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315 鶴林集-宋-吳泳 (master)


[036-1a]
欽定四庫全書
 鶴林集巻三十七     宋 呉泳 撰
  雜著
   論克己復禮
洙泗之門問仁者多矣諸弟子之問聖人不過指之以
求仁之方顔子之問聖人直語以體仁之實何以知其
為體仁之實人之一身上下統體渾是惻隠渾是忠厚上
則與天地同氣下則與百物同産無一事之不該無一
[036-1b]
端之不體也人惟梏於有己之私不復思夫上帝所降
之𠂻天秩天叙當然之則哆然以吝驕自封而眎彼之
疾痛痾癢邈不相及則人理於是乎息矣克己者所以
勝其私而去其害仁者也復禮者所以反其約而本之
以仁者也先儒講解多說克己所以為仁其於復禮之
說則大綱舉而條目未備因取顔淵問仁一章潜玩宻
察則見禮之與仁嚴列森布流行貫通未嘗一息之間
也父子閨門之間懽然有恩以相愛賓主上下之間温
[036-2a]
然有文以相親是禮也亦所以為仁也禮用於射鄉所
以仁鄊黨也用於嘗禘所以仁昭穆也用於饋奠所以
仁死䘮也尊髙年以長吾長慈孤弱以幼吾幼吾之禮
粲乎天地之間而仁不可勝用矣其曰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者實有此功效也夫子告顔子以禮必使之
躬行四勿之目而異時顔子之得於夫子亦曰博我以
文約我以禮是知為仁必以復禮為主哉或曰克己所
以復禮非克己之外别有所謂復禮之功果以是說則
[036-2b]
割遺體之愛而甘寂㓕屏有身之患而常清净如佛老
二氏絶㓕禮樂是果得以為仁乎哉程子曰人雖無邪
心茍不合正理乃邪心也學者豈可以克去己私之後
而遂無所事於禮哉雖然仁實包義禮智故施於事則
為宜發於情則為文見於中心則為知覺亦猶天地間
陽春之氣亨達於夏流注於秋而宿藏於冬者也堯舜
洞見此理故性仁孔子真知此理故安仁顔子實踐此
理故不違仁然則堯舜孔子其太極而顔子如春矣諸
[036-3a]
君羣居終日豈無學顔子之所學者試與商畧之
   論誠
誠者純是天理更無纎毫作為故曰天之道誠之者行
乎天理而不免參以人事故曰人之道勉渉于用力思
渉于用心不勉不思則從容整暇無行而不中禮無入
而不自得也此聖人之事也周子所謂性焉安焉者也
未至於聖人則擇善而後可以眀善執徳而後至於達
徳此賢者之事也周子所謂執焉復焉者也然而賢者
[036-3b]
得一善則固執之可也復何所用夫擇哉嗚呼天下有
至善不可不眀也久矣申生之孝荀息之忠於陵仲子
之義彼非不欲為善而要未得為純粹至善者皆擇焉
不精講學不眀之過也盖擇善固執者為學之綱學問
思辨行者擇善固執之目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以下
則學然後知不足者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以下則困然
後能自强者也致知之分數常多于行故學必欲其博
問必欲其審思欲其謹辨欲其眀皆所以致知也行之
[036-4a]
篤者所以力行也在己之工夫常倍于人故人以一能
已則百之人以十能已則千之謂當倍用其力也非謂
以己之多能而欲求勝於人也此又誠之之道也茍能
此道矣則雖愚者克之可至於眀柔者勉之可進於强
嚮也扞格而今則脫然悟矣嚮也苦其難而今則卓然
有立矣書曰惟狂克念作聖此之謂也或曰上智與下
愚不移而此言必眀必强何也盖天下惟學問可以變
化氣質學問勝氣質則愚柔可變而强眀若不䏻勝則
[036-4b]
雖髙眀者亦將陷溺於邪暗否塞矣孔子之所謂不移
盖謂上智就學者與夫下愚之自暴自棄者設耳愚嘗
反覆中庸一書之始末而觀之然後知無一理不原於
誠無一事不繇乎學曰天之命曰上天之載曰鬼神之
為徳曰鳶魚之飛躍皆實理也曰謹獨曰眀善曰篤恭
曰尚絅皆誠之學也然則誠也不獨中庸言之而易之
乾巳言之矣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原也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誠之通也剛健中正純粹精也誠之緼也君
[036-5a]
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仁以行之寛以居之誠之復也
吁易其至矣學者欲知入徳之方則自中庸始可也
   論三綱
舜命契敷五教孟子以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
也左氏傳晏子曰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
妻柔姑慈婦聴去朋友而言婦姑又曰君令而不違臣
共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
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聴而婉五者之中惟兄
[036-5b]
弟婦姑専主於和順至於君雖得以令臣不可違於理
而妄作臣雖所以共君不可二於道而曲從父慈其子
必教以義方子孝其父必箴其闕失夫以和倡婦尤當
制之以義妻以柔從夫尤當自守以正盖三者乃三綱
也所繫尤重故於睦雍敬愛之中必有檢防規正之道
庶幾各盡其分而三綱立矣
   論斬馬謖
諸葛孔眀征蠻馬謖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
[036-6a]
兵戰為下其論髙矣街亭之敗用秦穆宥孟明故事可
也蜀埶日傾蜀才日少而乃流涕斬謖過矣夫法立必
誅而不權以古人八議之仁此申韓之所為也前輩謂
子房之學出於黄老孔明之學出於申韓信矣近世如
張魏公之斬曲端趙哲乃傚孔眀所為尤非也
   七辯闕二/
太極動而有生之元二五凝而有生之形人之與物莫
不有太極二五之性也然氣質交運參差不齊而稟生
[036-6b]
之始或有受其正者或有得其偏者人惟氣稟之異于
羣生也故肖於天地則謂之靈鍾於五行則謂之秀命
於其躬則曰眀命得於其性則曰懿徳虛靈貫徹萬理
咸備未嘗有欠闕不滿之處則吾之一身盖有可樂可
貴者在而無所慕於外也昔榮啟期告於夫子曰天生
萬物惟人為貴吾既得為人一樂也而周子之學於洙
泗亦曰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徳至難得者人夫以
至難得者之身而又為萬物之貴則人之生豈可不自
[036-7a]
愛重哉今人好說無好人三字吁是不知自愛重於身
也是不知堯舜與人同也是不知天地與我並列為三
也天地與我同體大聖賢與我同氣而乃自梏於形體
之小則非惟與天地聖賢不相似而去物不逺矣余既
幸而得為人也每竊自謂為士而不知講學則為凡民
既仕而不知讀書則為俗吏用是悉取古聖賢之書講
眀問辯省騐體察求其所以無負於天之子我者則知
吾一身之所有無非天理而曰情曰才曰權曰物曰欲
[036-7b]
曰力曰意七者亦未可以不善看也某自䟽為七辯復
以人之一說冠於篇首若夫以善論性以仁論心以一
論志氣河洛言之已盡更不復叙
   情辯
人圅天地隂陽之性則有喜怒哀樂之情人而無喜怒
哀樂則天下之達道廢矣今持一葉與嬰兒與之則笑
奪之則啼此喜怒哀樂之端也正情之所發也發乎情
本民之性而世之論者則曰情妄也私也私徹而後天
[036-8a]
理見妄息而後本性眀於是有去情滅情之論吁使情
而可去可滅則性亦可去而生亦可滅也是並聖人於
木石之倫棲學者於枯槁之地也易之一書有天地萬
物之情有鬼神之情有聖人之情豈人而可無情乎子
思子善言情者於喜怒哀樂特論其中節與不中節而
已至孟子則又直以情為善也先儒多以乃若其情
之説謂順其情然後可以為善愚意若字亦不須費講
解也今人乍見則皆有怵惕惻隠之心一乍字便是情
[036-8b]
曷常待安排哉使果如其情則有子之不能去喪皆其
情之所在果非其情則樂正子春之不食烏得而用吾
情此聖人所貴乎盡情偽也作情辯
    物辯
天命流行造化發育凡有聲色貌象盈於天地之間者
皆物也夫既有是物則莫不各有是道非道之外復有
物而物之外復有道也且以人之一身言之視之眀聴
之聰貌之恭言之順體之安佚人知其為性也令而不
[036-9a]
違共而不貳慈而教孝而箴愛敬而友順柔和而婉從
人知其為善也然而離耳目鼻口四肢百體而求性則
性無以成離父子君臣兄弟夫婦長幼而求善則善無
以繼天而無是物也則可牖而窺地而無是物也則可
俄而度故曰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也然則物也
者是乃上帝所降之衷烝民所秉之彛晏子所謂禮之
善物子思所謂誠之終始孟子所謂形色天性邵子所
謂道之形體周子所謂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036-9b]
者也學者其可離物而語道耶故大學曰致知在格物
又曰格物而後知至盖欲使人即事以觀理理既窮盡
則知無不到也而釋氏者之說則以事為障以理為礙
以天地人生為幻化以無一物為真知此遁天倍情者
所為孰謂老師宿儒而亦淪胥於此哉昔司馬文正公
作致知在格物論曰格猶捍也能捍禦外物然後能知
至道嗚呼天之生民有物必有則物與道元未始相離
今曰禦外物而後知至道則是猶捨淵而求珠去山而
[036-10a]
采玉此必無之理也作物辯
    欲辯
惟天生民有欲父乾母坤分隂分陽於是乎有男女之
欲物生必蒙蒙穉不可不養於是乎有飲食之欲形既
生矣五性感動而萬事出矣又於是乎有臭味聲色安
佚之欲然是數者亦豈其性之所能無哉傳曰人生而
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夫既謂之性則不
當以言欲而曰性之欲者盖有生則有欲有感則有應
[036-10b]
今不即性以窮其原而徒惡物之感於己乃欲一切屏
而去之則是必閉口枵腹然後可以得飲食之正絶㓕
種類然後可以全夫婦之别棄而形色黜而肢體然後
可以見真性之本此佛老者之流而聖人大中至正之
道不如是也然聖人亦豈混天理人欲為一體哉但其
間自有可者與不可者而已可欲之謂善天理也元者
善之長也無欲其所不欲人欲也好惡無節而人化物
者也人能於其所可欲者而欲焉樂善如貪好徳如色
[036-11a]
悦理義如芻豢則吾之一身萬物皆僃何欲而不善哉
學者殆未可以欲字作人欲看也作欲辯
    力辯
天以力故行健地以力故持載日月以力故常久人豈
不力於天地日月哉目之不力為不用眀也耳之不力
為不用聰也手足之不力為不思用掉也心豈不力於
耳目手足哉然人或能竭力於耳目手足而不能竭其
力於心思心之力宅於隠㣲發而為精神用而為禮義
[036-11b]
充而為堯舜皆此心之推也纔有一息間㫁焉則神眀
無舎而四肢有不仁者矣此聖人所以欲其一日用力
於仁者謂人心也孔氏之門顔氏之外力於此者盖鮮
有日月至焉者有中道而畫者獨曽子以道自任如負一
重擔於己其曰士不可以不𢎞毅此其用力處也於是
而力於事親則不匱力於交友則忠信力於自反則雖
千萬人吾徃矣力於死生則曰得正而斃斯已矣子思
以是傳孟子以是受所謂力行所謂其至爾力者皆一
[036-12a]
法也故嘗謂顔子力於仁曾子力於孝子思力於中孟
子力於聖數大賢者其儒流之實獲乎彼知貴以徳而
賤以力者未足與議也作力辯
    意辯
中庸理性命之書也大學體心意之學也然大學所論
者心意兩條而必以誠意為首曰欲正其心者先誠其
意又曰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盖人之一身主宰
操存者心也發見運用者意也火宿之則晦引之則燃
[036-12b]
用之則壯其本體然也然使火宿於中而非發之以光
則不能傳火心實於内而非達之以意則不能運心心
其宿火之體而意其火光之發見者乎或曰聖人毋意
也愚則曰誠意不可無也三百五篇之詩以意逆也六
十四卦之象以意盡也謂聖人毋私意則可毋自欺則
可而并取誠意而絶之則是天下都無事而心亦無所
用矣昔董子舉曾子之言則以髙眀光大不在乎它在
乎加之意而已揚子援孟子之說亦謂有意而不至者
[036-13a]
有矣未有無意而至者也觀諸此則意亦是志學之端
而嚮道之機也學者於此而有得焉則存意勿忘可也
加意勿正可也偏於著意則不可也故曰正是著意忘
則無物斯言至矣作意辯
   西陲八議闕四/
 口占屯戍之數不如習見其事而後知兵數之精指
 示輿地之圖不如親履其間而後識地形之要泳蜀
 人也其於江淮襄漢間事則不敢望空而言如蜀之
[036-13b]
 險阨邉防之要害則粗能知之而亦粗能言之徃嵗
 蜀之備邉惟金人耳自元人拉夏摧金舉熙河洮鞏
 之地而墟之而吾邉城一帶亦復例遭蹂藉戰士被
 甲胄不得卧編氓望烽燧不得息耕夫荷戈紅女執餉
 於是乎又益元人之備矣今觀其用兵大率志在中
 原而所以倐徃忽來於吾之境内者特不過如漢時
 匃奴以胡騎兵馳禾稼五代時契丹縱畨兵入打草
 榖而已然不思預為之防則亦恐俱受其弊保蜀之
[036-14a]
 䇿其可一日不講眀耶丁亥之春某自成都檄至軍
 前馳驅戎馬間者幾閲半載雖智識卑闇不能洞曉
 軍務而觀跡於舊墟咨問於故老不為無聞知事定之
 後記成一編而復取其事之尤切於時者析為八條
 如帥權之分合軍屯之聚散兵籍之所以増減糧儲
 之所以虛實編民之生齒登耗吏士之禄廪厚薄人
 材消長之機國馬虧盈之故因為文以達其事命之
 曰西陲八議以備憂邉思職者采擇焉
[036-14b]
    分帥
天下之勢必有偏重之處伏於人所不慮之間故善持
勢者如操舟入海必隨水道以捄其偏而不善於審勢
者如膠柱鼓瑟憚於解絃而莫知變徃嵗西陲用兵國
之門戸莫重於漢與沔也鄭公剛中首建分帥之議東
自劍門利閬巴蓬大安而上為漢楊襄毅政統之西自
天水西和岷鳯階成而下為沔吳武順璘統之紀律既
壹而軍心定聲援相接而兵勢張當敵人蹂躪之餘而
[036-15a]
能自立國隠然為蜀金城之重亦以其處置得宜故也
乾淳紹慶之後或分或合盖互有不同焉合之者則以
為蜀中勁兵西路為最州城守帥多任武臣故不得不
統於漢中以削武興之權分之者則以為闗表四郡遥
制一方設有緩急恐失機㑹故不可不兼設沔陽以接
四州之援是二說者不為無見於當時之務也然以今
日之理勢言之則武興之權重非所憂也興元之遥制
非所慮也所可畏者金方與我相安而蒙古之熖已熾
[036-15b]
熟蕃之道未塞而生冦之釁已開元兵自丁亥之春繇
鐸龍橋徑犯舊州登摩雲嶺直擣西和㳺騎偏師時復
出没於七方之下則利西一路在今日誠要害也沔為
利西之鉅鎮既無城郭可以保民又無財賦可以募士
布米之政不足以贍衆丁夫之脆不足以抗敵擁之以
節制之虛名而不能行節制之實事脱或一騎落於闗
頭而空城之守其力恐不能支矣為今之計莫若仍分
置帥臣以重其權帥權重則兵計宻生聚教訓攻戰守
[036-16a]
禦益得以展布其略漢中居左沔陽居右為之制閫者
坐籌握勝於中權雖黒白部之强不能動矣不然則遵
用嘉定二年指揮移利州之漕臣兼沔陽之帥守閒則
緝理邉備急則供給餽餉是或一䇿也
    併屯
吳之備長江也据守險要不過數四紀陟曾用此說以
伐司馬之謀漢之屯夷陵也列柵連營動七百里魏文
帝曾語羣臣以䇿昭烈之必敗盖好合惡離者兵勢之
[036-16b]
常而包山川險阻為軍者兵法之所忌也蜀口之屯亦
可言矣八萬之師雖統之以四大將之屯四大將之屯
實分之於數千里之地以數千里之邉疆分一二萬之
卒旅殆不啻散棊之布於盤而欲周滿畫路亦難乎其
為守矣盖嘗目覽山川身歴險阻得一老兵而問之直
以為今日之勢不當置戍太繁設備太簡一舎之地戍
守近數十區巻石之山列柵凡五六所猶之可也在寨
之外其所分撥之兵多不上二三百人少不過四五十
[036-17a]
人夫四五十人者以戰守則不足以斥堠則有餘有餘
者不及裁不足者不能併多其部以分其力少其數以
弱其心如或敵人擁數萬之騎倍道疾馳而吾所屯之
兵如連雞之棲卒未能以必合則幾何其不為敵之所
易也敵自入中國以來嘗犯吾饒風矣嘗犯吾仙人矣
又嘗犯吾武休矣彼之所以越國長驅如渉無人之境
而不顧者亦以吾僃守之多而兵卒之寡也向使祖谿
之敗黄牛之衂復有人焉以重兵扼於兩闗之間則敵
[036-17b]
必不敢深入縱使金平之勝不得諸將相與并兵合力
於平土則敵亦未必却走嘗因是論川蜀之形勝固不
可不厚三闗之屯而三闗之門戸又不可不設一重之
衛衣必托裏而後可以禦寒風户必重扄而後可以待
暴客今一軍屯西和而西和以上更分一大屯於摩雲
一大屯於崖石則三方之勢牢一軍屯成州而成州以
上更撥一大屯於白環湫池則仙人之守固一軍屯鳯
州而鳯州以上更分一大屯於興趙隔穿則武休之備
[036-18a]
宻經理宕昌以障武階謹固上津以保安康所屯之處
必須全將全軍所援之師不妨首擊尾應其他小闗狹
隘不過置堠望以伺其動曲徑支涂仍復用間探以索
其情如此則静必守其所固動必成其所欲安邉保勝
之䇿莫强於此
    廣糴
蜀之困於糧道其來舊矣陳倉之役以糧盡而還祁山之
役以糧乏而退武功五丈原之役以糧運不繼而行分
[036-18b]
屯之䇿夫以孔眀天下竒才加之經事綜物何有遺筭
而連年退師三以匱告流馬不能神木牛不能智非有
他也依山險阻而轉輸之路艱絶水詰曲而搬載之力
倍地之不便於運故也救漕運之敝莫若行廣糴之法夫
綿劒漢中金洋及闗外四州則糴之土地所産者也由
利閬大安沔魚闗㳂江上下則糴之商旅所販者也紹
興間議臣常欲置場和糴以樁之沿流州縣矣淳熙中
朝廷又欲捐金増糴而貯之劒外十州矣夫樁之沿流
[036-19a]
州縣則豐凶有凖而邦計强貯之劍外十州則緩急有
備而夫運省一年和糴之數可以當漕運二年一斗漕
運之資可以辦和糴五斗良法之便於官便於民盖如
此何憚而不即行耶慶元初計所嵗糴猶四十萬石泰
禧以來則失糴甚矣有一年三十萬者有初年二十五
萬者有次年二十七萬者有數月八萬者却又有眎事
一年有半官糴至十七萬客販六十餘萬者彼財非天
降鬼輸只存乎人之所以措置何如耳今戎馬蹂踐之
[036-19b]
後四野麥禾率多損傷諸倉積聚未免耗散其間豈無
棲畝之糧貯厫之粟而强胥黠吏夤縁為姦偽指囷倉
巧申簿帳槩目之曰焚蕩求以茍免一時此則其敝在
官而不在糴也廣糴之法有三其上就糴其次招糴其
下樁糴就糴者就於邉而省漕運之煩招糴者通於商
而免官買之弊樁糴者儲於州縣而有軍旅緩急之須
行之一月當有一月之效行之一嵗當有一嵗之勞以
討則有齎以守則可久舎是弗圖而惟斂民是急則愚
[036-20a]
恐今日之憂不在四夷不在三邉而在窮民也
    互市
互市博買之權當使操之在中國不當使専之在四夷
夫中國者夷狄之主也使蕃夷仰我之心常重而漢人
藉彼之力常輕則置場市易以質劑相徃來亦在所不
問今也彼以騎兵為彊常有易我之心我以茶利為貴
不能動彼之欲甚至闗市之不譏山林之無禁私商貿
易之路蕩如通逵甌脫飲酪之區俱食細茗彼見吾土
[036-20b]
産之珍可以易致而西産之乗卒難必得則徃徃厚其
資給以誘我之商人以其羡茶而博馬於蕃族金人之
置場於洮者率用此術則是中國所操之柄彼盖得而
執之矣為公家忠計者豈不慮及於此乎今夫秦司之
馬取於西道强壯闊大可備戰陳者謂之戰馬宕昌峰
貼峽文南三場所買是也川司之馬取於西南諸蕃格
尺短小不堪披帶者謂之羈縻之馬黎叙長寜南平等
六州所出是也戰陣之馬𨽻於三衙嵗凡百二十綱羈
[036-21a]
縻之馬撥於江上僅五十八綱而止夫較博買之額則
秦司為重而川司為輕論排發之綱則三衙為多而江
上諸軍為少又有在邉之馬軍隨帳之後乗率皆取給
於西邉之産萬一北兵乗破竹之勢而掃蕩諸蕃孶生
之種未蕃牧養之駒殆盡則又將何所博買乎欲聴百
姓自蓄而隂損敵騎之强則其敝也未免抑配於齊民
欲縱官兵招誘而深入蠻夷之腹則其久也未免引動
邉釁欲用市馬於六胡州之䇿率三十疋酬一將軍則
[036-21b]
其所以為賞格也亦未免有時而窮權衡於經久之可
行而斟酌於公私之兩利則莫若嚴鬻茶之禁而髙估
馬之直茶禁嚴則商人重於犯法不敢越國而私販估
直厚則蕃人動於㣲利亦將捐馬而爭賣厯觀前代馬政
之修無出於此二䇿之善若司𣙜牧者更得亷潔愿實
之人經理宕昌一帶推此䇿而行之則不惟可補國馬
之乏雖以是壯軍聲而空敵資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