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7 華嚴經疏科-唐-澄觀 (master)


華嚴經疏科卷第十九清涼山沙門澄觀述晉水沙門淨源重刊鉅九



* ○五寂靜音海主夜神寄難勝地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稱讚授法

* 初讚
* 二授

* 初略標名體
* 二廣顯其相

* 初顯解脫業用

* 初問
* 二荅

* 初揔科二荅
* 二料揀

* 初通不次荅問中
* 二再通伏難又由
* 三通雜亂難又觀
* 四結成引證四問
* 三釋文
[019-0185b]

* 初荅起何方便

* 初上求大智心
* 二下化大悲心
* 二荅為何事業

* 初標
* 二釋

* 初治其十蔽

* 初雙明捨戒
* 二明餘八度
* 二得佛功德
* 三破其惑障
* 三結
* 三荅作何觀察

* 初觀菩薩境界
* 二觀佛勝用

* 初結前生後
* 二正顯十門
* 三揔結遠近

* 初示義三揔
* 二科經

* 初標喜成益
* 二徵釋益由
* 四荅行何境界

* 初法說
* 二喻況
* 三揔結
* 二明得解脫因

* 初問
* 二荅
* 三彰發心久近

* 初問
* 二荅

* 初長行

* 初餘剎修行

* 初於第一剎劫修行
[019-0186a]

* 初揔顯剎海
* 二別彰時處
* 三顯於初佛
* 四略舉九佛
* 五結略顯廣
* 二於第二剎劫修行
* 二娑婆修行

* 初舉前三佛
* 二顯遇本師

* 初名體
* 二業用

* 初示義二明
* 二科經

* 初所入海數
* 二海中所見

* 初剎海中塵
* 二塵中之剎
* 三剎中之佛
* 四佛毛變化

* 初通力演法
* 二夜神悟入

* 初揔顯能所悟
* 二明重重微細

* 初揔顯十重
* 二別顯智用

* 初揔該橫竪
* 二別顯所知

* 初因地之行
* 二因地之位
* 三因地作用
* 四揔知果用
* 五揔結
* 三結酬其問

* 初結前
* 二類顯
* 三勸學
* 二偈頌

* 初誡聽勸修
* 二正明昔行

* 初智行上供
* 二悲心下救
* 三結行分齊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初以心觀
* 二以偈讚

* 初因友得見
* 二寄對願勝
* 三相顯勝
* 四結圓融
* 三身禮辭
* ○六守護一切城主夜神寄現前地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稱讚授法

* 初讚發心之相
* 二正授法界
[019-0186b]

* 初揔標名體
* 二顯其業用

* 初揔明

* 初彰法施之德
* 二顯法施之意
* 二別顯

* 初釋甚深

* 初揔標
* 二徵列
* 三結益
* 二釋自在
* 三釋妙音

* 初別明
* 二揔結
* 三結益

* 初別結甚深
* 二通結自在
* 三辨法根深

* 初問
* 二荅

* 初辨初劫修行

* 初揔舉剎劫
* 二別彰遇佛

* 初揔舉佛數興處
* 二別明初佛得法
[019-0187a]

* 初標舉佛現
* 二父王出家
* 三惡世過興
* 四滅過弘闡
* 五王女得法
* 六結會古今
* 三略舉次前百佛
* 四結略顯廣
* 二類多劫成益
* 四謙巳推勝

* 初謙已知一
* 二推勝知多
* 五指示後友

* 初指示後位
* 二偈讚前法

* 初示義二偈
* 二科經

* 初頌前體用
* 二頌前根深

* 初頌初劫

* 初通頌初後
* 二別頌初佛
* 三中間百佛
* 二頌類顯
* 三善財得益

* 初長行敘益
* 二偈頌慶讚

* 初福智超絕
* 二悲智甚深
* 三揔顯德圓
* 四成行入位
* 六戀德禮辭
* ○七開敷樹華主夜神寄遠行地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授巳法界

* 初顯法行

* 初安樂眾生行
* 二利益眾生行

* 初揔
* 二別
* 二立法名
* 三明業用

* 初問
* 二荅

* 初揔標
* 二略顯
* 三廣顯

* 初徵
* 二釋

* 初揔明
* 二別顯

* 初發心

* 初見發心境沉於苦集
* 二正發救心令得滅道

* 初益起慈悲
* 二雙運悲智
* 二起行

* 初利益眾生行

* 初舉攝生行體
* 二明攝生本意
* 三辯攝生周徧
* 二雜明種種行

* 初觀機
* 二修行
[019-0187b]

* 初揔明化益
* 二別明化法
* 三揔結化意
* 四法根源

* 初問
* 二荅

* 初歎深許說

* 初長行

* 初歎深難知

* 初標深難知
* 二顯不知人
* 三揀去能知
* 四徵釋所由
* 二承力許說
* 二偈頌

* 初頌歎深難說

* 初標深難說
* 二頌不知人
* 三徵釋所由
* 四揀去能知
* 二頌承力為說
* 二承力正酬

* 初長行

* 初正說

* 初揔顯時處佛興
* 二別舉本生處時
* 三明其發心勝緣

* 初大王治化
* 二五濁三灾
* 三悲境現前
* 四正明起行

* 初深起大悲
* 二廣行大施

* 初施令彌布
* 二施會大敷
* 三施主超倫
* 四施田雲集
* 五施心嚴重
* 六施願深廣
* 七施會玄徵
* 八施時均普
* 四正顯發心本事

* 初發心身德
* 二正發大心
* 三王發攝言
* 四女讚王德
[019-0188a]

* 初標心淨
* 二發口言

* 初揔顯王德

* 初来興時損
* 二興世之益
* 三翻損成德
* 四依正難思
* 二顯王本生

* 初先王世末
* 二王興先相
* 三正顯誕生
* 四生後之益
* 三展身敬
* 五大王述讚
* 六施行攝持
* 二結會
* 二偈頌

* 初能知
* 二結勸
* 四謙已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八大願精進力主夜神寄不動地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初示義二見
* 二科經

* 初見其勝用

* 初揔見所依
* 二別顯身相
* 二設敬證入

* 初設敬陳禮
* 二發增勝心
* 三深證懸同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四以偈慶讚

* 初頌發增勝心
* 二頌深證懸同
* 三頌荷恩深重
* 三諮問法要
* 三授已法界

* 初示義三授
* 二科經

* 初荅解脫之名

* 初標名
* 二顯用

* 初內契理事
* 二大用無涯
* 三揔結深廣
[019-0188b]

* 初結所作業
* 二結能現因
* 三雙結寂用
* 四結成深廣
* 二荅發心久近

* 初歎深許說

* 初牒問許說
* 二歎法甚深

* 初法說
* 二喻顯

* 初皎日隨時喻
* 二日輪現影喻
* 三虛舟運物喻
* 四大虛無礙喻
* 五幻化無真喻
* 三承力為說
* 二正荅所問

* 初長行

* 初善光劫

* 初最初佛所修證

* 初古佛出興
* 二先王治化
* 三夜神修因

* 初在家本事
[019-0189a]

* 初悲救罪人
* 二臣議非理
* 三請代囚命
* 四臣執令誅
* 五王后哀祈
* 六王奪子志
* 七太子確救
* 八母請修因
* 九正設施場
* 十如来親敘

* 初就戮時臨
* 二如来降德
* 三敬申禮請
* 四就座談經
* 五廣益當機
* 六太子得法
* 二結會古今

* 初結自身
* 二結大臣
* 三結獄囚
* 四結王屬
* 三出家得法
* 二轉生值佛修行
* 二日光劫

* 初揔標舉
* 二列十佛
* 三結得法
* 三結時處
* 二偈頌

* 初承力許說
* 二古佛興世
* 三先王治化
* 四夜神修因

* 初在家本事
* 二出家得法
* 三一萬大劫
* 四揔結時處

* 初略標
* 二結會
* 三得法
* 四謙已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九嵐毗尼林神寄善慧地

* 初依教推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授己法界

* 初顯法義

* 初長行

* 初標數歎勝
* 二徵數列名

* 初約位竪配
* 二結前生後無依
* 三通諸位釋若約
* 四結成上竪若定
* 五結成須橫若定
* 三依名釋義

* 初供養諸佛
* 二發菩提心
* 三修習觀行
* 四淨心照世
* 五平等光明
* 六生如来眾
* 七佛力光明
* 八觀普智門
* 九普現莊嚴
* 十入如来地
* 四結歎勝益
* 二重頌
* 二立法名

* 初牒前所明
* 二指前立目
* 三明業用

* 初問
* 二荅
[019-0189b]

* 初依願受生
* 二如昔願覩

* 初降神瑞相
* 二出城現光
* 三將生神變

* 初標徵
* 二別顯

* 初集眾息苦
* 二卷舒無礙
* 三毛現佛因
* 四現佛本事
* 五行所依身
* 六徧現捨行
* 七古佛園林
* 八今佛宮殿
* 九菩薩同類
* 十地現蓮華
* 四正覩誕生

* 初覩現外相
* 二了知內德
* 三結其周徧
* 四辨根源

* 初問
* 二荅

* 初長行

* 初古世佛興
* 二顯昔父母
* 三攀樹誕生
* 四觀佛得法
* 五結會古今
* 六顯用周偏
* 二偈頌

* 初誡𦗟許說
* 二最初修證
* 三歷事增修
* 四結歎無盡
* 四謙己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019-0190a]
* ○十釋女瞿波寄法雲地

* 初依教趣求

* 初依前修證
* 二趣求後友

* 初依求詣處
* 二伴友近讚

* 初讚行究竟
* 二讚進得果
* 三讚進得法
* 四以理釋成
* 三善財即述

* 初即述所說
* 二述自所作

* 初四等攝生

* 初法
* 二喻
* 三合
* 四釋

* 初徵
* 二釋

* 初揔明
* 二別顯

* 初明不自為
* 二明其所為
* 二萬德益物

* 初為物歸趣
* 二結成益物
* 四神敬增深

* 初長行申供
* 二以偈讚德

* 初歎下益眾生行
* 二歎上求無礙行
* 三以身隨逐
* 二見敬諮問

* 初見

* 初見依報
* 二見正報
* 二敬
* 三問

* 初發心
* 二正問
* 三示巳法界
[019-0190b]

* 初顯法義

* 初長行

* 初讚誡許說
* 二正顯法義

* 初帝調智光行
* 二承事善友行
* 二偈頌

* 初頌帝網行
* 二頌前事友
* 二立法名
* 三明業用

* 初問
* 二荅

* 初顯廣知

* 初知娑婆界

* 初知剎塵劫事

* 初知世間因果
* 二知出世因果

* 初知佛因果
* 二知佛眾會

* 初知聲聞
* 二知緣覺
* 三知菩薩
* 二類盡未来際
* 二類知剎海

* 初通明知多
* 二別顯所知
* 三別顯遮那

* 初因
* 二果
* 二釋所以
* 四辨法深

* 初問
* 二荅

* 初最初一佛
[019-0191a]

* 初正顯本緣

* 初王都時處
* 二太子超倫

* 初具相
* 二遊觀
* 三寶女求歸

* 初具德端嚴
* 二白母求事
* 三夢觀佛興
* 四女自陳心

* 初自述德堪
* 二讚彼求納
* 四太子審問

* 初問其屬緣
* 二審其內過
* 三邀其進善
* 五女母代荅

* 初敘義五母
* 二科經

* 初揔顯報勝
* 二別讚端嚴
* 三明其絕倫
* 四伎能內滿
* 五離非具德
* 六結讚所宜
* 六太子重邀

* 初長行

* 初自述行深
* 二𢙢其為障
* 二偈頌
[019-0191b]

* 初頌其行深
* 二邀其莫障
* 三結令審思
* 七女敬順從

* 初忘苦眷德
* 二希向勝行
* 三勸詣如来
* 八太子攝受
* 九母陳度遂

* 初標其遂志
* 二德行懸同
* 三身語超倫
* 四內心蘊德
* 十正共修行

* 初請佛供養
* 二聞經得法
* 三辭歸白父
* 四王審慶聞
* 五禪位徃觀
* 六聞經得益
* 七兼益時會
* 八佛重現通
* 九父王出家
* 十太子紹位
* 二結會古今
* 二中間多佛
* 三得法之時
* 四多劫修瑩

* 初於一剎塵劫修行

* 初多劫修行
* 二菩薩難遇
* 二於百剎塵劫修行

* 初修證未知
* 二不知所由

* 初揔顯深廣
* 二別顯深廣

* 初示義二別
* 二科經

* 初一毛見器世間
* 二見智正覺世間
* 三見眾生世間
* 四見菩薩修行
* 五揔結不窮深廣
* 四謙已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初指後位
* 二頌前法

* 初菩薩益生
* 二遠劫前事
* 三德女因緣
* 六戀德禮辭
* ○大文第二摩耶夫人下十一人明會緣入實相

* 初文前敘義

* 初揔標大文
* 二料揀然人
* 三解妨

* 初問摩耶
* 二荅豈不
* 四義門又此
* 五揔釋初天
* 二隨文正釋

* 初摩耶夫人一人為揔

* 初依教趣求
[019-0192a]

* 初將詣觀成

* 初將詣觀成
* 二別明觀念

* 初揔
* 二別
* 三思欲親承
* 二勝緣引導

* 初主城神顯教修心

* 初以其華散
* 二正以言教

* 初明十度行
* 二即初地法
* 三福智圓滿
* 三結讚徵釋
* 二身眾神密加受法

* 初讚友令
* 二放光加
* 三善財獲
* 三法堂羅剎教求友方

* 初教

* 初教十法增其智
* 二示三昧息其亂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二問
* 三荅
* 二見敬諮問

* 初見

* 初覩依

* 初受行其教
* 二正明所見

* 初蓮華
* 二樓觀
* 三寶座
* 二見正

* 初結前生後
* 二別顯身雲
[019-0192b]

* 初身相

* 初萬類難思身

* 初別相
* 二通體
* 二一類超勝身
* 二身業

* 初揔標
* 二別顯

* 初十度行
* 二二嚴行
* 二敬
* 三問
* 三受已法界○
* 四謙已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三天主光女下十人為別○
* ○三授巳法界

* 初名體
* 二業用

* 初緫
* 二別

* 初現在遮那毋

* 初為剎海遮那毋
* 二別顯生佛之相

* 初毛光先相

* 初光入身
* 二光現變
* 三現八相
* 四現因果
* 五身難思
* 二自在入胎

* 初眷属翼從
* 二菩薩現通
* 三光明息苦
* 四現變入胎
* 五入巳遊步
* 三腹包眾海
* 四舉類百億
* 二過去諸佛毋
* 三賢劫千佛毋
* 四結橫竪無窮
* 三根源

* 初問
* 二荅

* 初輪王久遠
* 二有佛魔来
* 三聖帝助降
* 四場神興願
* 五結會古今
* 六為毋普周
[019-0193a]
* ○二天主光女下十人為別

* 初示義二有
* 二科經

* 初天主光女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示巳法界

* 初標名
* 二業用

* 初最初一劫
* 二中間諸劫
* 三揔結多劫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二童子師徧友
* 三知眾藝童子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授巳法界

* 初標名體
* 二顯業用

* 初標字母
* 二科有標
* 三釋
[019-0193b]

* 初標

* 初暗引遮那經皆言
* 二明引遮那經故明
* 三別引五字經又文
* 二列

* 初別釋五字

* 初桉定其義然初
* 二依今經會釋

* 初別釋五字

* 初明阿字

* 初牒本經字母
* 二依五字經釋
* 三會今經之意以無
* 二明多字二多
* 三明跛字三跛
* 四明者字四者
* 五明那字五那
* 二収攝圓融

* 初從後倒收文云
* 二釋無生義阿字
* 三結成觀行後知
* 四會釋二文遮那
* 二釋所餘三十七六邏
* 三揔結多義

* 初會上文
* 二會上義其中
* 三指在餘更有
* 三揔結示
* 四謙已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四賢勝優婆夷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示巳法界

* 初得解脫
* 二得三昧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五堅固長者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授巳法界

* 初顯名
* 二彰用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六妙月長者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授巳法界

* 初示名
* 二釋名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七無勝軍長者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授巳法界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八寂靜婆羅門
[019-0194a]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授巳法界

* 初標名
* 二釋名

* 初始終無妄
* 二隨行不虛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六戀德禮辭
* 九德生童子有德童女

* 初依教趣求
* 二見敬諮問
* 三示巳法界

* 初標名
* 二業用

* 初別明

* 初一句為揔有十
* 二九句為別餘九
* 二結歎
* 四謙巳推勝
* 五指示後友

* 初以力𡨋加
* 二以言顯示

* 初指處
* 二示人
* 三教問

* 初正教
* 二釋問

* 初徵
* 二釋

* 初所求德廣

* 初通顯彌勒德圓位滿
* 二別顯是其真實善友
* 二能求大心

* 初誡勸求法

* 初標不應
* 二釋應作

* 初徵
* 二釋

* 初別明應修
[019-0194b]

* 初上求菩提行
* 二下救眾生行
* 三自斷惑障行
* 四勸物出離行
* 五淨自根欲行
* 六力用自在行
* 七攝法治惑行
* 八供佛攝生行
* 九悲願深廣行
* 十證入圓滿行
* 二結略顯廣
* 二誡勸事友

* 初誡

* 初正誡離過
* 二舉益釋成

* 初善友能示行

* 初徵
* 二釋
* 二善友能外護

* 初能為攝護
* 二舉因釋成

* 初徵
* 二釋
* 二勸

* 初念友勝德

* 初歎勝
* 二結勸
* 二事友心行
* 三身友對辨
* 四結勸成益

* 初正勸
* 二釋成

* 初事友之益
* 二重讚善友
* 三結

* 初示義三雙
* 二科經

* 初寄數明多
* 二揔収結多
* 六戀德禮辭
華嚴經疏科卷第十九
[019-019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