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91 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唐-勝莊 (master)



梵網經述記卷下本
崇義寺僧 勝莊 撰


「佛告諸菩薩言巳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
當說。」


【佛告諸佛子自下第二釋輕戒文分有三初結前
[002-0415c]
起次別解後是四十八下勸持。】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別解文分有五一有十戒正
釋攝善法顯饒益有情戒二有十戒明饒益有情
戒四有九戒明饒益戒及善法戒五有十戒明饒
益有情戒如是五段從初為名或從多說故言攝
善等中間非無所餘戒等差別之相至文當釋此
即第一正釋攝善法兼顯饒益有情戒此中有二
先釋後勸持前中有二初有八戒明攝善戒即六
度鄣後有二戒明饒益戒即四攝中利行鄣也前
中有三初有二戒是施度障次有四戒是戒度障
後有四戒是慧度障此即第一釋不如法供養戒
即鄣布施波羅蜜多文分有三初標人次明戒相
後若不爾者結罪。】


「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
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


【經欲受國王位者自下第二正釋戒相於中有二
初勸令受戒次既行戒下正顯戒相前中有二初
勸受戒次一切鬼神下釋受所以此即初也謂欲
受國王等位必應先受菩薩淨戒要須有戒方可
王國及受百官一切鬼下第二釋所以謂若得戒
一切鬼神救護國王及百官身諸佛菩薩亦復加
彼由此因緣福力增長堪為國王及為百官。】


「既得戒巳應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上阿闍梨
[002-0416a]
大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


【既得戒巳自下第二正顯戒相文分有二初明應
行次不應行前中有三初明得戒次生孝順心後
明所故此即初也經生孝順心恭敬心者此即第
二明孝順心經上坐至大同學者自下第三明所
敬境和上者舊云和闍此云力今云梵音名為鄔
婆提耶此云親教或云郁波第耶夜此云近誦阿
闍梨者舊翻為正行今梵音云阿遮利耶此云軌
範師於此四境生孝順心孝順心者明意業也恭
敬者明身語業此中意說見和上等起坐問訊如
大智度論第七卷云若見乞道人能以四種待初
見好眼視迎送敬問訊。】


「而菩薩反生憍心癡心慢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
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至而供給之者自下第二不應行若現
有物知供養巳可有利益我及有情當應至心供
養問法乃至身命若嫌恨心不供養者即是犯也
若現無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不供養者是無犯
也故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
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所制懷嫌恨心不
起近來不推勝座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汙犯
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墮懈怠忘
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汙犯無違
[002-0416b]
犯者謂遭重病或心狂亂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
來親附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或自為他宣說諸法
論議決擇廣說乃至或欲方便調彼伏彼乃至廣
說或此瑜伽論中第一不供養戒經曰若不爾者
自下第三明結業道由具四緣是染汙犯一者事
謂所敬境二者想謂生彼想三者煩惱謂憍慢心
或嫌恨心四者方便究竟謂事究竟。】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四戒障於戒度釋四為四
此即第一明不飲酒是放逸門是故制也文分有
三初標人次明業道相後結業道此即初也。】


「故飯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
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
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
罪。」


【經故飲酒至酒況自飲者自下第二明業道相酒
器與人自有兩釋一云酒器相勸非為空器相傳
即犯一云但傳空器是亦犯也若依大智度論酒
有三種故彼論第十五云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
者菓酒多種蒲桃阿梨吒樹等三者藥酒者種種
藥草和合米麴甘蔗變成酒也如是等類能令人
心動亂放逸是名為酒一切不應飲有三十五過如般若記


如偈說言酒失知覺相身色濁而患智心動而亂
失念增瞋恚失歡毀宗族實為飲死毒解云若自
[002-0416c]
欲樂一切不應飲若見飲酒可有利益以方便攝
彼有情出不善處安置善處飲亦無妨是即瑜伽
為護他故建立無罪攝有說五百世無手者謂五
五百歲無手一五百歲在醎糟地獄二五百歲在
佛屎中三五百歲在作曲蛆四五百歲作蠅蚋等
五五百歲作人癡鈍或取最後五百歲也然此
飲酒具足五緣方成犯也一事謂實酒二者想謂
生酒想三者飲謂為飲之欲四者煩惱謂合瞋癡
或具或不具五者方便究竟謂飲究竟。】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明不食肉戒違慈悲心故制
也文分有三此即第一標人經故食肉一切肉不
得食者自下第二明業道相於中先明制不得食
後明食即得罪前中先制後釋此即初也。】


「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
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經曰斷大慈悲性種子至而捨去故者此即第二
釋所以謂若食肉斷慈悲性一切有情生怨家想
捨而去之然此食肉七眾同犯大小不同謂聲聞
教許三種淨肉菩薩教中一切不許。】


「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經食肉得無量罪者自下第二明食肉過失因果
經云今身食䐗狗膓肉者死墮糞地獄經故食不
第三正結業道此即瑜伽所說戒中所攝如經言
[002-0417a]
肉非自性生必由殺命得。】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韮葱蘭葱興渠是五
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下第三明五辛戒五辛者一者大蒜二
者革葱謂[這-言+菲]蒜似[這-言+菲]而厚三者葱四者葱蘭傳說
嶺南生蘭葱葉似大蒜而闊臰氣同蒜五者興渠
者有人云梵云𣩦但盧略去盧言故言興即當此
間芸[卄/室]也婆羅門語喚芸薹菜為𣩦渠盧西域諸
寺及出家眾不許食芸薹復有人言嶺南生興渠
形似倭[這-言+菲]舉味似蒜有人言與渠江南廣州等出
更勘問如是三戒瑜伽中云為護聖教制皆遮罪
攝。】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四明不教悔戒違令戒淨是故
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教後而菩薩下正明業
道此即初也。】


「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
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共住同僧利養
而共布薩一眾住說戒而不舉其罪教令悔過者犯
輕垢罪。」


【經一切眾生至一切犯戒罪者自下第二明應教
悔於中有二初明犯罪次教悔懺此即第明犯罪
也言八戒者即是近住所受律儀然此八戒三門
分別一明受法二明捨法三問答分別受戒法者
[002-0417b]
若依薩婆多宗具足八緣方得八戒何等為八一
者歸依三寶方受得戒故俱舍論第十四云為唯
近事得受近住為餘亦有受近住頌曰近住餘亦
有不受三歸無論曰諸有未受近事律儀一晝夜
中歸依三寶說三歸巳受近住亦受得戒異此則
無解云彼若先受近事律儀未必須歸依前巳歸
依故二者於晨旦受謂受此戒要日出時此戒要
經一晝夜故諸有先作如是要期謂我恒於月八
日等必當受此近住律儀若旦有礙緣齋竟亦得
受三者下座謂在師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起曲躬
合掌唯除有病若不恭敬不發律儀四者從師謂
異從師無自然受五者隨教說受此戒者應隨師
教受者後說勿前俱說如是方成從師教受異此
授受二俱不成六者具支謂具八支方成近住隨
有所闕近住不成何等為八一不殺生二不與取
三不梵行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塗飾香鬘儛歌
觀聽七眠坐高廣嚴麗牀座八食非時食七離嚴
飾受此律儀必離嚴飾憍逸處故常嚴身具不必
須捨八者晝夜經一晝夜故如俱舍頌曰近住於
晨旦下座從師受隨教說具支離嚴飾晝夜若依
經部宗云離非時食名是齋體餘有八種說名齋
支塗飾香鬘儛歌觀聽分為二故乃至廣說如是
八戒未必唯晝夜亦經一月一年等故如正理論
三十七云此中經部作如是言二邊際中盡壽可
[002-0417c]
爾於命終後雖有要期而不能生別解脫戒別依
身中無加行故無憶念故一晝夜後或五或十晝
夜等中受近住戒何法為障令彼眾多近住律儀
非亦得起彼如是說豈不違經遍覽諸經曾不見
說過晝夜受近住律儀汝等何緣以巳劣慧貶量
諸佛一切智境餘如前說若依大乘如是八戒未
必從師亦有自受故如瑜伽論五十三云此戒有
由自由他而受律儀或復有一唯自然受除苾蒭
律儀何以故由苾蒭律儀非一切堪受故若苾蒭
非要從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
者便應一切隨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聖教便無
軌範亦無說法毗奈耶而可了知是故苾蒭無有
自然受義問若除苾蒭律儀有自然受者何因緣
故復從他受答由有二種遠離惡戒受隨護支所
謂慚愧若於他處及於自處現行罪時深生羞耻
如是於離惡戒受隨護支乃能具足故從他受若
有慚正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是故
慚法最為強緣次具支者依智度論未必具八隨
其所能或一二三乃至具八成近住戒勘抄若依瑜
伽必具八種名近住律儀故彼論五十三云近律
儀由五支所攝何等為五一受遠離損害他支二
受遠離損害自他支三違越所受熏脩行支四不
越所受正念住支五不懷正念支若能遠離損害
他命損懷他財是名初支離非梵行是第二支所
[002-0418a]
以者何由離此者不染習自妄故不自損害亦不
染習他妻妾故不損害他遠離妄語是第三支除
離諸酒眾放逸處離餘三處是第四支何以故由
歌儛伎樂塗冠香鬘升高大牀非時飲食常所串
習若遠離彼數數自憶念我今安住決定齋戒於
一切時堅守正念遠離諸酒眾放逸處是第五支
何以故彼雖安住正憶念支謂我今住決定齋戒
若為諸酒所醉便發狂亂不自在轉問如是二文
云何會釋解云自有兩釋一云未具支方名近住
受一二等亦名近住謂欲受一二等何法為障不
得戒耶而瑜伽說五支所攝者具受八時說五支
攝不謂必定五支所攝一云必具八支方得所攝
律儀隨有所闕受戒不成而言一分等者隨轉行
說第二明捨戒緣者薩婆多宗近住律儀由五緣
捨一由意樂對有解人發有表業捨學處故二由
棄捨眾同分故三由二形俱時生故四由所自善
根斷故五由夜晝故經部師云不說夜晝彼許一
月半月等故餘之四緣與一切有同若依大乘自
有兩釋一云由四緣捨與經部同謂智度論中亦
許一月半月等故一云三緣故瑜伽論五十三云
若近住律儀當知由日出巳後若由發起不同分
謂故意捨或於中間捨眾同分雖巳受得必復還捨
解云不說斷善根及二形生者時節伇故問答者
問有業因緣不應授彼近住律儀答如瑜伽云若
[002-0418b]
近住律儀當知唯由意樂損害不應為授何以故
或有隨他轉故或有為得財利恭敬詐稱欲受近
住律儀然彼實無求受意樂當知是名意樂損害
是等問答恐繁不述五戒十戒義如常說七逆者
下經當說八難即是八重錯作難字有說八難者
但是犯戒名為八難生八難處故因中說果名如
是說諸佛出世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
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
由彼畢竟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
犯有所違越是染汙犯若由懶墮懈怠棄捨由妄
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非染汙犯無違犯者謂
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或為將護多有情心
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無違犯言應教
懺悔者舉他所說令憶念教後應教懺悔之法言
舉罪者謂諸菩薩見諸有情違犯律儀住慈悲心
應善觀察所舉罪者然後應舉為作應念謂觀所
舉補特伽羅為於我邊有愛敬不廣說如經然此
舉罪如瑜伽論會然懺悔法略有二種一者悔重
二者悔輕言悔重法者若上品纏犯他勝法失菩
薩戒應教懺悔復應更授若中品纏犯他勝法對
三人懺悔若下品纏犯他勝法及犯輕戒對一悔
故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
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若中品纏違犯
如上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如
[002-0418c]
法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亦應作是說
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毗奈耶
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蒭發露悔滅惡作
罪法應如是說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
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加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
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
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淨解云及餘違犯者此顯
輕罪如上所說若重若輕不得菩薩可對懺悔起
自誓心悔所違亦得還淨對一人等者謂通義大
乘及小乘人故瑜伽云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
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補特伽羅發
露懺悔經而菩薩下第三正明業道由其具五緣
結成業道一者事謂有犯戒補特伽羅二者想謂
於違犯補特伽羅即生彼想三者欲謂於彼發不
舉罪欲及不教悔欲四者菩薩謂瞋恚心及嫌恨
心五者方便究竟謂不舉罪及不教悔。】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三有三戒釋度釋三為三此
即第一不供給及不請法戒違勝進之益是故制
也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小乘教中第七聚也文分
有三此即標人。】


「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
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
[002-0419a]


【經曰見大乘法師至舍宅城邑自下第二明應行
於中有二初顯所敬次若千里下正明敬重此即
初也如文可見經曰若百里千里即迎來送去者
自下第二正明敬重於中有三先明迎送次明供
給後明請此即初也。】


「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
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
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為法滅
身請法。」


【經曰禮拜供養至盡給與之者此即第二明供給
也三兩金者極熱之言謂聽法者乃至身命不見
有情何況財物而可惜乎如雪山太子波崘菩薩
愛法梵志所以者何財物不出欲界法施出離生
死財物有盡有竭法施無盡無竭乃至當得正等
菩提。】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爾者自下第三正明結罪五緣犯罪准前
可知此即瑜伽第二戒攝第三相如前第一戒巳
說。】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不聽法戒文分有三准前
可知此初標人。】


「見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


【經一切處有至講法處者自下第二明其應行此
[002-0419b]
中有二初明說法處次明應聽法此初也法者此
顯契經及本藏毗尼經律者顯毗尼藏梵音具存
毗奈耶此云調伏調身語意伏不善業故名調伏
而言毗尼者蓋語毗略耳。】


「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
林樹下僧地坊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


【經曰是新學菩薩至聽受者此即第二明應聽法
言聽法者如瑜伽論八十二云聽者謂如是說法
者說正法時應安處他令住恭敬無倒聽聞云何
安處謂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謂恭敬聽法
現前能證利益安樂故此中或有利益非安樂等
四句如菩薩地法受中巳說二因者謂善建立一
切法故善建立者離諸過故具大義故又為說者
聽者所設劬勞有勝果故若不爾者能說能聽徒
廢巳業更設劬勞應無有果三因者恭敬聽法能
令眾生捨惡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攝涅槃因故
如是三事要由恭敬聽聞方得四因者一恭敬聽
法能善了達契經等法二如是正法能令眾生捨
諸不善攝受諸善若善聽者則能精勤若捨若受
三由捨受故捨惡因所招後苦四者由此受捨善
惡因故速證涅槃廣說乃至十因者一恭敬聽法
得思擇力由此能受聞法勝利如法求財不以非
法深見過患而受用之二善知出離謂喪失財寶
無憂無慼亦不嗟怨乃至廣說眷屬離懷若遭病
[002-0419c]
苦不甚悲歎亦不愁惱乃至廣說三於諸欲中深
見過患及見出離最勝功德清淨出家捨離上妙
臥具貪著乃至能證諸妙靜慮四恭敬聽法速順
證解廣大甚深相似甚深諸緣起法又能引發廣
大善根出離歡喜如世尊說我聖弟子專心屬耳
聽聞正法能斷五法能修七法速疾圓滿五諸聖
弟子恭敬聽法所有集法皆成滅法六解正法巳
遠塵離苦於諸法中生正法眼七能引攝證預流
果最勝資粮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及能引攝阿羅
漢果最勝資粮八能引攝獨覺資粮九能善引攝
無上正等菩提資粮十能引一切世間出世間靜
慮解脫等至具說如彼。】


「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不至彼下第三正結業道如瑜伽云若諸
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儀決擇憍
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若為懶墮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汙
犯無違犯者若不覺知若有病若無氣力若知倒
說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巳
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
勤引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濁於
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境攝心令住不往聽
皆無違犯五緣犯罪准前可知。】


「若佛子。」
[002-0420a]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三背大向小戒如上十重所
說謗三寶戒不論大小一切誹謗此中所說執小
謗大故有引者違根本行故制也文分有二此即
標人。】


「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外道惡
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經心背大乘自下第二正釋業道七眾同犯大小
不同以性鈍故於小乘教多串習故不信大乘甚
深經典謗言非是如來所說如瑜伽云若諸菩薩
安住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
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
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
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解云若於大乘
未能研究於聲聞藏一向修習是即有犯若於大
乘巳善研究兼修小教亦無所犯如瑜伽云若諸
菩薩安住淨戒律儀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
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非染違犯外道
經律者謂外道教如十句論金七十論等若於菩
薩藏未能修學於異道論勤修勤學此即有犯若
欲伏外道邪見為建立如來正法於外道論談勤
學是即無犯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
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
諸外道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是染違犯無違犯
者若上聰敏若速受若聞經時能不忘失若於其
[002-0420b]
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
覺者於日月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
無違犯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
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
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
違犯言邪見者即離外勝犯戒如前可知。】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明饒益戒即四攝
中利行障釋二為二此即第一明不看病戒違慈
悲心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行後結業道
此即初也。】


「見一切疾病人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
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
苦皆養令差。」


【經一切疾病至皆養令差者自下第二明攝行八
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上四阿闍梨五僧六父
七母八病然此福田略二中三廣即有八乃至無
量言略二者一者福田二者貧窮田故優婆塞戒
經第三卷云菩薩施時觀二福田一者福田二者
貧窮田菩薩為增福法故施於貧苦為證無上妙
智慧故施於福田解云為無上妙相故施於佛菩
薩福田又彼經曰為報恩故施於福出生憐愍故
施於貧窮捨煩惱故施於福田成功德故施於貧
窮解云八福田中初之七種名為福田生福勝故
[002-0420c]
名為福田第八一種名貧窮田言中三者一者功
德田謂諸佛菩薩及諸聖者有勝德故或復僧眾
二者恩田謂父母和上阿闍梨三者貧窮廣則有
八如前所說八福田中各有差別無量無邊然此
得福自有兩釋一云隨心優劣得福多少不在福
故大智度論三十五云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
優劣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
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
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
切人中智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惡
狗得福極多是故知大福從心生不在田也一云
布施之福在於福田不由施心如智度論云或時
布施之福在於福田如億耳阿羅漢昔以一華施
於佛塔九十一劫人天受樂得阿羅漢又阿輸迦
王小兒時以土施佛王閻浮提起八萬四千塔施
物至賤小兒心薄但以福田妙故得大果報當知
大福從良田生今解如是兩釋各據一義不相乖
違謂發猛利上品大悲施於貧苦發起猛利愍重
之心施於如來田雖有異得福無異故優婆塞戒
經第五卷云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於畜生專心
恭敬施於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此意說欲顯
施心無有勝劣故言其福無有差別理實等心布
施得福非無差別故彼經云若施畜生得百倍報
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倍報施外
[002-0421a]
道離欲得百萬倍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倍報乃至
廣說又有所得心布施福少無所得心布施福德
無量無邊故涅槃經二十四云何菩薩不觀福田
及非福田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諸佛是名福
田若有念言如是等輩是真福田當知是心則為
狹劣菩薩摩訶薩悉觀一切無量眾生無非福田
何以故善修習異念處故有異念處善修習者觀
諸眾生無有持戒及以毀戒又金剛般若經云東
方虗空可思量不不耶世尊廣說乃至無相布施
福德亦復如是依是義故說言舍利弗以飯施佛
所得福少有所得故佛施於狗其福甚多無所得
故今以經云看病福田最第一者謂諸菩薩大悲
為首顯他利勝故作是說。】


「而菩薩以瞋恨心不至僧坊中城邑嚝野山林道路
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自下第三結業道由具四緣成染汙犯
一者有病者無依無怙二者於病者生病者想三
者煩惱謂瞋恚等四者究竟謂不往看如瑜伽云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病
疾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
違越是染汙犯若為懶墮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
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轉請他
有力隨順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
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
[002-0421b]
間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鈍所濁於所聞法難受難
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若無先許他為體供事如
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畜殺生具戒違慈行義故制
文分有二此即第一標人也違慈悲心是故制也
七眾同犯。】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鬪戰之具及惡網羅殺
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
況殺一切眾生若故畜刀杖者犯輕垢罪。」


【經曰不得畜犯輕垢罪者自下第二明業道也四
緣成犯一者事謂刀杖等二者想謂生刀等想三
煩惱謂瞋恚等四者究竟謂畜刀杖。】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當廣明。」


【經曰如是十戒至下六品中廣開者自下第三總
結十戒懸指後說謂若破戒不得畜生身況得人
天如薩遮尼揵子經云若不持戒不得疥野干身
何況得功德之身又月燈三昧云雖有色族及多
聞若無戒智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能持淨戒
名勝士。】


「佛言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
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不得入軍中往來況
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十戒明饒益戒此中第
[002-0421c]
四第五第七愛語障之七種是同事及利行攝鄣
文分有二初別釋十後總結懸指說處前中釋十
即分為十此即第一明國使戒初標人次明不應
而菩薩下結業道如文可解。】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
之具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明販賣戒違修道故是制
也大小同犯七眾俱制此有二種一損惱於他違
慈悲心謂如經說販賣奴婢等故二世利故謂販
賣棺杖故如瑜伽云將護他故建立遮罪於中菩
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為令有情未信者信具緣
多少如前可知。】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
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
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
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三明毀謗戒文分有二此即
標人經曰以惡心下第二明業道也有說不問有
根無根向異法者說皆是重非輕此十重中說四
眾過向同法者說是輕非重戒為利養自讚毀他
是重非輕故瑜伽云若諸菩薩為求利養恭敬自
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若不求利養及恭敬
故自讚毀他是輕非重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
菩薩淨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瞋恚心自
[002-0422a]
讚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
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欲方
便調淨信者倍復增長法師師僧國王父母皆是
有恩毀彼伏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淨信者發生
信巳思毀壞有恩故得罪也於有恩處應生孝順
應酬前恩問反更加於墮逆不如法處是染違犯
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先有
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
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是染違犯若為懶墮懈
怠所蔽不有酬報非染違犯無違犯者勤加功用
無力無能不獲酬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乃
至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所犯由具五緣得成
業道一所謗境謂父母等二生彼想三起毀欲四
起煩惱謂瞋恨等五方便究竟謂發語言前人領
解。】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
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
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四明放火戒傷損物命是故
制也如文可解。】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
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
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
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
[002-0422b]
等犯輕垢罪。」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五明僻教戒文分有三初人
次應後結業道此即標人經曰自佛子至義理者
自下第二明應於中有二初應教大乘次令彼起
行此初也菩薩二乘皆名自佛子言六親者經曰
使發菩提心至次第法用者自下第二明彼起行
發菩提心是正願願證無上正等菩提名為發心
然菩提心略以十門一者發心自性二者發心行
相三者發心所緣四者名差別五者發心因緣六
者發心意樂七者發心加行八者增長善法九者
讚發心勝十者發心勝利第一發心自性者發菩
提心願聞未知發心於百法何法為體解云有說
發心欲信勝解起希望欲心生深信起決定心名
發心故有說發心以慧為性簡擇菩提所有功德
簡擇生死所有過患方起行故今解發心欲信勝
解相應思為體欲證菩提起勝思願名發心故若
論助伴同時相應心心所法為發心體問願與發
心為同為異解云遠法師要菩提果自屬名願作
意向果名為發心今解不然發心與願無差別故
如瑜伽三十五云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
第二發心行相者謂自他利二種正願為其行相
自利願者謂發此願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故瑜伽
云又諸菩薩起正願心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
菩提利他願者謂利益一切有情如瑜伽云能作
[002-0422c]
一切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如
上所說二種大願總攝一切諸菩薩願證菩提亦
是利他則有情求菩提故菩薩利他即是自利利
益有情為自利故如十住毗婆娑論第五卷云菩
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發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
第三發心所緣者發心所緣略有二一者菩提二
者有情故瑜伽云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
一切義利為所緣境此中菩提自利所緣有情即
是大悲所緣莊嚴論以十眾生為所緣境故彼論
第九卷云問大悲以何等眾生為所緣偈曰熾然
及怨勝苦逼亦闇覆住陰將大縛食毒并失道復
有非道住及以瘦澀者如此十眾生大悲心所緣
釋曰菩薩大悲略以十眾生為境界一是熾然眾
生謂樂著欲染者二是怨勝眾生修善時為魔障
礙者三是苦逼眾生謂在三途者四是闇覆眾生
謂恒行不善者由不識業報故五是住陰眾生謂
不樂涅槃者由生死陰道不斷絕故六是大縛眾
生謂外道僻見者由欲向解脫為種種僻見堅縛
所縛故七是食毒眾生謂噉定味者譬如美食雜
毒則能害人善定亦爾為貪所著則便退失八是
失道眾生增上慢者由於真實解脫中而迷謬故
九是非道住眾生謂於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第
四發菩提心名差別者略有四一者趣入二者根
本三者大悲等流四者菩薩學所依言趣入者謂
[002-0423a]
十信初心名為趣入趣入菩提廣大行故趣入廣
大菩提果故名為趣入若趣入巳猛利精進修菩
薩行經過三種無數大劫必定證得妙菩提果若
能趣入十信初心此即預在大菩薩數故瑜伽論
三十五云又諸菩薩初發心巳即名趣入無上菩
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言根本者要依發心方起
行故如瑜伽云又諸菩薩要發心巳方能漸次速
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
菩提根本言大悲等流者欲濟有情發菩提心故
瑜伽云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
發菩提心是故發心是悲等流又華嚴經第七卷
云一不求自安悕望世名聞滅除眾生苦令盡無
有餘誓度斯等類菩薩初發心菩薩學所依者如
瑜伽云又諸菩薩以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
普於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
中皆能修是故發心是諸菩薩學所依止第五明
發心因緣者如瑜伽論三十五云當知菩薩最初
發心由四種緣云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
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
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巳便作是念無上菩
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順行者成就如是所見
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
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
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
[002-0423b]
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
藏教聞巳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
如來智深生信解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
名第二初發心緣或有一類雖不見聞知上正法
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巳便作是
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
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
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
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
緣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
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
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
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
信見是事巳廣說乃至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
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
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
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復有四因四力發
大菩提之心具說如彼發心因緣如瑜伽論抄會
餘之五門如瑜伽二十五說恐繁不述此言使發
菩提心者通取十解發心所以者何發心有二一
者不定發心謂即十信故仁王經云十信菩薩猶
如輕毛隨風東西二者定發心謂即十解此從多
說為定不定言十心謂十長養言金剛者謂十金
剛如前說或發心者謂十住十信定略而不說餘
[002-0423c]
如前說或發心者謂唯十信最初發心故言十心
者過十發趣及十長養餘如前說瑜伽論云若諸
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
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
如實正理是名有犯解云不為宣說如實正理者
謂不為說大乘正理經而菩薩下第三結業道具
緣多少准前可解。】


「若佛子應以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


【經若佛子下第六明倒說法戒違教訓故制也七
眾同犯唯是大乘不共二乘文分有三初人次應
行後結業道此即標人經云應以好心開解義味
者自下第二明所應行於中有二初明應學次明
為他說此即初也。】


「見後新學菩薩有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
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
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
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
使心開意解。」


【經曰見後新學至而供養之者自下第二明為他
說此中有二初說苦行令彼發心次正說法此即
第一為說苦行非出家菩薩者自下兩釋一云若
不燒身等供養諸佛即非出家亦非菩薩一云在
家菩薩燒身乃至身命非出家菩薩能行是事所
以者何非威儀故為護聖教利益有情故不燒身
[002-0424a]
據新學菩薩故作是說菩薩燒身捨身即是極之
辭未必一切要須捨身方成菩薩經然後一一至
心意開解者自下第二明正說法雖有兩文即第
二明應行意。】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
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下第三結成業道具緣多少准前可知
問此不與說法與前重中堅不與說有何差別解
云性慳法故不為說法是他勝處性非慳𠫤法為
利養及嫌恨心不與說法是輕非重故有差別如
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
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
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墮懈怠忘念無記
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
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
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置善處乃至廣說。】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物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
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
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
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七明惡求戒或名形勢乞學戒
初人次明業道此即初也經自為利養下第二明
結業道於中有三一者為初親附如經自為利養
乃至親附國王等故二者非理苦求如經恃作形
[002-0424b]
勢乞索等故三者舉非結如經一切求利名為惡
求乃至廣說若橫取得財物犯他勝處若未得物
是輕非重具緣如前。】


「若佛子學誦戒者日夜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
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緣詐言能解
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為
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下第八明無所知為他師戒謂無所解
強與教授有誤之失七眾同犯大小俱制文分有
三初人次應行後舉過結罪初文可知經學誦戒
至佛性之性者自下第二明所應行日日六時者
未串習者當應日日六時誦戒持菩薩戒教理晝
夜各三名為六時若先串習未必須六時巳解義
理故解此妙戒是佛之性經而菩薩自下第三舉
過結罪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生起詭詐虗談現相方便研究假利求利味耶命
法無有羞耻堅持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
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
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解云虗詐現相即是
無知為他師義具緣多少准前可知。】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鑪行菩薩行
而鬪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九明離間語戒先人後結業此
即標人經以惡心自下第二明業道若有以惡心
[002-0424c]
持戒比丘手執香爐行菩薩行雖是持戒菩薩而
令兩頭鬪過向彼說此過向此說彼過由此兩頭
起鬪諍故餘文可解菩薩利益諸有情類說離間
語一無所犯生多功德故瑜伽云又如菩薩見諸
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菩薩見巳起
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
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
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
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十明放生戒文有三初人次
應行後結罪此即標人。】


「以慈心故行放生業。」


【經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於中有二初明總標後明
別解此即總標。】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
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
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
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


【經一切男子至生生受生者自下第二明別解此
中有二先度畜生後度有恩前中有二初離發慈
心次明正救此即初也一切男子皆是我父母等
者謂無始來一切有情展轉互為父母男女故瑜
伽論第九卷云生艱難者如薄伽梵說汝等長時
[002-0425a]
馳騁生死身血流注過四大海生不定者假使取
於大地所有草木根莖枝葉等截為細籌如四指
量計算汝等長夜展轉所經父母如是眾生曾為
我母我亦長夜曾為彼母如是眾生曾為我父我
亦長夜曾為彼父如是算計四指量籌速可窮盡
而我不說汝等長夜所經父母其量邊際又復說
言我觀大地無少處所可得汝等長夜於此處所
未曾經受無量生死又復說言我觀世間有情不
易可得長夜流轉不為汝等若母若父兄弟姊妹
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若等尊重又如說
言若一補特伽羅於一劫中所受身骨假使有人
為其積集不爛壞者其聚量高王舍城側廣博脅
山言要我故身者謂一切有情五蘊成身彼與我
身五蘊相似故殺彼即我身或此據同體大悲彼
即我身我即彼身故殺彼時亦殺我身或地水火
風無非先身故言生生受生者謂放生故當來非
一故言生生或有說者由放生故受人天生此人
天生差別不同故言生生。】


「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
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經曰若見世人自下第二明正救生謂諸菩薩方
便救護有情命難令離諸苦不[厂@既-旡-日+口*頁]身命如彼鹿王
故大智度論第十八云波羅捺國梵摩達王遊獦
於野林中見二鹿羣羣各有主一主有五百羣鹿
[002-0425b]
一主身七寶色是釋迦文菩薩一主是提婆達多
菩薩鹿王見人王大眾殺其部黨起大悲心逕到
王前王人競射飛箭如雨王見此鹿直進趣巳無
所忌憚勑諸從人攝汝弓箭無得斷其來意鹿王
既至跪白人王君以嬉遊逸樂小事故羣鹿一時
皆受死苦若以供膳輙當差次日送一鹿以供王
厨王善其言聽如其意於是二鹿羣主大集差次
各當一日是提婆達多鹿羣中有一鹿懷子次至
應送來白其主我身今日當應送死而我懷子子
非次也乞垂斷理使死者得次生者不濫鹿王怒
之言誰不惜命次來但去何得辭也鹿母思惟我
王不仁不以理怒不察我辭橫見瞋怒不足告也
即往菩薩王所以情具白王問此鹿汝主何言鹿
曰我主不仁不見斷理而見瞋怒大王仁及一切
故來歸命如我今日天地雖曠無所控告菩薩思
惟此甚可愍若我不理枉殺其子若非次更差次
未及之如何可遣進有我當代之思之既定即自
送身遣鹿母還我今代汝汝勿憂也鹿王逕到王
門眾人見之恠其自來以事白王王亦恠之即命
令前問言諸鹿盡耶汝何以來鹿王言大王仁及
郡鹿人無犯者伹有滋茂何有盡時我以異部郡
中有一鹿懷子以子垂產身當爼割子亦并命歸
告於我我以愍之非分更差是亦不可若歸而不
救無異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功德
[002-0425c]
無量若人無慈與虎狼無異王聞是言即從座起
而說偈言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汝雖是鹿身
名為鹿頭人以理而言之非以形為人若能有慈
恩雖獸實是人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宍我以無
畏施且可安汝意諸鹿得安穩。】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福資
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經若見父母自下第二明度有恩新學菩薩先於
有恩起慈悲心漸漸乃至一切有情猶如聲聞修
慈悲觀如瑜伽論三十二云我當顯示依慈愍觀
初修業者於外親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巳處
如法坐由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定地作意於
一親一怨一中庸所發起勝解於此三品由平等
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作意欲與其樂如是念
言願彼求樂諸有情類皆當得樂謂或無罪欲樂
或無罪欲有喜樂或無罪無喜樂次後或於二親
或於三親或於四親或於五親十親二十如是徧
諸方維其中親品充滿無間發起勝解於中乃至
無有容受一杖端處如於親品如是怨及中庸品
當知亦爾。】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爾者自下第三舉非結罪因緣多少准前
應知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
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多得義利
[002-0426a]
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無違犯者觀由此
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不救父母者如
瑜伽云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
懷嫌恨心不欲現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
是染違犯。】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
戒相。」


【經如是十戒自下第二懸指後說。】


梵網經述記卷下本
梵網經述記卷下末



「佛言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有十戒明攝善戒及饒益戒
此中有二初別釋十後懸指說處第一別釋之中
復分有二初有五戒釋六度障次有六戒明饒益
此即第一釋攝善報為三初一忍報次二當慧障
後一戒障此即第一釋以瞋報戒違忍心報制也
文分有三初人次業道相後而菩薩下舉過結罪
此即標人。】


「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
[002-0426b]
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
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
故作七逆之罪。」


【經以瞋報瞋下第二明業道相文分為二初明遮
瞋次明重釋此即遮瞋次經若殺父母自下第二
重釋謂若見他來殺我父母而不得加報何況故
作七逆等眾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者
自有兩釋一云國主為他殺其父母菩薩亦不以
殺報殺一云若是國王被他處殺亦不得報殺住
大悲心次慈報殺如師子王被他毒箭以慈報殺
事如賢愚經竪誓師子品說殺生生怨結墮惡道
故不畜奴婢者制出家菩薩悲制在家言六親者
父母伯叔及兄弟也。】


「而出家菩薩無慈報讎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
罪。」


【經而出家菩薩下第三舉過結罪如瑜伽云諸菩
薩安住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
他挊報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釋是慧障釋二為三
此即第二明憍不受法戒文分有二初釋人如言
佛子後明業道。】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
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
[002-0426c]
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
貧窮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
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
犯輕垢罪。」


【經若出家菩薩自下第二明業道也文分有二初
明恃自不受法後明嫌他不受法此即初也此中
有二初明恃巳長次明不受法前中有二先明未
有所解次明恃巳長此即第一明未有所解經而
自恃下第二明恃自長於中有五句一恃聰明有
智二恃高貴年宿三恃大姙高門四恃大解五恃
大富饒財經而不諮受自下第二明不受法經其
法師者自下第二明嫌他不受法謂諮受法不觀
老少不觀高卑恭敬法故如說有智法者若老若
少猶如諸天奉事帝釋而菩薩嫌他卑下不往聽
法失傳化益故成犯也如瑜伽云懷憍心不詣師
所求請教授是名違犯乃至廣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明慢心倒說戒乖教訓之義
故制也七眾同犯文有三初明人次明受戒後明
業道此即標人。】


「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
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
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巳
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我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
[002-0427a]
戒不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
須要見好相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
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
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見好相。」


【經佛滅度後至受菩薩戒時者自下第二明受戒
法先明自誓受次依師受前中先明戒時節次明
自受法式此即第一時節也經於佛菩薩像前者
自下第二自受法式言懺悔者應法師云書無懺
字應云又磨此云忍悔所作半月半月增長戒根
謂自誓受先於佛像菩薩像前懺悔所作惡不善
業經一七日若得好相是即得滅不得好相於三
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若不得好相即不得戒
言好相者如下經說若有犯十戒者教懺悔在佛
菩薩形像前日日六時誦十戒四十八輕戒若到
禮三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
年要見好相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使
得滅罪經若現前先者自下第二依師受戒雖有
二文第二明受戒竟。】


「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
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
心一一不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經若法師身下第三正明業道如菩薩地說若有
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
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
[002-0427b]
是染違犯非憍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
墮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非染違犯無違
犯者謂遭重病或心狂亂廣說乃至或為將護多
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此由五緣得業道一
有所緣二住本心三他未問四起煩惱謂憍慢等
五不稱理答。】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習學異道戒文分有二初人
次行相後即結罪此即標人。】


「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
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
書記是斷佛性鄣道因緣非行菩薩道。」


【經有佛經律至瞋習者此即第二明業道先明不
習大乘次明學異道此即第一不瞋習大乘言正
見者如理所引慧言正性者謂理及行二種佛性
正法身者謂前二因所得果也捨七寶者離釋大
乘經反學邪見至書記者此即第二習學異道先
明習異道法次顯過失此即初也二乘外道皆名
邪見乖違大乘相應見故學二乘者一向棄捨大
乘經律一向樂習二乘經論是名有犯伽瑜云於
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向棄捨於聲聞藏
一向修學是名有犯非染違犯學外道者如瑜伽
云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
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所違越是染汙犯具如
[002-0427c]
前說經是斷佛性等者此即第二顯過失也。】


「若故作者犯輕姤罪。」


【經故作者犯輕垢罪者此即第三明結罪也具緣
多少如理應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下第二有六戒明饒益戒初四同事攝
障次二是利行障釋初四中即分為四此即第一
不善攝眾戒亦云用三寶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明
應行後舉非結罪此即初也。】


「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房主教化主坐
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善守三寶物莫無
度用如自巳有。」


【經佛滅後下第二明應行也於中有三一者時如
經佛滅後故二者明能行人如經為說法主等故
此有六主一說法主謂能說法名說法主或能建
立法之會名說法主非能說人二者法主謂有智
法者名為法主解云法之主名為法主未必能說
方名法主或能說法名為法主三僧房主謂修治
房舍處分房舍者四教化主五坐禪主謂如有一
先知坐禪所有方便能教據化名坐禪主六行來
主謂對當客人迎來送去三者應行如經應生慈
心善和鬪訟等故此中意說如上六主如其所應
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守三寶物唯有三第二明應
行竟。】
[002-0428a]


「而反亂眾鬪諍恣心用三寶物犯輕垢罪。」


【經而反亂眾等者自下第三舉過結罪過有二種
一者亂眾不依教理亂處分故二者恣心用三寶
物謂僧主故守三寶物亦處分用用物之時不白
僧眾恣心用故犯輕垢罪問用三寶物豈不犯重
解云此物主不由偷心亦不為巳但為僧用而不
白僧是輕非重小乘教中若鬪諍者是波逸提於
七滅諍浂用藥者是吉羅攝若為僧主故不白僧
用三寶物唯義而說是倫蘭攝勘文。】


「若佛子。」


【經若佛子下第二明獨受利養戒伹制出家非在
家也謂僧房臥具施主請僧不得客主皆悉有分
而舊住人獨受不分舊他利分是故制也文分有
三初人次應行後舉過罪此即標人。】


「先在僧房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房舍宅城
邑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
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事事給與若
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
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
僧受請。」


【經先住僧房中下此即明第二應行也此後有三
初明房主如說先住僧房中故次明客僧來如經
又見客菩薩比丘來等故後明資承客僧此中有
三一者迎來送去如經住僧應迎來送去故二者
[002-0428b]
供給所須如經飲食供養乃至供給所須悉與之
故三者若有人請依僧以差如經若有檀越來請
眾僧乃至應次第差等故然差僧次略有六種一
者顯能差人謂滿五夏亦不犯重戒不帶行施僧
差授方當知事不帶行者不帶僧殘二者明所差
人謂出家五眾不犯他勝不被殯者若帶僧殘行
與學行法恒居下次三者差僧次處有三處一聚
落僧房如僧伽藍二阿蘭若處三僧所住處除上
二處僧住處如是三處必先結堺然後差僧次復
有說言雖未結界依自然界得差僧次此亦無妨
四者差僧之法從具戒僧下至沙彌一周而復從
上坐差下至沙彌若齋若會若臨受戒安居說法
隨遇得差若導上坐若講席僧次悉差現前僧僧
次乃是的請異名不同十方五者書請早晚者如
書來前後隨次而差若一時俱到知幸人所道遠
為前近為後若近遠內一時俱到知事人先著為
前若有書雖前人界未到知事處自有兩釋一云
入界為次一云先見為次凡論僧次不問聲聞菩
薩伹是出家平等差次若有[跳-兆+永]來請聲聞僧次唯
差聲聞僧若請菩薩僧應差菩薩僧六受捨請者
問捨前人請得受後所請以不解云自有兩釋一
云先作是意捨一云請故捨前請受後所請而復
捨之此亦無妨分屬我故一云若先作意我捨前
請故捨前請不得受後而復捨之問先受請捨與
[002-0428c]
人外不解云復有兩釋一云對人捨前方得受後
捨前受與界外之人一云不得外人以差僧以本
約界故問捨前所請得與無僧食分人不解云此
不得與無僧食分人一云佛許捨請捨請巳竟得
與無請無僧食人餘文可解。】


「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
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經先住僧等者自下第三舉過結罪具緣多少準
理可知如瑜伽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
誡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
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
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若由懶墮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
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
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有𤻞癩若無氣力不
任加行若轉請餘有勢力者若知徒眾世所共知
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若隨所
應教授教誡皆巳無倒教授教誡若知眾內有本
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皆
無違犯。】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受別請戒損他利養違平等
之義是故制也文分有二初人後結業道此即標人。】
[002-0429a]


「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巳而此利養屬十方僧。」


【經一切不得等者自下第二結業道文分有二初
明不應次明結罪此即第一明不應行於中先標
後釋此即標也經而此利養下第二釋所以問於
此中不受別請有何意耶為釋此疑故作是言而
此利養屬十方僧。】


「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巳八福田中諸佛聖人
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巳用者犯輕垢罪。」


【經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等者自下第二舉過結
罪此中意說若請僧齋若請僧施物此等一切不
得受別請也有人云於四人中有一僧次即無有
犯都無僧次正此所制具緣多少如理應知問不
受所請亦犯罪不解云此犯罪故瑜伽云他來迎
請或往居家或往餘寺奉施飯食及衣服等諸資
生具憍慢所制懷嫌恨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
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或有病或
無氣力或心狂亂或處懸遠或道有怖或欲方便
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置善處或餘先請或為無
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癈或為引攝未曾
有義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
議決擇當知亦爾或復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
或為護他多嫌恨心或護僧制不至其所不受其
請皆無違犯問懷嫌恨心不至其所非染違犯何
故地持論云是犯染汙耶解云盡舊翻譯家執筆
[002-0429b]
謬耳不須致恠八福田者如前巳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四釋別請戒違平等福是故制
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行後舉過結罪此即標人。】


「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
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次第請者即得十方
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
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
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經出家菩薩下第二明應行如文可知經而世人
別請下第三舉過結罪言七佛者竝在此ス應犯
近在百劫之內長壽諸天曾所見聞且說七佛道
理一切三世諸佛亦無別請然此別請七眾同犯
大小不同小乘亦許別請法故勘文此中自有兩釋
一云一會之處都無僧次此即犯罪一會之內有
請僧次餘即別請此即無犯一云俱別請皆是犯
也所言七佛者謂過去三佛賢劫四佛是為七佛
故智度論第九卷云九十劫有三佛後一劫有千
九十劫初有毗婆尸佛第三十劫中有二佛一名
尸棄二名鞞怒沙付第九十一劫初有四佛一名
迦羅鳩[山*食]陀二名迦那含牟尼三名迦葉四名釋
迦牟尼解云毗婆尸亦名毗婆沙亦名惟衛即是
梵音有輕有重故有不同其義一也此云勝見亦
云種種見亦云廣見言尸棄者亦名式此云勝亦
[002-0429c]
最上言毗怒少付者亦名毗舍婆亦言[口*白-日+田/廾]舍亦云
浮舍亦云隨葉此云一切勝亦云廣生言迦羅鳩
飱陀者亦云𤘽留孫亦云𤘽樓秦亦云迦羅鳩村
大此云頂言𤘽那含牟尼者或言迦那伽牟尼𤘽
那含此云無節樹牟尼者此云忍亦云滿亦云寂
言迦葉者此翻姓從姓名言釋迦牟尼舊翻能忍
亦云能滿今大唐翻能寂。】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明利行障釋二為二
此即第一明邪命自活戒違絕命違利行制七眾
同犯唯在出家文分有二先人後舉非顯罪此即
標人。】


「以惡心故為利養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
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
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虵毒生金銀蠱毒都無慈
心犯輕垢罪。」


【經以惡心故下第二舉過結罪若依此經邪命之
法有十二種一為利販賣男女色七眾同犯二自
手作食制出家眾開在家者三自磨自舂亦爾四
占相男女五解夢吉凶六呪術七工巧八調鷹方
法九和百種毒藥十虵毒十一生金銀十二蠱毒
若依大智度論四種口食名為邪命彼論第四云
淨目女問舍利弗言不淨活命舍利弗言有出家
人合藥種穀殖樹等不淨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
[002-0430a]
出家人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礔礰不淨活命者
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
多求不淨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
呪術上筭吉凶如是等種種不淨活命者是名四
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不淨食我用清淨乞食活
命由其五家緣即犯此戒一者事謂所為事即合
藥等事二者想謂生彼想三者起欲樂謂起不淨
活命之欲四者煩惱謂貪利養或瞋恚等或愚癡
等或具不具五者究竟謂事究竟此中意說若不
善心作如是等種種邪命是染違犯若為利益諸
有情故行合藥等是無所犯故瑜伽云若諸菩薩
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詐虗談現相方便研
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無有羞耻堅持不捨是名
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
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釋不敬好時戒七眾同犯一
云唯制在家齋三長月本為在家故初說勝所以
未出家菩薩行惡菩薩行惡方便亦犯戒故文分
有二先人後罪此即標人。】


「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
中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縛著於六齋日年三
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經以惡心下第二舉非結罪年長齋月者此有三
[002-0430b]
種一正月二五九月謂是正月諸眾生類生現之
初五月即是興盛之中九月即是諸眾生類欲藏
之初故此三月名長齋月又優婆塞戒經解云為
亡者修福即有三時春二月夏五月秋九月若依
此經二月為初五月為中九月為後今會此文三
長月者從正月後半至二月前半以為初月五月
後半至六月前半以為中月九月後半至十月前
半為後齋月如是經文各據一義故不相違大智
度論第十五云問何六齋日受八戒修福答是日
惡鬼逐人欲奪人命疾病㐫衰令人不吉故劫初
聖人教人持齋問何故諸鬼輩以此六日惱害於
人答如天地本起經云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
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於此六日
割肉出血著於火中是故鬼神於此六日輙有勢
力又救疾經及四天王經云此六日帝釋四王及
太子并使者下來令得禍福初說受齋經云齋日
夜一分禪一分讀經一分臥是為菩薩齋日法正
月十四日受十七日解四月八日受十五日解七
月一日受十六日解九月十四日受十六日解若
依是經有四長齋隨其機宜見聞不同不可致恠
餘文可解上來第一正釋十戒訖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解。」


【經如是十戒等者自下第二明勸奉持懸指餘品。】


「佛言佛子。」
[002-0430c]


【經佛言下第四饒益戒先釋後結前中有二一初
有三戒明利行障次明有六戒是攝善法戒前中
釋三即分為三此即第一明不行救贖戒文分有
三初人次應後結過此即標人。】


「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
菩薩父母形像販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
心菩薩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


【經佛滅度後下第二明應行於中有二初時次明
所應作境後明應行此即第一明時節也謂佛滅
度後像法末法惡世之中經若見外道惡人等者
自下第二明所應作境此有五種一賣佛菩薩形
像二賣父母形像三經律四比丘比丘尼五發心
菩薩道人謂賣初發心人與一切人作奴婢者。】


「而菩薩見是事巳應生慈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
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發心菩薩一切經
律。」


【經菩薩見是事巳自下第二正明應行雖有兩文
第二明應行竟。】


「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贖者自下第三結過七眾同犯大小不同
謂聲聞教若見眷屬被他販賣而不贖者犯第七
勘文經像餘人不別制也由具五緣犯是戒也何
等為五一者事謂經像及賣并作奴婢等事二者
想謂生彼想三者欲謂起不贖之欲四者煩惱謂
[002-0431a]
貪瞋癡或具或不具五者究竟謂不往贖取若自
有病若無氣力若了知彼自能成辦若知所作能
引非理能引非法若於善品正勤修習不欲暫癈
若性愚鈍於所聞法難受難持若為持護多有情
意故不救贖無所違犯。】


「若佛子不得畜刀杖弓箭販賣輕秤小斗因官形勢
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狸猪狗若故
養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明畜非法器文分有三初人
次明不應後結過如文可見不須繁述。】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明鬪戰嬉戲戒文分有三初
人次所不應行後結過此即標人。】


「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鬪軍陣兵將劫賊等鬪亦
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伎樂之聲不
得樗[卄/補]圍碁波羅塞戲彈碁六博拍毬擲石投壺牽
道八道行城爪鏡芝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
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以惡心故自下第二明所不應行復有五一不
應見二事觀者謂男女鬪及軍兵鬪二不應九事
聽謂一吹貝二鼓三角四琴五瑟六箏七笛八箜
篌九歌叫三不應六事雜戲謂樗[卄/補]等四不應五
事卜莖謂成狐鏡明利所報云。】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
[002-0431b]
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
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巳成之佛發菩提
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六戒明攝善法戒分有四
初有三戒明精進鄣次有一戒是定度鄣次應教
化明戒度鄣後有一戒明法施鄣前精連鄣中三
戒分為三此即第一明退心戒七眾同犯大小不
同上第八戒背大向小此中所制宜說小行故有
差別文分有三初人次應後結過如文可見菩薩
地云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
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
是染違犯具緣多少如理應知。】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願得好師同
學善友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
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
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不發大願戒於中有三初人
次明十願後結過經常應人下第二明十大願一
願發敬順父母二願得好師三願好得同學善知
識四願教戒大乘五願解十發趣六願解十長養
七願解十金剛八願解十地九願如法修行十願
持佛戒經若一切菩薩下第三結如文可見。】


「若佛子發十大願巳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
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
[002-0431c]
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破
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
劫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飲食。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
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種牀座。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㓨經一劫二劫終不
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醫藥。


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破
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


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
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禮拜。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破
戒之心視他好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遍劖㓨耳根經一劫二劫
終不以破戒之心聽好音聲。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刀刃割去其鼻終不以破戒之
心貪齅諸香。


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刀刃割斷其舌終不以破戒之
心食人百味淨食。


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破戒之心貪
著好觸。


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菩薩若不發是願
[002-0432a]
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下第三不誓堅固心文分有三先標人
次發十大願後舉非結罪此即標人經發十大願
巳下第二明發十三願一者發願不與女人作不
淨行如經寧以身投熾燃猛炎火坑等故謂此現
身寧受現在暫時極苦不應暫戲受長時苦二者
發願不受衣服如經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
重等故三者發願不受百味食四者不受百種牀
坐五者不受百味之藥六者不受房舍園林七者
不受恭敬禮拜八者終不破戒之心視他好色九
者終不破戒心聽心好音聲十者不以破戒之心
貪齅諸香十一者不破戒心食百味淨食十二者
不貪好觸十三者願一切人成佛問第三不受飲
食與十一不受百味有何差別先舉四事顯其不
受後舉根門顯不貪著故有差別復次先說口中
不受百味後說心中不貪百味此中意說若諸菩
薩防護正念即不犯戒不墮惡趣若失正念違犯
淨戒受無量苦是故菩薩發如是願寧捨身命終
不貪著香味觸法云何菩薩防護正念不著五欲
謂諸菩薩觀生死中所有遇患防護正念如持油
鉢而不漏失故涅槃二十二云譬如世間有諸大
眾滿十里王勅一臣持一油鉢逕於中過莫令傾
覆若棄一渧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在後隨而
怖之臣受王教盡心堅持逕歷爾所大眾之中雖
[002-0432b]
見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著彼所欲
當棄所持命不全濟是人以是怖因緣故乃至不
棄一渧之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中不
失念慧以不失故心不貪著。】


「若佛子。」


【經若佛子下第二明定度障亦名不入難處戒文
分有三先人次應行後結過此即標人。】


「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


【經常應二時至結夏安居者自下第二明應行於
中有二先標次釋此即總標頭陀者大唐本云杜
多亦云投多此云修治嚴戒行修治心故如大智
度論七十二云十二頭陀不名為戒即戒莊嚴戒
行修若依瑜伽杜多差別有十二十三故彼論第
二十五云何成就杜多功德謂常期乞食次第乞
食但一坐食先止後食伹持三衣伹持毳元滿反細毛也
衣持糞掃衣住阿蘭若常居樹下常居逈露常住
冢間常期端坐處如常坐如是依止若食若衣若
諸敷具杜多功德或十二種或十三種於乞食中
分為二種一隨得乞食二者次第乞食廣說乃至
當知此中若依乞食無差別性唯有十二若依乞
食有差別性便有十三乃至廣說或有處說頭陀
有十二事奉食亦有五一不受別請二當一食三
中後不飲湯水四一坐食五節量食住處有五一
阿練若處二者不臥三者冢間四者樹下五者露
[002-0432c]
地衣有二種一正畜三衣二常納衣勘文如是等說
有不用者隨其根宜見聞不同問何因緣故說此
頭陀解云此所化生有其三種一食貪者二衣貪
者三處貪者如其次第善治三貪故說十二或十
三種廣如瑜伽二十五大智度論七十二說恐繁
略述。】


「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鉢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
巾刀子火燧鑷子繩牀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
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
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
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
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
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
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
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
安居一一如法。」


【經常用楊枝自下第二廣釋於中有三初明頭陀
之具次頭陀時後明布薩此即第一明頭陀具有
十八物常隨其身一者楊枝二蔘豆以三衣為三
言三衣者一舊云僧伽梨此音訛也應云僧伽致
或僧伽胝唐云合或云重謂割而合成又重作也
此衣必割截而成之餘之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
部說一切有部等分不割成二鬱多羅僧或云郁
多羅僧伽或云優多羅僧亦猶梵音輕重不同訛
[002-0433a]
轉也唐云上著衣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也
或云覆左肩衣三安陀會或作安陀衛或作安陀
婆婆或作安陀羅䟦薩唐云宿衣謂近或云裏衣
如是三衣名為袈裟袈裟者唐云不正色也諸辛
木中若皮若葉若華等不成五味難為食者則名
迦娑此物染衣其色濁赤故本五濁之濁亦名迦
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又如幻三昧經云普言無
垢穢又義離塵服或云間色衣真諦三藏云袈裟
此云赤血色衣外國雖有五部不同竝皆赤色言
黑木蘭者但點之異名六者瓶七鉢八者坐具九
鍚杖十香鑪十一水囊十二手巾十三刀子十四
火燧十五鑷而葉反十六繩牀十七經律十八佛菩
薩像有人云此十八物隨闕一物犯輕垢罪今解
此中不入難處以為戒耳此十八物若具不具無
所違犯經頭陀者下第二明時節如文可見經若
布薩時自下第三明布薩也布薩者此云增長亦
名增養長善故說為增長。】


「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
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虵毒一切難
處悉不得入一切難處故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
是諸難處亦不得入此難處況行頭陀者見難處故
入者犯輕垢罪。」


【經若頭陀時莫入難處第三舉非結罪先舉非謂
不應入難處後結罪可知。】
[002-0433b]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八明次第戒違失威儀故制七
眾同犯大小俱制文分有四一人二應三不應四
結過此即初也。】


「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
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
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


【經應如法次第自下第二明應行眾有七種一者
比丘二者比丘尼三者正學四者勤䇿五勤䇿尼
六者近事七者近事女然釋此坐次自有三釋一
云比丘眾中先受菩薩戒以為上坐謂如有一聲
聞戒中在後受戒菩薩戒中在前受戒有一人聲
聞戒中先受具戒菩薩中在後而受此二眾中先
受菩薩戒為上坐後受為下餘之六種準此可知
此中意說如是七眾隨其所應比丘為上比丘尼
為次乃至最後說在家者受菩薩戒雖有先後而
不得在家在出家上說其次第不應相離男女大
小類各別故一云有聲聞戒在先而受而不受菩
薩戒有聲聞戒在後而受於菩薩戒在先而受此
二眾中若有菩薩戒有不受菩薩戒者菩薩戒以
為上坐戒最勝故二人若受菩薩戒復以本聲聞
夏為次第餘之六種準此應知一云出家菩薩但
以聲聞戒夏為次第依聲聞法得出家故雖有三
釋初說為勝。】
[002-0433c]


「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兵奴
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不次第
坐者犯輕垢罪。」


【經莫如外道下第三明不應如文可知經而菩薩
下第四結過具緣多少如理應知若諸菩薩見耆
長來不推勝坐是即輕罪如瑜伽論云見諸耆長
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懷嫌恨心不起迎來不推勝
坐是名有犯乃至廣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三明布施度謂財法可知違攝
善之義是故制也七眾同犯大小不同文分有三
初人次應後結過此即標人。】


「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
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
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
母兄弟和上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
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
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
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七逆八
難杻械枷鏁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
應讀誦講說此經律。」


【經常應教化自下第二明應此復有二初教令修
福德次明福德之中復有四種一者建立僧房二
者園林中立作佛塔三者建立安居坐禪處四者
[002-0434a]
立行道處如文可解經而菩薩下第二明修行解
此所為有十七種一者病難謂國之內多諸疾病
二者國難謂諸惡王治國之時或國被歒時三者
賊難四者所尊云時五者行來時謂遠行來時六
者持生時或有經本云持生持生者受生異名謂
現此生彼時名持生時七者火難八者水難九
者風難十者羅剎難十一者一切罪報謂定不定
等十二者三報謂現生後報或三報者謂三途報
十三七逆後當分別十四者八難八難者如增一
阿含經云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長壽天五在
邊地六六情不具七心識邪見八佛不出也十五
者窂獄十六者三毒十七者自身疾病如上所說
十七勝將中讀誦講說大乘經律。】


「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經而新學菩薩下第三結過如文可知此中意說
如是難時講大乘經如實正理而不宣說犯輕垢
罪故瑜伽云若菩薩安住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
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
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
犯若由懶墮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無違
犯者若自無知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者說若
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餘善友攝受若欲方便
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
心若發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若復知彼性弊
[002-0434b]
隴戾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中當說。」


【經如是九戒下第二勸持懸指餘品。】


「佛言佛子。」


【經佛言佛子自下第五有九戒明饒有情戒於中
有二初正釋九戒後結別釋之中即分為九此即
第一明簡授戒違遍利義是故制也是行障文分
有三先人次釋授戒後舉過結罪此即第一標人
也。】


「與人受戒時不得簡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
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六欲天無根
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


【經與人受戒時自下第二明授戒法於中有四一
簡受戒人二釋威儀三簡其七難四出家不得禮
拜俗人此即第一簡受戒人十八天者即上所說
十八梵也欲界諸天略而不說所以者何若舉初
後中自顯故謂初說人後說色界諸天不待說成
故。】


「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
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
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
與其俗服有異。」


【經應教身所著自下第二明其威儀袈沙者此云
胡衣或云離塵衣。】
[002-0434c]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
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
父殺母殺和上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
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經若欲授戒時自下第三簡其七難若犯七難現
身不得受戒此中意說若犯七逆未得懺悔雖是
懺悔而未得好相如是之人於現身不得受戒若
先犯五逆後於諸佛菩薩前至心懺悔亦得受戒
而此經云現不得不受者據未懺悔未得好相故
作是說故決毗定尼經云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
罪犯於女人或犯男子或有故犯犯塔犯僧如是
餘犯菩薩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晝夜觸
處至心懺悔廣說乃至菩薩若能稱彼諸佛所有
名號常於晝夜行三事者得離犯罪及諸憂悔并
得三昧解云三事者一禮佛懺悔二迴向三發願
具如彼經此中意說若人稱佛名及念佛功德所
有善根無量無邊由此能滅罪障令得清淨如涅
槃經第十九云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恭
敬一切眾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
分一假使鍛金為人車馬載寶其數各百以用布
施不如有人發心向佛舉足一步或有人云若犯
七逆於現身中必不得戒言七逆者一出佛身血
二者殺父三者殺母四者殺和上五者殺阿闍梨
六者破羯磨僧及法輪僧七者殺聖人然釋七逆
[002-0435a]
五門分別一者辨體二者約人分別三者處四者
時五者趣分別第一辨體諸宗不同依薩婆多云
第六一種落業為性餘之六種身業為性如應殺
生殺方便故若依經部意業為性如正理論第四
十三云且上坐言三業為體身業語業二獨能招
異熟果理難成故但以意業所作事重故許能感
殊勝異熟今依大乘與薩婆多自有差別身語二
業以思為體能發語思名為語業非如薩婆多色
聲為性色聲定非業自性故次約人分別者能破
僧者要大苾蒭非在家等唯見行者非愛行住淨
行人非破戒者以犯戒者言無威故餘之六種通
於男女有戒無戒所言處者破僧無間要異處破
非對大師以諸如來不可輪逼言詞威肅對必無
能餘之六種隨其所應言時者出佛身血破法輪
僧佛在世時客有此事佛滅度後無真大師為歒
對故所餘五種破羯磨僧通於餘時五趣分別者
法輪僧及出佛身血唯人瞻部洲瞻部洲中佛出
世故餘通人三洲除北俱盧洲彼處無有殺生等
故如是等義廣釋如瑜伽論第九毗婆沙第一百
一十六第一百一十九俱舍十七十八正理四十
三說非是中要略而不說。】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
鬼神不禮伹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


【經出家人法自下第四明出家人不禮俗人為敬
[002-0435b]
法故。】


「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
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自下第三舉過結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二釋為利授戒實無所解為利
強授有誤之失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應後
舉過結罪此即標人。】


「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戒法師者見欲
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上阿闍梨。」


【經教化人下第二明應行復分有二一明能教人
二明正教此即初也經見欲受菩薩戒時自下第
二明正應教於中有四一者教請二師二者問七
難三者應教懺悔四者總結此即第一教請二師
若依瑜伽但請羯磨師不請和上若依此經教請
二師何故如是有不同者若於近處堪作和上菩
薩僧者應請二師是為第一若於近處無人堪作
雖有菩薩堪作和上而能授者事緣不具但請一
師受亦得戒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師不應
與受戒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
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
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
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
[002-0435c]
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
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罪滅不同七
遮而教戒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


【經二師應問自下第二應問七難義如前說經若
有凡十戒者自下第三明懺悔然懺悔經論不同
菩薩地云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
法失戒律儀應當更授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
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
惡作法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
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此中意
說所犯之罪有二種聚一者不還淨聚二者還淨
聚還淨聚中開懺悔法如法巳還得安住清淨戒
故不還淨聚不開悔法若悔不得還住淨戒是故
但說應當更受道理亦有懺悔之法又決定毗尼
經云若有菩薩犯於初戒於十眾前以正直心愍
重懺悔解云言初戒者四重名初指五十戒之初
故此中自有二釋一云犯此四重有其三種何等
為三一者上品纏犯二者中品纏犯三者下品纏
犯若上品纏犯初戒者於十人前或於佛前以愍
重心發露懺悔懺悔滅罪應當更受罪若不滅雖
是受戒而不得戒若得好相知罪得滅中下品便
犯初戒者對於三人及對一人至心懺悔即得滅
罪而此唯說對十人者但說初人後即一人略而
不說一云此中所言犯於初戒對十人者但說中
[002-0436a]
下品纏犯者所以者何上品纏犯不能還淨故此
不說此言十人者極少二三人多亦無妨故不相
違問以上品纏犯他勝處失戒律儀不能還淨何
故大方等陀羅尼經云行此一法巳若有眾生犯
五逆罪身有白癩若不除差無有是處若菩薩二
十四戒沙彌十戒叉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
如是諸戒若犯一一諸戒當一心懺悔若不還生
無有是處除不至心解云隨其根宜見聞不同不
可會釋若作是說依瑜伽說上品纏犯他勝處法
捨律儀不能還淨必應更受若依方等陀羅尼說
無有犯重即捨者捨戒功德不捨種體不捨種故
如法懺悔淨戒還生或依實義如瑜伽說而言還
生者依下中品犯他勝處有還淨義密意說言若
不還生無有是處為欲引攝暫犯他勝處住猶預
者生決定心說是密言或瑜伽說他勝處與此經
說二十四戒意別不同此經是根本他勝處法犯
巳還生此有何失不捨戒故經教戒師自下第四
結。】


「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
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
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經若不解等者自下第三舉過結罪先舉過後結
罪此即舉過過者謂不解也不解第一義諦者此
有二種一者信解二者證解未得二解故言不解
[002-0436b]
習種性者經論不同依瑜伽說發心巳前名性種
姓發心巳去名習種姓故彼論三十五云云何種
姓略有二種一本姓住種姓者從無始世展轉傳
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者
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此中意說
聞勳所成名習種性依本業經習種姓者位在十
解故彼經云習種性中有十人其名發心住菩薩
治地住菩薩乃至第十灌頂菩薩或有人言瑜伽
論說習種姓者亦在十解聞慧唯在十解上故如
本業經云六種姓亦名六慧聞慧思慧修慧無相
慧照寂慧寂照慧當慧聞當慧既是十解中攝故
知種在十解巳上雖有兩釋初說為勝本業經中
伹說十解是聞思慧不說聞勳唯在十解不通上
下故不相違命此經言習種性者伹取十解所以
者何十信位中若退若進決定故故此不說如本
業經云佛子若退若進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
中發三菩提心學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
善根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而言七住以前名退分者為攝一分懈怠有情假
說退分而實不退也問若十解以前是退分者何
故無性攝論頌曰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
薩初修三無數大劫釋曰從無始來生死流轉齊
何當言三無數劫最初修行為答此問故說伽陀
堅固心昇進者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
[002-0436c]
菩提心廣說乃至大菩提心所修善根念念增堅
固不退增進不生喜足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三無
數劫解云退有二種一者現行二者種子十信菩
薩若其現行容有退義由此道理經說退若種解
脫分善根種子必無退義以此義故論說不退故
不相違言長養性者謂此十行六種性中性種姓
也不壞性者謂十迴向道種性者謂四善根此十
迴向及四善根名道種性言正性者謂即十地捨
異生性入聖故名為正性或斷惡趣品邪業煩惱
故言正性有說通性者此顯十地聖道性故名為
道性言正性者等妙兩覺名為正性因行正滿果
正現前故言正性餘如前說此中意說顯六種姓
六種姓者如本業經云習種性姓種姓道種性聖
種性等覺種性妙覺種性復名六忍信忍法忍順
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廣如瑜伽抄會言多少
觀行者謂修十八勝處隨多少行觀諸色故或多
少行隨其所應在餘行中若多若少隨分觀行言
出入十禪支者十禪支定或出或入十禪支者十
八禪支修為十支初靜慮中具五支謂尋伺喜樂
心一境性第二靜慮加內等淨所餘三支前巳說
第三靜慮加足三支捨念正知所餘一支前巳說
第四靜慮加二支謂不苦不樂餘之三種前巳說
故言十禪支於如是等行法之中亦得此法中意
名為不解。】
[002-0437a]


「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貪利弟子而詐現
解一切經律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受戒者
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下第二正舉過結罪問此與第十八戒
何別解云第十八戒直說不解為他作師此戒為
利與人授戒故有差別利養攝御徒眾是染違犯
故瑜伽云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
眾是名有犯是染違犯無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
染心管御徒眾若依此說雖未研究甚深法性而
不求利但以慈悲相應之心隨分隨力與授戒者
皆無違犯具緣多少如理應知。】


「若佛子。」


【第三為言人說戒文有三初明標人如說若佛子
故。】


「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外道惡人前說
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
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不見三寶
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


【經不得利自下第二明不應未受戒人前不得說
戒者謂未發大乘心前不得說十佛戒雖未受戒
巳發大願為說無過而此說言未受戒前不得說
戒者從多而說多分來受戒人聞菩薩戒生怖畏
故生誹謗故是故制也除國王王子者若不為說
破滅法故言千佛戒者賢劫千佛。】
[002-0437b]


「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經而菩薩自下第三結罪持地論第四卷云欲受
戒者應先為說菩薩戒犯不犯相令受者自心觀
察我能受戒又菩薩善戒經云不信受教者及不
成就優婆塞戒不成就沙彌戒不成就婆羅提木
叉戒者不得聽菩薩戒聽者得罪若比丘犯婆羅
提不愧不悔聽菩薩戒得偷蘭遮罪若犯偷蘭遮
不愧不悔聽菩薩戒得僧殘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四明破戒受施戒文分有三初
人次不應後結罪此即人也。】


「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
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
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
復常掃其脚跡一切世人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
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


【經信心出自下第二明不應行謂破戒人不應受
信施等所言大賊者如世間賊能奪財寶及害命
根此中大賊亦復如是能奪他人法身慧命及恒
沙等功德大寶故大智度論第十五云破戒之人
不可共止猶如惡賊難可親近破戒之人難可共
住譬如毒虵破戒之人雖似比丘譬如尸死在眼
人中破戒之人如偽珠在真珠中譬如伊蘭在栴
檀林中破戒之人若著法衣則是熟銅鐵鍱以纏
[002-0437c]
其身若持鉢盂則是盛洋銅器若所噉食即是吞
燒鐵丸飲熱洋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則是地獄獄
卒守人若入精舍即是入大地獄若坐眾僧牀㯓
是為坐熱鐵牀上。】


「若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經若毀正戒自下第三結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五不供養戒文分有三如前可
知。】


「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㓨血為墨
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
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囊
盛經律卷。」


【經常應下第二明應於中有六一者受謂於師前
領所未解二者持謂受巳不忘三者讀四者誦五
者書寫六供養第五書寫中云剝皮為紙等者標
其心極愍重法故不惜身命如大智度論第十八。


復次愛法梵志十二歲中遍閻浮提求知聖法而
不能得時世無佛佛法亦盡有一婆羅門言我有
聖法一偈若實愛法當以與汝答言實愛法婆羅
門言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為紙以身骨為筆以血
書寫之當以與汝即如其言破骨剝皮以血寫偈
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今世亦後世佛法者安
穩。】
[002-0438a]


「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經若不如法下第三結罪菩薩地云若諸菩薩安
住菩薩淨戒律儀於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
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若於僧伽
謂十方界巳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
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
以語一四句頌讚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
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
若不恭敬懶墮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若誤失
念而違犯者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心狂亂若巳
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
生應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猪
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
薩入一切處山川林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
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六不教化眾生戒文分有三此
即標人經常起大悲自下第二明應行言三歸者
如優婆塞戒經第五卷云善男子為破諸苦斷諸
煩惱憂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
如汝所問云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佛者
能說懷煩惱破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懷煩惱因
真實解脫僧者破煩惱因得正解脫又八戒齋品
云善男子若人能受三歸依者當知是人所得果
[002-0438b]
報不可窮盡乃至廣說如說受持不忘語戒現身
得王位一日一夜持八戒得生天上故涅槃經第
十五云波羅奈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中殺無
量羊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夜是因緣命終得
為北方天王毗沙門子經若不教化自下第三結
罪如瑜伽云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
教授是名有犯是染違犯。】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
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
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
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座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
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七明說法不如法戒文分有四
此初標人經常行自下第二明不應行經若不說
法時自下第三明應經說法者自下第四結罪如
文可解。】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
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
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
破三寶之罪而菩薩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八憍慢破法戒文分有二初人
後舉過結罪此即標人經皆以信心下第二舉過
結罪先明過非後即結罪此即顯過如文應知經
而故作下第二結罪。】
[002-0438c]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
說七佛戒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如
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壞若受
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聞外道惡
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鉾㓨心千刀萬杖打拍
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百劫而不用聞一惡言
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
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九破法自緣戒內破和合之義
外絕信樂之益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如文應知如
上九戒如其所應是四攝障。】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經是九戒下第二釋勸奉持上來別釋四十八輕
戒說。】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巳學
未來諸菩薩當學現在諸菩薩今學。」


【經諸佛子此是四十八輕戒自下第三總勸受持
上來第二釋四十八輕戒說一釋十重次釋輕戒
雖有兩文第二正釋戒相訖。】


「諸佛子諦聽此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巳誦當
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
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
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
化化不絕得見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
[002-0439a]
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
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
學中一一廣明三千學士。」


【經弟子聽自下第三總勸流通於中有二初佛勸
持流通後菩薩奉行前中有五一三世佛巳當今
誦說證不虗二汝等一切下正勸流通三得千佛
下明流通利益四我今此下勸今奉持五如無相
品下懸指說處三千學者三威律儀等雖有五文
第一明如來勸流通奉持竟。】


「時座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喜躍受持。」


【經時坐聽者下第二菩薩奉持行上來正說有二
第一正釋竟。】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心
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
說從摩醘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
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
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
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經爾時釋迦自下大段第二明總結上說心藏者
十世界海名為心藏地藏者謂四十心戒藏者結
無盡戒無量行願者謂十忍等名無量行十大願
等名無量願因果者結上所說戒是一切諸佛本
原佛性種子又結當當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
佛性常住者結上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002-0439b]


「如如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千百億世界中一
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
王七行品中說。」


【經如如一切佛說等者於此中大分有三一序分
二正說三流通自下第三明流通分。】


「 稽首無上大道師
 於一切法智無礙
 救護一切大悲者
 甚深微妙契經海
 巳證二空諸菩薩
 及餘一切發大願
 今依戒經相應論
 略釋菩薩清淨戒
 決判持犯差別相
 在佛及聖慈氏等
 受斯微妙善根本
 惠施有識證法性
 明人忍慧強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
 為淨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
 計我著相者
 不能信是法
 滅盡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
 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
 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訶衍
 一切戲論處
 悉由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
[002-0439c]
 悉由是處出
 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
 巳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
 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
 我巳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迴以施眾生
 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梵網經述記卷下末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