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577 麟原文集-元-王禮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麟原後集巻五      元 王禮 撰
  記
   石湖鄉校記
石湖鄉校曲山巽行藏修遊息之所也其在宋曾大父
仁叟為胄監弟子員厥聞四馳大父宏逺克世儒業欲
以所居為鄊校聚俊秀以講先王之道御史蕭公泰登
為書鄉校二大字養吾劉先生記之而志竟未就世父
[017-1b]
夀春思繼成之以仁存銘其堂巽行之言曰學莫貴乎
得其地李濬之之白鹿洞范文正之長白山山川之秀
皆有助於進修於是即其居之北山行五六里得石湖
清幽之勝而卜築焉塾堂門序秩秩修潔面端石之峰
偃蹇盤礴鑿其麓為沼泓澄鏡開亭其上曰臨清峰之
後為芻豢之谷茂草緑縟濈濈濕濕各有以適其性由
沼上而東入清涼之巷二百餘步石湖在焉繞堤雜植
&KR0008栁依約如畫栁隂圉圉洋洋衝㟁曳藻或隊而翔或
[017-2a]
逸而散又折而後循循以升曰西成之坡穫石離立隠
隠如聞挃挃音隣曲淳朴有幽人之風稍南直堂後為
豁眸之巘數椽翼如其顛可以娛客平疇低岫烟雲相
滋縈清繚白環列几席之下轉而西步喬松之隂坐賢
樂軒則美茹之圃茂蔚其側山林之清籟常聞士商之
屐齒罕至藏修於其中游息於其外所以成徳性而暢
文藝者不既多乎於是雲陽希蘧翁聞而悅之題其顔
曰石湖鄉校既而來學者屨常滿而巽行之學亦日進
[017-2b]
而月殊矣予觀蕭氏之鄊校繼志乎數世始得勝而成
之則君子之欲化其鄊成其俗者豈可責效於暫而不
要其成於乆哉予於鄊校之成嘆其數世之仁而冀石
湖之勝有益於學者尚百世之逺也已是為記
   克復齋記
桐廬董君希顔居隣釣臺攬山川之奇勝慕昔賢之髙
風人品固可知也而猶日以進修為事間語予曰鄉也
嘗闢齋於廬之東字之曰克復書䇿琴瑟秩乎几案芝
[017-3a]
蘭竹石森乎堦除誠足以養性怡神而未有文辭以昭
名齋之義非缺歟子為我記之予復之曰希顔儒者也
處而所與游者皆賢師良友出而所與交者皆名公碩
卿仁義道徳之懿孝弟忠信之實有之已而施於政矣
克復何待於予言然嘗聞之克復非有先後之殊已纔
克禮即復其機間不容髪顧力行何如耳况正誼不謀
利明道不計功即克復之事而董氏家法也歸而求之
有餘師何待於外希顔喜且謝曰㣲子之言吾忘祖訓
[017-3b]
矣請筆之庶常目在不忘也桐廬有董司徒廟碑載系
出漢仲舒希顔豈其裔耶希顔名仁而克復名其齋盖
欲以第一等事自任云
   種花軒記
吾廬陵在江西號劇縣其壤地廣以袤其賦稅浩以穰
其詞訟煩以夥而豐實不稱焉於今殆且甚矣土田多
荒瘠而租益重裕者不一二而窶者常千百故斂不任
峻治不任苛又附郭供億居先恤之則安不恤則頑視
[017-4a]
他邑為難治洪武七年漕運判官王君以材敏出長斯
邑本之仁厚以摩撫之訪其土俗而詳覈之政昉二年
逺邇和洽廨宇常治也猶以民力罷困後之安其阤陋
於是即其西偏為四楹之軒以肅賓客而字之曰種花
盖取潘岳河陽意也既成屬邑士王某記之某復於君
曰傳有之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均之易易也且獨不見
業種花者之術乎識其隂陽而移之順其性也防其風
雪而待之固其本也秋陽之烈蔽之不使枯其幹春雨
[017-4b]
之淫疏之不使淹其根糞之得其宜培之適其中溉以
滋其莖鉏以薅其蔓則其生成長茂可立待也而莫切
於去其蠧焉蠧傷其生枝葉必悴吾雖愛惜之勤亦何
益矣艸木無情猶必盡其道以養之况吾之赤子可使
有不遂於吾政者乎某嘗行夫田畆蹊路間聞畷夫野
老之語未嘗不感邑長豈弟之澤茍有傷其生者咨訪
以察之勇決以去之則他日生意發育散於民間在門
牆為桃李在中阿為菁莪在南山北山為臺萊藹然一
[017-5a]
邑之間蔚乎四郊之外豈特是軒之前丈尺之地哉君
嘆曰子之言㣲而婉托物以喻政也請書於是軒以為
座右規君字道亨識趣髙逺盖簮纓忠義之後云
   藏春軒記
古筠在豫章上游山水幽絶其俗儉而静樂獨而息交
予嘗游焉於今三十年矣客有談楊氏藏春軒而請記
其勝安得不使予惘然舊游之思乎余雖未跡是軒意
必繚以周垣藩以叢篠得其門者則覩夫白白紅紅菁
[017-5b]
菁郁郁生意不斷嘉木交縈樂意相關幽禽對語暖霧
融融游絲冉冉必駭然曰春在是矣未得其門者不有
牆厚盈咫如隔蓬瀛之感乎不有蛺蝶紛紛春在鄰家
之慕乎若然司馬獨樂諒無以過之雖然予聞藏春於
一隅者士大夫閒居之所尚獨善者也推而放之四海
者大丈夫得志之所為兼善者也楊氏之英有從事大
藩將命無違他日皆將有民社之寄茍思於時為春則
於人為仁以仁存心施於有政豈不大有過人者哉書
[017-6a]
曰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雖君人者之事而理無上
下其揆一也姑以斯語記於藏春暮年倘有過筠之日
尚覽其勝而詠之
   畦樂記
凡物茍可以寓吾意者皆有可樂而往往游於物之外
者得之不能游於物之外者物且有以累之人惡能有
其樂耶吾郡王君與齡僑於豫章東湖之上有年數矣
近得地數畝在闤闠中畦之以萟蘭菊蔬果日薅治而
[017-6b]
滋灌之於是生意蔚乎其前乃築室臨之字之曰畦樂
或曰王君之涉是畦也或荷鉏焉或抱甕焉吾見其弊
弊焉勞其身而顧曰畦樂何居予應之曰予於是畦喜
王君知止足之分矣惟其知止足之分故因時於天求
利於地以食於人者有窮而自食其力者無愧無愧斯
無咎豈不休休然有可樂哉心既樂惡知身之勞乎盖
樂在外而不在物也且子不見昔之貴儗金張者乎第
宅之雄冠盖之盛宴㳺之娛聲色之奉亦可樂矣而常
[017-7a]
戚戚不愉者物之可以足其欲者交戰乎中而不能超
乎其外使知止足之分外物豈有以累之哉昔人謂陋
巷自有其樂而樂不在於簞瓢予亦謂與齡自有其樂
而樂不在於畦特因畦以寓吾意焉耳雖然東湖之上
徐孺子髙風蘇雲卿雅操躬耕樂志千載如一日也與
齡得無有歆動之思乎與齡性和易顔如渥丹樂意滿
容良友也宜為記
   上猶縣重修譙樓記
[017-7b]
上猶𨽻南安界於湘廣萬山之間時清則俗淳時異則
易以偷已然之迹也縣治舊有麗譙迫於山勢近在眉
睫加之下流喧豗如争訟聲致使長民者政化不通民
多病之元季燬於兵燹惟治事之㕔僅存於今二紀矣
内附初任官惟賢次第修復洪武六年夏邑長余原溥
貳令熊文英典史秦文昇滿嵗去職惟君獨任邑事三
月之間百廢具興一日屬其耆老而告之曰時茍清矣
邑茍完矣更漏猶托廡下於政有缺有能義助木石者
[017-8a]
乎咸曰唯唯君知民之樂從也營度於心計謀於衆相
其風氣蔽虧脫隘就爽臨於通衢不旬日而麗譙以成
於是山勢之擁匝者若退水聲之嘈雜者不聞精神疏
通襟抱開豁四方來觀莫不欣慕而言曰前六十年乙
夘汴梁楊君實新縣治後六十年乙夘平陽皇甫君又
新麗譙二賢前所希有宜求文士以詔後人邑之從事
耆老合謀曰宜介前江東帥幕楊君璟卿請記刻其上
按顔師古於漢書注譙門謂門上為髙樓以望亦呼為
[017-8b]
巢所謂巢車者於兵車之上為樓以望敵譙巢聲近本
一物也上猶邑於遐荒斯樓不可後繼今以往過其邑
者聞更鼓分明有不知其善政者乎又喜邑民淳厚樂
於從令相與以有成也故不辭而樂書之
   大隠樓記
郡城南行三里許有起傑然閎麗之樓者問誰歟羅其
姓宗信其字也一日過之宗信與予登樓縱觀西眺古
寺杜司戶審言之祠在焉即詩人堂也今長岡斷隴曼
[017-9a]
衍相屬令人凄其懷古東俯章貢沄沄順流嶺海財貨
之轉輸悉此焉出古今遷客騷人若蘇若黄風帆浪舶
南去北來可悲可喜者何限憑闌徙倚於此信可脱凡
濁而盪心目也既而謂予曰斯樓之成進士陳君士𢎞
字之曰大隠翰林承㫖宋公景濓為篆其顔或謂其在
唐肆之區康衢之側非有丹崖翠壁茂林幽壑之勝而
加以隠名何居愧未有以對也幸先生適來先生於我
有故留為道其可不可也予曰語有之小隠山林大隠
[017-9b]
朝市此言何謂也心與迹之辨也自其迹觀之世之厭
薄名利遯於巖穴影嚮昧昧惟恐入山不深入林不宻
者隠也而或借終南為捷徑致北山之移文則其心之
隠未可知也其小之也固宜自其心而觀之固有身居
鸞臺鳳閣而常懷枕流潄石之思職在獻納論思而時
有耕雲釣瀨之想迨夫淵明之戀柴桑六一之懷潁水
浮雲富貴世俗泊如類跡未隠而心先之若人也不待
棲遲岩谷之間而已超乎方之外矣其為隠也不亦大
[017-10a]
乎今宗信雖宅於市恂恂然退藏斯樓若無若虚不求
聞於人人亦鮮知之者謂其缺山泉之樂則蘭盆蒲石
之列几席非匡廬瀑布之泓澄者乎蒼松翠竹之在圖
障非㑹稽山隂之美茂者乎表以大隠孰曰不宜宗信
謝曰聞先生崇論昭若發矇矣請書於壁以示來者遂
為記
   歐陽氏永思堂記
歐陽文忠公天下之士也其文天下之文也在當時曽
[017-10b]
子固已謂公之賢韓子殁數百年而始有之今同遊之
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思
見之而有不可及之嘆然後知公之難遇也去今二百
餘年矣天下學者孰有不思公者哉天下之人猶思之
况吾廬陵鄊國之人哉鄉國之人猶思之况夫歐陽同
族之子孫哉同族之子孫而不公思則不惟有愧於鄊
國之人且有愧於天下之人矣吉文建寅公之族子也
盛年銳氣謂功業可指取有留京師十餘年一命未足
[017-11a]
償其志而崎嶇兵亂以老比年還鄊作堂以奉先中祠
文忠而諸祖列祀其次字之曰永思徴記於予建寅所
以望其子孫者可謂至矣雖然建寅望其子孫以永思
者豈曰徒思也哉後人思公以其賢也思其賢必有企
齊之心而後可非思其笑語嗜樂而已也予之斯語豈
特蘄夫歐陽之子孫且有蘄於廬陵之學者使歐陽子
孫與廬陵學者自修之篤日思齊而内省焉則無愧於
公無愧於天下矣予亦廬陵人也當因以自儆云
[017-11b]
   耕讀齋記
楓墅違棟谿五里王氏在焉其先棄囂隘而即曠夷離
棟谿有年數矣其彦有曰與定美才逺識戡難禦侮與
其伯氏弛張相濟迨鄊里綏靖即理舊址堂構翬飛逺
邇稱美嘗語予曰泰也曩於居南别業築室三間字之
曰耕讀幽林在南沃壤在側書䇿耒耜雜然前陳力作
而倦則入息披吟田夫野老幽人處士過從論說以為
常油油然不知天之髙地之下日月之代明寒暑之推
[017-12a]
遷予樂也甫及三年廢於一炬今雖影没而朝耕暮讀
之意嘗往來於懷終當即其舊而新是謀子為我記之
予復之曰帝舜命官既以黎民阻飢命棄播百榖即以
五品不遜命契敷教作司徒詩人之詠后稷粒民率育
之後必美其陳常於時夏盖養之與教二者不可偏廢
不先於耕則救死恐不贍奚暇治禮義不繼以讀則飽
食煖衣逸居無教近於禽獸人事之至切至大孰有先
於斯二者哉與定斯舉甚韙宜薦成之他日豈徒一家
[017-12b]
遵之將一鄊慕之由近而逺雖天下之大有不聞風而
興務農力學以致隆平之治者乎與定謝曰命之矣請
筆於齋以為訓故為記之而復詠以詩詩曰維南有齋
其林幽幽離塵逺嚻耕讀以休其耕維何播種南畝時
及力齊荼蓼斯朽奄觀載穫如坻如京以賓以祀百禮
告成其讀維何有經有史其善伊儀其惡伊恥變化涵
養天秩有常君子之歸邦家之光嗟予王氏系自長者
仁厚傳心晝夜不舍曰農曰學聖謨匪今農惰學倦亦
[017-13a]
獨何心耕勤讀敏厥效伊邇我作戒詩詒爾孫子
   知止堂記
鵬舉吾友也姓張氏其先真定人少之時與吾弟子周
同師鄊先生馮奬翁於泮宮既長即推擇為吏有能聲
迨丁中憲之治廬陵也君昉得行志盡其才盖丁公以
風憲耆徳選為監郡遭時多艱人少可其意者君以練
達明敏佐之信任之専雖齊桓之於仲父不是過也既
而丁公改除從嶺海取道入京君與偕行以薦積為廣
[017-13b]
東帥府都事元祚既革即慨然曰世事若此其可以止
乎廬陵吾生長之地而忠節之邦也吾其歸老焉遂挈
妻孥以還喜城西蕭氏之基頗有幽趣遂請於官而築
室焉繚以周垣雜植竹木椒果池可漁圃可蔬樵牧不
待外求予嘗過而悦之君指其堂示予曰吾以知止字
之矣子為我一言記之嗟乎予將何言哉猶龍子有云
知止所以不殆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乆而
舉世汲汲於富貴之場者莫之悟鵬舉之見超乎斯世
[017-14a]
之上矣予復何言哉且獨不見昔之居此者乎其冠盖
赫奕粉黛靚麗爵品之榮貨産之富殆金張比肩崇愷
並駕也而今安在哉使其知止足之分君惡得而有之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不易之論也至若孔門知止
之說鵬舉與吾弟昔也聞之鄊先生詳矣何待予言是
為記
   竹所記
吾王氏之彦有曰伯輝世居流江流江廬陵之上游也
[017-14b]
溪山相繆蛟蟠鵠峙縈青繚白鬱為勝區伯輝即其居
旁之隙地種竹千枝猗猗翛翛俯而臨之如玻瓈池仰
而觀之如翡翠林丹鳳望實而忘飢蒼龍顧影而失色
縱酒於中則清風徐來題詩其上則飛塵不涴其塾賓
蕭子所氏日造而悅之曰美哉竹之所也既而謂予曰
先生以文學知於時驅馳掄材於數千里之外而同里
同姓有若伯輝之謙重清整又與其尊父寧都守相伯
仲而竹所一室未䎹片言記之豈泄邇忘逺之懼也乎
[017-15a]
曰既聞命矣何愛於言竹所雖王氏故事然昔人取之
以其徳也其質直直則不回君子之公正不阿似之其
節勁勁則不屈君子之執理不撓似之其中虚虚則容
有謙以受益之徳焉其筠葉貫四時不易有窮達不變
之操焉君子之樂於竹也是之取耳以竹為所必其徳
無不相似一不類則虚其所矣雖然子所留國學三年
閱天下之文多矣倘以予言不戾於古而有益於人歸
以視伯輝何如也是為記
[017-15b]
   芳庭記
諛非美俗也而有相尊相厚之意焉故聞諛詞則悅不
諛則扞格而難入人之交於人也亦何樂乎扞格難入
之意哉故其稱人之字也尊之則加堂焉非堂則軒矣
厚之則加庭焉非庭則齋矣或以溪谷或山或洲意猶
是也夫然則聞者欣然以喜曰是尊我也是厚我也烏
可與之疎且外哉嗟乎習俗移人雖賢不免况其下者
乎姪孫子芳好事者多稱之以芳庭或求聞人書二大
[017-16a]
字以遺之子芳告於宗之丈人曰芳也何徳得此於人
人哉不表之楣間則負其相尊相厚之情將滋蘭樹蕙
蒔杜種菊於前榮以無愧斯名可乎丈人將順其美則
朂之曰而奚以多事為哉使三閭大夫盡求䕷蕪揭車
之類恒蓺之將不勝其勞矣彼求衆芳之所在者意有
屬也惡用根荄枝葉之類求乎哉繼今而後思邇名賢
使子弟之佳如芝蘭玉樹生於庭階則芳在是矣且而
獨不聞吾家種槐之故乎其芳與徳俱萌必封殖而後
[017-16b]
成則其隂滿庭宜矣傳曰栽者培之子芳其勉焉予聞
君子所以貴其名號者誠以其賢否醜美必常與名字
相上下而始終夫茍失其所以為芳則斯庭無君子之
迹矣可不懼哉予言如此不知者以為習諛也知之者
以為非諛而規也用記於壁
   樂閒亭記
則徽舊居郡城辟地始家今之杜方二十年前予嘗訪
焉時得樂閒二大字揭楣間自謂樂閒叟求予記文予
[017-17a]
謂能閒固難閒而能樂又難則徽亦冀自是少樂於閒
矣孰知數年之後運化不齊長子死焉其季庭桂入吏
部為書佐則徽隻身僕僕塵埃中曰公曰私靡不躬應
求湏臾暇且不可得况望長享此閒乎既而庭桂由書
佐為奏差出入乎公卿之門馳騖於淮泗之上鄉里慕
之不弛其舊歡僮僕聞之復起其新敬俛仰今昔有可
慨矣去冬庭桂自京歸過予於溪上入郡因往問焉而
新亭適成朴素爽朗有若蓬者焉有若舫者焉庭桂指
[017-17b]
以語予曰此樂閒亭也昔得文於先生今逸矣願重記
之留予從容竟日觀其圖籍在左壺奕在右杖屨或來
於近局衣冠時集於名流廪宇連延騶從敏給即今日
意象推之則徽誠可樂其閒矣追惟往作記時於今二
十餘載一清閒之福則徽屢得屢失而今遂其志則人
之能得閒者非天幸耶世之汲汲於富貴之場日暮途
逺倒行逆施不知安閒之可樂者其為人何如也庭桂
字仲芳與予同姓云
[017-18a]
   生存堂記
予友劉善自樂慨念喪亂以來二親雖存荐歴兵燹無
一瓦之覆一壠之殖以為生既而相繼淪亡送死未盡
於禮今幸時清屋廬粗可居田疇粗可養而徃而不可
還者親也能無䀌然於中乎於是字其奉親之堂曰生
存庶幾事死亡如生存亦志遺憾云爾既求永新烏侯
繼善篆其顔復欲予有以記之予謂是心也人子不死
其親之良心也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豈獨烝嘗忌日思
[017-18b]
慕為然哉一念不忘其親則所以體其心守其枝者無
不至矣親雖云歿而吾心之親未殁其音容顯顯陟降
庭止吾可以邪放不檢虧體辱身以為父母戮乎吾可
不勉强學問進徳修業揚名以顯父母乎死者復生生
者不愧則庶乎能子矣將不為善人君子之歸乎嗟夫
世道日趨於薄有不忍言者矣鄊之人有視死其親若
去贅疣然未踰旬月更張百度以從已之欲由今而觀
非斯堂之罪人也哉雖然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
[017-19a]
也自樂力行之以無負名堂之意至若劉氏世系之詳
則在老生蕭㑹心之記不薦書
 
 
 
 
 
 
[017-19b]
 
 
 
 
 
 
 
 麟原後集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