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17 涅槃經疏私記-唐-行滿 (master)



天台涅槃疏卷第七私記三本
天台沙門 行滿 集


○釋現病品第十八



莊嚴第二周者。取前問答竟為一周。今為第二也。


梁武中後者。釋太奢漫如前破也。


開前答離一切病者。由前答問竟。故以現病如來久
離病因。今為眾生故現斯病也。
[007-0069c]


何妨更說者。意云前雖說三種病兒。何妨今更重說
還答前文也。


望後為正者。生於五行也。


一病行乃至第五嬰兒等者。聖梵為因。天行為果。病
□□□□□□□。


而文明無病者。如下文三推如來文。離病因□□□
□□說法廣談無病之相也。


眾苦併除者。文無病因故也。


偏言四分者。此屬思惟煩惱。若是利使背上。鈍使亦
屬此攝也。


經云教大迦葉人中象王等者。此是迦葉童子請。故
舉大以標別號。此迦葉等於法華中巳得受記。或為
後表。聲聞未入大乘。方便請可。或依昔稱名也。


此亦是四悉意者。一弟子不同即世界□□請大乘
第一義也。三教不退生善之極。四治惡人即對治也。


單慢開為兩。單只是慢。開為小中。上等中等二慢也。


慢慢者。於他勝謂巳等。又於巳等謂巳勝也。


等中上上中等者。謂等中謂上。上中謂等也。


著我所由者。由著我故慢也。


決定四趣業能障初果者。且約小乘作決定說。若望
大乘。此業不障菩提也。


果中說因者。此之重惡皆猶業造。故云說因也。


皆先業果者。猶先世造業。故此業還酬來果。名之為
報。先習多欲。今感雀身等。即是報也。
[007-0070a]


先長行略後偈廣請者。文中廣略相似。以偈文分三
段。謂正請釋結。故云廣也。


凡稱瞿曇亦有所簡者。如律中稱小瞿曇為牛糞甘
蔗曰炙種。即同外道所喚。此是大瞿曇之本族得名。
故非慢也。


經云唯有諸菩薩乃至善射人□。請意云。文殊等諸
大菩薩前以聞常。更有後來聲聞諸鈍根者故請也。


光從身出表法身者。即是從真起應。現於蓮華以表
於因。現其化佛以表於果。從因至果皆為眾生。故云
華能含果等。豈是如來有病能現斯事耶。


大悲薰身者。悲能拔苦。故云身也。慈能與樂。故云心
也。


一一華中化佛利益者。依正大小種種不同也。


經云所有眾生過斯光者。獲冥顯兩益也。


經云爾時一切天龍下。但用華香供養者。此以過中
不須獻食。故用華香耳。故云先供後請也。


經云如何一且棄本誓者。如來久行弘誓。今日何故
棄捨我等入於涅槃。故勸請也。


例世間天生天淨天乃至第一義天云云者。此約教
不同故也。


經云諸耶風者。不為界內外二邊諸耶傾動也。


離外惡緣者。諸魔外道也。


及內惡因者。強軟八風也。


得內善因者。微妙智慧也。
[007-0070b]


及外善緣者。巳曾供養也。


舉十二事密語者。不病無病為密語也。


此中三種病人異前三人者。謂此三人不可治據不
發心故。前三病人據發心者也。


此乃與奪之意者。前奪不得受持等也。此與許為諭
諂等也。


不差差者未開者。後開為五種病也。


差者開出怖畏至六事等者。即是菩薩之人或為自
行化他兼於餘四。故云六事。


書寫下即是五種法師并前六事成三十也。


中者後更開五種病人者。二乘之人居不差差中。


後更者。開出四果緣覺并前三十成三十五。更足前
三不可治人。即都成三十八種。此等帶病修行者。四
果等人無明未除。名之為病也。


菩薩在因亦應例此者。謂初心圓人似位之中亦名
病也。


須會釋之者。八萬等皆約權教。如三恒聞法信等故也。


○釋聖行品第十九



前略廣門說涅槃果者。略是純陀品中明常住五果。
衰歎明勝三修新伊等果。後迦葉菩薩三十四問廣
答長壽因果。乃至大眾問品廣明果也。


十德聚功獎勸行因者。皆說如來果上功德十力四
無畏等。如華嚴中依正融融令慕果行因也。


何者下。是今家正後。
[007-0070c]


前明圓極之果者。皆論佛性常住之果也。何得圓果
永躡漸因。故今不用也。


不應言佛之所行者。意云佛是極果故也。


不應言菩薩修行者。菩薩是因人故也。


又且今破五行非圓因者。次第別因故。十德非極果
者。分證果故也。


聖行是開空法道者。五行之法。是畢竟空家之道。道
是因故。故云法道也。


是第一義理者。證畢竟空理也。


不來不去者。來無自性故空。去無所至。即中道空也。


是如來密語者。對病說於無病。無病即空。此之五行
道名為空。何故云五行是有也。


今得聞知者。即是有所得也。


廣明大般涅槃施者。始自純陀經常終至大眾受供
中間隨問施與。無非佛性常住。故云竟也。


服此方法者。正以次第顯不次。以為方法也。


諸佛菩薩之所行者。聖所行故。名為聖行也。


通稱聖行其義未顯者。通則攝。別不別不攝通。聖則
是通。行則有別。故今更論次不次等也。


真不知俗者。十行出假不思議俗也。


俗不知中者。謂地前未具一行一切行一切智等。行
是所觀。智是能觀。以智契行。故云一切也。


梵者淨也者。即取究竟淨邊。能起慈悲應於六道。故
云涉有。不同其塵猶如蓮華。雖處淤泥不為所染。有
[007-0071a]
即二十五有生處。約化他巳辨功能也。


嬰兒行就譬立名者。如下文有漸嬰兒木牛黃藥之
喻等圓嬰兒即不來不去不作大小等。皆約喻也。


就所治立名者。約不差差等五種病兒一種菩薩也。


就圓人立名者。發心畢竟二不別。初觀涅槃行道也。


不住名行者。約行因說名為不住。既因果滿後能化
他。令他修行。故云令他不住也。


病同他惡乃是枝末者。如來無病同於眾生。故非本
也。今取一行是本。五行是枝。本通枝別也。


緣於涅槃者。約理而論修。還將中理而化於他。即約
慈悲本為。故云梵行也。


乘理自進名天行者。即是證乘。一家名義亦名行乘。
亦名教乘。得初住理乘。此理進到第二住。名為進也。


棄本從末者。斥他取病行為本。却成末也。


能作病行者。文同有病說無病也。


若論五行次第從淺至深等者。以聖行中戒聖行居
初次第成淺。病行即是如來果上云用。故合居後也。


若論一行等者。即不次第行。一行之中皆令五行。今
從初說。故云病行備於五行也。


若判通別者。將別判通。天行為通以約理故。餘四則
別。將通判別非無五行也。


不可一向者。一一行中皆具通別故也。


上能束散於下者。不次第行能束五行。同歸一行。能
開一行即是五行。名之為散。
[007-0071b]


下不能卷舒於上者。次第之行戒行居初。不能五一
自在也。


說三不說二者。二即天病二行。若取現病居初。即成
說四不說一。今從五行次第。故云說三耳。


私謂以雜華中者。即是華嚴廣明初住行位。故指往
尋也。


不逾一理者。彼經普賢門中初住巳上行願因果依
正融融相即皆證天然之理。理巳攝者無非法界也。


天之行故者。約於真因進趣邊說。名之為行。行即理
故。故名天行也。


為天修行者。從初發心。本求於理。故名為天也。


遠指於天者。約始覺果。名之為遠。別教次第約未證
邊。亦名為遠也。


有通有別者。天行名通。餘四行別。


道後自彰但說三行者。天行病行即自分明也。


次未有者。梵兒二行也。


所緣理者。謂專心修習也。


治之即差等者。正是上文五種病兒有病行處。勸修
涅槃也。


以如來自行即因人者。菩薩之人依於圓因。即是果
家之因。故名如來也。


即因而果者。大乘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
相因果不二也。


不結勸者。此是如來之行。不同二乘所行。故不須勸
也。
[007-0071c]


答同緣涅槃立行有異者。一以涅槃心修次第行故。
二以圓修發心畢竟二不別故。故偏圓不同也。


一雙釋五行一行者。聖行之中開戒定慧釋後。皆有
次不次行結。故云雙釋也。


若從聲聞是遇瞻病者。大論中如來為大醫。經教如
藥方。聲聞猶如看病者。今云從聲聞者。或如般若中
加說大乘。或佛滅後四依菩薩作聲聞形說於大乘
也。


是為可治者。猶遇人法具足故也。


經云興大戰諍者。魔是諍人。故云諍耳。菩薩之人實
無諍也。譬說中從四重去。即是五篇之罪。大乘之中
不分篇聚。但合釋也。


經云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者。此以五欲之樂名涅槃。
非是如來真實涅槃也。


二具事理者。事即事戒。大乘之。戒帶事約理。故云事
理也。


前後眷屬者。偷蘭為前方便。及第二篇通持下四為
後方便也。


防意地者。有漏定也。


道共戒者。道論謂無漏聖道初果巳上能具此戒也。


性重為本者。性重若壞。餘或不全也。


經䩸衣。䩸字而用反說文䩸。案毳飾也。或作𣮠而容反。謂
古貝垂毛也。


經[序-予+這-言+庚-序-予]子者。[序-予+這-言+庚-序-予]字姊葉反案字詁文。[序-予+這-言+庚-序-予]今作接。謂木之子
[007-0072a]
也。蒂音者非此意也。


八道行城是塞戲者。西國兵戲二人各使二十玉象。
此方亦有𦘕板為道也。


願與他共等者。大論中問菩薩與他為當與因與果。
何者若與他因菩薩之行則闕要。與其果自行滿足。
迴果與他也。


彼此窮底者。於初發持戒心達實相底。即是自利利
他究竟滿足彼岸之底也。應招報果去當生處果也。


今不近不遠者。近即人天。遠即究竟分證初地故也。


初地真解者。真如妙解也。


證道同處者。同圓家初住也。


三云約地經者。謂十地經將十波羅蜜具對十地。今
是戒故即二地也。


則入理名住者。此約次第行人證真諦理也。


行以自在為義者。出假化物種種法緣。故云自在也。


無所畏地者。離五怖畏也。


文意不單者。明次不次也。


常故不動者。法身之體不為二邊之所動也。


樂故不墮。涅槃之樂不墮四趣也。


我故不退者。以自在故不同小乘有退也。


淨故不散者。不為世間八風之所能壞也。


今取尋常者。世間法尒不同大經也。


一舉偏圓兩人者。佛及菩薩也。


經腦曉者。曉字依字說文古木反足大指恐非今用按義宜作解音胡賣
[007-0072b]
。謂腦解也。按無上依經解三十二相中。二如來頂

解是也。


未得是堪忍地者者。文云作是觀巳。故云未得也。


此中關十六特勝等者。謂相關洗入也。


既非根本者。非是四禪有漏心修此之觀慧。皆是無
漏入於初地等也。


發開身倉者。如世間倉。開見五縠等物分明也。


不生味著者。不同根本。


此似九想之證者。除三欲故。此文猶雜。故云似也。


忍貪欲飢渴是法忍者。此約無情之境。蚊虻等有情
境。故云生忍也。


二明圓定者。即犯之處是持也。


既持毀自在者。於犯明持而得自在也。即戒而定。即
犯而持。此戒即定也。


經云頗有因緣得破不者。意云忽為大利益之緣。得
不故問也。


經云佛答有因緣故可得破戒者。若有見機四悉感
應之因緣。亦得破戒也。


經云若有菩薩知以破戒者。知之一字正是見機菩
薩也。


經云我寧一劫墮獄等者。此以涅槃心修至初住前
未破無明。報身猶在。故受此報也。


事乖理順者。事乖破戒。理順見機。為護法故。


經云斷其命根者。即是其王見機破戒。從煞發心。其
[007-0072c]
婆羅門即墮地獄。一切眾生至地獄時。皆生三念。一
知謗大乘。二知被王煞。三知今受。此苦即便發心。乘
此念力生甘露法鼓。如來所經於百劫等云云


他云此是開合之義者。開合之語即得未知開。何教
四諦合歸何教。畢竟空中即是無諦。何得更有諦名邪。


開四為十六等者。即如下文知苦滅。知苦滅知苦道
等。一諦為頭互為十六也。


而名義不同者。生滅無生義各別也。


對緣悉異者。對四教機四緣異也。


大有所關者。四種四諦不同。一諦又開十六。一諦又
有四門。四四一十六門門四悉等。名之為異也。


今一往對三藏等者。且依次第對緣。意在不次。四種
四諦。故云一往耳。


次第亦成者。謂大涅槃心修從折入體十住觀空等也。


境智相成者。亦有在義。不知是何境智相成。所以未
當也。


非境非智等者。前之二諦是境非智。後之二諦是境
是智。苦集二諦有為有漏。道諦有為無漏。滅諦無為
無漏。苦集二諦世間因果。道滅二諦出世因果故以
有雙也。


四諦義多者。如前四教五味所關處多也。


悉是菩薩觀境者。以為圓菩薩之所觀也。


能所合論者。無作為能觀。前三為所觀。無作為能開。
前三為所開。故有四種四諦也。
[007-0073a]


身是苦本者。謂三苦八苦等皆因身有也。


若一往者。且依三藏菩薩。二往皆以大涅槃心修次
第行也。別教之人初從生滅次第入故。復是一往也。


苦是現相者。三八苦現也。


因相微密故言轉相者。善惡難知名之密。以因轉能
趣果也。


見著知微從微至著等者。見果知因名之著。從因至
果名之為微。如水渧雖漸盈大器。即其義也。


兩心轉變者。以因心轉至果心為兩心也。


習讀不斷名為集者。從一生死至一生死。名為不斷
也。


五明制立者。制謂制名立。謂立法即是約法定其因
果。故名立也。


義說為二者。因果體一從證言二。故云義說也。


六胞增長者。先約身分。次兩手兩足及頭等。故云六
也。


年疾增長者。年之與疾俱是增長也。


經云念念老者。剎那時異也。


雜病客病即攝地大者。如人患熱。忽增冷病。非是本
有。名之為客。以不定故。復名雜也。


經云心病者。如諸文中煩惱為心病。今即不爾。何者
取過分邊。亦名為病。皆從心起。如人憂愁。亦是病也。


一由過去二因互別者。或復布施而殺生。即是有福
而壽短。或復持戒而慳尅。即是命長而福盡也。
[007-0073b]


經云死為大苦者。有四苦皆名為死。故云大苦也。


五陰盛是其別體者。以生等八皆猛盛故。若作總名。
即是五盛陰。以感前七。故云總也。


方便五陰則非苦體者。四善根人名為方便也。


又簡出一苦者。如經除老苦老不必定者。佛及天人
一向無也。


女譬生果者。生即是果。故云生果。亦名惡家之果也。


觀生初起者。初受身時託五陰舍也。


主人譬菩薩檢責者。以用觀智知生虗實也。


經云供養等者。菩薩還保護此身令趣菩提。故云禮
拜也。


生果之處多有榮華者。貧之與富隨有住處。巳自為
樂。貴賤可知。名榮華也。


金心巳還者。既不受生死即真無生為所止也。


三菩薩喜慶者。以智契境了達生死。名之為喜也。


生境檢讓凡心者。意云凡夫知生必有於死。以無智
故不肯俱捨也。


凡心應境者。初度身時生境相應故。經云令住我家
也。


幼童解行淺弱者。三藏菩薩未斷惑故。名之為幼也。


糞中果者。未斷煩惱身為糞中。且取生天應兼於人。
故云果也。


有智人者。即通菩薩見地離欲巳上也。


意呵責者。汝何不求無上菩提。取於人天果也。
[007-0073c]


經云為欲洗淨還棄捨之者。菩薩被呵作不淨觀。棄
於人天也。


一往接之者。五戒十善也。


第二觀老者。經中有十二復次。皆有譬合。以老過患
多故。故重釋之也。


第四觀死苦經有十復次釋死。或譬法不同故也。


未全免死者。等覺巳還猶有一品無明也。


初名佛為菩薩者。意云佛尚名眾生。況不名菩薩也。


此不會經者。經唯除菩薩住大涅槃。不名佛應也。


生死尚不能生死者。全生死是涅槃。故非生死也。


不能傷磐峙金剛者。磐廣大石也。峙者高貌也。即喻
圓菩薩人具足高廣三德之體。不為前之三教碎。散
金剛。法雨所壞竪利皆成也。


若離即成二十句者。依文點出只有十句。細分成二
十也。


經云於嶮難處無有資粮者。有處非難復有資粮。如
前唯除菩薩住大涅槃也。


去處懸遠而無伴侶者。有處雖遠而有伴侶等。


晝夜常行不知邊際者。有時常行而有邊際也。


深䆳幽闇無有燈明者。有處深䆳而有燈明。下文諸
句例皆文說可尋也。


必有來處者。死巳更生六道受報。故云來處也。


其路無窮者。生巳復死。死巳復生。故云無窮也。


死為窮道者。生崖巳盡無有避處也。
[007-0074a]


非是惡色者。初死之時眼耳宛然更無異處也。


命絕中陰者。此陰身中也。


從離緣生即是壞苦者。緣生即是依正所愛之緣也。


離巳心難者。愛由心故。名之為難也。


頂生是應生者。取文中然會則我身。是即是應為王
也。


髦尾者。髦字莫高反禮記大夫在國乘髦馬。說文髦髮
也。謂毛中之髦也。


劉孝標者。隱金華山作山栖誌有七。不出而不任也。


為海髦傑者。謂文長德重之仕也。


此各為時所重云云者。意云有子無子既殊。但取所
重為寶女也。


經云唯有視瞬者。瞬字矌同度潤反或作眴。說文作瞬
云目數搖也。呂氏春秋云萬代視一瞬。莊子云終日
視不瞬也。


心領境逼者。若心不領安之。若空即無苦也。


今昔義乖者。舉昔難今。唯苦無樂。佛答意昔實是於
苦。隨他意語。橫計為樂。與今無別也。


今具舉六根等者。探取下文意也。


五難玄解者。如來只云於下苦中橫生樂想即是玄
解。何者昔隨他意。苦樂不同。今皆是苦也。


佛意以輕為下苦者。於三苦中取有少樂。望苦為輕。
迦葉難意。將三途重苦為下。又分三品之苦。故云謬
傾。亦為末代凡夫恐生謬計。故此難耳。
[007-0074b]


次倒難者。將下樂生苦。故云倒也。


據事難者。如人受千杖。一下若過餘者。未伏應生樂
不。佛答且然。其言未伏是樂。佛意不爾。何者若受千
杖一下便放計得脫邊。只可樂是。如其未放。何得有
樂。


一三受教二三苦教等者。教謂今昔二教。三苦之名
通於今昔故也。


點三受者。點示以對三苦。名之為單點也。


但此二苦不須境逼者。行苦細故壞苦無境。但被無
常壞變。名之為壞。不同重苦。故無苦逼也。


重牒問以求答者。明前世善二乘菩薩等樂求答也。


更飾其辭者。飾謂裝飾。如經世尊文。於無量乃至巳
離虗妄等。是也。


菩提根本者。以根能生。以因即是緣。因為生也。


舊云乃至有於生因者。謂言世法始有故。佛果了因
者。長養菩提一實之智。能了於境。成法身果也。


今謂有因緣者。即四悉之因緣亦得說於生因。為緣
了之因故也。


後明為苦緣者。由先樂故。即有苦來。名之為緣。


釋聖行品中。


是陰因緣者。謂六因四緣。以為集因之緣也。


本是煩惱者。由煩惱故。能潤於業也。


無明無所行平等行世間等者。達無明體。即是法界。
故無所行也。平等行世間者。謂無明修環遍於六道。
[007-0074c]
名為平等也。


又十二緣不生滅等者。達此十二緣。即是佛性。名不
生滅也。


成辨於愛者。謂於果身上。能成此愛也。


所須是所者。所謂我所。即是依正之上而先起愛也。


皆先舉果者。有宿業故。今身習於業緣也。


煩惱因緣者。由習因故。起煩惱習也。


經云分別校計等者。即是凡夫邪誰五陰計我我所
六十二等。所見不同故。云無量也。


若望解了得名為諦者。菩薩了俗。故得諦名也。若復
隨情。則稱於俗。以隨機化物。復名為俗也。


先引四經者。如經。於餘經中為諸眾生說業為因緣。
或說憍慢等。以為四經也。餘經者。謂阿含等諸小乘
經也。


如四識住處者。即是受等四陰住於色中。故云五盛
陰也。


經云非為非因者。如諸煩惱非不是因。但親能盛果。
故因於愛也。


二乘未斷習如還財未盡者。謂未斷別惑。名為未盡
也第三料簡者。於苦集後。無生四諦望別圓於其中
間。故與生滅對辨。故云料簡也。


忘前是忘生死者。謂生滅苦集也。


忘後是忘涅槃者。謂忘道滅也。無生四諦皆能忘於
前後故也。
[007-0075a]


即令第二三四番皆顯者。謂無量無作等同生滅文
中料簡。後皆可解也。


所以者何者。徵起四種四諦。何不釋四諦文了。而料
簡之今意者。只於世間苦集。即是無生道滅。何者滅
理同。故不須待後。後之二諦文自結之。故云皆顯也。


空中無生者。無苦集生也。道不二解能解所解故也。


明二邊無生者。世間因果為有邊不生。出世因果為
無邊不生。故云無生也。


其意無量者。略言四諦。廣則十二因緣。生滅無生四
門四悉一一差別。始自色心終乎種智。皆是無生也。


還就簡四諦為四章者。只就生滅苦集。後釋無生四
諦為四章也。


若新定本者。謝公治定以為南本也。


而與奪之者。與有諦無真實也。


二乘之人有少分智者。出世無漏智也。


不能觀苦等者。簡異菩薩也。以二乘人不能觀滅非
諦。二乘之人巳證滅理故也。


第三廣明滅諦者。釋生滅道滅也。


即是斷章門者。約能斷也。是離章門者。約所離釋也。


菩薩具智德等四事云云者。德謂四德也。


或謂五德者。即第五句我常為二。并前成五也。


今且作四德者。如經。斷煩惱名常者。擇滅無為常也。
則寂滅真諦理也。


則得受樂者。小乘涅槃也。
[007-0075b]


求因緣故故名為淨者。十二因緣滅也。


故名為我者。以不二十五有生即得自在我也。


經云見麤細之物者。麤即世間因果。細即出世因果。


照物即常無常等者。常謂凡夫所計無常二乘真也。


有為無為者。世間即有為。出世即無為。眾生非眾生。
正報即眾生。依報非眾生也。


物非物者。世間六塵名為物。不可見故為非物。苦樂
我無我世出世可知也。


淨不淨乃至實不實等。皆約世間出世間釋也。


乘非乘者。人天等乘即非乘出世等乘即是乘也。


知無知者。世間即無智。出世即是智也。


陀驃非陀驃者。此是外計主諦。非陀羅驃即是正計
也。


求那非求那者。外計依謝非求那。能是正計也。


見非見者。世門非見出世正見也。


色非色者。世間名色。出世非色。


道非道者。世間非道也。出世名道也。


解非解者。世間非解。出世名解。


終是一道者。通於世間出世間無漏之道也。


信心乃至布施者。以信為本。是入道初緣故。法華云。
以信得入也。


一以今難昔者。將今八正道難昔諸經說不同也。


經云久離錯謬者。難意我亦知。如來無有錯謬。為眾
生故。故作是問。令今昔是同故。如來皆難許之也。
[007-0075c]


經云以是因緣者。以是昔說十四種之因緣何故不
同也。


會齊故理同者。開前諸經同名八正故也。


波利聲論水名者。或有此聲勢呼此水名也。


經云於一法相者。只一無漏道法也。


經云然不離金者。如八聖道一用之不同也。


開善謂是攝法盡不盡者。不智於何法為盡。何教不
盡。但有其言。未有所出。會通四諦。准此可智也。


先舉昔事者。未知何經。今謂阿含中巳有無量意也。


分別相貌彼竟不說者。謂建立法相也。


以名往收者。無量四聖諦也。


種則不同者。分別無量四諦也。


經云我於彼經者。指昔阿含等經也。


凡聖五陰者。即十界六凡四聖差別不同也。


於一一陰等者。即是三千世間百界千如等。故云無
量也。


一一身法者。身即十界法即十如也。


一一解脫復有無量者。如前百句。一一轉釋。以為眷
屬等也。


名稱同異者。同名四諦。則是攝盡。異則無量不盡也
如大地一名為無量者。大地只一。是實無量四諦十
界不同。譬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耳等。即其義也。


四人上判中者。二乘佛菩薩等經中約人故也。


菩薩陰則蓋覆生死涅槃者。即覆陰利生不同葢覆
[007-0076a]
義也。


則不能至於寶所者。三百由旬止宿化城也。


二乘陰樂者。證偏真涅槃也。


菩薩陰雙是者。能得涅槃入生死雙照之義也。


佛陰雙非者。入於中道即邊而中也。


次知入為門者。入謂更相涉入。門者由之往來。眼能
入色。色來入眼等。名之為入。亦名輪門也。


乃至意亦如是者。入般若波羅蜜也。


寂靜門平等門者。寂靜門即是薩波若果。平等門即
法界也。


不苦門者。涅槃門也。


亦樂亦苦門者。自行為樂。化他為苦也。


又知界分性者。界謂差別。性不分改即十八界不同
也。


不能聞聲者。且約一根具足應云聞香覺觸等也。


即能見色聞聲等者。如華嚴經中十種六根互用
也。


懷善壞定者。壞於十善四禪八定等也。


壞因壞果等者。能壞世間果因也。


壞有壞無者。能壞二十五有二乘涅槃之無也。


佛色壞上諸壞者。九界之色皆能壞同一佛性也。六
道色壞樂能壞涅槃也。


初覺無漏下云云者。乃至支佛皆無漏也。又斯陀含
覺欲界三品思盡。那含九品四果三界盡也。
[007-0076b]


即覺不覺等者。覺即佛寶。不覺是法。非覺非不覺是
僧。一體具足也。


飲苦食毒者。六道皆是無常也。


是後陰因緣者。能生未來之身也。


是無等等色者。等覺菩薩只有一品無明。以無有與
等。故云無等等也。


是色解脫者。即真解脫也。


差巳還生者。謂外道凡夫有漏心修斷非想九品八
地。還墮三途也。灰斷不起灰身入滅也。離善之惡趣
於四惡也。


離惡之善者。趣於人天也。


無離無至者。道即法界故是趣不過。云何當有趣非
趣也。


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者。淨名云。行於非道通達佛
道。是為不二法門等云云。


動見修道品等者。此之四句約教判。初即生滅。二是
無生。三即無量。四即無作。道品不同故注云云。亦應
更約開會同入無作不思議之理也。


直知三法印者。如經無常無我涅槃寂滅等小乘名
三法印。大乘以實相為印。即一法印也。


世間人但言第一義真諦者。通途古人但明二諦之
義。安得今家第一義中有無量相。校計不知。況復四
四一十六門等。故云無邊也。


四諦十六諦者。小乘但明四諦之中。各四行相。名為
[007-0076c]
十六也。


四相續者。只是相續假耳。六因生只是因成假也。


五事理者。事即是俗。理即真也。


六親疎者。俗為疎。真即親也。第一義無過。離於真俗
也。


不虗誑故者。真俗皆實也。


有隨情審者乃至情智審實者。今意隨情則有俗。隨
智則有真。隨自他則有真俗。皆名為諦。不同他人也。


寧當一體者。破也。誰復部中即無中體也。


只就二諦開合非一者。今家正解有七重。二諦不同。


經云將非如來虗妄說耶者。意云如來既非虗妄二
諦如何差別也。


皆出經者互現其文者。真中無俗。俗中無真等。真俗
相即始是今意。故云世諦即第一義諦也。


還成一諦者。前巳問竟。今更難之。故云還也。


善巧方便為緣說二者。若審實論。如汝所問。只是一
諦。一諦尚無安得有二。為順世間世流布。故說有二
諦也。


如隨醉人說有轉日者。如轉真為俗則有二名。如其
不醉只是一真。更無轉相也。


一師云七種一統者。此師意雖有七種只是一實諦。


可隨緣說異者。今斥隨何等緣說何教異也。


一師言七種各異者。斥亦同前也。


名雖不同其義可會者。彼法華玄文中七重與此經
[007-0077a]
名不同。彼約四教開合有此七重。開權顯實歸第一
義。此但隨情說七。約隨智邊。只一實諦也。故云其義
可會也。三單俗複真者。別教當體合中之真。故云複
也。四單俗單中者。圓接通也。五複俗單中者。別接通
以但中故。六複俗複中者。圓接別也。七是圓教當體。
此之七重圓接通文。單俗單中者。其名由顯。又與玄
文不同。今未測其意也。


佛意難知且出一師之見者。此是疏主謙退之辭。我
今且依大師所為七種也。


攬陰名生者。陰是實法。名是假名。即有某甲宰主名
字不同也。


即陰離陰等者。解苦無苦而有真諦也。


與法相稱者。色即空故空即是色。故言相稱也。


不得言苦集滅道是第一義者。苦集即真道滅。即中
今含真中。故云複真也。


法譬互舉者。前譬後法。此之五法皆如涅槃。故法譬
皆空同是單俗也。


心無顛倒者。具足應云八倒單指中道。以為如實即
圓中也。


此明有作無生等者。藏等實有同是幻有故。


指下一實者。不思議中也。


即以兩始者。約初燒割體折兩也。雨終死壞可知
也。


複俗如向者。有作無生真俗同名為俗等。
[007-0077b]


猶是單俗複真二諦者。謂同前圓接通意也。


止論七種何足驚恠者。他人但作一種二諦解釋。何
足恠也。


第三明一實諦者。此是醍醐之教。與法華味同實相
無別。若法華開了同名一實巳竟。今為未入實故。前
明七重二諦開別六重說一實諦。最初三藏生滅。今
明一實即第一義也。


舉四舉二等者。徵起也。


束四為二其義則便者。一者經便。二者義便。三二只
是開合之殊其義不別也。苦集為俗。道滅是真。若束
為三。真中更開第一義諦。故云少不便耳。其義則通
故云少也。


除妄顯梨耶者。以梨耶中有染淨三分種子故。意除
一分染種。顯淨分也。


中假師者。古弘中論師名未詳。


興皇悉不用者。總非前法師。能依破佛果。所依破一
實也。


對邊說中者。破中假師也。


待妄說實者。即是相待之意豈是絕待之實也。


若隨緣異說者。今家意許興皇說一實諦故不斥之也。


經云無顛倒者。即是四倒八倒等。以心不顛倒。故名
之為實。四約人。如經名曰大乘。即是能乘之人也。文
殊普賢大人之所乘故。


六約因者。如經一道清淨即是因義。從因至果。故云
[007-0077c]
清淨也。


興皇名初為實滅章門者。意約煩惱為實。能斷為滅
也。


取理為滅實者。理義則通不知滅。何教實證何等理
也。


不二為實者。境智不二苦即是諦。名之為實也。


除兩句只用實為諦者。即是有苦有諦非實。但取有
實一句為諦。以實為義也。


經云非苦非諦是實者。前後俱實有何差別。何者前
約有苦。今約非苦。總非前三。即是今實故也。


後三諦亦爾者。集等三諦皆約雙非。如來佛性亦復
如是。


顯名如來隱名佛性等者。如來是果故顯。佛性在因
故隱。若具論之。佛性亦通因果也。


虗空取隱顯不二者。虗空之體不當因果。故云不二也。


次釋諦實皆如文者。即此一實諦。在昔四諦文。後皆
名為實。故云次也。


又解苦無苦者。通教三乘與其諦名。若約藏教二乘。
奪而言之。仍不名諦也。


未窮理實者。未得中理故無實也。


經云如來非有為非有漏等者。亦應例言。虗空佛性
非有為有漏等但文略耳。


進退兩望者。進不以倒為實退。則攝法不盡。故云過。


經云一切顛倒不名為實者。難意若顛倒非實者。云
[007-0078a]
前文四諦攝盡。答意皆苦諦中攝。故非實也。


二事可見者。如經。眾生二乘虗妄二事不同故也。


冥初生覺者。冥因五大等果也。


主諦依諦者。主因也。依果也。


經云佛法中無可難意如來是實。外道是實外。既種
種說實佛法則無也。


八據形相者。如經瓶衣車乘等。皆從微至著。瓶從泥。
衣從縷。車從木。悉皆是有。若是無常。不應念念增長。
大地形相者。以成就故。一切皆常也。若是無常。應有
斷絕也。三據淨器。人天諸佛菩薩法身等器淨也。


八據伴類者。由有我故知有伴侶。若是無常誰知伴
侶也。


經前云如人負貴等者。若是無常行不應壽故知是
常也。


○釋聖行品下



常我是執之端首者。一切外計以常我為本。今但其
常樂淨自去。故云略也。


法塵對意而起此計者。根塵相對轉入意地。即是從
緣而生也。


即舉是對非者。舉佛無生為是。廣對外道之非。非其
斷常。故云去來等。非三世攝也。


舊云當果佛性者故不生滅者。經中現文非未來等。
云何言當果也。


若見此理者。一體三寶之理也。
[007-0078b]


經云非因所作非無因作者。或計自然。或計斷常。及
宰主。故云作者。或計青黃赤白等色。故云非想非無
想者。或計微塵世性父母而生。非有名非無名者。計
邪常為有名。計斷等為無名也。


非色非長非短者。或五陰是我。故非色非長唯有神
我名之為非短。又計我遍身名之為長。或計如母指
名之為短。


經云後見相似者。諸外所計前後相續名之為常。不
了時異即是無常也。此過非小。將小擇大。其過不輕
也。


闡提信作不信無作者。闡提信於有漏之善。名之為
作。不信大乘無漏無作也。


為證何等無作耶者。為小為大。若依前聖戒行文。皆
以大般涅槃心修具足五支淨戒。攝得大小諸戒。即
是今之無作意耳。


然此但明四大五色者。謂心色二種為五色。色即四
大。心即無作色。故云五也。


下文明十一色者。五根五塵并無表也。


互現一邊不專一處者。此舉五根非不對塵。下文舉
塵非不對根。及無表故也。


經云眼識相應異者。眼自與色相應。乃至意與法相
應。不能一根具於諸根。故云異也。若是於常不應有
異。故云無常也。


又出沒不同者。復前八中四此剩四文。與前不同也。
[007-0078c]
不破據因等四文。不破字貫下敏生等也。


經云凡所讀誦不應增長者。若是常不應云從一阿
含至一阿含。阿含此云無比法。既有增長。即是無常
也。


先結前生後者。如經。其義巳顯即是然前。復當為汝
即是生後也。


八壞合異者。即此陰滅彼陰還生。名之為合。中陰滅
巳此陰還生故也。


竊得此言者。但有常樂等名也。


第七卷中巳答者。謂第七經中四倒品答也。


記中者。或別有章記未詳。


苦及不苦不樂亦爾者。即是三受之中皆無我也。


經云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者。外道亦觀五陰有漏斷
惑。故云少也。


破前分別心者。破分別四諦二諦一諦等心也。


慧行被破等者。今意不許他釋。展轉有妨。惠行最居
後故。前既不破。後何著也。


五行若破即無所修者。聖梵是因天行是果。因既被
破果豈得存。故無也。


當知此文明圓慧行者。前文七二諦第七中圓及一
實諦。若論次第。即屬別教地前十迴向。後心中修此
文。即初住圓位。准經文意論其次第。即是地前論不
次第登地初住。又難引玄文七重二諦。來此消經。與
彼稍別。彼約圓教開前六重。同成一圓。今論次第。七
[007-0079a]
重消釋。且約地前未論開會。至不次第。即初地初住
故也。


初發起者。即是發起前機。令如來說故。文殊為發請
之端也。


方復更轉一實真諦者。方猶當也。前巳說竟名之為
更也。


一寄文殊嗟於未達者。未達即是五十二眾。謂於如
來入般涅槃。故言云何涅槃即不涅槃也。


二難文殊為是未達者。如經。常住不變不般涅槃。汝
何故云。如來臨般涅槃耶。


凡歷七事者。謂因果以之為事也。


豎結者。唯約如來所證究竟深入。名之為竪。前文既
即事即理。令橫入豎令豎入橫。橫豎不二。唯佛境界
也。


先明異故不更者。約今昔相對以辨。昔未曾轉。何得
云更。何者如從於王家行至張家。更來王家行。至此
即是更我昔所說小乘法。轉今說大乘。故云不更也。


同故不更者。昔轉法輪即是。今轉更無差別差即無
差。何故云更也。


四德異者。從修行說。有其中上也。


八聲遍異者。橫豎不同遍於十方也。


經云下根即一闡提者。約人天善非三乘機感佛出
世也。


善始令終者。有始有終其唯聖人乎。
[007-0079b]


前佛復宗通結竟者。即是如來對文殊。以告迦葉。後
迦葉之宗也。如來別結唯約諸佛諸行。故云別也。


如來開結者。開謂開示。五種病人及菩薩等所修行
也。


二乘之人得有修義者。由戒聖行約次第論。名之為
修也。


拙度菩薩者。即三藏菩薩雖未斷惑。亦同二乘名病
行處故也。


悉皆得差者。聞經菩薩發圓信解者至於初住。故云
差也。


及此法門者。如來圓行也。


此結次第者。次第五行也。


從初地至六地者。古人為一地。從七地至法雲為二
地也。


通道疾利者。通謂神通。道即化道。從七地去。即能神
通化用也。


通道鈍者。者今家難意前文。戒定文後不令然不動
堪忍二地之名既其然。同是一地之果。何不亦通至
深法雲。故云二地通至法雲。二地只不動等二也。


今明只是一地者。雖有不動無畏等三名不同。隨處
所用同證初地也。


不應更開者。重斥古人。不應開二地。更結惠果也。


此文與地經合者。即十地經亦云十地論也。


其名小異者。此經不畏貪恚。彼名無不活畏也。
[007-0079c]


一不活畏者。謂世間資生之具用此活身。今證法身。
故無不活也。


二無死畏者。謂世間有身即有死等。今既離於二死。
故無死畏也。


三無惡道畏者。既證初地。必不入三途等苦。故云無
畏。


四無惡名畏者。初地菩薩終不誹謗方等犯四重等
名。故無惡名畏也。


五無大威德畏者。未證初地。於他不了。名之為畏。既
得法身能降內外。於大眾中自在無畏也。


無死畏即常者。此五怖畏若次第論之。即是離於界
內分段。今初地即是離界內外二死常等四德之名
也。


名諸三昧王等者。三昧是一隨其破惑不同名之為
諸。雖有諸名同是一王三昧也。


總攝諸三昧者。前來次第四諦七重二諦等。皆入此
第一義圓三昧中也。


如日光月光等即為人意者。日能生長百物。令人歡
喜即是生善。月能清涼即真諦三昧。成俗諦三昧中
道三昧成皆能生理善也。


如不退心樂等即對治意者。由畜生有退故。今得此
不退三昧。即破思退塵沙退無明退。故云不退。又樂
能除苦即對治也。


一明諸有過患者。通論三惑別論四趣最重也。
[007-0080a]


二本法功德者。即是本所證得名為本法也。


三結行成者。證首楞嚴定能入初地也。


四慈悲破有者。從於初地起四弘誓。百佛世界教化
眾生拔苦與樂也。


別生處者。經中且舉地獄一界以例諸界。別中總也。


結下況高者。然初地之下況德。佛果地之高不可說
也。


問是菩薩功德悉等者。意問佛及菩薩既同證法身
云何更有為下不等耶。今用他人所釋不同也。


橫豎亦復何定者。古人意橫即是等。豎論則有淺深。
若爾者還成不定云何論等。今若論等者。橫中有豎。
豎中論。橫橫豎不二名之為等。非無高下也。譬如大
車高廣不二。即是其等遊於四方。即是於橫直至道
場。即是於豎橫豎不二即是車體即有名字大車觀
行大車。乃至究竟大車。故云高下也。


母能生子者。實智以為母能生佛之真子。即圓菩薩
也。


經云如汝所說者。我意亦爾以法為師教。即是法云
如是也。


開善謂譬五時教者。雖有五時之名。與今家天隔。又
辨最初始成而取鹿苑以立五時。廣如下破也。


引釋論畢竟品者。古人意引來證般若至於涅槃即
是畢竟。若約今家所用此為極。鈍根人於法華未入
或有後證小果。更說般若洮汰來到涅槃。聞常何關
[007-0080b]
五時者次第也。


若爾者。略破向前難之也。


十二部小乘藏者。立五時為四藏也。


修多羅即雜藏者。修多羅通大小故。名之為雜也。


後二約理者。意云理是佛藏也。


般若得涅槃果者。因果是事云何稱理。故不用也。


學此十二即了修多羅者。取修行次第論五時也。


方等故生於般若者。意云智從教生也。


從多之少等者。指十二部為多。涅槃一句佛性為少。
而不知涅槃醍醐一味。具諸味故涅槃為廣也。


義皆不然下總斥諸解。


豈獨是小者。先破開善小非初說今巳華嚴為初。故
不用也。


餘經豈無長行耶者。修多羅名通大小。餘經亦有長
行。何獨對般若也。


復違爾五時次第者。汝前自立五時修多羅。指般若
即當第二。何得至涅槃為第四。故前後相違也。


乃歎他經者。前方便教因果之理。此是與而言之非
今經也。


非文所歎者。若從解脫次第非今教文藏王徒歎耳。


可不被歎者。汝云最上即是其廣云何言略。略即不
合歎。今既被歎即是廣也。


不覺咫尺漏失正宗者。今經常住佛性為其正宗。諸
師所釋。於此宗中皆失其體。於其教上猶漏現文。故
[007-0080c]
云咫尺也。


邯鄲學步兩無所獲者。此是莊子中事。有人向邯鄲
之鄉。學他所行。匍匐而歸。二種俱失。古人判教。學他
五時之說。前後俱失。兩無所獲也。


窮玄極妙者。從漸入圓。圓理深廣名為窮玄。醍醐攝
盡。名之為妙也。


醍醐之法成醍醐人者。圓菩薩也。


中間諸法者。從乳至蘇次第四味皆成醍醐。故云法
也。法即約教。味即約時。皆同歸常住也。


若望一期者。前約歎經五時次第。今約如來一代化
儀。故云一期也。


物不堪大即為說小者。物者物機。聲聞在座如聾如
啞等。即不起寂場而化鹿苑。法華云。即脫瓔珞著弊
垢衣等云云


折小彈偏歎大褒圓者。今同用古人八字。古人云。折
挫聲聞褒揚菩薩其理未盡。今云。折小五曰聲聞彈
偏。八千菩薩歎大。唯有文殊而能問疾。仍承佛聖旨
褒圓。即淨名居士託疾菴羅云云


三人同聞者。三乘之人同坐解脫床。利根菩薩得入
一實也。


及住方便未證小果者。即是法華之後涅槃之前。猶
說般若。故云摩訶衍道衍之言乘也。


文迦葉如來下。引同涅槃經中。自指八千聲聞。於法
華中得授記莂。如秋收冬藏等云云。此經亦云捃拾
[007-0081a]
之教。扶律說常也。


又戒廣攝如文所說者。具如上文。大小諸戒菩薩律
儀一切具足。與華嚴菩薩行位無不具足。以初對初。
故云不相乖也。


以是義故者。然前五味功德皆不思議也。


一領旨者。領上歎教五味同一醍醐一期之說也。


二愍他欲起弘誓者。如經竊復思念思則內心思度
念即念。彼未彰故云竊也。


經云若有眾生貪著財物者。即是四攝之行。財物即
是布施。


次若尊貴者。即是愛語。然後漸當以大涅槃即是利
行。若有愛樂乃至躬往即是同事也。


經云周遍求索大乘經典者。即內有宿緣大乘冥發
故云求索也。


經云道檢者。檢字居儼反蒼頡篇檢法度也。檢亦攝也。
大品經若入聲聞正位是也。


次合三試者。初將半偈試其有智合之如燒。二現可
畏身合之如打。三從索身合之如磨。能受此試即知
是真也。


若心堅固者。安之若空也。


住法不顯者。謂住法是常。不能顯得無常之義故略。


但說無常一邊者。若見無常知有於常。即是有智。如
說戒聖行。即知有定及慧乃至一實不次第等。故先
說半文意義同也。
[007-0081b]


答言是無常之住者。此住非常住即無常也。


無住之常云云者。意答如汝所說。亦有大乘之常。即
無住也。


文云所說空義者。如經開空法道等是也。


任道者是例者。涅槃之體是答無方之問。任汝所道。
道只是說亦得。是例不例者。則不答爾問則非也。


正取除生除滅者。除凡夫之生。除二乘之滅。故云寂
滅也。


涅槃經疏私記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