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55 觀音經義疏記會本-隋-智顗 (master)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卷第四



【觀音義疏記卷第四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若小下小機益相四初酪益二初明小機應。


若小機之人感佛正念入母胎出生王宮六秊苦
行樹下坐草成老比丘佛於鹿野苑轉生滅四諦
法輪拘鄰五人初得甘露悟小乘道。


【記】即是小種先熟之者初感劣應始從入胎至於
成佛其相皆劣拘鄰或鄰兒或憍陳如此五人首
也其四人者即阿鞞䟦提摩訶男拘利太子初於
鹿苑證四諦理名得甘露此乃佛日次照幽谷。


○二既非下對大甄揀二初進對法華揀悟。


既非醍醐未名得度故云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
實未得一切解脫。


【記】初教道道雖曰甘露既非第五醍醐之味豈得
度於二種生死故未名得度故云等者引此經也
但用一門解脫虗妄見思之縛其實未得一切境
界解脫塵沙無明惑累其至靈山方證斯脫。


○二未堪下退就華嚴辯機二初於大名乳。


未堪大教如聾如啞於其無益於大教中止有冥
熏之力取譬如乳。


【記】此中乃以證小之後遇大不聞以驗在凡機不
受大以聾啞文在經後分其時仍長義當方等般
[004-0151c]
若之時亦可通在鹿苑之前是故迦葉却敘小機
蒙大擬時迷悶躃地以後顯前機未堪大其意宛
然雖有冥益其如見愛熾然現行故機在華嚴全
生如乳。


○二聞方下於小名酪。


聞方便說三界斷見思時爾時轉乳名酪。


【記】急追付財稱怨大喚徐語除糞歡喜隨來乃施
方便說三界苦以畏苦故斷見思集既革凡成聖
名轉乳為酪。


○二次聞下生酥。


次聞方等四種四諦用大彈小恥權慕實起殷重
心名為生酥。


【記】四教俱演橫攝眾機小聞彈訶漸能慕大密得
通益鈍根菩薩益同二乘調此等機得生酥味應
知約教明五味者不取濃淡但語相生以其頓乳
即醍醐故若約機者有濃淡義然就三乘極鈍者
說為此一類於彼華嚴全無顯益如腥血乳說三
藏時此機成酪次第漸濃至於極味。


○三次聞下熟酥。


次聞般若三種四諦轉教其心稍純名為熟酥。


【記】不談三藏具示衍三利根之人入圓者眾聲聞
至此被加轉教既於真空具談萬行故令鈍根冥
得別益約調漸機名熟酥味。


○四次聞下醍醐二初法華二初明三乘皆得成
[004-0152a]
佛。


次聞法華捨三方便但說一實佛之知見聲聞疑
除受記作佛菩薩迷去增道損生爾時名為醍醐
菩薩之人處處得去鈍者亦同二乘二乘之人始
自於此得見佛性。


【記】捨前三教方便四諦但說一實無上之道復開
三教方便之門皆是一乘真實之相乃是此經待
絕二妙談茲妙故方令二乘焦穀更生三教菩薩
權疑永息是故無一不成佛者。


○二故云下證一代俱入醍醐。


故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證
前大機人初得醍醐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
亦令得聞此經入如來慧即證小機始於法華得
入醍醐也。


【記】若大機先熟華嚴初見即入佛慧若小機先熟
即須漸引今聞開廢方得佛慧初得今得皆是佛
慧俱譬醍醐但彼兼別至此純圓。


○二若復下涅槃。


若復有鈍根於法華不悟更於般若調熟至于涅
槃說勝三修即明常住得見佛性乃是醍醐。


【記】開顯之意法華具彰執權之機大陣巳破更須
涅槃收其餘黨故法華後復談般若調熟其心令
於涅槃得醍醐味是故彼經就般若部後分結撮
五味次第云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說勝三修者
[004-0152b]
彼經明三種三修一邪二劣三勝邪即世間邪師
所教常樂我也劣即依佛半教破於邪執謂無常
無樂無我也勝即依佛勝教破於劣修謂常樂我
也法身常恒無有變易遊諸覺華歡娛受樂具八
自在無能遏絕如是修者入祕密藏名勝三修。


○二是為下結例三初結佛身。


是為同居穢國示現佛身說圓漸法。


○二或示下例餘身。


或示種種身說圓漸法四句此開五味義。


【記】佛身既能說五時教若示餘身亦於五時引諸
實行隨味而轉復須論於示現多身度於一人或
一度多或一度一或多度多約人既爾人法因果
多少相對各成四句故初懸敘立三四句方盡身
說感應之相。


○三穢國下例淨土。


穢國既爾淨國亦然既有利鈍兩機寧不頓漸二
說以明應身及說法也。


【記】如安樂世界菩薩無數聲聞亦然良以法有頓
漸是故人分大小具如九品生彼土後入大小位
皆由聞法驗知應彼淨土度生須論漸頓二種身
說。


○二此中下本觀慈悲。


此中應明別圓本觀所起慈悲今徧法界起應例
前思之云云。
[004-0152c]


【記】如上所明三土垂形五時化物穢指釋迦淨約
彌陀二佛化事教文備彰以顯觀音示現佛身與
此不異分真究竟體用同故果用若此豈無本因
故今却尋本觀誓願是修別圓觀行之時起慈悲
誓期徧法界現身說法度諸眾生今住寂光本誓
所熏能徧三土形聲利益例前赴難本誓文中巳
備說也。


○三問經下簡土名體二初辯土名二初問。


問經但言遊於娑婆不言實報方便等國。


【記】娑婆之名翻為堪忍於同居中尚不通淨那得
具約三土釋邪。


○二答。


答總答中云遊諸國土諸是不一豈止獨娑婆耶
又如大本文云若能深觀見我在耆闍崛山共聲
聞菩薩僧此即娑婆而是方便也又云即見我純
諸菩薩無聲聞緣覺者即此是實報也故約二土
明義無咎。


【記】菩薩舉一以為問端如來稱法周徧為答故云
以種種形遊諸國土橫互十方豎徹三土故言諸
也皆是觀音應身遊處此約如來答過於問據文
釋也若更約義其相宛然何者經示方便及實報
土不離娑婆故云若聞長壽深心信解則為見佛
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既
云常在耆山則劫火洞然此土安隱復以菩薩共
[004-0153a]
諸聲聞而為聽眾豈非娑婆即方便土復云又見
娑婆世界其地瑠璃乃至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
眾咸處其中既云又見即非前處唯有菩薩不共
聲聞即純菩薩而為僧也驗知娑婆即是實報此
文皆是四信妙觀即於堪忍而見二土觀音深智
遊於娑婆豈容獨應同居穢邪。


○二問二下明土體二初問。


問二同稱為法性云何異。


【記】大論云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
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即方便土也大品云法身
佛為法性身菩薩說法其聽法眾非生死人但云
菩薩不共二乘即實報土也二土不同皆稱法性
云何分別。


○二答。


答真諦中道此則大異。


【記】小乘灰斷無界外生論云出界復云受身此據
大說大乘法性體本常住即是一切色心之源何
者小謂色心因見思有故因縛斷其果永忘大說
色心因惑生滅不因惑有體是法性見思若盡無
明全在則當真諦法性色心方便生滅無明分破
本性分顯義當中道法性色心實報生滅無明究
盡則復本性常住色心離生死相常寂光也今明
方便及實報土法性名同約斷惑論真中大異。


○二次明下菩薩二初明應相二初輔佛不同。
[004-0153b]


次明應以菩薩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藏通別圓
等輔佛不同若佛於實報作佛觀音即為實報菩
薩形或作方便土菩薩形或作同居土菩薩形赴
利鈍兩緣。


【記】橫論四教豎則三土同居四教各有教主各有
菩薩輔翊化機方便二教實報一圓各須菩薩輔
佛逗緣。


○二赴利下赴緣有異。


赴利緣者即如華嚴中法慧金剛藏等赴鈍緣者
或如彌勒等若佛轉五味法門法門興廢輔佛菩
薩亦節節興廢若權若實廣利眾生。


【記】大略而分頓部根利漸教根鈍若委論者頓中
別鈍漸中圓利所說之法隨機廢興輔佛菩薩亦
隨改轉不可文備宜準教思。


○二此中下明本觀佛章略述。


此中亦應明別圓本觀機應。


○三支佛。


次明應以支佛者如文殊二萬億劫作支佛化眾
生現身說法。


【記】若論獨覺既不值佛稟教何能說法欲化眾生
但現神變今云說法乃論佛世稟因緣教者也此
明權示亦引其類隨味而轉同聲聞也。


○四次明下聲聞二初明所現。


次明應以聲聞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聲聞或
[004-0153c]
作隨五味轉聲聞。


○二內祕下明能現前列所現全同實行今明能
現知是大權此中有四初能現意。


內祕外現莊嚴四枯四榮引導眾生。


【記】外示權迹意在莊嚴涅槃雙樹言雙樹者四方
各雙東方一雙一枯一榮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東
方枯榮表常無常南樂無樂西我無我北淨不淨
如來於中北首而臥入般涅槃則表雙非常無常
等經文略舉因中六人即是身子目連空生那律
迦葉阿難及果一人即如來是此皆善能莊嚴雙
樹斯葢如來與身子等久證三德欲令眾生得入
祕藏雙非常等真四德故初於三藏主伴相與同
諸實行殷勤修證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成四枯也
次於二酥褒圓折偏恥小慕大說菩薩法引諸眾
生破於無常修學常等成四榮也至法華會及今
涅槃引諸眾生皆同證入非枯非榮中道四德大
般涅槃經示主伴一代化功今巳成就乃於雙樹
中間涅槃而表顯之故云六人及以如來能嚴雙
樹觀音示現聲聞之身其意如是。


○二次引下能現人。


次引華嚴中諸菩薩比丘入法界所見住不思議
法門者成此義也。


【記】善財所見諸善知識如海雲比丘善住比丘現
聲聞身說別圓法二乘機扣即說藏通既住不思
[004-0154a]
議法門何所不說此合今文人法四句。


○三次引大下能現法。


次引大經四種觀十二因緣觀別圓本地慈悲不
取不捨今作四種聖人普應一切。


【記】上總約法彰能現人今此的示現小之術故引
大經四種之智觀十二緣得四乘果觀音若修別
觀則次第用四智觀緣若修圓觀則一心用四因
緣智而於一一皆起誓願度諸眾生不取四相不
捨四法不取故非有不捨故非空雙遮二邊即無
緣誓雙照生法即四慈悲今行願成故徧法界現
四形聲普應一切今於四中的取下智為能現法。


○四問下寄料簡二初問。


問佛云何度佛。


【記】因前分別以十界身應十界機一多交互雖成
四句而終有佛度於佛界故有今問。


○二答。


答等覺菩薩作佛身度初地佛何意不得如人亦
能度人云云


【記】答中等覺度初地者約別教義也以圓六即佛
義太寬別教登地佛界義顯何者別教三賢用於
三乘所修觀法入地證中迥超九界始本分合體
用同佛故然是分證惑必厚薄智論淺深是故上
位現化他佛度於下位自行之佛取譬人中師度
弟子須知能度之佛或現八相或坐華王所度之
[004-0154b]
佛必作因身以佛威儀非稟法相故四教佛皆無
師智又今一往且云等覺度於初地若本下迹高
可云初地度於等覺以示佛迹是妙覺身乃由極
果加被故也。】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
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
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
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
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
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二二明下天身六初梵王二初釋名相。


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為尸棄此云頂髻瓔
珞明四禪皆有王此言梵者應是初禪頂猶有覺
觀語法得為千界之主也。


○二觀音下明本觀。


觀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捨不取故不隨禪生不
捨故應為梵王說出欲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記】此天依正多是白色觀音因時觀於白色即空
假中住白法界即是此有真常我性名王三昧不
取不捨者不取此禪有相謂見思也不取此禪空
相塵沙也不取此禪亦有亦無相非有非無相無
明也則不隨三惑生於此禪三土也以不捨故即
能應為凡夫梵王同居也復能應為方便梵王即
阿含云巳證三果將入方便土也復能應為實報
[004-0154c]
梵王即仁王云證七地故說出欲論亦三惑欲也
四句現身即是感應一多相對以成四句以權引
實引三土實行人也具如佛章下去諸身皆應例
此。


○二帝釋。


應以帝釋身者此地居天主也具云釋迦提桓因
陀羅釋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
羅名主能作天主菩薩修難伏三昧不取不捨說
種種勝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三自在。


自在天是欲界頂具云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
假他所作以成巳樂即是魔王也淨名云多是不
思議解脫菩薩住赤色三昧不取不捨應為魔王
令諸魔界即是佛界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四大自在。


大自在即色界頂魔醘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
吒華嚴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為第六天而諸經
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云過淨居天有十
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經云大自在天
光明勝一切眾生涅槃獻供大自在天最勝故非
第六天釋論云魔醯首羅此稱大自在騎白牛八
臂三眼是諸天將未知此是同名為即指王為將。


○五天大將軍。


天大將軍者如金光明即以散脂為大將大經云
[004-0155a]
八健提天中力士釋論稱魔醯首羅如前又稱鳩
摩伽此云童子騎孔雀擎雞持鐸捉赤旛韋紐此
稱徧聞四臂捉貝持論騎金翅鳥皆是諸天大將
未知此大將軍定是何等四句相對。


【記】闕釋毗沙門以可見故。】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
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
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
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
羅門身而為說法。」


【○三小王下人身五初小王。


小王身者或云天王為大人王為小就人王中四
種轉輪王自有大小如非四輪王者名粟散王自
有小大中國名大附庸名小傳傳相望今言小者
小尚為之何況其大耶此亦有四句何獨為福業
受報入同居土具足化他共修功德慈心利物是
為王也。


○二長者。


長者身者應釋十長人之德內合法門。


【記】十長人之德如大本疏第五云世間長者備十
種德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秊
耆七行淨八禮備九上歎十下歸姓則三皇五帝
之裔左貂右插之家位則輔弼丞相鹽梅阿衡富
則銅陵金谷豐饒侈靡威則嚴霜隆重不肅而成
[004-0155b]
智則胸如武庫權奇超拔秊則蒼蒼稜稜物儀所
伏行則白珪無玷所行如言禮則節度庠序世所
式瞻上則一人所敬下則四海所歸內合如來十
種功德及觀心十德具彰彼疏。


○三居士。


居士者多積賄貨居業豐盈以此為名也。


○四宰官。


宰官者宰主義官是功能義謂三台以功能能輔
政於主故云宰官郡縣亦稱為宰官宰政民下也。


○五婆羅門。


婆羅門者稱為淨行劫初種族山野自閑人以稱
之也一一身皆有四句本觀。】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
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四次列下四眾。


次列四眾釋如舊。


【記】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無翻有翻者此云除饉
眾生在因無法自資得果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
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無翻者名含
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云云比丘尼者比丘
同前尼者此翻女也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優婆夷
此云近事女以受歸戒堪近事出家二眾又在家
二眾或翻為清信士清信女。】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
[004-0155c]
女身而為說法。」


【○五婦女。


次婦女者不明小王婦女者王家禁固不得遊散
化物為難故不作若如妙音即云於王後宮變為
女像也。】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
法。」


【○六童真。


童男女者取妙莊嚴二子釋之華嚴童子算砂嬉
戲也。】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
羅迦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七八部八初天。


七明八部者上列大威德天今更舉二十八天等
或可星宿掌人間者也。


○二龍。


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
像之爾二與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
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肇師但出三不出
天龍。


○三夜叉。


夜叉此云捷疾此有三處海嶋空中天上傳傅相
持不得食人佛初成道及說法傳唱至天。


○四乾闥婆。
[004-0156a]


乾關婆此云香陰帝釋樂神在須彌南金剛窟住
天欲作樂其心動什師云在寶山中住身有異相
即上奏樂也。


○五阿修羅。


阿修羅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或三頭六手此
云無酒一持不飲酒戒男醜女端在眾相山中住
或言居海底風輪持水如雲居其下上文云居在
大海邊有大力口訶日月日月為之失光掌搏須
彌須彌為之跛𨁟入海齊腰見天飲甘露而四天
下採華置大海中釀海中眾生業力持進失甘露
退不成酒即斷酒故云無酒神不飲酒故得大力
也。


○六迦樓羅。


迦樓羅者此云金翅翅頭金色因以名之此鳥與
龍約汝繞須彌令斷我搏海見泥我不如輸子為
汝給使汝不如輸子與我噉天力持須彌不可斷
故龍輸子卵生食卵龍不能食三生溼生食二胎
生食三化生食四。


○七緊那羅。


緊那羅者天帝絲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
而頭有角亦呼為疑神亦為人非人今不取人非
人釋緊那羅此乃是結八部數爾。


○八摩睺羅伽。


摩睺者什師云是地龍肇師云是大蟒腹行也八
[004-0156b]
部皆能變本形在座聽法也。】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八金剛二初釋相。


金剛非八部數手執此寶護持佛法或言在欲色
天中教化諸天即大權神也經云是吾之兄。


○二問答二初問。


問上界身可化下下界身云何化上。


○二答。


答菩薩所為應以得度乃應之爾如王聞蟻鬬。】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
諸國土度脫眾生。」


【○第二總答三初牒章示文意二初牒章。


第二從成就如是功德者是總答也。


○二示文。


此則結別開總成就如是功德是結別也以種種
形遊諸國土是總答也。


○二諸名下依文明義廣二初依文釋二初明垂
應徧三土。


諸名不一橫則徧周十方豎則冠通三土隨機變
現何止三十三身託化逐緣豈局在娑婆世界。


【記】就同居說十方土異約上二土則無異域故同
居對方便一異分之方便對實報融不融別實報
對寂光相無相簡若同居中眾生種類塵沙莫喻
觀音悉能示其三業而度脫之經文所列三十三
[004-0156c]
身葢略示也欲彰周徧故總示云以種種形遊諸
國土廣脫眾生也。


○二以種下據總文示三廣。


以種種形總明示現身廣遊諸國土總明所化處
廣度脫眾生總明得益廣。


【記】不明三廣但依別答則成限局觀音應化矣。


○二言雖下結義廣。


言雖略上義極廣前故稱為總答也。


○三善財下按義顯他狹二初明文廣義狹。


善財入法界文雖廣義未必該十法界。


○二斥違義立宗。


地人見文廣判為圓宗見法華文略判為不真宗
若尋此意無不真之義也。


【記】若尋今意一菩薩身能現十界復云以種種形
遊諸國土度脫眾生三廣義彰不可思說經文明
示普門示現佛意令知本性發明就何文義云夢
幻不真略是剛然貶挫妙典故知此師但見文略
不究理圓故作斯判矣。


○第三勸供養二初標章立意二初標章。


三從是故汝等去是勸供養也。


○二佛答下立意二初明始終相稱二初示今立
章二初前後皆三二初敘前三。


佛答前問先總後別末勸受持而眾生仰荷冥益
但可持名秉字而巳故前開三段始終開合於義
[004-0157a]
相稱。


○二佛答後下示今三。


佛答後問前別後總末勸供養眾生既荷顯益見
色聞聲故勸供養此則開合始終相稱。


○二而總下明總別互舉。


而總別前後者互舉爾。


○二有人下斥他傷義。


有人以總答為歎德此分文傷義。


【記】前三後三始終開合各得相稱若以總答為歎
德者則令後三義不相稱佛以總答廣前別答若
廢總答則令三廣義意不顯故云傷義。


○二問後下問答釋疑二初番二初疑前無奉旨。


問後勸供養受旨奉瓔珞前勸持名何得無耶。


○二答默念成機二初明默念。


答默念持名故不彰文供養事顯須脫瓔珞也。


【記】前勸持名唯令心念是故受旨但當冥默後勸
供養必假外物以表內懷是故解瓔而為法施。


○二又欲下互成機。


又欲成冥顯義前是顯機更持名默念即成冥機
後是冥機復更供養即成顯機合二義具足。


【記】前陳三業巳是顯機奉旨默念更成冥感今但
宿善即是冥機奉旨解瓔即成顯感前後互現各
有深致。


○二番二初問以機難應。
[004-0157b]


問亦應更成二應耶。


○二答以機顯應。


答二機既具必知有應故不更說。


○二初勸下依文釋義二初分文。


初勸供養二奉旨初又二。】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二先稱下釋義二初勸供養二初稱美。


先稱美功德如文。】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
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二出供下出意。


二出供養之意意者正由能施眾生無畏從德受
名眾生於畏得脫為作此名德既無量名亦應多
不可說不可說也。


【記】若佛頂首楞嚴經明十四種無畏功德即以救
七難赴二求免三毒等為施無畏今品既在第二
問答之後明施無畏似用現身說法為施無畏若
據文云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亦可總該前
番問答是則真應二身俱為能施冥顯二益皆得
無畏。


○二奉旨二初科。


奉旨供養中為六一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勸
五受六結其德。】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
[004-0157c]
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
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二經文下釋六初奉命二初釋解瓔二初事釋
二初評眾寶文。


經文不定或眾寶瓔珞或珠或眾寶珠此翻譯減
長爾眾寶珠者眾寶間珠共為嚴飾也。


○二若依下釋百千價二初問。


若依瓔珞經從初住銅寶瓔珞乃至等覺摩尼瓔
珞今無盡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兩金。


【記】經以事瓔表於行瓔諸地功德莊嚴法身既有
階差故以世寶貴賤為表今無盡意入位既高瓔
珞合用無價之寶豈可止直十萬兩金。


○二答。


答此略言百姓萬民爾實不啻堪此也。


【記】言百千者略舉多種如云百姓豈局一百萬民
亦然約位辯瓔必無價也。


○二若就下觀解。


若就觀解者將事表理何得一向事解耶頸者表
中道一實之理以眾多無著法門莊嚴實相如瓔
珞在頸解者表菩薩為常捨行故一切願行功德
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無依無倚故言
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莊嚴法身
也百千是十萬此表一地有萬功德即十萬也。


【記】所言百千乃以事數表於理觀豈專約事定其
[004-0158a]
多少頸是所嚴故表中道此性德也全性起修故
能嚴行皆無著也此行稱性如瓔珞在頸而言解
者菩薩雖有上求下化一切功德未始不與常捨
相應欲示眾生常捨行故乃解瓔珞而為施也大
集蓋明行瓔嚴理一地成萬者了達一心十界百
法百界千法千界萬法此之萬法性本具足全性
起修轉名萬德即三學六度三昧總持神通智慧
四等四攝三念八脫十力無畏十地悉能分證萬
德即成十萬故知言數不專事也。


○二法施下釋法施二初舊取重法施。


法施者舊云如法施重法施求法施學法施皆名
法施無盡意重法故施也。


【記】因重聖法故行財施是則財法分為兩派理豈
然乎。


○二今明如法施。


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財通於法名財即是法財即
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一心一切具足於
法平等於財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


【記】法是三諦圓常理性今體財即性諸法趣財是
趣不過財尚叵得云何當有趣與非趣故財與法
無二無別財外無法法外無財豈唯財爾施及受
者皆空假中無非法界如是乃名以法界心對法
界境起法界施於財下引淨名經以一瓔珞分作
二分一分施與最下乞人一分奉於難勝如來而
[004-0158b]
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
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
具足法施彼疏釋云此即觀所施田入平等法界
無有二相成無緣悲具足一切佛法不求緣修之
報即是具足法施之會如此明文諸師何得但約
說法以明法施疏文彼經居士觀於悲田法界等佛
今無盡意對於敬田既稱法施豈不等彼一切眾
生邪。】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二不肯下不受二初事釋。


不肯受者事解無盡意奉命供養我未奉命那忽
輒受亦是事須遜讓。


○二觀解。


觀解者不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


【記】不受三昧即畢竟空一心三觀破無不徧以即
空故不受於有以即假故不受於空以即中故不
受二邊照空假故不受中道如是不受在一心中
方離次第及以但空以五不受義徧衍門應當料
簡。】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
珞。」


【○三重白下重奉。


重白愍我者或可請上愍下或可地位相齊故相
愍或可我為四眾故施仁愍四眾故受以無所受
[004-0158c]
而受諸受。


【記】三義解愍前二自行後一利他此猶事釋以無
等者復約理觀求觀音受何者圓論不受則於諸
法無所遺故畢竟不受即畢竟受故云以無所受
而受諸受。】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四佛勸。


佛勸愍者即是愍一切眾生及四眾也正以菩薩
為物故施為物故受。】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
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
佛塔。」


【○五受施。


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將二因趣二果也
理圓即法佛事圓即報佛二佛表二果也。


【記】觀音本地唯佛能知今現因身須求極果故雖
受施回奉敬田以一瓔珞作二分者表於一行必
具二因理則正因事則緣了事理不二名曰妙因
能成二身不思議果法無增減而能出纏性即修
故報有斷證然匪功成修即性故若其然者方曰
事理之因趣於法報之果不論應身者因人趣果
合表二身法報若成應用自發。
[004-0159a]


○六結德。】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
界。」


【○文後重頌什公不譯諸師皆謂梵本中有荊溪
云此亦未測什公深意續高僧傳云偈是闍那崛
多所譯智者出時此偈未行故無所解荊溪亦於
輔行記中引還著於本人之文故知具釋理亦無
妨近有天竺寺式法師分節其文對於長行二種
問答宛如符契今依彼科略消此偈偈有二十六
行分三初一行雙頌二問二初一句歎德。】


「爾智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記】世尊具相誠由萬德之所莊嚴是故歎相即是
美德。


○次我今下三句雙問二初一句含上二問。】


「我今重問彼。」


【【記】長行先問得名因緣次問三業遊化之相今既
重頌豈闕後問故知句中問彼兩字兼含次問也。


○二佛子下兩句別頌初問﹂文甚顯著。】


「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二具足下二十二行雙頌二答二初二句經家
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記】緝綴之語合當直說今為偈者或集經者乘便
[004-0159b]
頌之或是崛多以偈翻之貫散無在。


○二汝聽下正頌佛答二初一行半加頌總歎願
行。】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記】汝聽二字敕令審諦觀音行者一心三智觀彼
類音令無量苦一時解脫即是巳成利他行也不
動真心垂形三土方名善應處處現往故曰諸方
此二句總歎所剋真應二身次則總論能成行願
初明始心四弘願廣復示行行經劫難量以誓深
故長時不退以時長故值佛唯多隨佛作為方名
侍佛修諸佛行也一一佛所皆發淨願後心別願
也若不爾者安得真智徧拔眾苦安能應身普度
一切。


○二我為下別頌二答二初頌初答觀音得名二
初一行頌總答。】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記】舉要言之故云略說聞名故稱口業機也見身
故禮身業機也心念正當意業機也上明冥應今
云見身二應具也亦可見於妙智之身不虧冥應
長行總答機但稱名而別答中機具三業至今重
頌總中三業別但心念綺文互現頌之巧也。


○二假使下頌別答二初十二行頌七難十二初
一行頌第一火難。】
[004-0159c]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記】如前疏釋下去諸難皆可例知問上長行中求
離三毒常念觀音疏云常念乃是正念體達煩惱
即是實際無能無所今偈那云念彼觀音彼此既
分豈忘能所答圓妙之教不可情求文似相違義
歸一揆即於無差而說差故豈有差別異無差邪
今文言彼義當兩向若就佛說觀音為彼即是師
弟而分彼此若就眾生念彼觀音此乃感應而分
彼此師弟感應妙教詮之皆是法界一一圓融眾
生乃感心中彼佛諸佛還應心內彼生此教行人
或遭苦難念彼觀音豈謂能念異所念邪以知皆
是法界故也達彼觀音即念而具既知即念有何
能所故彼此雖分能所俱絕是故偈文雖云念彼
與上正念全不相違問求脫苦難心念觀音一切
機緣俱能感聖今釋念彼那但約圓豈果報等機
全不能感答王三昧力救一一難皆論十番始離
惡報終入寂光十界眾機誰不蒙益疏釋前答此
義備彰頌開七難而為十二各合具明十番感應
但以部意正在醍醐是故長行佛示意機唯令常
念常念必須絕於破立今聞重頌念彼觀音必合
疑云前令絕所今教念彼豈不相違故須約圓釋
此伏難彼此即念能所豈存學者應知觀音應物
雖無所遺今宗示人唯在妙觀是故前疏釋乎意
機全廢餘塗一向圓解至今重頌念彼觀音豈可
[004-0160a]
異前自從淺解違大師意勸今學人若說若行勿
離圓觀一苦一樂常念觀音既成妙機何爽圓應
一實事益念念常霑。


○二或漂下一行頌第二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三或在下一行加頌墮須彌峯。】


「或在須彌峯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虗空住。」


【○四或被下一行加頌墮金剛山。】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五或值下一行超頌怨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六或遭下一行頌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七或囚下頌幽執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八呪詛下加頌呪詛難。】


「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記】還著本人者凡呪毒藥乃用鬼法欲害於人前
人邪念方受其害若能正念還著本人如譬喻經
中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後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
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飲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
恨而去梵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殺鬼敕曰彼辱我
往殺之山中有羅漢知往詣田家語言汝今夜早
然燈勤三自歸口誦守口身莫犯偈慈念眾生可
[004-0160b]
得安穩主人如教通曉念佛誦戒鬼至曉求其微
尤無能得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殺即便欲殺但彼
有不可殺之德法當却殺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
害梵志羅漢蔽之令鬼不見田家悟道梵志得活
輔行引之云正是觀音經中還著於本人之文。


○九或遇下追頌羅剎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十若惡下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波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十一蚖蛇下加頌蛇蠍難。】


「蚖蛇及[虫*復]蠍氣毒烟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二雲雷下加頌雷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士+上]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記】足前七難而為十二皆須具約報業煩惱六道
四教一一釋之若論所表不出六種須彌金剛亦
是地種雷雨屬水獸蛇呪詛同是有情皆表識種
菩薩因中於此六種修別圓觀今住六種如實之
際故徧法界救諸苦難皆令得住六種本際斯是
觀音證惡法性於惡自在方能任運徧赴諸難以
要言之一切依正皆是觀音妙身妙心一切眾生
於聖色心而自為難求救三業亦即觀音是故機
成即時而應當以此義念念觀之何患不同觀音
利物。


○二眾生下一行總頌三毒二求。】
[004-0160c]


「眾生被困戹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記】一切眾生多於界內貪瞋邪見及以界外三毒
之惑外則無於報得男女內則乏於定慧男女致
招二種生死困戹是故名為無量苦逼若其能以
正助為機即感真身妙智之力救於二種世間之
苦疏解長行三毒二求義該一切對今重頌更無
所遺。


○二具足下頌次答普門示現二初正頌示現二
初一行超頌總答。】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記】長行先別後總以總結別今頌先總後別開總
出別前後互顯矣長行總答云以種種形遊諸國
土度脫眾生今頌却論能應之由由神通力及智
方便也若匪千如全體之用不名具足神通力也
通雖性具復由廣修妙智方便照性發通故得普
門示現自在十方無外三土非他不離一心徧應
諸剎。


○二種種下追頌別答上長行中別列諸身身皆
三業今頌別示三業業皆徧周重頌之巧也文三
初一行別頌身業普應。】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記】合明十界但示三塗以下況上也又種種惡趣
通指九界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次別舉三塗極惡
故也九界二死皆有四相漸令除滅歸於常寂。
[004-0161a]


○二真觀下頌意業普觀二初一行明本觀慈悲。】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記】有五觀字皆去聲呼具明三觀及以慈悲真觀
空也清淨觀假也假從空得無見思染故名清淨
又空唯自淨假令他淨故名清淨又不思議假三
觀具足離三惑染故名清淨廣大智慧觀中也雙
遮雙照無偏無待即平等大慧也此之三觀或次
第修或不次修無不皆以慈悲合運而其慈悲皆
稱觀者其意有二一者慈悲是觀如四無量心名
四種禪禪即觀也觀音乃以無緣慈悲觀察眾生
名慈悲觀二者慈悲之法必用三觀良以三觀能
成眾行用三觀拔苦故名悲觀用三觀與樂故名
慈觀故上文云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豈非悲
心用於三觀雖有二解體是一也菩薩從初至于
鄰極三觀慈悲未始離念故令眾生常願修此常
仰茲觀疏解長行冥顯二應因中合有本觀慈悲
後譯重頌果有其文信智者言冥符佛意。


○二無垢下一行明智光徧照。】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記】三觀慈悲因中立誓也智光徧照果上益物鑒
機也無垢淨光照窮正性察其本末若其不破三
惑諸暗二死風火何能普益二世間機火災至初
禪喻同居生死風災至三禪喻實報生死水災至
二禪喻方便生死舉二不言水者中可例知。
[004-0161b]


○三悲體下一行頌口業普說二初二句頌二輪
化本。】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記】說雖在口必假身意為授法本初句者為法現
形本期救苦故說法身名為悲體此身先用戒德
警人如天震雷物無不肅次句者菩薩以慈而為
心意無緣而被名之為妙物無不覆譬若大雲二
輪既施然可授法。


○二[澍-士+上]甘下二句正頌口輪說法。】


「[澍-士+上]甘露法雨滅除煩惱𦦨。」


【【記】甘露者智者云諸天不死之神藥也所宣至理
解必無生若匪無生焉能不死本性常法非說那
知於慈雲中[澍-士+上]大法雨眾生受者三惑𦦨滅以茲
三普為入道門故當別頌普門義也。


○二諍訟下加頌顯權。】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記】長行顯應以被冥機疏以施瓔彰顯機義今逢
重頌有顯機文益見天台冥契聖旨事係訟庭身
臨戰陣心憂刑罰命慮兵殘今昔冤仇此時合會
一心致感眾難皆袪亦可例前疏釋七難通於三
障即諍訟等義該諸有及以三乘思之可見。


○三妙音下三行雙頌二勸二初頌勸受持二初
一行明智境深妙以勸常念。】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004-0161c]


【【記】初三句中有五音字皆是眾生稱唱言音以由
菩薩妙智觀故皆成妙境三智照故音成三境雙
遮空有即成妙音雙照空有即成世音世即二世
間也不別而別此二音字中智境也梵是四等慈
悲喜捨四觀照之即成俗諦故名梵音稱俗照機
若熟若脫時節不差名海潮音此二音字假智境
也畢竟空智出九界情照眾生音超二世相是故
名為勝世間音此一音字空智境也言雖次第觀
在一心智外無音音外無智境智冥一思慮頓忘
是故須常念者正勸持念也此之類音雖是眾生
口業所發大聖三智照成三諦即是三身故勸行
者念此三身言常念者如疏解云即是正念非破
非立無能無所三諦俱照三觀俱亡不次不偏名
常名正若其然者名為妙機。


○二念念下一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戹能為作依怙。」


【【記】上先舉境智次勸常念今先勸勿疑次陳感應
左右互顯耳言念念者相續繫念也念即觀音深
妙智境雖達常住未免遷流即於遷流照常境智
是則念念不離觀音如大師示眾偈云實心繫實
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言實緣
者剎那念也次第而起一一皆是實觀之緣如是
繫念唯慎生疑疑兕若生理境斯障故明聖德以
勸息疑縱久修不成求之未應須知淨聖冥資不
[004-0162a]
虗於二死中如父如母可依可怙念念持護感應
必彰然疑有三所謂疑人疑法疑自今但舉人其
二可息勸令常念復誡生疑疑去念成勸持意足。


○二具一下一行頌勸供養。】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記】先舉功德方勸頂禮初句總示一切功德次二
句別彰慈眼及以福聚慈為善本福收萬行結示
普門勸修供養禮既屬身身必具口非意不行頂
禮巳成三業供養。】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
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
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第三歎聞品功德二初持地歎功德二初釋聞
上二益。


第三從持地說去歎聞品功德也文云聞是觀世
音者是聞上冥益一段問答也普門品者是聞顯
益一段問答也。


【記】經云持地者寶雲經云菩薩有十法名持地三
昧如世間地一者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
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
九風不動十師子吼亦不能驚菩薩亦爾經一一
合妙樂引彼釋今持地結云以八教判方應今經。


○二此中下釋自在之義。


此中明自在業者若是凡夫之業為愛所潤有漏
[004-0162b]
因緣不得自在觀音為調伏十法界示此三業慈
悲力潤隨感受生不為煩惱所累故言自在業為
中道第一義諦所攝於二諦中得自在。


【記】業有多種大約論三一有漏業為見思所潤受
分段土生二無漏業三非漏非無漏業同為無明
所潤受變易土生此約自行受生以說若利他者
皆以慈悲潤彼彼業同他受生三藏菩薩眾生緣
慈潤有漏業同居業生通教菩薩法緣慈潤有漏
業習於同居土神通受生法身菩薩無緣慈潤不
思議業三土應生今觀世音等覺後心無緣慈悲
潤於中道自在之業故云中諦攝也應十界感十
方淨穢方便實報同彼機類現身說法故云於二
諦得自在也即普門示現神通力矣聞者能得觀
行真似微妙功德故云不少。】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無等下聞品獲利益二初約四悉釋無等等
疏有四節結云四悉以明發心初釋四初世界。


無等等者二乘雖出三界猶有上法非是無等佛
是極地故言無等發求佛心故言無等等等於佛
也。


【記】二乘有上是可等法佛智無上是無等法初發
大心等於無等即無等中而論於等只是等於佛
智故也大小體別名世界也。
[004-0162c]


○二又約下為人。


又約心心中具足八萬四千法門若發實相心即
是等八萬四千法門也。


【記】乃以人數用表法門剎那剎那莫不具足八萬
四千淨穢之法此一一法無非實相若緣諸法作
念而修塵劫不等性中八萬若即實相無緣發心
剎那能等八萬四千究竟之法發實相心是生理
善即為人也。


○三亦是下對治。


亦是八萬四千波羅蜜亦是八萬四千塵勞門為
如來種。


【記】八萬四千始終無改迷即塵勞悟即彼岸說波
羅蜜翻彼塵勞即對治也。


○四故經下第一義。


故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今發
初心等於後心初心難發故言是無等等於後心
名無等等。


【記】前心難者初破無明實為難事大經所讚正在
分真是故頂禮初發心即發心住也此位能具四
十一位真應功德此心超勝巳不可等此不可等
等於妙覺既是真發即第一義。


○二此即下結。


此即四悉檀意明發心也。


【記】上之四釋初四等果二三等理果理不二豈有
[004-0163a]
階差然約諸文三慧四悉多就位辯故須四釋不
別而別約位而明五品聞慧即超二乘不二觀成
凡心等佛小果有上大果無等小大差別故當世
界初信至七位當思慧既麤垢先除發實相似解
照乎性德八萬法門既生理善故屬為人八信至
十位當修慧內外塵沙不除自遣能以性中八萬
功德對破逆修八萬塵勞自他惡破故屬對治初
發心住三慧功成性三圓發四十二位互具雖等
較其難易初入功深此位始得真心開發名第一
義。


○二發心下約三即顯真發。


發心有三一名字發即五品弟子二相似發是六
根清淨三分真發即初住巳上此發心是真發心
也。


【記】名字發者於能詮名豁然開發三種菩提願行
之心對違順境此心彌熾圓伏三惑名觀行成若
名字即縱能勤修八法成乘以未開悟不名為發
今發觀行稱名字者葢此五品非真非似但是信
解詮妙名字於妙三諦決無疑滯能伏無明不為
境動是故稱為名字發也相似發者因觀加功故
三菩提倍前開發似於本性六根互用稍類分真
如鍮比金猶火先煖故名相似發菩提心真心發
者一發一切發發一切方便發一切觀照發一切
真性此三菩提圓融通達不前不後亦不一時分
[004-0163b]
證三德分同果佛故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微妙淨法身湛然應一切始
從初住終至等覺皆有此發位位轉深前之二發
相顯故來經文結益正在真發。


觀音義疏卷下


觀音義疏記卷第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