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54 山海經--郭璞 (master)


[000-001a]
山海經序竟一
世之覽山海者皆以其閎誕迂誇多竒怪俶
儻之言莫不疑焉嘗試論之曰莊生有云人
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吾於山海經見之矣
夫以宇宙之寥廓羣生之紛紜隂陽之煦蒸
萬殊之區分精氣渾淆自相濆薄遊魂靈怪
觸像而構流形於山川麗狀於木石者惡可
勝言乎然則總其所以乖鼓之於一響成其
所以變混之於一象世之所謂異未知其所
以異世之所謂不異未知其所以不異何者
[000-001b]
物不自異待我而後異異果在我非物異也
故胡人見布而疑黂越人見罽而駭毳夫翫
所習見而奇所希聞此人情之常蔽也今略
舉可以明之者陽火出於冰水隂鼠生於炎
山而俗之論者莫之或怪及談山海經所載
而咸怪之是不怪所可怪而怪所不可怪也
不怪所可怪則幾於無怪矣怪所不可怪則
未始有可怪也夫能然所不可不可所不然
則理無不然矣案汲郡竹書及穆天子傳穆
王西征見西王母執璧帛之好獻錦組之屬
[000-002a]
穆王享王母于瑶池之上賦詩往來辭義可
觀遂襲崑崙之丘遊軒轅之宫眺鍾山之嶺
玩帝者之寳勒石王母之山紀跡玄圃之上
乃取其嘉木豔草奇鳥怪獸玉石珍瑰之器
金膏燭銀之寳歸而殖養之於中國穆王駕
八駿之乗右服盜驪左驂騄耳造父爲御犇
戎爲右萬里長騖以周歷四荒名山大川靡
不登濟東升大人之堂西燕王母之廬南轢
黿鼉之梁北躡積羽之衢窮歡極娱然後旋
歸案史記說穆王得盜驪騄耳驊騮之驥使
[000-002b]
造父御之以西巡狩見西王母樂而忘歸亦
與竹書同左傳曰穆王欲肆其心使天下皆
有車轍馬跡焉竹書所載則是其事也而譙
周之徒只爲通識瑰儒而雅不平此驗之史
考以著其妄司馬遷叙大宛傳亦云自張騫
使大夏之後窮河源惡覩所謂崑崙者乎至
爲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不亦
悲乎若竹書不潜出於千載以作徵於今日
者則山海之言其幾乎廢矣若乃東方生曉
畢方之名劉子政辨盜械之尸王頎訪兩面
[000-003a]
之客海民獲長臂之衣精驗潜效絶代懸符
於戲羣惑者其可以少寤乎是故聖皇原化
以極變象物以應怪鑒無滯賾曲盡幽情神
焉廋哉神焉廋哉蓋此書跨世七代歷載三
千雖暫顯於漢而尋亦寢廢其山川名號所
在多有舛謬與今不同師訓莫傳遂將湮泯
道之所存俗之所喪悲夫余有懼焉故爲之
創傳疏其壅閡闢其茀蕪領其玄致標其洞
涉庶幾令逸文不墜于世奇言不絶於今夏
后之迹靡刊於將來八荒之事有聞於後裔
[000-003b]
不亦可乎夫蘙薈之翔叵以論垂天之凌蹄
涔之遊無以知絳虬之騰鈎天之庭豈伶人
之所躡無航之津豈蒼兕之所涉非天下之
至通難與言山海之義矣嗚呼達觀博物之
客其鑒之哉






[000-004a]
山海經目録總十八卷本三萬九百十九字/注二萬三百五十字
   總五萬一千二/百六十九字
   南山經第一本三千五百四十七/字注二千一百七字
   西山經第二本五千六百七十二/字注三千二百二字
   北山經第三本五千七百四十六字/注二千三百八十二字
   東山經第四本二千四十字注/三百七十五字
   中山經第五本四千七百一十八字/注三千四百八十五字
   海外南經第六本五百一十一字/注六百二十二字
   海外西經第七本五百三十七字/注四百五十二字
   海外北經第八本五百八十四字/注四百九十三字
[000-004b]
   海外東經第九本四百四十二字/注五百九十五字
   海内南經第十本三百六十四/字注七百九字
   海内西經第十一本四百三十九字/注六百九十五字
   海内北經第十二本五百九十四字/注四百九十五字
   海内東經第十三本六百二十四字/注一千四百九十五字
   大荒東經第十四本八百六十四字/注八百一十三字
   大荒南經第十五本九百七十二字/注五百九十八字
   大荒西經第十六本一千二百八十二/字注一千二百三字
   大荒北經第十七本一千五十六字/注七百六十七字
   海内經第十八本一千一百十一字/注九百六十七字此
[000-005a]
    海内經及大荒/經本皆進在外
侍中奉車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領校祕書言
校祕書太常屬臣望所校山海經凡三十二
篇今定爲一十八篇已定山海經者出於唐
虞之際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國民人失據崎
嶇於丘陵巢於樹木鯀既無功而帝堯使禹
繼之禹乗四載隨山刊木定高山大川蓋與
伯翳主驅禽獸命山川類草木别水土四嶽
佐之以周四方遠人跡之所希至及舟輿之
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
[000-005b]
珍寳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
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絶域
之國殊類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
類物善惡著山海經皆賢聖之遺事古文之
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孝武皇帝時嘗有
獻異鳥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東方朔見之
言其鳥名又言其所當食如朔言問朔何以
知之即山海經所出也孝宣皇帝時擊磻石
於上郡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縛盜械人時臣
秀父向爲諫議大夫言此貳負之臣也詔問
[000-006a]
何以知之亦以山海經對其文曰貳負殺窫
窳帝乃梏之䟽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
上大驚朝士由是多竒山海經者文學大儒
皆讀學以爲竒可以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
國異人之謡俗故易曰言天下之至嘖而不
可亂也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臣秀昧死
謹上




[000-00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