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10 楞嚴經略疏-明-元賢 (master)



No. 302-A


楞嚴略疏緣起


余忝學禪於講師之門未能一顧也迨罷參歸閩山
中無事取大藏徧閱之於楞嚴一經自謂獨得其關
鍵因作翼解二卷稍抒鄙見以佐諸疏之所未逮時
天啟甲子歲也至崇禎丙子余開法於泉之開元適
二雲曾公分憲泉南公政之餘每常命駕商略大事
間及楞嚴以為苦於諸疏之煩亂囑余為撰大旨余
謂治禪者多樂觀大旨然曲折有所未晣終不能盡
掃餘疑而遽以巳意通之其失靡細乃為廣翼解而
作略疏間亦博採眾說融為一家之言大旨固不憚
闡揚而曲折亦所必晣務使觀者觸目而爽然會心
不為經文所蔽諸疏所亂而巳天台耶賢首耶固未
暇問其後塵也前三卷成於開元溽暑中秋歸福州
鼓山繼成三卷明年春有浙西之行諸鄉紳留居苕
谿之真寂後四卷始克成焉戊寅燈節後擕李曹愚
公侍御過訪暫一寓目不勝嘆賞遂命工災木工既
竣乃謹識其歲月於此盖一時緣起之功未可忘也。


崇禎戊寅八月中秋日真寂釋元賢題於繼燈堂
[001-0293b] No. 302
楞嚴經略疏卷之一
福州鼓山湧泉禪寺沙門 元賢 述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經」


【此經題首大佛頂三字即指吾人本來妙心也佛頂
者表最尊最勝之義又恐尊勝二義有所未盡故復
加一大字於佛頂之上顯此妙心含吐十方彌綸萬
有而實境界超絕非言語可及思慮可到故曰大佛
頂此下四句皆顯大佛頂之功能也上二句在佛位
上說下二句在菩薩位上說如來密因言本此妙心
為大因也如來乃果位之極而最初修行必先得此
妙心以為之因如蒸飯必先得米鑄像必先得金不
然雖有巧力無可成理因而言密者謂此心出言思
之表非事相顯因之比也修證了義者言闡此妙心
為大教也諸佛說教全依此妙心發明修者修此證
者證此故說修說證皆究竟窮極更無餘義若不依
此妙心有所宣說雖非外道終屬權漸非了義也菩
薩萬行者言依此妙心為大行也菩薩自十信至等
覺其間仰趣佛果下化眾生其行最廣然必依此妙
心則舉足下足無不圓明妙寂若不依此雖善葢天
下功高萬古盡屬有為之功生滅之行而巳首楞嚴
[001-0293c]
者譯云一切事究竟堅固言證此妙心為大定也世
間一切事皆生滅不常倐忽變幻何有究竟堅固之
可言唯此心則本統萬事攝萬相總是一究竟堅固
之圓定今既證此故雖歷萬境而常寂應萬緣而不
撓也此上四句經中備明其旨臨文當自知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歸來佛所。」


【此一段名序分乃說經之由也自如是我聞至文殊
師利而為上首乃是諸經之通式凡佛說經必有此
六種故述經者必敘之證此經結集非妄令人深信
也自時波斯匿王至歸來佛所乃是此經發起之事
此經發起由阿難乞食悞墮婬室佛乃說大佛頂呪
令文殊往救此中節節大有深意未可忽略阿難在
諸弟子中多聞第一佛所說法渠皆憶持無少遺失
則平日論心論性說妙說玄何不了了渠既多聞又
不是專尚口耳之學發心要依佛教學佛行所以於
入城乞食之際憶佛責須菩提大迦葉心不均平便
發平等心行平等慈乞食不分貧富且嚴整威儀肅
恭齋法直是循規蹈短步步思要作佛彼多聞如是
發意力行又如是宜廣歷諸境可保無虞者也如何
忽遇摩登梵呪便被攝入婬室全做不得主宰葢為
渠悟非實悟證非實證不過在意根下領略名曰見
性意根下安排思要作佛這等人平居無事儘可自
負或遇輕𦕈境界亦可把持忽然遇著難把持處便
七華八裂了也古人所謂汞銀禪遇火便飛去耳又
[001-0294a]
此經於諸欲中乃以婬欲發起者亦有深意以諸欲
中婬欲為最葢為人有身必假婬欲中來此欲便是
命蒂中帶的最為難斷雖三界輪迴或升或沉亦多
因此欲輕重而定不斷此欲決不出輪迴要斷此欲
非實證入本性者未可言斷也世尊要救阿難乃於
大佛頂中現百寶光者表無上智光也現化如來者
表無為心佛也說呪者顯無上心法也並是無思無
為超情離見中發出所以摩登梵呪遇之便解如湯
銷氷如日破暗而不可復得矣然佛呪神力自足往
救何必文殊將之良以無上深法非大智不能奉持
根本重病非大智不能破滅故必敕文殊者表大智
也發起因由其義如是始知世尊說法義味殊深非
同世典也。


○婬躬撫摩將毀戒體二句諸解謂阿難
為婬躬撫摩將毀戒體也惟吳興謂阿難乃初果聖
人得道共戒決無毀犯之事以將毀二字屬摩登謂
是摩登將毀阿難之戒體也此說甚精可從戒體者
即經所謂無作戒體也從白四羯磨所發持之則肥
犯之則羸故曰戒體或又謂阿難既決無毀犯則世
尊何須說呪往護愚謂聖既示迹同凡法應如是耳。】


「阿難見佛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阿難歸來見佛自恨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乃是渠一
大轉關處既悔前非却求今是乃請諸佛得成菩提
之法所請妙奢摩他三摩禪那者即首楞嚴定之分
名也只是一心離萬法而無迹名曰奢摩他即萬法
[001-0294b]
而全彰名曰三摩即離即而非離即名曰禪那此三
非縱非橫非並非別故曰妙也又此三在本來心體
上名三如來藏如金在鑛全是本體未有工夫也在
菩薩修證上名三觀如金在爐即本體而起工夫即
工夫而復本體也在諸佛成果上名三德如金出爐
修功既畢全體獨純也今經奢摩他等者正指菩薩
位中三觀耳但前後發揮自然兼及三藏三德之義
所請最初方便者謂修此三觀之最初方便也自此
下至四卷半開顯一心圓融三藏是為觀前最初方
便自四卷半巳去說二決定義乃正修觀下手最初
方便然十卷之文委曲詳盡無非修觀者所宜預知
則十卷皆最初方便耳阿難請修三觀最初方便而
佛乃審其最初發心者何也如醫病者先要審其病
源病源既得方可用藥又如千里之行慎在最初一
步此步若錯決無能到之理也阿難自陳乃以目觀
見如來勝相殊絕心生愛樂便發心出家此是逐外
生心悉屬虗妄用此心而求佛果正如適燕而南其
轅矣葢用此心則無論生邪情造惡業即厭凡趨聖
捨穢取淨極之至於淨穢雙捨有無俱捐不出生滅
終屬輪迴所以世尊急窮破之然不直破其非心而
曲窮其所在之處者葢以妄心無處無處則無體無
處無體非妄而何阿難最初一番認心在身內乃是
凡夫之通病世尊則以心不在內破之葢心在身內
合知身內之事如人在堂中必先見堂內後見堂外
[001-0294c]
今一膜之內便全不知不見則心非在內明矣二番
遁於在外世尊則以身心相知破之葢心在身外則
心身了不相涉目之所見心宜不知今目所見心能
分別則心非在外明矣三番遁於潛根謂心不在內
不在外止潛於根內如眼在瑠璃中故不見內而能
照外也世尊則以心不見眼破之葢瑠璃籠眼能見
一切物然眼亦見瑠璃今云心潛於眼能見一切物
而不能見眼則心之非潛根明矣四番復遁於在內
而謂合眼見暗為見內追解不能見內之難也世尊
則以見暗非內破之葢合眼見暗則眼與暗對暗在
眼前既在眼前非汝焦腑何云見內若謂所對不在
外而在內則是眼能返觀也其失尤甚矣五番遁於
隨所合謂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也世尊則以是心無
體破之葢心若有體必有所從今挃體自驗其能知
之心非自內出非自外入則無所從來矣心若有體
必有一定今此能知之心非是一體非是多體非是
遍體非是不遍體則體且無定矣來既無從豈有隨
合之相體尚無定豈成隨有之義哉六番遁於中間
謂內根緣外塵識生其中也世尊則以不得成中破
之若兼根塵以為中則一半屬根一半屬塵二者敵
立竟無中位若不兼根塵而獨處根塵之中以為中
則既離根非知離塵非不知果何體性而成中乎七
番由前六處被破故引教立一切處無著無心世尊
則以有意不著即非無著破之葢世尊於般若會中
[001-0295a]
廣談無著者良以般若光中諸法本空非有對待今
以我與有無二境對立而言無著則無著之義不成
以為無則何有可著而言不著以為有則便著矣何
言無著按前七番所破之心乃是緣塵起滅之心全
無定處阿難曲示迷情世尊詳加披剝意使妄計盡
銷則一真獨露也若識得真心則七處之心總成圓
妙無一可破譬如大圓鏡中現種種影迷者執影為
鏡故須力破若識得鏡體則無影非鏡安用破乎。



爪生髮長筋轉脉搖二句長水云心胃內密設使不
知爪髮膚淺寧容難了此說未當葢心既在內便合
內密先知豈可謂內密難知而膚淺易了乎況爪髮
等雖外現而實從內出皆身內物也愚意心肝脾胃
等物靜或不覺爪生髮長筋轉脉搖則動而易知也
何如。】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前科破妄心無處此科直破妄心也阿難歷陳七處
俱巳被破尚不知此心無處乃復請問真際所詣世
尊將破其心故先現瑞以示之大抵諸佛將說大法
必放光現瑞是其常儀為佛會中上等根器見光領
悟者為多面門放光者示六根門頭智光晃耀也普
佛世界六種震動者示積劫無明從此翻破也微塵
佛國一時開現者示智境全彰廓爾圓明也十方世
界合成一界者示妄塵不隔彼此俱忘也其世界中
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者示心量
[001-0295b]
本周心聞本洞也良以識心未破則六根門頭本光
受蔽無明積習堅不可破妄境全昏彼我生隔惟妄
識一破其應如是故先現瑞以示之次乃為阿難指
出錯處謂修行不成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
道天魔等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所謂二種
根本者一是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以
攀緣心為自性者是也一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
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是也攀緣心
秪是識以六根攀緣六塵而有者也識精元明者謂
真心不是離識別有即此識精中具有元明之體此
體諸識從之以生而實諸識分別之所不及也真妄
既巳雙陳怎奈阿難猶然未省乃舉拳以示之用徵
出其所見也問汝將誰見則曰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問汝以何為心則曰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為
心依舊與最初發心時所見不別總之認攀緣之心
失元明之體也佛乃咄而告之曰此非汝心且為渠
重重註破曰此是前塵虗妄相想離前六塵必無自
體即滅却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
影事離此法塵亦無自體也此內守幽閒處埋煞了
許多賢聖如宋儒之觀喜怒哀樂未發時氣象秪在
這裏老氏之致虗極守靜篤亦秪在這裏即佛教中
阿羅漢辟支佛所入之定所證之果亦秪在這裏都
緣渠謂見聞覺知既泯便是真實境界殊不知有幽
閒可守則幽閒便是法塵守幽閒者便是分別分別
[001-0295c]
法塵現出境界非影事而何哉幽閒尚為影事而況
一切見聞覺知倐忽生滅安能成常住之果哉。】


「阿難聞巳重復悲淚自取流轉。」


【阿難雖知妄心無體而猶未知以何為真故茲啟請
如來從胸卍字放光者表妙明真心萬德咸備本有
智光不從境發也其光晃昱有百千色者表明超日
月用等河沙也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者表
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也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
頂者表無上心光佛佛本同也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者表一切眾生皆有佛分也若能於此領悟真心開
示巳竟其奈阿難猶迷所以曲生枝節乃就見性上
顯之此有二意一為阿難最初從見上發心所以一
路來都從見上指點一為真心難為詮說乃借見性
顯示此見雖尚帶妄其性全真體無生滅與真心相
去不遠譬如持出一面古鏡示人雖少蒙塵垢不妨
就此認得鏡也阿難一向認見在眼將見與心分作
兩箇故說有眼則見無眼不見此見全屬生滅世尊
乃謂無眼見暗亦是有見則知前塵自暗見無虧損
異彼生滅之見又因無眼有見則知見不是眼眼但
顯色見全屬心阿難至此雖知見全屬心而未知此
心何以為真世尊乃命憍陳如旁通之葢以同倫之
人說巳行之路易為信入也陳如接拍成令述渠成
道因緣由悟客塵二字客有往來而主無攸往塵有
動搖而空本常寂即知動者為妄不動為真矣由是
[001-0296a]
世尊乃以手開合示阿難驗知手有開合見無開合
此是對外境取驗尚疎而未親乃復於掌上放光飛
入阿難頭角邊令其左右顧盻驗知頭有動搖而見
無動搖此是就自身上取驗最為親切既兩番取驗
身境有動此見無動則知動者為妄不動為真宜守
真而捨妄明矣如何明知動是身境而乃從始至終
逐妄失真顛倒行事既失其真必反認物為巳而輪
迴不巳特自取之矣可不哀哉。】
楞嚴經略疏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