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31 法華經玄贊釋-- (master)


No. 639
法華經玄贊釋



□□□□□□□□□□□□□□□□□則言。餘
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復
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八部。一一說部。二
說出世部。三鷄胤部。四多聞部。五說假部。六制多山
部。七西山住部。八北山住部。并本大眾。□□□□。□
□□□。□□□□。一味和合。三百年中。方有乖諍。分
為十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犢子部。三法
上部。四賢胄部。五正量部。六密林山部。七化地部。八
法藏部。九飲光部。十經量部。并本上座。合有十一。然
上座部分破巳後。轉名雪□。□部本末有二十部。若
除本二。即唯十八。真諦三藏所翻部□。總說十八。於
上座部。本末合說。有十一部。大眾本末唯說七部。此
說謬也。但由真諦法師。相傳聞說。有十八部。若言二
十。恐有他非。遂略根本大眾不言。於中復減西山住
部。成所說十八部故。文殊問經雖說二十。然翻譯家。
於大眾部但說為八。上座部內開為十二。於雪山外。
別說上座。新舊部執。皆言上座部亦名雪山。非離雪
山復有上座。於上座部既為十二。於大眾部乃總云
八。但是譯家。不悟上座與雪山同。遂開十二。略去大
[001-0930b]
眾所分一部。若如諦說十八部。非但違取部執。見乖
文殊問經。彼經記云。十八乃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
亦非。我說未來起。若依舍利弗問經。從上座部出十
三部。從大眾部流出八部。此亦違論及經。是譯家錯。
餘論皆言二十。唯彼經中說廿一部。是以知非梵本
文。


第二明異計者。即依彼論相傳解云。其多聞部。雪轉
部。薩婆多部。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
部。化地。經量。十部同說。佛所說言。非皆利益。未必如
義。故諸佛語非皆輪。唯八道教。咸為利益。其必如義。
決定引生他出離道。是道因□。又巳轉者。如道引生
道道果。故名輪也。佛所餘教。名教不名法輪。如問歡
喜。天雨不耶。問諸比丘住處安不。乞食易不。氣力和
不。少病惱不。此等聖教。有何利益。又如經言。逆害於
父母。王及二多聞。城因及隨行。是人說清淨。此等聖
教。何必如義。故知諸佛語義。非皆轉法輪。又不能生
他聖故。又巳轉者。餘心生故。


其大眾部。一說部。說
出世部。鷄胤。說假。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法藏。飲光。
十部同說。佛一切語。咸有利益。無不如義。皆轉法輪。
非唯八道教方名轉法輪。轉動摧伏是輪義故。佛語
轉動至他身中。亦摧伏他身無知惑等。故一切教皆
轉法輪。如問慶喜天雨等事。為阿難生審諦故。佛無
不知。尚問天雨。況未圓智而不審耶。亦除餘人增上
慢故。佛知尚問。況不知者。於餘未了。而不諮問。生巳
[001-0930c]
得想而自高耶。為此多義。問天雨等。顯佛慈悲善巧
方便。問諸比丘住處安樂。令生喜心踊躍修道。彼賀
悲問。懃加修學。亦令未來習學此事。順世俗故。問諸
弟子。故此等言。非無利益。其有密語雖流世間。共□
極量罪惡文字。轉變受密顯清淨義。所以者何。若愛
若業。若有取識。戒見二取等六處。及所引境。如其次
第。父母等。若能永斷。故名清淨。廣如對法第十六釋。
故此等言。非不如義。由此佛說一切言教。皆悉名為
轉正法輪。生他正思及正道故。能伏能斷諸煩惱故。
總是初明異計也。


辨大乘如章。


言宗有八者。六是小乘。後二大乘宗。


第一我法俱
有宗者。准犢子部等執。我及法體。皆執有故。問。既我
法俱有。與外道何別。


然法執不同外道。有五種法。
此四種是法。一是於我。言四法者。於現在法上。建立
過去未來三世法。名為有法。離三世法外。別立一法。
名之為我。如四法離此四種。為無為法之外。有不可
說可說法。名之為我。如大乘中。於如理門。立常樂等。
亦名不可說。此名五法藏。大般名經。說此名五法海。
[001-0931a]


二有法無我宗者。此是薩婆多所計。執一切無論
真假俗有。其體無我者。雖有實體。無能執所執之我。
如軍林等。有體而巳。實無林名。


三法無去來宗者。
此部執。諸法但有現□。無過去未來。過去巳謝。未來
未至。故諸法唯有現在法。此同□乘。


四現通假實
宗者。此部執。現在諸法。通假通實。如諸法在蘊門中。
即是於假。何故。以積聚義故。所以積假。何以積實。十
二處十八界等。法體是有。各持自性。非積聚故。如真
實即法界法處所攝。五蘊門中不能攝故。即知蘊假
界實。問。數論勝論二種外道。離蘊執我。此部亦言。離
為無為法。別在於我。名不可說。與彼外道執我。有何
殊別。


解云。外道計執於我離蘊。是於妄我。此部計
執於我。與彼蘊計。不一不異。亦同大乘說真如為諸
法自性。不一不異。故此於初宗中說。


七勝義皆空
宗。於一切計不存也。


問。此勝若體。殊龍樹等宗。何
以得知。不立法體。彼經自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又
云。無有少法得菩提。中論偈云。若有所得定。應當有
所空。所空不可得。何況說於空。


又云。果為從緣生。
為從非緣生。是緣為有果。是緣為無果。果既於緣中。
有無俱不可。先無義誰緣。先有何用緣。故此論經。一
法不立云云


問。准花嚴經。如來以一語言中。演說
無邊契經海。維摩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
得解。何故□來諸宗。並多不同。


解云。若攝教歸理。
但一味宗。將教就機。隨解各別。故諸宗起。道理不違。
[001-0931b]


又上來所說大小諸宗。文句浩澣。未知此經何宗所
收。總束為四句。一內道外道宗。內即三乘佛教。外即
九十六種外道。二大乘小乘宗。三中道邊道宗。四空
教有教宗。此經中道宗攝。亦是大乘宗收。又有三宗。
一有法有我宗。此是外道有法我執。二有法無我宗。
此是諸小乘人。斷人執故。三無法無我。此是大乘。證
二空法故。此經即是第三宗所攝。


又有三宗。一病
別宗亦名賢宗。即隨眾生根機而說。如對多貪眾生
說不淨觀。多癡眾生教界分別觀。多嗔者教慈悲觀。


二時分時宗。如為不定性人。初四諦法輪。阿含經
等。即有教時。第二為說般若等。即空教時。第三說法
花涅槃等。名中道時。此法花經。即第三中道時也。


三部別宗者。即如維摩等經。一向說不思議。般若部
中。以無相為宗。涅槃經中。以佛性為宗。此經之中。唯
一乘道理。即以此為宗。故下云。今此經中。唯說一乘
故。諸經各各明其一宗。故名部別宗。


又有三宗。即
三法印。一有為法印。即初□有宗。二無為法印。即說
醫宗。三二法通修印。即說中道宗。此經即是二法通
修中道宗也。亦可唯有一宗。即章引花嚴經等文是。


如末尼天皷無思成自成事者。如意之珠。無心出物。
眾生業命感者。喚取珠實。自然而出。然其所言皆出
人心。珠性如故。更無分別。天皷者。帝釋感此天皷。若
放逸令不放逸。不放逸者令進修故。修羅軍至。若來。
即言怨來。軍馬。若去。即言怨散。故知法之本質。如皷
[001-0931c]
如珠。無心分別。隨眾生機利鈍淺深大小。各得利益。
故云無思成於自事。


問。經宗如此。未知此天親法花論。何宗所收。


准經
釋宗。隨經所攝。然論復有四種。一釋文論。如十地佛
地。及智度等中論。各釋其本文。從頭至尾。如疏無異。
十地論釋十地經。佛地論釋佛地經。智論釋大品經。


二集義論。如瑜伽唯識對法論等。集諸經法一名
數。決擇義理。不但一經。


三遣執論。即中百十二門
等。破彼有執。不存法體故。


四釋宗論。如無著天親。
造金剛般若法花論等。但釋經之要文。不廣陳其法
相。亦不次第釋經本文。但就要節出經宗旨。不同中
論等破相釋文。論其法相。此法花經。既以一乘為宗。
論亦隨經一乘宗也。


宗旨者。宗歸一實之體。旨破二乘之權。


半滿二教
宗所收者。若准正宗。是滿教宗所收。流通分中。有獲
小乘預流果者。亦是半教所攝。唯是漸教。還是大漸
滿教所收。畢竟合歸大乘教故。


生法二空者。生空
理智。即羊麤化城。二空理智。牛車實所。此經通二空
[001-0932a]
所攝。


世俗勝義者。世俗為說喻。勝義正說一乘也。


有作無作者。有作四聖諦法。無作四聖諦法。此經
總貫兩門。


疏云。雖知通旨下者。謂雖通取經文分為頓漸。若論
經意。唯以一乘頓教為宗。可知。


解經品得名門中。分為二義。一解經之總名。二釋品
之別號。即疏列品名也後文是也。就總名中。復分為
三。一釋立名之所由。二出妙法之體性。疏云然此經
中鶖子三請等文是。三六釋訓名。疏云即是妙是蓮
之花下文是。今初釋名之所由者。梵言薩達摩奔荼
利迦素呾覧。尼沷陀般利沷多。達摩法也。字是會意
之字。則名為法。能去塵故。稱為法也。薩者妙義。晉朝
竺法護三藏。釋為正法花者。義雖不失。理稍不切。將
正比妙。不如於妙。彼人意云。昔二乘之教。是權方便。
名之為邪。今說一乘。方名真實。故言為正。


又問。昔日二乘教理行果。亦是無漏出世之因。那得
是邪。答。若以二乘望彼外道。亦名為正。若望一乘。二
乘還是於邪。今言邪者。非是邪見之邪。但非究竟。故
名為邪。如般若經觀三十二相中。若以色見我。乃至
不能見如來。唯以法身為正。觀彼化身為邪。若望凡
夫。即正身也。此中言正法者。義亦同此。正者真也。正
真之法。望彼二乘。二乘之法假而非真。故稱正法也。
若秦主姚興時。羅什三藏。翻為妙者。昔日二乘權教
是麤。今說一乘實。為對昔麤。故翻為妙。若言正法者。
[001-0932b]
二乘佛法。皆名正法。此語稍寬。不同於妙。今言妙法
攝於正。何以得知。下經文中無正文故。若云妙法。含
眾義故。所謂微妙殊妙。勝妙美妙。深妙巧妙。言妙要
妙。故下經文。佛坐道場所得妙法。又云。本從無數佛。
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又云。此法妙難思。又云。如
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又我所得智慧。微妙最
第一。又舍利讚佛所說法。稱讚所行道。智慧甚微妙
等。若正法花。舍利讚中。應言甚深微正。非直語非便
穩。義亦非切。今言妙者。猶如巧人。如世工匠能𥁞書
等。諸人解𥁞。猶如於正。若言巧手。猶如於妙手。解中
有巧。巧通於解。正中有妙。通於正。由此妙法之言。唯
歸大乘真正之法。故言妙法。


問。諸佛生意。歸一乘真理。其證真理。必無分別之智。
理智皆然。是一乘究竟之法。故下經文。如三世諸佛。
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今者世尊何
須廣立題目。答。諸佛說法。化生破病。有其二種。一即
違破。二順破。違破者。如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破眾
生執世俗五蘊。為常樂我淨等。此違邪教。不妨正教
也。順破者。亦如世間以聲止聲。如眾人閙。出一聲語
令莫語。此即以聲止聲。今立經題目。即以此正彼邪
言。亦以言止言。又以眾生貪欲五蘊五塵境界故。所
以如來立教化之。令彼眾生貪欲無上正真佛果。如
對法論云。為貪淨土者。稱讚淨富貴果報。究竟而言。
證無分別。得意忘言。得魚忘詮。得兔忘蹄。方合中道。
[001-0932c]
故知取魚兔。必藉筌蹄。求妙旨須於教法。若無能詮
之教。理義無由得現。由此大乘經中。受持一四句偈。
勝過財命布施。是故經初須立題目。今言妙法蓮花
經者。若准具足翻之。應言妙法白蓮花經。准梵本合
置白字。


今言。此未必然。西方喚白蓮花。直云奔荼
利迦。無勞更須白字。所以此經取白花為喻者。白花
是眾色之本。青黃紫綠色等。皆依白上而染。表此一
乘之法。是眾乘之根本。皆由一乘故生。初根本教。既
是一乘白淨。巳便隨機說法。即有三乘五乘。猶如白
物染為諸色也。亦如世間孾孩之時。唯著白色。及其
長大。綺餝廣羅。及其年老。還須白色。如此之事。世皆
共知。故此經中以白為喻。又如世人種種浮言。未申
實理。彼言歸實。還云某甲素心而言。此事如此。其素
心者。亦實語之根本也。今以白為喻。亦是眾法之根
本。不但取白蓮花以喻斯教。上下經文。則此七白。表
一乘為眾乘之本。所謂白蓮花。二白毫相光。三駕以
白牛。四覆以白㲲。五手執白拂。六妙音菩薩乘白蓮
花。白銀為葉。七普賢菩薩乘白象。勸發持經。此七白
蓮。皆喻一乘。


西域傳云。佛之常相。既紫磨金色。靈
山說法花經。變為白銀之色。有所以矣。


素呾覧者。舊修多羅。敵對相翻。應為線也。何以知之。
故攝論第一。徵其教體。緝綴貫穿以為其性。故知是
線。雜心論云。經有五義。一曰歸泉。二稱繩墨。三出生。
四顯示。五結鬘。如線貫花。可為鬘也。准此論解。亦有
[001-0933a]
線義。翻譯之家。隨方生善。故翻為經。與彼線義不乖
背。為此漢部先有九經五經。論君臣之道。父子之禮
等。故類此經。以線為經。經者經緯。如世綾綺。竪者為
經。橫者為緯。經緯如法。乃成疋丈。可任受用。今以三
乘聖教。以立為經。眾生心識智慧聽聞。次第編比。猶
如於緯。經緯具足。乃證道圓。智理分明。方任受用也。


俱釋。經者常也法也。法謂君臣父子之道。常謂百
王不易。今此聖教之中。廣說三寶境界四諦因緣三
乘之理。義同彼義。三世諸佛所說之法。皆無乖捔。同
彼常義。莊子亦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
彭。即說常行道之也。


今翻為經者。即准雜心五義。
涌泉注而無竭故。此義可以目常稱。繩墨即楷定邪
故。茲理正當其法。准此論解。亦有經義。翻以為經。義
無乖背云云


尼陀那者。此云序。即由序也。鉢利䟦多。此譯為品。是
轉次義。故為品也。如世俗中。立於篇章也。此言品者。
是轉次義類義。如世兄弟尊卑雖殊。轉次類故。分別
為行伍。縱有姉妹父母子雖同。男女不品。故別行伍。
品云義。理義於此。故稱品也。


問。諸經題目。或存梵言。何故此經獨翻為漢。如陀羅
尼經。具留梵語。金剛般若經。半存梵語。半置漢言。金
剛即是漢音。般若列梵。何故此經題目。總翻為漢言。


解云。翻譯之家。看文義勢。隨方生善。事理不乖。語
兼穩便。或存梵言。或存漢語。此亦無定。如稱佛陀。佛
[001-0933b]
尊言為搮首。唯存梵音。不翻為漢語者。意存生善。隨
眾生機。諸經題目。定亦如此。


問。何故不取餘花為喻。唯取白蓮花。


答。有五義勝
故。所以偏取。一不離水義。蓮花本在淤泥。不為淤泥
之所染臰。表菩薩雖處生死淤泥。不被生死熏染。二
不被濕義。蓮花雖在水中。不為水之所濕。表菩薩雖
在生死。及與二乘濁水。不為凡夫二乘濁水所濕。三
日出即開。日沒即合。表眾生根熟。世尊出世為說此
經。眾生不熟。即不為說。故下經云。我寧不說法。疾入
涅槃。四諸佛菩薩所乘。梵網經云。我今盧舍那等。乃
至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五不著狂花義。蓮若著
花。必須結子。表眾生未聞此經。不得成佛。若聞。定得
成佛。故下經云。若眾生於此經中。生一念隨喜心者。
我皆與授菩提記等。餘花無此德。所以不取為喻。故
大集經。有法蓮花。慈悲為莖等。故知諸經皆取為喻。


問。此一乘妙法。既是出世之深理。何故取世間蓮花。
為喻此法。


解。其蓮花非是希奇。亦非貴寶。但為出
水開敷等義。用為殊勝。同彼妙之功能。故取為喻。且
如蓮花喻有五義。同一乘法。一生在淤泥濁水之中。
不離濁水有此花。喻大乘性人。大悲普等。常度眾生。
恒在生死。不離生死淤埿。二亦化二乘離其濁水。二
乘著於水。喻彼一乘智慧圓滿。雖處世間。不被生死
之所染。故維摩經云。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空
寂行。不著水。此之二義。異凡夫不著水。異二乘不著
[001-0933c]
生死。即是住涅槃也。三諸佛菩薩化身。皆坐此花。為
有所表。不染世間。如花不濕。故涅槃經云。處世界如
蓮花不著水等。又法花論。令諸聲聞。得入如來大眾
中坐。聞說無上甚深境界。如諸菩薩坐蓮花上。四此
花開合隨日舒卷。日出便開。日沒便合。喻斯妙法。眾
生智慧日光若舒。此法乃開。若智慧隱而不發心。此
法不說。五一切諸花皆有狂花。開花雖眾。結實有稀。
此之蓮花。若無不生。若有必皆結實。定無狂花。不同
餘花。喻一切眾生。不聞此經。莫知成佛。聞此經乃至
一念。必證菩提。定無差故舛經云。聞我所說成佛無
疑等。又法師品中。四眾八部三乘之人。若佛在世。縱
滅度後。聞經隨喜乃至一念。我皆與記當得菩提。喻
由五義。故取此花。以況妙法云云


言出妙法體者。題初既云妙法。未知經中以何為其
妙法體性。然名義互為客。必須相稱呼。即表義理相
當。即須名有目義之自性。義有當名之實。故性出其
體性。釋此經題。疏云因果理智以為體者。有因果理。
且因理智者。初地巳去。二空理智。故論云。令證不退
地。配屬初地。證不退地故。修於種智。觀於真理。為因
妙法。果理智者。菩提法報二身。菩提報身是果智。涅
槃法身是果理。何以得知因果理智為妙法體。下文
云。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即開示悟入佛
之知見。知見性為理。知見相為智。性相合說。故下經
文。總稱知見云云
[001-0934a]


疏云。是此二因者。謂入佛知見。是菩提涅槃之因。二
者。即菩提涅槃也。


問。開等三。經文及論。皆具有三。
何故疏中。唯言二因。解云。開即總標法報二身。示即
別示法身。悟即令悟報身。標經有三。總別而言。唯只
二果。入因中修智果滿。是菩提。因中修理觀果滿。是
涅槃。故言是此二因。不但初周法說之中。偏明因果
理智為妙法體。第二周中。亦以因智為妙法體。即牛
車是。第三周中。以果理為妙法體。即寶所是。故此疏
中。總束意言。因果理智為妙法體。


疏云。與辨中邊論三種無上不相違。此疏主意言。開
示悟入義。同辨中邊三種無上。一所緣。十二種所緣。
謂教理也。二正行。即六種正行。是其行也。三修證。謂
十種修證。是其果也。准此疏家。合有問言。開示悟入
既以為體性。未知亦以教理為體性不。答言。如中邊
論。亦通教理行果為妙法體。故下經云。開方便門。即
教。示真實相。即理。悟即果。入即因。故知開等四。通教
理行果。故言與中邊論亦不相違。


疏云。能詮之教名權方便者。何故有此文來。此應合
為問詞。所言妙法體性。唯取行果智慧。既通能詮所
詮。何故不取智慧教門能詮之教。為妙法體邪。


答。
疏意取所詮智慧為乘體者。欲令一乘之人。因中觀
彼智性。懃修善根。令至佛果。其能詮教。非是智慧之
體。故不取之。


又問。小乘非究竟。容可是於權。一乘
既真實。如何亦權攝。


解云。若將大以望小。理然大
[001-0934b]
實小教權。今將教以望理。故宜教權理是實。故此經
宗。唯取諸佛智慧性相。以為乘性。即教下所證理智。
是真實乘。能詮之教。唯權方便。故下經文。勸人之教
為權方便也。故知有教只擬詮理。得理旨須忘教。一
切文字者。皆假施設。得意忘言。得旨忘詮。故般若云。
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故世俗云。得魚忘筌。
得兔忘蹄。即其義也。


言無量義者名中。妙法蓮花。具有二義。一出水義。照
此一乘所詮之理。出離二乘濁水。即所知鄣變易生
死。離凡夫淤埿。即是二鄣二種生死。此云一乘如彼
蓮花。雖處埿水不染。可謂逈出百非。絕於四句。口欲
辨而詞喪。心欲緣而慮絕也。


二乘不可盡義者。有
二義。一滅不可盡。二用不可盡。滅不可盡者。二乘功
德。入般無餘。身灰智滅。皆是可盡。人天雖受富貴。皆
可用盡。此頓悟菩薩。諸法中四智之用。不可窮盡。涅
槃位中修寂滅樂。亦不可盡故云云


此中若依論
釋。此經亦取教理為法體。若以上文。多取行果理三
為妙體。一可知。


令證不退轉地者。謂初地乃至八地菩薩。正是一乘
之因。佛果因故。


唯有一門者。一乘因行之門。而復
狹小者。此一乘門。不容緣覺通。名為狹。不受聲聞入。
名為小云云。此中疏家。取譬喻品中身有力。乃至正
所行處故等者。此意並明大乘因行。意取世尊化相。
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三七日思惟化眾生事。即是
[001-0934c]
初周法說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乃至
可度。即是火宅喻中。我雖身手有力。乃至衣裓几案
從舍出之。身有力即是智慧。衣裓即神通。几案即智
慧相應功德。十力四無畏等。至下文中。自當廣釋。


云所燒之門者。即是能詮。身手等神通。十力無畏等
智慧之教。依此教門。尋其智慧等之理。依此教故而
悟於智。即是令修行一乘之因。故疏云。大乘因行名
之門。正所行處故。此乃三七日前。作此思惟。格欲化
物。未是正說之行。學者應知云云


疏云。二乘之因悲智所誘。乃至隨宜出處故者。此即
說如來大悲。初成道時。三七日內思惟。一切眾生在
三界者。欲以佛果位中大乘佛慧。十力無畏。頓授二
乘。隨機授與。令其修行而得出宅。名智所誘。由彼根
性機宜未熟。故恡此法。故復說三乘。此中所誘方便
思惟化事等。皆是釋迦悲智心中擊發也。此之義意。
先代諸德。舊曾安置。有此義途。今解此文。可為四句
料簡。此如第一抄釋。此中疏一段文。意取第一自妙
一句下經文。明彼眾生在生死中。何由能解佛之
智慧也。


緇州法師云。疏主引此經文似錯。經云。我
身手有力。而不用之。身手有力謂衣裓。手有力而不
用之。身有力謂机案。既言但以殷懃方便而拔濟之。
故知不因身手。又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者。故知不合
有此文來。


疏云。上來三乘猶居分段者。此一段文意。是佛三七
[001-0935a]
日前。樹下思惟化眾生事。釋迦如來。由未起化。眾生
灼然在火宅中。故言猶居分段。又解。悉達太子。縱得
成佛。縱巳起化。三乘法仍未稟行。菩薩大人未登初
地。二乘小智。即不聞法花。故知五乘眾生。並居分段。
未出火宅故云云


疏云。未與車名者。上來兩釋。三乘諸子。未登初地無
漏智車。故云未與車名。


言得車者。如來初成道時。三乘之人。未出火宅。猶居
分段。如來以悲智所誘。語言門外有三種車。汝等出
來。吾為汝等造作此車。二乘聞此二乘言教車。得出
火宅時。伹得羊鹿。既證四諦理。迴心巳後。受變易生
死。索先許之車。爾時各賜諸子一大車。二乘且得大
乘言教之車。方得車名。若菩薩大子。出宅巳後。登於
初地。得彼後得無漏智車。證二空智。爾時方名與車
名。故知。在門外即得車名。其居門內。即分段生死。常
為火宅之所燒煑。今令二乘迴心。即受變易。令登初
地。即捨分段。故云得車也。


知大乘車體者。唯取初
地巳去無漏後智。而為其性。故此論云。欲入佛之智
見者。令證不退地故。登彼初地。得證不退。上牛車故。
以無漏因得。正名一乘之車。


問。菩薩登初地。得彼
無漏智車上。二乘創迴心。猶在地前無車上。


答。菩
薩證彼無漏智體。為車現得上。二乘初修者。證得後
智。現與教車。亦名上。後決定得。故與車名。故下經言。
二乘諸子。乘此寶乘。直至道場。自在無礙。故知出宅
[001-0935b]
巳後。乘寶乘時。正是行無漏因行。名為一乘也。餘可
知。


疏云。果有結實酬因之能者。亦有疏本。為因之能。而
無酬字。二義皆得。無勞改之。


言酬因者。以果酬因。
是因之能。因能至果故。若言為者。亦為果作能。由有
果故。為彼因家新發功能。故言因之能也。故知所因。
祇擬證果。既至證果。有是酬因云云


契秘賾者。契即契合契當。秘密秘要。賾謂深家黃賾。
由能詮之教。契當真理秘要秘密之宗。賾幽微之
義。是故妙也。囊者廣也。通者合義。羅者羅列。


叶幽
機者。叶者和也會也。此和合真理。契當根機。是理妙
也。


尅上乘之奧業者。尅者能也取也。奧者深也。能
至上乘深奧之業。為妙也。


美無分殫者。盡也。


菡萏者。蓮花開敷能鮮之見。花既菡萏。教亦踰揚。芙
蕖者。蓮花之異名。爾雅云。芙蕖者。其葉荷。其莖加。加
者㓨。其根荷。其子蓮。


神仙傳云。久服蓮實。令人神
仙長年。


靈沼者。靈即神靈。沼謂池沼小水。此喻小
乘之理。既以池沼為喻。豈同大乘法海深深廣無涯
也。


問。既將池沼。喻彼小乘之理。云何名靈。


解者
言。小乘望大。雖非究竟。證理斷惑離生死故。既證聖
果。故置靈言。


小運者。羊鹿二車也。喻此一乘之理。
頓超二乘之車也。


蘤者。是白藂之花。故此蘤字。白
邊作也。既白蓮花為喻。故同白蘤花為喻。為一乘之
因。花藂若開。即得蓮實。因行既嚴。自然果滿。


標實
[001-0935c]
結為花本者。蓮實若結成臺。花葉依之而起。佛智若
能圓證。方識乘之本源也。


疏云。教理二種取譬蓮花者。自此巳下。更搜括
文。重明妙法體性。如來從三昧起。意欲擊發二乘。令
其驚問。故歎二深。謂證甚深。次阿含甚深。今我所說
能詮之教者。猶證所詮之理等。二種甚深。此二甚深。
非諸二乘所知故云云


有所言說意趣難知者。我
昔日所說三乘五乘教理行果。並不解我意不在小
乘。意在大乘教理行果云云。故以佛智勸誘二乘。故
從定起。歎二甚深。故知教理二種。譬彼蓮花。非獨行
果為妙法體性也。


疏引論文。蓮花出水二義者。初不可盡義。問云。世之
蓮花。夏榮秋顇。是可盡義。如何言不可盡。


答。論中
取譬。不說可盡之花。意取蓮藕之中蓮花之性。彼蓮
藕中。能有出水開敷之性不盡。淤埿之中。應自死而
香。池水之中乾而不濕。有此功能。性不可盡。不同餘
花。故取為喻。今此法花一乘理智。亦復如是。雖在生
死大淤埿。不為生死所染。雖處二乘濁水。不為二乘
所抅。有此體性不可盡。不同二乘有滅盡義。故下經
云。以我此物。乃至況諸子等。所謂一乘功德相應善
根。窮未來際。遍周法界。用而常滿。豈有增減。有二種
義。一用不可盡。二滅不可盡。如上可知。


小乘功德。
亦有二種。一用事即可盡。二滅即可盡云云


疏云後喻聲聞入眾中亦如菩薩當坐蓮花者。疏意。
[001-0936a]
明二乘之人。與諸菩薩。與無量義經會。入眾中坐。聞
經聽經。所說教理。名為法花。正為菩薩。傍為聲聞。當
時二乘根機未熟。無心趣入。世尊意欲令其依彼一
乘能詮之教。觀彼一乘所詮之理。令成漸悟。因此種
性力故。後於法花會中。聞說法花。必欣一乘之理。故
如菩薩當坐蓮花。何故言當。謂此諸二乘。在無量義
經會中。大心未發。法花席內。方求一乘。是故言當坐
也。即是因彼無量義。令得成漸悟。故下經云。復經少
時。父知子意。乃至先心等。謂聞無量義經力。後於法
花會。聞說一乘教理行果。迴心信解。即是正得坐蓮
花上。如彼菩薩坐蓮花無異。至實當時唯在法花會
中。以義況之。故言坐蓮花也。


疏云。對眾生性欲以辨無量。故為菩薩於無量義經
會說一乘教理者。以辨菩薩多慈悲。以化生為務。觀
彼眾生。要因能詮之教。方悟一乘理。欲令菩薩以教
理二逗眾機故。以教理以解蓮花也。


疏云。若但以真如為妙法體即喻寬法狹者。疏主難
紀國法師。以真如為妙法體。難意云。經取蓮花為喻。
有開敷出水二義。若唯以真如為妙法體者。但有出
水離二乘濁水一義。無彼開敷之義。何以故。以真如
無生滅故。不可言其開敷。故云喻寬法狹云云


疏云。況論釋經非解於此者。謂論中釋蓮花義。准疏
無量義經十七名。因便釋第十六名妙法蓮花。非解
於此者。此法花。非正解此法花經也。
[001-0936b]


第三依六釋。如來一抄說。一㕛依詮悟理。依理知行。
由行得果。若無能詮。無由悟理。若悟理有邪分別。有
邪分別。起諸惡行。起諸惡行故感眾生苦果。故依於
此以立其名。又由教故生聞慧。依理故生思慧。依行
故生修慧。因此三種得果。攝大乘云。聞等熏習無果
生非道理。又經中立名有三類。一依人法。二依喻。或
單或雙。綺互不定。何故如此。依人者。令知修六和敬
故。六和敬故者。謂三業和。戒見和。施利和也。依法令
知了義如了義教理諸大小乘法等故。依喻者。為引
愚鈍眾生。故須法喻雙顯。廣喻明故。又從事從處。皆
法中收。法名寬故。准於上義。教法立名可尋隨舉。恐
繁不引。總談立名。無過於此。觀有所承稟不疑也。真
諦三藏論中。并自釋目。疏言依人依法中。乃至以事
為名者。初依人得名者。即以勝鬘阿彌陀無垢稱等。
並是依人得名。依法者。即如大般涅槃摩訶般若等。
並依法得名。依人依法兩義得名者。如維摩是。或依
喻依法得名者。此經及金剛般若是。依處得名者。即
伽耶山頂說勝鬘經。非但諸經題目從此法義而立
其名。此即法品。亦依人依法依喻。諸品名思之可悉。


疏云。安樂在因見者現也即一義名中者。明此安樂
不通因果故。一義名者。謂此能受持法花經人。今身
得離厄怖。適悅身心。得人恭我供養。即現身安樂一
義中取。或可安樂在果行因中。即二義中敘得。今身
受持法花經是因。後身受安樂之報是果。見者現也。
[001-0936c]
亦義名中。靈山會中寶塔涌現。即一義攝。不明能見。
故非兩義。若見者見也。即二義名中通能故。見是能
見之人。塔是所見之塔。所見之事。能所俱題。即二義
攝。故云不定法師品亦爾


三上定林寺。亦有下定林寺。如東都嵩山。有東閑居
寺西閑居寺。


瓦官寺者。即朝官瓦坊。捨以為寺。便
以為名也。


于闐國者。此乳頭國。彼國神廟之前。有
一童子。從地涌出。其間遂有乳頭。從地涌出。此小童
子。飢即就喫。長成巳後。以有一人分便於彼國而作
王子。故名乳頭國也。


疏云。五失三不易者。一正倒失〔實〕迴仍佚。梵本多倒。翻為
正也。如梵言聞如是。此云如是我聞。梵云波羅蜜多。
應言彼岸到。此云到彼岸。梵云金剛能斷。此云能斷
金剛等。皆是此倒。西方喚飯。有飯方喫故。此稱為喫
飯。即是正倒失也。


第二文質失。梵語多質。此多文
辭。如梵本云。四眾團稟坐。正視世尊眼不瞬。彼言即
質。此云瞻仰世尊。目不暫捨。此語即文。又言。天公安
安雨。糓米安安熟等。又云筍竹籔師子奮迅佛。又此
經翻之時云。天見人人見天。叡法師云。應言人天交
接兩得相見等。此之體例。非唯一文。且如佛說法。何
文不能。意在益彼。利鈍殊根。愚智別性。若為質說。愚
智並開。若為文說。智解愚昧。所以但取其義。不在其
文。語直即義彰。華詞翳理。今乃文說。失經本文。持亦
無力。故置是失。


三廣略。梵多廣。此翻多略。如佛陀
[001-0937a]
達摩。此云佛法也。


四隨情取捨失。有所意好之廣
說。皆心口不便。即隱其文句。即還如五性人。分明譯
出五性之文。隱密一性之義。宗一性人。明明顯出性
之文。隱彼五性之義。隱其自情。有取有捨也。


第五
刪前略後失。世尊說法。多疊前生後。今翻譯唯存於
後。刪前疊文。故置是失。亦言傍結先。謂如來說法。皆
傍以喻會義。此並略之。即如藥王品中讚經。天授品
中。乃傍說過去持經之事。至持品始勸持經。化城品
亦是其例。欲說化城。先明過去十六王子大通智勝
之事。後方說喻。名為傍結也。


三不易者。一時代不
同不容易。佛是周昭王生。周穆王時滅。古今既殊。說
法亦別。此乃同今翻出。異於古文。將古同今。於理不
當。事不容異也。


二愚智隔不容易。昔說法結集。俱
稱賢聖。二空理智雙融。今翻人並拘凡位。愚智既分。
故不容易。


第三兢慢不容易。昔日結集法藏之時。
兢兢若是。恐失一言經即無力。今翻譯者。平平若此。
不生敬重。刪前略後。故云不容易。又云凡聖有殊不
容易。今凡昔聖。故不容易。且兢兢者。履氷之皃也。恐
踏於氷。沒即為死。謂羅漢兢兢。恐失聖言。陷於眾生。
入生死故也。


妙法蓮花經一部七卷一百二十五紙。餘義如第一
抄。彼古人安囑累品向前者。有四義。一妙音誡刑故。
即疏云囑累品中令分身佛各還本土。乃至妙音來
日何事被誡於此土中而生下劣之想。二獨禮多寶
[001-0937b]
故。云疏云文下方涌出既稽首分身巳下文是。三觀
音奉珠故。即疏云觀音奉珠不應但為二分巳下文
是。四藥王受命故。即云又囑累品既明付囑巳下文
是。


二事乖角者。即是分身多寶。容住靈山。釋迦並
令各還本土。何得分身多寶一去一留故言二事乖角


七淨穢有殊難中。言文殊海會將至此間預在靈山
忽有花現。此引文錯。龍宮海會欲來之時。靈山之中。
元無花現。但是文殊菩薩。坐千葉蓮花。龍宮徒眾有
坐蓮花。共花一時。非是預現。此亦未可。既言參到。如
何忽有花現。若妙音言來到。有花現可知。


疏云。既非聞法寶以喜生。謂既非聞說三周一乘經
言以喜生。乃是見客佛去以歡喜。此亦未然。只聞說
三周竟歡喜亦得。


疏云。但是先放神力故現淨土。此下文會前外難妙
音誡形。故知囑累合在於前。故此合云。世尊將開寶
塔。即集身。先以神變穢令淨。此土既淨。如何淨華宿
王智佛。慇懃誡彼妙音。汝往彼國。勿生下劣之想。今
答云。妙音菩薩雖是上德。所知鄣未亡。取捨之心猶
在。為彼土清淨。由此土本穢。恐彼妙音。俱見此土淨
穢土相。而生譏毀。所以彼佛誡之。亦如夷狄之君。不
如諸夏之亡。兼見無爽。非謂妙音至此。分身諸佛巳
還。而言此土唯穢非淨。上見下故。義亦可通云云


疏云。如雖淨土還見靈山。乃至變不唯淨上見下故
者。此謂疏主。例淨土中亦有穢土。謂分身諸佛。各令
[001-0937c]
侍者指滿掬花詣靈山。天壽品中。文殊從海涌出。俱
訪靈山。天壽品中既在囑累品前。分身猶在。此土皆
淨。何有靈山。何妨淨中亦有穢土。上見下故。亦可以
有本處名故。所以言詣靈山。義亦無爽。又塔品之中
有淨土。不妨有彼靈山。妙音中被誡刑。何妨亦有於
淨土。故知塔亦有靈山。無妨淨土攝。妙音雖被誡。亦
是淨土収。故知囑累合在後也。


疏云。二佛同巳下文。即會前別難。妙音致禮故。及以
觀音奉珠故。若言妙音致禮。觀音奉珠。唯有二尊在
會。分身巳還者。天壽品。文殊唯禮二尊足。不禮分身。
亦名應二尊在會分身巳還。故知歸奉意別。何得例
使通歸。又有言護法力。謂普賢品及後品示視者。是
度量天地品。非囑累也。此無典誥。是偽經故。不可為
云云


和會囑累品。居前居後。皆有所以。其囑累品。不在經
末。言在前者。有諸家釋。名准據一義。若言囑累亦合
居前。而不居後者。妙音請見多寶之時。塔門巳開。釋
迦于時即多寶。妙音於後還見多寶如來。且此佛
發願。欲開我塔。便集分身。既其巳還。不可釋迦開也。
妙音既見多寶塔。有重開之失。故知今為開者。只同
前會。多寶文中集分身開也。以此而推。妙音來日被
誡。此本是穢。囑累即合居前也。又若言囑累合居後。
而不居前者。普賢品末。巳有大眾歡喜作禮而去也。
故知更無後品。又若言諸經囑累皆在經終。不合居
[001-0938a]
前者。中途付囑。何妨於理。且如諸經得名。皆在經末。
金剛般若。中即問名。佛即為答。此經名為金剛般若
等。何故說經未了。中途而問。意欲即擬奉行故。今此
品囑累。藥王品前說者。教經三周一乘既畢。即便付
囑流行。藥王品等。廣說重經因緣。令受持者生於敬
仰。此亦無妨。前後俱得云云


又釋彰品次第事我前後者。所以妙音品在藥王品
後而論者。若准經文。靈山一會。妙音菩薩未說藥
王品方至靈山。三周說經。妙音巳至。何以知之妙音
等。佛言。妙音菩薩。為聽法花經故。普賢亦言。我於
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花經。從彼
而來。既云我為聽是經故而來至此。故知三周會中。
妙音至。若不先來至此會。藥王品復云言聽來。聽
法何法。此品之中。無說經之處。又此品末有云。妙音
至此。當品之中即道還國。若以還國。下觀音等品。妙
音亦不得聞。何故言得為聽法花經故而來至此。故
知妙音。三周之中巳至於此。今言情見多寶而不見
者。三周之中。塔門未開。土亦猶穢。准此巳後得見佛
者。因集分身。塔門開故。所以言見。據此道理。兩義相
並皆不相關。又問。若爾。何故妙音品。藥王品後列之。
故何三周之中。先置此品。


解云。妙音至此至為聽
經而雖在前。以義文中不合先說。夫言不可疊道。義
不可雙論。此妙音眾。既靈山會中之事。經集之時。阿
難誦出。凡敘述事。次第排之。一會之中。極多事法。妙
[001-0938b]
音妙音雖先即會。排此品類。合居後也。若不爾者。豈
可當品之中來。當品之中言去。故知品者類也。於事
同故。排為品。


又問。妙音既三周法花會。即合前論。
今既後說。准何義理。


解。如世間人。叔姪尊卑。姪卑
而叔尊。世所共悉。有姪年長有叔卑。若立為得。不以
姪年長故入叔類中。不以叔年卑故。其姪後還無行
也。今此妙音及諸餘品。事儀如此。若准此理。妙音菩
薩而被誡者。有何過耶。


又觀音品中。有具足妙相尊。先是結集家安置。計合
作長行。為文短故。不更別生長行。如勝鬘經。亦有此
義。勝鬘夫人者。即是波斯匿王之女。末利夫人所生。
嫁與阿瑜舍國王為妃。去千餘里。彼國之中。先無佛
法。世尊于時。祇洹精舍說法。父母知女聰明。乃寄書
喚女。說佛道德不可思議。勝鬘夫人得母書巳。即說
偈云。今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若言真實者。我即應
供養。復說偈言。仰惟佛世尊。為世間出。亦應懷慈愍。
必令我得見。既說此偈巳。佛於空中現微妙身。結集
之人。遂作偈云。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普放淨光
明。顯示無比身。勝鬘及眷屬。頭面接足禮。准此偈頌。
合是長行。乘便為偈者。亦同此經具足妙相尊也。是
勝鬘之語。偈云。哀愍䨱護我。令法種增長。此世及後
生。願佛常攝受。


呪咀諸毒藥還著於本人。外難云。豈佛世尊反害生
命者。解云。有一人。與彼人有讎。符書厭禱。以諸毒藥。
[001-0938c]
欲煞前人。前人既被呪咀。自覺身心不安。還即至心
專念觀音。以念觀音善根增故。諸毒悉消。其人雖復
呪咀前人。以其惡心多積毒害。既不念觀音。專惟煞
害。故違反害。此乃積惡餘殃。禍惡積。豈是菩薩。又雖
却著。未令終。意欲令其發善心故。如前此經中常
不輕菩薩。被諸四眾惡口罵詈。以嗔罵故。令諸四眾。
千劫之中墮地獄中。雖初獲苦。後還發菩提心故。此
亦如是。何所疑焉。然菩薩救苦。種種方便。若先苦後
樂。菩薩即救。即常不輕。及呪咀等。是其事也。若先樂
後樂。菩薩亦救。若先苦後苦。菩薩不救。若先樂後苦。
菩薩亦不救云云


疏云。如巧獵師善取熊羆者。如一熊羆在深窟中。獵
師欲取。以三股鐵叉。將頭向前。堆把於後。先以一石
打之。其羆嗔發。直趣於人。不知鐵叉穿其𦚾前。既趣
不得。直至於死。合喻意者。初欲害人時。喻惡人呪咀
及下毒藥。後趣被鐵叉剌身。喻合觀音菩薩還著於
本人。將鐵叉喻觀音。將熊羆喻著毒藥者云云


又如良醫善用返藥者。有一人。患水病。身大如甕。其
家兄弟莫作何計。聞道芭豆與酒相違。可與其服。後
令喫酒。終是不活。只得與死。其病人服芭荳巳。非常
熱渴。復與酒二升。一時飲盡。少時看之。遂便欲死。唯
餘殘氣。更少時看。乃見地下水流滂沱。看其身體。如
故無異。兄弟問言。體履何似。答云。今日亦應有活路
也。粥五升一時喫盡。故知返藥。即其事也。初雖有損。
[001-0939a]
後必為益。菩薩救生。亦復如是。


疏有頌既不乖宗者。此語錯。應言。有損既不乖宗。讀
疏之者。狀似論量此頌。此語意者。解呪咀諸毒藥還
著於本人之文。謂前雖有損。後必為益。


疏云。彼說乘同日光為喻者。明窮子品中。會昔窮子
同於長者。勝鬘云。言乘是一。今說雲雨之喻。被乘同
悉。一雨雖同。受理各別。日光雖一。受明不同。彼添法
花經意如是。今時疏主。不許更有日光喻也。


又正
法花妙法花及論。並無日光喻。論中所釋七喻三平
等。亦無日光之文。


四從三逆者。四謂正法妙法本
論添法經。排當第四故。三逆者。此三本經論。違前添
法花。無日光為喻之文。故言三逆。有即違大宗通途。
無即非乖成理。若依瓚法師。不許疏主斥日光之文。
何以知。即法花亦有乘同之文。應言三從二逆。豈並
通途。俱是聖教。何須非斥。若言天親菩薩造法花論。
所明七喻三車等。無日光之文。即言無者。金剛般若
論。亦是天親所釋。准經合有八種之相。論中如何但
釋人相眾生壽者相我相等四種。不釋殘四。豈彼經
中而無此文。故知未必以論為證云云


又此經觀音一品別流行者。自佛法東流來。九百餘
年。所翻譯經論。總有七種。單本。二重本譯經。三闕本
經。四疑經。五拆出經。六偽經。七應瑞經。言單本經者。
即涅槃等是。不重譯故。一翻巳來。唯聞南地學士謝
靈運。重錯其文。更不別譯。二重譯者。如維摩經般若
[001-0939b]
法花金光明等。並數重譯。三闕本者。目錄有名。而無
梵本。及無曾翻譯行之於世者也。四疑者。如法句經。
道理契會大乘。然無梵本。及無譯時代。并無譯人等。
五拆出。如觀音品等是。多心般若等也。於大品奉鉢
品拆出。如盂蘭盆經。初無如是我聞。後無歡喜奉行。
皆是其例。六偽者。如天公經。呪魅益𥫫植公等。如天
公經云。清清虗虗。手把金瓶。推聲集郎。直入講堂中。
又云。文殊作都講。普賢作維那等。此皆人作。非佛說
也。七應瑞經。即高王觀世音經。高歡天子。有一人死。
因專念觀音。夢中受得。後至都市。經三刀不死。所有
因緣。應知從彼高歡標名。故稱高王觀世音經。


第五彰品之次第。自古相傳云。修多羅藏次第求。毗
柰耶藏因緣求。阿毗達摩藏性相求。性相求者。唯明
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世出世間之法。體性更無次第。
能生慧故。毗柰耶藏因緣求者。戒律之中。唯明因誰
犯戒。得有此戒。緣某人犯有此戒。多明因緣。並是事
法。亦無法相。亦無次第。唯戒藏所攝。修多羅藏次第
求者。經之一教。前後名義。鉤鏁相連。多明品之次第
序正流通。此唯經藏所攝。


疏云。一實而導彼歸途者。此為退菩提心故。昔聞大
乘之法。中間廢忘。退求小乘。今欲令其歸本所引故。
故云導彼歸途也。故法花第二云。我昔教汝志願佛
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巳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
念本願所行道故。


返迹者。歸昔日所行之跡也。
[001-0939c]


智揚善巧妙應上根者。智揚即智慧。善巧即是方便。
故方便品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語演神功津窴
邃理者。即是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中引文倒誦應知


疏中釋譬喻品云。領述授記文少。乃至寄其領述及
為授記等者。瓚法師云。此言踈失。若以領述文少。即
言不別生品。寄譬喻品明。所以不別為品者。復云囑
累文極少。略寄神力品後明之。何得自別生品。故知
疏家極為孟浪。今時解者。品如鶖子領述。及如來為
授記。皆是比況者。即是譬喻。何妨皆得同名譬喻品。
豈繁寄言。深為失矣。


今又難并州法師。若言領述
授記皆是譬喻。故並同名譬喻品者。下文三周授記
諸有領述。亦是比況。亦應並名譬喻。何得品號皆殊。
迄至經終。儀法如此。故知非斥未即為准。


疏云。法身之體亦方便以宣揚者。此明真如法身。唯
智證相應。今以言說中宣。故言方便宣揚。


疏云。既顯自他為寶重者。自。謂天授品中。如來身作
國王。為求重法。捐捨國位。以寫此經。他。即分身多寶。
為欲聽是經故。遠來至此也。


疏云。如來說法福事俱多恐眾生疑等下者。謂前蹔
謗此經。或復頻蹙而懷疑惑。汝當聽說此人乃至無
數劫等。又隨喜品中說。第五十人聞法花經能隨喜
者功德。過前四百萬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
金銀七寶。又令得阿羅漢果。乃至不輕品中。受持此
經。得六根清淨。又法師品中。有能於此經中。一念生
[001-0940a]
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菩提記。此等福事。非分太過。
恐眾生疑謂佛虗誑。故現舌相。表是真言。


殉命持
經者。死也。棄捨身命弘經也。


第六釋經本文者。先序多家。然後依疏解釋。讀者應
知。自漢朝巳來。佛法東流。前英後哲。所講經論。并依
文解釋。不生章段句數。至復後秦襄陽道安法師。方
分章段。云經無大小。例開三段。謂序正流通。顯與西
方親光菩薩般若論同。故知東流雖遠。英賢道合。時
人謂安公為寶印手菩薩。彼有道士。名習鑿齒。極有
才學。聞道安公博識內外辨才無滯。打門相命云。四
海習鑿齒。故來相見耳。於是安公遣人報云。彌天釋
道安。不久即相看。既言彌天。更過於四海。既出相看。
安公先行。習氏嘲云。揚之簸之。糠粃在先。安答曰。濤
之汰之。沙石在後。又以別日。安公就習氏園池。習氏
嘲云。兔兔來何求。安公報云。故來覔羊頭。習氏又云。
剃刀巳淨堪用不。安公報云。巳許神明合毛留。自餘
事如高僧傳說。


吉藏開為三段。序分大家共同。正
宗者。從方便品。至從地涌出品巳來。明乘權乘實。從
壽量品。至分別功德品半初格量頌末一長行一頌
云。聞此壽量信解功德無有限量巳上文。明方權實。
方權實者。昔日菩提樹下成無上道者。是權化身。經
云。我成道來等是。經三無數劫。三身四智早巳圓滿。
是真報身。乘權實可知。故乘是能乘之乘。身是所證
之身。乘即所證之因。身是能證之果。故以十五品半。
[001-0940b]
名正宗。如賢愚經。近善知識。即是序分。聽聞正法如
理思惟。即正宗。依法修行。即流通也。亦可令生三慧。
故須三段。序分令生聞慧等。亦可隨三根故須分三。
序為上根。見即生解故。正宗為中根。丁寧正說方悟
故。流通為下根。再三重說方領解故。亦可來有三緣。
故分三段。親光菩薩依佛地論開三段者。一為教起
因由緣分。二正教起說分。三依教奉行分。亦可序為
除疑生信。正宗為破執令解。流通依法奉行。


今時
疏主。自有二解中。復有一解。總有三解。初有八品而
為正宗。從方便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正為三根說
一乘記。所以是正宗。


二從方便品及法師品半為
正宗。兼為八部授道記故。於此中為有意。謂方便品
初彰二深。言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知。聲聞眾
等皆生疑惑。今此八品。為破前疑。故與授記。為正宗。
其法師品為正宗者。此亦方便品偈云。諸天及世人。
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五乘之人及一切眾生。皆
不能知。今此法師品初。為一切眾生天龍八部人五
乘等受記。即破前疑故。亦得名為正宗。餘十九品。名
流通分。


第三解者。從方便品。至常不輕品巳來。名
正宗。神力巳下為流通。如疏可知。淨法師以十九品
為正宗者。為論釋七喻三車等。至壽量品。即無三車
等。至常不輕品方盡。巳後無故。為正宗可知。


疏云。若爾即古遵法師乃為指南者。又俗士劉歆茂林
劉白父子二。每至筆墨紙以為戰諍之笏。何況

[001-0940c]
甚深法藏。四海公子。一代當仁。至於章句。而無非斥。
奉上斥云。吉藏法師。若以從方便品下十五品半而
為正宗。謂明乘身權實。更取分別功德品半一長行
一偈頌。俱諸大眾聞如來說壽量長遠。眾生獲益。即
名正宗者。若爾。何但聞分別功德品獲益。從方便品。
終至普賢品中。言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數菩薩。乃
至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及能行普賢道等。品品之
中皆有利益。即古遵法師。初一品名序。巳下迄至經
終。皆言有益。乃為指南。今道。疏主此難。未必即然。真
藏師意正宗中獲益者。自緣聞捨三歸一而得授記。
聲聞之人因此獲益。言益雖同。聞法各別。以一乘獲
益處。名為正宗。非一乘而獲者。名為流通。何爽於理
云云


疏云。讚證受命付令行者。此解十九品名流通分。讚
解法師品。彼品之中。讚重人法。可師範解故。證二品。
謂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人生信。證說不虗故。受
命解八品。謂持品。安樂行品。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
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
薩。此之八品。並稟命弘宣。付解二品。如來神力品。囑
累品。慇懃付囑。便流通故。令行有六。


說境令知乘之權實者。謂說能詮之教語。顯所詮之
理。令諸聽者心緣語義。語義是識心之境。即教理也。
既識乘之是非。故捨權而取於實也。


說行令知因
之是非者。謂說一乘之正因。令捨二乘之權行也。
[001-0941a]


說果令知身之真化。乃至具顯果因所成勝德者。從
壽量品。至常不輕五品經。說果令知身之真化。謂二
乘等。執佛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言報身。所有證得
解脫。解脫知見。執為法身。隨刑六道。教化眾生。名為
化身。又此經中。諸菩薩等從地涌出。諸二乘等皆生
疑惑。言非佛化。故佛於壽量品中。廣說我出釋氏宮。
去伽耶城道不遠。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自從王宮生。
八相成道等。此是化身。即是令知身之化也。又說我
成佛巳來。甚大久遠。所成壽命。復陪上數。常在靈山
及餘住處。天人常充滿等。即是身之真也。證之果者。
即壽量品。明壽命長遠。久成佛。是證之因。即下四品。
分別功德。隨喜。法師。常不輕等品也。


勸識於化求
證於真。令識菩提樹下是化身。求證於真者。令行一
乘之因。取一乘之果。即是壽量長遠法身之果云云


然此中獲益人。總有五位。一信心人。二受持讀誦。
三為人解說。四兼行六度。此之五人。能成勝德云云


漸獲因果二勝德者。謂此皆是因中因果。故名漸
獲。若是佛果位中。巳圓滿得。不可言漸獲也。


言因
中因果者。有因中因。因中果。有果中果。果中因。先言
因中因者。功德品中。勸人持經等。喜品中。第五十人
隨喜等。皆是因中因。因中果者。即是得無生忍。乃至
四生三生得菩提。乃至能轉清淨法輪等。隨喜功德
品中。隨喜聽聞。常得面㒵端正。人相具足。又得乘天
宮殿等。乃至法師功德品中。受持此經若誦等。此即
[001-0941b]
是因。能得六千功德等。名為果。此皆是因中因果也。
言果中因者。即前因中因果。此即帶果修因。總名果
中因。佛果菩提。名果中果。


言二位勝德者。即前因
中果。乃果中果是。又有巳滿果。謂如來壽量品也。未
滿果者。即分別功德隨喜等。並是因中果也。


菩薩
知此遂便道證者。菩薩即是二乘等。迴心巳去。並名
菩薩。道證者。即分別功德品中。諸菩薩等。或有一生
二三生證菩提等。是也。若論修證次第。先因後果。則
言因果。若論顯修次第。先果後因。則言果因。謂先後
果。令欣修。故言證之果因也。


具顯果因所成勝德
者。即是覆標前義。從壽量品。迄至不輕品來。巳明因
果勝德之事。更無別意。自此巳下八品。名為流通分
云云


疏云。示相付囑稟命行故者。示相。解神力品。謂如來
出廣長舌相。上至梵天。表不虗言。故示相也。付囑。解
囑累品。以金色之手。三摩菩薩之頂是。稟命行者。謂
藥王品中及經末。皆受付囑。流通遠代也。流通中又
有三。上即從法師寶天持等品。此為現證流通。安樂
行涌出壽量分別隨喜法師不輕七品。此為學行流
通。神力巳下八品。為付囑流通。准論文序中。至分七
種成就。將配論如疏可知。


疏云。見能照所照之境者。能照謂光。所照謂光中七
云云


疏言。山城圓滿表勝餘經偏得序名者。七種成就皆
[001-0941c]
是序。如何此二偏得名。答曰。智者因喻得解。如世行
人。出門巳後皆是行人。唯有佂人。得行人名。又如作
客。吉凶席中皆是作客。如其弔凶。不得言作客。又如
草名是同。[黍*殳]芋偏得草名。然法明者。如十信心。即信
等十種。若所論十種。皆是於信。唯只信偏得信名。


又如六塵。眼能見色。故名為塵。餘聲香等。亦是於色。
亦是於塵。不得色名。唯只眼見。偏得色稱。此之山城
亦復如是。雖通名序。此二偏得序名。


又七成就中。
餘經無者有二。一小乘經無。二諸大乘中無。文殊現
十種因故。


問。溫室般若等。並有山城。何故此經獨
標為勝。


答。此經以說一乘道理。微妙甚深。會權歸
實。廣為授記。又有多寶證經。流通付囑。皆是菩薩修
行。不同餘經。故獨標勝。


初言序分者。自古相傳有四解。一發起。二證信。證信
者。即此經初言如是我聞等六句。阿難引已及他為
證。親從佛聞。以證此經。令他生信。二發起序者。即如
欲說法花。先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天雨花。
地六動等。巳為發起。說金剛般若經時。入城乞食洗
足巳。為發起序。維摩中。合五百盖以為一盖。變此穢
方以為淨國。以為發起。說涅槃時。世尊以二月十五
日。於晨朝時嚼楊枝時。發大音聲。普告三千大千世
界。如來今夜常入涅槃。若有所疑。當咨汝所問。為最
後問等。以為發起云云


第二解者。初明通序。次明
別序。古人解云。如是我聞等兩句。是通序。通一切經
[001-0942a]
皆同有故。一時巳下別序。說時方徒眾緇素八部。數
量多少。各各別故。


若依紀國法師云。如是等六句。
迄至爾時世尊四眾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巳來。
是通序。與諸餘經徒眾多少。雖復不同。通有六句故。
從結跏巳下經文。名為別序。現瑞放光。相不同故。或
可退坐一面。是通序。爾時世尊巳下。是別序。


第三
解者。初阿難序。次如來序。如是我聞等。阿難出。名阿
難序。欲說此經先雨花動地等。名如來序。


第四解
者。真經序。像經序。真謂佛在世。先為諸菩薩。說大乘
經等是。像經序者。謂佛滅後。諸羅漢等集法藏時。阿
難自言如是我聞等六句是。此亦名經前序經後序。
此經後序。是經前序之前。經前序。又是經後序之後。
謂阿難序。在如來序後故。


次釋如是我聞等六句。自古諸德及論解釋。開合不
同。乃有數宗。今略敘多少。初開作八句者。謂如是一
句。我一。聞一。時一。佛一。住王城一。山一。眾一。總為八
句。


第二。依真諦三藏。釋為七句。一如是。所聞之法。
二我。能聞之人。三聞。親承音旨。四一時。說法時節。五
佛。說教主。六住山城。說法之處所。七與大比丘眾等。
所化之機。


第三。龍樹菩薩。造智度論。解大品釋為
六句。一如是。所聞之法。二我聞。能聞之人。三一時。說
教時。四佛。說教主。五住處。六所化機。親光菩薩。造般
若論。亦為六句。同前龍樹論。自言。前三明弟子。後三
證師說。一切修多羅。其事皆如是。


第四。世親菩薩。
[001-0942b]
依佛地經。造佛地論。釋為五句。初如是我聞。顯已能
聞。二時。三佛。四住處。五所化機。


第五。今自釋為四
句。一如是一時等。皆是法。二我聞及比丘眾等。明能
聞人。此等是僧。三佛。即佛。四事。即住處。


第六。經部
論師。依成實論。釋為三句。謂佛法僧。佛為佛寶。如是
一時住王城山等是法寶。我聞及大比丘眾等是僧
寶。所以成實論云。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也。



七。唯為兩句。謂人與法。我聞及比丘眾等是人。餘是
法。


或可總為一句。並歸於法。


或可總無一句。即
歸於如。故下經。諸法寂法寂相。至言宣。如楞伽經云。
我成道來四十餘年。於其中不說一字。維摩又云。夫
說法者無說無示。夫聽法者無聞無得。故知無說無
示。是名說法。若據涅槃經下文言。未說法者如林中
葉。其巳說法者如海一渧。即應說也。應須釋之。



法師解六句云。三句有言有義。三句有義無言。謂如
是我聞一時三句。佛親自說。有義有言。佛在巳下。但
言某方某住處某徒眾。但有其義。而無其言。世尊當
時。不的言方處及眾數故云云


說之所由者。謂依臨涅槃。普告諸大眾。我於今夜定
般涅槃。若有所疑。當恣汝所問。為最後問。阿難位居
學地。憂未除。不知是化身。為言真滅。所以心復憂悔。
不能自勝。於是阿㝹樓䭾及優波離。語阿難言。如來
今日即有。明日即無。汝有所疑。何不問佛。阿難報言。
我今癡狂。不知何問。於是阿㝹樓䭾。發四句問。如疏。
[001-0942c]
佛答言。我滅度後。以波羅提木叉。為汝大師。若我在
世無異此。謂佛在時。及佛滅後。皆依戒而行。當以戒
為師也。波羅提木叉。此云隨順解脫戒。若能堅持禁
戒。能順至脫脫也。


第二問依何處住者。當依四
念處住。所謂身受心法。此四上中下。總有三種觀。一
假相觀。二事觀。三理觀。言假相觀者。即觀身不淨。四
大假合。三十六物以成其身。由如囊盛於糞穢。令諸
弟子知有漏煩惱等。以成其身。深可厭汙。名為集諦。
二觀受是苦者。令知三界火宅。無處藏身。三苦八苦
日夜煎煑。能如是觀。名為苦諦。三觀心無常者。識心
遷變。念念不住。令知諸行無常住者。令證滅諦。故涅
槃經云。諸行無常至寂滅為樂也。四觀法無我者。故
中論偈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非我。諸法實相中。無
我無非我。又般若經云。一切諸法。無我相至壽者相。
若執法中有我相者。如來說言非菩薩也。作此觀者。
能證二無我理。名為道諦。世尊何故令修假觀。為諸
眾生不知此身本來虗偽。虗妄顛倒。為真實故。教諸
弟子常修假觀。我滅度後。常依此住。


第二事觀者。
以四念處分為五蘊。初身為色蘊。觀色不淨故。次受
為受蘊。觀受是苦。世間之人。於下苦中便生樂相。不
知苦樂二受。悉皆是苦。樂是假受。縱受人天妙樂果
報。彼報若盡。不免無常。苦受是實。故下經云。佛說苦
諦真實無異。遺教經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苦
諦不可令樂。


三法為想蘊。令知一切法。念念無常
[001-0943a]
故。


四心為行識二蘊。令知心識本來無我。若不繫
緣境。不依四念處住。即言我能然。餘不能爾。由如猿
猴得樹。狂象無鈎。野馬無絆。穴鼻絕牛。名為事觀。


第三真實理觀者。唯理相應。更無緣慮。所有五蘊十
二處十八界等。皆歸於空。同一法性。故多心經云。菩
薩行深般若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等。此名
為理觀。智度論說。有五種不淨。以成其身。一住處不
淨者。謂識種子。九月之中。常居慈母生藏巳下熟藏
之上。尿屎坑邊。為安置處。故經偈云。是身為臰穢。不
從花中生。亦不從瞻蔔。又不從實生。即其事也。



種子不淨者。謂無始時來。阿賴耶識。結集為因。業風
所吹。此識種子。在父母赤白精中。託攬為身。故名不
淨。如有偈言。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白淨生。
但從穢道出。


三自性不淨者。謂三十六物。覆以薄
皮。大小不淨充滿其中。名為不淨。如有偈言。地水火
風質。能變為不淨。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


四相
狀不淨者。謂九孔常流。眼出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流
涕。口中涎唾。大小便道流出屎尿。好衣外餝。美食內
充。皆成不淨。如有偈言。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中。常
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五究竟不淨者。謂捨命巳
後。此之穢身。皆以虫狼為糞。放火為灰。爛壞為土。故
此不淨。如有偈言。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
反覆。背恩如不見。


故知。昔雖好以塗熏。必歸臰穢。
雖廣以綺餝。皆歸磨滅。故羅漢諫王偈言。眼是眵淚
[001-0943b]
竅。鼻是穢涕囊。口為涎唾器。身為屎尿倉。大王無所
知。為色所躭荒。貧道有慧眼。出家求道場。


第三。惡
性比丘以梵擅治之。梵謂梵天。此為法。擅是於法。若
有惡性高慢比丘。應以淨法治之。不須打罵。即嘿擯
也。


第四當安何語者。一切經首。常置如是我聞六
句等義。結集緣起者。


立之所由者。准智度論。如是者信相也。何故初即言
信。准顯揚論。信有五種業。一信除不信為業。既信佛
法。恭敬巳深。縱逢邪緣。必不迴信。二同利為業。先自。
後令他人之無信同除。除他故令生。俗書云。已所不
欲。勿施於人。故須先信。三能得菩提資粮為業。即四
十心初信也。四能趣善道為業。謂得四不壞信。能越
惡道。人若無信。增長愚癡也。五增長淨信心為業。如
其無信。心多混濁。既唯信心。性必清淨也。


故知。有
信無智。增長愚癡。不能了別是非。緣愚癡。即生邪信
也。若有智而無信。增長邪見。即是世智辨聰。增長異
見。故此信心。亦以邪慧為體性。


又有四義。一止疑
故立信。恐後眾生。於修多羅。疑非佛說。故安如是。為
破疑故。二破執故令生信。有執之時不解。令破其執。
令生信解。三止餘謗故。若言餘人所說。恐多生謗。今
言阿難親從佛聞。人即生信。四正邪見故。外道經首。
皆阿𥣯二字。以為吉祥。初有吉故。中後亦吉。阿之言
無。𥣯之言有。一切諸法。不離有無二字。故初置之。今
為蕳邪見。故置如是。


又信有二種。菩薩信心。深而
[001-0943c]
不淺。無疑故。雖得二空理智。相欲取無上菩提。故下
經云。除諸菩薩信力堅固者。必無退轉也。


次二乘
之人。淺而不深。雖言有生空理智。而求小果。中路退
還。不能更進求大乘。故下經云。我等若聞淨佛國土
教化眾生。都無欣樂。


三凡夫之人。不深不淺。逢緣
即起。猶若浮蓱。般若經云。凡夫之人。猶如輕毛。隨風
東西。不能安住。俗詩云。客心無定所。如同不繫舟。又
云。草命如點露等。謂無准定。即其事也。又書云。延陵
致劒於松枯。又元[阿-可+白]臣卿。煞雞為信。千里相期。尅時
而至。存其信也。故仁義禮智信。最在後者。意令先行
信也。又猩猩能言不離禽獸。鸚鵡能言不離飛鳥。人
之無信。雖有其言。何殊鳥。故夫子云。事親者能竭其
力。事君能置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
必謂之學矣。又初云如是令生信者。有三義。一令眾
生信是佛所說。二信身中有佛性。三信未來必得成
佛。有如斯義。故初置之。淨法師解信云。心決定為信
體。口決定為信相者。此義不然。法相錯矣。准百法論
中。夫決定者。即當勝解為體。夫信者。乃以清淨為體。
故知錯也。然唯識論中。以清淨為體。以有信故。心始
證淨。若其無信。心則混濁。若逢境即起。此以邪慧為
體。亦可信者以假慧為體。


又唯識論云。於實得能。
心清淨故。實有者四諦。得者信有三寶。能者信出世
間善法。信此三故。名信清淨。是故經初者如是。意欲
令生信三法故。後曰奉行生智故者。智慧既生。所以
[001-0944a]
歡喜奉行也。


又初令生信。令人堅。後令生智。即度
生死。


疏中十義釋信。趣極果之初因者。即資粮位也。果者。
無上菩提之極果。初因者。地前四十心。資粮位初。以
信為首。故云初因。


最初發起大菩提心須具十德
者。依發菩提心經云。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佛。三修
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
悲厚純。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



三妙觀者。厭離有為心。即誓斷一切惡。律儀戒也。所
有十方世界如虗空惡業。願皆斷盡。亦是三德之中。
功德法身之因也。二求無上菩提心。即誓修一切善。
攝善法戒也。十方世界如虗空善。願皆盡修。即是智
德之因也。報身因也。三為度有情以。即誓度一切眾
生。謂饒益有情戒也。十方世界所有眾生。願皆度盡。
名為恩德。即是化身之因也。故稱三妙觀。亦是三聚
淨戒。三身之因。圓成三德。


疏引攝論云。清淨增上
力等者。清淨即是於信。即疏云大菩提心。以善根為
自體。善根之清淨也。增上力者。謂強緣也。


疏云以
善友為緣也。堅固心勝進者。即疏云不退屈為䇿發。
䇿發身以。道始勝進。言䇿發者。亦退屈。即須專心趣
求。更無餘想。發大誓願。以自邀誓。俗士中發心志操
也。


二入諦理之機漸者。即加行德也。二乘之人。得入見
道初果。證生空理。菩薩之人。在加行位。將入初地。證
[001-0944b]
二無我理法。須向善根中。首有五根五力。方始能證
二空智。根力之初。皆有信根。有信力故。一切有漏無
漏之善。因此事生。有信力故。諸魔不能屈伏。若依并
州法師。應言入諦理之鳴漸。鳴漸者。如鳴鸖欲飛。初
一尺二尺。乃至一丈十丈。乃至冲天。冲天之高。皆由
漸飛之勢。謂大小二乘欲入聖道。乃以佛果。要須信
根信力。方入見道。從見道入修道。修道入無學道。乃
至成佛。成佛之因皆由生信。故名鳴漸。准薩婆多宗。
四念處在𤏙位。四善根在頂。五根在忍。五力在世第
一。若大乘宗。五根在𤏙。五力在忍世第一位中。此加
行中首。有五根五力故。萬善以茲而生。四魔不能為
害。方得入於見道。證取真如。


言通妙真之證淨者。即道德也。通者達也。妙謂妙智。
真謂真如。淨謂七淨信。復由證此淨妙真如四諦理。
故入見道。入見道巳。即能於三寶及戒。而能淨信。然
此戒者。是聖所愛戒。道共定共俱戒也。謂但能於三
寶所。生淨信心。聖道之戒。自然生也。如論中喻云。佛
寶如能治病人。法寶如藥方。僧寶如看病人。闕一不
可。令諸眾生。於三寶所。起此三心。聖所愛戒自然增
長。戒增長故。得生人天。上妙果報。即離貧賤因也。故
初言如是令生信也四不壞信緣如別抄說。然此經
中。不正解淨字。下文但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然非
正。餘文云有佛子心淨等。亦是淨信之義。又解。佛寶
者導師。法寶如導師。僧寶如良伴。戒如所乘之騎。人
[001-0944c]
佛法人。欲求無上法寶。必須世尊為大導師。引接眾
生。入法正道。又須親近出家善友。以為伴侶。修持淨
戒。以為乘騎。方引至於佛果寶所。既至寶所。離貧賤
之因。恭敬三寶。故能越惡道。由此義故。初言如是令
信心也。


信現觀者。唯識第九。有六現觀。信現觀為
首。


四荷至德之嘉依者。即修道也。荷者負也擔也。至德
者。謂佛果賢曰德。家者善也。立信者是彼常樂我淨
之善因。欲證入此四。皆須有信。


食法味之家手者。
夫欲喫食。要須有手。欲食法味。非信不能。故言信為
家手。


言如大龍象者。為是龍如象。為是象即龍。龍
象各別。有人解云。龍象各別。今則不然。謂帝釋放諸
大象於黑山中。山中有龍宮。令諸龍等與象和合。由
生象子。是龍體胤。故名龍象。龍象日行一萬餘里。如
漢帝於嵐州大龍池邊。故諸馬務。因即生駒。名為龍
馬。故取龍象以摧怨敵。以喻入道之人。能斷煩惱。威
德高遠。猶如龍象也。


以信為手者。謂象若無鼻。身
壞命終。人若無信。道無由證也。


以捨為牙者。如象
有牙。能拒怨敵。人有於捨。能滅貪嗔。一切煩惱無能
為害者。即以無貪等為捨也。


以念為頸者。象有頸
故。頸頭相連。人若有念。任持不忘。一切善業相續不
斷。


以慧為頭者。頭最在先。簡擇道路。慧最居上。了
別是非。


并州師云。今言頭者。意取兩眼。能見道路。
最聰明故。喻正體後得二智。能善分別邪正道故。
[001-0945a]


於其兩肩擔集善法者。即慚愧為兩肩也。以慚愧故。
能擔集善法。崇重賢善。輕拒暴惡。亦可言前既以慧
為頭。此戒定為兩肩也。


五七聖財之元胎者。初始胎者亦始也。如基元初也。
始并胎者。如兒在胎名初也。此聖財對治世間三種
財故。一增長財。謂令人案磨斫風搥斧之類。而能去
諸疹。增長肌膚。亦名為財。二適悅財。學者大商元規
法寶者。謂學法者。由如商家。以福德易智慧。以智慧
易福德。如俗市易。名之為商家。喻金銀綵帛之類。同
此寶物。能令適悅故。三吉祥財。謂四時八節贈賞百
索調達之類也。西方人人。至於時節。多贈吉祥茅草
鮮花之屬。以表吉祥故。


又依瑜伽論中。世出世財
對治。總有十五。總為頌曰。行樂不通六。時地窮引脫。
足往苦惡對。灾害燒無斷。


第一行者。謂世間財寶。
增長惡行。必定令人沉淪生死。出世聖財。能生善行。
令諸行人清昇彼岸。


二樂者。世間之財。唯得一身
之樂。王官逼迫。常生愁惱。出世聖財。必歸常樂。



世間五欲財物。不通六根。唯濟色欲二界。躭樂財物。
出世聖財。通於六根。廣陰三界。濟於四生五欲故。


四世間財寶。時有時無。縱暢一生。命終還散。出世聖
財。盡恒沙劫。常時有故。


五地者。世間之財。色香味
觸。唯欲界地。出世聖財。通九地故。


六盡者。世間財
用有窮盡。出世聖財。歷劫無盡。即蓮花出水有不可
盡義。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001-0945b]
引者。世間財能引入生死。沉淪苦海。出世聖財。能引
行人至菩提故。


八脫者。世間財五家有分。王賊水
火不孝子。共用為主。有可脫義。出世財寶得不喪。歷
劫逾明。


九往者。世間財。不能令人往到涅槃。出世
聖財。能引眾生。出生死故。


十足者。世間財寶。縱得
千億。慳惜轉增。施設於人。終不厭足。出世財寶。洽放
貧人。縱滿塵劫。無有慳惜。令諸眾生。皆足用故。



一苦惱者。世間財寶。縱滿百千萬。苦惱更多。以繫屬
王被駈逐故。而不自在。出世聖財。用周法界。而無愁
惱。故釋賦云。多求空事苦事苦惱。少欲即有涅槃。


十二惡對治者。世間財寶。恐人劫脫。常應守護。而不
睡眠。出世財寶。蕭然無滯。故釋子賦言。善哉釋子。任
性沉浮。類簪去俗。捨去無憂等。此中應說。以翻子高
稱快樂因緣云云


十三灾者。世間財寶。資長五欲
之身。雖望安身。必為灾害。故彼論云。世間大灾。無過
生老病死。妃憶桃李之容。像逼桑榆之歲。且初生之
時。常居穢惡之處。頭白面皺。人所不喜。坐起呻吟。餘
命無幾。一旦命終。橫屍地上。色變汙流。賤生平愛子。
遠離不看。雖蹔哭時。人知還笑。故知此身實為灾也。


十四燒惱者。彼論喻云。如人患疥。向火炙之。初快
癢故。遂以手把。不知少時痛之難忍。眾生之身。躭財
愛色。競覓名利。由如向火快癢之時。却墜惡道之中。
何殊搔疥之痛。


十五無斷。世間財寶。有斷盡期。出
世聖財。必無斷盡。故下經云。以此乘物。周給一國。猶
[001-0945c]
尚不匱。何況諸子。


六善九因之俶樂。俶樂者初始義也。春即俶為初。落
是秋之初。故爾雅云。俶落權輿肇殂元始等。皆初始
義也。


問。何故列名但有八因。解云。以其先信心。方
始有欲。信為欲依。故希望故。此之八因。皆以信為初。
以善法為本。有善方信。信於善生。


善九因者。初單
列名。次以配屬。三依瑜伽論。一句列名。一句復釋。復
有一一解釋如疏可知


言欲為所依起悕望者。希謂希
憶。望謂求望。故名為欲。然欲有三義。一善欲。二不善
欲。三無記欲。初善欲者。有四種善。一世間善。謂起願
希求。唯樂世間三界果報。然世間欲中云。初求欲界。
五塵境界妙物。如色等。二求色界。四禪及巳離喜樂
灌灑其身等果報。三求無色界。非想非非想等。



聲聞欲。希四諦故。


三緣覺欲。希求緣生。自利樂故。


四菩薩欲。修六波羅密。自他利故。然世間欲望。三
塗極苦。雖是於善。望彼三乘。還是於苦。今言欲為根
本者。即是希望無上菩提也。若二乘人。斷煩惱障。希
證有餘涅槃。菩薩之人。斷所知障。希證無住涅槃。故
言希欲也。


二不善欲者。謂樂煞生偷盜十惡五逆。
既言沉淪三塗果故。


三無記欲者。謂學威儀工巧
書畵□也。


二作意者。即百法論遍行五中。作意為
性。既於菩薩望為欲。還須驚覺心王。求取菩提。無
退屈故。


三觸所集起者。百法論中。觸為體性。既其
希須。懃勞作意。不願世間不善無記起心。唯求妙菩
[001-0946a]
提果。即以菩提為體性緣故。如作西方業者。一心正
念阿彌陀佛。十念成就。得生西方。即將心王所。對彼
西方。西方即是勝上緣也。


四受所引攝領在心故
者。如聽講既在解勝之言。起心希學。必須作意領受。
攝心任持。若於聞思修三慧之中。聽巳不受。何殊寫
清水於覆盆。勞而無益。


五定為增上心微寂故者。
欲得慧生。先須禪定。心如不定。唯事攀緣。心亂不安。
慧何起。故言定能發慧。慧從定生也。小乘之人。即須
白骨水火林木不淨無我界分別觀等。若菩薩之人。
作唯識無相無生真如三性觀等。入此觀巳。心意清
淨。即樂其中。故詩云。入定觀空有。出定空有吟。送將
出入定。復觀空有心。偈云。菩薩清凉月。猶如畢竟空。
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又如大澤長川滄波萬頃。
澄空散彩對暎雲天。眾生定心亦復如是。必須清淨
皎潔。遠離攀緣。智慧雲天。菩提覆彩。皎皎清澈。朗然
當心。故詩云。水闊還香遠。川長雲影深。故須定也。


六慧為最勝擇善惡故者。既因禪定而得慧生。應須
分別是非邪正。若無有慧。必沉外道邪見教中。既能
簡擇。唯希正覺。此最勝妙。喻云。蒲州法師講時。初有
多人。後唯一女。法師問言。何因不向餘處聽。答云。弟
子見僧多處。即是好講。弟子但只好心。亦不解法師
言語。法師歎云。此女人者。即是解瑜伽論。何以故。慧
能蕳擇最勝故。


七解脫為堅固息纏縛故者。既能
定慧雙融。即應二鄣俱喪。煩惱所知既離。故稱解脫
[001-0946b]
堅固。不復更染。即息纏縛故。


八出離為後邊覺道
滿故者。既出二種生死。即志求一妙法身涅槃。故言
覺道滿故。後邊身者。即法身也。涅槃經云。如來身者。
是後邊身。離食身。即其義也。如是八種法出離由何。
謂由解脫。解脫由何。由於智慧。如是乃至。欲為何事。
唯由信心。故疏云信既為欲依。故最初令起。今言如
是者。為令生信也。或機者。如戶樞也。故書樞機一發。
榮辱之至。亦是初也。


七啟機門之勝手。啟者會也發也。機者所作之機也。
謂彼眾生。沉淪五苦。在淤泥中。如來起大慈大悲。廣
說教法。初明序分。令信如。先令眾生以信為手。後說
正宗。會三歸一。由如教手向下。相就眾生。即須信手
向上。兩手相接。能拔苦故。諸一切種諸冥滅。拔眾生
出生死淤泥。即其義也。謂諸眾生所覆起煩惱鄣。鄣
於涅槃。沉沒欲流。名煩惱鄣。又迷無明。障智慧故。名
所知障。今者如來說諸教法。令眾生斷煩惱障。證大
涅槃。名為斷德。又令智慧日日增長。除所知鄣。名曰
智德。又拔眾生泥。即是恩德。今言泥者。以異熟識為
土。煩惱無明為水。無始時來相間雜。故名為泥。或以
業為水。能招無記之身。令諸眾生出生入死。故號為
泥。又信如手者。譬乘大舟汎於溟海。若其無手。飄沒
蒼生波。有手動攬。一無沉溺。故知人無兩手。何以乘
舟。人若無信。如何修道。故安如是。初令生信。


然此
信心。百法論二十一心所有法中之一數也。如其有
[001-0946c]
信。兼遇善緣。二十一法念念增長。如逢惡緣。生於不
信。二十一法。剎那剎那。生歸於不善。汎不息顛墜淤
泥。故起世經云。閻羅王為罪人說偈云。汝得人身不
修善。如至寶山空手歸。汝今自造還自受。如今叫喚
欲何為云云


八湛心水之清珠者。以有信故。心即清淨。若其無信。
性即渾黃。故唯識論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濁水。西方
之人。欲清一池濁水。將一竹竿。以縷繼頭。將彼明珠
以繫綖頭。又安置輪細。細下有珠。置濁水中。一池水
應時清潔。上合喻者。如來大師由如竹竿。說法猶如
縷綖。明月寶珠猶如於信。眾生若聞世尊說法一四
句偈。生淨信心。念念除滅無量劫來生死濁水。故言
信如清珠也。應說菩薩清凉月偈記。


九建名道之良資者。名謂名聞。道謂道德。名謂無名
天地始。有名萬物母。亦可名非常名。道者即道可道
非常道。良謂善也美也。資謂流行也。君子立身行道。
善仁義智信。以為道德也。孔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
以順天下者。即仁義禮智信也。今言名道者。即禮義
也。故知君染依於信。臣依於忠。父依於慈。子依於孝。
虫依翼。魚依尾。鳥依於孚。獸依乳。以訓養生也。左丘
明云。兵食信三不可棄。然國無兵。無以摧怨敵。國無
食。百姓飢荒。本既不寧。邦安何也。


然信者。國無信
立。君臣之道不行。君臣無信。禍亂發作。故知信者君
子之國也。如其有信。即知有國也。呂氏春秋云。口信
[001-0947a]
之為功大矣。天行不信。則不能成其歲。地行不信。則
草木不大。春之得風。風不信。則其花不開。憂之得暑。
暑不信。則萬物不長。秋之得雨。雨不信。則其穀不堅。
冬之得寒。寒不信。則其地不剛。故知以天地之大。四
時之化。由不能信以不信成。豈呪人乎。


十欵衷誠之佳待者。欵謂曲也。異也。忠誠者信也。佳
者好也。待者禮也。尊者上也。且有明信。沼沚者小池
水。毛者謂土毛也。毛草翡翠。毛猫牛尾及兔毛等。蘋
者大浮萍也。蘩者。春秋言婆薺。婆薺者即婆呵也。蘊
藻者海藻也。可薦者貢進也。羞者上也。謂此毛草。豈
是珍奇。向海將住云為異。意欲明其皆有信也。



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者。齊魯二國。常相征伐。魯國求
和。齊云。汝鼎來方與汝和。魯國與鼎。仍不肯受。恐復
重索。邀令信人。亦名季札展送來。我始能受。若非此
人。我終不受。恐是偽故。季展即魯大夫也。


言大車
無輗者。四馬車中安龍頭及身以橫木貫之。一馬牽
即行。名之為輗。


以車無輗者。謂車轅頭牛項上曲
木也。以繩繄處。即是輗也。


又有依春秋解二國之
信云。秦魏不和。恒相征伐。後魏索和。秦邀魏言。汝得
三足寶鼎。送我國來。我即和也。魏恡寶鼎。還別澍一
鼎。以送秦國。秦主報言。汝若令柳下惠及委布送鼎
來。我與授取。如其魏主自來。我亦不受。為彼二子有
其仁信。不狂於我。魏主令柳下惠及季希卿。將此鼎
賞與秦主。季希秦言。臣不能去。此鼎實偽。不可報秦
[001-0947b]
國是實鼎。魏主大嗔。季希奏言。信者是臣之國。鼎者
是陛下之國。陛下豈將偽鼎。而令臣失信耶。臣乍煞
身。不能失信。魏主難言。不信萬乘之國。而信二子二
言者。皆由信也。即延陵置信。由掛劒於松枝。及亡名
法師疏事。若依疏合。取春秋第一周鄭交質。正合疏
意。應撿之。


又解。信義有二種。汎大溟海。假手以行
舟。度生死河。行信以發慧即出生死故。遊壙野而有手。持
甲杖以捍怨家。出生死而有信。信發慧而斷煩惱即能
發慧解


又前之十門。依真俗解。必須心有清淨。信意發方生。
心水混濁。則無信意。未知此經三周之中。何文明於
清淨信義。


解云。下經初周云。諸佛出於五濁惡世。
謂劫濁乃至命濁。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佛以
方便。於一佛乘。分別說有三乘。即由心濁不信。於一
分三。今既說一故清淨。下經云。有慚愧至廣讚一乘
道。又佛子心淨等。故知心淨即是信心。信心既出。故
說一乘也。


第二周中。汝舍利弗。尚於此經以信得
入。乃至非已智分。又言。若人信歸佛等。


第三周中。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有清淨等。故欲入
二乘之捨智。必須有信心。故前言信為入法之初機。
即其義也。


問。何須發心而出信意。解云。有四種。一
見法欲滅發心。二見惡業受苦發心。三見佛神通發
心。四讀誦大乘。諦觀其理。由斯四義。方發信心。


正釋其文依四義轉者。如可知。轉者生也起也。雖言
[001-0947c]
四義。子細尋之。乃有七義。初依譬喻轉下。即以此喻
彼。或當所說巳下。以今況古。第二之中亦有二句。初
近遠法之教誨。或字巳下。即之教誨。第三唯一。謂問
答轉。第四亦有二。初即許可轉。第二或字巳下。信可
轉。總成七句。


并州法師云。此有三句。一依譬喻轉。
二依方便轉。三以今況古轉。初譬喻轉者。如有說言。
如是須達富貴。如北方毗沙門相似。北方天王。功德
最勝。故偏舉之。或如是堂中西柱團直。與東柱無異。
即是譬喻。或可如是此人聰明監識。如彼朗日。能除
暗瞑。更無有異。皆譬喻轉。


法中合者。謂阿難言。如
是今日說。如昔如來所說。更無有異。故言如是。



依方便轉者。如是所傳說。


三以今況古轉者。謂如
來昔日所說。是本質教。我今所說。修多羅章句。亦令
捨權取實。行一乘因。證一乘果。如我昔聞更無有異
者。是影像教。我雖不能親證。然我所說如是文句影
像。如我昔聞。定無有異也。或可阿難所傳如是文句。
是本質教。眾生聽聞稟之修行。是影像教。自餘亦本
亦影像者。就阿難一人。望佛是影。若望眾生。還是本
質。非本非影者。就眾生。阿難傳教故非本。不親聞佛
所說。又非影像。餘可知。


依問答轉者。如疏可知。此
方問答。言汝向寺去。答言。阿我巳兩即言阿烏郎反。准
流俗中。只合言若而也反。若者若也。若即如也。還如是
如此及是等語也。


依許可轉者。如疏可知。准金剛
般若經中。亦有許可轉。須菩提問言。應云何住。云何
[001-0948a]
降伏其心。佛答言。應如是住至其心。初即許可。後方
廣陳降伏住道之義。亦許可轉。又阿難化弟子之中。
總持第一。領受佛語。如瓶寫水置於盆等。更無遺漏。
所以今日能傳教法。與佛無異。即涅槃經云。金剛銅
鐵寶器雖殊。互盛得水。味無差別。不可以器別故水
味有殊。不可以水味不殊言器是一。佛之說教。傳與。


阿難。阿難領受。傳與諸大菩薩及大聲聞。菩薩等轉
又我等。傳人雖殊。教體唯一。不可以別故與教有差。
不可以教不殊言機是一。合喻可知。


章疏家。取真
諦三藏明結集三事。解如是者。稍似不當。若出如是
來意。引此即得。若以如是義不當也此中應敘結集緣起。如餘抄說
如是者感應之端也。此是武都山隱士劉虬註法花
經之語也。并州法師說喻云。今言感應等語者。如似
何物。如馬蜂之類。土中舍上。鑽為穿穴。乃取草中青
虫及蜘蛛等。於其穴中。日別呪曰。似我似我。如是經
歷多日。其虫頭上兩角乃生。更經多時。肚下六脚又
生。其腰纖細。如蜂無異。羽翼成長。如彼大蜂。飛騰無
異。以法合者。其虫即是感。其蜂即是應。感應相快。與
蜂無異。諸佛化生亦復如是。眾生有感。如來即應。為
說妙法。令入道中。如將虫來置於窠穴。根機既熟。為
授記言。汝等眾生。於我滅後乃至現在。若能於法花
經。一念生隨喜心者。我皆與授阿耨菩提之記。即是
呪云似我似我也。既得授記。因即悟道。正體後得二
智俱生。如彼虫頭生於兩角。能行六度。如虫六脚。神
[001-0948b]
通自在遊歷十方。於諸佛所聽聞正法。如彼虫蜂飛
騰自在。故云如是者感應之瑞也。


作呼轍者。謂經
初之如是兩字。能呼。即一部經中所明。權實理事。如
是俗。如是有如空。如是性如是相。悉皆如是故。初言
轍者謂轍車。盡地轍底。亦如言雍州。兩字能呼。一切
百姓。無不盡矣。


長耳三藏以三寶釋如是者。善得經意也。故論云。三
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且就佛寶。三世諸佛共說不
異名如等者。下經自云。十方三世佛。說法之儀式。我
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又云。從久至如是說。


二就
法寶者。法寶相古今不異故名為如等者。下云。所謂
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果報本末究竟等。即是就
法明如是。又云。如是性相義。至乃能知是事。即古今
不異。名之為如也。唯識論云。真謂真實。如謂如常。亦
古今不異之義也。


三就僧寶。如疏可知。


又言。兩
物相似曰如。一物無非曰是。謂此左手。恰如右手。名
之為如。即如如意。義是如意。既無餘物。名之為是。謂
佛所說一切法藏。與過去佛。更無有異。阿難所傳亦
無有異。名之為如。阿難親從佛聞。定是釋迦所說。名
之為是。故言如是。


上來所說如是。總有十五解。一立之所以。二智度論
有一釋。三佛地論有四釋。四真諦三藏法師一釋。註
法花一釋。註無量義一。[玩-兀+正]公一。光宅一。梁武帝一。長
耳三藏三解。因釋如是之言。別出三藏解釋。


初傳
[001-0948c]
教理解者。敬順於理曰如。依教修行稱是。故言如是。


依境智解者。妙境為如。妙智稱是。今依境智。故言
如是。


依福慧解者。福為如。慧為是。欲使福慧二事
齊修。故言如是。


依真俗解者。契真曰如。會俗稱是。
如所說法。常依二言。故言如是。


依師資解者。阿難
所說。如於佛語。師弟相承。簡不相似。故稱為是。



文理解者。以文為如。以理為是。故言如是。


依教化
者。如說法者。教前人云。汝當如是發菩提心。明此教
化。發云如是。


依揩定者。如即揩法。是即定詞。如佛
所說。一切皆是。故言如是。


依勸聽者。如說傳經者
告時眾云。如是當聽我昔所聞。故言如是。


依舉喻
解者。如見世尊。及阿難說經之時。威德熾盛。如日光
明。當知此人所說必是。故言如是。


依隨遮解者。說
隨理稱如。遮妄是。去妄顯真。故言如是。


依審定者。
有人言。汝之所說。可審定耶。答言。如是之法。我昔具
聞。此事如是。


依非解者。如謂不異。非非曰是。故言
如是。


依是解者。如斯之言。是佛口說。故言如是。


依引況者。如所說法。如過去佛所說不異。故云如是。


俱融解者。謂動靜雙融。一異俱喪。唯如為是。故言
如是云云


次我聞者。此中經疏分為四門。初明我義。二立我所
由。三出聞體性。四問答妨難。


疏云。非謂我者定屬
一人者。此是故人之意。謂在經會萬二千人俱。乃至
菩薩八萬人等。並各有我。皆悉同聞。故云非一人也。
[001-0949a]


法師云。將結集時。曼殊室利。及阿難陀諸羅漢
等。共結集云。如是甚深名句文義。我昔所聞。故稱如
是。等取餘人。


又何故但言阿難我聞。謂能具彼根
處勝故。根謂具彼利根。餘人愚鈍。非利根故。處謂住
於人天處故。故曰自稱我。不舉餘人。非如龍鬼。雖有
聰明。是器非處。非如愚人是處非器。阿難既具。故稱
我聞。


疏云。然我有三一妄所執我謂外道等所橫計我者。
謂唯識中。吠世師計二十五諦。及勝論師計我等。略
有三種。第一執我者。謂體常周遍。量同虗空。隨所遠
業受苦樂故。第二執我者。謂我體雖常。其量不定。隨
身大小。有卷舒故。第三執我者。謂我體至細。如一極
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若依毗婆沙對法唯識第六
等論。謂我有二種。一遍計所執我。即薩迦耶是。二數
取趣我。即補特伽羅是。此我通於外道凡夫橫計。即
世布我也。言數取趣者。謂前異熟滅。後異熟生。數取
諸趣。故云數取趣。靜法師疏云。寒雲低復舉。落雪斷
還連。又靜三藏云。更緣諸趣。名補特伽羅。謂生巳更
生。緣諸趣故。名為更緣。


就薩迦耶見中。復分三。分
別行緣蘊我。謂分別分五蘊。橫計解行故。緣謂緣蘊
作行解也。二分別所起我。若准分別綠蘊我。不分別
所起我。我即有廿。且初從色蘊。一執色是我。二有諸
色。三色屬於我。四我在色中。色蘊既然。四蘊皆爾。五
蘊即成二十句也。


二分別所起我。此於我境上起。
[001-0949b]
前行緣蘊我。但於五蘊上起。若分別行緣蘊我。及分
別所起我。有六十五。且初色蘊為能執我體。即取餘
四蘊。為所分別我。且初中受蘊。一我有諸受。即受是
我瓔珞諸受用物也。二受屬於我。即受是我僮僕。三
我在受中。是我窟宅。酬上三句。即想蘊。我有諸想。想
屬於我。我在想中。亦准前瓔珞等。亦配上三句。此二
句既爾。行識准前知。既一蘊下有三句我。四句即成
十二。兼取能執我一。即成十三。既色蘊為頭有十三。
次受蘊為頭亦有十三。乃至轉次以下。識蘊為能執
我體。亦有十三。五蘊各有十三。即成六十五我。外道
等虗妄所執橫計我也。


第二出我所以。略有四句。一有依於無。二無依於有。
三無依於無。四有依於有。初有依於無者。如外道等。
執有龜毛菟角。不知毛角本體是無。以見牛有角。謂
菟亦有。又如世間人忽然死巳。火焚燒並從灰燼。又
五思念當情當情。名之為有。死人無體。故名為無。眾
生邪見。執遍計我。名之為有。更執有體。即是為無也。


二無依有者。如人夜行。有見杌木。將為人鬼。生驚
怕心。杌木非人。名之為無。杌木有體。故名為有。亦如
空花是無。眼病是有。見眼病故。見彼空花。即無依有。
眾生亦爾。有漏五薀雖復是有。於我強於其上遍計
執我。即無依有。


三無依於無者。即是遍計所執本。
更於其上。起自他分別往來。又是虗故。名依於故。亦
可五薀四大。本來是無。於其薀上。強於我。又於是無。
[001-0949c]
此執五薀身是我。名為總我。於中執有作用是別我。
即依總我生依於分別。名為別。如安慧師云。見相二
分。是遍計所執。體性是空。即於此相見二分之上。起
遍計所執。是一重妄。又於妄上受執於我。即是二重
妄。故言無依於無。若依護法論師。見相二分。是依他
起性。


四有依於有者。涅槃德中。真如之理。體常住
故。名之為有。此涅槃德中。實有常樂我淨故。即有依
於有。前三依。依遍計強執有我。後一依涅槃四德。實
有真我。


二假施設我者。即涅槃理中。常樂我淨也。為欲除二
乘四倒。假設我故。凡夫執有漏五薀之身。為常樂我
淨。此即無常計常。於苦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


二乘之人。厭離生死。求樂涅槃。唯作無常無樂無我
無淨等觀。此即二乘迷涅槃言無我。凡夫迷生死言
有我。故今破之。外人問言。凡夫理然是倒。二乘邪亦
是倒。解云。涅槃理中。實有常樂我淨假設。據實而論。
真理中唯智相應。蕭然冥會。此但無名相中。假施設
故。所以中論偈言。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
相中。無我無非我。諸佛或說我。說佛果位中。有常樂
我淨。或說於無我者。凡夫之中。無常樂我淨。並皆是
遍計所執。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無我者。無外道
凡夫之我。無非我者。有涅槃常樂我淨之我。即智度
論中。有四悉擅。悉擅者宗也。一世間悉擅。即有於我。
二第一義悉擅。即言無我。三各各為人悉擅。即無我
[001-0950a]
無非我。四對治悉擅。三中皆有對治。謂世間對治出
世間也。


三世流布我者。喻如提羅瓔鳥食油麻花。以食花故。
遂損其油。時人呼為食油之鳥。今之立名亦復如是。
提婆達多是天授。耶若達多是祠授。如此方立名。言
思忠思孝思禮等。據其身中。實無忠無孝。假施設故。
立名字也。


如世間立名多有不便。昔時虢王有弟。
出作外官。其語吃。後虢王令一官人。往彼相看。其彼
官人見來欲問。言虢王好在不。為語吃。乃重言虢王
虢王。傍人不隨口即虢廿餘虢王見虢巳。語既不得。
始於庭住作字。乃至出世云為病。餘人不解。莫𢙨


言今阿難稱不同前二即無我之大我者。不同外道
凡夫橫計執我。不同大般涅槃強施設我。今阿難稱
我。即是世間流布我。世間人共傳。顯自他故。雖是世
間流布之我。不同凡夫生執著我故。故言如是無我
之大我。大我者。於三藏教中。得自在故。今阿難稱我。
如富人稱貧。得無學位。謙言有我。凡夫稱我。如貧人
稱富。實無有我。橫計我故。又阿難在法花會中。身在
初果。未除我執身。由有八我。初煩惱俱生我。二煩惱
習氣我。三分別所知我。四分別習氣我。至佛滅後結
集之時。方證羅漢。雖得無學果。但無分別煩惱我。俱
生煩惱我。由有所知障中四。煩惱障中二。即是聲聞
起舞。緣覺臨粧。習氣由在。今稱我者。由有六我。縱得
[001-0950b]
羅漢果。稱我亦無有失。


并州法師。於此我聞。八門分別。一總別。二遮表。三明
四一五問六答七難八通。初總別者。總唯是於我。別
即分五薀十二入十八界等云云


二遮表者。遮謂
自指已身親從佛聞。遮彼傳聞及有增減之失。表謂
非謂我者定屬一人。我謂諸薀世俗假者。


三明三
者。即是然有三。初與第三可知。第二言假施設等者。
對治二乘無常等病。說於四德。言四德者。准涅槃三。
四處解釋。各各不同。且就一家所言。如來之身。無漏
五蘊之所成故。集無漏色。色體既常。受想行識亦是
於常。必有於樂。必是於淨。既其有淨。必有於我。不同
凡夫。是無常故。必是於苦。以有苦故。必是不淨。以不
淨故。即是無我。此之四德必不相離。名大涅槃。



取一者。即是今傳法者巳下文是。不同前二者。與前
解別。謂不同外道橫遍計我。不同世人世流布我。亦
不同二乘一向無我。今言我聞。即是大般涅槃樂淨
常我。此謂無我之大我也。此應三性分別。初是遍計
性。次是依他性。亦可是圓成實性。


薩婆多宗云。世
間名字。皆遍計故。護法救云。若善心中稱名字者。豈
唯遍計。亦通依他。遍計中有十六種我。涅槃中有十
六種我。成三十二我。


五問六答七難等。如疏可知。
問言。不稱我者。乃稱聞。准對法論偈云。補特伽羅。實
無言說。以具四緣。是故建立。一若說無我通蘊處界
知此說誰者。謂若有我者。即有五薀十二處十八界
[001-0950c]
等。既言無我。薀處界即無。蘊處界既無。欲言阿誰聞。
故顯阿難也。


二順世間。可知。


三除無我怖者。若
其有我。今身修福因。後我相續。可有福報。今既無我。
修道何為。無物受報。為誰修學。為除此怖。故須說我
也。


四有自他染淨者。謂若有我即有彼此。有染有
淨。既無有我。即無因無果。無福無智。何名同教云云


第八通中云。正宗雖復顯真。序不求於俗。故言我
聞。欲明染淨不殊真俗虗空。虗空與塵。本來有別。不
可言塵在空住。即言空體是於塵。染淨之性本體殊。
真俗二諦由來別。不可言真不離俗。即言染淨體是
同。但應除染淨體存。去塵虗空在。若言染淨體是一。
亦應去塵空亦除。


又有三種我。一見心中起我。謂
外道邪見心中起我。二慢心中起我。謂前三種。雖斷
分別煩惱。俱生煩惱由在。既有俱。還有我慢。


三清
淨心中起我。即阿難是。離彼邪慢。淨心起我故。論云。
離彼見慢稱清淨名言。即清淨名中稱我。稱我者主
宰也。


第七末那是主。是第八識之主。無始計我。即
俱生也。第六意識為宰。能分別宰割故。亦可俱生煩
惱為主。分別煩惱為宰。宰割當來善惡處故。


言大我者。准涅槃第四說有八自在我。一者能分一
身以為多身。身形大小猶如微塵。充滿十方無量世
界。如來之身實非微塵。以自在故。現微塵身。如是自
在。則為大我。


二者示一微塵身。滿大千世界。如來
之身。實不滿於大千世界。何以故。以無動故。以有自
[001-0951a]
在故名大我。


三能以滿大千界身。輕舉飛空。遍於
廿恒沙等諸佛世界。而無障礙。佛身實無輕重。以自
在故。名為大我。


四如來一心本安住不動。所可示
化無量形類。具有心者。皆見如來。如來又時或造事。
而令眾生各各得解。佛身常住。而令他土一切皆見。
如是自在。名為大我。


五云何根自在。謂如來諸根。
皆能見色聞聲臰香別觸味智等。如來六根亦不見
見聞聲觸智等。以自在故。名之大我。


六以自在故。
得一切諸佛心。亦無得相。何以故。以無所得故。若有
法者。不名為得。實無所有。云何名得。若屬如來法有
得相。是知諸佛不得涅槃。以無所得故。名為涅槃。以
自在故。得一切法。得諸法故。名為大我。


七者。以自
在故。如來演說一偈之義。經無量劫。義亦不盡。所謂
若於虗空施惠。如來爾時都亦不生一偈之相。世間
之人。以四句為偈。隨世俗故。說名為偈。一切法性亦
無有說。以自在故。名為大我。


八者。如來遍滿一切
之處。猶如虗空。虗空性不可得見。如來亦爾。實不可
見。以自在故。令一切見。如是自在。故名大我。


疏云。三慧齊備者。謂聞思修慧。由多聞故。離覆瓶之
失。審思故。離漏瓶之失。由有修故。離汙瓶之失。離此
三失。故言阿難如寫瓶水置之一器。若只言阿難聞
於三藏教。則不通遍於諸法得自在義。不可總顯三
名。即有煩惱故。亦別三慧加行善。餘此三法即是生
得。生得非出世因。故不記見覺知也。
[001-0951b]


第三通中云。若非名字或非親聞從他傳聞。為佛在
時。有一外道。名曰弘廣。十仙外道之一數也。性甚聰
明。來問佛言。世尊過去無量劫來。及以今生成佛巳
來。所度眾生。離生死入涅槃。知其數不。佛為說喻云。
如一大城。唯有一門。此大城門一人守。若有百姓來
入此城。守門之人。一無鄣隔。此守門人。頗知入城之
人數多少不。外道答言。但令其入。必無知數。佛報言。
此大城者。喻大般涅槃佛法大城。守門人者。即是於
我。百姓入者。所度眾生。我化眾生入涅槃城。但知化
之。豈可定數。時外道聰慧。即白佛言。我今迴心。願為
守門之人者。歸心佛法。即度出家。如來一代說法三
藏教。悉能總持。一無錯謬。常為眾生。教三藏法。化眾
生令得道果。無量無邊。今若言阿難聞者。恐轉從外
道處聞。即是傳聞之謬。今言我聞。離傳聞之失。故稱
我聞。


阿難總持者。迦葉因中為老比丘。釋迦身是
沙彌。勤弟子令一日誦千言。兼乞兩人食。每生憂惱。
若出乞食。而癈其功。時阿難身為大富長者。見此沙
彌面有憂色。問其所由。如上所說。即語言。阿難自今
巳後。勿餘處乞食。又發願。當來與阿難弟子。總持第
一。我本願故。今得總持第一。


出聞體中。分為八門。一總辨。二別明。三依識分別。四
依比量。五明聞。六就因。七見聞相對。八問答分別。初
總聞者。即聞謂耳根等文是。二別明聞者。雖依大乘
巳下文是。三諸識分別名聞者。即若但聞聲巳下文
[001-0951c]
是。四依比量名聞者。瑜伽巳下文是。五明聞者。即耳
根名聞者巳下是。六就因者。即因聞所成巳下文是
疏云。聞謂耳根下。第三出體。問卒爾耳識聞聲聞。同
時意識聽受教義。何故不言耳識聞耶。


答言若道
聞。即攬餘人。故疏云今廢耳別就我總稱。簡餘人故。
所以不言耳意聞等。如欲盛米。言汝張袋。把袋之人
的開袋口。不可張底。底即是別。若言張口。參差自開
於口。所以今言我聞者。亦復如是。但就總稱而言我
聞。的是根意等聞聲。若言耳聞。耳應自聞。不說於意
識聞。不須應根發識。今但言我聞。的知和合名為聞。


若薩婆多宗。唯根能聞。耳根若壞。必不能聞云云
經部師宗。唯識能聞。根不能聞。何以故。且就眼能見
色。唯見障內之色。若有光明。方見障外。如彼明珠。以
光明故。能見內外種種等色。若是於識。障外而能了
知。皎然當心。無量恒沙。剎那皆遍。故識能聞。非根聞
也。


若依大乘。根境識三。眾緣和合。方能聞也。謂須
有所依了別識所緣境。遍行五作意等。及不想應中
和合。具此九法。方名為聞也。唯識論中。要令五心。方
名我聞。所謂卒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


又依大乘。
夫耳須具九緣。一種子。依耳識種子故。二說有本識。
依第八識故。三染淨。依第七識。四分別。依第六識。五
同境。自依根。六作意。七須有耳識。八須有聲塵。九須
空。若眼見。即加光明為十。


疏云。然根五義勝於識等者。此是根境屬識名應如
[001-0952a]
五義。


一根所依識。巳依根故。二根所發識者。如欲
聞聲。要須有根。方能發識見聞覺故。三根助識。如了
別前境。要須根助。如其一根。無了別故。四所屬識。如言
眼識耳識等。屬根故。五根如識者。是情収。根亦是情。
故名如根。由根具此五義勝。所以但言根聞。不說識
等。又縱根起境不現者。識如不起。根若永壞。亦不行。
縱壞現前。闕緣不起也。又彼論問言。根境皆與識為
緣。何得識從根得言號眼識耳識等。何故不名色識
等耶。故彼答言。由前五義勝於識故。從根得名。同有
情故。


如迦末羅熱病損壞眼根。於青等境。皆見為
黃。豈不由根識有異變耶。境依識上無此義故。所以
識從根得其名。不明誰別見聞。由此疏取五義為勝。
能無少義。若據正文。合取對法論後文出見聞等體。
以釋聞體。何以得知。故論第二問言。為眼見色為識
等耶。答非眼見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故。由有
和合。假立為見。又由六義。眼等於見色聞聲。於中是
最增勝。非由識等能見色等。何等為六。一由生因。根
能生識為生因故。耳根若壞。耳識不行。若耳根存。識
方生。二由依處。識依根故。不如其死亡。無依止處。三
由無動轉者。根常一類故。如睡眠時。雖諸識有不行
時。根常存故。四由自在者。不待緣合。根常故有。不如
於識對境始生。五莊嚴者。謂此根端嚴身故。六聖所
說者。聖教經中。總說根能見色等故。如下經中。得千
二百耳功德等。不言識等得功德故。如是所說六種
[001-0952b]
相㒵。於識等中皆不可得。准此論文出見聞體。應取
六義勝於識等。


疏云。若但聞聲等者。是耳識及同緣意識聞聲故。是
現量境。緣名義。是五識後尋求意識。緣彼聲上能詮
名所詮義。故言便在意識中發。引瑜伽論言聞謂比
量也。


有人言。此若但聞聲等語。是瑜伽論問辭。後
引瑜伽云聞謂比量等。是答辭。此亦不然。前是解語。
後瑜伽論文為證。非問答辭也。


五八唯現量。七唯
非量。第六通三量。


聞謂非量者。五根對境。一向現
量収。耳識聞聲亦是現量攝。唯第六意識是比量収。
以彼意識能分別比度故。耳識所聞既緣名句文身。
即是比量。


又同時聞聲。是現量意識。定中緣境亦
是現量。若散心緣名義。即是比量。今瑜伽論云聞謂
比量。意取耳識意識緣名於時。故言比量。


又何故
定中緣境現量収。即如八地以上菩薩。於定中起神
境通。遊歷十方。於諸佛所聽聞正法。要是現量。根互
用故。


問。此菩薩意識定中能聽中正法。為同諸佛
六根牙。為同眾生并二乘聽。


答。疏云耳名聞者。即
是卒爾耳識。與同時意識為門。親得其聲。意方聞故。
耳若迷亂。必不聞聲。意識無由緣名義故。


以二為
門者。即率爾耳識。同時意識。此二應親聞教時。與第
六意識為門。


熏習在總者。熏在第六尋求意總聞。
非第八識也。


三熏習中。名言熏習也。然意識有多
種。有現行意識。獨頭意識。獨頭意識即尋求意是也。
[001-0952c]


因聞所成等者。因率爾耳識不壞。同時意識相因
先聞教聲。從初為名。不可言耳意等聞知故但言我
聞也。


見聞覺知等者。即第七覺聞分別也。如眼識能見須
具十緣。耳識能聞具於九緣。覺者鼻舌身根所受外
境。且如香氣。即是外境觸於鼻根。鼻根能聞。識能覺
了。具此三義。名之為覺。第六意識。名之為知。


疏云。名等詮義非色等故者。名等。等取文句二身。能
詮理故詮文。各詮字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
依也。非色等者。等取香味觸也。此名句文身。既依聲
上建立。能詮表法。今言聞者。即聞教聲也。若言見覺
知等。乃是色香味觸。此方佛事。色香味等。非能詮表。
故不可言見覺知等。只言我聞。故知娑婆世界。伹以
音聲名義等而為佛事。音謂諸方言音。乃八音。金石
絲竹匏土革木。聲謂汎爾出聲。所謂咲聲語聲。男聲
女聲等。


文者。文選文賦云。日月星宿。天之文也。江
渭岳瀆。地之文也。禮樂詩書。人之文也。身是聚集之
義。聚集多字。詮顯一物。名之為義。此土眾生。必須如
此。若依餘國。即以香等而為佛事。即淨名經云。文殊
與諸大眾。詣維摩詰室。食時既至。舍利弗言。食時既
至。此諸大眾當依何食。淨名言。人者為食來耶。求法
來耶。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食也。於是淨名起通
力。不起于座。開上界過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
名香臺。皎然顯現。令諸大眾悉遙見彼香臺世界諸
[001-0953a]
佛菩薩國土樹林。於是淨名語大眾言。誰能往彼取
香食耶。以文殊威神力故。大眾默然。於是淨名語大
眾言。此諸大眾。無乃可耻。文殊引佛語相譏言。如佛
所言。勿輕末學。淨名居士不起于座。化作菩薩。在大
眾前。淨名語化菩薩言。汝可往彼香積世界。如我辭
曰。維摩詰頂禮世尊足下致禮。無量世尊少病少惱
等。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於娑婆施作佛事。於是彼佛
與其飯食。還土。彼諸菩薩無量無邊。悉隨化菩薩。至
維摩舍。大眾食巳。維摩問彼菩薩言。彼佛世尊。常說
何法。令諸眾生得入律行。彼菩薩言。彼佛化生。無言
無說。但聞彼佛微妙身香及以樹香。自然證入無量
無邊甚深三昧法藏。故知彼佛香中。即有名句文身。
即以聞香而為佛事。若依光明幢世界。但以光明而
為佛事。見光之時。即得悟道。又准楞伽中。或有世界
諸佛以動眉為佛事。彼諸菩薩。見彼世尊動眉之時。
自然證入無量無邊甚深三昧。或有世界。動眼而為
佛事。即如世人聰明之者。頻眉動眼。便即知意。即眼
語也。此方既是語。何妨動眼即為佛事。或有世界瞪
目而為佛事。即瞪眼也。彼諸菩薩。見佛瞪目。得入無
量甚深法藏。或有世界。動頭而為佛事。或有世界。以
謦咳彈指而為佛事。或有世界。以雷貝而為佛事。或
有虗空而為佛事。即如須菩提。聲聞之人。以端身坐
於一優婆姨家喫食。彼之如人。非常端正。佳麗絕群。
見須菩提端嚴喫食。還起染心。語須菩提言。尊者可
[001-0953b]
手子。於是須菩提作神通。遂滅此手。令如虗空。有
言尊者可頭面。又滅頭面還如虗空。又言好身體。
又滅其身總同虗空。並令不見。於是如人心生忙懼。
為言尊者涌身向上。舉頭於虗空。喚言尊者尊者。還
自虗悔過。於虗空中求哀懺悔。深知此身皆同虗空。
故下經云。諸法不生不滅。乃至無有高有下。猶如虗
空。即其義也。於是尊者忽然現身。女人言。尊者何處
去來。答言。我元在此。女人見此事巳。便證無生法忍。
故知虗空亦為佛事。又可以觸而為佛事。即如花嚴
經中。善財童子。經百廿城訪善知識。有人報言。彼大
城中有一女人。名和修蜜神。汝可於彼求受諸法。童
子即就其家叩門而入。彼女人問言。汝有何事而來
至此。童子答言。求妙法故來至此。女人問言。汝能受
我種種駈使。不違我命不。答言能。於是此女堂中羅
綺芬芳。珠寶暐曄。此女人端正。諸相圓滿。人天無疋。
□語童子言。若欲求法。當捉我手。童子不肯。遂便走
出。自思念言。我來求法。何為今日逢此婬女。欲障道
耶。又自念言。我今為法但論心貞。身觸求法。即迴參
禮。於窓中望見室中。一切十方三世諸佛。皆在室中。
於是女人喚童子直向床前。把女人手巳。自然證得
無量無邊甚深法藏。又令捉臂。復證無量無邊三昧。
又令摩挲胸及腋下等。復證得無量無邊甚深三昧。
能解無量百法明門行。故知觸為佛事。


疏云要足聞熏習求出故者。此下經云。假使有人。行
[001-0953c]
五波羅蜜。經無量劫。不如有人聞此法花經。一念生
隨喜心功德。過前百千萬倍。又般若經云。三時捨恒
沙身命布施經無量劫。不如聞此般若波羅蜜多經。
受持讀誦一四句偈功德。過前百千萬倍如是文大有。故
知欲證菩提。先須聞熏習。聞慧既生。思修之慧即具。
三慧成滿。成出世故。


疏云自善根力。是眾生。而就
強緣。即是佛也。讀者應知。


八問答分別者。就答中。開為六句。或五句亦得。初有
三無一。即疏主如來有大定大智大悲等三。無一者。
即久離戲論。曾不說法。二就強緣。即此文義相以下
文是。三引論證成。即古無攝大乘論云是。四引經證
成。即經亦言始從成道巳下文是。五因。論復自說下
是。六喻合。


隨八時者。亦可是花嚴會中八念也。謂
晝四夜四時為八。亦言作八呼召體業具位從屬。依
呼隨墮在一處故。古解。隨墮八時者。是阿瑟扠。阿瑟
扠者。此翻為八時。此翻梵語義稍差殊。靜三藏云。隨
瑟證。此云樂欲。梵語聲勢相濫故也。謂世尊有三種
大願大智大悲等故。隨眾生樂欲聞何義。自有長行
[001-0954a]
偈頌。聚集顯現。文義相生。應言隨墮樂欲。引此證佛
不說法。但取眾生為聞體。


直非直說者。長行為直。
偈頌為非直。或名詮自性為直。句詮差別為非直。亦
可質語所說為直。巧妙言辭為非直。


聚集顯現者。
依五心章所明。有十二心。及十四心。如言諸行無常。
具道諸字。即是卒爾耳識。同時意識。共聞諸聲。又尋
求意識。分別名句。諸字既爾。行無常亦然。四各三心。
三四十二。既知此句詮諸行無常。即有染淨心。簡擇
是非。後又有決定心。總成十四心。由眾生有增上業
力故。此文義相。皆悉聚集眾生識上。以此為體也。此
意說。眾生心上影像為教體。不說本質教也云云


以能善入。是菩薩名也。此菩薩。於薄伽梵前。說阿毗
達摩經。有攝大乘。如來印可。乃得成經。今難意者。為
前但執眾生識上。善根力故。文義相生。無能說者。故
此難云。若言如來不說一法。何故此菩薩說巳。如來
印之。乃得成經。斯即菩薩如來。但是能說。何故但云。
聞者識上。而為教體性答如疏文。如勝鬘經。並無佛語。直
至經末。如來印可。亦名為經。又十地經。金剛藏菩薩。
解脫月菩薩。於他化自在天摩尼寶殿。為天眾說十
地經。如來印可。即以為經。


彼增上生故作是說者。
說善入大乘菩薩。為增上力故。令於聞者識中。文義
相生。亦非菩薩自能說法云云


此中龍軍論師。親光菩薩。或云有說。或言無說。今且
略敘兩家有無意況。初言無者。即真諦三藏。清辨論
[001-0954b]
師。龍軍宗等。不立諸法。故掌珍偈云。真性有為空。如
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花。此偈初二句。破
依他無。後之二句。不立圓成。二邊中道皆不立。



云彼增上緣力令於夢中得論呪等者。此是喻合。西
方有婆羅門。一生巳來。祠祀天神。欲求聰明道術。令
於一切義理。皆悉解了。或於三年五年。相連不斷。天
神愧之。即於夢中。教其誦論及呪。便得聰明。世間呪
術無不解了。今說經者。亦復如是。天神巳慚愧故。令
於夢中得論呪等。曾不對面親教誦呪。諸佛大悲本
願力故。令彼識上文義相生。非佛親說。何以故。增上
力故也。即如此方高王觀世音經。元無世人說。夢中
授也。但是自心成熟。無人對面為說法故。


二親光
論師等。亦有六句。一無戲論。故名為說。此中亦有有
三無一。即蘊處界。對前三故。二就體願。故名為說。謂
宜聞者以下是。三就因。為聞者識上以下文是。四引
論證成。謂世親說言下是。五引經證成。謂由此經說
下是。六引念喻成。如末尼天皷等是。此之六句。對前
六門。明如來說法。親光言有說者。據佛利他。後得智
之中。有五種思擇。安立思擇中。而為眾生說三乘教。
此為本質教也。眾生識上文義相現。雖不親得。然似
彼相。此為影像教也。然本質教。一向無漏。一相一味。
影像之教。通漏無漏。眾生尋彼影教。悟解不同。種種
差別。故通有漏也。


涅槃經說喻云。由如照鏡。面有
好惡。本面無分別。即是本質。本質之教無分別故。鏡
[001-0954c]
中面有好惡。即是影像。影像之教有三乘別故。即道
一雨所潤。是本質。三草潤各不同。是影像。或以刀照
面。刀橫面橫。刀竪面竪。油中見面即黑。清水照面即
白。銅器傍照。即中高四下。此即由緣不定。面有參差。
影像本質。義例應知。


然質影教。諸宗不同。初唯質
無影者。即正量部親光論等。執法實有故。二唯影無
質者。即小乘經論。經部師宗毗婆沙無性宗等。但言。
聞者識上文義相生。不言說故。三影質俱存。即花嚴
法花對法唯識清辨宗等。四質影俱無。即中百等論。
般若等經。一義不立。一向歸空。故彼論言。若有所得
空。應當有所空。所空不可得。何況得於空。今親光同
護法無著等宗。教有質影。佛慈願力。名質教起。眾生
識上善根熟力。能聞彼教。即影像生。兩相感擊增上
緣故。名為說法。由此護法菩薩唯識偈云。展轉增上
力。二識成決定。即其義也。


言謂餘相續識差別故
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彼此㸦為增上緣故者。相續。謂
佛與眾生。俱有五蘊相續。一期報體。


言餘者。說者
是聽者之餘。聽者是說者之餘故。故兩句法云餘相
續也。由彼世尊說者本願緣力。識心之上。作三乘五
乘常無常差別為說。故令眾生聞者善根力故。識心
亦作三乘五乘常無常差別解也。


故言令餘相續
差別識生。此即質教也。故言彼此互為增上緣故者。
此中不但是增上緣。望彼質教。亦有所緣。謂令彼識
上文義相生。即影像教也。所慮所託。名所緣緣。所慮
[001-0955a]
者。影像教也。自心緣慮。所託者。質教也。託本質。影方
生故。


疏云具有蘊處界等者。謂佛有無漏五蘊。捨無常色。
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如來妙色身。即是
色蘊。


又。云何得長壽。㘞力者。並是無漏五蘊。若為
得知亦能說法。故下經云。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故知說法。


疏云。由離分別名無戲論等者。謂分別執著心中說
法。既有戲論。既證無分別智說法。故無戲論。豈不說
法名無戲論。所言不說者。即是無分別。非謂不說即
不說法。故般若經。菩薩不取福德。名取福德也。遠法
師。依淨名經。釋如來不說法云。外離分別。名無戲論。
此解極踈。應云心離分別。內外俱遣也。


疏云。此中二解隨彼兩文綺互解釋者。且略解者。龍
軍論師。以如來本願緣力故。眾生識上文義相生。若
親光等。謂眾生善根力故。令如來識上文義相生。即
綺互解釋。


今別廣釋者。龍軍師等。據自義而不說。
親光等。准何理而有說。解言。不說且有三義。一依真
理正體無分別。故言不說。金剛般若論中云。平等真
法界。佛不度眾生。二依法同故不說。謂三世諸佛說
法共同。述而不作。更無別法說也。三依無執著故言
不說。謂諸佛雖說種種諸法。而不執著文字戲論分
別相也。故大般若楞伽云。始從成道。終至涅槃。於其
中間。不說一字。維摩經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金剛
[001-0955b]
般若云。如來無所說法。又云。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
佛。金光云。佛果位中。唯有正智如如。准此等經。云佛
不說也。


又問。既言佛不說。眾生如何各各稟教得
果發心等耶。


答。即如迦旃延。神力被娑剌拏王。令
打睡巳。後夢中見種種境界。自見還俗起兵伐摧代
多王。見彼叛代多王擒其自身。欲將刑罸。驚怖覺悟
而不還俗。此即夢中自得境界。非有實事。此廣自緣。
下當具述。又如經中說。佛在時。有一女人。僧次請僧。
就家供養。并請說法。行至寺見老度僧。女請歸家。供
養了即請說法。老師自知不解說法。語女言。可深低
頭。便私走歸寺。其女舉頭。既不見僧。深生慚愧。即是
聖中。更至寺中。至誠推逐。望得見僧。僧既耻女。竟不
敢出。女不見僧。深生自云罪業。由斯自責。即證聖果。
高王觀世音經。義亦同此。曾參母憶子遂嚙指。曾子
心痛。便生喚解。此例然。


又如世間虎嘯風生。龍吟
雲起。虎自鳴。無心令彼風雲生起。春秋冬夏陰陽去
來。草木萌芽。有生有死。父子之道。皆出天性。法等使
然。此亦如是。眾生與佛。言不說法而能聞者。義同前
喻也。


二親光等言佛說法者。佛既有無漏色聲。由
慈悲本願緣力。令彼色聲有言說故。故涅槃經云。巳
說法者。如爪甲土。其未說者。如大地土。又巳說者如
手中葉。其未說者如林中葉。勝鬘經云。如來妙色身
等。法花巳說如海一渧。大般若經三十二相。第廿六
相。世尊梵音詞韻弘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八十種
[001-0955c]
好中第六十五。世尊說法。隨眾大小等。第七十四。世
尊說法。威儀次第等。又大般若云。世尊音聲。任運能
遍三千大千界。十地論云。說者聽者俱以二事。一者
善聲。二者善字。准此等諸文。知說法也。


又解說不
說者。據理不說。據智即說。據正體智不說。後得智即
說。據法報不說法身說。報身自受用身不說。他受用
身即說。據攝化歸真不說。從真流俗即說。據體不說。
論用即說。


問。龍軍親光皆云增上緣力。何故差別
有說不說。解。龍軍即無說增上。親光即說有增上。或
遠增上延增上等。


又并州法師云。若言如來曾不
說法。皆引經證。或言始從成道。終至涅槃。不說一字
者。即此語者。是誰之說。應將喻合。景龍年中。奉勅差
竇長史於汾州簡點。有一介人。實不患頭。且擬試誑。
報使人言。某甲患頭巳來經今五年。□看不得。使人
報言。何為州縣無案。答云。某甲貧下百姓。不求守曹
司。使人言。此事必辭爾。依判過後。又有一人佯啞。使
人言。看此漢欲似不啞。索枷棒來打之十下。耐痛不
得。遂失口言。某甲實啞。於是使人大咲。你既患啞不
語。實啞之言。此從何出。故知始從成道等。亦復如是。
故知前喻。義不正也。不說之言何起。


疏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等。佛地論文也。言阿難能
轉離□□增減異分等過者。謂眾生不同。凡有九道。
雖說經教。器受不同者。言九道者。菩薩緣覺聲聞天
人修羅鬼畜等地獄。然佛說法。無非法。無非時。無非
[001-0956a]
器。無非處。阿難器處具無。器即總持不忘。處即人天
之身。此之二義。應四句料簡。一是器非處。利根龍鬼
等。二是處非器。鈍根人天身。三亦處亦器。即利根人
天身。四非處非器。即鈍根鬼畜等。今阿難具人具處。
復總持不忘。具器故。傳佛教無增減異分過也。異分
者。以前為後。以後為前。事理相乖。廣略差殊。是異分
也。餘障同□或分離不同。阿難全離此過。


釋時中。分為四門。一從初時。至道理巳來。明說聽時。
二從道理巳下。至唯意所緣巳來。明時義。三唯意所
緣下。至此言一時巳來。明時體。四巳下至明問答妨
難。


益法師分為十對。初內外時。二古今時。三縱橫
時。亦云橫竪時。四感應時。五情理時。亦名離合時。六
法境時。七簡持時。八總別時。總別時中。有總簡別簡。
九問難。十問答。


初內外時者。即真諦三藏釋十種
時。如揩法師淨名疏也。外謂外道二時度邪時。二古
今時。


三橫竪時。即疏云法王啟化等。竪者。謂如來
應三乘機。所說教法。橫者。謂現坐眾生聽佛所說。稟
教悟解。說聽究竟。就得益論。總名一時。太一法師云。
喚為相續。說者聽者。事敘終畢。雖經多時。並名一時。
如涅槃云。佛告比丘。我於一時在申首林。我於一時
在恒河岸等。皆是此例。如亦世間往前所作種種事
業。雖歷一年二年。雖過多年。因事談說。但我等當時
一時之間。忽作此事。中說聽究竟。實有多時。今言一
時。義同於此。


四名義時者。即感應文是。謂眾生機
[001-0956b]
感正熟。如來應眾生機熟之時。不前不後。應機而說。
名為一時。亦如經中說偈云。如母乳孾兒。經月而無
漏。孾兒咽喉閉。乳母欲何為。乳母孾兒。孾兒正思□
乳之時名感。慈母應時而乳。不前不後名應。若有前
後。兒即啼哭。孾兒喉若閉。乳母欲何為者。謂眾生根
機不熟。如來不可應機說法。如鷄之孚子。初生卵時。
恐卵冷凍。冷凍煞其子。常將其身。轉來轉煖之。日月
滿足。聽其卵中。如其聲。即須應時啄破。如不應時。其
子即死。啄卵出後。隨母覓食。鵄烏欲搏。其母鳴覺。大
張兩翼。其子一時就母翼中。即時得免彼鵄烏之難。
眾生亦爾。無始時來。無明㲉眠縛纏。不能出離。由如
鷄卵未出相似。後機漸熟。如來以智慧嘴。啄破無明
之㲉。令諸眾生聞於教法。一心修道。出離生死。由如
出卵。若諸眾生貪著五塵。不能惠捨。如來即鳴覺說
法。令其覺悟。生死五塵皆歸敗壞。由如從翼孚子相
似也。太法師名相遇會。說者聽者須同故。


五情理
即道時。唯就現在五蘊法。以剎那生滅色心之上。變
作三時。謂巳生巳滅名過去。巳生未滅名現在。未生
未滅名未來。即以巳生巳滅所酬名□過。未來未滅
所引後時。名為未來。對前後世。名為現在。色心之□。
知過去故名天眼明。知未來故名他心明。知現在故
名天耳明。此□三世法。唯現世識上。假立三世。此三
世體。都無實體。故知亦名神通時。以神通力。知三世
故。
[001-0956c]


疏云。即說聽者五蘊諸法剎那生滅。乃至假立三世
總名一時者。謂說聽二徒。各有諸蘊。於其蘊上故立
時義。然時既唯有為法上建立。故云剎那相續。故唯
識云。然諸有為法因緣力故。本無今有。蹔有還無。表
異無為。假立四相。本無今有之位名生。生位蹔停。即
說為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蹔有還無。無時名滅。前
三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立過去。如何無法與
有相表。此復無為相何失。生表有法先非有。滅表有
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蹔有用。故此
四相。於有為法雖俱名表。而表有異。此依剎那假立
四相。一期分位亦得假立。初有名生。後無名滅。生巳
相似相續名住。即此相續□受亦異。是故四相皆是
假立。此即明剎那時也。


自此巳下明□□時。即疏云隨心分限變作短長。若
身心中遭苦。及惰厭迷□。□宜即長。如受樂時。及勤
欣悟等時即短。故攝論云。處夢謂□年。覺乃須臾頃。
悟時雖無。攝在一剎那。又云。愚者修少時。怠心疑巳
久。智修無量劫。勤勇謂須臾。此即墯故時長。勤故時
[001-0957a]
短。此義明矣。如是列士欲求仙法。經十二年。勤心勵
力。欲求仙道。有一仙人。常日在傍誦呪教示。立一壇
場。仙人預知前事。遂於壇塲掘一水池。後十二年滿。
唯欠一夜。語烈士言。汝今努力。迄至天明。必不得睡。
不得語。如其出聲。仙道不得。天神煞汝。於是此人專
心住想。不聽作聲。仙人唱呪既久。遂蹔失睡。此之烈
士遂剎那間即出失睡。遂大叫喚。於是天神嗔怒。空
中下火欲燒此人。仙人拽之浸此池中。方始醒覺巳。
語言。十二年滿。功夫尅就。如何唯有少時不能專心。
遂大叫喚。烈士答云。此是業也。非我本心。我蹔失睡。
夢見捨命生南天竺。長大巳後。取婦生兒。以仙令我
不語。年至八十。竟不出語。生得一子。非常怜愛。婦語
我言。汝若出語。即留□。你若不語。我即將刀斫此孩
兒以為兩段。我竟不語。婦遂煞兒。□□舉刀煞兒遂
叫喚。非本心也。故知蹔時在夢。乃經八十餘年者。□
□唯識所變。聽法之徒。隨心分限。變作短長。即如下
文六十小劫謂如食頃等。此意也。


疏云。非一生滅之時者。非一剎那生滅念念之一時。
唯取說者聽者五蘊諸法剎那生滅等。說法事聽竟。
假於色心分位立三世。總名一時。


又准梁攝論。有
三義。一轉法輪時。說者正說。聽者正聽。名轉法輪時。
第二和合時。謂機感說。教主正應。感應和合。名和合
時。三平等時。離惛沉掉舉。不顛倒聞經。名平等時。即
初轉法輪。名有教相時。


第二空教時者。法花非空
[001-0957b]
非有義。即別相時所攝。亦出家佛制戒律。未受戒人。
不同布薩。所有戒律。並不得讀。國王大臣得聞。庶人
不得聞。三摩耶時者。此云破邪見時。謂五部阿含。九
分達磨。不簡黑白。一切得聞。


問。今說此經是何時。
答。准三皆法輪。是別相時。若據二乘。亦名破邪見時。
故竺法護。飜為正法花經也。


又智度云破邪時者。
乃是外道。此云破邪。言是二乘。二乘之人既非外道
所攝。云何名邪。


答。如般若經觀化身相。言行邪道。
□見諸佛。化佛望法身。化身是邪。二乘望大乘。小即
是邪。此亦何□。


又世流布時。如說一時在恒河岸
等。是也。


六法境相對者。准大□□此時體者。唯是
第六意識所緣。五八等識。不能分別。不能緣時。七意
□亦執第八以為我。然唯內緣。不能緣外。所以第六
能緣於時。雖然。此就不自在者說。若就自在。如來七
八二識。各緣時分。


若據法。唯法界法處所攝。若據
境。通不相應行蘊所攝。薩婆多宗。十四不相應中。無
時體。但於五蘊上辨時體。即是攝假從實。此中應四
句分別。一攝假從實。即薩婆多宗。唯緣五蘊辨時。不
同大乘色心分位上假立。此宗執一切諸法有實。故
言攝假從實。


二攝實從假者。即攝大乘位。唯約三
數。世數識心假相分別。謂識上實現相故。此望大乘
正義。亦是依他起性。亦是實有。三熏習中。名言熏習
也。


三亦實亦假者。即大乘正義。識體是實分位上。
假立時分。十四不相應行時數為體。十二處中。法處。
[001-0957c]
十八界中。法界所攝。


四非假非實者。即龍樹清辨
等。非有為非無為。破執時外道故。


又有善惡。如下
第二偈云。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即著邪時。世尊
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我悉除邪見。即歸正時。於空法
得證。即證理時。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悟理
時。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即悟大時。此除多時五
蘊□位名時。豈世俗時也。修惡之時名惡時。修善之
時名善時。□□五蘊有此之時也。


七簡持對時者。
謂簡彼相續剎那等。持者。准疏云。是聽者機熟。感佛
為說等是也。


八總別者。總即唯言一時。別如疏。就
多法論。不定說時。名之為別時也。


疏云。不定約四時等者。謂破四時。但應京師東都可
應時節。嶺南巳北。寒熱不同。況四天下理然別也。然
西方風俗。分十二月以為三時。即律中言。春殘一月
在。當求雨浴衣。從三月十六日。數至四月十五日。是
一月。乃至七月十五。名為雨際時。八月十五日。至十
二月十五日。為寒際時。十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
日。名春際。與此方即別。時者。梵云劫婆。此云時分。


疏云。照二天下同起用故。如午時西方日在。北方為
夜半。東方巳沒故。如□□時。西方正午。北方日出。東
方夜半。故云常照二天下也。


又解。時□□□。□四
相時。即生住等。外四相者。成劫住劫等。亦有一期四
相。從生至老。從□□□。々至死。


又西方有三時。無
秋時。四月為一時。然凡夫心麤。但見□□□。春秋冬。
[001-0958a]
夏以為變改。殊不知有大四相。小四相者。即剎那生
□。□□□中有九百生滅。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何
以得知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即如裂絹。雖是一聲。不
妨次第而斷。亦如截煞。


故仁王經喻云。凡夫但見
大四相。不見小四相。剎那生滅之相。如細毛塵等。在
於眼中極為碍。若在手中。一無障碍。凡夫亦爾。以心
麤故。不見剎那生滅四相。聖者覺之。如毛在眼。


疏云。若說四時等流行不遍故者。四時雖此國所行。
餘方無故。天下理然不有。此經既是諸方流通。不別
定其時分。故言一時。即世人言一時之間也。


又除
巳下等者。謂除四天王天巳下有日月。上界無日月
可行。


九問難者。即就諸經中有說相續者巳下文
是。此意。既言不許安時節。及成道後說法時節者。何
義故諸經皆說時節。亦可若言一時通於長短久遠。
乃十二時無不攝盡。豈可得將別席時來於此。為欲
定說時。義不周備。故但言一時。


十問答者。巳下問
答文是。謂處中淨穢。由是事法。故須定說處。時□□
□。□□識變。為此不說定時也。


問。說時有短長。總
名一時者。處中□□□。應當唯一處。


答。處是於外
相。淨穢可定處。時中凡聖□□□故不定說時。


難。
處是於外相。淨穢有殊定說處。時是□□□。凡聖有
殊定說時。


答。處是於事法。外法麤故說二處。時□
□心淨。心法微細不分二切。
勘 訖


[001-0958b]


明治四十五年七月 日依於敦煌發掘稿本。繕
寫加句逗了。仍揭欠疑于鼇頭。以待君子之是正


洞上沙門 中井義仙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