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70 東洲初稿-明-夏良勝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洲初稿巻七
            明 夏良勝 撰
  郡志畧
   建昌府志序
正徳丙子歳秋七月建昌郡齋爰事志載越明年冬十
月竣事東洲夏良勝實守簡書申以叙曰凢郡書名以
志何從古也凢志必擬於史何示有重也周禮曰詔觀
[007-1b]
事則有志時史雖列官尚未以書名世自乘檮杌國語
世本戰國䇿先後春秋而作而史繁矣然以國分至漢
遷史上達古初班固繼之斷自漢紀以著代也而志始
為史家一目夀曄昉固作紀傳邕意嶠典勃有録法盛
有説又演為論為叙為銓為評而率難於志鄭樵謂餘
史雖名志而不足以盡爾雅之義爾雅志之宗也近世
力追古志作者又欲兼諸史家法是故君子重斯作也
有其時弗幾焉不能作也有其度弗稱焉不茍作也建
[007-2a]
昌故有旴江志經燹不可考見國朝景泰丙子歳東園
何公有作流布未逺而毁木録訛竄謬䆮失公本意迄
今兹歴運一終時斯可已郡邑大夫韓君轍亟謀於始
何君恩力任其終張君縉陳君文經左右維恪羅君江
孫君甫又惇雅好朝暮見以應於諮幾斯可已鄉衮栢
厓張公圭峯羅公舊職史氏程度具在諸有事並以賢
選各思圖稱顧良勝何有哉且當堊室勉應兹辟於時
則謂之何而㑹斯適也第聞家禮之輯紫陽在祝令人
[007-2b]
之戚范公宅憂有宰執論政書禮者身之履也政者身
之正也君子不以奪喪廢也議禮莫辨乎爾雅政莫備
於周官志其遺也於禮與政有所禆矣夫政不正禮無
列士不事民無所歸是謂疵國今而後郡斯免矣秪愳
良勝自是以文疵弗免也蘇子曰文之用四事以實之
詞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檢之稱迺度而敢云爾哉雖
然文愳其喪於人也不必有諸已貴用於人也不必為
己是則大同之漸也觀者無寜以疵吾身幸思以同吾
[007-3a]
郡姑視之以志毋曰必兼史以追雅也
   沿革
郡之志志郡也猶國史也國重始封猶郡之得名也吾
郡以建昌名名以制義建樹也昌善也盛也昔畢萬受
魏卜偃曰萬之後必大謂萬盈數也魏大名也郡僻而
安保世以滋大再建王國受名之際天啓之矣然初漢
一縣由縣而軍而路而府分列統繫必待考而後知知
之必有嘅夫郡縣天下者志沿革
[007-3b]
   災祥
天地自相依附形氣包裹故麗次星野災祥類應自重
黎命司羲和諧職以星學名世若巫咸慎竈甘石昧臯
往往不出保章氏星土之辨所謂五緯入房實啓姬籙
長星孛斗迺知宋憂是也建昌屬揚州而呉越之分迄
無定見並存者何闕疑也詳於占者何重民事也雖然
天道逺人道邇附以儒先之論焉者歸于正也
   疆域
[007-4a]
天子經畧諸侯制封古之制也故諸公之地方五百里
而食焉者半侯方四百里而食焉者參之一建昌漢南
城縣境之半山澤居其半則食焉之地能幾何而庸賦
之供視漢何如也白虎通曰列土為疆非為諸侯張官
設府非為卿大夫皆為民也上之人於是可以知民隠

   城池
天下為公外户不閉城守之説未之聞也旣曰家矣家
[007-4b]
則私私則敵敵則攻攻則思所以守之矣在易之坎曰
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夫坎陷之名也險思陷故曰習坎
斯重險已噫復隍之戒泰之終也君子視之以末務可
乎哉
   形勝
昔者周公營洛邑曰我卜河朔黎水我迺卜澗水東瀍
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衞文徙居楚丘
而望楚與堂景山與京降觀于桑詩書志載有不廢焉
[007-5a]
則郡國志於形勝將不特為佳麗大觀而已也
   山川
夫國必依山川山氣之聚也川氣之導也聚不陁崩鍾
不沈滯人用是生而財用以阜也故曰古之長民者不
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帥象儀軌罔非嘉績此山
川之志而有以類附焉者也
   風俗
敘曰凢言俗必曰風者何風物之善入者也是故取之
[007-5b]
巽巽順也順斯入矣君子之徳似焉吾邦性近輕揚故
俗難於儉率而易於奢變物未敝而棄人循舊而訾者
亦既有也禮曰國奢示之以儉國儉示之以禮其在君
子乎
   物産
建山澤國也墳且壚華離日甚所謂土薄水淺其惡易
覯産多疾恒不中軌用雖然沃土之民逸逸則惰瘠土
之民勞勞則思義是所産既厚矣
[007-6a]
   圖籍
周官比閭族黨州鄉縣遂之法至今存者圖籍是也然
周司徒歳獻之王拜受之意重民也重之斯愛之矣任
理道者師其法更師其意庶富之效可幾也
   水利
天一生水水者五行之先氣萬物之母也特土糓利哉
利之大亦害之大禹嘗治其害者故溝澮之法立書曰
地平天成萬世永賴是也自史起溉鄴言水利者數十
[007-6b]
家皆溝澮之遺也英公亦曰代天施長地力其然哉是
民事之不可緩也
   貢賦
昔杜佑作通典首列食貨致詳焉以理道之先在行教
化教化之行在足衣食通論也吾郡農作日息而任土
之貢則壤之賦無復還古初衣食無遺何以興教噫寛
一分民受一分之賜長民者之憂也地廣大荒穢不治
士之辱也吾黨何辭焉
[007-7a]
   封建
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古制也漢列二等大王小侯歴代
滋多並用世守惟國朝非同姓不生王而爵異姓止於
伯班固云親親賢賢褒功表徳闗諸盛衰者也嗚呼懷
徳維寜宗子維城毋俾畏矣黄河如帶泰山若厲其永
保之哉
   公署
君子息止之地有興思焉甘棠之詩所由作也雖然思
[007-7b]
者斁之對也可以思也亦可以斁也君子云天下之政
二思與斁而已矣既燕既處君子攸芉其將慎所擇乎
   學校
嘗讀詩至青青子衿矍然失席曰學校廢其有刺也夫
則興之者固宜有美美斯頌也頌必若克斯善善斯傳
矣予何能哉志之有詳焉耳然公署之屬而别志之何
也古之政以成教今之教以本政政也教也是故有並
隆者也
[007-8a]
   典籍
典籍志志文也文志其大者使足徴焉斯可已若夫雕
刻小技固有不足致詳者也
   武備
兵者禦暴保民之具也然禦暴以是為暴亦以是保民
以是厲民亦以是世固有易言而輕於用者可乎哉易
曰除戎器戒不虞是故取之萃萃者聚也王假有廟斯
得衆之道也
[007-8b]
   坊鎮
坊鎮志志之末者也因末以求本有足以考政者矣有
足以問俗者矣有足以知人才之盛衰者矣有足以知
財用之豐耗者矣故曰坊鎮志也體國之道存焉
   津梁
天根既見是謂水涸水涸而成梁先王之教也火朝覿
川無舟梁君子以是知陳國之憂也津梁之志可以觀
政矣
[007-9a]
   賉典
賉之云何周其不給之謂輔相之宜也泰之道存焉豈
惟政哉隣里鄉黨有周之義連類志之其在斯乎
   祀典
祀國之大事志之有以也曰法施於民曰死勤事曰勞
定國曰禦災曰捍患皆有烈於民者也非此族者非祀
也胡可志也
   宫室
[007-9b]
棟宇以居民而巢窟之制易矣弗易則以陋牆屋以被
綉而宫室之制泰矣因泰則以靡夫物之初也恒陋易
陋宜於朴朴者泰之漸也泰而弗靡弗已也是故相因
而成日趨而敝者可嘅也或者曰洛陽名勝卜天下盛
衰而况郡邑乎是宫室宜有志也
   丘墓
墓大夫之職廢而君子衣冠之藏高而隠者多矣丘墓
之志有賢賢有貴貴有庸庸表之道存焉故曰死之欲
[007-10a]
速朽為桓司馬言之也
   古蹟
古蹟者荒墟遺構槁木剝石有可指陳焉者皆是也是
故有可以興焉可以觀焉可以慕焉可以繫感慨焉可
以仰止而師焉可以永鑒焉黍離之什曰知我者謂我
心憂此之謂也
   秩官
秩官志志莅官也歴宦之志何曰撫於是巡於是督學
[007-10b]
治兵分守巡於是有政焉謂非所莅不可也志從畧者
備遺也省志作斯可畧焉也已寓宦逺追於漢者何建
本漢南城縣豫章郡屬也歴唐屬臨川郡則守二郡者
固嘗專莅何可忘也不忘斯及于逺逺而不能忘者鮮
矣故有不必于詳也自南唐建軍專治歴宋至今迺得
并其佐屬詳而表之矣於是則知紀宦績者有畧於是
名實核矣
   名宦
[007-11a]
歴宦之志也例之變也凢國史紀載詳於内而郡縣志
每不敢援於上是制巡監司芳名偉績懼有遺焉者矣
一統志列於㑹府愚於命官初意有疑焉蘇松志詳夏
周諸公然雜於守令又若無所於别也故特立此例志
之不敢詳者變之初議之端也議定而志者各有詳焉
自當互見足備史氏之遺矣君子幸不以罪僣且諛也
   選舉
叙曰論官得人每於科目為盛志先舉貢者何崇古也
[007-11b]
古者三物之教行故不出鄉而論定官以其次無隳官
也科目漢制舉貢之遺也世之所尚而士趨焉趨而益
尚視舉貢而末矣雖然貤封任子勸士之道無擇也例
間行焉進用之途思益廣矣嗚呼若是而云不足以盡
才不足以復古之治謂之何哉謂之何哉
   人物
蘇子謂史之權與君與天均也信也天以隂陽君以賞
罰代之或僣且濫史以是非公之志史類也可不慎哉
[007-12a]
夫人地産也地固以人重重斯志志匪人焉將有曰若
人也已足當地之上産矣不重貽地之辱哉是故斯志
也懲之或過近之畧矣質之良史氏曰與其濫也寜畧
   列女
范曅續漢書作列女編搜次才行尤高者不專以一操
也史家者流恒宗之志云乎哉然必特志之者示有别
也亦專而重之也夫坤道成女厥性惟隂先正云凢隂
必柔柔必闇闇則惡之近也而善足稱焉丈夫懷愧色
[007-12b]
者有矣獨重禆隂訓而已哉
   外志
道内也道其所道非内也故謂之外也外其人并外其
居而又何詳焉君子曰詳内而畧外斯志法也
   沿革敘
建昌古揚州域列分荒服春秋為呉周元王四年越句
踐滅呉顯王三十五年楚威王熊商敗越殺王無疆明
年盡取呉地歴戰國為楚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滅楚
[007-13a]
虜負芻越明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屬九江郡漢高元
年項羽立黥布為九江王四年改淮南王屬淮南國六
年分淮南置豫章郡領治有南城縣即今郡治後漢永
元八年分南城西北境置臨汝縣獻帝興平中孫亮分
豫章立臨川郡晉書地理志云舊志謂三國呉太元二/年撫州志又謂太平二年竊意漢統未
絶故斷以/晉書為是三國呉太平二年分南城為南豐為東興為
永城縣晉元康元年以荆揚十郡置江州臨川為隷郡
宋因之齊建元初徙郡治于南城梁末為内史周迪所
[007-13b]
據隋開皇九年平陳總管楊武通奉使安撫改置撫州
屬洪州總管省南豐水城復入南城縣大業三年廢州
復臨川郡十二年為林士𢎞所據唐武徳五年平士𢎞
復置撫州又分南城復置永城東興縣七年省入邵武
隷建州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撫州隷江南省宜黄
領縣三南城其一景雲二年復置南豐縣二十一年分
江南為東西道南城南豐並屬撫州隷西道天寶元年
復改臨川郡乾元元年復改撫州元和六年置洪吉都
[007-14a]
防禦團練觀察處置使咸通六年改鎮南軍乾符元年
置江西觀察使南城南豐屬撫州咸在統治時撫為鍾
傳所據龍紀元年復置鎮南軍中和二年危全諷起南
城據治撫州至五代梁開平三年全諷敗地入偽呉順
義元年升昭武軍節度晉天福二年南唐取呉復置撫
州開寶二年李煜以南城縣置建武軍宋藝祖開寳八
年師下江南得郡十九置撫州軍而南豐在所領治太
平興國三年改建武軍為建昌軍淳化元年南豐復為
[007-14b]
建昌領治紹興八年安撫使李綱轉運使逢汝霖徐霖
奏分南城之東為新城縣南豐之南為廣昌縣元改建
昌軍曰建昌路陞南豐為州直隷江西行中書省至正
十二年壬辰紅巾起據復不常十六年乙未右丞托岱
鎮綏方定十九年戊戌偽漢陳友諒陷建昌路令王溥
守之二十二年辛丑皇明既定江南王溥歸附是歳二
月改肇昌府九月改建昌府領治縣四曰南城曰南豐
曰新城曰廣昌因宋制焉郡連建州會于南昌南昌古
[007-15a]
豫章也故名建昌又以旴水為望故曰旴江郡云
南城縣附郭本漢舊縣一統志云以在豫章郡城南故
名太平御覽云髙帝六年命灌嬰立洪州分洪州立南
城以其地在郡城之南故曰南城所謂郡城者即豫章
郡也舊志謂灌嬰循南粤故置縣或曰是古南粤地後
漢分西北置臨汝縣三國呉又分置南豐東興永城縣
晉改為新南城隋省三縣復入南城屬撫州治至南唐
陞建武軍南城為附郭縣宋改建昌軍元改建昌路統
[007-15b]
屬仍舊國朝因之
南豐縣呉太平二年孫亮置南豐縣分南城之南境又
以地産嘉禾故名曰南豐至今稱邑名曰嘉禾或曰古
徐州有豐縣加南字别之隋廢臨川郡置撫州南豐省
入南城唐景雲二年復置縣先天二年省之開元八年
又復之南唐陞南城為建武軍以南豐為屬縣宋初置
撫州領治南豐及改建武軍為建昌軍又以南豐與南
城並為屬縣元至元十九年陞南豐為州直𨽻江西行
[007-16a]
省國朝復改為縣屬建昌府治
新城縣宋紹興八年分南城之東五鄉置新城縣屬建
昌軍其鄉曰旌善曰東興曰豐義曰禮教曰徳安故名
猶有存者境内有東興永城舊城因名新城其縣治即
黎灘市故邑名黎川元改軍為路縣屬仍舊國朝因之
廣昌縣宋紹興八年以南豐疆境闊逺分其南天授興
城南豐三鄉地置廣昌縣屬建昌軍即掲坊為縣治一
統志云以道通二廣而屬建昌軍因名廣昌縣境有平
[007-16b]
西臺故邑名平西元改軍為路縣屬仍舊國朝因之
   分野辨
謹按諸説建昌星野在斗或曰斗牛之交或曰須女而
唐書又以豫章為越分天道遼邈未敢意測竊惟晉史
州郡纒次云豫章入斗十度其引語曰陳卓范蠡鬼谷
張良諸葛亮譙周京房張衡並云夫陳卓魏太史令去
漢未逺范蠡而下多漢人也建昌漢豫章屬邑所入宿
度姑從晉史
[007-17a]
按春秋傳昭王三十二年呉伐越史墨曰越得歳而呉
伐之必受其凶註云歳在星紀似又以星紀專在越之
星次也博古君子幸有以辨之
   城池敘
建昌府城唐僖宗乾符中汝南公鎮治建昌經畫城築
周迴十里廣一丈六尺髙二雉露屋一千一百三十二
楹敵樓三十二所東西門八南北二門通衢焉南唐李
崇贍制置建武軍事增築制院城一百六十丈制城門
[007-17b]
四東曰來逺西曰永豐南曰祈仙北曰朝天城之上敵
樓二十有四楹髙二丈有竒宋元豐中廖恩竊據邵武
太守鄭琰請于朝闢城四隅相爽塏地宜作新城即今
治城周迴九里十三武東疊以石江流維悍故也西南
北間以甓堅好為稱東門三曰旴江曰合江曰天酒西
二曰紅泉曰清軍南四曰祈仙曰膏露曰太平曰安濟
北一曰朝天偽漢將王溥歸附國朝因守之章益謙糾
敗兵圍城凡五十四日而解溥以西南北地勢卑而城
[007-18a]
基稍薄幾失守遂并東而改築之因天酒門為東門易
名曰武勝紅泉門為西門易名曰儀鳯祈仙門為南門
易名曰通㑹朝天門為北門易名曰朝京餘門塞之凡
城髙以二丈五尺為度厚丈九尺基廣二丈九尺但自
武勝而南延通會厚殺尺許通㑹而西連儀鳯髙殺尺
許基殺尺之四儀鳯而北延朝京髙亦殺尺許自朝京
而東延武勝基亦殺尺許東濠因江流天造險勝西南
北濬濠深丈許廣丈四尺樓櫓䂓制大備前時洪武改
[007-18b]
元指揮使耿顯忠來鎮作四城樓宏壯改觀又增築西
南北甕城以益守禦歴今兹凡牧守繕治不一然亦無
大改作正徳八年知府安奎補築東門甕城名曰固本
於城之隅改作四樓曰旴江舊/名曰望仙舊團/的角曰來薫曰
鳳山舊吉/州樓又以江流嚙岸慮及城基疊石隄之
   風俗議
按圭峯曰天下當無事三縣之民不出封疆而食其土
之入以傲乎南城之逐逐於外者雖然南城之商亦傲
[007-19a]
之曰吾纒數鏹傾困倒廩無後已屬者商虧折閱農困
徴輸才脱場圃已忘晨炊終歳勤動而無擔石之餘矣
男任勞女事逸習為故常隋志所謂暴面市㕓競分銖
以給其夫者無有也供饁餉則有之耘穫車灌率與男
子同事者無有也然亦事紡績以衣其夫故有夜浣紗
而旦成布者天順景泰以前男子窄簷高帽衣腰中裾
幅周身袖曲肱而已婦女平髻衫制古朴婚㑹以長衣
若今/女袍成化間男飾或蓮子㡌桃尖㡌平頂㡌寛衣大袖
[007-19b]
或腰及于膝或近于胷咸非中制近時稍稍復古而侈
婦飾僣擬妃嬪娼優𨽻卒之婦亦有黄金横帶者俗之
敝也斯為甚先時燕會果殽用大器多不過五品謂之
聚盤後用小盤至數十品謂之簇盤近時仿京師雜陳
竒品亦既汰矣噫飲食之變可以觀俗也吉凶多沿俗
禮冠不備三加婚不親迎喪事尚佛老尤泥堪輿家學
祭禮久廢墓祭之外無聞焉士夫家間行古禮閭里亦
多慕之然循習既乆未能悉變也
[007-20a]
  田賦議
   兊軍
謹按舊牒兊軍初徴本色交兊成化十六年間督運平
江伯陳公過聽指揮徐昇申狀南城暨新城係山溪筏
運多致遲延定擬折色每石正耗一兩二錢祈以軍民
兩利但折價太重幾倍之矣展轉弊又不可勝言議者
謂南豐居南城上流可以舟運本色新城水道不減南
豐南城又當㑹流淮安南京倉米百艘並下謂之山溪
[007-20b]
而獨難於兊運可乎先是郡守舒公崑山縣令毛君騤
嘗議白以蘇民隠而上之人重於更議輒報罷今令孫
君甫申議如初都御史孫公燧可之尚須議奏乃定格
推官羅君江署縣事復議就水次交兊以蘇民困孫公
下使司查議施行
   里甲
景泰間都御史韓公雍撫治定額每里歳派銀六兩非
全里者殺其半輕重適均而用自給法之善者也後隨
[007-21a]
事增派至加舊額之半而所司恒以不足聞正徳八年
更定仍以近額每里九兩五錢為率查照丁粮通融均
派欲别貧富以定畫一之規然究立法初意名為里甲
以里取之甲而輸之於官者也若不通論全里十甲丁
粮之數而止論里正一户貧富之差則富者所入視舊
什九而取之甲者不加貧者所入視舊什一而取之甲
者不減丁粮既無定數愚民詎能周知吏胥髙下其手
又不能保其必無也大扺法乆而弊弊思變變而益弊
[007-21b]
不若因其弊而釐之使復初焉其可也又况周禮養民
之政曰恤貧必曰安富貧者固貧富者日入於貧豈郡
邑利哉敢附論之幸當道者垂采焉
   鹽粮
鹽筴之利實師管氏以資富强然初行海王之國而已
歴今而山澤亦在征例難率變也國初計口給鹽歳三
斤亦計丁征米歳四升天順七年折徴鈔貫公私均利
第征則變版籍以滋民奸解則易楮幣以專國利公私
[007-22a]
之害日甚矣議者謂隨粮徴解而不别立庫局害迺息
長民君子以為然否
  家譜畧
   旴江夏氏家乘序
吾宗譜成易名曰乘乘有載道也夫乘異也任於載同
載異也資於乘同乘之成也匪工弗作作而謀人而轍
之度同匪御弗行行而謀馬而軌之迹同是所以成乘
也而譜有是哉譜若乘之載矣支派異焉親疎異焉世
[007-22b]
次昭穆異焉嫡庶賢愚貴賤夀夭異焉然而嚴父本始
聯族重宗以生孝弟之心是乗之所以成也乃吾之譜又
大異焉者自圖譜不以置局而郎令史不以設官林寶
氏作元和姓纂後世師之而吾異之繼而歐陽譜作蘇
譜作吾先世師之而吾異之吾亦何敢異也林於唐為
昌宗寶之作其流也冒吾異冒也歐陽公斷自可見之
世其流也畧吾異畧也蘇公詳所自出而尊之其流也
隘吾異隘也吾先世譜歐蘇法也吾懼其執也於歐蘇
[007-23a]
法微有異也非異吾先人也於戲吾豈敢異也哉有大
異亦有大同貴而弗貴有君道焉殤而弗殤有子道焉
不幾於隠而章者乎亡吾氏其復之易吾世其正之不
幾於直而寛者乎重祀而籍畆杜争而聯墓不幾於簡
而明者乎妾有得祔有畧妻焉行有可規及婦人焉不
幾於微而切者乎是吾所異者譜法也而同者史法也
史之法經之遺也故曰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其
義一也乘也可獨名譜乎哉雖然攻數乘而成國工兼
[007-23b]
數家而成善譜後吾譜而作者將有異吾之同者乎將
有同吾之異者乎
   修譜凡例
一夏姓自禹受夏后氏顓頊後也湯封夏後於杞其非
 為後而不得封者以夏為氏歴代因之賢哲輩出簡
 冊可稽至宋末三承士猶為仁和人以真州制置使
 治淮西軍世擾攘避居南城始遷即為祖亦昉始封
 為祖之義故斷自三承士為譜宗不敢逺紹以取遙
[007-24a]
 遙華胃之議仁和譜牒亦盛先世未通兹亦不備
一五世一圖服盡五世故也第二圖仍舉五世者知六
 世所自出也第三圖仍舉九世者放此
一宗子貴三傳至必達而止又以必順為宗再傳至受
 一而殤以受三為宗一傳至興孫而殤興孫無可繼
 者復上自必順下次子克讓長子宗堯為宗五傳至
 燦而止又以宗堯長子隆生下次子潤為宗今又四
 傳矣
[007-24b]
一庶子為宗自與古大宗不類故譜法亦難於大别世
 次圖並以統宗分派為序聮屬相生兄弟行長幼亦
 有不能如常敘者但生年行次皆書自可考見
一異姓子為後雖已成派今黜之本宗子出為異姓後
 雖已易姓猶書之
一世次應為後於本生父及繼父下各書之其有以弟
 繼兄者一切改正
一夏氏世居雍熙街後一遷金斗窠懷徳坊一遷橋東
[007-25a]
 狀元坊一遷西湖一遷塔埠其散處僦屋居者亦多
 然世次未逺尚可統繫故不得遵歐公五世六派之
 例
一譜以聮族重祖也自作者視之有親若疎自祖視之
 一也故行名字號及事跡可詳者一例致詳不能詳
 者已是又不敢師蘇公譜吾自作之意
一譜無載婦初異姓也然娶者合二姓以為宗廟主天
 地配合迺有生成子以繫宗母以廟祭禮稱妾有子
[007-25b]
 者亦祔祖姑可祔廟或亦可祔譜故以義起娶妻必
 書有不書者義絶也妻無子妾有子以承宗者書妻
 有子妾雖有子不書妾之子則書仍註庶出以别之
 重嫡妾之分也
一譜稱號或以官或以行或稱某公初無定格然竊意
 自祖宗而下視則宜名自子孫而上視亦可字世逺
 族繁名字容或有干諱者故或名或字有所避也但
 名則註字字則註名不得其字與名者則書行其官
[007-26a]
 稱私號備見註下若有官者一以名稱嘗通籍也兄
 弟行而下均以名稱壓於所尊也
一凡有子者註幾子既娶無子而卒者書止遵歐法也
 未娶而卒者書殤殤而有成人行迹可指驗者書蚤
 卒二字以旌之禮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
 也不亦可乎
一凡未及六十而卒者書年踰六十者書夀婦不紀年
 躋夀者紀之尚齒也
[007-26b]
一或曰名或曰諱生死之别也别葬書葬從祖書袝示
 有尊也
一祭田有原祖置者有各位自置者徃時於清明旬日
 内各以供墓祭之費但賢愚貧富自有難以齊者故
 百年間墟夷其墓者有矣甚可哀也今欲建置祠堂
 每歳於清明冬至各設一祭其儀物及掃墓規制俟
 定議别載凡我宗人言歸于義其祭田既合于一即
 非已有祠堂工訖歳積羨餘義田舊規循可克復其
[007-27a]
 後宗人立有伏臘考終之後仍入祠堂助祭永為家
 式其故違者宗長率宗人以義責之不聽以法治之
 凡條段界至粮畆皆須詳載以防後虞仍註各位所
 出不没其善也若宗人不縁伏臘醮祭而願有所出
 以佐公者特書表之
一山圖備載形勢從俗也且使後人易於尋究也仍註
 祖置續置及某位下分守俗尚風水世家右族往往
 以此大有悖戻圖之者杜争以全義也歴年既久亦
[007-27b]
 有失其處者凡我宗人多方訪究俟得之後續具圖
 載
一先世行能俱有可稱其卓然在人口耳足為後人程
 法者分條書之為家規輯畧章善也其傅㑹文飾適
 為上誣故不敢濫録若考問不及記載未詳俟别有
 得又當續紀
一先世或有銘誄贈文及宗人所作有闗宗義者附録
 于後文獻有徴不敢廢也
[007-28a]
一譜以卦名為號計六十四冊分收珍襲毎祀事會於
 祠堂以防鬻篡之弊其有生娶卒葬每歳一登載之
   家規輯畧上
制置使諱貴按宋史文山先生傳云天祥得至真州城
 下守將苖再成迎宿時真州不知京城消息已數月
 聞天祥至無不感憤流涕諸將皆謂兩淮兵力足以
 興復恨李制置與淮西夏老不能合從得丞相通兩
 間脈絡不出一月連兵大舉江南可傳檄而定也又
[007-28b]
 云天祥喜甚即為書李庭芝夏貴庭芝得書反疑丞
 相無得脱理罪真州不當納之贊曰或謂使庭芝不
 疑則夏貴可合事未可知豈可謂天下之所廢不可
 興者邪良勝曰吾祖不幸而屬庭芝莫克以忠義顯
 著何幸而逮謀文山迺附傳而有考於後之人也
松雲居士字季逺少遊江湖醝貨以萬計舟泊淮揚間
 遇文皇靖難兵同商咸願附應隨擢大官惟公棄舟
 而遁但曰有親在未敢許以死抱胡琴給道里費而
[007-29a]
 歸貧約終身無愠色號松雲居士意以自况里人遂
 以為私諡云
立誠公與弟立讓立義愈敬立信俱讀書有禮度立讓
 卒遺孤顯暨達立義卒遺孤建公字顯愈敬字建立
 信字達婚冠分貲若子人莫能辨論者以公長任家
 歸美于公焉公性剛正不附倚桂坡左先生目之曰
 倔强翁一日對局見驢滚地數匝而鳴桂坡戲言曰
 這老驢發顛公即應聲曰此畜左贊右贊犯桂坡姓
[007-29b]
 名不忌也大笑而罷雖近諧謔亦足以見不為勢所
 奪矣餘見墓志
秉文公按舊譜註稱為人鯁直不妄言語不茍取予有
 古君子之風
立讓公少績學有懷疑義者往諮咸得焉人號之曰通
 鑑先生
司訓公諱忠少負才不能居人下以舉人署延平訓導
 事一日隨太守上表故事鋪罽為位公正色曰天威
[007-30a]
 咫尺敢如是乎竟徹去當事值雨左右為守張盖公
 斥下之守銜之後同官中酒暴卒子以喪昏公曰禮
 義相先之地不宜有此扃鑰甚固卒弗敢納後守風
 使誣公招飲左證公公棄官而歸杜門不復通人間
 事匿所親教授童子一日主家隂有刺語奮烈自盡
 噫行雖過中亦志士流也
愈敬公素敦義女弟因粧次于樓火母氏甘性嚴憾之
 匿不敢見公罄貲市材旬日樓成甘迺色喜女弟亦
[007-30b]
 安晩年因食骨鯁喉吻欲裂浹旬未下微睡忽驚覺
 呼婢蓮奴云一對童子穿紅笑舞救我也骨遂下或
 云公嘗於鯉湖廣王殿易柱一對故爾事涉荒唐然
 亦為善獲報之一驗也
立信公好學能古文仲兄司訓公以剛直忤上獲罪公
 以義赴難傾貲多計畧司訓公迺免公嘗飲于女兄
 家歸薄暮有鬼魅若醉狂狀觸公公奮力搏之落其
 首其正氣不惑類若此餘見墓表
[007-31a]
用理公體貌魁梧而性度優裕每歳杪勾稽子母度不
 能償者輒焚其券諸子就學公先教其字畫楷正親
 師取友必得時選後仲子雲季子泉相繼以科名顯
 人人惜公未及見也季弟用璋公少坎坷最為父母
 鍾愛公先意承順益愛之用璋公嘗以官田兊價為
 貲公以民田易之俾售得善價父母安焉兹其孝弟
 一節也餘見墓志
判簿公諱文義嘗為汝寜司獄有軍職乆繫當刑公察
[007-31b]
 其寃為條析于守出之後改嚴州有富家劉姓者為
 勢家隂中坐盗獄公得其情亦白于守遂不成獄故
 曰一命之士茍存心于愛物於人必有所濟信然
文善公平生無忤人事晩年於子姓臧否亦有辨别季
 子瑀少失檢制以欲病亡公撫尸而不哭其嚴又如
 此
用瓛公幼敏慧好學尤精於綱目通鑑人有索隠僻難
 之者不窮屈桂坡左公號博洽每於元宵作燈謎杳
[007-32a]
 幻莫測曰須夏先生來公至百難俱廢
用璋公有口辯能白道詩詞語居家戒子孫每撮成語
 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强又曰得之易失之易至今猶
 可誦之
用珽公性嚴宗人讀書者知禮愛之商閩以信聞每新
 竒物待公至迺價定後寢疾所來往者延醫視湯藥
 若親然疾甚富翁有良木衆度弗售翁曰夏某好人
 也吾讓之亦不取厚直其重於人亦如此
[007-32b]
希肇公信義著于鄉有閧訟不之有司而之公者公咸
 喻之義折以是非輒息去性不嗜酒對客時瞑坐以
 仲弟雲季弟泉中式立坊牌有司慶飲數十酌尚惺
 惺也人以是為公友愛之徴云餘見墓志
恭元驛宰警敏有幹濟才事上惟謹為士夫所重其任
 劍浦東海翁時號鉅工作詩送之曰延平津頭水拍
 天神劍一去今千年送君此去須重問光芒還在斗
 牛邊是可驗也
[007-33a]
時瞻公氣局端重動有儀則婦翁余御史公素剛毅人
 少當其意者每以得公門下為慶曰真佳婿也性友
 愛二弟力學師友來往膏晷靴韈之類每有資焉
竒峯先生為商城學諭時膺聘為浙江考試官有士懷
 千金粥舉者暮夜抵舍先生閉門拒之不去幾欲付
 之法又有以當道故人書至者亦竟不啓視然終身
 不發人姓名亦未嘗對人言也先生善行詳見墓志
 兹特其隠者耳
[007-33b]
希淳公少孤窘甚後以能書重信為鄉人所依漸至豐
 裕植立二弟父有遺業悉讓之父女弟為卓氏婦早
 寡賙䘏備至比没經紀喪如禮焉
良器驛宰最知尚儒雅若木齋謝公海日王公亦器重
 之文善公夀倒囊輸粟乞冠帶榮終其身遍求文人
 鉅工詩文盈緗帙有足傳者是可謂知事其親者矣
允中公嘗與楊隆共貲均利二十餘年竟無後語隆病
 幾年視之若兄弟百費惟共隆没公與其子㑹計隆
[007-34a]
 已多費七金餘公毅然曰與而父交乆忍逼其孤竟
 不問兹不可以市道交例之也
愚夫先生師仲兄竒峯先生事之以父終其身當試禮
 部時得竒峯赴哀毁甚即不欲終事同舍强之方寸
 亂竟不成巻後奔宜陽扶柩暨戚屬歸次泗山舟阽
 石漏先生籲天痛哭曰吾兄素善未應無葬所也柩
 迴流不去呼小舟繫而舉之是精誠所感也兄弟五
 人廬舍可四分之先生讓諸兄姪擇便有之但曰父
[007-34b]
 基弗構比於不孝吾屬㕔事以存名耳别築居之嗚
 呼吾親隠徳顯功並見墓志及平海錄兹其逸焉者
 也
允茂貞士性善知學有志名宗嘗自類族系雖未必中
 古矩度然亦有可考者矣
希賢貞士幼向學能成文理巧慧絶倫百藝攻之即為
 本業者忌知星歴人咸咨之足以應也處宗和以義
 無長幼賢不肖愛敬之嘗夜宿婣家有魯男子之行
[007-35a]
 焉
景望有弱病當母王宜人病時湯藥謹視扶起卧踰月
 勞益病不衰遂傴僂失故狀人曰是知所以為人子
 矣
   家規輯畧下
黄氏孺人宗亮公繼妻有逺識當洪武初家以富號于
 人曰夏金銀云孺人深自秘匿公嘗欲買隣人塘地
 要約既成孺人止之後果有著令凡民作金銀交易
[007-35b]
 者勒從軍首軍頭目過里門孺人趨出以金釧投其
 車故左右隣若聶姓吳姓皆入尺籍吾宗獨免孺人
 之力也
甘氏孺人松雲居士妻性嚴正治家勤儉每蚤令小奴
 呼于庭曰家貲得過也要牽牛喫水家貲千萬要皮
 薄荷也求人故子婦而下無敢及炊而未起者
危氏孺人文煥公妻公沒家亦甚窘孺人忍饑績紡不
 忍棄夫業比沒遺業如公沒時
[007-36a]
陳氏孺人用理公妻有丈夫志精巧女工筆管上刀筆
 作瀛洲等圖寸許書滕王閣記不省脫㸃畫至今見
 者稱絶藝嘗夜績課兒雲泉讀因曰雲爾夫子相後
 必為學官泉卑亦作大夫後雲官二十年止教諭泉
 通判蘇州進階五品人以方文伯母焉
鄧氏孺人用珩公繼妻撫孫謨至不知有父母焉吾宗
 繼母以慈愛著稱孺人為最
施氏孺人用璋公妻公少使酒難近孺人善調之以是
[007-36b]
 全恩免禍為多勤績紡雖老眵不廢
余氏孺人時瞻公妻公卒時孺人方壯撫孤以節自勵
 嘗甘貧苦夜作不肯出下人語年六十迺終
王氏宜人愚夫先生妻良勝母也勤于績有業置室間
 而亡之越月于隣家機上識之終不發人問其故曰
 彼女子也惡名被之終身不滅矣沒之日宗婣無長
 幼戚疏咸哀之至今語及尚有欷歔泣下者餘見行
 狀及墓表
[007-37a]
趙氏安人良勝妻也初歸余時尚少已省事荆布十年
 列珠翠行無赧色人嘗紿使假于婣家應之曰非已
 有而飾之益可愧矣餘行見墓志
 
 
 
 
 
[007-37b]
 
 
 
 
 
 
 
 東洲初稿巻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