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賔退録卷一 宋 趙與峕 撰
王建以宫詞著名然好事者多以他人之詩雜之今世
所傳百篇不皆建作也余觀詩不多所知者如新鷹
初放兔初肥白日君王在内稀薄暮千門臨欲鎖紅
粧飛騎向前歸黄金捍撥紫檀槽絃索初張調更高
盡理昨來新上曲内官簾外送櫻桃張籍宫詞二首
也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
[001-1b]
先㫁斜倚熏籠坐到明白樂天後宫詞也閒吹玉殿
昭華管醉折梨園縹蔕花十年一夢歸人世絳縷猶
封繫臂紗杜牧之出宫人詩也紅燭秋光冷畵屏輕
羅小扇撲流螢瑤階夜月凉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之秋夕詩也寳仗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暫徘
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来王昌齡長信
秋詞也日晩長秋簾外報望陵歌舞在明朝添爐欲
爇熏衣麝憶得分時不忍燒日映西陵松栢枝下臺
[001-2a]
相顧一相悲朝來樂府歌新曲唱著君王自作詞劉
夢得魏宫詞二首也或全録或改一二字而已王平
甫謂館中校花蘂夫人宫詞止三十二首夫人親筆
又别有六十六篇者乃近世好事者旋加搜索續之
語意與前詩相類者極少誠為亂真世又有王岐公
宫詞百篇蓋亦依託者
洪文敏容齋隨筆論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謂禹未嘗躬
稼因稷而稱之余按書禹曰暨稷奏庶艱食則嘗躬
[001-2b]
稼矣洪偶未之思也
詩眼云晏叔原見蒲傳正云先公平日小詞雖多未嘗
作婦人語也傳正云緑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抛人容
易去豈非婦人語乎晏曰公謂年少為何語傳正曰
豈不謂其所歡乎晏曰因公之言遂曉樂天詩兩句
蓋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来所歡去傳正笑而悟
余按全篇云緑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樓
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
[001-3a]
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
處蓋真謂所歡者與樂天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
來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
紹興三十二年五月甲子降㫖建儲宰相陳康伯析簡
禮部侍郎吕廣問宻議典禮時上正祀黄帝廣問為
初獻官周必大以御史監祭廣問語必大皇太子改
名從火從華必大謂與唐昭宗曄字同音可乎廣問
亟告康伯取㫖别擬定乃用今諱
[001-3b]
紹興癸丑岳武穆提兵平䖍吉羣盜道出新淦題詩青
泥市蕭寺壁間云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
讎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户侯淳熈間林令
梓/欲摹刻于石會罷去不果今寺廢壁亡矣其孫類
家集惜未有告之者
蘭亭石刻惟定武者得其真蓋唐太宗以真蹟刻之學
士院朱梁徙置汴都石晉亡耶律徳光輦而歸徳光
道死與輜重俱棄之中山之殺狐林慶厯中為土人
[001-4a]
李學究所得韓魏公索之急李瘞諸地中而别刻以
獻李死其子乃出之宋景文公始買寘公帑榮芑云/宋景文
帥定日有學究李姓者藏此石死于妓家樂營將何/水清得之以獻宋留之公庫姚令升云有遊子攜此
石走四方最後死于中山營妓家伶人孟水清取以/獻周承勛希稷云唐太宗既得蘭亭序真蹟使趙模
等摹搨以十本賜方鎮惟定武用玉石刻之文宗朝/舒元輿作牡丹賦刻之碑隂世號定武本蔡絛云定
武本乃江左所傳晉會稽石也錢氏歸版圖之後定/武有富民好事者厚以金帛從會稽取之而藏於家
後户絶貲没縣官人始見之/因置諸定帥之便坐壁間熈寧間薛師正向/為帥
其子紹彭又刻别本留公帑攜古刻歸長安王厚之/順伯云
[001-4b]
紹彭竊歸洛陽周希稷云薛帥求之不得其猶子紹/彭聞公厨有石用以鎮肉取視之乃刻牡丹賦於碑
隂者遂别刻石易以歸長安袁説友起巖云薛師正/至定惡摹打有聲自刋别本留譙樓下以應求者其
子紹彭又私摹刻易殺狐林本以歸蔡絛云熈寧中/孫次公侍郎帥定有㫖取其石納禁中則又刻石而
還之壁後薛向來定遂取以歸世/但謂石歸薛氏然不知雅非古矣大觀中榮芑王厚/之王明清
周承勛皆/曰宣和詔取寘宣和殿王明清云向次子嗣昌獻/于天子徽宗命龕置睿思
東閤之壁明清之父銍則云置之艮嶽瑪瑙亭蔡絛/云大觀初祐陵方尚文博雅詔索孫次公所納石刻
則無有或謂此石已殉裕/陵乃更取薛氏石入御府靖康之變金襲以紅毯輦
歸榮芑云宋定國嘗從使金云石今在中京王明清/云靖康之亂凢尚方珍異之物悉為金人輦歸獨
[001-5a]
此石彼所不識遂棄不取建炎初髙宗駐蹕廣陵宗/澤居守東都見之遣騎疾馳進行在所未逾月金復
南冦大駕幸浙失於倉猝之際紹興中/向子固帥維揚密㫖令搜訪竟不獲今東南諸刻
無能彷彿者天台桑澤卿世昌/編蘭亭博議一書甚
詳與旹參會衆說芟繁撮要記其本末如此所取何
子楚薳/之辭居多諸説之異同者則附著其下雖未
能定其孰是孰非然薛師正長安人王順伯謂其攜
以歸洛宗忠簡守汴日夕從事戰守且其天姿剛正
王仲言謂其為人主搜羅玩物於艱難之時皆不敢
[001-5b]
謂然開元五年置朔方節度自是始有方鎭周希稷
所云乃是全不知有史策若謂太宗分賜諸郡猶可
也夫以一石刻之微而言人人殊莫能定於一然後
知考古之難也
林靈素初名靈噩字嵗昌家世寒微慕逺游至蜀從趙
昇道人數載趙卒得其書祕藏之由是善妖術輔以
五雷法往来宿亳淮泗間乞食諸寺政和三年至京
師寓東太一宫徽宗夢赴東華帝君召游神霄宫覺
[001-6a]
而異之敇道録徐知常訪神霄事迹知常素不曉告
假或告曰道堂有温州林道士累言神霄亦作神霄
詩題壁間知常得之大驚以聞召見上問有何術對
曰臣上知天宫中識人間下知地府上視靈噩風貌
如舊識賜名靈素號金門羽客通真達靈𤣥妙先生
賜金牌無時入内五年築通真宫以居之時宫禁多
怪命靈素治之埋鐵簡長九尺於地其怪遂絶因建
寳籙宫太一西宫建仁濟亭施符水開神霄寳籙壇
[001-6b]
詔天下天寧觀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宫無觀者以寺
充仍設長生大帝君青華大帝君像上自稱教主道
君皇帝皆靈素所建也靈素被㫖修道書改正諸家
醮儀校讎丹經靈篇刪修注解每遇初七日升座座
下皆宰執百官三衙親王中貴士俗觀者如堵講説
三洞道經京師士民始知奉道矣靈素為幻不一上
每以聰明神仙呼之御筆賜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
侍宸立兩府班上思明達后欲見之靈素復為葉靜
[001-7a]
能致太真之術上尤異之謂靈素曰朕昔到青華帝
君處獲言改除魔髠何謂也靈素遂縱言佛教害道
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刹改為宫觀釋迦改為
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改徳士皆留
髮頂冠執簡有㫖依奏皇太子上殿爭之令胡僧一
立藏十二人并五臺僧二人道堅等與靈素鬭法僧
不勝情願戴冠執簡太子乞贖僧罪有㫖胡僧放道
堅係中國人送開封府刺面決配於開寳寺前令衆
[001-7b]
明年京師大旱命靈素祈雨未應蔡京奏其妄上宻
召靈素曰朕諸事一聴卿且與祈三日大雨以塞大
臣之謗靈素請急召建昌軍南豐道士王文卿乃神
霄甲子之神兼雨部與之同告上帝文卿既至執簡
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喜賜文卿亦充凝神殿侍宸靈
素眷益隆忽京城傳吕洞賔訪靈素遂捻土燒香氣
直至禁中遣人探問香氣自通真宫來上亟乗小車
到宫見壁間有詩云捻土焚香事有因世間冝假不
[001-8a]
宜真太平無事張天覺四海閒遊吕洞賔京城印行
遶街呌賣太子亦買數本進上大駭推賞錢千緡開
封府捕之有太學齋僕王青告首是福州士人黄待
聘令青賣送大理寺勘招待聘兄弟及外族為僧行
不喜改道故云有㫖斬馬行街靈素知蔡京鄉人所
為上表乞歸本貫詔不允通真有一室靈素入靜之
所常封鎖雖駕來亦不入京遣人廉得有黄羅大帳
金龍朱紅倚桌金龍香爐京具奏請上親往臣當從
[001-8b]
駕上幸通真宫引京至開鎖同入無一物粉壁明窓
而已京惶恐待罪宣和元年三月京師大水臨城上
令中貴同靈素登城治水敇之水勢不退囘奏臣非
不能治水一者事乃天道二者水自太子而得但令
太子拜之可信也遂遣太子登城賜御香設四拜水
退四丈是夜水退盡京城之民皆仰太子聖徳靈素
遂上表乞骸不允秋九月全臺上言靈素妄改改字/疑恐
是議/字遷都妖惑聖聰改除釋教毁謗大臣靈素即時
[001-9a]
攜衣被行出宫十一月與宫祠温州居住二年靈素
一日攜所上表見太守閭丘顎乞與繳進及與州官
親黨訣别而卒生前自卜墳于城南山戒其隨行弟
子皇城使張如晦可掘穴深五尺見龜蛇便下棺既
掘不見龜蛇而深不可視葬焉靖康初遣使監温州
伐墓不知所蹤但見亂石縱横强進多死遂已此耿
延禧所作靈素傳也靈素本末世不知其全故著之
不敢增易一字今温州天慶宫有題銜云大中大夫
[001-9b]
沖和殿侍宸金門羽客通真達靈𤣥妙先生在京神
霄玉清萬壽宫管轄提舉通真宫林靈素
世有十榦化五行真氣之説莫究其理洪文敏載鄭景
實㮚/之語謂取嵗首月建之榦所生如甲己丙作首
丙屬火火生上則甲巳化土它倣此頗通余記昔年
一術士云遇龍則化龍辰也甲巳得戊辰戊屬土故
化土乙庚得庚辰庚屬金故化金丙辛以降皆然其
實一也
[001-10a]
祖宗時諸郡皆有都㕔至宣和三年懐安軍奏今尚書
省公相㕔改作都㕔内外都㕔並行禁止欲將本軍
都㕔以僉㕔為名從之且命諸路依此此僉㕔得名
之始也然今帥府有僉㕔又有都㕔莫知所始矣
會稽虞少崔仲琳/送林懿成季仲/詩云男兒何苦敝羣
書學到根原物物無曾子當年多一唯顏淵終日只
如愚水流萬折心無競月落千山影自孤執手沙頭
休話别與君元不隔江湖閲庚溪詩話喜而録之
[001-10b]
俗間有擊鼓射字之技莫知所始蓋全用切韻之法該
以兩詩詩皆七言一篇六句四十二字以代三十六
字母而全用五支至十二齊韻取其聲相近便於誦
習一篇七句四十九字以該平聲五十七韻而無側
聲如一字字母在第三句第四字則鼔節先三後四
叶韻亦如之又以一二三四為平上去入之别亦有
不擊鼓而揮扇之類其實一也詩曰西希低之機詩
資非卑妻欺癡梯歸披皮肥其辭移題攜持齊時依
[001-11a]
眉微離為兒儀伊鋤尼醯雞箆溪批毗迷此字母也
羅家𤓰藍斜凌倫思戈交勞皆來論留連王郎龍南
闗盧甘林巒雷聊鄰亷櫳羸婁參辰闌楞根彎離驢
寒間懐横榮鞋庚光顔此叶韻也又有以詩數十句
該果實之名為酒席之戲者與此略同然不設切韻
頗為簡易至於賣卜者但欲知十榦十二枝則尤不
難然多只一擊鼓便能知年月日時八字蓋未擊之
先踟蹰顧盼舉動語黙皆是物也
[001-11b]
三司副使曰簉通判曰倅禮有副車倅車左傳孟僖子
使泉丘人女助薳氏之簉簉倅皆副貳之稱然他官
雖副貳不通用不知其由今三司廢已乆簉之名人
無知者獨倅之名猶然樓宣獻序向侍郎子諲/集云
擢之户簉近時文字中所見者此耳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
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謂禮必以忠信為質也余謂
學者始以持敬為本而窮理盡性以終之亦繪事後
[001-12a]
素之意
吾不試故藝余妄意謂夫子天縱之聖藝皆不學而能
非若常人嘗試而為之故其多能皆本於自然而非
有意於多能也古今諸家皆無此説余亦未敢自以
為是
穆天子傳書八駿之名一曰赤驥二曰盜驪三曰白義
四曰踰輪五曰山子六曰渠黄七曰華騮八曰緑耳
王子年拾遺記載穆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絶地二名
[001-12b]
翻羽三名奔霄四名超影五名踰輝六名超光七名
騰霧八名挾翼二説不同
神仙赤松子見於書傳多矣惟淮南子稱赤誦子
嘉眉多士之鄉凢一成之聚必相與合力建夫子廟春
秋釋奠士子私講禮焉名之曰鄉校亦有養士者謂
之山學眉州四縣凡十有三所嘉定府五縣凡十有
八所他郡惟遂寧四所普州二所餘未之聞
劉卞功字子民濱州安定人弱不好弄六嵗誤觸甕碎
[001-13a]
家人更譙之神色自若曰俟釘校者來當全之復譙
其妄曰人破尚可修矧甕耶語未絶釘校者至相與
料理頃之如新自是築環堵於家之後圃不語不出
者三十餘年或食或不食徽宗聞其名數敇郡縣津
致間馳近侍召之對曰吾有嚴願不出此門上知不
可奪賜號高尚先生王子常侍郎衣/其外兄也嘗問
以修行之術書云非道亦非律又非虚空禪獨守一
畝宅惟耕己心田又云以手捫胷欲心清淨以手上
[001-13b]
下欲氣升降又云常人以嗜欲殺身以貨財殺子孫
以政事殺民以學術殺天下後世吾無是四者豈不
快哉靖康之變不知所終
周宣王中興之賢君也然考之於詩曰箴曰規曰誨曰
刺不一而足第序詩者不能直書其事故後世儒者
無敢訾議余觀國語所載如不藉千畝拒虢文公之
諫而致姜戎之敗捨括立戲激魯人之變而致諸侯
之不睦及喪師之後復為料民之舉雖仲山甫之言
[001-14a]
且不用焉文武成康之治豈如是哉周之東遷烏得
盡委其責於幽平二王乎其所由來者漸矣史記但
書不藉千畝料民太原二事之目不若國語之詳也
容齋隨筆謂近世所傳雲仙散録開元天寳遺事老杜
事實皆淺妄絶可笑而頗能疑誤後生然但辨遺事
中數事餘二書無説老杜事實世不多見葛常之韻
語陽秋云老杜詩云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
揚州按遜傳無揚州事而遜集亦無揚州梅花詩但
[001-14b]
有早梅詩云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
映雪凝寒開枝横却月觀花繞凌風臺應知早飄落
故逐上春來杜公前詩乃逢早梅而作故用何遜事
又意却月凌風皆揚州臺觀名爾近時有妄人假東
坡名作老杜事實一編無一事有據至謂遜作揚州
法曹廨舎有梅一株吟詠其下豈不誤學者以上皆
葛語若雲仙散録則余家有之凡三百六十事而援
引書百餘種每一書皆録一事周而復始如是者三
[001-15a]
其間次序參差者數條而已編集文籍豈能整齊如
此可以一笑序稱天祐元年金城馮䞇取九世典籍
撮其膏髓别為一書庶兵火煨燼之後來者不至束
手今百書遂無存者則䞇可謂前知矣崇文總目成
書時距天祐未甚乆隋唐以前書籍存者極多䞇家
之書無一著録雖有金鑾密記之類一二種而所編
三事本書反無之又其造語盡倣世説若集諸家之
言豈應一律始實容齋之説後閱館本遜集葛所引
[001-15b]
梅詩尚脱第四聮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胡忠簡之貶李似之侍郎彌遜/書十事以贈一曰有天
命有君命不擇地而安之二曰唯君子困而不失其
所亨三曰名節之士猶未及道更宜進步四曰境界
違順當以初心對治五曰子厚居栁築愚溪東坡居
惠築鶴觀若將終身焉六曰無我方能作為大事七
曰天將任之必大有摧抑八曰建立功名非知道者
不能九曰太剛恐易折須養以渾厚十曰學必明心
[001-16a]
記問辨説皆餘事
古樂府木蘭詞文字竒古然其間有云歸來見天子天
子坐明堂策勲十二轉賜物百千强可汗問所欲木
蘭不願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按木蘭詐
作男子代父征行逮歸家易服火伴方知其為女當
其見天子之時尚稱男子而曰送兒歸故鄉何哉兒
者婦人之稱也
熙寧青苗法行計息推賞否則廢黜官吏畏罪希進所
[001-16b]
散唯恐不多知祥符縣季敦頥視前政獨貸三之一
宰相怒甚遂通判廣信軍敦頥字子修棣州陽信人
蘇文定公奏疏所言即此人也
太宗嘗謂宰相曰流俗有言人生如病瘧於大寒大暑
中過嵗寒暑迭變不覺漸成衰老茍不競為善事虚
度流年良可惜也李文簡書之長編而宗門武庫載
五祖亦有此語又唐摭言載趙牧對酒詩亦有人生
如瘧在須臾何乃自苦八尺軀之句
[001-17a]
中書侍郎舊稱中書今轉為中書舍人之稱近歲有以
六部侍郎兼中書舍人者遂直呼中書侍郎尤非是
官制前左右丞六部待郎通謂之丞郎今有稱郎官
寺監丞為丞郎者矣皆失之不考也若稱中書舍人
為中書則容齋已辨之矣
前代東宫官於皇太子皆稱臣隋開皇中嘗更其制至
唐而復真廟為皇太子始辭之
臨漢石經與今文不同者殊多東觀餘論略記之如書
[001-17b]
女毋翕侮成人今作女毋侮老成人保后胥高今作
保后胥戚女永勸憂今作汝誕勸憂女有近則在乃
心今近作戕女比猶念以相從今作汝分猷各翕中
今作各設中爾惠朕曷祇動萬民以遷今作爾謂朕
曷震動天既付命今付作孚曰陳其五行今作汩陳
嚴恭寅畏天命自亮以民祇懼今亮作度以作治懐
保小人惠于矜寡今人作民于作鮮母兄曰今作無
皇曰則兄自敬徳今兄作皇旦以前人之微言今作
[001-18a]
受人之徽言是㒺顯哉厥世今哉作在文王之鮮光
今作耿光通殷就大命今作達殷集大命論語意與
之與今意作抑孝于惟孝今于作乎朝聞道夕死可
也今也作矣是魯孔丘與曰是知津矣今作是魯孔
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耰不輟子路以告子憮然
今作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置其杖而耘
今置作植其斯以乎今作其斯而已矣譬諸宫牆今
諸作之賈諸賈之哉今賈作沽恨不見其全也
[001-18b]
顧命一人冕執鋭陸氏釋文銳以税反今禮部韻尹字
下有鈗字注云侍臣所執書一人冕執鈗古文尚書
亦作鈗不知承誤作銳自何時始也
晁伯宇載之/昭靈夫人祠詩安用生兒作劉季暮年無
骨葬昭靈陸務觀游/黄州詩君看赤壁終陳迹生子
何須似仲謀
自唐以紀年改梁州曰興元府本朝紹興隆興慶元諸
府皆循用故事縣名亦多有之獨嘉州以慶元初陞
[001-19a]
嘉定府越十三年方改元嘉定與諸府不同
韓文公記夢詩百二十刻須臾間方氏舉正載董彦逺
云世間只百刻百二十刻以星紀言也朱文公考異
云星紀之說未詳其㫖但漢哀帝嘗用夏賀良説刻
漏以百二十為度矣余謂董説固妄夏賀良之説行
之不兩月而改且衰世不典之事韓公必不引用按
古之漏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至梁
武帝天監六年始以晝夜百刻布之十二辰每時得
[001-19b]
八刻仍有餘分故今世厯家百刻舉成數爾實九十
六刻也每時餘分别為初初正初刻一日合二十有
四每刻居六分刻之一總而計之為四刻始合百刻
之數刻雖有大小其名則百有二十韓詩恐只取此
正不須求之逺也
熈寧間賜岐王顥嘉王頵玉帶各一二王固辭不聼請
加佩金魚以别嫌詔并以玉魚賜之王仲言明清/揮
麈録謂玉帶為朝儀始此其後嘗賜王安石安石力
[001-20a]
辭不從不得已受詔次日即釋去至徽宗朝以賜蔡
京京請佩金魚以自别於諸王從之自是何執中鄭
居中王黼蔡攸童貫皆受賜余按唐永徽二年勑開
府儀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職事四品五品並給隨身
魚上元初勅文武官三品以上服金玉帶開元中敇
珠玉錦繡既令禁㫁準式三品以上飾以玉四品以
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者宜於腰帶及馬鐙酒
杓餘悉禁㫁董晉傳謂五品而上金玉帶所以盡飾
[001-20b]
以奉上史傳載賜玉帶及臣下私以玉帶相贈遺者
班班可考韓文公詩亦云不知官髙卑玉帶懸金魚
則知唐已然矣五代漢隱帝嘗以賞郭威之功既又
召楊邠輩數人悉賜之然不足稽也楊文公談苑載
國朝賜帶之制謂駙馬都尉初選尚賜白玉帶親王
皇族皆許通服雕玉白玉等帶則不始於岐嘉二王
審矣玉魚安重榮亦嘗自為之
或問陸文安公何不注釋諸經以垂世陸曰六經乃注
[001-21a]
我者也
州縣治率南向然南面二字人臣不得用也惟山谷送
徐隠父宰餘干詩云地方百里身南面豈别有所本
歟恨讀書不多不能詳也
章貢志謂漢高帝六年命灌嬰略定江南令天下城縣
邑始置雩都縣按高紀六年冬十月但書令天下郡
邑城而已餘皆無所見雩都置縣地理志不書嵗月
考紀及傳灌嬰蹤跡未嘗到江南鑿空著書可付一
[001-21b]
笑洪駒父豫章職方乗亦謂灌嬰在漢初定江南故
祀以為城隍神今江西郡縣城隍多指為灌嬰其實
非也友人蕭子壽大年/考功臣侯表始知其為陳嬰
蓋嬰自定東陽為將屬楚項梁為楚柱國四嵗項羽
死屬漢定豫章浙江封堂邑侯都漸顏師古謂漸水
名在丹陽黝縣南蠻中嬰既定諸地而都之地理志
注黝音伊字本作黟其音同始知定江南者為陳嬰
流俗所傳不為全無所據但誤其姓耳
[001-22a]
[001-22b]
賔退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