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m0041 肇論疏-晉-惠達 (master)




肇論疏目次





* 卷上

* 涅槃無名論義記上

* 表上秦主姚興
* 演開宗第一
* 折竅體第一
* 演位體第二
* 折徵出第二
* 演超境第三
* 折幾玄第三
* 演妙存第四
* 折難差第四
* 演辨差第五
* 折責異第五
* 演會異第六
* 折詰漸第六
* 演明漸第七
* 折幾動第七
* 演動寂第八
* 折窮源第八
* 演通古第九
* 折考得第九
* 演玄得第十
* 不真空論
* 卷中

* 般若無知論義私記下

* 辯體相第一
* 般若翻不翻第二
* 般若無知第三
* 釋文第四有九問答
* 隱士劉遺民書問無知論
[001-0043a]
* 肇法師答劉隱士書
* 物不遷論



肇論疏目次No. 866
肇論疏卷上



目有餘無餘泥曰止取無餘。又道行譯音。泥洹是無
為滅度。泥曰是滅訖盡也。古淨名法供養品云佛般
泥洹曰。今經云諸佛滅度。正謂無餘為泥曰。放光經
云。泥洹泥曰此二名間出也。


表上秦王姚主者。姚。舜姓也。造論後作序奉上秦王
姚主也。表是表送於王也。序有七義。一嘆王德。二涅
槃下嘆所述涅槃。三肇以下自謙。四而陛下嘆王論。
五能聖下依王論作論。六論未下出異義。七今演下
結作論奉上也。


初嘆王德者。末代述涅槃論疏釋僧肇者。安師傳云。
自魏晉沙門依師為姓。故姓各不同。而法師以為大
師之本莫尊卑釋迦。乃以釋命氏。後得增一阿含。果
[001-0043b]
稱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以為沙門皆稱釋種。既
懸與經符。遂為永息之。涅槃泥洹泥曰。即此論云楚
中花州曰夏。南越都曰楚不同而涅槃音正觀師大亮師亦述此義也。然須
真天子問經云。於泥洹行不槃泥洹。於泥曰行不槃
泥曰。招提意。泥洹通。作必有所依。故佛滅度後造論
必先歸敬三寶也。今肇師依王作論傳行於世。是以
先陳王德。有三科。一引古。二正嘆。三證今也。


先今引古言而不用。言嘆者。將嘆大人不敢專輙。故
依古人成言以冠章首也。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
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
下鎮。而今云三者為明三文故也。既述古言。釋此一
義。三解不同。王弼云。一數之始。物之極也。各是一物
之所以為主。故外扁天地云。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也。郭象釋云。一兩有之初至妙者也。一之所起起於
至一。非起於無也。河上公云。一。無也。道之子也。果簡
文序云。一。空也。木有木空名有名空。故舛通自生者
之也。若論內義。即是因緣無住為一也。


第二科伏惟下正歎。有四雙八句。伏惟陛下者。此是
總句。漢雜事云。漢有天下號也。天下號曰皇帝。自稱
曰朕。臣稱之曰陛下。蔡邕曰。天子尊貴。不敢斥言。故
呼陛下。近類足下。初兩雙四句嘆體用及境智。後兩
雙四句嘆知機及作論也。叡哲欽明。道與神會。此二
句嘆體用。叡哲欽明此句嘆體繫詞云。古之聰明德聖人常叡知武有此
六不衰之也。叡。聖也徹也。哲者哲字。


丁列反智敬也。美也。亦大㒵也。亦想
[001-0043c]
。道與神會此句歎用也。道謂所修道品。與心神契

會無二也。神神也引。神所反。無所不在。不可以方測知。故曰神也。亦幽明不測謂之神之也
妙契環中。理無不統者。此二句第二雙。此二句舉境
嘆智。環中為境。妙契是智莊子云。是非反覆相尋無窮。故謂之環中。環中空矣。
今以是非為環。而得其中者。無是非者。若論內義。非環中空為中。若以

環中空虗為中者。空有異體也。上二句明所修道品
與心神無二。此二句明所修道與境無二也。是非為
環。無是非為中。環即俗。中即是真。言妙契真俗也。既
會真俗。環無不會。故云理無不統也。亦可上句為真。
下句為俗也。


遊刃萬機下後兩雙四句。嘆知機及作
論。此句正嘆照機之智。遊刃萬機者。莊子養生云。庖
丁為文惠君解牛而刀刃若新發。於所用之刀十九
年。所解數千矣。形彼節者有間。刀刃無享。入有間。怪
怪必有餘地。以喻知機養生全之也。弘道終日。此句
明不癈道。終日萬即而不癈道也。依被倉生。垂文作
則者。第二雙。正嘆作論。依被倉生。此句明所為聖人
之德。衣被萬物與依附也。所以加也。衣音於被反。被
扶之也。倉生者。兵府為庫。穀府為倉。倉。藏也。釋論云。
穀倉喻身也。行者身業因緣結實入倉。因緣熟便得
人身。倉中麻麥等即是身中種種不淨也。農夫開倉
即見種種子異。如惠眼開見身倉不淨也。腹藏穀謂
之倉生也。垂文作則。此句正明作論。手自作文為垂
也。為後世軌是作則義也。


第三科。域中下證今。正結歎王德也。四大謂通天地
[001-0044a]
有此四。言大者。萬物雖富莫大天地。故火劫燒燃天
地創判。天地既分中有其人。人中之大莫過王。故云
三大也。道為通生萬物。故是最大。故云域中有四大
也。道域異者。王弼云。凡物名有秤。無非其極。言道無
有。一有所由。所由然後謂之道。然則道是秤之大。不
若無秤之大也。無名不可得而稱謂之。域。域限也。居
封也。若論內義。此四皆在畢竟空中。無住為本。故言
域中有四大也。此云一者。數之一也。


第二義嘆涅槃理。有二科。一歎用。二眇莾下嘆體。此
云涅槃道者。果地涅槃為道也。道與神會之道。以所
修道品為道也。弘道終日之道。凡是因果境智有無
等為道也。三乘之所歸者。舉行嘆理。可二義釋。一云
三乘雖殊皆歸一乘道。一云三乘皆證無為。無為無
二故云所歸也。方等之淵府者。舉教嘆理。淵是水之
深處。眾魚之所聚也。府。椋也。財賄之所藏也。亦為官
所聚居曰府也。亦二義釋。一云行因教起。果從行立。
故云聚會處也。一云教中明果地萬德。故云淵府也。
二嘆體。眇莾者。目遠望目眇。目無精曰[瞄-田+奔]。遠法師云。
眇[瞄-田+奔]無明。猶促夜之有旦。似𥧌而不覺也。莊子云。眇
[瞄-田+奔]。𡱝碎之謂也。乘群碎馳萬物。故能出處常通而無
滯狹之地。視之不見形曰夷。聽之不聞響曰希。然即
眇[瞄-田+奔]希夷。明境智絕也。此云域者。以有為之域異上
畢竟空域。即是有無兩域義。幽致虗玄者。言心行滅
也。
[001-0044b]


第三義自謙。有二科。一出受學處。二餘下明自謙。就
受學處有三段。初明自慶。次出受學處。後明所受學
謂也。


猥蒙國恩者。明其自慶。此句慶被王命。猥之言
再。一命出家。二命生肇叡等與什師助定經論。故云
再蒙也。


閑居學肆者。此句慶預學徒。鄭玄云。敷陳孝
理必處講堂。兩人侍以還謂之閑居。三人侍謂之居
茵也。王肅云。曾子獨侍。閑而陳孝。故云閑居。居。處也。


次。在什公門下。正出受學處。十有餘載者。夏年曰歲。
歲。起也。起。限也。殷年曰載。載謂生載物也。周歲曰年。
年。進也。孰新而進也。今在什門下。以虗衿得實。故云
載也。


後雖眾經殊致下。明所受學。理言殊致者。明經
旨不一也。勝趣非一者。般若無相。法花同歸。各是勝
趣。如云諸經之王也。雖勝趣非一。而宗學者涅槃是
也。第二科。伹肇才下自謙。有三段。初自謙。次明造論
之由。後歎師背世也。才闇識短者。才。能也。識謂宿彼
修習智也。誨。教也喻也。猶懷漠漠。玉篇云。漠漠。猶成
就之㒵也。又定也。靜寂也。泊也。靜安之㒵也。言才闇
識短。一無所獲也。


次愚竭不巳下。出造論之漸。今於
師邊竭愚未盡。而義宗有本。亦如似有解。然未示高
名勝建先興之處。故自未決也。後不幸以下。歎師背
世。若在什師。敢有是非決處。師既背世。諮參無所也。
遠生下句。以依王論輙擬十翼翊也。


第四義嘆王論。有二科。一歎王論。二自非下教同大
士。正嘆中有三段。初明體用者不害言聲。次明論宗。
[001-0044c]
後結明無相也。


聖德不孤者。論語云。德不孤必有隣。
又文言曰。坤釋第爻云。君子解以直內。義以方外。敬
義立而德不孤之也。言陛下與什師德隣。故云不孤
也。


目擊道存者。莊子云。見所見而來。聞所聞而去。仲
尼云。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目裁往而達心也。子路
曰。孔子欲見子雪也久矣。今見之而不可言何。仲尼
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不可以容聲矣。自裁士意
巳達故之也。


次故能下明論宗。傳云。秦王姚興。道味
玄深。遊心佛法。託志大乘。乃著通三世論。永定因果。
王公下並服厥風。其中當山公顯。安城侯嵩。作信業
緣預眾次矣之也。振理敷於教。謂之振玄風。亦可佛
教為玄風也。夫建立生死皆因愛欲。愛欲既亡生死
永絕。名為涅槃也。


潛神玄漢者。易云。潛龍勿用。言聖
人即擬無名。無名之聖。聖未有功。迹非所擬知也。潛。
深也。汎也。藏也。上也。思也。察發之也。玄者[穴/俱]嘿無有
也。


虗空合其德者。生死無所有為涅槃。如萬物無所
有為虗空。故云合德也。後既名涅槃下。結無相。如文
可見也。


第二科。自非道參下。同大士。有三段。初舉二
大士合王。次現得度悟。後明來世軌也。


為法城塹者。
文殊為釋迦祖師。今為弟子。相成教法。如妨非為城
水流無罪土為塹也。大教卷致更顯。明釋迦法滅。彌
勒出世。更顯是也。


次尋翫下明現得悟也豈直下明
來世軌也。


第五義依王論作論。有二科。一造論所由。二輙作下
[001-0045a]
正出所作論也。造論所由有三段。初就理教明所由。
次就愚智二人明所由。後引類作論也。理教者。聖旨
幽玄。此句明王論之理深也。理微言約。此句明理上
之教昧也。次不可以下。就愚智二人明所由也。先進
高士即是智人。言提即是愚人。離騷云。焉呼小子。未
知臧否。𨓿面命之。言提耳諷諫為要也。


後庶擬下。引
類作論之意。十翼者。一解云。一曰彖。彖折也。次折卦
中諸義。二曰象。象以法象為義。盡卦所擬法即謂之
為象。三文言。四擊辭。五況卦。六序卦。七雜卦。唯有七。
多而謂十。祖者。以仲尼之七成先聖之三。三者伏羲
卦。文王卦辭。元亨利貞是也。周文辭。初九潛龍勿用
是也。十名生於仲尼。故云十翼之也。


豈貪豊文圖以
弘顯幽旨者。結造論之由也。


第二科。輙作下正出所
作論。有三段。對上三段。從初至託證成喻。對上理教。
明作論。次仰述下至遠當。對上曰如人述論也。神心
者。大王神心也。今窮究心慮。未足遠當。後聊以擬儀
下對上引類結所作論也。玄門者。老子云。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莊子云。入出而不見其形。謂之天門。門有
四義。一教為理門。以教詮理。二境為智門。因境生智。
三權為實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四三解脫為涅槃
門。亦如十地為佛果門也。玄是[穴/俱]嘿絕相之理。門是
遍生不壅之義也。


第六義彈異家。有二科。一述王論。二實如下明損益
肇師辭也。述王論有三段。初出異解云云。


次吾當下
[001-0045b]
就情彈。後依理破也。就情彈者。王論云。殊太逕庭。逍
遙云。肩吾問於連舛曰。吾聞實於接與。大而無當。往
而不反。吾驚怖焉。太有逕庭。不近人情。而其言謂何
哉。𦵧姑射山有神人屋焉。肥[序-予+土/用]若氷雪。淖約若處子。
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立以抂而不信也。言聖人撫機
未貪。即如射香燃之時也。而惑者不得信。謂逕庭直
往不付人情者也。


後若無聖人知無者誰。正是依理
破也。


第二科。實如明語下。肇師對上明損益。有三段。
亦對上三段。初依隨順釋對上異家。次違情明損對
就情彈。後順隨明益對依隨破也。


怳惚窈[穴/俱]其中有
精者。老子云。怳乎惚乎其中有精。東宮云。無象而為
象。以怳惚為致也。窈[穴/俱]者。理之深遠無極難見㒵也。
注云。窈[穴/俱]者可無也。其中有精。精。此舉外說者。心反
[穴/俱]極。窮理盡性是謂之精。是以東宮云。異於大虗謂
之而況內理教也。


次頃諸學士下。違情明損。躇躊。行
不進之㒵。怏怏。心不服之狀也。


後幸遇下。順隨明益
也。叩關之疇者。叡師大品序云。究摩羅什師。惠心風
悟。遺風振響。秦王扣其虗關。匠伯陳其淵致。末法中
興將始於此之也。


蔚蹬玄室者。遠師云。名冠入室。跡
並絕塵也。賢人為昇堂。聖人為入室是也。蔚。於貴反。
草木盛㒵也。支道林與高麗道人書云。炳蔚中士。既
其日立曜也。徐廣云。室。實也。物實其中。法輪再轉者。
教譬法輪。以三義釋。一調伏眾生。如王金輪能伏四
方。二滅煩惱賊。如王金輪勇兇惡人。三轉下成上。如
[001-0045c]
王輪自下昇上也。若論輪體。境智悉為輪體。轉者如
說而行謂之輪。以釋迦為二。故云再也。雲映者。遠法
師云。至道映於當秊。


第七義總結作論。有三科。一今演論下明論宗。第二
科。疾扶下明取捨。今不取廓然無聖。唯取至人。排於
方外也。第三科。條牒下奉上也。如左者。我之所謂如
下所云。左。下也。承御法也。奉也。從也。傳也。


○演開宗第一



十演九折。正辨論體。即是十釋九難。故遠法師云。九
折三難也。演。廣也。弘也。近也。亦水門也。非漸出曰演。
今漸開宗故云演也。折是屈折義。亦棄財之言。亦曲
也。折之以取中之。更折以成偏。故叡法師中論序云。
折之以中道之也。


開宗大意言趣難像。是以先述什
師三粗佛見文意。廬山遠法師問曰。佛於法身中為
菩薩說法。法身菩薩乃能見。如此即有四大五根。與
色身有何差別。又經云。法身無來無去。無有起滅。與
泥洹同像。云何可見而復講說經。什師答曰。佛法身
者同於變化。即四大五根。然經云。法身有三種。一者
法身實相無來無去。同於泥洹無為無作。二者妙行
法性身。真為法身。猶如日視遍法界光明。悉照無量
國土。說法音聲當周十方。十地菩薩乃得聞法。三者
從是法身方便化現。隨眾生類若干差別。同若日光。
如首楞嚴經。燈明佛壽七百阿僧祇。即是釋迦無有
異也。今謂開宗之意。正辨妙行法性生身之涅槃。此
[001-0046a]
妙行生身佛無來無去。即是法身實相也。


開宗有四
義。一依名釋義。即玄義中第二簡名也。二余甞下。正
辨涅槃無名義。即玄義中第三無名也。三經曰下。引
經論釋義。四然則下。經用也。以所申經。目能說人。故
云無名曰也。


依名釋義有二科。一釋涅槃名義。二明餘無餘也。釋
名者。翻為滅度。亦名無為是也。釋義者。無為取於虗
無寂漠之義。虗者虗心。無者無形。智滅為寂。安靜為
漠。斯即虗心無形智滅安靜者。是釋妙無義也。妙絕
有為者。釋其非有。亦無三相所為。故言妙絕有為也。
滅度亦是妙無。大患為果。四流為因。因果累盡也。四
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斯即以永滅釋滅。以超度
義如是。光宅云。滅則重無。度則繫有。義通人法也。



蓋下。舉譬雙釋無為滅度義也。


鏡像之所歸者。舉用
釋義。絕秤之幽宅者。就體釋絕相也。以體用二義釋
譬。一者體云畢竟空。謂如鏡也。像即生死。故經云。如
鏡中像也。何者。理本清淨。淨如明鏡。以初無明心。迷
畢竟空。起業涅槃。搆造生死。業風既息。即心無為。心
既無為。超度三有。如波自息為清淨水也。問。若爾。水
清始出。答。清水動波。風息歸清。然水動成濁。無別本
清。若濁清並有。墮真宗義也。二者如鏡中像。來無所
出。去無所至。內合亦爾。三界火宅八苦燒燃。今此火
宅本自不燃。今得涅槃亦無滅相。如鏡像無去來相
也。斯即言滅度者。言其非是滅。非謂是滅度。言無為
[001-0046b]
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無為。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
名之實。相名實無當。歸于絕宅也。


第二科。明餘無餘。此即略標感應義也。良是出處之
異名應物之假名。易云。君子之道出處語嘿不違其
中。其跡雖異。道同即應。故云。居而龍見淵。嘿而雷聲
虗。桑注云。出即天子。處即人民。俱以[券-刀+恭-共]然而自得。非
為而得之也。今義亦爾。本迹雖殊。有餘無餘俱是假
號。何即本迹雖異。同無名相。假名相說。故遠師云。玄
不同方。迹絕兩[穴/俱]。今明三義。一俱就迹明餘無餘。二
就法身妙有妙無弁餘無餘。三本迹合論。此云出即
有餘。處即無餘也。經論說假有三種三假。一因成假。
相續相待。此直論萬法相假而成。不關此中也。大品
說三假。一法假。二受假。三名假。所以說此三假者。佛
命善吉轉教自陳其意云。般若洞達無相。則無菩薩
可教。亦無般若可說。云何教菩薩使其行波若耶。佛
答。波若伹有名字。菩薩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內。
不在外。不在中間。所言菩薩行般若者。但是三假施
設耳。上云所歸幽宅。從用歸體。今餘無餘。從體起用。
用不自用。由體故用。體不自體。由用故體。體用雖殊
歸于無二。亦可出入相對也。


第二義。正辨涅槃無名。上依名釋義正釋妙無。此中
兼辨妙有。有二科。一無形相故心行滅。二然即下舉
人證。初科有三段。初明心相多忘。次以虗空譬無三
世。後辨異虗空也。寂寥空曠四字。明無形相也。微妙
[001-0046c]
無相四字。證心行滅也。


次超群有下。以虗空譬至人。
形容永超生死。故云超也。


非明亦非闇下。故云幽昇
也。欲譬其相久又同虗空也。


隨之下三句。明非三世。
次一句。明無三相也。隨之不見。故無過去。迎之不見。
故無未來。六趣不攝。故無現在也。力負者。三相也。莊
子云。無力之力莫大於變化。而凡人不知。將思深藏
難至深至。同而無敢禁其化變者。故藏而有之者不
能制其遁。無藏而任化者變不能變。故云力負無以
化其體也。


後漠漭下辨異。虗空漠漭無為若亡。恍忽
無形若在。五目即五眼也。分耳為二。謂天與人也。[穴/俱]
[穴/俱]窈窈。誰見誰嘵。莊子云。視乎無色[穴/俱][穴/俱]。聽乎無聲
窈窈。[穴/俱][穴/俱]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中獨聞和焉。窈。深也。
彌淪者。即畢竟空。深之又深。窮其原也。靡所不在者。
遍在諸物義也。東廓子問莊子曰。道惡乎答在無所
不在。東廓子曰。斯而可。莊子曰任螻蟻。曰何其下。曰
在瓦壁。何其俞甚乎。曰在屎溺。東廓子不應。莊子云。
夫子之問也。問不及質也。無為無處而問所在。故不
及質之也。斯即形名絕。心知滅。見聞亡。而云不無其
道。可謂出有無之外矣。


第二科。然下舉人證。上直弁法相。言相兩絕。今舉人
法而證也。法者言智有無四法也。凡欲立言談理。莫
過此四。言即失絕言。知即反心滅。此云之者是至義
也。言知論用。有無就體也。次舉四人證。故寄至極於
四聖。表理絕相也。斯乃有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
[001-0047a]
言。所以杜口而雨花也。


釋迦掩室於摩竭者。釋論第
七卷云。佛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
深難解。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嘿嘿然
入涅槃也。杜口者。淨名經入不二法門品。眾聖菩薩
問維摩。維摩默然不答也。是唱無說者。佛命善吉傳
教。自陳其意云。般若洞達無相。無菩薩可教。亦無般
若可說。云何使其行耶。佛答。般若但有名字。菩薩但
有名字。此名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但三假施
設耳。絕視聽而雨花者。散花品云。帝釋及四天王作
是念。時遍於虗空中化成花臺。須菩提心念。是所散
花從心樹生。非樹生花。釋帝桓因語須菩提。是花非
生花。亦非意生花。須菩提言憍尸迦非。但是花不生。
色色不生。乃至波若亦不生。又不壞假名而說諸法。
所以明花不生者。上幻聽品云。眾生如幻。聽法者亦
如幻。眾生如化。聽法者亦如化。乃至涅槃亦如幻如
夢。是幻夢涅槃不二別。如是人無聞無聽無知無證。
欲證此義。故以散花品證無生無說也。所以須嘿者。
言意是有所言所意者。即故求之於言意之表。無意
之城即是語嘿兩教也。上以言表無相。是立教之本
意。今以無言表無相。是嘿教之詮理。語嘿雖殊。所表
無二也。今明涅槃。非但遣其有言有名。若以無言為
無名。無名即為名。然即名與無名相與而有。相與而
無。興言即[穴/俱]。癈言即寂。寂與不寂歸乎無極。上即舉
法明無相。下即舉人證無言。此是人法相對。亦語嘿
[001-0047b]
相對也。


斯蓋下。排于上士。何者。上士受道以神。中士
受道以知。下士受道以耳故。


第三義引經證。釋所以絕。即有三科。一引經證。上云
無形故心行滅。及虗空喻義。文云證者。謂證得之證
也。


第二科。論曰下以論釋經也。中論涅槃品云。若涅
槃是有。不應名無不受。若無是涅槃。云何名不受。是
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也。


第三科。果有下雙釋經論
意。此中先立有章門。何者下正釋。釋之中。初三雙六
句。就體釋有無。次兩雙四句。約用弁非有無也。本是
推扸義。本末有境乃得涅槃。既得涅槃五陰永滅。故
不可言有。即是有之所無。無有物也。推之無鄉而妙
智不竭。故不可言無。即是無之所有。又萬德炳然。此
一雙兩句釋義也。


幽靈不竭抱一湛然。傅釋上句。是
妙有也。五陰永滅萬累都損。遂釋上句。是妙無也。此
一雙兩句釋妙有妙無也。萬累都損故與道通洞。明
物空智空。結不一不異也。


神而無功常存下兩雙四
句。約用弁。此句正弁智用也。道通洞故冲而不改。此
句舉物空以結智用也。冲。虗也。深也。清也。下兩句結
智用非有無之。莊子注云。未曾有謝生於自然者。而
必欣賴於針名。故理至即迹滅。以至理為一神而無
功者也。體故有用。用故有體。體用雖殊。歸乎無二也。
第四義結脩成用。有三科。一從初至伯焉而泰。結境
智相絕也。暨。其冀反。訓至也。泊。依也。舟所依處也。



二科。九流下結。其初用四禪四空欲界為九流。又九
[001-0047c]
流者。外書有六家九流。一陰陽家。四時之順不可失。
二儒家。于初之有不可失。三墨家。彈本節用不可癈。
四法家。君臣亦不可改。五名家。正名實不可不察。六
道家。七縱橫家。即上誑而棄其信。八雜家。兼儒墨而
無不貫。九農家。勸耕桑足求食之業。所謂九流之哉
矣。


第三科。斯乃下。戒勸也。希夷之境太玄之鄉者。勸
道必也此也。而欲下。戒勿惡取空也。搒。方莾反。之方
域謂畢竟空為方域。境也。神道謂體畢竟空之智也。


○折竅體第一



竅。實也。亦研竅也。漢書陳平傳云。稻麥食其沒。又銜
轍云。甲之剝。其曰實。竅。定實也。


此中難意。上開宗中
有四義。第一依名釋義中餘無餘義作難也。什師論
云。此妙行生身佛有二種。一常住法身如虗空等。第
二十住菩薩得神通未作佛時具足佛十力等。以大
智力廣度眾生不作佛。如普賢文殊等名為佛。名壽
量佛。此中兩難。初就學佛作有餘難。後就學佛報謝
歸於無為作無餘難也。文有三義。一以名定實申經
意。二請誡下各難餘無餘。三然即下雙難也。以名定
實者。夫名號在法。秤謂在言。不自起必因可名之實。
名謂釋迦。號謂十力等德也。反本者。就本為無餘。神
道者。據迹為有餘也。


第二義別難有二科。一有餘難。二無餘難。初有餘難。
如來大覺法身初建者。義開斷惑。三家不同。一云。金
剛時斷惑盡。種智不斷。但無常報身未謝。故云學佛。
[001-0048a]
大亮師.愛師.旻師與文等同用此說也。二云。唯佛時
惑盡。故云佛智所斷。即儒師.宗師.藏師等所用也。三
云。金剛終時惑盡。佛智為解脫。證得常住。瑤師.誕師.
雲師等皆用此說也。地論師有兩說。一云。金剛心斷
煩惱涅槃鄣都盡。佛智斷智障盡。一云。金剛心時智
障涅槃障都盡也。此三義中未知肇師適用何義也。
什師注維摩經菩薩入不二法門云。實相慧要盡法
性然後乃止。今此一文二家諍之。一家執此文云。不
噵佛盡法性。故知金剛盡也。一家云。盡法性者唯佛
是也。又婆沙出頓悟者說云。金剛心時頓斷眾惑。而
釋道安師遊疑略云。薩云若者。言其得一。於金剛惠
一時成一切智。無知也無不知。今此論云。曜薩云以
幽燭。斯即金剛之惠無幽不燭。即種智滿。種智既滿
惑無不盡。即惑盡義也。而報未盡。故是無常也。生法
師亦云。斷惑實是金剛。而佛智有功。猶聖王由治。



理民而秤治歸王。大論云。成佛有二種。一實行。二權
迹。實行者。菩薩坐樹下入第十地名為法雲。譬如大
雲澍雨連下。無間心自然生無量無邊清淨佛法。念
念無量。放眉間光降伏魔怨。十方諸佛慶其功勳。聖
放眉間光從菩薩頂入。十地功德變為佛惠。斷一切
涅槃。習得無礙解脫。十力大惠一切佛法也。權迹者。
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此中更說第十地。所謂菩薩
行六度以方便力故。過乾惠地乃至菩薩地。住於佛
地。佛地即是第十地。故十地經第十地云。十方諸佛
[001-0048b]
光明入菩薩頂時。名為得軄入諸佛界。具佛十力。當
墮佛數也。今此中難意俱就修成.應化二種法身為
雙難也。本即法身。初建迹即樹王成道。本滲八解之
清。迹浴尼連禪河。本憩七覺之林。迹坐菩提樹下。下
皆例之思。


結僧那至溺喪。明本地發心智也僧那翻為弘誓
結弘誓於初心。如成山於初[竺-二+遺]也。


仰攀玄根俯極溺
喪者。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也。溺喪者。喪謂云失鄉
而殊奔者也。遠師云。然極溺俗相。說相拔幽根於重
劫也。


三域下。明學佛出世擬化之用也。三域謂三界。
大方謂涅槃。一緣應現大千謂之大方也。開八正之
平路。即是教也。坦眾庶之夷途者。謂平等說無境也。
馳六通之神驥。即是權智也。乘五衍之安車者。謂五
乘人秤機如安車也。出生入死與物移者。莊子云。至
人無死生。但排前返化之理而行於天下。窮化母之
始物下至永倫大虗。還就金剛本地。終照周義也。物
無名時為始。有名即為母。言窮真諦用也。玄樞者。樞
是制動之主。門戶扉樞。莊子云。是非莫得其偶。任之
道樞也。言極俗諦用也。廓靈宇於無壃者。金剛心報
謂之靈宇。什師實相論引往生品云。猶處玄廓之境
者。若以猶獨處玄廓為本。來化眾生此復何咎。如四
大河水從池流出。到諸方域爾乃得用。諸佛法身止
如如也。當其獨絕玄廓之中。人不蒙益。從真身化無
量身。一切眾生爾乃得益也。虗室曰廓。莊子云。不可
內於虗臺。虗臺者心也。離騷云。閇空于之孤子。住宇
[001-0048c]
居也。實而無處者宇也。天地之間曰宇。人心曰宇也。
曜薩云以幽燭者。以金剛惠無幽不燭。智用萬境。惑
盡於此也。


將絕眹於九止者。金剛報謝即入無餘。九
止即九眾生居也。


而有餘緣未盡下。結難。若於緣未
盡。到金剛報。住壽無量。報身交謝。故云業報猶魄聖
智尚存也。舊云。魄即人神明。魄即是人形體。郊特
栍云。體魄即降知氣於上。又云。魂氣歸天。形魄歸于
地。又制旨曰。精氣為魂。濁氣為魂。又月生三日謂之
魄。故知是魄者謂之是形器者也云爾。


經曰下。以經
證有餘。難智斷雙結也。


無餘者下。第二科。正難無餘也。大意如法花云終歸
於空言。歸空者乃是歸於[穴/俱]真無相涅槃。非是灰身
滅智為歸空也。何者。文云超然與群有永分。渾爾與
大虗同體。又[穴/俱][穴/俱]長往莫知所之。故智非是昔滅。乃
是金剛報謝歸於[穴/俱]真涅槃也。形智兩軨修途無息
也。在足曰桎之曰反。在手曰梏古酷反。無趾語老聃白。孔
丘於至人未勝。何賓賓以學久為也。不知以此為桎
梏耶。


經曰下。以經證無餘難。亦可據迹也。


第三義。雙結兩難。有三科。一然即至軌轍。立宗結難。
陳立教之大意。明其用大也。典。經也。誥。告法也。軌轍
轉。𨅊。徒列反。車一迹音軌。


第二科。而曰下。舉上開宗
反難無用也。[聲-耳+歹*尹]。尸角反。[歹*巨-匚@十/丁-一]外堅之掩䨱。易云。縣象著
明莫大而日月。霄。私進反。近夫赤氣。字應作宵。耳弁
宮商。目別紫素也。


第三科。子徒知下。即上開宗。亦論
[001-0049a]
旨難解。依教求宗。寄懷無所也。


朗大明於[穴/俱]室奏玄
嚮於無聞者。遠師云。欲闢重[穴/俱]於幽室。必開戶牖以
通其照。[穴/俱][穴/俱]玄夜。幽𥨊無期。玄音發詠而大道宣流
也。


○演位體第二



不言立體而言位者。易云。所居曰位也。初上為位。一
標位其城後九。又無名。名莫道。適為立。只一口之一。
云位體之也。上據本迹難餘無餘。答本迹相即。感應
是受。明丈六即真也。


文有三義。一總答。二放光下明
真應。三惑者下別答兩難也。


總答有三科。一牒宗。二
[貝*乞]難。三申宗。牒宗可見。


第二科。而存下。[貝*乞]難。秤謂出
于名號器象生于物形故之。易云。在天為象。在地成
形。象是髮[髟/?/人*人]之義。日月星辰其理幽昧。故在天為象。
山川單體質逼著。故在地成形者之也。以名題目。未
盡無方。如言方不題圓。云柱不目梁也。品象物形盡
於方圓。非方即圓非圓即乃方。焉得名形擬彼絕名
乎。


第三科。申宗。有二段。初申權迹。後申宗本。從初至
妙術。申權教意。權宗中初就所化明餘無餘。亦是下
就化主明餘無餘也。絕言幽致即是妙無。環中妙術
即是妙有。但是權教言餘無餘。未亦是真本妙有妙
無。故云未也。


後子獨下。引經申本也。法身無三世。過
六情。越三界。又無在無不在。無在故不在方。無不在
故不離方。又欲言有都無相無名。欲言無都脩備應
萬形。故云非有為非無為也。注云。佛者何也。蓋窮理
[001-0049b]
盡性大覺之秤也。至道靈玄。妙絕常壞。心不可以智
知。形不可以象得。非無而不可為有。即是妙無。同萬
物之為而居不為之城。處言數之內止無言之鄉。非
有而不可為無。即是妙有。寂漠靈曠物莫能得。不知
所以名。環謂之覺。以此觀者乃名見佛。以他觀者非
見佛以也。


第二義。明真應相。即有三科。一明感應。二其物下明
真應相即。三其治下忘懷用也。明感應有三段。初就
法譬明應體。次出感應用。後以譬釋也。


佛靈空者。空
無等遍在諸物。佛亦如此。如虗空無異也。誰云虗空
有去來而云無去無來者。約物而言。何者。法從空出
還歸於空。法雖出入空無異前也。應緣而現無有方
所者。合譬也。應雖去來。體無異前。此是應之體用也。


次段。然即下。明感應用。寂者照。漠者靜。安虗者虗心。
無者無形也。導而弗先者。釋無競義。必教雖八萬而
不導先者。感而後應者。釋無執義。形雖八殊隨感而
應也。


後段譬猶下。喻其應用。上以虗空喻體。今須嚮
鏡譬其應用。來無所出。去無所至。恍焉若存。忽焉若
亡。斯即無聲何有嚮。無形何有緣。莊子云。大人之教。
若形之於影。聲之於嚮。有問而應之。盡其懷為天下
配。家乎無嚮。行乎無方。聖人用心如鏡之。影動而體
寂。影隱而形彰。故云出幽入[穴/俱]。反化無常。莊子云。聖
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
陽。彼不為福先。不為福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
[001-0049c]
得而後起。去智與知。順天下之理者也。


第二科明真應相。即有三段。初明應迹。次明法身。後
明相即也。言其物者。以丈六為物也。何者。凡言物者。
自我之外者云物也。丈六亦是法身之外。故是物矣。
因應而作者。丈六因應而起也。生名有餘。滅名無餘。
正明應迹也。


次然即下。明法身義。有餘無餘本起法
身。既無名相有何不名。所謂中道法身是也。後是以
下真應相即。有二雙八句。是以者。名非上之調也。居
方等四句以應即真也。源夫下四句以真即應初二
句舉非也。果以下二句以真即應也。


第三科。明忘懷用。有三段。初明忘懷用。次證菩提深
廣。後結涅槃出有無外也。忘懷中有三雙六句。初二
句章門。次兩句釋施行也。教也。與也。後兩句歸功。為
莫之大乃反於小成者。大教廢。小教作。能大故能小。
小成者。如儒墨形名之徒也。夫大道隱而小道成。故
曰小成也。施莫之廣歸於無名之者。無為之道為通
生萬物而不持。顯其功也。次經曰下。以忘懷故菩提
深廣。初句標絕。次高廣相對。次淵深相對。後大小相
容也。故謂之道者。後然即下。結涅槃出有無外也。舊
解感應三家不同。第一。光宅云。法身理絕言外。德超
數表。故易云。寂不動感而遂通。遂通之用本由慈悲。
故迦葉攝論云。法本自無。唯心緣起。若論法空不言
其真。但就心神名真如理。設論萬法無相。還以心真
如為體。又無始來心識異。無情等生便解性。此心解
[001-0050a]
性無當解義。善惡等別但由客塵。八識不同而心解
性不轉。如水界清濁不同而水性不改。亦如真金作
釧作環而金性不改也。此解性與八識為一為異。答。
體無異故。一句八識。是義為波若所治。解性不為波
若所治。故猶如鵞唼乳。是以所修萬行薰此解性。此
解性無盡。至佛果時為應身功德。亦智惠所依止處。
以真如為其體也。又所修萬行與真如[穴/俱]會。故七卷
經云。如如如如智。一云。解性即真如理也。請問開善
義。真諦是頑法。有心是解知。知無知相與[穴/俱]合者。如
黑木白木[穴/俱]附無際。終無合義。又問攝論義。就心神
論真如。亦就心神言波若者。斯皆俱辨心神之道。而
言真如為境。是所[穴/俱]。波若若為知。是能[穴/俱]。此一心體
有能所者。此亦難解。又若修成果不為法身者。三性
舉體不應為三無性也。今謂兩釋猶有能所。即有所
得。[穴/俱]義未窮。故有所得有二種。一以智得。境有所得。
二以名得實。名法相當。是有所得也。[穴/俱]者泯然。能所
無間。故云[穴/俱]也。支道琳法師以泯為[穴/俱]。叡師亦以泯
然為[穴/俱]也。今意亦然。以[穴/俱]為[穴/俱]。心泯成中。智泯無相。
若對上兩釋者。心變為理。智轉為境。境空心寂。大道
無二。如此有何境而可會。有何智而能[穴/俱]。能所泯寂。
得而無得。名無所得。即是大[穴/俱]矣。故大論云。實相波
若者。若實證真智。理智相泯。理與智合。融同無三相。
無相何有境智之殊因果之別也。若不變為理。如境
而解。猶有能所。墮有所得義也。心轉為理而云佛性
[001-0050b]
涅槃者。就詮為論耳。何者。昔是凡夫。於今成悟乃名
為佛。而此中果非迷非悟。悟無相名中道果。如論云。
非愚非智名體波若。若爾。非真非俗之中。非迷非悟
正果。云何異耶。解者云。兩中是一。就詮為異。何無迷
悟。就心不論外法。故此外法約真俗以論中。而此心
法亦就真俗。何異木石而是心法。昔迷今悟。故此心
法約迷悟以弁中。迷時為因名正性。悟時為果名正
果。此中道果即是體[穴/俱]。何就心神論其[穴/俱]義。故有能
所。今有所得即是用[穴/俱]也。文有三段。初就體冥明不
出不在。次而即下。諸佛經云。如是大慈悲。今為何可
在。又法花云。世尊大恩。憐愍教化。利益我等。憐愍則
悲。利益即慈。而善惡兩用。感此慈悲二德。善有增隨。
隨便感慈。惡有感義。超即致悲。凡作善惡常感慈悲。
而必藉外緣見色聞聲。故以常感為始見聞為終。始
者曩劫。善惡久相關感。終者時熟。今晨興今時即應。
然而過去善惡正為感體。而念生佛現者。此語其終
不談其始。若論感應義有二途。並有虗實。感有二實。
一開實本。二得實益。應有二實。一以實為本。二實能
利益。應有一虗。實無法起亦無形聲而使物見聞。故
名為虗。感有一虗。謬計形聲語言是實。心非實解。故
目為虗也。第二莊嚴云。聖人降應為生善法。眾生作
善苻於聖心。汎爾通論感通三世。實求實義正取二
世。宿善業起現在時。有能感力。今雖過去而感力不
亡。如習因生習果。雖有二世而以現在正為感體。招
[001-0050c]
應亦爾。若就三點論其應用。以智照幾諸異迹。今取
應用正是智能。於四德中正是我用。八自在我是般
若用故也。照幾降迹非體真之智也。若論法起可作
兩釋。聖人智力自在無方。實自無法。今見有法。如純
陀品。如金翅鳥及見已影。影是有法。為法身所見。故
知實有舍利法起也。第三開善義云。[穴/俱]相感召為感。
[槤-車+乞-乙+小]機不差秤之為應。若括囊為談。即三世善都有感
義。窮尋其旨唯未來善。何者。過去現在善體巳生。因
力既足。何假聖應。正是未來而假緣。乃至故聖為緣
發生此善。竅論感體唯未來善。故易云。幾者動之微。
吉之先現者也。若論應用。法身無色而現色身。故知
應現是法身迹也。法身有顯丈六用也。故不同虗義。
而無別法起。以不同影起也。今即不然。注云。心生於
有心。像出於有形。今論感應。善二途感。一者有所得
心善。感丈六身。名為傍感。二者正感。以中道心感中
道法身。名為正感也。而就傍感。義有多途。以過去善
為幾。故法花云。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亦以現在
善為幾。故勝鬘云。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又以未
來善有已感義。故云。今雖無益。作後世因。亦惡有感
義。故云。以病增故。求覓良醫。以三世善通感。故經云。
我久安立。汝先世巳開覺。今復極受。汝本來生亦然。
而今義宗丈六無當。即是法身。而云感法身名為正
感者。例如一柱以對心偏。名為偏柱。對中道心。名中
道柱。若於應體以無當為體。而對偏心現丈六身。即
[001-0051a]
是偏對。應中道心。應無當身。即是正應。若謂其位。六
地以還有無俱偏。七地巳上有無不偏也。生法師云。
感應有緣。或同生苦處共於悲愍。或因愛欲共於結
縛。或因善法還於開道。故有心而應也。埵法師盛說
無緣。引盧舍那為證。一切諸佛身。同一盧舍那。但於
迹中異。故彼此不同耳。今即兩取。若有所得心即有
緣感。以無所得心即無緣感。故無心而應。如銅山崩
鍾鈴應。今義例上可知。真應相即。解者不同。攝論云。
化佛但是色聲。無論其智。既法與智相即為一也。若
開善義。解丈六是法身用。異於二家。故體用相即為
一也。今即不爾。丈六無當即是法身。如注云。夫聖人
空洞無像。應物故形。形無當體。況長短之有恒。群生
萬形果報不同。是以應之不同耳。取其長短是眾生
之心。本其無當即法身之真。豈曰體用異處真應兩
行。然後辨其丈六即真者哉。斯即於見未曾所見。未
曾有無相為法身。符同為應身。故云心生於有心。像
出於有形。心非我生。故日用不懃。像非我出。故金流
不然也。此中即開二義。一本迹義。二隨內外義。本迹
者。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無朕一
也。內外者。就感應各明四句感四者。一理外感理內。
二理內感理外。如十地大士見丈六法身也。三理內
感理內。四理外感理外也。應中四句反取即是耳。斯
即四句無當感應體也。


第三義別答兩難。有三科。一難家所執是或者情。二
[001-0051b]
意謂下別答兩難。三覿者下非其難意也。言惑情者。
覩反謂有。見感謂無。只是惑情。未足擬其玄道也。


第二科。意謂下別答。有二段。一有無相即。答無餘難。
二經曰法身下。約法身般若真應相即。答有餘難也。
若以義論皆得通。若但下別結。故云別示。答無餘難
有四階。一有無雖異旨趣無二。二何即下。引佛與經
釋上無有。三亡不為無下。釋上經意相即表理。四子
乃下。釋答無餘難也。寂泊無兆者。所泊之處寂然無
朕也。隱顯同源者。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
迹雖殊。不思議一。即是同源也。存不為有亡不為無
者。釋上生下。同源故顯而不有。隱而不無也。二何即
下。引佛與經釋上有無即有無相即義。初引佛言證
存不為有。以有即無也。從經曰下。引兩經證亡不為
無。以無即有也。


三亡不為無雖無而有下。兩雙四句。
一結釋上經意相即表理。此句牒上句云。以無即有
也。存不為有雖有而無。此句牒上佛言。以有即無。此
一雙兩句釋相即也。雖無而有所謂非有下。一雙兩
句。以有無表非有非無。然即下。所表非有非無之理。
今所云無餘涅槃也。


四子乃下。結答無餘。如文也。
二答有餘難。有四階。一就法身波若明應之體相。二
萬幾頓赴下。明法身波若忘懷用。三然即下。就法身
波若明丈六即真。四所以下。結答有餘難也。上總答
以虗空譬辨應之體。今以二點明應之相。法身無像
應物以形者。注云。法身者虗空身也。無生而無不生。
[001-0051c]
無形而無不形。即無當法身。隨其心水淨穢不同而
法身無當。如水現月應物以形也。波若無知對緣而
照者。注云。無相真惠。無知而無不知。無為而無不為。
即無知般若隨其境界照境不同。而波若無知。如鏡
現色對緣而照也。大品云。以空無偏。故神通周遍。此
就二點以明其本也。


二萬幾頓赴下。明忘懷用。至不
干其慮。釋波若用。神慮即是波若知也。動若行雲止
猶谷神者。釋法身用。至人無心玄被。唯感之從。若不
係之雲。隨風之東西。故動若行雲也。止若谷神者。谷
神。中央之無也。老子曰。無形無影。無逆無造。處處早
不動。守靜不衰。而不見其形。故云止若谷神者也。豈
有下。就雲谷結明無心心。情異者。莊子注云。是非為
情。無是無非。情將無寄乎。法師云。心緣法生。有用有
實。情附心起。有用無實。非虗情無以忘計。無心家即
情無不附。此二相資。輪轉三有無極者也。既無心於
動靜者。舉心無相。釋遣像形也。去來不以像下兩句。
明法身般若忘懷故不違諸相。即是無相不違相也。


三然即下。就法身波若明丈六即真。有三雙六句。初
兩句立章門。心生於有心者。於堯即治天下。百姓皆
託我有也。次明形非我出。故金流不燋。下兩句別釋
也。此句法身即丈六。何者。至人推理任在。故世不然。
為悉既在天而天。即在火為火。火豈能燒乎。心非我
生故日用不懃者。波若即丈六。何者。聖人無心。以萬
物心為心。故幾現不同。我體善生不勞我用。現非我
[001-0052a]
現。用非我用。我無勞矣。故日用不懃也。云云自彼於
我何有者。感應雙結。何者。感雖云云。三千不同。論其
應照。無異寂然之地。四所以下。結答有餘難。智周結
般若。形死結法身也。八極者。一東北倉明。二東方開
明。三東南陽明。四南方暑明。五西南自門。六西方閶
闔。七西北幽都。八北方寒門。是論八極也。益不可盈
者。注而不滿。論境生而智不增也。損不可虧者。酌而
不竭。論境智而不智。釋智周義。莊子云。益之而不加
益也。損之而不加損。聖人之所保之也。寧可下。釋法
身形無義也。癘。伇病。八方并天為九。云中逵。如云我
今背病也。天冠。寺名也。


第二科而覿者下。非其難意。覿秉執規矩而擬大方
者。以無規有規擬儀至人也。拔玄根於虗壞者。遠法
師云。世號知沈根可移之於沖根也。


○折徵出第二



爾雅曰。賢士隱山。王徵猶驗也。明也者。徵之令出也。
又一成者之也。今所明涅槃。出有無外。徵召有無之
內也。開宗中云。涅槃獨申有無之表。今難此意。文有
二義。一明有無二法攝一切法磬無不盡。何處有有
無之。若有妙道字。二而論下。正設難也。


夫渾源判創
萬有參分者。渾。下昆反。水原流渾周一㒵也。據說而
言有大易大初大始太素者。未見氣也。總氣形質三
而名混淪。混淪者。萬物渾原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修之不得也。易曰。有易大[示*通]是其二儀。太
[001-0052b]
極亦云太一。亦云無一。一即太極。二而二儀。如無秤
取其有之所極謂之太極也。清者上為天。濁者疑為
地。流為江海。結為岳。受天地清氣為天。欲云創判也。
參分者。隨參也。亦三也。三文世既立。萬有參分。此言
無者只是偏無。極似麤淚而難宗降於主。其宜然矣。
化母所育者。言道所出物即非有也。幽即鬼道。顯即
人事。恢。大也。詭。居為反。詐一青。謫。古穴反。小也。恠。古
懷反。異也。正是連字成訓也。凡物事太者可恠曰恢
詭。小者可恠曰謫恠者之矣也。


經曰下。引證涅槃為
數滅無為。


第二義。正設難。有三段。初領上語。次請窮下。正作有
無兩關。後總而下。結也。總而括者。上云有無二法攝
一切法故。總括諸法莫出有無也。即而究之者。結雖
妙非無等也。而曰下。雙唱六解。


○演超境第二



問家道理不過有無。今明出有無外。故云超境也。此
義明佛果二諦攝不攝。略出四解。第一。光宅云。相成
招果。不即空不異空。故即體虗。假真解感果。體不即
空。不即空故實而非假。但妙有真常。非二諦攝。至如
三無為。龜毛兔角等。此非俗有。何即空。第二。莊嚴云。
名相假有。此四義中得云佛果。名相有而不之假。故
非二諦。第三。開善云。佛果是相續假。是相待假。既云
二假。非俗如何。但有麤妙耳。第四。埵法師云。妙絕於
有無之域。玄越於名數之表。故佛非二諦。今明二諦。
[001-0052c]
自有四階。然二諦之名非至極之體。但弁法相非有
非無。故先破執然後顯示中道。故借名顯相以表之。
四階者。一有無二諦。二因緣二諦。三生死涅槃相對
二諦。四佛果二諦也。有無二諦者。亦名偏有偏無對
凡性心所謂二諦。何者。假名眾生有名用體。名為俗
諦。名用體空。名為真諦。因緣二諦者。對於聖心所明
二諦。因緣和合假名眾生。萬法相假名為俗諦。因緣
無處本自不生。名為真諦。相待二諦者。生死有無名
為俗諦。佛果涅槃名真諦。何者。俗是俗情。凡是有無。
萬法堦是倒情也所作。故名俗諦。佛果涅槃永絕有
無。超出生死。今對生死為俗。涅槃名真諦也。就佛果
明二諦者。廣修萬行得佛菩提。行因得果是因緣果。
名為俗諦。佛果萬德一圓。一相無相。因果相絕。名第
一義諦。凡言因緣即有四種。一和合因緣。二相續因
緣。三相待因緣。四境智因緣。是故從此因緣生法皆
名世諦。因緣無當即無所得第一義諦。故此佛果二
諦所攝。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
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四種二諦配四論者。第三第四
二即涅槃無知所申之理。第一第二兩階二諦即不
遷.不真所明理也。文有三義。一述難。二何即下。釋難
家有無義。三論稱下。申宗。初述難者。有無之數法無
不該者。如難家云。經曰下。證俗諦有無也。


第二義。何即下。述釋有有無。有無所以稱有者。即釋
有者有於無句也。無有所以稱無者。即釋無者無於
[001-0053a]
有句也。然即下。重釋有無假。其猶高下相傾。未足擬
其幽玄涅槃。故成論破云。如虎吟子。若急即傷。若緩
即失。過猶不知。二俱有過。若定說無是為過。若定說
有是咎不知。故經云應捨二邊也。


第三義。論秤下。第三真諦更申上宗出有無意。此忘
言絕域。豈有一有而可稱乎。故舊云。肇師義唯真無
俗。正謂此矣。第四階佛果二諦。即涅槃.無知兩論釋
其義也。經曰下。釋所引三無為也。數緣無為。明其非
有非無。故即無相無為也。


○折幾玄第三



支道琳師物有玄幾論云。物有幾玄於未兆。易云。玄
幾者。物動之微。吉之先出也。注解背無向有有而未
見。又幾謂幾開。制動之王者之也。若論內義。是可生
理。言幾玄者。是[穴/俱]嘿無所有而有可生理者。為當以
有無得。為當離有無得。文有二義。第一義。蹈即離兩
關。難其得義。第二義。然後下。牒論所明理。以聖不虗
反。仍請聞妙旨也。云不出有無不在有無者。超境可
云借出以云即不在義。又云豈曰有無外而可秤哉
者。即不出義。


○演妙存第四



涅槃之道不在有無而不出有無。然即[穴/俱]真妙道存
乎即真。故曰妙存也。


文有二義。一正難。遣其聞義。二
淨名下。正說[穴/俱]義也。正中有三段。初遣名相。理即可
說。次經曰下。引經證理無相。遣其聞義。後雖然下。心
[001-0053b]
戒聽。無心而受無聽而聽者。書云。大士受道以神。中
士受道以心。下士受道以耳之。以神聽者通無生。以
心聽者知內情。以耳聽者聞外聲也。注云。無說豈曰
不言。謂能無其所說也。無聞豈曰無聽。謂能無所聞
也。無其所說。故終日說而未甞說。無其所聞。故終日
聞而未甞聞也。吾當以下述言許答也。


第二正說[穴/俱]義。有二科。一依經立宗。二然即下。正弁
[穴/俱]義也。立宗者。淨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就煩惱
法明不出不在。注釋煩惱真性即是涅槃。惠力強者
觀煩惱性即入涅槃。不待斷而入也。又不出魔界而
入佛界。就邪法立不出不在。注釋佛性魔性本不殊。
為捨邪而正乎。此即明理不殊。故是不出不在義也。


第二科然即下。正弁[穴/俱]義。招提判經文唯說同無生。
如實際無正明文廣說[穴/俱]義。若如惠仰經說。亦非[穴/俱]
非不[穴/俱]。此止有言也。今先出異解。開善云。心法本無。
今乃始有。此心研修。[穴/俱]彼萬物之真諦。心是有法。境
是真諦。心[穴/俱]真諦境。境無境相。智無智相。境智無二
即[穴/俱]真無相。而云唯智是照。境即[穴/俱]會也。約用冥明
不出不在。後然即下。遣能所泯境智也。然即玄道在
乎妙悟者。初就體冥。此中有兩種四句。結二句并十
句也。初四句弁[穴/俱]齊即義。言玄道者。即迷弁中。以其
未顯謂之玄道。解悟此理妙於迷昧。故云妙悟。迷時
中道於今即顯。迷中在解。謂之為存。一句也。


妙悟在
於即真者。妙悟之智體自成真。非別有真。以智即真
[001-0053c]
也。今謂即義有二。一兩物相即。二舉體成真為即也。
如開善義。善心[穴/俱]境。不即成真者反難開善二諦相
即義。俗亦不應舉體成真。若俗舉體成真者。今亦心
法反成中境。此復何妙。若猶不許。即非大道。無二句
也。


即真即有無齊觀者。體即成真。真即中道。中道即
有無齊觀。觀者異於萬法中道。故云觀。三句也。


齊觀
即彼巳莫二者。上云齊觀即如。有智惠能齊前境。故
釋之。彼即境也。巳即智也。理無有無之相。觀無彼已
之解。故注云。觀生於緣。離緣故無觀。可謂[穴/俱]中觀。亦
名平等觀。亦名第一義觀。亦名中道觀。亦名即體觀。
四句也。


所以下四句。證成前義。天地與我同根者。無
二中道為根。萬物與我一體者。以是非為一體。此二
句也。故注云。第一道理無不極乎。若虗空無昇降之
殊也。同即非復有無者。同亦二義。一兩物不異為同。
二舉體反成為同。如十迕金融成一圓。既同此理。體
非有無。三句也。異即乖於會通者。若我與理異。乖於
中道會通之義。四句也。


所以下兩句。就體[穴/俱]結不出
不在以答問也。同非有無即不在矣。異乖會通即不
出矣。次段就用[穴/俱]弁不出不在。二諦為用[穴/俱]。此二諦
即是用[穴/俱]。如兩物相即為即。若就用[穴/俱]論相即義。亦
不當四句。一亦不即。異亦不即。即亦不即。離亦不即
也。就此有四階。一總標[穴/俱]會。夫至人虗心[穴/俱]照理無
不統者也。二從懷六合至其神豈虗明。照俗[穴/俱]有即
異物[穴/俱]也。天地四方為六合。聖照無盡。謂言有餘照
[001-0054a]
俗也。方寸者心也。虗心照物智。其心常虗也。[穴/俱]有也。
三從至能妙契自然。照真[穴/俱]空也。隱而未明謂之玄
根。為萬物本謂之立根。為學之本謂之玄道。今即顯
出謂之拔也。物雖群動而照即空。謂之靜心照真也。
天地之平。道德之極。聖人所休。謂之恬惔。言不著也。
聖人神靜為天地鑒。謂之淵嘿也。理無人作。故曰自
然。[穴/俱]契無二。謂之妙契[穴/俱]空也。有言肇師是有所得
義。既有淵嘿之解。有所契自然。豈非有所得乎。今謂
不然。可二義釋。若論體[穴/俱]。久絕能所是無所得。論其
用[穴/俱]。境智相會是有所得。有所得無所得歸于無二。
即大無所得也。四所以下。就用[穴/俱]結不出不在以答
問也。處有不有居無不無者。[穴/俱]俗而不為俗。契真而
不為真也。居無不無故於無處有者。釋上非真也。居
有不有故於有處無者。釋上非俗也。始注云。在有不
捨無。在無不捨有。處有常修空。修空當萬化也。引一
本證上不出不在。居無不無故能不出於有不無於
無故者。此明居無不出有也。處有不有故能不出於
無不有於有故者。此明居有不出無也。處於有無而
不在有無者。此句雙結不在也。若言處於有無而不
在有無者。即可對語不在有無而不出有無。上巳明
不出。故此句闕也。


後段泯境智。今言不出不在。如有
境智以遣境智歸于無二。正是開善䆩無相義。法無
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智者。境無境相。智無智相也。
聖無有無之智無心於內者。智相絕於內也。法無有
[001-0054b]
無之相即無數於外者。境用相絕於外也。於外無數
於內無心者。遣內外也。此彼寂滅物我[穴/俱]一者。境智
泯能所。一歸于無二。故注云。觀生於緣。離緣故無觀
也。泊爾無朕乃曰涅槃者。指言有在也。理既如此。豈
可徵在有無而可責出有無耶。


○折難差第四



上巳明果。此下四折難三乘行。理既無二。悟不應異。
故曰難差也。


文有三義。一就理領宗。六境者。六塵也。
窮理盡性者。窮萬物理。盡心神性。


第二義。放光曰下。
就行作兩關難。初就小乘難三乘差別。次就大乘明
三位不同也。初獲無生者。肇師執小頓悟。七地始悟
無生。又三乘得道有聲聞義。第三義答。涅槃一也下。
雙結兩難。眾經殊言何以取正。


○演弁差第五



理雖無二。約理教悟異。故曰弁差也。


文有三義。一述
經意。二而難下答。三夫以下結答也。大道無二。而隨
根性於一說三。然其所證無為無二也。法流漢地賢
者不少。今言盛者。支道林.竺僧弼.竺法汰.釋道安.鳩
摩羅什等。皆無三六說。唯竺道生執大頓悟云。無量
三乘有因三乘。肇師.㻔師等執小頓悟。非但無小行
得道。其登地以上六地以還亦非真理。即不言有菩
薩而無聲聞也。開善曾用此義。會稽東山寺名法花
山寺。從此出於興皇寺講導有聲聞義。上入堂言業
靳都亭頭。業靳者謂語事也。都亭契頭有寺名靈喜
[001-0054c]
寺。開善曾在彼寺噵有聲聞。與學士論志。上雖不在
彼而云知其事爾者也。明三乘同觀義。都喜賓奉法
要云。二乘著無以捨有。大乘同志以即真。此明同觀
義。遠法師執異觀為問。什師以同觀為答。即同觀之
說與肇師不異也。而不遷論云。聲聞聞無常以成道。
緣覺覺緣離以悟真者。此是從詮為言也。但樂小功
德。厭畏生死。即為聲聞。樂獨善寂。少多濟物。即為緣
覺。志安生死。不求自出。名為菩薩。即七地以上過於
二乘。此不須論。今六地以下與三乘同。同爾許空智
斷見思義盡。俱出火宅。更不受三界。出火宅義也。故
釋論云。羅漢出三界。於淨土中聞法花經。具足佛道。
此明羅漢生中間淨土也。於義必須中間出者。二乘
改小學大多用其功。若上受變易。都無聲教受悟。良
難報身親承質也。


第二義正答難。此中但答三乘差難三位不同問。第
八章中自當釋也。此以人三三無為非無為有三者。
以人約法故有三無為也。放光曰下。引證及譬。文可
解。如來結習都盡聲聞結習未盡者。什師實相論云。
大乘中論結有二。一凡夫結使三界所繫。二諸菩薩
聞法實相義。三界結使唯有甚深佛法愛慢無明等
等細微之結受法身也。深著佛身不借身命也。無明
者。於深法中不能達通也。慢者。得是深法不在無生
忍。或起高心。我於凡夫聞殊異之法。以人不識。此言
殘氣。是殘氣不生三界。唯受法身教化。眾生具足佛
[001-0055a]
道也。譬釋可見也。


第三義。夫以下結答。根性不同故昇降不一。而無為
無二。然即教雖不一致歸寧異。


○折責異第五



就人法異為難。故曰責異之也。法即無為。人是能體
無為者也。若所證無為無二。能證之人亦應無差。若
言無為無異異自我者。即失三乘得道義也。


文有三
義。領宗定義。


第二義。請問下。正作兩關。若一。不應言
異自我耳。若異。即失冥會之道也。


第三義。然即下。結。
一亦無三者。以法即人。法既無三。人亦無三。異亦無
三者。若人法異。即人雖有三。無為無三。然即三乘之
人。非因無為而有差別也。


○演會異第六



三乘不一。而俱證無為而為一。故云會異之也。無為
即乘。乘即無為。人法恒即而未盡無為。故有三名。文有
三義。一引古況釋證人法不異。二譬喻下。以譬合釋。
三。然即下。歸宗結答也。夫止此而此適彼而彼者。理
無彼此。唯反所適也。所以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
失者失亦失之者。無為無形成濟萬物。故得其道者
與道同體。失其道者亦同體。我適無為下。人法為即
也。


第二義。初出鳥譬。然即下。牒譬合釋可釋。


第三義。
然即下。歸宗結答。法有二種。一無為法。二乘法。乘法
者智也。無患雖同而有高下之飛者。譬也。無為雖一
而有深淺之賢者。合也。舉乘法有三也。無為乘也者。
[001-0055b]
有無法相即也。乘即我也者。以乘法而即人也。此非
我異無為者。以人即無為法也。以未成無為故者。舉
人有三明無為不一也。


○折詰漸第六



詰。治也。問其罪也。責也。讓也。漸也。近也。此中難意。執
頓悟義難三乘無為有淺深及位有上下。而頓悟者
兩解不同。第一。竺道生法師大頓悟云。夫秤頓者。明
理不可分。悟語照極。以不二之悟。苻不分之理。理智
惠釋謂之頓悟。見解名悟。聞解名信。信解非真。悟發
信謝。理數自然。如菓就自零。悟不自生。必籍信漸。用
信偽惑。悟以斷結。悟境停照。信成萬品。故十地四果
盖是聖人提理。今近使夫者自強不見聞。信從教生。
設非信是。義同市虎。答曰。信實解當[穴/俱]。由說主所謬。
聖聖相傳。信教冥符。出苦累亡。豈同市虎難。舊云。空
若漸見。若言佛性亦漸見。若言佛性平等非漸見者。
空亦如是。豈得漸見。故知諸佛乃能悟耳。用此義者。
什師注云。樹王成道。小乘以卅四心成道。大乘中唯
一念確然大悟具一切智也。第二小頓悟者。支道琳
師云。七地始見無生。彌天釋道安師云。大乘初無漏
惠稱摩訶波若。即是七地。遠師云。二乘未得無有。始
於七地方能得也。㻔法師云。三界諸結。七地初得無
生。一時頓斷。為菩薩見諦也。肇法師亦同小頓悟義。
何者。即二諦是用。無二為體。二諦是筌。不二為之中。
而六地以還有無不並無二之理。心未全一。故未悟
[001-0055c]
理也。若七地以上有無雙涉。始名理悟。釋論第四十
九卷云。捨有二種。一捨結行施。二捨結得道。此以捨
結為捨。與第二捨結作因緣。至七地乃能捨結中代
名德。執小頓悟者執此文。又十住論第一卷末初地
不嗔。云是菩薩結未斷故。多行善心少於瞋恨。今謂
處文明七地方斷。此文復說初地未斷。龍樹所說正
自始之。此中難意。二乘三界結盡即齊七地。俱應理
悟。文有二義。第一義。舉結盡無為。無為無二。何說三
人理無餘翳。第二義。經曰下。證智無差。又曰下。證境
無二。既下。結難也。


○演明漸第七



理無階差其實然矣。責令頓盡。義不然之。


文有三義。
一引經釋譬。二舉事況理。三引證答難也。箭譬智。的
喻境。獸況人。河合法。即境智人河合法即境法也。三
乘濟緣起合獸河。鑒四濟無為合箭的。然其下。結不
一也。


第二義。夫群下。舉事況理。正使舍利之智富那
之辨莫闚有崖之事。況無岸主玄之理一悟頓盡乎。
遠師云。非夫聖近善誘。孰闚其非。夫窮神冥應。孰岸
其極也。


第三義。書不下。引證答難。為學日益者。務欲
進學益其日也。為道日損者。欲反無為彌損有為也。
損之至于無損者。窮損有為而無不為。夫群生封深。
不可頓捨階級。漸遣以無遣。訖此答無為無二難也。
經喻螢日者。即大品經習應品。日喻菩薩智。螢喻聲
聞智。此答者無差難。
[001-0056a]


○折幾動第七



七地法身進修三位。心智未寂故有微動。幾者動之
微者之也。上難差中引儒童時據大乘為難。其今未
釋故須更難。非別起也。判法身位。三家不同。第一。攝
論云。地前卅心見思及習都盡。初地以上斷迷理無
明。故分證法身也。第二。梁時三大法師並云。八地為
法身位。七地未合也。第三。什師肇師等並云。七地入
法身位。心智寂滅。而云進修三位者。理未窮故。有進
趣之功。若有進趣之功。動請未息。云何心智寂滅。故
有幾動也。


文有三義。一引經釋心智寂滅。二而後下。
正難。三既以下。舉文義結難也。法身以上入無為境
者。六住巳下以未全一。在有即捨空。在空即捨有。未
能以平等真心有無雙涉。七地以上二行俱寂。心不
可以像得。故心智寂滅也。


第二義。而後下。正難。既以取捨為情。心智未絕也。


第三義。既以下。文義乖難定文乖殊致者。違經絕言
之文。乖彼悟理之旨也。南喻闇進修三位也。謝康
樂靈運弁宗述生師頓悟云。南為聖也。北為遇也。背
北向南。非停北之謂。然向南可以至南。背北非是停
北。非是停北故運可去矣。可以至南故悟可得矣。釋
惠觀師執漸悟以會斯譬云。發出嵩洛。南形衡去山
百里髣髴雲嶺路在嵩朝岑嚴遊踐。今發心而向南。
九階為髣髴。十住為見岑。大舉為遊踐。若以足言之。
向南而未至。以眼言之。即有見而未明。但弁宗者得
[001-0056b]
其足以為五度度。況漸悟者取其眼以為波若之向
南之行。而所取之義殊。猶不龜之能而所用之功異
之也。


○演動寂第八



法身大士體實相空。以智寂滅而形充八極。逾動逾
寂。故曰動寂者之也。


文有三義。一動寂無二。二道行
下。明無相萬行。三儒童下。明不住道也。經秤聖人無
為而無不為者。大乘觀空但見諸法唯空唯無。故曰
無為也。無為觀行不證因果。不捨生死。被萬物功德
曰藏。故無所不為也。無為故雖動而寂。無所不為故
雖寂而動者。動靜相即。如不起寂滅道場而現身七
處八會。又身周十方而不離本土。即是二智方便。非
二乘所見也。


雖寂下。就二乘明同異。亦可以境為物。
就境空明其同異。雖寂而動物莫能一者。智有應會
之用。境即不爾。故物莫能一也。雖動而寂物莫二者。
境空心寂體相無二。故云莫二也。若爾。七地巳上如
冥義。若論體冥。七地以上有方不生滅。故不得言若
論用冥七地即能。故什師云。冥心真境即十地能冥。
因其宜也。又注云。得無生法忍。即於法無取無得。心
相永滅。故無所得也。


物莫能二故下。結動靜為無為
相即也。若判惠者。四宗不同。一㻔師云。六地以還名
道惠。七地以上名道種惠。二。𠗦師云。初地至七地名
道惠。八地名道種惠。三。亮師云。初地即能空有並照
名道種惠。四。什師肇師等。七地名道種惠也。明地體
[001-0056c]
不同。㻔師以空惠為地體。諸功德為治地。乘一解一。
行為地體。今意無相萬行悉為地體也。七地習氣盡。
如舍利弗神力去花不能全者。注云。著與不著在心
不在花。此分別心即是習氣。既入七地是法身位。即
花不著。故七地習氣盡也。


第二義。明無相萬行。有二科。一心為行本。故先以二
義釋心無相。二明所起行損也。二義者。一就偏有偏
無釋心非有非無。有心即惑情。無心即偏無。偏無即
是小乘滅心定也。豈可惑情偏無而標法身耶。


二是
以心不有。心不有下。就因緣有無釋心非有非無。何
者。凡行起非畢竟空也。注云。欲言其無萬行萬行斯
修雖無而有。不可謂言無也。欲言其有無相無
名。無相無名雖有而無。不可謂之有也。言有不乖
無。言無不乖有。有無雖異。其致無二也。


第二科。不有
下。明無相行。有三雙六句。因緣境界即是萬行因之
而起。故初兩句冥二諦。故心無相也。不有故心相都
滅。此句冥真之智。如不無。故理無不契。此句冥有之
解也。理無不契下兩句。明所起忘懷行也。所以應化
下兩句。明其並觀。故注云。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有
常修空。修空常萬化也。經曰下。證上三雙。義出有之。


第三義。明不住道。有二科。一就空有行明不住道。二
是以下。據為無為明不住道也。初有四階。一。昔我下。
舉非。二。今以下。行有不住有。三。空行下。證空不住空。
遠師問。取證云何異。什師答。證欲令易解。故云取證。
[001-0057a]
佛為須菩提說菩薩欲入三解脫門。先反願不作證。
今時學行時非是證時。如王子雖未有識。見小識位
終不貪著。知當有大識。菩薩亦如是。四。然即下。就心
行結不住道。故注云。冥空存德。彼我兩濟。濟。成也。


第二科。是以賢下。據為無為明不住。有四階。一。引四
經證成前義。所以重證者。上結難云文乖殊致。今云
聖旨虗空殊文同弁。教雖萬差所明理同。無以教異
而異於理也。二。豈可下。簡異二乘。二乘觀空。以寂為
寂。在有為有。以苦為苦也。三。菩薩下。正結有為無為
不住道也。住盡不盡平等法門者。盡即涅槃。不盡即
生死。以大悲故住於生死。以波若故住於涅槃。故云
住平等法門也。不盡有為不住無為言。注云。有為雖
偽。捨之大乘不成。無為雖實。住之惠心不明。是以
菩薩不盡有為。故德無不就。不住無為。故道無不䨱。
此二無礙門。菩薩弘道之愛。佛事無方之所。由四轉
譬貶之蒼頡。注云。迷者指東為西方也。


○折窮源第八



此下四番明本始涅槃是眾生所歸之源。故云窮源
者之也。前章明萬行。今問所得果。文有二義。一。若行
因人得。涅槃始有。有始有終。


第二義。而終下。引經結
難。若無始終。非復眾生得涅槃也。


○演通古第九



今於始有乃通於古。故云通古也。佛果有二。一實相
中道果。二萬行修成果。今言通古。是萬行修成果。若
[001-0057b]
論本始。中道果為本有。修成果為始有。文有三義。一
明理聖無異。遣其本始之義。二。所以下。體理人法非
三世。此義正是開善本有義也。三。然即下。正結非本
非始義也。初有三段。初失至人唯聖人乎。總標聖人
以萬物為體。次。何即下。正明理聖無異。證非始有。理
既本有。契理之聖寧可始終乎。後。天帝曰下。離境無
智。即境而求智也。見緣為見佛者。離境無別智。故見
緣即見佛。何者。若見十二因緣。為成佛之性。即是見
法。若見成佛之法。即是見佛義也。此證理聖無異義
也。


第二義。體理人法明非三世。有三科。一。就人明非三
世。二。經曰下。就法證其無邊。三。以知下。歸于無二。初
有二段。初明三世智戢玄幾於未兆者。戢。側立反。聚
也。易。不難也。𣫍也。藏兵訓也。物雖未有。理必玄有。可
生之理而形體未現。謂之未兆者。未來也。可生理聚
照未來。謂之[肯*戈]也。藏冥運於既化者。有物冥運入於
過去。謂之既化。既化者。過去也。反化之理照過去。謂
之藏。如總六合以鏡心者。理照萬象。如鏡無心照物
也。


後段一去來雖照三世。體無異相。何者。上會萬物
以成巳者。惑謂物有三世。佛亦宜然。故云一去來以
成體而遍三世。故云古今通。始終同也。窮本極末莫
與之二者。窮本即理始極有。不得兩種涅槃。而體無
二。故云莫二也。亦冥真有。兩冥無異。故云莫二。浩然
大均乃曰涅槃者。結言有在也。


第二科。經曰下至無
[001-0057c]
邊以斷兩法。證其無邊。即二經是也。


第三科。以智下。
遣得歸于無二。


第三義。然即下。結答無始終。初結物我無二。次結無
始終。後。天曰以下。況上舍利弗嘿不答者。表理無久
近也。


○折𦒱得第九



𦒱。據也。引也。若眾生得涅槃者。即徵之得。城謂之𦒱
得也。


文有二義。一作兩關難。二結難。兩關者。初關以
昔難。今經云五陰都盡喻如燈滅。今日所云獨在三
有之外。具非眾生得涅槃也。後關。果若有得下。以今
疑昔也。


第二義。結難。若不止五即不都盡。結後關。五
若都盡者。結前關也。


○演玄得第十



難家張兩關以𦒱得。今旨遣有所得心以辨正果。故
云玄果之也。注云。菩薩空即是涅槃。玄得涅槃者但
是果名。而今始顯。非今始成。祇菩薩性空。今顯性空
中大道無二。得非始得。故云玄得。亦上云。通古是無
所得中有所得。今云玄得。有所得中無所得也。


文有
三義。一立宗。二褒貶二且談下辨無所得。三然即下
總結此論大意。初有三段。初立宗遣情。夫真由離起。
偽因著生也。著故有得離故無名者。此遣情謂。凡言
得者。非有即是無。非無即是有。封此有無。即有所得。
既離有無。即無有無之可得。故云著故有得。離故無
名也。


次段。是以下。明人法不相離則之言法。是以以
[001-0058a]
真為法者。人亦同真。離有離無。以偽法者。人亦同偽。
著有著無也。


後段。子以下。喪貶同真偽者誰乎。子以
著有著無故存得為得。吾離有離無故得在無得耳。


第二義。且談下。辨無所得。有三階。一。就迷辨中則是
理性。故云菩薩空即是涅槃。故不可離。即空而悟涅
槃也。亦名本有。既云本有。得非始得。得者未得名之
為得。若爾。誰獨本非涅槃而今得也耶。


二。何者下。正
辨果性。就悟辨中即是正果。名名始有。而此始有非
今始成。祇涅槃性空如顯今日。故始而非始。得而無
得耳。道者異於玄也。妙盡有無常數也。融冶二儀滌
蕩萬有者。融大明也。平等正果。天不為高。地不為下。
萬有雖殊。歸之無異也。均天人則是融冶二儀。一同
異是滌蕩萬有也。內視下。就見聞返照。照無能所也。
未嘗無。結本有理性也。未嘗有。結始有果性也。本有
始有理性正果。平等大道歸于無二也。


三。經曰。舉人
法一異證理無得也。涅槃非眾生亦不異眾生者。眾
生即空中道名涅槃。故名非眾生也。而離眾生更無
別空。故云不離也。果德雖多不過智斷。初。引淨名證
斷無得無。法本不起今即無滅。義即是理滅也。然則
下。遣情。云眾生者非眾生。可作兩釋。一云。言眾生者。
本無眾生相。誰能得者。一云。非眾生者。木石也。涅槃
例解。次。引放光證智無得。文相顯然也。得者謂之得
也。獨不然也。此句者遣情也。今實相涅槃既云正果。
修成涅槃應名緣果。雖云心識對緣果名正因。若對
[001-0058b]
中道正性皆名緣因也。然則正果緣果。正因緣因。更
果因果。可作四句遣其性謂也。一可。對正果名正因。
故注云。平等大道以無行為因。無上正覺以無得為
果。對緣果名緣因。故注云。勞塵眾生即成佛道。更無
異人成佛。又云。以順萬行故得佛果。故是佛種也。二
句。緣因亦為正果之因。正因亦為緣果之因。何則。非
眾生無以成中道果。非正因無有修成之義。三句。緣
正非正。正緣非緣。四句。非正非緣。第一大道無有兩
正。大無所得也。


第三義。結論。大意有三段。初。以四句結境智無所得。
然則下四句也。次段至能下。結難理用。囊括終古導
達群方者。通三世遍萬有。易自括囊無咎無譽。以多
容為用。括。結也。結之者。不受括也。亦不貴賢士隱。上
不受命。下不施令。有似囊括之。


亭毒蒼生。踈而不漏
者。汪哉洋哉何莫由之者。遠師云。汪之焉莫得其量。
洋之焉莫其盛之也。引梵證理。深得而不失。謂之成
就也。


後段。然則下。結論用者。上十演開釋。莫過境智
因果。故初四句結境智無得。次辨理用。此下四句結
論用。後因果結宗也。因則三乘為宗。果則涅槃為致。
此中初二句結因。後二句結果。三乘之路開者。上云
三乘眾生俱越妄想。無為豈異。異自我也。因教悟道。
此言不虗也。真偽之路辨者。若論正行實在七地。而
之得者。如提見瓦石。故簡真偽也。玄聖之道存者。此
下明果。上云玄道存乎妙悟者是也。無名之致顯者。
[001-0058c]
聖德雖多。今論涅槃無名是也。


無名論義記上



不真空論



若如兩不釋意。此亦并俗。何則。上明不遷。正就今昔
以明不遷。今明不真之文。亦就俗法以明不真。故文
云。欲言真有。有非真生。又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
人。非無幻化人。幻化非真人也。而上不遷論。正對執
教之人以明有諸法不動不遷。今明不真。直就萬法
以明即空之真。此不真空名。所作兩釋。一云。世法不
真。體性自空。一云。俗法浮偽。遣偽之空亦非真空。名
不真空。若以俗空名不真者。般若之空應名真空。故
無知論云。真波若者清淨如空。又云。真諦何也。涅槃
道是。今即簡異真空。故以不真立言。若以聖智對之。
亦名真空也。


文有二義。一。明論所由。二。項爾下。正辨
論體。夫至虗無生者。有非真生所以為空。空故所以
無生。故云至虗無生。正釋不真空義也。盖是波若玄
鑒之妙趣者。此乃舉智釋境。與玄一體。即自照謂之
玄鑒也。有物之宗極者。若對聖智名為真空。故此萬
法以此為體。故云宗極也。何能契神於有無間者。唯
至人特達獨空之中。故云間也。上云非聖非理。非理
非聖。此之論也。此是表宗耳。


是以下。明所由。有三科。一。舉至人歎不真空。二。就順
物歎應化用。三。就萬物結明所由也。通神心於無窮
[001-0059a]
窮所不能滯者。通道理之無窮。故是非不能為尋也。
聲色所不能制者。五色令人目冥。五音令人耳聾。此
聲色之所不能制也。豈不以下。舉物空釋所以不制
也。


第二科。是以乘下。就順物歎用。乘真心以履順無
滯而不通者。體真之心履順物性。故滯惑之物無不
通其情也。至人觀仲氣以化眾生。過化之徒無不適
其性也。一者物之始。至妙有一而未形也。適者秤也。
無滯而不通者。夫與物冥者為能無待而常通。作但
自通而巳。夫順有滯者。同勞於大道。是以凡聖雖殊。
至於各得其性即不能殊也。故能混雜致純者。覩之
無色。聽之無聲。擣之無形。此三不可得。故名混而為
一也。至人與反化為一。而常遊獨。故云雜也。純者不
[虛*予]其神。百行周舉。萬返參備而不[虛*予]。故云致純也。所
遇順適即觸物而一者。無物不同。唯化所適。故所化
為一也。


第三科。如此下。就萬物及無二理結理難。解
明造論所由。從初至雖像而非像。就因緣空萬物一
異明造論所由。然即下。無二大道幽隱難解。所以造
論也。


第二義。項爾下。正弁論體。有五科。一。弁理者不同。二。
夫以物下。就萬物明不真。三。放光曰下。就二諦明不
真。四。童子下。就因緣有無明不真空。五。夫以名下。遣
名物勸學也。眾論各異而同適不二。以異端而同趣。
豈不以涇渭乎。上言教異旨同者。就教為論也。此云
性異莫同者。就情而言也。第一解心無者。竺法溫法
[001-0059b]
師心無論云。夫有。有形者也。無。無像者也。有像不可
言無。無形不可言有。而經秤色無者。但內正其心。不
空外色。但內停其心令不想外色。即色想廢矣。第二
解即色者。支道琳法師即色論云。吾以為即色是空。
非色滅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雖色而空。
如知不自知。雖知恒寂也。彼明一切諸法無有自性。
所以故空。不無空此不自之色。可以為有。只巳色不
自。所以空為真耳。第三解本無者。彌天釋道安法師
本無論云。明本無者。秤如來興世以本無弘教。故方
等深經皆云五陰本無。本無之論由來尚矣。須得彼
義為是本無。明如來興世只以本無化物。若能苟解
無本。即思異息矣。但不能悟諸法本來是無。所以名
本無為真。末有為俗耳。盧山遠法師本無義云。因緣
之所有者。本無之所無。本無之所無者。謂之本無。本
無與法性同實而異名也。性異於無者。察於性也。無
異於性者。察於無也。察性者不知知無。除無者不知
性知性。知性無性者其唯無除也。破三家說。如文解
也。


第二科。夫以物下。就萬物以明不真。有三段。初。就名
物明真諦。次。依論明不真。後。依人證不真即空也。初
段有二階。一。標是非。夫以物物於物即所物而可物
者。舉不也。以物物非物雖物而非物者。標是也。二。是
以下。就名物明所表真。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實者。物
無當名。即是物之實義。名不即物而履真者。名無得
[001-0059c]
物。即是名之真義也。物無當名。名無得物。名物無當
即是真實真諦義。然即下。明名物所表真諦絕名教
也。


次段。摩訶衍下。依論明不真空義。有二階。一。依二
論標中道。釋之有三雙六句。并結真諦。尋夫下。彈舊
義。二。誠以下也。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者。此句明相
不違無相。即物之真遍達萬法。無有一法逆此真諦
也。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者。此句明無相不違相。既
順通萬物即偽即真。故不斷煩惱而得涅槃也。性莫
之易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此第三雙
以有無表非有非無也。此下正結不真空義也。


後段。
故經下。以人證不真空。有二階。一。以境智證。色之性
空非色敗空者。依經證色境即空。次。以明聖人下。以
至人智證即空之義。二。以致證引𥦆疾證不真之說。
引超曰證即空之教。然即下。通會之也。


第三科。放光曰下。就二諦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真
俗明不二。次。明有無相即。後。正結不真有不真空也。
上云諸法即空似無二諦。故初立二諦真偽明得無
得。次。言真下。歸于無二也。真諦無成無得俗諦故有
成得者。依經立二諦。明得無得也。夫成得即是無得
之偽號者。其功可見。其德可秤。與成得義。而真諦無
成無得。於中成得。即為偽法也。無成得即是有得之
真名者。真諦無成得。常是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故
無不得。故言有得之真名。此兩句真俗相對明真偽
也。真名故雖得而非得者。萬物得其真而不知所以
[001-0060a]
得。故得而無得也。偽號故雖偽而非無者。依真起偽
故不得而得。此兩句真俗相對明得不得。亦名忘不
忘也。言真未甞有。言偽未甞無。二言未始一。二理未
甞殊者。遣真俗明不二。有不自有由無故有。無不自
無因有故無。有無相待二不相會。故云二言未始一
也。有無所表大道無二。故云二理未甞殊也。故經下。
引經證所表無異也。此經云直辨真諦以明非有俗
諦以明非無者。一往直論真諦以表非有。俗諦以表
非無。雖是二。所表無二。此即竪論也。若再往。真諦亦
表非無。俗諦亦表非有。何者。由真故俗。俗是真俗。由
俗故真。真是俗真。故俗真表非無。真俗故俗表非有。
此是橫論也。竪橫雖殊。俱是無所得二諦也。


次段。然
即下。有無相即。有二節。初明不有不無。後以不有不
無相即非有非無也。


後段。結不真空。雖明無而非無。
無者不絕虗。此句結無非真無。絕虗空無也。雖有而
非有。有者非真有。此句結非真有也。真有者偏有也。
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迹者。若言有非偏真。言無亦非
斷滅。


第四科。童子下。就因緣明不真空。有三段。初。就教理
非定有無明不真空。次。約因緣有無表非有非無。後。
釋因緣結不真空也。初段有章門與釋。章門有二。說
法不有亦不無者。境界章門。注云。自有即不有。自無
即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者。性有亦不由緣。性無亦
不由緣。以非性有性無。故因緣生也。


二。轉法輪下。言
[001-0060b]
教章門。注云。法輪常淨猶若虗空。聖人無知至若虗
空故。經曰。說而無說。亦所說法輪既不當有無。能說
之教言而無當也。


何者下。先釋言教章門。從初至常
見為得。言偏有無即墮斷常也。次。物非無故至常見
不得。釋非也。然即理非有無。故所說言教言而無當。
是論真諦之教也。下舉道行。以心無相證教無當也。


中論云下。釋境界章門。初從因緣故不有不無者。即
上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義也。故四
諦品云。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
中道義。所以然者下。正釋性有性無。夫有若真有下。
先釋性有。譬彼真無下。類釋性無也。若有不能自有
下。破性有。明因緣有。有非真有也。不無者下。破性無。
明因緣無。緣無非真無。若一向無即法不得起。如虗
空無。不能與無也。夫緣起故不無者。非如性無。故不
可謂之無也。若爾。非有但非真有。無亦非真。故不真
有不真無。以明不真空義。次段摩訶衍論下。以因緣
有無表非有非無俱是因緣。文可見。假有以明非無
借無以辨非有者。上明真俗以表理。今以假義明表
理。若論理體並絕四句。而非論無以顯理。故以假義
略示。表相假者不自義。何者。無自故。假他故。故非無。
又若有云何假。若無云何假。然即義不即有無不離
有無也。此中假有表中道非無。借無表中道非有。若
反䨱言。假有表非有。假無表非無。故云理一秤二。論
雖有二。所表不異也。


後段然即下。正結因緣。何即下。
[001-0060c]
明不真義。欲言其有有非真生者。若相對立句。俱就
有無明不真義。而今但就有邊言不真者。惑情多滯
有邊。故就有明不真耳。若就無言之。欲言其無。無無
真形。欲言其有。無相無形。不即有。非真非實無也。下
引幻化人譬上不真有。故中論觀業品云。如佛反化
人。更作反化人。如初反化人。是名為作者。反人所作。
是即名為業。皆如幻與夢。如炎亦如嚮。


第五科。以名求物下。遣名物以勸學。上來談論皆依
名物。今若不遣義猶未周。故遣名物以觀學。有三段。
初。以名實無當類空萬物。次。以彼此無定類遣萬法。
後。引證結勸也。物同非物故無當名之實者。名是誰
名而有得物之物。名物無故。功實亦無也。


次段。性觀
下。現見彼此無定。證成名實無當之義也。既悟彼此
類空萬法也。


後段。是以成具下。引證結勸。以成具證
名實無當。以薗林申彼此無定說也。是以聖人下。舉
聖智以勸學。故經云下。引經證理。理為有之本。然即
下。就境智以勸學者也。


不真空論竟


肇論疏上



此疏惠達師撰云云未詳之。


康永三年閏二月廿九日以尊良上人之本重挍
點之。
[001-0061a]


件本云文永三年五月四日於光明山東谷往生院以東
南院御本寫了。本字極草之間。老眼難見解。定多
其謬歟。後學正之。    三論宗智舜春秋六十八


寫本記云神龜三年正月七日寫竟。


寶龜二年年次辛亥四月二十七日  沙彌慈晉


貞和四年談肇論了。


仙光院肇論述義中多引惠達言。其文悉合。此
疏惠達撰無疑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