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43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 (master)


[005-001a]
黃帝内經素問遺篇卷之五所六
   本病論
土運承之降而不入即天彰黑氣瞑暗凄慘
纔施黄埃而布濕寒化令氣蒸濕復令久而
不降伏之化鬱
 十二日不降者即鬱其發也
民病大厥四肢重怠陰痿少力天布沉陰蒸
濕間作
 黑氣彰而寒疫至民病皆厥而體重治可
益之也
[005-001b]
帝曰升降不前晰知其宗願聞遷正可得眀

 晰明也
岐伯曰正司中位是謂遷正位司天不得其
遷正者即前司天以過交司之
 日以過大寒日别歲正之初氣未至也
即遇司天太過有餘日也即仍舊治天數新
司天未得遷正也
 年即以交即司天之氣未交司故也
厥陰不遷正即風喧不時花卉萎瘁民病淋
[005-002a]
溲目系轉轉筋喜怒小便赤
 太陽司天天數有餘如退位之日厥陰得
 治遷正也
風欲令而寒由不去温喧不正春正失時
 雖得初氣天令不傳木氣不伸民乃病肝
少陰不遷正即冷氣不退春冷復寒喧暖不
時民病寒熱四肢煩痛腰脊强直
 厥陰司天天數有餘厥陰雖有餘日别位
 司天皆天數終日始遷正如少陰至二月
 春分得位正之時乃造化變便可遷正乃
[005-002b]
合司天也
 木氣雖有餘位不過於君火也
 木氣有餘數不盡有餘日復治天治數未
 終遇君火得時化春分日便可遷正木猶
 未退即可同治於天也其餘氣皆無此也
太陰不遷正即雲雨失令萬物枯焦當生不
發民病手足肢節腫滿大腹水腫墳臆不食
飧泄脅滿四肢不舉
 少陰司天天數未終故曰太陰不得遷正
 少陰數終可得遷正也
[005-003a]
雨化欲令熱猶治之温煦於氣亢而不澤
 少陰有餘未盡天數故不退位即太陰未
 得遷正即土氣不申而民病於脾也
少陽不遷正即炎灼弗令苗莠不榮酷暑於
秋肅殺晩至霜露不時民病瘖瘧骨熱心悸
驚駭甚時血溢
 雖有寅申之年土尚治之退位之日火行
 酷暑於後故涉暑於秋也
陽明不遷正則暑化於前肅於後草木反榮
民病寒熱鼽嶢皮毛折爪甲枯焦甚則喘噉
[005-003b]
息高悲傷不樂
 少陽司天天數有餘如退位日陽明不遷
 正也
熱化乃布燥化未令即清勁未行肺金復病
 雖得卯酉之年猶火化熱之令也故肺重
 復受病
太陽不遷正即冬清反寒易令於春殺霜在
前寒氷於後陽光復治凛洌不作雰雲待時
民病温厲至喉閉溢乾煩燥而渴喘息而有
音也
[005-004a]
 陽明司天天數有餘退位日太陽遷正故
 多煩燥渴喘者也
寒化待燥猶治天氣過失序與民作灾
 雖得辰戌之年猶尚清化治天故失序也
帝曰遷正早晩以命其旨願聞退位可得明
哉岐伯曰所謂不退者即天數未終
 天數未終其氣仍治雖遇交司由未退位
 也
即天數有餘名曰復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
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005-004b]
 此治天下過而不退位猶在天
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濕令不
化民病温疫疵廢風生民病皆肢節痛頭目
痛伏熱内煩咽喉乾引飮
 厥陰天數有餘在本數之上司天氣高而
 灾化善也令作布政而復下灾故反甚之
 者也
少陰不退位即温生春冬蟄蟲早至草木發
生民病膈熱咽乾血溢驚駭小便赤澀丹瘤
疹瘡瘍留毒
[005-005a]
 少陰天下有餘過歲而復作布政天令酷
 灾矣
太陰不退位而取寒暑不時埃昏布作温令
不去民病四肢少力食飲不下泄注淋滿足
脛寒陰痿閉塞失溺小便數
 太陰天下有餘過歲而猶尚治天其氣其
 下矣病至腎也
少陽不退位即熱生於春暑乃後化冬温不
凍流水不冰蟄虫出見民病少氣寒熱更作
便血上熱小腹堅滿小便赤沃甚則血溢
[005-005b]
 少陽天數有餘至過歲由治天甚則氣復
 下其灾至脾肺藏也
陽明不退位即春生清冷草木晩榮寒熱間
作民病嘔吐暴注食飲不下大便乾燥四肢
不舉目瞑掉眩
 陽明天數太過至交歲而猶尚治天氣復
 降其灾至甚於肝藏也
帝曰天歲早晚余以知之願聞地數可得聞
乎岐伯曰地下遷正升及退位不前之法即
地土產化萬物失時之化也
[005-006a]
 即應之生萬物之不時數無次序天令與
 民作灾令於上下二干失移之中者也
帝曰余聞天地二甲子十二十二支上下經
緯天地數有迭移失守其位可得昭乎
 同天地二甲子有上下不合其德者爲失
 守也
岐伯曰失之迭位者謂雖得歲正未得正位
之司即四時不節即生大疫
 天地不合德即名天地失節即上下二管
 音不相應即大不主與天主失節上下失
[005-006b]
音萬物不安也
注玄珠密語云陽年三十年除六年天刑計
有太過二十四年
 除庚子庚午君火刑金連庚寅庚申相火
 刑金運戊戌戊辰太陽刑火運也此爲與
 其天地氣上臨中運不得太過者也
除此六年皆作太過之用令不然之旨
 此即太過作陽年中運餘也忽有上下失
 支迭位故不爲者也
今言迭支送位皆可作其不及也
[005-007a]
 陽年者運太過也五音皆定矣太音也連
 自勝有餘而無邪傷故名正化疫也其剛
 干不相對柔干即上下不相招即陰陽相
 錯天地不合德中運雖陽多而作太過故
 有勝復乃至者也
假令甲子陽年土運太窒
 土太過即運傷鱗蟲勝及腎藏氣不及土
 勝於水也即黃鍾之管音高故曰太窒也
 候甲子之氣應者上應鎭星大而明也
如癸亥天數有餘者年雖交得甲子
[005-007b]
 甲雖臨子未得遷正
厥陰猶尚治天
 年雖甲子司天尚化風冷厥陰猶復布正
 於天也
地已遷正陽明在泉
 或名司地即戴高者
去歲少陽以作右間
 癸亥司地少陽退位以作地下之右間氣
 者也
即厥陰之地陽眀故不相和奉者也
[005-008a]
 故曰上下不相招陰陽有相錯即癸與巳
 相對故天地不合德即以不合甲也
癸己相會土運太過虛反受木勝故非太過
也何以言土運太過况黄鍾不應太室木旣
勝而金還復金旣復而少陰如至即木勝如
火而金復微
 謂少陰見厥陰退位而少陰立至故金欲
 復而火至故復有少也
如此則甲己失守後三年化成土疫晩至於

[005-008b]
甲子至丁卯四年至
早至丙寅
 甲子至丙寅三年至
土疫至也
 至於四維時也
大小善惡推其天地詳乎太一又只如甲子
年如甲至子而合應交司而治天
 少陰主甲子年司天遷正應時也
即下己卯未遷正而戊寅少陽未退位者亦
甲己下有合也
[005-009a]
 即甲與戊相對子與寅配位也
即土運非太過而木乃乘虛而勝土也金次
又行復勝之即反邪化也
 即勝之小而或不復後三年化厲名曰土
 癘其狀如土疫者本是自天來癘從地至
 故反化邪生也
陰陽天地殊異爾故其大小善惡一如天地
之法旨也假令丙寅陽年太過如乙丑天數
有餘者雖交得丙寅
 雖丙得寅猶未遷正而作司天
[005-009b]
太陰尚治天也地己遷正厥陰司地
 或作在泉
去歲太陽以作右間
 乙丑司地庚辰以退位而作右間
即天太陰而地厥故地不奉天化也
 即上下不相招陰陽有相錯即辛與乙不
 相合故不合其德也
乙辛相會水運太虛反受土勝故非太過即
太簇之管太羽不應土勝而雨化水復即風
 即天地非其時而有其氣有化大疫即與
[005-010a]
 陰陽復不同也
此者丙辛失守其會後三年化成水疫晩至
己巳
 丙寅至己巳四年
早至戊辰
 丙寅至戊辰三年
甚即速微即徐
 徐至己巳
水疫至也大小善惡推其天地數乃太乙遊
宫又只如丙寅年丙至寅且合應交司而治
[005-010b]

 少陽至而作司天應時遷正
即辛己未得遷正而庚辰太陽未退位者亦
丙辛不合德也
 即丙與庚相對辰與寅相配位也即水運
 非太過也
即水運亦小虛而小勝或有復
 丙寅至也即無復也
後三年化厲名曰水厲其狀如水疫
 一名寒疫
[005-011a]
治法如前假令庚辰陽年太過如己卯天數
有餘者雖交得庚辰年也
 雖庚臨辰未遷正
陽明猶尚治天地以遷正太陰司地
 即是在泉
云歲少陰以作右間
 己卯年地甲子以退少陰作右間也
即天陽明而地太陰也故地下奉天也乙巳
相會金運太虛反受火勝故非太過也即姑
洗之管太商不應火勝熱化水復寒刑
[005-011b]
 此天地非時行不節之令即三年始成大
 疫行天下也
此乙庚失守其後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

 庚辰至壬午三年是其速至
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大小善惡推本年天數
及太乙也
 疫至之年又遇失守其灾大也不見五福
 及其太乙且惡死人太半也如却㑹合德
 者灾小爾如見五福與其太一者其灾且
[005-012a]
 小善滅其半也
又只如庚辰如庚至辰且應交司而治天
 太陽主庚辰年司天應時遷正而治天也
即下乙未未得遷正者即地甲午少陰未退
位者且乙庚不合德也
 即甲庚相對辰午相配此名失守非配太
 過
即下乙未干失剛亦金運小虛也有小勝或
無復
 太陰至未即不復也
[005-012b]
後三年化厲名曰金厲其狀如金疫也
 金疫又名殺疫金癘又名殺癘
治法如前假令壬午陽年太過如辛已天數
有餘者雖交後壬午年也
 雖壬臨午猶未遷正
厥陰猶尚治天地已遷正陽明在泉
 丁酉治也
去歲丙申少陽以作右間
 壬午年丁酉遷正辛巳年丙中退位也
即天厥陰而地陽明故地不奉天者也
[005-013a]
 即陽明當上奉少陰不與厥陰奉合也故
 丁酉與辛巳不相合德也
丁辛相合會木運太虛反受金勝故非太過
也即蕤賓之管太角不應金行燥勝火化熱

 此天地非時行不節之氣即三年始成大
 疫
甚即速微即徐
 速即首尾二年徐即後三年作
疫至大小善惡推疫至之年天數及太一又
[005-013b]
只如壬至午且應交司而治之
 少陰壬至午年司天應時而遷正得位者
即下丁酉未得遷正者即地下丙申少陽未
得退位者見丁壬不合德也
 即壬丙相對午中相配此失守非合德見
 非太過也
即丁柔干失剛亦木運小虛也有小勝小復
 陽明如至即不復也
後三年化厲名曰木厲其狀如風疫法治如

[005-014a]
可大吐而治之
假令戊申陽年太過如丁未天數太過者雖
交得戊申年也
 雖戊臨中猶未遷正也
太陰猶尚治天地已遷正厥陰在泉
 癸亥治地
去歲壬戌太陽以退位作右間即天丁未地
癸亥故地不奉天化也
 即厥陰當上奉少陽故不與太陰奉合故
 丁未與癸亥不相合
[005-014b]
丁癸相會火運太虛反受火勝故非太過也
即夷則之管上太徴不應
 非戊癸相合也故火運不應其夷則未應
 其徵也下管癸亥少徵應之即下見癸亥
 主司地故同聲之不相應即上下天地不
 相合德故不相應也
此戊癸失守其會後三年化疫也速至庚戌
 首尾三年
大小善惡推疫至之年天數及太一又只如
戊申如戊至申且應交司而治天
[005-015a]
 少陽主戊中年司天應時遷正而治天也
即下癸亥未得遷正者即地下壬戌太陽未
退位者見戊癸未合德也
 即壬戊相對中戌相配此失守非合德又
 非太過
即下癸柔干失剛見火運小虛也有小勝或
無復也
 厥陰至即無復
後三年化厲名曰火厲也治法如前治之法
可寒之泄之
[005-015b]
 已上五失守變五疫下五失守變五癘也
 即上剛柔二干共主連有失支不守之者
 以此五法即諸陽年也
黄帝曰人氣不足天氣如虛人神失守神光
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可得聞乎
 人氣與天氣同失守即鬼邪干人致死也
岐伯曰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會天虛感邪
之至也
 其不足之藏與天氣同聲虛也
人憂愁思慮即傷心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
[005-016a]
不及太陰作接間至即謂天虛也此即人氣
天氣同虛也又遇驚而奪精汗出於心
 大驚汗出於心即心中精脉减少故神失
 守心也
因而三虛神明失守
 先有勞神之病又遇少陰天數不及也又
 更驚而奪精此三會而神明失守也
心爲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先有病又遇天虛而感天重虛也心者
 任治於物故爲君主之官清靜栖靈故曰
[005-016b]
 神明出焉
神失守位即神遊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
丸君下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衆神地君主
 之官神明失守其位遊於此處不守心位
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神光即飛圓光也圓光不潔即圓光缺矣
 即鬼邪陰尸干人
却遇火不及之歲有黑尸鬼見之令人暴亡
 其火連不及非只癸年戊年失守亦然火
[005-017a]
 司天數不及亦然也黑尸鬼形如黑犬頭
 似婦人髪蓬不髻目大人見之吸人神魂
 皆作大聲卒然而亡
人飲食勞倦即傷脾
 即飲食飽舉房事即氣滯於脾以勞疫氣
 滿悶脾藏有病也
又或遇太陰司天天數不及即少陽作接間
至即謂之虛也
 人氣與天氣不及即感天人氣虛及又虛
 也
[005-017b]
此即人氣虛而天氣虛也又遇飲食飽甚汗
出於胃醉飽行房汗出於脾
 脾胃汗出即精血减少感天虛而作三虛
 牌神失守其位
因而三虛脾神失守
 先有病於牌次遇天虛牌感天重虛又遇
 汗出而减其精血乃故名三虛也
脾爲諫議之官智周出焉
 脾者心之子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中所出
 謂之智智周萬物謂之神即脾胃神意智
[005-018a]
 乃故失守其位者也
神旣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
 神光不聚鬼乃干之
却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或太
陰天虛青尸鬼見之令人卒亡人久坐濕地
强力入水即傷腎
 汗出於腎即精血减少故作三虛即精亡
 心神失守其位也
腎爲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因而三虛腎神失
守神志失位神光不聚
[005-018b]
 神精志三神虛失位遊於黃庭司命君之
下乃即圓光缺矣
却遇木不及之年或辛不會符或丙年失守
或太陽司天虛有黄尸鬼至見之令人暴亡
 有此三虛又遇水不及即黃尸鬼干人牛
 頭身黃見之時吸人神魂皆暴亡也
人或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也又遇厥
陰司天天數不及即少陰作接間至是謂天
虛也
 肝先病又遇天虛而感重虛也
[005-019a]
此謂天虛人虛也又遇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肝爲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神位失守神光不
聚 
 神光不聚即圓光缺而不周尸鬼乃干人
 也
又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
厥陰司天虛也有白尸鬼見之令人暴亡也
 有此三虛者即神遊失守白尸鬼干人頭
 如鷄身白有白毛見之吸人神魂皆卒然
 而亡也
[005-019b]
已上五失守者天虛而人虛也神遊失守其
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謂之曰尸

 但卒然而亡口中無涎者舌卵卵縮者尸
 厥若出涎而舌卵者盛厥也
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圓也非但尸鬼即
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
 神失守位雖其體中而二氣失位也即神
 光不聚而邪犯之有妖魅交通往來皆是
 五神失守乃邪所至也
[005-020a]
此謂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得守者本位而五神各得其居即神光乃
 圓明而聚矣故一切邪不犯之乃生也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老子云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
 死故曰命由神生命生神在即命生神去
 即命夭矣所謂神遊失守即不離身故不
 可便死也其主管在頭上三尊高位靈主
 言也即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總神也無
 英君左制三魂也白元君右拘七魄也即
[005-020b]
 魂爲陽神也魄爲陰鬼也若無上三虛主
 之神離位者死今五神失守亦有主歸即
 神光不聚圓光亦缺故邪干犯之若神失
 守其位即知人生神昌
黄帝内經素問遺篇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