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h0015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唐-玄奘 (master)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無依行品第三之一



爾時,會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
[003-0735a]
住第十地,具諸菩薩摩訶薩德——即從座起,
合掌禮佛,而說頌言:


「 「功德藏慧海,
 我今問所疑,
 願慧海垂聽,
 為我除疑滯。
 我等今渴仰,
 德藏勝法味,
 及最上義味,
 舉眾咸欲聞。」」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如來今者恣汝意問,
當隨問答,令汝心喜。」


大梵天言:「唯然。世尊!」
以頌問曰:


「 「利慧修定者,
 安住不放逸,
 為住勝義諦?
 為依止生死?
 晝夜於法義,
 精勤而誦習,
 為渡煩惱海?
 為退墮惡趣?
 勇猛勤營福,
 為定趣涅槃?
 為處生死中,
 退墮於惡趣?
 聰慧剎帝利,
 成就十種輪,
 為沈生死中?
 為當升佛果?
 雜染心難伏,
 諸煩惱所亂,
 以何淨其心,
 修定福誦業?」」



爾時,世尊告彼天藏大梵天曰:「善哉,善哉!汝
善辯才能問斯義;汝於此法已作劬勞,汝
於諸行已得圓滿,汝於過去殑伽沙等佛
世尊所,已勤三業,興隆正法,紹三寶種;今
為饒益無量眾生,復問如來如是深義。


「善
男子!有大記別法名無依行,過去一切諸
佛世尊,為欲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
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
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
法。現在十方諸佛世尊,亦為成熟諸有情
[003-0735b]
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
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
依行大記別法。未來一切諸佛世尊,亦為成
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
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
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汝於過去諸如
來所,已具得聞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我於今
者亦為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
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
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汝應
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爾時,
天藏大梵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大梵!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
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成,尋
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乘隨
成一乘。何等為十?一者、世有一類,雖欲
修定,而乏資緣,經求擾亂。二者、復有一類,
雖欲修定,而犯尸羅,行諸惡行。三者、復有
一類,雖欲修定,而顛倒見,妄執吉凶,身心
剛強。四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心掉動,
不順賢聖,諸根輕躁。五者、復有一類,雖欲
修定,而離間語破亂彼此。六者、復有一類,
雖欲修定,而麁惡語毀罵賢聖。七者、復有
一類,雖欲修定,而雜穢語及虛誑語。八者、
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貪嫉於他所得
利養、恭敬,心不歡悅。九者、復有一類,雖欲
修定,而懷瞋忿於諸有情,心常憤恚。十者、
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邪見撥無因
果。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
[003-0735c]
者,隨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
成,尋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
乘隨成一乘。


「復次,大梵!又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
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使先成,尋
還退失。何等為十?一者、樂著事業。二者、樂
著談論。三者、樂著睡眠。四者、樂著營求。五
者、樂著艶色。六者、樂著妙聲。七者、樂著芬
香。八者、樂著美味。九者、樂著細觸。十者、樂
著尋伺。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若
修定者隨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
使先成,尋還退失。若不能成諸三摩地,雖
集所餘諸善法聚,而有是事,追求受用信
施因緣,發起惡心心所有法,於諸國王、大
臣等所犯諸過罪,或被呵罵、或被捶打、或
被斷截肢節手足。由是因緣,或成重病
長時受苦、或疾命終於三惡趣,隨生一所,
乃至或生無間地獄,如嗢達洛迦、阿邏荼
底沙、瞿波理迦、提婆達多,如是等類,退失
靜慮,乃至墮於無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
大苦。」


爾時,世尊告阿若多憍陳那言:「吾聽
汝等,給阿練若修定苾芻,最上房舍、最上臥
具、最上飲食,一切僧事,皆應放免。所以者何?
諸修定者,若乏資緣,即便發起一切惡心心
所有法,不能成就諸三摩地,乃至墮於無
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大苦。修定行者,若
具資緣,諸三摩地未成能成,若先已成,終不
退失,由此不起一切惡法,廣說乃至不善尋
伺,往生天上證得涅槃。修定行者,若未成
[003-0736a]
就諸三摩地,初夜、後夜當捨睡眠,精進修
學,遠離憒閙,少欲知足,無所顧戀,一切貪、
瞋、忿覆、惱害、憍慢、貢高、慳悋、嫉妬、離間、麁惡、虛
誑、雜穢、一切人間嬉戲、放逸,皆悉遠離。如是
行者,應受釋、梵、護世四王、轉輪王等,讚歎、
禮拜、恭敬、承事奉施百千那庾多供,況剎常
利、婆羅門、茷舍、戍達羅等。未得定者,尚
應受此讚歎、禮拜、恭敬、承事奉施供養,何況
已得三摩地者!」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 「修定能斷惑,
 餘業所不能,
 故修定為尊,
 智者應供養。」」



爾時,天藏大梵天言:「大德世尊!於佛法中
而出家者,若剎帝利大臣、宰相,以鞭杖等捶
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
或斷其命,為當合爾?為不合耶?」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諸有情於
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鬚髮被片袈裟。若
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
依俗正法,猶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
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或斷其
命,況依非法?何以故?除其一切持戒多聞
於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諸惡法,
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
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為種種煩惱所勝,
敗壞傾覆。如是破戒諸惡苾芻,猶能示導一
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
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


「又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
而諸有情覩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
[003-0736b]
當獲無量功德寶聚。何等為十?謂我法中
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或有見已,
生於念佛、慇重、信敬、殊勝思惟,由是因緣
終不歸信諸外道師書論徒眾,乃至能入
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聖戒
殊勝思惟,由是因緣能離殺生、離不與取、
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生放逸
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
已,生念布施殊勝思惟,由是因緣得大財
位,親近、供養、正至、正行,乃至能入離諸怖
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忍辱,柔和質
直殊勝思惟,由是因緣便能遠離離間、麁
惡、雜穢、瞋忿,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
城。或有見已,生念出家、精勤修行殊勝思
惟,由是因緣能捨家法,趣於非家,勇猛、精
進、修諸勝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
城。或有見已,生念遠離諸散亂心靜慮等
至殊勝思惟,由是因緣心樂山林、阿練若
處,晝夜精勤修諸定行,乃至能入離諸怖
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念智慧殊勝思
惟,由是因緣欣樂聽聞讀誦正法,乃至
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或有見已,生
念宿殖出離善根殊勝思惟、軟語慰問,乃
至禮足,由是因緣當生尊貴大勢力家,無
量有情咸共瞻仰,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
槃城。


「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
戒行,而諸有情覩其形相,生此十種殊勝思
惟,當獲無量功德寶聚。是故一切剎帝利王、
大臣、宰相,決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
[003-0736c]
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
命。


「復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
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
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為種種煩惱所勝,
敗壞傾覆。如是苾芻,雖破禁戒、行諸惡行,
而為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
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
導無量功德伏藏。如是苾芻雖非法器,而
剃鬚髮,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
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
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
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
尚不許轉輪聖王及餘國王、諸大臣等依俗
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
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


「大梵!
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雖於我法毘奈耶中
名為死尸,而有出家戒德餘勢。譬如牛麝
身命終後,雖是無識傍生死尸,而牛有黃,而
麝有香,能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破
戒苾芻亦復如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
為死尸,而有出家戒德餘勢,能為無量無
邊有情作大饒益。


「大梵!譬如賈客入於大
海,殺彼一類無量眾生,挑取其目,與末達
那果和合擣簁成眼寶藥。若諸有情盲冥無
目乃至胞胎而生盲者,持此寶藥塗彼眼
中,所患皆除得明淨目。破戒苾芻亦復如
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尸,而有出
家威儀形相,能令無量無邊有情,暫得見者
[003-0737a]
尚獲清淨智慧法眼,況能為他宣說正法!


「大梵!譬如燒香,其質雖壞,而氣芬馥熏他
令香。破戒苾芻亦復如是,由破戒故非良
福田;雖恒晝夜信施所燒,身壞命終墮三惡
趣,而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謂皆令得聞於生天涅槃香氣。是故大梵!如是
破戒惡行苾芻,一切白衣皆應守護、恭敬、供
養。我終不許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
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
其命。我唯許彼清淨僧眾,於布薩時、或自恣
時驅擯令出。一切給施四方僧物、飲食、資具
不聽受用;一切沙門毘奈耶事,皆令驅出
不得在眾。而我不許加其鞭杖,繫縛斷
命。」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 「瞻博迦華雖萎悴,
 而尚勝彼諸餘華,
 破戒、惡行諸苾芻,
 猶勝一切外道眾。」



「復次,大梵!有五無間大罪惡業。何等為五?
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
阿羅漢。四者、倒見破聲聞僧。五者、惡心出佛
身血。如是五種,名為無間大罪惡業。若人
於此五無間中,隨造一種,不合出家及受
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犯罪,彼應
驅擯令出我法。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威儀
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
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復有四種,近五
無間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何等為四?一者、
起不善心殺害獨覺,是殺生命大罪惡業
根本之罪。二者、婬阿羅漢苾芻尼僧,是欲邪
行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三者、侵損所施三寶
[003-0737b]
財物,是不與取大罪惡業根本之罪。四者、倒
見破壞和合僧眾,是虛誑語大罪惡業根本
之罪。若人於此四近無間大罪惡業根本罪
中,隨犯一種,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
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
我法。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及受具戒,威儀
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
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如是,或有是根
本罪非無間罪,有無間罪非根本罪,有根
本罪亦無間罪,有非根本罪亦非無間罪。
何等名為是根本罪亦無間罪?謂我法中,先
已出家受具戒者,故思殺他已到究竟見
諦人等,如是名為是根本罪亦無間罪。此
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驅擯。何等名為是
根本罪非無間罪?謂我法中,先已出家受具
戒者,故思殺害他異生人,下至方便與人
毒藥墮其胎藏,如是名為是根本罪非無
間罪。此人不應與僧共住,諸有給施四方
僧物,亦不應令於中受用。何等名為是無
間罪非根本罪?謂若有人,或受三歸、或受
五戒、或受十戒,於五無間隨造一種,如
是名為是無間罪非根本罪。如是之人,不
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
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何等名為非
根本罪亦非無間罪?謂若有人,或受三歸、
或受五戒,於佛、法、僧而生疑心,或歸外道
以為師導,或執種種若少若多吉凶之相
祠祭鬼神;若復有人,於諸如來所說正法、或
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是大
[003-0737c]
乘相應正法,誹謗遮止自不信受,令他厭
背,障礙他人讀誦、書寫,下至留難一頌正
法,如是名為非根本罪亦非無間,而生
極重大罪惡業,近無間罪。如是之人,若未懺
悔除滅如是大罪惡業,不合出家及受
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
驅擯令出我法;若已出家或受具戒,犯如
是罪若不懺悔,此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
驅擯。所以者何?此二種人,習行破毀正法
眼行、習行隱滅正法燈行、習行斷絕三寶
種行,令諸天人習行無義、無利、苦行,墮諸
惡趣。此二種人,自謗正法毀呰賢聖,亦令
他人誹謗正法毀呰賢聖。命終當墮無間
地獄,經劫受苦,不可療治。


「復次,大梵!或有遮罪無依行法、或有性罪
無依行法;於性罪中,或有根本無依行法。
云何根本無依行法?謂若苾芻行非梵行犯
根本罪,或以故思殺異生人犯根本罪,或
復偷盜非三寶物犯根本罪,或大妄語犯
根本罪。若有苾芻,於此四種根本罪中,隨
犯一種,於諸苾芻所作事業令受折伏,一
切給施四方僧物,皆悉不聽於中受用。而
亦不合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
解支節、或斷其命。如是名為,於性罪中,根
本重罪無依行法。何故說名為根本罪?謂若
有人犯此四法,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是諸
惡趣根本罪故,是故說名為根本罪。何故無
間及近無間根本罪等,說名極重大罪惡業
無依行法?善男子!譬如鐵摶、鉛錫摶等,擲置
[003-0738a]
空中,終無暫住,必速墮地。造五無間及近
無間四根本罪,并謗正法、疑三寶等,二
種罪人亦復如是。若人於此十一罪中,隨
造一種,身壞命終,無餘間隔,定生無間大
地獄中,受諸劇苦。故名極重大罪惡業無依
行法。犯此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補特伽
羅於現身中,決定不能盡諸煩惱,尚不
能成諸三摩地,況能趣入正性離生!彼人
命終定生地獄受諸重苦。


「復次,大梵!若善男子、若善女人,以淨信心
歸依我法,或趣聲聞乘、或趣獨覺乘、或趣
大乘,於我法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於諸
學處深心敬重、於四根本性罪戒中,堅固、勇
猛、精勤守護。如是之人,常為一切人、非人
等,隨逐擁衛,名不虛受人天供養,於三乘
中隨所欣樂,速能趣入成辦究竟。是故,真
實求涅槃者,寧捨身命,終不毀犯如是四
法。所以者何?諸有情類,要由三因得涅槃
樂:一者、依止如來為因;二者、依我聖教為
因;三者、依我弟子為因。諸有情類依此三
因,精勤修行,得涅槃樂。若人毀犯如是四
法,我非彼師,彼非弟子。若人毀犯如是
四法,則為違越我所宣說甚深廣大、無常、
苦、空、無我相應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別解脫
教。若越如是別解脫教,則於一切靜慮、等
持,皆成盲冥,不能趣入,為諸煩惱、惡業纏
縛,於三乘法亦為非器,當墮惡趣受諸
重苦。


「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於我所說別解脫
教、所制四種根本重罪,清淨無犯,我是彼師,
[003-0738b]
彼是弟子,隨順我語,善住我法,一切所作
皆當成滿。此人善住尸羅蘊故,名為善住
一切善法、或名具足住聲聞乘、或名具足
住獨覺乘、或名具足住於大乘。所以者何?
若能護持如是性罪四根本法,當知則為
建立一切有漏、無漏善法勝因。是故,護持
如是四法,名為一切善法根本。如依大地,
一切藥穀、卉木、叢林、皆得生長;如是依止極
善護持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得生長。如
依大地,一切諸山,小輪圍山、大輪圍山、妙高
山王,皆得安住;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
本戒,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皆得安
住。如依大地,求得一切世間美味;如是依
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求得一切念定、總持、
安忍聖道,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又如大地,於
淨、不淨皆等任持;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
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其法器及
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
卒呵舉,能為一切善法生處。又如大地,一
切有情皆共受用而得存活;極善護持四根
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諸如
來所說正法,生長第一歡喜淨信,於諸有
情無差別想,以四攝法平等攝受,一切有
情皆共依止,受用法樂而自存活。」


爾時,尊者優波離聞佛所說,從座而起,整
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
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極善護持
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其法器及
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
[003-0738c]
卒呵舉。若如是者,於未來世,有諸苾芻破
戒惡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
稱梵行,諸苾芻僧於是人等,云何方便呵舉
驅擯?」


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
舉苾芻罪,我尚不許諸苾芻僧,不依於法
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何況驅擯!若不依法
率爾呵舉破戒苾芻、或復驅擯,便獲大罪。
優波離!汝今當知有十非法率爾呵舉破
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皆不應受。何
等為十?一者、不和僧眾,於國王前,率爾呵
舉破戒苾芻。二者、不和僧眾,梵志眾前,率爾
呵舉破戒苾芻。三者、不和僧眾,宰官眾前,率
爾呵舉破戒苾芻。四者、不和僧眾,於諸長者
居士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五者、女人眾
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六者、男子眾前,率爾
呵舉破戒苾芻。七者、淨人眾前,率爾呵舉破
戒苾芻。八者、眾多苾芻、苾芻尼前,率爾呵舉
破戒苾芻。九者、宿怨嫌前,率爾呵舉破戒苾
芻。十者、內懷忿恨,率爾呵舉破戒苾芻。如
是十種,名為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
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舉者,尚不應受,況
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復有十種非
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亦
不應受。何等為十?一者、諸餘外道,呵舉苾
芻。二者、不持禁戒在家白衣,呵舉苾芻。三
者、造無間罪,呵舉苾芻。四者、誹謗正法,呵
舉苾芻。五者、毀呰賢聖,呵舉苾芻。六者、癡
狂心亂,呵舉苾芻。七者、痛惱所纏,呵舉苾
[003-0739a]
芻。八者、四方僧淨人,呵舉苾芻。九者、守園
林人,呵舉苾芻。十者、被罰苾芻,呵舉苾芻。
如是十種非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
設依實事而呵舉者,亦不應受,況於非實!
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復次,優波離!若有苾芻毀犯禁戒,與僧共
住;於僧眾中有餘苾芻,軌則所行皆悉具
足,一切五德無不圓滿。應從坐起,整理衣
服,恭敬頂禮苾芻僧足,便至破戒惡苾芻
前,求聽舉罪,作如是言:『長老憶念,我今
欲舉長老所犯,以實非虛妄,應時不非
時,軟語非麁獷,慈心不瞋恚,利益非損減,
為令如來法眼、法燈久熾盛故。長老聽者,
我當如法舉長老罪。』彼若聽者,便應如法
如實舉之。彼若不聽,復應頂禮上座僧足,
恭敬白言:『如是苾芻,犯如是事,我依五法
如實舉之。』時僧眾中上坐苾芻,應審觀察
能舉、所舉,及所犯事虛實輕重,依毘奈耶及
素怛纜,方便撿問、慰喻、呵責,以七種法如應
滅除,若犯重罪應重治罰、若犯中罪應
中治罰、若犯輕罪應輕治罰,令其慚愧
懺悔所犯。」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實有過惡行苾
芻,恃白衣力、或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
或弟子力,以如是等諸勢力故,凌拒僧眾,
上坐苾芻持素怛纜及毘奈耶、摩怛理迦者,
如法教誨皆不承順。如是苾芻,云何治罰?」



言:「優波離!上座苾芻持三藏者,應和僧眾,
遣使告白國王、大臣令助威力,然後如實
[003-0739b]
依法治罰。」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
有過惡行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
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
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容縱如是惡苾芻罪,
不聽如實依法治罰。爾時,僧眾應當云何?」


佛言:「優波離!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眾
中麁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
置。若苾彼芻行無依行,於僧眾中麁重罪
相已彰露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
令出佛法。優波離!譬如鷰麥在麥田中,
牙莖、枝葉與麥相似,穢雜淨麥。乃至彼草
其穗未出,是時農夫應權捨置。穗既出已,是
時農夫恐穢淨麥,并根剪拔,棄於田外。行
無依行破戒苾芻,亦復如是。恃白衣等種種
勢力,住於僧中,威儀、形相與僧相似,穢雜
清眾,乃至善神未相覺發,於僧眾中麁重
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置。若諸
善神已相覺發,於僧眾中麁重罪相已彰露
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
法。優波離!譬如大海不宿死尸,我聲聞僧
諸弟子眾,亦復如是,不與破戒惡行苾芻死
尸共住。」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破
戒惡行苾芻,僧眾和合共驅擯已。彼惡苾芻,
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
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
法朋中,以威勢力凌逼僧眾,還令如是
破戒苾芻與僧共住。爾時,僧眾當復云何?」



言:「優波離!爾時,僧中有能悔愧持戒苾芻,
為護戒故,不應瞋罵破戒苾芻,但應告白
[003-0739c]
國王、大臣,或恐凌逼而不告白,應捨本
居,別往餘處。」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