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43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清-聖祖玄燁 (master)


[000-1a]
御製四朝詩選序
 生民之始禀二儀之精含五常之性而其理具於一心
 人心之靈日出而不窮詩大序謂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其闡眀虞廷言志之義而歸本於心者其意深矣蓋時
 運推移質文屢變其言之所發雖殊而心之所存無異
 則詩之為道安可謂古今人不相及哉觀於宋金元明
 之詩而其義尤著焉世之論詩者謂唐以詩賦取士故
 唐之詩為獨盛夫唐之詩誠盛矣若夫宋之取士始以
[000-1b]
 詩賦熙寧專主經義而罷詩賦元祐初復詩賦至紹聖
 而又罷之其後又復與經義並行金大畧如宋制元自
 仁宗罷詩而存賦明則詩賦皆罷之士於其時以其餘
 力兼習有韻之言專之則易美兼之則難工而其至者
 亦徃徃嫓北宋而追三唐豈非人心之靈日出而不窮
 者歟此又可見古今人不甚相逺也朕夙興夜寐永圖
 治安念養士育才國家盛典考言詢事曩代良規亦既
 試之制藝使通經術兼以論表判䇿俾達古今而於科
[000-2a]
目之外時以詩賦取人每當省方觀民之㑹士之所進
詩賦古文止輦受觀停舟延問親試而拔其尤者亦多
矣蓋舉斯世而措之禮陶樂淑之中被以温柔敦厚之
教故所以奬勸之者靡弗至焉近得全唐詩巳命儒臣
校訂刋布海内由唐以来千有餘年之久流傳自昔未
見之書亦可謂斯文之厚幸矣遂又命博採宋金元明
之詩每代分體各編自名篇鉅集以及㫁簡殘章罔有
闕遺稍擇而録之付之剞劂用以標詩人之極致擴後
[000-2b]
進之見聞譬猶六代逓奏八音之律無爽九流並遡一
致之理同歸然則唐以後之詩又自今而傳矣夫詩之
日逺而日新如此而皆本於人之一心孔子云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子之言詩法也即心法也子夏
味絢素之章子貢悟琢磨之句二子者一以文學列於
四科一以多識得聞一貫朕於是有以見夫天之所以
畀於人者此心此理隨在流通願學者謹其所存而審
其所發將以上達夫大本大原而充廣乎萬事萬物豈
[000-3a]
惟詩之為道也哉
康熙四十八年五月
[000-4a]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八
御選四朝詩       總集類
   提要
     臣/等謹案
  御選四朝詩二百九十二巻康熈四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御定右庻子張豫章等奉
  勅編次凡宋詩八十七巻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詩
     二十五巻作者三百二十一人元詩八十一
[000-4b]
     巻作者一千一百九十七人明詩一百二十
     八巻作者三千四百人每代之前各詳叙作
     者之爵里其詩則首帝製次四言次樂府歌
     行次古體次律詩次絶句次六言次雜言以
     體分編唐詩至五代而衰至宋初而未振王
     禹偁初學白居易如古文之有栁穆明而未
     融楊意等倡西崑體流布一時歐陽修梅堯
     臣始變舊格蘇軾黄庭堅益出新意宋詩于
[000-5a]
    時為極盛南渡以後擊壤集一派参錯並行
    遷流至于四靈江湖二派遂弊極而不復焉
    金人奄有中原故詩格多沿元祐迨其末造
    國運與宋同衰詩道乃較宋為獨盛元好問
    自題中州集後詩曰鄴下曹劉氣儘豪江東
    諸謝韵尤髙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得錦袍
    豈虚語乎有元一代作者雲興虞楊范揭以
    下指不勝屈而末葉争趍綺麗乃類小詞楊
[000-5b]
    維楨負其才氣破崖岸而為之風氣一新然
    訖不能返諸古也明詩總雜門户多岐約而
    論之髙啟諸人為極盛洪熈宣徳以後體叅
    䑓閣風雅漸㣲李東陽稍稍振之而北地信
    陽已崛起與争詩體遂變後再變而公安三
    變而竟陵淫哇競作明祚遂終大抵四朝各
    有其盛衰其作者亦互有長短而七百餘年
    之中著作浩繁雖博識通儒亦無從徧觀遺
[000-6a]
    集至于澄汰沙礫披檢精英合四朝而為一
    巨帙勢更有所不能矣我
   國家稽古右文石渠天禄之藏既逾前代我
 聖祖仁皇帝㳺心風雅典學維勤
 乙覽之餘咸無遺照用能别裁得失勒著鴻編非惟
    四朝作者得
 睿鑒而表章即讀者沿波以得竒於詩家正變源流
    亦一一識其門徑
[000-6b]
 聖人之嘉惠儒林者寧淺尠歟乾隆四十六年四月
    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陸 費 墀
[000-7a]
 欽定四庫全書
御選四朝詩總目
  宋詩七十八卷姓名爵里二巻/
  金詩二十五卷姓名爵里一巻/
  元詩八十一巻姓名爵里二巻/
  明詩一百二十卷姓名爵里八巻/
[000-8a]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
    纂選官
   原任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修撰臣/張豫章
   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修撰臣/魏學誠
   原 任 翰 林 院 侍 講臣/呉 昺
   翰  林  院  編  修臣/陳至言
  日講官起居注 翰林院編修臣/陳 璋
  日講官起居注 翰林院檢討臣/王景曾
[000-8b]
    録選官
   翰  林  院  編  修臣/呉士玉
   翰  林  院  檢  討臣/錢榮世
   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張大受
   前任江寧府知府今補蘇州府知府臣/陳鵬年
   舉            人臣/陳王謨
                 臣/顧嗣立
                 臣/莊 楷
[000-9a]
  嵗      貢      生臣/鄒𢎞志
                 臣/田廣運
  國   子  監   監  生臣/沈 寅
                 臣/沈 經
                 臣/范聖文
                 臣/談汝龍
                 臣/汪泰来
                 臣/劉上駟
[000-9b]
                 臣/潘秉鈞
                 臣/髙 位
                 臣/丁圖南
                 臣/董永朝
                 臣/鄭 韻
                 臣/陸 淹
                 臣/江𢎞文
   校刋官
[000-10a]
                    臣/王景曾
   校勘官
 經筵講官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臣/蔡升元
 經筵講官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兼管詹事府詹事臣/楊 瑄
 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查 昇
 日講官 起 居 注 翰 林 院侍讀學士臣/陳壯履
 日講官 起 居 注 翰 林 院 侍 讀臣/錢名世
 日講官 起 居 注 翰 林 院 檢 討臣/張廷玉
[000-10b]
 皇 太 子 講 官 翰 林 院 編 修臣/汪 灝
  翰   林   院   編   修臣/查慎行
  翰   林   院   編   修臣/陳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