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10 楞嚴經略疏-明-元賢 (master)


楞嚴經略疏卷之六
福州鼓山湧泉禪寺沙門 元賢 述


「爾時觀世音同一悲仰。」


【此觀音從耳根而獲圓通者也其次第合在那律之
後今以此方所宜故留後廣說欲人專修於此也聞
思修三者乃入道之通途經中謂之三慧但今經所
示其義逈別聞慧者謂耳根聞性非取逐聲分別之
聞也思慧者謂返觀此聞性也修慧者謂功本無作
塵不離而離惑不斷而斷也初於聞中下正詳從聞
思修之功聞中指聞根之中所謂湛圓不生滅性也
此之聞性逐聲外流便有無窮過患今乃入流而返
聞自性如水內注念念不息一旦解心頓絕冥契法
性則所入之相亡矣所入之相亡則所入寂矣此寂
乃無生真理本無有動安得有靜故曰動靜二相了
然不生乃本自不生非今始無也外塵雖亡而內結
之根未可頓除必須觀行漸增而後能聞之根與所
聞之塵而俱盡也聞盡之處根塵兩喪而覺照獨存
若住於此認為般若真光則智境恒對終為勝進之
障故必觀行增微而後能覺之智與所覺之聞而俱
空也覺空之處智境雙泯而此空猶存若守之以為
實際理地則晦昧未開終為貼體之障故必空智極
圓而後能空之智與所空之覺而俱滅也前此塵滅
則根生根滅則覺生覺滅則空生俱屬生滅真體弗
顯唯至於空亦不存則生滅俱滅而寂滅真體了然
[006-0315b]
明現矣此寂非對動之寂乃本來不動之寂此滅非
對生之滅乃本來無生之滅又此寂滅即前所入之
寂但前屬似證入信位也此屬分證入住位也至於
忽然超越則超入等覺後心自然德無不備用無不
周而十方圓明獲二殊勝矣。


○此章觀行不落空有
二邊而直觀中道即前經所謂從其結心解之也不
假斷惑之勞但返觀聞性無前境界自然先澄麤念
次除細想以至無念即前經所謂以湛旋其虗妄滅
生等也今經所用進修之功全在於此學者宜詳玩
之。】


「世尊由我供養福備眾生。」


【此詳示二種殊勝也此二種殊勝果何由而得哉皆
由聞中熏修如幻之功成金剛三昧以此三昧無作
之用自然上同諸佛慈力而成三十二應下同眾生
悲仰而成十四無畏也三十二應者或現三乘聖果
身由諸學者各於自乘理智將圓滿時故菩薩各為
現身說法以圓其所證也或現色欲二界天主身或
現帝釋臣屬身由諸眾生於天趣各有所欲故菩薩
各為現身說法以成其所欲也或現世諦男女身或
現奉教男女身由諸眾生於人趣各有所求故菩薩
各為現身說法以應其所求也或現天龍鬼神雜類
之身由諸眾生於本趣各生厭離願得人身故菩薩
各為現身說法以遂其所願也此之謂妙淨三十二
應以菩薩全證法界故能法界全現然身應無量今
[006-0315c]
止此者特略舉其類耳十四無畏者一者由我不以
自外觀音塵妄起知見而以自返觀能聞之性能令
一切苦惱眾生念其名聲皆得解脫以一真理地樂
尚不有苦又安存故得解脫也二者知見脫塵旋歸
內性能令眾生念者火不能燒以知見屬火今旋復
故不燒也三者觀聽脫塵旋歸內性能令眾生念者
水不能溺以聽聞屬水今旋復故不溺也四者內滅
妄想則外境不對殺心自除能令眾生念者入諸鬼
國鬼不能害以妄想乃鬼神所依殺害乃鬼神之業
今皆無之則超彼鬼界故不能害也五者聞根還源
六根俱復能令眾生念者度彼兵戈如割水吹光以
根塵兩寂誰為自他故不可傷也六者聞熏發光明
遍法界破諸幽暗能令眾生念者諸鬼雖近目不能
視以諸鬼皆幽暗故為所爍也七者音消聽返塵妄
何有能令眾生念者禁緊枷鎖所不能著以塵空弗
累故不能着也八者滅音圓聞內外無待自然徧生
慈力能令眾生念者賊不能劫以無待則無敵遍慈
則無怨故不能劫也九者返聞離聲色亦不劫能令
眾生念者遠離婬欲以欲由色起色離故欲離也十
者音性圓淨無復妄塵則根境不對能令眾生念者
離諸瞋恚以瞋起於對無對故無瞋也十一者塵消
無翳明周法界身心朗徹如淨瑠璃能令眾生念者
永離癡暗以明能破暗也十二者融通無礙旋復真
聞所以不動道場而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而遍至十
[006-0316a]
方供養諸佛紹繼其法為法王子能令眾生念者求
男得男以紹繼法王有男子之道也十三六根圓徧
通融唯一寶覺靡有不照為大圓鏡靡有不含為空
如來藏所以諸佛無量法門承順受領而不失能令
眾生念者求女得女以承順受領有女子之德也十
四者從耳根妙門發顯圓通則元明心妙一多之境
通融本湛覺圓彼此之名平等所以能令眾生持我
名號與持娑婆世界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名號
福德正等以我修習真圓通證平等理也此之謂十
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以菩薩全證法界則法界眾
生無不在菩薩身心之中故有感必應而獲福皆無
作矣。


○或問前十三皆有所畏可云無畏了四持名
功德何亦云無畏乎曰持名者或恐其德功不勝或
恐其一名不及多名皆畏相也但前十一專脫怖畏
後三則兼全福德耳或問六凡苦相應有無量何止
十四曰前一是總後十三別列後十三所未言者皆
前一中攝也。】


「世尊我又獲是圓徧十方界。」


【前二種殊勝皆用出於無作神應於無方者也今此
四獨名不思議者何以前隨機現化拔苦與樂猶似
言智可及今則備陳其現化之神妙妙莫比誠不可
得而思議者也一者由初獲聞性遺脫妄聞一根還
源六根俱解六根不復分隔唯是一圓融清淨之寶
覺體既圓融用自無礙自能於一身現無量形說無
[006-0316b]
量呪以救護眾生得大自在也首為六用之總臂表
提接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各依本數充之以至於八
萬四千者表依根本六用根本智悲泛應塵勞得大
自在也一身之中塵勞萬法慈威定慧無不具備者
以八萬塵勞法界事理曾不離吾一圓融清淨之體
能同能異即一即多法法圓融塵塵具足矣二者由
從聞思脫塵不礙則神變妙力一一無礙能於十方
微塵國土現無量身說無量呪普施眾生悉得無畏
也三者由修耳根圓通清淨無著故能令所遊世界
諸眾生等捨身珍寶求我哀愍夫慳心最難破捨心
最難發求心最難強今所遊世界眾生盡能破慳捨
施哀求誠不思議威神之力使然也四者由證佛心
至於究竟巳能契入如來妙莊嚴海則無邊之寶藏
頓開無邊之福慧具足自能以無量珍寶上供十方
諸佛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悉應所求而靡有不遂也
佛問圓通下總結答佛所問圓照三昧即所證圓融
清淨寶覺也圓心自在即隨緣應化而成二殊勝四
不思議也此皆從入流亡所之功至於寂滅現前得
成菩提自然得此三昧圓照十方無不自在而觀音
之名亦徧十方界矣。】


「爾時世尊於獅子座自然敷奏。」


【前二十五聖各述圓通巳竟佛乃現瑞以應之諸佛
五體同放寶光者表證性明極則寶覺圓融全體發
現也互相灌頂者頂為圓極之相表諸佛證性圓極
[006-0316c]
於此也會中菩薩羅漢即二十五聖之儔佛光亦灌
其頂者印其修證等無優劣也林木池沼皆演法音
交光相羅者圓通現前則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
佛色無非悟入之處無非圓通之理也大眾普獲金
剛三昧者因此得證圓湛不生滅性猶如金剛不可
破壞也天雨寶華空現寶色地隱山河界含塵剎者
表證圓通性則無作妙行自然分披寶明空覺自然
發現有為習漏當不復生眾塵廓然無復隔越也梵
唄詠歌自然敷奏者能使法界永離眾苦常得妙樂
也聖人所演圓通法門奧旨妙利詳悉若是故眾瑞
詳而應之。】


「於是如來告文殊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此下佛勅文殊選擇圓通也二十五聖所入之門雖
異所證之果是同所以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實無優
劣然欲當阿難之根及令此方修習者入道之易則
不得不揀故文殊奉佛慈旨說偈選擇似有抑揚無
非為對此方之機也覺性海中萬德咸備一真寂滅
而復超名言絕對待故曰圓澄元妙此二句標真源
也真源覺體本來自明絕諸能所由迷起照所相現
矣所相既現真性即隱而空覺始分空現而世界始
立妄想凝結則為無情國土妄心知覺則為有情眾
生此六句明妄起也大覺之中妄有虗空猶一漚起
於大海巳至微眇而非實矣況微塵國土依空而立
者乎若此漚忽滅亦非滅始無乃本自非有而三有
[006-0317a]
之依空而立者又可知矣此六句明妄本虗故可銷
融也融妄相而歸元唯是一性但入道方便非止一
門若是聖人根性則諸門無不可入其如初心遲速
異宜故不可不知所擇此六句明揀選之由也色由
妄想結暗所成最為障蔽則徹了之難矣聲既落於
語言唯名句意味則偏而弗圓矣香合知而離無則
弗恒有矣味待嘗而後有則非恒一矣觸以所觸而
顯則無定體矣法憑五塵影子而立必有定所則非
能徧涉矣此六塵難獲圓通者也眼根雖能見而後
方及後兩隅皆不能見則其用弗遍矣鼻息有出入
而氣不交涉出能取香不能聞入能聞香不能取則
其功有間矣舌非外入之味則無生起之端必因味
而後有知則德弗恒矣身根與觸塵各有涯量不能
常冥必待合而後有知則覺觀弗圓矣意根常雜亂
思雖極其靜澄之功終不見其湛了則想念不能脫
矣此五根之難獲圓通也眼識與根塵和合而成窮
之本無自相則虗而非實矣普賢之洞聞十方由宿
修大因之力則非初心方便矣孫陀之觀鼻端為治
散亂權以住心心既有住則局而弗圓矣富那之說
法由曠劫開悟得此辨才若徒侈言句非無漏矣優
波之持戒但撿身識非身則無可檢是局在一身不
能圓徧萬法非普融之觀智矣目連之神通本於宿
因非關意識況意識念緣一切不離塵境則滯於妄
矣此六識之難獲圓通也若以地性觀堅礙而不通
[006-0317b]
達非聖性矣若以水性觀不離想念非如如之體矣
火頭因多婬生厭乃觀成火性不能離念非初心方
便矣風性是動動與寂對非無上道矣空性昏鈍全
無覺照異菩提矣識性念念生滅體非常住則虗妄
而非實矣根中念佛本有生滅以生滅求不生滅則
因與果殊矣此七大之難獲圓通也右二十四聖依
二十四門各獲真實圓通今皆揀之者何以彼則所
謂聖性無不通此則所謂遲速不同倫非初心方便
耳下文揀意可知。】


「我今白世尊真實心如是。」


【前巳歷揀諸門此後獨選耳根也諸佛設教實無定
法不過因其機之所宜而利導之今此娑婆眾生耳
根偏利故必假音聞以為教體教體雖兼音聞而音
但為弄引聞即為妙心凡欲取三摩提者必由聞入
彼觀世音者從聞而入者也其德用為最良能於恒
沙劫中入微塵國以大自在之力弘四音以接九界
令其皆獲世出世間之樂原其因由耳根一門獨勝
餘根耳今夫人諸根之用各有偏蔽唯耳根則十方
擊鼓一時圓聞是知耳根為獨圓也目口鼻身以合
方知意念紛亂不能遠照唯耳則隔垣聽音遐邇俱
聞是知耳根為獨通也世人以音有為聞生音無為
聞滅而不知音自為有無聞非有生滅耳根之常可
知也彼五根之性亦不因塵生滅但五根必假思惟
思惟未起覺觀若滅惟耳根獨於夢中能聞杵音則
[006-0317c]
是覺觀出思惟而非五根所能及是知耳根又為獨
常也今此方耳根獨勝如是聖教又假聲論宣明宜
聞教者皆得免於流轉而卒不能免者何也以其循
聲外逐耳故阿難雖多聞而落於邪思為物所轉豈
非以隨流循聲則淪妄旋流不循則無妄乎此之法
門能破一切妄名金剛王即性起修修而無修名如
幻不思議一切諸佛出生之門名佛母真三昧吾今
為汝等宣說此法本有如是威神且在阿難尤為對
症之良劑也汝雖歷劫多聞能憶持諸佛祕密之門
而專務多聞不修無漏故欲漏不除畜聞成過遂有
登伽之厄與其將循聲之妄聞以持諸佛之言教孰
若反能聞之妙智以聞巳之聞性乎夫妄聞非本有
也由聽精映聲卷聲成根遂有聞之名若能旋聞而
不逐聲則與聲脫矣聲脫則根亦亡尚何有聞之可
名哉一根既解則六根因之以根相雖六而性唯一
體故一解一切解也當根之未解如眼有翳妄見空
華故三界宛爾根之既解如眼無翳空華何有故塵
界頓銷塵界既銷則唯是一圓滿清淨之寶覺矣至
於淨相轉深覺照彌遠寂照之中虗空止如一漚況
世界乎故回觀世間真如夢事安有夢裏之登伽而
能留汝形哉今再以喻明之如世有巧幻師能以呪
術幻出諸男女雖羣動不一其實總一呪術之機為
之牽動若此機既息則一切俱息而諸幻無性矣今
以法合之真如有隨緣之用猶巧幻師也變為八識
[006-0318a]
一精明之體猶呪術也和合六塵分為六根猶幻諸
男女也根雖有六惟一精明猶男女雖殊惟一呪術
也一精明之體既破則六根俱解猶一呪術既息諸
幻男女俱泯也至此則塵垢應念銷落唯一覺體淨
妙圓明若餘塵未盡則猶居學位若塵盡明極則如
來極果夫以如來極果止從此門頓入豈不為至簡
而至易者乎我今勸汝等唯能旋此倒聞之機而返
聞自性則即此性而成無上道真實圓通如是而巳
葢此門乃微塵如來趣涅槃之正路故凡修因證果
莫不由之而我亦從此入豈獨觀世音哉若其餘法
門非人人可通修者如那律之失明畢陵之觸刺皆
是如來威神之所加被故即事而捨塵勞如普賢之
法聞富那之說法皆是曠劫之深心豈淺心可同說
哉故我惟願如來加被使後世眾生於此門無惑良
以此門方便易於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之沉淪
其功力超於餘者故吾以真實心如是選擇也。】


「阿難整衣服六卷終。」


【阿難此請恐末劫眾生根性既劣習染必深呪去佛
漸遠邪說增熾修習圓通必難成就故請攝心及安
立道場之法以助成之佛先答攝心之問乃舉三決
定義者謂戒定慧也此三相因而成缺一不得欲趣
無漏必此之由但定慧二者前巳廣明而加功進行
正在後道場之內若戒則在道場之前先攝其心以
為定慧方便者也戒品雖多言其根本則婬殺盜妄
[006-0318b]
四者而巳第一婬戒者以婬為生死之因若不斷婬
必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必落魔道故修禪者必斷
婬直使身心俱斷亦無能斷之者然後菩提之道可
希冀耳第二殺戒者以殺為生死之因若不斷殺必
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必落神道故修禪者必斷殺
若能於眾生身分不服不食則不復遊三界何以故
以服食其身分則與彼成不離之緣使身不服食心
亦不貪求則與彼了不相涉故遠離三界為真解脫
也第三盜戒者以盜為生死之因若不斷盜決不可
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必落邪道故修禪者必斷偷
誠能衣食不貪驕慢不生嗔懟不起身心為之俱捨
則其於真三昧可必獲矣第四妄語戒者以妄為生
死之因若造大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貪彼供養
成愛見魔是必銷滅佛種故修禪者必斷妄良以修
禪責以直心母得虗假若妄稱得上人法非徒無益
且取淪墮又因之與果必須相應因心弗直則果招
紆曲因心若直則果必不回彼欲證菩提者豈帶妄
而可得哉。


○燃燈燒指遂能酬盡宿債世所難信必
須具大慚愧發堅猛心且能心冥妙觀直趣菩提然
此一燈一指以供養諸聖庶幾可得酬滅矣。】
楞嚴經略疏卷之六
[006-031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