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葯房樵唱卷三 元 吳景奎 撰
七言律詩
奉簡吳濬仲避地紫岩山
鏡中華髪不勝簮歌詠周南治世音老驥謾懐千里志
隙駒空負百年心傳聲烽火猶虚逺遁迹山林竟密深
多謝故人憐寂寞可堪莊舄獨哀吟
寄唐公弼
[003-1b]
十年落魄西湖上舞榭歌臺爛熳遊愛客酒翻鸚鵡盞
采花香滿鷫鸘裘戚聨盡是千金子談笑還輕萬戸侯
一段風流成白髪銀床氷簟不勝秋
暑夜對月
三伏炎宵困鬱蒸攬衣盤礴敞閒庭自移氷簟邀明月
臥看銀河倒列星竹樹繁隂薄沆瀣乾坤清氣入襟靈
蓐收按節明朝至先落梧桐一葉青
夢惲東陽
[003-2a]
惲老相逢夢裏身笑談猶自惜離群精魂不返三生石
臺閣長垂五色雲澗水松風秋瑟瑟草堂烟樹月紛紛
覺來多少悲凉意清淚夜欲分
夜宿葉孟咨書樓
小樓蕭爽俯平川市井收聲暮景懸雲影消沈山外雨
月華浮動水中天船舷暝戛層簷底更漏時傳客枕邊
溪友幾畨留我宿清談終夕不成眠
次韻過表忠觀
[003-2b]
龍鳯山前一逕長錢王宰木鬱蒼蒼英雄何用作疑塜
富貴不如歸故鄉錦繡湖山猶髣髴麒麟荆棘已荒凉
表忠觀裏豊碑在坡老文章共耿光
秋興三首
玊露凋傷草木衰風雲慘澹見旌旗南征車馬無消息
北去關河有蔽虧畫棟雲飛滕閣曉胡床月上庾樓時
遥應此地成蕭瑟日落江城畫角哀
吳㑹雄藩實壯哉薇垣高倚海天開雲連樓閣笙歌市
[003-3a]
日照湖山錦繡堆萬國舟車通貨殖四方冠葢集英材
悲風吹破繁華夢鞞鼔聲中半刼灰
封豕長蛇夜透關滿城兵火照湖山生靈化作𤣥黄血
群盜争探赤白丸整整堂堂離復合纍纍若若去無還
捐軀鋒鏑樊叅政千載英風史册間
席上即事
華筵秩秩宴清宵拊掌歌呼飲興饒罵坐灌夫元不屈
絶纓楚客去難招緑珠嬌小仍吹笛碧玊殷勤且合簫
[003-3b]
待得月斜人散後一杯花露酒初消
垂老有懐葉景翰范景先胡仲申
垂老行歌獨隠淪索居長是念離群也知月色秋來好
只怪鷄聲夜不聞滿鬢風沙時曖曖側身天地思紛紛
故人相望隔秋水幾度憑高對暮雲
中秋
風露平分洗太清團團顧兔又東生一年獨愛今宵好
萬里同看此夕晴大地山河由仰照中天星斗只㣲明
[003-4a]
霓裳翻作人間曲得似簫韶奏九成
月夜懐友
銀河吹浪瀉長空南國蕭蕭草木風千里共看明月好
一尊那得故人同關河牢落無來雁江海飄零任轉蓬
近喜皇威清海岱紫㣲星在五雲中
次韻憶錢唐二首
湖山錦繡照青春烽火驚心嵗在辰文武衣冠全盛日
旄倪歌舞太平人金戈鐡馬消氛祲翠閣朱樓起戰塵
[003-4b]
賴有總戎雲鳥陣闞如虓虎捷如神
雄冠南來二百州相君金虎領貔貅西山雲氣三天竺
東海潮聲八月秋聖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
狂颷一夜烟塵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御史登城南閲武亭
玊帳分弓列虎貔繡衣閲武又星馳沙塲慘淡旌旗動
城郭峥嶸鼓角悲偃武脩文當聖代有征無戰是王師
掃除天下烟塵息淇上歸來有徤兒
[003-5a]
喜聞太傅右丞相出師平冦
詔書飛下紫微天太傅仍兼將相權入總䕫龍陪帝舜
出為叔虎佐周宣西北旌旗騰殺氣東南海岳靜烽烟
功高帶礪歸朝日聖主垂衣億萬年
癸巳嵗二月壬子日晴
春來壬子無風雨共卜今年麥有秋且願王師息征伐
盡安農事樂耕耰墟中能幾炊烟起閭右惟多賦粟憂
賸喜山城過百雉長濠如帶漲新秋
[003-5b]
寒食
二月䦨珊逢百五疾風甚雨思翛然青春白髪愁千種
栁絮梨花又一年想像漢宫傳蠟燭幽憂楚澤起烽烟
崇碑多取泉臺石麥飯無從洒墓田
三月七日
松風謖謖響中唐簷影㣲㣲下短牆新竹纔添十二箇
清詩題却兩三行流鶯乳燕渾無語野草幽花各自香
妙意難言成散逸此身如客獨蒼茫
[003-6a]
答勝上人
罷講常陪御史驄龍翔如在五雲中匡廬駐錫看秋瀑
衡嶽褰裳振海風嵗月崢嶸懐舊隠烟塵澒洞正興
戎禪餘夢繞珠峰塔萬丈靈光貫白虹
胡太常録寄黄侍講詩二首見示因次韻
學士懸車自日邊太常先已得雲泉政如洛社尊諸老
曽聴虞廷奏五絃禮樂雍容清廟祀絲綸紬繹玊堂
仙歸歟好結山中友來徃風流白髪年
[003-6b]
翰林風度似涪翁伐木相求一笑逢東峴看雲披鶴氅
北門視草憶鼇峰花間載酒清歌起竹裏行厨異味
重晚嵗文章浩如海百川日夜盡朝宗
次韻張子恭督兵衢州二首
舞階干羽未班師命将南征即陛辭繡斧風行迎暴
勝羽書日報獲仙芝憲曹得士資謀畫才略如公出等
夷儒術可親軍旅事投壺相與雅歌詩
繡衣有縁志冲天談笑揮兵用命前借箸留侯知有後
[003-7a]
誓江祖逖勇居先一時蛇豕俱風靡萬竈貔貅解甲眠
如此賢勞端為國詠歌當見太平年
中秋二首
秋氣蕭條一半過西風滿眼奈愁何登樓見月忽長嘯
看劍引杯成醉歌菽粟豈能如水火甲兵誰為洗天河
蒼生正墮顛崖裏絃管堂深列翠蛾
去嵗今宵醉似泥今年對月獨眠遲人間共挹金波爽
天上誰將玊笛吹黄道星辰環北極青冥風露洗南陲
[003-7b]
銀橋試問乗鸞女仙桂誰攀第一枝
次韻美老左丞縂戎有功
薇垣左轄鎮江東維翰維藩復縂戎千里旌旗開玊帳
九天閶闔錫彤弓龍韜密應非熊兆虎旅争収汗馬功
有待賊壕渾鏟盡班師入奏大明宫
美楊志誠
省郎勛胄著關西江左行師縱馬蹄鞭筭熟諳軍旅事
筆籌不使簡書稽笑談風動嫖姚幙步武雲隨宰相隄
[003-8a]
如此定功須第一金門天近聴朝雞
建徳同知蒼巖公以平㓂陞縂管
公子王孫領倅車桐江秋月浸氷壺奮身破賊自草檄
拜命專城分竹符仁政涵濡真召杜竒名髣髴是孫吳
功成早晚登樞要添入麒麟閣上圖
病中許存禮葉孟咨見訪示桃巖詩因次韻
絶壁巉巉草木稀晨赮爛爛照熹㣲泥丸裹核人何在
藥逕迷花客未歸空翠倚天開錦樹亂紅如雨落雲衣
[003-8b]
飢餐阿母千年食還勝山中采蕨薇
七言絶句
寒食二首
寒食今逢二月天士甘焚死竟誰憐年來遺逸争求聘
乞賜新條草禁烟
故苑烟綿野草花廢陵無樹著棲鴉宫中傳燭人如夢
留得東風御栁斜
舊遊
[003-9a]
古槐疎冷日蒼凉廢館荒臺隔短牆自是舊遊偏易感
紫騮曽繫緑垂楊
偶成
挾才勝徳世所薄寧我負人天可欺士之言行苟如此
聖經賢傳將奚為
赤松雜詠六首
赤松山
雙鶴冲天去不迴五雲繚繞散花臺山中若見皇初起
[003-9b]
為問留侯幾度來
小桃源
磵戸沈沈鎖翠烟落花流水自年年種桃道士多風致
疑是天台采藥仙
煉丹井
丹成遺井在層巔金碧靈光夜燭天抱甕道人閑不得
白雲深處灌芝田
濯纓堂
[003-10a]
叅天老樹倚高寒誰濯塵纓向激湍夜半仙人來洗鶴
手翻明月弄潺湲
臥羊山
雨香雲淡草離離三百維群睡覺遲白石滿山休叱叱
二皇不借五仙騎
松花澗
繞閣長松百尺高輕花細細落雲梢羽人和露飱金粉
不用嵩山道士教
[003-10b]
送黄鍊師絶句二首
聞說榖城黄道士素華臺上見留侯蒼龍㸃得雙睛了
騎繞仙人十二樓
葛洪井畔煉丹成手把芙蓉禮太清更覔緱山王子晉
碧桃花下聽吹笙
泊臨口
泊舟臨口月初生兩岸挐音雜市聲明日丹陽朝食後
小車推上石頭城
[003-11a]
龍飛亭
謝公墩下萬松圍上有華亭壓翠㣲五色流蘇懸玊座
先皇曽引六龍飛
春日雜詠絶句三首
東䦨梨雪暗吹香翠袖金壺為洗粧客裏不知花代謝
馬蹄贏得一春忙
草木欣欣亦向榮簷牙燕雀半生成落花不掃柴門掩
自喜幽居見物情
[003-11b]
野人居處絶紛譁芳楥疎籬八九家昨夜山中風雨急
曉來門巷掃桐花
山水小景
秋滿西山爽氣多山人帷箔卷烟蘿清溪只在雲林外
夜半月明聞棹歌
登碧雲蒼雪樓有感
先人舊宅倚崇阿獨上高樓自浩歌一度歸來一愁絶
暮年身世竟如何
[003-12a]
題小景
清江碧嶂白雲飛紅樹斜陽獨鳥歸我畫有聲描不得
西風分付采元暉
題太真睡起圖
興慶池邊花爛爛清平調裏思飄飄玊環睡起嬌無奈
背立東風酒半消
夜雪
天低野濶凍雲同脉脉綏綏向晚空窓影漸明疑近曉
[003-12b]
竹聲頻折怪無風
寄江貫之
素業年來付子孫乾坤著此一閑身遥知獨酌西窓下
曽倚東風念逺人
戲簡江君逸清明日移家
曲巷垂楊映杏花清明時節客移家白頭老子風流甚
自與文君駕小車
代呻吟絶句十首
[003-13a]
一室無心事掃除蓬蒿没膝繞吾廬何人解有陳蕃志
過客休疑仲蔚居
茅屋蛛絲日日新亂黏鬚髪惹衣巾障空錯綜添經緯
不遣飛蟲打著人
蘆花方褥竹方床葛帳含風薤簟凉夜半起來山月白
滿天清露灑衣裳
支離野老畏炎蒸露坐三更倦不勝何物能消清夜渴
迎風誰致玊壺氷
[003-13b]
委巷全無長者車脱巾散髪掩殘書多縁示病耽慵懶
客至從嗔禮法疎
莫年長是惜離群空谷跫音亦喜聞天末倚風迴白首
濛濛時雨靄停雲
鬢絲冉冉颺茶煙藥裹關心手自煎禍福從來相倚伏
靈氛何必事建篿
辛夷始花人問疾菡萏已秋猶養疴投老棲遲有如此
一年强半病中過
[003-14a]
嚢底雖存大藥資民憂鈔法阻艱時伯休不二今安在
市價從他或倍蓰
脩竹泠泠石磴寒青松落落露雲端此中昔我專逰釣
病裏長思倚杖看
樂府
滿江紅天台道中
翠逼藍輿天台路樹迷烟際襟袖冷朔風初定露華才
墜珠斗横空孤嶂逺金波摇月寒潭碎問劉郎采藥遇
[003-14b]
神仙知何地 終不負風雲志還有待江山意想瑣窓
應念故人歸去翠羽梅花山下夢青衫楓葉江頭淚筭
郵亭一曲好姻縁何時㑹
唐多令雪
春近栁依依天台客未歸任東陽減却腰圍手撚梅花
吟未了驚眼底雪花飛 相對兩忘機青山陡覺非想
鵝池夜令難違誰道子猷豪富甚銀箬笠玊蓑衣
桂枝香楊潤之得家書
[003-15a]
霜凝翠閣謾獨剪燈花斜照羅幙㸃檢芳心舊事幾多
成錯清愁正爾無聊賴聴梅花數聲殘角小窓風細虚
簷月轉怎禁寥寞笑鬢底年華老却問前度劉郎何
處重約流水桃花别後幾畨開落吾廬三逕歸來好任
緇塵暗迷京索鳯臺人逺雁書頻寄喜占烏鵲
洞仙歌漫興
雲間翼向林邊知倦迴首吾廬夢中見霜催吟鬢塵
涴征衫竟孤負清夜猿驚鶴怨 綈袍空敝却嵗月無
[003-15b]
情贏得當時故人戀謾索笑共梅花弄粉吹香怕腸㫁
東風庭院奈芳草萋萋怨王孫看江北江南幾迴青遍
滿江紅歸故居答楊潤之
袖拂西風臨古道行行且止遥指處故園三徑歸程十
里老虹音降青紅疎雨外逺山紫翠斜陽裏更澄江萬頃
白鷗輕天連水 銅花鏽貂裘敝空負了平生志慨幾
多徃事昨非今是仙沈腰圍縁底瘦愁潘髩影今如許
有元龍百尺最高樓君來倚
[003-16a]
最高樓寄謝國芳
西池草和夢汎晴暉幾度見春歸寒沙盟冷鷗先覺秋
江影落雁初飛故園荒征路逺信音稀 笑逆旅光隂
忙似飛更好染髭鬚何用鑷驚夜杵搗寒衣桃花流水
應無恙小山藂桂更疇依早歸來新酒熟菊成圍
滿庭芳己夘七月十一日得頴
露洗新秋天浮灝氣桐孫初長庭隅䙀裁紅錦門左記
垂弧白髪萱親笑道於今見四葉喜榮敷天台路吾兒
[003-16b]
知不倩雁報安書 山中何所有石田茅屋菊逕瓜區
更寒窓老硯他年儘傳渠願汝身如犢徤看書罷更學
把犁鋤稱鄉里善人可矣卿相又何如
念奴嬌寄蕭善之
絳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尋常三五神女夢寒生嫉妬特
地行雲行雨天上婵姢人間隂晦悵望成悽楚金尊翠
袖澹然相對無語 遥想天柱峰頭通宵宴賞此地今
何處争似銀橋侵漢表直入瓊樓玊宇桂樹婆娑羽衣
[003-17a]
凌亂偷得霓裳譜素娥應笑醉來狂興如許
大江東夀惲東陽丁亥正月十三日生推命者丙戌筭因戲及之
東陽老子問天公乞得兩畨六十初度孟陬春未到却
筭去年丙戌火樹銀花先開三夜照耀維摩室祗園樹
下争看無量夀佛 人道雙峴峰頭乾坤清氣鍾此彌
天釋掛錫藂林三十載玊檢芝泥猶濕嶺上白雲儘堪
怡悦恐被風吹出法身强健摩挲時問銅狄
疎影為劉架閤賦贈妓者
[003-17b]
縞衣仙子倚東風花信先占春色殢酒含嚬脉脉無言
青鳥為傳消息暗香一㸃才浮動早自有東君怜惜想
前身傅粉精神化作飛瓊肌骨 還向影娥池上借霓
裳一曲徘徊歌席清夜梨花同夢方甘又似楚雲踪跡
新歡舊恨知多少筭檀板金尊消得折芳馨欲寄相思
人在江南江北
沁園春贈鄭伯洪
谷口仙田瑶草誰栽山中子真向紫霞洞裏鑿開丹室
[003-18a]
素華臺上瞻望颷輪王子吹笙洪厓握手爛醉桃花萬
樹春都休問蓬萊清淺天地氤氲 有時澡雪精神誦
蘂笈丹書小篆文更佩聨明月劍寒秋水或笞鸞鳯或
翳麒麟碧落空歌紫虚鬱秀徑挾飛仙拜玊宸天門近
聴履聲直上高步星辰
葯房樵唱卷三
[003-19a]
附録
故處士吳公行述
先君諱景奎字文可姓吳氏世逺譜亡無從考有三府
君始業其家宋乾道間名炳者以進士為温州司法三
府君逮先君十有七世墳墓具在司法則先君六世祖
也先君生而茂嶷尊老而慈㓜期知名於世七嵗力學
如成人年十三即以幹蠱自任有司用大家充鄉正鄉
周百里戸口數千錢粮獄訟追亡一切以係於公者悉
[003-19b]
取究於正正又出土産之物以供於上無休時性不喜
輿馬春夏炎暑暴風雨秋冬霜雪嚙手足皆身親臨之
嘗夜行山徑中遇虎適有持梵具至者先君取鐃若鈸
手搥擊之聲震崕谷虎乃驚逸及歸拜先大父床下平
氣和色怡怡如平常且戒左右毋得言恐傷老人心先
是嘗徳伯祖母黄有㓜育恩黄殁逮成服先君當輸粮
他郡銜哀致情特請於上官乃與寛五日期俾得成服
禮以成先君之志有詔賜老人帛於鄉鄉胥目先君㓜
[003-20a]
弱不能制乃並縁為姦索錢老人先君覺之曰皇上厚
恩賜帛而鄉胥索錢老人力白上官痛繩之無敢索錢
者而鄉正多歛拘細民先君為之卒無所斂求樵夫野
婦以手加額曰吳公為鄉正嵗且得安矣先君雖㓜外
應王事内理産業糾纒紛羅雖家事益落而未嘗妄取
於民於是先大父年六十三矣足迹未嘗一入公府得
優㳺逸樂以終身者先君幹蠱之力也弟㓜未有室先君
教以成人且為謹擇良配卒振其家兄弟相友愛至死
[003-20b]
無間言年三十㑹今海道萬戸劉公貞為粤部憲掾辟
先君為從事明年劉公去先君亦歸伏田里後劉公為
南行臺監察御史出按淛東西閩海三道道過里居特
詢政瘼先君為言民事之未便公力行之民至今受其
恵同時得有施於時迺大昌於詩竟以窮愁終身嗚呼
痛哉履年四十未嘗得一日之奉以負天地大恩窮泉
陷地罪逆莫逃姑叙潜徳萬一求立言君子圖不朽焉
至正十六年正月朢孤子履泣血謹狀
[003-21a]
故處士吳君墓誌銘并序
同郡吳生履喪其先君子之明年以書來告予曰嗚呼
吾父生不有禄位無以自見於世而宅心禔身殆無愧
於古人然今不可復作矣遺言逸行久且冺滅不朽之
託敢以属於執事願矜而賜之銘謹奉狀以請予按状
所述得君之為人學務篤實而不自矜衒躬處窮約而
無所怨尤庶幾樂天知命之君子殁而無銘何以為勸
顧雖衰退之餘久去筆硯而於履有斯文之雅誼不得
[003-21b]
辭乃為序而銘之君諱景奎字文可姓吳氏婺之蘭溪
人宋有三府君者譜軼其諱於君為十七世祖有諱炳
者乾道間中進士舉温州司法參軍君之六世祖也曽
祖諱應卨祖諱冶父諱用中世皆不顯君少力學期所
知名見稱佳子弟年十三即代其父理家務時有司用
大家充鄉正奉約束惟謹一毫不妄取細民性不喜輿
馬日詣公府徃數十里雖寒風暑雨不以為嘗夜行
遇虎山徑中徑狹勢兩相持適有荷梵具至者取其鐃
[003-22a]
鼔雜擊之聲震林谷且戒左右毋得言恐傷老人心於
是其父年已高足跡未嘗至城府得優㳺以終老焉君
幼徳伯祖母黄撫育之恩黄殁未成服而君當輸粮他
郡期限峻迫不可一日緩君銜哀以白上官上官憐之
特與寛五日期使得成服乃行弟㓜未有立躬其勞而
逸之於學既長為授室遂克有成終身友愛無間言其
孝友天性然也君年壯時今海道萬戸劉公貞為淛東
憲府掾辟君典文書明年劉公去君亦歸伏田里絶意
[003-22b]
於仕進乆之用部使者薦署興化路儒學録以母老辭
不就後劉公為南行臺監察御史來按淛東西閩海三
道道過里居詢以時政懇懇為劉公言多見於施行民
至今賴之御史同行者聴其議論敬嘆曰先生老成人
言言為國古君子哉君和易平實退然自處不與犯者
較而義之所在輒奮然勇為之有友人以家事託君於
錢唐而宦閩中不久物故君為綜理其家使鬻曠廬以
買田買廬者求下其價以百緡私君君笑曰吾豈欺人
[003-23a]
弱子者哉且百緡誠予我我必歸鬻廬家耳錢唐市上
人率輕薄嗜利聞其言無不嘆服君平居厚於宗族倜
儻好施濟人之急雖過若不及至家不自給不以為悔
而依隠玩世遂以終其身臨終語其子曰我病在腎兩
耳俱聾腎氣絶矣幸失徳之事吾平生未嘗為死固無
所憾汝等惟篤於孝友以承先業吾目其瞑矣言訖奄
然而逝實至正十五年二月五日享年六十有四以其
年三月四日葬於向家嶺先墓之次君於書無所不讀
[003-23b]
天文地理星厯卜筮醫藥之術皆能貫通嘗摘諸子百
氏精語為書曰諸家雅言尤善為詩有詩集曰葯房樵
唱藏於家娶汪氏子男二人長即履仙居縣儒學教諭
次益孫男四人穎穉□穰女四人銘曰不矯其為不競
其馳不淪乎卑不抗乎危居之怡怡行之熈熈祗天之
後與道為期我作銘詩以揚其輝以發其㣲以永其垂
前翰林學士侍講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同知經
筵事黄溍撰
[003-24a]
吳文可傳 天台張順祖纂
吳景奎字文可婺州蘭谿人七嵗力學如成人恭謹無
與比縣第其家鄉正號難為役景奎年十三奮曰吾親
在奉公幹蠱職也何難為所居去縣二十里許每旦鷄
鳴趨縣受約束莫歸奉甘㫖已即考論經傳六藝矻矻
不少休嘗獨行夜遇虎適有持鈸鐃具來者急手取擊
虎驚逸歸拜其親顔色衎衎如平常戒左右勿言虎傷
老人心鄉父老曰吳君為鄉正家事益落而吾里社安
[003-24b]
矣嘗受育伯祖母黄黄殁及斂期景奎當輸粮外郡號
泣不置官府義之為緩輸成服教其弟景叅底於成嘉
事不失時終始友愛無間言初錢唐友人素與景奎好
將宦閩南把其臂曰欲以家事託吳君也明年友人殁
景奎親徃候視恤其㓜孤為鬻廬周食得廬翁以百金
私之曰我欺人孤寡而私利其身圖則受而歸諸鬻廬
家歎曰吾懐知己之言不以生死背吾心也聞者感泣
益慕其行平居樂易發言烝烝似夫儒者至於義所在
[003-25a]
懐憤激揚不少譲衣無完采出未嘗有騎意所之即徒
步百里專趍人之急甚於已私鄉之儒先長老亦自以
為行弗及也尤不樂仕進有以後時開之者辟為閩學
官景奎不為起既而曰草木猶能庇其本根况人乎盍
有以庇吾邦也御史劉公貞素重景奎適行部至粤即
徃言曰公司邦憲以式諸侯敢以均賦勤君之執事昔
先王則壤井野制民有經更勞均逸以待百事民知義
所以奉公上而無有爭心今庀政者會民無蓺貧受役
[003-25b]
也兼并或不以征家無蓋藏而用之日新何以芘民如
履畆平賦而體之是免吾民於戾而公有大造於東也
劉公悦属淛東憲使董公守慤遴有司經保疆書土田
形廣狹稽隠漏名甲乙於是野無㳺民官無逸征民親
而事有叙君子謂景奎於是役也施而不費景奎晚嵗
益務博覽手抄五經旁及史傳百氏靡不研極尤好論
詩鈎取騷選粹辭奥語為書名諸家雅言其所自著曰
葯房樵唱夀六十四至正十五年終於家
[003-26a]
張順祖曰余適荆楚浮江淮東歸吳越數從長老詢民
間政役或云婺號稱平均及余觀之信然彼公卿大夫
立經保民固無可言猶然無所施况閭巷之士志行無
牽於物而言言為國義覃家邦豈非至難亦其遇知己
然耳烏乎惜其居下所被不遐也且以吳君視之則凡
士懐斯世不遇施設卒湮滅弗傳者何可勝道哉余具
論之無亦使其久而不傳云
哀辭 金華葉儀述
[003-26b]
文可婺之金華人也其先出自待制潘公黙成先生為
吳氏後氏因為吳家故豐於財良疇美宇咸有也文可
為人慷慨行誼甚高不以財為意以故舊業日益落然
天性篤於誼未始用是而遇人不謹也嘗有所識以未
遇而主文可者館榖之傾囷弗惜也既而其人去志得
一日邂逅見而問所欲言唯答曰某獄有某者以寃繫
事不白且瘐死獄中志得而行於時者竟白其事而出
之然文可與繫者實不相識繫者之出也亦不知為賴
[003-27a]
文可力持是以求文可之為人則余所不知者其率類
是歟始文可盛年時嘗肆其力於學及壯頗有志於出
觀於世非其志之所存歸隠田里取舊學時繹之發為
詠歌詞句清麗有唐人之風素善書其𨽻草一法魏晉
近世以書成一家者不足多也其居距城六七里每風
日好則步入城郭朋戚相邀致留或信宿意有不惬其
歸亦不可留也余居窮巷文可未或鄙棄相過則握手
論文字日將中煮糲飯共食食必為之飽故與余交為
[003-27b]
甚懿至正十有五年春人有來自瀕河之汪者謂文可
之病革矣日欲徃問之未克也其年二月五日竟以疾
不起於家享年六十有四余哀文可夀不滿其徳徃哭
之不知衣之濡也其子來言曰先人殁而子哭之哀交
誼著矣為之辭庶有終始予辭弗獲遂叙其凡而辭以
繫之文可二子長履為校官次益皆能繼父業天之報
文可意者其在兹乎辭曰
徳之清兮澤綿綿昭吳氏兮殆以賢累葉襲兮光蝉
[003-28a]
聨維文可兮時艱有義為質兮如淵泉觀物出兮物以
全道弗古兮聿言旋指丘樊兮尋舊編祖風人兮如干
篇樂吾道兮細故捐跂鍾王兮實攻專妙墨落兮字書
妍朝舉趾兮萬夫川夕息㳺兮皂一㕓美人去兮榻以
懸忽長逝兮吾然幸二子兮相後先理先廬兮力爾
田言有文兮家學傳詒孫謀兮期千百年嗟文可兮無
憾於天
二 唐懐徳
[003-28b]
鳴呼文可遽至然乎嗟君之生禀質獨殊寡嗜野處惟
書是劬其知者號之曰山澤之臞不知者祗目以眇小
丈夫盖學之通乎古則既不至於空疎才之適乎今又
不若是之怪迂方在㓜之岐嶷稱千里之名駒暨乎幹
父之蠱而信義有動於鄉閭惟吟咏乎情性樂終久而
弗渝手抄口誦若恐不及獨潜味其甘腴發為篇章清
新俊邁簸明月之𤣥珠使人把玩三復不舍而欲丐其
遺餘然曽不霑曽參之禄奉毛義之書豈天將昌其詩
[003-29a]
而尼其富貴之途富貴縱不得之謂宜享期頥而安居
胡造物之見苦僅中夀而云徂彼蒼蒼者窅不可問但
撫事而嗟吁幸傳家之有子比徐卿之二雛或擊壌而
歌耕鑿或垂紳而論唐虞徴仁者之有後覿𠖇數於乗
除若是則文可亦無憾焉可以長臥於黄壚矣
三 范祖幹
吳君文可既卒且葬搢紳先生文章鉅公或錫之銘或
紀之傳或挽之以歌或哀之以辭而又叙之以文者可
[003-29b]
謂具矣其文學行義之淑諸人傳諸後者亦昭昭矣而
凡與之㳺者亦可以無憾矣竊獨念世逺人亡交友道
喪平居論議握手指天日誓不相背負一旦臨利害若
毛髪即反眼不相識如韓公所云者比比是也求如吾
文可之慷慨好義周人之急與友以信終始得喪不撓
不回者幾何人哉幾何人哉余竒窮寡儔棲息樹下一
二朋好如文可之交既已先後逝去居閑處獨得文可
時一來顧即陳説平生商略文字以相慰藉於寂寥危
[003-30a]
苦之際不覺世故之忘鄙吝之消也今亦舍我而去矣
山空嵗晚四顧躊躇每一永念能不涕泗之交頥迺為
之辭以洩余之悲焉辭曰
嗟余生之寡偶兮其知我者為誰夜綿綿其未旦兮紛
敵面以相欺陳詩書以高論兮若古人之可期比利害
之一髪兮即反眼而莫知文可之交以道兮斯久久而
敬之身退然如不勝衣兮内耿耿而有為秉一節以蹈
義兮恒不變於險夷顧吾力之得為兮雖倒廪而不辭
[003-30b]
彼㴞㴞之夸毗兮曽市道之不如嗟先生之懿義兮實
風教之所裨悵江空而嵗晚兮顧獨立兮疇依渺風塵
之四塞兮直後死之是危仰交道以䇿厲兮庶範之以
自馳後百年於地下兮尚握手以同嬉俯抽辭以泫涕
兮聊抒予之痛悲
四 蘇伯衡
吳先生質行君子也事父母孝撫妻子仁待朋友誠平
居恂恂言不能出諸口見義勇為雖古烈丈夫莫能及
[003-31a]
鄉里多稱道之作詩駸駸盛唐人風致然貧賤終其身
人不能無感焉没之明年天台張順祖既為之傳伯衡
以契家子知先生為深故著哀辭以遺其後而解其悲
云辭曰
至公無私豈非天與其予其奪一何偏與胡高位厚禄
所冝厚者恒薄而冝嗇者獨不然與豈賢知之賦予出
於天而富貴貧賤自有司其權者與將知愚貴賤得於
此則失於彼而二者不能全與抑天人之間本邈乎其
[003-31b]
不相關也與嗚呼君子不顯自古如斯余於先生夫復
何疑人之視之雖若不足而其自視豈不有餘飽乎仁
義甘如五鼎服乎道徳榮於七衣得於天而備於巳者
雖不獲措諸家邦顧已刑於閨門而信於里閭陶性情
於吟詠夀且康兮又何悲
五 吳 沈
至正十五年二月五日吳君文可卒沈既哭之慟復酧
之以酒而哀之以辭辭曰
[003-32a]
嗚呼文可非今世之人兮行古之道乃反窮其遇兮有
才不得用此志不伸兮悠悠彼蒼曷其不仁兮
[003-33a]
右葯房詩集三卷六世族祖文可先生所著也舊嘗
板刻以行遭兵燹家莫之存禧嘗博訪廣詢而不得
竊以為恨去嵗之六月猶子芳聞靈湖郭汝涑氏家
素蓄書而此集在焉乃扣而求之汝涑謂芳曰吾寳
此集不輕以示人子必欲得之請録以為贈乃冒炎
暑手自抄謄以歸諸芳噫汝涑其賢矣哉予得而閲
之喜不自勝乃重加校正編次因復夀諸梓以永其
傳云正徳四年嵗次己巳秋八月朢賜進士工部營
[003-33b]
繕司員外郎六世族孫吳禧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