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b0008 三畧直解-明-劉寅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畧直解卷上
             明 劉寅 撰
 三者上中下三卷也畧者謀畧也世以為黄石公書
 授張子房於圯橋者也按漢書藝文志云張良韓信
 序次兵法凢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
 並不言有三畧者漢成帝時任宏論次兵書分權謀
 形勢陰陽技巧四種共五十三家而三畧亦不載焉
[001-1b]
 史稱張良少匿下邳與父老遇於圯橋出書一編曰
 讀此則為王者師遂去旦日視之乃太公兵法也通
 鑑綱目亦曰張良與沛公遇於留良數以太公兵法
 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䇿良為他人言輙不省良曰
 沛公殆天授遂不去正義曰七錄云太公兵法一帙
 三卷唐李靖亦云張良所學太公六韜三畧是也然
 則三畧本太公書而黄石公或推演之以授子房所
 以兵家者流至今因以為黄石公書也宋張商英又
[001-2a]
 云素書乃黄石公所授子房者也世人多以三畧為
 是盖傳之者誤耳素書者晉亂有盜發子房塜於枕
 中獲之上有祕戒不許傳於不神不聖之人又摘取
 書中數語以證子房之事且曰自漢以來章句文辭
 之學熾而知道之士極少如諸葛亮王猛房喬裴度
 等雖號為一時賢相至於先天大道曽未知其髣髴
 此書所以不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也今觀
 素書原始章首論道德仁義禮俱本三畧下卷中文
[001-2b]
 因而推廣之耳下文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
 成敗之數審乎理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
 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
 動則能成絶代之功是以其道足髙而名揚於後世
 及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舍己以教人者逆
 正己以化人者順皆三畧全文而少變之耳其後五
 章赤是雜取古書中語而更換字樣聨屬之非秦漢
 以前古書況商英之言多涉虚無觀其曰離有離無
[001-3a]
 之謂道非有非無之謂神有而無之之謂聖無而有
 之之謂賢又曰老子言其體故云禮者忠信之薄而
 亂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云道德仁義禮不可無一
 焉此其深於斯道者之言也素書果出於子房塜中
 而隋唐以來名儒碩士何故無一言及之恐是後人
 依倣而為之者所以宋先正程朱輩俱不暇論也今
 亦未敢必以為然姑明其大槩係於三畧直解下以
 俟知者焉
[001-3b]
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於衆故與
衆同好靡不成與衆同惡靡不傾治國安家得人也亡
國破家失人也含氣之類咸願得其志
 夫為主將之法務延攬英雄之心厚賞祿其有功之
 人通上下之志於衆故與衆人同為美事靡有不成
 者與衆人同作惡事靡有不傾者治國安家得賢智
 之人而用之也亡國破家失賢智之人而不用也故
 含氣有生之類皆願得遂其所志或曰好惡皆去聲
[001-4a]
 未知是否
軍䜟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
人之所助强者人之所攻
 䜟者騐也言將來之騐也其書有曰柔者能制其剛
 弱者能制其强夫柔者非柔懦而不立也示之柔以
 制其剛也弱者非怯弱而不振也示之弱以制其强
 也如漢文帝以柔而制趙佗孫臏以弱而制龎㳙之
 類是也柔者德也謂柔嘉維則為德若柔而過中又
[001-4b]
 非德也剛者賊也謂剛愎不仁為賊若剛而得中又
 非賊也弱而有德者衆人之所助援故古人有濟弱
 扶傾者所以弱者人多助也若弱而無德誰肯助之
 强而不仁者衆人之所攻擊古人有禁暴救亂者所
 以强者人多攻也若强而仁孰肯攻之今本柔能制
 下皆欠剛弱能制四字悉依舊本増之
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
制其宜
[001-5a]
 柔有所設不妄設也剛有所施不妄施也弱有所用
 不妄用也强有所加不妄加也兼此剛柔强弱四者
 制其宜而行之上文言剛者賊也强者人之所攻戒
 人之過於剛與强也此言剛有所施强有所加勉人
 剛强而適其宜也始如處女柔有所設也後如脱兔
 剛有所施也令軍減竈弱有所用也萬弩齊發强有所
 加也但要制其宜而行之耳今本强有下無所字亦
 依舊本正之
[001-5b]
端末未見人莫能知天地神明與物推移變動無常因
敵轉化不為事先動而輙隨故能圖制無疆扶成天威
康正八極宻定九夷知此謀者為帝王師
 大凢天下之事端倪本末未曽顯見人莫得而知也
 天地之神明即所謂二氣之良能也天之道春而夏
 夏而秋秋而冬冬而復春矣地之道生而長長而收
 收而藏藏而復生矣興亡盛衰榮枯代謝是與物推
 移者也故為將者或奇或正變動無常因敵之强弱
[001-6a]
 虛實而轉化焉不為事先謂不先人而首事也人動
 而我輙隨而應之故能謀制無疆而扶成天威康正
 乎八極宻定乎九夷知此謀者真可為帝王之師此
 子房所以佐漢髙滅秦項定四海為帝王者師也八
 極者四方四維之盡處也九夷者畎夷于夷方夷黄
 夷白夷赤夷元夷風夷陽夷是也
故曰莫不貪强鮮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
 故曰人人莫不貪求其强少有能持其機微者若能
[001-6b]
 持守幾微則知足知止乃能明哲而保其生也此子
 房所以不擇齊三萬户而願封於留全身遠害而托
 以從赤松子遊而去也
聖人存之以應事機舒之彌四海卷之不盈杯居之不
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胷臆而敵國服
 聖人存之方寸以應酬事機舒而放之則彌滿乎四
 海卷而收之則不盈乎一杯即中庸集註所謂放之
 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宻是也今本皆作坯字誤
[001-7a]
 也居之不用室宅守之不用城郭言道體在乎心是
 以心居之以一守之所以不用屋宅與城郭也心在
 胷臆而為身之主妙衆理而宰萬物故曰藏之胷臆
 而天下服此子房所以運籌帷幄之中决勝千里之
 外也
軍䜟曰能柔能剛其國彌光能弱能强其國彌彰純柔
純弱其國必削純剛純强其國必亡
 軍䜟有曰為主將者能柔能剛則其國愈益光顯如
[001-7b]
 文王囚於羑里之庫其臣南宫适散宜生求美女善
 馬獻紂而出之是能柔也伐崇伐宻一怒而安天下
 是能剛也如日月之照臨光於四方顯於西土其國
 豈不光乎為主將者能弱能强則其國愈益彰明如
 齊威王使孫臏田忌救趙臏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
 竈明日為五萬竈又明日為三萬竈是能弱也候至
 馬陵萬弩齊發是能强也進敗魏軍虜太子申威震
 海内其國豈不彰乎若為主將者純用柔純用弱則
[001-8a]
 其國必然衰削如韓魏或獻地或請朝求媚於秦以
 幸一日之安是純柔純弱也卒致宗社傾危其國豈
 不削乎為主將者純用剛純用强則其國必然喪亡
 如項羽破章邯殺子嬰圍漢王於滎陽敗漢兵於渭
 水後至陰陵不肯渡江而東是純剛純强也八千兵
 散至以自刎其國豈不亡乎今本純柔純弱下皆無
 其國必削四字亦依舊本増之
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信賢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則䇿
[001-8b]
無遺
 夫治國之道倚恃賢士與衆民聽信賢人之言如自
 己之腹心役使衆民如自己之四肢則其䇿無遺失
 也
所適如肢體相隨骨節相救天道自然其巧無間
 凢有所往如四肢與身體相隨從骨節相救䕶此天
 道之自然其巧無間隙也
軍國之要察衆心施百務
[001-9a]
 軍國之要道審察衆心而施設百務百務者言事務
 之多也今本作施肯務亦依舊本正之
危者安之懼者歡之叛者還之寃者原之
 危殆者則扶而安之畏懼者則喻而歡之叛去者則
 致而還之寃抑者則宥而原之
訴者察之卑者貴之强者抑之敵者殘之
 來訴者則審而察之卑微者則尊而貴之强梁者則
 禁而抑之敵我者則殘而滅之
[001-9b]
貪者豐之欲者使之畏者隠之謀者近之
 性貪者則豐而富之願欲者則順而使之有畏者隠
 之使勿出有謀者近之使籌畫
讒者覆之毁者復之反者廢之横者挫之
 讒佞者則傾而覆之敵毁辱我者則令人復之有不
 當復者姑忍之以伺其便耳反滅者則廢滅其身與
 家上言叛者還之是謀背本國而徃他國者若能還
 之古人猶赦之也此言反者廢之是反逆不道謀危
[001-10a]
 社稷者故當廢而滅之也暴横者則挫其威使不復
 横也
滿者損之歸者招之服者活之降者脫之
 志盈滿者則減損之欲歸順者則招來之已服從者
 則全活之願降附者則解脫之
獲固守之獲阨塞之獲難屯之獲城割之獲地裂之獲
財散之
 得堅固之處則守之得險阨之處則塞之得艱危之
[001-10b]
 處則屯之得城池則割以與人得土地則裂以封人
 得財貨則散以濟人
敵動伺之敵近備之敵强下之敵佚去之敵陵待之敵
暴綏之敵悖義之敵睦攜之
 敵人將動吾則伺其便敵人相持地近吾當修其備
 敵人勢力盛强吾當以卑下驕之敵人之力閒佚吾
 當逺而去之敵人之勢憑陵吾當待其衰敵人之氣
 剛暴吾當安其衆或曰綏當作需亦待之也敵人狂
[001-11a]
 悖吾以義服之敵人親睦吾與攜待之
順舉挫之因勢破之放言過之四網羅之
 吾順人心而舉事則能挫敵之威吾因敵虚實之勢
 而出奇則能破其衆聞放浪之言則過謫之恐惑衆
 也招延賢士當張四網而羅取之欲致其用也
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
 得人財則當散勿以為已有取人之所居勿安於所
 守拔人之城當以速勿用久敵已立君而主社稷勿
[001-11b]
 用攻而取如齊人已立法章為王而拒燕欲取之而
 不能後至於敗是也
為者則已有者則士焉知利之所在彼為諸侯已為天
子使城自保令士自處
 此節疑有闕文誤字或曰為國政者在自己有成
 功者在衆士何以知利之所在彼為諸侯之職已為
 天子之任使天下之城自保守令天下之士自處置
 言在上不能任賢守城而權出於衆也未知是否
[001-12a]
世能祖祖鮮能下下祖祖為親下下為君
 世之人君能以尊祖之禮祀其祖少有能以撫下之
 道字其下者以尊祖之禮祀其祖是為親也以撫下
 之禮字其下是為君也
下下者務耕桑不奪其時薄稅斂不匱其財罕徭役不
使其勞則國富而家娯然後選士以司牧之
 下下者務耕田蠶桑不侵奪其耕作之時月輕薄稅
 斂不匱竭其日用之財貨罕少徭役不使令民力之
[001-12b]
 勞困如此則國富足而家娯樂然後選用賢士以司
 牧之蕭何曰養民以致賢人胡氏曰天之立君以為
 民也君之求臣以行保民之政也臣之事君以行養
 民之術也故世主無養民之心則天下之賢人君子
 不為之用而上之所得者莫非殘民害物之人是以
 民心日離君勢日孤亡秦之轍可以鑒矣蕭何有見
 乎此而髙祖聞言即悟漢業之興不亦宜哉三畧先
 言養民之法而後云選士亦此義歟
[001-13a]
夫所謂士者英雄也故曰羅其英雄則敵國窮
 夫所謂士者英雄是也故曰網羅其英雄而用之則
 敵國窮困言國無英雄為之謀畫經理則百職皆廢
 而困窮矣猶孟子所謂不信仁賢則國空虚之義
英雄者國之幹庶民者國之本得其幹收其本則政行
而無怨
 英雄者國家之幹蔽庶民者國家之根本得其幹蔽
 收其根本則政化行而人無怨幹築墻兩旁木以制
[001-13b]
 板者左傳僖公十年有曰禮者國之幹也又木之正
 出者為幹
夫用兵之要在崇禮而重禄禮崇則智士至禄重則義
士輕死故禄賢不愛財賞功不踰時則下力并敵國削
 夫用兵之要道在崇其禮節而重其祿秩禮節崇則
 有智之士至如昭王師事郭隗而致樂毅之至是也
 祿秩重則有義之士輕視其死如公子光以專諸之
 子為卿而得專設諸之死是也故以祿養賢者不愛
[001-14a]
 惜其財賞賚有功者不踰過其時則下之力并而所
 敵之國削而敗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
則士死之
 夫任用人才之道尊之以爵贍之以財則賢士自來
 接之以禮勵之以義則義士為我死之
夫將帥者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敵乃可加故兵
有全勝敵有全因
[001-14b]
 夫為將帥者必與士卒同食滋味而共處安危然後
 士卒感激奮發而敵乃可加因字未詳或曰當作湮
 言吾兵有全勝則敵有全湮者未知是否
昔者良將之用兵有饋簞醪者使投諸河與士卒同流
而飲夫一簞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軍之士思為
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已也
 昔者良將之用兵有人饋獻簞醪者簞竹器漆之可
 盛酒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是時三軍皆渴一簞之酒
[001-15a]
 不足飲之故使投之河與士卒同流而共飲三軍之
 士思為致死者以滋味之能及已而將不獨飲也按
 此是勾踐事豈黄石公引之而増廣其説歟或勾踐之
 前别有以醪投諸河而飲三軍者歟
軍䜟曰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竈
未炊將不言饑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將

 軍䜟有曰軍井鑿而未通將不先言渴以求飲軍幕
[001-15b]
 施而未完將不先言倦以求息軍竈設而未炊將不
 先言飢以求食冬雖寒而不敢服裘蓋欲與士卒同
 其寒也夏雖熱而不敢操扇蓋欲與士卒共其熱也
 雨雖濕而不敢張蓋蓋欲與士卒共其濕也是謂為
 將之禮
與之安與之危故其衆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
以其恩素蓄謀素合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萬
 與之同其安與之同其危故其衆人之心可合而不
[001-16a]
 可離衆人之力可用而不可疲蓋以其恩惠數蓄而謀
 計素合也故古人有言蓄恩惠而不倦怠以吾一而
 取人之萬也非謂一人而可取萬人盖此一人之恩
 蓄之不倦而萬人自歸之也
軍䜟曰將之所以為威者號令也戰之所以全勝者軍
政也士之所以輕戰者用命也故將無還令賞罰必信
如天如地乃可使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軍䜟有曰將帥之所以為威者號令之嚴也戰鬬之
[001-16b]
 所以全勝者軍政之明也士卒之所以輕戰者用將
 之命也故將無還反之令罰欲必而賞欲信也如天
 之春夏秋冬不失其期如地之生長收藏不失其時
 乃可以使人士卒聽用將命乃可以越人之境
夫統軍持勢者將也制勝敗敵者衆也故亂將不可使
保軍乖衆不可使伐人攻城不可拔圖邑則不廢二者
無功則士力疲敝士力疲敝則將孤衆悖以守則不固
以戰則奔北是謂老兵
[001-17a]
 夫總統三軍握持兵勢者大將之權也制伐之勝以
 敗敵者衆人之力也故自亂之將不可使保䕶三軍
 乖錯之衆不可使攻伐敵人以亂將馭乖衆攻城則
 不可拔圍邑則不可廢二者既無功則士卒之力皆
 疲敝士民疲敝則將孤於上衆悖於下以之而守則
 不固以之而戰則奔北此謂之老兵春秋傳以師曲
 為老是也
兵老則將威不行將無威則士卒輕刑士卒輕刑則軍
[001-17b]
失伍軍失伍則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則敵乘利敵乘利
則軍必喪
 兵老則將之威令不行於下將無威令則士卒輕上
 之刑而不畏懼士卒既輕刑則軍必失行伍而不整
 軍既失伍則士卒必逃亡者多士卒既逃亡則敵人
 必乘利而動敵人既乘利則吾軍必至於喪敗
軍䜟曰良將之統軍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
新戰如風發攻如河決故其衆可望而不可當可下而
[001-18a]
不可勝以身先人故其兵為天下雄
 軍䜟有曰良將之統御三軍也以恕己之心而治人
 推己及物為恕是推愛己之心以愛人所以推惠施
 恩而士力日新也戰鬬如風發之迅疾攻擊如河決
 之猛烈故其衆但可望而不可當可下人而不可勝
 我也將能以身先人故其兵為天下之雄焉
軍䜟曰軍以賞為表以罰為裏賞罰明則將威行官人
得則士卒服所任賢則敵國畏
[001-18b]
 軍䜟有曰行軍以賞為之表以罰為之裏賞罰嚴明
 則將之威令行授官任人得其道則士卒服所任用
 者皆賢而有德則敵畏
軍䜟曰賢者所適其前無敵故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
樂而不可憂謀可深而不可疑
 軍䜟有曰賢者所往其前無人可敵如樂毅之往齊
 齊誰能與之敵哉故士可以禮下之而不可以驕將
 可樂之而不可使憂如燕昭之於樂毅能下而樂之
[001-19a]
 此齊所以敗而燕所以勝也至燕惠王則驕而憂之
 此毅所以去而燕所以敗也為謀可深而不可疑謀
 疑則事不成矣
士驕則下不順將憂則内外不相信謀疑則敵國奮以
此攻伐則致亂
 待士而驕則在下之人不順士民之望也故驕其士
 則下之人亦不順矣將而使之憂則内外不相信君
 治内將治外故將有憂心則内外不相信矣憂者憂
[001-19b]
 其讒佞之譖已也主將之謀疑而不定則敵國必奮
 而勝我矣以此攻伐敵人則自致其亂
夫將者國之命也將能制勝則國家安定
 夫將者國家之司命也將能制勝於敵則國家自然
 定矣
軍䜟曰將能清能净能平能整能受諫能聽訟能納人
能採言能知國俗能圖山川能表險難能制軍權
 軍䜟有曰將要能清清則不可干以私要能静静則
[001-20a]
 不可欺以詐要能平平則處心均而人自順要能整
 整則能率下而士不亂要能受諫受諫則衆善進而
 無遺謀要能納人納人則衆賢集而無遺才要能採
 言人之言有是有非是者採而聽之無稽者則不聽
 也要能知敵國之風俗敵國風俗各有所尚知其所
 尚則隨其俗而為之備要能圖山川之形勢山川形
 勢各有逺近險易之不同圖其形勢則知地利而易
 為戰守之機要能表白其險難之處險難之處能表
[001-20b]
 白之則無應變之失要能制三軍之權三軍之權將
 之所以御下威敵者也茍能制之則三軍服威士卒
 用命戰無强敵攻無堅陣矣
故曰仁賢之智聖明之慮負薪之言廊廟之語興衰之事將
所宜聞將者能思士如渴則䇿從焉
 故曰仁賢之智畧聖明之謀慮及負薪之言廊廟之
 語前代興衰之事將所宜聞也將能思士如渴之欲
 飲則䇿無不從焉
[001-21a]
夫將拒諫則英雄散䇿不從則謀士叛善惡同則功臣
倦專己則下歸咎自伐則下少功信讒則衆離心貪財
則奸不禁内顧則士卒淫
 夫將者拒絶諫諍則英雄皆離散夫人之籌䇿不能
 聽從則知謀之士皆叛去矣善者當賞惡者當罰善
 惡不分而雷同視之則功臣皆倦怠而不為用矣專
 任私智則下皆歸咎於上矣自伐其善則下之人少
 有成功矣聽信讒言則士衆皆離心矣貪取財貨則
[001-21b]
 姦邪之人不可禁矣有内顧之心則士卒皆好淫矣
將有一則衆不服有二則軍無式有三則下奔北有四
則禍及國
 已上八事之中將或有一事則衆心不服矣有二事
 則軍無法式矣有三事則下奔北矣有四事則禍及
 於國矣若八事俱全則身死家殘國亦破滅其任將
 者可不慎歟
軍䜟曰將謀欲宻士衆欲一攻敵欲疾將謀宻則姦心
[001-22a]
閉士衆一則軍心結攻敵疾則備不及設軍有此三者
則計不奪
 軍䜟有曰將之謀計欲祕宻而不泄士衆之心欲專
 一而不散攻擊敵人欲疾速而不遲將之謀宻則姦
 宄之心閉而不得張矣閉音鼈閉也今本作閑非書
 皆押韻故下云士衆專一則軍心固結攻敵疾速則
 防備之具不及施設行軍而有此三者則計不為人
 所奪矣
[001-22b]
將謀泄則軍無勢外闚内則禍不制財入營則衆奸㑹
將有此三者軍必敗
 將之計謀泄則軍無威勢矣外人得以闚視吾内則
 禍患不可得而制矣財貨入營則衆奸皆㑹聚矣為
 將而有此三者則軍必敗亡矣
將無慮則謀士去將無勇則士卒恐將妄動則軍不重
將遷怒則一軍懼
 將無逺慮則智謀之士亦去矣將無才勇則士卒亦
[001-23a]
 有畏恐之心矣將妄亂而動則軍亦不持重矣將遷
 移忿怒則一軍皆懼矣
軍䜟曰慮也勇也將之所重動也怒也將之所用此四
者將之明誡也
 軍䜟有曰慮也勇也將之所宜重者動也怒也將之
 所宜用者言慮與勇不可無而動不可妄怒不可遷
 也此四者為將之明誡不可不察也
軍䜟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徃
[001-23b]
 軍䜟有曰軍中無財則士卒不來軍中無賞則士卒
 不徃上言財入營則衆姦㑹乃為將貪求私取之財
 也此言軍無財士不來乃為國積聚公用之財也
軍䜟曰香餌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軍䜟有曰釣者香餌之下必有死魚國家重賞之下
 必有勇夫
故禮者士之所歸賞者士之所死招其所歸示其所死
則所求者至
[001-24a]
 故禮者士之所願歸賞者士之所輕死招其士之所
 歸示其士之所死則所求者皆至矣
故禮而後悔者士不止賞而後悔者士不使禮賞不倦
則士争死
 故以禮待人而後有悔者士不肯止矣舊本作徃止
 用韻今從之以賞與人而後有悔者士不為之使矣
 禮與賞用之不倦則士争為之死矣
軍䜟曰興師之國務先隆恩攻取之國務先養民以寡
[001-24b]
勝衆者恩也以弱勝强者民也
 軍䜟有曰欲將興師之國務先隆勝其恩謀欲攻取
 之國務先撫養其民以寡少而勝衆者恩使之也以
 怯弱而勝强者民助之也
故良將之養士不易於身故能使三軍如一心則其勝
可全
 故良將之養士如養自己之身而不可少改易也能
 養士如此故能使三軍如一人之心則其勝可全得
[001-25a]
 也
軍䜟曰用軍之要必先察敵情視其倉庫度其糧食卜
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
 軍䜟有曰用兵之要道必先審察敵人之情視其倉
 庫之有無度其糧食之多少卜其勢力之强弱察其
 天時地利之得失伺其敵人之空隙
故國有軍旅之難而運糧者虚也民菜色者窮也千里
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001-25b]
 故國家無軍旅之難而輸運糧食者知其内虚也民
 有菜色者知其國之貧窮也千里饋送糧食者則士
 有飢餒之色樵蘇後炊爨而食師無隔宿之飽采薪
 曰樵刈草曰蘇
夫運糧千里無一年之食二百里無二年之食三百里
無三年之食是謂國虚國虚則民貧民貧則上下不親敵
攻其外民盜其内是謂必潰
 夫運糧千里則國無一年之食運糧二百里則國無
[001-26a]
 二年之食運糧三百里則國無三年之食上既云千
 里恐百字皆千字之誤也無糧食是國内空虚國内
 空虚則民亦貧餒民既貧餒則上下不相親敵人或
 攻之於外民貧而盜之於内是謂必潰之國也
軍䜟曰上行虐則下急刻賦重斂數刑罰無極民相殘
賊是謂亡國
 軍䜟有曰上行暴虐則下之人皆急迫苛刻賦於民
 者重斂於民者數刑罰之用無有窮極則民相殘相
[001-26b]
 賊是謂將亡之國此一節言煩刑重斂之禍
軍䜟曰内貪外㢘詐譽取名竊公為恩令上下昏飾躬
正顔以獲髙官是謂盜端
 軍䜟有曰内務貪求外似㢘潔詐為虚譽以取美名
 盜竊公室以為私恩致令上下皆昏暗而耳目如無
 所見聞務飾躬而正顔以獲取國之髙官重爵是謂
 起盜之端也此一節言詐欺私蔽之禍
軍䜟曰羣吏朋黨各進所親招舉姦枉抑挫仁賢背公
[001-27a]
立私同位相訕是謂亂源
 軍䜟有曰軍吏相為朋黨各進其所親愛之人招延
 舉薦者皆姦邪矯枉之徒抑止挫辱者皆仁德賢能之
 士背棄公道樹立私恩雖在同位亦相訕謗是謂生
 亂之源也此一節言羣小朋黨之禍
軍䜟曰强宗聚姦無位而尊威無不震葛藟相連種德
立恩奪在位權侵侮下民國内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

[001-27b]
 軍䜟有曰强大之宗相聚為奸無有爵位妄自尊大
 擅立威勢而人無不震懼依恃朋姦如葛藟之相連
 繫葛藟皆草名蔓生者也種植小惠樹立私恩攘奪
 有位之權侵侮在下之民使國内之人譁諠不止為
 大臣者蔽而不言是謂生亂之根也此一節言强宗
 擅權之禍
軍䜟曰世世作姦侵盜縣官進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
其君是謂國姦
[001-28a]
 軍䜟有曰世世蹈襲作為姦惡侵欺盜竊於宰邑之
 官或進或退求取便利於己委曲弄其文法以危殆
 在上之君是謂一國之姦人也此一節言世族姦欺
 之禍
軍䜟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强弱相虞莫適禁禦延及
君子國受其害
 軍䜟有曰為吏者多為民者少尊卑相若言人無尊
 卑也强弱相虞言以强凌弱也在上者莫適禁止禦
[001-28b]
 防之患延及於君子而國家亦受其害矣此一節言
 法令不行之禍
軍䜟曰善善不進惡惡不退賢者隠蔽不肖在位國受
其害
 軍䜟有曰善其善不能進而用之惡其惡不能退而
 逺之賢者隠蔽不用不肖者任之在位而國亦受其
 害矣此一節言不能進善退惡之禍
軍䜟曰枝葉强大比周居勢卑賤凌貴久而益大上不
[001-29a]
忍廢國受其敗
 軍䜟有曰根本弱而枝葉强大黨比周徧居於勢要
 之地卑賤之人得以欺陵尊貴之人久而益大為上
 者不忍廢之而國亦受其敗矣此一節言本弱末强
 之禍
軍䜟曰佞臣在上一軍皆訟引威自與動違於衆無進
無退茍然取容專任自己舉措伐功誹謗盛德誣述庸
庸無善無惡皆與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苛政
[001-29b]
變古易常若用佞人必受禍殃
 軍䜟有曰諛佞之臣在上一軍之人皆訟彼乃牽引
 威勢自許其能動作則違於衆無進無退言不知進
 退而茍合取容於上專任自己之智一舉一措夸伐
 功能誹謗盛德之士誣述有功之人庸功也禮曰保
 庸安有功也又曰勞也一說虚妄稱述庸下之人謂
 盛德之士反誹謗之庸下之人反稱述之所謂無善
 無惡皆欲與己合也稽留行事謂臨事不謹也命令
[001-30a]
 不通謂阻格君命也造作苛刻之政變亂古道改易
 常法為君者好用諛佞之人必受禍害殃咎也此一
 節言佞臣用事之禍
軍䜟曰奸雄相稱障蔽主明毁譽並興壅塞主聰各阿
所私令主失忠
 軍䜟有曰奸雄之人互相稱譽障蔽人主之明毁譽
 相並而興壅塞人主之聰毁者讒人之短譽者稱人
 之美此奸雄之人善者反毁之不善者反譽之所以
[001-30b]
 壅塞人主之聰明使不能分别善惡而用舍之也人
 主既不能分别善惡故奸雄各阿比其所私令人主
 失其忠臣而不見用也此一節言奸雄蔽主之禍
故主察異言乃覩其萌主聘儒賢奸雄乃遯主任舊齒
萬事乃理主聘巖穴士乃得實謀及負薪功乃可述不
失人心德乃洋溢
 故人主能審察異言乃能覩其事之將萌者矣人主
 能聘用儒士賢才奸雄者皆逺遁而不敢出矣人主
[001-31a]
 能用故舊耆德之士則萬事皆得其理矣人主能聘
 用巖穴隠逸則士乃得其實矣得其實言非徒取其
 名也人主謀及負薪微賤之人則功業可述矣人主
 下不失衆人之心則德洋溢於四海矣上文凢十引
 軍䜟言不能用賢之禍故末以此六事結之盖欲人
 主行此六事而免彼十禍也其丁寧之意深矣
 
 
[001-31b]
 
 
 
 
 
 
 
 三畧直解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