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230 三千有門頌略解-明-真覺 (master)


No. 954
三千有門頌略解
明佛隴沙門 真覺 解
靈峰後學 智旭 較


大經云。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何
有三千之頌耶。然亦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如其
不說。何以知不可說。說不可說。二皆悉檀。是故
陳忠肅公。乘一時可說之機。說不可說頌。此頌
言簡意高。理深旨備。誠法門之關鍵也。行者幸
以此為修心之要焉。


萬曆甲申歲仲秋三日下筆故敘


原夫三德秘藏。非有非空。雙非空有。而題稱有者。
所謂秘藏不可思議也。若曰般若纖塵不立。則非
此空。若曰解脫萬法悉備。則非此假。若曰法身不
即兩邊。則非此中。何者。空有分張。是可思議。非圓
三德。何名秘藏。故於圓有。有即是空。不唯即空。亦
乃即中。故於圓空。空即是中。不惟即中。亦乃即假。
故於圓中。不惟雙遮。而復雙照。所謂舉一即三。言
三即一。若世伊三點。首羅三目。不縱不橫。非並非
[001-0054c]
別。不可思議。是今秘藏也。故題稱有。意實在茲。豈
同偏教所云有哉。釋此有二。一開釋。二合釋。開釋
又四。一釋頌。二釋門。三釋有。四釋三千。釋頌又二。
一孤應釋。二通別釋。孤應者。應。謂應頌。應長行而
頌也。如諸經中。先長行。後偈頌。亦如此方先敘後
銘之類。孤。謂孤起。有不頌長行而自起者。有無長
文而自起者。俱曰孤起。此頌前雖無文。蓋頌止觀
圓初門也。宜屬應頌。據今單行。亦孤起攝。應頌孤
起。皆為通頌。有門所以。為別頌也。二通別釋者。頌
之一字。為通。頌上四字。為別。通者。通經律論故。如
示法華頌華嚴頌等。故通。別者。別在此頌。不通餘
故。如云華嚴頌非法華頌等。故別。以別待通。無通
不別。以通對別。無別不通。通別釋題。一家矩則。永
殊他解。具如妙宗破斥云云。二釋門者。門隨教立。
教隨理生。理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之異。教有藏
通別圓四教之殊。教既有四。門豈一乎。故教教各
有四門。門門各有一理。依門入理。理復隨多。理本
是一。豈有十六。開會廢竟。其理自平。問。今之門者。
何教何門何理攝耶。答。能詮所詮既非偏小。理合
圓門。圓門初有。即無作理。故頌云。不以妙假有門
觀。誰知法界具足法。又經說門多種。有以教為門
者。即文字為門也。如大品四十二字門等。有以觀
為門者。即觀行為門也。如釋論明菩薩修三三昧
緣諸法實相等。有以智為門者。即智慧為門也。如
[001-0055a]
法華經云其智慧門等。有以理為門者。即理為門
也。如大品明無生法無來無去即是佛等。今圓初
有。豈外乎是。何者。教故有觀。觀故有智。智故入理。
理故圓妙。此頌三十六句。二百五十二言。非教乎。
因教知有。知有者非智乎。知有故施功為真為俗
為中。非觀乎。三諦理顯圓妙開敷。物物無拘。頭頭
不礙。非理乎。或曰。教門通觀。觀門通智。智門通理。
理復何通。曰。止觀有此問。彼答云。能依是門。所依
何得非門。雖無所通。究竟徧通。是妙門也。故此初
有。亦須四門。又復應知。不惟圓有用此四門。一十
六門。須教須觀須智入理。但此圓有。故約大釋。三
釋有者。有即究竟有。三千法是也。智者大師云。以
有門為圓通之相。又云。此相四門皆妙無粗。頌云。
不思議假非偏假。假。即有也。非偏。即圓也。豈非有
即圓通且妙乎。或曰。有門既妙。三門亦妙。何偏稱
有。曰。三門平等。有復何妨。若有為法界。攝一切法。
則見思之假為法界。亦攝一切法。生死之有即實
相有。亦攝一切法。所謂一法趣一切法。一切法趣
一法也。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實相。出法界實相
外。更無可論。此即立題為有之意。四釋三千者。有
事有理。事者。事造三千。理者。理具三千。華嚴經云。
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荊谿釋云。言心造者。不
出二意。一者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不出三世。
今先明理具。次明事造。理具三千者。不二門云。心
[001-0055b]
之色心也。謂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此一念心。具三
千法。三千法者。謂念心若起。必屬一界。一界現起。
九界冥伏。冥伏為理。現起為事。理事互具。成十法
界。十法界者。所謂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聲聞。
緣覺。菩薩。佛也。十界各各現起冥伏。互具成百法
界。又百界各具十如是法。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
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
報。如是本末究竟等。若一界具十。十界則具百。百
界則具千如是法矣。此千如是。五陰一千。眾生一
千。此二千法。屬正報。國土一千。屬依報。依正共論。
故曰三千。止觀云。若無心而巳。介爾有心。則三千
具足。法華玄義云。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
必屬一界。即具百界千如。於一念中。悉皆備足。此
心幻師。於一日夜。常造種種眾生種種五陰種種
國土。所謂地獄假實國土。乃至佛界假實國土。行
人當自選擇何道可從。教觀二文皆譚理具。故引
以證。若欲備知。須當啟彼。次明事造者。事造三千
也。荊谿云。即心名變。變名為造。造謂體用。體用者。
全體起用也。體者。三千之性。性即理具。用者。二千
之相。相即事造。荊谿又云。並由理具。方有事用。今
欲修觀。但觀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運攝得
權實所現。又四句立法云。理則性德緣了。事則修
德三因。迷則三道流轉。悟則果中勝用。初句即理
具三千也。二三四句即事造三千也。又事造中。初
[001-0055c]
句謂順修事。名字等四即是也。第二句謂逆修事。
理即是也。第三句究竟即。圓滿菩提是也。此初句
并第三句。但約圓教順修而論。理而推之。前三教
人俱名順修。故四教義俱判六即。但分證究竟不
同也。若約收簡。收則俱名為順。簡則別修猶逆。豈
藏通人而預其順。別教證道。方入順流。問。前云收
則俱名為順。人天乘者為逆為順。答。人天在暫免
三途苦邊。亦名為順。唯三惡道。無順純逆。故獨判
其逆修者也。有人不許三惡六即。請觀修字。善惡
雖異。其修豈殊。既稱修者。在因邊不無六義。故妙
宗鈔云。三乘人天等下至蛣𧏙。皆須六即判其初
後。若不爾者。則十界不全。六即不徧。何名立法網
法無餘。但順修趣上。逆修趣下。自殊冠履。故逆修
者。置之理即。貶而不論。若細推之。理合併有。況情
與無情。悉約十界。豈三惡道。獨不然哉。故三千法。
一塵三千不少。剎海三千不多。縱亦三千。橫亦三
千。三千自在。無法不徧。故題之曰三千有也。復頌
之曰不思議有。事理三十。立題罄矣。問台。宗釋題。
皆有五章。此釋論題。還例否耶。答。台宗釋經。五章
悉例。釋諸論題。未見懸譚。若以義推。亦應具有。且
題中門者。如以理為門。即單法為名。若以門為喻。
即法譬為名。今能通即所通理。正以單法為名也。
題中三千有者。即是理。理即法界。頌云。門門一一
為法界。故知法界為體也。此法界體。從三觀入。若
[001-0056a]
匪三觀。入則無由。頌云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
界具足法。故知三觀為宗也。三千之性為能具。三
千之相為所具。能具即體。所具即用。頌云。若止觀
心不觀具。則於一觀分二家。故知具字為用也。又
云。一家觀門異諸說。既異諸說。不同偏小。故知大
乘為教相也。辭義若此。故知應有。二合釋者。又為
二。一會通總別。二具有十乘。會通總別者。題目是
總。正文是別。以總總別。別無所別。以別別總。總無
所總。總無所總。故總即是別。別無所別。故別即是
總。故於總中領略。則於別中思過半矣。問。若曰總
無所總。總即是別。用別何為。答。既曰別無所別。別
即是總。不妨有別。愈彰總意。總有能通之門。所通
之理。能即是所。所即是能。別亦例爾。能通之門者。
問。別中四門齊觀。總中何獨稱有。答。皆不思議故。
圓教初門故。門為能通。理為所通。所通之理。藉能
通入。能通即四門也。四門寬廣。有門為要。若入有
門。有門不可思議故。有即三門。若入三門。三門不
可思議故。三即有門。故頌曰。初門即三三即一。既
皆不可思議。何甞定三定一。故頌曰。非一非三又
非四。所以別中四門。即總中之有。總中之有。即別
中之四。別中雖四。意實在有。所謂圓門。所謂不可
思議故。故頌曰。是故四門之初門。即是不可思議
假。又曰。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法。故知
一三雖異。總別無差。
所謂所通之理者。問。總曰三
[001-0056b]
千。別曰法界。法界似無。三千是有。總別何會。答。若
曰法界似無。便同他說。非今性具。須知三千一一
全體皆是法界。法界全體悉是三千。但全性成修。
即三千之相。全修在性。即三千之性。三千之相。總
中曰有。三千之性。別中曰一。一即是有。有即是一。
故頌曰。豈知十界本來一。三千本一亦如是。又曰。
非但空。非但中。既俱非但。中空有有。豈同他宗法
界。擴然太空哉。問。他宗法界。亦有事事無礙。何同
太空。答。彼但果上融通。何關眾生本理者也。故實
不類。問。自宗他宗。簡別云何。答。有粗有妙。他宗云。
法界之理。惟一清淨。不具通惑別惑事識業識煩
惱結業三乘六道變易分段。迷中二法。理皆不具。
理既不具。便成別有。別有之法。非二佛性。既非佛
性。豈非佛性被迷中二法之所覆也。所覆之法。皆
由真如不守自性。隨於染緣。作上迷中二法。法智
大師立喻云。如淳善人。一切惡事。非本所能。為惡
人逼。令作眾惡。故說善人為惡人所覆。今欲歸中。
復用清淨真如。別緣真諦及以俗中。次第翻破一
切迷中二法。是故能宗之人。所宗之教。悉成粗也。
今家不爾。以知法界具染惡性。體染惡修。故通別
惑等一切迷法。當處即是緣了佛性。既皆佛性。豈
有佛性更覆佛性。法智大師立喻云。如君子不器。
善惡皆能。或同惡人作諸惡事。則彰巳能。何覆之
有。故即二迷以為緣了。顯發於正。是故此宗。能宗
[001-0056c]
所宗。悉皆稱妙。頌曰。惟一具字顯今宗。此歎所宗
之妙也。頌曰。入此宗者甚希有。此歎能宗之妙也。
頌曰。彼迷一心具諸法。此斥能宗之粗也。頌曰。墮
在通別次第中。此斥所宗之粗也。自宗他宗。粗妙
如是。
所謂能即是所者。問。能即有門。所即三千。云
何相即。答。能通之門。即修也。所通之理。即性也。所
謂全修在性。全性成修。豈不相即。
所謂所即是能
者。問。若解能即是所。便悟所即是能。何翻覆耶。答。
誠如所問。但前以境融觀。恐有境存。今乃以觀融
境。仍恐觀在。故互融之。不留朕迹。又融則無二。不
廢兩分。表不思議境觀。縱橫逆順。無不圓融。故作
是說也。
二具有十乘者。問。聞夫修有正與方便。今
是何修。答。正修。問。正有十乘。頌還有耶。答。十乘理
徧。況此頌也。略陳梗槩。一觀不思議境。謂觀五陰
悉忘能所。故不思議。頌曰。不思議假非偏假。又曰。
即是不可思議假。既曰假非偏假。則一假具足一
切諸法。諸法即百界千如也。此法即空即假即中。
廣大圓滿。橫豎自在。更不前後。豈非不可思議境。
也。二真正發菩提心。既知前境。當發大心。發大心
者。悲自悲他。上求下化也。上求。謂求佛果。下化。謂
化眾生。悲自向不知此。方今始悟。悲他一向在迷。
全不省覺。頌云。不以妙假有門觀。誰知法界具足
法。此頌悲自也。又云。彼迷一心具諸法。墮在通別
次第中。此頌悲他也。既悲自及他。豈不為他說此。
[001-0057a]
故知此頌。不少菩提心矣。三善巧安心止觀。止。即
三止。觀。即三觀。即止為觀。即觀為止。隨自隨他。或
暗或散。稱機修治。故曰善巧。頌曰。空即是心假是
色。非色非心名曰中。此頌三觀安心也。又云。色心
絕處中體現。此頌三止安心也。四破法徧。法。即見
思塵沙無明也。以三觀破三惑。非前非後。亦不一
時。故曰破徧。頌曰。空即是心假是色。非色非心名
曰中。空即是心者。破見思惑也。假是色者。破塵沙
惑也。非色非心者。破無明惑也。此三頓破。故曰破
徧。若稍有法存。則不名徧也。五識通塞。若根若塵。
若一念心與道間隔。即塞也。若加觀照。即通也。知
間隔。知觀照。即識也。頌曰。聞思修證無不妙。心能
觀此體具故。此頌通也。又曰。若止觀心不觀具。則
於一觀分二家。此頌塞也。若通須護。有塞須破。於
通起塞。能破如所破。其斯之謂與。六道品調適。道
品。即三十七道品。調適。即隨宜對治也。人若於此
法門一一分曉。一一修治。雖止雖觀。彌暗彌散。或
動或靜。隨境隨流。蓋未調適破惑故也。今乃隨其
根性。一一調之。何者。或宜初門入法界。即修初門
以至破惑。或宜三門入法界。即修三門以至破惑。
若入初門。即入三門。若入三門。即入初門。故頌曰。
初門即三三即一。是謂調適。七對治助開。以上道
品對其根性。助修開發也。圓理開發。則不住初門。
亦不住二三四門。門門俱遣。法界圓通。故頌曰。非
[001-0057b]
一非三又非四。八知次位。次位。謂五十五位也。須
判六即。何者。或有高推聖境。自鄙無分。或有以下
劣人。濫齊極果。故以即而常六。簡下劣人。六而常
即。收高推者。緩急得宜。入薩婆若。頌曰。凡夫心具
即佛具。是為位次。九能安忍。安忍。謂有內外三術
安忍於心。內三術。法也。外三術。人也。人法希有。安
忍於心。故頌曰。惟一具字顯今宗。入此宗者甚希
有。十離法愛。前之九乘。或直達初住。或超至等妙。
皆無著想。若生法愛。即墮信中。豈能前進到薩雲
地。故頌曰取著不圓則不具也。須知初是上根所
修。從二至六。中根用觀。自七至十。下根作功。雖裂
三根。同觀一不思議境。即不思議境。具下九乘。九
乘不離一境。一境不廢九乘。若不爾者。即非圓門
修相。又非大白牛車。故凡修履。十乘具足。不可見
此上中下說。便不修九。妄修上根。問。今釋頌題。用
十乘為。答。若非十乘。即同破驢車。運載眾生入於
惡道。故此十乘。經經皆有。論論不無。但昧者不知。
修墮偏倒。能知具足。始為上乘。釋題竟。


「宋忠肅公陳瓘述」


【陳瓘。字瑩中。官諫議。諡忠肅。述者。不敢當作。公之
謙辭。公受法於中立法師。為法智大師五世孫。觀
其所上師書。見其諄諄於教觀矣。】


△正文四。初能通門。二所通理。三觀即境。四境即
觀。初中二。初明初門不可思議。二明四門圓融無
[001-0057c]
礙。初又二。初明三觀圓融。二結不可思議。初又三。
初明假觀。二明空觀。三明中觀。今初。


「 不思議假非偏假
 此假本具一切法」



【不思議假者。圓教初門也。假即是有。有何所有。有
三千法也。此三千法。即空即中。故曰非偏。既即空
中。非三非一。故不思議。不思議假者。標也。非偏假
者。釋也。下句出非偏所以。藏教以生滅觀。觀一切
法。一一隔歷。故謂偏。圓教以無作觀。觀一切法。一
一圓融。故謂非。一切法者。空中法也。此法天然。非
今始有。故曰本具。下二觀例此應云真空不空非
但空。此空本具一切法。中觀亦爾。文略意周矣。所
謂具法者。假具空中法。空具中假法。中具兩邊法。
問。假即空中。何獨稱假。答。有易修故。若入初門。三
門齊故。】
△二明空觀。


「 真空不空非但空」



【伹空者。小乘偏空也。小乘因滅苦集。顯偏真理。偏
真不即諸法。故空為伹。又因滅會真。滅非真諦。故
空不真。圓空具足百界千如。故曰不空。具有之空。
豈同偏小。故曰非但。非但空者。乃畢竟空。故曰真
也。】
△三明中觀。


「 圓中圓滿非但中」



【但中者。別教中理。如雲外月。迴出二邊。不即空有。
故謂之但。既不即邊。中理欠闕也。圓中即空即假。
自異偏教。故謂之非。既即兩邊。中道圓滿也。出空
[001-0058a]
中者。頌意恐人妄謂假為初門可也。空中豈亦初
乎。故今以不空圓滿釋之。自彰空中有假。假非初
門耶。初門是假。次門是空。三門是照。四門是遮。今
置三門。且修初者。不思議故初明三觀圓融竟。】
△二結不
可思議。


「 是故四門之初門
 即是不可思議假」



【四門者。謂有門。空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也。
初門者。有門也。此有雖有。是不可思議。何者。有非
偏有。有即中空。舉一即三。言三即一。是故結初。云
不思議初明初門不可思議竟。】
△二明四門圓融無礙。


「 初門即三三即一
 非一非三又非四」



【初門。謂有門。三門。謂空等。言有門即空等二門。空
等三門即有一門也。問。即義云何。答。今以觀配。令
義可見。且觀一念心有。即有門。即假觀。觀一念心
空。即空門。即空觀。觀一念心亦有一空。即雙亦門。
即雙照觀。觀一念心非有非空。即雙非門。即雙遮
觀。初門既施三觀。三門豈不施三。施觀既同。門豈
有別。故曰初門即三三即一也。或曰。施觀既同。門
何四別答。天然之理故。入道不同故。悉檀因緣故。
非一非三又非四者。在三望一。一即是三。一則非
一也。在一對三。三即是一。三則非三也。三一互非。
四門何在。門既不立。觀亦靡施。唯一法界。卓爾獨
存。行者於斯盡心宜矣初能通門竟。】
△二所通理二。初
理具。二結歎。初中二。初喻。二法。今初。
[001-0058b]


「 一二三四指一月
 四點似別惟一空」



【四指者。如眾翳人不識天月。明眼者以指指之。翳
薄者一指便識。稍厚者或二或三。甚者須四方見。
四指似別。月則一也。故曰一二三四指一月。點空
喻者亦爾。四指四點。以喻四門。一月一空。以喻法
界。指點雖異。空月不殊。以喻門門不一。法界理同。
故曰四點似別惟一空耳。須知法一喻二。意不徒
然。月喻法界之圓明。空喻法界之常徧。圓明常徧
三世十方。豎徹橫窮。豈可思議。指喻文出大經。義
不同彼。彼以金錍刮目之後。示之以指。詢諸翳人。
為見不耶。以至二指三指。指喻諦理。此指指月。指
喻圓門。又楞嚴指月。指喻言教。所謂言同意別。理
實天殊。】
△二法。


「 門門一一為法界
 攝一切法皆無餘」



【門門。即四門。門門不為別事。一一皆為法界而設
也。如喻中一指二指三四指。不為其諸。皆為月指。
法界。亦云法性。亦云中道。亦云實相。一法異名耳。
所謂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攝一切法皆無餘
者。一切法。即三千法。攝者。不獨有門攝一切法。三
門皆攝一切法。皆者。三門也。無餘者。不約三千。攝
則不盡。今約一念具收諸法。故曰無餘。問。四門攝
相云何。答。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則有門法
界。攝一切法無餘也。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
則空門法界。攝一切法無餘也。一念心亦起亦滅。
[001-0058c]
三千性相一時亦起亦滅。則雙亦門法界。攝一切
法無餘也。一念心非起非滅。三千性相一時非起
非滅。則雙非門法界。攝一切法無餘也。若識一念
攝法如此。則根根塵塵攝法亦如此。蓋此一念。為
修行之要。故約此說。若廣說者。無法不攝也。問。具
攝何別。答。約理曰具。約事曰攝。具如水具波性。攝
如波還即水。問。若爾。水即體也。波即用也。波還即
水。即攝用歸體。豈同理具耶。答。荊谿云。並由理具。
方有事用。須知事用全體是理。何一用而非法界
也。既皆法界。用用皆體。故攝即具。具還是攝。下文
云誰知法界具足法。即結歎此文。故知法界攝法。
即是法界具法也。若爾。何不言具而言攝耶。曰。表
圓詮故。理自爾故初理具竟。】
△二結歎。


「 不以妙假有門觀
 誰知法界具足法」



【假即是有。有即是假。假非偏假。故曰妙假。法界。即
有門法界也。法者。三千法也。法界為能具。三千為
所具。雖離四句。能所且分。故曰法界具足法。又所
具三千。各各互具。皆名法界。俱曰三千。此理天然。
情無情具。昧者不覺。故曰誰知。因修妙觀。洞達法
界具足諸法。故曰不以等二所通理竟。】
△三觀即境。觀
者。即前所謂能通門之觀也。境者。即前所謂所通
理之理也。即者。能所互融之謂。何者。以由三德秘
藏。為理為門為觀故也。前之門觀。與理自不相礙。
今之所以復即者。恐有未悟。猶存能所。故今即之。
[001-0059a]
泯前門理。門理既泯。獨一法性圓明自若也。然此
先以觀即境。文二。初明修證妙。二明修證粗。今初。


「 聞思修證無不妙
 心能觀此體具故」



【聞思修者。能修之慧。即三慧也。證者。所證之位。即
地位也。體者。所觀之境。即三諦也。觀者。能觀之觀。
即三觀也。全由三德秘藏之理。為諦為觀為慧為
位。既皆三德。一一圓融。故聞思修證。無一不妙。聞
無不妙者。聞即名字。即初隨喜品觀。師云。隨喜何
法。所謂妙法。妙法者。即是心也。妙心體具。如如意
珠。此心即空即假即中。普賢云。心聞洞十方。心既
能聞。聞即圓聽。故無不妙。既曰隨喜。意必兼師。若
無師者。聞從誰得。感應道交。師有宣道。其如不言
弟子何知。不知屬理。知屬名字。又此聞慧。理合位
位皆有。如解脫月請金剛藏說十地等。又讀誦等
四。理合各說。聞慧語寬。隨喜文收。思無不妙者。思
三千法即空假中。若中下之流。聞而不思。上根之
者。必加思究。能思所思即心具故。思惟路絕。心雖
無緣。三千實相炳然齊現。故無不妙。修無不妙者。
以三觀慧觀心具法即空假中。即空故伏見思惑。
即假故伏塵沙惑。即中故伏無明惑。五住頓伏。觀
行位成。見思若斷。相似位證。分斷無明。分真位得。
無明斷盡。究竟成佛。觀雖屬修。修全在性。全性起
修。修還照性。修性不二。故無不妙。證無不妙者。如
大品云四十二字門。阿字即具四十一字功德。字
[001-0059b]
字之中。具具皆爾。故今圓位。亦復如之。所謂一證
一切證。一切證一證。位若非性。何能位位相收自
在若此。以其相收自在。故無不妙。或曰。大品止云
四十二字以況四十二位。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等妙。豈二凡亦圓具耶。曰。若十信不具。何六
根淨見大千界。若五品不具。何初隨喜便稱妙法。
故知位位皆具。方曰圓乘。若前後有異。便同別教。
心能下。答也。或有問曰。何故聞思修證皆稱為妙。
即以此句答之。】
△二明修證粗三。初出非。二揀濫。
三斥迷。今初。


「 若止觀心不觀具
 則於一觀分二家」



【他宗但觀心性清淨。不觀心具諸法。心不具法。則
心外有法明矣。心外有法。法不具心明矣。法不具
心。心不具法。故於一心分心分法。豈非一觀而分
二家。】
△二揀濫。


「 一家觀門異諸說
 諸說雖異觀自一」



【大經云。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一家所譚。
一曰性體。即正因佛性也。二曰性量。即了因佛性
也。三曰性具。即緣因佛性也。具即是假。假即空中。
秪一法相。有茲三義。所謂會之彌分。派之常合。雖
一一徧。亦無所在。不同他宗秪談真如隨緣作差
別法。差別謂九法界也。不隨緣時則無差別。無差
別謂真如一性也。今家則不然。三千之體。隨緣起
三千之用。不隨緣時。三千宛然。故差別法。與體不
[001-0059c]
二。是故一家觀門異諸說也。諸說雖異。法常法爾。
法豈被談而隨乎談異也。故觀自一。】
△三斥迷又
二。初斥迷墮。二出所以。今初。


「 彼迷一心具諸法
 墮在通別次第中」



【他宗不知心具法故。墮通墮別。墮通者。惟知體一
切法空。空不即假。故墮通也。墮別者。從假入空。從
空入假。從空入中。中不即邊。故墮別也。】
△二出所
以。


「 次第而生次第斷
 豈知十界本來一
 三千本一亦如是
 皆非世數可分別」



【他宗謂真如不守自性。隨染淨緣。造十法界。故曰
次第生。夫欲成佛。須壞九界。以次第觀翻破三惑。
方成佛果。故曰次第斷。今家不然。以三惑全體是
性惡法門。故不須斷。又九法界亦全體是性德。故
不須壞。彼不知此。烏知十界本來是一。此宗灼然
洞照千如。故用即體。三千相是世數。故可分別。三
千性非世數。故不可分別。故云爾耳三觀即境竟。】
△四
境即觀三。初明具體。二明具人。三明具宗。初中三。
初境觀。二指示。三功能。今初。


「 妙境元無空假中
 而亦不離空假中」



【境即三諦也。觀即境故。故曰元無。境即觀故。故曰
不離。境觀不二。故稱為妙。有人掃蕩一切不立。即
此上句也。無此下句。不墮偏倒與。】
△二指示。


「 空即是心假是色
 非色非心名曰中」


[001-0060a]


【心。指一念心也。一念無相。並畢竟空。故空。色。指三
千色也。無法不備。並如來藏。故假。中。指色心不一
不異。並是法界。故中。此空假中。語似分張。並皆相
即。】
△三功能。


「 色心絕處中體現
 於一一法體皆具」



【色心絕。是雙遮。一一具。是雙照。雙遮故中體獨露。
雙照故法相並彰。】
△二明具人。


「 凡夫心具即佛具
 取著不圓則不具」



【一一法具。豈獨聖人。凡夫秪是佛心中十界之一。
佛亦秪是凡夫心中十界之一。論其修證。則有分
滿。論其心具。則無差別。故凡夫心具。即是佛具。但
不可取著。取著兩邊及中。即非圓教。烏得而具。何
則。前三教諦。分裂偏小。故不具法。若後圓教。無法
不備。偏圓修證。不可同年而語也。】
△三明具宗。


「 惟一具字顯今宗
 入此宗者甚希有」



【上句讚法。下句讚人。古師云。只一具字。彌顯今宗。
故曰惟一具字顯今宗也。當知他宗惟談法性。法
性之談。是今性體性量。彼闕性具。是故今宗超勝
於彼。入此宗者。名為頓人。圓頓之人。言行直截。法
輪轉處。誰嬰其鋒。如師子吼。誰不腦裂。故歎此人
甚希有也。】


瓘公。宋人也。作有門頌。垂五百年矣。太史開之
馮公諄諄於是。命余為之解。二公用心不殊。且
五百年。將非再來者與。是月六日閣筆故敘。
[001-0060b]


三千有門頌略解

No. 954-A


附瑩中居士與明智法師書


瓘頓首再拜上啟南湖延慶堂上講主明智大師。
人回伏奉書教。獲審道體安隱無惱。下懷良慰。向
承寄示觀音玄義并記。且荷開發妙旨以袪愚蔽。
深佩提獎之意。感德無巳。有門頌。伹隨順古意。過
蒙釆覽。仰見法師收簡自在。來諭云以有題之。恐
鈍者不領。誠如所慮。然智者以有門為圓門之相。
又謂此相四門皆妙無粗。若有門為法界。攝一切
法。況復三門。法相平等。無復優劣。是故若論具足
佛法。則見思假。即法界也。若論法性因緣。則第一
義。亦因緣也。故此妙門。以有召之。即生死之有。是
實相之有。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出法界外。更無
可論。此即止觀有門之大旨。而前書妙假之意也。
有未領者。亦當以妙假之義開曉之耳。智者解大
經之語云。因滅無明。則得熾然三菩提燈。即有門
也。有門即是妙假。妙假即是有門。其或未領。則於
此有門不能無惑。然而前病後藥。無兩有也。病去
[001-0060c]
惑亡。則有門豁矣。一指二指三指。不待更說。然則
有之一門。純妙無粗。具足萬善。豈非三千之性乎。
所云此之三千。性是中理。不當有無。有無自爾。茲
乃古師詮具之微言也。自非深領其旨。未易解此。
夫三千也者。世間之數也。若三千性。則離世間矣。
離而復即。即而復離。不一不異。非有非無。三千而
一。一而三千。此不可思議數。即是不可思議境。若
觀若智。俱不思議。此數即是止觀。故三千性即中
理。此境即是此數。故中理即三千性。若伹三千。則
是一切一切法耳。一切法伹有名字。何能具乎。若
一切法性。則本具矣。故三千即是一切法。一切法
性即是三千性也。此性不當有無。有無自爾。夫不
當有無者。泯妙外之一執也。有無自爾者。開離執
之一妙也。於有為妙有。於無為真無。真無則空而
不空。妙有則有而不有。有無自爾。非有無也。在假
則假具。在空別空具。在中則中具。無不在。無不具
也。然則妙假之有。豈情有乎。假不待空。泯絕無對。
說有說無。皆不待絕。今乃設有待之言。讚歎妙假
之說。豈免為巧度之所訶乎。且一念心起。則有三
千世間之相。國土一千。則山河大地是也。五陰世
間一千。則染淨一切色心是也。眾生世間一千。則
六凡四聖假名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
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念外無一毫法可得。
法外無一毫念可得。此乃本住不遷。不遷者。中理
[001-0061a]
圓明之體。此體如理為念。其壽無量。非得命根。亦
無連持。本無名字。而不失諸名。名其國曰極樂國。
名其身曰阿彌陀。身土交參。融乎一妙。故能使說
法之音。不離彼土。而廣長舌相。具足周徧。其具如
是。是體具乎。是性具乎。是佛具乎。是眾生具乎。若
有能知具彼之樂者。其有不願往生者乎。向實際
之中。要在不往而往。於方便之內。何妨去巳還來。
機熟緣深。定須成辦。此瓘之有得於祖意者也。瓘
屏迹丹丘。老病待盡。千里相望。淨願不隔。更祈慈
蔭。以師法見攝而終教之。未由會面以究盡此旨。
風臨但極瞻嚮之切。瓘頓首再拜上啟。


鑰舊讀了翁集。見有門頌一篇。莫知其旨。有二沙
門來扣門。袖出有門頌真績及與明智講主論此
頌二帖。讀之恍然。因問天台教觀之說。始知智者
大師所說四門。一曰有門。一曰空門。一曰亦空亦
有門。一曰非空非有門。其實一可貫四。四實歸一。
公之為有門頌。蓋謂此也。近世士大夫。用力不及
前輩。秪如學佛。僅能涉獵楞嚴圓覺淨名等經及
傳燈語錄。以資談辨。若唐之梁補闕諸公。本朝楊
文公楊無為張無盡及了翁輩。皆留心教觀。深入
其趣。讀此頌及書。可以知其所造之實。惟公忠言
大節。照映千載。身罹百謫視生死如旦晝。平時學
問自得之效。固自應爾。方在丹丘時。逆境尤多。而
心地泰然。深入不二法門。公之學佛得力。豈易測
[001-0061b]
哉。二沙門欲刊石以傳之人。謹書諸後。以歸之妙
珣了怡二沙門之名云。

No. 954-B


慶元二年中秋四明樓鑰題


士大夫當患難則學佛。得志則有用夏變夷之說。
蓋於佛無所得也。了翁有門頌。其於佛有所得歟。
攻媿其知之者歟。


景定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天台法照為四明學子
可登題於月桂峯下

No. 954-C


又附馮太史請解有門頌書


武林一別。聞問杳然。不審比日道體何似。震旦國
中天台種子。惟師一人。不可不自愛。倘藥餌之暇。
望一思有門頌註惠教為感。即日秋序。涼風動幃。
浮生過客閃眼無常。我輩幸受法熏。倘一蹉過。與
庸人何異。願師珍重。作我輩津梁。尊恙良巳。更祈
振錫以慰渴想。風便馳此不多。
七月一日弟子夢
禎和南
[001-0061c]

No. 954-D


又附有門頌略解序


宋時天台之教盛行。無論僧徒。即號為士大夫者。
類能言之。今觀陳瑩中先生所撰有門頌。抑何言
約義辦也。今相去僅四五百年。而海內緇流。無能
舉天台一字一義者。況士大夫乎。妙峰覺法師奮
然為鳴陽孤鳳。幾二十年。講者或竊笑。斥為異物。
而法師益精其說。不為動。今則稍習矣。海內賢士
大夫。或有起而助法師者矣。惜余非其人也。因請
法師出有門頌略解行於世。以聳動今之士大夫。
台教中興。在此一舉。余日望之。


萬曆甲申長至日翰林院編修教觀弟子馮夢禎
謹撰

No. 954-E


刻三千有門頌解後序


北齊大師。得龍樹中論之道。一傳于南岳。再傳于智
者。而後教觀始著。權實理明。解行俱妙真可謂傳佛
心印。冠罩羣宗者矣。唐有荊谿。宋有四明。咸稱中興
教主。故使居士宰官。同服甘露。梁肅陳瓘。皆其人也。
元明以來。此道不振。或有教無觀。如貧數寶。或有觀
[001-0062a]
無教。以凡濫聖。神廟初年。妙峰老人起而唱之。一齊
眾楚。傳不勝咻。開之馮居士乃力請解有門頌以為
士君子風。妙師辭達理瑩。遂使緇素翕然向化。于今
又六十年。古板不可復覩。予念重闢草萊。實賴妙師
開之二大士力。故復較梓以報法恩。并附瑩中上明
智書。庶可互相發明。讀者苟知介爾有心。即是不思
議有。即是妙假。即是圓教初門。即是法界。具足三千
諸法無欠無餘。豈非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豈非不思
議境。圓具九法。成一大乘。不生退屈。不生上慢者耶。
噫。苟不讀此。安知三大五小之妙。苟不精熟三大五
小。亦安知此頌此解之妙也哉。


古吳後學 智旭 拜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