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06 金光明經文句-隋-智顗 (master)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五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錄


釋四天王品



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須
彌。東黃金埵王名提頭賴吒。此翻持國。領
乾闥婆富單那。南瑠璃埵王名毘留勒叉。此
翻增長。領鳩槃茶薜荔多。西白銀埵王名
毘留博叉。此翻雜語。領毘舍闍毒龍。北水
精埵王名毘沙門。此翻多聞。領夜叉羅剎。
此四王聞經歡喜。各領五百眷屬。發誓護經。
從此標章故稱四天王品。觀心釋者。東集南
苦西道北滅。四諦理是四天。觀四諦智為四
王。護四諦境名護國。護心數是護眾生。世
者他也。為他說心敷名護他眾生。八部者。
苦諦下有利鈍見思。法華指此為鬼神。乃至
滅諦下亦有見思。是為八部也。若不照四諦
理。見思二惑侵害心王毀損境界。心王亡境
國敗。心數人民迸散。境智俱為鬼神所惱。
能觀苦集控作見思。則國安民寧。能為他
說四諦。是護他國土。遮彼見思使得安樂。
是為觀心護世四天王也。此下十三品是流
通段。佛慈季末。使邪惡不翳於正真。經王不
壅於來代。有緣之者得正聞正聽。故曰流
通。凡為七意。四天王至散脂。明天王發誓
勸獎人王弘宣此經。正論善集明人王弘經
天王祐助。亦是示住日弘經方軌。鬼神品明
[005-0073c]
聽經功德天神地祇若河若海菩提薩埵咸守
衛之。授記品證聽經功德之不虛。除病流水
引昔聽經之功德。證今護持之非謬。捨身品
引昔行經不惜軀命。誡勸師弟勿吝法財。
讚佛品明諸菩薩稱揚佛法能宣所宣利益深
云云。天王發誓又為五。四王以天力擁護
請者。大辯品以辯充益說者。功德天品誓以
資財潤請者說者。地神品誓以地味膏腴味
請處說處。散脂品誓以威武摧外敵壤內難
安於請說聽等也。又天王護其國。大辯護
其師。功德護其眾。地神護其地。散脂禳其
災。令經法大行也云云。四天王品者有六
番問答。即為六段。第一白佛述有護國之能。
第二白佛述其護國之事。第三白佛示其軌模。第四白佛要其法利。第五白佛雙述興衰。
第六白佛說偈頌德。初番為二。一白佛二佛
述成。白佛又二。一經家敘。二正白佛。敘敬
如文。正白佛文為二。一歎經二述能護。諸天
信法有力。是故歎經。欲得經弘述其能護。
歎經為三。從是金光明下歎經體。從莊嚴菩
薩下歎經宗。從此經能照下歎經用。正說乃
多歎三則略攝於廣也。法性之理佛所護念。
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既言經王。知是歎體。
約體修行。能令菩薩具二莊嚴成於極果。既
言莊嚴。知是歎宗。世天淨天義天皆宗仰極
地。施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歡喜是意。讚歎
是口。又下從地獄上至菩薩。無明未盡通有
熱惱。此經能除如月清涼。知是歎用云云。從
世尊是金光明下是第二述能護國。文為二。
[005-0074a]
一內以法護國。二外以策護國。法護國又
四。一護國之由。二以法護國。三以天黨護
國。四以天眼護國。護國由者。由聞此經獲
於四益。身益光明。力益勇猛。心益增進。德益
尊嚴。理獲二益。謂法身慧命皆得增長。由國
弘經致斯法潤。寧得不護。述所以者。此義正
與觀心相應。以四諦智護四諦境。即是修行
正法。以四諦智導諸心數。使諸心數不行。故
名行般若波羅蜜。即是能說正法。內有如此
護國所以。名護世王正治國土爾。帥黨護
國者。此亦與觀心相應。心王帥心數黨。降
伏見思利純諸使。如諸天王共眷屬遮諸惡
鬼。如轉輪王與七寶千子有所至處四方歸
德。四王共五百所臨之地。何惡不除邪。用天
眼護國者。以報得天眼徹視。無幽不燭。防
萌杜漸。何惡不除邪。二從若此國土有諸衰
耗下是智策護國。令內外因緣和合。文為三。
一若王國多災。種種艱難謂兵饑疾者。我以
智策勸法師往。或威神勸往。或現形勸往。或
降夢勸往。法師若往廣宣此經。如日出朝陽
雰霧自歇。此勸外緣也。次王心無智照災承
闇入。若有明慧變怪不生。師既秉法來儀。王
須專心聽受。王若勤聽天亦勤護。所以加於
可加護於可護。一人有慶賴及萬方。王身與
國安隱無患。此內因也。若外雖有弘法人王
內心不殷重。則不和合不能禳災也。二者王
無惠施則寡於福祿。如不勤田倉厨少穀。勸
王傾財供給四眾。四眾得安福資於王。舉國
眷屬一切無患。此內外因緣和合。能致豐年
[005-0074b]
流衍云云。三者王身無先王之德行臣民不從。
口無先王之法言隣國不詠今勸王三業。供
養恭敬是身業。尊重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夫
高以下為基。辯以訥為師。屈尊敬卑功亦大
矣。以天威力使隣國遙崇。羽檄稱讚歌詠羨
慕。三業顒顒。上之化下如風之靡草。隣國
既然。國人牛馬草葉無不低迴內向。此則
能讚所讚因緣和合。頌聲溢於隣國云云。經文
分明尋之可見。次佛述成文為二。初合述歎經。二述其能護國。四王初歎經說既合理。佛
述而成之。成其上體宗用三歎。故言佛合
述。善哉善哉。其上總歎一教。佛述成其遍讚
百千諸佛。諸佛從是法生。故舉多讚成於一
也。從於諸佛所下述成其能護國。又為二。初述以法護國。二述以智眼護國。法護國有
四。佛皆述成。上明護國之由由聞經得益。佛
述今益良由先種。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
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心。此舉前以
成後述後以顯前。從說於正法下述其以法
護世。上云能說能行所以名為護世。佛亦
述成能說能行。得名護世云云。從汝等今
日下超述其天眼護國。小不次第於義無失。
上云以淨天眼過於人眼。佛述長夜利益。夫
天眼夜照不假日光。故言長夜也。從汝等四
王及諸眷屬下追述其天黨護國。上直言護
國。佛今加讚是護三世諸佛正法也。從汝
等四王及餘天眾下述其智眼和合護國。上
云請法師入境禳惡。此功歸己能却修羅之
陣。汝勸王聽經供給四眾。佛述其內智外
[005-0074c]
福。實是消伏諸苦能致安樂。如文云云。第二
番白佛述護國之事。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是經流布之處。其王自
能頂受。又供給四眾者。我及眷屬誓當隱
形令其顯益。二者惡隣興兵侵斥善國。我
當隱形起諸怖懅。種種難起。令其軍兵顯然
退散。尚不擾邊。況能懷中云云。次佛述成
文以為二。從爾時佛讚下至無鬪訟之事
是述成初意。其上隱形護國欲使經弘。佛述
隱形是護三寶。我是佛寶。修習菩提是法寶。
諸王無鬪訟是僧寶。述其護一而能成三也。
從四王當知此閻浮提下是述成後意。上
以天威懅之天力退之。似若憎惡愛善。佛
勸慈心平等向之。為惡者自懅。為善者自
豫。非薄惡而厚善。成其懅退之意也。又勸
諸國各守本業。住境自樂勿起貪企。諸王
和則民無夭。法興盛則熏諸天。佛告帝釋。
鬪諍因緣人天損減。善能慈和天下。非止供
養於我。則是供養三世如來。非止安於一王。
遍安諸王。非止安於一國。遍安一切。故以
慈和述成第二意也云云。第三白佛示人王
軌模。文為二。一出其願欲。二示其軌模。願
欲有六。一欲安己身。二欲安妻子。三欲安宮
殿。四欲王領殊勝。五欲攝諸福德。六欲國
無憂苦。六願如文。從世尊如是人王下是第
二示其軌模。雖不次第六數足。上欲安身。
今示莫放逸。制心則身安也。上欲安宮殿。
今示嚴法堂。旛蓋映於上香華麗於下。三
寶受用則柏梁無災。上欲王領殊勝。今示
[005-0075a]
洗沐香塗敦恭去慢。一身敬於此八紘休於
彼。上欲攝取福聚。今示正念聽經。正念聽經
能致無量功德。天神竭其力覆。地神竭其
力載。鬼神竭其力護。臣民竭其力愛。上欲安
妻子。今示和顏與語。勸其興福。內外修善感
益事多。上欲得國無憂苦。今示應自喜慶
自勵忘疲倍作利益。一人既悅則四海謐然。
此之謂也。次佛述成文為二。先述成六方法。
次述成六願欲。四王約六事。又所說少止
在現世。佛約一事而所益多。超無量世。倍述
成之。從佛告四王下秖弘經聽經。即是述
成安身方法。上直示心不放逸。今加示羽儀
出宮迎候步步值那由他佛。方法既倍體亦
彌安。從復得超越爾許劫難者。述成安國方
法。上止一世無憂苦。今則超爾許生死之難。
從復於來世對受輪王者。述成安妻子方法。
輪王有玉女千子悉無怨對。爾許劫中妻子
常安也。從亦得如是現世自在之力者。述成
上安於王領方法也。從常得最勝七寶宮殿
者。述成上安於宮殿方法也。從在在生處訖
具足無量福聚。述成其上攝福方法也。從
汝等四王下述成其六種願欲。從四王下至
不退轉。述成上願安身。從己為得值至畢三
惡道苦。述成上安國。從我今已種輪王釋梵
之因。述成上願安妻子。從已種無邊善根下
述成上欲攝福聚。從後宮宮宅無諸凶衰。述
成上願安宮殿。從國土無有他方怨刺。述成
上王領第一。從汝等四王下更總結成六法
六願。皆令具足者。若能屈己迎侯至心聽法。
[005-0075b]
即是六願六法。又迴利施天。亦即能令六願
六法成就滿足也。第四白佛要其人王施善。
此由第三段末。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人王運心。二天宮相現。人王心
存至典。是故香作金光。迴施必得。是故天宮
相現。香至天宮龍宮鬼神等宮。總至三法界
爾。觀心解者。以智慧火然實相香。起戒定
慧煙。實相是真法。故言金光。戒慧與理冥。
故徹照無礙也云云。次佛述成文為二。先述
香光非但至天宮等三法界。遍至百億諸宮。
又至恒沙佛上。總而言之。遍至十法界也。
從諸佛世尊聞是香氣下述成人王運善奉
施諸天為諸佛所讚。先讚因成。次讚果滿。如
文。第五白佛雙舉興衰。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為三。初從白佛至諸惡災患
悉令消滅。是第一舉興勸。從若有人王心生
捨離至善神遠離生如是等無量惡事。是第
二舉衰勸。從世尊人王欲自護及王國土。是
第三正勸。舉興勸為四。一人王弘經則四天
隱形聽受。二非但四王聽受。釋梵八部皆集
聽受。三以是人王為善法知識。四既得法利
護國彌勤。皆如文。次舉衰勸亦四。一王不
弘經天失甘露則威勢減少。二釋梵舊神並
皆遠捨。三惡鬼亂行災毒競起。四展轉結
成災。災何故起。惡鬼亂行。鬼何故行。天神
捨離。天何故捨。不聞法食。何故無法食。王
不弘經。如文。三正勸為六。一欲得現利故
必定聽。二天欣法食故必定聽。三出過三
論故定聽。三論者。四韋陀論說梵事。毘伽羅論說十善事。僧佉衛世師勒沙婆論。說學通事云云
[005-0075c] 云云。四始終得益。成就菩提。故必定
聽。五教主勝於釋梵。故必定聽。六諸法之
本故必定聽。皆如文。次佛述成文為二。
初番述成舉興勸。不弘則衰無可述成。又
解云。前番則兩述成而與安樂。是述成舉
興勸滅其衰患。是述成舉衰勸。從若有人能
於人天中作大佛事者。述成正勸云云。第六
白佛文為三。一說偈歎。二佛以偈答。三歡喜
發誓。偈歎有八行半。文為三。初一行歎三
身。次五行半歎身相。次二行結歎。夫三身
有通別。依文是別。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月
是應身。通意者。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水日是
應身。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是
法身。日中空是報身。水中空是應身。月亦如
是。依結歎文。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
身。空是法身。日是報身。焰是應身。化法是法
身。化主是報身。化事是應身。雖復別說義則
通融。故文云。無有障礙。即通意也。歎身相文
為五。初一行歎上兩相。謂目與齒。次一行
半歎智斷兩德。謂智三昧。次兩行歎下兩
相。謂平與網。次兩句絕言歎。謂不可思議。
次兩句結歎。夫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
莊嚴父母生身者應相好也。莊嚴尊恃身者
報相好也。莊嚴法門者法身相好也。此中
歎智斷。即法身相好也。文云無有障礙者。
非獨歎一身相也。偈初標佛月。今先結佛
月為三身。次結三身通融。故言無有障礙。
次結佛日故言如焰。次結佛化身即是四身
[005-0076a]
義。故言如化。皆具三身四身。則是無障礙也。
結竟即禮。禮於佛月。亦是禮佛日佛化也。品
初歎經。歎體宗用。品後讚佛。辭異義同。佛真
法身即是體。佛月清淨即是宗。應現水月即
是用。天王天辯其妙若此也。問空譬法身。
月譬報身。空為作月不作月。空若作月。月非
空作。空不作月。月那依空。答空不作月。亦不
作非月。月非月必依於空。法不作報。亦不
作非報。報非報必依於法。又問法不作報非
報。報非報必依於法者。亦應月不作影。亦
不作非影。影非影必依於月者。月亦是法身
耶。答智與法冥。法是法界智亦如法界云云
又並影不作動與不動。動不動必依於水。水
亦是法界耶。答動不動譬機。一切諸法中
悉有安樂性。譬法界亦是無妨。又淨度三昧
云。眾生亦度佛。若無機感佛不出世。亦不
能得成三菩提。出世菩提皆由眾生。機為法
界。此義成也。佛答二十四行半偈天王所以
讚佛者。佛能說法故也。法王所以讚法者。
法能成佛故也。般若云。我初成道觀誰可
敬可讚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故
佛讚法以答天王。文為三。初一行歎經體答
其法身。次一行歎經宗答其報身。次二十二
行半歎經用答其應身。悉如文。三四王歡喜
發誓如文。


釋大辯品



辯有四種。小辯無量辯雙辯大辯。無漏法名
小辯。恒沙法名無量辯。備二種名雙辯。雙
非雙照名大辯。此天住智慧莊嚴法門自住
[005-0076b]
大辯。以自在力為悅眾生故隨說一辯若二若
三若四。故名大辯。為宜眾生故若授一辯若
二若三若四。宜而立之故名大辯。為對眾生
故或對一辯若二若三若四。對而治之故名
大辯。為悟眾生故若悟一辯若二若三若四。
一悟一切悟而開發之。故名大辯。對佛發願。
以大辯加於說者。故稱大辯品。文為三。一
從白佛下以大辯力加益法師。二從若有眾
生於百千下以感應力加於化道。三從復令
無量下以行力加於聽者。初加法師以樂說
辯才。莊嚴次第是辭辯。大智是義辯。總持是
法辯。若有眾生下加化道流布不絕。加其
能化之道。無人無所化。無道無能化。因緣
和合化道不絕也。從復令無量下是加聽眾
兩益。聞經至不退轉是加因益。必定得菩提
是加果益。文言雖略誓願甚深。為益大矣。


釋功德天品



此天住福德莊嚴法門攝一切法。而以功德
為首。故言功德天。又能與說者所須無所乏
少。故名功德天。又令說者晝夜思惟是經深
義。故名功德天。又令聽者速成菩提。具此
眾義故名功德天品。此是天王護經第三意。
福資請說及以聽者。文為六。一從白佛下發
誓四事資給法師。二從我已於過去下明福德之由。三從若有人能稱下勸示行法。文
中有略示廣示云云。四從我於爾時如一念頃
下誓臨影響。五從若能以已所作迴施我
下要求同行。六從應當禮下別示歸敬。悉如
文。
[005-0076c]


釋堅牢地神品



上諸天或住善權方便道。為眾生法父。此天
住善實智度道。為眾生法母。一義也。譬如陰
陽覆載草木。智度養育出生眾善。二義也。
餘度各有所主未亡未泯。實智照了無相無
名。三義也。餘度有等有上。智度無等無上是
究竟度。四義也。智度法門常無改變。義曰
堅牢常也。能荷樂也。能生淨也。名之為地。
德力自在我也。稱之為神。從此等法門故名
堅牢地神品。此品是天王護法第四意。翻
涌地味資益請說聽等地也。文為三。一從
白佛下誓涌地味利益行者。二從爾時佛告
下如來述成。三從爾時地神下發誓弘經。初
涌地味文為三。從初白佛下明己身利益。
凡約八事展轉增長。由聞法故法味增長。法
味增長故氣力增長。氣力增長故翻地味增
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
五果增長。五果增長故修行增長。修行增長
故供養增長。供養增長故弘通增長。悉如文。
從何以故世尊下明眷屬利益。是經力增長。
凡約五事展轉增長。以經力故我眷屬增長。
眷屬增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
長。諸物增長故眾生快樂增長。快樂增長故
依報皆具足。具足亦名增長。從世尊是諸
眾生下名報恩增長。凡約六事展轉增長。以
知我恩故專聽增長。專聽增長故功德增長。
功德增長故教他增長。教他增長故地味增
長。地味增長故受樂增長。受樂增長故信
施增長。悉如文。二佛述成文為二。一約聞
[005-0077a]
經展轉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天世至出世。
日夜即受不可思議快樂。即出世樂也。地
神所說止是今世增長。如來述成文雖略意
極長遠。二述成供養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
天世至出世。長遠之義準前可知云云。三發誓
護經。文為三。一誓護說法者。二誓護化道不
絕。三誓護聽法者。如文。


釋散脂鬼神品



具存梵音。應言散脂修摩。此翻為密。密有
四義。謂名密行密智密理密云云。蓋北方天
王大將。餘三方各有。東方名樂欲。南方名
檀帝。西方名善現。各有五百眷屬。管領二十
八部。孔雀王經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則二
十四部。四維各一部。合為二十八部。又說者
云。一方有五部。謂地水火風空。四方有二
十部。足四王所領八部。是為二十八部。巡
遊世間賞善罰惡。皆為散脂所管。聞經歡喜
發誓護於說者聽者。從能護人受名。故言散
云云。文為四。一從白佛下發誓護持。二從
何因緣下述有能護之德。三從散脂大將下
誓以智力克益說者。四歸敬本師。初段有經
家敘。正發誓。悉如文。述德又為三。初標次述
後結。標如文。述又為三。初五句述智。次五句
述境。次五句述正。三番稱世尊。知是三種
意也。神既名密。述名顯德。應談密義。智若淺
深階級次第不名為密。即一智一切智。一切
智一智。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者。斯是智
密。若得此意。五句一句。一句五句。非一非
五。而一而五。唯數唯密。而若境可以智知可
[005-0077b]
以口說者。境則非密。不可智知不可識識。不
可以名名不可以言說。是名不可思議密境
也。而約五數議密者。例前可知也。若對邪
道明正道待邊說中。此正非正此中非中。皆
非是密。即邪而正即邊而中。邪正中邊無二無
別者。乃名為密。思益云。若以心分別一切法
者。一切法邪。若不以心分別一切法者。一切
法正。即其義也。我行正道。若境若智從此得
名。唯然世尊自當證知云云。又此三番一往是
身口意密。前五句言知。知即意密。次五句言
現見。現見屬眼。眼屬身。即身密。後五句明正
解。由正解故言正分別。分別即口密。所以言
不彰露者是密義也。如此述名密義已顯。賞
味無已更復略說。世尊我知一切法下作三
觀義解之。知一切法一切緣法兩句同是因
緣所生法境。何者。能生為因是初句。所生為
緣是第二句。能所合故諸法得起。中論云。因
緣所生法。即此義也。了一切法者。了達虛無
也。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為從
假入空觀也。知法分齊者。知空非空。用道種
智分別假名凡聖之法無有差別。中論云。亦
名為假名。是為從空入假觀也。如法安住一
切法如性者。以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
諦。中論云。亦名中道義。即是中道第一義諦
觀也。含受一切法者。即是中道正觀。能雙照
二諦。故言含受。若三觀一異縱橫并別者。則
不名密觀。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名為密。欲知
智在說。說即口密也。世尊我現見下五句作
三諦三解脫義釋之。現見不可思議智光者。
[005-0077c]
光是實智。如日月光常明不息。此實智照不
可思議真諦境。成圓淨解脫也。不可思議智
炬智行智聚者。皆是權智。如人熱炬屈曲照
物。乍興乍廢隨順機緣。或此或彼。行是因義
聚是果義。從因以向果。果興而因廢。皆是權
智照不可思議俗諦。成方便解脫也。不可思
議智境者。是法如如智。此智與法如如冥。故
言不可思議智境。此智照不可思議中道第
一義諦。成性淨解脫也。若三諦三解脫一異
縱橫並別者。非不可思議也。以不一異
並別故。故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名密也。
世尊我於諸法下五句作三身釋之。正解正
觀正解能顯體。顯體名正觀。正觀是報身
也。得正分別正解於緣者。分別機緣。不待時
不過時。普應一切。即是應身也。正能覺了者。
無覺無不覺名為覺。非了非不了名為了。究
竟清淨之覺了即法身也。若此三身縱橫一
異者。不名為正。非一非異不前不後。故名為
正。正即密也。約正明法身。即是金義。約觀
明般若。即是光義。約不思議解脫即是明
義。三德是微密之藏。金光明是微密之教。
從密教生密解。安住密理。行於密行。以密利
他故我名密。唯然世尊自當證知。復次此十
五句互相釋成。若正解正觀十五句皆正解
正觀也。若不可思議智光十五句皆不可思
議智光也。若我知者十五句皆知也云云。又
作五種佛性釋者。正性緣性了性三名不異。
又一家取果性境界性為五。又一家取果性
果果性為五。若作果果性。即沒境界性。為
[005-0078a]
緣因性所攝。若開境界性即沒果果性。為果
性所攝。為開合不同終是五數。今以五知
對五佛性。我知一切法者。知一切法中悉
有安樂性。安樂性者。即正因佛性也。一切
緣法者。無量功德低頭舉手之善。緣因佛性
也。了一切法者。即是般若空慧。了因佛性也。
知法分齊者。即世間出世間因果不濫。境
界因佛性也。如法安住如性者。即是果性究
竟安住如中也。含受一切法者。還是果性能
雙照含受也。若作果果性者。取知法分齊為
果性。克果智照分明為分齊也。安住如性含
受為果果性云云。若然者下兩種五句亦應對
五佛性。師雖不釋義例應爾。準須釋出其
意消文令會爾。世尊以是義故下是結文
也。從世尊散脂大將下是第三發誓。以智辯
充益說者。文為二。先益能化次益所化。益能
化為三。莊嚴言辭下益其口業。眾味精氣
下益其身業。心進勇銳下益其意業。從以是
之故下益其所化。此亦為三。以是之故廣說
是經。此是未種者令種也。若有眾生下是
已種令熟也。無量眾生下是已熟者令脫。悉
如文。此消文大好。從南無寶華下是第四歸
敬文也。佛說一切眾經初皆歸敬。而譯人略
之。諸論初亦先歸敬。此文是說竟歸依三
寶。在文可尋也。
金光明經文句卷第五
[005-007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