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567 桐山老農集-元-魯貞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桐山老農集卷二
             元 魯貞 撰
 序
  送劉縣丞子光道光遠序
常山縣丞劉彦英溧水人也予嘗識其兄彦敬於松江
俯仰十年事予閒居山中今年二月七日予適出郊外
及歸彦英來訪不及見也諭以詩又知彦敬之有弟也
[002-1b]
寒食后二日二客過家問之則彦英嗣也丰神清爽逈
然非庸衆人與之語溫乎其有倫也粲乎其有理也光
遠盛脩齡之壻也脩齡與予為同年然則予與光道光
遠有通家之好焉人之生子得一以紹箕裘足矣况二
子皆有才美耶於以見劉氏之多賢子弟也古人之所
謂難兄難弟者今於劉氏見之其來見我也無所能猶
將進之况有學有文乎予聞道若康莊然人之由也求
以止夫所止之處也若旁岐他徑荆棘䝉蔽山石交加
[002-2a]
求至於所止之處不蹉則跌其至也豈不難哉又有欲
適越而北轅欲適燕而南轅雖行役窮年求至適所止
之處不可得也學者由致知力行以求聖人之道是由
康莊以求止夫所止之處何其易也由百家諸子以求
聖人之道是由旁岐他徑以求止夫所止之處雖至亦
難矣由佛老異端以求聖人之道是由適越而北轅適
燕而南轅不可至也必矣二子由予言而求聖人之道
而不至乎所止之地者予不信也又聞百川赴壑而至
[002-2b]
于海非其不已也曷以至于海也試以是思之光道光
逺之見我得以敘通家之篤焉故書以贈之
  送計希孟序
君子之出處有義存焉其出也其處也莫非義也伊尹
之就桀也義也桀不能以用天命之去耶天命旣去則
獨夫也其就湯也伐獨夫以安天下亦義也管子從子
糾出奔君臣之分未定也不死事仇未害於義也相桓
公匡天下亦義之可為也夫以出為當出不若以義度
[002-3a]
之而出也以處為當處不若以義度之而處也出亦
義也處亦義也君子之出處亦如是而已浮梁計希孟
介宗暘不遠百里訪予於梧板之草舍曰近年盗起嘗
以民兵從元戎征討軍敗幸免今路稍通將歸而讀書
故山不復出矣求夫子一言歸為鄉里父兄道也時天雨
雪不止留於家三日希孟求不已宗暘又為請因為之
言曰希孟之從軍義今歸故山不復出可嘉矣茍有用
子者起而從之管仲之所以相桓公也又何以不出為
[002-3b]
哉恐其未達於斯也故以前賢之出處合於義者告之
  古今文典序
太乙肇判天地萬物之理不能以自明惟其言能宣之
人惟能言而不知其理猶不言也聖人知其理而能言
之而後天地萬物之理昭晰於天下而人文之由始也
伏羲畫卦而易作二帝授受而書興太史觀風而詩集
夫子正王道而春秋成言出而理明不飾而自文所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立天極也自是而後
[002-4a]
理必學而後明言必飾而後文葢有聖人開之於前也
若曾子子思孟子能飾其言以明其理亞夫經者也自
是而變於是乎有若左氏之雍容莊生之飄逸戰國之
明辨賈誼之雄偉太史公之質實皆能飾其言者言能
明其道而古文亡矣是雖未足以明理而能達其所言
之意者也變若東漢若三國若六朝文不能飾其言言
不能明其道而古文亡矣至唐韓愈氏出文能飾其言
言能明其理宋歐陽子和之而後大行復還前人之盛
[002-4b]
然恨其明理者少而達意者多也若柳子厚若二蘇若
曽子固皆致飾其言以為文而違其意所能言者明理
雖未而文足以繼乎前人予暇日自五經而下取凢作
者編為古今文典謂之古文者非謂上古也以其奇辭
異體人所不能道如天球河圖而不可數見者也自愼
到止怪石供凡若干篇為古文典謂之今文者非謂今日也
以其敘事論理人所不能無者也如盆盂衣服人資以
用而不可缺者也自絶秦王止曽子固凢若干篇為今
[002-5a]
文典典故法也欲學者以為法也甚矣文之難也自孟
子以下至於今日二千餘年間號為能者止此十許人
耳是二百餘年而得一人也若唐之韓子則三百年矣
夫以三百年有一人何其少也惟其少也是以難也規
矩周宻體制備具後有作者如匠石之能循規矩也或
曰作者衆矣今曰止此十許人者若過矣然文不足以
飾其言言不能以達其意上不能以承乎古下不能以
垂於後非吾之所謂文故不取也吾之所取止於此矣
[002-5b]
復乎前人之美則予之所望也有能由是而求作文之
標凖若屈原之離騷别為一集則程朱之文學自當讀
之兹以取文故不及也言必飾而後文不飾不可以為
文欲飾其言必由於學而文所由以作也文旣作者世
之飾其言者何其多也然皆達其意之所欲言而不能
以明理而四維之文於是乎息矣
  贈方平叔序
方平叔與予居相近年十一喪母十二喪父隣人許妻
[002-6a]
以女遂衣服食其家年二十四一旦如有所感棄家入
廣遇師授以雷法拜薩九陽于羅浮聞金丹之秘歸而
道法顯呼召雷雨立至王公貴人多敬之贈以物輙不
受人有急則救援之或隨身帶鏹遇貧困者與之無吝
色人皆號之曰方神仙又今將逰江湖求九陽未盡之
旨徴言於予予謂人惟有欲也故不能學道子女玉帛
人之所欲而平叔無所欲可以學道矣又聞金丹之秘
於九陽之徒矣怪世之言金丹者知藥物而不知火候
[002-6b]
自復而乾由庚甲歴一陽至九陽進陽火也自姤而坤
自申而已由一隂至於六隂退隂符也所謂年中用月
月中用日日中用時時中用刻者也子行江湖遇知音
者而問之其言與斯言合者是眞知金丹者也子其參
焉師焉苟有言者不合於斯言也是人也亦妄言耳子
遂去之而勿與之言可也夫以子之不欲而求之之切
也其必有所遇以終九陽之旨於是書以為是行之贈
  送程子長北逰序
[002-7a]
程君子長氣剛而方學粹而文性好逰常踰淮涉江南
至浙之右近處江之左覽江山而得其勝擇人物而交
其逰不以為足復謀於予曰吾以為逰趙乎夫趙多感
慨悲歌之士感慨則志不固悲歌則志不立吾固不往吾以
為逰齊乎夫齊太公之故國也尊賢尚功流而為覇故
其地人多詐吾意其餘風猶在吾又不往吾以為逰秦
乎夫秦棄禮義尚勇力今吾冠章甫衣縫掖無所用之
吾又不往吾以為逰鄭乎桑間之音靡靡之樂夫子之
[002-7b]
所放也而以我為願聞鄭聲者乎吾固不願聞鄭聲者
也而吾又不往是逰也舍京師無適己京師風雨之所
交也文獻之所宗也四方之所輳也無悲歌以感之無
變詐以惑之無勇力以威之無鄭聲以蕩之遇則能使
吾貴如瑚璉通則能使吾明如秉燭尊則能使吾重
如九鼎進則能使吾榮如春華然則舍京師無適己子
以為如何子聞之曰智者不懐才以狥人仁者不藏道以
忘世夫能有為之為才人求之我舍之非知也人舍之
[002-8a]
我求之非知也夫道將以共由之也己由之而不能使
人由之非仁也天下不由之而已不去之非仁也嗟乎
貴君明君重君榮君在人君貴君明君重君榮在君在
人者君無與焉在君者君其愼之其逰也豈不綽綽哉
予往嗜學而不能舘於人好逰而不能求於人旣無他
能又苦家貧用是常不能遂其志君居則人敬以為師
出則人慕以為友予是以不及君君自計有餘矣又何以
謀於予也
[002-8b]
  送涅古栢主簿序
至元二年冬十月部使者至衢衢去開化百五十里民
之耄耋相扶携造使者庭舉主簿涅君之能曰君自始
政至今不怠道路橋梁無不理者夏飢君賑恤有方民
無菜色使者未之然也至常山常山隣縣民不於其官
之稱而稱君至開化民之舉君益衆使者由是然之案
牘稽延以君故無所問復戒勉于政愼厥終邑人魯貞
曰此可以見人情之所與也茍不與雖刑驅勢迫不肯
[002-9a]
從設有從者非其情也且君何以得是於人哉其志確
其行直其志確故不為賄動其行直故不為私撓確而
且直雖神鬼其順之矣况人乎且人之所以舉君者公
耳公者人之所同也夫民豈難治哉得其情則喜逆之
則怨為政者亦惟得人情而已彼為政者而人不與者
逆乎人情者也太上得民心其次得民情其次不失人
情然則君之得是於人者蓋不失人情也使君異時調
他縣他縣之政愈於今升臺省臺省之政愈於他縣是
[002-9b]
為不負邑人之所舉是為不負部使者之所與也
  送徐仁可之上海典史序
友人徐仁可世業儒以儒者之業博大難成也去而從
吏今為上海縣典史將行求贈言於予夫仁可求言豈
徒以耀於人蓋將聞善言以自益也試為仁可誦所言
夫常人之情不剛則柔剛則折柔則屈未有得剛柔之
正者也子獨不見夫金乎愈煉而色愈明愈乆而質愈
堅誠天下之至剛也至於範以為器或方或員細如絲
[002-10a]
曲如鉤薄如紙常如人意是剛而能柔也故剛而不折
子又不見夫水乎激之則濺上決之則注下東則東西
則西是物之至柔者也至其潰山岳突隄防當之者摧
觸之者傾孰之能禦是柔而有剛也故柔而不屈知其
說者斯得剛柔之正矣仁可操刀筆日久閲歴世故日
深其於處己治人固已素定於胷中豈假予言而自勉
焉若夫剛近於躁柔近於僻毫釐之差則失之愈遠豈
但折屈而已哉故為仁可誦之使時以是自考則得剛
[002-10b]
柔之正矣
  送鄭道源之金陵序
釀黍以為酒麯糵之和有常劑矣而其味之或甘或冽
或辛或旨則非人之所能必也調水以為羮醎之以鹽
酸之以梅期于適口而已然而欲甘而甘欲酸而酸
則固人之所能必也隂陽之相盪而人生焉矣然而不
能必其昬明强弱也猶釀乎酒之不能必其旨列歟人
生而各有所業欲儒者為儒欲吏者習吏欲農者務農
[002-11a]
欲商者從商欲工者學工猶調羮之能必其醎酸歟然
而人之昬明强弱之不齊惟儒者能變之農吏工賈不
能也人而不為儒猶棄稻粱而嗜穅秕也夫為人莫如
儒宜其世之人舉皆以為儒也而其從農從吏從工從
賈者何其多也惟其不為儒也反群聚而笑之者有之
矣予嘗求其故矣彼竊儒之名而無其實者聽其言誠
儒也察其貌又儒也問其行則非也其為世之訾笑儒
也世固有儒者而人未之知也夫儒者以其所能必之
[002-11b]
志而變其不能必之天窮理則知可至矣力行則徳
可進矣守之以誠則道在我矣行之以恕則善及人矣
是儒者之能也特患人之不知耳苟知之則將為之為
之不暇又奚暇乎笑往年玉山鄭復初篤學力行由進
士為德興丞為處州錄事勇於行義不畏强禦不顧利
害卒為豪有力者噬去人無賢愚聞者莫不為之扼腕
然後知世之以儒為訾笑者笑竊儒之名者也非笑夫
儒者也鄉人鄭道原受業復初之門於四書於書旣吮
[002-12a]
嚼而啜其味於詩於文又咀囁而嘗其腴忽别予將逰
於金陵求一言以自壯夫為學之方脩已之要道原得
之復初深矣予何足以及之然朋友有切磋之義大江
之東復初之鄉也金陵又復初所嘗逰也必有見而知
之者道原往益求鄭氏之學如口之於味則能變化氣
質為儒者毋徒曰儒以取世之訾笑哉是則予之切磋
之義也
  送徐起潜之同古市巡檢序
[002-12b]
静江古桂林也其地極中國之南多荒茅篁竹叢薄深
林其境與蠻獠相隣其風土與中州殊其田瘠其民不
常徉狂而狼貪其山皆卓然㧞出伏至地聳造天峯巒
四面駢立若笋其居顓顓依險阨控御一乖輙群聚而
剽竊警羅誠謹則雉兎遂入夷島中其氣候不齊天雨
即蒸濕稍煖故瘴熱無論四氣霧襲人身煩寃潰亂其
仕者往往無久居志毎自解弛去而巡捕官為甚致有
假故不行者橫塘徐君由晦庵書院山長秩滿調静江
[002-13a]
福泉縣同古巡檢命下即戒途且徴言於予以自壯予
固不惜夫言也橫塘日煆戈砥㦸矯箭躍馬從卒三十
人周旋溪洞澗谷間以求盗而獲之則戢暴之法不如
是也饑得食寒得衣老弱得飬使之各得其欲而自不
為盗是守令之責也非巡檢之所得為也凢人之情就
利去害愛榮惡辱無彼此之異也議者猥曰蠻性忿鷙
易變難復不深究切之所以仁之也示之以向背申之
以信義所以懐之也自負固不服率令即掩襲而搜擒
[002-13b]
之所以威之也與其生事以自戕孰若相安於無事彼
固將去其輕悍忘其險阻以從我也今之人所以憚去
故舊而適遠方者何中無所飬而外累於物也茍有所
飬於中隨其所飬而安雖炎鄉窮僻猶不足以累之也
橫塘用予言以弭盗以處身而盗不息身不泰者予不
信也
  吳氏及㓜方序
余九歲時讀書家塾有醫者吳恭甫年七十餘其身矮
[002-14a]
小龎睂白鬚髪手執桄榔杖布衣而皂絛見予出對曰
俊傑今㸔魯兩生予應聲曰英雄昔傳漢三傑恭甫喜
後三年予出疹父石溪翁夜往石井請吳仲高服其藥
而透仲高恭甫子也餘症未解仲高命其子舜卿來治
藥病愈予得子又孫遇病必服其藥家去年孫宣遇出
疹服得新藥愈夏予冐嵐氣氣逆喘甚得新曰沙也以
繩刮之紅㸃如沙針刺指甲縫出血黑服藥而愈予今
七十三見得新父子曾孫五世矣而予可謂老也於是
[002-14b]
知恭甫之有後而醫道之日以行而子孫日以昌也予
雖老而著書不知年之日加也恭甫兄慶甫刋及㓜方
以濟人値亂板亡得新勉其子以家學復鋟板以繼前
人美可也亂後人家多廢而予與德新獨存可不知其
所自邪
 
 
 桐山老農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