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88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問辯-明-袾宏 (master)


No. 681
菩薩戒問辯
後學雲棲寺沙門 祩宏 述


恭誦發隱。語語放光。言釋迦之欲言。發天台之未
發。精透處夢士頓醒。懇切處石人下淚。音圓旨遠。
信法寶之神珠。事核詞工。誠青囊之妙藥。敢不欽
奉。又何異同。妄現魔身。輒爾饒舌。指玉體而問瘡
疣。知其失眼。向金錍而求抉剔。意在復明。伏惟發
矇。人天有賴。匇匇草草。冀恕其狂。
湻熙稽首。


問。齋戒交神。姬孔之大法。垂戒訓俗。聖王之宏規。
今學者巳遵三戒謂色鬬得。兼體四母謂意必固我。則終身
可行。一心無累。況五經五行。各符五戒。為出假菩
薩之所修習。如天台智者之所稱揚。亦巳至矣。何
必背儒童之教。束護明之律耶。


答。儒釋禁戒。大略相似。而疏密不同。如五戒。一曰不
殺。謂絕無所殺也。而儒止言無故不殺牛羊犬豕。不
言不殺。止言釣不綱弋不宿。不言不釣弋。是知儒戒
成世間善。佛戒成出世間善。儒受佛戒。自古有之。無
足異者。且出假菩薩先曾入真。既從真而假。則世出
世間隨所欲行罔弗如意。不背儒童。兼持佛律。亦復
何礙。


問。道藏既竊佛藏。則道戒亦同佛戒矣。受彼金科。
[001-0233b]
猶吾梵網。犯他青律。即我吉羅。雖淨明塗炭。北斗
太微。例若小乘。似難槩取。餘固宜任之也。


答。道之為戒。與世律似遠而實同。與佛律似近而實
異。葢天上天下統御之勢不殊。世出世間聖凡之分
逈別。且道戒雖亦止惡行善。要其所歸。惟是藉靜養
而固氣潛神。積功行而留形住世。是以持道戒則飛
昇九霄。持佛戒乃超出三界。梵網金科不可同日語
明矣。


問。大明律令。監前代之科條。聖祖聰明。晰人情之
隱伏。王難烈於地獄。見報速於來生。奈何不遵。又
敷別戒。


答。現報者今世之殃。來生則苦輪無盡。王難者色身
之慘。地獄則慧命俱沈。況政刑止懲治凡民。在世道
尚為末務。而梵網正成全開士。於佛教尤屬大乘。不
可同日語又明甚矣。


問。舊戒出無佛之世。名為尸羅。性戒本當人之心。
不拘持。受必受則滋五陰之稠林。從新又廣眾生
之異見。固當寂寂。安取紛紛。


答。若高談無佛之世。直論當人之心。則不但老瞿曇
絕口毗尼。優波離羞稱羯磨。即使束五部置之高閣。
褫三衣懸之樹端。未足為過。如或不然。法林惟恐不
稠。正見惟患不廣耳。何紛紛之足厭。


問。持如空之戒相。龐老斥為迷人。能觀空而得道。
天台許其具足。具足巳超智讚自在。迷人豈異缺
[001-0233c]
破雜穿。而又云空見擾心。破其定共。空心邪僻。壞
我律儀將安取衷。不流惡見。且經云。若有得空者。
終不破於戒。復何指耶。


答。空有二。契真空則萬法俱備。何須更習毗尼。墮頑
空則眾善皆隳。豈不有傷戒品。執莽蕩。輕軌儀。其失
大矣。


問。發心許破戒。大乘容犯戒。此或與其能權。恣其
攝化耳。乃若持陀羅尼者巳為具戒。持了義經者
巳為具戒。習禪定者能救四重五逆之違戒。則一
定一慧反在式叉之先。一呪一文足省堅持之力
矣。豈各有宗旨歟。


答。發心菩薩持戒之心。過於聲聞百千萬億倍。安有
許容破犯之理。良繇菩薩見機行權。利生益物。不狥
故跡。暗合成規。似破非破。正持戒之極也。走杖不云
叛父。引裾豈曰慢君。亦忠孝之極也。若夫經呪之齊
戒力。則亦如來隨時偏讚。因事特標。說法之常規耳。
故時而崇律。百行總隸毗尼。時而尚禪。萬法皆趣正
受。主賓互換。機實雙流。不可拘常。輒生異議。若據一
代時教門庭。則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自是不易常法。


問。在家出家。何取形迹。得無所得。安問後先。欲表
淨戒。輒言早離塵緣。將䇿深心。因示壯年成道。佛
語足證。前史難憑。可得作此解否。


答。略形迹。泯後先。此理論則然耳。既巳示現同凡。則
誕生有時。出家有日。成道有候。說法有期。烏容混耶。
[001-0234a]
非身現身。身必擬於常形。非時現時。時必合乎世歷。
且孔曰儒童。老曰迦葉。亦示現耳。然而昌平李下。函
谷杏壇。始末端繇。歷歷可指。即其例也。


問。無心犯戒。既從末減。求末減者。皆學無心。不簡
不覊。任情任意。習忘而真忘。似非故作。如夢而復
夢。應是業因。


答。故求末減。減則不能。纔學無心。心便成有。如斯犯
戒。罪烏可逃。真修行人自不應爾。


問。佛心喜捨。取其物者稱其心。劫事堪懲。掠其剩
者減其罪。此乃上求下化。胡為與盜同科。若以法
身觀。劫物即佛物。佛物即世物時時為盜。那得不
犯。


答。佛無吝物之意。而偷盜者自爾成愆。父本愛子為
懷。而忤逆者必然獲罪。理應如是。佛亦何心。若夫取
劫賊物則有二別。出慈心者。無過而且多功。出貪心
者。比例而均作盜。質之經疏。有定論矣。


問。荸荷猪驅豕就屠。示定業而殺輪且止。吉祥佛
列俎受享。分罪報而冤氣將沈。大烹以養聖賢。聖
賢能使烹者不怨。是或解冤之道。意亦菩薩之權。


答。菩薩之現殺。則所謂剝割斬剉。而未嘗惱害一微
細生靈者也。聖賢之享烹。則所謂食是大夫祿。不食
是大夫福者也。果能殺而無害。方可行權。若知福有
所歸。自宜慎口。方丈萬錢。智者不為矣。


十一問。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一心一切戒。一戒
[001-0234b]
一切心。一切心一戒。一切戒一心。而曰何戒定出
何心。似為不徧。按經第一輕戒。則標孝順心慈心。
十三謗毀戒。則標孝順心慈悲心之類。蓋宜標而
標。何須補入耶。


答。總觀心地本體。則體惟一念。本自圓成。細析心地
法門。則門有萬殊。不妨分屬。故云三十心者皆一毛
頭也。復以一二分屬戒相者。毛頭之上更出毛頭也。
譬天王雖名大主。亦應列任六曹。六曹猶未徧周。豈
不重開百職。經始標某心某心者。六曹之謂也。今復
增某心某心者。百職之謂也。如取義之相近。亦令餘
可例推。便初學易知簡行。在智者神融意會而巳。


十二問。心地自合理。心地自得宜。佛性之性。是人性
之性。佛性常住。是人性常住。為當先從心地發光。
佛性起用。何理不合。何事不宜。奚必歛睫而借目
於迦文。按圖而索驥於戒本。資他五十八寶。用盡
則貧。隱巳千百億珠。漫藏無益耶。


答。心雖體含萬法。賴致方知。地雖種具千華。乘時乃
發。笑貧人之借寶。不知善用則富室可成。羨力士之
懷珠。不知莫指則奇珍竟隱。然則圖非是驥。識驥必
假良圖。眼不屬人。因人能開瞖眼。即心為戒。因盡理
之玄談。因戒攝心。實救病之良藥也。烏可忽諸。


十三問。不顯不誓。不習學佛。我則昏矣。僻教僻說。不
化眾生。人則昏矣。以其昏昏。使人昏昏。豈止倚肆
而酤。何異指佛而謗。伹名輕垢。實所未知。
[001-0234c]


答。不誓不願等。非全不知進道也。勇猛之心未發。則
美業難成。僻教僻說等。非全不知利物也。引導之方
未精。則化功莫就。不開重過。止列微愆。固有繇矣。


十四問。出家之法。不向國王禮拜而求法。不向父母
禮拜而求法。法不在。六親不必敬。法不在。鬼神不
必禮。但知法師語可信。有百里千里向之禮拜而
求法者。法師云云當作如是釋也。今疏曰。率土之
濵皆王臣。民無二王。即世尊矣。可不拜乎。經曰。護
佛戒如事父母。四眾下座。如孝順父母矣。可不拜
乎。又大經廣孝道而慢親。大眾首國王而慢君。果
稱佛旨否乎。假令君父受戒成道。拜之豈便損福。
不然。以佛禮佛是常不輕。何須辨而又辨如東林
遠乎。


答。僧之為名。名曰出家。僧之為道。道曰出世。出家則
不當拘以家人父子之規。出世則不當局以世法君
臣之禮。蓋是君父敬佛而及彼僧徒。決非僧徒恃佛
而慢於君父。若夫道在君父而禮。自名禮道。眾生即
佛而禮。自名禮佛。斯亦無不可者。其在今日。當如之
何。亦隨時而巳。時以佛法為重。優容我等曰勿拜。則
遵內教可也。時以人倫為重。定為成式曰當拜。則遵
王制可也。此何所據。薩婆多論云。比丘違王制者得
罪。諸經要集謂愚人妄行法教。展轉教他。不聽禮父
母尊親。此不合聖意。反招無知之罪。經論屢開。斯足
據耳。然則遠祖非歟。曰。爾時拜禮未定。下僧俗議。而
[001-0235a]
遠正論不阿。理應如是。何過之有。


十五問。是戒也。受之者必其有心有情。犯之者等於
木石木頭矣。又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
是我本體。亦得傳戒及乎先身。受法逮乎本體歟。
美人草聽歌按節。或是婬緣。生公石聞經點頭。寧
無佛性。請得度之。


答。地水火風之說。止是發明物我稟同。痛癢機一。故
殺他即是殺巳。殺畜無殊殺人也。豈謂木石類均解
思惟修。假使聖僧再講石前。未必不成強項。狂客重
歌草畔。豈能更學敲檀。若夫一人發真。虗空消殞。乃
至無情說法。無情作佛。歷有明文。又云若人識得心。
大地無寸土。土既即心。水火與風亦如是矣。本來成
佛。何以度為。


十六問。看病信屬孝慈之心。然我身亦是聖賢之器。
念盲龜逗孔之不易。思扁鵲洞垣之為難。肯施無
益之撫摩。用染必死之疫癘。凡菩薩人。應知方便。


答。福田無上。仁人固以看病為先。慧海多門。智者寧
無保身之哲。或親巳。或使人。或用財。或効力。皆可也。
釋尊運兜羅而愈疾。撫摩未必無功。孔兒處危地以
全身。疫癘何能必染。蓋是救人為急。欲罷不能。非比
冐難故行。可巳不巳。且古之悲田。今之養濟。皆聖主
良臣看病之大慈也。豈必以吮疽按癩為救療。嘗藥
哺食為慇懃耶前頁孔兒。戒疏事義中作庾襄事。存考


十七問。賣男女而供眾。鬻弟子而行慈。彼為法來。安
[001-0235b]
忍貨取。設彼菩提巳發。是我輕垢罪成。道人而可
以輕販。南詢之士寒心。父母而隨之覓求。受供之
人同獄。一何無善巧至此乎。


答。古人懇語垂訓。危言示誠。有其辭則然而其實不
盡然者。感恩之極。而曰銘肌刻骨。豈真有事錐刀。攄
衷之至。而曰瀝膽披肝。未必掀翻臟腑。就使捨身為
法。竭命尊賢。亦大士之常法耳。攜妻挈子而事梵志。
九男二女而養耕夫。古有高模。今無繼跡云爾。


十八問。善慧自稱大士。誌公自表觀音。溫陵反戒焚
身。大慧曲求蔭姪。皆犯輕戒。乃得重名。豈各有合
理處耶。


答。塵中凡士。或可常評。格外奇人。毋容迹論。初生而
指天指地。不妨我是如來。將死而默囑默傳。何礙自
名菩薩。預稱慈氏。遠指圓通。奚不可者。且溫陵善發
藥王隱義。自不唐棄色身。杲老不減臨濟宗風。豈得
未除恩愛。蓋宜晦則晦。宜彰則彰。或守經常。或行權
變。不應以自讚毀他共視。豈得以違理犯法同條者
哉。


十九問。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聽教參禪。此
通小乘。非指大器。今乃六時時誦。疑防教門禪門。
當是一法融通。無間心地性地乎防。或疑妨字。存考


答。非常大器。過量圓人。既不拘夏後夏前。自相應即
小即大。纔持戒品。巳達教相全文。正受毗尼。便悟禪
宗妙旨。建立則繁興萬法。不礙六時。掃蕩則屏絕纖
[001-0235c]
塵。奚存一念。遠公常禮有定。永明自行不虧。豈被小
根。故為細事。凡我後學。願各深思。


二十問。佛心徹於三際。大光滿於十方。豈不知經入
支那。法流震旦。香油辛味。並沿五印之土風。戒品
律儀。未盡九州之垢罪。憎之則謗。任之則寬。佛隴
南山。既爾闕然。儒典王章。似應相濟。


答。佛心雖徹三際。救弊則姑據一時。佛光雖滿十方。
取信則專從本土。待夫時至遠被。自合比例旁通。是
以儒典王章。似難並用。情宜勢便。豈病雙行。法固與
世相推。禮亦憑義可起。或曰毗尼與脩多羅異。譬世
律令制自一人。舍利目連所不得與。然雖如是。金口
洪音。凡夫贊片辭而莫得。衮衣寸缺。巧者補一線以
何妨。神而化之。與民宜之。學佛者不可不知也。


二十一問。經稱國賊。如操懿溫莽之流。為國賊使命。是
亦國賊也。或是戒其從逆否。如下文言。又似降虜
之人矣。


答。使命者。非必為賊使命也。通二國之情。合兩軍之
戰。危彼社稷。害彼人民。故云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
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二十二問。盜聽說戒。力士之杵冥加。廣施經文。惡人之
目難掩。得無相礙。願折羣疑。


答。說戒者。非平日講說之說。蓋半月誦說之說也。凡
半月共行布薩。乃眾僧自舉愆尤。示彼惡流。必生異
謗。故惟除國主不許餘人。若夫布衍經文。宣揚義趣。
[001-0236a]
又何過焉。薦導先亡。祓除患難。皆曰至心讀誦。不聞
掩帙祕藏。以此利人。正契佛心。是名法施。


前問答竟。


僧俗雜問



發隱成。周咨大眾。於時緇素善友各陳所見。合
從者從之。義未顯者。為略辯如左。法喜之樂當
何如也。


問。經疏鈔如祖父子。混合不分似為不可。


答。此行布圓融義也。祖不是父。父不是子。行布義也。
祖父子孫。交參共濟。圓融義也。織錦而聯綴千絲。調
羮而合和五味。味不可分而具足。絲不可析而自明。
蓋此經是華嚴流類。天真父子。非異非同。幸毋以常
格局之。


問。科經之例。總別相對。今初曰總明大意。次合對
別。乃並列四科。或恐未安。


答。總別相對。多種不同。有一總一別對者。誠如所問。
有一總對二別者。對三別四別者。其對均也。楞嚴要
解敘聽眾。初總標。二嘆德。三列名。是一總對二別也。
華嚴玄談初總序名意。二歸敬請加。三開章釋文。四
謙讚迴向。是一總對三別也。今列四科。亦一總對三
別也。若據華嚴即總即別。又安可以數量局之。


問。文中經論所載戒相多種。傳記所辯受法不同。
經論蓋指地持瓔珞等。傳記蓋指梵網本。乃至制
旨本。今解似不合此。
[001-0236b]


答。若指梵網六本為受法。則下文良繇機悟偏圓義
即不成。何以故。梵網六本。誰授偏機者。誰授圓機者。
當知此六是登壇授戒羯磨儀式。隨意可用。其云傳
記所辯。自是諸書雜集中論議發揮戒法詳略。乃隨
機耳。豈有壇上正羯磨時。分別偏圓各各為說耶。


問。等覺中。初曰觀達無明源底邊際。二曰斷最後
微細無明。三曰與無明父母別。而妙覺中但曰無
所斷者名無上士。則知無明至等覺悉巳斷盡。云
何教義謂十地斷四十品無明。又破一品名等覺。
又破一品名妙覺。共破四十二品。二義皆出智者。
稍似不同。若為融會。


答。等覺無明巳盡。然存有所斷。亦是無明。并斷俱無。
名為更斷。是知等覺斷惑。妙覺斷斷。能斷斷者。方名
永斷諸無明也故斷。四十二品而入妙覺也。


問。梵網單喻。何以言人法喻。


答。梵網是喻。菩薩戒是人法。合而言之。故曰人法喻
也。又問何得輒立經名。噫。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佛護
念經。什師易云佛說阿彌陀經。夫彌陀聖號。人所樂
聞。名以義起。易之無不可者。大師易梵網曰菩薩戒。
亦此意也。今合而言之。非有增也。何不可之有。


問。疏云煩惱常有故不說障。次云輕業不障輕報
不障。皆指障戒。今說不障真性。何也。


答。不障真性。出其繇也。繇不障性。故不障戒也。此三
障名。自古所有。原非指戒。疏乃引用。意云煩惱障不
[001-0236c]
障戒耳。良繇輕業彰於身口。中人亦易為防。煩惱起
於一心。智者猶或難免。此而障戒。盡天下無人得受
戒矣。故特明之。


問。論興廢中。第三亦云。爾時恒興。爾時即廢。今曰
常興鮮廢。何也。


答。此文當以出入恒有一句為興。後入勝定道時。隨
勝得名者。明入時非無。因殊勝定道暎蔽戒名。其實
有也。下則明其退緣。言必須退定道時。乃廢。及聲聞
盡壽。菩薩成道。乃廢耳。如世人謂至死方休。明無休
時也。據華嚴常恒說。熾然說。無間說。有興無廢。亦何
礙也。


問。戒師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
五慧藏通玄。而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
今謂具二缺三。然戒德嚴明。必具臘矣。律詮戒。經
詮定論詮慧。善解三藏。必具定慧矣。恐無缺焉。


答。下文不云乎。或可以戒該臘。以慧該定。則不具而
具。似缺非缺。隱然五德。不必問也。但不直曰五德。而
曰可該者。意自有在。若直以戒為久臘。則新學暫持
者。必輕宿德耆年。若直以解為三學。則世智辯聰者。
便謂真禪實慧。且疏中何不槩云解律藏。解經藏。解
論藏。而必曰禪思。必曰窮玄。豈特解義云乎哉。後地
持本受戒式中解云亦五德意。亦之為言。即前該意
也。又問解不兼臘。何得復云能誦則臘久。答。半月半
月。積誦不休。豈非久臘。若專言解。聰利少年。昨日登
[001-0237a]
壇。今日能講。何必久臘。


問。燈明喻舍那。無待論矣。妙海在家菩薩。而與蓮
華並稱。波勒因地未終。而曰釋迦為侶。夫傳法大
任。必屬出家。極果世尊。不侔因地。以斯相比。固所
未安。


答。舍那授法妙海。不說妙海授法釋迦。況僧俗者迹
也。菩薩道中。何以迹礙。雙林俗士。說法王庭。祇園比
丘。傾心丈室。亦奚不可。若波勒者。德擬迦文。斯名等
侶。何必三十二相。樹下成道。毫髮相似。不然。趙州古
佛。仰山小釋迦。曹溪嶺南有佛出世。亦皆非耶。堯曰
如天。天之侶也。老曰猶龍。龍之侶也。豈堯果穹窿上
覆。老真夭矯青雲耶。據華嚴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波
勒不可以侶迦文。何子自待之淺。


問。宗趣總別。舉宗遺趣。其義云何。又心地為宗。此
宗是趣。良以心地為宗。則無所趣故。


答。賢首五門。姑據般若心經。未及餘經。彼中原只舉
宗而兼趣意。如華嚴玄談云。此經因果緣起理實法
界以為宗趣。亦宗趣兼說也。且語之所尚曰宗。宗之
所歸曰趣。意謂立此為宗。令趣何所。不謂宗更宗他
也。此經心地為宗。止惡行善以歸心地。即是趣意。正
合華嚴宗趣兼說之旨。蓋圓教宗趣。互用無定。或舉
因為宗。令得果為趣。或舉果為宗。令修因為趣。因該
果徹。如玄談中說。


十一問。乳味判教。亦有說乎。
[001-0237b]


答。據三聚出方等。可判生酥。而自古五時結經。原以
梵網華嚴判歸乳味。良繇此經從心出一切法。喻從
乳出酪酥醍醐也。又佛最初結戒喻牛最初出乳也。
又涅槃最後之訓不離乎戒。喻醍醐最後之味不離
乎乳也。


十二問。諸經皆有當機。此經何以不列聽眾。


答。不列當機者。此經是一切菩薩所同學。無一非機
也。必論當機。則釋釋自是當機。故不說也。


十三問。華表因。實表果。今供舍那之華何不表因。


答。因果宛然。諸君自不察耳。此經以心地為宗。無一
法不從心地中流。無一法不還歸心地者。菩薩萬行。
若非出自一心。還歸一心。即不名佛因。不名佛果。今
此華出舍那心地。表菩薩從自心中出無量因行。還
以此華供養彼佛。表還以自心因行成自心果佛也。
據華嚴因該果徹。不離因果。不落因果。拈來無一物
不可供佛。舉起無一法不可為因。若執華必表因。非
圓教義。何以故。有時華表因。實表果。開華後乃結實
故。有時實表因。華表果。種核後乃生華故。有時定因
慧果。淨極光通故。有時慧因定果。惑破心安故。惡可
一途而取。一格而論乎。


十四問。體性虗空華光三昧。既入三昧。何有華光。而
云任運自現。


答。如來妙定。非動非靜而常動靜。非出非入而常出
入。此三昧號體性虗空。虗對實故。使體性不虗。當如
[001-0237c]
山不納山。石不容石。一頑定耳。體本虗空。故華光任
現。豈以既入三昧。便應灰滅不生。圓覺經如來入大
光明藏三昧。而現起淨土。與十二大士更相詶答。抑
又何也。且三昧有百千萬億等名。不是一味寂靜。故
有三昧。二乘尚不聞其名。菩薩猶未解其義。而執泥
寂靜。則師子奮迅。師子頻呻等。皆成喧鬧矣。又問諸
三昧皆有出入。何獨此中而說出入。答。出入非難。自
在為難。二乘斂念方入。起念方出。不名自在。隨心自
在。乃稱妙定也。據華嚴即入即出。依報正報交互圓
融。不可思議。此特其小小者耳。何足為異。


十五問。佛言吾今來此八千返。表法而巳。云何實說。


答。若據表法門中。句句字字無非表者。若據示現作
則。就令實說何妨。蓋佛所說經。無一法不事理雙融。
表實兼具。言表則必有實。舉實則表在中。此之往返。
得無疑駭以為多耶。老子尚無世不出。雲門乃三作
國王。此皆實有。不是表法。何獨如來八千之返。便無
其事。且如來重重往返。既純表非實。華嚴重重法界。
亦純表非實耶。空華佛事。水月道場。法性光中。萬轉
千迴。事出平常。全無奇特。何疑何駭。又問。科云橫指
處會。今十處則不及餘方。豎明往復。今八千則未周
塵劫。何名如來悲願之廣。答。此謂借有盡彰無盡也。
讚佛曰萬德。萬豈盡佛。號民曰百姓。百豈盡民。雖曰
十處八千。即是橫無涯際。豎無終窮也。


十六問。疏稱蓮華二義。處濁不污。譬舍那居穢不染。
[001-0238a]
以喻彰德。止成一義。云何二義。


答。二義者。一則華必處濁。不處高原。譬佛示居穢土。
不居淨土也。一則華雖處濁而不污。譬佛居穢土而
不染也。


十七問。古解經者。各有所宗。今解此經。當宗何者。如
別有所宗。不應依就台疏。如都無所宗。則是汗漫
臆說。願為剖示。


答。此有三句。一曰本宗。二曰兼宗。三曰無宗。言本宗
者。即禪宗故。此宗即是心為宗故。心者群經之祖。萬
法之源。心地二字。攝菩薩戒無弗盡故。又此心即是
大華嚴故。言兼宗者。達心之士。不但缾環釵釧色色
皆金。亦復草木瓦礫無非金者。阿含小教。外道偏門。
善巧用之。悉成圓義。何況台教依而就之。誰謂不可。
以我心宗。發彼義疏。台之為教。不出心故。如必硬豎
剎竿。各不相下。喻如同胞兄弟。而互相害。大忤逆故。
言無宗者。覓心體相不可得故。常為心宗。不宗心故。
故云併所謂心地者亦不可得也。又問。既云禪宗。又
云華嚴。華嚴五教。禪居頓位。頓之去圓。未達一間。何
得並舉。答清涼讚天台四教理致圓備。而五教加頓。
補台之備而未備也。以達磨一宗無可安著。聊判歸
頓。而實頓有二義。一但頓。二圓頓。此禪宗正圓頓之
頓。然何以不名為圓。良繇專重直指見性以破漸宗。
於法界緣起之義。雖具在中。而非所重。救時為急。無
暇論故。如阿伽陀藥雖有輕骨之能。療病為急。無暇
[001-0238b]
論故。不可遂謂無斯能也。又此宗本曰教外別傳。則
小乘大乘一切乘所不能收。四教五教一切教所不
能攝。不惟出彼漸階。亦復不居頓格。非但超乎頓位。
亦復不受圓名。賢首判頓。亦不得巳而姑為寄位云
爾。豈可真以位分拘耶。


十八問。達磨西來。既號傳法正宗。何得台宗。不與傳
燈之列。為是高過禪宗。為是未稱直指。


答。此有二義。一者天台教觀起自前故。中論一偈。教
觀所宗。慧文傳之南嶽。南嶽傳之智者。達磨未來。人
巳修習。特繇智者乃大闡耳。二者天台教觀。猶屬教
故。達磨一宗。教外直指。纔說教觀。早曲了也。是以教
觀雖極玄妙。不出教乘中事耳。台教不與禪宗。以是
之故。非台教立法有未善也。


十九問。內戒外刑。道俗各別。內書外典。權實迥殊。何
得博引九經。巧附五罰。又教而不改。教者何尤。此
里塾之言。春風沂水。鼓瑟自娛。此狂夫之態。不宜
引入。以亂聖經。


答。法華謂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當知無書不可援引。且釋迦親為教主。而六群調達
終不可化。將無教者之尤耶。又止謂鼓瑟不礙賢人。
何曾道菩薩必須鼓瑟。幸惟逆志。毋但執辭。


二十問。經稱釋迦從華嚴沒。於閻浮出。乃十處說法。
是先生人間。後升天宮說法也。又云。入天宮說魔
受化經巳。下生閻浮。是先於天宮說法。後生人間
[001-0238c]
也。二說若為融會。


答。據華嚴雙垂兩相。則知佛體本來無二。眾生所見
不同。既能兩相雙垂。豈不能兩時雙示。謂天宮說法。
後降人間亦可。謂人間成佛。後升天宮亦可。謂天宮
說法巳。後生人間還升天宮說法亦可。謂人間天上
一時成佛說法亦可。圓融之說。渾先後以何妨。無間
之談。通古今而一息。不必執文而失理也。


二十一問。頌中俱來至我所。鈔云表體皆歸一心。夫心
即是體。無攝體歸心之理。


答。心行對說。則心為體。行為用。單舉一心。則常寂常
照。常寂體也。常照用也。體用歸一心。猶言體在是用
在是也。不可泥歸字而疑攝體歸心也。且太極靜而
生陰。動而生陽。太極之說。未盡至理。尚雙具動靜。豈
應舍那心地。不通體用。若心專屬體。則與用成對待。
何名一心三觀。而為中道第一諦乎。


二十二問。孝順父母以及至道。當分四境。不應科勝因
勝果。


答。分四境亦有此說。今當以大師所科為正。若分四
境。何不直言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至道。而復於至道
上加孝順二字。況三寶之中巳有法矣。豈三寶中法
猶未盡道。而別有至道之法。所當孝順耶。故前三屬
因。至道屬果。


二十三問。討罪國有明條。殺人經無顯證。琉璃滅釋。佛
何不誅。調達害兄。佛何故縱。今言有罪而殺。殺何
[001-0239a]
犯焉。妄害生靈。違佛規訓。古云。外道入佛法中。必
破滅佛法。斯其驗歟。願釋所惑。


答。見機得殺。本之疏文。疏文本之佛說。非臆見也。夫
沙門專慈悲之業。王臣主生殺之權。發隱分別明甚。
今謂佛是沙門類耶。王臣類耶。何得引琉璃調達而
證不殺。且王臣殺戒。非特與沙門殊。亦復與庶民異。
殺有罪而成犯。是王臣終無受戒之日矣。故珪禪師
為嶽神授戒。不禁其行殺也。惟禁其濫刑及無辜也。
不禁其取財也。惟禁其威福求享祀也。不禁其婚娶
也。惟禁其羅欲乖大倫也。不禁其語言也。惟禁其虗
妄違天心也。不禁其飲宴也。惟禁其沈湎敗正事也。
如斯說法。是謂逐機隨緣而不踰矩。千變萬化而不
離心。逆順雙宜。僧俗兩利。上符千聖。下濟羣生。噫。人
人作如是外道。佛法其長隆乎。


二十四問。君父之讐必報。此權教也。內經出。權教隳。安
得復引陳恒趙盾之迹。違釋迦智者之言。無論王
臣。想當悉禁。


答。儒者不喜佛法。正為此等。何怪乎古今謗僧曰無
父無君耶。且孔子尚不得討陳恒。則世之亂臣賊子。
惟恐人不受菩薩戒。何以故。受戒者堅。則行惡者便。
是菩薩戒者亂之資也。佛法圓妙。世出世間。融通不
滯。而迂人執之。其禍至此。可勝嘆哉。餘發隱中巳反
覆推明。茲不復贅。


二十五問。暎燈影而授戒。見日光而撤壇。密示暗傳。夜
[001-0239b]
聚曉散。不使人增惑耶。


答。朝至尊以五鼓。祀宣聖以清宵。未聞其增惑也。孟
氏謂夜氣清明。登師云白日喧雜。願合而觀之。


二十六問。遊戲翰墨。何損毗尼。如可如解。應有別愆。非
關詩畫。若休若永。未聞墮落。可遽譏評。必欲箇箇
盧能。但恐人人獬豸。決目而名淨目。迷心而曰淨
心。哀哉空王。出假無日。


答。非謂詩必白癩。畫必泥棃也。詩畫無救乎二人之
難。見為僧者當學道。不當雜學云爾。噫。果是即境明
心。推餘濟物。則逢場作戲。無所不可。如或未然。惟恐
你不放下心。閉却眼。若肯人人決目。箇箇迷心。敢保
五眼圓明。千靈洞徹在。且菩薩出假。則弘施六度萬
行。普度九有四生。而徒咏月題花。圖山繪水。明道之
功不切。兼利之化何成。至哉天人師。不出如是假。


二十七問。經中謂鐵鎚碎身。終不以破戒之身受人禮
拜。今有愧戒德之難全。望弟子而觸禮。巳出下䇿。
何名上人。


答。無德而揣巳自卑。正遵佛制。欺世而罔尊自大。乃
叛聖謨。非上人且免罪人。出下䇿猶勝無䇿。然雖如
是。亦有其地彌高。其心彌下者。不輕位證菩薩。而徧
禮四眾。莫須戒德難全。夏禹身任國王。而亟拜昌言。
應是多過自赧。良繇權實初無定法。低昂各有攸宜。
時當居正位以作後學之司南。則慈明安坐而納展
可也。時當崇厚道以覺狂夫之我慢。則藏師俯僂而
[001-0239c]
避拜亦可也。妙用無恒。固未可輕議也。


二十八問。千華佛親自說經。一切人盡得受戒。惟除七
逆。誰列三層。莫引權文。礙彼圓器。又謂在家者。亦
必先受五戒。而經中列位數次。皆首王臣。意者王
臣。容可直受。


答。層樓喻出金口。善戒律非小乘。縱彼圓機。須遵定
制。如必直受。亦有方便。不壞次第而得直受。一日之
內。先受五戒。隨受菩薩戒是也。若出家者。亦一日內。
先受十戒。隨受具戒。及菩薩戒。名雖直受。不越次故。
豈獨王臣。僧俗一切皆可行也。


二十九問。佛戒盡必然之辭。發隱倡不必然之說。若云
無執。何用堅持。如為奴事眾。割肉飼鷹等。皆實有
之。而曰不必然。何也。


答。不必然。言不必定然。非決不然也。何也。奉佛而必
為奴。則蒼生無君主。濟物而必割肉。則初學無完膚。
法師而必講經。則廢法華五種。日食而必三兩。則類
何曾萬錢。於今人中。而必無讖為師。則賢者竟無師。
於今時中。而必奉祠得度。則貧者終不度。不必然者。
此類是也。有此不必然。其必然者乃可常然。無此不
必然。則必然者窮矣。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世出世
間一也。


三十問。居士時亦講經。還可傳戒作師否。


答。此在自度。儒而悟佛道。不妨為天下僧人師。僧而
明聖學。不妨為天下儒人師。如其不然。業有專攻。門
[001-0240a]
庭各別。修齊治平之術。應屬素王。羯磨布薩之儀。還
歸緇侶耳。


三十一問。未受戒者皆名惡人。近則沙彌比丘。驚蒙斯
號。遠則堯舜周孔。濫被斯名。隋煬超文景之先。房
融軼姚宋之上。實所未喻。


答。此有二義。一者對待義。未受戒。善者皆名為惡。猶
未登聖地者。皆名為凡。非兇惡之惡也。又佛法每勝
世法。世間之善人。在佛法中猶名惡。世間之聖人。在
佛法中猶名凡也。二者激勵義。不受戒即惡。明戒必
不可不受也。據斯二義。然則堯舜周孔雖不受戒。不
失為世間聖人。隋君房相使終持戒。又豈但超文景
軼姚宋而巳哉。


三十二問。圓悟高菴。分曹樹黨。兩家各統門徒。二老安
得無與。即今鬬爭堅固。良繇長老含容。彌勒久滯
求名。時師未免好勝。莫護先賢之短。應開後學之
迷。


答。藺相如尚忍私讐。劉元城不失和氣。彼圓悟高菴。
繼祖傳燈。代佛揚化。猶有這箇在。何名那畔人。是將
以丹朱慢遊。而罪帝堯無義方。冉求聚斂。而譏孔子
非善教否耶。是將以六羣亂德。二眾分河。而謂釋迦
未免好勝否耶。雖然。容有主張正論。而扶末法報佛
恩者。又不可避小嫌而迷大體也。菩薩無惡名怖。豪
傑之士思之。


三十三問。一家教觀。三諦釋經。相沿至今。訖無異說。乃
[001-0240b]
云疏主自不執法。豈是門人妄啟他途。夫中道勝
法。相去幾許。而以此譏章安荊溪。又何怪人之刺
溫陵長水耶。


答。不執法者。謂通法而不滯。非謂廢法而不用也。疏
云凡菩薩勝法皆名第一義。凡之一字。語意自明。無
可疑者。且三諦者。其原起於佛說。豈真天台倡說。其
說通於諸家。豈真天台一家耶。故法法皆諦。諦諦皆
三。不言三諦。亦具三諦。正不必盡將經論一字一句
定判三諦。却似編排三諦當差。非通人之論。是名執
法。發隱第四十一輕垢中。巳反覆推明。請更詳覽。又
章安荊溪。亦不執法。亦無可譏。展轉後來。各立門庭。
分別太甚。乃成拘礙耳。寧止二公。溫陵長水。焉可剌
也。夫古人固無盡勝今人之理。今人亦無決不及古
人之理。即有微瑕。平懷商確。何所不可。但不宜探疵
索釁。惟恐不深。如讐家搆訟。窮呵極詆。惟恐不快。如
醉漢罵街。則世衰之相。法滅之徵也。可弗戒歟。


附事義



三戒四毋


論語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
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鬪。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
之在得。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無故不殺


禮記曰。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
殺犬豕。
[001-0240c]


不綱不宿


論語云。釣而不網弋。弋不射宿。


走杖不叛


禮。子為父責。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引裾豈慢


宋童貫。與中丞盧航表裡為姦。縉紳側目。右正言陳。
禾上疏劾貫怙寵弄權之罪。論奏未終。帝拂衣起。禾
引帝衣。請畢其說。衣裾落。帝曰。正言碎朕衣矣。禾曰。
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


驅豕就屠


宋太平興國中。僧辯聰游五臺山寺。寺之上座僧老。
為眾輕易。聰獨敬事之。將還京師。老僧附聰書。使於
城北尋勃荷投之。聰辭去。竊發而觀。無他詞。但曰度
眾生畢。早來早來。若更強住。却恐造業。聰即還。於廣
濟河側聞小兒呼勃荷。聰問勃荷何在。小兒指大豬。
豬項串金環。臥街西牆下。聰扣牆問屠誰氏。曰。趙生
家也。問此何名。曰。勃荷。唯食勃荷故。吾日烹千百豬。
豬奔逸難驅。以此豬引導之。則纍纍就死。畜之十五
年矣。聰以書投之。勃荷忽人立而化。


兜羅愈疾


報恩經云。佛在竹園精舍。有一比丘身患惡瘡。眾所
惡賤。如來往至房中。伸兜羅緜手為之摩洗。身瘡皆
愈。


危地全身
[001-0241a]


晉庾襄。晉武帝咸寧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玭復危
殆。癘氣方熾。父母兄弟皆出次於外。襄獨留不去。諸
父兄強之。乃曰。襄性不畏病。乃親自扶持。晝夜不眠。
十有餘旬。疫勢既歇。家人乃反。玭病得痊。襄亦無恙。
父老咸曰。異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始知疫癘之不能染也。


自稱大士


傅大士曰。我得首楞嚴定。天嘉二年。感七佛相隨。釋
迦引前。維摩接後。惟釋迦數顧共語。為我補處也。


自表觀音


寶誌禪師帝嘗詔畫工張僧繇寫師像。僧繇下筆輒
不自定。師遂以指剺面門。分披出十二面觀音相。或
慈或威。或定或慧。僧繇竟不能寫。


反戒焚身


溫陵曰。若識見未亡。諸蘊違礙。不達法行。空慕其迹。
是徒增業苦。為妄作之凶矣。故律制燒身燃指悉皆
得罪。


曲求蔭姪


□□□□□□□□□□□□□□□。


如天猶龍


孔子曰。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又曰老子其猶龍乎。


分河


西域性相二宗。分河飲水。異色立幟。
菩薩戒問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