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29 法華經玄贊決擇記-唐-崇俊 (master)



No. 637-A


法華玄贊決擇記序
惟楊龍興寺桑門 藏諸


序曰。決擇者。輔玄贊而開釋也。自經傳東夏。剖判頗
多。而獨監靈臺。逈高諸見者。惟玄贊歟。以事必師古。
用本論為指南。以教必有憑用。眾經為准的。義豐文
約。理邃詞華。仰之而端倪罕窺。挹之而波瀾莫測。見
重于世。懸諸日月者。豈無由哉。其覃思研精。釣深索
隱。不忘得而得者。在夫乎天竺大師。大師苦節居貞。
撝謙養正。大唐三藏。所譯論經。義無偏圓。部無巨細。
過耳必誦於口。遇目必了於心。注之其情匪盈。酌之
其智匪竭。弘傳之暇。喟然歎曰。夫易象虗無。尚資乎
彖繫。況斯贊玄奧。不藉乎筌蹄。遂博考舊聞。裁摭新
義。附于茲文。隨而決擇。俾傳經學士。不待摳衣。負笈
門生。能開獨見。皎皎然淨滿月於秋空昭。昭然燭明
燈於暗室者也。起草云畢。挍于入室。門人法清。津師。
津師解行道德。接武師矣。日益云學。未敢青藍。歲積
解功。頗階亞聖。聞揚三藏。十有餘年。豈惟十哲播美
於宣尼。四子見稱於羅什而巳。每正釋之餘。旁談玄
理。雖口受先德。故輸墨𨷂書。予叨陪廓廡。乾乾誠請。
乃展為八卷。成一家言。斯天竺大師。草創之。討論之。
律伯清公。修飾之。閏色之。經此二賢。義無遺矣。


時我
[001-0126b]
唐御天大曆三年春正月也No. 637
法華疏決擇記卷第一
杭州天竺寺沙門 崇俊 撰
楊州禪智寺釋 法清 集疏


第一然釋此序。初之兩字。發語之端。至覺權真下。正
陳所說。盖聞者。然凡述作。云盖聞竊以等。皆是不自
尊之詞。故孝經疏解。蓋天子之孝。卑謙也。或蓋者。略
也。故玄經孝經云。蓋者略也。意云。天子所說。天子之
孝事無量。今所論者。且略而言之。然云蓋聞。亦取其
略義。以佛教雖即殷繁。今略而說之。故云下爾也。陳
所說中。總分二。初至者乎。總敘教意。後從首稱下。正
解題目。前中又二。初有四句。異明現身設教。後振融
山下。廣顯經之宗意。前中初兩句現身。後二句設教。


疏至覺誕跡者。現身也。至覺者。至極之覺。然覺有
三。如來覺行窮滿。異於凡夫二乘及菩薩等。故稱至
覺。權者。本無此事。應物而現。故稱為權。真者。真實成
就。總名為真。且一釋云。至覺者。三身之總號。何以知
然。梵云佛陁。此言覺者。良以三身俱是佛故。權者化
[001-0126c]
身。真者報身。然三劫積因。功成道滿。以對化佛。故得
真名。問何故但舉化報二身。不明法佛。答法身是本。
報化是末。本即體性湛然。不可論其成與不成。今欲
應物而言。所以旦談化報。故此據末以明。不說其本。
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或云。至覺同前。權真者。具有三
身。謂化及他受。並稱為權。自受及法身。皆名為真。問
何故以爾。答以他受用及化身佛。為應十地二乘等
宜。故總稱權。若自受用及法身佛。果滿酬因。自受法
樂。真際常住。永絕過非。所以二身總名真也。故此權
真二字。三身備矣。又云。至覺者報身。權者化身。真即
法身。夫以佛果不自然而成。必由脩因。而方尅得果。
雖復巳滿大悲。理須應物。應物有益。推功歸本。在乎
法身。故今三身次第。意在茲矣。上來三說。各有旨趣。
若論文意。初二釋優。若以義求。後解亦得。且略論意。
用啟來蒙。其中廣義。至下當辨。餘皆例爾。學者應知。
辨憑也。機根也。誕生也。依玉篇云。信也。跡蹤也。然正
覺之體。含其權實。將欲度物。必憑機而利見。根緣既
熟。故王宮以現生。故云爾也。


疏靈樞擅妙揚筌者。設教也。靈謂靈奇。樞謂樞機。
益是如來所說樞辨。猶今世人戶轉明孔。如門能開
能合。喻佛且然。以能隨顯。名曰樞機。故周易云。樞機
之發。榮辱之主。又云。橫曰開。竪曰鍵。鍵即樞也。如書
云。尺樞可以御兩扇。寸轄可以輔雙輪。擅者專也。獨
也。佛專玅故。猶如諸隻稱曰專城。佛獨玅故。亦猶鬪
[001-0127a]
鷄得勝。擅先鳴故。如言擅作此事。獨作此事等。應謂
契應。群謂眾多。品者物類。揚者舉也。筌者取魚物也。
筌者香草。鈴者衡此。詮玉篇具也。今取從竹。餘非此
用。


下廣顯經之宗意中。初別敘經意。後從藻掞下。總顯
勝。初中文五。初六句藥草喻。第二兩句化城喻。第三
兩句火宅喻。第四句解髻珠喻。第五兩句醫師喻。


疏振融山珠茂者。此初也。藥草喻品正明出現世
間隨欲說法。融朗也。秀出也。世尊色身明朗。猶如金
山。為欲利樂。出于大千。故經云。如來身色如金山。即
其義也。騰謂涌。委者輸也。眾流之水。東注於海。故曰
也。海者喻佛智慧。顯說教門。多委如來智慧海也。八
萬者。合具足言八萬四千。且舉大數。故言八萬。如亦
俱舍頌。牟尼說法薀。數有八十千。又如漢書藝論誌
云。詩三百者。其實有三百六篇。或委海者。即書云。欲
察大海。先察委源。委源者。水之本也。以委源喻根本。
大海譬後得。然大海之水。起自委源。如來後得。發乎
根本。從於後得。演八萬四千之法門。故云然也。此解
甚佳。智者悉當。津者渡也。故論語子路問津。注云。津
者渡也。意明八萬法門各是一濟渡義。靉靆者。廣雅
云。靆猶翳薈。翳薈雲興盛皃。通俗文。雲覆曰為靉靆。
庇蔭也。驟駃也。然靉靆雲興。必降甘雨。喻佛慈悲既
發。大蔭群生。三草二木。下自廣彰。


疏然以幼商化城者。第二段也。然以者。標舉生起
[001-0127b]
之詞。幼者小也。商行賣也。倦疲懈也。線遠也。險阻也。
始初也。循順也。故論語云。夫子循循然也。鄭玄云。循
者順也。誘引導也。其意可見。當如下辨。


疏雅子翫於優駕者。第三段也。稚幼也。翫好也。羬
軒者。玉篇五咸渠炎二反今取初讀。說文作此。庶咸切。麙切
韻山羊。爾雅羊商。六尺為羬。亦如馬八尺。名為駥。郭
璞注云。周禮。馬八尺巳上為龍。牛七尺為之揨如均反
[雪-雨/土*矢*百-日+ㄎ]五尺為[昜*白-日+九*、]。[雪-雨/土*矢*百-日+ㄎ]音滯。[方*虒-虎+七]音[厂@七]。㺃四尺為獒。鷄三尺為
鶤。鶤音昆。玉篇錢來之山。有羊而馬尾。有云獸鳥。其
形如羊而馬尾。名羬羊。今有大月支國。有大羊而驢
尾也。竟畢也。照明也。又作照。亦明也。取前為正。晉進
也。如周易晉卦。坤下希上。晉彖曰。晉進也。明出地上。
故曰也。犪者。准㘦韻。作𧀥渠追反龍也。字乃從牛。如招
而紹三反渠追無反。又說文玉篇等。並無擾作達讀。有人引莊
子云。夔憐蚿。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此一足
牛。日行千里。所以知者。故下經云。其疾如風。又山海
經云。東海中有流汥山。有獸如牛。倉身而無角。出入
水側。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其名曰夔。黃
帝得之。以其皮作皷。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此上二
文。並單作夔。然按爾雅。犩魚威反牛。郭璞云。即𤛾牛也。
𤛾臣悲反如牛而大。肉數千斤。出蜀中。山海經曰。崏山
多𤛾牛。卒依爾雅。作此𤛾字。今茲流傳。乃作𤛾字。傳
寫者謬。


疏由是摧十軍明珠者。第四段也。十軍者。雜藏經
[001-0127c]
云。欲憂愁飢。濁愛唾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輕慢
彼等。至下當釋。爾雅曰。后君也。又云。十軍者。十煩惱
也。不及前解。未見教文說十煩惱。以為十軍。


疏建八諦妙藥者。第五段也。八諦者。有作無作。各
四諦聖。故名為八。下文自說。無煩預陳。問論判此經。
都有七喻。今疏所舉。何故唯五。答論意為治七種慢
人。所以總明七喻。今唯五者。且幼約如來自說。若窮
子繫珠。此之二喻。蓋是中下聲聞領悟。所以不明。或
云。今此序意。但總談經之大旨。何必具引。是以不說。
雖有此判。前解為勝。極有深致。達者詳之。


疏藻棪千古者。下總顯勝能中。初正顯勝。復立喻
況。此初也。藻文末也。准棪玉篇從乎。餘瞻餘瞻二反
艶。若從本說文七冊反。相傳云舒焰反。覆也。意顯此經文巧
覆棪。眾經如下。寂然閑居等。學士深歎巧麗。因茲生
信。如書云。摛摛棪天遲。即其事也。先師云。餘瞻反。意
飛上之意。如焰騰上也。且司馬相如子虗賦。揚德意
誦天子聞。故謂之摛天庭。䆳軼百宗之外者。䆳深也。
徒結反車相遇。又以質反。意顯此經深遠。遇於百家
之外。百宗者。百家之宗旨也。籠七地而孤榮九分者。
七地者。所謂種性等七地。九分者。小乘九部。此等七
地九部。下自引尺。冠五乘而獨穎千古者。五乘者。謂
三乘并人天也。或云。三乘不定。及無性也。頴秀也。故
尚書云。嘉禾合𩓙。


疏大矣哉萬象者。下立喻以況中。初正舉宗。後立
[001-0128a]
喻況。此初也。大矣哉者。歎美之詞。一實者。一乘也。兩
權者。謂二乘也。


疏豈可以溟輸乎者。此立喻況也。溟者海也。莊子
曰。北溟有魚。南溟天池。玅高者。梵云蘇迷盧。此云妙
高。方比也。峻高也。躅直錄反。躑也。迹也。意云。海雖深。
不可比此經之幽旨。山雖峻。不可類此經之高顯。大
意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巳上總當別顯經之宗旨也。


疏首稱玅法都名者。自下正解題目。就中初總釋。
後別解。前中初解一部之總名。第二釋品之別號。此
初也。宏大也。強旗也。如旗幡等。以標軍眾。今茲題目。
標經眾義。旌青盈反表也


疏序品第一別目者。此釋品之別號。如鏡可以鑒
形。觀品即知其事。顯異筌之別。目者。品之別名也。


疏淫含持軌彰蓮者。此別解。於中初別解題目。後
釋經義。及與品名。前中初正解題目。後明經法被物
有益。初中復二。初法喻別說。後法喻對辨。此初也。法
合持軌者。此釋法也。法有二義。一者任持。二者謂軌
持則。任持不捨自性。軌則可生物解。故唯識云。法謂
軌持。軌謂軌則。持謂任持。今法具包二義。故云爾也。
綰群祥以稱玅者。解玅字。綰繫也。花兼秀發者。釋花
字。論解蓮華有其二義。一出水。二開敷。今言秀者出
水。發者開敷。總眾美而彰蓮者。釋蓮字也。


疏體業俱陳。法喻雙舉。有法喻對辨也。體謂體性。業
謂功用。無量義談體性。法華明功用。法喻雙舉者。玅
[001-0128b]
法是法。蓮華是喻。此經以法喻為名。故言雙舉。


疏半滿之途方著者。此明經法被物有益。半謂二
乘。滿謂大乘。故經云。為諸聲聞。說半字法。為諸菩薩。
說滿字義。取捨之路方著者。此經宗明一乘為實。二
乘為權。令捨二權。而取一實。著者明也。


疏經者為常是實者。下釋經及品名。於中初釋經
名。後解品因。就解經名又兩。初總列。後別釋此。初也。


疏常則道軌覺岸者。此別釋中。初有四句。牒釋經
名。後有兩句。明說經意。常則道軌至庸生者。此牒釋
經名。庸生者。凡夫也。常愚拒知。名之為庸。庶令畢離
至覺岸者。此明說經之意。庶望也。畢竟也。苦津者。三
界生死也。經者。究極也。覺岸者。佛果也。然佛說法。望
令眾生畢竟離此生死苦津。終究登于佛果彼岸。


疏序者由也故名第一者。此解品目。序者由也等
者。釋序字也。品者類也等者。解品字也。派分池流也。
彚音謂。類也。第者次也等者。釋第一兩字也。經有二
十八類等者。總合釋第一也。


疏一為酬因顯時機者。敘經起中。略有五義。且大
意云。謂酬自酬他。生信生解。授果授因。現益當益。約
法約人。如次配五。思之可知。


疏初酬因酬說因者。下釋酬因。文三。一列其六所
以。三牒名辨相。此初也。


疏佛果不可虗成六義者。總明六因次第所以。初
辨。後結。佛果不可虗成等者。行因。行不孤起必願資
[001-0128c]
生者。願因。行願雖復自興等者。求因。雖逢緣以等者。
持因。得果既圓等者。相因。大相既彰等者。說因。由此
酬因。具斯六義者。總結也。所以可知。不復別釋。


疏酬行因者。下牒名辨相。然此六因。各有兩意。初引
文示。後總判釋。且行因中。初至下當知來。是引教文。
諸佛道法既盡行之下。是總判釋。下皆例然。至文自
顯。


疏方便品中至下當知者。引文也。又有人云。舉八甚
深意。取第二脩行甚深。餘之七種。乘便故來。又云。總
舉八深。通明酬行。云何乃言。唯取第二。觀今此解。其
理稍通。文義略明。前釋為善。無第六第八者。無第六
無上。第八不共聲聞辟支佛所作任持甚深。即經略
論廣。至下當知者。方便品也。


疏諸佛道法因行者。總判意也。所修萬行。皆種智
因。要由具行。方得成佛。然今果滿。酬彼因行。故說是
經。兼亦勸他。修於因行。即明自利他。悉周備矣。


疏酬願因佛身者。引文也。攝釋云。願因者。夫願有
多。不出二種。如瑜伽四十八云。願有二種。一求菩提。
二利樂他。因中之願。具有兩種。果中唯一。但願度生。
果巳滿故。如我昔所願等者。攝云。問現四生沉溺九
有。願滿無異。豈不爽歟。答願眾生如我行因趣果。生
既發心。欣無上覺。證入道因。故對有緣言滿無失。攝
敘多解。巳辨其非。今之所陳。唯申正說。下皆類然。不
復繁述。上雖巳具。今更助明。佛於因中發願。願令眾
[001-0129a]
生如我行因證果。佛今圓滿。果巳圓故。二云。如我昔
願。今者滿足。非諸眾生並得成佛。名為滿足。既言化
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故知俱勸行因證果。非皆得
佛名願滿足。壽量品云至成就佛身者。前因中求願。
此果位發心。下引攝釋。但言攝云。讀者須知。


疏若昔因中出世故者。判意也。若昔因中者。方便
品願也。若今果位者。壽量品願也。若因若果。皆須發
願。願如我身。得入佛道。今酬說經。亦令眾生而發此
願。行願相符致出世故者。此通意也。設外難云。夫求佛
果。必假修行。前說行因。足得趣果。何須更說酬願之
因。故此答云。行願相符。致出世故。問願有幾種。答然
願隨因。何量之有。且准聖教。亦可略論。且如瑜伽。有
二。一求菩提。二利樂他。諸經有四弘誓願。藥師一十
二。彌陀四十八。華嚴一百四十。更有多種。不可具言。
問願誓何別。今此雙舉。答誓願少異。願寬誓狹。自有
願非誓。謂但發一念願心。而不起弘誓之志。自有誓
即願。如立誓言。我當勇猛精進。更不退轉等。又如發
菩提心經。願有十種。誓有六心。十願者。一願我所有
善根。與一切眾生。悉共迴向無上菩提。二願我迴向
菩提巳。以此善根。常得供養一切諸佛。不生無佛國
中。三願我得生諸佛國巳。常得親近隨侍左右。無剎
那頃。遠離諸佛。四願我親近佛巳。為我說法。即得成
就菩薩五通。五願我成就通巳。通達世諦假名。解第
一義。得正法智。六願我得正智巳。以無猒心。為眾生
[001-0129b]
說。示教利喜。皆令開解。七願我能開解眾生巳。以佛
神力。遍至十方。供養聽法。廣攝眾生。八願我於諸佛
所受正法巳。能轉清淨法轉。十方眾生。聽我法者。聞
我名者。捨離惱發菩提心。九願我能令眾發菩提心
巳。常隨將護。除無利益。與無量樂。捨身命財。攝受眾
生。負荷正法。十願我荷正法巳。雖行正法。心無所行。
亦無不行。為化眾生。不捨正願。六誓者。菩薩發心。先
建至誠。立決定誓之心。終不放逸懈怠慢緩。何故以
立決定誓。有五事持故。一能堅固其心。二能制伏煩
惱。三能遮放逸。四能破五蓋。五能懃修六度。云何立
誓。所謂布施乃至智慧。菩薩以十大願。持正法行。六
大誓制放逸心。必能精進。修集六度。成阿耨菩提。又
發菩提心。須具十德三觀。至下當辨。又如阿闍世王
經。遇緣雖同。由願故果別。彼云。往昔過去無量大劫。
有佛出世。號一切度。與諸弟子。在路而行。有三小兒。
見佛及侍者光明嚴肅。互相謂曰。可共供養。二小兒
曰。既無華香。以何供養。其一小兒。即脫頂上白珠。以
著手中。便謂二小兒曰。可以供養。其二小兒。亦各脫
珠。而供養佛。二中一曰。不敢如佛。願如世尊左邊尊
者。一曰願如右邊。一小兒曰。願得如佛在中而行。時
三小兒發此願巳。即以自珠。同散佛上。二發聲聞心。
珠在兩肩。一發菩提心。殊在佛頂。變成寶蓋。蓋中有
佛。佛告舍利弗。願左邊者。汝身是也。願右邊者。目連
是也。願中間者。即我身是也。汝等畏生死故。不發菩
[001-0129c]
提心。欲疾涅槃。我為利益諸眾生故。廣發勝心。遂致
成佛。上之所引。為欲令知。若至講時。取要而巳。


疏酬求因達多是者。引文也。


疏以佛過去求重者。判決也。兼釋外難。難云。但願
相資。理然得果。何故又說酬求之因。故此釋之。其義
云爾。故今宣說等者。然今說此。非但影酬自求之行。
亦令一切眾生。生尊重心。於善友所。尊重求之。問為
王求經。與十六王子。及常不輕時。為前為後。答未見
文說。且相傳云。為王巳前。未求此經。若十六王子。及
常不輕身。巳求此法。是故為王。應在前也。又問。此為
王時。與捨身求半偈時。何者前後。答捨身求偈。此亦
未求法華。以理推之。應在前也。餘有是妨。准而通之。
上來判釋。乍觀可爾。既無憑據。先後難詳。


疏酬持因我身是者。文引也。初依菩薩供五恒佛
等者。攝云。問依何地位。立此四依。答相傳多釋。一云。
見道前劫。為第一依。未入聖故。初之三地。為第二依。
同世間故。次四五六。為第三依。同二乘故。餘之四地。
為第四依。純菩薩故。又真諦釋。如下疏引。問准下學
無學人。供養五十世界塵佛。方成正覺。二十六恒。一
何少耶。答若供養自國佛。二十六恒。若約他方。數乃
塵界。又云。起通供養佛。世界五十。若依業力。二十六
恒。更增壽命二百萬億等者。問劫增之時。只有八萬。
今何乃多。答淄酬云。四善根人所受用立所見佛身
土。一四天下故。壽不同凡夫。如海龍王經云。時有輪
[001-0130a]
王。王十六四天下。由此菩薩於前二位所感。王化國
土。勝劣不同。壽命亦異。


疏故為往時受持者。判釋也。然說此經。非直酬於
住持。亦勸眾生。常受持也。


疏酬相因名妙法蓮華者。引文也。既成佛巳等者。
有人辨酬相因。總有六種。一外相。為諸菩薩。說大乘
經。二內相。入無量義定。三無相。雨四華。四地相。振六
動。五遠相。放毫光以遠矚。有本作照字。六近相。眾見
此巳疑生者。說八相。於前之中加二。四眾矚作。八部
歡喜。雖有此說。前六者好。


疏三世諸佛此經故也者。總辨也。餘經無此。初大
相者。攝云。問初相者何。答說無量義經入定等瑞。總
名初相。若爾涅槃在於遺教前說。涅槃應是遺教初
相。答不例。非涅槃後定說遺教。法華經前畢說無量。
無量所以得名初相。體用兩法相因說故。又彼經者。
雖為菩薩。傍益二乘。作聞此漸。又云。入定雨華。放光
動地。總名初相。餘經不具雨華等事。故言失也。問何
故不取無量義經。答雖無量後即說法華。彼經自為
菩薩而說。彌勒等眾復無疑。故非其相。問光等非首。
如何說初。答正宗前故。得稱初也。問餘經何故無此
初相。答自昔未曾說二乘作佛。今欲開㩲顯實旨。恐
有疑生。故現奇禎。拂彼迷意。故大般若經第七十七。
四百九十八。五百五十六等云。佛言憍尸迦。若入聲
聞獨覺正性離生者。不復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001-0130b]
提心。何以故。彼於生死行流。巳作限隔故。維摩經云。
聲聞之人。猶如敗種。順權方便經第一云。聲聞如
敗種。無所加設。大樹緊那羅經云。入正位者。燒敗於
種。於大乘中。永非法器。更有多文。恐繁不具。今談此
等。悉皆成佛。與昔說別。意旨難信。是以餘經。無此初
相。又依菩提資粮論云。菩薩之人。猶如穀種。穀種可
生。有成佛義。聲聞之人。猶如於米種不可生。無成佛
義。又菩薩如下淤泥。可生蓮華。聲聞如似高原。蓮華
叵生。菩薩不言。我與如來。一種無異。而有進修。名之
為下。聲聞自言。我與如來。一種無差。不肯進修。名為
高原。唯此經中。說聲聞不定性者。皆得作佛。以是難
故。故須現此初大相也。


疏酬說因種智故者。引文也。可略。


疏三世諸佛說斯玅法者。判釋也。問所言說因。其
相云何。答攝云。今觀疏意。乃為二釋。一成佛出世。是
說法因。故疏自云。諸佛成道。必說一乘。二未成佛前。
願成佛巳。說於一乘。故疏結云。皆是因中方便求趣。
復云。故赴宿因。說斯玅法。若爾。說因願因。二有何別。
答願成正覺。名為願因。願說玅法。名為說因。對望不
同。故分為二。然上六因。汎言各兩。亘酬行中二。一自利。
二利他。若指經文。其相甚廣。今但依疏引文所明。既云
晝行諸佛無量道法。即是自利利他二行備矣。願因
有二。一因中願。二果中願。因者。方便品云。我本立誓
願等。果者。壽量品云。每自作是意等。求因二者。一自
[001-0130c]
求。二他求。自者。天授品云。吾於過去。求法華經等。他
者。疏略不引。理合有之。即如藥王玅莊嚴等。說他藥
王求事。即他求。持因中二。一近持。二遠持。近者如經。
常不輕。臨終之時。聞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遠者。
更增壽命。乃至心於諸法中。受持此經等。或名現時
持後時持。相因二者。一古相。二今相。古者如經。文殊
告言。乃至即說大法等。今者。即釋迦放光等。說因二
者。一開權。二顯實。權者。指鹿苑所說。實者。即靈山所
談。如文所引。即合開權顯實之兩意也。攝云。問所述
六因。為因果因。為因果由因。答有二釋。一云。因果之
因。若爾。大相佛位方起。何得言因。答昔見他佛。現相
方說。逐自發心。將說現相。二云通二。前四在因。後二
居。果居果即以因由名因。然觀疏意。有二釋意。故疏
結云。皆是因中方便求趣。即前順釋。義雖巳備。今更
助明。向言初四在因。後二居果者。初四因果之因。在
過去故。後二因由之因。在現在故。或可初四如向所
辨。第五果中之因。在現在故。第六通二義。以二世有故。
若過去世。若成佛竟。必欲為生說大乘故。問此之六
因。各是何釋。答前之五因。唯約持業。後之一種。通持
業依主。然說因中。有其兩意。若依前說。說即是因。持
業釋也。若依後說。說之因故。是依主釋。問六因之中。
幾內幾外。答願行求三。唯是於內。相說二種。唯是於
外。持因一个。兼通內外。問幾通幾別。答行願求時四
是通。餘經有故。餘二是別。屬此經故。或相通餘。問幾
[001-0131a]
自及他。答前四為自。次一通自他。謂說無量義。乃至
放光為自。四眾瞻仰。八部歡喜。為他說因。唯自現身。
即說因故。問幾正因助因。答說因為正。餘為助也。問
幾古幾今。答前四是古。相說是今。問幾因與緣。答行
相為因。餘者為緣。問幾悲幾智。答總通悲智。問何故
巳前不說此經。至于今日。方演斯法。答為離四過非
故。所以今時方說。言四者何。一處。二時。三器。四法。離
此四非。所以四十年前。世尊未說四非之義。行相易
知。不煩別釋。智者思之。問如來有大神力。何以初不
為說。今時始說。威力何在。答一作業定。二報決定。若
業決定。佛力不排。若爾。既佛力不排。何須先種種方
便。何不待彼業盡根熟。而為說耶。答若不先以種種
方便。及淨名等示現。呵諸聲聞。今時聞亦不解。所以
先須方便。欲為大乘之漸。故曰也。上來所引。有作此
釋。故敘之耳。講時不必繁文。事在臨機而巳。


疏後酬請者。此下將欲正明酬請。先敘菩薩成佛因
由。故此巳下。至永出三界來。總明成道。是時三千大
千世界主等下。正明請說。


疏如經中說者。此下所引。是智度論。然彼論中。敘諸
經所說。故今疏主。言如經說。


疏菩薩初生出三界者。此明菩薩成道也。且依佛
本行經云。釋迦本名護明菩薩。為化眾生。住兜率天。
壽四千歲。天壽滿巳。五衰相現。告勅諸天。勿生憂惱。
當於春初萬物滋茂。正取鬼宿星合之時。為彼諸天。
[001-0131b]
說於法要。菩薩將下。諸天號泣。時淨居天。告眾言曰。
莫生憂惱。菩薩下生。定成正覺。還來至此。為汝說法。
護明菩薩於夜下生。從摩耶夫人右脇而入。是菩薩
母。夢見白象入巳右脇。入是胎時。光明普照。六種震
動。種種奇特未曾有法。母懷菩薩。滿十月巳。入園觀
看。至波羅叉樹。准因果經。樹名無憂。以菩薩威力。枝
自然曲。柔軟低垂。摩耶夫人。即舉右手。執波羅叉垂
曲樹枝。仰觀虗空。菩薩見母立地攀枝。即從母胎右
脇而出。當生之時。放大光明。此等巳下。並如文引智
度論說。


疏即行七步放大光明者。涅槃經第四云。南行七步。
示現欲為無量眾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晝永
斷老死。是最後身。北行七步。示現巳度諸有生死。東
行七步。示現眾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步。示現斷除種
種煩惱。四魔種性。成於如來。應供正遍知。上行七步。
示現不為不淨之物之所染汙。猶如虗空。下行七步。
示現法爾滅地獄火。令彼眾生受隱樂。


疏我生胎分盡眾生者。攝云。菩薩有三。一者。一生
所繫。二者。最後之身。三者。坐於道樹。上生即一生所
繫。下生𡱈得二身。今說偈身。即當第二。若乃成佛。三
生並盡。今此三生。唯約化佛。餘未見文。以理而言。亦
通餘有。如第七地。唯此一身。即受變易。名一生繫。八
地巳上最後身。往自在宮。坐蓮華座。名坐道場。此取
自受。有三生也。若他受用。理亦如是。觀音之身。名為
[001-0131c]
最後。其坐道場。一生所繫。未見成證。理必定有。問一
生補處。約何等生。名為一生。答且如彌勒。昔在人中。
名一生者。一大生也。若據小且。而有四也。天中中有。
及本有。二人中中有。及本有。二合乃四生。如七生等。
依大生說。實理論生。有二十八。若爾。何故智度論說
彌勒三生。答以在人中。即得成佛。故除人中本有一
生。但言三也。問得變易生。巳捨胎藏。云何于今。方說
無耶。答捨之與受。俱示相言。理實久離此之穢業。問
若論化相。盡有情界。有情界有。化何盡耶。答生既無
盡。化亦無窮。且據一期八相之事。言盡何失。又問經
說菩薩處胎。猶如嬰兒。又經言如五歲童子。華嚴經
明摩耶夫人腹。郭周法界。含容一切。菩薩在中。為諸
菩薩。說諸玅法。何故不同。答根器有異。見聞不等。故
曰也。遊出四門等者。佛本行經。爾時虗空。有一天子。
名曰作瓶。告太子曰。今須覺察。早棄捨出家。作瓶天
子。欲令太子出園觀看。發厭離心。太子即喚馭者。嚴駕
好車。馭者依命。太子乘車。從城東門出。作瓶天子。化
作一老人。太子見巳。即問馭者。此是何人。時馭者因
彼天子神通之力。白言。如此人者。世名為老。太子復
問。何者名老。馭者曰。凡名老者。為於衰耄所逼。諸根
漸敗。無所覺知。氣力綿微。身體羸瘦。既到苦處。被親
族駈。無所能故。不知依怙。兼且此人。亦不能久。非朝
即夕。其命將終。以是因緣。故名為老。太子復問。此人
獨爾。一切皆然。馭者曰。一切眾生。皆有此法。太子又
[001-0132a]
問。我今此身。受老法耶。馭者曰。貴賤雖殊。凡是有生。
悉皆未過如老法。問巳通。迴車入宮。作瓶天子。如前
方便。令出園林。太子乘車。從城南出。天子化作一病
人。太子見問。此是何人。天子以神通力。今馭者言。此
病人。太子復問。此何人名病。馭者言。此人身體。不善
安隱。威德巳愚。困篤無力。死時將至。無處歸依。欲得
求活。極大困苦。以是因緣。故名病也。復有問答。准前
而引。乃至迴車還入宮。爾時天子。如前方便。令太子
出遊觀園林。太子出城西門。天子化作一死人。太子
問曰。此何人也。天子神力。令馭者答。此名死屍。復問。
死屍是何。答曰。此人巳捨世間之命。無有威德。今同
木石。猶如墻壁。無有別異指棄一切親族知識。唯獨
精神。自向後世。從今巳後。不復更見。故名死屍。餘之
問答。如前可知。爾時天子。如前方便。太子乘車。從北
門出。天子化作一出家相。太子問言。此是何人。時天
子以神力故。令馭者答。此人名為出家之人。復問。出
家者此行何行。答曰。此人恒常行善法行。善行平等。
調伏諸根。善伏自身。能與無畏。於諸眾生。生大慈悲。
善能護念一切眾生。以如是故。名為出家。太子勑令
引車。向出家人所。汝是何人。天子神力。令彼報言。我
今名為出家之人。復問。何名出家。彼答言。我見世間
諸行。盡是無常。捨一切世事。求解脫故。捨家出家。善
行諸行。我名出家。若依因果經。皆是淨居天子之所
化為。又彼經老病死三。並問從者。第四沙門相。問化
[001-0132b]
比丘。依普曜經。諸天化作老人等相。攝云。何問彼時。
云何得有沙門。答有兩釋。一云是化。若爾。侍者云何
識耶。雖無正教。外俗教中。何妨說有沙門等狀。博聞
乃識。亦猶犧皇等君。所有形像。記之典冊。達觀知委。
問犧皇等君。是彼外事。外典可記。沙門非外。何得為
例。答周書記佛生滅等事。宣尼說彼西方聖人。西方
外論記。千年後有佛出世。此豈非外記內事耶。彼亦
何失。二云。外道沙門。雖非是正。而亦厭世。承此生欣。
踰城出俗。累年外學。若不爾者。云何見彼內道沙門。
而求外法。准此二解俱通也。思之。又云。按智度論第
一。太子以刀剃髮。持上玅寶衣。貿麤布僧伽梨。以衣
准人。沙門是化。而未甄分。故於外道。修苦樂行。然依
本行經。皆天子神力。令馭者答。因果經。太子問化比
丘。比丘自答。普曜經問於御者。御者具答。准本行因
果兩經。攝釋問答。乃是徒設。若依普曜。問答無妨。有
智之者。幸願審思。


中夜觀察見諸伎人等者。本行經云。太子在宮。夜睡
眠時。淨居諸天。至迦毗羅城。是時城內。所有人民。皆
悉迷悶。有一天子。名曰法行。來至宮中。以神通力。令
諸婇女。現種種惡相。太子深生厭離。作瓶天子。於夜
半時。告言。今生一切諸天人。願令太子捨離出家。修
學聖道。太子聞巳。從宮中出。合十指掌。至心念於一
切諸佛。念巳仰瞻虗空。時護世四王等。知太子出家
時至。皆來聚集。諸天唱大聲言。今時至矣。欲求勝法。
[001-0132c]
莫住於此。太子思惟。我今時至。宜出家也。即喚同日
所生奴子車匿告言。汝速被我今同日所生馬王乾
涉。車匿再三。方被乾涉。乃至太子謂馬曰。我今最後
乘。不復更乘也。時空中有一夜叉。名曰鉢足。及諸夜
叉眾。各以手承馬之四足。安徐而行。車匿白言。宮門
巳開。太子曰。我心決定無疑。出宮門巳。至毗耶囉門。
有一夜叉。名曰善入。共五百夜叉。見太子來。共相謂。
太子夜半而來。我等可為太子開門。善入夜叉。開彼
門巳。太子出城。欲界諸天。各作端正摩那婆身。在太
子前。引導太子。平坦道路。梵王及眷屬圍繞。在太子
右邊。忉利天眾。在太子左邊。四大天王及乾闥婆等。
執持甲杖。在太子前道而行。虗空諸天。散華供養。從
夜半行。至明星出。行二由旬。摩訶僧祇師言。十二由
旬。復有諸師。行百由旬。至一聚落。名彌尼迦。至日出
時。到䟦伽婆仙人居處。淨居諸天。去太子不近不遠。
有一華鬘。名須蔓那。於其華下。作一淨髮師。執利剃
刀。不遠而立。太子見巳。謂淨髮師。汝能為我淨髮以
不。彼報曰。我能為之。即以利刀。剃於太子。無見頂相。
紺螺髮髻。時天帝釋所落之髮。以衣承之。將向天中。
而以供養。剃落髮巳。巳觀於體上。猶有天衣。念言。此
衣非是出家之服。誰能與我袈裟色衣。時淨居天。知
太子心。化作獦師。身著袈裟。在太子前。於是太子。以
迦尸迦衣。價直千萬億金。復為種種栴檀香等之所
薰修。從獦師所。易得袈裟。遣車匿還巳。自手執刀。割
[001-0133a]
於頭髮。剃除髮鬚。身著袈裟。准智度論。令被自馬行
十二由旬。今疏所引。十四由旬。應有別據。請更撿勘。


䟦伽婆者。本行經註云。隨言凡師。有處言賢守。於熈
熈連河側等者。依本行經。從迦毗羅出。迬往向彼優
樓頻螺聚落之所。居連河邊。菩薩作念。今諸眾生。求
解脫者。悉行種種眾雜苦行。見巳發心。欲行可畏極
苦之行。而有偈說。菩薩既至尼連河。以清淨心岸邊
坐。為諸求道不真故。欲行大苦。化彼邪徒。菩薩復更
思惟。世間或有沙門婆羅門。制限食故。而建立行。各
守清淨。彼等或唯食麥。或烏麻。或小豆大豆。種種苦
行。菩薩念言。我今亦應如是。日別上食一粒烏麻。或
一粳米大小豆等。日日如是。經于六年。厭其非道遂
食乳糜者。菩薩六年既滿。至春二月十六日。作如是
思。我今不應將如是食而證菩提。我今更從誰邊。求
美好之食。有一天子。知菩薩心。速詣善生村主二女
之邊。至巳告言。汝當知時。菩薩今求美食。然後欲證
阿耨菩提。汝等今可為彼備辨。足十六分玅好乳糜。
二女聞巳。歡喜踊躍。不能自勝。速集十千牸牛。而搆
乳取轉更將飲五百牸牛。更別日搆此五百牛。轉持
乳將。飲於二百五十牸牛。如是一百二十五。六十。三
十。十五。後日搆此十五牛乳。著於一分淨好粳米。為
菩薩煑乳糜。其彼二女煑乳糜時。現種種相。爾時菩
薩。至於二月二十三日。於晨朝時。齊慗著衣。欲向優
樓頻螺聚落。而行乞食。漸漸至於難提迦村。在村主
[001-0133b]
家大門之外。默而立。欲求食故。是時善生村主二女。
即便取一金鉢。盛貯安置和蜜乳糜。滿其鉢中。自手
執持。向菩薩前。白言。唯願受我蜜和乳糜。菩薩問言。
我若食誰。後將此鉢。付囑與誰。女言付與仁者。菩薩
言。我如是器。無有因。處。女言。仁者隨意。思念所作。菩
薩受巳。至尼連河岸。到巳。持所得食。安清淨之地。脫
衣入彼河中澡浴。菩薩浴時。虗空諸天。以種種微玅
香末。和彼水。雨種種雜下而於水上。菩薩浴巳。欲度
彼水。彼流遄疾。不能得濟。爾時彼河。有一大樹。名頞
誰那隨言今者。彼樹之神。名柯俱婆隨言小峯。時神以諸瓔珞
莊嚴之臂。引向菩薩。是時菩薩執樹神手。得度彼河。
菩薩食彼糜訖。以金鉢器。棄擲河中。向菩提樹。


受吉祥草等者。本行經云。菩薩念言。欲證菩薩。當坐
何座。即自覺知。應坐草上。時淨居諸天白言。如是如
是。過去諸佛。皆坐草座。菩薩思惟。誰能與我。是時忉
利帝釋天王。即化其身。為刈草人。於菩薩前立。刈取
於草。菩薩至彼人邊。問言。汝名字何。答言。我名吉利。
菩薩聞巳念言。我今欲求自身吉利。且為他人。以求
吉利。我今定當證獲菩提。菩薩告曰。與我草不。時刈
草人。即便奉草。菩薩受往菩提樹下。又依因果經。名
為吉祥。金剛座者。廣百步。准大般若經第二。如來所
行之處。法爾有金剛座。不爾。佛身便陷於地。


降伏魔軍者。菩薩向菩提樹。生如是念。此欲界內。是
彼魔王波旬為主。我今應語令知。若不告彼。不成大
[001-0133c]
覺。所以者何。為欲降伏魔彼波旬故。攝受彼故。亦兼
攝受降伏一切欲界諸天。彼之魔眾。魔宮殿中。復有
無量無邊諸魔眷屬諸天。巳於往昔。種諸善根。若聞
我證菩提。則悉來至。發菩提之心。菩薩思巳。從眉間
白毫相中。放一光明。名能降伏散魔軍眾。放此光巳。
應時即至魔之宮殿。翳彼一切諸魔舊宮本業之光。
又復斯光。傍遍三千大千世界。作大光明。一切皆滿。
彼時波旬。於睡眠中。心忽驚動。自然夢見不吉祥相。
從睡而寤。遍體戰慄。心意不安。普喚一切魔家眷屬。
皆令集聚。汝等諸人。我見不祥夢巳。甚大恐怖。我應
不久必失此處。恐思更有大威德福力之人。來生此
處。替代於我。有一夜叉。名曰香獸。守護於彼菩提之
樹。去不遠。見菩薩來。即更告一同伴。名為赤眼夜叉
言。仁者汝速為我。往魔王邊。諮如斯語。昔𤘽留孫。及
𤘽那含。并迦葉等。諸天大仙聖。於此地中所居之處。
成等正覺。今復更有精進之人。具足諸相。侵於魔王
境界所住。是彼釋種淨飯王子。名悉達多。巳捨苦行。
來至於此。願大王知時。赤眼聞巳。速詣波旬所。如上
說之。魔王聞巳。即召他化自在。化樂兜率。三十三天
四天等。并諸龍夜叉。乃至摩睺羅伽。鳩槃茶。羅剎。毗
舍遮等。而勅之言。汝等悉集。聽我處分。有釋迦種姓
之子。欲取菩提。我等相共至彼。斷其如此勇猛之心。
勿令取證。遂裝束四種精兵。帶甲持仗。又無量百千
萬億天神鬼兵。能現種種可畏之相。如是軍眾。奉命
[001-0134a]
即行。魔王告一切夜叉眾言。汝等宜減少眾。速詣菩
提樹下。伏藏而住。莫使釋種在於此間。時諸夜叉。去
樹不遠。伏藏而住。遙見菩薩來時。身體赫奕。猶如金山。
照曜放光。不可譬喻。復聞樹神報巳。悉皆星散而走。
魔王謂菩薩言。汝今不合此樹下。何以故。此處多有
毗舍遮夜叉羅剎。恒來食人。菩薩報言。我心無畏。亦非
無智。但我久知。往昔諸佛。在此樹下。得成聖道。以是
來此。有一夜叉。語菩薩言。汝可速疾移他處去。菩薩
報言。我願在此。得成菩提。時彼夜叉白魔王言。更作
何事。能得彼去。波旬報言。唯應種種方便。不聽此處。
菩薩見魔作是語巳。舖草而坐。發如是願。我今坐彼
往昔過去諸佛所坐。金剛之處。坐巳當伏魔王。斷諸
煩惱。當證微玅甘露清涼之法。爾時魔王。從彼地所。
隱身不現。經少時間。即化其身。頭髮解亂。分土滿身。
著鹿褐衣。江脣乾[火*?/示]。狀若飢渴。手中執持一大束書。
速疾而來。向菩薩前。將所持書。擲與菩薩。江如是言。
此一封書。汝釋種摩那摩許遣我送來。此一封是尼
樓駄許。一封是枝提伽。此一封是難陀。此一封是阿
難陀。自外諸書。各各是彼諸釋種童子。寄與汝來。其
書上偽抄不實。虗妄言詞。作如是語。提婆達多。今在
於此迦毗羅城。以受王位。入汝宮內。盡皆納受汝之
妃后。取於汝父淨飯大王。繫牢獄中。自餘叔父。白飯
斛飰甘露飯。并諸釋種王。盡皆駈逐。遣出城外。汝見
此書。速疾須來。菩薩聞巳。思惟世間境界。悉皆無常。
[001-0134b]
穢汙不淨。念念生滅。無暫時住。思巳誓言。我不成道。
不起此座。魔王復告諸軍眾言。汝等齊意。莫驚莫怖。
莫畏莫走。我試彼心。乃告諸女言。汝等各各。聽用我
言。汝宜至彼釋種子邊。試觀其心。有欲情不。其諸魔
女。聽父勑巳。到彼處巳。去菩薩不遠。現種種諂媚之
相。菩薩深心寂定。本來清淨無垢。善攝諸根。調伏心
意。彼既見巳。生慚耻也。還向父所。陳巳不能。魔王即
自往菩薩所。白言。汝今何故。來在於此。此多惡龍。雲
雨野獸。可畏可驚。黑夜處所。獨自入斯林下坐。汝可
不畏彼一切諸怨賊盜之人。菩薩報言。我今欲求寂
滅涅槃。往昔諸佛所行之處。最上無畏。諸有盡處。以
求是故。獨自在此樹下而坐。魔復語言。汝速離此處。
定得轉輪王。七寶具足。統領一切。又汝身體柔軟。長
在深宮。今曠野多諸獨獸。恐損汝身。又還本宮。得受
五欲。悅目適心。然菩提難得。徒疲勞耳。菩薩報言。汝
今不須作如是語。何以故。我意不樂五欲之事。我亦
久捨四天下中。豐樂之處。及以七寶。我今不久。定取
菩提。當得作佛。魔王更以方便。白菩薩言。速起速起。
仁自小來。未見戰鬪。戰鬪刀兵。甚可怖畏。菩薩聞說。
確然不從。我今巳坐金剛窂固。結跏趺坐。甚難破壞。
為欲證彼甘露法故魔。王波旬。汝欲作隨意。魔王嗔
發。語菩薩言。汝今何故。獨樹下魔。出虗吼之聲。汝不
見我所領來種兵眾象馬車步諸雜軍等。以種種可
怖之事。加及菩薩。爾時魔眾。盡其威力。不能驚動菩
[001-0134c]
薩一毛。菩薩語魔王言。汝善諦聽。我本來此菩提樹
下。將一把草。鋪巳而坐。所以者何。恐畏後時共魔王
波旬。成於怨讎。鬪諍相競。惡口罵詈。汝魔波旬。造諸
惡行。無有善心。我今欲斷汝魔波旬一切怨讎。欲滅
汝等一切惡業。我若成就無上菩提。一切諸事。付囑
於汝。願汝迴心。生大歡喜。一切魔眾。皆悉退散。勢屈
不如。各各奔遊。問華嚴經有十相。未委此中有幾種
也。答十相者。一現捨天壽相。二現受生相。即王宮誕
質。此二略而不說。三現為童子相。作是誓巳下是。四
現作出家相。遊出四門下是。五現作苦行相。於熈連
河下是。六現向菩提樹相。厭其非道下是。七現降魔
相。以智慧下是。八現樂寂淨成無上相。證大菩提下
是。九現轉法輪相。是時下是。十現入涅槃相。此一且
不說。然今正明出世。未明入滅。故此不論入滅相也。


疏鶖子等請真應之果者。問何故鶖子彌勒文殊
等。請境行果。各不同耶。答鶖子小聖。未能修行一乘
之法。然但執我與如來等。不知所得而是其權。所以
問境。欲知捨權取實故。文殊大智。能行一乘之行。所
以問行。彌勒菩薩。果尅當生。次居佛位。所以問果。故
有差別。攝云。問鶖子問境。如何為說果之與因。開示
悟入。前三為果。後一因故。答智所緣故。且得名境。示
彼令知。使修進也。


疏破疑者諸疑悔者。下破疑文三。初明起疑之人。
次顯疑除所以。後通釋妨難。前中。初明疑人。後總結
[001-0135a]
成中。先聲聞。後菩薩。此初也。於中兩意。初佛自成道。
至永不作佛來。此正明聲聞起疑所由。二故舍利弗。
至斷諸疑悔。引文為證。


疏諸小菩薩且無分者。此菩薩也。然有二類。疑他
聲聞不得作佛。次有一類。疑自亦無菩提之分。


疏由是三乘俱有疑網者。總結成也。問前明疑人。但
聲聞菩薩。不說緣覺。何故結文言三乘人俱有疑也。
答向言聲聞等。即等獨覺。故總結云。俱有疑網。亦可
法華會上。無獨覺果人。除疑得記。故前不引。有求彼
者。斯亦為說。故此結文。三乘俱爾。然此疑中。可為四
句。一疑自不疑他。謂二乘是。二疑他不疑自。謂地前
頓悟菩薩。三自他俱疑。謂地前漸悟菩薩。四他俱不
疑。地上菩薩。今所破者。但破前三。


疏由此經言當作佛者。此顯疑除所以。言聲聞成
佛無疑。由據佛所化應成之者。故作是說。非謂定性
二乘二得成佛。此經正意。不破彼故。


疏此中破疑除悔者。此釋妨難。難云。破疑之中。亦
破悔不。故此釋云。此中破疑。亦兼破悔之相。云何疏
云。昔悔修小。乃至知小乃為大之因故。若爾。何不標
章。言破悔也。


疏云疑通三乘不說除悔之唯小有者。舍利弗等。
不定性二乘。未說法華巳前。常悔修小行。悔。悔證小
果。所以悔唯小有。菩薩修行大乘。元不學小。故無有
悔。以寬攝狹者。疑通三乘。故名為寬。悔唯小有。故名
[001-0135b]
為狹。今舉破疑。以攝於悔。故云然也。攝云。問何故經
云。求三乘人。疑悔皆斷。答有二釋。一云。文約義繁。合
而言也。理實菩薩無得有悔。大勝小劣。不可悔勝方
求劣也。二云。亦有如不定性諸小菩薩。於大菩薩。起
懸岸想。退求小位。斯豈非悔。雖有此理。然無顯文。說
悔修大。以至理言。有悔修大。故信解品云。悔來至此。
竊作是念。此或是王。乃至不如往彼貧里。肆力有地。
復云何故至此。按此等文。即悔修大。若爾疏主。何乃
言無。答疏意不彰菩薩有悔。然法華會無有此者。信
解品中。敘昔事故。問三根聲聞。各至何處。而斷疑耶。
答上根聲聞。昔未聞大。不為授記。疑無佛分。今聞大
教。授記作佛。所以疑除。故下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
一乘法等。又云。汝等既巳知。乃至心生大歡喜。自知
當作佛等。舍利弗聞佛說巳。譬喻品初。踊躍歡喜。即
起合掌。乃至得未曾有。又云。今從世尊。聞所未聞。未
曾有法。斷諸疑悔。今日乃知。真是佛子等。佛述成巳。
便為授記。即是上根斷疑之處。故下經云。舍利弗。汝
等信受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虗妄。又偈云。諸求三乘
人等。又佛從定起。偈云。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等。
又云。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今此諸大眾。皆應除
疑惑。又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等。又云。千二百
羅漢。悉亦當作佛等。又云。汝等既巳知。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其中根人。聞說火宅三車事巳。便生領解。佛述成巳。
[001-0135c]
便為授記。故授記云。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不知
當云何。得佛無上慧。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心尚
懷憂懼。如未敢便食。若蒙佛授記。爾乃快安樂。佛為之
記。便即疑除。其下根人。聞化城巳。五百弟子品中。便
生領解。佛述巳記。既得記巳。心生領解。便自悔責。故
彼品云。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巳得究竟滅度。今
乃知之。如無智者。又云。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授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
有。即是下根斷疑之處。問何故上根疑除方記。中下
不耶。答根勝劣異。劣假聞記。迷情乃息。中望下勝。對
上不如。故亦得記。復始疑晝。問悔通小有。即彼三品。
並得有不。答上根有悔。經自具陳。中下二根。今略指
述。序品末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等。譬喻品云。
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即中根也。授記品云。
每悔惟小乘過等。且中根也。五百弟子品云。頂禮佛
足。悔過自責。即下根也。問三根有悔。悔有新舊。何者
是耶。答五百弟子品中言悔。聞記方生。即新悔也。餘
者是舊。問疑即通於三乘。未知菩薩疑且新舊不。答
吉藏師云。菩薩舊疑者。昔稟三乘之教。既疑道理有
三。或疑退隨二地。或疑進成佛道。今疑者。疑佛所說。
今昔相違。昔說有三。今不應明一。今辨有一。昔不應
說三。故方便品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巳除。問菩薩
新疑。出何文也。答身子請中云。求佛諸菩薩。大數有
八萬。欲聞具足道。當知菩薩亦有疑也。問八萬大士。
[001-0136a]
皆是法身菩薩。何容有疑。答身子權行。接引實人。法
身菩薩應同新學。故無過也。問何故除疑三乘俱說。
列名授記。獨無緣覺。答不障被三。但緣覺機。於法華
會。根獨未熟。故不列名。無亦得記。除疑索車。據彼向
說。不談彼果。故下言。諸求三乘人。即是據向。或可但
據彼之根性。作如是說。非要有向索車斷疑。


疏後破執者。下破執且三。初明能執人。次正說除執。
後引文釋成。能執人中。初人中。初聲聞。後菩薩。聲聞
中二。初列差別。第二引論解釋。前中復兩。初且汎列。
後引文明。


疏聲聞有二不定性者。汎列聲聞。有其二種。餘人
善根涅槃時盡者。謂定性聲聞。是菩薩等外。名之為
餘。身中功德。解脫神通勝遍等總名善根。莊嚴論中。
取此名為頓捨所捨。如燈焰滅。不在諸方。或無漏種。
名為善根。應審。


疏然瑜伽及法華論者。下引文。明聲聞差別也。


疏二增上慢羅漢者。今此舉後。而列於前。如報執
初禪為初果等。皆是慢人。其相至下自明。未煩預舉。


疏三退巳種性者。若依瑜伽。名不定性。據法華論。
名退還發。問何故不同。答攝云。法華一會。多是退心。
不言不定。瑜伽總談。不言退心。不定性寬。退心言狹。
有不定性。非退心故。


疏經六十劫小果者。文如下引。須詩檢敘。問六十
劫者。是何劫也。答雖無文定斷。義准不是日月歲等
[001-0136b]
之劫。以時節大少理。應合是增減劫也。


疏非不定性不定性故者。此遮簡也。有不定性。且
名退心。有不定性。但名不定。不名退心。故言非不定
性。是皆退類。然此意云。非不定性。盡是退類。有不是
退者。何者是耶。即如疏云。且有昔日未求於大等下
是。


疏法華論云者。下引論釋。於中。初引。後釋。從退菩提
心下是。


疏其趣寂令發心者。此趣寂增上慢。佛不與記。以
根未熟故。所以佛不與記。若常不輕菩薩。與此二人
授記。經云。汝行菩薩道。當得作佛。據論。菩薩與記。令
發心故。非即實得作佛佛然。攝云。發心有二。一發趣
向心。二發信向心。增上即初。趣寂第二。合而言之。總
名發心。又菩薩有二。一者初業。二者久修。久修達器。
隨性與記。如勝鬘經。菩薩堪能荷四重任。求菩提者。
授菩薩乘等。若初業者。未識根器。但總發願。今得作
佛。即般若經。我皆令入無餘涅槃。不輕同此。


疏菩薩與記具理性因者。攝云。問案瑜伽論。理智雙
有。方名具因。今但有理。何得名具。答此經論云。示現
眾生。皆有佛性。若非理者。云何皆有。疏主依此。約理
名具。具猶總也。眾生齊有。故立具名。更有餘釋。如下
當悉。問菩薩與記。尚令生信。佛何捨耶。答佛記作佛。
必具國土名號等事。增上慢者。善根未植。而無此事。
故佛不記。又有釋云。如威音王佛時。根未熟者彼。佛
[001-0136c]
不記。後末法中。不輕與記。何妨釋迦在日。根未熟者。
佛與不記。後末法中。有人與記。未必即是釋迦却推
弟子。令遣記別。以三世同。故舉為例。


疏其趣寂者無大性者。此下疏主。正於論文。大意如
何。謂論中言。趣寂聲聞。根未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
記。疏主意云。論言趣寂根未熟非。應言不熟。若增上
慢。言未無失。其趣寂人。元來無有大乘之性。何得論
其熟與不熟。理合應言。趣寂無大性。佛不與記。菩薩
與記者。約具理因。具令信心不愚於大。所以與記。非
趣寂人。根未熟故。後當可熟。菩薩與說。又菩薩與記。
亦非令發趣大乘心。言當作佛。而與趣寂人記。若爾。
何須與記。即次疏云。菩薩願心。方便化之。令生信意。
所以無記。何以知然。即次引文。如般若經。為證可悉。
餘文可知。


疏菩薩亦二者。下明菩薩。言且二者。前列聲聞。有其
二種。故此菩薩。還有其兩。故稱且言。


疏由生數少或令無故者。攝云。前三果人。有七生等。
名生數少。無學生盡。名曰令無。或在凡位。經六十劫。
三生修習。於此生中。從初生至極。且名令無。或初果
人。能超得果。且曰全無。有云。涅槃經說。有二根性。一
者利根。能超得果。即於此身。得羅漢果。或名全無。二
者鈍根。次第得果。攝云。問頓漸之義。豈由生數。若不
由者。何事須言。答舉生數等。意顯得聖。得聖而有學
無學別。顯二差別。並能迴趣。非言生數。證漸悟義。問
[001-0137a]
理雖可通。致生數言。且非至要。且言二乘。即乃包盡。
何藉生數。答若不言數。恐不能悉。學無學等。並能迴
趣。故非無要。


疏若從二凡者。攝云。二乘凡位。具二種性。脩二乘行。
未得二果。齊此巳還。並名二凡。


疏曾發二心曾修二行者。謂發二乘心。曾修二乘行。


疏具彼性故修彼行故者。上句顯前曾發二心。下句
顯前曾修二行。


疏聞思悟解何必證悟者。此通妨難。難云。若曾發
二心等。即名漸悟。既未證果。何名為悟。故此通云。聞
思悟解。且名為悟。何要證果。名為後悟也。


疏況復且有分等者。先解其義。後方釋文。雜集論
第十三云。未具資粮補特伽羅。巳具未具資粮補特
伽羅。巳具資糧補特伽羅。乃至如是三種補特伽羅。
由成就順解脫分。順解脫分。順決擇分。各三品故。約
能引生順決擇分。及諦現觀。如其次第。未定巳定。即
此生時。於諦增上清淨信勝解相。是順解脫分。即於
此法。諦察法忍相。是順決擇分。如其次第。信增上故。
慧增上故。此中三品。順決擇分者。謂除世第一法。由
世第一法性唯一剎那。必不相續。即此生時。定入現
觀。非前位故。決云。前文意顯資糧加行二位之中。各
有三品。如其次第。未定巳定。即此生時。然加行位。分
為三品。未定巳定。即此生時。在煗頂忍。除世第一法。
第一法唯一剎那。名不相續。不可分之。然言即此生
[001-0137b]
時定入現觀者。此據剎那生說。前解脫分。言即此生。
約一期說。又解。俱約一期生說。以世第一法云即此
生時。既除世第一法。明約一期。雖增上忍。且一剎那。
猶隔世第一法。非即此剎那生無間入見故。又復通
分𣽈頂忍三。為三時故。彼論復有六種順決擇分。一
隨順順決擇分。二勝進。三通達。四餘轉。五一生。六一
坐。最初所起。緣諦境行。下品善根。即此善根。轉成中
品。是名勝進順決擇分。望前下品。是增勝故。即此善
根。增至上品。於此生中。決定堪能。通達諦理。是名通
達。又此位中。不定種性者。為迴向最勝菩提。及諸獨
覺。為求無師自證菩提。轉趣餘生。是名餘轉。若於此
生。定能通達。是名一生。若於此座。定能通達。是名一
座順決擇分。然今文中。但言巳定生。即此生時。及一
坐順決擇分。意取生數少者。故不舉餘。此意攝云。此
依凡位。望去見道。說為多少。問既約聞思。而釋於悟。
何以生等。為理證耶。答但曾發二心。曾修二行。即名
漸悟。況復亦有去。二見道生數近者。不名漸悟。言生
數者。意證文修。亦名漸悟。非以生數。證彼入見。方行
大行。然非是彼師之本意。疏中兩釋。約生數者。非疏
家意。疏主往在數門敷闡。諸德諍此頓漸之義。有人
約此生數以判。故敘之耳。疏主但據或得二聖。或行
二行。迴趣大者。即名漸悟。


疏經據劫定少者。此會涅槃文也。若言未入聖位。
而有迴向心。名漸悟者。何故涅槃經說。須陀洹人。八
[001-0137c]
萬劫等。迴心劫數。不言凡夫。故此會云。其意可見。


疏此經所說未爽者。此除執中。初述聲聞。後敘菩
薩。此經所說至為化記故者。述聲聞也。然此意云。據
論四種聲聞中。中雖為二。說法華一會。正為退心。兼
為應化。以滿慈子。且在會故。義兼為三者。攝論十義
中。無決定種性。今言義兼者。是疏主意。義兼定性。言
十義者。至一乘章。當具分別。


雖亦可為二菩薩未爽者。此敘菩薩意云。此經雖
為頓漸二說。然經正宗。唯為漸悟。即三根聲聞等益
是。若據下經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巳除。然准此義。
兼為頓悟。理且未失。


疏攝論十義解一乘云者。下引釋成就中。初至小意
來。明執小意。第二即攝論云下。引釋成。


疏三種練磨心者。一菩提廣大屈。引他況巳練。二萬
行難修屈。省巳增修練。三轉依難證屈。引麤況玅練。
然無性世親攝論。皆廣明相。今且依世親。而敘釋之
彼第六卷云。論曰。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剎那剎
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是為第一練磨其心。由此意
樂。能行施等波羅蜜多。我巳獲得如是意樂。我由此
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得圓滿。是名第
二練磨其心。若有成就諸有障善。於命終時。即便可
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我有妙善。無障礙善。云何爾
時不當獲得一切圓滿。是名第三練磨其心。彼自釋
曰。此中對治三種退屈心故。唯修三種練磨心。所以
[001-0138a]
者何。以諸菩薩。聞於無上正等菩提。最勝甚深廣大。
難可證得。心便退屈。對治此故。修第一練磨心。又諸
菩薩。聞所修行波羅蜜多。最勝甚深廣大難證得。心
便退屈。對治此故。修第二練磨心。由此意樂能行施
等波羅蜜多者。此中意樂。謂信及欲。菩薩於諸波羅
蜜多。真實有性。具功德性。有堪能性。深生信解。是名
為信。深信解巳。樂欲修行。是名為欲。菩薩既得如是
信欲。自性意樂。少用功力。修習六種波羅蜜多。當得
圓滿。又諸菩薩。於佛甚深廣大言教。思議決擇善巧
轉時。如是思量。如是無上正等菩提。難可證得。隔一
念心。方可證得。心便退屈。對治此故。修第三練磨心。
我有妙善者。我有一切十種地中。玅善積集。福智資
糧。無障善者。謂金剛喻定。能破在骨麤重微細極難
破障。此定無間。得一切障離繫轉依。云何爾時不當
獲得一切圓滿者。此中意說。於障離繫。似彼命終時。
一切種智。如彼體圓滿。又於此中三種練磨心者。謂
諸菩薩善根無缺。善根力持。由此力故。則能三種練
磨其心。心無退屈。初當顯示第一練磨心。謂人趣中。
無量世界。無量有性。剎那剎那。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云何我今獨不能證。次當顯示第二練磨心。謂諸菩
薩。作是思惟。我此意樂。離諸障礙。波羅蜜多。慳等障
礙皆無有故。不由功用。波羅蜜多。當得圓滿。故證佛
菩提。後當顯示第三練磨心。有障善者。謂由世間善。
而成其善。此有障善。尚命終時。即便可愛一切自體
[001-0138b]
圓滿而生。況我今者。由無障善。而成其善。不當成佛
無上菩提。無有是處。論曰。此中有頌。人趣諸有情。處
數皆無量。念念證等覺。故不應退屈。諸淨心意樂。能
修行施等。此勝者巳得。故能修施等。善者於死時。得
隨意自滿。勝善由永斷。圓滿云何無。復有餘處頌云。
十方世界諸有情。念念速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且
爾。不應自輕而退屈。是為第一。汝巳惡道經多劫。無
益受苦尚能超。今修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
是為第二。薄地凡夫初發心。向據遠證菩提果。我巳
精進經多劫。不應退轉劫沉輪。是為第三。三種練磨。
論自解釋。文相可見。不復繁言。餘之料簡。且依攝釋。
彼云。問依三練磨。未登聖位。云何得言。我有玅善。及
無障善。答從當為論。若修不息。必得二善。二善既有。
可不得果。非時巳得。名有玅善。問此三練磨。在何地
位。答有二釋。一云。總在十信初位。二云。第一在十信
前。及十信中第二。在彼十解前。及十解位。第三在彼
十迴向前。及迴向位。故唯識云。此資糧位。於二種障。
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練磨其心。
於所證修。勇猛不退。又云。三位中。通三退屈。不假別
配。問三種練磨。通能所治。各以何法。而為自性。答能
練磨。總以聞思二慧。而為自體。由聞於他發心修行。
引他例巳。䇿發自心。比量知故。故是聞思。所練體者。
本有種姓。及菩提心。四菩薩菩提分等。所治即是三
種退屈。所知障攝。即彼為體。由橫思量。謂自無能。謂
[001-0138c]
菩薩心。非眾行因。謂果難得。故是法執所知障攝。問
練磨者何義。答謂䇿發心。令其猛利。對治退屈。是練
磨義。且猶練金。復似磨鏡。令心純淨。立練磨名。


疏斷四處障分別者。緣法義為境者。攝云。法謂能
詮之文。義謂所詮之義。無性攝論第六云。似文似義。
釋論云。似外相博。實唯在內。准此即以有似於無。內
似外也。四處者。依世親攝論第六云。由離聲聞獨覺
作意故。論釋曰。謂斷聲聞等諸作意故。攝云。由者因
義。因離作意障。能入所知相。餘三准此。斷作意故者。
釋離作意。云所由也。此言斷者。但是伏也。後三且爾。
此意說云。初修菩薩。見生死苦。涅槃為樂。欲捨生死。
欣趣涅槃。此即名為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須先斷。
由觀生死涅槃同無相性。及脩大悲。斷執小乘生死
作意。作意即障。持業釋名。或二無學執自乘極。不趣
大乘。亦名二乘作意也。第二論云。由於大乘諸疑離
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論釋曰。謂於大乘甚深廣大。
能永斷除異慧及疑。此中異慧。謂鄭惡慧。於理動搖。
疑謂猶豫。由於大乘諸疑離疑者。謂於大乘。安立法
相。三自性教。謂若如說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
來寂靜。自性涅槃。諸如是等。永無異門。依遍計所執
自性而說。若說諸法如幻陽𦦨。夢相光影。影像谷響。
水月變化。諸如是等。虗妄異門。依依他起自性而說。
若說諸法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法界空性。諸如是等。
真實異門。依圓成實自性而說。於此一切異慧及疑。
[001-0139a]
永無復轉。論釋自明。無繁別敘。攝云。問標言疑離疑。
離疑之言。目於何法。答能斷彼疑。名為離疑。或云。諸
小菩薩。先於佛說。顯密三藏。種種不同。而生疑惑。名
為諸疑。後執一是。斥餘為非。自為決定。名為離疑。據
實未悟。依妄解。名為離疑。然攝釋中。斷前解正。若以
義推。後釋且得。第三論云。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
所執。斷法執故。論釋曰。此中意說。斷除法執。斷執故
者。乃至所聞所思法中。執我我所。終不於彼如實悟
入。攝云。雖離諸疑。然隨所聞。若教義等。皆執有性。便
障唯識法空觀智。故斷法執。方入真觀。故釋論云。執
著皆無。於其勝義。證現觀故。第四論云。由於現前住
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此中
有頌。現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別。得最上菩
提。論釋曰。謂加行分別智轉時。如理作意。住一切定
心。諸相作意。分別皆斷。斷分別故者。謂於現前色等
現住。及骨鏁等定所安立。一切所緣。諸境界相。皆不
作意。無所分別。由無分別。方便能入。若異分別。終不
能入現前自然住等。攝云。斷分別言。而通一切分別
之法。若隨別說。是忍一位。能觀之智。此即勝障入初
地障。入初地時。自滅名斷。問何以復須斷此忍位分
別智觀。答此忍雖離能所分別法執。然自有彼微細
分別。障彼初地無分別智。故須滅也。問何者為處。答
處者處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觀行。從彼所障。
名之為處。或此四障。是分別心所居之處。障即是處。
[001-0139b]
前釋依主。後釋持業釋。此此中總意。初二障彼厭小欣
大之行。後二障彼捨妄證真之行。故得障名。若能斷
智。即觀無相。及於三性。由證法空。及證無能所。斷分
別心。如次四智。斷彼四障。問於何地位。斷四障耶。答
於十信位。斷於初障。在十解位。斷第二障。在十迴向。
乃至忍位。斷第三障。在世第一。斷第四障。問何以然
耶。答十信位中。由離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所以
能斷初障。若十解位。由於大乘。離疑惑故。而得正解。
修菩薩行。所以能斷第二障。若十迴向。至忍位中。由
作遍計觀。遣所執故。所以能斷第三障。若在世第一
位中。由分別觀智。加行息滅。得成初地最上覺故。所
以能斷第四障也。問引三練磨。斷四處障。有何意耶。
答引四障來。釋成破執。兼說除疑。第一第三。即破執
義。第二即是破疑。其第四障。文便引來。然三練磨。有
對治義。亦乘便來。非以練磨除四處障。


疏今破此執是經者。明破執。意顯二乘非極者。破
執二乘果為極也。住二乘者等者。破菩薩執。以小菩
薩。執唯巳依大乘修行。可得成佛。巳住聲聞。不得作
佛。今說此經。住二乘者。且得作佛。故破彼執。


疏由此攝論二種者。彼中二乘作意。即執二果為
極。言我能然。餘不能爾。即諸小菩薩。執唯巳依大乘
修行。可得成佛等。名二種也。


疏諸疑離疑即是前破也者。前破疑中攝也。問此頓
漸二悟。執佛菩薩巳有分等。與破疑中何別。答執是
[001-0139c]
決定。疑則猶豫。故二有別。今且論破小菩薩。若依華
嚴。八地巳上諸大菩薩。且有煩惱。且無煩惱。無煩惱
者。現行巳伏。有煩惱者。謂貪求無上菩提。作意欣求。
而修行故。據此而論。非獨破小。然依此經。且說破小。


疏初彰記是經者。下彰記三。初標舉。次引證。後結
成。此初也。彰者明也。問過去十六子時。巳聞法華。下
經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既云聞一偈時。皆得成
佛。何言未為授記。答溜洲解云。自退入聲聞巳來。未
為授記。雖先為說。亦巳妄失。故下經云。我昔教汝志
願佛道等。故下經云下。引證。故此以前下。結成也。下
例如斯。不復繁述。


疏後彰行者行故者。且三。初標。次引。後判釋結成。
此初也。


疏故下經云一事故引者。文也。攝云。問若未先行。
今說令行。可名彰行。佛子心淨。即先巳行。如何得言。
今說法華。為彰行耶。答舉大先行。令復小者且慕行
之。舉勝引劣。冀令二乘。見賢思齊。且不違也。此經上
下。多有此妨。倣斯通釋。


疏要由修福慧功德者。判釋也。要由修福慧等者。
攝云。初之五句。如次配眷屬境界文字實相觀照般
若。並名因行。第六一句。即一乘果。由前五因。得此果
故。或云。初之兩句。明修福慧空有二行。次之四句。明
觀教理行果四種。雖云修行。未知如何可以修之。故
舉教等。令依修習。同本彰於行。何故說彼理教等耶。
[001-0140a]
答雖言於行。要在理等。若不因詮。行從何起。不知理
果。而何所欣。故說無失。因即七地等者。七地者。依瑜
伽四十九云。前之六地。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
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
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
究竟地。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未
發心位。名為種性。發心巳去。在於地前。名勝解行。入
於初地。名淨勝意樂。從離垢至遠行。名行正行。第八
地菩薩。名為決定。有三決定。一種性。二發心。三不虗
行。此第八隨在第三決定。第九地菩薩。名決定行。第
十地菩薩及佛地。名到究竟。第十因究竟。佛地果究
竟。四菩薩行者。一菩提分法行。二神通行。三波羅蜜
多行。四成就有情行。又問。七地既通因果。何故言因
即七地四菩薩行。答第七究竟。通因及果。因說七地。
理且無失。下隨所應等者。攝云。下文散廣。不可繁談。
今略敘之。示方隅耳。其七地者。如舍利弗等。在法華
會。未解一乘。未趣大乘。名種性地。或初發心。亦種性
地。經二萬劫。到十信故。分別功德品云。八世界微塵
眾生。發菩提心。觀音品云。八萬四千眾生。發無等等
心。此等並名勝解行地。分別功德品云。眾生得無生
法忍。天親釋云。而是初地。即是第三增上意樂地。又
云。菩薩得聞持及旋陀羅尼。即是第四行正行地。此
且一相而說也。又云。菩薩能轉不退法輪。即當第五
決定地攝。又云。菩薩得樂說辨才。即屬第六決定行
[001-0140b]
地。又云。菩薩能轉清淨法輪。即是第七究竟地中。菩
薩位攝。壽量且明三身佛果。即第七地果究竟攝。彼
等經文。下疏自說。四菩薩行。下且自明。


疏初利今得益故者。利今文二。初略釋意。第二辨
相。此初也。


疏此有二類證利者。下辨相中。初列。次辨。此初也。


疏果記利者益今者。下辨中。先標。次敘。此標也。會
二者。會二乘教行。歸一乘之理果。或云。總會二乘教
等。歸一乘教等。故稱會二。破二者。二乘執二果為極。
今說非極。令歸至極。此義至下一乘章說。蓋是靈山
一會。三根聲聞。授記作佛。即是利今。果記利也。攝云。
問授記何不在前彰記門攝。答前門攝談。而為記別。
後門別記。利益不同。故分二門。且無失矣。


疏方便品下者。下敘釋中。初經。後論。雖知六處示現
授記下是。自下科判。隨義略指。不能具列。智者當思。


疏經出六處示現授記者。意云。此六記中。有因法華
佛記。有不因非佛記。為有簡故。故言經也。


疏二者同記俱時與記者。攝云。問法明普明。二種
不同。何名同耶。答法普雖異。明名同故。故名同記。若
爾。善現名為名相。學無學等。名為寶相。相名同故。應
名同記。答經品不同。根性且異。不可為例。問品同性
等。即名同記。慶喜羅睺。性等品同。應名同記。答性品
雖同。名不同教。又云。滿慈一人。名為法明。餘名普明。
以少從多。總名同記。斯且無失。又云。慶喜羅睺。合名
[001-0140c]
同記。為欲簡別五百千二百等。故言後記。若言同記
便濫彼故。為言慶喜等。與五百等。同一記故。若言前
同記。後同同記且濫。故但言後記。


疏與天女記者。攝云。法師品中。言八部等。一切聞經。
皆與授記。據此文寬。得有天女。或但此經。通記之處。
即攝釋女。非𡱈一品。然准經文。無有天女得記之處。
不依上釋。論乃難通。學者當審。


疏初巳三及第五當知者。料簡也。問初二第五。理
則不違。第四一種。既不由聞法華。何名利今記也。答
然在於會。可言利今。


疏合四位益者。攝云。問前二位。為是此界。為彼方耶。
若是彼方。何開此經。現益之事。若此界者。經無明文。
以何為准。又復疏主。下釋彼文云。前二位彼土得益。
一何[矛*牟]𥍿。答准上下疏。疏有二意。一者。四位總此界
益。故判四位。總名利今。二者。前二彼界之益。經文形
勢。有此難准。故為二釋。又云。初之兩益。由聞彼佛說
法得益。後之二類。遙見地動獲益故。前後各二。別觀
文勢。初二似如彼方。審而長讀。俱為此益。前後皆有
娑婆世界言故。故皆屬此也。攝云。問四位之中。第二
第四。而云記者。何佛記耶。答為二釋。或即彼佛。或即
釋迦。文不明言。任情取捨。問彼佛者。何名現益。答由
聞法華。賴彼佛記。且名現利。問既得授記。何不屬彼
果記利中。答雖云得記。文不記為成佛之事。但可記
彼地位等事。故非屬果。
[001-0141a]


疏分別功德菩提心者。問既言得菩提。得何地位。
又復何非果現利攝。答論云。八生等得者。證初地菩
提故。此非得果。現生中證。故現證攝。問若是初地菩
薩。何故經中云摩訶薩。答地前菩薩。望未發心。及二
乘等。且名大故。又菩薩有五。一發心菩薩。十信巳前。
發厭生死。求菩提心。二伏心菩提。三賢中伏煩惱故。
三明心菩提。即初地上。證百法明門等。四出倒菩提。
八地巳上。離分段死變易故。五無上菩提。佛果位是。
今言得菩提。即第三門心也。餘義至文當釋。下皆例
然。


疏前之五記法華者。結判也。前之五記等者。即前
引論。六種記中。取前五記。是果記利。此二十五類等
者。天授品中有四位。分別品有十一位得證。一位發
心。并前為十六。藥王品下。有其九品。以九配前。成二
十五也。問如何靈山。安此多眾。答如無色界。共立毛
端。或可是佛不思議力。如真會等。或此等多眾。皆是
變淨土後。聞經得益。不同於穢。後二解好。又問釋迦
既是化身。如何獲益。乃是登地等菩薩。又資糧位。見
一四天下化佛。加行位。見一三千化佛。無見報身者。
哲答云。以三身相依。化即報法。不相離故。又地前見
報。且見化佛。若登地見化。且成報也。


疏利後者。自下有三。初標。次引。後總釋成。


疏散廗巳後皆是利後者。此標也。餘文可尋。不能
繁指。攝云。問他隨喜福尚無邊。自受持等。云何乃少。
[001-0141b]
答理實無限。若具彰陳。恐諸小智。心生狂亂。狐疑不
信。故般若云。我若具說。心即狂亂。是故略舉。隨喜猶
多。故智親聽。福不應冥。復有人問。佛在自說。可為利
益。滅後遺教。何成益耶。答只如先帝雖崩。遺制猶須
行用。厥父雖歿。告身且蔭子孫。所以佛之遺教。且有
利益。


疏初顯時者。下時文兩。一總略釋。二廣辨時。


疏諸佛設教大乘所攝者。略釋也。問此正明時。何
須說機。答將欲辨時。先須約教。教不孤起。必對其機。
機緣有殊。教分頓漸。由此方能識教時分。意云。由機
有異。時且不同。或云。此通解時機二別。前解為勝。如
勝鬘經等者。攝云。勝鬘說彼四實一權。為對決定四
種機故。頓教大乘者。即四乘中。大乘是也。一乘權者。
即彼經會以前說言。唯一乘者。是權說也。問彼經上
下。總無此言。何得以知一權四實。答直據顯文。彼似
非有。以理取教。之即非無。言四乘者。經云。攝受正法。


善男子。建立大地。荷四重任。乃至授以大乘。言一乘
者。經云。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
二乘四乘。不言隨欲方便。故明四實。一乘即言隨欲
方便。明說一權。若不爾者。隨欲等言。何所彰表。問隨
何意欲。說一無二。答法華等。隨不定意。說一無二。勝
鬘會之。云方便說。問若說一權。應唯三實。四中大乘
即一乘故。答唯說一乘。不立餘運。此佛權說。名之曰
權。非大體無。名為權也。四中大乘。對大根性。同餘三
[001-0141c]
乘。有所對器。故四名實。問四對定四。應器名實。一對不
定。隨性非權。答望自不定。是實非權。形四定性。故權
非實。如此經中所說一乘等者。攝云。問勝鬘說四同
重擔。即言四實一乘為權。法華說乘。同諸草木。且應
一權三乘是實。答法華本為不定聲聞。故說一實。下
因轉破。說三草木。而非本故。故非三真。理實各對定
性而言。且得言實。對望不同。故不相例。又云不同。以
不定聲聞。必捨小歸大。故一稱實。若爾。捨小歸大。大
得實名。身子捨大學小。小應名實。答不例。捨小歸畢
竟更學大。


疏古有釋言者。下廣辨時中。初古。後今。古中。初敘教
時。後定是非。


疏古有釋言等是者。法苑云。昔時有隱士劉虬。立
五時教。或有說云。真諦三藏立五時教。然菩提流支。
別作。文疏破之。真諦居梁。流支在魏。故知不是真諦
等作。先師云。齊朝時人。年二十八。為當陽令。二十九
為南郡亟。南郡荊州是。丞今之司馬。年三十三棄官。
居武都山。立教有二。一頓。二漸。頓如華嚴等教。漸復
有五時七階差別。言五時者。一佛初成道。為提謂波
利。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二佛成道後。十二年中。說
其三乘差別教門。如次應知四諦因緣六度。未說空
理。三佛成道十二年後。於三十年。說空宗般若維摩
思益。未說一乘破三歸一。四佛成道四十年後。於八
年中。說法華辨一乘義。破三歸一。未說佛性。明佛常
[001-0142a]
住。五將滅一且夜談涅槃。皆有佛性。說身常住。是了
義教。七階者。第二時中。別開三乘。即為七地。親撿劉
註經。不見此之說。應別製造。有如是明。因此略明。古
來諸德。立時不同。一後魏菩提流支。唯立一時。所以
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等。二北梁曇無讖。立二種教。
所謂頓漸。頓如楞伽等。為諸菩薩上根性說。漸者始
從鹿苑。終至雙林。藉淺至深。故即同其半滿二字。三
梁朝真諦。立三時教。佛成道後。七年巳來。名轉法輪。
七年巳後。四十八年巳來。名照法輪。即般若等。自此
巳後所說諸法。名持法輪。即解深密等。四隋朝笈多。
立四時教。一四諦教。即小乘經。二無相大乘。即般若
經。三法相大乘。即楞伽等。四觀行大乘。即華嚴明賢
聖行位故。五唐朝波頗三藏。立五時教。一四諦教。二
無相大乘。三觀行大乘。四安樂大乘。即涅槃經。說常
樂我常。五守護大乘。即大集經等。佛遣諸佛。守護國
土等。


疏唯說三乘有行之教者。攝云。總對三乘而說。於有
三乘。各依自乘所觀觀行差別。而為有也。


疏說彼三乘同行空教者。攝云。對彼三乘。總相說空。
三故悟異。二乘達我空。菩薩雙悟。


疏此中猶未佛性者。指壽量品我在靈山等。此略
明常住。不如涅槃分明顯說常住佛性。金剛之身。不
可壞故。故涅槃云。若有人言。如來之身。是無常者。云
何此人。舌不墮落。又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
[001-0142b]
諸佛亦常等。


疏乍觀可爾理即不然者。下覺愛破也。初且總非。後
按文難。此初縱奪非也。乍觀可爾。且縱許。理即不然。
即奪破。


疏提謂經說教也者。按文難也。初至名曰密成。是
按教文。云何但言第一唯是世間教也者。正難也。宣
律師感通記云。即摩伽陀國。向北一千餘里。有國名
縛唱。有處說此䓗嶺。東向五百里。有一長者。名曰提
謂。與五百人。南海採寶。迴過摩伽陀國。去上茅城六
十里。近伽耶城。忽然雲霧暗天。風雷九十起。時提謂
等。不知所由。有善卜者。云是樹神。遂將[麩-夫+少]蜜。而共求
之。樹神知來。化作一人。於路而立。謂提謂曰。汝何所
之。提謂二人。具陳上事。樹神答曰。神者我是。問曰。何
故為穴。神曰。有迦毗羅國淨飯王子。捨國出家。於苦
行林。六年修道。在我樹下。成等正覺。號之為佛。長者
根熟。聞佛名巳。心生歡喜。樹神語曰。佛成道。未有供
養。汝之[麩-夫+少]蜜。可將奉佛。提謂遂即却報餘人。聞悉隨
喜。俱至佛所。樹神教令。達佛作禮。却住一面。奉佛[麩-夫+少]
蜜。佛便受之。與受三歸。并為廣說三歸功德。聞巳。發
菩提心。佛便為記。號曰齊成。若准文引普曜經云。曰
密成。有本齊成。傳寫者謬。問佛初成道。未有法僧。云
何為彼提謂。受三歸耶。答提謂見佛。佛為佛寶。三歸
功德。名為法寶。僧雖現無。令歸未來。故歸三寶。或依
一體。佛即收三。若據律中。有二賈人。來至佛所。為授
[001-0142c]
二歸依。


疏先懺悔吾我本淨者。先懺悔彼等者。攝云。問佛
適成道。法猶未唱。何得有謗法之𠍴。而言悔耶。答罪
通過現。佛示令悔。四大本淨等者。攝云。悟四大等本
唯真理。離於妄執。故名本淨。但申正解。非者不敘。又
攝云。按覺愛難五時教。引提謂經云。四大本無。乃至
六塵本無。又云。吾我本淨。是人無我。即此備明二空。
窮宗之記者。准此疏主。取意而談。本無本淨。義同文
異。或經有異。故不相違。悟四大等。明法空理。吾我本
淨。明悟生空。疏本言五。而筆誤也。又五我本淨者。即
五蘊是。若爾五我五蘊何別。答依他遍計有別。謂諸
外道。妄執五我事等。世尊為破此妄執故。說其五蘊。
不能了蘊是眾緣生。妄執為實。若能證知本唯真理。
名之為淨。同既有四大本淨。何不有四我本淨。答外
道多執內蘊為我。故不說之。或言五蘊中。即攝四大。
故不別說。若爾者。言色蘊時。即攝四塵。何須別立四
大淨耶。故前解勝。得不起法忍者。准仁王及大般若。
忍有五種。各各有三品。一者伏忍。地前三賢。為三品
故。二信忍。初三地證不壞信故。三順忍。次三地順二
乘觀故。四無生忍。次三地分段煩惱更不起故。名不
起法忍。五寂滅忍三品。第十地及等玅覺。得柔順忍
者。攝云。准仁王經。四五六地。名為順忍。相同二乘順
無生故。依佛地經。唯第六地。名為順忍。論自釋云。隨
順無生法忍故。問何乃不同。答仁王總約近遠得名。
[001-0143a]
佛地唯依近順名順。問柔者何義。仁王佛地。何無柔
言。答柔者調柔。我見若存。是非等起。不名調柔。四地
永亡。故得柔稱。又此三地。能斷害律。羸劣隨眠。得名
柔也。廣略不同。故諸教異。三百龍王。得信忍者。攝云。
按仁王經。初二三地。得不壞信。相同世間修絕或修。
總名信忍。而言龍者。化相而言。實大菩薩。故華嚴云。
何阿耨池龍。出水洽濟瞻部洲人。皆大菩薩。若不爾
者。豈畜生身。有得聖耶。若許。便違一切聖教。自餘天
等至道意者。十信巳前。發大乘心。然尚未入十信位
中。且可即是十信初心。十億天心至十善者。十信善
位中。有上中下三品。十善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
善鐵輪王等。提謂長者滅三界苦者。既入初地。或是
八地。便受變易。更永不受三界分段生死苦身。故言
滅三界苦也。即是初地或八地者。謂經自言滅三界
苦。即是出分段死。入變易生。經中為無悲智二言。故
置或字。提謂若是智增。即是初地。若是悲增。即是八
地。由此不定。故疏云或。


疏云何但言世間教也者。上總引文。今正為難。難
意云。然提謂經。或得不起法忍。乃至或授成佛記。據
斯此義。皆為菩薩。云何乃言。第一唯是世間因果教
也。


疏但為此日法輪方名轉者。攝云。此釋外難。外難
意云。為提謂等。說法之日。有得坐者。何不當即名轉
法輪。至五比丘。始名為轉。答意如文。問經文自言。提
[001-0143b]
謂等眾。得果大小。各各不同。何故不名三乘同觀。答
但言果別。不說同觀。問五比丘時。豈說同觀。答即下
所引。大般若之轉四諦。是同名同觀也。溜洲云。法輪
有二。一化漸悟。二被頓悟。三七日後。名轉法輪。據化
漸悟。若依頓悟。初七日等。且得名轉。若不爾者。如何
得言。佛所施為。無非法輪。總有二義。三乘同觀。二一
座成坐。故得名轉。故云。三轉法輪於大三千。攝云。法
輪有二。一者同行。同觀四諦理故。二者別行。三乘觀
境。得果名別。三七日後。名轉法輪。據通行說。若言凡
所施為。並名法輪。依別行言。且不相違。


疏次第二時教。此牒起也。


疏覺愛難云有教者。此正破中。初按文。後云何乃言
下正難。覺愛者。菩提流支。此云覺愛。大般若云。佛在
鹿野小者。此文即當第三七日三乘之人。同觀四諦。
若爾何故解深密經云。佛初一時。在波羅痆斯仙人
墮處。唯為發起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彼此
俱是大乘。一三得益。何乃乖返。答曰。據理。初轉法輪。
三乘俱益。正為聲聞。傍兼中大。深密據正。說利聲聞。
般若通其傍正故談。三乘得益。正傍別說。且不相違。


疏是知一雨先後者。上巳難竟。下申自義。兼及釋
成。是知一雨普潤稟教不同者。此述自義。不可說佛
教必有先後者。此返釋也。意云。佛所說法。猶如一雨。
受潤有殊。不可定判佛教先後。


疏今依古義正者。自下敘今。先破。後釋。此初也。今依
[001-0143c]
古師。覺愛且破初二兩時。自餘三時。且如彼破。乍雖
可爾者。縱詞。理即不然者。奪意。


疏依今新經三時者。下釋中。先略舉。後廣引文。此
略舉也。然此意者。若頓悟之教。唯有一時。以大機不
從小發故。若漸次之教。即有三時。以從小至大乘故。


疏解深密經者。下廣引三。初引諸教。次會通。後結成。


疏依於三性性巳者。三性者。唯識頌云。由彼彼遍
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
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釋曰。就二
頌中。初一頌解遍計性。次半頌解依他。後半解圓成。
言遍計所執性者。周遍計度。故名遍計。謂由虗妄。分
別執彼。若我若法。自性差別。總名遍計。言依他起性
者。謂三界心。及心所等。依他眾緣。而得起故。此性非
無。名依他起。如外種子。託眾緣生。且名依他。言圓成
實性者。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言
三無性者。唯識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
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
遠離前所執我法性。釋曰。即依前三性。立三無性。依
遍計所執。立相無自性性。依依他起性。立生無自性
性。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自性性。問云何依三性。立
彼三無性。答唯識論云。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
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依次依他。立生無
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
性。非性全無。依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
[001-0144a]
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如太
虗空。離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言皆是遍計所
執性巳者。謂於三性。說三無性。總是遍計所執性。問
何以說三無性皆是遍計。答說三無性。是佛密意。說
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義。謂後
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
自性。此即名為遍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有
及無。總說無性。上且略敘所要。廣如唯識所說。


疏毗濕傳藥者。攝云。此云有功德藥。有言此云天馬
耳。形如乾薑。攝云。取前為正。一者名寬。二者疏主。三
藏門侍。相傳非謬。此意說云。於諸丸散湯等之中。若
置此藥。令餘諸藥。功能轉勝。於一切教。置此三性。了
義云經。義乃顯了。餘喻准此。


疏波羅痆斯者。攝云。此乃河名。義無相當。故不制也。
問唯菩薩念佛三昧經云。波羅奈城。云何名河。答城
從於河。立名無失。


疏仙人墮處者。攝云。按婆娑云。昔時有王。將諸婇女。
在園遊觀。有五百仙人。乘空而度。見巳墮落。因立名
焉。問瑜伽深密。文既言墮。為同小部。為取大乘。若同
大乘。何乃言墮。答為二釋。隨轉理門。文言墮故。二依
大乘義。墮者即是住之異名。


疏總密說有有其何性者。然第一時。但總密意而
說言有者。其有依他圓成。有其遍計。不的言有何性。
故云然也。
[001-0144b]


疏總密說空且空何性者。此第二時中。但總密意。
即說言空。不的言空。空其何性。為空遍計。為且依圓。


疏有為無為為空者。依他圓成二性為有。依他即
有為。圓成無為。其遍計性。我及我所。體性是空。如空
華等。


疏轉照持者。轉四諦法。置他身中。含生解故。說般若
空。合以智慧。照破有執。明非空有。意除滯著。方何任
持。以為究竟。


疏涅槃亦言如是者。攝云。問按涅槃經。初醫服乳。
喻於外道。客醫斷乳。及後教服。皆譬如來。如何有教。
同於外道。經言初醫。性復頑囂。且後不知病起根原。
復不善解風冷熱病一切諸患。豈我世尊有斯過耶。
答慧日論曰。此對外道執有我。為破此有。令入人空。
且密說人空。義顯為小。初說法有。次破法有。密說法
空。涅槃會中。方為顯說。除外道執有故說空。除聲聞
執空故說有。以聞佛性。非妄計我故非有。有常等故
非空。合第二時。攝釋有破。然今疏之取意而立。智者
當思。復有釋云。初醫服乳多死者。喻凡夫外道著我。
沉淪。不服皆差者。喻二乘無我。出證涅槃。後和藥服
者。雙對凡夫及二乘等。對治凡夫妄執有我。須說無
我。對治二乘執無我理。須說有我。此言我者。即是大
般涅槃。樂淨常我。故中百論偈云。諸佛或說我等。


疏若以偏圓不相違者。此下初判。次遮。後會。若以
偏圓等者。判釋也。從小向大。教有三時。非如古師。一
[001-0144c]
五時等偏圓者。小乘名偏。大乘名圓。從小向大。名依
偏圓。非一五等者。一謂覺愛。五謂劉虬。意云。若依偏
圓。教有二別。非一五等。不可難等者遮難。難云。若教
定三。何故經言。一雨普潤。三草不同。既言一雨。故知。
教但有一。何得立三。其頓悟之機至不相違者。會通
也。一果之證者。攝云。不證小果。唯取大乘。名一果也。


疏此經三周此經者。自下先總判釋。後為顯第三
時下。結成也。


疏後顯機者下。顯機中。先引教文。後總判釋。前中五
類。一明一機有二。涅槃法華。二說兩機有三。善戒地
持攝論。三顯三機有二。且法華涅槃。四彰四機且二。
般若勝鬘。五論五機。文有三別。所謂楞伽莊嚴瑜伽。


疏依涅槃大乘性者。下明一性。初引文明。後彰所
為。此初也。


疏此經既說教被彼性者。此彰所為。且有本云。初
彼大乘根性。


疏然性有二作佛者。將明根異。先標種性。後方辨
釋會違。然性有二等者。釋也。如下自明。不能預舉。前
皆有之等者。釋會也。前皆有之。後性或無者。辨釋。意
云。前之理性。一切凡聖。悉皆有之。若四智菩薩行性。
有無不定。故置或言。言談有藏無說皆作佛者。會違
也。然涅槃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得成佛者。意云。
有行性者得成。非唯理性亦成。若爾。何名一切皆成。
答談其有者藏隱無者。故稱一切。即少分一切。非言
[001-0145a]
一切有無性等皆得成佛。又云。談有理性藏無行性。
故言皆作佛。前解應正。智者當思。


疏依善戒經無性也者。下明且性。文三。善戒地持。
合一處說。於中。初引。後被。此初也。六處殊勝者。此出
無漏種性之體。無始者顯法示義。六處殊勝者。謂十
二處中。第六意處。攝第八識。其識含藏本有無漏種
子。此無漏體是殊勝。此第六意。六中數。故言六處。更
有餘解。不及此釋。廣如唯識疏。


疏此被有性非被於無者。此彰所為也。


疏依有非無勝劣異故者。下皆文三。初標。次引。後彰
所為。下皆例然。學者當悉。此初也。問此下皆先標起。
何故前引善戒地持。答云。作者隨時。不可齊一。然下
標文。不過依有。非無勝劣有異。有無俱彰。大小類別。
依同非異。以別攝通。通別類異。現當非有等。若准攝
釋。總先通解。今各至文而辨。庶使新學易知。依有非
無勝劣異故者。下引攝論。依有性說。不依無性。以菩
薩聲聞皆是有性。菩薩為勝。聲聞名劣。此且應言。依
同非異。文略不言。


疏天親攝論智力者。引文也。十力有根上下智力
者。佛能觀知。觀所度生。根有上下。故佛智力。有上下
也。上者菩薩。下者聲聞。


疏依有非無就別者。標也。依有非無。如前無別。依
異非同者。二乘別說。不一處明。故言非同。以通就別
者。三乘別明。不說不定。即以不定。就別而論。
[001-0145b]


疏遠塵離垢者。攝云。論有二釋。一云。由見所斷諸煩
惱纏。得離繫故。名為遠塵。由彼隨眠。得離繫故。說名
離垢。二云。以現觀時。有麤我慢。問無間轉。名之為塵。
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緣平等。即彼斷滅。故說遠塵。
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故說名離垢。


疏有無俱彰攝通者。有性無性俱明。故言有無俱
彰。菩薩為大。二乘為小。故云大小類別。二乘合說。而
不別明。故言依同非異。三乘別明不說不定。即以別
性。而攝通性。故云以別攝通。


疏涅槃經言一闡提者。彼經二十四云。初病者。謂
定壽命。是人巳於無量世中。修三品善故。如鬱單越
人壽命千年。次病者。是義云何。善男子。如是之人。命
雖未盡。有九因緣。能夭其壽。一知食不安。即反食之。
二多食。三宿食未消。而復更食。四大小便利。不隨時
節。五病時不隨醫教。六不隨瞻病教勑。七強耐不吐。
八夜行。以夜行故。惡鬼打之。九房室過差。以是因緣
故。若遇即差。不過不差。後病者以命盡故。初喻菩薩。
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諮受深法。若不遇者。悉當成。何
以故。以能發菩提心故。次喻二乘。若聞善友諸佛菩
薩所說深法。發菩提心。不值不聞。則不能發。後喻闡
提。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
離。一闡提心。以斷善故。不能發心。若能發心。則不復
名一闡提也。攝云。問四依菩薩。供佛極多。獨覺之人。
自然悟道。何言菩薩不遇疾療。二乘要值。方得病療。
[001-0145c]
答言遇不遇。約始發心。不障後時得奉多佛。聲聞必
出得遇無違。麟角一人。望遠且遇。或從多分。理且無
爽。問准何得知。菩薩不遇。亦能發意。若瑜伽論云。菩
薩四緣。而能發心。四緣下當自引。至時檢敘。


疏依有非無通別類異者。依有非無者。如前巳說。通
別類異者。通謂不定性。別謂三乘性。


疏雖未證入正性離生者。攝云。正性有二義。一者涅
槃。二者聖道。見所斷惑。為眾惑本。猶如生食。為眾病
本。名之為生。聖道能斷。名為離生。又大般若三百七
十八云。以何為生。以何為離。佛言。菩薩以一切有所
得為生。以一切無所得為離。又四百八中。以生食等。
而為喻也。問何故前釋般若不同。答前依瑜伽對法
等論。通三乘釋。般若唯依菩薩以明。望義異也。意云。
不定性人。雖未入見道。離彼煩惱。聞此法巳。皆發道
心。或離生者。即離異生性。此解且善。智者應思。


疏諸論雖說離生者。攝云。有迴心巳。即受變易。有
未受者。論據即受。說聖迴心。經依未受。故言未入。正
性離生者。此人雖曾行二乘行。未得小果。聞大乘經。
即發菩提。意云。此不定性人。未得小果。而即迴心。既
是凡夫。未得無漏。所以不能即受變易。若准此義。前
解漸悟二師之中。後師為正。問如有一類。具三乘性。
先不發心。不修二行。而頓求大者。此人為是頓悟。是
名漸悟。為是定性。為不定性。此義應思。有解云。雖頓
修大。仍是漸悟。不定性收。以有二乘種性故。今解不
[001-0146a]
然。是頓悟攝。仍名不定。不修二行。如何名漸。問豈諸
聖者。受變易巳。方始迴心。而言今說不受變易。巳迴
心者。答得聖迴心。即受變易。非謂受變易巳然始迴
心。問其變易生。為一度受。為復多耶。答非一。謂聖者
迴心巳去。欲擬長時修道。願我所有。無漏資本。招生
之業。令得十劫二十劫等。隨短長分限。時既滿巳。更
當如是發願。乃至成佛。


疏此經被彼定性者。大乘定性。謂發阿耨菩提心。
小乘定性。即遠塵離垢。問何故般若唯約有性。不言
無性。答據入聖者。而辨乘性。故無無性。且依是說。然
未盡理。何者。今但對緣而說。所以故無。或可前說且
得。


疏有無雙彰以通從別者。准前思擇。


疏又勝鬘經授以大乘者。汎明重擔。總有四種。一
凡夫以妻子為重擔。二前三果人。以愛結為重擔。三
二乘無學。以變易為重擔。四菩薩以所化眾生。而重
擔。今明菩薩荷負四生如大地者。地有二義。一普遍
義。即喻菩薩遍六道化。二堅固義。即喻菩薩化眾生
時。逢難不退。四喻者。攝云。相傳總有三釋。一云。大海
最重。以喻凡夫。諸山次輕。喻於聲聞。草木轉輕。喻於
緣覺。眾生最輕。喻於菩薩。准此依障輕重為喻。二云。
海喻菩薩。理性深廣。山喻獨覺。樂處寂靜。神通稍高。
草木喻聲聞。得涅槃巳。後報盡故。眾生喻闡提。但有
人天生得善根。力漸微小故。喻理如是。然文不次。三
[001-0146b]
云。海喻闡提。生死無盡故。山喻聲聞。諸見不動故。草
木喻獨覺。神通之障。執輕小故。眾生喻菩薩。二障執
輕小故。教理行果。義非邪妄。名之為正。體苞軌持。目
之為法。攝者苞含。受謂領納。證法在心。名為攝受。無
聞者。無聞熏習。法爾無漏。非法者。非聖法器。


疏依有非無非有者。依有非無。通之與別。且如前
說。依有非無者。謂無性中。大悲菩薩。此經亦被。不可
言無性也。所以故言。依有非無。現當非有者。無性之
中。有二種人。一現非有。即焚燒善根。二當非有。大悲
菩薩。亦有本言依有及無。以焚燒大悲。同是無性。故
言及無。


疏佛盡一切眾生眾生故者。然有解云。而眾生界。
無有盡期。菩薩願心。未可成佛。但以依他因緣道理。
三祗劫滿。自然果圓。雖得佛果。以願力故。常在生死。
故度眾生。以不捨眾生故。故言菩薩常不入涅槃。維
摩經云。雖得轉於法輪。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
行。又菩薩不同二乘入於涅槃。何以故。一以知諸法
本來涅槃。二不捨一切諸眾生故。有期二義。所以不
入。非謂不成佛故。名不入涅槃。請智者思之。


疏有無並說畢無者。現斷畢無。此無性有二。一現
斷即蹔時。二畢無謂畢竟無因。餘者可見。


疏第五有二種謂無因者。攝云。按莊嚴論第一云。
一向行惡行。普斷諸白法。無有解脫分。少善且無因。
釋云。無般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有二。一者。時邊
[001-0146c]
般涅槃法。二者。畢竟無涅槃法。時邊法者。有四種人。
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分
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法者無因故。
彼無般涅槃性。謂此但求死。不樂涅槃。因此便明無
性差別。然闡提有三。一者一闡提。此云愛樂生死。愛
樂生死故。二阿闡提。此云不愛樂。謂不愛樂涅槃故。
三阿顛底迦。此云畢竟。畢竟無成佛義故。此三闡提。
及智增菩薩。應為四句。一因成果不成。大悲菩薩。二
果成因不成。謂時邊人。三因果俱不成。謂畢竟人。四
因果俱成。謂智增菩薩。


疏依有及無通別類異者。當成不成者。攝云。當成
不成。並同無性。當成有三釋。此一釋之法。所謂菩提。
此當成法。而不得成。是以結名。當成不成。餘文准前。
問何故楞伽第五。無性無畢竟耶。答此約證法而說。
或大悲菩薩。在第五中。與此同明。故無畢竟。何以故。
俱名無性。不可一有一無。故不取也。前解為勝。問上
來引文。言同異者。依何而說。答同者。約二乘同斷惑
障。同證生空理等言異者。據利鈍劫數神通說法等。
攝云。問上所引教。根器不同。各何所以。答依有無通
別等者。是釋所以。雖有斯釋。終未離難。難云。何故依
彼。無有等性。一五等別。實理解者。教所被器。器類不
同。故一五等。種種有異。何乃須責。


疏若以一乘經也者。此總別釋。非說一乘之處等
者。三周說法。是正一乘。流通巳下。即是非之處。謂莊
[001-0147a]
嚴品中。傍利聲聞。居流通分。此即重釋前所引文。又
云。此意非是。但說一乘之處。要被聲聞。今言被者。以
會中有之。非要一切。此後解審。


法華玄贊決擇記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