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01 騎省集-宋-徐鉉 (master)


[018-1a]
 徐公文集卷第十八
       東 海 徐◍◍◍鉉
   御製春雪詩序 後序
   御製雜說序 北苑侍宴詩序
   文獻太子詩集序 翰林學士江簡公集序
   蕭庻子詩序 成氏詩集序
     御製春雪詩序
 臣聞堯尚文思書有諫言之目漢崇儒學史稱好
 道之名所以澤及四海化成天下其後迂濶王道
 蕩摇淳風正始之音闕而莫續魏帝浮雲之句不
[018-1b]
 接輿詞王融曲水之篇無聞聖作将興古義允属
 昌期我皇帝陛下常武功成右文業廣明踰日月
 不以聖智自居思掞雲天不以才能格物其或南
 薫有懌東作無憂民思秋稼之娱物茂冬蒸之禮
 㤙覃在鎬調振横汾天籟發音疇非聳聼乾文垂
 象寕隔仰瞻信可以暢列聖之謨猷變生人之耳
 目者也於是歲躔作噩序首青陽玄鳥司啓之明
 晨白獸稱觴之節日有唐中興之一紀皇上御暦
 之七年地平天成時和歲稔衢樽之味普洽玄風
 擊壌之聲散為和氣同雲竟野朔雪飛空急勢随
[018-2a]
 風影亂東郊之仗凝華接曙光浮元㑹之筵星蹕
 既移雲罍乃啓太弟以龍樓之盛入奉垂旒齊王
 以鳳沼之崇来叅變几雲軒結轍華履齊趨唯陳
 韶濩之音無取魚龍之戯喜油油之既洽顧奕奕
 之方呈筆落天波言成帝典七言四韻宣示羣臣
 乃命太弟太傅建勲翰林學士給事中朱鞏常夢
 錫翰林學士中書舎人殷崇義㳺簡言吏部尚書
 毗陵郡公景運工部尚書上饒郡公景遜左常侍
 勤政殿學士張義方諫議大夫勤政殿學士潘處
 常魏岑駕部貟外郎知制誥喬舜主客貟外郎知
[018-2b]
制誥徐鉉膳部貟外郎知制誥張緯光禄卿臨汝
郡公景遼鴻臚卿文安郡公景遊太府少卿陳留
郡公景道左衛将軍樂安郡公弘茂駕部郎中李
瞻等或賡元首之歌或和陽春之曲如葵心之傾
日馭似蟄户之向當門二十一篇咸從奏御皆所
以羙豐年之兆申萬物之情非徒載笑載言一吟
一詠而已昔者白雲之唱七萃驅馳黄竹之詩萬
人凍餒王猷且塞後嗣何觀孰若偃仰大庭優游
六藝初筵有秩而六宫不移夜漏未央而百官巳
事被之樂府授以史官煥乎文章無得而稱也有
[018-3a]
 詔爲序以紀歲月御批云宿來健否酒醒詩畢可/有餘力何妨一爲之序以紀歲
月呵/呵天慈過聼猥屬㣲臣徐樂上書徒慙暮入其/日
内宴臣鉉/迨夜方赴安國作序幸冠首篇狂簡僅成兢憂㒺
 措謹上
     後序
 昔者漢宫故事著成王負扆之圖魯殿宏規紀黄
 帝垂衣之象用能昭文服物雖十世而可知如玉
 如金更百王而不易况乎天統建寅之首皇猷累
 洽之晨上瑞方呈宸游載穆拱北極而衆星咸在
 祝南山而萬夀無踰明皇花蕚之樓風流不冺徳
[018-3b]
 祖中和之節雅頌常垂實奕世之耿光為中朝之
 盛觀固當騰之竹帛飾以丹青襲六藝以同明與
 天文而共麗皇太弟重離普照博望凝思敦古道
 以致君法前經而作事命千秋而指畫召立本以
 趨馳粲然後素之功焯爾彰施之象煦如就日肅
 不違顔萬國式瞻若奉衣裳之㑹羣臣仰止似聞
 輿馬之音盛徳形容於斯大備者也𥘉外朝既罷
 内宴方陳赴召者上自副君逮于戚里銅壺已晏
 聖藻爰飛或逡廵而載歌或蹈詠而不作既而有
 詔出示羣官臣建勲義方鉉等聞命在前援簡先
[018-4a]
就因承中㫖入奉斯筵而兩省衆篇翌日咸集故
奉和者二十一首而侍宴者十有四人前序闕遺
被令重述謹上
    御製雜説序
臣聞軒后之神也畏愛止乎三百唐堯之聖也倦
勤及乎耄期文王之明夷也爻象周於六虚宣父
之感麟也褒貶流於百代乃知功利之及物者與
形器而有限道徳之垂憲者将造化而常新是故
體仁者必懇懇於立言務逺者必勤勤於弘道然
則封㤗山告成功七十二家正禮樂刪詩書一人
[018-4b]
而已大矣哉立教之難也有唐基命長發祥符舊
物重甄斯文不墜皇上髙明博厚濬哲文思既承
累聖之資仍就甘盤之學鴻才綺縟理絶名言黙
識泉深事符影響自祗&KR0574眷命欽若重熈廣大孝
以厚時風勵惟精而勤庻政宥萬方而罪已體百
姓以為心俗富刑清時安歲稔其或萬機暇豫禁
籞宴居接對侍臣宵分乃罷討論墳典昧旦而興
口無擇言手不釋卷嘗從容謂近臣曰卿軰從公
之暇莫若為學爲文爲學為文莫若討論六籍游
先王之道義不成不失為古儒也今之為學所宗
[018-5a]
 者小説所尚者刀筆故發言奮藻則在古人之下
 風以是故也其髙識逺量又如此焉昔魏武帝有
 言老而勤學而所著止於兵書吴大帝亦云學問
 自益而無聞述作風化之㫖彼其恧歟屬者國歩
 中艱兵鋒始戢惜民力而屈已畏天命而側身静
 慮凝神和光戢耀而或深惟遂古遐考萬殊懼時
 運之難并鑑謨猷之可久於是屬思天人之際游
 心今古之間觸緒研幾因文見意縦横毫翰炳耀
 縑緗以為百王之季六樂道䘮移風易俗之用蕩
 而無止慆心堙耳之聲流而不反故演樂記焉堯
[018-5b]
 舜既往魏晉已還授受非公爭奪萌起故論享國
 延促焉三正不修法弊無救甘心於季世之偽絶
 意於還淳之理故論古今淳薄焉戦國之後右武
 戯儒以狙詐爲智能以經藝爲迂濶此風不革世
 雖未巳故論儒術焉父子恭愛之情君臣去就之
 分則褒申生明荀彧俾死生大義皎然明白推是
 而往丨無弗臻皆天地之深心聖賢之宻意禮樂
 之極致教化之本㴟六籍之㣲辭羣疑之互見莫
 不近如指掌煥若發䝉萬物之動不能逃其形百
 王之變不能異其趣洋洋乎大人之謨訓也夫天
[018-6a]
 工不能獨運元后不能獨理故有道無時孟子所
 以咨嗟有君無臣鄭公所以歎恨庻乎斯民有幸
 大道将行舉而錯之域中則三五之功何逺乎爾
 臣又聞将順致羙鋪陳耿光布堯言於萬邦稱漢
 徳於殊俗蓋詞臣之職也若乃嚮明而理負扆而
 朝慶賞威刑豫游言動則有太史氏存焉又若雅
 頌文賦凡三十卷鴻筆麗藻玉振金相則有中書
 舎人集賢殿學士徐鍇所撰御集序詳矣今立言
 之作未即宣行理冠皇墳謙稱雜說臣鉉以宻侍
 禁掖首獲觀瞻有詔冠篇勒成三卷而三卷之中
[018-6b]
 文義既廣又分上下焉凡一百篇要道備矣将五
 千而並乆與二曜以同明昭示孫謨永光冊府謹上
     北苑侍宴詩序
 臣聞道物情而順時令者帝王之能事感恵澤而
 發頌聲者臣子之自然况乎上國春歸華林雨霽
 宸游載穆聖藻先飛雷動風行君唱臣和故可告
 於太史播在薫絃帝典皇墳莫不由斯者巳歲躔
 巳巳月属仲春主上御龍舟游北苑新王舊相至
 於近臣並儼華纓同叅曲宴丨時也風晴景㳤
 物茂人和望蔣嶠之嶔崟祝為聖夀汎潮溝之清
[018-7a]
淺流作天波絲篁與擊壌齊聲醆&KR1356與君㤙共辭
乃命即席分題賦詩睿思雲飄天詞綺縟文明所
感蹈詠皆同既擊鉢以争先亦分題而較勝長景
未暮百篇已成自揚大雅之風豈在遒人之職奉
詔作序冠于首篇授以集書蔵之金匱謹上
    文獻太子詩集序
鼓天下之動者在乎風通天下之情者存乎言形
於風可以言者其惟詩乎粤若書契肈生雅頌乃
作逹朝廷邦國之際其用不窮更治亂興替之時
其流不竭六義浸逺百代可知若夫王公大人居
[018-7b]
 尊履正其行道也無迹其成務也不宰所以可則
 可象有功有親非夫詠言何以觀徳周文陳王業
 之什召穆糾宗族之篇聖人輯之皇猷備矣子桓
 振建安之藻昭明揔衆作之英禮有古今理無用
 捨夫機神肈於天性感發由于自然𬒳之管絃故
 音韻不可不和形於蹈厲故章句不可不節取譬
 小而其指大故禽魚草木無所遺連類近而及物
 逺故容貌俯仰無所隠怨刺可戒賛羙不誣斯實
 仁者之愛人智士之博物王室光啓人文化成上
 去刪詩綿二千祀其用益廣其制益精絶其流冗
[018-8a]
結以周密王言帝典炳蔚于縑緗詞人才子充溢
于圗牒若乃簡練調暢則髙視前古神氣淳薄則
存乎其人亦何必以苦調為髙竒以背俗為雅正
者也殿下挺生知之哲有累聖之資道冠三才學
兼百氏虞庠齒胄騰聲于就傅之年侯社錫圭底
績于為邦之際隨城封壌人歌召伯之棠浙右控
臨時賴京師之潤戎機鞅掌曽不勞神閑館娱游
未嘗釋卷深逺莫闚其際喜愠不見於容唯奮藻
而摛華則縁情而致意至鍾山樓月登臨牽望闕
之懐北固江春眺聴極朝宗之思賞物華而頌王
[018-8b]
 澤覽穡事而勸農功樂清夜而宴嘉賔感邊塵而
 閔行役沈吟命筆顧眄成章理必造于玄微詞必
 関于教化或寓言而取適終持正于攸歸著于簡
 編凡若干首及玉符来覲玄圃歸尊臨飛閣之華
 池即洊雷之講肄斯文間作盛徳日新蓋曠代之
 宗英實一時之師匠以鉉幸塵賛論嘗典絲綸謂
 可言詩因令視草聴鈞天之奏徒欲動心酌滄海
 之波唯知滿腹敬抽短翰式繼頌聲謹序
     翰林學士江簡公集序
 士君子蔵器于身應物如響成天下之務者存乎
[018-9a]
事業通萬物之情者在乎文辭然則日月不知人
亡政息瞻之則渺然在羲軒之上蹈之則肅然若
旦暮之間自非遺文餘教則作者之道或幾乎息
矣嗟夫天地長久英靈超忽鄴中才子與樂事以
俱淪江左名臣及玄譚而共盡清流可揖勝氣猶
生閲蠧簡以凄凉撫絶韋而慷慨斯文未丧何代
無人濟陽江公鍾川嶽之粹靈禮角犀之竒相芳
蘭十歩本自天資建木千尋非求外奨弱齡聞道
夙歲知名竹箭稱美于東南来充王府天馬擅竒
于西北入奉乗黄于時聖暦中興賢才間出公從
[018-9b]
容冠葢之際頡頏臺閣之閭文髙學深職優理勝
虚襟接物簡易多通正色當官直方無優定祖宗
之大號功𥙷神明端風憲之直䋲氣懾姦宄身可
屈而名不辱用即行而捨即蔵故叢棘三年雅懐
自若承明再入時望彌髙人無間然道亦光矣嗚
呼運逢上聖年在中身人之云亡空嗟殄瘁死而
可作誰與同歸詩所謂胡不萬年傳有云古之遺
愛者也昔㐮陽孟浩然年五十有二疾發背而亡
公豈其後身歟何符合之若此惟公以進士擢第
以詞賦馳名事藩邸叅管記之司登朝籍專掌綸
[018-10a]
 之任奏議表啓時然後言詩筆歌頌和者彌寡絶
 文埸而逺騖横學海以孤飛綜南北之清規盡古
 今之變體優游兩制不亦宜乎然而初無簡編文
 乃亡逸嗣子翹門生王克貞等或捜諸經笥或傳
 于人口或焚藁之外或削材之餘彚聚群分凡得
 十卷授之執友以命冠篇鉉族近情親官聮迹密
 毎西垣景晏北第風清忘形罇爼之間淂意筌蹄
 之表西江東海俱為賦鵩之鄊北門右掖並對受
 釐之問嗟乎相如既往空存封禅之書季子云來
 但有心期之劔寢門流慟已隔生平都門長送遽
[018-10b]
成今昔追託言于夙契申永悼於斯文援毫悲吒
存諸梗㮣云耳
    蕭庶子詩序
人之所以靈者情也情之所以通者言也其或情
之深思之逺鬱積乎中不可以言盡者則發為詩
詩之貴於時久矣雖復觀風之政闕遒人之職廢
文質異體正變殊塗然而精誠中感靡由於外奨
英華挺發必自于天成以此觀其人察其俗思過
半矣此夫澤宫選士入國知教其㝡親切者也是
以君子尚之蕭陵蕭君江左之英詩菀之精其為
[018-11a]
人也樂易其處世也静黙忘形衡泌之下苦節戎
馬之間其道日新其名益震諸侯虗左五府交辟
今晉王殿下樹藩作相樂善愛才幕府𥘉𨳩君實
首冠由典檢書至儀曹郎出入兩宫官無虗授優
游多士交必正人毎良辰羙景登髙送逺適莫不
存於心府勢利不及於笑談含毫授簡唱予和汝
其性淡故略滛靡之態其思深故多清苦之詞大
雅之士何以過此鉉與君為友幾将二紀其間聚
散窮逹罕或寕居淡成之懐終始若一静言投分
想見古人丁已歲撫王髙譲承華出分陜服君以
[018-11b]
官省舊徳復踐𥘉筵撰行之夕俾予視草鉉也不
佞無足揚君之羙徒欲申别恨叙交情故作斯文
冠于篇首云爾
    成氏詩集序
詩之㫖逺矣詩之用大矣先王所以通政教察風
俗故有采詩之官陳詩之職物情上逹王澤下流
及斯道之不行也猶足以吟詠情性黼藻其身非
苟而已矣若夫嘉言麗句音韻天成非徒積學所
能盖有神助者也羅君章謝康樂江文通丘希範
皆有影響發於夢寐今上谷成君亦有之不然者
[018-12a]
何其朝捨鷹犬夕味風雅雖世儒積年之勤曽不
能及其門者邠逮余之知已盈數百篇矣覩其詩
如所聞接其人如其詩既賞其能又貴其異故為
冠篇之作以示好事者云戊戌歲正月日序
徐公文集卷第十八
[018-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