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07 襄毅文集-明-韓雍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襄毅文集巻十三
             明 韓雍 撰
 行狀
  先考行實
先考諱貴字公顯世家蘇之長洲人曾祖某祖彦傑父
舉一俱務農業徳善重於一鄉母陳氏有懿行先考生
於洪武乙丑十月十日自㓜純樸篤實未嘗妄言笑而
[013-1b]
尚義重禮不嗜聲利根於天性永樂初以富民徙京師
遂占籍順天府宛平縣卜居於徳勝關時京民徭役繁
重先考極力支持備嘗艱苦勤儉治生用成厥家先妣
淑人實相之生不肖孤甫成童即遣就外傅弱冠遣入
京庠為弟子員膏膳供費罔缺嘗誨不肖孤曰吾家祖
宗以來累世業農吾喬居京師經營度時率天性誠實
凡事不解與人較計數為人侮恒産貨利多被奸謀吞
占家計日衰爾宜勤力向學圖進身光顯門戸不肖孤
[013-2a]
遵承惟謹然先考性剛方家訓尤嚴不肖孤與弟睦或
學業稍怠必厲言色諄諄戒責較視日課未嘗放怠一
時嘗與鄉人倪文興乗蹇驢客遊居庸至險隘皆捨鞍
徒步見道旁有遺囊文興撿閲内有黄金十兩文興忻
然分半與先考先考曰物上爾手是天賜爾我雖同行
受之不祥堅卻之既歸第文興復分送先考卻之如前
先妣淑人亦賛之曰横財折福卻之誠宜文興感其義
設酒席來欵謝上谷商人侯信嘗以白金來懋遷誤計
[013-2b]
秤權納金過於貨直之數而其人已去先考隨覺悟即
遣家童追其人回付還之有比隣李姓者先考嘗以白
金二百兩附合行商及歸其人悉匿其本利詒以被盜
先考實知其欺蔽隱忍不言或勸以訟官先考太息曰
我之力不能争然凡事任天理吾何訟之有既而李氏
舉家隨亦疾滅此皆不肖孤所目擊鄉人所共知者正
統辛酉不肖孤年甫十九叨領鄉薦明年忝第進士又
明年備員内臺先考駸駸喜曰我不圖見爾遽得此科
[013-3a]
第顯官也爾須忠勤從事毋忘賤貧時毋黷貨毋濫刑
毋炫勢凌人則能永保爾禄切勿自取羞辱以貽我憂
不肖孤謹識之景泰庚午三月九日䝉朝廷推恩賜勅
命封先考文林郎湖廣道監察御史玉音有積善于躬
之褒及封先妣孺人辛未四月不肖孤蒙恩陞廣東按
察司副使乃迎先考先妣南行先考以炎荒道逺不樂
就養遂還居蘇城之第未幾雍進官都察院右僉都御
史巡撫江西景泰六年九月四日復蒙推恩賜誥加封
[013-3b]
先考中憲大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玉音復有惇徳樂
善延譽鄉邦表俗正家垂休婣族之褒及加封先妣恭
人家居樂田園之趣每清晨幅巾藜杖不之東園之南
園課童兒治畦灌蔬閒乗肩輿遊别墅視耕穫秋登既
畢招善釀者釀酒多至數百甕酒熟日與親族宴樂兒
孫滿前更迭為壽或良友過從必命開尊洗巨觥與之
勸酬酒酣藏&KR0848博變以資懽笑盡醉乃已歲春秋鄉飲
郡守親致書延請尊以大賓首席拜坐起止恪遵禮度
[013-4a]
或鄉人有事詿吏議詣先考請託解紛言及財貨者輒
攘袂退避入内不復出逹官鉅人鎮臨其地者雖枉顧
頻數每以老辭惟遣子報禮未嘗一入公府用是鄉之
人益重之女夫序班劉俊早世家貧命不肖孤月分京
俸二石濟養其母親族有賤貧者隨宜周䘏畧不少吝
天順二年先妣恭人棄養䝉恩特賜葬祭遂併造先考
之壙於蘇城西雅宜山之麓成化元年春不肖孤奉勅
賛理軍務征兩廣叛夷尋奉命提督兩廣軍務兼理巡
[013-4b]
撫先考每諄諄示訓戒以母妄殺邀功兩廣平不肖孤
蒙朝廷録念微勞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未幾先考得
風疾不肖孤以其事聞成化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䝉恩
㫖特賜誥命屬國有大喪未及頒賜不幸先考於是年
十一月初六日終于正寢是歲十二月八日誥始下加
封先考通議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先妣淑人及追
封先祖考妣如前不肖孤既聞訃痛惟罪大惡極不自
殞滅哀號擗踊五内崩裂無望生全乃援例上疏乞歸
[013-5a]
守制荷蒙聖恩矜憐得如例歸復蒙遣進士張澍修造
墳壙遣蘇州府知府賈奭諭祭兹卜以成化五年七月
十六日合葬於雅宜之塋距生先考享年八十有四子
男三人長即不肖次睦以從征兩廣軍功累陞錦衣衛
百戸俱先妣出次獻袁氏出女四人長適士人姚信次
適鴻臚序班劉俊次適士人蔣珩次在室孫男四人長
文以廕補國子生次敏次斆次敞女二人曾孫男二人
勛勤女一人嗚呼不肖孤㓜稚時庸懦頑劣家且寒微
[013-5b]
實賴先考庭訓嚴厲極力供費幸克成立然自入官以
來幾三十年多奉使于外恒不得親奉養膝下及病又
待罪兩廣上疏乞罷歸未遂不得侍湯藥没又不得視
屬纊終天之痛曷有紀極哉敢抆淚撮兹行槩用求當
代大手筆為墓誌碑銘以圖不朽云
  明故封文林郎河南道監察御史芮公行狀
公諱琦字本初姓芮氏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釗之父也
其先應天溧陽人曾祖以上代有聞人系族蕃衍祖諱
[013-6a]
雲卿父諱宏甫世徳相承不樂仕進鄉人率稱為長者
母某氏有懿行公生而凝重志如鉅人稍長讀書明道
理慈恕公直見於言動事親事長不違孝謹宗黨咸則
之永樂初以詿誤徙家順天之寶坻辛勤經營作室置
田以為治生計既寧止督遣僮僕盡力農桑以故家日
以豐為善益力嘗市屋通衢既立券其鄰有豪右誣屋
之舊主曾侵其基屋主懦不能明公曰是啓争端何以
睦鄰即拆屋退所爭之地與豪右而還議定之直於屋
[013-6b]
主邑庠文廟供奉器具之屬歲久滋弊公曰崇奉聖賢
禮不可茍簡即白于官一力重修費不少吝境内橋路
歲時亦恒修葺久而益勤鄉之人無所依庇寒且飢者
衣之食之死不能葬者先施棺以歛且倡鄰保助而舉
之有所假貸者未嘗不與與之亦不汲汲取或久不能
償輒焚其券一時好禮尚義之名無或與比人有善必
稱揚有過亦必面折不少遜邑大夫知其賢舉以為耆
宿敬重有加禮如賓師邑之人有訴訟者悉付公剖理
[013-7a]
公折𠂻剖析無所偏徇咸得其情退悔感服人或逕詣
公訴公亦為之分解訴者或凍餒公嘗濟以米布鄰封
之人有不平亦或訴公且迎公過其境得公一言解紛
無復争論歲時鄉射之飲迎席上賓視為矩範旁邑逺
近亦莫不聞其賢而慕之至今稱古直人必曰芮公芮
公尤善教子見副都君秀穎異常乃遣入邑庠諄諄誨
之曰汝惟勤學以圖顯揚斯不負吾心副都君佩服進
修克底成立遂舉正統壬戌進士拜河南道監察御史
[013-7b]
累陞江西按察副使陜西左布政使進今官公家訓益
嚴毎寓書戒曰汝幸為重臣必亷必公必勤慎不懈斯
不負朝廷不忝爾所生副都君益克體念故所至有守
有為卓卓著聲稱公中歲嘗涉溪河直洪水驟至飄没
而東瞬息數里及一沙洲遂得無恙人皆以為隂徳所
致終以子貴封文林郎河南道監察御史景泰辛未八
月十三日卒距其生洪武癸丑二月一日享年七十有
九先娶陳氏卒葬溧陽贈孺人後娶陳氏邑之名家子
[013-8a]
簡肅貞静出於天成慈善惠柔不假修習既歸公即從
徙以來相家訓子具有禮則封太孺人享年八十有一
卒於天順己夘十二月三十日其生則洪武已末歲六
月十九日也公有子八人長貴清次鎧次即副都君次
鏜次鑑次鍾次鐸次銅貴清先娶陳所出鑑銅楊氏出
餘皆後娶陳出鎧鏜鐸俱先卒銅以貲受章服餘皆循
循守家業孫男十三人論誠謙餘㓜誠為醫學訓科副
都君所出孫女三人皆歸名族公卒之歲副都君在江
[013-8b]
西比聞訃還昆仲輩已襄厥事幽堂之石未有刻辭及
孺人卒副都君巡撫甘肅朝廷命奔喪歸且遣官諭祭
屬有司營葬事乃克啓公之封而祔焉公葬以卒之月
十九日孺人祔以卒之明年六月十五日其地在邑之
東原副都君將歸過予言曰釗不孝不徳先君葬且有
年而墓石未刻兹者天復降割先妣棄背且先妣久在
床席釗不得侍湯藥既不起又不得視屬纊終天之恨
痛何可言然先世徳善惟子能深知幸為我述之以圖
[013-9a]
永傳雍與副都君生同郡舉進士同年且始仕至今又
同官知公徳行之詳誠莫如予故撮其槩為狀以俟名
筆据而採焉謹狀
  封徵仕郎工科右給事中王公行狀
公諱肅字肅斌姓王氏始家武進永樂初以閭右之役
遂占籍順天之宛平曾祖諱某祖諱茂林世有隱徳父
諱志中養素樂施鄉稱長者母鄒氏有淑行公生而凝
重簡朴容止秀整稍長從鄉先生游沈潛經史大有造
[013-9b]
就父母鍾愛之俾圖進取鄉人亦皆目之曰王氏之興
其在兹乎既而有北行不果所圖比至京築室於都城
之隂買田殖貨以為生業家日豐裕公賦性剛直言論
英發為鄉黨所敬重鄉黨之間事有不平必請平於公
得公一言是非曲直帖帖信服不敢復争論人或庸懦
不能詣公公亦必為維持解紛豪猾强梗俛首從化自
京兆尹縣令以下知公賢時或禮致事多咨詢公有學
術精書法於時事無所不通鄉之後進考徳問疑日趨
[013-10a]
左右至於應公家之簡牘習鄉社之禮文亦必請質於
公公諄諄諭以理道罔敢違越悉中程度公尚義自奉
雖儉而於義所當為傾囊不惜嘗有恒産在故鄉既不
能自業或勸公售以取直公曰此吾先世之産也何可
售且有猶子謙在售之誠非所宜遂悉歸於謙鄉之人
寒無衣飢無食病無藥死無以為葬者隨宜賑施鄉人
多徳之縉紳士夫推公之徳量不下古人公嘗誨其長
子讓曰吾家世忠厚汝秀且慧汝宜從師講學以昌大
[013-10b]
吾門於是遂遣為京庠弟子員既學成登仕公復勵之
曰爾起諸生官近侍足矣爾宜安分以圖報稱且吾家
素温飽非藉爾禄為養爾宜守身無玷名爵仕既顯則
恒以知止足勇退休為戒初未嘗及於聲利也公樂澹
素厭華飾晚年以子貴封徴仕郎工科右給事中玉勑
輝煌鄉人羨豔公處之泊如冠袍之榮未嘗輕服出入
未嘗乗車騎惟布衣芒鞋從以僮僕徒步去來見者識
與不識知其為隱君子也性好客且善飲朋遊過從為
[013-11a]
具必豐酒酣高談朗吟藏&KR0848擊壺以資笑謔必盡歡乃
已晚雖節飲而樂客之心不倦庸人孺子皆樂於親炙
之也公生於洪武癸亥正月二日卒於天順庚辰閏十
一月十四日享年七十有八卜以辛巳八月十七日葬
於都城西香山之原娶余氏贈孺人先公四十六年卒
繼狄氏封孺人皆出名家懿徳克配子男二人長即讓
由正統戌辰進士歴陞工科都給事中進湖廣布政司
左叅政亷静端方綽有猷為譽望高一世皆公庭訓所
[013-11b]
致娶朱氏次琚讀書尚禮通九章之法鄉人禮重娶李
氏女一適太學生吳裕子女皆余所出孫男一公壽孫
女一尚㓜嗚呼雍自垂髫時從大㕘硯席有師友之義
日得侍公左右辱公教愛極厚膏火之費書劄之資皆
取給於公相從有年見公之積徳行善著於家化於鄉
推重於士夫者皆歴歴在目方期永侍公以承式豈意
公遽永畢哉用抆淚狀公行實之槩以俟名筆据而採
焉謹狀
[013-12a]
  明故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芮公行狀
公諱釗字宗逺姓芮氏其先應天溧陽人曾祖諱宏甫
祖諱仲琚世有隱徳父諱琦徙家順天之寶坻好禮尚
義鄉稱善人母陳氏有賢行公自㓜天性警穎父母口
授以書即成誦稍長遣游邑庠讀書績文大有造詣遂
以書經領正統戊午京闈鄉薦明年㑹試禮部中乙榜
例當授校官公不屑就卒業太學壬戌登劉儼榜進士
觀政都察院維時憲綱新進初任不得授御史而掌臺
[013-12b]
事者亦剛嚴少許可然見公在諸進士中姿宇魁梧風
裁凜凜不能不屬意迺登諸進士試刑書月再試公每
列上第掌臺事者深器重已而朝廷以御史清要之官
不可以他途雜進亦注意進士臺憲因入奏考選進士
二十有四人為御史兩京公在首選為河南道授承事
郎河南道分𨽻皆劇司且司考覈京師郎署以下及畿
内百職事未幾公掌道事刑政清肅考察明允他道缺
御史守篆者亦付公兼理一時聲名藉藉動朝野甲子
[013-13a]
奉命按治遼東既歸復按河南所至風稜峻整憲紀修
飭鋤强擊貪不少寛假將吏士民畏之如神明貪墨吏
有望風解印綬去者已而復按治江西江西地大民衆
詞訟填委素稱難治公至布條章謹約束抑强扶弱令
行禁止於是境内大治吏民畏威而懐徳嘖嘖稱頌以
為前此所未有既代歸人皆眷戀不忍捨景泰庚午公
受勅命進階文林郎及封其尊公為文林郎河南道監
察御史母陳為孺人未幾朝廷知江西之人思公不能
[013-13b]
置遂拜公江西按察副使時壬戌進士百五十人未有
登金紫者金紫自公始士君子莫不嘆羨公至部凡所
激揚繩糾有加於前聲稱益大振辛未以外艱去位江
西十三郡之人羣訴于按部使欲公奪情以圖終惠按
部使以聞值禁例不果遂得終制甲戌陜西右布政使
闕員天官以關中地重民夥且供餉三邊承旬之官非
素有才望者不克稱迺薦公於朝往蒞厥官公夙夜孜
孜焉區畫撫綏邊儲充足民庶安止一時論天下賢方
[013-14a]
伯必以公為稱首明年進左布政使徳政益修人無閒
言天順丁丑今上復大位慎選臺憲且以整飭邊備非
臺臣不可遂召公入朝拜嘉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
史食從二品禄授以璽書命巡撫甘肅公至鎮感上知
遇勞心焦思知無不為勤練習謹斥堠精器械廣儲蓄
分兵禦要害而復籌兵民利害而罷行之灼將吏勇怯
言於朝而進退之武備大修百度咸貞邊人愛戴而畏
服雖古名方鎮莫或過之庚辰丁陳孺人憂朝廷重邊
[013-14b]
計命公奔喪歸且遣官賜葬祭襄事畢還鎮辛巳虜酋
孛來悉衆冦凉州公提兵突入凉州嚴守備與虜相持
時出竒兵戰虜或踐蹂虜營斬獲甚衆虜驚懼不敢近
復分其部落冦莊浪甘肅諸處道路梗塞人情憂疑公
隨機應變分兵𠞰襲所向克捷虜輒遁走凡虜出没諸
處幾一載而城守無虞兵威不挫虜卒氣索奔北致數
千里之境廓然清寧論者以公運謀鼓勇經略指示之
功居多朝廷方行報功之典而公不起矣壬午九月三
[013-15a]
日也中貴總戎歸其裝惟衣冠簿書而無纎介私物衆
莫不服公之操守不可得訃聞上為悼惜其子壻往迎
喪特給驛以行既至復遣官賜祭及營葬事公生於永
樂享年五十有竒娶許氏邑之名家女懿徳克配封孺
人子男幾長誠為醫學訓科次某女幾人國子監生張
瑄其壻也孫男幾孫女幾公葬在卒之明年某月某日
其地在邑之東原嗚呼雍與公生同郡舉進士同年觀
政都臺同道拜御史同日後奉使于外數同處兹復同
[013-15b]
進位都臺且心同道同知公行誼之詳誠莫予若也然
以公之才之徳天下士大夫如雍之相知者方期公握
臺章登卿輔以大厥施而公竟止於斯豈非命哉用抆
淚録公行實之槩為狀以伺名筆据而採焉謹狀
 墓表
  楊母孺人樊氏墓表
景泰七年九月予延常山醫師楊文深治疾文深因奉
南京刑部侍郎舒城鄭公所叙其母孺人樊氏行實再
[013-16a]
拜請予表其墓孺人諱某常山疊石人家世顯大父庭
鏞母某氏俱有善行孺人自㓜端淑聰慧女紅之事不
勞師氏而嫻甚為父母所鍾愛及笄擇配歸里之處士
楊仲振事姑孝御下慈處妯娌和其相處士克謹克順
惟義之歸處士善針砭四方之人有疾更數醫莫治者
多輿舟就處士醫殆無虚日孺人為主中饋酒漿之給
不怠不厭人益賢處士蓋得其助其教子嚴而有法故
諸子克世其業益振家聲不忝先徳其懿徳淑行範於
[013-16b]
閨閫者尚多也孺人生於永樂某年某月某日殁於成
化某年某月某日享年五十九嗚呼惟婦女徳善不出
閨門一時人罕能知必觀其夫子而後可知其賢考處
士與其諸子之為人則孺人可謂婦道母道之兼盡者
矣故表之以勵世云
  明故蔣雪巖墓表
錫山蔣愷宗源初與予識於備倭翁都督所翁稱其為
人及予所見其言動知其為世家名士也遂相與交遊
[013-17a]
有年今年春予奔先妣喪襄事畢將之京愷因奉其先
君子雪巖君行狀踵門泣拜求予表其墓及抵京復走
書固請嗚呼予生也晚不獲見雪巖然觀愷可以知其
父矣誼不能辭迺按狀而為之君諱頊字敬夫姓蔣氏
雪巖其别號也初為汝南人徙居錫山之胡塘曾大父
諱彦文大父諱伯鎮父諱輝世有隱徳鄉稱為長者前
母顧氏母時氏咸有淑行君儀表明秀襟度灑落讀書
造理孝友忠厚之徳聞於鄉邦早喪父兄顒雖煢然孑
[013-17b]
立而維持家業日益豐裕事必從義行姪恂方五齡君
愛誨如已子長為之冠娶如禮姪女四撫養均厚及笄
一贅許季新餘皆擇良配以歸奩具豐盛寡姊惟一女
君為納壻夏孟章與之産第俾終養妹適陸氏者卒且
其家舉族戍邊君出白金百兩抱甥歸義嫁於士族甥
張緖失怙延師教之其下有不率者執於仇家君密捐
數十金歸之終弗訐僕有行竊者公覺之驚曰毋怖貧
故耳遺以囊粟使去終身不以語人其義之行於家族
[013-18a]
姻黨若此君童子師吳芸碧艱於衣食公恒周給之暨
没為之治具以葬越人桑公制蘇人湯以平皆托交於
君桑貧不能歸君為置囊具僕從湯無子君歲致所需
預資其葬費詩人謝孔昭善繪事自京歸老假館於君
君愛其詩為之繡梓以傳其義之行於師友故舊若此
平居在鄉濟寒濟飢行之久而不厭嘗過鄰邑聞有豪
古取民私負笞榜苦甚君惻然罄所有代之輸俾釋其
繫縛亦不問其姓名後數歲道遇羅拜君訝之迺泣道
[013-18b]
所以且曰君厚徳無以報願天錫君壽福耳景泰之末
歲荒歉有司勸貸於君君曰吾分内事奚勸為輒傾廩
於官事聞朝廷榮以冠服其義之行於濟人利物又若
此也君性明逹善評藻論古今事成敗辯作者體製皆
出人意表而樂於恬退日與文人韻士相羊山水間以
詩酒琴奕自適視聲利泊如也景泰甲戌十二月二十
八日以疾卒於正寢距其生洪武己卯三月十四日得
年五十六以天順元年四月初三日祔葬於膠山先塋
[013-19a]
之次配郭氏宋道鄉文忠公後子男一人即愷倜儻樂
義綽有父風女二人張如良夏怡其壻孫男一人堂嗚
呼義美名也世之人固皆慕義而能實踐者恒鮮比年
大江之南富家巨室輸粟濟荒而被榮恩者多矣峩冠
博帶華其服飾高大其門廬問之則曰褒義也而名浮
於實豺虎其鄉者或不能無如雪巖者平生義以行事
由親以及疏自内以逹外卓卓可稱道若此誠無忝命
服之榮足以垂世範俗而愷拳拳焉圖惟發幽潛以昭
[013-19b]
永久可謂孝矣是皆有關於世教可書也予故表之使
觀者知所警云
  友蘭嚴先生墓表
嗚呼自正統戊辰秋予出按江西便道過鄉識友蘭先
生於鄉人陸起敬之第先生不予鄙累以詩贈予亦酬
答情好甚篤于今未二十年先生已作古人嗚呼傷哉
先生諱澤字濟民姓嚴氏蘇之長洲人生警穎莊重言
動不凡稍長從鄉先生馮伯平游探究羣書造詣深䆳
[013-20a]
然性尚雅淡不屑意仕進一惟留心於詩凡漢晉唐諸
大家之作皆熟讀而諷詠超然有得每朋遊過從山水
遊行覩物興懷有所感動一發於詩口占臆决援筆立
就雖若不經意而冲澹典則駸駸乎晉唐風雅士林迄
今猶多傳誦鄉人慕其賢争延聘教授家塾陸起敬晚
致之重加敬禮宗族子弟悉以付焉先生開導訓誨先
之以孝弟忠信而詞章為次諄諄&KR0548&KR0548久益不倦以故
諸生多厎成立若今工部主事張君汝振亦陸氏之甥
[013-20b]
先生之高弟也先生平日家居孝於親友於弟信於朋
友不逐時世所好而獨愛乎蘭嘗植蘭數本於庭花時
呼酒對酌徘徊終日若契友然因以為號晩年究心於
易於吉凶消長進退存亡之道心領而神㑹凡有疑惑
為之標註音釋以便後學纂紹運圖一帙并著詩文若
干巻藏於家先生生於洪武庚辰三月四日卒於天順
壬午七月十三日享年六十有三卒之日戒二子母禮
佛飯僧而教之以和順教之以積學曽大父天福大父
[013-21a]
友直父仲珍皆弗耀母邵氏配吳氏子男二曰朴曰樗
皆以文學教授於鄉朴尤善星命能為詩綽有父風女
三人周英王旻張容其壻也孫男三人庸倫理孫女三
未行卜以明年某月某日葬於彭華鄉許溪之原嗚呼
自古有道之士薄富貴利逹而不為吟詠嘯歌於山澤
之間而教化行於鄉黨州閭之内揆之時中之道雖未
盡得而亷貪敦薄有功於世教亦君子之所深取故嘗
稱之曰逸民若先生者豈非逸氏之儔而亦有功於世
[013-21b]
教歟凡人之為人有功於世教者史氏之所必録予故
為表之以備採擇且以勵世云
 
 
 
 
 
 襄毅文集巻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