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搜神記卷十三 晉 干寳 撰
泰山之東有澧泉其形如井本體是石也欲取飲者皆
洗心志跪而挹之則泉出如飛多少足用若或汚漫
則泉止焉蓋神明之嘗志者也
二華之山本一山也當河河水過之而曲行河神巨靈
以手擘開其上以足蹈離其下中分為兩以利河流
今觀手迹於華嶽上指掌之形具在腳跡在首陽山
[013-1b]
下至今猶存故張衡作西京賦所稱巨靈贔屭髙掌
逺蹠以流河曲是也
漢武徙南岳之祭於廬江灊縣霍山之上無水廟有四
鑊可受四十斛至祭時水輙自滿用之足了事畢即
空塵土樹葉莫之汚也積五十嵗嵗作四祭後但作
三祭一鑊自敗
樊東之口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燒山即至大雨今往往
有驗
[013-2a]
空乘之地今名為孔寳在魯南山之穴外有雙石如桓
楹起立髙數丈魯人絃歌祭祀穴中無水每當祭時
灑掃以告輙有清泉自石間出足以周事既已泉亦
止其驗至今存焉
湘穴中有黒土嵗大旱人則共壅水以塞此穴穴淹則
大雨立至
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張儀築成都城屢頽忽有大龜浮
於江至東子城東南隅而斃儀以問巫巫曰依龜築
[013-2b]
之便就故名龜化城
由拳縣秦時長水縣也始皇時童謡曰城門有血城當
䧟沒為湖有嫗聞之朝朝往窺門將欲縳之嫗言其
故後門將以犬血塗門嫗見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欲
沒縣主簿令幹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魚幹曰明府亦
作魚遂淪為湖
秦時築城於武周塞内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焉有
馬馳走周旋反復父老異之因依馬跡以築城城乃
[013-3a]
不崩遂名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
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
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
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後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來
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
人云經云天地大刼將盡則刼燒此刼燒之餘也乃
知朔言有㫖
臨汜縣有廖氏世老夀後移居子孫輙殘折他人居其
[013-3b]
故宅復累世夀乃知是宅所為不知何故疑井水赤
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數十斛丹汁入井是以
飲水而得夀
江東名餘腹者昔呉王闔閭江行食膾有餘因棄中流
悉化為魚今魚中有名吳王膾餘者長數寸大者如
筯猶有膾形
蟛蠏也嘗通夣於人自稱長卿今臨海人多以長卿
呼之
[013-4a]
南方有蟲名一名
蠋又名青蚨形似蟬而稍大
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葉大如𧖟子取其子母即
飛來不以逺近雖潛取其子母必知處以母血塗錢
八十一文以子血塗錢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
錢或先用子錢皆復飛歸輪轉無已故淮南子術以
之還錢名曰青蚨
土蜂名曰蜾臝今世謂細腰之𩔖其為物雄而無
雌不交不産常取桑蟲或阜螽子育之則皆化成巳
[013-4b]
子亦或謂之螟蛉詩曰螟蛉有子果臝負之是也
木蠧生蟲羽化為蝶
蝟多刺故不使超踰楊栁
崑侖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絶以弱水之
深又環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鳥獸草木皆生育滋長
於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則其
鳥獸之毛也漢世西域舊獻此布中間乆絶至魏初
時人疑其無有文帝以為火性酷裂無含生之氣著
[013-5a]
之典論明其不然之事絶智者之聼及明帝立詔三
公曰先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刋石於廟門之
外及太學與石經並以永示來世至是西域使人獻
火浣布袈裟於是刋滅此論而天下笑之
夫金之性一也以五月丙午日中鑄為陽燧以十一月
壬子夜半鑄為隂燧言丙午日鑄為陽燧可取火/壬子夜鑄為隂燧可取水也
漢靈帝時陳留蔡邕以數上書陳奏忤上㫖意又内寵
惡之慮不免乃亡命江海逺迹吳㑹至吴吴人有燒
[013-5b]
桐以㸑者邕聞火烈聲曰此良材也因請之削以為
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因名焦尾琴
蔡邕嘗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也取以為
笛發聲遼亮一云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㑹稽髙遷
亭見屋東間第十六竹椽可為笛取用果有異聲
搜神記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