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314 清獻集-宋-杜範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清獻集巻五


  宋 趙抃 撰


  七言排律二首


  次韻楊鴻漸察判見贈


  縣令於時襲漢唐震雷為治制封疆得人固可恩千室
無狀須憂病一方愚品昔䝉登仕籍薄材今幸預朝綱
但欣孤迹辭丘壑豈有深謀贊廟堂萬里山川來隴蜀
[005-1b]
十分風物類江鄉存心撫俗圖歸正顧巳臨民敢不莊
蓮幙似君誠慷慨蘭言遺我極芬芳自嗟寸善無禆補
更辱長篇盛播揚投李莫嫌遲報贈解琴終擬效更張
若孤朋照宜身愧冠弁峩峩佩玉蒼


  次韻前人見贈


  惟公治迹嶠之南增秩頒金出帝僉蠻獠望風安畛域
城闉興築賴韜鈐恩行稚耋增和樂令下姦豪盡伏潛
撫俗上寛當宁念揚風深副逺民瞻潮陽鱷去因誠禱
[005-2a]
合浦珠還表性㢘五嶺盛傳威徳著九天俄下詔書嚴
紫宸入覲輸忠讜青瑣歸來發滯淹謇謇去為中國使
皇皇寜許外夷覘河冰日度疑鋪玉朔雪時逢類撒鹽
持節塞垣先正席過塗溪館盡窮閻光華不辱熙朝命
誹訕因知黠虜憸去路冬迎風若箭還朝春早月如鐮
論勲已出庭臣右得禮應須史筆添賜對預陳官政致
稱褒親被徳音恬天人宻語依旒冕風日微和滿扇簾
得請鄉州心且適暫違黼座義無嫌都門客競千鍾餞
[005-2b]
禁掖詩仍二府兼巨艦解維桃浪緊高樓夾岸栁絲纖
經途駐節頻開斾密宴噴香似展匳㑹友樽罍醅潑蟻
渡淮詩什硯磨蟾居常志氣惟中立雖久淹徊肯附炎
夜泊每窺漁父火曉行遙認酒家帘呉江橘柚津偏美
茂苑鱸蓴味正甜上冢朋從空里巷過家車馬擁門簷
隣邦餉勞迎旌棨樂榭歌歡散綵縑渡越一潮催疊皷
去杭千騎擁行襜抑强撫弱恩先被宣化承流澤下霑
鑑水漁樵隨業樂秦山草木盡仁漸想經歲月須膺召
[005-3a]
縱有蓍龜不在占屢寄詩筒追故事親揮墨寶見勞謙
氷清氣誼同初淡膠固情懷未比粘何日西歸容迓禮
莫辭吟醉夜厭厭


  七言絶句二百八十四首


  題馬伏波廟二首


  壯敵無前老未休賞功銷得到封矦印歸新息不還葬
似與諸蠻一報仇


  平生忠勇建殊勲薏苡疑珠竟不分光武明如辯讒者
[005-3b]
肯教千古負將軍


  和沈太博見貽


  待得清明已半春幙中何許可娯賓堵觀不是穿楊手
珍重賢侯誨爾頻習射得詩


  和沈太博㑹春晚歸


  未醉樽前未可歸青春九十日芳菲名園一夜狂風雨
苔上殘花㸃綠衣


  何推官見招游嶽麓以郡中事冗弗克偕行口占
[005-4a]
二絶以謝


  送客江亭一望間隔江竒勝有千山江頭未必無舟子
自是名韁不暫閒


  麓苑崟岑對橘洲山如屏嶂水清流誰能向此孤尋勝
案牒裝懷不自由


  和沈太博小圃偶作二首


  名園雨後百花繁人倚危樓十二闌園裏芳菲樓上客
一般情緒怕春寒


[005-4b]
  日烘薄霧開柔陌風罥遊絲著柳條語燕啼鶯自撩亂
驚人殘夢是春朝


  不與祠嶽再呈通判沈侯


  蔡侯不是不尋仙俗骨由來欠玉鞭待得麻姑重前約
只應瀛海巳桑田


  次韻見和


  古祠靈鎮㑹真僊一夕春霖激電鞭待得歸航巳新暑
小荷江上綠田田


[005-5a]
  代寄劉信臣


  無憀情緒滿眉頭去後方知有别愁翠幰雕鞍杳何所
相望重上夕陽樓


  和前人見寄


  此去山重水復重登臨無復嘆途窮應將往事閒追憶
疑是邯鄲夢枕中


  下馬郵亭夕照天獨憑離緒問蓍圓故人此去無多地
何事銷魂重黯然


[005-5b]
  和何節推重九


  喜陪佳客上高臺醉䇿驊騮薄暮回黄菊滿頭堪自咲
朱顔何必為人開


  寄里中親友


  上盡危梯望社榆亂山千疊隔吾廬四方盡是男兒志
敢嘆離羣與索居


  雨中見花戲呈伯庸秋曹


  臉紅消盡淚闌干似向人前欲訴難若是東君與為主
[005-6a]
肯敎風雨盡摧殘


  和勉三兄


  求賢在昔常推轂訪道當年亦顧廬聖旦光華今籲俊
長卿無苦歎貧居


  題隱者邵醇郊居


  驅車乘興謁先生十里秋光照眼明淨室寒窓無長物
道書狼籍古琴横


  贈濮陽高䝉處士


[005-6b]
  事了還家不記年三茅儔侣盡真仙恰如少華希夷子
十度花殘一覺眠先祖太傅贈陳摶之句


  再得成都過華陰


  孤臣何以報君恩願澤坤維軫慮分却笑乖崖懶重去
有詩羞見華山雲乖崖云回頭羞見華山雲


  熙寜壬子至節夕宿兩當驛


  里數二千七百餘兩當冬夜宿中途舉朝五往東西蜀
還有區區似我無


[005-7a]
  過青泥嶺


  老杜休誇蜀道難我聞天險不同山青泥嶺上青雲路
二十年來七往還


  謝天彭淨慧大師見訪


  庵巖歸隠絶纖埃内外中間安在哉正似無心雲一片
等閒隨雨出山來


  禪僧重元自青過齊因寄


  教被山東十稔餘人人師為指迷途仰天峭絶靈巖峻
[005-7b]
萬里閒雲一㸃無


  次韻陳經侍御史禁中牡丹


  靈根得地占雕欄禁苑春深奈曉寒烟葉綠舒成翠幄
露葩紅聳似朱冠


  過公安子美嘗有發劉郎浦離公安渡詩


  劉郎浦上公安渡我過高吟老杜詩烟浪幾重江幾曲
筭應風物似當時


  將到荆南先寄胡判官


[005-8a]
  出京曾説㑹江陵期在初春恐未能君騎駸駸我帆便
果來同㸔上元燈


  酬寺僧文昶曽進詩賜紫衣


  師昔將名動冕旒恩光歸去照西州如今白首詩隨老
字字清風敵素秋


  和曾交見報代者


  慣見河陽縣裏花何時歸種召平瓜江東正是鱸魚美
昨夜西風夢到家


[005-8b]
  招劉絳主簿遊山


  青城峯頂更樓臺世界隨高俗意開今夜雲歸有明月
按琴傾酒待公來


  題張俞壁


  詔書三度落坤維為白雲溪獨掩扉我愧俗疎來訪道
不逢斜日又空歸


  自殿院得請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過潁寓言


  潁波清闊接淮沂人似遊山棹似飛酒熟鱸肥何以樂
[005-9a]
與公同是故鄉歸


  得請天閽出擁麾舊山東望巳心飛君恩欲使鄉人寵
猶許峩冠獬豸歸


  初見遙山横水湄舊鄉依約白雲飛還同户部詩中道
終日思歸此日歸


  題范御史舟中偶書


  遭時致主期堯舜力道終身致孔顔出處兩途公試㸔
幾時能放此心閒


[005-9b]
  和美毘陵鰣鮆之美


  江南鰣鮆客誇肥公到常州鱠熟時見説桐江魚亦好
昔賢多作釣臺詩


  和偶書


  古人胸臆賤才多醒自𡨕捜醉自哦今日淮山且詩酒
不勞賢否問誰何


  和宿峽石寺下


  淮岸浮圖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松闗暮鎖無人跡
[005-10a]
惟放鐘聲入畫船


  次韻㸔山


  到爛柯山即武夷並舟於此袂將離公來一意蘇疲俗
借問閩州知不知


  和范御史見鸕鷀與鷺鷥為羣因感黒得魚多


  二鳥一生汀渚上已堪圖畫復賡歌莫將黒白欺人眼
所得旁觀不較多


  新到睦州五首


[005-10b]
  觀風閣


  一凭欄望意無窮民屋連雲疊嶂中微術可令民不疚
有慚兹閣號觀風


  賞春亭


  滂葩浩艷滿亭隈當席芳樽醉㸔來始信春恩不私物
亂山窮處亦花開


  高峯塔


  上石披松十步勞下窺人物見秋毫嗟誰更向孤峯頂
[005-11a]
樹塔孤撑碧落高


  玉泉亭


  潺潺朝暮入神清落澗通池遶郡㕔亂石長松山十里
討源須上玉泉亭


  烏龍山


  泉石淙淙瀉百尋羣峯環翠起春林危巔召雨雲先作
不失蒼生望歲心


  新定言懷


[005-11b]
  吾家於衢守於睦治餘何以樂且閒仙棊一局釣一壑
爛柯山下嚴陵灘


  和范都官行後九日奉寄


  湖平風穏送歸航望隔嚴灘七里長更上高峯儘高處
黄花新酒醉重陽


  喜十二弟登第


  景祐初余唱第歸入門逢爾正兒嬉如何二十二年後
繼得蟾宫桂一枝


[005-12a]
  新定筵上


  衣紫金魚耀服章桐廬太守捧壺觴邦人聞道南來貴
觀者潭如入射場


  次韻葉紓太博恵硯二首


  遺我佳篇字字珍更兼山骨琢磨新古賢最重瓊瑤意
持報曾同硯席人


  多謝君詩重見珍硯從黟水濯來新持當夏晝南窓看
玉發光輝冷照人


[005-12b]
  次韻范師道龍圖三首


  舍車弭盖爭尋勝坐石攜泉旋煮茶可惜湖山天下好
十分風景屬僧家


  八月湖平絶越通桐江烟水亂山中客舟安穩尤為幸
百尺蒲㠶一信風


  釣叟高風冠古來思賢令我意徘徊當年高隠恬無事
應似春登老氏臺


  次韻得便風


[005-13a]
  福守之官大道通乘舟朝發怒濤中高㠶得勢鵰開翼
飛起滄溟萬里風


  過嚴陵呈前人


  使棹穿溪彌屈曲溪鷗隨棹更徘徊地經嚴隠翻高尚
應轉心輕在栢臺


  謝梁準處士恵琴


  髙懐宜與正聲通妙絶孫枝三尺桐開匣為公鳴一弄
薰風中有故人風


[005-13b]
  送講僧懷儼徙居天柱


  卓錫江頭十載餘師心純靜到真如更嫌城郭人來近
移入白雲深處居


  同信守趙誠司封㑹靈山亭


  寺亭高絶面靈山迤邐羣峯不可攀登賞誰知賢者樂
獄扉空冷訟筩閒


  登龜峯羣峯亭


  桃花臺下繫輕舠直上崢嶸不憚勞歴示羣峯三十二
[005-14a]
一峯還壓一峯高


  過鄱陽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


  上冢家留榮且哀贑民應怪苦徘徊鄱陽湖共天同闊
不惜乗風破浪來


  内閣朝廷號正臣朅來江外擁朱輪危檣西喜洪都近
諫省當時舊主人


  謝周源職方恵詩


  嶺上寒梅冒臘開故人千里意徘徊佳篇贈我慚無報
[005-14b]
明月珠投暗裏來


  言懷


  前日桐江今贑川諫官得郡愧非賢東呉鄉便君恩厚
理棹重來始四年


  答贑縣錢顗著作移花


  令尹憐花意思勤海棠多種郡園新自從兩蜀年年見
今日欄邊似故人


  次韻郁李花


[005-15a]
  花縣逢春對曉暉朱朱白白綴繁枝梅先菊後何須較
好似人生各有時


  題中隠堂二首


  動跡無凝靜性通小松踈竹一堂風憑山倚市何須問
不隠形骸只隠中


  植杖焚香貝葉經主人無事掩松扃兀然隠几秋宵靜
雲在諸峯月在庭


  㢘泉二首


[005-15b]
  歲旱江潢萬井汚此泉深淨肯清渝伯夷死後泉流在
能使貪人一飲無


  庾嶺中分泉兩派美名人愛惡聲嫌誰云酌後能移性
南有貪兮北有㢘


  次韻周國博不赴重九飲㑹見寄二首


  嫩菊浮香酒潑醅命儔歡飲鬱孤臺如何興㑹翻為恨
為欠車公一到來


  九日年豐獄訟稀望君同醉樂無涯樽前慰我區區意
[005-16a]
只得登高一首詩


  舟過何若谷郊居


  峽口寒流如箭急灘頭輕棹若雲奔玉峰樓鎖人歸去
回首斜陽一黯魂


  送張聞職方歸江原


  未登七十早還鄉終日高吟酒滿觴訪我飄然又歸去
萬松莊裏引年堂


  乙已歲渡闗


[005-16b]
  誰云蜀道上天難險棧排雲徹萬山我愧於時無所補
十年三出劒門闗


  次韻六弟抗黄花驛樓作


  稅鞅憑欄眼更醒須求國手上丹青樓前雲水無窮好
樓下塵喧不復聽


  和六弟飛石


  磷磷崖石有時飛吉士何嘗中禍機刺史擊强宜黙助
害盈誰謂鬼神非


[005-17a]
  和六弟過飛僊嶺


  雲嶺觀遊詎肯勞飛僊嶺過穏翔翺道風仙骨朝真去
未必不緣功行高


  題清風閣


  錦川城裏玉溪横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
有風終日為誰清


  謝蜀倅盧夏郎中恵詩


  三十三年同榜中始來全蜀見詩翁文高格老人知否
[005-17b]
為見元和逺祖風


  送劉昭寺丞游河南


  雲水無心是處同洛陽花發正春風路逢達道人休問
熊耳山開少室空


  寄成都甘露舒大師


  惟人固有東西跡於道豈分南北途來往從師多飲徳
只應甘露是醍醐


  聞雷可喜


[005-18a]
  雷奔電激夜溟溟虎嘯龍吟魄鬼驚用即不勤功即進
聖胎涵養道芽生


  辛已青州翫月有懷


  中秋去歲中和宴中和杭州堂名表海今宵北海罍表海青州亭名
上無私是明月隔淮千里照人來


  初赴杭州遊風水洞


  風月有聲連水洞聽風觀水暫閒身杭州未入從容甚
且與南山作主人


[005-18b]
  登開化寺白賁亭


  秋霽濤江氣象寛龍山亭聳凭雲端老僧欲快吾心目
旋剪當軒竹數竿


  别杭州


  政成五月愧前賢又向東風解畫船却羨樂天詩裏道
皇恩曾許住三年


  次韻孔宗翰提刑范公泉


  陸羽因循不此尋從知泉品未為深甘清汲取無窮巳
[005-19a]
好似希文昔日心


  龍昌寺西軒


  樽酒西軒共倚欄更無塵事見顔間留詩都士知公否
仁者從來不厭山


  題郡園亭館


  為愛東園四照亭剪開繁木快人情新秋雨過閒雲巻
十里南山兩眼明


  寄酬齊州曽鞏學士二首


[005-19b]
  太守文章聳縉紳兩湖風月助吟神訟庭無事鈴齋樂
聊屈承明侍從人


  樂天當日詠東呉一半勾留是此湖歴下莫將泉石戀
而今天子用真儒


  贈蔡山王處士


  蔡山深處隠林泉逺離塵紛僅十年已得琴中平淡意
有絃終日似無絃


  贈詩僧


[005-20a]
  戀勝窮幽彼上人平生瀟灑樂天真松間竹下成何事
坐諷行吟老更新


  送張處士


  下峽孤舟快似飛西江歸去一天涯鄉人故眼知君否
功行如今無不為


  送雍子方學士


  召節君趨禁掖中請藩愚向浙江東清時内外俱為樂
鶴有喬松鳳有桐


[005-20b]
  寄題導江勾處士湖石軒


  水精宫裏石竒哉萬里從容入蜀來都與先生助吟賞
惹烟籠月一窓開


  張憲重陽中得大黄上芝草一本作金龜以負之
為賦


  錦文瑞正孕靈芝藥市中惟此物竒入手却容凡眼看
寶囊開處坐金龜


  和詩僧栖詰求詩


[005-21a]
  澄觀未逢韓退之當時佳句有誰知蟠龍僧膽大如斗
直以許求蜀守詩


  和榮學士長濆闗所寄


  朅來忠力豈憂危人似登仙馬似飛却是玉溪梅正發
未曾攀折候公歸


  謝張遨先生恵詩


  懷想&KR0726風甚渇飢岷山潛徳世誰知愚今幸有真消息
先得曹溪五首詩


[005-21b]
  贈前人酒


  器潔泉香忻得醉慇懃分與洞中人知君一飲無窮樂
和氣三田長似春


  題御愛山


  岷峨西列華排東餘縱崢嶸敢競雄不是當時經御愛
此山還與衆山同


  次韻文學士寄仲南長老四句


  休官休問幾人曾歸約林泉有衲僧況是本來安樂地
[005-22a]
曹溪何用見南能


  寄梓州守元舍人


  錦城匝地清風起為得梓州書一紙莫問分符隔兩川
水月東西共千里


  題五丈原二寄木


  古庭薜荔附長松歲寒共有凌霜操諸峯凍合萬木彫
看取門外長安道


  和記長老道頌


[005-22b]
  道妙無為無不為從他是是與非非更須進步如平地
百尺竿頭向上機


  漁父五首


  一帶寒波雪浪流謝郎終日在孤舟沙鷗數隻和烟落
笑倚蘭橈獨㸃頭


  月印蒼波入夜寒寂寥燈火水天寛兒孫未解諳風色
幾度船頭失釣竿


  莫笑生涯一葉舟江湖來往自悠悠絲頭漫有潭中意
[005-23a]
逐浪魚兒不上鈎


  卧看鰕魚日幾遭蒹葭風起片㠶高任公信是宜漁者
只候垂鈎釣巨鼇


  輕波拍岸琉璃碧落日銜山玳瑁紅一曲漁歌人不㑹
蘆花飛起渡頭空


  行甫索頌巻


  空生老病已忘言何處如今有偈篇要㑹從來無一字
溪邊楊柳密籠烟


[005-23b]
  贈五嶽觀王道士二首


  解蜀歸呉十月行出門無計别青城憑師為上希夷殿
稽首燒香道姓名


  道士修真心地樂域自逍遙鄉寂寞世間名利任紛紛
一弄清琴一爐藥


  宿房公湖偶成


  廣漢園池蜀自無却思房相未如吾浙東歸去君恩重
乞得蓬萊與鑑湖


[005-24a]
  眉山麻衣至徳觀真&KR0726


  我愧無能使兩川龜琴為伴僅三年清朝自是朝真客
何必登山更望仙


  正信表詢長老


  欲導羣迷建法門千言百句與誰論入泥入水勞心力
不負黄龍五代孫


  送程給事過越不及口占以寄


  立馬江頭一黯銷曉光浮動十分潮西陵送目仙舟去
[005-24b]
鐃皷旌麾迤邐遙


  杭州八詠


  有美堂


  城在東南誠第一江湖只向坐中窺斯堂占勝名天下
況有仁皇御製詩


  中和堂


  老來重守鳳凰城千里人心豈易平樂職古賢形頌歎
中和詩不為虛名


[005-25a]
  清暑堂


  江上潮音曉暮聞天饒風月地無塵自憐清暑堂中景
容得衰翁未退身


  虛白堂


  松蘿瀟灑似居山賓退公餘半是閒誰謂樂天虛白意
只傳詩句落人間


  巽亭


  越山呉水似圖屏妙筆無緣畫得成閒上東南亭上望
[005-25b]
直疑身世似蓬瀛


  望海樓


  潮神千里若雲雷日月如期早暮來景覓東樓天下少
簾帷長對海門開


  望湖樓


  倚棹漁舠恣往還澄波如鑑照羣山遶湖三百浮圖寺
秪是憑樓一瞬間


  介亭


[005-26a]
  介亭羣石似飛來深揷雲林兩兩排占得羣峯最高地
翠姿何處有塵霾


  次韻程給事會稽八詠


  鑑湖


  閣下平湖湖外山陰晴氣象日千般主人便是神仙侣
莫作尋常太守㸔


  望海亭


  倚欄曾此望滄溟延頸移時類鶴形别後幾回闗夢寐
[005-26b]
終求精筆寫丹青


  望秦樓


  縱觀滄海陟高峯巡幸無名是祖龍留作後來真賞地
望秦樓閣一重重


  拂雲亭


  青雲隨步覺身高燕雀卑飛不敢巢民屋萬家都下瞰
欄干迢遞出林梢


  邃亭


[005-27a]
  小松幽石曲池清欲退山翁構此亭補外想公非久次
坐㸔嚴詔下明庭


  妙樂庵


  三年時得憩圓庵有客禪機不在談妙樂佳名人不㑹
府中無事晝潭潭


  禹穴


  洞天三十六非虛今古稱竒事可書深坎閉藏惟巨石
只應方士識龍居


[005-27b]
  戒珠寺


  乘暇登高百丈巍羲之遺跡見豐碑蕺山下視無窮景
況壓山巔是佛祠


  次韻前人長至有懷二首


  詩美皇皇使者風禮修戎館致雍容去年佳節遼東㑹
此日新陽湖上逢


  我昔間闗出使胡新春沙漠未昭蘇海東青擊天鵞落
鴨綠江邊曽見無


[005-28a]
  元日偶成


  人生七十古云稀加我新年復過期住在三衢山好處
望中還賦式微詩


  次韻程給事自述


  稽山報政為和氣併入元豐第一春況有徳音曾面被
定歸霖雨澤斯民


  次韻前人懷闕下偶成三首


  秘殿稱觴上夀時御香氣馥曉風微天顔密邇孤臣幸
[005-28b]
四十年前一布衣


  陟降三公捧夀觴羣臣蕃漢下成行天庭禮樂交修盛
委佩拖紳極巽牀


  鵷鸞班列内璫催曉色鳴梢天上來賜宴羣臣醉歸去
滿身猶帶御香回


  次韻前人謁禹廟三首


  治水開陳遂刻碑鉅賢留意向當時主翁不作知音賀
妙絶如何見好辭


[005-29a]
  鑑水為功利一州至今稱頌古諸侯漁樵早暮餘波及
耋老思賢尚涕流


  春色湖光照錦衣岸花汀草共芬菲若耶溪上遊人樂
舉棹狂歌半醉歸


  寄酬張致政


  安車高蹈十年餘顧我臨川獨羨魚珍重藍田良玉性
火中三日只如初


  次韻程給事寄趙少師三首


[005-29b]
  去日蓮花紅朶朶來時荷葉綠田田臨期更作西湖㑹
兩兩舟同李郭仙


  來屬元豐第一年農歌鑿井自耕田惟公好事康寜福
更許杭民識夀仙


  安車論别十餘年睢水歸思負郭田浩浩胸襟涵渤澥
飄飄風骨是神仙


  次韻前人和許少卿見懷三首


  望秦雙聳郡樓前佳氣葱葱雜翠烟太守風流詩力健
[005-30a]
湖山無處不成篇


  故交徳重鎮輕浮恨不來乗剡水舟逺寄蓬萊主人句
字褒華衮若春秋


  我守全呉公越東憲臺千里寄清風何時共作同年㑹
爛飲狂歌三醉翁


  寄前人二首


  小蓬萊對望秦山有㑹無邊不解顔太守新詩踰百首
邇來傳誦滿人間


[005-30b]
  古祠曾記禱靈神旱雨滂沱救越人大禹恩深無以報
我惟朝夕退藏身


  次韻前人題曹娥廟二首


  天資孝友本生知不愧周人七子詩絶妙好辭旌至性
豐碑千古奉墳祠


  哀哀江上救沈尸墓木留形世所悲得㫖春秋參祀典
孝誠今日再逢時


  題陶朱公廟二首


[005-31a]
  為國謀深身自謀飄然歸泛五湖舟雖云文種知幾晚
未必忠魂為蠡羞


  不道夫差勢獨夫因持越計敗全呉陶朱智則誠為智
欲把忠臣比得無


  次韻程給事寄法雲禪師重喜


  法雲嘗負沒絃琴有曲古名清夜吟心指寂寥誰肯顧
遇公傾耳作知音


  書圓通院水閣


[005-31b]
  風送荷花香滿欄上人宴坐水雲間時中靜極光通達
豈特浮生半日閒


  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傾國鉛黄不假施呉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餘載
好事公今尚作詩


  呉宫金玉似泥沙西子東來舉國誇一日越兵聲震地
夫差猶惑眼中花


  九日湖上登高寄前人二首


[005-32a]
  九日湖樓把酒巵拒霜黄菊鬬芳菲五逢呉越重陽節
白首柯山未許歸


  艤棹湖亭又訪山寺樓登賞十三間更尋半隠先生跡
一擁朱輪未得還葉職方號半隠先生今守廣徳宅在湖上


  和前人書僧正院壁


  為憂圓敎祖風摧雨墜天花夜講開㑹得王公題壁意
入塵摩詰是如來


  寶林塔再成示諸僧


[005-32b]
  禪家自利利他人寶塔焚如復鼎新掃地便高三百尺
只應澄觀是前身


  書道士虞安仁房壁


  日月精華有術飡不煩辛苦禮星壇葛仙公井甘泉近
應煉長生九轉丹


  書道士張昌應庵壁


  絶離聲塵二十春飄然風骨鶴兼雲庵中澹泊無餘物
一顆仙丹酒百分


[005-33a]
  禪僧重喜堅辭紫衣勉令承命


  道場清淨絶纖埃雲水中間丈室開莫把賜袍容易㸔
帝恩新自日邊來


  六弟司户生日


  祖敎雙修日用間芳醪不飲自朱顔欲知難老真消息
曾餌融峯九轉丹


  從楊監簿南歸


  數隨鄉薦始登科清白門中所得多伯氏文章天下望
[005-33b]
家風元是老維摩


  登安樂山塔


  池有靈泉泉有龍高僧深隱梵王宫雲林百里如屏障
安樂山西一望中


  瑞蓮花示禪僧


  紅蓮攜贈碧蓮堂一本雙葩頗異常珍重承天脅尊者
聞風晨夕是清香


  送僧得賜經還永嘉


[005-34a]
  志願未如終未回十年京洛走風埃珍函寶藏五千軸
一日降從天上來


  送杭州道士錢自然


  師王歸覲息兵鋋呉越䝉恩過百年世賞至今軒冕盛
真孫宜作地行仙


  觀潮因寄五弟拊生日


  祝弟生辰不憚遙元豐六稔慶三朝源源祺夀來無盡
一似錢江兩信潮


[005-34b]
  送張彭赴㑹稽丞


  扁舟行渡浙江濱湖上風光已漏春為報稽山民吏道
邑丞今是悟空人


  用蓬萊法釀酒成以四壺寄越州程給事三首


  功臣堂號與山堂巳鬭醇醨又鬭香今釀蓬萊法差勝
乘壺攜寄願公嘗


  武林新醖效蓬萊莫把梨花較綠醅安得逢春命高㑹
大家同入醉鄉來


[005-35a]
  一日湖頭兩信通往來惟只遞詩筒何時得把金罍倒
觀取詩翁作醉翁


  清思堂偶成


  垂老將休俗累輕舊鄉來守越王城吾懷自信無汚染
何必升堂思始清


  送二十三姪岯還衢赴舉


  行美文精即擅場不論京國與江鄉鄉人若問吾歸計
已叩天閽第九章


[005-35b]
  送禪師廣敎赴衢南禪


  到日參徒耳目新桃花一笑已中春吾今告老還家近
亦作柯峯自在人


  致仕後立春偶成


  四紀榮塗愧濫巾聖恩從請幸全身高齋靜有無窮樂
又報元豐第四春


  監神泉監五弟拊生日寄法醖為夀


  歲首月三逢誕日夀樽遙寄助童顔黄庭内景非虛語
[005-36a]
百二十年猶可還


  送五弟得替赴闕


  三載神泉績大成交章使者薦能名朝廷方且求人切
未可圖閒學老兄


  辛酉歲旦偶成


  一夕寅隅斗轉魁三陽和氣入春臺鑑中華髮渾霜雪
七十四從頭上來


  送講師惟爽歸杭州


[005-36b]
  舊隠重尋逺世機呼童把箒掃禪扉疎簾捲盡南軒閣
引得湖光一片歸


  詠竹為六弟抗司戶生日


  萬竿終日弄清風溽暑消除爾有功老去年時轉瀟灑
此君真是竹林翁竹林翁乃六弟道號


  寄題袁敎授思軒


  補過盡忠隨進退潛心高與古賢期吾儒造次必於是
何用憑軒始再思


[005-37a]
  寄酬致政趙少師五首


  夙荷公知獨久要政堂平日幸為僚新篇屢拜金瓊賜
千里同風不為遙


  明月驚人為暗投珍函開發曉光浮五章麗句真高唱
所得過於萬戸侯


  雲濤朝暮湖山勝曾伴仙翁爛漫遊别後瞻思閒屈指
歲華如箭已三秋


  短書臨發意徘徊寒夜霜晴上月臺濉水瀫江天共逺
[005-37b]
舉頭惟見鴈南來


  天台鴈蕩去尋真往復秋冬過七旬不是君恩山嶽重
肯敎歸作自由身


  送周古尉武康


  少時來訪武夷峯予時宰崇安邑學業優殊志氣雄今我老歸
公始仕神仙宫在水晶宫


  送王九臯道人遊杭州


  暫分仙袂下羅浮羅浮與公元是共師又作錢塘佛國遊欲識先
[005-38a]
生蹤跡否江湖無礙一扁舟


  巳未歲除言懷示諸弟姪子孫二首


  得請歸田弛負儋滿頭霜雪鬢䰐鬖高齋屈指呵呵笑
明日新春七十三


  三歲嘗叨貳國鈞兩經呉蜀擁車輪成都吳越俱忝兩任尋思政
府歸休日八百科中止一人景祐初榜制云今歲殿廷登科者踰八百人


  六弟司户生日


  我竹林翁所得竒心傳佛要面仙姿年年六月十二日
[005-38b]
觀取高齋祝夀詩


  已未歲十月七日登唐臺山偶成


  直到巢峯最上頭旋磨崖石看詩留重來轉覺寒松老
三十六年前舊游


  贈禪僧二首


  雲意乗秋任往還泉音終日自潺潺師心正與雲泉契
不稱城居祗稱山


  瀫水曹溪一滴通爛柯元是妙高峯子湖有犬無人㑹
[005-39a]
我欲憑詩寄老蹤利蹤即子湖襌師也


  題婺州郡圃雙溪亭


  去年春晚宴亭皋今日重登不憚勞欄外當時雙派水
巳應歸海作波濤


  題八詠樓


  隱侯詩價滿東呉八詠詩章意思殊世説當年清瘦甚
不知全為苦吟臞


  過婺示施耕縣丞


[005-39b]
  子詩贈我離杭日勸使東來作主人再得湖山老休去
而今始是自由身


  登雲黄山


  雲黄絶頂冠峯巒七佛當時行道壇天斂積陰千里霽
故令登賞得盤桓


  題婺州永康縣延真觀松石


  歲寒姿性稟於天一變人疑換骨仙操是寒松心是石
始終全類古真賢


[005-40a]
  登越州新昌石佛閣


  南明石像世稱竒人説嘉州具體微大小何煩較呉蜀
法身無處不同歸


  過天姥嶺示男㞦


  吾子沿江千里來我車不憚陟崔嵬永嘉貳政年方壯
未用斑衣學老萊


  初入天台示男㞦


  景入天台日日新安車千里去尋真路逢白髪老翁問
[005-40b]
父子同遊有幾人


  題三井瀑布


  三井餘波勢靡停平鋪千丈落崢嶸秋陽五彩隨流照
上有日光五色凌亂縱有良工晝不成


  雙闕山


  峯巒如蜀劍闗分萬仭千門不可親惟有諸仙功行滿
雲屏從此去朝真


  瓊臺


[005-41a]
  台嶺周迴八百里瓊臺中立許誰登宵分疑有羣仙集
月白風清最上層


  龍潭


  黯黯龍潭不測深臨觀崖下巳千尋若逢歲旱休閒臥
好與斯民去作霖


  放螺溪


  子輿輟肉為聞聲徳洽民心苦好生智者敎行尤可尚
放螺從此得溪名


[005-41b]
  與男㞦遊天台石橋覽先祖詩因成


  石橋吾祖昔留詩句有天寒樹著衣山下老僧能歎詠
諸孫三歲與光輝先祖詩云水靜苔生髪天寒樹著衣


  錫杖泉


  叢林枯槁井難穿珍重禪師道力堅一旦出庵攜一錫
卓山隨手湧甘泉


  過台州登巾子晚遊東湖


  巾頂廣軒逢杪秋萬家雲屋接丹丘主人欲盡行人樂
[005-42a]
更向東呉共泛舟


  泛舟離台港


  賞遍丹丘上畫船旌旗金皷滿晴川潮平難繂舟人望
一似離杭過越年予去春休官由浙江過越彷彿類此


  觀音巖


  石龍一滴水涓涓大士巖溪峭壁間我道音聞無不是
何須曾入寶陀山


  題靈峯寺


[005-42b]
  鴈蕩林泉天下竒謝公不到未逢時碧霄萬壑千岩好
今日來逰盡得之


  登飛泉寺㑹峯亭


  㑹峰亭對大屏風萬秀千竒聳若空不識誰能奪造化
&KR0726世界一壺中


  出鴈蕩回望常雲峯


  游遍名山未肯休征車已發尚回眸高峯亦似多情思
百里依然一探頭


[005-43a]
  觀海


  巨海澄瀾波自平停車冉冉㸔潮生豈同八月呉江㑹
共駭潮頭萬皷鳴


  觀老僧㑹才畫像


  白鶴叢林古梵宫壁間留像見真風憶師去歲雷峰别
只似南柯一夢中


  經樂清寄前縣令周邠


  舊治熙熙樂似春退公章句更清新官居佛舍留題徧
[005-43b]
可惜詩人只字民


  宿象浦驛記夢


  曩嵗阻風京口日今離象浦復徘徊姓江名靜人何許
昨日依然入夢來


  答毛章秀才


  兩闋新詩出慎江親攜迎我重嗟降深藏篋笥生光彩
價抵千金璧一雙


  題僧正仲灝定閣


[005-44a]
  曉窓幽磬暮疎鐘曉暮清音消息通閣以定名成底事
醒醒須㐲主人翁


  姪壻鄭庭晦與子同遊鴈蕩今欲先歸贈别


  君念親闈肯暫留吾居子舍尚優游逢人為道歸遲意
正似江湖不繋舟


  留題戲綵堂示男㞦


  我憩堂中樂可知優游逾月意忘歸老來不及吾兒少
且著朱衣勝綵衣


[005-44b]
  謁水心院講僧繼忠


  烟波周匝望中賖乗興驅車一逕斜誰識上人修證地
水晶宫裏法王家


  客舟夜雨


  朝發温江上處溪小舟無寐枕頻欹夜來雨作籧篨響
恰似當年赴舉時


  括蒼照水閣飲散聞角


  主禮慇懃醉玉杯暮雲山頂壓樓臺渾如元相誇州宅
[005-45a]
皷角聲從地底回


  縉雲玉虛宫


  宮前車轍狀分明世説軒轅上玉清仰慕勞心是秦漢
不修功行只虛名


  步虛宫


  妙峯高處即仙居多為朝真作步虛却是清風明月夜
一聲傾聽屬樵漁


  鼎湖峯


[005-45b]
  不見青蓮花落時鼎湖惟有白雲歸一峯孤立如天柱
若較靈巖具體微


  仙水洞


  路入雲端步步輕洞中滑溜一泓清不逢真侣仙蹤在
猶喜磨崖紀姓名


  隠真洞


  仙洞長年臥白雲靈丹成就養天真漢庭輕為東宫出
應笑商山四老人


[005-46a]
  忘歸洞


  洞天日月最遲遲來見仙真即忘歸㸔取桃源劉阮去
舊鄉雖是故人非


  自温江宿僧淨偲秀野軒


  千里尋山憶爛柯七旬歸去此重過因觀秀野軒前景
與我高齋不較多


  男㞩隨侍還鄉欲回温贈行


  七旬尋勝逺塵紛身計優游荷國恩往復汝勤人盡説
[005-46b]
從來忠孝出吾門


  越州講僧智月見訪


  不憚風霜道阻修一瓶一鉢少遲留稽山未可輕歸去
浮石精藍況舊遊


  次程師孟正議題神照大師養志堂


  報恩堂廡繕完新養志熙熙鎮似春佛子事餘為孝子
黄金園有白頭親


  送衢守王照大夫


[005-47a]
  車騎衢民不可攀機山雲約首春還綵衣堂上成童戲
八十慈親為解顔


  酬前人見别


  退休林下屈朱輪逸老亭邊袂欲分一誦高齋回首句
感公於我獨慇懃公詩有回首高齋拭淚痕之句


  送余宗道主簿赴官


  枳鸞新命去逢春士論許為忠孝人白首慈親七十八
安居榮侍入西秦


[005-47b]
  次韻呉天常中散


  敎言今覺昔諸塵不了心源未是真却念樵夫無所得
當年虛作爛柯人


  送蔡門長官赴任丹徒


  栁深鶯老暮春天恭侍慈親解畫船舉首丹徒民萬户
共迎和氣作豐年


  十八男㞦太僕寺丞生日


  寵數親承咫尺顔清修䖍命似居山欲知不老箇中事
[005-48a]
應向如今悟八還


  送海印長老赴峨眉都僧正二首


  歸根落葉舞秋風入蜀分攜瀫水東欲别何煩示圓相
普賢今作主人翁


  片雲無著又西還過盡秦山上蜀山我獨為師懽喜處
一程程入舊鄉闗


  㑹稽智印大師可升復為僧正因寄


  突兀浮圖烈燄焚入雲千尺一朝新越塔遭火今巳復舊聞師領
[005-48b]
衆非辜罷今復如初慰越人


  梁子正哀詞二首


  一節循循見始終平常心有古人風臨行却笑龎居士
何用當庭探日中


  函中赤軸誰能捲壁上孤琴已絶絃付與兒孫有清徳
臨風何必更潸然


  天台蛇洞


  道猷宴坐卓一錫蕭然屏去羣魔迹大蛇開口合不得
[005-49a]
始知三昧通神力


  内照庵


  山老榜庵名内照掩扉黙坐徒觀妙欲知畢竟事何如
無量夀光懸兩曜


  宿温嶺


  昨朝初泛臨海舟今暮已登温嶺驛秋風閣雨波不揚
風伯江神俱有力


  因海印行感舊寄蜀中故人


[005-49b]
  我車出蜀十年强感舊情懐未盡忘有問老衰師為道
心如冰雪鬢如霜


  和二蘇題白鶴觀二首


  黄衣道士骨朽矣白鶴仙翁詩宛然君儻不能來一顧
壁間磨滅有誰傳


  不逢碁酒與鶯花古觀高吟字字嘉好事獨來終日賞
諸翁爭去著詩誇


  退居十詠


[005-50a]
  高齋


  軒外長溪溪外山捲簾空曠水雲間高齋有問如何樂
清夜安眠白晝閒


  水月閣


  池閣孤清瞰碧流太虛懐抱物華秋圓蟾黙有中宵約
幾㸃閒雲為我收


  放魚


  魚不能言似可哀竭池千數競徘徊瀫江深處呼僮放
[005-50b]
羨爾優游得所哉


  雙松


  少時親手植雙松晝愛層陰夜聽風今日歲寒踰五紀
也應心似主人翁


  竹軒


  暑威何處稱疎慵百本修篁小檻東時遣清風送消息
此君都在不言中


  栁軒


[005-51a]
  動入和風靜惹烟翠條踈處露池蓮林中盡是能吟物
春有黄鸝夏有蟬


  歸歟亭


  密徑修筠郊外居小亭隨意榜歸歟等閒早暮攜笻到
池沼東頭是舊廬


  濯纓亭


  亭上秋登逺目明濯纓誠不是虛名晴波一片如鋪練
浮石江心徹底清


[005-51b]
  負郭田


  累歲辭榮得帝俞老來天幸更誰如腰間已解黄金印
歸有田耕二頃餘


  望南山


  烏巨東西氣候秋子湖岡隴暮雲浮欲觀古佛叢林地
只用憑欄一舉頭


  常山縣令姚存哀詞二首


  瓜期終代促裝前常遺吾書索贈言今日却成哀挽句
[005-52a]
霜風江上送靈幡


  威恵三年邑政優平生志業未經酬嗟嗟故里松楸老
先隴歸陪地下遊


  寄靈隱圓明禪師


  故人相别歲時多日欲為書奈懶何猶喜箇中無間斷
西軒雲岫碧嵯峩


  桐木為魚寄名山主


  森森喬木得諸隣霧鎖雲埋不記春報得看看鱗角就
[005-52b]
為君驚起夢中人


  景仁寄超化長老


  千里無書信却通瀫江南畔石橋東春來消息誰傳去
落盡林花一夜風


  歲日示衆


  今年年是去年年此處何曾有變遷穿耳胡僧曽説破
梅花落盡栁生烟


  南明示衆


[005-53a]
  寂寂松門竟日閒更無金鎖與𤣥闗時人欲識南明路
過得溪來便上山


  恵逺上人壁


  燒香運水及煎茶誰識廬山恵逺家社客若來高著眼
不須平地覓蓮花


  登真巖


  殿閣凌空鎖翠嵐雪晴春色在松杉芝駢羽駕歸何處
留得雙烏宿舊巖


[005-53b]
  九峯巖


  龍丘石室人難繼安正書堂世莫登但見烟蘿最高處
九峯排列一層層


  聨句


  引流聨句并序


  江原縣江繚治廨沁而東距三百步瀧湍馳激
朝暮鳴在耳使人聽愛弗欲倦遂臿渠通民田
來囿亭堦廡間回環遶旋溝行洛渟起居觀遊
[005-54a]
清快心目公事暇休與弟抗揚坐東軒欣然攄
詞為詩章成書之石曰引流聨句皇祐二年冬
十一月巳酉越人趙抃閲道云


  别派從江垠邀流入農畎淙淙來源深㶁㶁度溝淺
園穿蕭艾芟塹斷荆蓁剪疏功浹辰長溉利千步
田觀疑澤瀦坎聽類瓴建北溟歸鑿池幽岳漾
裝巘㵼□紋湍駛回灣波細轉過竇石眼窺經虛
土口吮浮行值落葉浸長逢生蘚孤鶴眼怪覘纖
[005-54b]
魚鬛跳展中沈無穢淤底淨有紋礝映葦色莫分
喧琴韻難辨增霖人閙蛙涵月夜驚犬侵篁鞭起
萌逼水低垂菌憐黄澆菊籬惜紫沃蘭畹吏咨窰
甓甃童戲芒車巻灌攜令手勞漱掬致腰俛庭秋
臨加涼軒夏尚消烜我矜近濟能僮賀遙汲免
戺埋巨甔歸㕑架修筧供陶飯盎糧給澳羮鼎臠
調藥修臼餌煎茶試羅荈坐客頻泛觴蹲兒屢洗硯
聆寒心脱煩挹冷酒除湎壅挑笻步隨靜㸔髭吟

[005-55a]
高懷造文攄清興團詩遣瑰章非俗成怪句自
幽選湧詞波翻瀛綿意緒抽蠒書丹字隸行款碣
石磨琬題為引流篇記耳非自衒






[005-55b]









  清獻集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