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02 放光般若經-西晉-無羅叉 (master)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五


西晉于闐國三藏無羅叉奉 詔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親近品第六十五



爾時釋提桓因意念言:「菩薩行六波羅蜜乃
至佛十八法,尚出眾生之上,何況成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者?若有發意念薩云然者,為得
壽命中之最、人中之善利,何況發意欲為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意者,未發者當親近之。」釋提桓因以天曼
陀羅花而散佛上,散已發願言:「若有發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意者,令具足法願,具足薩云
然願,具足自然法願,具足無漏法願。」


釋提
桓因白佛言:「世尊!如我意願,其發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意者,不復欲令動還墮羅漢、辟
支佛地,為下大乘,終不墮於羅漢、辟支佛乘,
倍復發願精進,願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見三
界中所有諸勤苦者悉為作護。如是具足菩
薩意念:『我等已度,當復度不度者;我已安隱,
當復安餘;我已泥洹,當復度餘令得泥洹。』」



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代初
發意菩薩歡喜者,為得幾所福?久發意菩薩
復代歡喜,得何等福?阿惟越致菩薩代其歡
喜,復得幾福?至一生補處菩薩代其歡喜,復
得幾福?」


佛告釋提桓因言:「拘翼!是四天下
尚可稱知斤兩;代其歡喜者,其福不可稱。三
千大千剎土亦可稱知;代其歡喜者,福不可
[015-0102a]
稱計。拘翼!三千大千剎土其中海水,取一
髮破為百分,以一分髮盡渧海水,尚可數知
幾渧;從代歡喜功德此間有三十五字重複,書准丹本除,福不可
計量。拘翼!阿僧祇佛剎所有境界虛空,持
斛斗升合量空,尚可知幾所;從代歡喜功德,
福不可計量。」


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諸不
代初發意菩薩歡喜者,是為魔之所使;不代
歡喜者,是魔官屬人,從魔中來。何以故?有代
發意歡喜者,是為壞魔故。諸欲不捨敬三尊,
亦不一相亦不二者,當持是代歡喜意,求阿
耨多羅三耶三菩。」


佛言:「如是,拘翼!發是代
歡喜意者,得至佛國供養諸佛。所以者何?阿
僧祇人初發意作功德代歡喜故,從初發意
菩薩至于十住阿惟顏菩薩所作功德,皆代
其歡喜。持是功德,疾近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成阿惟三佛已,無央數不可說阿僧祇眾生
皆當得度。以是故,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
有初發意者,當持代歡喜之功德求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不以意求亦不離意。代阿惟越致
及一生補處歡喜,以求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不以意求而不離意。」


須菩提言:「是意如幻,云
何能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佛言:「於汝意云
何,汝見是意如幻不?」


須菩提言:「不見也。世
尊!我不見如幻,亦不見意非幻。」


佛言:「亦非
法頗見是意不?頗非見幻不離意,見是法成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


須菩提言:「不見也。世
尊!我不見法,當持何等起為有為無?法常自
寂,不可以有得亦不可以無得。若法常寂不
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無所有者亦復不成
[015-0102b]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何以故?世尊!一切諸法
亦不可得亦無有故。世尊!六波羅蜜常寂,乃
至于道亦復常寂。法亦不應當念,亦無有法
而將來有。般若波羅蜜常寂,成阿耨多羅三
耶三菩,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常寂。」


須菩提言:
「世尊!般若波羅蜜三耶三菩亦寂之中,云何
逮覺?」


佛言:「善哉,善哉!薩云然寂,阿耨多羅
三耶三菩亦寂。須菩提!般若波羅蜜及薩云
然不寂者,亦非般若亦非薩云然。是故,須菩
提!般若波羅蜜、薩云然寂,亦不因般若波羅
蜜成阿惟三佛,不離般若波羅蜜得阿惟三
佛;不得般若波羅蜜者,終不得阿惟三佛。」



菩提言:「世尊!菩薩所行甚深。」


佛言:「如汝所
說,菩薩所行入甚深苦行。雖謙苦行,不於法
中中道取證,墮於羅漢、辟支佛地。」


須菩提白
佛言:「世尊!如我從佛所聞,菩薩不為謙苦。
何以故?亦不見是可得證者,亦不見般若波
羅蜜可取證者,亦不見法當取證者。諸法皆
不可得者,有何等義、有何等法、有何等般若
波羅蜜,當可取證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


須菩提言:「菩薩行者為無所得行。菩薩於無
所得法中,還諸法無限之限事。世尊!若有
菩薩聞說是事,不却不難亦不懈怠,是為行
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行般若波羅蜜者,亦不
見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菩薩行般若波
羅蜜亦不作是念:『羅漢、辟支佛地離我遠,薩
云然離我近。』世尊!譬如虛空,亦無近遠之念。
何以故?虛空無分別故。行般若波羅蜜菩薩
亦無是念:『二道離我遠,薩云然離我近。』何以
[015-0102c]
故?般若波羅蜜亦無所分別故。譬如幻人亦
不自念:『師離我近,觀人離我遠。』何以故?幻
人無念故。譬如光影無有念:『我所因者離我
近,餘離我遠。』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來、無所
著、等正覺亦無所愛。世尊!般若波羅蜜亦如
是,譬如如來無有念故。譬如如來所化亦不
念:『二道離我遠,佛離我近。』何以故?化以如
來無念故,般若波羅蜜無有念故。譬如如來所作亦不念:『二道離我遠,〔佛〕-【宮】佛道離我近。』何以故?〔化〕-【宮】化如來亦無念故。般若波羅蜜亦無念二=二念【宮】念:『二道離我遠,佛離我近佛道離我近。』何
以故?化如來亦無念故。般若波羅蜜亦無
念:『二道離我遠,佛離我近。』譬所為作事亦
無念可說,般若波羅蜜事亦如作,亦無念故。」


尊者舍利弗語耆年須菩提:「但般若波羅蜜
無有念耶?」


須菩提言:「六波羅蜜亦無有念,
五陰五情亦復無念,眼色六入亦復無念,
四禪、四等及四空定、三十七品,至三脫門、佛十
種力、十八法、四無所畏、四無礙慧、薩云然事,亦
無有念,乃至于道亦復無念,有為性亦無念。」


舍利弗言:「若諸法無念,何從有五趣?云何復
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及佛
世尊?」


須菩提言:「諸眾生因四顛倒而起、四顛
倒而造作事,身口意行隨受其像,便有疑應,
故有泥犁、薜荔、獸、人中、天上。」


舍利弗言:「云
何有須陀洹乃至三耶三佛?須陀洹道亦無
念,乃至三耶三佛道亦無念。諸過去當來無
所著、等正覺,及現在十方諸佛,無念已盡滅。
以是故,舍利弗!當作是知,一切諸法皆無
念,信如是法性、真際故。舍利弗!菩薩當以
無念行般若波羅蜜。以無念行般若波羅蜜
[015-0103a]
故,便得逮覺無念之法。」


《摩訶般若波羅蜜》牢固品第六十六



於是舍利弗語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為行不牢固耶?」


須菩提報言:「如是,
如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者,為行不
牢固。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無有牢固,乃至
薩云然亦無有牢固亦無不牢固。何以故?菩
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牢固尚不可得,乃至薩
云然亦不可得見,何況有牢固?」


若干百千色、
欲天子意念言:「諸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行般若波羅蜜者,當為作禮。
既行般若波羅蜜而不中道取證,墮羅漢、辟
支佛地,以是故當為作禮。於等法不取證故。」


須菩提語諸天子言:「菩薩於等法不取羅漢、
辟支佛證,不足為奇。為阿僧祇人盟誓,亦不
見有人而欲度脫眾生,是乃為奇。以是故,菩
薩發意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為欲降伏眾
生。欲降伏眾生者,則為欲降伏虛空。何以故?
當知虛空、眾生皆悉寂故。眾生亦空、虛空亦
空、如虛空之無牢固、眾生亦無牢固。諸天
子!以眾生無有牢固故而結盟誓,是故菩薩
摩訶薩為甚奇特。為眾生結盟誓者,則為與
虛空共鬪所。為眾生結盟誓者,亦不見眾生
亦寂,結盟誓亦寂故。菩薩聞是,不恐不懈不
難不怯,為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五陰寂
故,眾生亦寂。云何五陰寂故眾生亦寂?以五
陰寂故,六波羅蜜寂;以五陰、六衰寂故,內外
空寂及有無空亦寂,以五陰、六衰寂故,十八
性亦寂;五陰寂故,三十七品、四禪、四等、及四
[015-0103b]
空定、四無礙慧亦寂。以五陰寂故,佛十種力,
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及十八法,薩云然亦寂。
菩薩聞是諸法皆寂,意不恐怖不難不怯,是
為行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何以故菩
薩不恐不懈為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言:「世
尊!以無所有故不恐,以寂靜故不懈。菩薩
以是無所有寂靜故,不恐不懈,為行般若波
羅蜜。何以故?恐畏懈怠亦不可得見故。菩
薩聞是恐畏亦不可,得復不恐怖,是為行般
若波羅蜜。何以故?恐畏皆不可得見故。菩薩
摩訶薩如是行者,諸天梵釋皆為作禮。不但
諸天釋梵為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作禮,乃至
首陀會諸天皆為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作禮。
須菩提!十方現在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皆
念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菩薩行般若波
羅蜜者,為具足五波羅蜜,為具足薩云若。須
菩提!若十方諸佛念是行般若波羅蜜菩薩
者,當知是菩薩成就佛不久。須菩提!一恒
邊沙人悉使為魔,一一魔者所將官屬如一
恒邊沙;假令爾所魔及將爾所官屬,欲共壞
亂行般若波羅蜜菩薩者,終不能壞。有二事
魔不能中道壞菩薩。何等為二?一者、觀諸法
皆空,二者、不捨眾生。復有二事,魔不能壞。何
等為二?一者、所作如所言,二者、常念諸佛。
菩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諸天皆來勸助慰
勞言:『善男子!今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久,
是故莫得捨空、無相、無願之行。』如是行者,無
所歸仰者而受其歸仰,無有依護者則為作
依護,無有覆蓋者而為作舍,為冥者作大明,
[015-0103c]
為盲者作眼目。何以故?是菩薩行般若波羅
蜜者,十方諸佛及眾菩薩、比丘僧眾,皆共稱
揚說其名故。須菩提!譬如我說法時,稱揚
讚歎寶造菩薩及識挽菩薩,我說法時稱譽
妙樂佛國中諸菩薩修梵行者,我亦常稱譽
彼諸正士。亦如十方諸佛歡喜顏色歎說菩
薩行般若波羅蜜者,從初發意菩薩欲具足
行佛道,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成薩云然,十
方諸佛亦復歡喜顏色稱譽說之。所以者何?
少有菩薩有能順行應佛業者。」


須菩提白佛
言:「世尊!諸佛以歡喜顏色稱譽諸菩薩,為讚
歎動還者、不動還者?」


佛告須菩提:「有行阿惟
越致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亦有未受記莂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有佛為是輩說法,佛亦
復讚歎說之。若有菩薩在妙樂佛國所學者,
佛亦讚歎說之,諸佛所可歡喜顏色讚歎說
者。


「復次,須菩提!諸可行般若波羅蜜菩薩,知
諸法無所生,未得無所從生;知諸法空,亦未
得無所從生;知諸法淨,亦未得無所從生;知
諸法無所有、無有堅固,亦復未得無所從生。
諸佛歡喜顏色讚歎是輩菩薩,稱譽說其名
字。是輩菩薩摩訶薩,以為滅羅漢、辟支佛地,
當受記莂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地。有行般
若波羅蜜菩薩者,諸佛皆歡喜稱譽讚歎之,
亦當住於阿惟越致地逮薩云然。


「復次,須菩
提!聞說般若波羅蜜時,亦不狐疑不却不懈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所說教。是菩薩當復至
妙樂佛所,聞是般若波羅蜜。妙樂佛土彼諸
正士見是間善男子、善女人,亦復歡喜。是人
[015-0104a]
曾行般若波羅蜜故來生是間,亦當復得深
般若波羅蜜,如諸佛教住於阿惟越致地。須
菩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音聲多有所饒
益。般若波羅蜜音聲尚有所饒益乃爾,何況
有行般若波羅蜜,所行如教,住於薩云然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不離如教住,不離如者
則為無所有。云何住薩云然?世尊!解脫如者
無所得法,誰住如者?誰住如中?誰逮覺者?誰
住於如?誰說法者?如尚不可得見,誰有住如
者?誰逮覺者?是處不然。」


佛告須菩提:「如汝
所言,如者無生亦無有滅,如住無異不生滅
者,誰當住是中成阿惟三佛者?誰說法者?是
皆無所有。」


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
羅蜜者甚深,菩薩欲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甚難得。何以故?亦無住如者,亦無成阿惟三
佛者,亦無說法者。雖無所見、無所有,聞是
不恐不怖。」


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拘翼!如
拘翼所言,菩薩甚奇甚特!於深法中亦無狐
疑亦無追喜,諸法皆空,誰狐疑有進退意者?」


釋提桓因語須菩提:「如尊者所言,但說空事,
無所罣礙。譬如仰射空中,箭去無礙。尊者須
菩提所說,亦無所著。」


《摩訶般若波羅蜜》囑累品第六十七



於是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所說者頗為
隨順為應法不?」


佛言:「如是,如是!拘翼!汝所
說問者為順事形,無有謬誤。」


釋提桓因言:「世
尊!尊者須菩提所說甚可奇異。所說不離空、
無相、無願,不離三十七品亦不離於道。」


佛告
釋提桓因言:「拘翼!長老須菩提常行空,行六
[015-0104b]
波羅蜜亦不有,何況有行者?三十七品亦不
有,何況有行者?禪、惟無、三昧、三昧越亦不有,
四無所畏、四無礙慧、四等、大慈大悲、十力、佛十
八法亦不有,何況有行者?道亦不有,何況欲
得者?薩云然亦然亦不有,何況有行者?如來
尚不有,誰當為如來者?無所從生亦不有,何
況有證欲得之者?相亦不有,何況有身有受
三十二相者?諸好亦不有,何況有欲得八
十種好者?所以者何?拘翼!須菩提者,一切
諸法以寂行故。須菩提者,無所有行,為以空
行、為無相行、為無願行。拘翼!是則為須菩提
行。如須菩提所行,比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行,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得為比。何以
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者,比羅漢、辟
支佛、菩薩摩訶薩為最上尊,除諸如來,無有
過者。是故菩薩摩訶薩欲出諸天、世間人民
上者,當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出聲聞、辟支佛上,住於菩
薩地,具足佛法,逮薩云然,便得如來。」


爾時坐
中諸忉利天,以文陀羅花而散佛上。爾時六
千比丘整頓衣服已,從坐起,為佛作禮長跪
佛前,以佛威神,諸文陀羅花各各滿掬持散
佛上。散花已訖,皆同時白言:「我等,世尊!當
奉妙行如諸佛所行,諸羅漢、辟支佛所不能
及處。」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意便笑。如諸佛
常法,五色光從口出,遍照十方還遶身三匝
從頂而入。阿難從坐起,整衣服,先下右膝
長跪,白佛言:「佛不妄笑,願聞其意。」


佛告阿難:
「是六千比丘後當來世,劫名多樓波尼,於彼
[015-0104c]
劫中皆當成佛,號散花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是諸如來,國土皆等,比丘僧數亦各各等,其
佛壽命亦等,其壽各千歲。作佛時,各各盡世
雨五色花。」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於是壽命終,
在所生處常當出家為道久久共俱,然後乃
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復次,阿難!菩薩摩訶
薩欲得最妙之行者,當行般若波羅蜜。菩薩
欲為如來者,當行般若波羅蜜。阿難!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羅蜜者,當知是人從
人道中來,或從兜術天上來。當知是人從人
道中廣聞般若波羅蜜,亦從兜術天上廣聞
般若波羅蜜;從本聞其中慧所致。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書持受學諷
誦行者,轉復教人行菩薩道者、說其中事。是
善男子、善女人當作是知,如從佛聞亦無有
異。當知是人從過去諸佛作善本功德以來,
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於聲聞辟支佛法中作
功德,亦不從聲聞所聞是般若波羅蜜。阿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讀
誦受持能解中義廣宣教人,當知是人如面
見佛無異。


「復次,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聞
說是深般若波羅蜜時,不驚不怖倍復喜者,
當知是人以從過去佛所作行所致,久與善知
識相得所致。是善男子、善女人從過去佛作
善本以來,終不失三乘之事,以精進意行六
波羅蜜乃至薩云然,亦當莊事精勤,久當堅
固行六波羅蜜至薩云然,不住羅漢、辟支佛
地。是故,阿難!以般若波羅蜜囑累汝。阿難!我
所說諸法,除般若波羅蜜,悉亡悉失,其過可
[015-0105a]
可耳。汝持是深般若波羅蜜,若忘失一句、捨
一句、亡一句,汝過甚多。是故,阿難!以是深般
若波羅蜜囑累汝,當善持善受善諷誦念。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諷誦守
行者,則為受持過去當來現在諸佛之道。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名華名香、繒蓋幢幡用
供養我者,當供養般若波羅蜜。其有供養般
若波羅蜜者,以為供養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
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深般若波羅蜜,
於中起恭敬意者,則為供養過去當來今現
在諸佛已。阿難!汝若恭敬慈於我者,當恭
敬慈於般若波羅蜜。若書是般若波羅蜜時,
亦當恭敬,慎莫失一句。是故,阿難!持般若波
羅蜜囑累於汝。如我今於三界中尊!般若波
羅蜜亦復是尊。我所囑累大有餘事耳,我今
持以般若波羅蜜囑累汝。是故,阿難!當宣語
諸天、龍神、諸世間人,普令聞知。諸不欲捨如
來三寶者,不欲棄去來今佛道者,慎莫棄捨
般若波羅蜜,是者則我道之法御。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諷誦讀習念守
行者,轉復教人演其中義、分別解說者,是人
疾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得薩云然不久。何
以故?阿難!諸佛如來道者,皆出般若波羅蜜
中,諸去來今佛皆從般若波羅蜜中出。是故,
阿難!菩薩欲得般若波羅蜜者,當學六波
羅蜜。何以故?阿難!六波羅蜜者,菩薩之母,
生諸菩薩故。諸學六波羅蜜者,皆當於中成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故,阿難!持六波羅蜜
倍囑累汝。六波羅蜜者,是諸如來、無所著、等
[015-0105b]
正覺之法藏;六波羅蜜者,無盡之藏。諸去來
今佛轉法輪教化眾生者,皆以六波羅蜜為
藏。諸去來今佛,皆於六波羅蜜中學成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諸去來今佛諸弟子,皆學六
波羅蜜而般泥洹,甫當般泥洹者亦當學是
六波羅蜜。阿難!汝若教三千大千剎土中為
弟子者說法,皆令成就得阿羅漢。雖有是教,
未為我弟子之教。不如以般若波羅蜜一句,
如法教菩薩令學,是則為我弟子之教。阿難!
我屬所說三千大千國土,教滿中人皆令得
羅漢行,行六波羅蜜,所作功德寧為多不?」



難言:「甚多。世尊!」


佛言:「阿難!不如我弟子說
般若波羅蜜一日教諸菩薩;若不能一日,日
中可;不能至日中,食時可;不能至食時,彈指
頃;其福勝度爾所羅漢。所以者何?一菩薩
之德,出過一切諸羅漢、辟支佛上。何以故?是
菩薩自欲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復勸助安
慰一切眾生,復欲令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阿難,行六波羅蜜、三十七品至薩云然,增益
功德,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終不中還。」


說是
般若波羅蜜時,四輩弟子及諸天、龍、阿須倫、
揵沓和、甄陀羅、摩睺勒。爾時佛於是大眾之
中而現神足變化,令是會者大眾皆見阿
閦如來彼大眾圍遶而為說法。眾大會譬如
大海,皆是羅漢——諸漏已盡,無復塵垢,皆得
自在,意已得脫,已出解慧,悉捨重擔,眾
事已辦,譬如大龍,所應已逮,習緒已訖,
得等解脫,已度諸願;彼會羅漢德皆如是——
及諸菩薩摩訶薩數不可計,其德巍巍不可
[015-0105c]
稱量。佛攝神足已,忽然不現。


佛告阿難:「諸
法如是,不可眼見。諸法無對,法法無等,法法
不相見,法法不相知。如今諸眾不見阿閦如
來,彼佛國土亦不與眼作對故。諸法亦如是,
亦無對,法法不相知、不相見故。阿難!法亦
不知亦不見,諸法無所作。何以故?諸法空
不可捉,諸法不可思議,諸法無有念。譬
如幻士亦無所覺,用不要無堅固。菩薩摩訶
薩如是行者,為行般若波羅蜜,於諸法無所
入。阿難!菩薩如是學者,為學般若波羅蜜。
欲逮諸波羅蜜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如是學
者,最尊最上,出諸辯之上。無蓋之蓋,為世覆
蓋,無所歸者能為作歸。佛以是學,能以右手
舉此三千大千剎土復還故處,一切眾生無
覺知想。所以者何?是般若波羅蜜,諸去來今
佛皆於中學,成去來今佛無礙諸慧。阿難!是
般若波羅蜜學,於諸學中最尊最上,過諸辯
上。欲平相般若波羅蜜者,欲得虛空邊際。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可平相。阿難!我初
不說般若波羅蜜限,身體有數、句體為有數、
義解為有數,般若波羅蜜者無有限數。」



難白佛言:「世尊!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無有限
數?」


佛告阿難:「般若波羅蜜不可盡,故無有
限;般若波羅蜜寂故,故無有限。過去當來今
現在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皆從是般若波
羅蜜中學成,亦不能盡般若波羅蜜。是故,阿
難!般若波羅蜜不可盡,亦無能盡者,亦非盡
者。若有人言:『我能盡般若波羅蜜。』者,為欲盡
虛空。阿難!當知六波羅蜜不可盡,亦不盡,亦
[015-0106a]
無能盡者;乃至薩云然亦不可盡,無能盡者,
亦無有盡。是法亦無有生,尚無有生,云何有
盡?」


於是世尊以廣長舌相障面,告阿難言:
「持是般若波羅蜜,於四輩中廣宣廣說、廣分
別解說、廣演其事令分明。所以者何?是般
若波羅蜜中廣出諸法故,三乘學者皆當於
中,隨其所應而得學成。阿難!是深般若波羅
蜜者,是諸法之藏,一切諸字皆來入中。是
般若波羅蜜者皆是諸陀羅尼之門,諸菩薩
欲學陀羅尼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諸有菩薩
得陀羅尼者,悉為總持諸法之辯才。般若波
羅蜜者是去來今佛法之所,是故我告語一
切,其有受持般若波羅蜜諷誦學者,則為總
持去來今佛之道。阿難!我今為汝說般若波
羅蜜行,汝持般若波羅蜜者,則為總持一
切諸法。」


《摩訶般若波羅蜜》無盡品第六十八



是時須菩提意念言:「諸佛之道大為甚深,我
寧可問世尊。」


於是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
若波羅蜜云何不可盡?」


世尊報言:「如虛空不
可盡,是故般若波羅蜜不可盡。」


須菩提白佛
言:「世尊!菩薩當云何入般若波羅蜜中?」



言:「如五陰不可盡,菩薩當作是入。如六波
羅蜜不可盡,菩薩當作是入。乃至薩云然不
可盡,菩薩當作是入般若波羅蜜。


「復次,須菩
提!癡如虛空不可盡,菩薩當作是入;所作
行如虛空不可盡,當作是入;識如虛空不可
盡,當作是入;名色如虛空不可盡,當作是入;
六衰如虛空不可盡,當作是入;覺如虛空
[015-0106b]
不可盡,當作是入;愛如虛空不可盡,當作是
入;有如虛空不可盡,當作是入;生如虛空
不可盡,當作是入;老病死憂悲勤苦如虛空
不可盡,當作是入。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當
作是入般若波羅蜜中。菩薩摩訶薩於十二
緣起作是觀者,為捨癡際,為應無所入。菩薩
作是觀十二緣起法者,則為得坐道場,作是
觀者便得薩云然。須菩提!若有菩薩知虛空
不可盡事,為行般若波羅蜜觀十二緣起者,
終不墮羅漢、辟支佛地,便得三耶三佛地。
須菩提!諸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薩道而轉
還者,皆以無有般若波羅蜜念故,不知行般
若波羅蜜故,不知十二緣起如虛空故,不知
漚惒拘舍羅故。以是故,於阿耨多羅三耶三
佛而轉還。


「復次,須菩提!諸有菩薩不轉還
者,皆以漚惒拘舍羅入般若波羅蜜中,知
虛空不可盡,作是入般若波羅蜜故。須菩提!
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十二緣起,不見有法
無因緣而生者,不見有法有常、常生而不滅
者,不見有法無不偶者,亦不見眾生,亦不見
有我、人、壽命,亦不見有知見者,亦不見無
常,亦不見吾我,亦不見淨亦不見不淨。須
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是觀
十二緣起。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爾時不見五陰有常有無常、有苦有樂、
有我無我、有淨無淨,乃至薩云然亦不見法
有常無常、有苦有樂、有我無我、有淨無淨。須
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亦不
見有法可持見般若波羅蜜者,乃至于道亦
[015-0106c]
不見有法可持見道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作是行般若波羅蜜者,於諸法無所倚。須
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所倚
持,時魔波旬愁憂不樂。譬如士夫新喪父
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獨是間魔愁憂耶?
三千大千剎土中魔復愁憂乎?」


佛言:「三千
大千剎土中魔皆大愁毒,各在其處不能自
安。菩薩摩訶薩作是行時,諸天及魔不能
得其便。須菩提!菩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耶三
佛者,當行般若波羅蜜。菩薩學般若波羅蜜
者,則為具足諸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菩薩云何具足六波羅蜜念?」


佛告須菩提
言:「菩薩行六波羅蜜,所可作為薩云然念行,
是為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蜜》六度相攝品第六十九



於是須菩提白佛言:「菩薩云何行檀波羅蜜
而攝尸波羅蜜?」


佛言:「菩薩布施求薩云然者,
身口意常以三事淨施眾生;是為菩薩布施
攝取尸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菩薩云何布
施攝羼波羅蜜?」


佛言:「菩薩布施時,受者逆
罵詈輕易麁言加之,亦無恚恨之意向也;是
為菩薩布施攝羼波羅蜜。」


「云何菩薩布施攝
惟逮波羅蜜?」


佛言:「菩薩布施時,受者罵之
亦復輕易。菩薩持意,倍欲布施無所愛惜。常
自念言:『我常當布施,不可廢忘須臾之間。』常
開意施與不須,人來有所索者爾乃與之,常
索受者不問遠近;是為菩薩布施攝惟逮波
羅蜜。」


「云何菩薩布施攝禪波羅蜜?」


佛言:「菩薩
布施時求薩云然,其意不亂,不求羅漢、辟支
[015-0107a]
佛道;是為菩薩布施攝禪波羅蜜。」


「云何菩薩
布施攝般若波羅蜜?」


佛言:「菩薩布施時,意常
念言:『我所布施如幻如夢,雖有布施,不見眾
生有增有減,亦不見有得我物者,亦不見不
得者。』是為菩薩行檀波羅蜜攝取般若波羅
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住
尸波羅蜜攝取五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菩薩
摩訶薩戒身口意,以戒不㧗羅漢、辟支佛地。
自住於戒,不害眾生命,不犯不與取,不犯梵
行,不犯十戒,住戒布施。隨人所持戒布施,
皆與眾生共發羼提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
戒。若有人來節節解剝,其意亦無起,恨不瞋
不恚,倍歡喜言:『我為得大利,人來節節解我。』
是為菩薩住戒攝取羼提波羅蜜。」


「云何菩薩
行戒攝取惟逮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戒時,身
口意不懈怠,常作念言:『從生死中拔諸眾生
立甘露地。』是為菩薩住戒攝取惟逮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戒攝取禪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
戒,從第一禪至第四禪,不倚二地。意常念
言:『我住於禪,當度眾生。』是為菩薩住戒攝取
禪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戒攝取般若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戒,亦不見法有所住止,不見法
有以無,不見法過於如者,以般若波羅蜜漚
惒拘舍羅,不墮二地。須菩提!是為菩薩住尸
波羅蜜攝取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云何菩薩行羼波羅蜜攝取檀波羅蜜?」



言:「菩薩行忍,從初發意至于道場,一切眾生
罵詈輕易、節節支解;菩薩以住於忍地者,意
常念言:『雖人不取,我當布施不廢須臾。持
[015-0107b]
是功德與眾生共,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雖
作是願,不住二處。何等二處?無有願相、無
有作相。是為菩薩住忍攝取檀波羅蜜。」


「云何
菩薩住忍攝取尸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忍,從
初發意坐于道場,初不犯十惡——從殺生至邪
見——不犯十事奉行十善,意不想念二地。持是
功德,願與眾生共,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於
三乘意適無所著。是為菩薩住忍攝取尸波
羅蜜。」


「云何菩薩行忍攝取惟逮波羅蜜?」


佛言:
「菩薩行忍起精進意言:『我當去是百千俞旬,
或百千剎土,或無數剎。若有一人不持戒者,
我當教令持,隨其所應,以三乘法而度脫之。
持是功德與眾生共,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是為菩薩住忍攝取惟逮波羅蜜。」


「云何菩薩
行忍攝取禪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忍,從第一
禪至于四禪所起善意,持是善意,發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所念意如無禪亦無禪者。是為
菩薩住忍攝取禪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忍攝
取般若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忍,從初發意至
于道場,觀諸法寂、觀諸法淨、觀諸法盡,以淨
法為證。坐道場已,逮薩云然,起便轉法輪。是
為菩薩住忍攝取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
所攝取,如不取、如不捨。」


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云何菩薩行惟逮波羅蜜攝取檀波羅蜜?」


佛言:「菩薩精進,從初發意至于道場,於其中
間身口意行,無有須臾食息懈廢。持是不懈
之意,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得不成。住
於精進,為眾生故,過百千俞旬,從一佛土至
一佛國,過百千剎為一切人故。假令一人未
[015-0107c]
得度者,欲安此人,以三乘法而度脫之,亦不
見人有得度者。若無有一人能行佛、菩薩道
者,當以辟支佛事教之;若無有行辟支佛事
者,當以十善事教之,趣得一人使入道。檢持
是法施眾生已,復以具足所有布施,持是
功德與眾生共,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為二
地。是為菩薩住於精進攝取檀波羅蜜。」


「云何
菩薩精進攝取尸波羅蜜?」


佛言:「菩薩精進,
從初發意至坐道場,自奉十善,勸人令行,見
行十善者代其歡喜。住於戒中不願三界之
樂,亦不願二地。持是功德與眾生共,為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所為無有三念,於去來今不
見有作者。是為菩薩住於精進攝取尸波羅
蜜。」


「云何菩薩精進攝取羼波羅蜜?」


佛言:「菩薩
精進,從初發意至于道場,若人非人來取菩
薩、節節支解。作意念言:『誰割我者?劫者是
誰?』但念言:『我得大利,我為眾生故受是身,
今此眾生自來取去。』夫為法御之者,倍當
歡喜,不當有起。持是功德共與眾生,為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不為二地。是為菩薩住於精
進攝取羼波羅蜜。」


「云何菩薩精進攝取禪波
羅蜜?」


佛言:「菩薩精進,從第一禪至于四禪、四
等、四無形禪,亦不斷亦不著。所生之處,但欲
救濟眾生,以六度之法度脫眾生。往見諸佛,
從一佛剎至一佛剎,禮敬供養殖諸善本。是
為菩薩住於精進攝取禪波羅蜜。」


「云何菩薩
精進攝取般若波羅蜜?」


佛言:「菩薩精進,不見
五波羅蜜,亦不以相見,亦不以事見,亦不
見三十七品,乃至薩云然亦無所見。亦不見
[015-0108a]
諸法,亦不以事見,亦不以相見,亦不為法
作巢窟。所語如所作,亦無有二。是為菩薩住
於精進攝取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云何菩薩行禪波羅蜜攝取檀波羅蜜?」



言:「菩薩行四禪、四等、四無形禪,不以亂意。住
於諸禪,常行二施:法施、財施。自行二施,復
勸助人令行二施,常讚歎二施之德,見人二
施常讚歎之代其歡喜。持是功德共與眾生,
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為二地。是為菩薩
住禪攝取檀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禪攝取尸
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禪,不生婬怒癡意,亦
不生有所害意,但生薩云然行意。持是功德
共與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為二地。
是為菩薩住禪波羅蜜攝取尸波羅蜜。」


「云何
菩薩行禪攝取羼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禪,觀
色如聚沫,觀痛如泡,觀想如野馬,觀所作
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作是觀已,於五陰作無
堅固不要想。作是觀已,念言:『是中誰有割
剝?我者為是誰?色誰?痛誰?想誰?行誰?識誰?』作
是觀已,復自念言:『既罵詈麁言輕易之,意亦
不起恚。尚無起者,誰有罵者?』是為菩薩住禪
攝取羼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禪攝取惟逮波
羅蜜?」


佛言:「菩薩以四禪趣禪,趣禪之德便得
無量之變化。以天耳徹聞二聲;意知眾生
念;自識無數生死之事;以天眼見眾生所得
報應隨行善惡;住五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
國,禮敬供養殖諸善本,淨佛國土、教化眾生。
持是功德共與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
為二地。是為菩薩住禪攝取惟逮波羅蜜。」


「云
[015-0108b]
何菩薩住禪波羅蜜攝取般若波羅蜜?」


佛言:
「菩薩行禪,不有五陰、六波羅蜜,亦不有三十
七品至薩云然及有為無為性。無所有亦無
所作,雖無所作亦不生滅。所以者何?有佛
無佛,法性常如故。亦不生亦不滅,但有薩云
然念,應薩云然行。須菩提!是為菩薩行禪
波羅蜜攝取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云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攝取檀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自於內空
不有內空,於外空亦不有外空,自於內外空
亦不有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最空、有為空、
無為空,亦不有空,亦不見至竟無底空,行
性空,一切諸法自空。菩薩摩訶薩住此十四
空已,亦不見五陰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有。
亦不見三十七品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有。
乃至于道亦不見空,以不空。亦不見有為無
為之性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見。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所作布施,人中天上所有
所可布施皆悉見空,受者、與者皆亦空。觀貪
嫉之意,初不能得其便。所以者何?菩薩行般
若波羅蜜,無有分別若干念故。從初發意至
坐道場,貪嫉之意不生,亦如如來、無所著、等
正覺無貪嫉意也,是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無貪嫉之意。菩薩摩訶薩所可尊者,則般若
波羅蜜是。是為菩薩住於般若波羅蜜攝取
檀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攝取尸
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二地之意
不能得其便。所以者何?無羅漢、辟支佛意故。
索作二地意,亦不可得。從初發意至坐道場,
[015-0108c]
常住十善,復勸進人使行十善,見人行者亦
讚歎之代其歡喜。持是戒意,不㧗諸法,亦不
㧗二地,何況其餘?是為菩薩住般若波羅蜜
攝取尸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攝
取羼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便生
順忍,念言:『諸法亦無生者、亦無滅者,亦無生
死,亦無罵者、亦無割者、亦無剝者、亦無撾捶
亦無縛者。』從初發意至坐道場,一切眾生
若撾若割刀仗支解,意生念言:『哀哉!諸法
之法何所罵者?何所撾者?何所剝者?』是為菩
薩住般若波羅蜜攝取羼波羅蜜。」


「云何菩薩
行般若波羅蜜攝取惟逮波羅蜜?」


佛言:「菩薩
行般若波羅蜜,為眾生說法,安立眾生於六
波羅蜜,立於三十七品,立於三乘之法,立於
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安立眾生如不立於有
為無為之法。是為菩薩住般若波羅蜜攝取
惟逮波羅蜜。」


「云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攝取
禪波羅蜜?」


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除如來
三昧,餘二地三昧、菩薩三昧皆悉能行。於八
惟無禪、九次第禪,能逆順行三昧已竟,於
是三昧起,便入師子奮迅三昧。」


「何等為師子
奮迅三昧?」


佛言:「悉總持四禪、無形禪、解脫禪、
九次第禪,悉能逆順入諸三昧。於師子奮迅
三昧起,便入滿法闍丹本佉闇三昧,逮諸法等。須
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住於般若波羅蜜攝
取禪波羅蜜。」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五
[015-01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