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51 止堂集-宋-彭龜年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止堂集卷十二
            宋 彭龜年 撰
 書
  止丞相論劉侍御不當補外書
某等不材誤蒙朝廷寘之學校惟以程士之文藝進否
為課舎是則為越思出位然嘗自念鄭小國也猶許士
議政于學况今時方清明而乃甘心自安于小國之士
[011-1b]
之下非某等志也某等伏見近日殿中侍御史劉光祖
改貳卿士朝路籍籍皆以為因論吳端之故有志之士
無不憤惋夫呉端本一使令之賤而除帶御器械前例
未必無之在朝廷亦未為大失而臺臣一再論列遽以
他辭遷改此則不可祖宗盛時但聞改易差除以伸臺
諫之直氣不聞改易臺諫以伸近倖之私寵主上嗣守
歴服之初而有此舉措甚可惜也閣下入輔初政言聴
計行而未能回主上兹舉亦甚可惜也某等竊嘗私自
[011-2a]
揣度主上本無寵任近倖之意而忽進端亦本無厭薄
臺諫之意而遽疎光祖事適相激遂至于此視所輕重
而處之使平舎閣下將誰望耶自端之除臺諫交論臺
臣之去諸公並争竊知閣下開陳之間忠懇備至然既
聴復變欲回正止從違之機間不容髮譬如拏州急流
萬一稍緩即隨波疾逝將不可止閣下雖極造膝之陳
人誰知之使人皆知也而天意未回閣下之責猶未塞
也吾前日亦嘗冐昧奏論此事投進兩日未聞報下自
[011-2b]
顧狂妄豈足以感動天之聰明然區區愚衷不能自己
輒敢復具此仰叩黄閣惟閣下實重圖之孔子曰所謂
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夫所止者盖指行止之義
而言也若曰君有過則諫君不聴則已豈聖人意哉
某受知門下最深故敢發戅言伏乞鑒照
  上丞相論瀘南建康易帥書
某惶恐輒有狂僭之言冒闗鈞聴某昨日竊聞建康瀘
南易帥聞之道塗皆有異説建瀘兩帥均為得人似無
[011-3a]
可議然究其所以易者則云因一軍帥逢原爾未知果
否若果爾則云不得不駭矣此人近招軍士之謗朝廷
縱之不行人已稓稓今又因而易一連帥回朝廷已行
之命專日置連帥之權人為大丞相亦未必有此力也
以大丞相所未必能為而一軍帥能之自此伸縮進退
朝廷能置其死命乎設使明以此事白之朝廷朝廷有
此舉措猶尚可言今私請而宻移之聞大丞相亦嘗繳
此詔命人不得請若然大丞相之力不足與敵明矣此
[011-3b]
憂尤不可以言語盡者大丞相詎可不早慮深念而况
制其漸乎大丞相雖欲朝夕去此人而其氣燄日長後
不可制繼此者推其所自來大丞相具能免人之責耶
人雖不責我其聴之而自安耶若張帥之除乾廷必謂
其前日能收繫叛半萬一倉卒必有以處此不知前日
無此然後可既有前日之事則瀘卒固以疑之而尚可
為乎聞郭帥至彼專謂姑息既稔其惡彼復見張師之
來必謂姑息也復去而後誅我者方至此憂恐未艾也
[011-4a]
伏冀大丞相再留此一二事外間議論紛然恐未有人
直詞以告丞相者故敢數冐昧而言
  上丞相論胡安福盛年納祿乞與差遣書
某竊見從政郎前安福縣令胡太常以儒學世家負性
剛直莅官有守屬意愛民前在安福不及兩月而百姓
至今去思不已盖其不畏強禦足以立善良能馭胥吏
足以伸寃濫紀綱嚴整官府安静安福雖號敗闕去處
逋負數多自本官之來亦能辦集錢物應副州郡但為
[011-4b]
姧人所譖州郡不察以數十年之積逋而責之于兩月
之間走吏循習追擾無禮胡令不平其慢投劾去官州
郡無以留之因羅織其罪以申朝廷近聞朝廷以下本
路監司實得吉州劾所申胡令之事皆以謬妄未聞處
分施行緣胡令乃文定公之孫郎中諱寜字仲和之子
偉然自立克紹其家伏自陳乞休致之後不復仕宦行
惜盛年退老田野倘蒙朝廷為之辨明其事復與一等
差遣令賢者之後不致絶禄于清字縣令之氣或可少
[011-5a]
伸于百里實天下之幸
 小貼子某嘗蒙鈞㫖問及兹事歸又問新喻王丞得
 體究事跡乃敢申稟王體究官也其言無有不實伏
 乞少留鈞念特垂究問委曲施行某非眤比同官相
 公試于廬陵物色即知此令之可嘉也伏乞鈞照
  上丞相論虚傳姜特立召命書
某本月初一日忽見小報姜特立召起行在某始聞之
未敢以為然也既而物色則其報已四馳矣退驚且疑
[011-5b]
以為有耶則相公得君方專豈遽至此以為無耶則以
近事念之亦未必敢也至次日乃知不然然有不可不
慮者試為相公陳之當此報之傳也某宻察之人情特
善類以為慮耳其他泛泛不問者固亦不少聞之而喜
者不知幾人然要非碌碌在下位者也相公觀此聲勢
抑嘗動心否乎某前嵗至都下相公斥逐特立無幾日
一時仕路寖清朝綱頓肅某以為或可以有為自此若
聖徳日以光明政事日以振舉人心日以向正則小人
[011-6a]
亦當屏息退聴豈敢復萌進用之心哉廟堂緣一時既
逐此人諸事每畏其激或少有過舉未免放過而不知
今日放過一件明日放過一件日往月來積習成貫遂
致無可奈何嘗以今日比之去嵗氣象有甚不侔者以
君心論則勇于退不肖似不及矣以人物論則自外來
者頗不能當去者之賢以政事論則去嵗可捄而止者
今或縦而行之不忌也其于善事譬如登山一步澀于
一步其于不善如履汚泥一步深于一步某亦知相公
[011-6b]
彌縫救正之力備極其至然要未能反非為是轉邪為
正所以聊慰人心者不過百步五十步之間耳如此浸
尋不已某盖未保其往也何也不正之于本而救之于
末自應爾也故某疑此人之必復盖不在于前日妄報
之傳矣某觀今日朝廷之無有一一人當闗萬夫不敢
前之勢故或萬一有礙理之事相公之力適不足回則
正如從高決墜不見其難豈不甚可慮乎而相公不思
所以圖之耶前日之報雖云不實然不知果何自而出
[011-7a]
殆必有為之者矣然則相公肘腋之下豈非有其人之
黨羽在乎某謂此報不當視為尋常而不問要當親質
之上前如本無此則窮所自來取其撰造者寘之于法
不特以市趨嚮于外隄防機密之地亦當如是也然後
徐思所以陳善閉邪進賢退不肖以堅定天下之大勢
不然某恐此人將有時而復此報亦有時而信殆不逺
矣區區之心不獨為相公慮盖為天下慮向者獻書光
範已嘗白發其端偶有所聞不敢隠黙惟相公幸赦其
[011-7b]

  上丞相論鐵幣事宜書
某比竊聞鐵幣之議措置漸就穩貼但昨日忽聞議者
援明道詔書欲寛挑揀此雖有故實然聴監司帥守行
之可也若出于朝廷則不可天下之勢如長江大河孰
能逆料其所決之處今日若下此令不特拂前日施行
之㫖後日恐亦難應矣要知此事朝廷知其變更之大
節目可也若有司所以推行之術一一總歸于上他日
[011-8a]
或能使朝廷負不直之名于下不可知也區區愚見如
此未必可採以嘗聞鈞誨偶思及之不敢不稟伏乞鈞

  代臨江軍乞減上供留補支用書
照得本軍所管三縣苖米總計一十二萬五千五百四
十三石有零嵗撥上供一十一萬五百四十三石六斗
四升止有一萬五千石留州支用而逃亡倚閣猶在焉
間本軍毎月合支官兵等米計二千九百餘石每嵗計
[011-8b]
三萬四千八百餘石而閏月不預此數以其所入較其
所出常欠米二萬九千餘石而又本軍每嵗止供至鎮
江建康池州交御所用水脚糜費等錢數目浩瀚鎮江
每石至五百以上建康四百以上池州三百以上且通
以一石四百為率嵗合用錢四萬四千餘貫而百姓輸
苗每石止納水脚錢二百僅得錢二餘四千餘貫尚欠
錢二萬餘貫若以米計又須得一萬五千石始得辦此
是本軍嵗必額外取米四萬四千餘石方可支吾夫輸
[011-9a]
于上者不可得而減受于下者或可得而増加耗日多
勢自宜爾某照得昨來臣僚嘗以贑袁上供米少而留
州數多臨江筠州上供米多而留州數少以為江西科
撥不均之病某嘗竊究之盖臨江筠州受受袁州支移
苗者者漕司科撥之時必是以袁之有鋪補兩郡之不
足或以兩郡皆有支移耗賸故盡撥本郡之米上供今
日筠州支移自若而臨江支移撥還袁州已十餘年矣
所以本軍獨受困匱之病不獨官私不足又致横斂于
[011-9b]
民其為害卒未有已日也某觀江西科撥上供之數以
各州所受苗分數推之贑州南安袁州取之最輕固不
敢援以為例只如隆興建昌撫州江州止是取及七分
以上吉州亦止八分以上惟筠與臨江取及九分以上
而筠州則有支移補助本軍支移今不復得矣倘得如
隆興等處體例更科留一分與本軍相添支用或可少
寛如是朝廷以有礙石部支遣難以掯留即本軍起發
之米只就池州交缷却撥他州起發米數少者赴建康
[011-10a]
鎮江則水脚之費亦可少損庶幾裁減耗賸以蘇凋羸
惠至渥也某竊惟國家無事之日政當收養民力以防
不測今兹内外暇豫而百姓以自貧悴無聊豈可不少
加念乎某假守兹郡倘竭力求濟亦可苟且嵗月以望
終更然區區之心不忍如此是以且析控陳倘蒙興念
逺方將某所陳擇其可者特與敷奏施行不勝幸甚
  上趙樞密論辭免除拜書
昨者西府之命自朝廷達之閭巷莫不交手稱慶某亦
[011-10b]
以慰平昔所仰望不勝其喜一旦有士友相勉以義勸
先生力辭此命以全祖宗二十年典故者某嘗見先生
亦畧及之及見汪察院數入文字論列某又嘗勸亟出
城以伸大臣去就之理及聞主上必欲柄用先生為移
御史乃慨然有感于中因與士友相評議先生所以合
去合就者始知今日去雖不可而留亦甚難也盖本朝
御史若以言宰執而罷則宰執亦少留者惟張芸叟論
文潞公一時臺諫皆去而公獨留人不以為是也范忠
[011-11a]
宣再相楊畏嘗論之言卒不行一日吕汲公擬畏為諫
議大夫忠宣以為不可汲公曰畏曾諫公必有嫌忠宣
曰初不知也于是三上書求去竟不得請是時畏不去
忠宣亦留然忠宣之留有不得已盖哲宗之初親政大
臣中最注意忠宣有密薦人材者輒以哲宗之宣盖欲
藉一簣障江河之力庶幾于國有補焉耳今日御史若
去先生獨留先生亦當自度今日果能有所建立以報
主上破典故黜御史而用先生之意乎抑明知不可以
[011-11b]
有為而可以順適上意姑留而姑為之已也若姑留而
姑為之則非忠宣之心矣使先生自此十事無一不中
人意人猶不以御史之言為非也萬一九中而一謬則
人必以今日不用御史之言為恨矣先生雖欲不任天
下之責其可哉主上眷屬先生之意可謂不薄上用之
人純以誠實虚文苛禮一切埽去可謂三王之舉然禮
文之間亦有不可廢者盖君臣相與之情亦因是而見
而天下之人為之起敬起慢嘗在此前日先生三請之
[011-12a]
去而不報先生固不以為虚事也上未有詔而先生俯
然就之先生固亮上心無他也然某以是一節推之未
敢必先生異日果能無言之不行也則所答上今日破
典故退御史之意將何以哉竊聞先生昨日榻前奉
祠侍讀之請亦足以為國之重士友聞之無不以為然
者願卒請之已嘗託劉次玉致此意今日聞扈駕方歸
度必不可干謁縷縷布此極其愚瞽竊幸台照
  上趙樞密論免過宫指揮書
[011-12b]
某今日忽聞昨晚降不過宫指揮甚異於前此何意也
此事主上不可以自専而直云更不施行則是過宫自
我罷之矣豈不重累聖徳萬口籍籍皆云此相公不格
陳源之命之效也責有歸矣相公身為大臣又是宗卿
若避嫌而不言誰當言之聖賢無避嫌之舉君父無可
避之嫌但顧在我誠不誠如何耳避嫌乃是占便宜之
異名非大臣所當為也相公今日若直諫忤上固是死
路若不諫而俟禍亂之作亦是死路但諫尚可回猶是
[011-13a]
死路中生路也萬一禍亂作決死不復生矣與其死于
禍亂孰若死于諫諍為分明矣人嘗云相公不受知院
之命而居知院之位為糊塗某嘗解之曰苟得此身在
廟堂為國家分明得大事則此身雖糊塗無憾焉今大
事又復不分明如此其何以塞人言哉上破祖宗之制
用相公為執政政為今日今日若更放過何以報主上
何以謝祖宗何以厭前日言者之口前軰云富貴易得
名節難保富貴一失尚或復來名節一虧終身不復不
[011-13b]
知此是不向前惜此身更待何事此時不向前惜此身
更待何時也相公事先大夫備極孝敬士大夫能傳誦
之相公能以處身反不以此處君父乎孟子曰謂其君
不能者賊其君者也願相公勉之
  上趙樞密論過宫等事書
某日昨僭越輒具手札自知必忤鈞嚴盖忠憤所激忘
其為忤也伏拜鈞翰之賜不以加譴不勝感激竊聞今
日宰執開陳上意頗悔若然不如因真㥽之動隨而開
[011-14a]
導之自來日以往或有朝殿之日更不必及他事止以
此請比聞聖體違和得之道塗者未可知但數日前在
太乙宫作醮今日又聞遣人入山皆有所祈莫若呼其
徒詰其所請事意必可知聖體何如因據此以奏自無
嫌也此事大臣皆當問不必以東西府為嫌此豈避嫌
時耶伏乞鈞照
  上丞相論駕幸玉津園宜恭請三宫書
某適聞御史臺告報初三日車駕幸玉津園臣子獲聞
[011-14b]
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自當欣欣然有喜色何敢復有
竊議但某心竊有疑于此是日以為恭請三宫耶則不
見報恭請節次若不恭請耶則車駕獨幸玉津恐于主
上奉親之議有闕也某省記夀聖帝之事高宗也皇每
嵗必恭請出郊聖父聖子鑾輿後先都入擁觀以為盛
事今年聚景之幸稍愆其期人已疑之今遽近舎聚景
而逺幸玉津不奉三宫而獨出宴遊此果何意也夏諺
曰一遊一豫為諸侯度是舉果可為度于天下乎大丞
[011-15a]
相身為宰輔相主上六年其他勲業固不敢望豈有處
主上親父子之間而乃使之暌阻如此兹不曰大丞相
之責乎是日三宫若不同出大丞相寜有顔扈從耶某
謂此旨一出大丞相自當親作一奏劇論繳回今遽下
之使人得竊議聖徳已為失職又不力諫使上終成此
失某恐大丞相自此無以辭天下之責矣某現圖論奏
恐未必得達謹先具此以稟切望大丞相委曲開陳若
得少緩數日勸勉車駕先過宫恭請然後鑾輿順動使
[011-15b]
至和感召熏為霈霖以慰中外之望不勝幸甚
  乞補外後上丞相書
某區區進退之跡仰荷大丞相特賜垂永前日推曉非
不詳盡但某熟思之某之義豈敢上比大丞相某今既
出郊自難復入且大丞所以睠睠于某不令其去者其
不過以為尚可受役耳然某既退復進稍愆于義即訾
議叢集尚復能有所為耶自此亦恐為繞指柔矣且他
人有一路之績一州之勞尚不忍棄之而况有一世之
[011-16a]
績者乎一旦使舎之而去其于國家利害輕重大小何
如哉盖此地不比其他官守一人去可使一人繼之繼
之者或不得其人又可擇一人易之教導之事易一人
即須别起一番頭緒其所起頭緒雖是猶恐有齟齬之
憂況不是乎朝廷必待知其不是而又改絃易轍則所
失已多矣士大夫教子弟可以推也士大夫得一師教
其子漸見有成尚不肯以小故棄絶之况國家乎某知
閣下亦必憂此數日開陳想重鈞念若得委曲調䕶使
[011-16b]
嘉邸不識講學之助而朝廷數年任人功夫不為徒設
可以全大丞相秉政最著之功不勝幸甚
  江陵陳請畫一事件别上丞相書
某比以到官嘗專具劄仰謝鈞造不敢喋喋懼瀆威尊
某視事兩月依託崇庇每思自竭仰副使令今有合陳
請事件已别具奏併列公狀具申尚書省外須至畫一
開申一項一本府地當邊面控阨吳蜀兵財單寡緩急
無恃今乞嵗分民兵教閲以作士氣撥還備邊錢物以
[011-17a]
實邊儲所有利害具見公狀伏望鈞慈早賜敷奏施行
某照得備邊庫錢累政皆嘗奏請未見行下雖知朝廷
亦自匱乏然邊境之備豈可不豫緣荆州去朝廷甚逺
若俟緩急陳乞必致乏興盖屯戍之地府庫枵然設有
調發廩給不致變故之生瞬息頃耳況今日朝廷應副
州郡不過㑹子度牒二種而此二種必須無事之時始
可換易設若緩急方始給降決難支用切乞鈞念一本
府為郡俸薄物貴非願仕者所樂趨故同官間最難得
[011-17b]
人某近乞辟蔣礪充本府僉判聞已特差安撫司准備
差遣易祓但祓以除國正某又欲辟修職郎路芾充填
上件闕次其人識慮深逺可與謀事已具奏聞欲望鈞
慈特與開陳從所請某精力既衰疾病間作政藉同官
相與協力伏乞鈞照右謹開具在前欲望相公開陳之
際特賜委曲若得盡從所乞不勝一路之幸干冒鈞嚴
不寒而栗
 小貼子某照得易祓一闕累政係差選人若徑自朝
[011-18a]
 廷差下亦可但恐鈞氣或有所疑某契勘得蔣礪在
 部改官年已六十不應作縣若某所辟本府判僉不
 成只得乞從朝廷差蔣礪充塡易祓窠闕亦為幸甚
  江陵上丞相乞與祠祿書
某一介蕪庸謬當閫寄自顧緜薄本不當來實以威命
所臨不敢辭避區區到此亦欲少效微力以償知遇比
故數有奏請諒蒙體察此心知非苟且避事求以免過
者也無何弱植涉秋以來不勝寒凉去年氣疾乃復發
[011-18b]
動今結作一塊流注左脇之下凡出入動息必相引注
不下不敢每下必褏竊恐自此遂為沈痼緣此間醫者
皆不習人之病而鄉里之醫又憚逺不肯來若寖不瘉
必妨職業竊見荆南地望雄重控扼吳蜀包絡江湖向
冬政是彈壓盜賊防䕶邊境之時而某以一病夫臨之
恐招輕侮或致生事某已具劄子陳乞祠祿冀得少休
尋醫問藥去此沈痼儻蒙鈞慈特賜開陳俾遂此請别
選賢師以鎮此方不勝萬幸
[011-19a]
  上丞相論淮東縱容行使鐵錢書
某輒有狂愚仰瀆鈞聴昨日忽聞行遣淮東縱容行使
私鐵錢帥臣監司公論甚愜但惜乎不少需北使出境
而後發盖淮東監司帥臣既有此行遣反顧帑中私錢
其懼當益甚或者若盡以朝廷所降錢㑹先易其帑中
所私而後及百姓則去安寜之期尚未可保也況劉漕
結怨于淮如此今兹罷免恐未易離彼更告鈞慮思所
以圖之毋使北使未出境而後有擾擾恐損國體某區
[011-19b]
區守職如此盖出造化獨念無所補報時出瞽言自知
仰瀆尊威不勝惶悚俟命之至
 
 
 
 
 
 止堂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