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45 趙氏鐵綱珊瑚-明-朱存理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趙氏鐵網珊瑚卷十三
            明 趙琦美 編
  王叔明林泉讀書圖
虎鬬龍爭萬事休五湖明月一扁舟緑蓑衣上雪颼颼
雪月光中垂釣鈎釣得鱸魚春酒熟仙娃酒酣嬌睡足
彫胡炊飯斫鱸羮一縷青烟燃楚竹蓬牕曉對洞庭山
七十二峯青似玉
[013-1b]
   林泉讀書圖
調古世寡和材疎自無羣種玉閟竒術還丹隱𤣥文披
裘負薪士拾金世所聞雖無箕潁節亦不慕高勲石田
長芝草暮春自耕耘曲肱抱耒耜長歌至日曛所樂良
在兹没歳復何云
  王叔明畫憶秦娥詞意
余觀邵氏聞見録宋南渡後汴京故老呼妓于廢圃中
飲歌太白秦樓月一闋坐中皆悲感莫能仰視良由此
[013-2a]
詞乃北方懷古故遺老易垂泣也余亦嘗填憶秦娥一
闋以道南方懷古之意 花如雪東風夜埽蘇堤月蘇
堤月香鎖南國幾迴圓缺錢唐江上潮聲歇江邊楊柳
誰攀折誰攀折西陵渡口古今離别自太白創此曲之
後繼踵者甚衆不過花間月下男女悲歡之情就中能
道者惟有花蹊側秦樓夜訪金釵客金釵客江梅風韻
海棠顔色尊前醉倒君休惜不成去後空相憶空相憶
山長水遠幾時來得自完顔涖中土其歌曲皆淫哇喋
[013-2b]
燮之音能歌憶秦娥者甚少有能歌者求余畫故為畫
此詞之意王蒙
  睢陽五老圖
   五老圖序
夫蹈榮名而保終吉却貴勢而躋遐耉白首一節人生
所難今致仕宫師相國杜公雅度敏識圭璋巖廟清徳
令望龜凖當世功成自引得謝君門視所難得者則安
享之謂所難行者則恬居之燕申睢陽與賔客太原王
[013-3a]
公故衛尉河東畢卿兵部沛國朱公駕部始平馮公咸
以耆年掛冠優游鄉梓暇日宴集為五老㑹賦詩酬唱
怡然相得宋人形于繪事以紀其盛昔唐白樂天居洛
陽為九老㑹于今圖識傳以為勝事距兹數百年無能
紹者以今况昔則休烈鉅美過之明逸游公之門久矣
以鄉閭世契倍厚常品今假守留鑰日登翹館因得圖
像占述序引以代鄉校詠謡之萬一至和丙申中秋日
錢明逸
[013-3b]
   五老㑹詩真蹟諸/詩並亡
五人四百有餘歲俱稱分曹與掛冠天地至仁難補報
林泉幽致許盤桓花朝月夕隨時樂雪髩霜髯滿座寒
若也睢陽為故事何妨列向畫圖看太子太師致仕祁
國公杜衍八十歳/
分曹歸政養耆年李下何由更整冠賢相賦詩同笑傲
聖君優詔許盤桓龎眉老叟俱稱壽淩雪喬松豈畏寒
屈指五人齊享福鄉人須作二疏看禮部侍郎致仕王
[013-4a]
九十歳/
非才最沗預高年分務由來近挂冠敢造鉅賢論軌躅
幸依都府得盤桓篇章捧和慙風雅眷待優隆荷歲寒
倘許衰容參盛列欲憑繪事永傳看司農卿致仕畢世
九十四/
各還朝政遇堯年鶴髪俱宜頂道冠乍到林泉能放曠
全抛簮紱尚盤桓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座時親畏地寒
九老且無元老貴莫將西洛一般看兵部郎中致仕朱
[013-4b]
八十八歲/
詔恩分務許優閒肯借留都獬豸冠名宦倘來空擾攘
丘園歸去且盤桓醉游春圃烟霞暖吟聽秋潭水石寒
退傅况兼為隱伴紅塵那復舉頭看駕部郎中致仕馮
八十五歲/
   次韻謝借觀五老圖
脫遺軒冕就安門笑傲丘園縱倒冠白髪憂民雖種種
丹心許國尚桓桓鴻㝠得路高難慕松老無風韻自寒
[013-5a]
聞說優游多唱和新詩何惜畫圖看歐陽修次韻
道明回詔樂清閒便向中朝脫冕冠百日秉樞登相府
千年青史表旌桓泰運正隆嫌氣熱乾綱初整畏冰寒
逍遥唱和多高致儀像霜風俾後看晏殊奉和
德政調元向道閒天朝詔許實辭冠丹心耿耿懸象魏
青史昭昭照玉桓晩節友賢陽鳯暖老年憂世谷駒寒
太平猶自存龜鑒後進儀刑仰慕看張商英肅奉嚴韻
聖君錫詔享榮閒高壽龜朋老脫冠道似臯陶垂德惠
[013-5b]
政如傅說起圭桓雅宜宴樂凌風烈最勝安居越歳寒
景行願從優學致懇誠膺服拜瞻看范仲淹𢋫和
休官致政老年閒廟堂嘗享著袍冠調和鼎鼐施霖雨
燮理陰陽佐武桓念國不忘先世烈歸鄉豈念舊廬寒
我輩若從親炙授儀容如在使人看富弼克奉清響
治道剛明老始閒禮儀曽著一朝冠勸農省歲知民瘼
退冦安邦建夏桓法駕六龍親善御吟游五老薄時寒
清明邁古今人慕稷契餘風後學看韓琦綴前韻
[013-6a]
始同優烈晩同閒五福俱全戴角冠典午山河遵大道
調元宗社對穹桓羌夷誰敢窺中夏朝士猜疑畏歲寒
肱股𢋫歌遺韻在惟吾後進祗膺看胡瑗敬瞻拜和
歸休謝事樂時閒衣鉢承傳宰輔冠感德舊曾親善政
霑恩新賜立危桓堂堂嚴貌依龍&KR0008粲粲文星荷月寒
直筆當時修國史英豪邁古後來看蘇頌子容/
政事渾如春夢閒人情囂薄惡儒冠四朝遺烈承平日
兩世觀風樹大桓經濟安民心不晦保全傳嗣骨無寒
[013-6b]
乾元恰似諸公意符節還同一揆看邵雍致韻
輔政何如退省閒清平告老謝簮冠兩朝耆宿真英武
一代謀謨定柱桓太史尚占星有烈小民猶念德無寒
誰知我輩登樞要嚴貌冰威祇肅看文彦博嗣響
圖謀已就樂時閒晚向田園喜脫冠心志不灰猶有䇿
星辰還在尚無桓朝陽鳴鳯身輕暖赴壑剛蛇齒健寒
儀表珍藏傳不朽每于清士敬持看司馬光踵武高韻
太平氣象養高閒宴賞諸公老致冠朝野已聞親相業
[013-7a]
廟堂曽覩漆丹桓形容傑出新圖粲德澤雄霑舊俗寒
一片忠心涵國史桑田雖變逈謨看張載祖次餘音
大道剛明孰肯閒拳拳心志尚遺冠飯疏飲水時行樂
定禮刪詩國建桓終身戀闕存忠厚薄味供先表蹇寒
鴻鈞幸得循清運餘烈憑人仔細看程顥恭竢清致
天朝錫命罷歸閒富壽康寧老脫冠國史標名知骨鯁
邦人圖像勝楹桓龍飛天上時還暖魚躍波心氣未寒
惟我潛心于易理備知先哲應時看程頤效顰遺武
[013-7b]
國老安榮心自閒紫袍金𢃄舊簮冠星騎箕簸揚糠粃
斗掌權衡表漢桓冬有愆陽嫌薄熟夏多沴氣畏輕寒
賴得五賢清雅出俾人敬慕肅容看蘇軾敬步嚴韻
五老天然一㑹閒太平時節振儒冠相君于理回天詔
輔國驅夷立塞桓妖術圖奸梁木壞黨碑雷震雹冰寒
丹心忠厚來安泰惠澤垂流仰止看黄庭堅拱嗣佳章
賢才冠世得優閒克向金門老贅冠頌德華名盈滿軸
規章文獻表穹桓官家有道生忠烈夷夏初寧諫齒寒
[013-8a]
正是紫微垣裏客如今列上畫圖看蘇轍拜嚴敬和
䇿名雅望退休閒聲譽清高已納冠匡國多方聞五老
齊名有道列雙桓耆英後㑹成威烈相貌前圖壯世寒
我道欲如公道立百年藻鑑動人看范純仁克瞻拜韻
以上真/跡俱亡
   紹興以來諸跋
大夫七十而致仕見於禮經修己安人既得謝矣徜徉
州里以逸吾老使後來者有所矜式近世那復見邪
[013-8b]
觀以還重有慨歎閥閱之光畢氏有之紹興乙卯十月
望蔣璨題
伯祖丞相出守兗州歲六十有九明年得請於朝退居
睢陽優游林泉凡十五載偕諸公燕處當世慕之頃嘗
閱此圖於錢氏家今復開卷伏瞻貌像不覺涕泗之横
集也紹興丙辰重午前二日第三孫杜綰謹書
紹興戊辰一作/午春被命治具淮上燕餞北客過盱眙太
守畢少董語次獲觀所謂睢陽五老圖者先曽伯祖侍
[013-9a]
讀為之序引具載一時之盛考其圗中而畢公最為長
年其操心行已宜有大過人者至于引年告老知止不
殆乃獨一事耳仁者壽賢者一本無/此二字必有後豈虛語哉
慶流後昆有以夫吳越錢端禮書
自我朝太祖皇帝定天下以來天運以還君臣同心人
文昭著治厯律以明時考文制禮作樂衣冠制度以欽
貫徹堯舜治韶之理則四時順序五星聚奎可法于後
世傳之無窮也逮夫太宗天下無事相安于太平真宗
[013-9b]
之時冦萊公朱兵部首舉澶淵之役以不殺為仁二公
之力不可謂不鉅矣王欽若出以其諂曲之心恣行舞
弄勢日加熾所以冦萊公貶雷州而竟卒朱兵部僅亦
苟免自全退居林下至夫仁宗臨朝以杜正獻公為丞
相數回内詔而不令久居相位纔九十日遂黜之兖州
後來得以引年致政偕其僚友為五老㑹日惟宴賞優
游吟詩唱和以樂餘齒雖其不得已之為然實有古君
子之髙風餘韻好事者因圗繪傳之翰林錢公為序歐
[013-10a]
陽文忠輩諸名公鉅卿賢大夫士皆為唱和其來百有
餘年匪特其事表著人間模範天下後世即拜瞻遺像
者莫不聞其風而知其徳且謂當此之時苟無忠謹老
成共矢赤心以與國為柱石安天下之畧迄無聞焉斯
諸大老身雖去世而名聲道德昭昭列于世矣使其子
孫寳珍而藏之與經史之鑒世同孚一作/乎天壤之不朽
永康其大道以起忠臣烈士之心得拜觀圖像與夫誦
詠詩章文翰警世之意云後學建安胡安國拜書真跡/亡
[013-10b]
拜瞻五老圖像儼然儀刑當代以來遇時否塞遭家多
故支同派别遷播不一南北之溷其來尚矣得其畢氏
之傳再見于江南豈勝幸哉使人企仰以續將來非獨
表大宋隆德興盛之時實起後世為人臣子孫亘古永
錫無替之昭鑒垂不朽云爾以踵其祖韻而已矣後學
朱熹拜手敬題真跡/亡
同支派别胄遥遥南渡衣冠尚北朝千載畫圖文獻在
兩朝開濟政明昭公卿倡和遵皇運嗣子傳家念祖饒
[013-11a]
幸得慶源流自遠匡扶人世釋塵囂
道贊皇猷德守先哲禮樂䕫龍文物稷契種德臯陶對
揚傅說邦國之捍疆埸之設圖謀既定奸邪弄舌忠良
貶黜柱石毁折金湯苦口冰蘖心熱誘敵亂華宫車不
轍宗社播遷烝嘗顛撤載瞻是容表世之烈風雲際㑹
星霜凛烈榮襲圭組名門閥閱一代之豪萬古之傑五
公優游百姓欣悅纂繼力微復起大業天運中興景仰
民揭東萊吕祖謙拜贊
[013-11b]
銍伏聞祖宗之世既斬刈四方之蓬蒿以文治天下矣
是時畢文簡公繼李文靖公為相兩公皆以忠厚仁恕
為心既同寇萊公成澶淵之舉惟力贊許盟罷兵以安
萬世其清淨為治如曹參於漢也故襃語有清徳君子
之稱今台州舊治有君子堂存焉公之子孫蕃衍而多
壽考亦天之報施然與睢陽五老之㑹傳天下觀其巾
褐遺像翛然達人氣象塵世功名初何有也况得杜正
獻之預游歐陽子之賦詩則斯㑹也與天壤相始終矣
[013-12a]
紹興十三年小雪汝隂老民王銍謹書
魯之僖頌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繼是而稱壽凡六十
壽人之所欲惟有德者得之乃可歌也五老人一時名
流于達尊咸有焉披圖誦詩恨不及操几杖從其後賢
矣哉乾道三年夏六月己丑大司農公四世孫希文為
徽司幕再裝褫以示予因書卷末縉雲季南壽
昔人謂積金莫如積德求富貴于子孫不若求賢才為
嗣信矣哉我朝初平江南惟曹武惠王彬不妄誅一命
[013-12b]
歸舟惟載圖籍冦萊公成澶淵之役朱兵部貫首以不
殺為請得降人皆宥之時朱公以僚屬從行及旋遷駕
部轉兵部即退老睢陽訓戒子孫惟讀書勿居高官與
賈魏公世為姻聯曹氏為親婭今諸公子孫俱登朝列
以清白傳家不其偉歟蓋亦天之報施者不偶也觀五
老人翛然達人儼然德容真後世儀表賢矣哉淮南舊
治有堂存焉縉雲謝覿拜書
仁義之人其言藹如道德之人其言穆如觀此圖像誦
[013-13a]
此賡章雖至細人寧有不肅拜歛袵者大司農卿壽至
九十有四又于五公為最高而希文克承先德宗尚其
事真畢司農孫矣淳熙四年七月六日鄱陽洪邁敬書
駟馬鮮能容白髪萬釘終不潤黄壚烏靴席帽紅塵裏
幻出睢陽五老圖縉雲張貴謨敬題
先師晦翁嘗謂人生惟富貴福澤壽者所以厚吾之生
也惟至誠純厚者多享其實彦明曽大父舊居睢陽與
朱公閭里相望慶弔相助今信菴南遷數世而雍容樂
[013-13b]
易有先人之遺風焉予于是知朱氏之孫得所歸矣初
賈公相慶厯與朱氏出處相踵觀是不能無感云游彦

退休就閒士君子皆能之惟耆耋康寧所謂五福則天
之所畀也後生當勉己之所能以待天之所畀庶乎希
蹤壽域云淳熙甲辰仲冬朔歴陽龔敦頤擕此卷相示
敬識其末吳郡范成大書
厚德良多積善根賢才他日在兒孫當知相里非凡壻
[013-14a]
豈有陳平久席門五老繪圖千載譽羣公詩禮百年存
憑君挾取傳家學青史賢良有後昆紹興壬子歐陽希
遜題
睢陽五老圖初藏畢公孫家紹熙辛亥兵部朱公孫信
菴以故宅餘地易歸日夕拜瞻祖像蓋信菴垂髻時以
金兵追逐渡江少孤養于史氏一日擕以詣适請識噫
信菴端嚴謹慤讀書尚志朱氏之後其可涯哉鄱陽洪
适敬書朱氏種德堂
[013-14b]
黄纓觀
謝如晦拜手
紹熙辛亥除夕前一日廬陵楊萬里觀於金陵籌思堂
紹熙壬子季春望信安俞端禮敬觀于玉麟堂
元豐間耆英之㑹自富公而下十三人鄭奐繪像堂中
為洛陽盛事然富公享年八十是時已七十九也惟文
潞公如是者十五年而後即世至司馬温公則以晩進
與㑹蓋不及七十矣遐壽清福其難如此今睢陽五老
[013-15a]
圖畢公為最高年至和中錢翰林為之序四老皆無恙
而畢獨書故衛尉河東畢卿則於時又為前輩行洛陽
風俗以齒不以官考錢翰林之敘次不能無議云丁巳
三月中澣臨川何異書于明清堂 子榮六歲時值金
兵逐掠附舟柁得渡江養于姑史氏家常念父母日隔
痛不能自勝一日畢公孫示子榮曽祖兵部畫像蓋睢
陽五老人天下共知其賢明年請以餘地易歸奉祀畢
氏再圖其完以舊本俾子榮敢不夙夜祇懼以承先誡
[013-15b]
凡我宗人及其子孫尚敬之哉歲乙丑仲春
   元人諸跋
五老遺像儀刑儼然觀之使人肅然起敬朱氏子孫而
能保之真盛事也吳興趙孟頫題
歐陽公次韻謝借觀五老圖詩云脫遺軒冕就安閒笑
傲丘園縱倒冠白髪憂民雖種種丹心許國尚桓桓鴻
㝠得路高難慕松老無風韻自寒聞說優游多唱和新
詩寧惜畫圖看當時君子其敬愛想慕固已如此况二
[013-16a]
百數十年之後併得拜瞻五老遺像于一日豈勝幸願
乎想其高節盛德參合於治安極盛之日三代之下不
亦鮮乎卷尾諸公所跋皆南渡名卿賢士大夫觀其書
而思其人則有感慨係之者矣按跋語淳熙以前在畢
氏紹興以後在朱氏今幾二百年仍于朱氏之曽孫德
潤見之信乎有德者必有後也歟泰定乙丑十月一日
蜀郡虞集書
古之賢人君子不得覩其顔色則將覽其行事以想見
[013-16b]
其為人今觀睢陽五老圖典刑重厚皆具宋太平氣象
而行事則散在諸公敘跋間其為人蓋可想見亦足慰
千古之思矣吁何其幸歟致和改元六月廿日吳興李
道坦頓首書
廣平程鉅夫拜觀
姚燧  馬煦  元明善
致和改元八月晦河東劉致天台周仁榮宛平曹鑒蠡
吾鄧巨川同觀于吳福孫樂善齋冰襟久之謹識
[013-17a]
早同憂勤老同逸樂士君子協力當世者鮮不慕之然
壽考在天何可同也幸或能同而邑居異處遲莫耿耿
不得時見以接故舊之歡雖耆耋奚樂焉五老志同道
同出處同享年同而里閈又同蓋兼古今所難同者而
有之其樂為何如耶佳時令節從容巾屨清風高致瀟
灑澄瑩數世之下覽卷肅然如在其左右噫盛矣哉戊
辰歲九月廿有六日汴段天祐頓首書
後學王守誠拜手
[013-17b]
汶上曹元用
馬祖常拜手敬觀
   奉題睢陽五老畫像後
嘗讀睢陽五老詩喜從遺像見光儀青雲事業俱休謝
白首衣冠各耋期喬木故家今尚在高山景行有餘思
千秋萬古丹青暗珍重仍孫為刻碑晉寧後學張翥再

五老衣冠圖盛事丹青未數尚凌烟典刑如在八九十
[013-18a]
宴賞以來三百年珍重當時人物論風流在世子孫傳
悠悠幾度東門市耆德令人敬儼然俞焯拜題
天厯己巳清明日濟南韓鏞拜觀于分司之弼教堂
至順三年四月十有二日宛丘趙期頤拜觀于鄭明德
之書堂
元綂甲戌四月廿四日朱方晚學郭卑同毘陵錢璚拜

至元六年後庚辰歲夏斡玉倫圖拜觀
[013-18b]
至元七年後辛巳歲春二月八日白野台哈巴哈觀于吳
郡朱德潤之集古齋
睢陽五老圖今藏姑蘇朱氏朱氏故兵部郎中致仕諱
貫之裔蓋郎中在五老中其次四㑹圖時年八十八矣
其孫後以金兵迫逐渡江僑居姑蘇間畢氏世傳此圖
遂以地入畢氏而易得之圖為朱氏物數世尚寳藏無
恙而其曽孫德潤復以藝文游縉紳大夫間世澤之滋
于是乎在自兩河失守棄家南徙是不一姓問其系緒
[013-19a]
且吃吃莫能道况望其寳有先正遺像而尚論其世若
朱氏者哉瞻仰儀刑為之肅然東陽柳貫題
右太子太師致仕祁國杜公八十歲禮部侍郎致仕王
公九十歳司農卿致仕畢公九十四歲兵部郎中致仕
朱公八十八歲駕部郎中致仕馮公八十七歲以高年
盛德見於詩詠足可想像太平隆治之世數百年所希
有宜乎諸君子之歆慕無已也常思拜觀圖像而未能
來吳中乃獲瞻拜於朱公之孫德潤文房豈不榮幸哉
[013-19b]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有鑒乎杜本敬

睢陽五老並虛邪近代衣冠總不如千載高山存景仰
憶從湓浦望匡廬至正九年歲在己丑春正月望湘
人李祁書於范氏之義莊
右宋睢陽五老小像一卷當昭陵盛治之時人物不減
三代五老高年雅望告老燕居適同里閈遂為嘉㑹圖
而歌之以為衣冠盛事距今三百餘年儼然如生陵谷
[013-20a]
變遷獨兵部朱公之曽孫德潤能保藏之德潤嘗以才
學選為提學官時出此卷於縉紳間因以自厲余分省
中吳獲拜觀焉嗚呼文獻遠矣願爾傳之子孫其永保
之至正壬寅夏五日番陽周伯琦書
   記前翰林典籍朱復吉所藏先世睢陽五老圖
洪武戊辰姑蘇朱復吉將自西夏歸出其先世睢陽五
老圖卷速記於遜蓋五老者在宋仁宗朝以年德致仕
相與鄉里燕集倡酬以樂餘齒時人慕之為作圖像以
[013-20b]
紀希有其圖像之上又為書其官爵姓諱氏壽年曰太
子太師致仕祁國公杜衍八十歲禮部侍郎致仕王渙
九十歲司農卿致仕畢世長九十四歲兵部郎中致仕
朱貫八十八歲駕部郎中致仕馮平八十七歲蓋諱貫
者復吉十世祖也真宗澶淵之役所得降人貫請冦凖
不殺而悉宥之以所書官爵視前諸老固有不逮而種
徳之多則有在矣觀其圖像若杜之大耳魁頰王之伏
犀豐下畢之長靣升唇朱之秀眉美髯馮之廣額圓首
[013-21a]
五老之中峩冠圓領而束𢃄者杜與王也餘則角巾方
袍也服色皆𤣥也履色皆素也其皆生於文明之世故
其狀貌清古瓌竒而威儀偉重使後世瞻拜者莫不歛
袵起敬猗歟盛哉然不知圖像之作將在無恙之時乎
抑在既殁之後乎為讀錢明逸之序獨於畢曰故衛尉
河東畢卿與所書不同以序為至和三年按是年九月
改嘉祐元年其明年而杜薨則知圖像之作在于畢殁
之後諸老無恙之時明矣然又不知所書壽歲果何時
[013-21b]
耶於畢固無他說不應諸老無恙而與畢俱書也及讀
杜之從孫綰跋曰伯祖丞相出知兗州歲六十九明年
致仕凡十五年與諸老宴集按慶元四年杜為相至五
年正月纔百二十日罷知兗州七年致仕至嘉祐二年
二月薨適歲八十與諸老宴集者僅十年耳而綰曰明
年與凡十五年皆悞也用是則知所書壽歲在於錢序
之後無疑也自至和三年至今戊辰凡三百六十三年
其間宋元名臣為之序跋若詩與題名者自錢以下凡
[013-22a]
得四十有三人而綰銍子榮乃三氏諸孫不與是數焉
以李南壽之跋云此卷再裝於乾道三年知在畢氏以
洪适跋在紹熙間子榮始以地入畢氏而易得之知在
朱氏矣及考蔣璨錢端禮跋於紹興者皆專美於畢氏
若謝覿洪邁游彦明范成大跋於淳熙者皆兼美於朱
氏豈以子榮能慎承哉至誦張貴謨詩知其果為異論
也在寧宗朝指論太極圖說之非今詩云駟馬鮮能容
白髪萬釘終不潤黄壚烏靴席帽紅塵裏幻出睢陽五
[013-22b]
老圖非異論何哉若歐陽希遜之詩則有美勵之意焉
何異之䟦以畢高年有以齒不以官之論而譏于錢序
其得達尊之道者歟又若黄纓謝如晦之觀于紹興楊
萬里俞端禮之觀於紹熙皆幸掛名于此卷者非有慕
其年德故哉故子榮既得此卷之十五年又跋以傳其
後可謂能慎承矣子榮傳太學錄大有大有傳秘書省
撿閱文字應得應得傳瓊為元長洲縣儒學教諭教諭
傳中書省儒學提舉德潤德潤復吉父也德潤當延祐
[013-23a]
間用趙孟頫薦召見玉德殿命為應奉翰林文字同知
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英宗嗣位太尉瀋王表授是官
故此卷至德潤之世所得趙孟頫虞集柳貫杜本李道
坦周伯琦之跋若張翥俞焯李祁之詩與程鉅夫姚燧
馬煦元明善曹元用馬祖常王守誠趙期頤台哈巴哈韓
鏞劉致周仁榮鄧巨川曹鑒郭畀錢瓊斡玉倫圖之題
名視子榮之世益多焉今傳在復吉求遜為記竊惟子
榮自得此卷以傳至今復吉速記之歲凡六世而一百
[013-23b]
九十八年其子孫亦能慎承若此哉是亦希有也已矧
復吉席其累世儒業在壯歲即由科舉為湖州學錄入
皇朝官翰林二子珪璠皆從遜學以兵部種德之多一/作
厚/又於是乎在乃為悉述所自其在卷名筆并具列之
俾傳悠久焉金華王遜記 丁卯十月既望從朱氏汝
梅處拜觀真跡隨以此册校對一過而國初諸名公䟦
語此俱不載宋諸名公題詠真跡盡失之良可惜也
  東牟閻居敬 壽春李幹 河東吕昭 子成王行
[013-24a]
  天台方孝儒 河南髙遜志 吳郡姚廣孝 吳興傅顯
  崑阜陸得舉 玉峯夏㫤  崑陽張和  石浦葉盛
  海昌蘇平  蘇正    黄海商瑜  長洲吳寛
  新安程敏政 司馬垔
 𢎞治己未吳寛再跋時朱氏裔孫希周以狀元及第
 入翰林矣
  廬陵五先生像
右廬陵文忠歐陽公忠襄楊公忠簡胡公文忠周公文
[013-24b]
節楊公畫像後學牛泰來端拜敬觀且言曰士君子立
身事君之大本莫先於忠節文學次之五先生之易名
必以忠節議者咸以為當推原其所植立表表愈偉猶
五岳之崢嶸宇宙間確乎不可㧞豈惟廬陵之盛乃邦
家之光也精神風采百世之下聞者猶為之興起而况
生是邦拜是像者後來繼今洗濯磨礪以五公為凖即
有不至焉不失為君子咸淳丙寅重陽日謹題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純臣以忠襄忠簡正紀綱於征戰
[013-25a]
之秋忠也禮樂太師旦文章衛武公以歐陽文忠周文
忠楊文節宣黼藻於晏粲之盛亦忠也或者見忠于有
事而不見忠于無事政猶魏鄭公願為良臣不願為忠
臣豈真知忠也哉故嘗為之說曰五賢相望迪民彝盡
以忠文冠聖時自古吉人咸迪吉王多藹藹詠周詩咸
淳丙寅良月初七日後學劉元剛敬書
古今忠臣節士多矣而斯文二三大老皆以文章鳴當
世而能與國家終始蓋前古所未有也良由君臣際㑹
[013-25b]
朝野承平故布衣敢言之氣忠誠懇欵無不動悟生榮
死諡千載不朽當時豈無元勲宿將肝腦塗地之餘雖
聲名赫赫見於時竹帛昭昭傳於後終未有畫史圖之
前珠後璧若此圖之盛者由今言之孰非諸老之福哉
三百年間廬陵之忠節聞天下後之徵文獻者必於此
獨不知扶輿回合之氣猶有似此者乎盍觀此像也丙
申十一月廬陵劉辰翁書于鴻濛海
宋以文章為天下之宗者自廬陵歐陽公始廬陵以忠
[013-26a]
節為天下勸者自楊忠襄邦乂始忠簡胡公文忠周公
文節楊公繼之甚矣賢者之有關于氣運也當天下全
盛時發明正學排斥異端唐昌黎韓子以來文章功烈
煥映簡冊卓乎不多見者歐陽公也當天下患難時國
統未振忠襄以區區通判之職氣吞强敵刺血衣裾從
容就義精忠報効為南渡第一同時編修忠簡抗疏乞
斬姦臣檜竿之藳街有與蹈東海而死同意紫陽朱先
生亟稱中興奏議可與日月爭光忠簡之後周文忠公
[013-26b]
在相位汲引善類首以紫陽為薦庶幾君子彚進國統
奠安其知人之明與安邦之義蓋可想見然紫陽當忠
簡在位時嘗薦之光堯曽不一至京師及周文忠公薦
之乃幡然而起則以天下無不可為之時而感知己之
遇又可見矣文節承四賢之後著書立言嗣承先哲振
江西詩派開示來學其居官臨民事業炳烺亦卓卓有
偉嗚呼歐陽公尚矣忠簡忠襄聲望絶人而周文忠楊
文節二公振之然文節于忠襄有同姓之誼有師友之
[013-27a]
分同姓也忠節著焉師友也文學振焉廬陵忠節表表
愈偉豈無自哉或謂信國文公大忠節乃不與五公同
列殆不然也信國死節收宋三百年養士之効炳著國
史雖事有先後其撥一也何必同今如川胡氏為忠簡
諸孫獨能寳藏五公遺像徵言當道繼諸賢卷末其用
心勞矣其企慕至矣故具述五公之所以有關于氣運
有益于名教者將千萬世不冺後之景慕而立功立業
者又安知其將來不如五公之當日乎是不惟區區之
[013-27b]
私念亦五公在天之靈之所屬望也洪武十六年癸亥
正月元宵日里後學王沂子興敬書于三槐堂上
右伏覩廬陵五公忠節遺像作而歎曰大哉宋之為君
也能以人才為治天下之本故其作興鼓舞養育成就
莫不有以遂其性而竭其才以有益于國家而垂名于
後世方宋之全盛歐陽文忠上接孔孟以古文發明二
帝三王之道為天下萬世修齊平治之計與唐韓愈並
驅不可及矣及宋之中微周文忠歴相三朝為政以得
[013-28a]
人為先故當時進用賢才克臻至治號稱良相至若楊
忠襄通守建康刺血書裾視死如歸氣折强敵胡文簡
以秦檜誤國特上封事乞斬其首懸之藳街以謝天下
逮夫楊文節遭時否屯著書自見庶幾知進退之道是
五公者雖廬陵清淑磅礴之氣有所鍾然化成之效實
基于宋之道德仁義故能與宋三百年君臣之間保全
終始惜乎高宗不用忠簡之言失于恢復遂使小人肆
志而君子扼腕焉俛仰今昔忠簡之裔如川氏獨能寳
[013-28b]
藏五公之像若五星聯輝生氣猶在嗚呼五公之文章
事業載諸史傳備矣余將撮其大要俾後之覩遺像者
則思其為人思其為人則考其行事考其行事則即此
而觀必有神交心㑹感發而興起者顧上之人有所造
就以為世道計者何如也洪武癸亥正月里後學王子
啟書于藹翠軒
  錢舜舉白描五君詠圖
   五君詠
[013-29a]
阮公雖淪跡識密鑒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辭類託諷長
嘯若懷人越禮自驚衆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右阮籍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騐黙仙吐論知凝神立
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鸞翮有時鏘龍性誰能馴
    右嵇康
劉公善閉關懷情滅聞見鼔鐘不足歡容色豈能眩韜
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013-29b]
    右劉伶
仲容青雲器實禀生民秀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郭
奕巳心醉山公非虛覯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右阮咸
向秀甘淡薄深心託毫素探道好淵𤣥觀書鄙章句交
吕既鴻軒攀嵇亦鳯舉流連河裏游惻愴山陽賦
    右向秀
 魏嘉平中阮籍嗣宗嵇康叔夜山濤巨源劉伶伯倫
[013-30a]
 阮咸仲容向秀子期王戎濬仲並居河内山陽縣共
 為竹林之游世號竹林七賢顔延年作五君詠乃黜
 山濤王戎以其貴顯有負初志也余因作五君詠圖
 且書延年詩於卷後清臞老人錢選舜舉
  錢舜舉畫唐三學士圖
唐三學士粲三英挺挺人才藝術精無事圍棋春晝永
至今畫筆尚傳名吳興錢選舜舉
唐朝内相極清華出入黄扉掌白麻承詔歸來無一事
[013-30b]
閒尋棋局到昏鴉不二心老人
   唐三學士卷題辭
右此卷錢舜舉所圖唐三學士吾里好事者譚繼先傳
心得之前進士李一初希蘧先生題之也先生登元統
癸酉李齊榜進士第始參議張公起巖尚書宋公誠夫
監丞揭公曼碩讀其廷對䇿擬甲是科啟緘乃南士遂
改次李齊公平㑹齊病上表謝恩則先生也城西龍湖
乾之記騐矣初授文林郎應奉翰林文字未上過家拜
[013-31a]
重慶鄉邦榮之已而連丁内外艱改同知婺源州事興
學教民士子駸駸知所向方轉儒林郎江浙儒學副提
舉同寅班公彦功以善書鳴詞翰兼工班讓能焉既還
鄉值亂離用廣西憲臣薦入風紀僉湖南憲道梗未任
養晦里中諸義壘轉徙禾川諸詩禮大家爭迎致之雖
在艱危不忘忠愛時紓思乎吟咏文字之間兵燹後所
存惟雲陽集而已先生人品髙尚胸次廓然無城府故
其為文不事剞劂而縆幅自然詩亦如之評者謂有館
[013-31b]
閣氣象嗚呼已矣九京不可作矣今睹此畫此詩宛然
鸞停鵠峙之在目也繼先什襲惟謹念遺響寥寥不遠
湖江數千里介其子以和裝池成幅懇識其後意恐先
生地下笑里中人為爾寂寂也厚哉繼先之用心也余
於是益有感矣天之將䘮斯文吾里也吾不得而知也
胡為使先生以垂絶之音聲諸阜山之義壘天之未䘮
斯文吾里也吾不得而知也胡為俾後死者獲嗣其遺
響于今大明朝玉堂之瓊署其亦有數也夫其亦有數
[013-32a]
也夫言之不足載詠歌之其詩曰老錢設色工寫真圖
此學士祗三人其時大開天册府人中妙選皆鳯麟更
番無事各退坐華館方牀錦繡茵手書不看看碁子何
以得此逍遥身流傳幸得譚隱士題品不用餘縉紳前
朝學士李應奉綵筆落紙如有神今朝翰林劉學士紫
薇泚露當清晨李則已矣邈遺響捧心之後難為顰工
顰效顰不用辨且看梅花報小春時洪武二十一年蒼
龍戊辰良月既望翰林學士奉議大夫兼左春坊左贊
[013-32b]
善里中老契家劉三吾坦坦翁書
  觀梅圖
不見西湖處士星儼然風月為誰明當時寂寞孤山下
兩句詩成萬古名吳興錢舜舉畫於習嬾齋并題
癡童臞鶴冷相隨笑指南枝傍小溪到處一般香影色
孤山只在斷橋西 右題和靖先生觀梅圖無懷上人
徵予作愧弗稱也至治元年春西湖村民仇遠書
  列女圖䟦
[013-33a]
錢舜舉年少時嗜酒好音聲善畫高者至與古人無辨
嘗借人白鷹圖夜臨摹裝池翌日以所臨本歸之主人
弗覺也今老矣其畫益不可得湖之人經舜舉指授類
皆以能畫稱然而舜舉高矣此三圖舜舉所臨誠古名
本劉尚書序記古之列女多矣古人因之以為圖此獨
取鄧曼許穆夫人括母豈非以其識微知遠也耶婦人
之于父母夫若子之間不失孝貞亦已多矣今楚魏趙
之事未見幾徵三人者固已言之其言之售無毫末差
[013-33b]
若符合谷應淵澄而日出凡於形聲之内舉不能以自
遁則三人者之明其於婦人獨不甚賢也哉大德四年
龍集庚子七月望金華胡長孺書
  越國進西施圖
詩言襃姒之滅周蓋女子之能亡人國也信矣夫越之
謀吳卧薪嘗胆百計以進豈真一女子而已哉特用女
子以中吳王之所慾耳使吳王能聽伍子胥之謀先越
後齊攻其心腹之疾則女子之計將安行耶非惟不聽
[013-34a]
其言又且信讒殺之而吳遂以亡雖然吳固以女子亡
又孰知不用賢則亡也由吳以來千有餘年蹈覆轍之
跡者不可以枚舉此圖不知何人所作而筆意精到以
余觀之非但為展玩悅目之具安知不為警世之規箴
者歟而微意亦可識矣故予復詩之辭曰蠻夷國如虎
與狼干戈吞噬相爭强越憂吳滅危一髪西施選進驚
吳王花顔照春日夜醉伍相忠謀不暇計姑蘇麋鹿殊
可憐江濤怒噴銀山勢好德如色世已無我今三歎觀
[013-34b]
斯圖何人絶筆開癡愚國亡家亡知幾吳至正四年歲
次甲申冬十有一月廿三日眉陽史致中書字子中/號本齋
一笑端令國為傾春風歌舞學初成此行便覺吳為沼
戰勝何須十萬兵
璧馬當年蹔入虞先生此計有深圖心知指日成功速
一舸歸來泛五湖中山李桓
阿嬌合貯黄金屋雲想衣裳顔想玉君王日日醉絲竹
不計燕安藏鴆毒逆耳忠言誰敢凟鴟夷有賜浮江曲
[013-35a]
㑹稽嘗胆味亦足姑蘇臺荒走麋鹿何人寫入丹青幅
似以後來監前覆黄帽操舟詫神速苧蘿山空溪水緑
戴順思孟/
  鍾馗圖
老馗兀輿二鬼肩一鬼勃窣袋影懸一鬼負劒帽𢃄旃
一鬼頂顱雙角駢老馗之婦輿蹁躚其荷輿者鬼婢䖍
猫抱掌握鬼妾妍提其奩具雌袂𤣥擕枕而從服飾鮮
䑕蠍粘綴袴亦然擎擔最緩行李便鬼之嬰孺盛穿聯
[013-35b]
囊包橐裹琴能仙瓠壺穹掛吁可憐揭竿之魅愁攀縁
最後甕鬼束縳椽尸而行者猶能前肌肉消盡骨骼纒
物怪種種來無邊神禹鑄鼎今幾年罔兩在此猶翩翩
吁嗟吁嗟問老天馮海粟
若有醜類莫知所以罔有見聞疇繪其似天地良工𤣥
機伊使造化多裨貌鬼非鬼若有美質既冠而巾參生
兩間行列縉紳蛇虺其心怪狀莫倫陰惡揚善貌人非
人鄆人獨航
[013-36a]
老龍觸天霹靂死夜斮六鰲分海水羣妖百怪不敢藏
竄身奔命山谷底竊民之食朘民脂俶擾人倫亂天紀
亂天紀恣猖狂大妖嘯户大耗跳梁終南老馗鯁直骨
鬚如蝟毛目如鶻心秉堯時屈軼枝嗟爾妖魅安敢忽
斬妖魁㗖妖腯醢妖之肉擣妖窟爾妖爾妖焉馳突目
今四海妖類多馗兮一至將如何我願老馗來擊元戎
將一鼓天下清平歌一鼓天下清平歌㑹稽王明
鍾馗以唐進士能作厲鬼著夢於三郎曽不能上干於
[013-36b]
帝為勦艶妻于煽處之日致令蒙塵蜀道天下幾非唐
有顧方氊包席裹役鬼作使手擕杖挈竿挑瓢藏聚鬼
以為糧回顧鬼妻得一妖媚同乗者無異鳩盤荼也政
爾許事鬼亦不能忘情也抑鬼如影去來無形不知畫
工何從而得此本或者人鬼雜糅諳悉情狀世不無鬼
之董狐也偶作是語忽有嘯于梁謂還我眷屬來彼守
錢奴有能使我者不能汝揶揄也書以一笑合沙俞焯
先君昔游錢唐觀此卷于友人鄭虛源翁處歎其瓌怪
[013-37a]
幽眇曲盡鬼物之情狀鄭君欲以相遺而未果先君亦
不之請也後先君殁六年立至杭謁鄭君于棲遯之室
情意欵洽撫問存殁不勝惻愴因出此卷歸之且曰而
翁之宿好也子其保之吁鄭君䕶持此卷於兵火艱棘
之中以先君有屬愛之心不以畀人而有所待一旦識
余為故人之子卒能授之其亦庶幾延陵氏脫劒之意
乎敬題始末于後至正甲辰春三月乙酉海虞曹立書
  田稷還金圖
[013-37b]
齊相田稷子受下吏金百鎰歸奉其母母曰為人臣不
忠是為人子不孝也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
吾子也子出矣稷子慚而出反其金歸于宣王請就誅
王悅其母之義赦稷子罪復其位而以公金賜其母東/山
田稷子為齊相受下吏金歸以奉母母責其不義而出
之田母亦可謂賢母已夫及稷子慚而出反其金請就
誅于王王義其母原稷子罪復稷子位賜稷子母以公
金齊王亦可謂賢王已夫雖然稷子相齊受金百鎰賄
[013-38a]
莫甚矣而王迺復其位焉他日喬木世臣之亡去迺曰
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彼受金者非不才歟噫稷子
之受金其亦齊王之好貨有以啟之歟若田母者正色
以拒金峻辭以出子田母誠可謂賢母已夫臨安錢宰
伯均/
齊宣千乘尊謨謀貴權利稷子位相國受金毒下吏嗟
哉田母賢質責能尚義子有遷善名君有懲勸志良心
易感發美政曷難致君臣務苟得甘受嬴秦制社稷今
[013-38b]
已虛母名恒不替李雍叔雝/
公私萬古可消沉位重黄金尚逆侵楊震四知終克己
田卿百鎰是欺心固知慈母賢如許得致宣王義亦深
只恐史臣編不盡形圖畫軸迄如今甬溪曹杰原茂/
利欲分趨無古今畫工立意一何深三遷忽背慈顔教
百鎰甘誇下吏金猶幸齊宣賢至行直令田子愧初心
由來還鮓今同轍併與貪夫示誡箴巖栖趙宗典
楚葉公嘗以父攘羊而子證之為直躬吾夫子答以吾
[013-39a]
黨之直與是異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大哉言乎微聖人
不能折以理而隨以蹈夫矯枉過正之譏者吁可歎也
及觀齊宣王相田稷子受下吏金百鎰奉母母怒之而
絶其子子遂以金歸之宣王請就誅焉則于一介不妄
取諸人之義固章章矣奈天倫至重恩勝於義何且稷
子得金不以私其妻若子而母是遺殆亦欲効慈烏返
哺之所為顧第所恨者不出於義耳詎忍揚其惡而斥
之於外而戕賊天性若途路人然縱宣王寛之而復以
[013-39b]
位亦獨何心哉為稷母計者隂飭勿泄俾還其金於所
致之主仍誡以慎母再冒焉庶幾于恩義有兼盡云耳
惜乎媪之不知出此而特蔽于直也與前所謂父攘羊
而子證之何異吾因以思好義而不循乎中者厥有間
矣要之母子之恩不可有所虧也山隂趙枋致遠/
昔田稷子相齊受下吏金歸奉其母母以不義之財出
其子稷子慚而出返其金歸宣王請就誅王悅其母義
赦稷子罪復其位以公金賜其母原夫田母惡子受不
[013-40a]
義金而出之蓋欲俾其遷善改過而盡乎忠孝可謂嚴
且賢矣稷子畏母之訓乃歸金于宣王而請誅可謂知
過而能責己矣宣王赦稷子罪復其位而賜其母金是
悅其義不忍廢其後又使稷子慚懼而不敢復為可謂
能寛裕而善御臣下矣且田母稷子宣王各有所處而
然觀者則必有以取之矣㑹稽錢士鴻
名家數出忠孝子節行班班紀青史稷子相齊受吏金
奉金娛親親不喜弄權竊勢非忠臣權移勢奪殃及身
[013-40b]
汝雖無悔奈我何金為長物何足珍母教君恩兩相得
稷子内慚心惻惻從兹盡孝須盡忠不使此心為物易
秦吳宦者獨異心得金奉母歡愛深朝來展圖三歎息
歸家欲棄囊中金魯齋
秉鈞當國相齊宣何事貪私不赧然遺母只知金可奉
出金深賴母惟賢方慚請罪榮公賜豈料垂名玷史編
此日展圖重感歎君親恩義兩能全趙季行
昔李景讓為顯宦御下不法母責之軍中遂安陳堯咨
[013-41a]
典名藩以射為能母杖之金魚墜地世未嘗不以二母
為賢若田稷子為齊相私下吏金以遺母母怒出之既
而子畏懼歸金于王王感悅赦其罪復其位以公金賜
其母是能使下以忠奉上上以誠待下則其母之賢為
何如哉當其出子時惟義是從固不計其虧恩及其下
順而上悅乃知好義者人心之同然耳論者不原其失
義于子而責其虧恩于母殊不知大義滅親君子所尚
若使陰飭勿泄俾還其金于所致之主是終於欺君也
[013-41b]
豈賢母之心哉噫世之人惟知愛其子而不勞宜觀于
此而深省焉錢唐常士倫
稷子相齊懷金孝思母子至恩豈忍斥非恐來不義反
累母慈嗚呼噫嘻宣王赦之趙用
子孝娛親奉百金母辭不受母恩深世間不是無田子
千古難求阿母心觀幻道人釋氏珤壽/
母之于其子道固在乎慈然愛而不勞非慈也過而不
箴非慈也先其公義後其私恩使不陷其子于不忠不
[013-42a]
孝之域斯可謂之慈矣古之人有行之者其惟田稷子
之母乎稷子相齊善政未聞而受下吏金其所以受其
金者得非私一人而貽禍于千萬人乎將受其賂而誤
國家大計乎抑將由兹萌蘖而遂覆吾宗乎稷母見其
金直斥其不忠不孝而出之者非無意也稷子慚而出
反其金歸於宣王請就誅者是悟其母之訓也宣王赦
稷子罪復其位而賜之金者是旌其母之賢也夫以一
嫗之微能守大義上感之下化之君不以其子為不忠
[013-42b]
人不以其子為不孝千古之下傳誦其名而不已則其
為母之慈孰有大于此者乎後之人寫其真以為世玩
亦可謂知稷母者矣是為跋錢清秦榘
愚閱魏史太武使翟黒子奉使并州受布千疋事覺謀
于著作郎高允允曰公幃幄寵臣主上問當以實對庶
或見原不可重為欺罔果召問不實對黒子于是見殺
今披圖田稷子為齊國相受下吏金百鎰歸以奉母母
怒曰子為齊相不能以忠事上私金汙我爾可將金靣
[013-43a]
王請誅稷子感母訓而悔過出金靣王請誅王慨然赦
稷子罪以金旌田母賢嗟夫人生天地間為三才主參
天地贊化育心當秉至公不當以私意害其良心能以
忠事上得為臣矣嗚呼稷子既為齊國之大臣黒子能
為魏朝之奉使不以忠貞立心乃循私欺君害其良心
惜哉向使黒子聽高允之一言庶幾可逃其罪矣若稷
子母不能以訓則亦與黒子見誅矣且以受金受布皆
為私己而欺君論一律而同罪何其黒子見殺稷子見
[013-43b]
原歟噫人之所以為人立身有道蓋謂内有賢父兄之
教戒外有賢師友之誨益行止有安得不正邪私欲安
有而害之邪雖然稷子田氏世為齊國令臣勲業累積
難比黒子在魏為太武一時之寵臣吁此亦齊王有人
君之大度不欲絶田氏之後云武林施濟
齊相田稷子位列人臣右私受下吏金拳拳歸遺母母
見訪其由坐責即顔厚設陷路人聽隻手難掩口心知
詒君親首金陳罪咎宣王感母賢錫金復官守汗竹載
[013-44a]
班班亘古流不朽滎陽潘存禮
稷子受金歸奉母母嫌不義奈金何此圖如落庸人手
定使貪金媿色多仙都生
稷子當時秉鈞軸歸來拜母多黄金黄金奉母期母喜
母反見金無悅心責之不忠與不孝稷子慚出心欽欽
反金歸王請誅已王悅母賢赦其死賜金老嫗復子官
至今行義垂青史人皆有母得似稷母少人皆有子得
似稷子多披圖藹然見忠義子兮母兮奈爾何餘樂生
[013-44b]
嗚呼田稷子之為齊相也國之安危民之休戚繫焉曷
為受金于下吏不有于其君者甚矣夫下吏受金尚不
忍為况國相哉復以不義之金歸遺于其母母若從而
納之則致母于不賢幸不納而斥之不賢而能之乎惜
母不能戒子于其先而待歸金斥之且齊王授政于其
相相受金而王不知非母斥子子不以金返王王終不
得而去之王奚赦罪而復其位又以公金賜其母胥失
之矣王之心不責其臣是賢于母也母之心固責其子
[013-45a]
是恩于子也君臣主義母子主恩為人臣者不可以不
忠于君君不可以不禮於臣為人子者不可以不孝于
親親不可不恩于子若田稷子于其君于其親忠孝不
兩全母雖明于義而恩不能終君雖深于恩而義不能
明豈不聞崔𤣥暐之母盧氏常戒子弟仕宦者將錢物
上其父母如其非理此與盗賊何異及王密暮夜遺金
于楊震則曰四知斯言得之矣今觀是圖必欲使人興
起好善之良心非直為觀美也邪予何議故書而歸之
[013-45b]
㑹稽梁東
盡心無我之謂忠體行不虧之謂孝箴戒教育之謂慈
制事合宜之謂義四者能盡其一人斯為善矣且夫瘠
人肥己貪賄誤國豈忠也哉覆宗絶祀貽禍於人豈孝
也哉循情勿誨至於敗子固非慈矣人欲恣行天理幾
滅亦非義矣是故為臣當忠為子當孝為母當慈至若
處財一斷以義此亘萬古不易之至論也嗚呼今以四
者之行責望于人知之者尚少矧全之者乎雖然吾於
[013-46a]
田稷子之母庶幾見其盡善于四者之一也歟昔田稷
子為相于齊私下吏金百鎰歸奉其母欲希母以喜而
母見其金直峻辭斥以不忠不孝而出之使知公義有
在而慈愛之心隱然于言外見之故稷子慚而出返其
金歸于宣王請就誅者實悟其母之訓責有所懲創而
然耳宣王赦稷子罪復其位又旌母以公金者亦由稷
母之賢德有所感激而然爾意稷母一婦人也而能滌
稷子貪汙之行使歸於義杜齊王好貨之心使開其仁
[013-46b]
上感下化君不失為賢君子不失為孝子至今膾炙人
口誠見其盡善于四者之一也已雖百君子殆無及焉
千載之下豈無敬慕者哉宜乎繪真以遺家學之訓非
特世玩也因誌帙後云廣漢張紹
股肱任重如山岳秉國權衡當奉公豈意蠧綱私賄賂
度情斥子負貞忠先朝盛事流青史千古令人感教風
主聖親賢昭日月披圖熟玩阿誰同東野生
子膺慈母訓均勵宰臣心白骨黄金盡其名獨至今㑹
[013-47a]
稽雲栖錢本立
百鎰私金豈妄傳展圖三歎憶當年齊王若正田郎罪
千古誰知阿母賢王珉
稷子相齊國佐治調洪鈞但輸純且直安可欺君親下
吏餽金至不問屈與伸私金奉其母其母心即嗔責忠
又責孝聲氣何誾誾稷子内愧慚靣王能自陳返金納
陛下願言誅微臣王亦悅母意復位終其身賢母實可
旌公金降紫宸母兮守大義王者開寛仁吁嗟世間婦
[013-47b]
諵諵怨家貧吁嗟稷子母後人宜寫真漁海生
田稷子受金奉母母斥其非而出之母可謂賢乎不賢
乎楚人之父攘羊而子證之為直者子果直乎不直乎
蓋主於國者義主于家者恩也稷子相齊國之安危民
之休戚係焉宣王好貨之非心稷不能格今復受金遺
母其于匡正之道何如哉宜乎母不敢私必斷之以義
焉田母誠可謂賢母也夫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
父不為子隱子不為父隱則天理人情逆矣又安得直
[013-48a]
哉吾故曰稷子受金母不能隱主於國義掩恩也證父
攘羊不得為直主于家恩掩義也不獨如是舜之與象
周公之於管叔均為兄弟之倫所處有不同者事勢固
殊家與國之謂也論者不此之鑒而直以田母出子為
非不亦謬乎抑又考稷子之事與後漢孫性者同科性
私賦民財市衣進父父怒責不受性持衣自首于膠東
相吳祐祐曰掾以親故受汙辱之名所謂觀過知仁是
也俾性以衣遺父宣王原稷子罪復稷子位而以公金
[013-48b]
奉其母亦觀過知仁者歟聖人名教千載不可誣也㑹
稽山樵朱和齋/
田相私百金歸以奉其母母怒出其子不義非我有子
慚服母言請死齊王前王感復子位賜金旌母賢悠悠
千載下尚為人所傳知君重高義圖象丹青妍緬懷跡
易朽求文為之宣諤諤儀曹論侃侃博士篇持用示後
人永言矢勿諼西江漁者
嘗觀齊相田稷子受下吏金遺母母斥反金就罪事而
[013-49a]
耆儒岸士代不乏論雖詳略不同其母一歸于賢矣抑
讀㑹稽山樵朱和齋文以漢吳祐椽以親故受汙辱之
名觀過知仁為證王宜原其子也夫王宜原其子也夫
浚儀趙士印敬題
田稷為齊相三年百鎰金包苴無曠日柄政是初心惟
母賢堪尚論君恩太深汙名磨不得千古作規箴蓉洲
生任文信
千古高風數震賢田郎底事利心纒若無阿母兼明主
[013-49b]
忠孝應教不兩全臨川堯安
稷子為卿受吏金母心不納示恩深旌嘉又賴君王賜
一段高情傳至今東山謝實
世人誰不重黄金難得慈親識慮深子孝母賢君有德
披圖三歎激人心翁洲趙能原才/
噫噓嚱人奔奔皆為名利之所役賢反愚兮明反昏夜
却金兮尚高潔擇一錢兮義同頡萊蕪甑中塵撲飛懸
魚老子肝似鐵四公皦皦何不墨圖中但見齊田稷蠧
[013-50a]
吏虧綱勿足誇特貌慈闈耀貞德奉金本欲娛親喜阿
母怒兮驚且愧若使當年一納間那得芳名播青史主
聖親賢臣滌衷公金賜嫗恩愛隆非獨舍之罪不誅昭
昭淳化揚仁風我披此傳重踟蹰豈獨田卿貪若斯謂
語今人知不知偷安苟富誠何如老萬翁志不渝費千
金蓄此圖此圖傳後世世世重義輕金與明威易東丁/
用和
  高尚書夜山圖
[013-50b]
萬松嶺畔中秋夜况是樓居最上方一片江山果竒絶
却看明月似尋常高克㳟為公畧作
   敬題彦敬郎中為公畧年兄所作夜山圖
高侯胸中有秋月能照山川盡豪髪戲拈小筆寫微茫
咫尺分明見吳越樓中美人列仙臞愛之自言天下無
西牕雨暗政愁絶鐙前還作夜山圖吳興趙孟頫
吳越蒼茫咫尺間尚書能畫夜看山塵銷海市露初下
雪積江山潮始還座上賦詩誰絶唱夢中化鶴或臨關
[013-51a]
髙情乆逐年華盡秋樹寒波愧妙顔虞集
善畫尚書髙彦敬能詩學士趙子昂兩翁秋興江海動
一尺夜山吴越蒼霜松露塔參差見野水寒沙𣺌漭長
山牕撫卷應惆悵却憶東坡賦雪堂林泉生
靜夜江山吴越中髙侯筆力壓晴空雲開海濶波濤壯
月照城池氣象雄髙閣有人曕北極平林落木背西風
誰知墨妙留塵世二老風流萬古同臨川漕山雄覺
   彦敬郎中髙君讀書窮理外留心繪事所謂吳&KR1019
[013-51b]
   山水者尤得意焉左右司秩滿之後閒居武林不求
   仕宦日從事于畫心愈好而技愈進雖專門名家有
   弗逮也行省照磨李君公略性沖澹樂山水寓居吳
   山之顛嚮開小閣俯瞰錢唐江及淛東諸山歴歴可
   數如几案間物彦敬每相過未嘗不留連徙倚以展
   清眺公略謂夜起登此閣月下看山尤覺殊勝彦敬
   聞之躍躍以喜遂援筆而為是圖公略持以示余
   且請著語因賦錢唐夜山圖歌一篇書之左方聊
[013-52a]
   為道其梗槩云
常人畫山皆晝山青天白日摹何難中郎畫山作夜景
沆瀣滿空生筆端雲散月皎皎山長江漫漫近山龍虎
踞遠山眉黛彎江南與江北碧玉紛孱顔千巖無人萬
壑靜只有謫仙之裔獨坐臨飛欄幅巾不畏風露冷得
向杳在蒼茫間㑹稽秦望道塗近雁宕金華天地寛穹
林羅叢祠曲暗鬼所寰涴涴燈火收唯見烟中竿佛塔
如巨靈被甲峨寳冠巍然拄天立威猛恭而安相對兀
[013-52b]
不語色並星芒寒似憐騷人孤誰為非類干日入慝將
作特來衛詩壇遂覺嵌巖魑魅魍魎走皆盡攝衣蹤步
危巢更可栖鶻攀不知中郎何從得是本祗因曽向吳
山小閣忍睡觀更䦨天下江山有如此杭州城中人得
看人得看知者少競利爭名昏復曉豪家翕翕恣歌歡
下户營營急温飽萬象横陳棄若遺東門俎豆鶢鶋鳥
若非高李相與拈出付後來暴殄天物誠堪哀至元甲
午陽月望日徐琰子方父跋于武林官舍之芳潤堂號容/齋
[013-53a]
世人看山在山下李侯看山向絶頂世人畫山畫白日
高侯畫山摹夜景絶頂看山山更竒夜景摹出人少知
逺山蒼蒼近山黒巖巖歴歴汀樹微天高露下暮潮息
月明一片寒江遲藏深樂淵潛驚定安林栖耳絶塵市
喧心息聲利機古人無因駐清景高侯有筆能奪移容
翁復作有聲畫㝠搜天巧為補遺後來知有李侯之德
高侯畫千年人誦容公詩鮮于樞漁陽人至元渡江始/學書字伯機號困學
齋/
[013-53b]
錢唐城中吳山高右背湖水前江濤江南江北山週遭
隱若廢堞縁空壕山椒樓居湖海豪晝趨省垣坐郎曹
夜歸凭䦨呼濁醪維時江月明秋豪羣動一息沉譁囂
山如聚米樹如蒿刹竿離離如桔橰江流無聲夜滔滔
風帆何處藏千艘下窺萬垤埋腥臊政夢膏火相煎熬
攝身便擬虚空逃東將入海淩鯨鼇昔年采石披錦袍
蕩兀未免隨輕舠近者觀潮蹋江臯却恨管籥重門牢
何如坐牕寂不遨一覽不費躋攀勞兎蟾西飛首重搔
[013-54a]
寫留尚賴中山毛鉅公賦詠追風騷江山動色矜袞襃
野客嗜山逾老饕展卷物色分殘膏快剪已具并州刀
不須汗漫期盧敖虎林盛彪嘗授教官館于伯機/太常家清介可重
人知麗日江山竒月中更竒人不知古今畫手不能畫
高侯能畫兼能詩風流文彩乃如此筆意所到神莫窺
琉璃宇宙入萬象清寒周匝天四垂羣鴉已息漙露下
一雁不度行雲遲龍飛鳯舞又千里一起一伏相追隨
潮來不見江吸海但見夜壑寂寂舟無遺廢宫隱約認
[013-54b]
孤塔長竿高下標叢祠俯觀下界萬屋如鱗次其間醉
夢覺者誰金城樹老歲月往昆明刼盡天地移匆匆吳
越已陳迹丹青先寫興亡悲虞山禹穴㑹稽路蒼蒼涼
涼隔烟霧平生慣向圖中遊老我卧游無勝具昏花疑
是雪欲晴剡溪直在無山處何人說與李將軍太清豈
必淡微雲毫端巽二肯一掃清光應更餘幾分天然人
境兩相值樓頭白也思不羣胸中雪夢可八九呼吸沆
瀣歸雄文虎頭著我坐巖壑書牕半席一詣君舟中不
[013-55a]
須覔謝尚詩成三誦君當聞北村民湯炳龍頓首淮人/居杭
授同知以/文學名
越山蒼蒼秋月白江水無聲羣動息此時此景天下無
縹緲飛樓人獨立昔人清賞政爾同若道丹青摹不得
請看此紙如何長卷取素縑三百尺吳興姚式題
李侯登樓見明月清景曽持向人說高侯忻然為作圖
剡藤半紙吞吳越西風八月天氣涼白露亂下濃如霜
萬井鱗鱗閟蟻穴羣峰㸃㸃陳雁行鳯凰翺翔貙虎距
[013-55b]
斗牛光射潛蛟怒方驚晝色辨羽毛尚覺遠林𢃄烟霧
嵯峨孤塔撐雲霄坐令王氣東南銷玉宇璚樓在何許
高低草樹寒蕭蕭陰陽剖割太朴散天地悠悠昏復旦
江山千古月千古中秋看月人幾換丹青之筆何代無
此夜此山應難摹侯能胸次發新意傾泄造化皆無餘
二公生來不同地燕魯相望各千里偶然一笑吳山巔
城中明日傳清事清事城中人得知造化妙處神莫窺
唐人兼重廣文畫輞川况有摩詰詩李侯李侯君寳之
[013-56a]
錢唐屠約再拜字存博號月汀杭人/常作教授以詩名
郎潛暇日多㝠搜夜深獨上千尺樓天回海立月正濕
風起雪湧山疑浮縈青繚白互變滅浮嵐飛露寒颼飀
潛虬栖鶻聲磔磔山鬼木客鳴呦呦城中癡兒方囈語
有夢不到千山幽遙岑寸碧目力遠欲遡汗漫凌風游
高侯落筆萬象泣寫出千古蒼茫愁無聲詩與有聲畫
一夕異事傳南州玉琴在膝酒在手欲寫天籟無莊周
憑誰為問華表鶴城郭人民今是不弁陽周宻頓首山/東
[013-56b]
傖父字公謹號/草牕樞密之子
樓據吳山背倚高寒塵飛不到越山相對老月騰輝羣
動息獨坐清分沆瀣更滿聴潮聲澎湃醉裏詩成神鬼泣景
蒼涼又在新詩外疎籟引浩歌快 憑誰妙筆能圖繪羨中
郎前身磨詰宛然心㑹拈出清宵無限意半幅溪藤光快方
信有人間仙界雲淡天低竒絶處笑僧殊未識丹青在
留此軸誇千載廬陵李震敬題
吳山面滄江中秋氣颯爽樓居謫仙後公退謝塵鞅孤
[013-57a]
月出海上高懷一俛仰佳哉高侯畫得意超象罔我來
秋向晚月色寒蒼莽山遠落木淨風高怒潮響奔騰萬
雲氣忽駕蒼虬上平湖雨翻江渺𣺌波蕩漿回思圖畫
時歲月儵已往山川更晦明陰陽遞消長人生何獨勞
局促老穹壤我將乘倒景千載縱清賞松喬遺世人一
笑淩烟像巴西鄧文原題
纔愛樓居卧看山照人秋月入樓寒祗今此景那能得
時展斯圖對月看大梁趙孟籲書字子俊松雪親/弟官至提舉
[013-57b]
等閒吳越在毫端叠巘微茫月影寒一曲危䦨人獨倚
江山渾作夢中看山陰修竹王英孫前宋端明殿學士/之子仕至監薄
畫山晝易工畫山夜難狀高侯江海姿落筆勢雄放毫
芒見神功超忽移物象越岡遞起伏浙水尤滉瀁初看
浪如山却訝山似浪篏蕩烟月間未數溟島壯兹圖歘
流傳披展神為王何當就謫仙一醉秋閣上南樵張復
張剛父先生仕教授/趙松雪之友居吳興
月底江山如畫好樓中几席與秋清剡藤不到高人手
[013-58a]
一段風流可得成
江行山立月盤桓有客無言樓上看清興肯隨城漏盡
夜深風露恐高寒漢東孟淳
風露百尺樓湖海兩竒士山空宵月滿寥落非城市明
明浙河西宛宛毫素裏德人與天游恢廓應如此㑹稽
戴錫戴祖禹山長居杭負俊聲與余友甚/密丙寅生丁未卒時年四十有二
地位清高眼界寛盡收風景入豪端廢宫臺榭和烟鎖
隔岸江山對月看一水中分吳越近層樓低接斗牛寒
[013-58b]
有聲畫意吟難了更把瑶琴膝上彈錢唐張逢源張泉/月府
判海昌人/伯雨之祖
萬籟無聲夜氣清江山一片月華明倚樓誰在高寒處
一笑披圖白髪生一片一/作如此大德改元嵗在丁酉四月中
澣信筆題于新居之淺山濟南張謙頓首張受益先生/時仕浙江行
省檢校號古/齋博學鑒古
   僕異時嘗中秋夜醉坐吴山絶頂觀月四無人
   蹤飄飄然江湖髙爽處也去之二十年想念此
[013-59a]
   樂如新李公略坐中示髙郎中畫圖援筆為賦
君不見浙江中秋中夜潮凌空斗起如銀橋又不見西
湖中秋中夜月滿眼玲瓏散冰雪紅塵車馬曉爭門畫
船歌鼓晩相聞誰知須臾人事息秘玩棄在荒涼村吳
山山人氣清放窮居縱游隨所往千門夜泬少人行獨
上山椒看蒼莽蒼鸞彩鳯從何來涼風鼓蕩天關開空
光水影相晃眩坐見千里無纎埃當時少年輕世故兩
腋飄飄欲生羽浮槎已似水中仙吹簫更尋雲外侣陳
[013-59b]
迹荒來三十年逢人再說無由縁開編忽得中郎畫意
趣皆是心茫然山中李侯亦瀟灑却燭捲筵風露下更
深百怪弄清妍一一尊前供㸃寫高林低岫來抨抨浮
圖窣堵參差生想當含豪意將决山精海若同經營袁
宏扁舟何足道庾亮南樓只秋草何似如今湘素中明
月長圓意長好月明山空誰往還沙鷗野鶴亦歡顔還
有飄零舊時客白頭夜夜夢吳山剡源戴表元再拜
率初杭人前宋國學登第歴監官/慶元奉化入至元間信州路教授
[013-60a]
凭高宜晚更宜秋下馬歸來即倚樓納納乾坤雙老眼
滔滔江海一扁舟滿城明月空吳苑隔岸青山認越州
李白酒豪高適筆當時人物總風流考城仇遠山村/先生
杭人仕教官杭州知事/致仕當時以詩得名
高李風流仕西浙共倚危樓望吳越吳越江山千萬重
高侯畫對中秋月生紙經營入董源朦朧烟樹迷宫闕
玉露沉沉四泬寥潮聲已息簫聲咽不寫思陵全盛時
空遺白塔堪愁絶君不見王子猷亦向山陰弄雪舟誰
[013-60b]
拈秃筆埽清游古今嘉致總悠悠上清外史薛羲古
君不見謝公臨江佳興發牛渚磯頭泛秋月舫中乃有
臨汝郎詠史清音振林樾又不見王子猷夜吟招隱闋
開尊四望山陰雪彷徨忽作安道思郊巴寒光正飄瞥
江山勝踐何代無往往因人見竒崛錢唐信美東南㑹
山勢從衡紛嵽嵲李侯開軒當上方坐駕蒼螭了吳越
是時月上三秋中飛鏡懸空萬塵没海門縹緲江吞天
宛在三山白銀闕落木寒生烏鵲枝回潮光照蛟鼉窟
[013-61a]
西陵襟帶連山開秦望遥岑青一髪憑虛金氣騰星躔
白露林端灑高潔鷫鷞裘上霑清華鸚鵡杯中湛芳洌
參横斗轉天鷄鳴城鼓填填角幽咽夜來風景非人間
圖畫天開為君設平明跨馬趨省垣公退往就高侯說
高侯前身定摩詰此畫此詩俱妙絶看君寧久此淹留
乘傳行當擁三節吳山越水尺素間舒卷還如向西浙
吳興陳康祖
高侯妙筆生夜光李侯正倚斗牛傍淒涼看盡吳山月
[013-61b]
玉鏡臺前翠鳯凰山隂王易簡
我昔絶江看吳山朝光政落山水間金波遠自海門入
翠嵐高揷扶桑殷安知璚樓有夜景明月蒼茫墮清影
李侯勝賞高侯筆展卷一時如夢醒濟南吕同老
觚稜昔枕萬松嶺金碧青紅縹緲間萬家環之密如櫛
只見樓臺不見山九街車馬何填咽隱隱轟轟夜不絶
市聲未散朝馬嘶只見燈火不見月祗令山上居民稀
岡巒盡露青逶迤昏鼔鼕鼕人跡絶山空月明景更竒
[013-62a]
謫仙把酒看不足摩詰收之入横幅要令赤日黄埃中
翠色泠光常在目就中何處最愁予刹竿高矗白塔孤
綵筆昔曽干氣象短髪搔斷空踟蹰世間萬事何不有
雍門悲涼百年後惟有明月與青山古往今來鎮如舊
陵陽牟應龍成甫先生西蜀龍川人前宋登第存齋參/政之孫獻之提刑之子仕至上元主簿
危樓遥夜倚高㝠落木蒼烟認遠汀潮上海門連月白
山來沙浦徹雲青畫中絶筆空秋思句裏羣賢已曉星
勝槩只今誰復寫卜居應愧草堂靈 昔在童子時
[013-62b]
得以筆硯侍諸先生俛俯五十年彦方出示夜山圖卷
中作者皆翥所嚴事風流盡矣典刑故在慨然久之不
敏小子輙題以志歲月所未識者李震也張翥
予自丙寅歳來桐城識信齋萬户衆仲陳先生在西席
至正丁亥奉省檄來首謁彦方總管又識復禮李先生
因出示高尚書此圖追憶少時受學於容齋公時主憲
事在西浙一時南北名士大夫皆得朝夕相與瞻奉今
覩卷中翰墨使予慨歎不已復禮珍秘之予復書其邑
[013-63a]
里爵位標其上云金華吴福生書
  髙房山畫
   髙尚書字彦敬西域人早仕省郎有能名出為
   江浙省左右司郎中能畫山水詩甚有唐人意度
   作樂府止記得兩句曰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
   送迎又記得絶句曰無限飛紅隨馬足春光更比路
   人忙其作山水人家多有之珍蔵什襲其價甚髙為
   大元能畫者第一青山白雲甚有逺致業儒瀟洒戴
[013-63b]
   包巾著長袍為刑部尚書其言子不得證父妻不得
   證夫奴不得訐主此乃綱常正道也至今著為令格真
   乃國家養成傳之千古今見青山白雲一軸士熙晩生
   後輩延祐四年封贈尚書士熙實當筆後為浙東
   亷使其子名桓為紹興路同知以尚書文集請予作
   序催取為南臺侍御行急不曽作得序文髙同知
   今在何處其人病弱不能世其家可歎也哉
吳山重叠粉團髙有客晨興洒墨毫百兩真珠難買得
[013-64a]
越峰壓倒湧金濤中奉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侍御
史東平王士熙頓首謹題
省臺勲舊五朝臣此老初非以畫聞游戲未忘塵外相
兩間茅屋萬山雲
月射陽岡玉樹林山齋猶在白雲深牢藏秋月壺中稿
滄海驪珠不可尋高尚書墳今在/房山羊頭岡下西巖老人姚庸拜手
房山居士高使君系出西域才超羣中原文獻紹遺緒
藝苑書畫當清芬辭官巴蜀讓僚友此事今無古或聞
[013-64b]
北游易水訪陳跡但感宿草迷荒墳霜臺執法老元勲
貽我青山之白雲危巖風色樂吞吐絶壁雨氣何氤氲
奉常休沐埽塵軌耽翫忽驚西日曛天台匡廬多勝地
南紀晝夜纒祅氛掛冠神武定何日寤寐耿耿心如焚
臨川危素
雨後溪流抱岸迴人稀野徑滿蒼苔樹陰古屋無多住
巖際歸雲一半開老筆精神如米虎此山秀氣敵天台
因何借得仙人杖直到雲霞最上來河東張翥
[013-65a]
西域才人畫似詩雲山高下墨淋漓前身吳越詩中伯
文彩風流照一時
巖空谷迥野雲深路繞溪橋岸繞林何處幽人專一壑
數間茅屋對山隂大中大夫監察御史周伯琦題
 
 
 
 
[013-65b]
 
 
 
 
 
 
 
 趙氏鐵網珊瑚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