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韻語陽秋巻十八 宋 葛立方 撰
余嘗謂知人雖堯帝猶以為難而杜子美之曾老姑乃
能知唐太宗於側微之時識房杜軰於賤貧之日子
美載其語云向竊窺數公經綸亦俱有次問最少年
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噫一何異耶
唐史載王珪微時母李氏嘗云子必貴但未見與汝
遊者珪一日引房杜過之母曰汝貴無疑余嘗觀子
[018-1b]
美贈王砯使南海詩然後知史所書皆誤也砅珪之
元孫也謂珪為髙祖其曰我之曾老姑爾之髙祖母
則砯之髙祖母乃姓杜非姓李也其曰爾祖未顯時
歸為尚書婦珪嘗為禮部尚書則尚書婦乃珪之妻
非珪之母也故詩之中章云及乎貞觀初尚書踐台
斗夫人嘗肩輿上殿稱萬夀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
朽皆謂珪妻爾人徒見詩中有翦髻之事有同乎陶
母故謂珪母審爾豈不與尚書婦之句相䟡哉
[018-2a]
冦忠愍少知巴東縣有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横之句
固以公輔自期矣柰何時未有知者東坡巴東訪萊
公遺迹詩云江山養豪俊禮數困英雄執版迎官長
趨塵拜下風當年誰刺史應未識三公公以瓌竒忠
諒之才而當路者祗以常軰遇之信乎知人之難也
李太白梁甫吟云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
人盖謂此也
先文康公知汝州日叚寳臣為教官富季申為魯山主
[018-2b]
簿而陳去非以太學錄持服來寓先公語人曰是三
子者非凡偶近器也是時富在外邑則以職事處之
於城中列三人者薦於朝以為可用仍以去非墨梅
詩繳進於是去非除太學博士季申除京西漕屬寳
臣亦相繼褒擢初寳臣字去塵先公一日謂之曰君
廊廟具也宜改字寳臣取荀卿輔拂之人為國寳之
義且作序而衍其意及三人者俱貴先公喜曰吾未
嘗讀五管之書亦未嘗究金書之義而能逆知其必大
[018-3a]
者獨以其所為知之耳汝軰勉其在我者在人者不
問可也先公晚年寓居湖州之寳溪季申既罷樞筦
亦挈家來寓一觴一詠必與之俱季申嘗有十絶其
一云青衫短薄汝陽天鶚牘當時誤薦賢承乏西樞
了無補還依丈席聽韋編其二云落陳花骨巧裁詩
曾把梅篇薦玉墀未説他年調鼎事只今身已鳯凰
池其三云陳君談論席生風段子文詞氣吐虹參术膎
胰皆入篋知人誰過葛仙翁餘七篇不錄陳君名恬
[018-3b]
字叔易有髙節貧甚先公命公庫以酒肉薪米日給
之嘗謝以詩云不是故人供祿米初非縣令給猪肝
養賢禮厚隆三簋拜賜恩深艶一簟建炎初召赴行
在直秘閤
張安道以異議出守宛丘次守南都蘇子由皆從之游
元豐初子由謫筠州酒稅安道悽然不樂手寫詩為
别曰可憐萍梗漂浮客自歎匏𤓰老病身從此空齋
掛塵榻不知重掃待何人後十五年子由方和其詩
[018-4a]
云少年便識成都尹中嵗仍為幙下賓待我江西徐
孺子一生知已有斯人
王介甫蘇子瞻皆為歐陽文忠公所收公一見二人便
知其他日不在人下贈介甫詩云老去自憐心尚在
後來誰與子争先子瞻登乙科以書謝歐公歐公語
梅聖俞曰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當是時二人
俱未有聲而公知之於未遇之時如此所以為一世
文宗也歟東坡䟦梅聖俞詩後云先君與梅二丈逰
[018-4b]
時軾與子由弟年甚少未有知者家有老泉公作詩
云嵗月不知老家有雛鳯凰百鳥戢羽翼不敢呈文
章則二蘇當少年時已擅文價矣
郛子稩學作小詩嘗賦梅花云玉屑裝龍腦雲衣覆麝
臍何堪夜來雪香色兩凄迷留友人詩云良友間何
闊春事遽如許勞君下鷗沙一葉擊春渚昨夣墜前
世再見欣欲舞聊呼花底杯酒面㸃紅雨狂歌謝貫
珠清論雜揮麈驪駒未可歌妙句須君吐觀此數語
[018-5a]
以粗知詩家畦逕學之不已必佳但恐其中墮爾
歐公與尹師魯蘇子美俱出杜祁公之門歐公雖貴猶
不替門生之禮和祁公詩云麈柄屢揮容請益龍門
雖峻許先登立朝行已師資久寧止篇章此伏膺又
云公齋每偷暇師席屢攻堅善誨常無倦餘談亦可
編又云昔日青衫遇如巳今来白首再升堂盖未嘗
一日忘祁公也張芸叟有荆公哀詞四首有慟哭一
聲唯有弟故時賓客合如何又云今日江湖從學者
[018-5b]
人人諱道是門生盖深病人情之薄也其歐公之罪
人哉
歐公贈介甫詩云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可謂極其褒美世傳介甫猶以歐公不以孔孟許之
為恨故作報詩云他日若能窺孟子終身何敢望韓
公恐未必然也嘗讀曾子固集見子固與介甫書云
歐公更欲足下少開廓其文勿謂造語及模擬前人
孟韓文雖髙不必似之但取其自然盖荆公之文因
[018-6a]
子固而受於歐公者甚多則知介甫歸附歐公非一
日也葉少藴以謂荆公自期於孟子而處歐公以韓
愈恐未必然爾
王逄原以書上介甫且以南山之詩求學於荆公師資
之禮已定故逄原未死以前荆公贈之詩曰楩柟豫
章概白日只要匠石聊穿裁逄原既死之後荆公思
之曰便恐世間無妙質鼻端從此罷揮斤皆以師道
自任也然觀逄原寄介甫詩云髙門簾陸益巍巍勢
[018-6b]
利寧無淡薄譏豈與跖徒争有道盍思吾黨自言歸
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終見乘桴去滄
海好留餘地許相依則識度之逺又過荆公矣又與
荆公書皆稱介甫作詩皆稱君所謂行藏願與君同
道祇恐蹉跎我獨羞又云想今愈有江湖興亦欲同
君一釣綸所謂師資者果如何耶山谷嘗避暑李氏
園題詩於壁云題詩未有驚人句喚取謫仙蘇二來
秦少逰言於東坡曰以先生為蘇二人似相薄則又
[018-7a]
甚於逄原稱介甫矣
汲引之恩不可忘也一日得志思有以報之亦人情常
也王稽薦范睢於秦而昭王以為相其後稽為河東
守者因睢之言也魏無知薦陳平於漢而髙祖用之
其後賞無知者因平之言也唐馬周以一芥草茅遭
遇太宗不累年而致位卿相皆由常何之一言而身
貴志得之時於何不聞有報何耶李邦直詩云底事
馬周身富貴不聞推寵報常何是已張文潜詩云馬
[018-7b]
周未遇虬鬚公布衣落魄來新豐一尊獨酌豈無意
俗子不解知英雄盖周雖縁常何之一言而其智諝
忠亮亦自有以取之如疏宗室世守居藩樂工鳴玉
曵履皆切中時病者也史臣至比之為築岩釣渭亦
過矣哉岑文本云周鳶肩火色騰上必速但不能久
其後周年止五十志不盡行文本殆如蓍龜矣
開元天寳之際孟浩然詩名籍世一逰長安王維傾盖
延譽然官卒不顯何哉或謂維見其勝已不肯薦於
[018-8a]
天子故浩然别維詩云當路寧相假知音世所希史
載維私邀浩然於苑而遇明皇遂伏於床下明皇見
之使誦其所為詩至有不才明主弃之句明皇云卿
不求仕朕未嘗弃卿因放還使維誠有薦賢之心當
於此時力薦其美以解明皇之愠乃爾嘿嘿或者之
論盖有所自也厥後雖寵鳯林之墓繪孟亭之像何
所補哉
韓退之於崔立之厚矣立之所望於退之者宜如何然
[018-8b]
集中所荅三詩皆未有慰薦之意何耶其曰㡬欲犯
顔出薦口氣象硉矹未可攀又云東馬嚴徐已奮飛
枚臯即召窮且忍知識當要路正賴汲引隠情惜已
殆同寒蟬古人之所惡也
余家自曾伯祖侍郎諱宫以甲科起家至慶厯中曾大
父通議楊寘牓相繼及第爾後世世有人大父清孝
公余中牓先人文康公何昌言牓某黄公度牓至小
子邲朱待問牓連五世矣當時尊長皆有詩以紀慶
[018-9a]
曾大父贈先祖詩云傳家何用富金籯教子何如只
一經慶厯科名今已繼更教來葉嗣前馨先大父贈
先人及伯父詩云廣塲筆陣數千人喜汝穿楊箭鏇
親慶緒綿長時幸㑹文科興後事還新昔年繼牓熙
寧嵗今偶同科紹聖春從此莫教書種㫁孫曽應復
祖昌辰文康公賜某詩云兒曹春牓預言揚竊吹知
難復士鄉黄絹未能摛好語青毡偶幸繼前芳穿楊
喜共東床客女夫章倧同牓/攀桂同標北寺房聖世
[018-9b]
選才如華岳積塵曾不愧毫芒予嘗贈邲詩云吾家
五世十三人競擷丹枝撼月輪慶厯賢科開後裔隆
興儒業繼前塵泥金帖報家庭喜燒尾筵中帝里春
從此傳芳應未艾桂香應已襲天倫通議之子若孫
若曾孫在桂籍者於今已十有三人故言之於前長
子郛亦不廢學業故期之於後其他宗從登科者甚
多各有詩紀慶不暇錄
郯始留意星厯學紹興癸酉取解漕䑓間斗為帝車賦
[018-10a]
省試復以日星為紀三台色齊為詩賦題其所為貫
穿甘石之學甚詳小孫女夜夣郯登樓至十六級而
止筮之為省闈第十六人之祥已而果然予作詩贈
之曰張鈴走幟到金溪喜子文闈預品題名字巍峩
先蘂牓詞章斐舋動文奎階梯已合嬰兒夣星斗先
分天老題後日臚傳當第一天倫科甲尚為低時郯
弟邰王佐牓甲科第七人
孟郊落第詩曰弃置復弃置情如刀刄傷再下第詩曰
[018-10b]
一夕九起嗟夣短不到家下第東南行曰江籬伴我
泣海月投人驚愁有餘矣下第留别長安知巳云豈
知鶗鴂鳴瑶草不得春失意投劉侍御云離婁豈不
明子野豈不聦至寳非眼别至音非耳通歎命云題
詩怨還怨問易䝉復蒙本望文字逹今因文字窮怨
有餘矣至登科後詩則云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
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議者
以此詩驗郊非逺器余謂郊偶不遂志至於屢泣非
[018-11a]
能委順者年五十始得一第而放蕩無涯哦詩誇詠
非能自持者其不至逺大宜哉
今之新進士不問科甲髙下唱名出皇城則例喝狀元
莫知其端唐鄭谷登第後宿平康里嘗作詩曰春來
無處不閑行楚潤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殘酒醒耳
邊聞喚狀元聲則新進士例呼狀元舊矣鄭谷趙昌
翰牓第八名也
杜荀鶴老而未第求知巳甚切投裴侍郎云只望至公
[018-11b]
將巻讀不求朝士致書論投李給事云相知不相薦
何以自謀身投所知云知已雖然切春官未必私寧
教讀書眼不有看花期投崔尚書云閉戸十年享筆
硯仰天無處認梯媒如此等句㡬於哀鳴矣本事詩
載張晉公於興化里鑿池起䑓榭賈島方下第怨憤
題詩亭中云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
花落秋風後荆棘滿庭君始知人皆惡其不遜則荀鶴
之哀鳴猶為可憐也
[018-12a]
瓊州進士姜唐佐東坡極愛之贈之詩曰滄海何曾㫁
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且告之曰子異日登科當為
子成此篇及唐佐預廣州計偕過汝陽見子由時東
坡已下世矣子由因為足成其篇云生長茅間有異
方風流稷下古諸姜適從瓊筦魚龍窟秀出羊城翰
墨塲滄海何曾㫁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錦衣他日
千人看始信東坡眼力長唐佐是年省闈不利則有
負於錦衣之祝矣東坡嘗書唐佐課冊云雲興天際
[018-12b]
欵若車盖凝臚未瞬瀰漫霮䨴驚雷出火喬朩糜碎
霤綆四墜日中見沫移晷而收野無全塊今亦刋集
中乃戯書劉夣得楚望賦也
秦太虚舉進士不得東坡詩曰底事秋來不得解定中
試與問諸天深為稱屈也李方叔省試不得第而東
坡領貢舉嘗有詩贈之云平生謾説古戰塲過眼終
迷日五色我慙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責山谷
和云今年持槖佐春官遂失此人難塞責座主歸過
[018-13a]
於已門生歸命於天俱一世之賢也
梅聖俞送方干下第云竭澤古所戒但保腹中書風雷
變有時且復歸孟潴送蔡駒下第詩云爾持金錯刀
不入鵞眼貫懐之歸河朔慎勿輙鎔鍜盖人士切於
得失一不得意則必變所學以求媚於有司此學者
之大病也故聖俞以是戒之
唐曹鄴及第詩云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怱怱出九
衢僮僕顔色異是生敬於僮僕也施肩吾及第詩云
[018-13b]
今日歩春早復來經此道江神也世情為我風色好
是改觀於江神也盖其心之喜自生疑爾僮僕江神
豈遽如是哉鄴又云故衣未及換尚有去年淚肩吾
云憶昔將貢年把愁此江邊二子所作皆以今年之
喜而思昔日之愁也是豈能置得䘮於膜外者乎
文闈有挾書傳義之禁舊矣竊怪李揆為考官大陳經
史於庭令學者縱觀和凝為考官開門撤棘令學者
自便如此則真賢實能孰辨耶予知其故矣盖自唐
[018-14a]
以來主司重素望故文塲一啟而投巻紛然舉子之
升黜固自有定議矣雖禁挾書傳義奚為哉朝向公
卿説暮向公卿説誰謂黄鍾管化為君子舌此孟郊
有祈於知已也而吕渭取之擬動如浮海凡言似課
詩終身事知已此後復何為此杜荀鶴有祈於知已
也而裴贄取之砌下芝蘭新滿徑門前桃李舊垂隂
却應囬念江邊草放出春煙一寸心此鄭谷有祈於
知已也而栁玭取之舉子祈之於前主司錄之於後
[018-14b]
公論何在乎長慶初錢徽為考官取鄭朗等三十三
人以所取不當再命白居易試孤竹管賦試者皆不
知本事遂落十一人而錢徽貶江州刺史當時詔書
以為浮薄之徒扇為朋黨干撓主司每歲策名無不
先定然則陳書撤棘之舉殆無足怪也
韻語陽秋巻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