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93 金剛經心印疏-清-溥畹 (master)



No. 505-A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科
大清 欽賜雲南法界寺講經廣陵沙門溥畹述




* 此經科分為

* 一序分

* 一通序如是
* 二別序爾時
* 二正宗分

* 首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妙用

* 一善吉請益

* 一請益之儀時長
* 二請益之辭

* 一讚益而白
* 二正請世尊
* 二如來許示

* 一印讚許說佛言
* 二領旨復請唯然
* 三正為開示

* 一明降住其心

* 一略示降住

* 一略示降心離相佛告
* 二略示住心無住複次
* 二廣詳降住

* 一約佛法廣釋降心離相

* 一佛身離相

* 一正明離相須菩提至即見如來
* 二兼示殊勝

* 一善吉疑問須菩提至生實信不
* 二如來誡說

* 一誡答佛告須至以此為實
* 二說勝

* 一能信人善根殊勝當知是至無量福德
* 二所信義離相殊勝

* 一順釋所以何以故至無非法相
* 二轉釋所以何以故至眾生壽者
* 三結成離相是故不至何况非法
* 二果法離相

* 一如來雙審須菩提至所說法耶
* 二善吉雙對須菩提至如來可說
* 三承上雙釋何以故至而有差別
* 三引事况勝

* 一引事須菩提至說福德多
* 二况勝若復有至即非佛法
* 二約聖果廣釋住心無住

* 一歷明無住

* 一小乘聖果

* 一泛論

* 一見道位須菩提至名須沱洹
* 二修道位

* 初二果須菩提至名斯陀含
* 次三果須菩提至名阿那含
* 三無學位須菩提至眾生壽者
[001-0814a]
* 二確證世尊佛至阿蘭那行
* 二佛所得法佛告須至實無所得
* 三菩薩莊嚴須菩提至是名莊嚴
* 二正明無住是故須至而生其心
* 三喻明無住須菩提至是名大身
* 四較量顯勝

* 一較量須菩提至甚多世尊
* 二顯勝

* 一略持人處勝

* 一人勝佛告須至勝前福德
* 二處勝復次須至如佛塔廟
* 二廣持人處勝

* 一人勝何况有至希有之法
* 二處勝若是經至尊重弟子
* 二彰般若妙用

* 一善吉請名爾時須至云何奉持
* 二如來垂示

* 一出名教持

* 一正標佛告須至汝當奉持
* 二重釋所以者至若波羅蜜
* 二即事顯用

* 一彰般若離相用

* 一說法離相須菩提至如來無說
* 二依正離相

* 一依報須菩提至是名世界
* 二正報須菩提至三十二相
* 三顯示經功須菩提至其福甚多
* 四聞義述解

* 一當機伸解

* 一解自聞希有爾時須至如是之經
* 二歎他聞希有世尊若至說名實相
* 三明後聞希有世尊我至即名諸佛
* 二世尊印述

* 一印證

* 一總印佛告須至如是
* 二別證若復有至甚為希有
* 二述成

* 一約法述成

* 一就智度述成何以故至一波羅蜜
* 二就忍度述成須菩提至辱波羅蜜
* 二約人述成何以故至無壽者相
* 五結成離相是故須至三菩提心
* 二彰般若無住用

* 一正明無住

* 一不住六塵不應住至如是布施
* 二不住人法如來說至即非眾生
* 三結顯真實

* 一正明真實須菩提至不異語者
* 二轉釋真實須菩提至無實無虛
* 二舉喻顯用

* 一舉喻

* 一喻住則不妙須菩提至即無所見
* 二喻不住方妙若菩薩至見種種色
[001-0815a]
* 二顯用

* 一生福用

* 一自利福須菩提至無邊功德
* 二利他福

* 一略說福須菩提至上乘者說
* 二廣說福

* 一正明廣說功德若有至三菩提
* 二反顯樂小不能何以故至為人解說
* 三結指經處當供須菩提至而散其處
* 二滅罪用

* 一正明滅罪妙用復次至三菩提
* 二兼顯經功妙用須菩提至所不能及
* 三總結經功妙用須菩提至不可思議
* 次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
* 三流通分○




* ○次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

* 一正明菩提無法

* 一當機躡問爾時須至降伏其心
* 二世尊直答

* 一躡前住降無法佛告須至即非菩薩
* 二正明發心無法所以者至菩提心者
* 三分示因果無法

* 一約果

* 一得果無法須菩至三菩提
* 二得記無法須菩提至釋迦牟尼
* 三轉釋無法

* 一法釋

* 一正釋無法何以至三藐三菩提
* 二釋法非法須菩提至名一切法
* 二喻釋須菩提至是名大身
* 二約因

* 一明度生無法須菩提至無壽者
* 二明嚴土無法須菩提至是名莊嚴
* 三明達我無法須菩至是菩薩
* 二直顯般若本體

* 一審示

* 一約知見圓明

* 一示佛見圓見須菩至有佛眼
* 二示佛知圓知須菩至不可得
* 三示實福非福

* 一明有實非多須菩提至甚多
* 二明無實乃多須菩至福德多
* 二約色相言說

* 一示即色非色須菩提至具足色身
* 二示即相離相須菩提至諸相具足
* 三示即說非說須菩提至是名說法
* 三約眾生非生

* 一當機起疑問生爾時
* 二如來决答非生佛言
* 二直顯

* 一善吉呈悟須菩提至無所得耶
* 二如來印證佛言如是如是
* 三正顯本體

* 一自性平等

* 一本無欠餘須菩至三菩提
* 二本無高下

* 一直示平等復次至三菩提
* 二轉釋平等以無我至是名善法
* 三引事顯勝須菩至不能及
* 二諸相平等

* 一約生佛以顯平等須菩提至是名凡夫
* 二離空有以顯平等

* 一離有見須菩提見如來
* 二離空見須菩提至斷滅相
* 三較福勝
[001-0816a]

* 一較勝須菩至福德故
* 二論福

* 一當機問福須菩至受福德
* 二如來答福須菩至是故說不受福德
* 三無去來以顯平等須菩提至故名如來
* 四非一多以顯平等須菩提至貪著其事
* 五即諸見以顯平等須菩提至名壽者見
* 三通結始終心法須菩提至是名法相




* ○三流通分

* 一示勸流通

* 一示通經益須菩提至其福勝彼
* 二示通經法云何至如是觀
* 二正結流通佛說至奉行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科
[001-0817a] No. 50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卷上
大清欽賜雲南法界寺講經廣陵沙門溥畹述


將釋此經。義啟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教分攝。三
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顯示宗趣。
七部類處會。八傳譯時代。九總釋名題。十別解經
文。


○一教起因緣



葢聖人設教。必有由致。非無故而然也。故曰。因緣
若至。其理自彰。良有以焉。然則因緣亦有總別。一
總者。謂佛聖教。無非酬因酬請。顯理度生。即我如
來住世四十九年。始自鹿苑。終至金河。於其中間
三百餘會。或時談性。或時論相。或時道有。或時說
空。諸有所作。常為一事。故法華云。諸佛出世。無非
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一大事者。即開
示悟入一切眾生佛之知見者是。此諸教之總因
緣也。二別者。謂諸教因緣各有不同。故名為別。若
據本經。別有十種。一欲破外道諸邪見故。二欲迴
小乘令入大故。三令權位不迷空故。四令悟明二
諦。證入中道。生正見故。五顯佛勝德。生淨信故。六
欲令發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薩深廣行故。八令
斷一切深重障故。九令得菩提無上果故。十流傳
[001-0817b]
後代。益眾生故。由此因緣。故起斯教也。


○二藏教分攝



葢佛之法。不出三藏二藏。四教五教。十二分以收
攝之。言三藏者。一修多羅。此名契經。二毗柰耶。此
名調伏。三阿毗曇。此名對治。言二藏者。一聲聞藏。
二菩薩藏。若論所攝。此經於三藏。正屬經藏。兼通
律論。以戒生淨信故。論詰辯析故。於二藏中。正屬
菩薩。亦兼聲聞。以激小回心故。言教攝者。西竺東
夏。古今高宿。判教多途。始自後魏菩提留支。判一
音教。次後則有一十八家。各有理據。莊嚴聖教。難
以枚舉。於今海內。唯有二宗。一天台四教。所謂藏
通別圓。此正別攝。兼亦容三。不定回心故。揚大抑
小故。離即俱非故。二賢首五教。所謂小始終頓圓。
此經始教正攝。餘四亦通。以離相見佛。乃終頓義。
餘二如前。十二分者。即九小三大通相。十二分教。
兼正可知。故不繁述。


○三義理分齊



如來接物。不無文言。既落文言。則有義理。義者。文
之實也。理者。言之主也。又義者。相也。理者。體也。葢
聖人之言教也。義以析之。理以統之。理雖是一。而
逐機遂有淺深。義固多方。而歸理則無別體。是則
諸經義理既有淺深。而欲明經旨者。若不辯別。何
以知其分齊所詣乎。然約法本末生起。顯分齊者。
依起信論。有五重淺深。亦不離前五教。但此則從
[001-0817c]
深至淺。彼則自淺向深。故不同耳。
初唯一心為本
源。即一真法界。該四法界。此圓教分齊也。
二依一
心開二門。即該二教。一者心真如門。所謂心性不
生不滅。即頓教分齊也。二者心生滅門。所謂如來
藏。與生滅和合。名阿賴耶識。即終教分齊也。
三者
依此識明二義。一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
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動等。
四依後義
生三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二依動故能見
名轉相。三依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
五依最後生
六麤。一智相。二相續相。即始教分齊。三執取相。四
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三四。小教分齊。
五六。人天分齊也。
若於此五中。定本經分齊者。正
屬始教空門。空理。如離相見佛。大身非大身。色相
非色相等。然辭雖正演空門。而義實兼含終頓圓
也。以始義初彰。一一空諸所有。終義許凡有心者。
皆可作佛。頓義一念不生。圓義不可思議。而餘一
一激小。令生恥慕。與大同途。此大槩之分齊也。


○四教所被機



教。乃聖人示下之言。機。即九法界所被之機。然則
有通有局。通則普利三根。局則不無揀別。設以局
論。此經正被菩薩。以經云。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
發最上乘者說。若復有人。得聞此經。信心清淨。即
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則為荷擔
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此經唯被大機。
[001-0818a]
然於義求。亦兼凡小。何謂。以此經雖屬大乘。若不
兼利。則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恐成虗語。而經中亦
談胎卵濕化。十種類生。以及小乘四果名目。於結
經處。且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
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以
是故知兼被小也。


○五教體淺深



所謂教體者。亦有能詮所詮。能詮體者。即音聲語
言。名句文身。故楞嚴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者是也。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身者。文即是字。能
為名句。二所依故。若以本經而論。則首從如是。終
至奉行。皆為能詮之教體也。所詮體者。即無住真
心。實相般若是也。以眾生日用而不知。大覺悟之
而為說。能所并釋。合為教體。故知此經能詮所詮。
皆深而非淺也。


○六顯示宗趣



言宗趣者。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若據本
經。顯宗示趣。則有總有別。總者以三種般若為宗。
三德秘藏為趣。別則有三。一教義。謂文字般若為
宗。實相.觀照為趣。二理智。以真空妙理為宗。實相
般若為趣。三因果。以發菩提心為宗。證涅槃果為
趣。斯則略示本經之宗趣也。


○七部類處會



此般若經。名雖八部。約類有十。一大般若六百卷。
[001-0818b]
二放光三十卷。三摩訶三十卷。四光讚十卷。五道
行十卷。六小品十卷。七勝天王所說七卷。八仁王
二卷。九實相一卷。十文殊所說一卷。皆本部之同
類也。處會者。即四處十六會。一王舍城鷲峰山七
會。二給孤園七會。三他化天摩尼寶藏殿一會。四
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一會。此經乃第二處第
三會也。然獨置金剛二字者。揀非餘九。以故本經
在六百卷中。正當五百七十七卷。祇園七分中之
第三分也。


○八傳譯時代



此經自傳我國。凡有五代。六師翻譯。一羅什於姚
秦時。居草堂寺。譯名金剛般若。二菩提留支。於元
魏時。住永寧寺。譯與什同名。三真諦於陳朝。住廣
州制止寺。譯名亦同上。四笈多於隋朝。住東都上
林園。譯名金剛能斷般若。五玄奘。於唐貞觀十九
年還國。文帝迎住西京弘福寺。譯名能斷金剛般
若。六義淨於天后證聖乙未還國。至睿宗景雲二
年。譯與奘師同。今所傳本。乃羅什弘始四年居草
堂寺譯者也。


○九總釋名題


【分二。一經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語䟦拆羅。此云金剛。具有三義。謂堅.利.明也。以
此寶其體最堅。一切物不能壞。其用極利。能壞一
切物。其相光明。金中最剛。故名金剛。有謂色如紫
[001-0818c]
石英。狀若蕎麥棱。即力士所執之杵也。
梵語般若。
此云妙智。亦翻妙慧。合而言之曰智慧。以智徹諸
法實相。慧了諸法真空。然義有三。謂實相。觀照。文
字也。設取金剛三義。以喻般若三種者。一堅。喻實
相般若之體。雖經多劫。昇沈三界。往返六道。未曾
欠缺。故云堅也。二利。喻觀照般若之用。謂此顯時。
能照萬法。當體全空。故云利也。三明。喻文字般若
之相。以其能詮實相.觀照。令得顯現。故云明也。由
斯三義。故舉金剛以喻般若。則般若乃智慧之梵
音。金剛即般若之正喻。以故華梵雙彰。法喻并舉。
曰金剛般若。
梵語波羅蜜。此翻彼岸到。乃順天竺
之語。若依我國。當云到彼岸。意謂此經是到彼岸
之智慧也。蓋被岸者。指涅槃而言。即離二種生死
之此岸。渡二障煩惱之中流。到二種轉依之彼岸
也。
經者。徑也。謂一切賢聖能依此修。即成佛作祖
之捷徑也。
梵語欲底修多羅。此云契經。謂詮顯義
理。契合人心。乃契理契機之教。揀非此方儒道等
經。若據諸經論釋。其義實繁。要而言之。不出於四。
所謂貫.攝.常.法。以能貫穿所說之義。攝持所化之
機。三世不易為常。十界同遵曰法。具斯諸義。故稱
為經。
然上七字為所詮。屬別。下一字為能詮。屬通。
此於七種立題。為喻法立題。二種立題。乃佛自立
也。


△二人題。】
[001-0819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標代也。三藏。經律論也。所謂經契一心。律規
三業。論甄邪正。法即軌則之義。師乃模範之稱。以
三藏之法。自師而師人。故曰三藏法師。梵語鳩摩
羅。此云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什乃華言。即善識
此方文字之稱。華梵合舉。故曰羅什。然師始末。備
載本傳。茲不繁引。譯者易也。謂易天竺之語。而為
華夏之言。以周制有掌四方之官。北方名譯。今翻
西語。而曰譯者。由漢世多事北方。而譯人兼善西
語。因以稱焉。】


○十別解經文


【三此准道安。經無豐約。悉分為三。謂序.正.流通者是也
一序
分二。一通序。
將釋此序。義分為二。一明建立之因。二明建立之意
建立因者。正明如是
等言。因何而立。蓋當金河顧命之初。鶴樹潛輝之際。阿難悲哀。時有無貧尊者。語阿難言。汝是持佛法人。
且須裁抑。宜當往佛。請問後事。阿難曰。云何後事。尊者答曰。世尊在日。以佛為師。世尊滅後。以誰為師。世
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滅後。依何而住。惡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遐益當來。理
宜結集。一切經首。應置何語。阿難承教。一一咨問。佛答之曰。我滅度後。依四念處住。以戒為師。默擯惡性
比丘。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眾若干。此正第四問也

建立之意者。亦有三。一斷疑
故。乃結集時。阿難昇座欲宣佛語。感得相好同佛。爾時眾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
疑阿難成佛。故舉如是我聞等。則三疑頓斷。二息諍故。若不推從於佛。言自制作。則諸羅漢。德業頗齊。未
免諍論。今稱佛說。何諍之有。三異邪故。不同外道。經初安阿歐二字。蓋阿者言無。歐者言有。彼謂萬法雖
多。不出有無。置之經初。以之為吉。以初吉故。令中後亦吉。今則不爾。故云異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
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通序者。諸經通有。以證信故。然此如是。諸經不同。
[001-0819b]
如是亦異。有謂諸佛說法。無非顯如。唯如為是。除
如之外。了無片法可談。或曰。有無不二為如。如非
有無為是。又云不異為如。無非曰是。皆泛言之也。
今據本經。當以實相.觀照為如。文字般若為是。良
以實相.觀照。二而不二。體用如如。故名為如。文字
性空。不即文字。不離文字。故名曰是。
我者。阿難自
謂也。然有四種。一凡夫徧計我。二外道神我。三二
乘假我。四法身真我。此於四種中。正屬第三假我。
蓋阿難巳達我空。實不計執。以隨世諦。假立賓主。
乃稱於我。
聞。謂耳根發識。名之曰聞。問。既耳根發
識。合云耳聞。何經不然。答。耳是六根之別。我乃一
身之總。廢別從總。故曰我聞。
一時者。即師資合會。
說聽究竟。唯一無二之時。良以殊方紀歷不同。上
下延促不定。橫則四洲差別。豎則三界懸殊。故但
云。說此經之一時也。
梵語佛陀耶。此云覺者。謂自
覺.覺他.覺滿也。自覺。異凡夫之不覺。覺他。揀二乘
之獨覺。覺滿。揀菩薩之未滿。是以三覺俱圓。萬德
皆滿。故稱為佛。
在者。如天子所至。即曰行在。故佛
至處。亦名在也。
舍衛梵語。此云聞物。亦名豐德。又
云名稱。以具五欲.財寶.多聞.解脫.文彩風流.遠聞
諸國故。乃波斯匿王之都也。
祗。即祗陀。此云戰勝。
因波斯匿王於外國交兵。得勝之日。生此太子。因
賜是名。以誌喜也。如此方叔孫勝敵。以名其子。樹
乃所施也。
梵語須達多。此云樂施。今言給孤獨者。
[001-0819c]
以能周給幼無父。而老無子者也。不言鰥寡者。以
二該二故。蓋舍衛王臣。先未知佛。因須達多為兒
聘婦入王舍城。寄止珊檀那家。時珊檀那中夜而
起。莊嚴舍宅。營辦餚饍。須達聞巳。即起問言。大士
欲請國王。為婚姻之會耶。答言請佛無上法王。須
達聞巳。身毛皆豎。復問何以名佛。珊檀那遂廣為
說佛功德。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
上。今在何所。珊檀那曰。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爾時
達多。遂往見佛。佛為說法。達多聞巳。獲須陀洹。因
請佛曰。惟願臨顧。至舍衛國。受我微供。世尊受請。
達多回國。布金買園。祗陀因而發心施樹。故云祗
樹給孤獨園也。然須達是正施主。祗陀為助成。今
樹先園後者何也。以祗陀乃儲君。須達是臣佐。禮
別尊卑之故耳。
與者。同也。大謂名高德重。為天王
大人之所敬也。
比丘梵語。此云乞士。亦云怖魔。又
云破惡。梵語僧伽耶。此云和合眾。蓋和有二。一理
和。謂同證擇滅無為。二事和。有六。謂戒和同修。見
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悅
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度陳如等五人。次
度三迦葉。兼徒一千。復度舍利弗。目犍連。各徒一
百。更度耶舍長者子五十人。今略五人者。舉大數
耳。此等諸人。先事外道。勤勞無益。一見如來。便登
聖果。以此感恩。誓常隨侍。所謂常隨眾也。正易所
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者是也。
俱者。
[001-0820a]
一時一住。皆同在也。
若准古說六種成就者。如是
乃信成就。以信者則是事如是。不信則是事不如
是。所以五十聖位。十信居先。十一善法。信心為首。
故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又曰。佛法如大海。非信莫能入。故知信心之前。別
無勝法。縱能信如是經。聞根不利。信亦奚為。能信
能聞。非時可說。徒生景仰。時可說法。無說法主。此
道難聞。縱有法主。無處可居。亦難行道。雖有其處。
設無聽眾。不成法會。必須六種輳集。佛事方興。故
云成就。則此六種為能成就。而向下經文。皆所成
就也。
△二別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
中。次第乞巳。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巳。敷座
而坐。」


【別序者。別序一經發起之由。為正宗之前導也。此
佛就一切眾生日用尋常。去來動靜。行住坐臥。喫
飯穿衣。直顯真心本體。以明無往而非無住真心
之妙用。無法不具實相般若之本體。所以假此乞
食。發起斯經。不過要人向日用中。識得自巳與三
世諸佛。無二無別。則能事畢矣。
爾時者。即當爾佛
住祗園統眾行道之時也。
世有三。謂情世。器世。至
真覺世。又有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總之情與無
情。世出世間。靡不尊重。故曰世尊。
時者。日有十二。
分為四食。一丑寅卯。諸天食時。二辰巳午。人間食
[001-0820b]
時。三未申酉。畜生食時。四戌亥子。鬼神食時。佛制
出家之士。應法人天。過午不食。今食時者。即日初
分也。
衣者。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名作務衣。二鬱多
羅僧。名入眾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以其製法水
田見生福故。著者。以入城乞食。即僧伽黎也。
具云
鉢多羅。此翻應量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故。即過
去維衛佛所遺。紺琉璃寶鉢。乃四天王取而獻者。


自園進城名入。地廣人稠曰大。防非禦侮為城。

食者。佛教比丘行頭陀行。清淨活命。了寄殘生。離
四邪命也。
次第者。不揀貧富。無分淨穢。挨次而乞
也。巳者。不論有緣無緣。七家則巳。又或不限人家。
滿鉢則巳。
還謂還出舍衛至本處。即歸到祗園也。
將所化飯食之既訖。即收其衣鉢。淨其手足。敷其
所座而坐之也。此言世尊去來行住。喫飯穿衣。日
用尋常。與人無異。一段本地風光。莫非全體大用。
其柰諸人終日昏昏。只知穿街過巷。覓食求衣。要
且不識他是阿誰。甘作飯囊衣袈。走肉行屍。殊為
可惜。是以如來即日用事而示之也。此為後文如
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之章
本耳。
有釋為戒定發起者。義固甚佳。然於下文氣
似不貫。且空生希有之讚。似亦難於安插。何則。戒
定行持。羅漢常事。何希之有。然空生之所以道希
有者。非無故也。蓋空生平日。但念空無相無作。所
以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
[001-0820c]
喜樂。將謂佛道常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忽然今
日。見我世尊。恁麼舉動。觸著鼻孔。始知道不遠人。
人之為道而遠人。方信行住坐臥。不離這箇。於斯
薦得無住妙用。實相本體。即在日用尋常。去來出
入。動靜往還。喫飯穿衣處也。以故向下即從座起。
走向佛前。無別可說。只得道箇呀。希有世尊。此正
冷灰裏一聲豆爆也。


△二正宗分二。首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妙用二。
一善吉請益二。一請益之儀。】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
著地。合掌恭敬。」


【上序分者。即序如來與眾生共有此金剛般若。不
離日用中也。此正宗者。乃當機窺見如來動靜。巳
知佛法無多。意欲普利今後。未免請問。形於言辭。
以故有此正說也。時者。適當乞食還園。洗足安坐
之時也。
梵語須菩提。亦名蘇補底。此云空生。或云
善現。又名善吉。有云妙生。并善實者。以初生時。寶
藏頓空。相者占之。此子善吉。七日之後。家珍復現。
故云善現。因含多義。存梵不翻。長老者。以其德臘
俱高也。乃舍衛國人。鳩留長者之子。解空第一。在
般若會上。轉教菩薩。故為當機發起此經。正窮子
喻中。密遣二人者是矣。設以本論。則久證青龍陀
果。久悟般若真空。乃為輔化權示。如此今在大眾
之中。即從本座而起者。以師資之道。尊卑頗殊。欲
[001-0821a]
有所請不可坐問。偏袒右肩者。乃彼方儀制。以表
敬也。此中事釋可知。若以理釋。則袒肩以示權。膝
地而顯實。合權實二邊之掌。印中道一味之心。修
敬既畢。自合陳詞。故云而白等。上之起座。即身業。
恭敬乃意業。而白下。方是口業。此明三業虔誠。而
請問也。
然即之一字。正是描寫尊者絕無沾滯踴
躍之狀。直出人天眾前。揚眉吐氣。自不同於如聾
若啞。唯除糞穢。默受彈呵。去花拜座之時矣。所謂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二請益之
辭二。一讚益。】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
菩薩。」


【希有者。准古解則有四種。謂時希有。處希有。德希
有。事希有。可謂詳矣。然在本經。似無交涉。茲亦不
辯。且道尊者纔來啟請。如來尚未開口。見箇甚麼
道理。便讚希有。聻。莫是世尊成道說法。度眾生之
希有麼。不見道。未離兜率。巳降皇宮。未出母胎。度
人巳畢。若待今日讚嘆。奚啻鷂子過新羅。是劒去
許久。方纔刻舟。要知今日之讚希有者。乃算空生
具一隻眼。向世尊舉止動靜處窺見一班。故出海
眾之前。而讚希有也。其意有二。首謂於庸言庸行
處。示奇特事。可謂希世所有之者。次則自巳向穿
衣喫飯處。討得箇下落。這段消息。從未知有。今始
悟得。故曰。希有。
如來者。十號之一。即無所從來。亦
[001-0821b]
無所去。故名如來。
善護念者。若據古解。依根熟未
熟等釋。義亦甚佳。似無不可。但此經以五時設教
而論。斯當轉教付財之時。與義推求。理或欠妥。今
准法華經信解品。空生等呈解之詞。釋此護念付
囑。言護者。即彼經云。我雖年朽。猶故貪惜者是也。
念者。即彼經云。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
大歡喜。即作是念者是也。付者。即我財物庫藏。今
有所付者是也。囑者。即彼經云。佛敕我等說最上
道。修習此者。當得作佛是也。而言善護善付者。即
彼經云。諸法之王。能為下劣忍於斯事。取相凡夫
隨意為說者是也。問。設據此釋。菩薩二字。云何消
釋。答。菩薩聲聞。在發心大小。所以有此二名。今既
捨小歸大。欲發阿耨菩提心者。豈可更以聲聞而
目之哉。是以即聲聞而菩薩也。如十六王子。未聞
法華以前。止名沙彌。既聞法華之後。則曰菩薩。亦
此意也。然此二句。正釋上之希有。所以言我世尊。
自華嚴至今。數十年來。調護時機。深心愛念。欲人
向動用處。識取家珍。不離眉端足下。空生此際。一
旦豁然。喜解非常。是故讚言。希有世尊。可謂加護
愛念。委付叮囑。善而又善者也。正謂今在般若會
上。轉教付財。將大付小。囑小化大之意耳。蓋將大
付小。不過引小入大。囑小化大。無非以大激小。皆
如來之方便護念也。以此觀之。則如來之用心。誠
可謂善矣。當機曰。善護念。善付囑者。良有以焉。

[001-0821c]
二正請。】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
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既悟得此理。極口稱讚。茲復發問者何也。以前
無言之道。自非上根利智。莫克領略。便作尋常錯
過。故尊者恐負如來意旨。曲為時機。故興斯問。善
男子善女人。總該僧俗七眾八部三乘人等。發。謂
發起。阿耨等梵語。此云無上正等正覺。蓋空生意
謂設有善男信女要發無上心者。不知可有箇甚
麼法。聻。然即此心欲契實相般若之理。先向那裏
安住。聻。又且此心欲起觀照般若之時。其奈妄想
多端。如狂猿昇木。上下攀緣。似癡蠅逐穢。去來不
捨。怎生降伏。聻。此中三問。以發菩提為主。故前半
卷答二三兩問。後半卷答初問也。
△二如來許示
三。一印讚許說。】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
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
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
其心。」


【蓋世尊出世。本為直示此心。奈無知音可語。故自
華嚴以至今日。有懷未吐。茲向祗園會上。撞著空
生。覿面問來。恰好抓著癢處。以故老漢通身暢快。
所以滿口稱歎曰。善哉善哉。言善會佛心。善為說
辭。所謂善而又善者也。故仍呼其名而告之曰。須
[001-0822a]
菩提。你適纔讚這兩句。果為的當。即是啟請三問。
亦甚要緊。可謂一字不差。皆合吾意。遂印之曰。如
汝所說。如來善護念善付囑也。似你這樣人。始可
與言斯道矣。故曰。汝今諦聽。吾當為爾分別解說。
要發阿耨菩提心的道理。然則亦不過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而巳。
此中如是二字。應通三釋。其
義始足。一約理。二指前。三開後。且約理釋如是者。
眾生諸佛。本自如如。所謂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
設廓而論之。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無非真如。咸
是實相。故言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華。無非
般若。此顯世出世間無一法不是。無一法不如。以
明如是也。若約指前。則空生巳解如來作用。蓋如
來說。你也不必裁剪鬚眉。扭揑鼻孔。另尋住降方
法。就如我尋常穿衣喫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這
就是了。以此而住。無非安住。即是而降。無往弗降。
此明無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
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約開後者。即指後文
廣略詳示也。
△二領旨復請。】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當機稱解空第一。慧命長老。以此觀之。名不虗傳。
何則。一聞如是之旨。即便對曰。唯。乃信之極而無
疑也。老子有言。唯之與阿。相去幾何。釋曰。禮對曰
唯。野對曰阿。此禮對也。又儒云。參乎吾道。一以貫
之。曾子曰唯。亦此意也。然則至此當機始問云何
[001-0822b]
云何。如來竟答如是如是者。正所謂傍敲正打。將
一卷無言般若。巳向諸人重重發揮了也。故空生
直對曰唯者。乃是一肩擔却。全身負荷了也。所謂
燒尾鼓浪成龍去。鰕蟹猶然努眼睛。然之一字。在
尊者意。謂我則雖然如是。其奈諸人尚未薦取。伏
願如來還要細說。我亦願聞。則是向下一卷經文。
無非為努眼者。重伸註脚而巳。
△三正為開示二。
一明降住其心二。一略示降住二。一略示降心離
相。】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
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
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
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
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
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此以言顯無言。而教降心之方法也。前來佛所印
證當機者。以其見解不謬耳。然問發心住降。則曰
善男子善女人者。正見空生作略。借秦為喻。假人
而成巳也。意謂未發大心之時。則厭棄生死。趨向
涅槃。是以生死涅槃為實。即住著於生死涅槃。不
得解脫。設發大心。云何應住。即如我住偏真。如何
捨偏真而安住實相。聻。此正暗為自巳安身立命
處。乃自利之問也。又未發大心之時。唯求自度。不
欲度人。知見偏枯。志意狹小。以故變易生死不斷。
[001-0822c]
無明住地猶存。今設發大心。云何令其斷除變易。
降伏無明。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聻。此問度生邊事。
乃利他之問也。故佛呼名而告之曰。須菩提。諸菩
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諸者。其義有二。一約
能發心男女等機。眾多不一故。二約四十位修心
菩薩。類多不一故。
梵語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謂
覺機分證。識情未盡故。摩訶言大。其義有七。一具
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
經大時。七證大果。具斯七大。故名摩訶薩也。問。當
機問時。止曰善男子等。如何答處。却曰菩薩。答。大
心未發。即是凡夫。既發大心。即名菩薩。在當機約
未發心時問。如來約巳發心後答。應者。當也。宜也。
此中如是。於前稍異。乃承上指下之詞。往後經中
凡言如是處。非有意於上。即有意於下。讀者須知。
此一句正承前指後也。
所有者。略舉十方三界處
所。蓋處所。為能生能有。眾生為所生所有也。一切
者。乃總該之詞。類即類趣。謂雜趣同形。各從其類。
即通指十類也。梵語僕呼善那。此云眾生。以從五
蘊和合中生故。今詳十種。且約橫豎發明。先橫詳
類趣。准楞嚴經。皆以妄想建立。若卵生者。經云。卵
惟想生。略如魚鳥龜蛇之類。因飛沈亂想。和合氣
成。若胎生者。經云。胎因情有。略如人畜龍仙之類。
因橫豎亂想。愛情滋染而有。若濕生者。經云。濕因
合感。略如含蠢蠕動之類。乃翻覆亂想所成。若化
[001-0823a]
生者。經云。化以離應。略如轉蛻飛行之類。此屬新
故亂想所成。若有色者。經云。休咎精明。有色可見
者。乃精耀亂想所成。若無色者。經云。空散消沈。無
色之可見者。乃陰隱妄想所成。若有想者。經云。神
鬼精靈。乃罔象虗無妄想所成。若無想者。經云。精
神化為土木。為枯稿妄想所成。若非有想者。經云。
如蒲盧等。異質相成。因合妄而有。若非無想者。經
云。如土梟等。負塊為兒。子成。父母俱遭其食。此因
怨害妄想而有。然此十種。不出色心。約色。即有色
無色。約心。即有想無想。弘法菩薩。若識得色從心
現。心亦妄生。正覺現前。眾生界盡。更有何生之可
度。何心之不可降哉。
次豎論三界。胎卵濕三。唯居
欲界。化生三界通具。有色。止欲界四禪。無色。屬空
無邊處。有想。即識無邊處。無想。乃無所有處。若非
有想。若非無想。乃非非想處是也。
我者。佛代菩薩
而稱也。皆者。總前十類也。今謂使令。入謂證入。涅
槃略梵。具云摩訶波利昵嚩喃。此云大圓寂。以眾
德皆圓。諸妄俱寂。亦云大滅度。即大患永滅。超度
四流也。又滅二障。度二死也。亦云無為。離生滅故。
又云安隱。最寂靜故。總之一真法界。約聖與凡。而
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此即實相真如之
理。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雖在生死煩惱。
其性本自寂然。二.有餘依涅槃。是將慧焰燒煩惱
薪。雖斷見思。尚餘最後身智。為分斷生死苦依。故
[001-0823b]
名有餘依也。三.無餘依涅槃。以煩惱既盡。餘依亦
滅。眾苦永寂。無有餘依。故名無餘依。今說無餘。正
指此也。四.無住處涅槃。即生死與涅槃。二俱不住。
故云無住。如上四種。凡夫惟一。聲聞有二。菩薩獲
三。唯佛具四。
此如是。乃承上言也。實無者。即起信
論云。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巳身。真如平等。無
別異故。又般若經云。以諸有情。本性淨故。彼從本
來。無所有故。則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良可味
焉。以眾生性空。生佛體同故也。又以一切眾生本
性寂滅。無滅可滅。本來是佛。無佛新成。故云實無
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乃反顯徵釋之詞。言菩薩
若以我為能度。即著我相。彼為所度。即著人相。能
度所度。歷然相對。即眾生相。有法授受。戀著不捨。
猶如命根。即壽者相。故輔行云。我以計內。人以計
外。眾生以續前為義。壽者以趣後為能。如是四相
不除。不惟所度不普。即能度者。心亦難降。故云菩
薩有我等相者。即非菩薩。問。當機啟請。先菩提。次
安住。後降伏。如來答。則自後而前者何也。答。空生
向來慣習。唯知慕果修因。故問亦急於證理。是以
由菩提而住降也。如來因其發心向大。貴乎先歷
事行。而住理自在其中。故反其問而答之。良有以
焉。
△二略示住心無住。】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
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
[001-0823c]
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
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虗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可思量
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
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此如來再召當機。於降心之後而示住心也。復。謂
重復。次。謂次第。於法之法。即起信云。所言法者。謂
眾生心。是法則攝世出世間。染淨因果。有為無為。
色心諸法也。應者。誡勉之詞。無所住者。正教不住
一切有無等法也。以不住有。入塵勞而不作生死
之念。不住無。居寂滅而不起涅槃之見。是則染淨
色心。一切不住。不惟不住有。亦且不住無。不惟不
住無。亦且不住無無。正是百華叢裏過。片葉不沾
身。故云無所住也。所謂下。詳明六塵為所施之物。
此由內不住我。外不住人。故中間不住所施之物。
以故向下結歸則曰。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
住於相。此相之一字。即上來有無諸相也。言不住
者。正是無住行施。三輪體空也。
何以故下徵起。恐
謂無住。云何有福。因借虗空為喻。試問當機。令知
虗空不可思量。則以法合云。須菩提。菩薩無住相
布施。所獲福德。亦復如是。猶若虗空之不可思量
也。故結勸曰。須菩提。若是菩薩但欲住心者。當如
我之所教。須識無住之住。乃真住也。
以上二章。略
答云何應住。云何降伏也。葢前章是教諸菩薩應
[001-0824a]
度眾生。行法布施。修人空觀。遣去我執。此章是教
諸菩薩於塵無住。行清淨施。修法空觀。遣去法.非
法執。自此至果報不可思議。無非展轉擴充。以顯
離相無住之旨也。問。凡為菩薩。當廣行萬行。此中
唯言布施何耶。答。不見道。資生無畏法。檀義攝於
六。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若以是推。則開一施
為三檀。開三檀成六度。廣六度為萬行。設約而收
之。則萬行不出六度。六度不過三檀。三檀不出一
布施耳。
△二廣詳降住二。一約佛法廣釋降心離
相三。一佛身離相三。一正明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
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
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以上善吉請益。如來許示。一往至此。理雖明了。未
識當機解與不解。但恐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故我
世尊。換箇話頭試他一試。正所謂水將竿探。人將
語探也。所以將因中度生離相之事。却以果上成
佛身相勘驗者。正欲看伊道有道無。設或以身相
為有。則伊降心離相之旨。尚未領略。若是說無。則
渠降心之法。稍有相應。故此問云。須菩提。於汝意
地之下。作云何曉解。你道即今如來果可以丈六
之身。三十二相。即此就說是見如來了麼。蓋不之
一字。正審問之詞。乃世尊之探竿也。向下可見空
[001-0824b]
生是箇細作。見我如來這一問有些古怪。就如水
上葫蘆。捺著便轉。即對之曰。不也。世尊。此正領前
開示離相之旨。故曰。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蓋如
來身者。即法身也。以法身離相。所謂離生死相。離
涅槃相。不住於有。亦不住無。故曰。法身清淨。猶若
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令人撈摸不得。捉拿不
得。即口欲談而詞喪。雖心將緣而慮忘。豈可以現
前的丈六之身。三十二相。而目之哉。良以三十二
相。固雖超勝天人。然而未免生住異滅。四相遷流。
尚屬生滅。不同乎法身。不生不滅故也。何所以故。
乃徵釋之詞。蓋如來所說非身之身。乃清淨法身
也。如來所說之相。乃非相之真相也。而現前如來
所問之身相。不過隨機應現。丈六之身。三十二相。
豈可即執是以為法身真相哉。意謂真實法身。即
非身相之可見也。
須知不可以三字。并即非二字。
皆當機妙悟。正合離相之旨。故如來見當機所見
不謬。喜其氣分相投。即推門落臼而就之曰。須菩
提。你要知道。不惟佛身是為如此。即世出世間。一
切依正染淨色心。但凡所有之相。亦皆類此。虗而
不實。妄而非真。故下二句。是令尊者。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重樓。以其當機雖則解事知音。然於夜明
簾外。猶欠轉身一步。設以為是。未免墮無為坑。生
斷滅見矣。故後文云。若作是念。諸法斷滅。所以進
之曰。若能見得諸相非相。亦不必離諸相。另尋法
[001-0824c]
身真相。須知當體即是如來清淨法身。真實之相
也。此因空生巳會離相之旨。恐能離有。未能離無。
然捨有之無。如逃峰赴壑。二皆不免於患。故言即
見等。即之一字。乃教尊者就中從事耳。意謂既能
了得諸相非相。亦不必撥去諸相。不妨即諸相而
見如來也。
△二兼示殊勝二。一善吉疑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
生實信不。」


【蓋離相見佛尊者巳知。今聞如來微妙開示。若見
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語。當機到此。見其愈入愈
深。凑泊不上。故發斯問。頗有者。輕可之辭。即可能
有也。言者。直發其詞也。說者。細析其義也。章者。節
取其篇也。句者。輳成其文也。實信者。乃中心誠服。
諦了無疑。不之一字。正疑信關頭。意謂聞是上來
世尊所談言說章句。還可有人真實生信也無。以
實信非率爾泛泛者也。
△二如來誡說二。一誡答。】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
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此如來直訶而誡勉之曰。須菩提。莫作是說。莫者。
禁止之詞。即莫謂秦無人之莫也。是說。即指生實
信不之說。所謂一言而喪。一言而興。高山流水。自
有知音。雖然法固深微。要知豈無信者。不唯現前
不無。乃至當來亦有。但非小根劣機而能領略。然
有持戒修福慧者。自能信為真實也。
五百歲者。法
[001-0825a]
輪預記云。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萬年。初五百
歲。解脫堅固。二五百歲。禪定堅固。三五百歲。多聞
堅固。四五百歲。塔寺堅固。五五百歲。鬬諍堅固。今
言後者。第五五百歲也。戒者。防非止惡為義。以外
防七支之非。內止三毒之惡。又戒有三。謂律儀戒。
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修福者。義亦兼慧。但文略
耳。舉持戒。則三學通攝。言福慧。則六度全該。此中
有持戒之有。能生信之信。此為實之實。正酬尊者
頗有之有。生實之實。信不之信也。
△二說勝二。一
能信人善根殊勝。】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巳於
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
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
福德。」


【此當知下。正明能信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這個
人。要知此人。非於一二佛邊。種得的善根。乃是從
無量千萬佛所。種得來的善根。正言事佛多。而善
根深也。此善根二字。設依相宗。即無貪等三。為善
根也。若准本經。即阿耨菩提之心。乃萬善之根也。
聞是下。正言聞是上來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章
句。乃至者。超略之辭。意謂不在值佛多。種善深。即
一念淨信。獲福亦然。蓋一念者。正心空境寂。萬慮
銷融。不雜餘緣。唯觀實相。即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淨信者。不起有為見。不作無為解。真俗一齊捐。聖
[001-0825b]
凡悉平等。方名淨信。苟能一念信佛所說。即諸相
而顯實相之旨。此人行止動靜。則為如來三達洞
照以盡知。五眼圓觀而盡見也。是諸眾生。即指此
淨信之人。得如是無量福德者。指前事佛多種善
深的一樣。同於虗空之不可量也。而此淨信之福。
亦復如是。
△二所信義離相殊勝二。一順釋所以。】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
法相。亦無非法相。」


【此正順釋。徵明一念淨信。即同見佛多種善深者。
此何以故。聻。蓋是眾生巳無四相。故能如是。言無
復者。不更不再之義也。既無復我等四相。則我空
也。法相者。若依本經而論。即上之言說章句也。今
言無者。即文字性空。故云無法相。乃法空也。亦無
非法相者。正淨名所謂。無離文字而說解脫。即俱
空也。是知淨信一念。頓足三空。豈可輕率。而言頗
有乎。
△二轉釋所以。】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因上章順釋能空我法等四相。始成一念淨信。
故此節將我法等四相。一一轉釋。意謂以何意故。
定要空去四相。方為一念淨信者何也。以諸眾生
若無淨信。設生一念取著。則有許多葛藤。故云若
心取相。即著我等四相。此轉釋上無復我相等。正
[001-0825c]
言若取因中度生離相。及取果上之佛身離相之
相。雖是極好消息。未免猶有沾滯在。亦不能稱乎
淨信也。何則。一有取著。何異世間凡夫外道之著
相者。是以若心有取。即著四相。則不得謂之淨信。
仍屬我執未忘也。若取法相等者。此轉釋上無法
相一句。謂佛滅度後。設有眾生雖不執我。然取法
相。如本經以菩提心。將謂有法可發。於文字般若
言說章句。而生希取之心。則墮在法執。於著我等
無異。亦不得為淨信也。若取非法相等者。此轉釋
上亦無非法相一句。設此眾生雖不執取我.法。達
得二空。然即坐在俱空境上。未免又落法身邊矣。
亦墮非我人等相。不得謂之為淨信也。蓋此經以
掃踪滅跡。蕩相除空。只要四相冰消。三輪瓦解。拂
三執之浮雲。顯三空之寶月。所以不惟空我。亦且
空法。不第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可謂層層洗剝。處
處追窮。直使諸人執盡情忘而後巳也。
△三結成
離相。】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
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正結佛身離相也。是故者。正指不取法與非法
也。以取法則墮我等四相。取非法亦墮我等四相。
是故後五百歲持戒修福。一念淨信之者。不應取
佛言說章句。為是阿耨菩提之法。不應不取言說
章句。為非阿耨菩提之法。所謂取不得。捨不得。不
[001-0826a]
可得中恁麼得。蓋我尋常說者。汝等須知。即阿含
方等。以至今日降心住心。種種之法。此如世間渡
河用筏之喻。未渡者。定要取之。既濟者。則當捨之。
意謂言說章句。雖是渡生死河之寶筏。然未度生
死者。當依之而修。既登彼岸者。應捨之而去。以此
觀之。雖佛正法。尚應放下。何況世諦文辭。非佛之
法。仍轉堅執而不捨耶。
△二果法離三。一如來雙
審。】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來有所說法耶。」


【此以果法勘驗也。因前筏喻文中。法與非法。均不
應取。恐當機意謂。既不可取。如何世尊三祗煉行。
百劫修因。以取菩提之果。即今人間天上。一十六
會。廣開般若之談。以此而論。是法有取有說。何為
而不捨乎。故此世尊雙設問云。須菩提。汝將謂我
有菩提之可得耶。有佛法之可說耶。此正如來探
問當機。會與不會也。
△二善吉雙對。】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蓋當機至此。所造巳深。故能靈機脫頴。而出辭吐
語。便覺活潑融通。不同前之率爾。意謂如來歷劫
修行。自當得果。出世度生。自然說法。如我今者。解
佛前來所說筏喻。無定之義。言未渡則取。既渡則
捨。約是而推。取捨不定。故知無有一定之法。名為
[001-0826b]
菩提。亦無一定之法。如來可說。蓋尋常如來說得
果者。猶空拳誘子。說法可說者。似黃葉止啼。且如
來所證之果。曰無上正等正覺者。不過對三賢十
聖之有上而稱無上。正等者。不過對聲聞緣覺之
偏枯而稱正等。正覺者。乃對凡夫外道之癡邪迷
夢。假名正覺而巳。即所說之法。如來不過因人而
示。就事隨機。遇凡說凡。逢聖說聖。本來無有得與
不得。說與不說。一定之法也。
△三承上雙釋。】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此下當機自釋。謂若有菩提可取。及法可說。即取
法相。則墮於有。未出凡情。若道無菩提可得。無法
可說。即取非法相。則墮於空。又落聖解。是知妙有
不有。故將真空而遣有。真空不空。特假妙有以除
空。若取果非果者。舉念即墮二邊。設說法非法者。
開口便成兩橛。故菩提非相。不可相取。般若非言。
不可言說。故云皆不可取。不可說也。蓋非法者。即
領上無法相也。非非法者。即領上亦無非法相也。
此正領前如來所示四無相也。
當機至是。猶恐俱
空之義。人或難明。故用所以者何。重徵復釋。以明
之也。賢聖者。即三乘賢聖。無為者。即六種中真如
無為。以無所作為。故名無為。但有一法。即屬有為。
非無作為。正顯一切俱空之理也。差別者。如三獸
渡河。足分深淺。而水無深淺。三鳥飛空。跡有遠近。
[001-0826c]
而空無遠近。秪因機有利鈍之殊。故成三乘賢聖
之差別耳。
△三引事況勝二。一引事。】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
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此引外事較量也。蓋佛與當機。同一鼻孔。接物利
生。酬唱至此。恐聞無為無法。不可取說。便欲毀廢
言教。甘坐無為坑裏。是以引此非喻為喻。較量福
勝。令其受持弘通。所謂欲會無為理。先從有事看。
故假大千之寶施。而設問須菩提。於汝意地之下。
是為云何。設若有人。以七寶者。即金.銀.琉璃.硨磲.
瑪瑙.赤珠.頗黎也。
三千大千者。乃我釋迦一佛之
化境也。如一欲界。一須彌山。鎮四部洲。其山之腰。
兩輪日月。四大天王。各有八天。山頂為忉利所居。
下統諸天。共為三十三天。自此而上。有夜摩.兜率.
化樂.他化.自在。至此皆欲界也。再上乃色界四禪
天。第一初禪。統一欲界。集合一千初禪欲界。為二
禪一統。名一小千界。又集合一千二禪梵釋。為三
禪一統。名一中千界。更集合一千三禪梵釋。為四
禪一統。名一大千界。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
滿。謂充滿。以顯寶施之勝。是人獲福。還多耶。不多
耶。須菩提言。寶滿大千。而行檀度。自然福勝。故云
甚多。此就福德相而答也。
須知如來之意。亦不在
此。無非假此較量經勝而巳。故當機自釋云。何以
[001-0827a]
故。佛以大千寶施見問。我亦就世間福德之相而
答甚多。是約俗諦有相有為而言。若在勝義諦中。
絕相無為。豈可言福不福。而曰多不多哉。是福德
者。即指上寶施之福德。蓋就世諦之相。非勝義諦
之性也。以此性即真如無為真實之性也。故不可
以多少而論。今言多者。乃就有為俗諦而說。以是
義故。如來見問。我所以約世諦而說福德之甚多
也。
△二況勝。】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
即非佛.法。」


【此中舉法較前財施也。意謂設若復有一人。於此
般若經中隨便受持。或一卷半卷。乃至一句二句
三句以至四句偈等。不但自持。又能為人演說其
義。則其所獲福德。勝彼前來三千寶施之福德也。
此中四句。諸家所說。議論紛紜。有謂夢幻泡影者。
有謂色見聲求者。有謂無我相等者。有謂諸相非
相者。有指一偈一句。一題一字等者。以上盡古人
之糟粕耳。若以為是。何異貧子讀豪家之劵。與自
巳何干。要知此四句。不離吾人日用。須向自巳脚
跟下薦取始得。設要依文字解釋者。正不必指定。
何則。以楞伽云。長頌及短偈。是知不論長短。凡成
四句者皆是。故本經云。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
[001-0827b]
此則原無定指也明矣。而善閱教者。應求活句。莫
泥死句。則不被文字瞞也。故下徵釋云。此經四句。
便能包括一切諸佛之法身報身化身。並所證阿
耨菩提之果法。莫不皆從此般若經而流出者。此
何以故。縱前三千七寶之多。亦不及持說此經四
句偈耳。
須菩提下。結辭也。近結諸佛之佛字。菩提
法之法字。即躡此二字而結之也。蓋如來之意說。
吾所謂佛.法皆從此經而出者。不過因其有迷有
悟。有聖有凡。此約世諦有為而言。若在勝義諦中。
則十方三世海中漚。一切聖凡如電拂。又何佛.法
之可得哉。故云。即非佛.法。此近結耳。若遠結者。白
佛言。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起。
乃至度生離相。佛身離相。果法離相。直至此中並
佛.法也無。則離相之旨。可謂離而又離。此遠結也
首約佛法廣釋降心離相竟
△二約聖果廣釋住心無住四。一
歷明無住三。一小乘聖果二。一泛論三。一見道位。】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
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
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此章廣釋前來菩薩應如是布施。所謂不住色聲
香味觸法等也。蓋佛欲當機深解此住心無住之
法。即將彼自所證果。一一指而探問。俾知菩薩與
聲聞雖有大小之別。然無住之道則一。但以根有
利鈍。發心之大小不同耳。正所謂一切賢聖。皆以
[001-0827c]
無為法而有差別也。蓋如來此問。無非借口傳言。
只要當機自述無住而巳。然住者。乃取著之意。即
生心舉念。取相躭著也。故向下依次審問。皆云能
作是念不。正如來善用權智。捉賊追贜。令不打而
自招也。當機俱答不也。即此二字觀之。是尊者將
無住之理。明目張膽告白。諸人巳定。而況其引人
類巳。以巳方人。復曰。世尊。我不作是念。則矢上加
尖。而無住之理。益彰明者矣。
須菩提於意云何。我
且問你。將謂初果之人。還作如是之念。說我得初
果不麼。不之一字。乃審問之意。言還作是念耶。是
不作是念。聻。向下問答。皆如此釋。
須陀洹。此云入
流。以根不入塵故。又名預流。以初預聖流故。亦名
逆流。以逆生死流故。復名抵債。謂不受業債故。然
此四果。復有四向。謂向於果故。即須陀洹向等。此
四果中。初為見道。次二修道。後一無學道。且初修
行得入見道。謂十六心。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
分別麤惑。方證初果。始名見道。
然約三界。各有四
諦。每諦下各有煩惱。即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
見.見取.戒禁取。所謂苦下具一切。寂滅各除三。道
除於二見。上界不行瞋。初句即欲界。苦諦下全具
十使。次句即寂滅。二諦下各除三見。謂身.邊.戒禁
取也。除此三者。以緣身是苦本。觀苦則斷身見。邊
見依身而起。故亦隨之而亡。無戒禁取者。以集諦
不計非道為道。滅諦又非修位。是故皆無戒禁取。
[001-0828a]
然道諦當修位。容或有之。故不除也。是以云道除
於二見。不除戒禁取耳。由是苦下具十。寂滅二諦
下各七。通前即二十四。道諦下八。合為三十二。後
句云。上界不行瞋。即於二四諦下。各除一瞋。每界
各有二十八。共成五十六。兼下欲界三十二。即總
合為八十八也。
云何十六心。謂欲界四諦下。各一
智一忍。以成八心。又合上二界為一。四諦類下欲
界觀斷。亦各一智一忍。以成八心。二八即為十六
心也。智。即無間道。乃斷惑時。忍。即解脫道。是斷了
時。所謂苦法智忍。苦類智忍。乃至道法智忍。道類
智忍。斷至十五心道類智。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
道類忍。名證初果。入於見道。為須陀洹。分別麤惑。
一時頓斷。猶如劈竹。三節并開。即以見諦八智為
初果體。此初果之行相。乃見道也。
△二修道位二。
初二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
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
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梵語斯陀含。此云一來。但於人間天上。一度往來。
故名一來。不過一來人間。以斷欲界六品修惑。言
欲界修惑者有四。即貪瞋癡慢。此是俱生細惑。任
運起者。障於修道。以難斷故。分為九品。所謂上上
乃至下下。此九品惑。二三果人斷之。斷至五品。名
二果向。斷六品盡。名第二果。故俱舍云。斷至五二
[001-0828b]
向。斷六一來果。一往等者。以九品修惑。能潤欲界
七生。謂上上三品。各潤兩生。中中三品。各一生。下
下三品。共一生。故云獨也二。共也二。獨也一。共也
一。獨也半。共也半。今斷六品。巳損六生。猶有下三
品殘惑未盡。還潤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還須
一來人間受生。斷餘惑也。此果即以見道八品無
為。及修道六品無為。乃此果體。而實無往來者。以
有往來。是有漏。如修戒善。或生天人。天福報盡。又
轉人間。此是凡夫隨業牽引。上下往來。聲聞進修
無為。前念稍著。後念即覺。無為法中。來無所從。往
無所至。既達心空無我。尚不可說無往來。何得更
說有往來哉。
△次三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
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
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梵語阿那含。此云不來。亦云不還。斷欲界九品修
惑俱盡。從此寄位四禪。生淨居天。更不還來欲界。
故曰不還。不來也。謂前九品惑中。餘下三品斷至
八品。名三果向。斷九品盡。名第三果。故俱舍云。斷
惑七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斷盡。即得不還果。
不還者。欲界修惑但餘三品。三品煩惱。共潤一生。
今巳斷之。更無惑潤。杜絕葛籐。故不還來。此第三
果。即以見道八品無為。及修道九品無為。為此果
體。而實無不來者。情執俱超。智理并遣。三界之見
[001-0828c]
巳盡。下地之思將空。雖云不來。以悟無我。故不妨
無來而無不來也。以上二三果。俱修道也。
△三無
學位。】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
眾生壽者。」


【梵語阿羅漢。此云無賊。以三界見修煩惱盡故。亦
名不生。以不受後有故。又名應供。以應受人天供
養故。此位斷上二界各有三種修惑。謂貪癡慢。此
惑微細難除。故約八地分之。每地分成九品。合成
七十二品。每品各有一無間。一解脫。斷至七十一
品。名阿羅漢向。斷七十二品惑盡。成阿羅漢果。此
果若以見修合論。兼欲界一地。總以八十九品無
為。為此果體。
實無有法者。言阿羅漢。不過無煩惱
不受生。應受供。以是義故。名阿羅漢。除此之外。更
無一法名阿羅漢也。
世尊下。反釋云。若一作念。我
得此道。則四相宛然。何異凡夫。由此驗知。必無是
念也。前三果人。研真斷惑。居有學位。故立果義。以
酬其因。此阿羅漢。乃無學人也。具戒定慧道共定
共。分段生死之果巳盡。見思苦集之因巳亡。三十
七品巳真修。有餘無餘而證得。正謂我生巳盡。梵
行巳立。所作巳辦。不受後有。巳獲盡智無生智矣。
至此惑盡真窮。無法可學。故名無學。即永嘉道。絕
[001-0829a]
學無為閑道人也。此明無學道竟。又文中不言果
而曰道者。以顯證極此理。而與覺道相近。故不言
羅漢果。而曰羅漢道也。
△二確證。】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
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
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
樂阿蘭那行。」


【此正當機以巳方人。故將自巳生平一一自供自
招。顯出無住之義。以為四果確證。然雖如是。要知
空生硬作主張。良有所以。首則暗合如來無住之
旨。以助佛轉輪。次則明顯巳說不謬。因前巳說一
切皆以無為有別。而上具答不也。實無往來。實無
不來。實無有法。乃至自證則曰。我不作是念。實無
所行者。此皆正顯因無為法。而有差別也。以此諦
觀。則公私俱備。而當機之用心。噫。可謂精且細矣。
世尊下。正是引巳作證。即以佛所印許而證前四
果無住之義。兼顯無為差別之旨也。
無諍者。華嚴
經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即古云。諍是勝負
心。與道相違背。今云無諍。是無我無人。無彼無此。
無高無下。無聖無凡。一相平等。無住真空。但有住
著。即有對待。但有對待。即有諍端。長繫生死。何由
解脫。涅槃經云。須菩提住虗空地。若有眾生嫌我
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
[001-0829b]
不移處。是以一切法中不起一煩惱。不惱一眾生。
故得無諍也。
三昧者。此云正定。亦名正受。又名正
見。第一者。即諸大弟子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而
稱無諍.第一。由解空故也。
我不作是念者。言佛雖
嘉讚。而我不萌一念有得之心。謂是無諍第一人
也。梵語阿蘭那。此云無諠。亦云寂靜。皆無諍之義
也。
行者。即無諠寂靜。無諍之行也。實無所行者。此
行之一字。正乃取著分別心也。今言實無所行者。
即於一切法中。離其取著分別。而正顯此不住無
為之義也。
△二佛所得法。】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
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此乃世尊引巳作證也。因當機泛引確證。一一不
謬。說著老漢心事。不覺技癢起來。道。不唯汝等於
我跟前。無法可得四果。即我昔日於然燈佛所。亦
無法得佛果菩提。故反問之曰。如來於然燈處。有
所得不。當機至此。心領神會。巳知佛果性空。解得
菩提非相。得而無得。無得而得。遂而答曰。實無所
得。以實際理中。一塵不立。尚無能得之心。何有所
得之法。故云實無得也。
然燈佛者。乃我如來二僧
祗劫授記之師也。即法華云。燈明八子。妙光開化。
所謂最後天中天。號曰然燈佛者是也。本行集經
云。昔有大城。名蓮華國。有王名降怨。有一婆羅門。
名曰日主。為王所重。分與半國。稱為埏主。夫人月
[001-0829c]
上。所生一子。名釋提洹竭。出家成道。號曰然燈。亦
名錠光。以初生時。一切身邊如燈光故。復有名靈
童者。瑞應經云。儒童出家於雪山南。珍寶梵志會
下。為五百弟子之首。法名善慧。仙法學盡。辭師還
家。師曰。汝當以清淨傘葢.革屣.金杖.金錢五百。報
恩而還。慧乞放歸。適遇無遮大會。得金錢五百。躬
奉師處。過蓮華國。聞有然燈佛。欲往親近。時有婢
女賣優鉢羅華。即將金錢三百。買華五枝。女聞供
佛。倩寄二枝。誓作因緣。時佛入城。善慧將華獻佛。
散佛頂上。以願力故。結成傘葢隨佛行住。佛以神
力。地現有泥。善慧布髮掩之。作念。願佛踏我身過。
授我成佛之記。不蒙記莂。我終不起。然燈即至履
身而過。止眾莫踏。乃授記云。此摩那婆。於未來世。
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如我無異。佛授
記巳。即登八地。
且道世尊將這陳爛葛藤。拈出何
為。一則證盟當機。令眾生信。次則顯示無得。正明
無住之旨。可謂一點水墨。兩處成龍矣。問。前在果
法離相章中。則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
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巳問過矣。此奚重問。答。
前問是釋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以明度生離相之
旨。乃就佛果上所得有無為問。此問是釋所謂佛
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無住之義。乃以佛因中
於法得與不得為問。則前問是佛果上自證菩提。
此問乃如來因中求得佛果菩提。義自各別。故不
[001-0830a]
重也。
△三菩薩莊嚴。】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
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此以菩薩結證無為差別也。須菩提下。謂汝既知
無為法中。佛於然燈實無所得。可知佛為菩薩時。
三大僧祗。修行六度。莊嚴佛土之事不。不也世尊
下。謂據無為法中。實無有莊嚴佛土之事。何以故
下。釋成不也之所以。言莊嚴者。自淨其心也。佛土
者。惟心淨土也。空生巳解清淨為心。但能心淨則
佛土淨。故答不也。莊嚴佛土者。乃約俗諦說實報
土也。以菩薩六度萬行。福慧莊嚴。所不無者。故說
有莊嚴耳。
即非莊嚴者。此就真諦明法性土也。乃
清淨性地。寂光真境。即吾人之自心。其為體也。離
四句。絕百非。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言說。正謂心行
路絕。語言道斷。尚不可以無相論量。豈可說有相
莊嚴。若然。則是向虗空著楔。為混沌畫眉矣。是知
心原非相。土豈可嚴。故曰即非莊嚴也。
是名莊嚴
者。乃雙融二諦。以第一義中。真空不礙乎妙有。妙
有無礙於真空。雖在實際理地。本無莊嚴之可得。
若今時門頭。不妨熾然莊嚴。雖無莊嚴之實。然亦
不廢莊嚴之名。故曰是名莊嚴也。
須知即非莊嚴
乃不取法。是無法相也。是名莊嚴。乃不取非法。是
亦無非法相也。
△二正明無住。】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
[001-0830b]
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


【是故二字。乃結定之辭。良由前來略示廣釋。始自
小乘聖果。而至佛所得法。菩薩莊嚴種種分析。莫
不皆明無住之義。至此結云。是故須菩提。最初問
我應云何住。我則答言應如是住。然復略示則曰。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乃至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今
此直提初問初答之語。而正結也。故言諸菩薩應
當如是生清淨心。如是者。乃逆指上來略示廣釋
種種無住之文是也。生清淨者。所謂清而不濁。淨
而無染。若菩薩心中稍有一念住著。即為濁染。不
名清淨。
然則清淨如何生心。但二六時中。不沾一
塵。不染一法。淨夥夥。赤灑灑。即是不住色等而生
心也。以此般若妙心。猶淨明鏡。若住一塵。即被一
塵染污光明。一塵不住。則物物斯鑒。正所謂但有
一些些。便有一些些。直饒寸絲不掛。萬里無雲。即
虗空也。須喫棒者此也。
應無所住者。真空也。而生
其心者。妙有也。而應之一字。反上不應也。謂行檀
者。與此六塵應當一無所住。毫無所著。而生其者。
方謂清淨無住之心。以是行檀。正起信云。以知法
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若以無住生
心合而言之。乃真俗混融。為中道第一義諦。是教
住心菩薩。心無所住。住亦非住。生即無生。無生而
生。但涉一念。則心有所著。塵有所入。不名無住。便
[001-0830c]
成有住。不名淨心。便成染心。直饒有箇不住境的
念頭。則早巳住却了也。欲不住境。須不住心。苟能
心無所住。方知境亦無處。正是路到水窮山盡處。
行興自消。火至灰飛烟滅時。餘燼自冷。果然如是。
雖終日生而無生。終日住而無住。不生之生。不妨
任運而生。無住之住。何礙隨緣而住。以是而推。則
穿衣喫飯。無非本地風光。送客迎賓。盡露當人面
目。所謂塵塵是寶。處處逢渠。則何法不屬無住真
心。是物皆彰般若妙體。是以當機前來於乞食時。
偶向如來行住坐臥。動靜往還。袈裟角下。鉢盂身
邊。觸著些子。以故嘆佛為希有者。正是於此無往
理中。稍見一班耳。若夫黃梅得旨。曹溪悟入。較之
當機又其次也。
△三喻明無住。】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
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
身。」


【此以喻結法也。良以上文所說清淨心者。諸佛之
所證也。菩薩之所修也。眾生之所迷也。乃凡聖之
分疆。生佛之總路也。故迷之則六道輪迴。悟之則
三德秘藏。即今世尊祇園會上。亦無別法可說。不
過就人本有而指示也。所以前來著衣持鉢。去來
行坐。無非發明本地風光。當機於此。雖然得箇消
息。其如當時大眾眼鈍頭迷。只知著衣時。隨眾著
衣。持鉢時。隨眾持鉢。終日忙忙碌碌。同人起倒。逐
[001-0831a]
隊成羣。往來舍衛。出入祇園。要且不知本命元辰
在甚麼處。是以尊者自慶巳知。悲他未悟。三業虔
誠。五輪著地。合掌一心。頓興三問。所謂善男子.善
女人。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何應住。
如何降伏。而我世尊。則喜其問之。當請之誠。故即
讚而許之曰。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乃至汝
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的道理。并如是住。如是降伏的道理。
而當機至此。就上一扒曰。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故如來將錯就錯。一一反其所問而答之也。是以
初酬住降之請。次答菩提之問。乃於初中。而開廣
略二門。初則略示。次復廣詳。委細發明。降心離相。
住心無住之旨。上來巳竟。然此無住清淨真心。人
雖日用迷不自知。是以世尊巧設一問。以喻合法。
借事顯理。令眾生易知而易解也。即作二釋。一就
喻詳事。二合法顯理。
經初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
須彌山王。是身為大不。此非喻為喻也。即是說設
若有人。其正報身量。猶如須彌山王。梵語須彌盧。
此云妙高山。乃四寶所成。以故為妙。獨出羣峰。是
以稱高。下踞金剛際。居四海中央。出水八萬四千
由旬。入水八萬四千由旬。環列七金。總統六萬諸
山。而為眷屬。縱雖海浪千尋。此山巍然不動。故名
山王。於意云何。徵起而問於汝須菩提。意下若何。
是人之身。可還為大不。尊者答曰。若是身量如須
[001-0831b]
彌山。可謂甚大。世尊。蓋此一答。乃尊者就事論事。
因如來問大。所以答大也。而當機亦知佛意。原不
在此。故向下就路還家。打一轉語云。雖身等須彌。
猶未為大。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此非身名
大者。指法身也。而此法身。包萬象。括森羅。非大非
小。非形非色。故曰非身。即是名之為大身也。夫法
身之為身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非形相可取。非
色法可見。非心智之可測。非數量之可知。放之則
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故淨名云。佛身無為。不
墮諸數。此正以非身。無漏無為。是名清淨大身也。
以上乃就喻詳事。
若欲合法顯理者。則須彌四寶
所成。居四海中。環七金而統六萬。雖千波萬浪而
不能動者。以喻此清淨心。乃具常樂我靜四德。如
山之四寶成也。言居四海中者。以此心自無始來。
迷真逐妄。常居四生。煩惱海中。環七金而統六萬
者。正明此心。混生死於七趣六道也。雖波浪而不
動者。正顯此心雖在生死煩惱海中。六道七趣之
內。從來不曾動著絲毫。所謂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生則未嘗生。滅亦未嘗滅。即在生死而不垢。雖處
涅槃而不淨。此不淨者。正是本來無染不可說淨。
不淨之淨。乃真淨也。此正無住清淨真心耳。然其
體也。包含萬法。總括十界。豎徹如如之大。橫窮法
界之邊。語小天下莫能破。語大天下莫能載。故言
甚大。雖然此甚大二字。猶有說焉。蓋世尊止問大
[001-0831c]
不。當機合答大。即能事畢矣。何答甚大。須知此甚
之一字。乃尊者轉身之句也。意謂須彌雖大。尚屬
有為。五位法中。色法所攝。三性之內。無記性收。有
方分之可析。歷劫火而成灰。且世尊先說。凡所有
相。皆是虗妄。是則十方世界。尚爾猶虗。何以一芥
須彌認之為大。故知須彌之大。未大也。十方之寬。
未寬也。能包十方之寬。能吞須彌之大者。真大也。
故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此二句合上。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苟知無住。即識非身。但了淨心。自解大
身。此以非身大身。而喻住於無住也。意謂若住於
相。雖山王亦小。設無所住。雖毫末亦大。至此則法
喻顯然。理事俱備矣。
若約三德會釋者。則清淨心。
法身德也。應無所住。般若德也。淨心行檀。解脫德
也。設用本經會釋。則清淨心。為實相般若。應無所
住。乃觀照般若。淨心行檀。即文字般若。是則三而
非三。一而非一。不妨隨三道三。就一說一。至此則
無住之理。無餘蘊矣。向下不過勸持較量而巳。

四較量顯勝二。一校量。】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
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
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
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以上種種敷陳。至是則無住之理巳彰明矣。故如
[001-0832a]
來舉此校量。以顯持說之功也。但前惟大千寶施。
今復以恒河大千寶施者。秪是以相施之多。益顯
無住受持之功勝耳。非有優劣之分也。此言恒河
者。亦名殑伽。此翻為天堂來。以出處之高也。又云
福河。以眾生入中。能生福故。蓋此贍洲向北。有九
黑山。次有大雪山。更有香醉山。於此香醉之南。雪
頂之北。有池名阿耨達。此翻無熱惱。縱廣五十由
旬。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有四口。各一由旬。四口
出四河。各繞池一匝。四種寶色。不相雜亂。湍流入
海。各分二萬五千道。大河流灌四洲。東牛口。出殑
伽河。銀沙混流。入東南海。南象口。出信度河。金沙
混流。入西南海。西馬口。出縛蒭河。琉璃沙混流。入
西北海。北師子口。出徙多河。頗支沙混流。入東北
海。茲言殑伽。即牛口出。迴流四十里。沙細如麵。佛
嘗居此。凡論數量。舉此為譬。而恒河之沙。巳無限
量。況復沙等恒河。則甚多可知。前一大千世界寶
施。巳為多矣。況此沙等大千世界之寶施乎。故甚
多也。此則較量巳定。
△二顯勝二。一略持人處勝
二。一人勝。】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蓋文字般若。能詮實相觀照。無住真心。凡受。則信
受此心。持則奉持此心。即四句悟入此心。為諸人
開示此心。能使自他俱明此心。故此福為勝也。前
[001-0832b]
寶施之福屬有為。故劣。此法施四句屬無為。故勝。
正謂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恒
沙多寶。功屬有為。不過報感人天。略受持經。心明
無住。自此見性。成佛有分。故此福德。勝前福德。

二處勝。】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
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此隨說二字。約有四義。一隨說人。不揀僧俗凡聖。
二隨說義。不論事理精麤。三隨說經。不定章句前
後。四隨說處。不拘城市山林。當知此處。一切世間。
總該三界六趣。此中惟舉三者。以天人通三界。或
順或逆。修羅雜四生。有實有權。凡具性靈。應遵佛
敕。供養是處。以植勝因。然供養之法。略有十事。所
謂香.花.瓔珞.末香.塗香.燒香.幡葢.衣服.技樂.合掌
禮拜也。梵語塔婆。或名窣堵波。此翻方墳。亦名圓
塚。又名高顯處。梵語支提。此云靈廟。廟者。貌也。供
佛形儀相貌故。然塔有多種。今且言四。一生處塔。
二成道塔。三轉法輪塔。四般涅槃塔。今教供養其
處者。以此處即是道場。四句般若。自受為人。自利
利他。說者聞者。明心見性。法身妙體。從此聞經處
生。即生處塔也。佛果菩提。因聞經處成。即得道塔
也。隨將四句。為人解說。即轉法輪塔。自利利人。理
事究竟。即般涅槃塔。須知說全經處。即有如來全
身。隨說誦持。即有碎身舍利。是故說經之處。理宜
[001-0832c]
珍重。一切人天。應當供養。
△二廣持人處勝二。一
人勝。】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
上第一希有之法。」


【此因隨說四句處。尚爾當供。何況於一軸全經。盡
能受持讀誦解說之者。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二
字貫下。以明三身具備之義。何謂。以其成就法身
最上之法。無漏無為。離名絕相。再無一法加之於
前。更無一法越之於上。故名最上。乃法身也。成就
報身第一之法。以萬德而為莊嚴。將百福而成相
好。眾聖中尊。更無過者。故名第一。此報身也。成就
化身希有之法。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現羊。鹿
中現鹿。分形散影。隨類現身。希奇少有。故云希有。
為化身也。由是而觀。其為人也。三身圓具。而勝可
知矣。
△二處勝。】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此經典所在。乃法寶也。即為有佛。正佛寶也。尊重
弟子。為僧寶也。斯則三寶備足。一處全彰。則其處
勝。愈可知矣。此較量顯勝。而必約廣略釋者。正為
般若有廣略二門。說既有二。受持亦然。又廣略中。
必有自持教他。即付財轉教意也。即法華云。其中
多少。所應取與。此中之略。正彼之少。此中之廣。乃
彼之多也。自行為取。教他為與。受持讀誦。是佛付
財。為他人說。是佛令轉教。例之前後。靡不咸然。至
[001-0833a]
此則明降住其心一章巳竟。
△二彰般若妙用二。
一善吉請名。】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
持。」


【當機聞得經在佛在。持說殊勝。未識何名。若為奉
持。以故請名。而并請奉持之法也。
△二如來垂示
二。一出名教持二。一正標。】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


【此中立名之義。謂此經離相無住之用。取喻金剛。
以之觸有。則有壞。觸空。則空銷。觸著中道。則百雜
碎。正是諸法盡掃。纖埃不留。名為金剛。所謂奉持
者。亦無別法。不過因名會義。達諸法空而巳。若約
法喻并稱。華梵雙舉。則詳釋名義。巳載經前。茲不
煩贅。然名者。所以召實也。且道金剛般若波羅蜜。
畢竟是箇甚麼。莫是最堅最利。一切物不能壞。能
壞一切物者。將謂此寶以喻般若。能壞煩惱。而煩
惱不能壞者。即就是麼。然雖近理。恐沒交涉。蓋此
金剛般若者。乃現前諸人個個本有的。離相無住
真心是也。故我如來歷劫修行。全用此心。出世成
道亦用此心。以用此心。而能於割不斷處。一切割
斷。放不下的。全身放下。今被當機徹底掀翻。兜根
直索。只得和盤托出。但要諸人認取。須知此心。乃
成佛作祖。戴角披毛的本錢也。設捨此心。別無有
[001-0833b]
法。故教以是名字。汝當奉持。苟能悟此心法。則知
心本無心。法亦非法。說甚波羅蜜。不啻隻爛草鞋
耳。所謂佛說一切法。為究一切心。若了一切心。何
用一切法。以故空生尊者。特地請佛廣為諸人點
出一個般若真心。在我世尊。也只要諸人奉持此
心。則參學事畢。未識諸人。還能領取此心否。咦。你
若無心我便休。
△二重釋。】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
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所以者何。乃出命名所以。蓋佛因吾人迷本淨心。
晦為業識。轉將智慧翻作愚癡。背涅槃城。趣生死
路。是以貪瞋境上。枉受飄零。解脫法中。自取流轉。
茲者欲轉妄識。須示真心。為破愚癡。特明般若。教
離這裏。始說那邊。正是將我甜瓜。換伊苦李。故言
佛說般若波羅蜜也。設或吾人。二六時中。念茲在
茲。觸著磕著。識取本有真心。會得自家般若。若然
則敲空繫木。尚滯筌[ㄇ@企-止/弟]。瞬目揚眉。皆成漏逗。故言
即非般若波羅蜜也。到得這裏。既知法本無說。心
豈有名。雖然如是。不妨向無說中而施說。於無名
處而安名。故曰是名般若波羅蜜也。然此三句。乃
本經之綱領。亦大藏之精要也。設廓而充之。則佛
祖心肝。聖凡腦膸。五宗三教。無量妙義。百千法門。
亦不出此。
無暇泛指。今且仍遵經論。略明觀法。斷
惑證理。以便初機習學。蓋此般若真心。而喻之以
[001-0833c]
金剛者。良有意焉。以其能會三止。融三觀。斷三惑。
達三諦。證三身也。
所謂佛說般若波羅蜜。即方便
隨緣止。謂心隨俗理。故假觀也。俗諦也。屬言說章
句。能斷世間凡夫外道。執我等四相之惑。證化身
也。
即非般若波羅蜜。此體真止。以體妄即真。故空
觀也。真諦也。能斷出世間聲聞緣覺。執文字章句。
成非我等相之惑。證報身也。
是名般若波羅蜜。此
息二邊分別止。以不當空假。故中觀也。第一義諦
也。能斷出世間權位菩薩。撥無文字。是名我人等
四相之惑。證法身也。以上據諸經論而釋也。
若依
吾宗。自有法界三觀。言佛說般若波羅蜜。此理事
無礙觀。謂依理成事。事能顯理。即文字般若。以顯
解脫德也。能除世間我執。即我空智也。
即非般若
波羅蜜者。此真空法界觀。以會色歸空。泯絕無寄。
即觀照般若。以顯般若德也。能除出世間法執。即
法空智也。
是名般若波羅蜜。此周徧含攝觀。謂理
如事。事如理。乃至普融無礙。一攝一切。一切入一。
即實相般若。以顯法身德也。能除一切權乘法非
法執。則俱空智也。
言上來所約。雖有三名。唯是一
心。舉一即三。言三即一。如天王之三目。非縱非橫。
猶梵伊之三點。不即不離。此本經之要旨。吾宗之
心印也。學者幸勿厭繁而忽之。問。正標中云金剛
般若。重釋中止云般若。不說金剛何也。答。金剛喻
也。般若法也。今舉法而攝喻矣。
△二即事顯用二。
[001-0834a]
一彰般若離相用五。一說法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來無所說。」


【自此向下。乃如來用金剛妙慧。徧蕩聖凡一切執
著。以彰離相之勝用也。蓋佛至此。恐有尋香逐塊
之流。聞上立名。未免有疑。謂佛前言無法可說。今
復立名。是佛有自語相違之過也。故此問云。汝謂
如來有法說不。此正欲空生當下了達。說即無說。
且喜空生果是其人。巳達言說性空。乃云。如來說
法實無所說。可謂點著便知。一肩擔荷去也。
△二
依正離相二。一依報。】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
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
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遣依報也。依者。乃眾生依止之處。即共業相感
之報。良以如來一往發明離相無住般若真心。又
恐當機錯下註脚。將謂識得一。萬事畢。即這個就
是般若。是則又向死水中渰殺了也。故此連舉依
正。并世界微塵者。正要當機於法法上。會取般若。
了得塵界性空。達得離相玅用。則無往而非此心
之般若也。所謂青青翠竹。總是真如。鬱鬱黃花。無
非般若。是則簷前鵲噪。皆演摩訶。檻外雲流。俱彰
實相。以故問云。大千世界。及諸微塵。是為多不。當
機對曰。甚多。佛言。汝雖知世界微塵之多。而尚不
[001-0834b]
知微塵非微塵也。何則。以世界散而為微塵。則塵
無自性。悉假因緣。因緣故空。以故一微空處眾微
空。眾微空中無一微。原無實性。所以曰非。以不廢
假名。故言是名耳。能造既爾。所造亦然。故世界亦
非世界者。以微塵合而為世界。則界無自性。乃因
緣生法。是亦為空。無有實性。故亦曰非。以不廢假
名。故亦曰是名耳。然此非之一字。正顯離相之用。
是之一字。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之是。所謂即是
用而離是用也。
△二正報。】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
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
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此遣正報也。即如來三十二相。正報之身也。觀佛
之究竟。當機亦可謂婆心徹困矣。至此欲其直下
承當。會取離相之用。輙以巳身而為勘驗。正是為
憐三歲子。不惜兩莖眉。以故問之曰。可以三十二
相見如來不。言三十二者。即始自足下安平。終至
頂中肉髻。蓋當機前來巳解離相見佛之旨。故此
應聲如響道。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
來。何則。以真佛非形。法身非相。故自徵云。此何以
故。當知世尊所說三十二相。即是應身三十二相。
原非法身無為之相。然此三十二相。若在法身之
中。不過是名而巳。故曰是名三十二相。以應身之
相。乃福德成就。法身之相。屬智慧莊嚴。至此可見
[001-0834c]
大而世界。細而微塵。法說非說。佛相非相。以至般
若非般若。則離相之用。可謂彰且著矣。向下不過
況顯伸解結成而巳。
△三顯示經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其福甚多。」


【此中以福較慧。明離相之用。以顯經功。但此比前
不同。前皆財物。此以身命故也。良以理進一層。則
較量亦增一層。所謂水長則船高耳。身施如尸毗
之代鴿。命施若薩埵之飼虎。皆不及此經之四句
者。以此般若離相之用。直透法身向上。不唯寶施
弗及。即身命亦弗如也。問。經中往往言四句偈功
德殊勝。果何說乎。答。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能
所纔得八言。曰即非。曰是名而巳。則此一名。而詮
顯法界三觀.三止.三諦。斷三惑。除三執。具三名。證
三身。顯三德。獲三空。皆由是而彰也。只如說三千
大千世界微塵之依報。三十二相之正報。若據實
體。則無量無邊之廣大勝玅。此則不過數字。收之
盡矣。即如世間天子之璽。不過荊玉一方。亦止八
字。曰。受命於天。既受永昌。而其體也。唯玉一方。而
其文也。止於八字。然其為用。未易可言。何則。因之
繼天立極。子惠萬民。鎮安中外。取信立德。定乾坤
達神鬼。莫不由之。方之文字般若。四句雖少。而其
為功則甚大明矣。故不可以世諦有為內外財施
[001-0835a]
而較也。如至尊德業。非羣臣事業可得而比也。

四聞義述解二。一當機伸解三。一解自聞希有。】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
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
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此當機呈解也。因前初請降住之法所以。佛為指
示。迄至乍聞離相度生。無住行施。非相見佛。未免
茫然。故云頗有眾生。得聞如是生實信不。因伊一
問。累我世尊。且誡且談。展轉發明。循循善誘。曲曲
提撕。巳至今日。所謂陽春布德。花香漏泄於枝稍。
素月流輝。波印透開於潭底。當機此際。拋下草菴。
趨入寶所。方見老漢真心。始解太平無象。是以感
悔流涕。喜極成悲。
言是經者。即一往所談文字般
若。
言義趣者。義即義理。即所詮離相無住。妙有不
有之理。乃前處處言即非者是也。趣即旨趣。即般
若玅用真空不空之趣。乃前處處言是名者是也。
此即觀照般若。
而言深解者。正是尊者㘞的一聲。
桶底脫落。突出頂門正眼。握定金剛寶劍。所謂大
用現前。不存軌則。正深悟而實解也。此即實相般
若。
良以因文字起觀照。由觀照而契實相也。
鼻出
為涕。眼出為淚。心激感痛曰悲。鼻息縮傷曰泣。此
因悟而傷迷。喜極而反痛也。茲呈解而歎希有者。
與前不同。文雖似一。而義實雲泥。前乃讚佛日用
尋常。莫非本地風光。指示當人全體大用。般若真
[001-0835b]
心。猶如天王華屋。一時乍見。故曰希有。今乃讚佛
以文字般若。引生觀照。令契實相。則是深入九重
細見。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徧歷歌臺舞殿。複道長
橋。甚而明星熒熒。綠雲擾擾。靡不洞悉。應接無暇。
至此不能遍言宮裏之事。唯道一切。好希有也。是
則前乃外見規模莊麗。今乃入見室家之好也。

是經典者。即前一往所談。言說章句。文字般若。而
言深者。即所詮無住觀照般若。更言甚者。即今深
解悟入實相般若也。
昔來者。謂自證阿羅漢果。得
人空慧眼以來。未曾得聞此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也。良以當機自阿含。歷方等。至般若。證人空以來。
於一切法。但念空.無相.無作。自謂究竟。然而未聞
法空之理。以故適纔悲泣者。正謂如是之經。恨未
早聞耳。蓋此經談空。亦不住空。所謂有無俱遣不
空空。故稱之曰。甚深經典也。
△二歎他聞希有。】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
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
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此因巳而歎他也。乃尊者汲引同類。并及當時一
切大眾耳。葢因前來聞真空之說。恐無知音。故率
然而問。頗有眾生。乃至生實信不。佛誡之曰。莫作
是說。不惟現在有人。乃至如來滅後亦有。彼時雖
不敢辯。未免尚懷鬼胎。至此尊者點胷自肯。始知
今是而昨非矣。便覺從前出言鹵莽。此解如來訶
[001-0835c]
誡。明現在不無之旨也。故言若復有人等。正謂現
在不獨我能信。還復有人亦能生信也。
言聞經者。
聞慧也。信心者。思慧也。生實相者。修慧也。信心清
淨者。正信自心清淨。解得離相無住。毫無一法當
情故也。蓋此信一生。則諸法不生。既諸法不生。即
實相生焉。所謂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是以由文字
般若。起觀照般若。信得無我無法等相。心自清淨。
即是所生之實相般若也。當知實相。無能生所生。
不過開顯正智。假名曰生耳。
此中是人下。言由淨
信而生實相之人。則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言第
一者。須知信之一字。乃入道之前鋒。為善之首領。
是以五十聖位。此位為先。十一善法。是法居首。故
云第一。而言希有者。即此實相之理。不外尋常。所
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即諸法而
顯實相。寧不希有乎。而言功德者。即因功果德。乃
無漏無為之因果也。雖塵界寶施。恒沙身命。亦莫
能及。故云第一希有功德也。昔武帝問達磨云云。
皆答福德。以有漏有為也。豈知此淨信實相。為真
功德耶。向下是之一字。乃承上轉下之辭。言實相
者。乃真實之相。非相者。即非諸法之相。名實相者。
乃名諸法圓滿成實之相也。然此三句。各有深意。
第一句。即對四諦凡夫外道。執虗妄相者而曰實
相。以除我執。以顯我空真實之相也。第二句。對出
世間聲聞緣覺。執空相者。故說非相。而非空相也。
[001-0836a]
以遣法執。以顯法空真實之相。第三句。對權乘菩
薩。執非法相者。則以是名。除非法執。以顯俱空真
實之相也。一即文字。二即觀照。三即實相。設以三
觀等釋。亦無不可。茲不繁贅。以上乃當機前承訶
誡之後。處處留神。至此疑團冰釋。是以吐露發揮
皷舞。當時大眾。正是。若不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
樸鼻香。
△三明後聞希有。】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
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
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
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此正當機領解佛滅度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
之人。能信是經也。始知佛語無虗。蓋尊者之意。謂
我為羅漢。耳提面命。尚不免疑。然幸親稟佛教。得
生信解。似亦不足為甚難事。若夫當來濁惡世中。
後五百歲。正法像法之後。時當末法之際。目不覩
玉毫之相。耳不聆金口之言。當此去聖時遙。鬬諍
堅固之秋。其有眾生。覽遺教而興思。念微言而渴
仰。因而得聞如是之經。遂而信心清淨。解得人法
俱空。復能如說受持。是則真為罕有之者。此中聞
是經。即聞慧。信解。即思慧。受持。即修慧。以能具此
三慧。故言是人即為第一希有。此是人二字。正領
佛說當知是人之是人也。言此人非一佛二佛三
[001-0836b]
四五佛而種善根。巳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正是見佛多。聞法廣。種善深。乃人中第一流人也。
然復能信心清淨。解此離相無住之旨。了得人法
皆空。豈非人中之希有者乎。
向下即徵釋云。何所
以故。此人不過聞經信解受持。是亦平常之事。如
何便說是人中第一希有之人。聻。以此人無我等
四相故。何則。設有四相。自不能信此經離相無住
之文字也。今能信此。則無四相可知。既無四相。則
其人巳證人空之智。高超三界。遠越四生。我生巳
盡。不受後有。豈非凡外人中。第一希有者乎。然既
如此。次又徵云。所以者何。此人即無我等四相。不
過與二乘同流。尚有無明未斷。變異猶存。何得謂
之第一。然此不惟但解人空。兼亦證入法空。不惟
無我等四相。亦無無我等四相。設不如是。奚能解
此經離相無住之觀照乎。既解觀照。則不臥無為
牀。戒飲寂滅酒。巳離化城。直造寶所。豈非二乘人
中之第一者乎。故云我相。即是非相等者。此中我
等四相。在二乘人。惟知執無。今言非相者。即是并
無相亦非。所謂無無相也。即無無我相。無無人相.
眾生.壽者相也。是則法根既絕。我苗不生。二執冰
消。二空智顯。即古云。若欲速成佛。持刀快殺牛。牛
死人亦亡。佛亦不須求。至此則佛尚不求。豈非小
聖中之第一者乎。
若爾。則再三徵 何所以故。即
使解得法空。不過同乎菩薩。上求佛果。下化眾生。
[001-0836c]
往來三界。出入四生。何處無之。安為希有。良以此
人不惟但解法空。離其法等四相。而且又解非我
法等四相之空亦空。遠離一切諸相。而更證俱空
之智耳。設不爾者。何能受持此經之離相無住之
實相哉。既能受持實相。則能了達實相無相。無相
亦無相。是則離一切諸相。則非菩薩之可稱。即當
名之為佛矣。此正結前深解義趣之文也。
然雖如
是。要識當機疑悟落處。指示分明。疑自何生。悟從
甚得。方為說到見到。設不爾者。何異盲人摸象。未
審諸人有證據不。倘或未明斯旨。且須落草盤桓。
幸勿厭繁可耳。良以尊者抱負。迥異常流。況乎身
佩三印。果證二乘。踞化城之堅壁。依草菴而駐兵。
自是自空一世。氣冠羣英。方將問鼎請隧。且不識
漢何如我大。然則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者也。
今向祇園座下。見得一斑。正欲人前顯實。閙裏奪
尊。方不埋沒自巳。設或不然。寧不錦衣而夜行耶。
以故一心恭敬。三問齊伸。將謂唯我巳達。然為諸
人。正以夜郎王而自居也。
然我如來既見當機智
勇膽略。還是個人。猶臥龍之遇天水。不妨且戰且
攻。且招且撫。是以將錯就錯而應之曰。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此時如來毫不干動。所謂將欲取
之。必固與之。始而略示降心離相。繼而復示住心
無住。此則八陣之圖巳陣。十面之伏巳設。然欲下
手。遂將自巳畫道等身符子。直向尊者面前一擲。
[001-0837a]
曰。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即此一問。當機
不解。是箇弔虎離山之計。因而輪鎗躍馬。直出垓
心。且而據鞍顧盻以示。矍鑠可觀。自謂英雄葢世。
智術過人。遂率然而對曰。不也。只此二字。是要充
作家的樣子。然則何異龐德之敵雲長。所謂初生
犢兒不畏虎也。且復抖搜精神。左鎗右棒。橫衝豎
撞。故云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
所說身相。即是非相。足見尊者前遮後搪。上盤下
旋。也是箇戰將。然在如來以逸待勞。見得當機到
此。力盡矢窮。因而虗恍一刀。引他入陣。所以把火
助照。故曰凡所有相。皆是虗妄。尊者至此。只解如
來順水張帆。豈識老漢逆風帶柁。是以䇿轡向前。
不覺全身陷陣。
如來見事巳濟。不費張弓隻箭。只
須羽扇輕揮。霎時旌旗變色。壁壘皆新。故曰若見
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方纔正說離相之旨。當機以
為得計。竭力應酬。不料如來。忽然吐出這箇即字。
未免驚慌。意欲奪空而走。遂復嫁禍於人。故曰。頗
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故知即之
一字。乃疑悟根也。生佛基也。釣鰲鈎也。縛將縧也。
如來因彼破綻巳露。始向頂門一針道。須菩提。莫
作是說。然此莫之一字。乃除疑生信之關。亦尊者
就擒被縛之所。設非此字。未免還有之乎者也。故
如來止用一箇莫字。便教當機閉口無言。神驚膽
喪而偷心盡死。至此則生擒下馬。而活捉歸營矣。
[001-0837b]


向下之文。皆如來穩坐中軍。握定金剛寶劍。將當
機呼至堦下。喻以至尊威德。令其改往而修來也。
所以當機蒙示。佛身離相。果法離相。繼而又教之
以住心無住。首則泛論無住。自小乘法。而至佛法
菩薩莊嚴。次乃正明無住。復又喻明無住。展轉發
揮。以蕩執情。因復較量顯勝。令生渴仰。以彰般若
妙用。故尊者因聞經功殊勝。遂而請名奉持。乃是
羨皇恩之浩蕩。可謂中心悅而誠服也。此正投誠
而皈命矣。如來垂示。乃云。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
羅蜜者。即聖德之無私。而隨功賞賜也。又曰。以是
名字。汝當奉持。即將金剛王劍。至是亦賜矣。繼復
釋曰。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者。乃如來之
捧轂推輪。所謂閫以內。寡人治之。閫以外。將軍治
之也。而復示說法離相。依正離相。顯示經功者。乃
授廟謨聖訓耳。
是以當機至此。深荷大德。痛悔前
非。不禁感恩而流涕矣。故前來乍聞諸相非相即
見如來。當機在彼尚猶屈強。未免跳梁。是以累我
世尊。廣談法非法。空即非。是名。句義。至是豁然。方
省前非。以故悲淚呈解。三稱希有。一口道出。離一
切相。即名諸佛。
以此觀之。則前之即字。出自佛口。
此之即字。出於當機。只此前後二即。可謂剛剛合
上油瓶葢矣。斯正以心印心之謂也。然則諸有智
者。雖由譬喻可解。幸勿作譬喻解可也。若然。則辜
負經文不少。不唯辜負經文。亦且辜負如來。不惟
[001-0837c]
辜負如來。兼又辜負當機。不惟辜負當機。亦復辜
負自巳也。
△二世尊印述二。一印證二。一總印。】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


【此總印所述之當也。前以當機解之未深。輕率而
發頗有之問。佛則訶誡。今既蒙教。得其深解。呈白
於佛。故為印可曰。如是如是者。謂當機所解。三空
觀智。皆稱真如而是。然重言者。當之極也。而此兩
個如是。須知一在於佛。一在當機。何則。葢佛之意。
謂我唯教爾。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汝今既然
能解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正是我心如是。汝亦
如是。須善護持。此則以心印心巳竟。然空生之稱
慧命者。正所謂傳佛慧命。真不愧矣。
△二別證。】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
希有。」


【此即反其預歎之詞。而印證耳。意謂爾何求全於
人。如是之深也。必欲其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及信
解受持而後。乃許其為第一希有者。若然。恐亦難
得其人。即今設或有人。縱不能深心信解。但聞是
經而不驚疑怖畏。就算是箇上好的了。故曰。甚為
希有。正所謂才難。不其然乎。
△二述成二。一約法
述成二。一就智度述成。】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
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此下徵明問何故但聞而不驚畏者。便曰甚為希
[001-0838a]
有。以其人但聞是經不驚。即證佛順俗諦所說六
波羅蜜中之第一波羅蜜。但聞是經不怖。即證佛
順真諦所說之即非第一波羅蜜。但聞是經不畏。
即證佛順中道所說之是名第一波羅蜜。豈非甚
希哉。問。經中何事。是可驚疑怖畏。答。無著謂於聲
聞乘中。說有法有空。於此聞法無有故驚。聞空無
有故怖。於二無有理中思量不能相應故畏。以上
乃約文述。
若約旨述者。即初.無我等四相。人天聞
之。誠為可驚。以人天未得人空。專執我等四相故。
次.非無我等四相。聲聞緣覺聞之。誠為可怖。以二
乘人。雖無我等四相。巳證人空。然不能非却無我
等四相。而證法空。三.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者。乃
不惟我法雙空。并俱空亦空。雖菩薩聞之。誠亦可
畏。以權乘菩薩。住於法空之境。不能將空法之空
亦空。是以有驚疑怖畏也。而此三波羅蜜。皆稱第
一者何也。葢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五度無般若。皆
不到彼岸故是則般若稱之為第一波羅蜜也。當
知一往皆明離相無住之旨。皆屬般若之用。正猶
金剛鋒利之用。此下將談證悟。故舉波羅蜜之究
竟彼岸。取喻金剛堅固之體也。佛因當機巳悟金
剛般若。故說波羅蜜。更令深進。所謂錦上鋪花耳。


△二就忍度述成。】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
辱波羅蜜。」
[001-0838b]


【此復轉述上文也。謂此第一波羅蜜。自何而得。以
從忍辱中來故。何則。以第一波羅蜜。雖是修般若
者。設非忍度兼資。亦不能速到彼岸。所謂明人忍
慧強也。此由一往教諸菩薩。度生離相。布施無住。
非有忍力者。則不可耳。故起信云。以知法性無苦
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葢羼提者。即忍
辱也。忍即內心含容也。辱乃外來橫逆也。其忍有
三。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夫行是行者。不見內有
能忍所忍。不見外有能辱所辱。中間不見有杖木
相加等事。方是三輪體空。一心清淨。乃為深得無
生法忍也。此言忍波羅蜜者。是順俗諦之言。即生
忍也。非忍者。是順真諦之言。即法忍也。是名忍辱
者。是說真俗不二。順中道第一義諦之言。即無生
法忍也。意言此人能證此忍。方能聞是經。於離相
度生。無住行施。深忍好樂。而得不驚不怖不畏。豈
非甚為希有乎。
△二約人述成。】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
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此印證述成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也。謂我昔離
相方能行忍。如其相不能離。雖一言見侮。猶銜恨
終身。矧割截乎。乃至節節支解。不瞋恨者。由離一
切相。所以成佛也。此乃世尊婆心太切。所謂為人
須為徹。殺人須見血。因當機雖悟離相之理。恐於
離相之事。尚未了然。故將自巳做過的樣子。拈於
[001-0838c]
他看。以便修學。且而復恐秪會向第一波羅蜜中
覓取般若。不能於餘五度上會得般若。故廓而充
之曰。豈惟般若非般若。是名般若。須知六度皆然。
即如忍辱。非忍辱是名忍辱耳。故徵釋云。以何義
故。說忍非忍。是名為忍。又行忍辱者。有何憑據。而
知其離相耶。故此佛引我昔而證成也。蓋人平時。
可以勉強。而至生死大難臨身。不能絲毫假借。故
曰。我於爾時。無我等者。此正燕雀不處巢。無以畜
眾雛。如來不示行。無以度眾生。故先示離相的樣
子耳。
又徵何以知其如來行忍。實無四相。聻。釋曰。
我方支解時。若少有四相。即生瞋恨。此又離相之
明驗也。
梵語歌利。此云極惡。陳譯為迦陵伽。唐譯
為羯利。此秦譯也。茲乃略釋。若欲廣明事跡。准涅
槃經。云。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國。富單那城。婆羅門
家。是時有王名迦羅富。其性暴惡。憍慢自在。我於
爾時。為眾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禪思。爾時彼王。春
木花敷。與其宮人綵女。出城遊觀。在林樹下。五欲
自娛。其諸綵女。捨王游戲。遂至我所。我時為欲斷
彼貪故。而為說法。時王見我。便生惡心。問言。汝得
阿羅漢果耶。我言。未得。復言。汝得不還果耶。我言。
未得。汝既年少。未得聖果。則為具有貪欲煩惱。云
何恣情觀我女人。我言。大王。當知我雖未斷貪欲。
然其內心。實無貪著。王言。癡人。世有仙人。服氣食
果。見色尚貪。況汝盛年。未斷貪欲。云何見色不貪。
[001-0839a]
我言。大王。見色不貪。實不由於服氣食果。當由繫
念無常不淨。王言。若有輕他而生誹謗。云何得名
修持淨戒。我言。我無瞋妬。云何言謗。王言。云何名
戒。答言。忍名為戒。王言。若忍為戒。當截汝耳。若能
忍者。知汝持戒。我時被截。容顏不變。王臣見巳。諫
言。如是大士。不應加害。王言。汝等云何知是大士。
諸臣曰。見受苦時。容顏不變。王言。我當更試。即劓
其鼻。刖其手足。爾時我於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
悲。愍苦眾生。心無瞋恨。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沙
礫石。王見大怖。復至我所。長跪白言。惟願哀愍。聽
我懺悔。我曰。大王。我心無瞋。亦如無貪。王言。大德。
云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實無瞋恨者。此身平
復如故。發是願巳。身即平復。更願我於來世。得成
菩提。先度大王。
是故我今成佛。度憍陳如也。蓋我
之忍。非止歌利一時。又念五百生中。作大仙人。名
曰說忍。於爾所世。皆無四相。故忍慣。而視之為尋
常也。應知忍無四相。即為第一波羅蜜。苟無智慧。
則不能無瞋恨。即忍於一時。亦不能忍於多世。即
甘忍其苦。亦不能感格於王也。此世尊即忍度發
明離相者。正恐說食不飽。是欲當機親嘗一口也。


△五結成離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


【前既印述巳畢。至此結勸云。菩薩當如我上來離
[001-0839b]
相發菩提心。亦必須修此離相之行也。是故二字。
通結上文。正謂爾前問我。善男子。善女人。云何發
心。云何降住。是故當知學般若之菩薩。應當離相
而發心也。此佛因顯離相之用。并其降住之前。發
心無法之旨。一盤托出。其如當機雖聞此說。尚欠
沉思。可惜當面又成錯過。故下復有云何降伏發
心之問也。設於此處會得發心無法之旨。則下半
卷問答。均可巳矣。所以貪看眼前浪。失却手中篙。
乃當機之謂歟。此彰般若離相用竟。
△二彰般若
無住用二。一正明無住三。一不住六塵。】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
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
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
施。」


【此乃結前廣略住心無住。以彰般若無住之用也。
因前雖歷明無住。正明無住。喻明無住。校量況顯。
尚未有結。便談離相之用。今上巳結離相之用。故
茲當結無住之用。此乃正結前文應無所住。行於
布施。并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不應者。即前之應
無也。亦誡詞也。此中言不應生心者。良以心本無
生。因境而生。以故生心即妄。動念即乖。不可住著
六塵。而行檀度者。乃示無住之事也。應生無所住
心。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勸悟無住之理也。葢
上之住色等生心。即妄心也。下之應生無所住心。
[001-0839c]
真心也。所以用不應二字。誡其勿住。以應之一字。
勸其當生。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此明我教爾不應
住者何意。但爾之心一有住著。即屬虗妄之幻識。
而非無住之真心矣。正明有住即乖法體。而非無
住實相之理。故古德云。却物為上。逐物為下。瞥起
微情。即落地上。正楞嚴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斯
之謂也。
是故下。示三輪空也。不住色布施者。能施
空也。為利益眾生者。即受施空也。應如是布施者。
逆指上文不住之義也。內則不住有我。外亦不住
有人。而中間不住可施之物。即施物空也。是則三
輪俱空。真可謂無住行施矣。此明菩薩行施不應
住著。原為利益眾生也。設或稍有住著。則是人我
未忘。而與眾生結憎愛緣矣。若然。則互為子孫父
母。冤家債主。百劫千生。恩怨纏綿。輪迴生死。何能
解脫。以故應當行布施時。不得住六塵而行布施
也。果能如是行施。則為無住之施。無漏福田也。所
以如來教人行施。決不可住相者。良有以焉。
△二
不住人法。】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
生。」


【總結上文。修忍行檀以彰無住之義。言一切諸相。
即是非相者。正顯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
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
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是真空無相之實
[001-0840a]
相也。而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者。以一切眾生
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
影為自心相。是以四大和合。五蘊六塵。眾法相生。
假名眾生。若析皮肉肋骨以歸地。精液痰唾以歸
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且道妄身安在。於中六塵
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設離四大五蘊六
塵。則無眾生可得。故云。即非眾生。葢上之諸相非
相者。謂諸法俱空也。則遠離法非法執。下之眾生
非生者。人我皆空也。則遠離我執。若合前章之義。
正是三輪空寂。三執消融。三空顯現。此則般若無
住之用。可謂彰明較著者矣。
△三結顯真實二。一
正明真實。】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
異語者。」


【此乃結前起後。勉生信解依之修習也。因上所明
諸相非相。眾生非眾生。恐云。菩薩為利益一切眾
生。此何又說眾生非眾生。毋乃空有矛盾。二三其
說乎。故曰。如來是真語實語者。此明決不疑誤後
學。如云。佛說苦諦。真實無異者是也。況佛說法。必
然契理契機。凡有所說。皆歸三諦之理。至如真語
如語。乃稱真諦即空而說也。實語者。此稱中道實
相而說也。不誑不異。此順今時依俗諦而說也。又
則真語者。無妄也。實語者。無虗也。如語者。如所得
而說也。不異者。無更變改易也。魏譯止此四語。什
[001-0840b]
師譯本。則有五語。葢順天親論文。欲統收四語。發
明佛意。一一真實。而非虗誑故耳。由是之故。須信
誠言。不汝欺也。
△二轉釋真實。】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虗。」


【此正承佛語真實之義也。良由此法無實。故說眾
生非眾生。因其此法無虗。故說利益一切眾生。是
則如來所說。皆是稱理。皆是真實。非誑異矣。此正
證成無住行施。教其不得住著也。何故。以此阿耨
菩提之法。不同世間所執陰處界等之法。有實有
虗。此乃無實無虗。因其無實。則妙有不有。以其無
虗。故真空不空。因妙有不有。故不住有法。所以身
相非身相。菩提非菩提。說法非說法。世界非世界。
微塵非微塵。莊嚴非莊嚴等。因真空不空。則不住
非法。所以說是名身相。是名菩提。是名說法。是名
世界。是名微塵。是名莊嚴等。以是無實故不住有。
以是無虗故不住空。觀佛談真空妙有。以彰般若
無住之用。而至此處。亦可謂竭盡而無餘蘊矣。

二舉喻顯用二。一舉喻二。一喻住則不妙。】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
所見。」


【此喻住相之過也。乃世尊恐當機不能頓空三輪。
猶帶廉纖。故舉喻以明住相不妙之過也。言菩薩
心住相行施。不惟不能透脫根塵。抑且被物所轉。
反為貪癡所覆。徒增憎愛緣耳。是知不能得般若
[001-0840c]
無住妙用。而行施者。頭頭障礙。如一雙好眼。入於
闇室。縱有無量家珍。且不能見。安得其受用者哉。


△二喻不住方妙。】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
種種色。」


【此喻無住之功也。葢住則被境牽纏。不住則即能
轉物。而蕩除三執。徹證三空。方謂之金剛大用現
前也。始得情翳冰消。智光圓照。道眼觀來。事事光
明。即如人之有目。又加之日光照耀。則能盡見種
種之物色矣。所謂寸絲不挂。萬里無雲。撥開關棙
子。親見本來人。而此無住之用。妙莫加焉。然則發
心菩薩。可不深求無住乎。
△二顯用二。一生福用
二。一自利福。】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
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
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上以五語二喻。證勸無住行施。然行施者。既得三
輪寂。三執消。三空顯。是經之意可謂深矣。而猶未
識持經功德。故此顯之。葢當來之世。正屬此時。所
謂濁惡者多。受道者少。若非久植善根。不能受持
讀誦。今云能者。不惟能誦文字章句。亦能受持無
住妙義。則其人功德。非權乘小果可以企及。故云。
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悉見。此即為之為。當訓
得字。謂即得感格者也。以佛智慧。言悉知者。乃佛
[001-0841a]
三達洞照。悉見者。五眼圓觀也。如是者。逆指前來
廣略章中。虗空無量。沙界無邊之功德也。問。此經
前後重重校量。佛意何居。答。良以金剛般若。無著
真宗。誠印心之祕典。乃入聖之真詮。三執空而妄
心休息。三智顯而實相圓成。稍非觀照精純。奚得
心空境寂。不假文字般若。何由認路還家。故凡結
證之處。廣明持說之功。不過俾道脈以常流。使法
源而不竭。微言不泯。意在斯焉。
△二利他福二。一
略說福。】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
布施。中日分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
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
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
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
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
上乘者說。」


【此較量持說勝身施者。以顯般若無住之功也。蓋
日有三分。初日辰巳分。中日午未分。後日申酉分。
此言每日三分。各用恒河沙身施。可謂行檀之精
進矣。然而不唯一日兩日。如是積日而劫。壘一而
百。以至於無量百千萬億劫。此則甚言其久也。而
況日日三分。皆以恒沙身而為布施。此則內財之
施。福自難量。梵語劫波。此云長時。有小中大。芥城
拂石。增減之不同。此上較定其福之勝。然猶不及
[001-0841b]
聞此經典。般若無住之義。一念信心耳。
此言逆者。
即忤逆。所謂謗方等也。而曰不逆者。即隨順此文
字般若。無住之義。不生毀謗。只此之福。巳勝身施。
何況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此受持讀誦自利也。為
人解說利他也。正明一聞信順。福尚超於恒沙身
施。何況二利俱備之者。則其人福。愈難較矣。此以
要下。初由略以較多。既難比勝。今自廣以至要。故
云。以要言之。意謂設具足讚歎。終不可窮。以略而
言。亦有不可心思。不可言議。不可以多少稱長短
量。實無邊涯際畔之功德也。
應知如此內施。雖事
大時長。乃福感有漏。苟能隨順般若。則自他俱利。
果證菩提。是無漏法施之功。豈可以有漏生死身
而較量哉。如來為發下承上而言。謂此經具不可
思議功德者。以為發大乘心者說故。為發最上乘
心者說故。若據起信。其大有三。謂體相用也。復恐
濫權。故以最上揀之。所謂一佛乘也。以大乘則通
收迴小向大。漸機人也。最上乘。則指不歷階級。圓
頓人也。
△二廣說福三。一正明廣說功德。】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
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
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勸持廣說以顯功德也。謂此經既為大乘人說。
然能受持廣說。具二利之德。則此人亦大乘人矣。
言廣說者。於人。非止一二。於經。非止四句。所謂向
[001-0841c]
稠人廣眾之中。建大法幢。普施般若法雨也。然則
此人之功德。非心所測。非口所宣。唯有如來。能悉
知見。降斯巳還。皆莫能識。何則。以此人既能自利
利人。即為荷擔如來無上菩提故也。在背為荷。在
肩為擔。言如是二利之人。方是任重致遠。代佛擔
担。替佛行道者也。
△二反顯樂小不能。】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
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此反顯也。正明不能以般若為巳任者。則非大乘
之器。問。佛心平等。施法亦然。云何上說。惟為大乘。
與最上乘耶。答。樂小者。自不能聽信受持。並廣說
耳。所謂一日之價。以為大得。何暇於留心法王大
寶哉。以其樂小之流。四相未空。法執未除。愛樂小
果。著相憍慢。躭著虗妄。深戀不捨。焉能向此般若
經中。於離相無住之義。而肯聽信乎。且聽信尚然
不能。焉能受持讀誦。廣為諸人解說其義趣乎。正
明小機。決不能受持廣說耳。今既能聽受讀誦。為
人解說。非樂小者可比。寧不謂之大乘人。最上乘
人。為荷擔菩提者乎。
△三結指經處當供。】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
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
以諸花香。而散其處。」


【此勸護法當供其經也。須菩提下。在在。乃經在所
在。處處。即經處之處也。此皆領前無住章中。隨說
[001-0842a]
是經。乃至四句。當知此處。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
佛塔廟也。言恭者。即作禮圍繞。而敬者。即以諸香
花等。此即依正而表恭敬也。塔乃藏應身舍利之
所。而此經乃藏法身舍利之處。所以益當供之也。
問。前既有此。何更重說。答。前明無住之義。言經處
與人。皆應供養。此明無住妙用。經處及人。寧不然
哉。且前云。如佛塔廟。茲曰。即為是塔。而即之與如。
較前為更親切也。文義各別。故不重也。
△二滅罪
用三。一正明滅罪玅用。】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
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
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顯持誦有二不可思議也。一者以輕易重。能回
定業。則報不可思議。二者當得菩提。則果不可思
議。此釋持經有不得勝福之疑。復次須菩提下。謂
此經既為發大乘。并最上乘者說。而持說之人。又
具不可思議功德。凡經在處。即是佛塔。則一切天
人。應當恭敬。此皆如來真實誠言。信固然矣。如何
現有善男子善女人。在那裏受持讀誦。不唯不得
人天恭敬。而反被世人輕賤者。何也。所謂輕則不
重。賤則不尊矣。然則輕賤事有多種。或行嫉妬。或
生忌嫌。或懷瞋而加謗。或倚勢而欺凌。甚而刀杖
瓦石。拳脚相加。是皆輕賤之事。以此觀之。經功何
在。釋云。是人先世罪業也。以其人未識佛時。未聞
[001-0842b]
法時。未遇僧時。未持般若時。且莫說是人前生多
世。即今生以先半世之中。能保其皆造福而不造
罪業乎。既有罪業則將來之世。應墮惡道。受苦無
窮。言惡道者。即三惡道。乃地獄.餓鬼.畜生也。今以
持經功德。轉重報令輕受。轉生報後報。令現受。由
今世被人輕賤。則先世所造之罪業。即借此而消
滅矣。不復更墮三塗。豈非般若之殊勳哉。然且不
止滅罪。由此修習。當得成佛。故云。當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言當得。正謂今雖不得。當來必得也。
豈可因人輕賤。遂謂持誦無功。以此觀之。則轉罪
報而得佛果。應亦愈知此經之妙用矣。
△二兼顯
經功妙用。】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
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
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
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
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此顯經功妙用。不可思議也。須菩提下。乃舉福較
慧也。我即法身真我。念即明計不忘之謂也。阿僧
祇翻無央數。十大數之一也。然曰。無量阿僧祇者。
即三無央數也。葢我世尊。自為廣熾陶師。遇古釋
迦。開導發心。修習佛果。至第一僧祇劫滿。遇寶髻
如來。二僧祇滿。遇然燈如來。三僧祇滿。遇勝觀如
來。今云。然燈前者。即未見然燈之前也。那由他。乃
[001-0842c]
第九數。數當萬萬。供養。約四事言。承事。謂躬承奉
事。順教無違。空過者。謂如上諸佛。不曾空過一佛。
而不供養承事者也。此正世尊。以自巳因中供養
諸佛如是之多。且無一佛空過。而其福德。誠不可
量。若與末世持經相校。皆不及一。何則。供養諸佛。
事屬有為。乃可思議也。受持般若。功屬無為。故不
可思議耳。是則經功妙用。可勝道哉。
△三總結經
功玅用。】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
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
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
議。」


【此總結上離相無住二章。以明果報。經義皆不可
思議也。正謂上來我說善男子等。這種校量不及
的功德。尚猶略說。若其具說。恐人難信。反生疑惑。
言狐者。乃狡獸耳。即野干也。其性多疑。以冬渡冰
河。且走且聽。冰下水無流聲即進。有聲即退。因其
進退不一。以喻疑者。此名般若福勝。劣根者未可
具聞。恐狂亂不信。致招謗法之愆。茲但少分說之
耳。何則。以此經之義理。乃明實相離相。無住真心。
甚深難思。即受持之者所獲果報。具屬無漏無上。
故不可得而思議者也。
然則經文至此。較量五重。
兩次外財。兩度內施。一番佛因。至是較量巳極。不
可更較。故云。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知後文。
[001-0843a]
雖有較量。不過隨事便舉。或一三千界寶。或如須
彌寶聚。或阿僧祇界寶。皆不如上文之次等者。此
有二義。一則恐淺識聞之。難以信受。致有謗毀之
罪。二則於前離相無住二章之中。既以廣較。則後
之發心無法。功德之大。可以例知。雖不如前次第
淺深。其義更遠。以有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
可思議。而轄之矣。以上首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
妙用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