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135 止觀科節-- (master)


No. 917
止觀科節



長文廣義悉備輔行。其間數科數節。義意或不同。或
義意是同而尋文難見。或科節文勢奢促不定。略出
科文并數節義。自備遺忘。豈曰示人也。釋題三。一意。
二義。三文意者。大師自云。說巳心中所證法門。所證
者何。謂諸佛心印。何時證此。謂靈鷲中。憑何典據。別
傳云。大師見南嶽。南嶽笑曰。昔共靈山同聽法華。宿
緣所追今復來矣。大師未悟。南嶽曰。肉身菩薩經生
忘矣。可入普賢道場。至二七日豁然定慧開發。從定
起白師。師曰。非爾不證。非我不知。爾所證者。法華三
昧。得陀羅尼者。旋陀羅尼。自今巳後。文字法師。闇證
禪師。千羣萬眾。尋爾之辨莫能究也。當為說法人中
最為第一。時年二十三便獲心印。機緣未會。未有傳
受。但講大品.智論.法華.仁王.光明.維摩等經。而玄解
未吐。至開皇十四年。年五十七。為報生地恩歸荊州。
造玉泉寺。寺成訖。說止觀。以申元意義。乃不異眾經。
而研心造境。布致十乘。萬德三千。併在一念。逈超義
表。卓爾不羣。意令今日合座之人便即入如來室。著
如來衣。坐如來座。日用佛心。日行佛事矣。義者五重
玄義。出自天台。釋一切經論皆須五義。五義束一部
[001-0736b]
盡矣。謂名.體.宗.用.教也。名者。卷首止觀明靜即釋名
也。若別配文。即五略中大意。十廣中釋名是也。大意
約四。教.簡.諦.境。釋名約待絕明觀智。智必照境。境智
稱會。其名生焉。大意云。既知無明即明。不復流動。故
名為止。朗然大淨。呼之為觀。此兩文釋名竟。二出體。
三德圓融。體也。若約文。五略中歸大處。十廣中體相
并旨歸。此三科竝明三身三德體也。指歸文雖不說。
義不異前兩科意也。三明宗者。寂照交徹宗也。涅槃
云。定慧平等見佛性當。文云。兩手遞互楷摩。雲日相
資。方致牙象。約文。五略中大行。十廣中正修。此兩門
是一部之宗主。行人之歸趣修心處也。四辨用者。破
遍證圓為用也。破遍則惑無不盡。證圓則德無不備。
五略中感大果。十廣中橫豎破遍。第八果報。此三文
是也。五教相者。一多互陳教相也。五略中裂大網。十
廣中攝法.偏圓.方便。四門竝教相也。故一微塵中出
大千經卷。八教五味並自一心。教相明矣。且分文屬
當即爾。據圓旨。一一文一一義皆具五也。此乃分而
不分不分而分。固在意得耳。摩訶。褒美之詞。止觀。尅
明心性。章安初題圓頓。後改摩訶。改者意何。圓頓尊
極之稱。摩訶包攝周悉。約理宜尊極。約教宜周悉。周
悉具三即。攝漸次不定五時八教盡矣。故改從也。摩
訶三義。往翻大.多.勝也。此三皆絕待。不對小少劣受
名。法非小大一多勝劣。小即大故。一即多故。劣即勝
故。何以故。法性圓玅無隔礙故。是以一塵一毫悉包
[001-0736c]
納法界也。今言大即空。多即假。勝即中。此三皆一色
一香一念中足也。一念寂然圓極法界為止。一念朗
然圓照法界為觀。止即般若。觀即解脫。止觀不二即
法身。在心謂之三觀。在境謂之三諦。在體謂之三德。
在用謂之三身。在性謂之三涅槃。在智謂之三菩提。
在凡謂之三道。在聖謂之三寶。雖迷悟得失千途。而
一性未甞變易也。前代未聞止觀為三世佛母。未聞
止觀為十方菩薩祖師。未聞止觀為一切教理行位
之主。未聞止觀為一切學人智鏡。未聞止觀照巳身
心全同佛德。令喜於大師座下親聞故也。儒說生知
一世義也。釋辨三世成性也。萬法元本從緣故生。生
性常空。號天真理。理不獨立常在萬緣。緣理兼懷乃
名大士。妄緣取理乃曰小乘。妄理取緣流轉九有。反
本還源須假師傳。照本境寂。我無師保。經曰。不得一
法故得授記。授記師也。不得無師也。師不偏屬因。有
理觀故無。師不偏屬果。佛師法常也。若謂無真在因
緣事外。凡夫未了。聖智方證。此別教也。即我觀智。照
因緣生滅悉無自性即全無。真圓教也。圓頓現前即
入佛位。萬行萬德一念中具。十卷止觀千度說此。若
不信此。天台教門絕矣。始鹿苑不言寂場者。且從跡
說。祖承為便。若望本說。何妨二十四祖悉游華嚴海
中。九代祖師融寂覺跡義等。下文破古有此說。既非
正義。祖宗不成。九代之名請從此削。無漏總中三。此
段文古今共難。輔行四紙。釋兼破古。九不可講者。敘
[001-0737a]
述甚自煩閙。昨尋本文。文近在前。止火血刀達三善
道。次修禪定。次修無漏。次修慈悲。次修實相。此文是
也。無漏若合但有九。無漏若開兩教二乘成四。即十
二。不定四。取體中四。或指世界。下總四或字。是四句
意。謂實相難解。藉漸次不定導進其心。便有九句十
三句階級。然後方達實相。故有此三種止觀也。汎論
漸次.不定.圓.頓有四不同。一約教論。八教中頓漸不
定。此指華嚴唯頓。五時漸次而生漸也。一一部中或
具不具不定也。二約部論。華嚴唯頓。四含唯漸。方等
不定。法華唯圓。三約法論。下引淨名。大品.法華.涅槃.
無量義等。各有此三是也。四約義。三種止觀皆是大
乘。俱緣實相。借漸.不定以助圓修是也。此四義意各
異。可深思之。勿使濫也。此四漸中。法華具三漸。大師
自云。從牛出乳乃至醍醐。此證漸也。此約五時相次
生名漸。非法漸也。如是之人。應以此法漸入佛慧。此
敘昔有此漸法也。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此是圓
人用漸義助修也。約部。法華唯圓。無復兼但對帶。會
諸權小歸一乘故。約時法義。何妨三漸。何累於圓。情
無情一。輔行十解。文理周悉。今助一釋。內外心境別
俗諦事也。察內心無性。外境無實。真諦理也。理而觀
之未甞有二。事而見之未甞不二。二不二於一念中
得。此一念達了之智。非內非外而內而外。十方三世
只一念中。念外無法。斯極理也。若謂念內念外有一
法可得。悉為虗妄。非真慧也。目此真慧以為佛性。佛
[001-0737b]
性現時豈存心境乎。略指三門。大意在一頓者。三門
謂序中三種止觀。漸次.不定.圓頓也。大意在一頓者。
唯圓也。準輔行。生起問答非大師料簡。是章安也。記
云。剪略身儀名一行。非約一理。今尋經意。乃從理得
名。文云。如聞修學。能入一行三昧。面見諸佛。據此乃
約一理受名。此四三昧。坐.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竝
從事一行。般舟.法華.方等.隨意。竝從理可思。例四種
三昧意。止觀引文雖異。體乃同今取意。總釋只達一
念自心是法界。十方諸佛與一切眾生同一無住。本
一法界為身為土。無彼無此。無根無住處。無修不修。
無證不證。無凡無聖。但眾生自謂妄想纏縛。為凡為
不修為不證。謂佛為聖為證修證聖。在眾生自強立
之。佛位中都無此名也。諸佛所見。一切身是法身。一
切國土是佛國土。一切法是佛法。一切心是一心。極
十方三際推求。無纖毫許若色若心不是佛理。智鏡
朗然。周遍法界。甞無一事。澹然身心。無所施為。佛心
既然。我學佛智。如佛用心。即止觀也。佛現即我心現
而不現。只是自心鏡上影像耳。問。豈都無外佛可見
耶。答。自他不二。但如來有同體大悲。眾生有熏習之
力。扣擊同體智鏡。隨其心上感見相好鏡中之像。然
不離鏡而非即鏡。隨照好醜。感者千差。相亦萬品。或
機深厚。感佛身長千萬由旬。壽命無量阿僧祇劫。以
河沙世界微塵佛剎為淨玅國土。說無量無邊不可
說不可說法門。或人天報殊。示現八相。一斯利益不
[001-0737c]
過數百年間。或三途微形含血之類。見聞異身暫能
救苦。如空雲水月怳忽不定。斯皆由感者一念之心。
謂佛色身來應。佛實無來去之勞。無有形之患。無可
說之法。但眾生善緣心想。謂佛應來為我說法。實是
眾生於自心上現此相耳。問。眾生善根。擊佛大圓智
鏡。現此影像。像則屬佛。答。明鏡屬佛。像不屬佛。像若
屬佛。佛則生滅流動。若屬眾生。眾生業結所縛。何能
具此相好。但眾生感應道交方見此耳。問。既是佛智
鏡上像。何言眾生心上現。答。同體圓鏡。不偏屬佛。眾
生同一體故。伹眾生磨瑩巳鏡。未得全明。故能暫現
此相。表進修之力。問。若爾。眾生自感心鏡上現像。不
得言佛像現。佛即於眾生無力。虗致敬慕有何益也。
答。由敬慕之心感像現也。此真佛力。豈眾生能致哉。
問。此亦眾生自蒙佛力。非他佛力也。答。佛地無自他。
汝強謂自他。佛者眾生心不盡耳。問。若爾。亦共作一
大佛。不能各各自成也。答。不共作一。不各各自成。此
義難了。試舉喻首。如國清寺。法界也。住寺僧。古佛也。
遠人暫遊。暫感佛也。他日愛慕即剃髮。配寺國清。即
我寺也。五峰松逕。臺殿房廊。悉我有也。頓得受用。不
減他物。成我家也。不人人別造一寺也。不共他分一
寺。分即隨人將去。常住法界不可分也。此義出涅槃
經中。路有一大樹。樹陰清涼。來者即納。無人遮護。無
持去者。既印金口。可以奉持。還轉四句不見未貪滅
欲貪欲生。記云剩生字。道䆳和尚云不剩。還轉者翻
[001-0738a]
轉。四句不見。未貪欲滅。欲貪生等。前言為當。當是未
審定詞。今言不見。是印定說。故兩番別。若準此說。但
有兩箇四句。無餘諸句。準輔行。轉至第二不生句。故
剩生字。詳文不合。錯剩取義。輔行無違。執若未盡。竝
須推破故。問。玄文七重二諦。三接止觀。何但五重一
接。答。約諦理相生漸深有七義。約人智但五。何者。通
人八地後聞中修觀伏惑名菩薩。破無明名佛。佛是
通教果。果頭無人。只是別教初地。故名別接通。別圓
兩人初聞中道。故不名接。故只一接。問。別地即圓住。
何非圓接通。答。初將教接。藉空假為方便故。證方名
地。地住既一。不復名接。玄文三接復云何。答。別接通
如文。圓接通者。從二諦入不次第三諦也。圓接別者。
從次第入不次第也。伹有三義。無有三人。別人先自
知不次第故。約諦故三。約人故一。若剋實論三教。果
頭無人。但修三教因。入一圓果。何接之有。今言接者
葢義門耳。問。接是連義。為接取接入義。答。兩界中間
須安一接。即似連義。責實而論。但是接得入別。教中
非連。問。連義何妨。答。文云。但可別接。不可接別。若是
連義。別教接。接別何異。文云。不將此果接十地之因
故。不接別。不接十住。斷無明故。不接圓。問。接別義如
何。答。若將通佛接取別家行位入通果中。方名接別。
今既不爾。故不接別。不接圓例別。非色非心為戒體
者。準百法論是無表色。此色法處所攝。有一極逈。二
極略。三遍計。四受所引。五定果。今戒體正是受所引。
[001-0738b]
因領受師言引起此色。故名受所引。內外大小乘戒
悉以此為體。其體是思願種子。如何人欲受戒時。皆
思願欲得戒。此是現思願。熏在藏識名種子。至壇場
上三番羯磨竟。師告云。汝巳得戒竟。更不起思願心。
唯有種子能防七支以為戒體。此種子非色。不對礙
故。非心。不緣慮故。若言色為體。是無表色故。若言心
為體。是思願種子故。隨部異名。體更不易。輔行云。別
教從心生十界。圓教心具十界也。生者。心但有能生
十界。性未即便是十界。如從地生一切艸木也。具者。
即一念心全具十界。不待生亦無前後。只一念是十
界。只十界是一念。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念念之中
體常圓滿。塵沙萬德不欠少一分。八萬惑業不除斷
一分。不謂佛果是極聖我未證得。不謂凡是底下穢
濁我應捨離。總攬法界在一念心頭。如一圓珠瑩徹。
明白圓解。更無別覺觀進修。亦不見有凡聖。取捨分
別妄念悉盡也。問。既云念盡。應齊極聖。答。心性本體
齊上聖。大師云。見巳智慧與如來等。但未能常照隨
境生心。此心分別校計萬端把人。有時猶不定。或發
地獄心餓鬼畜生心。何況三善。何況小乘。無始妄習
何能頓遣。雖有解心未常用解。故是凡也。若能暫照
諦理。即坐佛座。證佛身。用佛法。當此一念圓現時。不
見十方佛異我此身此念也。解而未修是名字即。念
有分數名觀行即。念似於境名相似即。境入於念名
分真即。無境無念名究竟即。雖六常一。何凡何聖。雖
[001-0738c]
一常六。凡聖天絕。此止觀大意。讀者宜細意。記云。闡
提不斷性善。諸佛不斷性惡者。善惡以無性為性。此
性即佛性。即無性。本即法性故不可斷也。即今推自
心性不可得。即無住處。能遍一切處。即善惡性也。性
無善惡能生善惡。善惡可斷性不可斷。縱墮三途。性
善不滅性惡不增。直至成佛。性善不增性惡不滅。此
性即法身也。猶如明鏡本無好醜眾像。能現一切好
醜眾像。像有增減。明淨光體不增減也。鏡本無像。故
能現像。性本無善惡。能現善惡也。眾生不得性。但得
善惡所拘。不得自在也。性善不壞故。地獄發佛界。性
惡不壞故。佛現六趣生也。開一心為三止觀。合三止
觀歸一心者。一心即三中圓頓也。開出漸次不定。并
一心三也。一心即三中一也。開合對辨。故有四種觀
法。成五百一十二安心也。剋實只有三。無第四。一心
即圓頓故也。思議不思議俱十界者。思議十界。唯佛
界極。前九麤淺次第至極。思議也。不思議界。界界具
十。不待至佛方玅極。地獄即齊佛。不可捨。佛即地獄。
不可取。何故爾。此十界全我一念。何以故有取捨者。
念未圓耳。圓心往望。法法皆圓。無一毫塵在我念外
也。此意極大開懷抱。盛取品得。若取捨纔生。圓即遠
矣。圓頓往望漸次不定。皆一心也。漸次不定往望。唯
圓一心。二非一心也。故有開合。或三或四。或別明一
心三即。思議也。一心即。不思議也。亦不全一。亦不全
此段續前安心文。今欲借別顯總。舉次而論不次。故先三
[001-0739a]
義解釋者。此上下文意竝前次後不次。不次無多。只
一念即破即立。即修即證。無別觀智。此理難信解行
用。須假次第。故開門戶說。或豎或橫。或非橫非豎。或
從假入空。從空入假。或兩觀為方便得入中。或先見
假次思假。如上所列。竝借別顯總也。若得別意。一一
別中悉圓極也。就前根本。都合三百四十八句者。此
中本末合計。前四句三假合十二句。又從四句出悉
檀十二句。合四十八。悉檀并本十二計六十句。又一
悉檀出性相空合九十六性相空。性相空九十六合
前六十根本句計一百五十六句。一一句各有止觀
合一百九十二句。止觀一百九十二合前一百五十
六根本。即都合三百四十八句。此是子本合算法也。
後就四人四見。能所自行化他。都合七萬三千三百
八十四句。此直論計句不兼本算也。不可說見如初
有見。但一千三百九十二句者。此絕言見。只約單四
見。句後出故。只如此。若約複.具竝出。即更兩倍。今不
出者。隨作者意耳。足前合為一千一百五十二者。三
百八十四句合七百六十八句也。合根本一千一百
六十四句者。根本十二句也。一品如此。下直論不兼
本算也。不動不退方名薩埵。薩埵。唐云勇猛。即是菩
薩別名。下文亦頻言薩埵。恐不指薩埵王子一人。器
械鈍者。別教道品歷別。鈍也。應云一人器械利者。圓
道品一念具利也。文無者。略耳。記云。身壯喻三諦。兵
利喻三止。權多喻三觀。今意謂三諦是髻珠戰具。今
[001-0739b]
取五緣中無緣慈。即是行廣。求佛智。即智大。行廣智
大。為身壯牢彊。精進即是兵利。滿弘誓大方便即是
謀多也。修中意者。初心即修。不待二觀成者。倚在身
壯兵利權多也。古珠者。了心性本源常具萬德。不增
不減。不用鍛鍊。體自明利也。智障三義。若從能障得
名。智即分別智。此智即障。若從所障得名。智即中智。
智上有障。如鏡有塵耳。若能所對受名。中智為他無
明障。如鏡在塵。除塵鏡自明淨。若斷不斷者。從能得
名。此智須斷。從所及對。此智不斷。非碩異者。心性如
水。風鼓浪生。浪生。分別智也。但斷其浪。水不可斷也。
息風浪止。空日自現。空即止也。日即觀也。止觀現前。
萬德斯備。空日在池。萬象到景。準新經論名所知障。
所知是智。為無明所障。所知家障亦能所受名也。大
品有菩薩從初發心即與薩婆若相應者。準輔行。引
經三文釋云。經列前深後淺。今列從淺至深。詳所引
經。前亦不深。前是䟦致位。次是菩提位。菩提豈淺於
䟦致。但借彼文權為次第。未必彼經剋定深淺。攝佛
威儀。以十力無畏不共法等為威儀。一念中修者。只
今學人一念圓解心。具佛果中一切萬德。萬德雖多。
以十二事攝盡。此意不偏行位。但言境智。本體自具。
修與不修未曾增減。本自圓足。非新生也。前三教人
無眼不見。凡夫外道都不知有。我今圓解一念全收。
亦只是一念三千世間耳。十界中有佛界。佛界豈無
德。佛德乃三千中一分也。有云。佛性如木中火。鑽研
[001-0739c]
乃出。此乃藏教析色得空。全未及通。況乃別圓。仍引
大師文云。禿船鳥空。此斥無圓解人妄執。言即不得
即意。圓方有即。汝未解圓。學言即。即故失也。十力章
云。豈非初心有修有證。三據明矣。豈非正文。宜審此
段。記云。十意融通經論。有人將對十乘。深不便也。但
對五重玄義。今詳文體釋名及明宗。亦不便。何必作
此相對。但消文意。義理自明。何用對十對五。五悔名
者。從初懺悔受名取語便耳。如云五拘隣。拘隣是五
人首也。若準義。合云拘隣等五人。新翻。梵云懺摩。唐
云悔往。今懺悔。唐梵合舉。我以善施眾生者。記云。今
說果中故言共與。若因時與將何成道。今謂因果俱
共施眾生。此善是不思議迴施他。自善益勝。後當重
辨。輔行云。至菩薩境中應辨。夏終不說。下無所論。今
詳此指。自是一途。未必全爾。何者。十境明乘。今當第
一。猶有九境。九境十乘。乘有法喻。今纔法說。車喻猶
明。況後九境。縱後三境無文。尚有六境并陰境一喻。
總十三度說此無法愛入住之意在。輔行將車對十
乘。云整足者。今謂十乘是行路。車是所乘。乘此車行
十乘路。念念之中等。一大車行乃至十方。云整足。故
境文竟云。若得悟者不俟餘九。止觀第三第九竝明
八教。大師意。頓等四為化儀為綱。攝一代時教盡。藏
等四為法為網。亦攝一代教盡。若約法。法華唯圓唯
頓。諸教諸理悉無比竝。獨一無侶故。文云。即中捨三
方便也。若約化儀。當第五時漸說也。大師言。唯華嚴
[001-0740a]
頓。餘悉屬漸。輔行云。法華涅槃非漸非頓。色塵空塵
皆具佛功德。有大經卷。經卷以法界為體。法界在眾
生心中。法性心性無二無別。心生即法生。心滅即法
滅。心性無生滅而能遍生滅。一念心外更無一毫法
可得。全此心性是法界性。一念若有。法界一時有。一
念若空。法界一時空。見一塵時全見法界。理事萬德
無不圓足。或名佛性佛智佛德神通威儀經卷。種種
異名。其體不易。非新非故。無得無失。無時無處。皆於
今日一念上現。了了分明。是名圓頓止觀也。一切法
趣欲。是趣不過。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貪欲即是道。恚
癡亦復然。殃掘無減。修吹即即唾。一塵入正受。一切
三昧起。如是等比類。悉此一義具。如義海中說。


於越州開元寺鈔寫此文。


大中九年二月十日日本國天台問法沙門囗
王記。


義海是法藏和上作。俗姓康。本胡。依儼受華
嚴。儼依杜順。禪師姓杜。此文殊化身。具如傳
錄。


永仁六年三月十八日一校了。


相似沙門 禪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