故見疑無明愛
恚慢等者。此出體性。頭數與煩惱障同。若煩惱障
中必有此。然煩惱障麤有中。類二乘所斷。唯是不
善有覆性故。以數束顯。今所知障細。無多品類。唯
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又顯法執
無明。五住地中唯一住攝。前障住地。四住地攝。故
不顯數。若爾何故不言諸隨。既言慢等。等隨無失。
所知境者。有為無為無顛倒性。謂真如理由覆此
境。令智不生。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前煩惱障。煩惱
即障。唯持業釋。此所知障。障於所知。即依主釋。故
二別也。】


「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微劣故。不與無明
慧相應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


【下約識分別。此明第八識。因破外執。第八識中必
無此執。彼異熟識微細劣弱。然此法執麤而必強。
必是能熏。非彼俱也。然安慧師計有執者。論主破
云。不與無明慧相應故。諸論皆說。此第八識唯與
遍行五數相應。不與無明慧相應故。法執必與此
二俱故。又諸菩薩入法空智。得與第八異熟識俱。
八若有執。不得俱故。應如第七非法空俱。】


「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少或多。如煩惱說。眼等五識
無分別故。法見疑等。定不相應。餘由意力。皆容引起。」
[017-0022a]


【明前七識無離煩惱。別起此執。故此執數。與煩惱
同。若第七識本惑有四。隨惑有八。及別境慧有十
三法。若第六識一切具足。五識唯有根本三惑。隨
惑十種。合與十三法執。相應。無見疑者。以五識無
有計度分別故。即忿等十全。餘十少分。計度分別
之所生者。五識皆無。非無見道所斷諸惑名無分
別。雖無自力。起分別惑。由意引故。起亦無失。】


「此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論說無明唯通不善
無記性故。癡無癡等不相應故。」


【三性分別。但與不善無記相應。大論五十九說。在
上界者。唯無記故。下通不善。以癡無癡不相應故。
那破安慧三性心中皆有執也。】


「煩惱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為所依故。體雖無異。
而用有別。故二隨眠。隨聖道用。有勝有劣。斷或前後。」


【此辨寬狹。若煩惱障中必有此所知障。彼煩惱障
定用此障。以為所依。法執寬故。煩惱所緣必是法
故。體雖無異。同一種生。而用有別。為障涅槃。菩提
異故。斷或前後者。或有先斷煩惱障。不斷所知。如
二乘等。或有先斷所知障。不斷煩惱障。如初地中
住出心等。後地菩薩依種說故。或有俱斷。如菩薩
見道或俱不斷。如異生等。】


「此於無覆無記性中。是異熟生。非餘三種。彼威儀等。
勢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此名無覆。望二乘說。
若望菩薩。亦是有覆。」
[017-0022b]


【無覆無記雖有四種。此障唯是異熟無記。餘威儀
等三無記者。勢力薄弱。不覆所知。障菩提故。若異
熟生勢強盛。通作意生。計度所起。能覆所知。障菩
提故。言無覆者。望二乘說二無學位。可得現行。若
望菩薩。亦是有覆。障菩提故。】


「若所知障有見疑等。如何此種契經說為無明住地。」


【外人難也。若此障中亦有見疑。何故勝鬘經中
說。所知障為無□位地。不□疑等。諸住地耶。以彼
經中說五住地。一見一處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
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初唯見道所斷
煩惱。迷諦理勝。故一處為言。一處斷故。言見一處
住地。次欲愛等三種住地。修道煩惱有三品類。通
迷事理。約界言之。分為三種。彼之一種見修所斷。
諸所知障。總名無明住地。無品數故。無有別迷諸
諦行相故。總立為無明住地。地者依止義。即諸種
子與現為依。故名為地。敘外難也。下論主答。】


「無明增故。總名無明。非無見等。如煩惱種。立見一處。
欲色有愛。四住地名。豈彼更無慢無明等。」


【所知障中無明增故。立無明名。非無見等所餘煩
惱。言無明增者。迷一切境。障一切智。故名為增。又
煩惱種見修皆有。然分別起者。立見一處名。豈分
別中更無貪等。修道之中唯說欲愛色有愛等。豈
彼更無嗔等惑耶。然初唯見。後唯說愛。既見所斷。
見力偏增。分別首故。故修所斷。愛力偏增。潤生惑
[017-0022c]
故。法執住地。無明力增。故說無明。非無餘也。】


「如是二障。分別起者。見所斷攝。任運起者。修所斷攝。
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永斷二種。唯聖道能。
伏二現行。通有漏道。」


【二斷可知。約人別者。二乘但能斷煩惱障。求涅槃
故。所知不障。菩薩俱斷。障二果故。若有漏道伏煩
惱時。此俱法執亦不起故。名伏法執。非別起道。而
伏彼也。若無漏道必斷種故。】


「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麤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
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


【此位菩薩二障麁者。可有伏義。即因耶師耶教等
者。若自思察。分別細惑。及二種子定慧力微。未能
伏滅。上釋頌訖下釋位名。】


「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知亦是
解行地攝。」


【此釋位也。攝大乘論攝此五位。總為四地。謂勝解
行地。見修無學地。言勝解者。即決定義。散心決定。
意解思惟。未證解故。此亦名勝解行地。】


「所修勝行。其相云何。」


【下釋修行。此問。】


「略有二種。為福及智。諸勝行中。慧為性者。皆名為智。
餘名為福。」


【此明福智二種所行。此總文也。】


「且依六種波羅蜜多。通相皆二。別相。前五說為福德。
[017-0023a]
第六智慧。或復前三唯福德攝。後一唯智。餘通二種。」


【通相皆二者。與智俱行。助成智者。皆名為智。與福
同時。明成福者。皆名為福。此依助伴出體。剋性出
體者。前五名福。非智性故。後一智慧。非福性故。或
可前三。唯名為福。遠智慧故。後一唯智。性是慧故。
精進禪定。通福及智。大論七十八云。若依精進修
布施等。名之為福。若依精進修三慧等。名之為智。
若依靜慮修四無量。名之為福。若依靜慮修三慧
等。名之為智。】


「復有二種。謂利自他。所修勝行。隨意樂力。一切皆通
自他利行。依別相說。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攝。
四種攝事。四無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攝。如是等行。
差別無邊。皆是此中所修勝行。」


【二利行也。通相皆通。若別相者。六度菩提分不共
相好。皆名自利。四種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
無量心。慈悲憙捨。皆利他行。此等諸法。皆是此位。
所修勝行也。】


「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事練
磨其心。於所證修勇猛不退。」


【下釋練磨。練為陶練。磨為瑩磨。此總文也。】


「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巳證
大菩提者。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第一菩提廣大屈。引他況巳練。廣者無邊。大者無
上。深者難測。遠者時長。由此義故。遂便退屈應引。
[017-0023b]
巳證大菩提者。而練磨也。□□凡夫修而證果。我
同彼類。何故退耶。故攝論頌云。十方世界。諸有情
念。遠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
屈。廣如餘釋。】


「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心便退屈。省巳意樂
能修施等。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第二萬行難修屈。省巳增修練。若聞施等。心退屈
者。應自省察。而漸行之。練磨其心。便不退屈也。】


「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麤善。
況巳妙因。練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練磨其心。
堅固熾然。修諸勝行。」


【第三轉依難證屈。引麤況妙練。若聞佛果轉依難
證而退屈者。引他麤善。如行施等。尚感貴樂。況我
所修清淨妙善。而無果耶。菩薩由此三種練磨。故
修勝行。而無退屈。】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釋第二加行位。此問起也。】


頌曰。


「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舉頌答也。】


「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脩福德智慧資糧。順解
脫分既圓滿巳。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
二取。謂燸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
[017-0023c]
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
行義。」


【顯位所由并列名字。此四善根。兩屬初劫滿心修
習。故云先於初無數劫。為修福德智慧資糧。解脫
分滿。欲進見道。伏除二取。修四善根。謂燸頂忍世
第一法。而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者。
決擇是智。即擇法也。決擇即分。名決擇分。決簡疑
品。彼猶預故。擇簡見品。彼不擇故。疑品擇而不決。
見品決而不擇。故此智品名決擇分。分者。支義自
義。即擇法覺支。謂在見道。此無漏故。名為真實。為
有漏者。非真實故。此燸等四順趣彼分。名順決擇
分。猶近見道。猶名加行。非前資糧。無加行義。顯前
資糧位亦名加行故。】


「燸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
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
及識非有。名如實智。」


【此下釋位。所修之法。初二位尋思觀。後二位實智
觀。故言初後位。立四尋思者。一尋思名。二尋思義。
三尋思名義自性。四尋思名義差別。尋思此四。皆
假有故。四如實智者。前四尋思。觀計所執。四境離
識。非有唯觀。所取無。未觀能取。此如實智。忍可前
境。離識非有。所取空巳。復能遍知。能取彼識。離識
內境。決定非有。能取亦空。了知內識。及所變相。互
不相離。如幻事等。名知實智。問何故諸法名義各
[017-0024a]
別尋求。名義自性。及與差別。即合觀察。】


「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謂名義二種。一自性同。二差別同。故合名義二種
自性及二差別。合為觀也。】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燸位。謂此位中。
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
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
故亦名燸。」


【明得是定。尋思是慧。故名為發。唯觀所取。名義四
法。但自心變。實不可得。猶獲慧日。定名明得。道火
前相。故得燸名。即初位也。】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
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
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前明得定。依下尋思。此明增定。依上尋思。頂者極
義。轉盛名增。餘文易見。此第二位也。】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
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
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
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印前所取無順。後能取無名。為印順定。於前頂位。
無所取中。決定印持。於中上忍。無能取中亦順樂
忍。然此忍中總分三品。下品忍者。名為印忍。印所
取無故。若中品忍。名為樂順。樂無能取。順修彼故。
[017-0024b]
若上品忍伹名印順。印能取無。順觀彼故。故合三
忍。名印順定。忍者智也。與印順俱定。名印順定。境
識相待。境既是無。識體寧有。故印順忍。總名忍也。
印順定者。印前所取無順。後能取無。故名印順。此
三品忍。忍境忍識。皆悉是空。故俱名忍。第三位也。】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
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
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
一法。」


【見道相隣。故名無間。能所二取。皆印是空。異生中
勝。名世第一。第四位也。】


「如是燸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待。印境空相。
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
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


【總釋上位。燸頂可知。然三忍內。中忍之中。順樂忍
可者。順樂後位。上品之忍。順無能取。餘文易知。】


「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
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
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巳。
方實安住。」


【釋頌文也。心上變如。名為少物。此非無相故名帶
相若證真時此相便滅相者。即是空所執相。有依
他相。名空有相。謂有空相。是彼唯識真勝義性。由
有此相。未證真理。滅空有相。方證真故也。】
[017-0024c]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


「 菩薩於定位
 觀影唯是心
 義想既滅除
 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心
 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無
 後觸無所得」



【攝論頌也。菩薩於定位者。顯非散位。觀影唯是心
者。觀內心境。離心非有。即在燸位。義想既滅。除審
觀唯自想者。唯有內心。此在頂位。以上總是燸頂
二位。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此二句。下忍位。次
能取亦無。中上忍位。合此三忍。俱印二空。即世第
一法。以時少故。從忍位說。後觸無所得。即是道位
也。】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
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
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


【言相縛者。即是相分。縛見分等。麁重縛者。為有漏
隨眠煩惱習等。此位菩薩未斷二縛。唯能伏除分
別二取。以彼二取違見道故。若俱生取及二種子。
未令除滅。未得無漏。有所得故。有分別故。】


「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
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
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勝髣經說。有作無作二四聖諦。無作聖諦即非安
立。有差別名言者。名為安立。無差別離名言者。名
非安立。安立者施設義。此位菩薩若不作二觀者
[017-0025a]
不能引。彼真相見。二種生故。亦不能伏。二乘者故。
然非安立。正所觀也。】


「菩薩起此燸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
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
餘慧猒心非殊勝故。」


【初修燸等四善根時。通前靜慮。若成滿位。要依第
四。託最勝依入見道故。然所依身必是欲界。善趣
身者。色無色身。彼之猒心非殊勝故。欲界惡趣。彼
之慧心。非殊勝故。顯揚十六頌云。極慼非惡趣。極
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現觀。】


「此位亦名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若唯攝論。四地所收。此位亦名解行地攝。】


「次通達位。其相六何。」


【釋第三通達位。此問起也。】


頌曰。


「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舉頌答也。】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
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
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
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此略釋頌意。若於此時。無分別智。緣真如境。都無
所得不取相故。不取者無能取執。戲論相者。無所
[017-0025b]
取相。觀真勝義。名無所得。爾時乃名實住唯識。能
證之智。所證真如。俱無二取。故名平等。以彼二取
分別心生。此無分別。故無二平。】


「有義此智二分俱無。說無所取能取相故。」


【釋智二分。有三師別。此初師亦俱無二分。攝論第
六說此智品。無二取故。】


「有義此智相見俱有。帶彼相起。名緣彼故。」


【第二師云。二分俱有。帶彼相起。有相分名緣彼。故
有見分。此標宗也。】


「若無彼相。名緣彼者。應色智等名聲等智。若無見分。
應不能緣。寧可說為緣真如智。勿真如性亦是能緣。
故應許此定見分。」


【破前師也。破無相分云。無似境相。名緣彼者。應此
色智等名。此聲等智。此色智等上。無聲等相故。破
無見云。若無見分。應不能緣。向說此智。名緣如智。
或真知性。應是能緣。許見分。而能緣故。】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無相取。不取相故。雖有見分。
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


【第三師云。有見無相。大論七十三說。此智品無相
取者。不取相故。名無相取。雖有見分。而無分別。故
言無取。非分無也。既無相分。何名緣彼。】


「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
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
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無相。」
[017-0025c]


【此緣真智。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名所緣。非帶相
分。影像而起。名緣於如。不離如故。舉喻明之。自證
分等。緣見分時。非帶彼相。名所緣故。此無分別。與
後得殊。故必無相。若有相者。應同後得。非親證故。】


「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知。名通達位。初照理故。
亦名見道。」


【釋位名也。從加行位更無間隔。根本智生。名為見
道。見即是道。體者通也。會者達也。照理名見。其義
易知。】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
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
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下釋見道。二種差別。一真。二相。真見道者。即以根
本無分別智。而為其體。實證生法二空。實斷二障。
雖多剎那者。若一心見道。以無間解脫并一勝進。
名多剎那。總名一心。非無間中有多念也。】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漸斷。以有淺深麁細異故。」


【有二師釋。此初師也。二空漸證。二障漸斷。以理有
淺深障有麤細故。漸證斷也。】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第二師云。二空頓證。二障頓斷。前加行時。意樂俱
斷。故入觀位。不別為三。故知斷證必無前後。】


「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
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耎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
[017-0026a]
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
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
三名類智總合緣故。」


【此釋三心相見道也。非安立者。所謂真如如前巳
說。內遣者。唯緣內身。而遣假故。有情假者。先計有
情。皆妄所計。但有由心。似有情現。談其無體。名之
為假。緣智者。謂能緣心。即緣內身為境。遣有情假
之緣智。下皆准知。然今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
麤者為上。細者為下。合為四類。然二麤者。各別除
之。以智猶弱。未雙斷故。若上品智方能雙斷。此即
隨智。說為耎等。耎者下也。初智名耎。次智名中。勝
前劣故後智名上。於斷見惑。此智最上。然初二智
未能殊勝。別緣內身。除我法假。第三心。斷。其智上
品。廣緣內外。若我若法。故三別也。前二別緣。故名
法智。後一總緣。名為類智。前智類故。】


「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
名相見道。」


【法者法則。放學為義。真見道中有二空見分。雖亦
有自證而不法。彼親緣如者。即乃放故。就見分中。
有無間解脫。隨自所斷障。有四見分。就無間道中。
人法二見分。各別法故。有初二心。解脫道中。人法
二見總法故。有第一心。顯無間道斷。或別故。故別
法也。顯解脫道。證理同故。故總體之。是故論言。別
總建立。名相見道。】
[017-0026b]


「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相見道緣四諦故。有義此三
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


【有二師說。初師云。此三品心。是真見道。以相見道
不作三心。緣四諦故。第二師云。是相見道以真見
但總緣。如何得別緣。以為三品也。】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


【下明十六心相見道有二。此初標。】


「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於苦諦
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謂觀三界苦諦真如。正斷三
界見苦所斷二十八種分別隨眠。二苦法智。謂忍無
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三苦類智忍。謂智
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內證。言後聖法。皆是
此類。四苦類智。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
智忍。如於苦諦。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知亦爾。此十
六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


【言所取者。為即諦理。言能取者。緣理之智。法忍法
智。緣理為境。觀所取也。類忍類智。緣前智品。觀能
取也。苦諦四中。一苦法智忍者。苦者苦諦。法者即
彼證苦諦教。智者所為。加行道中緣苦法。智。忍者
無漏忍。忍前苦法智也。此苦法智忍。觀苦下。知。能
斷三界見道二十八種分別隨眠。欲苦有十。上二
界苦。苦各有九。以除真故。三界合有二十八也。二
苦法智者法。】
註成唯識論卷第十七
[017-0026c]


傳聞。此注依 御物古抄本。實稀代珍籍也。書中
摘錄述記要文。加以補釋。而不見澁滯之迹矣。盖
非稟承基大師衣鉢人。奚能致之。然未知作者。恐
非東域傳燈諸宗章疏二錄所載崇俊註成唯識
論二十卷之殘闕歟。行文酷類法華玄贊決擇。又
如釋三種退屈下云廣如餘釋。似讓決擇所明。茲
應續藏編纂者請聊記私見。徐待後學之是正云。


明治四十二年七月
南都法隆學問寺 佐伯定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