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101 維摩經略疏-胡-吉藏 (master)



No. 343-A


維摩詰所說經疏敘例


曰余嚮也讀玅經文句若記而邃然見其會本之弗
若夫各函也何居夫古之疏記之體製也非夫后世
之注解之比也后之以為注解者也自有意于截章
嵌注也古之以為疏記者也自有意于經疏別行也
蓋古之疏記也譬諸一巨幅山水之圖也有人而割
之離間而列次焉其列也弗失次則弗失矣然其勢
巳弊也苟其勢蔽則觀焉者或有以惑矣蓋后之注
解也譬諸若而幅小畫以張乎壁間也每幅其為勢
盡而其為觀全也是以夫會本也蓋非古也然而夫
法華雜華諸部也其函三而其袟巨矣會焉則利於
初機之者者亦弗復尠也乃今斯經疏也函但兩而
帙且小矣會焉則為利也鮮而為害也有矣然則是
斷不可以會者也而今會之也何也有弗得巳也蓋
是疏也原書林某嘗借古剎之所藏本以令傭書者
寫焉而欲經疏併刻之之需分會若國字傍訓於余
余於在乎泠之以前之畵譬曰其為單刻焉也是所以
得夫作者之意也不亦善乎然彼面則曰唯唯而退
[001-0153a]
則亦曰噫噫竟以弗肯余曰唉不為會焉則不為刻
焉然乃教其法門之偉寶而復廢置篋衍而以充螙
魚之饑而巳矣愛也夫弗會之與其無以行于世寧
孰會之而有害是所謂弗得巳也是以今之分會也
務在不割裂文義而莫敢逐支科以分裁焉聞之也
垂輪之為造器千奇百思尚有遺工是余之謭陋舛
譌奚鮮第是所謂擁篲清道企望塵濁云爾幾乎君
子之涉于此而且研焉且鑽焉也。


經也用吾邦黃檗藏本也本之十有四品為卷三曰
上曰中曰下其之上卷雙題竝舉之中之下單題曰
維摩詰所說經今之會本離卷為五也是以隨疏以
造卷爾既是隨疏為卷故於經之首題除卷上二名
及以下去不復安經題也若經文藏本之與疏牒字
有異也廼標出于格上。


譯者之名也經本每卷出焉今既無隨經而釐卷是
以獨卷首乙處出焉爾。


疏原本五卷矣若高麗天法師教藏總錄曰吉藏維
摩經疏十二卷或六卷恐是釐卷以異爾其或六卷
者也為是共科牒一弓與亦有曰嘗以讀本邦舊教
章錄乃藏師有廣略二疏所未能詳焉而元本題目
不一一謂之疏一謂之義疏一謂之略疏乃今竝各
處存舊也若其為體製也當宜稱略疏矣夫斯疏乎
漸于吾邦也蓋當千載幾而刻木也實始于今日巳
今會本之首題曰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疏第一
[001-0153b]
也是為於經題也除卷上之字於疏題也除維摩經
之字以合為題號也由其第二卷以降單舉疏題也
所以弗復隨經而離卷也於疏之三名也獨用疏之
目也所以仍古也若品題也疏之元本別行安焉今
也厭繁故但以﹂界之而弗復別乎行。


經文之疏釋之不敢文字之作大小以甄別之惟疏
也低乙字而別于經文。


近世聖行諸氏諸部會本力欲前以科名次以經文
而後之疏釋故差譌亦夥也何居夫古之人之於疏
記也必別出科文所以其為釋也亦弗標母科而舉
子科也亦略子科而獨出母科也亦趨牒科名以直
消文旨也皆為由夫科文之別出巳然后之人之視
科文也猶弁髦也為之多弗之存焉夫夫也不知有
是是以譌爾乃今不必科也前之經也次之唯力而
俾文以帖帖然爾經文也既弗敢細柝是以其中支
科也概以﹂斷焉蓋令之易見也亦經文疏釋隔遠
而其節段難以照應者之屬也標科格上蓋令之易
繹也。


疏文焉玄釋大章者也安圈于章首以舉其疏文也
疏之為文字或恐羨剩焉者或恐失脫焉者今無復
餘善本之可以讐也世之君子苟能得善本請參校
焉。


疏之原本其為書也古拙頗以異體余斷為是寫隋
唐間之本而莫一字之以歷後進之改易者亡論法
[001-0153c]
間之偉寶即天下之奇珍乎苟有嗜古之士觀焉豈
庶幾猶魯之璵璠為重矣今本之字也傭書者更為
者十常五六亦不可得而復舊也惜夫其餘之存者
標之格上曰某某同也一曰某也某異體也。


斯之疏文字假借以讀者為多也今者私讀而標之
格上然今疏之所以特多借讀以頗疑好奇詭也何
也曰其繇為二其一曰夫諸部之以流行于世也是
后之人刊之誤校之文而改易者居多矣今疏弗爾
是以爾也其二曰蓋當時識字者寫之為欲奇古其
書而令讀者以沈潛然後得焉勿然草草爾懼是非
必盡疏家之所用也然夫古之章疏之文字假借以
讀也往往而然若其消為帖影為檠德為得是也於天台法
華疏中趨舉斯之三性作姓淵作泉待作得是也於慈恩唯識疏中且出斯之三

之彚不可勝計也若章疏既爾經論亦然詎以不復
用心也與哉亦且舊之鈔寫間有釋為尺辨為弁之
類今之人也姍其用此而為訛俗其無乃非識之故
書也乎偷人之以讀此之本也黨乎悟而逈乎通於
是以閱諸部之章疏也惡在莫靈靈爾也是譬若夫
陸遜之束炬先攻乎一營而遂曉破蜀之法然惡余
乎斗筲之人漫焉校文僭踰固巳寧乎逃罪諸寧乎
逃罪諸。


元祿戊寅相月庚子沙門釋道空
[001-0154a]


維摩經疏目次





* 卷第一

* 敘例
* 佛國品第一
* 卷第二

* 方便品第二
* 弟子品第三
* 卷第三

* 菩薩品第四
* 文殊問疾品第五
* 卷第四

* 不思議品第六
* 觀眾生品第七
* 佛道品第八
* 卷第五

*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 香積佛品第十
* 菩薩行品第十一
*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 法供養品第十三
* 囑累品第十四



維摩經疏目次
[001-0154b] No. 343
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疏第一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胡 吉藏 撰


佛國品第一



【佛國品第一
維摩詰者尊其人也不思議解脫
者重其法也夫至韻無言玄藉彌布法身無像物
感則形故無言而無不言無像而無不像以無言
而無不言故張大教網亘生死流無像而無不像
故住如幼智遊戲五道是故斯經人法雙舉維摩
詰者此云淨名以淨德內充喜聲外滿天下藉其
故曰淨名豈唯降魔勞怨制諸外道爾乃五百聲
聞自稱不敏八千菩薩失對當時言其法者即不
思議解脫故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
六度為根濟矇或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
二為言故能室抱乾象手接大千借座燈王請飯
香土眇漭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不
思議解脫也然此一經乃是大乘之心髓方等之
膏油是故叡師歎曰餘之發心啟矇若此又僧肇
序曰此乃窮源盡化玅絕之稱也其人家貧常以
傭書為業恒讀老莊每喟然歎曰美最美矣遊神
[穴/俱]理之方而未盡善也後見斯經即頂戴受持謂
[001-0154c]
親友曰吾知所歸極也尋便出家遇什師長安受
學肇師出家叡公啟悟竝由此經所以大經云眾
生善知識非一國土非一緣教非一乃有無量善
知識無量教門雖有無量善知識佛與菩薩是眾
生真善知識佛菩薩是人善知識佛菩薩所說教
是法善知識是故善知識莫出人法二種然遇此
善知識復不同自有一人遇無量人無量人遇一
人具有四句一人遇無量即如善財入法界始見
文殊後值彌勒凡一百一十善知識復遇三千大
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一一善知識各說一法門
即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法門故是一人遇無量
也無量人遇一者如無量眾生遇一佛一菩薩餘
二句可知云云然善財是淨土中人淨土多諸菩薩
說法故善財遇多善知識今娑婆穢土唯佛及淨
名勝鬘等說法為眾生善知識也今略於餘句且
明淨名為眾生善知識維摩詰即是人善知識不
思議解脫即是法善知識是故見人稟法皆得悟
道也然此經文不同今當作一種分裁超越南北
[001-0155a]
殊古異今何者從來開為三段序正流通即四品
為序說從文殊問去訖香積有六品為正說從菩
薩行品去訖經為流通說所以作此判者約室內
外故為此分斯經既稱淨名經故以淨名室內為
正前非室內說故為序後室外說故為流通從來
所用也今所明者華嚴有七處八會此經即有二
處四會言二處者即是菴園方丈二處言四會者
菴園有二方丈亦二菴園二者佛國品四眾皆聚
八部雲集佛說淨土法門并命弟子及菩薩問淨
名之疾即是菴園一會從菩薩行品文殊與淨名
并天龍大眾往至佛所即是菴園重會也方丈二
者初即是方便品未命問疾之前淨名現疾長者
國王無數千人皆往問疾淨名因以身疾而為說
法即是方丈初會次佛命文殊往五百聲聞八千
菩薩從文殊去入方丈內問疾復是一會也然此
之二處即道俗二處佛菩薩二處道俗方便佛菩
薩方便云云問曰菴園二會二會何異方丈兩集兩
集何殊解云此兩處兩會竝異言菴園二會異者
即廣略不同初略明淨土因果法門但是舊眾後
即廣明菩薩行具客舊二眾也方丈二會異者初
但說二法門一毀生死過患二讚如來法身功德
即逼引歎毀二教後即廣說諸法辨不思議等事
人亦異初唯有國王長者百千人但有俗人唯是
顯眾若是後會即具道俗異幽顯兩眾故四會不
[001-0155b]
同也然雖有二處四會差別不同束為三段還是
序正流通也此之三章有異從來從來室內外判
今即不然言三章者從初至說偈竟為序從寶積
問淨土因果訖法供養品為正屬累一品為流通
也問從來約室內外判有何過失而輙不用解云
有大過失何者汝若用前四品為室外序說者方
便品在何處說耶不可言方便品在室外說方便
品是淨名為諸問疾人說豈應是室外說若是室
內說應囑正說云何判為序耶二者從前至法供
養品明菩薩觀行豈復是流通何者前之四品明
淨土行方便品破凡迷次弟子菩薩兩品破聖病
聖病有大小既其如此云何為序耶後明菩薩行
辨盡無盡法門豈復應是流通耶又如汝所說室
內外為序正者即隱義而顯事顯事者約室判故
為顯事而不取義分文故為隱義今取義分文非
但得義而復得事事義雙明彼即雙失故不應約
室內外判也問約室內外分是誰作此判耶解云
根本是莊嚴解後招提所用故不可依也問若爾
大師何故用耶解云師乃是一時作此說豈可永
為定耶問汝作此判為何承耶解云此乃古老相
承關中舊說何者故肇師云此經始自淨土終訖
法供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既置前六事略後囑
累故知前六事為序後囑累為流通中間不思議
為正也肇公親對什師後注此經竟寄曇邕與劉
[001-0155c]
遺民云貧道語雖不文義承有本以是義故斯判
可依也三說之中今是序說就此章中後開為二
第一通序第二別序通別有數意巳如餘經記釋
云云問今是序說應是序品何故題佛國品耶解云
品是後人所安斯有何定或從前為品或從後為
品或從事從義等今此中從後為名從義立目故
云佛國品又且多明義少明事言義者即是淨土
因果法門品多明此義從多為論故安佛國品也
問何故不云淨土品耶解云佛國語通淨土言別
通得包別別不含通為因緣從通為名不從別為
目言佛國通者直云佛國淨穢等土無非佛國若
言淨土但得淨不兼穢為是故佛國通淨土別也
又依現蓋事為名蓋中有十方佛土土有淨穢故
但得題佛國不標淨土也又依佛與寶積說土因
果為名此中明非但明淨亦復辨穢故文云應以
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
取佛土若使如此即明淨穢諸土以利眾生眾生
應見淨即現淨宜見穢即現穢此即隨眾生所宜
即為現土不得偏應寶王不現土沙以是義故但
題佛國不得淨土也問此云佛國品為從前寶積
獻蓋如來現土為名為從後如來明淨土因果為
名耶解云具此二義品中明此二事從此為名故
佛國品也。】


「如是。


我聞。


一時。


佛。


在毗耶離菴羅樹園。」
[001-0156a]


【如是者即是第一通序此中即六事巳如餘處廣
釋今略而解之如是者解此雖復眾多不出合離
二判今釋者大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
能度如是者信也雖有如是二言總名為信如是
者即信不如是即不信也信何物法信不思議解
脫法即不思議解脫信也婆藪節經云如是者決
定也明阿難傳佛語決定如是也離解者從來云
文如理是二物相似曰如一物無非曰是明阿難
說如佛說故云如阿難說理不異佛理故云是也
又梁武云如斯之文是佛所說又云如即如佛所
說是即是佛所說故云如是也。


我聞者第二明傳經之人然我聞有三種自有聞
稱我聞自有不聞而稱我聞自有聞不聞而稱我
聞聞而稱我聞者即是大品等經終始侍佛親承
音旨故是聞而稱我聞也不聞而稍我聞者即是
大經說涅槃時阿難不在座而為魔所亂不聞說
涅槃而經前亦稱我聞此即當時不聞而稱我聞
也亦聞亦不聞稱我聞者即是此經前在菴園親
侍如來故是亦聞未命問疾前有國王長者無數
千人問疾而說法阿難不聞次文殊與八千菩薩
五百聲聞天人八部俱往問疾阿難亦不聞何者
其不在方丈內故下文阿難問如來云此為是何
香佛答云是彼菩薩所食之香飯毛孔之香若使
如爾故知阿難不在方丈內斯即四會兩聞兩不
[001-0156b]
聞故是亦聞亦不聞而稱我聞也問聞可稱我聞
既不聞何得亦稱我聞耶解云雖復不聞阿難懸
領故得稱我聞大經云阿難多聞士自然當解了
也大金剛藏經云阿難得法性覺三昧云何不聞
而不懸領又舍利弗問經阿難得不忘禪佛覺三
昧也又釋道安云阿難得佛意三昧若依報恩經
云阿難為侍者求於四願最後願云所未聞經願
佛重為我說若爾前雖不聞後更得聞也又此聞
聞不思議法即是不思議聞不思議聞即不聞而
聞也然有三阿難持三藏復有一阿難持三藏今
此阿難與佛同行釋迦精進故為佛阿難多聞故
持佛法也問若爾何意被呵解云共為開道然道
非得失能得失耳說不思議名居士持不思議名
阿難。


一時者第三事釋此非一今略而明之一時者可
有二種一者根緣開發之時二者阿難領悟之時
根緣開發正是此時阿難領悟此意為傍何者如
來彼教正為眾生眾生欲開發故菩薩說教故此
意為正若是阿難領悟即是如來去世後安令人
信耳故大論云說時方人令人信故故是傍也又
肇師云法王啟運嘉集之一時也。


佛者第四事佛即說教之主外國云佛此間番為
覺者外國詺佛為天皷何者卅三天有鼓賊來自
然鳴賊去亦鳴鳴時諸天勇如來說法亦爾如餘
[001-0156c]
處辨云云


在毗耶離城下第五明住處亦云毗耶離國此是
六大城中一大城十六大國中一大國毗耶離或
云毗舍離或云鞞舍離此云廣博嚴淨亦云好稻
復云好成有通別廣狹二處可知菴園者即是別
處亦云捺女園此事如祇陀園祇陀園給孤長者
買為佛起精舍此處是捺女自捨為佛起精舍然
王舍城有六精舍今毗耶離城有三精舍一在城
內名彌獲陀一在城南即是重閣講堂今此在城
北去城二里名捺女園精舍也捺女因緣事出捺
女經如彼經所辨也。


○大比丘眾下第六列然眾有二一者證阿難無
傳聞之謬合後人信前既云我聞為阿難自聞為
與他共聞若自聞未足可信為是故今列同聞眾
明阿難非獨自聞乃與無量人共聞證阿難無傳
聞之謬故可信也二者前明佛是說教主以菴園
是說教處今列眾即是教所被緣就此中列眾為
二第一列眾第二結眾就列眾中為三第一列聲
[001-0157a]
聞第二列菩薩第三列凡夫而不次第有數義一
者顯示教明聲聞心形兩勝故前菩薩不定心勝
形劣故處中凡夫兩劣故居後二者聲聞樂涅槃
畏生死凡夫樂生死畏涅槃聲聞住涅槃凡夫滯
生死竝是二邊二邊故在前後菩薩不著二邊故
處中故文云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也問
引聲聞何意不歎德耶由來解云此是第三抑揚
教抑聲聞揚菩薩為法華之由漸故彼云將會眾
徒歸於一致故歎凡夫有及復毀聲聞如敗種為
是故不歎聲聞今明不然汝若仰聲聞高菩薩亦
呵聲聞不呵菩薩既呵聲聞不歎聲聞亦應呵菩
薩不歎菩薩俱呵俱不歎俱呵俱歎又將法華難
此經呵聲聞不歎聲聞法華破聲聞不歎云云又一
家云有但小但大以但小被呵此解亦不勉難何
者既呵但小不歎但小不歎但小不歎但小亦呵
但大不歎但大若言歎不但大亦應歎不但小淺
云云但不但義別釋今所明者關中釋望前顯示
教即便可解何者關中云聲聞不須歎菩薩須歎
何者聲聞形儀勝人皆信故有時歎有時不歎菩
薩形無定方人不皆信故須歎又且愚人多智者
少外形易識內德難知以形易識故不歎聲聞內
德難知故須歎菩薩也又聲聞常眾無餘人故不
須歎菩薩不常眾復有餘人故須歎也。】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001-0157b]


【三章之中此即第一列聲聞眾大比丘如常釋也。】


「菩薩。


三萬二千。


眾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為護法城受持正法能師子吼
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悉巳清淨永離蓋纏心常安住
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巳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
得無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
捨諸世間所有飾好名稱高遠踰於須彌深信堅固
猶若金剛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微玅第一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演法無畏
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無有量巳過量集眾
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玅之義善知眾生往來
所趣及心所行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
不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為大
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無量功德皆
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
作亦不唐捐。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菩薩三萬二千下第二列菩薩眾為五標名唱數
歎德列名第五結菩薩即總標名三萬二千即唱
數眾所知識即第三歎德然此中歎德古來釋不
同有一師約位釋此是初地二句是歎二地等次
關中諸師直擿句釋今所明者不出二種一出家
[001-0157c]
二在家又有二種一他方二此土復有二種一者
結業身二者法性身釋論云七地得無生忍捨宍
身得法身雖然此中正歎法身菩薩法身通道俗
客舊又此中歎不出二種一即鉤璅相生二即當
句而歎相生者前句生後句後句釋前句當句逈
生者即不然也故婆沙中說法有二種次第一者
依義二者隨緣義次第者前後相成隨緣即未必
如此今文具足有之眾所知識者人牽此句不同
有云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合為一句明菩薩
無量此等三萬二千是眾所知識也有云菩薩即
總標名三萬等是唱數眾所知識即歎德今明此
句屬歎德也。


言眾所知識者此有數意一者知菩薩內德為知
識菩薩外形為識二者遠眾為知近眾為識如即
時人近即見識遠即但知名而不識形也三者成
論法門品云知為真諦識為世諦世諦淺為識真
諦深為知菩薩具二諦智故云知識四者約六根
而判六根不出見聞覺知眼見耳聞鼻舌身三根
[001-0158a]
為覺意根為知也復有四句一知不識二識不知
三亦知亦識四非知非識知而不識者如今人知
有觀音彌勒有大德行而不識識而不知者自有
識此菩薩而不知內之德行故大論云有人見佛
只言是一好形沙門而巳三者亦知識者知其內
德識其外形也非知非識今時不取也又肇師釋
云大士處世猶日昇天有目之徒誰不知識也問
菩薩出世何故為眾所知識解云菩薩內有大悲
外現一切身吐一切教欲度一切故大品云云何
菩薩為大事故起所謂度一切眾生既度一切眾
生一切眾生豈當不識又若顯識幽不識不得名
眾知識以幽顯皆識故云眾識問菩薩既普為一
切何故有不度者解云必由內因若無內因菩薩
雖應終自無益猶如天雨枯木不受菩薩亦爾有
因必感也。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者上眾所知識顯其外德今
大智本行列其內德亦得釋上何因為眾之所識
良由有大智本行故為眾所知識若無內德行何
得為人所知識者耶以十方三世諸佛平等之智
故云大智所以法花云平等大慧為眾生說法也
本行者菩薩此行為大智之本修於行得大智故
云大智本行正是歎因行上句歎德此句美行上
句標此句釋標釋德行兩雙也。


諸佛威神建立者上句明修勝法此句辨值勝人
[001-0158b]
亦上句明修勝因此句明值勝緣菩薩雖修因修
須諸佛加護令其成就也加護有二種一者近二
者遠言近者即如金剛藏等加其辯才令其說法
言遠者從初發心終至成佛所有善根皆悉加護
普令成就舉喻如魚母念子故成也問魚子從母
腹生筋血相開可令得成菩薩不從佛腹生云何
言加護得成就耶解云一家有本淨義佛與眾生
其源是同故相關也二者就事亦相關由佛說教
故有菩薩所以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也。


為護法城者上句明佛菩薩緣此句明菩薩為佛
緣上句明猶諸佛建加護故菩薩行成今菩薩行
既成就還報佛恩為護法之城然此有二意竝得
一以正法為城故經云正法寶城菩薩為護此法
城故云為護法城二者為作也菩薩作法之城故
世間言此人可為籬猨後意為正也然城有二一
者防敵二安王菩薩法城亦爾一者防邪二者立
正故云為法城也。


受持正法者上為護法城歎菩薩外德今云受持
正法歎菩薩內德亦是釋上句何由能護法城良
由受持正法故也初領在心為受康不忘為持初
受後持也。


能師子吼者招提云此是歎九地菩薩何以知然
引華嚴經云九地菩薩具四無礙墮法師位今云
能師子吼故是九地今明不然初地菩薩亦能師
[001-0158c]
子孔乃至十地亦能師子孔何止局在九地耶終
是預無生忍菩薩無生忍菩薩無生忍即通也前
受持正法歎內德今云能師子吼歎外德亦是釋
上良由內受持正法故外能演說也師子吼具如
大經及思益所辨也。


名聞十方者上師子吼歎因名聞十方歎果亦由
能師子吼故所以名聞十方也問前巳云眾所知
識竟今何故復云名聞十方耶解云前眾所知識
即狹今名聞十方即廣何者前眾所知識但在一
天下及四天下一世界等今聞十方無量世界故
廣為是故前後為異。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者然大經云莫熾燃說莫非
時說莫不請說今何故云不請說解云彼經歎請
說此經歎不請說請不請各有所以不可一向非
解今云不請說者肇云真友不待請如慈母之赴
嬰兒慈母不待子請乳母方與乳今菩薩亦爾不
俟眾生請說方說有所宜即而安之宜人天即人
天安宜三乘即三乘安故友而安之也友者父慈
[001-0159a]
子孝兄友弟悌又云同門曰朋同志曰友菩薩與
眾生同志求佛道故稱友又菩薩前悟為兄後悟
為弟不取年高下但論前悟後悟以判兄弟故云
友而安之也。


紹隆三寶能便不絕者上句明下有所齊此句明
上有所興即興隆三寶使不斷絕也興隆三寶可
有二一者因中興二者果地興言因興者即龍樹
提婆之流破邪三寶顯正三寶破有得三寶弘無
得三寶也果興者明菩薩習無得之觀不絕悟無
生忍得成於佛今還此悟悟於未悟眾生不盡三
寶不斷故云使不斷絕也。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者前句歎顯正今句歎破邪
明菩薩德過三界所以三界莫敵德過天魔魔無
敵矣德過外道人無敵矣天人既其無敵四趣故
自不論故云降伏魔怨制外道也然怖之以威稱
降屈之以辨曰制也。


悉以清淨永離蓋纏者上句歎菩薩永離天魔此
句歎菩薩內無蓋纏也蓋即五蓋一切蓋纏即十
纏無量纏菩薩竝離也。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者上明永離蓋纏歎菩薩離
此句明心常安住無礙解脫歎菩薩得然無礙解
脫者釋不同數云無礙斷解脫證論云無礙伏解
脫斷大品差別品云菩薩無礙道中行諸佛解脫
道中行此就因果判就因自有無礙解脫前念為
[001-0159b]
無礙後念名解脫今此中明竝非此釋只詺無礙
為解脫即是不思議解脫故云無礙解脫。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者此就四法為歎念是一句
定是一句總持是一句辯才復是一句不斷通貫
上四句以念不斷慧踰明定不斷心常一持不斷
憶識強辯不斷化無礙也所以四句不斷者欲異
凡殊聖凡即經胎便忘二乘無復更生菩薩經胎
不忘歷劫踰明故云念定總持辯才不斷也。


布施下歎菩薩二慧二慧多種此中權六度實為
方便實方便為實方便故大品云慧方便明菩薩
具慧方便行乃成行若無慧方便行不成行若無
六事即墮空見若有六事即成有見故須方便慧
也今此中亦然六度無方便亦不具足方便無六
度亦不具足今具此二事故云無不具足。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者逮之言及無所得還是無
所受如大品所明也不起法忍者還是無生法忍
然釋此不同三大法師八地真俗竝觀名曰無生
今明不然七地即真無生大品云七地等定慧地
又且七地是阿鞞位即是無生不退又抑阿羅漢
經云有三種事無生是七地菩薩事般舟是八地
事首楞嚴是九地事問若爾大論何故云初地得
無生解云有二種初地無生七地無生亦初地不
退七地不退也。


巳能隨順轉不退輪者上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即
[001-0159c]
歎菩薩自行今轉不退輪即歎菩薩化他亦上歎
菩薩如說而行此句歎菩薩如行而說也隨順者
可有三義一者隨順眾生眾生根性不同欲樂非
一故菩薩隨順而為說法二者隨順諸佛不違如
來之意前即下隨眾生此即上順諸佛也三者隨
順實相故云隨順也又唯佛真轉菩薩順佛而轉
也不退者有三謂位行念此三竝不退故云不退
問何者為輪云何言轉耶數有二師故彼文云牟
尼說見道疾故名法輪或復說八支轉至於他心
上半即薩衛下半即瞿沙此之二釋同是見諦而
自他為異今明不然但以無生忍為轉自得無生
為自轉復以無生轉與他名他轉悟有自悟他悟
故轉有自轉他轉也問用何為能轉解云以二慧
為能轉用二慧手轉於此輪也關中云流演負通
不的繫於一人稱之為輪自此於彼名之為轉此
句與上相成上不起法忍即自悟今轉不退轉即
他悟也。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者此句亦得釋上句何由能
[001-0160a]
轉法輪良由善解法相知眾生根故能轉法輪又
上轉不退輪即是知一相門此句知眾生根即知
種種相門上句是知一相門者只是一無生令眾
生修一無生故是一相門此句歎知種種法知種
種根性欲樂而為說法故是種種相門所以大品
金剛品云知一相門知種種相門然一相門即道
慧知種種相門即道種慧也。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者蓋有二種一者覆蓋二者
映蓋言覆蓋者明菩薩以大慈悲覆蓋大眾言映
蓋者菩薩以智慧威德映弊大眾故得無所畏亦
得釋前菩薩何由蓋諸大眾由得無所畏故蓋諸
大眾也無畏即四無畏如經論所辨云云問菩薩亦
四無畏佛亦四無畏菩薩四無礙智佛亦四無礙
智此為齊不解云通齊而不齊者法門多種那可
一例又請何所以解云佛無畏中有一切智無畏
此是果地菩薩是因中所以無有若是四無礙即
通故不齊也。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者就福慧門歎關中云心以
智德為嚴形以相好為餝嚴心可以進道餝形可
以靡俗斯即三嚴具足也。


捨諸世間所有餝好者有二意一者明菩薩自有
相好嚴身不須世餝故捨二者釋疑菩薩既相好
嚴身人謂菩薩愛著此身故今釋云菩薩嚴身者
為化世人所以嚴身菩薩心巳捨於事故云捨也
[001-0160b]
名稱高遠者此復是一句歎然至此凡三過歎竝
有何異解云前眾所知識者即一天下識知菩薩
說名聞十方即是歎菩薩名遠今云須彌歎菩薩
譽高然自遠而不高高而不遠今菩薩遠徹十方
高至有頂也。


深信堅固者然此中歎無生法忍菩薩云何乃歎
信信乃是菩薩初基云何復歎於此事耶解云信
有二種一初信二後信舉喻好醫藥初上信好後
治病差方信定是好醫今菩薩得無生後方深信
也無生之信不可阻壞猶若金剛故作斯歎也。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者大海出寶即如意珠從大
海出放光普照雨甘露雨菩薩亦爾從佛智慧海
出放智慧光雨正法雨優婆塞經云捨身施物後
得如意珠報也。


於眾言音下歎菩薩口業上歎心心第一次歎身
身第一今歎口口第一三業皆第一賢愚中有八
種聲唯有梵聲第一今菩薩即梵音第一也。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者他云此歎八地菩薩數於
色塵眾生為若干塵所成世界為若干塵所成今
謂不然地經別有其義今言深入緣起者明菩薩
深達因緣滅諸邪見故中論云能說是因緣善滅
諸戲論今亦爾便入緣起即能說因緣斷諸邪見
即滅諸戲論也。


有無二邊無復餘習者明菩薩了達因緣非但正
[001-0160c]
使無遺亦乃習氣皆盡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
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以因緣即中
道故離二邊二邊正使既盡所以習氣亦淨也。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者上句由菩薩了達因緣之
法離於結習也問前巳云得無所畏竟今何故復
云無畏耶解云上無畏通今無畏別上云一切無
畏故通今但云演法無畏故別何者以菩薩悟無
所得還演無所得故云無畏所以大經云有所得
者無四無礙無所得者有四無礙亦有得者無四
畏無得者有四無畏問上巳明能師子吼竟何故
猶師子吼耶解上明菩薩自無畏如師子今明令
他畏如師子也。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者明菩薩智慧如震說嚮若
雷凡夫人有慧無辯有辯無慧今菩薩內有智慧
外足辯才故說如雷。


無有量巳過量者三界內分段為有量菩薩以法
身為身過三界內生死故云無量過量也。


習眾法寶如海導師譬歎可知也肇師云導眾生
[001-0161a]
入大乘海採眾法寶使必獲無難猶海師導商人
必獲夜光了達諸法深玅之義者歎菩薩二慧了
達諸法深玅之義歎實慧善知眾生往來即歎方
便慧問上巳云善解法相竟何故復云了達諸法
深玅義耶解云上善解法相無差別差別義世諦
今云了達深玅之義即差別無差別真諦也又上
巳知眾生根竟今何故復云善知眾生往來所趣
耶解云知眾生根此即略今善知即廣上直云眾
生根故略今云善知眾生三世身心因果故廣何
以知然往即過去來即未來所行即現在所行即
因所趣即果也近無等等者前齊菩薩歎此中鄰
佛歎近無等等者前佛為無等後佛等前佛故云
無等等佛若無等等菩薩鄰佛故名之為近又實
相無等唯佛能盡故云無等等菩薩鄰此故云近
無等等也佛自在慧者出無等等之位佛有自在
之慧力無畏等菩薩竝皆鄰之也。


關閇一切諸惡趣門者此復是一歎明法身無生
無不生以無故惡趣門閇無不生故而生五道以
現身也為大醫王下釋而生五道以現身菩薩何
意生五道以現身由為作大醫王故現生五道也
善療眾病等者釋醫王醫王語通有能治病有不
能治病若不能善療眾病雖醫不名為王云云是故
重正善療眾病應病與藥即得消藥也。


無量功德皆成就者上來歷別歎此下總結此有
[001-0161b]
二句今第一歎依正二果亦自行化他無量功德
成就即歎正果無量佛土皆嚴淨即歎依果亦無
量德歎自行無量佛土淨歎化他菩薩何故淨土
為化他故所以土淨故文云菩薩成佛時眾生來
生其國。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者第二歎感應兩益其見聞
無不蒙益即歎感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歎應益
言前歎感益者見即見菩薩形聞即聞菩薩教見
形生福聞教長慧福慧兩益故云無不蒙益言歎
應者諸有所作竝為利緣諸有所作悉不唐捐唐
言徒捐言棄動無非時無有徒勞之弊也。


如是一切功德下第三總歡如文。】


「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
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
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
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喜根菩
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虗空藏菩薩執寶炬菩薩寶
勇菩薩寶見菩薩帝網菩薩明網菩薩無緣觀菩薩
慧積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
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雷音菩薩
山相擊音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玅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
勢菩薩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
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001-0161c]


如是三萬二千人。」


【其名曰等觀下第四列名然此中列五十二菩薩
攝一切菩薩盡何者有深有淺有此土有他方有
道有俗有巳成佛有當成佛如是攝皆盡在文可
尋言等觀者即不二觀方便實為名不等觀即是
二觀實方便為名此二章舉耳既有不二即有二
既有二即有不二因緣度之云云等不等者具二不
二兩慧具足斯亦不異前有一即有二也定自在
者於諸定中勝故云定自在王餘如文。


如是等即第五總結眾也。】


「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
聽法。


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


并餘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
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坐。


諸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


【復有萬梵下第三列凡夫眾就文為二初列幽眾
次列顯眾若作天眾人眾即局若作幽顯則廣今
用第一列幽第二列顯就列幽為二第一別列兩
界二天第二總列一切是鬼神今初列欲色二天
初即色界初天即攝色界復次列欲界初天主即
攝欲界復所以的列此二天者有二義一者梵王
請轉法輪主天帝即佛檀越故別列二者梵王得
阿那含果天主得須陀洹果故別列也并餘大威
力下第二總列一切鬼神諸比丘下第二列顯眾
[001-0162a]
如文。】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
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
諸來大眾。」


【彼時佛與下列眾中本開為二第一列眾第二結
眾今即第二眾彼時佛與大眾而為說法此句難
解見作兩問一者問云既云維摩經應云維摩為
說既云佛說名佛經二者問云而為說法說何物
法解前問應名佛經者有二義不得名佛經一者
維摩說多如來說少二者兩人相鑒居士知佛心
佛知居士心故如來為居士集眾為顯不思議之
漸大眾宜聞居士不思議之法得悟故名居士說
也說何物法者此似法華法華前說無量義經論
無量義經此中亦爾從來云說普集經未見其文
不知明何物事也。


○爾時毗耶離下即第二別序從來就此中分於
三序一緣起序二述德序三顯德序言緣起者淨
名與五百長者為護法城等侶每問道參玄無不
同集今五百皆來淨名不至故知有疾此即為問
疾之緣起也次述德者淨名既有疾未知此疾為
是業報為是橫遭故有第二方便一品述淨名之
德明此疾非業報非橫遭乃是方便疾耳次云顯
德序者居士方便現疾如來命問疾人五百聲聞
八千菩薩皆陳不堪顯淨名之德故云顯德序作
[001-0162b]
此亦好但序是傍若用此為序即失正意故不應
用今明上來是通序從此下訖偈為別從問淨土
因果即屬正經所以前是通序此去是別序者前
六事眾經皆有故是通言別者或天雨四華地六
種動或父母送書寶積獻蓋今此寶積獻蓋眾經
不同故云別序古云此為發起修多羅序前之六
事證信說經之時不以此為開經序今正因此事
以開淨土法門故云開經序就此為三第一奉蓋
第二如來受第三偈歎今即第一。】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
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
佛。」


【問長者近在此城住云何後至耶解云此事同大
經純陀純陀知時故後至今此長者知時亦後至
也問長者持蓋來為業心奉佛為不爾耶解云二
義一者諸長者悉是貴族行時皆持七寶蓋而行
既至佛所即以奉佛二者此諸長者是如來同行
必知因此開發不思議之宗故以其蓋奉佛也。】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世界
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
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
源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
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001-0162c]


【佛以威神下第二如來受蓋為二初合蓋次現土
今即合蓋所以合蓋者有數義一者所表明蓋雖
殊合成一蓋表五百長者雖復不同皆悟無生道
二者諸長者雖不同同得法身故也三者欲於蓋
中現不思議事令眾見如此權變悉皆得道故也
又所以合蓋者將說不思議之法故前現不思議
之瑞此即是淨土即不思議何者蓋遍覆三千而
不大世界在蓋中而不小即是不思議也如來唘
於前淨名來於後也文中有二初現一世界次現
十方世界從狹至廣也。】


「爾時一切大眾覩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
尊顏目不暫捨。」


【爾時一切大眾下第三說偈稱歎為二第一大眾
歡喜稱歎第二寶積說偈別歎今即初如文。】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目淨修廣如青蓮
心淨巳度諸禪定久積淨業稱無量導眾以寂故稽
首。」


【長者寶積下第二寶積說偈別歎此之二歎不同
[001-0163a]
上內心歎今說偈口歎前意業今口業也就初為
二初經家生起次正說偈歎就偈中為五第一歎
本第二歎迹第三重歎本第四重歎迹第五總結
歎就本迹義無量舍那為本釋迦為迹此釋迦舍
那臺葉相開判本迹也今即第一有兩行四句只
是一偈何者莫問四言五言七言終取四句為一
偈也就初行兩句為二上句歎形下句歎心亦上
句歎外德下句歎內德上句歎外形有法說有譬
說目淨修廣即法說歎問身有四支百體何故的
歎目不難餘耶解云有無量義今略而釋之所以
的歎目者寶積瞻顏而歎故偏美其目又相書云
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
眼也復次佛以慈眼等視一切眾生重其等故歎
之也如青蓮者即譬說歎然陸生須夢為勝水生
青蓮為最故借青蓮以喻如來之眼青而且白有
大人之相心淨巳度諸禪定者即歎如來內德歎
禪定者由禪定所以有不思議之事故先歎定也
言度禪定者禪定大海二乘凡夫不能盡底唯如
來能極故稱曰度此取其了達究竟為度也關中
云目為一身之最心為眾德之本是故歎目美心
也久積淨業稱無量者前來歎果竟今即是歎因
何由得上內外之德良由久積無量淨業故致之
然也所以一家云不生不滅因得不斷不常果又
上歎德今歎名故序云淨德內充嘉聲外滿也言
[001-0163b]
稱無量者如大論云無有得名如佛者故云稱無
量也道眾生寂故者前來歎自行今即是歎化他
道眾以寂者示道眾生微玅寂滅之法故云道眾
巳寂故稽首者此即一周歎竟何者良由如來有
此名德自行化他故所以屈膝頂禮又上來口業
歎今身業歎上口歎今身敬敬歎具足也。】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
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既見大聖巳神變者第二歎迹有兩行既見者見
上現土神變之事大聖者三乘中上故云大聖神
變者見現土見土中佛又見說法即見依正二果
如文於是一切悉見聞者即見佛等事聞即聞說
法也。】


「法王法力超羣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法
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巳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
法王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
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
滅覺道成巳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三轉
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
寶於是現世間以斯玅法濟羣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毀譽不動如須
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虗空孰聞人寶不
敬承。」


【法王下第三廣歎本德無量略歎不盡故今重廣
[001-0163c]
歎也此中有數種歎今作法王歎故關中釋云如
俗王以俗力勝民故風被一國法王以法力超眾
故道濟無量也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
動者巧分別一切法而不動第一義如大品善吉
問諸天子汝不解那諸天子答不解善吉云我無
所說說而無說今亦爾分別而無分別故云不動
等覺而建立諸法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業不
亡者由來云無我無外道耶我善惡不亡不無佛
正法今謂不然若無外道人即無外道法既有佛
法法亦有佛法人何得以無外道人對有佛法法
耶今時作數意釋之極精何者一家有法長人短
四句今此中正是法長人短一句言法長人短者
明法通生死佛地故法長生死無人唯佛地有人
故人短問既無生死人亦生死法也解云明釋迦
出此土偏迮人病故作此說也二者欲破斷常二
見無我無作無受便謂無復因果故明雖無人而
善惡不忘無人即破常有業即破斷今悟不常不
斷也始在下歎一化始終方便前歎上歎大乘今
具歎始終也三轉法輪者即示勸證即十二法輪
廣如法華釋也彭城云示生聞慧勸生思慧證生
修慧也其輪本來常清淨者數論聞此言不知是
何成論云三輪即世諦本淨即真諦師云此是兩
證義聞有即安世諦中聞無即置真諦中今明不
然只轉而清淨清淨而轉豈開二諦之理耶毀轝
[001-0164a]
不動如須彌者然釋迦具遭八風而不傾動具如
大論中辨故關中云裁手不戚捧足不欣善惡自
彼慈覆無二也孰聞人寶者在天為天寶在人為
人寶故云人寶也。】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
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
化變眾覩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聖法
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
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
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
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
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今奉世尊此微蓋第四重歎迹為二初報恩歎既
云稽首故是報恩也文中具歎三密今即第一歎
身密一身一切皆見在前此有二釋一云只是一
佛一切皆見是人但各見在前二者只是一佛隨
類各見人即見人天即見天不共者不與二乘等
共佛以一音下第二歎口密為三第一歎一音說
法各謂同音第二歎一音說法隨所解第三一音
說法欣畏兼生今即第一一音者有解云一法身
音地論云一員音此音無所不出故云各解今明
如身一天竺身各見亦一天竺音眾生各有所解
餘如文。】
[001-0164b]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巳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共
法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巳到於
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眾生
來去相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
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稽首十力下第五歎上雖四歎不盡故今結難也。


○爾時長者下一經大髮初序說竟今即第二正
說然此中雖有二處四會不同[紡-万+死]其大歸不出二
種之行故大智論云菩薩行雖無量不出二事一
者淨佛國土二者成就眾生為是義故明斯二種
何處文是佛國品即淨土行從方便去竝屬成就
眾生此之二行行中之要故發初即明此二行次
意有二種初會後會即是佛說中間二會是淨名
說即是道俗因果等法門然未曾道俗因道俗因
果方便也問方便品及問疾等可是淨名說難聲
聞詰菩薩云何是淨名說耶解云亦是菩薩說何
者此等聲聞菩薩皆陳菩薩前說即陳菩薩說故
知是菩薩說方便文殊問等品是菩薩今說弟子
菩薩品是菩薩古說菩薩既有二說如來亦有二
說初四眾圍燒而說法即巳說為長者說淨土即
今說而不明未來者未來不相閞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巳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
者子皆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
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001-0164c]


【四會之中今即是菴園初集為四一問因果二誡
許三受旨四廣釋今即第一寶積問有二初問果
次問因然此問有舊有新言舊者此諸長者皆巳
發菩提心未解修菩薩行如善財見諸智識皆云
前巳發菩提心未知修菩薩行今寶積亦爾也言
新問者從上獻蓋生寶積獻蓋如來現土既見淨
土是故致問也願聞得佛土清淨者即是問果願
說菩薩淨土之行者問因此即帶請問也。】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佛言善哉下第二歎問誡聽許說。】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下第三寶積受旨而聽如
文。】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
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
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
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
[001-0165a]
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佛言寶積下第四佛廣解釋答因果二問即為二
初答果次答果中三第一法第二譬第三合今即
第一法說為二初正說次釋疑今即初略明二種
士一報土二應土眾生修行所得名為報土佛隨
眾生所宜而現名為應土報多約能所應多就所
能須知此是應報報應能所所能眾生佛佛眾生
因緣義也然報應土各有五一淨二穢三雜四淨
不淨五淨不淨成土種土言眾生之類是菩薩佛
土者此明菩薩未曾土不土為他眾生故土為眾
生故土土云何言眾生是土眾生為正為依耶解
云菩薩如行而說眾生如說而行則能所能所皆
淨皆淨即正報淨正報既淨故依果淨也所以者
即釋疑佛未曾土不土隨眾生故土也隨所調伏
眾生而取佛土者上明生善此明滅惡如文隨諸
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者第二明應土報土有
二句一生善二滅惡今應土中亦二一入佛智慧
即終二起菩薩根即始關中云七地無生忍為入
佛智慧初地至六地為起菩薩根故大品云七地
菩薩等定慧地得佛眼故也彭城云卅心為起菩
薩根初地為入佛智慧然初地無生七地無生竝
出釋論皆可用所以者何菩薩取佛土釋如文。】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虗空
終不能成。」
[001-0165b]


【譬如有人下第二譬說有此譬來者上明報應二
土竝為眾生若使如此菩薩不自修行是故今釋
菩薩修淨土要為眾生若不為眾生菩薩不修淨
土如地起室有地故起室無地不得起室菩薩亦
爾為眾生故修淨土無有眾生即不修也又雖修
淨土為眾生而不妨畢竟空雖知畢竟空而取淨
土化眾生具足二行乃得立此正斥凡夫二乘二
乘唯著空不能化眾生故今云若於虗空終不能
成也。】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
於空也。」


【菩薩如是為成就下第三合譬如文可尋。】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謟眾生
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
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
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
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
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
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
國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
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
生其國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
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
[001-0165c]
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方便是菩薩淨土菩
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閡眾生來生其國三十
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
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
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
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十
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
言誠諦常以輭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
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寶積當知直心下前答果問竟今第二答因問就
中開為三第一正答淨土因問第二身子疑念第
三如來釋今第一為三初標三心及萬行第二明
萬行相資第三結淨土義今即第一言直心者邪
曲之心為曲正直之為直心一往凡夫二乘為曲
心菩薩為直心大經云二乘為邪曲之見二者有
所得心即曲無所得乃名直心何者還是諸見故
非淨土因所以經云有所得者是魔伴儻邪見之
人也問直心是因淨土是果云何言直心是淨土
耶釋有二義一者就事釋明直心是菩薩淨土者
就因中說果如百論食金也二者只此直心是淨
土土以何為義土以栖託為義菩薩栖託實相實
相只是淨土故直心是菩薩淨土也不謟眾生來
生其國者菩薩無生正悟悟於未悟令一切眾生
[001-0166a]
同菩薩悟今既同悟無生來世界同生淨土也深
心者上明直心未知為深為淺故今明深心菩薩
既悟深心還悟眾生以深心故具足功德眾生來
生其土大乘心者上明深心未名廣大是故今明
廣大之心遍度四生咸濟六道竝令悟大乘心也
布施者此明萬行為淨土因萬行之中六度為首
故先明之也四攝是淨土成佛時解脫眾生來者
此句難解既云四攝是菩薩淨土何故復云解脫
所攝耶解云有二義一者菩薩因中四攝攝眾生
若在果地解脫攝眾生也二者菩薩雖四攝攝眾
生不為眾生屬菩薩律中云有婆羅門設人食即
作貫擬穿其鼻今菩薩不爾雖四攝攝眾生但為
解脫眾生不為屬於菩薩故也。】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
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
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
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
則一切功德淨。」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下第二明萬行相資如
文。】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
佛土淨。」


【是故寶積若欲得淨土當淨其心下第三結明淨
[001-0166b]
土言欲得淨土當淨其心者成論人云心為善惡
解脫之本除心上之或留此心置故心淨名土淨
地論云除妄心何者佛非妄心豈妄心作佛故六
識悉除留第八阿棃耶識又有三藏師云亦除八
識此識亦不淨第九阿摩羅識番此乃淨斯等諸
釋終有淨心有淨心即有見終不淨今明悉淨如
此心淨此穢心得此淨心妄心淨真心悉淨如此
心淨即佛土淨故云當淨其心即佛土淨也。】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
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
若此。」


【爾時舍利承佛下第二身子疑念疑云若使心淨
即佛土淨者今此土不淨如此如來為菩薩時心
應不淨將因難果將果徵因有似信相亦同迦葉
此即將正徵依也。】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
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
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
此土淨而汝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
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
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
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
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
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
[001-0166c]
見此佛土清淨。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
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
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
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
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告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
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
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
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
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
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佛知其念下第三釋疑身子疑謂如來土不淨今
如來及質云身子日月常淨盲者不見言日月不
淨是盲者過非日月不淨如來土常淨而汝罪垢
不見言不淨也爾時螺髻者螺髻菩薩釋淨土還
成如來意上如來明土淨時眾謂云如來自說土
淨無有見者是故今螺髻菩薩親見如來土淨然
此具四句二人俱失二人俱得三梵王得身子失
四身子得梵王失俱二失者土未曾淨不淨淨不
淨皆失二俱得者各得一種方便身子得梵王失
者眾生正宜穢得度即淨非也梵王得身子失亦
爾此中正彈穢見應以淨土法門得悟故彈云勿
[001-0167a]
謂此土為不淨也譬如自在天宮者明天即見天
宮明人即見人宮故二緣不同也於是足指案地
下次如來變土所以有此文來者前身子見穢梵
王見淨但身子見穢事彰梵王見淨未顯是故今
現淨成梵王之言也問如來土本淨何意足指案
變淨耶日月本淨不可變令不淨今何故變土解
云土變不變但眾生心變故言土變如盲眼開見
淨耳為欲度斯下劣人者此句即是穢者為得若
無穢土何以化下劣人下劣人見穢得悟故穢為
得也亦是釋疑我此土淨何意如來現穢耶釋云
為度眾生故現耳譬如諸天者諸天生時欲誡其
福福厚者即飯白福薄者食即赤眾生亦爾心有
淨不淨見淨穢耳又意飯白無福橫見赤亦土本
淨無福橫見穢也當佛現此土下時眾得道有二
初時眾悟深次時眾悟淺大乘中有深悟有淺悟
今即深悟悟無生忍也問眾止見淨土何因得無
生忍耶解云所明淨一切心除淨穢見即得無生
直置淨土無有是處所餘如文。】


維摩經疏第一
[001-016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