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363 巽齋文集-宋-歐陽守道 (master)


[021-1a]
欽定四庫全書
 巽齋文集卷二十一  宋 歐陽守道 撰
  䟦
   題李希聖詩卷
乙夘孟夏乆晴新雨余小圃在舎後課僮鋤菜鄰人報
客在門急岀齋肅碧野李君希聖也僮折牆角枯橘枝
後予岀及泉煑茶希聖取别後詩卷共余讀僮若反於
圃者余送客終予鋤則僮不知所之矣余圃有常課是
[021-1b]
日以詩廢次日某君訪其晩某君訪皆論詩如希聖予
僮每幸予之有客也輒舎鋤以嬉予責僮僮曰主翁讀
客詩充然有飽色此去日對佳詩雖終歳無事於圃不
亦可乎余熟視僮乆之無以罪也與之叩鋤而歌歌曰
出有客兮入有圃客吟風兮我鋤雨客之懐兮湖海我
竭力兮愛此寸土客瓢天漿兮粻瓊靡我擷我蔬兮不
能足我容塵兮客厭去終老此圃兮與而侣他日希聖
索予書詩卷就以遺之
[021-2a]
   書崇岳集
岳忠武王之死孰殺之金人不能殺王於戰能殺王於
獄蓋自遣檜來相而金人之命行乎江南矣其所欲殺
豈獨一岳王檜方次第掃除以報而藝祖在天丕降罪
疾殛之然後三四忠賢幸免中國再有生氣王不幸最
先死死且孥哀哉崇岳集者陳君華叔之所集而間以
已作率悼王也君若生同王時若不偕王北向則雖與
王俱執亦甘心焉張睢陽死得李瀚首作傳白其心事
[021-2b]
於百世許逺南霽雲身後之誣繼得韓退之明之文之
不可以已也如是華叔之作雖在王心迹既白之後觀
其悲感慨歎不能自已有以見其慕尚君家犬豕寧當
以檜黨骨飼之哉予幼與華叔同課試藝見此集嘉其
心故為之書
   書曾樽齋過六一祠堂詩
吾家六一翁生於綿長於隨鄉貢後貫開封仕官於朝
於京洛淮楚三河老於潁薨塟於開封鄭夫人以崇公
[021-3a]
歸塟公方幼蓋未能歴知先世丘壠至鄭夫人歸塟公
年五十矣塟已即行晩年請守洪州為上冢計不獲命
其在北方嘗有書寄所謂十四弟者令以時照管墳墓
附錢數百綿與㸔守之家今書見集中若囘陂等處公
之三世祖妣今聞馬鬛如故然雍門周之悲豈能盡免
獨瀧岡有阡表在見敬於邦人如陳君暲者蓋累世下
馬於董相陵也陳君賢矣哉君出示曾樽齋過祠下之
詩樽齋後繼作者衆而樽齋意在言外特可感嗚呼茲
[021-3b]
事洪容齋嘗極歎之外坐念馬少游平生語益以悽然
   書充泉銘後
山土石而已矣含滋蓄潤出雲為雨天地之生意在焉
不如是土燥石枯而山亦圮矣山土石而已乎山有泉
山之脈也生意流行莫著於此如人之脈流行一身切
脈者能切於可見之處而已指所切之處以言脈而曰
脈專在是不可也劉君瑩中取孟子四端之充如泉始
逹之云扁肄習之所曰充泉夫人於泉也偶見其已出
[021-4a]
者耳生意在山曾謂是一勺者無亦因其所出而思之
則行乎土石之中可雲可雨者皆茲泉之體也人心四
端之發泉也亦偶可見者耳孟子教人以充充之之極
豈有加益於吾之本然者亦曰是中所有不可限量吾
幸因所發而知之當使達於外者宏肆直遂而無窒礙
壅㡳可也見泉於一勺曰不浚則流不長見仁義禮智
於四端曰不充則用不大可謂能用其力矣若未見吾
心本體之大全則夫源源而不窮者彼且以所充為何
[021-4b]
從而來也瑩中有志為已之學朝夕思所謂充者而古
心江先生為銘以詔之既首言全體之大矣瑩中并以
予言思之則極其所充無一由外得者天之與我豈不至
足無欠也哉是銘偶非先生親筆瑩中以予嘗辱受教
於先生也俾書其副因薦所聞
   書朱文公與趙忠定公帖
西漢盛時吏稱奉法循理為漢吏非奉法之難而奉法
循理之難蓋漢法容有不近人情者在奉行者以理揆
[021-5a]
度之也本朝非漢比列聖忠厚法之外乎理者蓋鮮如
朱文公所告趙忠定公數事法非不詳也故殺子孫者
因䘮嫁娶者䘮塟踰制者夜聚曉㪚者各有明禁忠定
之賢奉法有餘而循理在其中矣文公猶件列以告何
哉意前此帥閫者坐視頺俗廢法以為寛是以流弊日
甚忠定政教未遽孚也文公所告無一字出法之外於
以見列聖立法之心即所謂理而文公窮理之學制而
用之則皆法矣學仕非二事理法非二物法吏不知學
[021-5b]
固不足道學士大夫不讀法亦豈可哉槎溪張樸夫出
此帖相示殊有感乎我心
   題重刋四書後
夫子沒而微言絶七十子䘮而大義乖揆之於今士不
見朱子四書殆不名士何遺言顯晦乆逺相遼絶朱子
在時以所學進講明天子繼作益尊其書以惠萬世其
視闕里之教存不達於時王沒重厄於戰國秦者所遇
故殊矣抑余嘗謂東漢太學門之石經後周國子監之
[021-6a]
九經板雖事出衰季而有功於斯文甚大使前世早有
之何至編殘簡斷而諸儒傳授如彼其勞也四書摹本
富矣今吾廬陵胡繼宗又手自校正而刻之字畫甚精
嗚呼安得此於秦漢間哉
   題吳畏齋家集
余友䝉泉吳君伯雨嘗為余言本朝立任子法可謂待
士大夫之厚然限以定格厚之中乃有薄焉庸庸之人
仕至某官無不可任子者或數世皆庸庸而任子不絶
[021-6b]
甚者雖有罪亦如之計其自先世以至於今受禄無算
蓋有元勲盛德之家所未能及者矣而元勲盛德之家
不幸易世之後受恩澤者仕偶不顯禄以中絶則遂為
布衣或以流落阨窮國家豈忍薄於此反厚於彼哉則
限以定格之過也謂宜有以變通之格雖當任而世次
相承原無勲德者與嘗有罪者勿復任不然則亦為之
限父既以格任子子不復任孫惟受任之後能自奮立
乃聽復任若其世有勲德其後仕偶不顯禄以中絶者
[021-7a]
朝廷常與檢舉官其後一人世禄之逺近必以勲德之
輕重為筭彼有所損此有所増入仕之數不溢稱物之
施適宜則觀沮兩得矣今觀畏齋先生吳公之後禄已
中絶而朝廷又官之此為愜於人心嗟夫儻遂為定法
而一出於公道其與汎汎卑之於按格者豈不甚逺矣

   題醴陵李氏族譜
生乎今之世而欲上考世系於厥初生民以來未有得
[021-7b]
其真者也李姓至唐髙祖而為帝王當唐之初知氏族
儒臣攷古叙升降貴賤甚詳然卒莫能究國姓之所自
出故信指李為姓之說則嘗尊老子為𤣥元皇帝矣信
易理為李之說則又尊臯陶爲德明皇帝矣兩無的據
莫可信也而又㳂婁劉之繆以國姓與人或既與而復
奪之夫一姓至於常有帝王則推攷上世謂宜精實今
既不然而又自亂之則何以復見别生分類之舊哉醴
陵萊山李君萬全示余李氏族譜讀其篇端謂李不出
[021-8a]
隴西之最先曰崇曰璣二人皆曇之子而曇則老子後嘗為
秦御史大夫者也曇生四子伯為崇仲為璣而戰國至
秦獨書其顯者曰趙大將軍牧牧為璣之子其攷訂亦
勞矣然余猶疑之御史大夫者秦既有天下之官制而
牧之行事在秦未并六國之先以此譜世次攷之曇為
祖牧為孫孫顯於六國尚存之前而祖仕於秦旣并天
下之後何也又况戰國之時李氏之著者自牧以外甚
多有理有信有齊皆見於趙或魏又有自周洛陽客於
[021-8b]
秦者曰斯大槩時之先後不甚逺豈皆得為老子之後
耶蓋嘗思其故自唐有天下尊老子等之天帝故李姓
一欲其出於此然不思漢太史公嘗傳老子録其世次
至漢景帝時已嘗與其六七世孫游其人能言老子事
亦安有所謂天帝之說至於就以老子上祖臯陶則尤
不可攷春秋時臯陶後有國見㓕於楚國微而姓不著
此於老子何與耶然則是譜之作意者必襲唐以來之
所攷訂不然何其决然祖老子也故曰生乎今之世而
[021-9a]
欲上考世系於厥初生民以來未有得其真者也然則
為萊山李氏子孫者宜何攷曰余觀君之世自君以上
推其可知之祖名字第行卒塟已十有六世十有六世
者君家之的知而决不誣者也歿者慎終追逺存者
嚴廟祀保墳墓親親以睦正倫理篤恩義姑斷自此以
下而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則亦已矣自此以上弗可復
知君其如之何
 右書於長沙城中之寓館時筆墨之外無書可檢
[021-9b]
 記憶史傳亦未能自保其無誤也
   題孔氏家傳
孔公諱宗旦為邕州司户知儂智髙必反以告州守陳
拱手書靣請累十餘次拱曰司户狂耶智髙反南方數
千萬人死拱降賊死孔公罵賊不降亦死其初拱之自
待與待公但分狂與不狂耳由今觀之狂者乃并坐不
狂者受禍哀哉不知世所謂不狂者其靣目果何等想
見神氣絶癡畧無思慮多寢飽食視聽昏而肉甚豐也
[021-10a]
以狂受罵於斯人者世豈易得哉然前古事如孔公比
亦甚衆余欲援一二書孔公家傳後輒歎息遂已邕州
有狂司户東京亦曾有狂畱守狂司户見罵於陳拱狂
留守見罵於黄潛善如此狂者原非惡病寳祐甲寅秋
七月十有九日廬陵歐陽某寓長沙城中燭下書以遺
公之孫夢髙
   題吴建翁詩卷
嗟乎此吾鄉畏友吴建翁之詩而朱墨其間荆溪先生
[021-10b]
之筆也粲粲乎班班乎月下雲影煙際山光春江桃浪
秋空雁行吾慶子之遭也子之詩日昌子之聲日颺先
生為歐陽子為蘇先生為蘇子為秦黄與陳張嗟乎前
哲日逺此意淪亡蓋夫世之大人君王常與吾黨後進
為春陽遇其生氣何山不蒼何林不芳其不然者乃與
世間美才為霜遇其殺氣何木不傷何草不黄其心之
廣狹即氣之生殺其大者乃闗係人才世道而豈論乎
一技之文章吾將與子誦菁莪詩升先生之堂而慷慨
[021-11a]
極論夫後元之絳章武之葛天寳之李正觀之房子謂
吾言其過矣夫抑動心來日相與仰天宇而俯八荒也
寳祐元年九月癸卯
   䟦續後漢書
晦齋先生蕭季韶諱常吾州耆儒也作續後漢書以正
陳夀志三國之失丞相益國周文忠公為之序余從其
孫梁孫得讀之録本藏之家他日以告史君豐城李侯
義山侯曰蜀傳獻帝為曹氏所弑昭烈遽稱大號實不
[021-11b]
然也乆之亦知獻帝之亡恙矣大號可乆居乎吾嘗謂
昭烈君臣不滿於子何如余曰春秋之法失國之君生
名之國君卒而后名曰某國某侯卒今生而名責其不
死社稷雖生猶死也國者先君之國為先君守之守之
不可則繼以死彼獻帝者以天下之共主一日而帝魏
甘心焉即其奉璽綬歸孽丕之日不死猶死矣春秋一
年不二君亦不曠年無君建安庚子之冬漢天子位為
丕所簒次年四月昭烈始稱大號於漢中蓋已曠數月
[021-12a]
矣然則以昭烈之元上接建安末歳為正統何疑於獻
帝之猶存乎蕭氏書法與朱公通鑑綱目合綱目於建
興十二年書魏山陽公卒若曰獻帝至此特魏之山陽
公魏有山陽公而漢無獻帝也蕭氏作書時通鑑綱目
未出可觀我心所同然矣李侯因欲刋其書於郡齋會
去不果今西昌陳君次公取而刋之潭州州學上距書
成之歳蓋甲子一周矣其得不冺於世可不謂幸哉陳
君以斯文為己任而梁孫之力貧篤學保有手澤以待
[021-12b]
今日晦齋為不亡矣梁孫命某書其後乃書前之復李
侯者遺之
   題姚雪篷答張子學問
張子學與姚雪篷問答一卷甲寅歳以示余當問答時
歳在壬寅子學纔年二十有三問端精宻皆未易答者
而正䝉中語居多雪篷一二為剖析皆可敬哉今相去
十有三年子學歉然又於我乎問予無雪篷之見無用
以問予為也然予平日用意與子學不同予觀天下之
[021-13a]
理每於其粲然者孔孟之學粲然者也禹治河以入中
國者為始後世謂河出崑崙果出崐崘吾亦謂入中國
者即其出崐崘者矣子學更思之
   題懐芳小草後
蘇子美居姑蘇買水石作滄浪亭大涵肆於六經而時
發其憤悶於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絶又喜行草書短
章醉墨争為人所傳吾家六一翁銘其墓曰嗟子之中
兮有韞無施文章發見兮星日光輝雖𡨕𡨕以掩恨兮
[021-13b]
不昭昭而永垂予友胡伯雨懐芳園亭之勝當不减滄
浪而歌詩妙語天出比之子美有其竒偉而無其傷怨
此四詞又得予同年劉澤民書之二美合并宜有傳於
人然二君皆不滿中夀澤民加少遺墨㪚落無與収拾
今之知澤民書者已無㡬况敢望百年天壤間伯雨之
子䝉亨亟夀此於石見者初以為古帖也既見氏名始
共為二君太息嗚呼予為伯雨求墓銘於荆溪吴先生
先生從之發昭昭於𡨕𡨕恃有此耳亦可以悲夫
[021-14a]
   題北枝小藁
詩興吉士遇時之盛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言得氣之
先也譚鳴玉况梅之北枝以名其文稿讀者謂鳴玉自
遲晩遇故云予謂不然物性各有宜不必槩以先得和
氣為快如梅枝正宜此耳生意在物内含蓄為滋液外
發見為英華人徒以其發見者愛之遂欲窮消息之理
則淺露而易不若深沈而難也一根之梅南北枝相去
㡬何昔人較之寒暖淺之為知梅矣暖故生意淺露寒
[021-14b]
故生意深沈氣至而花如謝東山所謂正恐不免而何
以早為哉又况梅宜瘦不宜肥宜踈不宜繁就使純乎
向暖則得時之盛將與桃李競妍而失其所以為梅矣
鳴玉詩文有慕髙潔輕榮達意宜乎自况於北枝也然
則不以梧桐朝陽望鳴玉乎曰由上之人急出人才之
用言之則梧桐宜朝陽由士之自飬言也則為梅足矣
北枝何寒之有寳祐甲寅冬至
   題蕭氏順安堂銘說後
[021-15a]
蕭君季清扁其堂曰順安古綿文本心為之銘鄉先生
危恕齋為之說君一以示余余讀之而復於君曰文以
窮理盡性樂天知命為順安必也聖乎危言逆順安危
之理勢余所知也請從其後贊數語夫順則安不順則
危固也然順不必安有時而危雖有時而危君子視之
甚安也不順不必危有時而安雖有時而安君子視之
甚危也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君子順理而已若預
計其所安則有擇便求利之心焉古之人蓋有信已而
[021-15b]
不偶於俗行道而見尤於時無愧於心而反以取危其
身者矣雖君子之智不自納於罟擭陷穽然所遇不齊
亦末如之何也必不得已置安危於度外而惟一順於
理之歸亦可以浩然矣夫安危之判不大於生死然而
孔子戒求生以害仁孟子許舎生而取義茍有合於仁
義則生死不足計而何安與不安之知故夫仁義者所
以安之理而不必安也湯文王周公孔子吾未見其常
處於安也不常處於安湯文王周公孔子猶安也人之
[021-16a]
欲安也一起居飲食欲安一出處語黙欲安欲安之心重則
凢可以得安者無不為也夫可以得安者無不為則茍
涉於不順者亦可為也故曰順不必安不順不必危君
子見其為順則雖不必安亦趨之見其為不順則雖不
必危亦舎之如此則吾心安而不眩於目矣君以此固
有之理而順達之如水順流如木順升前之罹百憂多
變如恕齋所為歎者不留於胸中而日入於夷猶舒肆
之境意所謂順安者君既享有之矣而予猶進此語亦
[021-16b]
將竊附於無入不自得之疏義也君意何如季清曰書
之乃書於二君銘說之次
 
 
 
 
 
 巽齋文集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