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53 脾胃論-元-李杲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脾胃論卷上
             元 李杲 撰
  脾胃虛實傳變論
五臟别論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
生也其氣象天故㵼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
之府此不能久留輸㵼者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
㵼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
[001-1b]
能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虚食下則腸實
而胃虚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隂陽應象大論云
榖氣通於脾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九
竅者五臓主之五臓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通評虚實論
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虚耳目
口鼻俱為之病經衇别論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滛氣
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衇衇氣流經經氣歸
於肺肺朝百衇輸精於皮毛毛衇合精行氣於腑腑精
[001-2a]
神明留於四臓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决
死生飲入於胃逰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
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
五臓隂陽揆度以為常也又云隂之所生本於五味隂
之五宫傷在五味至於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
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
流腠理以宻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是有天命平
人氣象論云人以水榖為本故人絶水榖則死脈無胃
[001-2b]
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非肝不弦腎不石也歴觀諸萹
而叅考之則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
乃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
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内經之㫖
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逹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説
經云水榖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
者水榖之海其輸上在氣衝下至三里水榖之海有餘
則腹滿水榖之海不足則飢不受榖食人之受氣者榖
[001-3a]
也榖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榖血氣之海也海之所行
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
六腑之大絡也又云五榖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
分為三隧故宗氣原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
呼吸焉榮氣者必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
内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
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
出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
[001-3b]
化為精㣲上注於肺脉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
此聖人諄復其辭而不惮其煩者仁天下後世之心亦
惓惓矣故夫飲食失節寒温不適脾胃乃傷此固喜怒
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两立火勝則乗
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調經萹云病生隂者得之飲食居
處隂陽喜怒又曰隂虚則内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榖
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為
内熱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痛身壮熱頭痛目眩
[001-4a]
肢體沈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
用故四肢困怠如此聖人著之於經謂人以胃土為本
成文演義互相發明不一而止麤工不解讀妄意施用
本以活人反以害人今舉經中言病從脾胃所生及養
生當實元氣者條陳之生氣通天論云蒼天之氣清淨
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
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内閉九竅
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
[001-4b]
則張精絶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閉潰潰乎若壊
都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
也五常政大論云隂精所奉其人夀陽精所降其人夭
隂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糓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夀
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糓氣下流收蔵令行故其人夭
病從脾胃生者二也六節蔵象論云脾胃大腸小腸三
焦膀胱者倉廪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噐能化糟粕轉味
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
[001-5a]
此至隂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臓皆取决於膽也膽者
少陽春升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
從之膽氣不升則餐泄腸澼不一而起矣病從脾胃生
者三也經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鼻
蔵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蔵於腸
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糓味熏膚使身澤毛若霧
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從脾胃生者四也豈特
[001-5b]
四者至於經論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臓六腑乃形
氣俱虚及受外邪不因虚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
脾胃而生明矣聖人㫖意重見叠出詳盡如此且垂戒
云法於隂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嵗乃去由是言之
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
  藏氣法時升降浮沉補㵼之圖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環無端惟脾無正形於四季
[001-6a]
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臟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
人身形以應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
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

[001-7a]
戊土其本氣平其兼氣温凉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巳土
其本味鹹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脾胃兼化
其病治之其從其宜不可定體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間
逆順𫝊變不同温凉不定當求責耳
  脾胃勝衰論
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
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
而四肢不舉盖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
[001-7b]
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虗則肌肉削即食㑊也叔和云
多食亦肌虛此之謂也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
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黄帝
鍼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禀受脾為
死隂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病脾
則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與胃不能
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
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乗腎土
[001-8a]
尅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
地是隂氣重疊此隂盛陽虛之證大法云汗之則愈下
之則死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
言其汗者非正發汗也為助陽也夫胃病其脉緩脾病
其脉遲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乗土位
其脉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證此陽氣衰弱不能
生發不當於五臓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蔵氣法時論中
升降浮沈補瀉法用藥耳如脉緩病怠惰嗜卧四肢不
[001-8b]
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若脉弦氣弱自汗四
肢發熱或大便痛瀉或皮毛枯槁髪脱落從黄耆建中
湯脉虛而血弱於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證
中加之或真氣虚弱及氣短脉弱從四君子湯或渴或
小便閉澀赤黄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藥
中巳上五藥當於本證中隨所兼見證加減假令表虚
自汗春夏加黃耆秋冬加桂如腹中急縮或脉弦加防
風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狹或氣短者亦加之腹滿氣不
[001-9a]
轉者勿加雖氣不轉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厚
朴以破滯氣然亦不可多用於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
也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如
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
膽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狹及縮急者去之及諸酸澀
藥亦不可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稼穡作甘甘者
巳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巳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
痛兼發熱加黃苓惡寒或腹中覺寒加桂怠惰嗜臥有
[001-9b]
濕胃虚不能食或沈困或泄瀉加蒼术自汗加白术小
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氣盛
者加赤茯苓縮砂仁氣復不能轉運有熱者㣲加黃連
心煩亂亦如之小便少者加猪苓澤瀉汗多津液竭於
上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𣣔自行也不渇而小便常常
閉塞不通加炒黃蘖知母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
澀者加澤瀉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
得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證用炒黃
[001-10a]
蘖知母以除腎中燥熱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只
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臓熱者用錢氏
方中𨗳赤散中滿或但腹脹者加厚朴氣不順加橘皮
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氣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
苓加黃耆以補之如腹中氣不轉者更加甘草一半腹
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裏急者腹中不寛快是也或
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虚也血虚則裏急或血氣虛
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頭痛者加川芎苦頭痛加
[001-10b]
細辛此少隂頭痛也髪脱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予平
昔調理脾胃虛弱於此五藥中加減如五臓證中互顯
一二證各對證加藥無不騐然終不能使人完復後或
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衝三脉為邪皆胃氣虚弱之
所致也法雖依證加減執方療病不依素問法度耳是
以檢討素問難經及黃帝鍼經中說脾胃不足之源乃
𢃄氣不足隂氣有餘當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沈法隨證
用藥治之葢脾胃不足不同餘臓無定體故也其治肝
[001-11a]
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經言
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乗之
也至而不至者謂從後來者為虚邪心與小腸來乗脾
胃也脾胃脉中見浮大而弦其病或煩燥悶亂或四肢
發熱或口苦舌乾咽乾葢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乗
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燥悶亂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乗
之故四肢發熱也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
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病人自
[001-11b]
以為渴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
竭津液以至危亡經云虚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
以補脾胃之根蔕也甘温之藥為之主以寒苦之藥為
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
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温及甘寒
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所勝妄行
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則挾火勢
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沈重走疰
[001-12a]
疼痛葢濕熱相摶而風熱鬱而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
或多怒者風熱下䧟於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
褁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府也或云心主血又云
肝主血肝之竅開于目也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
人四肢滿閉轉筋皆肝木太盛而為邪也或生痿或生
痺或生厥或中風或生惡瘡或作腎痿或為上熱下寒
為邪不一皆風熱不得升長而木火遏於有形中也所
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肅之氣傷或胷滿
[001-12b]
少氣短氣者肝主諸氣五臓之氣皆不足而陽道不行
也或咳𠻳寒熱者濕熱乗其内也所不勝乗之者水乗
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故腎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
為涎入肺為痰為𠻳為涕為嚏為水出鼻也一説下元
土盛尅水致督任衝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騰而乗
脾肺故痰涎唾出於口也下行為隂汗為外腎冷為足
不任身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勢而上為眼澀為眵為
冷淚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於畏也夫脾胃不足皆為
[001-13a]
血病是陽氣不足隂氣有餘故九竅不通諸陽氣根於
隂血中隂血受火邪則隂盛隂盛則上乗陽分而陽道
不行無生發升騰之氣也夫陽氣走空竅者也隂氣附
形質者也如隂氣附於土陽氣升於天則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藥者非獨用也復有甘苦大寒
之劑亦非獨用也以火酒二製為之使引苦甘寒藥至
頂而復入於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沈之道自耦而
竒竒而全耦者也陽分竒/隂分耦瀉隂火以諸風藥升發陽氣
[001-13b]
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隂分末用辛甘温
藥按其升藥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經云食
入於胃散精於肝滛氣於筋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滛精
於脉脉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脉輸精於皮毛毛
脉合精行氣於腑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氣升浮
也浮者陽氣散滿皮毛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
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
肺食入則昏冐欲睡得卧則食在一邉氣暫得舒是知
[001-14a]
升發之氣不行者此也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于
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病人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
小便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
咽乾是隂氣大盛其理甚易知也况脾胃病則當臍有
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無是則非也亦可
作明辨矣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
 為不及也
[001-14b]
  白术君/   人參臣/  甘草佐/  芍藥佐/
  黃連使/   黃耆臣/  桑白皮使/
  諸風藥皆是風能勝濕也及諸甘温藥亦可
 心火亢盛乗於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為不及也
  黄連君/   黃蘖臣/  生地黃臣/ 芍藥佐/
  石膏佐/   知母佐/  黄芩佐/  甘草使/
 肝木妄行胷脇痛口苦舌乾徃來寒熱而嘔多怒四
 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腹中急痛此所不勝乗之也
[001-15a]
  羗活佐/  防風臣/  升麻使/  柴胡君/
  獨活佐/  芍藥臣/  甘草臣/  白术佐/
  茯苓佐/  猪苓   澤瀉佐/  肉桂臣/
  藁本   川芎   細辛   蔓荆子
  白芷   石膏   黃蘖佐/  知母
  滑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
 咳𠻳氣短氣上皮毛不能禦寒精神少而渴情慘慘
[001-15b]
 而不樂皆陽氣不足隂氣有餘而用不足也
  人參佐/  白术佐/  白芍藥佐/ 橘皮臣/
  青皮以破/滯氣 黃耆臣/  桂枝佐/  桔梗引用/
  桑白皮佐/ 甘草諸酸之/藥皆可木香佐/  㯽榔
  五味子佐此三味除客氣/
 腎水反來侮土所勝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
 多而惡寒者是也土火復之及三脉為邪則足不任
 身足下痛不能踐地骨乏無力喜睡兩丸冷腹隂隂
[001-16a]
 而痛妄聞妄見腰脊背脾皆痛
  乾薑君/  白术臣/  蒼术佐/  附子佐炮/少許
  肉桂去皮/少許 川烏頭臣/ 茯苓佐/  澤瀉使/
  猪苓佐/
夫飲食入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於心貫於肺充實
皮毛散於百脉脾禀氣於胃而澆灌四旁榮飬氣血者
也今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脾胃虚則火邪乗之而生大
熱當先於心分補脾之源葢土生於火兼於脾胃中瀉
[001-16b]
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標後治其本也且濕熱相合陽氣
日以虚陽氣虛則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氣下流併於腎
肝是有秋冬而無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則肝心應
之弱則隂氣盛故陽氣不得營經云陽本根於隂惟瀉
隂中之火味薄風藥升發以伸陽氣則隂氣不病陽氣
生矣傳曰履端於始序則不愆正謂此也四氣調神大
論云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者陽氣者閉塞地氣
者冐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在人則縁胃虚以
[001-17a]
火乗之脾為勞&KR0786所傷勞則氣耗而心火熾動血脉沸
騰則血病而陽氣不治隂火乃獨炎上而走於空竅以
至燎於周身反用熱藥以燥脾胃則謬之謬也胃乃脾
之剛脾乃胃之柔表裏之謂也飲食不節則胃先病脾
無所禀而後病勞倦則脾先病不能為胃行氣而後病
其所生病之先後雖異所受邪則一也胃為十二經之
海十二經皆禀血氣滋養於身脾受胃之禀行其氣血
也脾胃既虚十二經之邪不一而出假令不能食而肌
[001-17b]
肉削乃本病也其右關脉緩而弱本脉也而本部本證
脉中兼見弦脉或見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一二證
此肝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風藥以瀉之本部
本證脉中兼見浮澀或見氣短氣上喘咳痰盛皮澀一
二證此肺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兼瀉肺之體及
補氣之藥本部本證脉中兼見沈細或見善恐欠之證
此腎之脾胃病也當於本經藥中加瀉腎水之浮及瀉
隂火伏熾之藥經云病有逆從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
[001-18a]
不湏論之其下云惟有陽明厥隂不從標本從乎中其
注者以陽明在上中見太隂厥隂在上中見少陽為說
予獨謂不然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
不定之辭蓋欲人臨病消息酌中用藥耳以手足陽明
厥隂者中氣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門户也春分秋分
以分隂分陽也中有水火之分者也况手厥隂為十二
經之領袖主生化之源足陽明為十二經之海主經營
之氣諸經皆禀之言陽明厥隂與何經相併而為病酌
[001-18b]
中以用藥如權之在衡在兩則有在兩之中在斤則有
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發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
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也毫釐之失則灾害立生假如時在長夏於長夏之令
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後之處方者
當從此法加時令藥名曰補脾胃㵼隂火升陽湯
補脾胃瀉隂火升陽湯
  柴胡壹兩/五錢  甘草炙/   黄茋臣/
[001-19a]
  蒼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乾剉碎炒𦍑活巳上各/一兩
  升麻八錢/  人參臣/ 黄芩巳上各/七錢
  黄連去鬚酒製五錢/炒為臣為佐  石膏少許長夏微用/過時去之從權
 右件㕮咀每服三錢木二盞煎至一盞去柤大温服
 早飯午後飯前間日服服藥之時宜減食宜美食服
 藥訖忌語話一二時辰許及酒濕麵大料物之類恐
 大濕熱之物復助火邪而愈損元氣也亦忌冷水及
 寒涼淡滲之物及諸果恐陽氣不能生旺也宜温食
[001-19b]
 及薄滋味以助陽氣大抵此法此藥欲令陽氣升浮
 耳若滲泄淡味皆為滋隂之味為大禁也雖然亦有
 從權而用之者如見腎火旺及督任衝三脉盛則用
 黄蘖知母酒洗訖火炒製加之若分兩則臨病斟酌
 不可久服恐助隂氣而為害也小便赤或澀當利之
 大便澀當行之此亦從權也得利則勿再服此雖立
 食禁法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則胃氣失所養也亦
 當從權而食之以滋胃也
[001-20a]
  肺之脾胃虛論
脾胃之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
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且
不嗜食食不消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
而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當升陽益胃名之曰升陽益
胃湯
升陽益胃湯
  黄耆二兩/ 半夏湯洗此一味/脉澀者宜用 人參去蘆/
[001-20b]
  甘草炙巳上/各一兩 防風以其秋旺故/以辛温瀉之白芍藥
  𦍑活    獨活巳上各/五錢  橘皮不去穰/四錢
  茯苓小便利不/渇者勿用澤瀉不淋/勿用   柴胡
  白术巳上各/三錢 黄連二錢/
   何故秋旺用人參白术芍藥之類反補肺為脾
   胃虛則肺最受病故因時而補易為力也
 右㕮咀每服三錢生薑五片棗二枚去核水三盞同
 煎至一盞去柤温服早飯午飯之間服之禁忌如前
[001-21a]
 其藥漸加至五錢止服藥後如小便罷而病加増劇
 是不宜利小便當少去茯苓澤瀉若喜食初一二日
 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胃氣不得轉運升
 發也湏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
 而滋其胃氣也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之
 降沈也可以小役形體使胃與藥得轉運升發慎勿
 大勞役使復傷若脾胃得安静尤佳若胃氣少覺强
 壯少食果以助糓藥之力經云五榖為養五果為助
[001-21b]
 者也
  君臣佐使法
至真要大藥云有毒無毒所治為主主病者為君佐君
者為臣應臣者為使一法力大者為君凡藥之所用皆
以氣味為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氣薄者為陽中之隂
氣厚者為陽中之陽味薄者為隂中之陽味厚者為隂
中之隂辛甘淡中熱者為陽中之陽辛甘淡中寒者為
陽中之隂酸苦鹹之寒者為隂中之隂酸苦鹹之熱者
[001-22a]
為隂中之陽夫辛甘淡酸苦鹹乃味之隂陽又為地之
隂陽也温涼寒熱乃氣之隂陽又為天之隂陽也氣味
升沉而隂陽造化之機存焉一物之内氣味兼有一藥
之中理性具焉主對治療由是而出假令治表實麻黄
葛根表虛桂枝黄耆裏實枳實大黄裏虛人參芍藥熱
者黄芩黄連寒者乾薑附子之類為君君藥分兩最多
臣藥次之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序相
與宣攝則可以禦邪除病矣如傷寒論云陽脉澀隂脉
[001-22b]
弦法當腹中急痛以芍藥之酸於土中瀉木為君飴糖
炙甘草甘温補脾養胃為臣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脉
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熱佐芍藥以退寒水薑棗甘辛温
發散陽氣行於經脉皮毛為使建中之名於此見焉有
緩急收散升降浮沉澀滑之類非一從權立法于後
 如皮毛肌肉之不伸無大熱不能食而渇者加葛根
 五錢躁熱及胃氣上衝為衝脉所逆或作逆氣而裏
 急者加炒黄芩如胷中結滯氣澀或有熱病者亦各
[001-23a]
 加之如食少而小便少者津液不足也勿利之益氣
 補胃自行矣
 如氣弱氣短者加人參只升陽之劑助陽尤勝加人
 參惡熱發熱而躁渴脉洪大白虎湯主之或喘者加
 人參如渴不止寒水石石膏各等分少少與之即錢
 氏方中甘露散主身大熱而小便數或上飲下溲此
 燥熱也氣燥加白葵花血燥加赤葵花
 如脉弦只加風藥不可用五苓散如小便行病増者
[001-23b]
 此内燥津液不能停當致津液加炒黄栢赤葵花
 如心下痞悶者加黄連一黄芩五減諸甘藥不能食
 心下輭而痞者甘草瀉心湯則愈痞有九種治有仲/景湯五方瀉心湯
 如喘滿者加炙厚朴小便不利者加之小便利為禁/藥也
 如胃虛弱而痞者如甘草
 如喘而小便不利者加苦葶藶
 如氣短氣弱而腹㣲滿者不去人參去甘草加厚朴
 然不若苦味泄之而不令大便行
[001-24a]
 如腹㣲滿而氣不轉加之中滿者去甘草倍黄連加
 黄蘖更加三味五苓散少許此病雖宜升宜汗如汗
 多亡陽加黄耆四肢煩熱肌熱與𦍑活柴胡升麻葛
 根甘草則愈
 如鼻流清涕惡風或項背脊背强痛𦍑活防風甘草
 等分黄耆加倍臨卧服之
 如有大熱脉洪大加苦寒劑而熱不退者加石膏如
 脾胃中熱加炒黄連甘草
[001-24b]
 凡治此病脉數者當用黄蘖或少加黄連以柴胡蒼
 术黄耆甘草更加升麻得汗出則脉必下乃火鬱則
 發之也
 如證退而脉數不退不洪大而疾有力者多減苦藥
 加石膏如大便輭或泄者加桔梗食後服之此藥若
 誤用則其害非細用者當斟酌旋旋加之如食少者
 不可用石膏石膏善能去脉數疾病退脉數不退者
 不可治也如不大渴亦不可用如脉弦而數者此隂
[001-25a]
 氣也風藥升陽以發火鬱則脉數峻退矣已上五法
 加減未盡特以明大槩耳
  分經隨病制方
脉經云風寒汗出肩背痛中風小便數而欠者風熱乘
其肺使肺氣鬱甚也當瀉風熱以通氣防風湯主之
通氣防風湯
  柴胡   升麻    黄耆已上各/五分𦍑活
  防風   橘皮    人參   甘草已上各/五分
[001-25b]
  藁本三分/ 青皮    白豆䓻仁 黄蘖已上各/二分
 右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柤温服食
 後氣盛者宜服面白脫色氣短者勿服
 如小便遺失者肺氣虛也宜安卧養氣禁勞役以黄
 耆人參之類補之不愈當責有熱加黄蘖生地黄
 如肩背痛不可囬顧此手太陽氣鬱而不行以風藥
 散之
 如脊痛項强腰似折項似㧞上衝頭痛者乃足太陽
[001-26a]
 經之不行也以羗活勝濕湯主之
羗活勝濕湯
  羗活   獨活已上各/一錢甘草炙/  藁本
  防風已上各/五分蔓荆子三分/川芎二分/
 右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去柤温服食後如身重
 腰沈沈然乃經中有濕熱也更加黄蘖一錢附子半
 錢蒼术二錢
 如腿脚沈重無力者加酒洗漢防己半錢輕則附子
[001-26b]
 重則川烏頭少許以為引用而行經也
 如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隂亦用太陽
 經藥更加柴胡半錢如淋加澤㵼半錢此下焦風寒
 二經合病也經云腎肝之病同一治為俱在下焦非
 風藥行經不可也
 如大便後有白膿或只便白膿者因勞役氣虛傷大
 腸也以黄耆人參湯補之如裏急頻見者血虚也更
 加當歸
[001-27a]
 如肺脹膨膨而喘咳胸髙氣滿壅盛而上奔者多加
 五味子人參次之麥門冬又次之黄連少許
 如甚則交兩手而瞀者真氣太虛也若氣短加黄耆
 五味子人參氣盛加五味子人參黄芩荆芥穗加草
 豆蔲仁
 如嗌痛頷腫脉洪大面赤者加黄芩桔梗甘草各五
 分
 如耳鳴目黄頷頤腫頸有臑肘臂外後腫痛面赤脉
[001-27b]
 洪大者以羗活防風甘草藁本通其經血加黄芩黄
 連消其腫以人參黄耆益其元氣而㵼其火邪如脉
 𦂳者寒也或面白善嚏或面色惡皆寒也亦加羗活
 等四味當㵼足太陽不用黄芩少加附子以通其脉
 面色惡多悲恐者更加桂附
 如便白膿少有滑頻見汙衣者氣脫加附子皮甚則
 加米殻
 如氣澀者只以甘藥補氣安卧不語以養其氣
[001-28a]
  用藥宜禁論
凡治病服藥必知時禁經禁病禁藥禁夫時禁者必本
四時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萬物之
發生耕耨科斫使陽氣之鬱者易逹也夏宜汗象萬物
之浮而有餘也秋宜下象萬物之收成推陳致新而使
陽氣易收也冬周宻象萬物之閉藏使陽氣不動也夫
四時隂陽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伐其本
壊其真矣又云用濕逺濕用熱逺熱用寒逺寒無異其
[001-28b]
勝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龍春夏不服桂枝秋冬
不服麻黄不失氣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
伐天和也有病則從權過則更之經禁者足太陽膀胱
經為諸陽之首行於背表之表風寒所傷則宜汗傳入
本則宜利小便若下之太早必變證百出此一禁也足
陽明胃經行身之前主腹滿脹大便難宜下之蓋陽明
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發汗利小便為重損津液此二
禁也足少陽膽經行身之側在太陽陽明之間病則徃
[001-29a]
來寒熱口苦胷脇痛袛宜和解且膽者無出無入又主
發生之氣下則犯太陽汗則犯陽明利小便則使生發
之氣反陷入隂中此三禁也三隂非胃實不當下為三
隂無傳本湏胃實得下也分經用藥有所據焉病禁者
如陽氣不足隂氣有餘之病則凡飲食及藥忌助隂㵼
陽諸淡食及淡味之藥㵼升發以助收斂也諸苦藥皆
沈㵼陽氣之散浮諸薑附官桂辛熱之藥及濕麵酒大
料物之類助火而㵼元氣生冷硬物損陽氣皆所當禁
[001-29b]
也如隂火欲衰而退以三焦元氣未盛必口淡淡如鹹
物亦所當禁藥禁者如胃氣不行内亡津液而乾涸求
湯飲以自救非渴也乃口乾也非濕勝也乃血病也當
以辛酸益之而淡滲五苓之類則所當禁也汗多禁利小
便小便多禁發汗咽痛禁發汗利小便若大便快利不
得更利大便袐澀以當歸桃仁麻子仁郁李仁皂角仁
和血潤腸如燥藥則所當禁者吐多不得復吐如吐而
大便虛輭者此上氣壅滯以薑橘之屬宣之吐而大便
[001-30a]
不通則利大便上藥則所當禁也諸病惡瘡及小兒㿀
後大便實者亦當下之而薑橘之類則所當禁也又如
脉弦而服平胃散脉緩而服黄耆建中湯乃實實虛虛
皆所當禁也人禀天之濕化而生胃也胃之與濕其名
雖二其實一也濕能滋養於胃胃濕有餘亦當㵼濕之
太過也胃之不足惟濕物能滋養仲景云胃勝思湯餅
而胃虛食湯餅者徃徃増劇濕能助火火旺鬱而不通
主火熱初病火旺不可食以助火也察其時辨其經審
[001-30b]
其病而後用藥四者不失其宜則善矣
  著論處方已詳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無所考
  㨿復以黄帝内經仲景所説脾胃者列于左
太隂陽明論云太隂陽明為表裏脾胃脉也生病而異
者何也岐伯曰隂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内
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
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隂者地氣也主内故陽道實隂
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
[001-31a]
隂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隂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
身熱不得卧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餐泄
乆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隂受濕
氣隂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
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隂病
者下行極而上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
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氣
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為
[001-31b]
胃行其精液四肢不得禀水榖氣日以衰脉道不利筋
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
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
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
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隂陽應象
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
寒暑傷形暴怒傷隂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脉去形喜
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玉機真臟論曰脾太過則
[001-32a]
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强又
通評虛實論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調
經論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又
氣交變論曰歳上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
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寃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
脚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又云歳土不及風乃
大行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瞤酸善怒又云咸
病寒中復則枚政嚴峻胷脇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
[001-32b]
食引黄氣客於脾民食少失味又云土不及四維有埃
雲潤澤之化則春有鳴條鼔拆之政四維發振拉飄騰
之變則秋有肅殺霖滛之復其𤯝四維其臟脾其病内
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五常政大論土平曰備化不及
曰卑監又云其動瘍涌分潰壅腫其發濡滯其病留滿
痞塞從木化也其病餐泄又云土太過曰敦阜其味甘
酸其象長夏其經足太隂陽明又曰其病腹滿四肢不
舉邪傷脾也經脉别論云太隂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臟
[001-33a]
氣少胃氣不平五隂也宜治其下俞補陽㵼隂藏氣法
時論云脾主長夏足太隂陽明主治其日戊巳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又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
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温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
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
於戊巳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緩急食甘
以緩之用苦㵼之甘補之又云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
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餐泄食不化取
[001-33b]
其經太隂陽明少隂血者經脉别論食氣入胃散精於
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脉脉氣流經
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脉合精行氣於
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
寸以决死生飲入於胃逰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
於四時五臟隂陽揆度以為常也五常政大論有太過
不及太過者薄所不勝乗所勝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
[001-34a]
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者乘之也仲景云
人受氣於水榖以養神水糓盡而神去故云安糓則昌
絶糓則亡水去則榮散糓消則衞亡榮散衞亡神無所
依又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糓入於胃脉道乃行故血
不可不養衞不可不温血温衞和得盡天年
 
 
 
[001-34b]
 
 
 
 
 
 
 
 脾胃論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