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92 醫門法律-清-喻昌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醫門法律卷十


  西昌喻昌撰


  痰飲門論二首 法一十四條律三條


  痰飲論


  喻昌曰痰飲為患十人居其七八金匱論之最詳分别
而各立其名後世以其名之多也徒徇其末而忘其本
曽不思聖人立法皆從一源而岀無多岐也葢胃為水
[010-1b]
穀之海五藏六府之大源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
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以為常人金匱即從水精不四布五經不並
行之處以言其患謂人身所貴者水也天一生水乃至
充周流灌無處不到一有瘀蓄即如江河迥薄之處穢
莝叢積水道日隘横流旁溢自所不免必順其性因其
勢而疏導之由髙山而平川由平川而江海庶得免乎
泛濫所以仲景分别淺深誨人因名以求其義焉淺者
[010-2a]
在於軀壳之内藏府之外其名有四曰痰飲曰懸飲曰
溢飲曰支飲痰飲者水走腸間瀝瀝有聲懸飲者水流
脇下咳唾引痛溢飲者水流行於四肢汗不出而身重
支飲者咳逆倚息短氣其形如腫一由胃而下流於腸
一由胃而旁流於脇一由胃而外出於四肢一由胃而
上入於胸膈始先不覺日積月累水之精華轉為混濁
於是遂成痰飲必先團聚於呼吸大氣難到之處故由
腸而脇而四肢至漸漬於胸膈其勢愈逆矣痰飲之患
[010-2b]
未有不從胃起者矣其深者由胃上入陽分漸及於心
肺由胃下入陰分漸及於脾肝腎故水在心心下堅築
短氣惡水不欲飲縁水攻於外火瑕故水益堅火鬱於
内氣收故築動短氣火與水為仇故惡而不飲也水在
肺吐涎沫欲飲水縁肺主氣行營衞布津液水邪入之
則塞其氣道氣凝則液聚變成涎沫失其清肅故引水
自救也水在脾少氣身重縁脾惡濕濕勝則氣虚而身
重也水在肝脇下支滿嚏而痛縁肝與膽為表裏經脈
[010-3a]
並行於脇火氣衝鼻則嚏弔脇則痛也水在腎心下悸
縁腎水凌心逼處不安又非支飲鄰國為壑之比矣夫
五藏藏神之地也積水泛為痰飲包裹其外詩有謂波
撼岳陽城者情景最肖詎非人身之大患乎然此特隨
其所在辨名定位以祈治不乖方耳究竟水所蓄聚之
區皆名留飲留者留而不去也留飲去而不盡者皆名
伏飲伏者伏而不出也隨其痰飲之或留或伏而用法
以治之始為精義昌試言之由胃而上胸膈心肺之分
[010-3b]
者驅其所留之飲還胃下從腸出或上從嘔出其出皆
直截痛快而不至於伏匿人咸知之若由胸膈而外出
肌膚其清者或從汗出其濁者無可出矣必還返於胸
膈由胸膈還返於胃乃可入腸而下出驅之必有伏匿
肌膚而不勝驅者若由胸膈而深藏於背背為胸之府
更無出路尤必還返胸膈始得趨胃趨腸而順下豈但
驅之不勝驅且有挾背間之狂陽壯火發為癰毒結如
橘嚢者伏飲之艱於下出易於釀禍其誰能辨之誰能
[010-4a]
出之邪昌以靜理而譚醫施治鑿鑿有據謹因金匱秘
典直授金鍼令業醫之子已精而益求其精耳


  痰飲脈論


  喻昌曰痰飲之脈金匱錯出不一難於會通以鄙見論
之亦有淺深微甚之不同可預明也脈要精微篇曰肝
脈耎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
肌皮腸胃之外也此特舉暴飲水溢飲病之最淺者為
言耳仲景會其意即以飲證分之為四統言其綱曰痰
[010-4b]
飲懸飲溢飲支飲大都為由淺入深者商治失此不治
而至於積水滔天即此四飲自有不可同語者矣其謂
飲脈不弦但苦喘短氣者見飲脈本弦飲脈不弦則水
之積也不厚然亦害其陽氣微喘短氣而已其謂支飲
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者見支飲上於胸膈喘
而短氣其脈仍平有而若無纔有停積未至留伏故不
見於脈也其謂脈浮而細滑者傷飲見浮而細滑非傷
風傷寒之比亦飲之初鬱氣分而未深也醫者於此時
[010-5a]
蚤思昏墊之災亟興已溺之念而行因勢利導之法患
斯解矣否則證成深錮末流愈分伏根之所愈不可識
經年檢方問藥漫圖成功其可得乎故凡見脈轉沈弦
一派即當按法求之其曰脈沈者胸中有留飲短氣而
渴四肢歴節痛言肺之治節不行宗氣不布故短氣氣
不布則津亦不化故膈燥而渴脾氣不運水飲流於肢
節而作痛也似此一證肺脾交病所稱飲入於胃遊溢
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輸於肺之常者且轉而藉
[010-5b]
宼兵齎盜糧矣欲求其安寧可得乎至論弦脈則曰咳
者其脈弦為有水曰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虚脈偏弦
者飲也為喘滿曰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曰脈沈而
弦者懸飲内痛此即沈潛水蓄支飲急弦而廣其說除
大下後其脈雙弦者有虛寒之别其偏弦者俱為水飲
也冬夏難治亦因用寒逺寒用熱逺熱之法不若春秋
為易施耳懸飲内痛謂懸飲結積於内其甚者則痛也
更有沈𦂳之脈主心下痞堅面色黧黑之證謂水挾腎
[010-6a]
寒雜揉於心肺之分則心下堅而面色黑也有脈伏而
為留飲之證積飲把持其脈而不露較濇脈尤甚矣又
曰脈伏便利心下續堅此為留飲欲去故也又曰久咳
數嵗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虚者必苦冒本
有支飲在胸中故也凡此皆病深而脈變當一一遡其
流而窮其源者夫天樞開發胃和則脈和今為痰飲凝
結其中則開闔之機闗不利而脈因之轉為沈弦急弦
偏弦弦數弦𦂳或伏而不見非亟去其痰飲亦胡繇脈
[010-6b]
復其常邪淺者淺治深者深治淺深之間者適其中而
治留者可攻伏者可導堅者可削再一因循病深無氣
灑灑時驚不可救藥矣


  痰飲留伏論


  喻昌曰痰飲之證留伏二義最為難明前論留飲者留
而不去伏飲者即留飲之伏於内者也留飲有去時伏
飲終不去留伏之義已見一班而金匱奥義夫豈渺言
能盡謹再陳之金匱論留飲者三伏欽者一曰心下有
[010-7a]
留欽其人背寒如掌大曰留飲者脇下痛引缺盆曰胸
中有留欽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歴節痛言胸中留飲阻
抑上焦心肺之陽而為陰曀則其深入於背者有冷無
熱并阻督脈上升之陽而背寒如掌大無非陽火内鬱
之象也脇下為手足厥隂上下之脈而足少陽之脈則
由缺盆過季肋故脇下引缺盆而痛為留飲偏阻木火
不伸之象飲留胸中短氣而渴四肢歴節痛為肺不行
氣脾不散精之象也合三條而觀之心肺肝脾痰飲皆
[010-7b]
可留而累之矣其義不更著邪至伏飲則曰膈上病痰
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KR0008劇必有伏飲言胸中乃陽氣所治留飲阻抑其陽則
不能發動然重陰終難蔽晛有時陽伸陰無可容忽而
吐發其留飲可以出矣若更伏留不出乃是三陽之氣
伸而復屈太陽不伸作寒熱腰背痛目泣少陽不伸風
火之化鬱而并於陽明土中陽明主肌肉遂振振身&KR0008
而劇也留飲之伏而不去其為累更大若此然留飲伏
[010-8a]
飲仲景不言治法昌自其遏抑四藏三府之陽而求之
則所云宜用温藥和之者豈不切於此證而急以之通
其陽乎所云苓桂术甘湯者雖治支滿目眩豈不切於
此證而可倣其意乎故必深知比例始可與言往法也
後人不明金匱之理妄生五飲六證之說即以海藏之
明於五飲湯方下云一留飲在心下二支飲在脇下三
痰飲在胃中四溢飲在膈上五懸飲在腸間而統一方
以治之何其淺邪


[010-8b]
  再按痰飲總為一證而因則有二痰因於火有熱無寒
飲因於濕有熱有寒即有温泉無寒火之理也人身
熱鬱於内氣血凝滯蒸其津液結而為痰皆火之變
現也水得於濕留戀不消積而成飲究竟飲證熱濕
釀成者多寒濕釀成者少蓋濕無定體春曰風濕夏
曰熱濕秋曰燥濕冬曰寒濕三時主熱一時主寒熱
濕較寒濕三倍也内經濕土太過痰飲為病治以諸
熱劑非指痰飲為寒後人不解妄用熱藥藉為口實
[010-9a]
詎知凡治六淫之邪先從外解故治濕淫所勝亦不
逺熱以散其表邪及攻裏自不逺於寒矣況始先即
不可表而積陰阻遏身中之陽亦必藉温熱以伸其
陽陰邪乃得速去若遂指為漫用常行之法豈不愚


  論苓桂术甘湯


  痰飲陰象阻抑其陽用此陽藥化氣以伸其陽此正
法也兹所主乃在胸脇支滿目眩者何邪靈樞謂心
[010-9b]
包之脈是動則病胸脇支滿然則痰飲積於心包其
病自必若是目眩者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水
精於上也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桂枝通陽氣
和營衞開經絡白术治風眩燥痰水除脹滿甘草得
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本草亦曰甘草能下氣除
煩滿故用之也


  論苓桂术甘湯腎氣丸二方


  金匱云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湯
[010-10a]
主之腎氣丸亦主之並出二方其妙義愈益彰著首
卷辨息論中已詳仲景分别呼吸言病之㫖矣今短
氣亦分呼吸各出一方呼氣之短用苓桂术甘湯以
通其陽陽化氣則小便能出矣吸氣之短用腎氣丸
以通其陰腎氣通則小便之闗門利矣一言半句莫
非精藴其斯以為聖人乎


  論大小青龍湯


  溢飲之證水飲溢出於表營衞盡為之不利必倣傷
[010-10b]
寒病營衞兩傷之法發汗以散其水而營衞通經脈
行則四肢之水亦散矣究竟大青龍升天而行雲雨
小青龍鼔浪而奔滄海治飲證必以小青龍為第一
義也


  合論十棗湯甘遂半夏湯二方


  傷寒病兩脇痞滿而痛用十棗湯下其痰飲雜病雖
非傷寒之比而懸飲内痛在脇則同況脈見沈弦非
亟奪其邪邪必不去脈必不返所以用十棗湯不嫌
[010-11a]
其過峻也凡病之在脇而當用下者必倣此為例也
至甘遂甘草湯之治留飲微妙𤣥通非深入聖域莫
能製之内經但曰留者攻之耳仲景於是析義以盡
其變無形之氣熱結於胃則用調胃承氣攻之熱結
於腸則用大小承氣攻之有形之飲痞結於胸則用
陷胸湯攻之痞結於脇則用十棗湯攻之留結於腸
胃之間則用甘遂半夏湯攻之法曰病者脈伏其人
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
[010-11b]
也甘遂半夏湯主之脈道為留飲所隔伏而不行其
證欲下利利反快似乎留飲欲去然雖欲去不能去
也心下續堅滿可見留飲之末已及於腸留飲之根
仍著於胃不剗其根飲必不去故立是方甘遂甘草
大相反者合而用之俾其向留著之根儘力一剗得
留者去而藥性已不存矣正内經有故無殞之義也
又加白蜜同煎留戀其藥不致迸入無過之地其用
半夏芍藥者由木入土中成其堅滿半夏益土芍藥
[010-12a]
伐木抑何神邪後世方書并甘草刪去神竒化為朽
腐製方立論皆中人以下之事矣竟何益哉


  合論木防已湯葶藶大棗瀉肺湯防已椒目葶藶大黄
丸三方


  三方皆治支飲上入膈中而有淺深次第之分首一
方先治其肺中一方顓治其肺後一方兼治肺氣所
𫝊之府葢支飲上入於膈逼近心肺奥援腎邪本文
云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黒其脈沈𦂳得之數
[010-12b]
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湯主之虚者即愈實者
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葢以支
飲上入阻其氣則逆於肺間而為喘滿阻其血則雜
揉心下而為痞堅腎氣上應其色黑血凝之色亦黑
故黧黑見於面部然且姑緩心腎之治先治其肺肺
之氣行則飲不逆而俱解耳木防已味辛温能散留
飲結氣又主肺氣喘滿石膏辛甘微寒主心下逆氣
清肺定喘人參甘温治喘消膈飲補心肺不足桂枝
[010-13a]
辛熱通血脈開結氣宣導諸藥在氣分服之即愈若
飲在血分深連下焦必愈而復發故去石膏氣分之
藥加芒硝入隂分開痰結消血癖合之茯苓去心下
堅且伐腎邪也葶藶大棗湯大㵼其肺氣亦以氣停
故液聚耳防已椒目葶藶大黄丸治腹滿口舌乾燥
腸間有水氣之證乃肺氣膹鬱於上以致水飲不行
於下而燥濕之甚用此丸急通水道以救金氣之膹
鬱不治上而治其下故用丸劑也


[010-13b]
  合論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外臺茯苓飲三方
前一方治支飲嘔而不渴者支飲上入膈中而至於
嘔從高而越其勢最便但嘔家本當渴渴則可徵支
飲之全去若不渴其飲尚留去之未盡也不必加治
但用半夏之辛温生薑之辛散再引其欲出之勢則
所留之邪自盡矣中一方亦治卒嘔吐者但多心下
痞膈間有水眩悸故加茯苓以去水伐腎而安心也
後一方加人參枳實橘皮尤為𦂳要治積飲既去而
[010-14a]
虚氣塞滿其中不能進食此證最多金匱蚤附外臺
一方啟誘後人非天民之先覺而誰


  合論澤㵼湯厚朴大黄湯二方


  二方之治支飲俱從下奪而有氣血之分前後之辨
首一方為支飲之在心下者阻其陽氣之升降心氣
鬱極火動風生而作冒眩惟是不治其冒眩但利小
便以泄其支飲則陽自升而風火自息仲景製方毎
多若此後一方治支飲之胸滿者夫支飲而至胸滿
[010-14b]
在仲景自用大小陷胸湯治之此方乃承氣之法止
可施於傷寒無形氣分熱結而乃以治有質之痰飲
非仲景絲絲畢貫之法矣其為編書者悞入更復何


  論五苓散一方


  本文云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
五苓散主之此尋常一方耳深維其義譬如以手指
月當下了然葢瘦人木火之氣本盛今以水飲之故
[010-15a]
下鬱於陰中挾其陰邪鼓動於臍則為悸上入於胃
則吐涎沫及其鬱極乃發直上頭目為癲為眩巢氏
病源云邪入之陰則癲夫陽鬱於陰其時不為癲眩
出歸陽位反為癲眩者夾帶陰氣而上也故不治其
癲眩但散其在上夾帶之陰邪則立愈矣散陰邪之
法固當從表然不如五苓散之表法為長以五苓散
兼利其水耳今世之用五苓散者但知其為分利前
後水穀之方不知其為分利表裏陰陽之方方下所
[010-15b]
云多飲暖水汗出愈之文總置不録何其淺耶不但
此也即如小青龍一方世但知為發表之輕劑全不
知其為利小水而設夫山澤小龍養成頭角乗雷雨
而直奔滄海其不能奮髯而昇天豈待問哉所以金
匱治支飲五方總不出小青龍一方為加減取其開
通水道千里不留行耳


  後世治痰飲有四法曰實脾燥濕降火行氣實脾燥濕
二陳二术最為相宜若陰虚則反忌之矣降火之法
[010-16a]
須分虚實實用苦寒虚用甘寒庶乎可也若夫行氣
之藥諸方漫然全無著落謹再明之風寒之邪從外
入内裏其痰飲惟用小青龍湯則分其邪從外出而
痰飲從下出也濁陰之氣從下入上裹其痰飲用茯
苓厚朴湯則分其濁氣下出而痰飲上出也多怒則
肝氣上逆而血亦隨之氣血痰飲互結成癖用柴胡
鱉甲散以除之多憂則脾氣内鬱而食亦不化氣食
痰飲亦互結成癖用清痰丸以除之多慾則腎氣上
[010-16b]
逆直透膜原結壘萬千䐜脹重墜不可以仰用桂苓
丸引氣下趨痰飲始豁也


  虚寒痰飲少壯十中間見一二老人小兒十中常見四
五若果脾胃虚寒飲食不思陰氣痞塞嘔吐涎沫者
宜温其中真陽虚者更補其下清上諸藥不可用也


  小兒慢脾風痰飲阻塞竅隧星附六君湯以醒之


  老人腎虚水汎痰飲上湧崔氏八味丸以攝之


  痰在膈上大滿大實非吐不除然非定法也使為定法
[010-17a]
人人能用之矣何必獨推子和哉子和必相其人可
吐後乃吐之一吐不徹俟再俟三緩以開之據云湧
痰之法自有擒縱卷舒其非浪用可知


  謹再論金匱不言之意以明之傷寒論用汗吐下和
温之法矣至痰飲首當言吐者仲景反不言之何邪
其以吐發二字為言者因喘滿而痰飲上溢從内而
自發也其曰醫吐下之不愈亦非以吐下為咎也其
曰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又屬望於從吐得解也胡
[010-17b]
竟不出可吐一語邪仲景意中謂痰飲證内多夾衝
氣眩冒等證吐之則殆故不煩辭説直不以吐立法
開後世之過端所以為立法之祖也自子和以吐法
擅名無識者爭趨㨗徑貽悞不可勝道必會仲景意
以言吐然後吐罔不當也


  今定吐禁一十二條


  眩冒昏暈不可吐 氣髙氣淺不可吐


  積勞未息不可吐 病後新虚不可吐


[010-18a]
  脈道微弱不可吐 病勢險急不可吐


  陽虚多汗不可吐 素慣失血不可吐


  風雨晦㝠不可吐 冬氣閉藏不可吐


  多疑少決不可吐 吐後犯戒不可吐


  今定藥禁一十條


  陰虚枯燥妄用二陳 陽虚多汗妄用青龍


  心虚神怯妄用辛散 肺虚無氣妄用苦瀉


  肝虚氣刺妄用龍薈 脾虚浮腫妄用滚痰


[010-18b]
  胃虚津竭妄用香燥 臟腑易動妄行湧泄


  本非堅積妄行峻攻 血氣虚羸妄行鍼灸


  律三條


  凡熱痰乗風火上入目暗耳鳴多似虚證悞行温補轉
錮其痰永無出路醫之罪也


  凡痰飲隨食並出不開幽門徒温其胃束手無策遷延
悞人醫之罪也


  凡遇腎虚水泛痰湧氣髙喘急之證不補其下反清其
[010-19a]
上必致氣脱而死醫之罪也


  苓桂术甘湯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术三兩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煑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則利
腎氣丸即八味丸方見中寒門


  甘遂半夏湯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芍藥五枚甘草如指
大一枚


[010-19b]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藥汁
煎取八合頓服之


  十棗湯


  芫花甘遂 大㦸各等分


  右三味以水一升五合先煎大棗十枚取九合去渣
内藥末強人服一錢七羸人服半錢平旦温服之不
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大青龍湯


[010-20a]
  麻黄去節六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箇去皮尖生薑
三兩切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
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温粉粉之
小青龍湯


  麻黄三兩去節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甘草三兩炙
三兩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煑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
[010-20b]
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木防已湯


  木防已三兩石膏十二枚雞子大碎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已加茯苓芒硝湯


  木防已二兩桂枝二兩人參四兩芒硝三合茯苓四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再微煎分
再服微利則愈


[010-21a]
  澤瀉湯


  澤瀉五兩白术一兩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


  厚朴大黄湯


  厚朴一尺大黄六兩枳實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小半夏湯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


[010-21b]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椒藶黄丸


  防已 椒目 葶藶大黄各一兩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稍
増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010-22a]
  五苓散方見三氣門已上俱金匱方


  外臺茯苓飲


  茯苓 人參 白术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
四兩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
九里進之


  星附六君子湯即六君子加南星附子 方見眩病門


  崔氏八味丸方見中寒門


[010-22b]
  附備用方


  二賢湯 治一切痰飲


  橘紅用真正廣産者一斤炙甘草 食鹽各四兩


  右水一碗漫火煮焙乾搗為細末白湯㸃服一方用
橘紅四兩甘草一兩為細末㸃服治痰極有効
豁痰湯 治一切痰疾此方與滚痰丸相副葢以小
柴胡湯為主合前胡半南殻蘇陳朴之屬出入加
減素抱痰疾及肺氣壅塞者以柴胡為主餘者並
[010-23a]
去柴胡以前胡為主


  柴胡 半夏各二錢枯芩 人參脈盛有力者不用甘草
紫蘇 陳皮 厚朴 南星 薄荷 枳殻 羌
各五分


  水二盞薑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服中風者加獨活胸
膈不利者加枳實内外無熱者去黄芩治一切痰氣
最効


  茯苓丸一名指迷茯苓丸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云有人臂
[010-23b]
痛不能舉手足或左右時復轉移由伏痰在内中
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摶四肢屬脾脾滯而
氣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脈沈細者是也後人為此
臂痛乃痰證也但治痰而臂痛自止及婦人産後
發喘四肢浮腫者用此而愈


  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殻去瓤麩炒半兩風化朴硝二錢五分如一時未
易成但以朴硝撒在竹盤中少時盛水置當風處即乾如芒硝刮取用亦可


  右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010-24a]
薑湯送下 累有人為痰所苦夜間兩臂如人抽撁
兩手戰掉茶盞亦不能舉服此隨愈痰藥方多惟此
立見功効


  神术丸 治痰飲


  茅山蒼术製一斤生油麻半兩水二盞研取漿大棗十五枚煮爛取肉


  右三味和丸梧桐子大日乾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


  老痰丸 潤燥開鬱降火消痰治老痰鬱痰結成粘
[010-24b]
塊凝滯喉間肺氣不清或吐咯難出


  天門冬去心黄芩酒炒海粉另研橘紅去白各一兩連翹半兩
梗 香附淡鹽水浸炒各半兩青黛另研一錢芒硝另研二錢𤓰蔞仁
另研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入薑汁少許和藥杵匀丸如龍眼大
噙嚼一丸清湯送細嚥之或丸如菉豆大淡薑湯送
下五六十丸


  𤓰蔞半夏丸 治肺熱痰𠻳


[010-25a]
  𤓰蔞仁另研半夏製各一兩


  右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毎服五十丸
薑湯下


  千緡湯 治風痰壅盛喘急日夜不得臥人扶而坐
者一服立愈


  半夏製大者七枚皂莢炙去皮弦一寸甘草炙一寸


  右作一服水一盞薑三片煎七分温服


  御愛紫宸湯 解宿酒嘔噦惡心痰唾不進飲食
[010-25b]
木香五分砂仁 芍藥 檀香 茯苓 官桂 藿
各一錢陳皮 乾葛 良薑 丁香 甘草炙各二錢


  分二服毎服水盞半煎七分不拘時服


  四七湯 治七情氣鬱結滯痰涎如破絮或如梅核
咯之不出嚥之不下并治中脘痞滿痰涎壅盛上
氣喘急


  半夏三錢茯苓二錢四分厚朴一錢六分紫蘇葉一錢二分


  水二盞薑五片棗一枚煎七分服


[010-26a]
  大川芎丸 消風壅化痰涎利咽膈清頭目治頭痛
旋運心忪煩熱頸項𦂳急肩背拘倦肢體煩疼皮
膚瘙癢腦昏目疼鼻塞聲重面上遊風狀如蟲行
川芎 龍腦 薄荷葉焙乾各七十五兩桔梗一百兩甘草
爁三十五兩防風去苗二十五兩細辛洗五兩


  右為細末煉蜜搜和毎一兩半分作五十丸每服一
丸臘茶清細嚼下食後臨臥服


  小胃丹


[010-26b]
  芫花好醋拌匀過一宿於瓦器不住手攪炒令黒不可焦甘遂濕麵裹長流水浸半日煮
曬乾大㦸長流水煮一時再用水洗曬乾各半兩大黄濕紙裹煅勿令焦切焙乾再以
酒潤炒熟焙乾一兩半黄蘖炒三兩


  右為末以白术膏丸如蘿葡子大臨臥津液吞下或
白湯送下取膈上濕痰熱積 以意消息之欲利空
心服 一方加木香檳榔各半兩


  小川芎丸 治膈上痰


  川芎二兩細剉慢火熬熟川大黄二兩蒸令乾


[010-27a]
  右件焙乾為末用不蛀皂角五七挺温水揉汁絹濾
出渣瓦礶中熬成膏和前二味為丸如桐子大毎服
五十丸小兒三丸薑湯下


  旋覆花散 治心胸痰熱頭目旋痛飲食不下
旋覆花 甘草炙各半兩枳殻去瓤麩炒石膏細研各二兩赤茯
苓 麥門冬去心柴胡去苗人參各一兩犀角屑 防風
去乂黄芩各七錢半


  右㕮咀毎服五錢水一大盞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
[010-27b]
渣食後良久温服


  化涎散 治熱痰利胸膈止煩渴


  凝水石煅研一兩鉛白霜另研馬牙硝另研雄黄另研各一錢
枮研甘草炙各二錢半龍腦少許


  右為細末研匀毎服一錢不拘時水調下小兒風熱
痰涎用沙糖水調下半錢此藥大涼不可多服
八珍丸 治膈痰結實滿悶喘逆


  丹砂研半兩犀角羚羊角茯神去木牛黄龍腦
[010-28a]
研各二錢半牛膽南星 硼砂研各一兩


  右為細末研匀煉蜜和丸如雞豆實大毎服一丸食
後細嚼人參荆芥湯下


  鵞梨煎丸 治熱痰涼心肺利咽膈解熱毒補元氣
大鵞梨二十枚去皮核用淨布絞取汁薄荷生半斤研汁皂角不蛀者十挺去
皮子漿水二升挼取濃汁白蜜半斤生地黄半斤研取汁同上五味慢火熬膏和下藥

人參 白茯苓去皮白蒺藜炒去刺肉蓯蓉酒浸切焙乾
酒浸半夏湯泡木香各一兩檳榔煨二兩防風去又青橘皮
[010-28b]
去白桔梗羌活 白术 山藥各七錢半甘草炙半兩


  右為細末同前膏拌匀杵令得所丸如梧子大毎服
五十丸加至二十丸食後荆芥湯送下日二服
法製半夏 消飲化痰壯脾順氣


  用大半夏湯洗泡七遍以濃米泔浸一日夜毎半
夏一兩用白礬一兩半研細温水化浸半夏上留
水兩指許頻攪冬月於煖處頓放浸五日夜取出
焙乾用鉛白霜一錢温水化又浸一日夜通七日
[010-29a]
盡取出再用漿水慢火煮勿令滚候漿水極熱取
出焙乾以磁器收貯每服一二粒食後細嚼温薑
湯下又一法依前製成半夏每一兩用白礬水少
許漬半夏細飛硃砂末淹一宿斂乾焙用依前法
亦可用生薑自然汁漬焙用


  神芎導水丸


  黄芩一兩黄連 川芎 薄荷各半兩大黄二兩滑石
黑牽牛頭末各四兩


[010-29b]
  河間製治一切熱證其功不可盡述設或久病熱鬱
無問瘦&KR0146老弱并一切證可下者始自十丸以為度
常服此藥除腸胃積滯不傷和氣推陳致新得利便
快並無藥燥搔擾亦不困倦虚損遂病人心意或熱
甚必急須下者使服四五十丸未効再服以意消息
常服二三十丸不動臟腑有益無損或婦人血病下
惡物加桂半兩病微者常服甚者取利因而結滯開
通惡物自下也凡老弱虚人脾胃經虚風熱所鬱色
[010-30a]
黑齒槁身瘦萎黄或服甘熱過度或三消等病若熱
甚於外則肢體躁擾病於内則神志躁動怫鬱不開
變生諸證皆令服之惟臟腑滑泄者或裏寒脈遲者
或婦人經病産後血下不止及孕婦等不宜服


  咳𠻳門論二首 法十六條律六條


  咳𠻳論


  喻昌曰咳𠻳一證求之内經博而寡要求之金匱惟附
五方於痰飲之後亦無顓論不得已問津於後代諸賢
[010-30b]
所述珪璧琳瑯非不棼然案頭究竟各鳴已得而鮮會
歸昌不以漫然渺然之説傳信後人將何以為言哉葢
嘗反覆内經之文黄帝問於岐伯曰肺之令人咳者何
也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足令人咳非獨肺也此一語
推開肺咳似涉太驟設當日先陳肺咳以漸推詳則了
無疑義後世有成法可遵矣非然也聖神立言不過隨
文演義微啟其端苟必一一致詳即非片言居要之體
所以讀内經貴在自得其要得其要則一言而終不得
[010-31a]
其要則流散無窮豈特論咳𠻳一證為然哉黄帝訓雷
公之辭有曰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固知比
類之法不但足以蔽内經之義并足以蔽窮無窮極無
極之義管可窺天蠡可測海内經千萬年脱畧之文一
知比類直可合符一堂至於竒病當前游刃恢恢不待
言矣請申之岐伯雖言五藏六府皆足令人咳其所重
全在於肺觀其下文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
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胃脈上至於肺
[010-31b]
則肺寒肺寒則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此舉形
寒飲冷傷肺之一端以明咳始之因耳内外合邪四字
扼要比類之法重在於此人身有外邪有内邪有外内
合邪有外邪已去而内邪不解有内邪已除而外邪未
盡纔一比類了然明白奈何不辨之於蚤聽其釀患日
深邪夫形寒者外感風寒也飲冷者内傷飲食也風寒
無形之邪入内與飲食有形之邪相合必留戀不舎治
之外邪須從外出内邪須從下出然未可表裏並施也
[010-32a]
金匱五方總不出小青龍湯一方為加減是内經有其
論金匱有其方矣而内經金匱之所無者欲從比類得
之果何從哉進而求之暑濕暑濕之邪皆足令人咳也
葢暑濕之外邪内入必與素醖之熱邪相合増其煩咳
宜從辛涼解散又當變小青龍湯之例為白虎而兼用
天水五苓之屬矣進而求之於火則有君相之合無内
外之合而其足以令人致咳者十常八九以心與肺同
居膈上心火本易於剋制肺金然君火無為而治恒不
[010-32b]
自動有時勞其心而致咳息其心咳亦自止尚不為剥
床之災也惟相火從下而上挾君火之威而刑其肺上
下合邪為患最烈治之亦可從外内合邪之例比擬其
或引或折以下其火俾不至於燎原耳於中咳𠻳煩寃
腎氣之逆亦為上下合邪但濁陰之氣上干清陽為鬲
肓遮蔽任其煩寃不能透出亦惟下驅其濁陰而咳自
止矣進而求之於燥内外上下初無定屬或因汗吐太
過而津越於外或因㵼利太久而陰亡於下或營血衰
[010-33a]
少不養於筋或精髓耗竭不充於骨乃致肺金日就乾
燥火入莫禦咳無止息此時亟生其津亟養其血亟補
其精水猶可為也失此不治轉盻甕乾杯罄毛瘁色弊
筋急爪枯咳引胸背弔脇疼痛諸氣膹鬱諸痿喘嘔嗌
塞血泄種種危候相因而見更有何法可以沃其焦枯
也邪經謂咳不止而出白血者死豈非肺受燥火煎熬
而腐敗其血亦從金化而色白邪至於五藏六府之咳
内經言之不盡者要亦可比類而會通之耳昌一人知
[010-33b]
見有限由形寒飲冷傷肺一端比類以及暑濕火燥不
過粗枝大葉啟發聰明之一助至從根本入理深譚是
必待於後人矣


  咳𠻳續論


  昌著咳𠻳論比類内經未盡底裏竊不自安再取金匱
嚼蠟終日不輟始得恍然有會始知金匱以咳𠻳敘於
痰飲之下有深意焉葢以咳𠻳必因之痰飲而五飲之
中獨膈上支飲最為咳𠻳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𠻳即
[010-34a]
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足令人咳𠻳不已況支飲
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氣逆衝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
夫以支飲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飲其
咳終無寧宇矣去支飲取用十棗湯不嫌其峻豈但受
病之初即病蓄已久亦不能舎此别求良法其曰咳家
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正謂急弦之脈必以去支
飲為亟也猶易知也其曰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
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嵗宜十棗湯此則可以死而不死
[010-34b]
者仍不外是方去其支飲不幾令人駭且疑乎凡人胸
膈間孰無支飲其害何以若此之大其去害何必若此
之力葢膈上為陽氣所治心肺所居支飲横據其中動
肺則咳動心則煩摶擊陽氣則痛逼處其中營衞不行
神魄無依則卒死耳至一百日一年而不死陽氣未散
神魂未離可知惟亟去其邪可安其正所以不嫌於峻
攻也掃除陰濁俾清明在躬較彼姑待其死何得何失
邪其曰久咳數嵗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虚
[010-35a]
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夫不
治其咳而治其飲仲景意中之隠不覺一言逗出其實
大數為火刑金而無制故死其弱且虚為邪正俱衰而
易復故可愈也其曰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明外内合邪之證惟有小青龍的對一方耳然而用小
青龍湯其中頗有精義須防衡氣自下而上重増濁亂
也衝氣重増濁亂其咳不能堪矣傷寒證用大青龍湯
無少陰證者可服脈微弱者不可服服之則肉瞤筋惕
[010-35b]
而亡陽雜證用小青龍湯亦恐少陰腎氣素虚衝任之
火易於逆上衝任火上無咳且増煩咳況久咳不已顧
可動其衝氣邪葢衝任二脈與腎之大絡同起腎下出
胞中腎虚不得固守於下則二脈相挾從小腹逆衝而
上也於是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先治其衝氣衝氣即低
而反更咳胸滿者因水在膈間不散其病再變前方去
桂加乾薑細辛以治其咳滿咳滿即止第三變而更復
渴衝氣復發者以細辛乾薑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
[010-36a]
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
内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嘔止第四變其人形腫者以水
尚在表也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内麻黄以其人遂痺故
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
黄發其陽故也第五變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薰
其面加大黄以利之嗟夫仲景治咳全不從咳起見去
其支飲下其衝氣且及下衝氣法中之法游刃空虚全
牛劃然已解何其神邪向也不解作者之意祇覺無階
[010-36b]
可升何期比類而得外邪内入下邪上入之端因復參
之金匱其精藴始得洞矚豈非神先告之邪慰矣慰矣
内經秋傷於濕冬生咳𠻳此脱文也訛𫝊千古今特正
之曰夏傷於暑長夏傷於濕秋必痎瘧秋傷於燥冬
生咳𠻳六氣配四時之理燦然明矣葢濕者水類也
燥者火類也濕病必甚於春夏燥病必甚於秋冬痎
瘧明是暑濕合邪然濕更多於暑何反遺而不言至
於咳𠻳全是火燥見病何反以為傷濕耶所以春夏
[010-37a]
多濕病者春分以後地氣上升天氣下降二氣交而
濕蒸於中土膏水溽礎潤木津人身應之濕病見焉
秋冬多燥病者秋分以後天氣不降地氣不升二氣
分而燥呈其象草黄木落山巉水枯人身應之燥病
見焉然則咳𠻳之為傷燥豈不明哉


  六氣主病風火熱濕燥寒皆能乗肺皆足致咳其濕咳
即分屬於風火熱燥寒五氣中也風乗肺咳汗出頭
痛痰涎不利火乗肺咳喘急壅逆涕唾見血熱乗肺
[010-37b]
咳喘急面赤潮熱甚者熱盛於中四末反寒熱移於
下便泄無度燥乗肺咳皮毛乾稿細瘡濕癢痰膠便
秘寒乗肺咳惡寒無汗鼻塞身疼發熱燥煩至於濕
痰内動為咳又必因風因火因熱因燥因寒所挾各
不相同至其乗肺則一也


  風寒外束華葢散參蘇飲加聲音不出風邪人參荆芥
湯寒邪三拗湯遇冷咳發者橘皮半夏湯


  火熱内燔加減瀉白散水煮金花丸加身熱如炙紫苑
[010-38a]


  傷暑之咳自汗脈虚發渴人參白虎湯清暑益氣湯


  傷濕之咳身重脈細痰多五苓散白术湯加喘滿浮腫
欵氣丸濕熱素藴於中黄連解毒湯滚痰丸濕熱素
藴於上連聲迸氣不通者桑白皮散


  傷燥之咳痰粘氣逆血腥杏仁蘿葡子丸清金潤燥天
門冬丸鳳髓湯加面目浮腫蜜酥煎


  内傷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壯水金虚崇土鬱甚舒肝氣
[010-38b]
逆理肺食積和中房勞補下用熱逺熱用寒逺寒内
已先傷藥不宜峻至於上焦虚寒嘔唾涎沫則用温
肺湯上中二焦俱虚則用加味理中湯三焦俱虚則
用加味三才湯


  傷腎之咳氣逆煩寃牽引腰腹俛仰不利六味地黄湯
加五味子水飲與裏寒合作腹痛下利真武湯於中
有燥咳熱移大腸亦主腹痛下利毫釐千里尤宜辨


[010-39a]
  營衞兩虚之咳營虚發熱衞虚自汗或惡寒寧肺湯
虚勞之咳五味黄茋散麥門冬飲


  心火刑肺見血人參芎歸湯


  乾咳無痰火熱内壅用四物桔梗湯開提之傷酒熱積
用瓊玉膏滋潤之色慾過度腎水不升用八味丸蒸
動之


  上半日咳多火在陽分宜白虎湯下半日咳多火在陰
分宜四物芩連湯


[010-39b]
  久咳肺損肺痿痰中見血潮熱聲颯人參養肺湯血腥
喘乏鍾乳補肺湯久咳宜收濇者人參清肺湯加聲
音不出訶子散


  膏粱致咳比濕熱内藴例治之加色慾過度元氣虚損
又不可盡攻其痰辛苦致咳比風寒外束例治之加
外寒裹其内熱須分寒熱多少以消息而施表裏兼
治之法


  律六條


[010-40a]
  凡治咳不分外感内傷虚實新久襲用清涼藥少加疎
散者因仍苟且貽患實深良醫所不為也


  凡治咳遇陰虚火盛乾燥少痰及痰咯艱出者妄用二
陳湯轉刼其陰而生大患者醫之罪也


  凡咳而且利上下交征而不顧其人中氣者十無一起
如此死者醫殺之也


  此有肺熱腎寒兩證水火不同無論用涼用温總以
回䕶中氣為主


[010-40b]
  凡邪盛咳嚬㫁不可用刼澀藥咳久邪衰其勢不銳方
可澀之悞則傷肺必至咳無休止坐以待斃醫之罪


  凡屬肺痿肺癰之咳悞作虚勞妄補陰血轉滯其痰因
致其人不救者醫之罪也


  凡咳而漸至氣高汗漬宜不俟喘急痰鳴急補其下若
仍治標亡本必致氣脱卒亡醫之罪也


  金匱治咳五方


[010-41a]
  小青龍湯方見痰飲門


  桂苓五味甘草湯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去皮甘草炙三兩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温服


  苓甘五味薑辛湯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細辛三兩五味子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半升日三服
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薑辛夏湯


[010-41b]
  茯苓四兩甘草二兩細辛二兩乾薑二兩五味子 半夏各半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半升日三服
茯苓甘草五味薑辛湯本方加大黄名曰茯甘薑味辛夏仁黄湯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
半升去皮尖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半升日三服


  華葢散


[010-42a]
  麻黄去根節紫蘇子杏仁去皮尖炒桑白皮赤茯苓
去皮橘紅已上各一錢甘草五錢


  水二鍾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鍾去渣不拘時


  參蘇飲


  人參 蘇葉 乾葛 前胡 陳皮 枳殻 半
夏 茯苓各八分木香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盞薑五片棗二枚煎一盞熱服


[010-42b]
  人參荆芥湯


  陳皮 荆芥穗 人參 半夏 通草 麻黄
桔梗各一錢杏仁 細辛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煎服


  三拗湯


  生甘草 麻黄不去節杏仁


  右㕮咀二錢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逺服若増寒
惡風取汗解加桔梗荆芥名五拗湯治咽痛


[010-43a]
  橘皮半夏湯


  陳皮半兩半夏製二錢半


  右為末作二服水盞半薑十片煎七分温服


  加減㵼白散


  桑白皮錢半地骨皮 陳皮 青皮 桔梗 甘草
黄芩 知母各七分


  右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温服


  水煑金花丸


[010-43b]
  南星 半夏生各一兩寒水石一兩煅存性天麻五錢白麵三兩
雄黄一錢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毎服五七十丸至百丸
煎沸湯下藥丸煑浮為度澇出淡漿浸另用生薑湯


  紫苑膏


  枇杷葉去毛木通 欵冬花 紫苑 杏仁去皮尖炒
白皮炙各一兩大黄半兩


[010-44a]
  右為細末煉蜜丸櫻桃大夜間噙化三五丸


  人參白虎湯方見三氣門


  清暑益氣湯方見三氣門


  五苓散方見三氣門


  白术湯方見三氣門


  欵氣丸


  青皮 陳皮 檳榔 木香 杏仁 茯苓 郁
李仁去皮川當歸 廣荗 馬兠鈴葶藶各三錢
[010-44b]
參 防已各四錢牽牛頭末二兩半


  右為細末薑汁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毎服二十丸加
至七十丸食後薑湯送下


  黄連解毒湯


  黄連二錢黄芩 黄柏 梔子各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温服


  滚痰丸方見痰飲門


  桑白皮散


[010-45a]
  桑白皮桔梗 川芎 防風 薄荷 黄芩
前胡 柴胡 紫蘇 赤茯苓 枳殻 甘草各等


  右咀毎服七錢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逺服
杏仁蘿葡子丸


  杏仁 蘿葡子炒各一兩


  右為末粥糊丸桐子大毎服五十丸白湯下


  清金潤燥天門冬丸 治肺藏壅熱咳𠻳痰唾稠粘
[010-45b]
天門冬去心一兩半焙百合 前胡 貝母半夏湯洗去滑
桔梗 桑白皮 防已 紫苑 赤茯苓 生地
黄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黄研如膏已上各七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桐子大毎服二
十丸不拘時生薑湯下日三服 又方去防已前胡
桑皮赤茯加麥門冬人參肉桂阿膠陳皮甘草各三
兩糯米粉并黄蠟一兩成粥更入蜜再熬和匀丸如
櫻桃大毎服一丸同生薑細嚼下治肺經内外合邪
[010-46a]
咳𠻳語聲不出咽喉妨礙狀如梅核噎塞不通膈氣
噎食皆可服 又方單用天門冬十兩生地三斤取
汁為膏麥冬八兩膏子為丸如桐子大毎服五十丸
逍遙散下逍遙散須去甘草加人參治婦人喘𠻳手
足煩熱骨蒸寢汗口乾引飲面目浮腫


  鳳髓湯 治咳𠻳大能潤肺


  牛髓一斤取䟰骨中者白蜜半斤杏仁四兩去皮尖研如泥乾山藥四兩
胡桃仁去皮四兩另研


[010-46b]
  右將髓蜜二味沙鍋内熬沸以絹濾去渣盛磁瓶内
將杏仁等三味入瓶内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煑一日
夜取出冷定毎早晨白湯化一二匙服


  蜜酥煎


  白沙蜜一升牛酥一升杏仁三升去皮尖研如泥


  右將杏仁於磁盆中用水研取汁五升浄銅鍋内勿
令油膩垢先傾三升汁於鍋内刻木記其淺深減記
又傾汁二升以緩火煎減所記處即入蜜酥二味煎
[010-47a]
至記處藥成置淨磁器中毎日三次以温酒調一匙
或以米飲白湯皆可調服七日唾色變白二七唾稀
三七𠻳止此方非獨治𠻳兼補虛損去風燥悦肌膚
婦人服之尤佳


  温肺湯


  陳皮 半夏 肉桂 乾薑 白芍藥 杏仁各一
五味子 細辛 甘草各四分


  水盞半煎八分食後服仁齋方有阿膠無芍藥
[010-47b]
加味理中湯 治脾肺俱虚咳𠻳不已


  人參 白术 茯苓 甘草陳皮 半夏 乾
薑 五味子 細辛


  右㕮咀毎服三錢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逺服
加味三才湯


  天門冬 生地黄 人參各等分


  水煎服


  六味地黄湯


[010-48a]
  地黄二錢牡丹皮一錢白茯苓一錢山藥一錢山茱萸一錢五分
澤瀉七分


  水煎食前服


  寧肺湯


  人參 當歸 白术 熟地 川芎 白芍 五
味子 麥門冬 桑皮 白茯苓 甘草炙各七分
炒一錢


  右水二盞薑三片紫蘇五葉煎八分食逺服


[010-48b]
  五味黄茋散


  麥門冬 熟地黄各一錢桔梗 黄茋各錢半五味子
人參 芍藥 甘草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食後温服


  麥門冬飲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黄柏 知母 麥
門冬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桑皮八分


  水二盞薑一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010-49a]
  人參芎歸湯


  當歸 川芎 白芍藥各二分人參 半夏 陳皮
 赤茯苓 阿膠炒成珠細辛 北五味 甘草炙各
一分


  右㕮咀毎服五錢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四物桔梗湯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 桔梗 黄蘖炒各一錢


  右水二盞煎八分加竹瀝半盞薑汁一匙和匀服
[010-49b]
瓊玉膏


  人參十二兩白茯苓十五兩琥珀 沈香各半兩大生地
十斤洗淨銀石器内杵細取自然汁盛忌鐵器白蜜五斤熬去渣


  右本方原無沈香琥珀乃臞仙加入自云竒効異常
今録其方先以地黄汁同蜜熬沸攪匀用絹濾過將
人參等為細末和蜜汁入磁瓶或銀瓶内用棉紙十
數層加箬封固瓶口入砂碢内或銅鍋内以長流水
煑没瓶頸用桑柴火煑三晝夜取出換過油單臘紙
[010-50a]
扎口懸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氣提起仍煮半日以出
氣然後收藏毎日清晨及午後取一二匙用温酒一
兩調服白湯調亦可忌雞犬見


  八味丸方見中寒門


  白虎湯方見三氣門


  四物芩連湯即四物湯加黄芩黄連


  人參養肺湯


  人參 阿膠 貝母 杏仁去皮尖桔梗 茯苓
[010-50b]
桑皮 枳實甘草各五分柴胡一錢五味子十二粒


  右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鍾乳補肺湯


  鍾乳粉叧研如米桑皮各三兩肉桂 白石英叧研如米五味
子 欵冬花 紫苑茸 麥門冬 人參各二兩


  右為粗末次以鍾乳石英同和匀毎服四錢水盞半
薑五片棗一枚粳米一小撮煎七分去渣食後服
訶子散 治久𠻳語聲不出


[010-51a]
  訶子肉通草各錢半杏仁去皮尖炒一錢


  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真武湯方見中寒門


  闗格門論二首律三條


  闗格論


  喻昌曰闗格之證自靈素以及難經仲景脈法皆深言
之然無其方也後世以無成方依傍其中𤣥言奥義總
不參研空存其名久矣間有以無師之智臨證處方傳
[010-51b]
之於書眼中金屑不適於用可奈之何謹以尚論之懷
暢言其理素問謂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
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
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闗陰人迎
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闗格闗格之脈羸不能極於
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此以三陽之府三陰之藏分診於
結喉兩旁人迎之位兩手寸口大淵之位葢隨人迎寸
口經脈之行度而施其刺法也靈樞言刺之従所分人
[010-52a]
迎之盛瀉其陽補其所合之陰二瀉一補従所分寸口
之盛瀉其陰補其所合之陽二瀉一補皆以上氣和乃
止至於用藥則從兩手寸闗尺三部之脈辨其藏府之
陰陽故靈樞復言邪在府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
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大盛則陰脈不和陰脈
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
不能榮也故曰闗陽氣太盛則陰氣不能榮也故曰格
陰陽俱盛不能相榮也故曰闗格闗格者不能盡期而
[010-52b]
死也此則用藥之權衡隨其脈之尺陰寸陽偏盛俱盛
而定治耳越人宗之發為陰乗陽乗之脈因推其乗之
之極上魚為溢入尺為覆形容陰陽偏而不返之象精
矣至仲景復開三大法門謂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虚大
為實在尺為闗在寸為格闗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從
兩手寸口闗陰格陽過盛中察其或浮或大定其陽虚
陽實陰虚陰實以施治療葢於靈樞陽太盛則陰不能
榮陰太盛則陽不能榮以及越人陰乗陽乗之法加以
[010-53a]
浮大之辨而虛實始得瞭然不爾闗則定為陰實格則
定為陽實矣抑何従得其微細耶此一法也謂心脈洪
大而長是心之本脈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
者則闗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此則
深明闗格之源由於五志厥陽之火遏鬱於心胞之内
其心脈上微見頭小亦陽虚之驗下微見本大亦陽實
之驗頭無汗者可治有汗則心之液外亡自焚而死矣
在二陽之病發心脾且不得隠曲男子少精女子不月
[010-53b]
𫝊為風消索澤而不治況闗格之病精氣竭絶形體毁
阻離絶菀結憂愁恐怒五藏空虚氣血離守厥陽之火
獨行上合心神同處於方寸之内存亡之機間不容髮
可不一辨察之乎此二法也謂趺陽脈伏而濇伏則吐
逆水穀不化濇則食不得入名曰闗格診趺陽足脈或
伏或濇辨胃氣所存幾何伏則水穀入而不化胃氣之
所存可知矣濇則并其食亦不得入胃氣之所存更可
知矣榮衞之行遲水穀之入少中樞不運下闗上格豈
[010-54a]
待言哉此三法也仲景金針暗度有此三法大㮣在顧
慮其虚矣因是上下古今搜採羣言而諸大老名賢無
一論及此證者惟雲岐子迷其陰陽反背之狀𫝊其所
試九方譬如航海萬里得一聲氣相通之侣欣慰無似
遑計其短乎然不欲後人相安其説又不忍緘口無言
也其謂陰陽易位病名闗格胸膈上陽氣常在則熱為
主病身半已下陰氣常在則寒為主病胸中有寒以熱
藥治之丹田有熱以寒藥治之若胸中寒熱兼有以主
[010-54b]
客之法治之治主當緩治客當急此從傷寒論胸中有
寒丹田有熱立説實非闗格本證所引内經運氣治主
客之法亦屬無據至於靈素難經金匱之文絶不體會
所定諸方渾入後人惡劣窼臼觀之殊不慊耳方中小
疵雜用二陳五苓枳殻厚朴檳榔木香是也方中大疵
雜用片腦麝香附子皂角牽牛大黄朴硝是也夫陰陽
不交各造其偏而謂陰反在上陽反在下可乎九死一
生之證而以霸術刼奪其陰陽可乎仲景之以趺陽為
[010-55a]
診者正欲人調其營衞不偏陰偏陽一味沖和無忤聴
胃氣之自為敷布由一九而二八三七四六乃始得協
於平也豈一蹴所能幾耶故不問其闗於何而開格於
何而通一惟求之於中握樞而運以漸透於上下俟其
趺陽脈不伏不濇營氣前通乃加意於營衞氣前通乃
加意於衞因其勢而利導之庶不與藥扞格耳若營氣
纔通即求之衞衞氣纔通即求之營且為生事喜功況
躁不能需亟思一逞乎夫死裏求生之治須得死裏求
[010-55b]
生之人嗒然若喪先熄其五志交煽之火治吐逆之格
由中而漸透於上治不溲之闗由中而漸透於下治格
而且闗由中而漸透於上下所謂三年之艾不蓄則不
免死亡蓄之則免於死亡矣人亦何為而不蓄之耶或
者病余不立一方此終身不靈之人也寧無見其方而
反惑耶不得已姑立進退黄連湯一方要未可為中人
道也


  進退黄連湯方論


[010-56a]
  喻昌曰黄連湯者仲景治傷寒之方也傷寒胸中有熱
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黄連湯主之以其胃中
有邪氣阻遏陰陽升降之機而不交於中土於是陰不
得升而獨治於下為下寒腹中痛陽不得降而獨治於
上為胸中熱欲嘔吐與此湯以升降陰陽固然矣而濕
家下之舌上如胎者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亦用此方何
耶後人牽強作解不得製方之㫖又安能取裁其方耶
葢傷寒分表裏中三治表裏之邪俱盛則従中而和之
[010-56b]
故有小柴胡湯之和法於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助
胃之中但加柴胡一味透表黄芩一味透裏尚恐圭角
少露有碍於和於是去滓復煎漫無異同飲入胃中聴
胃氣之升者帶柴胡出表胃氣之降者帶黄芩入裏一
和而表裏之邪盡服其有未盡者加工治之不相扞格
矣至於丹田胸中之邪則在於上下而不為表裏即變
柴胡湯為黄連湯和其上下以桂枝易柴胡以黄連易
黄芩以乾薑代生薑飲入胃中亦聴胃氣之上下敷布
[010-57a]
故不問其上熱下寒上寒下熱皆可治之也夫表裏之
邪則用柴胡黄芩上下之邪則用桂枝黄連表裏之邪
則用生薑之辛以散之上下之邪則用乾薑之辣以開
之仲景聖法灼然矣昌欲進退其上下之法操何術以
進退之邪前論中求之於中握樞而運以漸透於上下
俟其營氣前通衞氣前通而為進退也然而難言之矣
格則吐逆進而用此方為宜葢太陽主開太陽不開則
胸間窒塞食不得入入亦復出以桂枝為太陽經藥和
[010-57b]
營衞而行陽道故能開之也至於五志厥陽之火上入
桂枝又不可用矣用之則以火濟火頭有汗而陽脱矣
其闗則不得小便退之之法従胃氣以透入陰分桂枝
亦在所不取但胃之闗門已閉少陰主闔少陰之氣不
上胃之闗必不開矣昌意中尤謂少陰之脈沈而滯與
趺陽之脈伏而濇均足慮也内經常兩言之曰腎氣獨
沈曰腎氣不衡夫真氣之在腎中猶權衡也有權有衡
則闗門時開時闔有權無衡則闗門有闔無開矣小溲
[010-58a]
亦何從而出耶是則腎氣丸要亦退之之中所有事矣
腎氣交於胃則闗門開交於心則厥陽之火隨之下伏
有不得不用之時矣進退一方於中次第若此夫豈中
人所能辨哉


  律四條


  凡治關格病不知批郄導窽但冀止嘔利溲亟治其標
伎窮力竭無益反損醫之罪也


  凡治闗格病不參診人迎趺陽太衝三脈獨持寸口已
[010-58b]
屬疎畧若并寸口陰陽之辨懵然醫之罪也


  凡治闗格病不辨脈之陽虚陽實陰虚陰實而進退其
治盲人適路不辨東西醫之罪也


  凡治闗格病不崇王道輒操霸術逞已之能促人之死
醫之罪也


  雲岐子闗格九方録出備覽臨證製方懲而改之亦
師資之法也


  柏子仁湯


[010-59a]
  人參 半夏 白茯苓 陳皮 柏子仁 甘草
麝香少許叧研


  右生薑煎入麝香調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按此方用六君子湯去白术之滯中加柏子仁郁李
仁之潤下少加麝香以通闗竅非不具一種苦心然
終不識病成之理不知㳺刄空虚欲以麝香開竅適
足以轉閉其竅耳


  人參散


[010-59b]
  人參 麝香 片腦各少許


  右末甘草湯調服


  按此方輒用腦麝耗散真氣纔過胸中大氣宗氣穀
氣交亂生機索然盡矣能愈病乎


  既濟丸 治闗格脈沈細手足厥冷者


  熟附子童便浸人參各一錢麝香少許


  右末糊丸桐子大麝香為衣每服七丸燈心湯下


  按方下云脈沈細手足厥冷全是腎氣不升闗門不
[010-60a]
開之候參附固在所取但偏主於陽無陰以協之亦
何能既濟耶且以麝香為衣走散藥氣無繇下達即
使藥下關開小便暫行其格必愈甚矣


  檳榔益氣湯 治闗格勞後氣虚不運者


  檳榔多用人參 白术 當歸 黄茋 陳皮 升
麻 甘草 柴胡 枳殻


  生薑煎服


  按此方用補中益氣加檳榔枳殻且云檳榔多用意
[010-60b]
謂補中益氣之升檳榔之墜一升一墜闗格可通耳
不知升則逾格墜則逾闗皆必不得之數也


  木通二陳湯 治心脾疼後小便不通皆是痰隔於
中焦氣滯於下焦


  木通 陳皮去白白茯苓 半夏薑製甘草 枳殻


  右生薑煎服服後徐徐探吐更不通服加味小胃丹
加味控涎丹


  按此復以二陳加木通枳殻亦即補中益氣加檳榔
[010-61a]
枳殻之法但闗格病屬火者多屬痰者少酷日當空
得片雲掩之不勝志喜人身火患顧可盡刼其痰乎
況痰膈不羸亦不闗闗格病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
氣明是陰精日削陽光日亢之候乃欲舉痰為治且
服小胃控涎等厲藥是何言歟


  導氣清利湯 治闗格吐逆大小便不通


  猪苓 澤㵼 白术 人參 藿香 栢子仁
半夏 陳皮 甘草 木通 梔子 白茯苓
[010-61b]
檳榔 枳殻 大黄 厚朴 麝香 黑牽牛


  右生薑煎服兼服木香和中丸吐不止灸氣海天樞
如又不通用蜜導


  按此方彚聚通利之藥少佐參术以為導氣之功無
往不到矣不知淹淹一息之人有氣可鼔而開其久
閉之闗乎纔入胃中立増吐逆尚謂吐不止灸氣海
天樞加以火攻可堪之乎大便不通用蜜導小便不
通用何導之可惱可笑


[010-62a]
  加味麻仁丸 治闗格大小便不通


  大黄一兩芍藥 厚朴 當歸 杏仁 麻仁 檳
榔 木香 枳殻各五錢


  右為末蜜丸熟水下


  按此方顓力於通大便吾恐大便未通胃氣先損食
愈不納矣不思大便即通利如常其闗格固自若也
服此丸一次必増困三倍連服必不救矣


  皂角散 治大小便闗格不通經三五日者


[010-62b]
  大皂角燒存性


  右為末米湯調下又以猪脂一兩煑熟以汁及脂俱
食之又服八正散加檳榔枳殻朴硝桃仁燈心草茶


  按此等作用只顧通二便之標不深求闗格之本詎
知皂角末入胃千鍼攅簇肥人萬不可堪況羸人乎
隨服人脂人膏已不能救其浚削況更加桃仁朴硝
助虐乎


[010-63a]
  大承氣湯方見卷


  按此乃治傷寒胃實之方用治闗格倒行逆施草菅
人命莫此為甚


  九方不達病成之理漫圖弋獲其以峻藥加入六君
子湯補中益氣湯中猶可言也其以峻藥加入二陳
湯及八正承氣等方不可言矣至於片腦麝香皂角
等藥驟病且不敢輕用況垂斃者乎伎轉出轉窮所
以為不學無術徒讀父書之流歟


[010-63b]
  進退黄連湯方 自擬方論見前


  黄連薑汁炒乾薑人參人乳拌蒸一錢五分桂枝一錢半夏薑製
一錢五分大棗二枚


  進法用本方七味俱不製水三茶盞煎一半温服
退法不用桂枝黄連減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
製熟煎服法同但空朝服崔氏八味丸三錢半饑服
煎劑耳


  崔氏八味丸方見一卷


[010-64a]
  資液救焚湯 自擬 治五志厥陽之火


  生地黄二錢取汁麥門冬二錢取汁人參一錢五分人乳拌蒸炙甘草
一錢真阿膠一錢胡麻仁一錢炒研栢子仁七分炒五味子四分
紫石英一錢寒水石一錢滑石一錢三味俱敲碎不為末生犀汁研折
三分生薑汁二茶匙


  右除四汁及阿膠其八物用名山泉水四茶杯緩火
煎至一杯半去渣入四汁及阿膠再上火畧煎至膠
烊化斟出調牛黄細末五釐日中分二三次熱服空
[010-64b]
朝先服崔氏八味丸三錢


  昌不獲已聊擬二方為治闗格之榜様至於病變無
方生心之化裁亦當與之無方初非以是印定學人
眼目且并向癡人説夢也





  醫門法律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