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i0033 范村梅譜-宋-范成大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范村梅譜


  宋 范成大 撰


  梅天下尤物無問智賢愚不肖莫敢有異議學圃之士
必先種梅且不厭多他花有無多少皆不繋重輕余於
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數百本比年又於舍南買王氏僦
舍七十楹盡拆除之治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與梅
吳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今始盡得之隨所得為之譜
[000-1b]
以遺好事者


  江梅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謂之野梅
凡山間水濱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
有韻香最清實小而硬


  早梅花勝直脚梅吳中春晩二月始爛漫獨此品於冬
至前已開故得早名錢塘湖上亦有一種尤開早余嘗
重陽日親折之有横枝對菊開之句行都賣花者爭先
為竒冬初所未開枝寘浴室中薫蒸令拆强名早梅終
[000-2a]
瑣碎無香余頃守桂林立春梅已過元夕則見青子皆
非風土之正杜子美詩云梅蘃臈前破梅花年後多惟
冬春之交正是花時耳


  官城梅吳下圃人以直脚梅擇他本花肥實美者接之
花遂敷腴實亦佳可入煎造唐人所稱官梅止謂在官
府園圃中非此官城梅也


  消梅花與江梅官城梅相似其實圓小鬆脆多液無滓
多液則不耐日乾故不入煎造亦不宜熟惟堪青噉比
[000-2b]
梨亦有一種輕鬆者名消梨與此同意


  古梅㑹稽最多四明吳興亦間有之其枝樛曲萬狀蒼
蘚鱗皴封滿花身又有苔鬚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
緑絲飄飄可玩初謂古木乆歴風日致然詳考㑹稽所
産雖小株亦有苔痕蓋别是一種非必古木余嘗從㑹
稽移植十本一年後花雖盛發苔皆剥落殆盡其自湖
之武康所得者即不變移風土不相宜㑹稽隔一江湖
蘇接壤故土宜或異同也凡古梅多苔者封固花葉之
[000-3a]
眼惟鏬隙間始能發花花雖稀而氣之所鍾豐腴妙絶
苔剥落者則花發仍多與常梅同去成都二十里有卧
梅偃蹇十餘丈相傳唐物也謂之梅龍好事者載酒遊
之清江酒家有大梅如數間屋傍枝四垂周遭可羅坐
數十人任子嚴運使買得作凌風閻臨之因遂進築大
圃謂之盤園余生平所見梅之竒古者惟此兩處為冠
隨筆記之附古梅後


  重葉梅花頭甚豐葉重數層盛開如小白蓮梅中之竒
[000-3b]
品花房獨出而結實多雙尤為瑰異極梅之變化工無
餘巧矣近年方見之蜀海棠有重葉者名蓮花海棠為
天下第一可與此梅作對


  緑萼梅凡梅花紂蒂皆綘紫色惟此純緑枝梗亦青特
為清髙好事者比之九疑僊人萼緑華京師艮嶽有萼
緑華堂其下專植此本人間亦不多有為時所貴重吳
下又有一種萼亦微緑四邊猶淺綘亦自難得


  百葉緗梅亦名黄香梅亦名千葉香梅花葉至二十餘
[000-4a]
瓣心色微黄花頭差小而繁宻别有一種芳香比常梅
尤穠美不結實


  紅梅粉紅色標格猶是梅而繁宻則如杏香亦類杏詩
人有北人全未識渾作杏花看之句與江梅同開紅白
相映園林初春絶景也梅聖俞詩云認桃無緑葉辨杏
有青枝當時以為著題東坡詩云詩老不知梅格在更
看緑葉與青枝蓋謂其不韻為紅梅解嘲云承平時此
花獨盛於姑蘇晏元獻公始移植西岡圃中一日貴游
[000-4b]
賂園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嘗與客飲花下
賦詩云若更開遲三二月北人應作杏花看客曰公詩
固佳待北俗何淺耶晏笑曰傖父安得不然王琪君玉
時守吳郡聞盗花種事以詩遺公曰館娃宫北發精神
粉瘦瓊寒露蘂新園吏無端偷折去鳯城從此有雙身
當時罕得如此比年展轉移接殆不可勝數矣世傳吳
下紅梅詩甚多惟方子通一篇絶唱有紫府與丹來換
骨春風吹酒上凝脂之句


[000-5a]
  鴛鴦梅多葉紅梅也花輕盈重葉數層凡雙果必並蔕
惟此一蔕而結雙梅亦尤物


  杏梅花比紅梅色微淡結實甚匾有斕斑色全似杏味
不及紅梅


  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
故名蠟梅凡三種以子種出不經接花小香淡其品最
下俗謂之狗蠅梅經接花疎雖盛開花常半含名磬口
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開色深黄如紫檀花宻香穠
[000-5b]
名檀香梅此品最佳蠟梅香極清芳殆過梅香初不以
形狀貴也故難題詠山谷簡齋但作五言小詩而已此
花多宿葉結實如垂鈴尖長寸餘又如大桃奴子在其


  後序


  梅以韻勝以格髙故以横斜疎瘦與老枝恠竒者為貴
其新接穉木一嵗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醿薔薇
輩者吳下謂之氣條此直宜取實規利無所謂韻與格
[000-6a]
矣又有一種糞壤力勝者於條上茁短横枝狀如棘針
花宻綴之亦非髙品近世始畫墨梅江西有楊補之者
尤有名其徒倣之者實繁觀楊氏畫大畧皆氣條耳雖
筆法竒峭去梅實遠惟廉宣仲所作差有風致世鮮有
評之者余故附之譜後




[000-6b]









  范村梅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