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海録碎事卷十八 宋 葉廷珪 撰
文學部上
經門
韋編鐵㰅
北堂書抄孔子晚喜易韋編三絶鐵㰅三折
跌宕
江文通賦脱畧公卿跌宕文史注放逸也坡詩云圖書
[018-1b]
跌宕悲身老
紬書
司馬遷為太史令紬書史記石室金匱之書注紬謂綴
集之音胄
語典詣
房景先作五經疑問百餘篇其語典詣
中五經
劉向校中五經秘書注言中者以别於外也
[018-2a]
三五六經
三五六經載籍之傳三皇五帝也相如封禪文/
襲六為七
猶兼正列其義祓篩厥文作春秋一藝將襲舊六為七
攄之無窮六六經也封禪文/
舊三為一
宜命賢哲作帝典一篇舊三為一襲以示來人摛之罔
極揚雄劇秦美新論/
[018-2b]
綠字經
檢經求綠字慿酒借紅顔李徳裕詩/
脫簡間編
經或脫簡傳或間編注間差也劉子駿書/
八象
結繩闡化八象成文八象八卦也潘安仁詩/
五典
五典為笙簧三墳為珠玉抱朴子/
[018-3a]
葳㽔
既景煥於圖書方葳㽔於史牒
史門
竹素傳
不羡山河賞惟希竹素傳王胄詩/
丹册
俱啓丹册並圖青史任彦升表/
史匠
[018-3b]
能雕琢文書者謂之史匠王子年拾遺記/
瓠史
梁有僧南渡賫一胡蘆有漢書班固真本宣城太守蕭
琛得之謂之瓠史
墨丘瀆
孫樵為史書曰墨丘瀆博物志/
美隨日落
李彪乞脩史表云東觀中圮册勲有闕美隨日落善因
[018-4a]
月稀故曰一日不書百事荒蕪
一日不書見上/
筆削
有司請定法削則削筆則筆救時務也注削謂有所刪
去以刀削簡牘也筆謂有所增益以筆就而書也漢志/
著脚唐史
栁彦謨舉進士精通國書時人推重謂之著脚唐史
齎藁
[018-4b]
張説檢校并州長史脩國史勑齎藁即軍中論撰
乗車
檮杌乗車擅一家之稱乗車晉記事之書也
古史考
譙周作古史考二十五篇以紏司馬遷之謬談
儒學門
樸儒
鳴玉豈樸儒慿軾皆俊民樂府/
[018-5a]
寒鄉士
僕本寒鄉士出身䝉漢恩鮑明逺詩/
耳學
沈慶之曰衆人不如下官耳學
才筆士
晉中興書云於時才筆之士孫綽為之冠
老學
師曠對晉平公云少而學者如日之陽長而學者如日
[018-5b]
之央老而學者如秉燭之光說苑/
書樓
唐李該聚書至萬卷手不釋卷世號李書樓
白面書生
沈慶之諫宋文帝北侵曰為國譬如為家耕當問奴織
當問婢今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濟
雞跖
吕氏春秋曰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
[018-6a]
而後足
棄觚
西京雜記傅介子嘗棄觚而歎曰大丈夫當立功異域
何能坐事散儒
儒林丈人
髙貴鄉公嘗與司馬望王沉裴秀鍾㑹講宴東堂名秀
為儒林丈人沉為文籍先生望㑹亦有名號時獨望在
外特給追鋒東堂每有集㑹奔馳而至魏志/
[018-6b]
文籍先生見上/
經神學海
鄭康成為經神何休為學海拾遺記/
白士
羊祜與弟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洛歸故里為容棺
之墟以白士而受重位何能不以盛滿受責乎
宿士
宜求宿士有志業者南史/
[018-7a]
勸學從事
諸葛亮為益州牧命譙周為勸學從事後徙曲學從事
蜀志/
經學為家
孔臧集序云臧仲尼之後遷御史大夫辭曰臣代以經
學為家乞為太常專修家業漢武遂用之
藍之染素
魏魚豢曰學之資於人也猶藍之染於素乎
[018-7b]
道徳平林
御六藝之珍駕游道徳之平林思𤣥賦/
典籍罟
結典籍以為罟驅儒墨而為禽思𤣥賦/
操觚
操觚木也古人用之以為筆文賦/
散帙
散帙開書帙也杜詩云散帙壁魚乾
[018-8a]
章句之徒
章句之徒坐而守之亦無所患觧嘲/
家稷契
家家自以為稷契人人自以為臯夔解嘲/
術藝塲
婆娑術藝之塲休息篇章之囿賓戯/
耆儒碩老
耆儒碩老抱其書而逺遯禮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談言
[018-8b]
秦時也劇秦美新/
通方士
小物按逺圖寧知通方士李白詩/
青溪學
南史齊劉瓛字子珪學徒不敢指斥呼為青溪學
忍饑面
秦韜玉公子行云却笑儒生把書卷學得顔囘忍饑面
仁經義緯
[018-9a]
敦穆於闈庭言以仁義為經緯王仲宣碑/
博學門
是正
來敏精於倉雅訓詁好是正文字
麟角
北史文苑傳云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三餘
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隂雨者月之餘任彦升䇿/
[018-9b]
集螢映雪
集螢映雪車𦙍孫康任彦升表/
編蒲緝柳
温舒少貧牧羊澤中截蒲寫書孫敬貧居太學編柳簡
以為經任彦升表注/
忍饑誦經
我幾年來忍饑誦經豈不知屠沽兒有酒食耶
半袁豹
[018-10a]
謝靈運嘗云若殷仲文讀書半袁豹則文才不減班固
言其見書少也
理窟
張慿勃窣為理窟
縑蒲
搜研鈆素招摭縑蒲繁休伯牋/
五總龜
説苑云龜千歲能與人言似取此意然此事本出顔真
[018-10b]
卿所撰殷踐猷墓碑云顔元孫韋述賀知章陸象先與
踐猷凡五人相聚故云五總龜此史氏已失於略也
傭作借書
匡衡好學邑有富民家多書與之傭作而不取直曰願
借主人書讀耳遂博覽羣書
賈長頭見時號雜名門/
五經無雙
五經無雙許叔重後漢許慎
[018-11a]
五經縱横
五經縱横周宣光後漢周舉
五經紛綸
五經紛綸井大春後漢井丹也
五經後興
五經後興魯叔睦後漢魯丕也
五經笥
梁任昉字彦昇
[018-11b]
五經庫
隋房暉逺
九經庫
唐谷那律
經史笥
梁許𢡟
石經
北齊陸義
[018-12a]
人物志
唐書李守素通姓氏號肉譜任天䇿府倉曹叅軍或謂
虞世南倉曹此名豈雅目耶世南曰今以倉曹為人物
志可乎
肉譜見上/
賣餅家
魏書司𨽻鍾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謂左氏為太官公
羊為賣餅家
[018-12b]
易聖
唐衛大經䆳於易人謂之易聖又耳目記云唐昭宗時
有董賀者精卜筮人謂之易聖
注記柱壁
任耒學無常師河洛祕奥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
壁及園林樹木慕學者來趨冩之時謂任氏為經苑
經苑見上/
書癡
[018-13a]
唐書竇威諸兄詆為書癡
書厨
陸澄南齊人欲撰宋書不成讀易三年不解意義王儉
戯云書厨
幕府書厨
十國紀年朱遵度避耶律徳光之召挈妻孥携書雜商
賈奔楚王待之甚薄杜門却掃諸學士每為文章先問
古今首末於遵度時人號為幕府書厨
[018-13b]
書窟
孟景翌字輔明嗜學行輙載書隨所坐之處不過容膝
四面卷軸盈滿時人謂之書窟
書庫
公孫景茂隋時人
書簏
晉左丞傅廸廣讀書而不解其義唐李徳淹貫古今不
能屬辭皆號書簏
[018-14a]
宿讀
後魏闞駰二史羣言經目則誦時人謂之宿讀
宿儒
五代後蜀劉暠王昭圖年徳俱長時號宿儒
不如寫書
張叅為國子司業手寫九經每言讀書不如寫書
書倉
書倉已耗墨守不堅叚成式書/
[018-14b]
書嵓䇿塜
貫穿䇿塜窮綜書嵓段成式書/
牖中窺日
支道林言北人㸔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
日注學廣則難周而識闇學寡則易覈而智明
天閣寳秘
何憲博渉該通羣籍畢覽天閣寳秘人間散逸無遺漏
焉
[018-15a]
柳篋子
柳璨遷左拾遺時以其博奥目為柳篋子
肘後楚辭
李賀贈陳商詩云楞伽堆案前楚辭繫肘後
杜武庫
杜預人號為武庫言無所不有
渉獵
賈山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生渉如渉水獵如獵獸言
[018-15b]
歴覽之不精專
學鏡千古
學鏡千古智周萬殊李白文/
漢聖
劉臻精於兩漢書時人稱為漢聖
佃漁六學
佃漁六學網羅百氏
胷耕掌録
[018-16a]
胷耕無補掌録徒勤注古人云胷耕舌耕而趨進又無
紙以掌記事
枕經籍書
枕經籍書紆體衡門班孟堅賓戲/
勤學門惰附/
書淫
劉峻好學時謂之書淫
百遍
[018-16b]
敏摠五行勤逾百遍叚成式書/
勤逾抱犬
勤逾抱犬博擬食雞余知古書/
燃松節
顧歡少貧夕則燃松節讀書或燃糠自照
燃糠見上/
學三冬
方朔自言年十三學三冬文史足用注貧子冬日乃得
[018-17a]
學
横經籍書
横經籍書制作不倦李白文/
鈔書不輟
柳公綽自舉進士至方面嘗鈔書不輟九經三史一鈔
南北史再鈔
中宵鐘
南史丘仲孚少好學讀書嘗以中宵鐘鳴為限
[018-17b]
黄嬭
黄嬭言書卷怡神如嬭媪有人讀書把卷即睡梁人因
呼書卷為黄嬭
行尸走肉
後漢任耒每言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拾遺記/
類俳倡
枚臯不通經術談笑類俳倡
文章門
[018-18a]
質㒠
楚辭云何文肆而質㒠下介切俠也
一囊錢
後漢趙壹詩云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
髙藻
蔚彼髙藻如玉如蘭注藻文也
嘉藻
謝宣逺答詩云輕率酬嘉藻長揖媿吾生
[018-18b]
庶子春華
陸厥詩春華與秋實庶子及家臣邢顒為平原侯植家
丞防閑以禮與植不合庶子劉楨有才華而植重之人
問之以為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家丞亦家臣
也
經竒
劉楨卓犖之人而文最有氣所得頗經竒
筆如椽
[018-19a]
王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覺而語人曰此當有大手
筆俄而孝武帝崩哀册謚議皆珣所草
文章林府
文賦游文章之林府
漱芳潤
文賦漱六藝之芳潤
沈辭浮藻
沈辭弗悦浮藻聫翩
[018-19b]
思風言泉
思風發於胷臆言泉流於唇齒文賦/
游睢渙
過髙唐者效王豹之謳游睢渙者學藻繢之綵
宫體
徐摛為晉安王綱侍讀屬文好為新變春坊盡效之宫
體之號自兹而起矣
蕙樓
[018-20a]
齊王融啓摛藻蕙樓暢藝蘭苑
白地文
風神已負青雲噐藝業兼携白地文
風流座
紅牋色奪風流座白紵辭傾翰墨塲耿緯詩/
硯焚筆閣
構思而君苖硯焚酒翰而元常筆閣四六集/
世諴玉軸
[018-20b]
世諴玉軸子雲鈆槧四六集/
不枯之岸
處無價之場率然占玉立不枯之岸粗爾論珠序人文
章而云四六集/
賣賦取金
賣賦取金著書求米四六集/
我軰語
孫興公示天台賦范榮期每至佳句輙云應是我軰語
[018-21a]
深而蕪
孫興公云潘文淺而淨陸文深而蕪
無裁製
孫興公道曹輔佐才如白地明光錦裁為負販袴非無
文采酷無裁製
遺後出
或問顧長康君筝賦何如嵇康琴賦顧曰不賞者作後
出相遺深識者亦以髙竒見賞
[018-21b]
季緒詆訶
季緒詆訶子建潤色四六集/
丹碑翠碣
丹碑翠碣四六集/
劔閣之銘
劔閣之銘刀州之夢
紙墨為貴
謝莊作殷淑妃哀䇿文宋文帝卧覽讀處坐流涕曰不
[018-22a]
謂當今復見此才都下傳寫紙筆為之貴
倚待
荆州信云倚待謝脁執筆便成文無加㸃倚待如立俟
也
㨗偈
㨗偈飛箱答新詩倚杖論
根柢
潘安仁文章瑰瑋友人謂潘詞林繁茂根柢衍宻不然
[018-22b]
何妙秀美發如斯
後軰推
髙鳳詞華後軰傾推杜詩云詞華傾後軰
驢鳴狗吠
朝野僉載梁庾信初至北方文士多輕之將枯樹賦示
之自後無敢言時温子昇作韓陵山寺碑信讀而寫其
本曰唯有韓陵一片石可共語薛道衡盧思道少解把
筆自餘驢鳴狗吠聒耳而已
[018-23a]
蘭摧玉折
毛伯成負才氣嘗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蕭敷艾榮見上/
洪筆
陸士龍軰以洪筆為耝耒紙札為良田𤣥墨為稼穡義
理為繒帛以謙虚為席薦張義讓為帷幙行仁義為室
宇修道徳為廣宅
賣文
[018-23b]
丁隠君歌前度相逢正賣文一錢不直虚云云今來利
作採山斧可以抛身麛鹿羣
錦繡堆
唐謝延皓詩賦著名與徐寅不相上下時號錦繡堆本/傳
文章宿老
李嶠前與王勃楊盈川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晚諸
人没而為文章宿老
文章司命
[018-24a]
李白上韓荆州書曰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司命
文陣雄帥
文陣雄帥蘇廷碩
文場元帥
文場元帥張九齡
海内文宗
陳子昻為感遇詩三十八章王適曰是必海内文宗
章句小儒
[018-24b]
夏侯建師事從父勝勝非之曰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
大道
五版
世說桓温領三州二刺一國於時五處皆來五版入賀
温在㕔事版至則答文辭燦然不相雜揉
文思奥府
山林臯壤實文思奥府屈平所以洞風騷之情抑亦江
山之助
[018-25a]
筆之妙
吳沈友善屬文有口辨兼好武事時咸言其筆之妙舌
之妙力之妙
天才絶
唐人以李白為天才絶白樂天人才絶李賀鬼才絶
中和氣
張說嘗言舍人許景先之文雖無峻峰激流然屬辭豐
美得中和之氣
[018-25b]
三多
學者當取三多㸔讀多持論多著述多三多之中持論
尤難為文須辭相稱不然同乎按檢無足取小說/
文章風尚
元和之後文章則學竒於韓愈學澁於樊宗師歌行則
學放於張籍詩則學矯激於孟郊學淺於白居易學淫
靡於元微之俱號元和體大抵天寳之風尚黨大厯之
風尚浮貞元之風尚蕩元和之風尚恠皆因而倡之國/
[018-26a]
史補/
心織
盛事云王勃能文請者遺之金帛盈積人謂勃心織而
衣筆耕而食翰林志/
㸃鬼部
王楊盧駱有文名人議其疵曰楊好用古人名謂之㸃
鬼部駱好用數對謂之算博士諸集拾遺/
夢墨見夢寐門/
[018-26b]
澁體
唐徐彦伯為文多變易以鳳閣為鷗閣以龍門為虬户
以金谷為銑溪以玉山為瓊岳芻狗為卉犬以竹馬為
篠驂以月兎為隂魄以風牛為猋犢後進效之謂之澁
體也朝野僉載/
吳家文字
吳融為韋昭度作文章不如意曰此自是吳家文字非
是老夫改之乃惬意談藪/
[018-27a]
夢腸反胃
揚雄作賦有夢腸之談曹植為文有反胃之論言勞神
也抱朴子/
翰動如飛
李巨川文思敏速翰動如飛
玉上塵
王子華祭陸龜䝉文曰觸即碎潭下月拭不滅玉上塵
摭言/
[018-27b]
下水船
裴延裕文思敏㨗號下水船姚泊號上水船摭言/
四六
四六之作起自徐庾
永明體
沈約謝脁王融等文皆用宫商分平上去入四聲時謂
之永明體
大文
[018-28a]
薛收渉歴經史有才思雖不為大文所有詩詠大致清
逺
骫骳
枚臯為賦善於東方朔其賦有詆娸東方朔又自詆娸
其文骫骳曲隨其事皆得其意娸音欺醜也詆毁也骫
古委字骳音被猶言屈曲也
詆娸見上/
文章爾雅
[018-28b]
文章爾雅注爾雅近正也儒林傳/
於辭令
音間/
屈平明於治亂於辭令
炳天章
裴生覽千古龍鸞炳天章李白詩/
建安骨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謝朓樓别校書叔
雲李白詩/
[018-29a]
筆海
鼇弄筆海虎攫辭場李白詩/
錦繡心肝
從弟令問嘗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錦繡耶不然何開
口成文揮翰霧散
警䇿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䇿文賦/
終詩卒曲
[018-29b]
終詩卒曲尚餘音兮文賦/
定五字
司馬景王令中書令作表再至不可意松竭思不能改
正鍾㑹視其草為定五字松大悦服
十賚文
秦少游遊仙詞云上清欲問因何至請㸔先生十賚文
仙家十賚猶人間九錫也
筆不停毫
[018-30a]
許善心獻神雀頌髙祖曰善心文不加㸃筆不停毫
文軌
杜正藏著文章體式時號為文軌
謂為古人
李徳裕凡製文章動行於世或有不知者謂為古人焉
鄙言累句
宋世祖好為文章自謂物莫能及鮑昭悟其㫖為文多
鄙言累句時人謂昭才盡實不然也
[018-30b]
對鶡辭
是以對鶡而辭作暑賦彌日而不獻見西施之容歸而
憎其貌者也楊徳祖牋/
鸞龍之文
摛藻下筆鸞龍之文奮矣吳季重牋/
議彈其文
僕嘗好人議彈其文有不善應時改定大旦反
蕪音累氣
[018-31a]
雖清辭麗曲間發乎篇而蕪音累氣固亦多矣
文體三變
自漢至魏文體三變
嗣響
張平子絶唱髙蹤乆無嗣響
形似之言
相如工為形似之言二班長於情理之説
縟㫖星稠
[018-31b]
縟㫖星稠繁文綺合
體裁明宻
靈運之興㑹標舉延年之體裁明宻已上俱沈休文論/
尖新
世上文章士誰為第一人老生誇隠拙時軰毁尖新李/
徳裕詩/
下筆不休
班固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
[018-32a]
能自休魏文帝典論/
經國大業
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同上/
發言可詠
發言可詠下筆成篇曹子建書/
言皆破的
鄭畋遷中書舍人咸通十年王師討徐方禁庭書詔旁
午畋灑翰泉涌動無滯思言皆破的同僚閣筆推之
[018-32b]
託曲假論
邯鄲託曲於李竒士季假論於嗣宗出江文通離别序/
著撰門
三朝記
蜀志秦宓曰孔子三見哀公言成七卷事盖有不可嘿
嘿也劉向七略曰孔子三見哀公作三朝記七篇今在
大戴禮
油素
[018-33a]
人蓄油素家懐鈆筆注油素絹也鈆筆粉筆也范雲請
為竟陵郡王子良立碑言人人欲著其徳美也
鬼議神緘
叚成式續雜俎序云怪非鬼議博異神緘
藏拙
魏收録其文集遺徐陵令傳江左徐悉沉於江云吾為
魏公藏拙
字挾風霜
[018-33b]
淮南王著鴻烈解自云字中皆挾風霜
閣筆
王粲才既髙朝廷奏議皆閣筆不敢措手
屈宋作衙官
唐杜審言嘗曰吾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書迹合
得王羲之北面
酒家南董見酒門/
鬼董狐
[018-34a]
晉干寳撰搜神記示劉琰琰曰卿可謂鬼之董狐本傳/
蠟以覆車
沈約謝儼傳曰范曄所撰十志一皆託儼搜撰垂畢遇
曄敗悉蠟以覆車一代以為恨
石堪共語
庾信自南朝至北方性愛温子昇所作韓山寺碑或問
信北方何如曰惟韓山寺一片石堪共語餘若驢鳴狗
吠耳
[018-34b]
文心雕龍
劉勰撰文心雕龍論古今文體未為時所重沈約大賞
之陳於几案於是競相傳寫
一官為集
梁王筠撰其文章一官為一集
側篇
江摠好為側篇
新意
[018-35a]
徐陵為文多變舊體有新意
六作家見碑銘門/
看屋梁
蕭恭曰歴觀時人多不好歡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
豈如臨清風對明月肆意酣歌也
囚山賦
柳子厚作東坡寄王晉卿願公終不忘在莒樂時更賦
囚山篇
[018-35b]
七蠲
後漢崔琦有七蠲如七啓七發也
便壊已書
陳夀著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夏侯湛著魏書見夀所
作便壊已書而罷
不妄染
崔宏世善書自非朝廷文誥四方書檄初不妄染故世
無遺文
[018-36a]
悟蒙章
陸暐擬急就篇為悟蒙章
離騷傳
淮南王安入朝獻所作内篇上愛秘之使為離騷傳旦
受詔日食時上注傳謂解說之若毛詩傳也本傳/
為文疾
枚臯為文疾受詔輙成故所賦者多司馬相如善為文
而遲故所作少而善於臯本傳/
[018-36b]
八百首
唐人說李邕前後撰碑八百首
空齋蹋壁
薛道衡每構文必隠坐空齋蹋壁而卧聞戸外有人便
怒其沉思如此
放言遣辭
放言遣辭良多變矣文賦/
浮天淵
[018-37a]
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
頓挫 彬蔚 朗暢
箴頓挫而清壯頌優游以彬蔚論精㣲以朗暢
燥吻 濡翰
始躑躅於燥吻終離流於濡翰
理扶質 文垂條
理扶質以立榦文垂條而結繁
遺韻
[018-37b]
收百代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已上俱文賦/
朝華夕秀
謝朝華於已披啓夕秀於未振陸士衡/
在世不録
昔梁昭明太子集文選以何水部在世不録
蜜蜂兼采
繪事以衆色成文蜜蜂以兼采為味裴松之三國志表/
偏絃
[018-38a]
譬偏絃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文賦/
思軋軋
思軋軋而若抽文賦/
率爾成
阮籍屬文初不苦思率爾便作成八十餘篇
良書
限聞見墨子獻書惠王王受而讀之曰良書也
㸃翰
[018-38b]
㸃翰詠新賞開扆瑩所疑翰筆也選詩/
死後出
司馬遷報任安書死後其書稍出
垂空文
垂空文以自見
三鼎贊
陳思王有皇帝三鼎贊
𤣥尚白
[018-39a]
人有嘲雄以𤣥尚白解嘲/
懐鈆筆
曹褒為漢書夜則沉思寢則懐鈆筆
朝章國紀
朝章國紀曲彛備物奏議符䇿文辭表記素意所不蓄
前古所未行皆取定俄頃神無滯用稱王儉如此
崇讓論
劉實著崇讓論
[018-39b]
錢神論
魯褒作錢神論
牀上牀
理重事複猶屋下架屋牀上施牀劉子𤣥史通/
圗籍門
沛王通論
後漢沛王輔作五經論時號沛王通論
醉鄉日月
[018-40a]
皇甫嵩撰專記飲酒事
焚金篆
秦焚金篆周亡玉鏡羣言爭亂諸子相騰梁湘東王請
立學表
玉䇿金繩
後漢書云神經怪牒玉䇿金繩闗扄於明靈之府封縢
於瑶壇之上言隂陽推步之書也
秘書四部
[018-40b]
晉武帝分秘書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書郎中四人各
掌其一
碧牙籖
徐鳴蒼玉珮盡校碧牙籖荆公詩/
補履書
李徳川舉進士不第唐則天就拜右拾遺不受著補履
書十卷皆雄軻之㫖時號補履先生
通𤣥經
[018-41a]
王長文字徳叡郾人也徴辟不就著書四卷以擬易名
曰通𤣥時方之揚雄
漢書刋繁
于仲文撰漢書刋繁三十卷
種樹書
李斯上書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天下有藏詩書
百家語者皆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
之書
[018-41b]
秋芸
緗縹兩行字芸蟄虫蠹秋李賀詩/
風流罪過
北齊郎基性清儉在官惟頗令人寫書潘子義遺之書
曰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酉陽
梁湘東王書酉陽之逸典荆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
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學因留之
[018-42a]
不語先生
牛羊日歴以白居易六帖為不語先生出談助
防邊龜鑑
姚仲孫集前世禦戎料敵之䇿名曰防邊龜鑑
郊祀總儀
郊祀總儀吕公綽集
禮閣新編
王子融集本朝禮為禮閣新編五十卷
[018-42b]
三聖政範
孫甫進三聖政範十三事大畧以祖宗故事校今日之
治有所不逮則論述以為諷諫
弋法
蒲苴子弋法四篇
劔道
劔道三十八篇
日晷書
[018-43a]
日晷書三十四卷厯書也
天厯
天歴大厯十八卷
易旗
任良易旗七十一卷
堪輿金匱
五行家書也許慎云堪天道輿地道也
龜書
[018-43b]
南龜書皆卜筮之書也
嚏耳鳴
嚏耳鳴雜占十六卷
昭明子
昭明子釣種生魚鼈八卷
請雨
請雨止雨二十六卷
稗官
[018-44a]
小說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小說家者流盖出於稗官
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稗與稊稗同義
先秦舊書
先秦舊書猶言秦先謂未焚書之前
韓詩外傳
韓詩外傳韓嬰推詩人之意而作外傳數萬言
曲臺記
魯閭丘后倉說禮數萬言號曰后氏曲臺記注曲臺殿
[018-44b]
名
野老篇
藝文志野老十七篇教民耕種書
蔡葵篇
蔡葵篇農書也有一篇
汜勝之書
汜勝書十八篇亦云九榖書汜音凡/
七略
[018-45a]
劉歆總羣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
畧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注輯與集
同謂諸書之摠要略者刪去浮冗取其㫖要也
魯故
魯故二十五篇注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改故
訓傳為詁字失真耳
韓故
又有韓故齊氏故毛詩故訓等篇
[018-45b]
雅琴篇
雅琴趙氏七篇雅琴師氏八篇龍氏九十九篇
左氏微
左氏微二篇釋其微指也又有鐸氏微張氏微虞氏微
漢著記
漢著記注若今之起居注也
靈臺秘苑
靈臺秘苑周武帝詔庾季才撰一百二十卷
[018-46a]
笑苑
詞林集太子勇令魏澹撰
中興書
羊繪為中興書事不倫序髙祖詔魏澹别成魏史
靈異記
煬帝勑許善心與崔祖濬撰靈異記十卷
旌異記
侯曰著旌異記十五卷
[018-46b]
坐忘論
司馬子微隠居天台之赤城自號赤城居士著坐忘論
八篇
蘭臺作燼
蘭臺作燼竹殿成灰言書籍散亡
雋永
蒯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亦自序其說凡八十一首號
曰雋永注雋肥肉也字兖反永長也言其所論甘美而
[018-47a]
義深長也
山栖志
劉孝標遊東陽宫紫岩山為山栖志其文甚美
翰林志
翰林志蘇易簡獻詔藏史館
演連珠
演連珠陸機作五十首興於漢章之世班固賈逵等為
之
[018-47b]
物祖
劉懋字仲華撰諸器物造作之始十五卷名曰物祖
收書門
書倉
曹曾積石為倉以藏書名曹氏書倉拾遺記/
四部書
薛稷知集庫馬懐素知經庫沈佺期知史庫武平一知
子庫通云四部書
[018-48a]
墨莊
劉式死其妻聚書千餘卷指示諸子曰此汝父嘗謂此
為墨莊今貽汝軰為學植之具胡先生作傳云
善書
河間獻王徳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本金
帛賜以招之
三本書
柳氏序訓云余家昇平里西堂藏書經史子集皆有三
[018-48b]
本一本紙墨籖束元華麗者鎮庫一本次者長將隨行
披覽又一本次者後生子孫為業
紺琉璃
隋帝藏書上品紅琉璃軸中紺琉璃軸下漆軸
三十乗
張華徙居載書三十乗秘監摯虞撰定官書皆資華本
以取正
數車
[018-49a]
唐李襲譽罷揚州書數車
借書門
借書可嗤
杜預書告兒古詩有書借人為可嗤借書送還亦可嗤
商芸小說/
輯裭刋正
陸龜蒙借人書篇帙舛壊必為輯裭刋正
祈借
[018-49b]
南史劉峻人有異書必徃祈借
講解門
倚席不講
後漢安帝薄於藝文博士倚席不講學舍頽敝鞠為園
蔬牧兒芻豎致於薪刈順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黌宇
儒林先生
常爽不事王侯獨守閑靜講肄經典二十餘年時號儒
林先生
[018-50a]
業終
講尚書業終賜執經親授者各有差三國志/
作守門童
辰州有人射猪逐入石室見老翁問射猪對以猪傷禾
翁即呼一童子責之曰何不謹門令猪入射者問何人
童子曰此河上翁帝使為諸仙講易我即王弼愛子易
未通罰守門耳
師授門
[018-50b]
尤著弟子
尤著弟子髙業門人余知古書/
宿舂重蠒
不俟宿舂無難重蠒同上/
禮樂皆東
鄭𤣥學於馬融業成辭歸融有禮樂皆東之歎
就為列肆
漢武帝時太學生徒動至數萬郡國黌舍悉皆充滿其
[018-51a]
學於山澤者或就而為列肆焉儒林傳序/
十經
周續之詣范甯受業數年通五經五緯號曰十經
人師
魏帝詔崔誕曰經師易求人師難得
藍謝青
北史李謐字永和事孔璠數年之後璠還就謐請業同
門生為之語曰青成藍藍謝青師何常在明經
[018-51b]
在三之節
在三之節謂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桓温表/
横經拜手
後漢董春字紀陽學者常數百人每升堂鳴鼓三通横
經拜手請問者百人
易始師
儒林傳丁寛易家之始師
一字師
[018-52a]
鄭谷改齊已梅詩昨夜數枝開改為一枝齊遽起拜時
以為一字之師
舌耕
賈逵來學者不逺萬里廣有贈獻積粟盈倉或云賈逵
非力耕所得乃誦經不倦舌耕也
鄉射門
罰豐
射禮置罰豐於西階下音訓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
[018-52b]
以為罰爵之名圗其人形於下
五物
鄉大夫獻賢能之書于王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詢衆
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周禮/
訛謬門
相府蓮
于司空以樂曲有想夫憐其名不雅將易之客曰南朝
相府因瑞蓮製曲號相府蓮語轉訛之如此國史補/
[018-53a]
下馬陵
董仲舒墓門人過必下馬以故號下馬陵而語訛為蝦
蟇陵國史補/
鐵勒
鐵勒本勑勒言訛也唐書/
[018-53b]
海録碎事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