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81 維摩經略疏-唐-智顗 (master)



No. 1778 [cf. Nos. 475, 1777, 1779]


維摩經略疏序




今茲疏文即隋煬帝。請天台大師出之。用為
心要勅文具在國清百錄。因令侍者隨錄奏
聞。但至佛道品後分。章安私述續成。初文既
筆在侍人。不無繁廣。每有緇素諸深見者。咸
欣慕之。但云弊其文多。故輒於其錄而去取
之。帶義必存。言繁則剪。使舊體宛然。不易先
師之本故也。然自省闇短慮失元規。甞於墳
堂然香求徵。儻少壞大道願示以留礙。二旬
未竟佛道斯終既免幽訶。寧非冥護儻裨其
宗旨則光光後昆。冀諸達人恕以專輒。



維摩經略疏卷第一小卷初


天台沙門湛然略


釋佛國品之初



次明入文大為五意。一明經度不盡。二略分
文。三辨佛國義。四釋品。五正入文。初意者前
後五譯不同。今釋什本尋經文義。西土猶多。
何以知之。如命十弟子。如是五百乃至八千
各辭不堪。不堪之言並不來此。推此而論經
卷不少。又文殊入室傳如來旨。慇懃無量兼
八千菩薩各說入門。此諸言談何止半卷。爰
至出室詣菴羅園對揚如來辨佛國義。當時敷
演高論往復。豈容止有數紙經文意謂。振旦
[001-0563a]
生民神根狹劣。不堪具足讀誦受持。刪彼富
文採其綱格流傳茲土。略存義焉。問此經西
土文言浩大。將不是大論明佛所說不思議
經有十萬偈耶。答有云即是今謂不爾。大論
所明不思議經是華嚴別名。故論云般若有
二種一共二乘說。二不共二乘說。不共說者
如不思議經。故華嚴云此經不入二乘人手。
共說者即是摩訶般若及諸方等。問華嚴豈
得名不思議。此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何故反
謂非耶。答此經既有兩名豈獨華嚴更無別
稱。然細尋大論前後所引不思議經。悉是華
嚴如說。謳舍那優婆夷。為須達那菩薩說度
眾生數量。乃是華嚴明善才入法界所聞之
事。若引此經即云毘摩羅詰所說。二分文為
二。先出古今次明一家。先明諸師者什生及
古諸師悉不開科段。直帖文解釋。而肇師云
始于淨土終法供養。其間所明雖殊不思議
一也。是則寶積發問已前為序。囑累一品以
為流通。其間並是正說也。次靈味小亮云此
經題既云淨名所說。從方便品皆是正說。次
開善師分為四。一序訖菩薩品。二正即室內
六品。三證成即菩薩行阿閦佛兩品。四流通
即法供養囑累兩品。若莊嚴光宅同用初四
品為序。入室六品為正。後四品為流通。晚三
論師亦同此釋。北地論師用佛國一品為序。
方便品訖見阿閦佛品十一品為正。後兩品
為流通。但古今不同互有分別。承習之者各
有宗門。諸禪師見此分別多延紛諍。不開科
節但約觀門直明入道。次明今家者。若不開
[001-0563b]
科段則不識起盡佛教承躡。若開科段執諍
紛然。於解脫之法橫生繫累。今尋經意趣傍
經開科而非固執。夫佛說法雖復殊源而初
中後善文必備矣。今約此三對序等三。仍為三
意。一正開經。二約觀心。三異眾家。一正分經
者經無大小例有三段。謂序正流通。序者大
聖將欲說法必先現瑞表發以為由藉。如欲
說大品即放支節雜色之光。表欲說般若以
導諸行。欲說法華放眉間光。表欲說中道實
相。今經合蓋現土。表欲說佛國因果。既由藉
不同。正表教門。赴機有異。發起物情使咸信
慕歸宗有在。故曰序也。二正說者四眾覩瑞
悉皆忻仰堪聞聖旨。大聖知時赴機設教。時
眾聞經咸沾法利。故名正說也。三流通者流
譬水之下霔。通則無滯無壅。如來大慈平等
說法。非止但為現在亦欲遠被正像末代有
緣。使咸沾法潤。是則法水流霔無窮。並沾斯
澤故名流通也。今開為三。一從如是我聞訖
七言偈。具通別二序。此於正說由藉義足名
為序分。二從寶積請問佛國因果已去訖阿閦
佛。有十一品半。皆明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
皆是赴機之教。現在沾益。並為正說。三從法
供養訖囑累。明天帝發誓弘經。如來印可勸
發囑累宣通未來。使流傳不絕。此並囑流通
也。問此經題稱維摩詰所說。今何得從佛國
為正。答淨名承佛威神助佛揚化。化道有功
故從其受稱。譬如國王勅臣布政。布政有功
而臣受賞。正命之主歸於國王。受功之名而
臣受稱。不可謂臣受賞而臣為正。君垂正命
[001-0563c]
而翻為傍。淨名得佛印定方乃為正。故名維
摩詰所說經。二約觀心者即約三觀以為三分。
二觀方便即是序義。得入中道即是正義。雙
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即流通義。三簡異
者。問何不依什師及諸禪師不分科段。答若
論觀行實不繁開。今欲令學者知文起盡。識
聖善巧言不孤。致必有承躡。若於文無壅帖
釋。觀行轉覺分明。問何不全用肇師注意。答
法供養屬正義不然也。問何不依靈味。答佛國
為序義不應然。何者佛為法王道王。三千有
所宣說。豈非正也。但寶積所請佛所酬答。赴
此機緣明佛國因果。時眾聞經獲大小益。豈
折為序。又且淨名助佛闡揚。正是獎成佛教。
豈可弟子助說為正大師說者翻為序乎。問
何不同開善。答經無大小例有三段。何得此
經獨開為四。問何以不同莊嚴光宅及三論
師。答佛國為序其妨同前。又用菩薩行阿閦
佛以屬流通。恐此不然。何者淨名掌擎大眾。
還菴羅園對佛印定。室內所說方得成經。又
佛還對淨名。辨佛國因果撮經終始。宗旨分
明大眾蒙益。過乎室內。此是正說。豈謂流通。
問何不依北地大乘師。答佛國為序其妨同
前。三釋佛國義者。此明長者子寶積問佛國
因果。世尊具答。身子生疑佛以神力現淨土
相。時諸大眾得大乘益。還復穢土求聲聞。眾
得小乘道。約此標名故云佛國。此經既以佛
國為宗。必須明識佛國之義。今略為八重。一
總明佛國二別明佛國三明修佛國因四明見
佛國不同五明往生六明說教七約觀心八用
[001-0564a]
佛國義通釋此經。一總明佛國者。前說普集
及諸方等多明正報。今因寶積厭蓋如來合
蓋現土即表欲說依報。何者正報既顯須廣
明依。如說王民必須知土治正事業。言佛國
者佛所居域故名佛國。譬如王國雖臣民共
住。而從王受稱名某王國。今佛雖與有緣共
居而從佛受名名某佛國。佛身所依名為佛
土。佛住界分名佛世界。佛所居止萬境不同
亦名為剎。然國有事理。事即應身之域。理則
極智所照之境。而至理虛寂本無境智之殊。
豈有能所之別。但以隨機應物說有真應故
明理事也。然非本無以垂迹故有應形應土
非迹無以顯本。故引物同歸法身真國。故文
云雖知諸佛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
土則應同凡聖。現有封疆。凡聖果報高下殊
別。所現淨穢亦復如是。故瓔珞云起一切眾
生應一切國土應。或有釋言應國者是眾生
集業所感。故文云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聖
人慈悲來此現生。故法華云而生三果朽故
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有云諸佛法身。猶
如明鏡一切色像悉現其中。是則一切國土皆
從法身本國應現。國由佛身故云佛國。故法
華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
子。今詳斯語若云應國從法身現。即是自生。
若從眾生即是他生。眾生對佛即是共生。若
離生離佛即是無因而有土也。皆墮性義。此
即須破。當知國土若淨若穢皆不可說。有因
緣故而可說者。悉檀赴機皆得說也。二別明
佛國者。諸佛利物差別之相無量無邊。今略
[001-0564b]
為四。一染淨國凡聖共居。二有餘方便人住。
三果報純法身居。即因陀羅網無障礙土也。
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也。前二是應即應佛
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後一但是
真淨非應非報。即法身所居。言染淨者九道
雜共。何者六道鄙穢故名為染。三乘見真故
名為淨。三六共居故名染淨。亦名凡聖同居
國也。就染淨土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眾
生。即四惡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
者一實二權。實聖者四果及支佛。通教六地
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斷報身猶在。二
權聖者方便有餘三乘人。受偏真法性身。為
利有緣願生同居。若實報及寂光法身大士
及妙覺佛。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
等聖人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居。四惡趣共
住故云穢土。二明同居淨土者。無量壽國雖
果報殊勝難可比喻。然亦染淨凡聖同居。何
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何以知之。生彼土者
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經云犯重罪者臨終
之時懺悔念佛業障便轉即得往生。若但聖
生凡夫何得願生彼土。故知雖具惑染願力持
心亦得居也。聖生權實類前可知。但以無四
惡趣故名為淨。舉此往類。同居之國優劣非
一。雖復穢淨多種。如法華經授弟子記所住
國土。束而明之並屬凡聖同居土也。問染淨
國名出何經論。答思益論云。日月光佛命梵
天來此土云。汝當用十法遊彼世界。娑婆之
土名染淨世界。染即是凡淨即是聖。問穢土
十惡所感四趣依正。皆穢可然。但十善果淨
[001-0564c]
土因同何得依正頓殊別耶。答二處修因善
名雖同。淨土修善精微勝故。故彼凡聖所得
依正不同穢土。二明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
薩證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觀斷通惑
盡。恒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界外
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為有餘。亦
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攝大乘七種
生死。此即第四方便生死。問有餘國名出何
經論。答法華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
人雖生滅度之想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即其
義也。大論云二乘入滅雖不生三界界外有淨
土。於彼受法性之身。三明果報土者。即因陀
羅網是華藏世界純諸法身菩薩所居。以其
觀一實諦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報。而無
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報身所居依
報淨國名果報國也。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
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亦名
實報無障礙土。言無障礙者謂一世界攝一
切世界。一切世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
世界無盡藏。別教初地入此世界有七種淨
義。一同體淨。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二自在
淨。一切國土平等清淨。三莊嚴淨。一切佛土
神通莊嚴。四受用淨。離一切惑成清淨道。五
住處淨。大智眾生悉滿其處。六因淨。入佛土
妙平等境界。七果淨。隨物所宜而為示現。前
五是體滿。有體相用。六是因圓。七是果滿。初
住生彼悉成就此七淨義。問出何經論。答仁
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當知即是果報為土
也。法華云娑婆世界坦然平正。其諸菩薩咸
[001-0565a]
處其中。大論云法性身佛為法身菩薩說法。
其國無聲聞支佛之名。華嚴明因陀羅網世
界。攝大乘明華王世界。皆明果報土無障礙
相。四明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
之理名之為國。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
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故涅槃云。第一義空名
為智慧。此經云若知無明性即是明。如此皆
是常寂光義。不思議極智所居故云寂光。亦
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
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者一法二義。故金
剛般若論云。智集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
第一體非莊嚴莊嚴。問出何經論。答仁王云。
唯佛一人居淨土。此經云心淨則佛土淨。心淨
之極極於佛也。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
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問經論
散明可如向說。不見四土一處出之。答經論
度此本自不多。尋讀之者又不備悉。四土共
出何必無文。正如此經答長者子。即是其意。
文云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
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隨
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若對四土宛然
相似。名目既異。佛意難量。在下對文別當解
釋。問此經未明開權顯實。何得明二乘生有
餘土。答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
得解。何妨二乘通教菩薩並得橫解。別圓兩
教橫竪無礙。問華嚴明十種佛土。此四攝盡
以不。答何但攝十。乃至有人言經明二十七
品佛土。無量壽土止是第六。見文對四攝無
不盡。問若爾何不依十及二十七。答一往有文
[001-0565b]
欲對四教。厝意難見。三明修佛國因者。此經
非但約正報果明依報國。亦約正因明於依
因。依因者即佛國因。故佛答寶積橫約十七
正因以明依因。竪約十三正因以明依因。國
既有四須明四因。一往明四教菩薩願行之
因感四佛果依因感於四土。子細窮覈非無
小妨今還約四義分別一者菩薩修三權一實
願行之因。成就眾生。若四種眾生未斷界內
緣集。若斷未盡菩薩界內成佛之時。四種眾
生來生同居之土。修於四種願行之因。二者
菩薩修於權實四行成四眾生。四種眾生方
便觀成界內結盡。菩薩於有餘土成佛之時。
四種眾生同生其國。修於別圓兩教之因。三
者菩薩修於別圓教願行之因。成就二種眾
生。二種眾生能斷無明。菩薩報國成佛之時
別圓眾生成於實相無漏之因。來生其國同
修圓因。四者修於圓斷願行之因。因極果滿
成妙覺位居常寂光。稟圓眾生若修圓因願
行圓極。亦栖寂光。十方諸佛湛。若虛空無有
增減。為成眾生起四土因。引四眾生同栖佛
國。修願行因成菩提果同居寂光。盡未來際
如法華壽量品之所明也。四明見佛國不同
者。此經云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
色有異。至論佛土皆如虛空。豈有不同之見
耶。若不見相而可見者。具有十番下釋飯色。
當分別也。問經言諸天同寶器食。隨其福德
飯色有異。此為是一質異見。異質一見。答應
作四句。一異質異見。如娑婆極樂。此土見穢
彼土見淨。二異質一見。如娑婆極樂。垢淨質
[001-0565c]
異。別圓菩薩用天眼見但一有餘。三一質異
見。如身子螺髻所見。於一有餘見同居土淨
穢之異。四一質一見。謂羅漢支佛三種意生。
此五種人界內結盡同生有餘。所見無異。問
那約有餘明一質耶。答三乘同以無言說道
發真無漏。所感國土一法相同。故言一也。問
此經譬如諸天同寶器食見飯色異。為是無
障礙色有障礙見。有障礙色有障礙見而有
異耶。答應作四句。一有障礙色有障礙見。即
染淨有餘兩土不同。二有障礙色無障礙見。
即法身菩薩無礙天眼見染淨有餘。悉無障
礙。三無障礙色有障礙見。即因陀羅網染淨
有餘二種眾生見有障礙。四無障礙色無障礙
見。即三賢十聖住果報土見無障礙也。問此
經言。同寶器食見飯色異。為有質見異無質
見異。答亦應四句。一染淨有餘實報悉是有
質見異。二有質礙色見無質礙。即是菩薩依
佛慧見三土皆寂光也。三無質礙色見有質
礙。即三土眾生於常寂光見有異質。四無質
礙色見無質礙。即是諸佛心淨土淨。見於如
如平等法界常寂光土。無形無質略出十二不
同。委推無量。雖有無量皆如虛空。故淨名空
室表十方佛土悉皆空也。五明往生者為二。
一總二別。一總約四土明往來者。亦云來生。
具如大品。從此至彼名為往生。從彼來此名
為來生。二土亦然。但橫竪異耳。常寂光土絕
於生名無往來也。應來三土無應往也。二別
約四土明往生者為四。一染淨土明往生者有
穢有淨。若穢土受生以見思惑惑潤惡業生
[001-0566a]
四惡趣惑潤善業則生人天。若明三乘聖人
往生。初果斷見未斷欲思九品潤生人天七
反。二果三品潤生欲一往來。三果二界思推
惑潤往生二界。通六地來及別十住。并圓五
品乃至入信通惑未盡並類三界。可知皆是
實來生同居土。若權來生者三乘聖人界內
惑盡或從方便土願來。或從果報寂光應來。
次明淨土凡夫實生者無四惡趣。但以見思
潤善來生人天。聖權實生類前可知。二有餘
土往生者。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別教十行圓
信後心長別三界皆實往生。故勝鬘云。變
易生死者二乘及大力菩薩三種意生所不能
斷。故生有餘受法性身。問何等是三種意生
身。答一三昧正受。此恐是通教同入真空寂
定之樂。故涅槃云。聲聞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二覺法自性。此恐是別教菩薩。雖證偏真而
覺知有中道法性。三無作。此恐是圓教菩
薩。觀於中道無作四諦。圓伏無明。皆言意者
未發真修。猶是作意。無明為緣無漏業為因。
即此彼土受法性身。問如楞伽明三種意生。
悉是十地應生報土。那云有餘。答約別十地
判三意生。即生報土。約通十地判。正與向解
三教菩薩界內惑盡。則同生有餘意同。若實
報寂光破無明顯法身。則應生有餘。三果報
土明來生者。若於同居有餘侵除無明。別圓
地住皆得往生。四常寂光土。若究竟寂光即
是不生。不生豈為往來生也。若分明寂光下
寂滅忍十地二生。中寂滅忍等覺一生。或
云圓教初住分破無明。見佛性理亦得分生。
[001-0566b]
乃至等覺皆有此義。但有無明變易生死果
報所拘。故云住果報也。妙覺永盡故言一人
居淨土。前四十一地若約果報名生果報。若
分見真理名常寂光。問分段同居要見思盡。
捨身方生有餘。有餘亦應別見思盡捨變易
身方生報土耶。答不然分段質礙煩惱雖盡
必須捨報。若有餘土隨破別惑因移果易即
名實報。問實報受生寂光生不。答既云常寂
豈得受生。生即流動何名常寂。問上何得云
生常寂光。答若果報土有邊論生發慧見真
真即不生。即是不生生也。問若不生生亦應
云不常常。答亦如所並。何者究竟常寂不生
不生。四十一地分居常寂即不生生。不常常
也。六明四土說教不同即為四。一染淨土說
教不同者凡聖同居。既有淨穢。穢者五濁障
重而根有利鈍。利感頓教。譬如日出前照高
山。鈍根障重即開三藏。方等大品方便調伏。
於法華涅槃始聞圓教。見於佛性開祕密藏。
淨者如華光土。雖非惡世願說三乘。此亦得
有頓漸之教。問淨土亦得開漸教者香積菩
薩何故驚怪。答本願說故。二有餘土說教不
同者。斷通結盡皆得往生。不無利鈍藏通二
乘皆鈍。故大論明羅漢法性身鈍。以於佛道
而紆迴故。通別圓教迭判利鈍可知。如來於
彼但說一乘。雖無開三而於一乘不無權別
赴兩機緣。若明開顯雖無藏通而開別權顯
圓之實。故法華明羅漢生彼求佛智慧。得聞
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三明果報土說教
不同者既皆破無明。其往生者同一根性。行
[001-0566c]
大直道無復紆迴。佛於彼土但說一圓也。四
常寂光國說教不同者。若究竟寂光無說無
示而言說者。法身無緣冥資一切。無說而說
即是法身說法。若約果報明常寂光。分別二
種說法不同者。說無作四諦即果報土。說一
實諦即常寂光。下兩土類此可知。七約觀心
明四國者心性本來畢竟空寂。而眾生多顛
倒少不顛倒。無明因緣而起善惡。即所生法
即空即假即中。中是因緣善惡之境。即凡聖
同居。何者所觀善惡即淨穢土。了因緣虛假
折體入空。空境即是有餘土也。知空非空不
以為證。知中非因非果而因而果。若了因果無
障礙者。即是果報無障礙土。雖復空假入出
之殊。而無明心源即是佛性。若知無明性即
是明。即常寂光。故文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大集云欲淨佛國當淨汝心。華嚴云無量諸
世界悉從心緣起。一切諸法界皆入一毛道。
八用佛國義釋此經者為三。一通序分。二通
正說。三釋流通。一通序分者合蓋現土。此瑞
正表欲說佛國。故寶積述歎云今奉世尊此
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寶積深知欲說淨土。
故稱歎竟即問佛國因果。敘述現瑞正意。表
於欲說佛國。二通正說者為三。一室外二室
內三出室。一通室外者有三品半文。寶積請
說佛國因果。如來具答。故足指案地現於淨
土。令諸眾生得大乘益。復土如故。求聲聞人
得小乘益。若迷佛國依報之義。豈識此品之
玄旨也。次通方便品者。為國王長者說折體
兩觀。勸求佛果正因。若成依因則具界內結
[001-0567a]
業未斷。生同居淨。結業若斷即生有餘。若成
佛時則二種眾生來生其國。次通弟子品訶
諸聲聞。意在令斷界外緣集。若至法華進斷
別惑生果報土。後成佛時三種眾生來生其
國。次通菩薩品。呵諸菩薩令斷無明則生寂
光。後成妙覺之時一種眾生來生其國。二通室
內六品者。文殊問疾入毘耶離。淨名即現空
室。云十方諸佛國土皆空。故現室空也。此豈
非正表顯佛國義。扶成如來說佛國也。次通
不思議品。現須彌入芥等不思議事皆顯佛
國依報自在。次通觀眾生品。天女住室十有
二年。即同淨名在常寂國。正是助顯佛國之
義。故云十方佛土常現此室。次通佛道品。行
於非道通達佛道。即是於不淨國顯現淨國。
故偈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
土教化諸群生。次通入不二法門品。諸大菩
薩各說入門。欲破前二土無明入果報土住
常寂光。次通香積品。此室現眾香之淨國對
娑婆之穢土。即是證成室內五品扶成佛說淨
穢兩國。三通出室兩品者。菩薩行品淨名掌
擎大眾還菴羅園。佛對阿難說種種土復宗
明義。若不精解此品經文何由可別。次通阿
閦佛品。即是室外現土證成如來說種種土。
其義分明。聞經得道倍於前也。三用佛國釋
流通兩品者。法供養品天帝發誓弘經。如來
印可。正為流通不思議解脫之體佛國因果
之宗。囑累品付囑彌勒及阿難等。流通不思
議解脫法門及上所明佛國因果。使不斷絕。
四釋品者品以品類為義。義類同者聚為一
[001-0567b]
段故稱品也。但此品題應云序品。言佛國者
從正當名。問既有序正何得用正以標初品。
答此問非也。設用序當名復應問云何不用
正。今解不無其例如摩訶般若。初半品是序。
從告舍利弗後半品是正。而用序標品復有
何妨。若不許此經序受正名者。亦應不許彼
經正用序標品也。問若爾定應用序標題。答
金光明序正同品亦應為妨。此既晚人安品
厝意不同。非佛所制亦非阿難。不足定執。此
經雖不標序品為初而序義宛然。事須玄釋。
序義眾多略用三意。一略釋序。二明通別。三
約觀心。一略釋者有三義。一以次序為義。二
以由藉為義。三以序述為義。一次序者夫著
文初文之為序。今如是六義是經之首故名
為序。二由藉者大聖說教必須由藉。是以現
瑞表發生物喜心。故云道從歡喜生也。如此
為由故得說教。三序述者既生忻慕而聖意
難量。時眾歸心莫知所趣。所以須假高位弟
子或化佛菩薩預先稱述。眾疑既息歸心有
在。方可致教故云序述。今經初六義即是次
序。合蓋現土即是由藉。寶積述歎即是序
述。問諸經悉具三序以不。答有具不具。或二
或一皆為序分也。問序訓不同何得俱用次
序會通眾義。答字書雖爾經意含三共。用次
序之字亦應無妨。依義不依語也。二明通別
者還束前三以為通別。如是六義即是通序。
現瑞序述合為別序。諸經通以六義為首。故
名通序。眾經之初現瑞不同序述各異。有所
表發故云別序。今因別名則有別序有別言
[001-0567c]
教。若因通名則有通序。行理通別因此而有
兩序。問若以兩序從兩名立者。立名則前別
後通為序。何得前通後別。答立名之便應前
別後通。為序之便應前通後別。復次一途亦
前別後通。何者如現瑞由藉。是說經之前如
是等六乃是如來將入涅槃方說此語。故知
在後。經前序正為發起現在弟子信心。經後
序為令未來弟子生信。若爾佛在世時經初
無序不名經耶。答別序之前雖無六義。佛說
法時已有其事故得名經。三約觀心者心即
是通觀。即是別因此觀心成就一切佛法。即
是入道之門。即由藉也。問若以觀心為兩序
者豈不顛倒。答立名之便故言觀心。修行之
便即是心觀。類前事義其理顯然。問玄義處
處多明觀心。已恐不可入文復爾。將不壞亂
經教耶。答說經本為入道。若懷道之賢觸處
觀行。豈有尋求聖典而不觀行者乎。但巧說
得宜非止不損文義兼得觀慧分明分別法
門。非觀何逮豈有壞亂之咎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



五入經文就序為二。一通。二別。先釋通序六
義通為眾經之序。須為兩義一總二別。一總
釋者是佛教阿難等諸大弟子說入佛法之相。
大論云佛將涅槃阿難親屬愛結未除心沒憂
海。阿泥樓馱語阿難言。於未來事若有疑者
及時語決。何為沒在憂海如世凡夫。阿難得
念道力悶心得醒。即以四事請問。一問佛涅
槃後云何修道。二問誰當作師。三問惡口車
匿云何共住。四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佛告
[001-0568a]
阿難若今現在若去世後依四念處修道。解
脫戒經是汝大師。惡口車匿依梵法治。若其
心渜伏教那陀迦旃延經即得入道。我三僧
祇所集法藏初應作如是說。如是我聞一時
佛在其方其國土與其大眾。非獨我法如是
三世諸佛經初亦然。故知六義即是通序。亦
名遺囑序。如來遺言令標經首故。亦名經前
序。三世諸佛經前皆然。問何故經初安如是
等。乃至但令修四念處。答經初安如是等者
為斷疑勸信故。亦為印定佛說非弟子及九
十六種所說故。亦為破外人經初以阿漚二
字標其教首故。阿漚者是謂吉相邪僻之事
具如百論。惡口車匿梵法治者。其自恃王種
輕諸比丘。僧法事時即輕笑言。如似落葉旋
風所吹聚在一處何所互論。佛去世後猶自
不改佛令作梵壇。謂默擯也。亦云彼梵天治
罪法別立一壇。其犯法者令入此壇諸梵不
得共語。若心調伏為說那陀迦旃延經者。令
離有無即入初果。一家明三藏教。立非有非
無門異於三門意在此也。教諸比丘依波羅
提木叉住者。波羅提木叉此云保得解脫。亦
云報解脫亦云處處解脫。問毘尼明時食時
衣等多非正義。那云保得解脫。答大論云佛
說毘尼為令佛法久住。不應求實求實即生
邪見。今時僧眾不以戒律在心者恐滅佛法。
令依念處修道者。若離念處施但得富戒生人
天。坐禪得定隨禪受生。多聞說法但是世智。
若修念處能破四倒。問聲聞經說須依念處。
摩訶衍教無生入道。豈須念處有所觀耶。答
[001-0568b]
大乘有無生無量無作念處。若離此三則無
正觀。但佛教雖多不出半滿。生滅念處即是
半字。三種念處即是滿字。半枯滿榮。枯榮中
間得見佛性。住大涅槃名諸佛法界。出念處
外無入道法。故佛遺囑令依念處。次別釋者
舊多用五義。今依六義。一如是者勸信之端。
二我聞者親承音旨。三一時者感教之時。四
佛住者約出化主。五方所者聞經之處。六同
聞者證非謬傳。此六義者正為獎成佛去世
後見聞之徒息疑增信。自利利人功成道熟。
是謂勸信之端者。如是等六皆為勸信。


如是
居初故云端也。初如是為三。一總明。二約教。
三觀心。一總明者意在勸信。如法相解如法
相說。所說誠諦必可信從。大論云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又如是者善信之辭。不信者言是
事不如是。其信者言是事如是。又大論云如
是者示人無諍法。佛以無倚心說。弟子以無
著心受。能得解脫故言如是。不如外道說者
聽者皆以著心。現世鬪諍死入地獄豈名如
是。又古來多云。如是者文如理是。文以巧詮
為如理以無非曰是。二約教者四不可說赴
機而說則有四種。一生滅二即空三假名四
即中。一因緣生滅如是者。佛昔於波羅奈說
五陰生滅。俱隣等聞如是說即得悟道。此經
復土。求聲聞人知有為法無常得羅漢果及
法眼淨。二明即空如是者。如大品三乘同見
無言說道而斷煩惱。此經破迦旃延明五義。
二百比丘聞如是說心得解脫。即是示人無
諍法。三假名如是者如無量義云。摩訶般若
[001-0568c]
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此經亦云以
無所受而受諸受。若聞如是說得道種智。入
菩薩位知眾生根。四中道如是者。如大品說。
佛以諸法實相故出現於世。化佛亦以諸法
實相故出現於世。法華云諸法實相義已為
汝等說。此經諸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若菩
薩聞如是說即見佛性。開佛知見住不思議
解脫。佛法有此四種如是。故眾經之初皆安
如是。華嚴頓教有因緣假名中道二種如是。
三藏但因緣生滅如是。若諸方等具有四種。
摩訶般若則有三種。法華但有中道實相。若
大涅槃明諸佛法界亦具四種。此經猶是方
等大乘生蘇不定之說。具有四種如上所引。
此經既具四如是義故於經初標如是也。問
理無二是何得有四。答諸法畢竟無說非權
非實。尚無一種何況有四。而權而實者權故
說三實故說一。權實備明則有四種。三觀心
明者即是三觀明四如是。華嚴云欲知如來
心但觀眾生心。若見如來心即見眾生心。如
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眾生一念無明因緣
所生之心即具四理。若觀心因緣生滅入空
即生滅如是即空。即假即中例說可知。問若
觀心具四應即是佛。答六即分別。進不叨濫
生增上慢。退免貧人數寶之失。


我聞者即
阿難等親所聞法故云我聞亦為三釋。一總
釋者親承音旨故。若傳從他聞多致偽謬。今
既親聞是則可信。群情承受無所致疑。大論
云隨俗說我和合稱聞。隨俗說我者學人傳
法。利生順俗說我。外不乖宜內不乖實。如用
[001-0569a]
金錢以買銅錢賣買法爾人無怪也。和合稱
聞者。耳根不壞作意欲聞情塵和合耳識即
生。意識分別種種所聞。因緣和合故稱聞也。
阿難等內則耳根聰利。外則對佛八音領納
無遺。故稱我聞。問大論云阿難是佛得道夜
生。涅槃明佛成道後過二十年方為給侍。自
爾之前說經阿難不聞。佛將涅槃為魔所蔽
亦不得聞。云何皆稱如是我聞。答大論云阿
難將欲結集法藏。合掌向涅槃處而說偈言。
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乃至
波羅奈。展轉聞者舍利弗問經云阿難修不
忘禪。得佛覺三昧以三昧力自能聞也。又報
恩云阿難從佛求乞四願。三如涅槃。第四願
者佛所說經未聞之者更請為說。佛可其願。
有所不聞重為說也。復次大論明結集法藏。
優婆離等各登高座皆稱如是我聞。未必並
是阿難也。問阿難但結集小乘亦大乘耶。答
解者不同。有言但結集小乘。諸大乘經是文
殊彌勒等所共結集。又言阿難亦結集共二
乘說大乘經。故大品付屬阿難。此經亦爾。其
不共者大菩薩集也。又云阿難亦結集不共
二乘人說。如正法念云。阿難有三種一阿難
賢二阿難持三阿難海。今謂阿難賢持三藏
教。阿難持持共大乘。阿難海持不共大乘。故
法華云。阿難聞佛授記即時憶念過去無量
千萬億諸佛法藏。如今所聞。亦識本願豈不
備持一佛之教。次別釋為二。一我二聞我亦
有四。一約三藏明我者。依薩婆多我但有名。
依曇無德說有假我。犢子明我在第五藏。是
[001-0569b]
等雖殊悉破外人計神我性說假名我。二通
教者如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我
之與色但有名字皆如幻化。三別教者以自
在為我。善於知見得無罣礙即我義也。又攝
大乘明自他差別識亦名似我識皆是別義
也。四圓教者中道佛性即我義也。中論云。佛
或時說我或時說無我。於佛正法中無我無
非我。此經云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真無我義。
大經云無我法中有真我。又云我與無我其
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是二十
五有真我也。前三是權我圓教是實我。問若
爾何得大論云隨俗說我。答三教隨情豈非
隨俗。若圓教明我即是佛性非隨俗也。三教
我聞並約耳根圓教明我。我即是聞。以點色
性說真我故離法性外無別能聞耳也。用教
約諸經明我多少如前可知。二明聞者大經
有四種。一聞聞二不聞聞三聞不聞四不聞
不聞。今恐此是四教辨聞。藏教即聞聞以小
生生大生故名生生。今亦得云少聞成大聞
故名聞聞。問大經生生是十二因緣相續不
斷。何以類解聞聞義耶。答彼經釋生具有兩
義。今不取約行但取約理。若約十二因緣相
續以明生生。即於聖人聞經不便。何者藏教
諸得道人生生已壞。但有報身。根塵和合故
稱聞也。二通教即是不聞聞。如夢如幻點空
說聞。三別教即聞不聞。所聞自在。何者世諦
死時即聞。聞死而生聞持隨有所聞。自在能
持故。攝大乘說有塵者應受識。即是別教大
乘明聞也。四圓教即是不聞不聞。大般涅槃
[001-0569c]
聞相盡也。問若無聞相云何說聞。答若聞相
盡都不聞者。佛住涅槃應都不聞法界音聲。
如法華明耳根功德相似聞相盡。十方無數
佛百福莊嚴相為眾生說法。悉聞能受持。況
分證聞相盡。聞十方佛法如雲持雨耶。妙覺
聞相究竟盡。一切法界所有音聲一時聞也。
故大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
此經亦云其聽法者無聞無得用四教約眾
經聞義多少亦類如是可知。問大論明佛法
無我何分四。若爾便是有我。答若定有我何
得四教之別。若定無我何得經教有此異說。
若其不許作此分別非但壞佛方便教門。亦
順諸不信者義宗。三約觀心類如是可知。


一時者四眾感教得道之時。此亦助成如是
可信。故大論云說時方皆為生信。亦為三。一
總解者大論云數時等實無陰入持所不攝。
但隨世俗說一時無咎也。言四眾感教得道
之時名一時者。若通論四眾感一期之教。始
終久近皆名一時。即是多時少時共明一時。
如戒序云。春分四月日為時。春分實有多時
但總束為一時也。若約得道明一時者。赴機
說教即入如苦忍一剎那。此約少時明一時
也。今約此多少總明一時。謂一期說法通是
一時之事也。就此為五。一約機發者。世善機
發即是多時出世機發即是少時。總此多少
皆名一時。二約佛說教者。三悉起教即是多
時用第一義即是少時。總此多少皆名一時。
三約機教合明一時者。亦以世出世善合為
多少。機教合故不在二時故名一時。四約四
[001-0570a]
眾得道明一時者。世與出世多少准上。總此
多少皆名一時。五約阿難聞經明一時者。約
佛說經多時少時。阿難聞非異時故名一時。
又阿難得佛覺三昧如前說。又解佛為阿難
重說即是聞經之時名一時也。二約教者。三
藏生滅一時。通教如夢幻一時。別教破時顛
倒。能分別數無滯礙也。攝大乘明數識攝阿
僧祇。明世識攝三世即是別教明一時也。圓
教約不思議法性明一時。一時入一切時一
切時入一時。如此經明。住不思議解脫菩薩
七日為一劫一劫為七日。法華明六十小劫
謂如食頃。華嚴明十一切等。一一教皆具五
種一時。約諸經多少類如是可知。三觀心者。
觀因緣生滅者心在定時能知世間生滅法相。
則一念慧眼開發見生滅之理。故名一時。若
非定心見理即前思後覺憶想顛倒。雖解生
滅不能見理。非一時也。若體空慧眼入假法
眼中道佛眼皆是定心。一念少時豁然開發
各見諦理名一時也。


佛在。佛是能說顯其
化主。亦為助成傳聞可信。何者九十六種不
足歸心。三乘聖人獨居不極說非究竟。今明
無師大覺朗然頓悟所言。誠諦從是聞經。稱
物機緣眾情忻愜。亦為三。一總明者舊稱佛
陀此言覺者。自覺覺他名之為佛。智論云佛
陀秦言知者。知何等法。謂知三世眾生數非
眾生數及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
覺知故名為佛。十號具足。亦名一切智人。佛
德無量稱名亦爾。今不具釋。所言在者住之
異名。大論云四種威儀住故名為住。住有四
[001-0570b]
種。一天住者謂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二梵
住者住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三聖住者
住三空四諦十二因緣理也。四佛住者住首
楞嚴等無量三昧力無畏等一切佛法。佛所
得法佛於中住。憐愍眾生示住毘耶離。別約
教者四教明佛已略在玄。但為化四種根性
現相亦四。如初成道乃至涅槃皆現四相。初
成道者如勝天王明。初坐道樹得成正覺。或
現坐草或坐天衣或處寶座或在虛空。即表
四教佛相不同。次明轉法輪現相不同者。華
嚴圓頓則現大小相。若鹿野轉生滅四諦即
脫瓔珞現老比丘。若說方等即現門內尊特
之身。或現門外塵坌之像。若說般若亦現門
內尊特之身及現種種佛身之相。以眾生疑
故現常身放常光明。若說法華但現尊特。若
說涅槃備現四種事同方等。如是隨緣現種
種身。一往大略言四種耳。次明身相不同者。
如像法決疑云。如來將入涅槃。是時大眾或
見如沙門像。或見威德相好端嚴。或見坐寶
蓮華說心地法門。或見身如虛空無有邊表。
此豈非表說四教。其功已訖將入涅槃現此
相也。此經既方等教攝。亦應隨機感見四種。
故長者子說偈歎云。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
神力不共法。問四教所見定如前不。答且一
往相對理在隨緣。若就障邊亦可劣身而說
勝法。如觀世音以種種形遊諸國土說大乘
法。豈況如來。次用四教明住義者隨教所辨
法門不同佛於中住憐愍眾生故示住毘耶。
三約觀心者。華嚴云欲見如來心但觀眾生
[001-0570c]
心。何者一心三觀圓觀三諦開佛知見。雖有
肉眼名為佛眼亦名種智。若用三智以不住
法住三諦三昧。亦是佛所得法。佛於中住。憐
愍眾生不捨道法。現凡夫事住世間法也。此
須善用六即分別。入大乘之要門也。


毘耶
離菴羅樹園此明方所。即是顯示說經之處。
助成勸信也。今為二。一通方所即毘耶離。二
別方所即菴羅園。通方所復為三。一約事者
此云廣博嚴淨。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
麗故名嚴淨。有師翻為好稻。出好粳糧勝於
餘國故也。有言好道國有好路。平正砥直。又
言好平道。其國人民好樂正道自敦仁義。不
須君主。五百長者共行道法。率土人民莫不
歸德故云好道。次對法門釋者隨前所翻即
以對之。廣博嚴淨者即是釋迦法身。本居寂
光其性廣博猶若虛空。功德智慧無諸穢惡
故云嚴淨。迹居人間詫廣博嚴淨之土。是知
非本無以垂迹。故居人間嚴淨之國。非迹無
以顯本。寄毘耶離說諸佛國永寂如空。以
顯遮那常寂本國。言好稻者釋迦本住大般
涅槃百句解脫。故法華云百穀苗稼普皆增
長。因其增長穀實得成。即是百句解脫之妙
果為好稻也。垂迹顯本類前可解。言好道路
者此表智度大道佛從來也。故大經云譬如
隘路不容二人並行。解脫不爾。多所容受即
真解脫。今釋迦居不思議法界大道即是多
所含容故名好道。垂迹顯本類前可知。言好
平道者思議之道作意而修不名好道。不思
議道自行真修任運理顯化他。如磁石吸鐵
[001-0571a]
無緣無念此是性好之道也。由本垂迹故名
好道。因迹顯本故居人間好道之國。說於心
淨佛土淨也。三約觀心者。一心三觀能觀心
性即知心性。猶如虛空即具福慧二種莊嚴
無染無著。畢竟清淨。是則心淨。故佛土淨。約
好稻者若觀心性即是百句解脫之本。名為
好稻。約好道路者若觀因緣中道即是行大
直道無留難。故無有眾魔群盜得入此道。最
勝故名好道。約好平道者若觀偏真盡苦涅
槃則於一切道法無好樂心。今觀圓真之道
則好樂一切。心無厭足盡未來際故名好道。二
別方所者。上通方所助證猶漫。今的舉所住
則助信轉明亦為三。一約事者肇師注云菴
羅是果樹之名。以菓目樹故云菴羅樹。其菓
似桃而非桃也。又云似㮈定非㮈也。又翻云
難分別樹。其菓似桃非桃似㮈非㮈故名難
分別也。此與大經意同。經云如菴羅菓生熟
難分。具有四句釋難分別。有師云此樹開華
華生一女。國人歎異以園封之。園既屬女女
人守護故云菴羅樹園。宿善冥薰見佛歡喜
以園奉佛。佛即受之而為住所。次對法門者。
佛住道品總持之法故云住菴羅樹園。何者
道品為樹念處為種子。正勤為生長如意為
芽生。五根如根莖五力如枝葉七覺為華八
正為菓。從七覺華起慈悲心。為諸眾生興大
誓願。因願勤行得發總持。故說總持以為園
也。大集云三十七品是名菩薩寶炬陀羅尼。
陀羅尼者此翻為總持。園持樹菓不致侵犯
故表總持。華中生女者即七覺華生慈悲女。
[001-0571b]
女用奉佛者表因中總持迴向佛果。佛受住
者由因成果。如佛所得佛於中住也。由本垂
迹故居菴園。用迹顯本住菴羅園。說不思議
總持之園苑也。難分別者如來住園表居中
道。三十七品雖非有無而似有無。如來住此
難分別理成於道品佛菩提果。如此妙果所
依之土七種方便之所莫測。表難分別之樹
也。三約觀心者三觀觀心心性不動。而修道
品因起悲誓。善根牢固成諸總持。即住園也。
故華嚴說菩薩有十種園即是道品園也。若
約觀心解難分別者。如大經明具有四句。若
修三觀觀不思議難分別理。亦有四種一自
有觀心都無所以威儀麁穬。如菴羅菓內外
俱生。二自有威儀齊整似如柔和。內觀之心
不證定慧。如菴羅菓外熟內生。三自有威儀
不足可觀而觀行淳熟入諸法門。如菴羅菓
外生內熟。四自有修一心三觀調熟身口。柔
和似得道相。三觀開發入諸法門。或成觀行
或成相似。如菴羅菓內外俱熟。是故行人難
可分別如菴羅菓也。問那得處處對法門以
約觀心。佛意豈然。答佛心如海眾流皆入。如
如意珠隨念雨寶。亦如淨鏡隨對像生。亦如
大地隨種生長。大經摸象各不能知。執見之
徒自謂己解諍論是非。寧會佛旨。若言經中
無對法門者。如普現色身問淨名言。父母妻
子親戚眷屬悉為是誰。大士答言智度菩薩
母方便以為父等。淨名既是在家菩薩何容
無有父母家屬。而不依事答悉約法門。當知
不起道法現凡夫事。雖現凡夫事皆內表道
[001-0571c]
法。亦如佛涅槃處在枯榮間。豈可直作樹木
之解。且佛誠說皆表半滿。今欲說不思議解
脫法門不捨道法。現迹同凡住於毘耶。豈不
表於極地所住法門。華嚴明十城十園豈止
直是世間城園。此經下文菩薩行品云。諸佛
威儀有所進止無非佛事。何得但作事解而
已不思諸聖善權祕密表發之事。又法華云
欲說是經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
然後於四眾中以無所畏心說。若彼經不對
法門者。欲講說時將不入佛殿昇佛座披佛
衣處眾說法得佛意耶。問法華中佛自解說
其義可然。今此城園佛不解釋何得師心對
法門耶。答若佛不釋不得厝意者。一切經文
何曾併是佛自解釋。若各師心豈皆有失。問
華嚴頓教可得約行明諸法門。此方等經及
小乘教何得亦約觀行明義。答此經既云諸
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約觀行豈
稱斯文。若不以毘耶菴園對諸法門則不得
約觀心解釋。何得於眾生心行中求諸佛解
脫。若不於心求解脫者云何得住不思議解
脫。若不住不思議解脫云何於一毛吼見諸
佛土變現自在。廣如不思議品。又豈得如華
嚴無量諸世界悉從心緣起。無量諸佛土皆
於毛吼現。若言小乘不得約觀心解者。何故
聲聞經中佛為牧牛人說十一法。一一內合
比丘觀心。如是等例豈非方等及三藏經對
諸法門觀心義也。問三觀四教懸釋此經。觀
前教後入文何得教前觀後。答論其玄旨教
從觀出。如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入文帖釋從
[001-0572a]
事入理。故先須四教消釋經文。尋文入理必
須觀行。故次點出三觀章門。一品一偈一句
無不皆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三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此下第六辨同聞眾。
此證阿難與諸聲聞菩薩天龍八部四眾共聞
豈謬傳也。就此為三。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
雜眾。問從小為初應先天龍。從大為初應先
菩薩。答小乘出家得道荷佛恩深故常在佛
側給侍陪奉。戒行自守物所歸信證經義親。
故須先辨。菩薩化他不恒佛側。和光利物難
可測量。世人但覩其迹莫知其本。證信義疎
故次辨也。天龍四眾結惑未盡猶居凡地。內
無得道之功外闕化他之利。證經為劣故後
辨也。復次此有所表。二乘滯空凡夫滯有。菩
薩不滯常行不二故處其間。故大經云凡夫
者有二乘者空菩薩之人不空不有。問何以
不歎聲聞德耶。答諸師解言既被彈呵無德
可歎。今謂不爾。菩薩亦彈何故即歎。又金剛
般若亦不歎德非為被呵。今恐是出經存略。
又云大之一字即略歎德。心大論云。若說小
乘但明比丘眾。說摩訶衍非但比丘必須菩
薩。如金剛般若但辨比丘不列菩薩。豈可金
剛是小乘經。但是出經者略。此經不歎意亦
可知。一明聲聞眾者初明比丘。即是通語人
類多種。如胡越不同。佛法出家皆名比丘。釋
此為五。一與.二大.三比丘.四眾.五數。一釋
與者此經云與。大品云共。與即是共。大論辨
七一明共。所謂一處一時一戒一心一見一
[001-0572b]
道一解脫。若釋法華須約本迹。今經既未發
迹。但因緣事解觀行而已。一處者同在菴園。
一時者一會之時。一戒者同得無作。一心者
俱得九定。一見者俱見四諦。一道者悉得無
學。一解脫者俱證有餘。二釋大者。若依梵本
應云摩訶。大論云摩訶或云大或云勝或云
多。大王所敬故名為大。勝九十六種故名為
勝。數至八千故名為多。今明外道有三種。一
一切智二神通三韋陀。具此三種名大外道。
佛對破此故於三藏說三念處。謂性共緣。能
修此三非但止破三種外道。得入性地證果
之時成三解脫。謂慧得好解脫心得好解脫
及得無礙解脫。名大比丘名大羅漢。若別對
者得慧名大得心名勝得無礙名多。三種具
足名波羅蜜。聲聞成就一切羅漢功德故名
為大。問得慧解脫即名大者。何須具三。答如
三德具故名大涅槃。而摩訶般若亦受大名。
三藏通教各有四門合有八種。皆名波羅蜜
聲聞。故名為大。若約觀心即就折體從假入
空而明觀也。此八種比丘毘曇成論各有一
種大比丘義。餘六不明。三釋比丘者或言有
翻或言無翻。言有翻者翻云除饉。眾生薄福
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
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言無翻
者名含三義。智論云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
一破惡者如初得戒即言比丘。以三羯磨發
善律儀破惡律儀故言破惡。若通就行解修
戒定慧。戒防形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虛。能破
見思之惡故言破惡。二怖魔者既能破惡。魔
[001-0572c]
羅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傳燈化我
眷屬空我宮殿。故生驚怖。通而言之三魔亦
怖。三明乞士者。乞是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
出家之人內修清雅之德必須遠離四種邪。
淨命自居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下。自卑乞
求資身以成清雅之德故名乞士。又解。破惡
是正義。下兩助成。何者受戒破身口惡業。怖
魔即破愛惡。乞士破慢惡。約觀行者次第從
於陰界入求法喜禪悅。資無漏慧命成盡無
生智斷之德。故名乞士。下文呵身子云。佛說
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離欲食而聞法乎。此具
三義一殺賊從破惡得名。二不生從怖魔以
受稱。三應供因乞士以成德。直言比丘則大
小未定。或在外凡性地學人之位。今言大者
即大羅漢。當知大之一字無所不含。即略歎
德也。四釋眾者。梵言僧伽此翻為眾。直一比
丘不名為眾。眾多共集名為眾也。律明四人
已上皆名為眾。如眾樹共聚乃名為林。智論
云僧有四種。一愚癡僧謂破戒放逸僧也。二
啞羊僧雖持禁戒不能分別三學開遮通塞之
相。有疑請決默然無對猶如啞羊。三有羞僧
者。若出家人修戒定慧。亦能分別為人開決。
但未發真居內外凡。自愧未能成就聖法謬
墮僧數。四事敬侍常愧自責。亦名事和僧。四
真實僧者。從苦忍去四果聖人皆名真實理
和僧也。前之二種雖有僧名既非事和不堪僧
事。後之二種堪行僧事。五明數者數有八千
事義可知。對行明數意則難見。菩薩者此
下第二辨菩薩眾證成同聞。何但聲聞。亦有
[001-0573a]
大菩薩及三萬二千。親承演說非謬傳也。文
為五。一明類.二辨數.三歎德.四累名.五總
結。初明人類者夫大乘行人通名菩薩。是大
乘行人之氣類也。具存西音應云菩提薩埵。
什師恐繁略提埵字但云菩薩。翻譯不同。阿
毘曇云。自覺覺他名為菩薩有云菩提云無
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
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
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
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
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
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
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若不如是己所修
持為無慧利。但三乘同名菩提二乘不名薩
埵者。無悲利物故不受斯稱。是則雖略二字
異乎二乘。其義宛然。藏通見真通名為道不
名薩埵。別圓見真如磁石吸鐵。非但止名菩
提亦即得名薩埵。故大經云一實諦者即是
大乘。若非大乘非一實諦。問前兩菩薩不名
薩埵何異二乘。答少有慈悲願行異二乘也。
四教菩薩具如玄義。此經多由衍三教意釋
歎德也。不用三藏者非衍正意。有時引出正
為比決大小不同。觀心明菩薩者約三觀分
別。折體入空起大悲心亦名菩薩。修後兩觀
任運即是菩薩義也。


三萬二千二辨數者依
事可知。表法難見未可定對。


眾所知識下
三歎德為三。一總二別三結。初總歎者即是
初標歎德章門。若無自行化他之德豈為眾
所知識。此諸大士隨緣利物荷澤無邊。十方
[001-0573b]
眾生莫不知識。聞名欽德為知。覩形敬奉為
識。但眾生有四根性菩薩即以四種化之。即
有四種知識。三藏三祇行滿百劫種相。大人
相現物所歸崇名眾所知識。通教八地。道觀
雙流神通利物名眾所知識。別教登地圓教
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現十界像。隨緣利
物名眾所知識。未橫遍十方竪高三土。為一
切有緣之所知識。今諸菩薩皆是補處。橫遍
竪高一切有緣之所知識。故云眾所知識。若
約觀心三觀心明即德高名稱。是則聞名欽德
覩形敬奉亦為眾所知識也。


大智本行下二
別歎德為三。一略歎自他德。二廣歎自他德。
三隣果歎德。一歎德為二。一略歎自行二略
歎化他。自行又二。一正歎二釋歎。初二句言
正歎者即是大智本行。解此或約一法或約
二法。約一法者大智即是本行也。依本起智
智即是行。故言大智本行。故法華云諸法從
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此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若南土舊解多
從八地約位帖釋。北方諸師從初地約位帖
釋。什師從下至上漸勝稱歎。解既不同未敢
偏用。何者南方引威神建立文證。故知初歎
八地。北方引七波羅蜜證歎初地乃至七地。
一往引證經文各便。若欲和通則碩乖違。但
經文對地處處有之。未足定執謂為得稱集
經者意。今謂一往多是歎上地之德。若歎上
地自攝於下。何者通論諸位行類是同。但上
得勝品下得劣品。今以勝攝劣不可以上下
各歎。如歎大智本行皆悉成就。金剛智滿始
[001-0573c]
名成就。豈可歎下。如歎能師子吼乃如雷震。
下地亦能有此演說何獨歎上。故知分別互
有所失。問近無等等豈非歎上。答今明諸德
皆歎上地須約隣果。故下結云如是一切功
德皆悉具足。若通下地無等之言約相待說
互有遠近。如法華明行處近處。下地亦名近
也。華嚴明十地智慧如爪上土。諸佛智慧猶
如大地。此則懸殊。今三教菩薩行類是同。而
教有所主各有淺深。通八地去但約二諦而品
有優劣。若約補處自攝下位。別登地去即是
三諦入佛智地。行類是同。但約品淺深分地
優劣。若歎補處即攝下地。圓教初住三諦圓
顯具於一切諸佛功德。但品位不同不無優
劣。若歎等覺即下位皆攝。但諸菩薩外隨所
感見聞不同。內則本迹高下難測。豈可定執
非但約教分別菩薩功德法門。或時內合觀
心欲令行者知勝妙功德皆從心出。是則諸
佛解脫皆於眾生心行中求。若約二法歎者。
大智歎解本行歎行。若解行互闕如目足互
失皆無所到。若解行具者如有目足即能到
池。故須雙歎所以歎解。云大智者只是觀解。
若入空出假。二智方便不名為大。中道觀解
一切種智名為大智。故大論云我今知力欲
演說大智彼岸實相義。當知大智即是觀諸
法實相之觀也。言本行者即是歎行。從大智
本一心具足諸波羅蜜。故大品云諸法雖空
而能一心具足萬行。金光明云一切種智而
為根本。無量功德之所莊嚴。當知自行雖有
多門。但略歎解行橫竪諸德磬無不取。問菩
[001-0574a]
薩未證極果。何得言皆悉成就。答果行未滿
因行已圓。故云成就。但約教成就其義不同。
三藏初緣生滅四諦發誓名大智。行六度行
名為本行。種相業成名悉成就。通教初緣無
生起誓名為大智。檀三事空乃至般若名為
本行。十地如佛名悉成就。別教初緣無量生
解名為大智。行無量波羅蜜名本行。十地等
覺名悉成就。圓教初緣無作發心名為大智。
一心萬行名為本行。十地等覺邊際智滿眾
事究竟名悉成就。權實可知。若觀心解約三
觀明。初觀觀生滅四諦。大悲弘誓名大智。用
觀行六度即是本行。此三藏教折假入空觀。
體假通教入假別教一心圓教。尋之可知。


諸佛威神二句二釋歎也。亦傍得成化他。此
正明佛加。金剛論云。於菩薩身佛與功德智
慧之力。故名加也。今明解行因圓正由諸佛
威神建立。智慧加解大智得成。功德加行本
行得成。內因雖是菩薩自修外緣必假諸佛
冥護。譬如種子。內雖自有雖生之因外無地
土日光風雨等緣豈得成實。菩薩亦爾。雖有
慈悲智慧精進禪定自行化他之因。若不假諸
佛慈悲地智慧光神通風說法雨。自行化他
之因豈得圓也。如大鵬影覆子得生長。故華
嚴云。八地欲沈空佛加獎觀方得發起。若約
觀心修三觀時必須懺悔請十方佛。若心志
者佛即加護自然行成。世有邪見學禪之人
但信有心佛不信諸佛威神所加。此正釋前
傍成後化他者。若加化他如華嚴明。法慧菩
薩說十住。諸佛放光加方乃得說。乃至金剛
[001-0574b]
藏說十地亦如是。此即成後為護法城。若約
觀心三觀既成。若欲利物必須懺悔請十方
佛威神建立。有感蒙加隨所利生如風靡草
為護法城下二略歎化他德為三。一歎化他
心二歎功成三釋歎。初二句歎化他心者。佛
法如城能為行人防非擬敵故名為城。若護
佛法即是護城。又解陰入界法。此法即空。即
空之理名涅槃城。眾生是王而種性具足恒
沙佛法。如城中人物。故文云一切眾生即大涅
槃即菩提相。但此妙理外為天魔外道之所
破壞內為通別見思所侵。菩薩為護眾生本
有涅槃之城不令妄起諸愛見也。受持正法
者即是四教之正法也。菩薩從十方佛聞此
教法得陀羅尼。總持無忘名為受持。將用此
法降魔制外。及破眾生內外愛見諸煩惱賊
護涅槃城。令諸眾生法王種性皆得安穩。恒
沙佛法不致散失。名護法城受持正法。約觀
心者假空空假護小涅槃。假中中假護大涅
槃。


能師子吼二句二正歎化他功成。大經
云佛性者名師子吼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
師子吼。師子吼者名無畏說云云。若約觀心三
觀若成所行如所說。說於四教心無怯弱。如
師子子若滿三年即能吼也。名聞十方者此
亦化他功成。化功既著十方蒙益咸共傳揚。
聲聞馳遠如大將破敵功名蓋世。


眾人不請
下三釋歎化他。眾人不請初二句此釋化他
之心為護法城也。菩薩悲誓豈待祈請。如寇
賊圍逼連官大將救其危急。何待城內來祈
請也。問若菩薩是不請之友者。佛何故待梵
[001-0574c]
王天帝請轉法輪。答菩薩尚不須請豈況於
佛。但是說法之儀生物慇重故須待請。問菩
薩不待請者凡是有心必應救不。答有緣即
赴非請有無支而安之。此釋受持正法。世人
以同志為友。菩薩善巧同物根緣。共修四種
四諦各得無漏道果。故法華云我等二人亦
共汝作。若開權顯實則同乘佛乘直至道場。
此即法親之友也。而安之者未安道諦令其
得安。如是四種眾生令安四種道諦。若開權
顯實皆令安住無上涅槃。故言友而安之。若
約觀心折體入空假名中道。此四種心不請
三觀。三觀自觀即不請友義。觀折成心令此
四心住四道諦。即是友而安之也。


紹隆三
寶二句此正釋。化他功成能師子吼名聞十
方。菩薩用無畏心說於四教即是紹隆四種
三寶。若頓赴圓機即入佛慧。初心成就一體
三寶增進不斷。乃至妙覺湛然安住。此即大
乘一體三寶常住不斷故言使不斷絕。若漸
教赴機次第明不斷者。初三藏乃至圓教一
體三寶不斷絕展轉興謝教權實。故菩薩用
此四教三寶引接眾生使佛種不斷。皆令安
住大般涅槃常住三寶皆是菩薩說法之功即
是能師子吼。化功歸己即名聞十方故言紹
隆不斷也。若約觀心紹隆不絕者若佛在世
紹隆三寶事如前說。佛去世後佛法付屬二
眾弟子。所以優田造像闍王結集育王度人。
若此相從三寶不絕。則彌勒出世真正三寶
紹隆不絕。若彌勒滅後亦復如是。若行人能
於今末世造立尊容書寫大乘度人出家。即
[001-0575a]
是相從三寶紹隆不絕。若住三觀之心觀此
相從三寶不滯空有人。第一義一體三寶紹
隆不絕故經云敬像如真佛得福亦復然。故
文云無離文字說解脫相。文字性離即是解
脫。解脫者即諸法也。賢愚經云未來多有破
戒比丘。猶應供養恭敬如舍利弗目犍連。所
得功德亦復無量。紹隆三寶功德最大。譬如
大臣治正國家功勳重大。菩薩紹三寶種使
不斷絕。功德無量十方諸佛說不能盡。



伏魔怨二句此即傳釋紹隆不斷。只由眾生
內有愛結外有鬼神六天魔王。內有諸見外
有十八六師及九十六種外道。能壞法城使
三寶斷絕今明菩薩化物內修禪定伏愛外用
神力降伏魔怨。內以智慧斷結外則說法制
諸外道。內外魔怨既伏內外外道咸歸則涅
槃城存。三寶不絕故得紹隆也。若約四教界
內愛見用生無生道諦禪定伏愛。智慧制見
界外愛見則用無量無作道諦定莊嚴伏愛。
慧莊嚴制見。故文云眾魔者樂生死。外道者
樂諸見。菩薩於中不捨不動故云眾魔外道
皆吾侍也。若降界內愛見魔外即護化城涅
槃。藏通三寶使不斷絕。若降界外愛見魔外
即護大涅槃城使。別圓三寶不斷絕也。故知
並是釋前化他。問界內可有魔外界外何得
有耶。答大經說八魔四內四外也。華嚴十魔
通界內外。分別可知。涅槃迦葉自歎云。自此
之前皆名邪見。則藏通三乘聖人皆名界外
魔外。故呵善吉云入於邪見不到彼岸。汝與
魔外一手作之。豈非界外有魔外耶。問聲聞
[001-0575b]
可爾菩薩云何。答華嚴明菩提心魔三昧魔
善知識魔。皆菩薩魔也。鴦掘魔羅訶文殊云。
外道亦修空。尼乾但默然即是界外外道。若
不爾者何故八千被呵不能加報。若約觀心
者假空空假觀成降伏界內魔外。假中中假
觀成降伏界外魔外。


悉已清淨下二廣歎
自他為二。一從此下訖不起法忍是廣歎自
行。二從已能隨順訖及心所行是廣歎化他。
歎自行為二。一斷德二智德。一歎斷德為三。
一總二別三釋。一總歎者明此菩薩結惑生
死皆斷。故言悉已清淨。結惑生死有二種。一
界內二界外。若三藏補處止伏見思未斷結
惑。通教補處雖除習氣界外見思未斷。別教
補處雖斷十一品無明餘三十一品在。此三
並非悉已清淨。圓教補處四十一品並盡。雖
餘一品有若微烟乃可得名悉已清淨。如地
持明。第九清淨淨禪至離一切見清淨淨禪
二障斯斷。菩薩依此禪故得大菩提果。故約
圓教補處說悉已清淨。若約觀心。假空空假
假中中假二處觀成界內惑盡。非悉已清淨
界外煩惱障盡名悉已清淨。


永離蓋纏二別
歎斷德。蓋謂五蓋纏即十纏。有言蓋纏所障
既近豈足以歎大菩薩德。今謂不爾。只約此
五蓋十纏開出一切界內外惑。離此更無別
能生惑。界內為枝界外為本。若離界內五蓋
具出八萬四千。何者貪欲嗔恚睡疑屬癡。掉
散是戒取即是等分。此四各出二萬一千合
八萬四千界。外根本類作宛然。問界外何得
有五蓋亦對八萬四千。答既有三毒何得無
[001-0575c]
五蓋耶。取涅槃即貪捨生死是嗔迷實諦是
癡。既有根本三毒則有根本五蓋。得具八萬
四千。今約教明離蓋不同。數人明蓋障於初
禪上界無蓋若成論明貪嗔二蓋並通上界二
論俱是三藏尚明蓋不同。若三藏菩薩離蓋
發禪與凡夫同。未足以歎補處之德。若通別
圓離蓋類悉已清淨。可知十纏開五百纏。分
別永離類蓋可知。若約觀心假空空假假中
中假。一處觀成離二蓋纏准上可知心常安
住無礙解脫三釋歎斷德。無礙解脫即不思議
解脫之異名也。故大論云於諸解脫中無礙解
脫最大。藏通皆云無礙斷解脫證。有師言。無
礙伏解脫斷此但界內思議無礙解脫。別教
十地亦言無礙道斷解脫道證。雖離界外見
思猶約定斷。非不思議無礙解脫。圓教明義
解惑相。即智不斷惑而究竟永離二種蓋纏。
故名無礙解脫。故文云不斷癡愛起於明脫。
心常安住者。若思議照寂非究竟安住。若不
思議寂照不二。住大涅槃名究竟心常安住
也。無礙解脫即大般涅槃之異名耳。次約觀
心。若別相三觀非究竟安住。一心三觀即是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也。


維摩經略疏卷第四



念定總持辨才不斷下二歎智德為三。一總
二別三釋成。一總歎者即是念定總持。若類
餘經悉歎三昧陀羅尼德。今歎念定總持即是
歎三昧陀羅尼也。以此雙標歎章者。念即念
佛三昧等諸三昧。菩薩得此三昧十方諸佛
常現在前。若得一心即名王三昧。何者若根
[001-0576a]
本觀練薰修並俗諦三昧。觀諦緣三空是真
諦三昧。自性等力及般舟一行首楞嚴等百
八三昧。皆中道一心三昧。名王三昧。故知歎
念定是歎三昧德也。約教者若折俗體俗入
真。但約二諦名王三昧。若從根本俗諦及真
諦。次第入中。即別教三諦名王三昧。若一心
圓入三諦即圓教三諦。三昧名王三昧。大論
出異家解三昧王三昧不同。意在此也。若約
觀心即三觀觀三諦成王三昧。任運可知。總
持者即歎陀羅尼德。此言能持能遮。持善不
失遮惡不起故名遮持。亦名總持。持諸善法
不漏失也。法華明三陀羅尼。一旋陀羅尼。二
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法音方便陀羅尼。旋
者旋轉也。轉假入空得入真諦。但破界內即
屬通教。一心圓破即屬圓教。百千萬億者即
是從空入假。旋轉分別破塵沙惑顯出恒沙佛
法。若別破界外無知則是別教。一心圓破即
圓教也。法音方便者即是二觀為方便。得入
中道。次第斷入中是別教意。不斷無明一心
圓入中道即圓教也。又法音方便者得此陀
羅尼即解一切言音。亦能一音說法隨類得
解。得此三陀羅尼即入無礙陀羅尼。具足一
切陀羅尼也。問此經歎補處。何得約初心而
釋。答發心畢竟二不別。故但後心入三諦無
礙。橫廣細極竪深窮源。即是補處無礙陀羅
尼也。問三藏菩薩有陀羅尼不。答如尸毘王。
得歸命救護陀羅尼。當知亦有諸小陀羅尼
也。輪王尚得況於菩薩。問聲聞得不。答其既
入滅故不須也。約觀心陀羅尼三觀類作易
[001-0576b]
見。辨才者即四辨也。大品七辨大集二十四
辨華嚴四十辨。約教明四辨者。初約三藏。生
滅四諦名字之法無滯。即法無礙辨。於四諦
義無有滯礙即義無礙辨。達六道言辭亦同
其語。說生滅四諦言辭無滯即辭無礙辨。若
稱根緣於生生不可說四悉赴機。說無窮盡
即樂說無礙辨也。辨是辨了才即才能。以蜜
助藥服之者易才助。又言。化道無壅。通約
無生。別約無量。圓約無作。類解可知。言不斷
者不盡也。法義緣苦集知病無盡。又法義緣
道滅識藥無盡。辭及樂說即授藥無盡。復次
從生滅辨起無生辨乃至無作。無作四辨如
風於空中。說法無障礙。故言不斷。約觀心修
四辨義類解可知。


布施至具足二別歎智德。
還從定慧開出七度。從定開四慧開方便故
言別也。若作十度對十地者。開禪出力願開
般若出方便及智。若約教者德約四四諦。修
布施等即四教明七度也。言無不具足者皆波
羅蜜。波羅蜜者翻事究竟亦云到彼岸。布施
乃至方便皆事理究竟。見檀等法界即究竟
彼岸。故云無不具足。觀心七度者一心三觀
不見慳施。乃至不見巧拙。而能善巧分別慳
施。乃至巧拙冷然自曉。即無不具足也。



無所得二句三歎位釋成。逮之言及不起者。
不起內外煩惱生死無境可觀。故名不起法
忍。即是大無生忍。亦名寂滅忍。無所得者。大
品云無所得以為得即是得無所得。仁王五
忍瓔珞四忍。兩經雖殊俱明寂滅忍。寂滅忍
有上下。若金剛心名下忍佛地名上忍。若開
[001-0576c]
十地別出等覺亦得作三品謂下中上。今歎
隣果復言逮者。當逮下忍也。約教各明四忍
者。三藏無文義作亦有四忍。初祇為伏二三
祇為順。百劫為無生三十四心名為寂滅。通
教乾慧名伏性地名順。從須陀洹乃至九地
名為無生。十地如佛名為寂滅。別教鐵輪名
伏三十心名順。初地至九地名無生。十地金
剛心名寂滅。圓教五品名伏鐵輪名順。初住
乃至九地名無生。十地金剛心名寂滅。通論
圓教初心已上並具四名。故仁王云。從初發
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普賢賢首意在此也。
問下文歎淨名但言無生。當知不起法忍只
是無生。何以用寂滅釋不起法忍耶。答在因
讓果說名無生。若通論無生只是寂滅之異
名也。故大經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
滅名大涅槃。故文云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
寂滅義。若然者寂滅即是無生何所疑也。約
觀心者一心三觀三諦。惑不起者即是修不
起法忍。故法華云著如來衣。如來衣者柔和
忍辱心是。


已能下二廣歎化他為二。一內具
化他之法二正明化他。初為三。一明內具。二
明外具。三總釋內外。如大論云。內具智慧名
為力外用無怯名無畏。若內智不明外儀不
具。處眾有畏何能伏物。若內外備足所化皆
從。初明內具化他法者。即是已能隨順。隨順
有三。一順佛。二順理。三順根緣。佛為眾生轉
四法輪。菩薩隨轉即順佛也。因緣生滅即空
假中。順理而解。順解而說名順理。根性雖多
不出四種。赴機無謬名順根緣。復次順解而
[001-0577a]
說是順實智。順眾生說是順權智。順佛方便
是順權實二智也。今言隨順具此三義也。轉
不退法輪者。四種四諦是輪體。用四悉檀為
轉也。有四種不退。一事不退法輪轉生滅四
諦。二位不退轉無生。三行不退轉無量。四念
不退轉無作。若三藏但事者。以三藏教明不
退位不取斷結。但言不生四惡道。不受女人
身。不生邊地。諸根具足。得宿命智。具此五事
名為跋致。通教初果已去齊羅漢位不退。七
地行不退八地念不退別教以住行向對三
不退。地證念不退向但修耳。圓教者一心具
三不退。初住法身不墮前位名位不退。具一
切行名行不退。念念流入即念不退。約別相
三觀者以空假中對三不退。約三別判此義
猶疎。今約一心正觀中道名位不退。雙照二
諦名行不退。自然流入名念不退。善解法相
知眾生根者。善解法相是如法相解。知眾生
根性名識病。善解四種四諦之藥善知四種
眾生之病。以此化他無差機之失。十力中有
是處非處力。即是如法相解。有知根力。即是
知眾生根。皆是內力具足也。


蓋諸大眾二
句二明外具化他法。以無緣慈覆十法界故
言蓋諸大眾。又蓋之言過深達四種四諦。出
過不達之上故也。得無所畏者。慈悲福慧能
蓋一切故無所畏。即是釋外用無怯無畏法
也。


功德智慧下三總釋內外化他法為三。
一釋內心無畏二釋外用無畏三結成無畏。
初二句釋內心者。具二莊嚴能師子吼釋成
內心無畏也。心即是自性清淨心亦名法身。
[001-0577b]
福慧能顯出自性清淨心。故言以修其心。還
用莊嚴自性清淨心。即具二嚴莊嚴法身。四
教福慧三權一實。總此權實以修其心。故心
無所畏也。


相好至飾好二釋外用無畏法者。
種性色身物所尊重。如迦旃延子所明種三
十二相業。小福所致。何足為奇。故非第一。通
教約真修相。諦理未極相非第一。別教以緣
修。緣修是智障故相亦非第一。圓教相好者。
法身若顯相好具足。故法華云。深達罪福相
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法身
具此妙相眾生無由能識。為顯此相故於應
身示白毫相。表中道理。示紺眼相表無緣悲。
餘各有表。故知此相即是法身三十二相。色
像第一者法性色也。大經云妙色湛然常安
住。不為生老病死遷。此之妙色於諸色中最
為第一。現十界像如如意珠。應色表真真色
第一。應佛身色於所化身色亦第一也。捨諸
世間二句傳釋前真相好也。非捨世間嚴飾
之具。若捨此者外道亦能。何足可歎。今言捨
者三藏菩薩捨人天飾好。百劫種相為菩提
器。通菩薩捨有所得心世間嚴飾。故大論破
百劫相。金剛般若云。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
道。別教菩薩捨界內空心飾好。用界外緣修
修相好也。圓教菩薩界內外修皆世飾好悉
皆併捨。法身若顯即是真相。故云相好嚴身
色像第一。豈同虛妄修因世間飾好。


名稱
高遠逾於須彌三結成為二。一結外二結內。
初二句結外無畏者。菩薩外化遍十方十界
名為高遠。又解。通別教佛如須彌山。今圓教
[001-0577c]
金剛心高兩教佛。故言逾於須彌。又須彌盤
固高遠如法性不動理高。無上智有顯理之
功。故言逾於須彌也。


深信堅固二句二結
內無畏法也。信有二種。一聞二證。四教分別
各有依次。今但約圓。若五品弟子一向聞信。
信不思議三德之理。六根清淨亦聞亦得似
證。初住已上亦聞分證。佛地但證。今諸菩薩
既居高位二信圓深。故云深信。言堅固者二
信不為內外之所壞也。猶若金剛譬顯深信。
金剛二義。一利徹本際。內合二信定慧利用
窮實際也。二體堅萬物所不能壞。譬二信煩
惱生死所不能損。


法寶普照下二正明化他
為三。一放光說法明化他二正說法明化他。
三明進修化他門。初為二。一正明放光說法
二明釋成。初又為三。一放光。二說法。三釋歎。
一放光者明菩薩悲智緣三諦理。生善法寶
用化一切有緣。言普照者入放光三昧普光
三昧故能普照。若諸凡夫應以世善光照。若
出世善及出世上上善而得度者。菩薩隨其
所應用何三昧放善法光各令得度。故華嚴
思益大品悉云。佛有光明名無慳。若放此光
照慳眾生即能行施等。如是種種利益令其
得道。若一光除慳一光除嗔是別教意。不名
普照。若放二諦光亦不名普。今諸菩薩只放
一光具一切光照一切處。十界眾生各得利益。
隨機入道故名普照。問光照云何能破惡生
善。答譬如薰藥烟觸病苦即除身得安樂。光
觸亦爾。以此光從諸善法而出隨觸苦除。故
文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


而雨甘露二明說
[001-0578a]
法。甘露是諸天妙藥服之不死。中論云實相
名天甘露。能令三乘同得聖道。實相甘露即
有二種。一真二中。眾生應以何實得度雨何
甘露各令得益。此諸菩薩但說中道實相甘
露。隨其偏圓所得不同。故法華云佛平等說
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


於眾言音
微妙第一三明釋歎。雨甘露雨何故能說甘
露法雨。以有微妙之言音也。如法華欲以一
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鐵輪尚爾何
況補處。而不能以一音遍滿隨類各解普獲
其利。降佛已還莫能過者故言微妙第一。又
解。法性言音故微妙第一。


深入緣起下二
明釋成放光說法為二。一明入緣起歎智慧
以釋成。二斷諸邪見下歎斷德以釋成。初文
者所以放光說法利益深普。良由智能深入
緣起。緣起有二。一生死。即是無明十二因緣
一切生死。二解脫緣起。是觀因緣智起一切
佛法。今明深入者。深入生死緣起即成佛法
緣起。故大經云十二因緣有四種觀。若深入
者得上上智了了見性。何者若觀因緣生滅
即三藏意。即空通教意。入假破界內外塵沙
進入中道。破十一品無明是別教意。並非深
入。圓教菩薩一心圓觀。從初住至補處破四
十一品。乃名深入。是諸菩薩並入十二因緣
正報緣起。亦入依報成壞緣起。以深入故。是
以能說因緣實相。甘露深信之義意亦顯也
斷諸至餘習二歎斷德。釋成放光說法者。只
以自無惑闇能普放光照眾生闇。只以自
無繫縛能雨甘露解眾生縛。令斷有無二邊
[001-0578b]
邪見。邪見有二。界內界外。界內六十二等皆
屬有無。界外種種諸見亦屬有無。今總界內
屬有邊界外屬無邊。故大經云凡夫者有二
乘者無。菩薩之人不有不無。正見中道則破
二邊一切邪見。故言斷諸邪見等。又解。正觀
中道破真俗二邊。至金剛頂邊際智滿。中道
體顯三惑方盡。無復餘習者。圓教始從初住
終至法雲。圓斷諸見猶有習在。等覺入重玄
門千萬億劫重修凡事。見理分明習氣微薄。
事等微烟故名無復餘習。如以少鹽投於大
河無復醎味。故大論云。有無二見滅無餘。諸
法實相佛所說。常從但云斷界內二見。用地
論別義。登地離凡夫我相障斷有無二見。豈
得消此經文。問此有何過。答藏通見道即斷
諸見。別教登地斷界外見。並不可歎補處之
德。優婆塞經云九地斷見習十地斷愛習。地
持云離一切見清淨淨禪。此據等覺。故今約
之以消此文。一家圓斷義轉分明。


演法至過
量二正明說法歎化他。初雙舉兩譬歎化他
成就。後一總歎化他功德。初譬云師子吼者
名決定說。說諸眾生皆有佛性。演法無畏者。
演之言廣心無怯弱故名無畏。能於四不可
說以四悉赴緣廣起四教。猶師子吼譬演實
相甘露法門得無所畏也。如師子吼時非但
不畏禽獸。亦能令香象失糞飛者墮落。此諸
菩薩演甘露法非但於諸魔外及諸眾生心無
怯弱。亦能令魔外失愛見糞高心墮落。亦令
一切愛見皆滅。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次譬
雨甘露法雨能令生善。大論具出四種法師。
[001-0578c]
雷喻多聞雨喻美行具在論文。今明雷以驚
蟄雨以潤生。說甘露法雨震八音雷。用驚二
邊邪見之蟄。使一切善根萌芽開發。謂三草
二木一地所生。使一切行人宿善開發故也。


無有量已過量二句次總歎化他功德。無有
量者。此諸菩薩神通智慧放光說法十方所
化無有限量。七種方便所不能量。已過量者
過圓十地所化之量也。


集眾法寶下三進修
化他法。明諸菩薩化功雖大。未證極果。猶須
進修化他之法。即是等覺。千萬億劫入重玄
門修化他行。重玄門者地持云。入住起力禪
捨復入力禪。入者從凡心入一切法門乃至
上地。起力者從等覺地起入一切法門。住者
隨住一法門即住一切法門。捨復入力者百
千萬億劫重修也。故法華彌勒歎下方菩薩
云。善入出住無量百千三昧等。如海導師者。
將導眾人入海採寶眾人得寶。亦已自獲。菩
薩入生死海非但能令眾生得佛法寶。化功
歸己入重玄門法利亦多。故此經云不入大
海不得無價寶珠。菩薩不入煩惱巨海則不
能得一切智寶。了達諸法者。入重玄門內慧
增進了達。是智之異名。諸法即十界之法也。
深妙之義者十法界法二諦三諦之理甚深。
故名為深。見三德不縱不橫故名妙也。善知
至所行二句正明菩薩住重玄門。增進外見
所化眾生根緣。此諸菩薩得真天眼常在三
昧。不以二相見諸眾生。死此生彼名往。死彼
生此名來。言所趣者知善惡業緣之因趣受
報好醜之果。及心所行者用種智之力知其
[001-0579a]
宿世習因所行。三草二木一地所生根性不
同。三草二木即七方便。一地所生即圓根緣。
前明用藥今明知病。既識藥知病即能隨病
授藥。故知住重玄門化他之德轉深大也。


近無等等下三約隣果歎德為三。一歎自行。
二歎化他。三總釋成。自行為二。一歎智德二
歎斷德。初為二。一總二別。一總歎自行智德
者。即近無等等佛自在慧。言無等等者十方
諸佛無與等者。今等諸佛故言無等等也。約
理者實相之理無能與等。


佛種智圓極能等
實相。故言無等等。又若圓教初住雖發真見
理得無等法。猶有四十一品無明去妙寶尚
遠。不名隣果。約佛約理猶非近無等。豈得與
無等等。金剛心菩薩約佛約理皆近故言近
無等。見理已圓故云無等等也。若約教傳作
可知。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別歎自行智德。
如大論解。此有二。一云菩薩自有無畏不共。
二云菩薩分得佛力無畏不共。補處如十四
日月。佛如十五日月。相隣近也。若約教者如
三藏。明十力無畏名同大乘。毘曇釋不共法
別立名教。故大論彈云。力無畏名既同大乘。
不共何得別立。今但約斷伏分別同異。名義
非妨。通教約照二諦。八地分得十力無畏等。
故云近無等。十地如佛故云無等等。別教初
地分得十力等法名近無等。十地所得十力
等法名無等等。圓教初住已上分得力無畏
不共等法名近無等。華嚴明初住。云得如來
是處非處等十力智也。今取至等覺位乃至
近無等。近佛十力無畏等法也。因用已圓即
[001-0579b]
無等等也。前教並非云。佛自在慧者佛慧中
無無明。故究竟自在。菩薩雖有無明猶如微
烟。將得佛慧故以此為歎也。


關閉一切諸惡
趣門此歎自行斷德。惡趣門者惡趣雖多不
出二種緣集。藏通見空關閉有為惡趣之門。
別圓見不空關閉無為惡趣之門。此諸菩薩
見中道之源能閉有無一切諸惡趣門。或屬
歎化他關閉眾生諸惡趣門也。


而生至服行
二歎化他。若開修羅即是六道。若三藏帶結
願生。或用神通示五道身。於染淨土教化眾
生。通教七地界內結盡。願扶餘習五道示身。
亦神通生也。別地已上圓住已上得一身無
量身。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即是二十五
三昧力薰生二十五有也。今是補處慈善冥
薰隨機應現五道利生。義論亦現界外諸土
之身。化彼眾生。為大醫王善療眾病者。既生
五道意在利物治眾生病。對小明大。三教菩
薩及圓下地皆是小。醫今諸菩薩力用隣佛
名大醫王。治界內外不善業病。應病與樂者
用四悉檀說四法藥。令得服行者眾生聞法
斷界內外結。得大小乘聖道解脫。


無量功
德至不唐捐三總釋成隣果歎得。無量功
德皆成就者釋自行滿。無量佛土皆嚴淨釋
化他滿。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者。法身非色非
聲隨感見聞。必獲其益。令得世間出世間樂。
諸有所依亦不唐捐者。唐虛捐棄亦失也。釋
自行者隨心所行任運契理必成勝因。感果
不失故不虛棄也。釋化他者眾生雖不入第
一義不失三悉檀。歸向生善破惡獲利。及化
[001-0579c]
功歸己並不虛棄。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三結成歎德。如上所歎皆悉成就。若依南北
摘句配地豈得一切皆悉具足。一家解釋理
自冥會。又解菩薩功德無量無邊。如上所歎
數十句耳。豈可具述。


其名曰下說法王子
四累名證成同聞。雖歎勝德不的顯名莫知
其人。故略出五十二人以證同聞也。若約四
教事轉繁多。今略就三觀釋名足知大況。等
者以二觀入中。即是平等故云等觀。不等者
但照二諦無量殊別不等觀。等不等者正觀
中道雙照二諦。入中名等照二不等。體用合
論名等不等。須用六即則不混濫。一切眾生
即是實相名理等觀。聞實相名深知其理是
名字等觀。若觀中道通達無礙即觀行等觀。
發相似解。即相似等觀。若發真明名分證等
觀窮實相源名究竟等觀。今此乃是分證位
隣究竟故名等觀也。不得聞觀心即是。而便
混濫生增上慢作菩薩旃陀羅。若不受此語
即是不信諸大乘經了義之說。下去一一名
下皆先加一心三觀。然後依文。如言一心三
觀即能觀心性等。定自在王者能觀心性名
為上定。得此上定於一切法即得自在。如世
國王。法自在者正觀三諦心無滯礙。於十法
界法而得自在。法相者觀十法界三諦法相。
光明者此之慧光能顯實相故也。光嚴者心
智光明莊嚴法身也。大嚴者觀於心性。其性
廣博猶如虛空。境大智大以嚴法身。寶積者。
觀心雖空而具足萬行。萬行眾寶積之於理。
故名寶積。辨積者與法性相應即具四辨蘊
[001-0580a]
積也。寶手者觀心成就即具權實二智之寶手
也。寶印手者觀實相印印觀智手也。常舉手
者正觀心手上求佛果。常下手者觀智之手即
無緣大慈下化眾生也。常慘者住正觀心悲
愍眾生。喜根者得如來藏大喜遍心。喜王者
得中法喜所願自在如世王也。辨音者分別
十界殊方異音通達無礙。虛空藏者觀於心
性。猶如虛空無所積聚乃名為藏。執寶炬者
觀道品寶炬照顯心源也。寶勇者見諸法寶
能於生死意而有勇。寶見者觀實相寶了了
見性。帝網者譬如帝釋網目無量。正觀三諦
具足無量諸法之網。網諸煩惱及諸眾生。明
網者正觀心性。智網光明網諸煩惱及諸眾
生。無緣觀者觀於心性。真修體顯無緣無念
寂而常觀。慧積者觀於實相。具智慧聚。寶勝
者正觀之寶。勝方便之寶。天王者得第一義
天自在如王。壞魔者觀於心性能壞二邊八
魔。電德者見中道迅速即成三德。如夜見電
光即得見道。自在王者得真我性。於一切法
自在如王。功德相嚴者正觀心性具一切法
莊嚴法身。師子吼者得見佛性成師子吼三
昧也。雷音者正觀心性中道。多聞美行如雷
震吼。驚一切二邊氷執蟄也。山相擊音者如
二山相擊音遍四方。境智相應出四辨之音
也。香象者無煩惱毒臭。能以慈力荷負一切。
白香象者法性之本本無黑惡。理淨智淨五
分身香起諸慈悲荷負一切。如白香象。常精
進者見法性常住成無作正勤。不休息者觀
空不空不住偏空化城而休息也。妙生者觀
[001-0580b]
於心性不生。則一切法不生而般若妙生。華
嚴者福慧因華莊嚴法身。觀世音者如請觀
音云。觀於心脈使想一處即見觀世音也。得
大勢者正觀心性降制界內外魔怨外道。梵
網者正觀清淨法網。網諸煩惱及一切眾生。
寶杖者具福慧二種為寶杖。策發進趣菩提
果所。又云眾生憑杖求入中道也。無勝者得
實相法世出世智莫之能勝。嚴土者心淨則
佛土淨也。金髻者實相慧明如金。髻者即權
智也。以嚴心首故云金髻。珠髻者即實相智
慧。如法華王。解髻中明珠與之與之者權智
也。彌勒者得無緣慈慈攝一切也。文殊師利
者若見佛性即具三德。不縱不橫故云妙德。
如是等菩薩隨觀標名引物歸心。一人各具
一切觀門。名字互通。即字等語等身等法等。
如是解者於心觀中見諸佛菩薩。故法華云。
若人有能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
比丘僧并諸菩薩。華嚴云十方諸如來同共
一法身一見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故諸佛菩
薩皆約觀心明也。問凡夫觀心何得用釋佛
菩薩義。答此經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
中求。若執文字離心而求佛菩薩解脫者。可
謂抱石投淵夜遊去燭。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第五大段結眾數。問此諸菩薩定皆是十地
等覺位不。答北方諸師從初地至十地。南土
諸師云是八地九地十地也。復有師例如大
品云。皆補處也。今謂不爾。前明本迹高下莫
測何須定判。
維摩經略疏卷第一
[001-058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