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1 二程子抄釋-明-呂柟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二程子抄釋卷七
             明 吕柟 編
  朱光庭錄第十九
性靜者可以爲學釋性動者習/靜亦可學
學在知其所有又養其所有淳必釋能知/者 能飬
得意則可以忘言然無言又不見其意正為釋此/有 而發
心得之然後可以爲己物淳須釋心/得 自驗
[007-1b]
黙而識之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善問者斯可矣釋黙/識亦
深程子/看大淺
學始於不欺闇室釋過此坦/然行矣
學者多蔽於解釋注疏不須用功深釋始學亦難免解/釋既喻矣即當超
然/也
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釋不定亦/係未勇
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若上竿弄瓶至於斵輪誠至則
不可得而知上竿初習數尺而後至於百尺習化其高
[007-2a]
矧聖人誠至之事豈可得而知淳自釋習/熟 化
士大夫必建家廟廟必東向其位取地潔不喧處設席
坐位皆如事生以太祖靣東左昭右穆而已男女異位
蓋姑婦生無共坐也姑婦之位亦同太祖之設其主皆
刻木牌取生前行第或衘位而已婦各從夫每月告朔
茶酒四時春以寒食夏以端午秋以重陽冬以長至此
時祭也每祭訖則藏主於北壁夾室拜墳則十月一日
拜之感霜露也寒食則又從常禮祭之飲食則稱家有
[007-2b]
無祭器坐席皆不可雜用廟門非祭則嚴扃之童孩奴
妾皆不可使䙝而近也釋此禮甚近人情與卜吉/冬至祭始祖等說又異
凡說婚姻男女多言東東取生育之意人君多言南凶
喪多言北又有各就其國所有而言者如周詩多言南
釋音出隂陽/自然之義
彼之事是則吾當師之彼之事非是則吾又何校焉是
以君子未嘗校也伯淳可釋是非/皆不 尤人
知性善以忠信爲本此先立其大者伯淳信釋惟/此忠 為難
[007-3a]
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周茂叔謂荀子元不識誠伯淳
曰既誠矣心焉用養故荀子不知誠釋誠有二用荀言/亦可取故大學言
誠意中庸/言誠身
  陳淵拾遺第二十
孔子生而知之者自十五以下事皆學而知之者所以
教人也三十有所立四十能不惑五十知天命而未至
命六十聞一以知百耳順心通也凡人聞一言則滯於
一言一事則滯於一事不能貫通耳順者聞言則喻無
[007-3b]
所不通七十從心然後至於命釋孔子實如此用功/來非但爲教人也
孔子之見南子禮當見之也南子之欲見孔子亦其善
心也聖人豈得而拒之子路不悅故夫子陳之曰予所
否者天厭之言使我至此者天命也釋矢作/陳解是
  李叅錄第二十一
漢之儒者所以從學者數百人非惟風俗亦皆篤行君
子也晉人高尚不足道矣釋惟篤實/能格人心
質夫曰盡心知性佛亦有至此者存心養性佛本不至
[007-4a]
此先生曰盡心知性不假存養其惟聖人乎釋佛之盡/心知性與
吾儒/異耳
  馮理拾遺第二十二
春秋書灾異葢非偶然不云霜隕而云隕霜不云夷伯
之廟震而云震夷伯之廟分明是有意於人也天人之
理自有相合人事勝則天不爲灾人事不勝則天爲灾
人事常隨天理天變非應人事如祁寒暑雨天之常理
然人氣壯則不爲疾氣羸弱則必有疾非天固欲爲害
[007-4b]
人事德不勝也如漢儒之學皆牽合附㑹不可信釋漢/儒亦
有大義在但指應/太過致人不信
今時人看易皆不識得易是何物只就上穿鑿若念得
不熟與就上添一德亦不覺多就上减一德亦不覺少
譬如不識此兀子若减一隻脚亦不知是少添一隻脚
亦不知是多若識則自添減不得也釋後儒於易上或/作𤣥或添卦者則
於易之義/恐未得也
月令儘是一部好書未易破他桞子厚破得他不是若
[007-5a]
春行賞秋行刑只是舉大綱如此如云湯執中文王視
民如傷武王不泄邇不忘遠不成聖人各只有一事可
稱也且據一處言之耳又如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
不成冬日不得飲水夏日不得飲湯也釋看月令如看/易卦隨事立文
耳/
儒者只合言人事不合言有數直到不得已處然後歸
之於命可也釋人事盡/處命可立
  羅從彦拾遺第二十三
[007-5b]
論語曾子有子弟子論譔所以知者唯曾子有子不名
伊川釋恐論語亦曽有二/子所記而其門人筆之耳
灌以降神禘之始也既灌而往者自始以至終皆無足
觀言魯祭之非禮也不知者葢爲魯諱如自此事而正
之其於天下如指掌之易伊川明釋/此解 實
  胡安國家本第二十四
明道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不其忠乎天地變化草木
蕃不其恕乎釋欲學者照/如此學忠恕
[007-6a]
匹夫悍卒見難而能死者有之矣惟情慾之牽妻孥之
愛斷而不惑者鮮矣釋窒欲/甚難耳
思慮不得至於苦釋苦則不/能自得
人之多聞識却似藥物須要博識是所切用也釋有切/用處雖
博識何寄然須種種辯/別得聲色臭味方可
爲天下安可求近効才計較著利害便不是釋除是有/仁智心者
方能/為
程子與侯仲良語及牛李事因言溫公在朝欲盡去元
[007-6b]
豐間人程子曰作新人才難變化人才易今諸人之才
皆可用且人豈肯甘爲小人在君相變化如何耳若宰
相用之爲君子孰不爲君子此等事教他們自做未必
不勝如吾曹仲良曰若然則無紹聖間事也尹子親注/云此段可
疑移釋此必有機括/轉 恐未可疑也
伊川在經筵已聞上盥潄噴水避蟻他日先生進曰願
陛下推此心以及天下釋此與孟/子意同
程子葬父使周恭叔主客客欲酒恭叔以告先生曰勿
[007-7a]
陷人於惡釋此須有作/用感化者可
風竹便是感應無心如人怒我勿畱胷中須如風動竹
釋風動竹/者自然也
或謂伊川曰先生於上前委曲己甚不亦過乎曰不於
此致力盡心而於何所釋一致力/盡心便仁
性無不善其所以不善者才也受於天之謂性稟於氣
之謂才才之善不善由氣之有偏正也乃若其情則無
不善矣今夫木之曲直其性也或以為車或可以爲輪
[007-7b]
其才也然而才之不善亦可以變之在養其氣以復其
善爾故能持其志養其氣亦可以爲善故孟子曰人皆
可以爲堯舜惟自棄自暴則不可與為善釋性才皆出/於天其氣同
也/
鮮于侁問伊川曰顔子何以能不改其樂正叔曰顔子
所樂者何事侁對曰樂道而已伊川曰使顔子而樂道
不爲顔子矣侁未達以告鄒浩浩曰夫人所造如是之
深吾今日始識伊川靣釋樂最難尋若到/得後方有所樂耳
[007-8a]
胡文定公集記此事云安國嘗見鄒至完論近世人物
因問程明道如何至完曰此人得志使萬物各得其所
又問伊川如何曰却不得比明道又問何以不得比曰
爲有不通處又問侍郎先生言伊川不通處必有言行
可證願聞之至完色動徐曰有一二事恐門人或失其
傳後來在長沙再論河南二先生學術至完却曰伊川
見處極高因問何以言之曰昔鮮于侁曽問顔子在陋
巷不改其樂不知所樂者何伊川却問曰尋常說顔子
[007-8b]
所樂者何侁曰不過是說顔子所樂者道伊川曰若說
有道可樂便不是顔子以此見伊川見處極高又曰浩
昔在頴昌有趙均國自洛中來浩問曾見先生有何語
均國曰先生語學者曰除却神祠廟宇人始知爲善古
人觀象作服便是為善之具又震澤語錄云伊川問學
者顔子所樂者何事或曰樂道伊川曰若說顔子樂道
辜負顔子鄒至完曰吾雖未識伊川靣已識伊川心何
其所造之深也釋樂便是道/而人未之識
[007-9a]
伊川先生將屬纊時顧謂端中曰立子葢指其適子端
彦也語絶而没既除喪明道之長孫昻自以當立侯師
聖不可昻曰明道不得入廟耶師聖曰我不敢容私明
道先太中而卒繼太中主祭者伊川也今繼伊川非端彦
而何議始定或為師聖曰明道既死其長子不當立乎
曰立廟自伊川始又明道長子死已久况古者有諸侯
奪宗庶姓奪嫡之說可以義起矣况立廟自伊川始乎
尹子親注云此一段差語亦釋此差/必矣雖伊川繼太中主祭 未必然
[007-9b]
明道見神宗論人材上曰朕未之見也明道曰陛下奈
何輕天下士上聳然曰朕不敢朕不敢此段見行狀無/上曰朕未之見
也一句能釋有本者/之言自 感動君上
子曰㳺酢得西銘誦之即渙然不逆於心曰此中庸之
理也能求於語言之外者也此一條已見於大全集然/頗有缺誤故復出此 釋
定夫之/解明白
崇寧黨禁方嚴子徙居龍門之南止南方學者曰茍能
尊所聞力行所知則可矣不必及門也釋此亦向晦/宴息之意
[007-10a]
或問范祖禹曰或謂夫子有言曰人有篤志力行而不
知道者信乎祖禹曰吾嘗聞之夫子有所指而言之也
釋道未易聞聞之雖夕死/可矣篤志力行恐未盡耳
  㳺酢拾遺第二十五
問文中子圓者動方者靜先生曰此正倒說了靜體圓
動體方釋王以用言/程以體言
初見先生次日先生復禮因是安下飯食穩便囘謂君
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顔子簞瓢陋巷不改其樂簞瓢
[007-10b]
陋巷何足樂葢別有所樂以勝之耳伊川貴釋別有所/樂富 換不得也
問佛戒殺生之說如何曰儒者有兩說一說天生禽獸
本爲人食此說不是豈有人爲蟣虱而生邪一說禽獸
待人而生殺之則不仁此說亦不然大抵力能勝之者
皆可食但君子有不忍之心爾故曰見其生不忍見其
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厨也舊先兄嘗
見一蝎不忍殺放去頌中有二句云殺之則傷仁放之
則害義伊川語釋力能/勝之 恐誤𫝊
[007-11a]
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與徳不孤一也爲善者以類應有
朋自遠方來充之至於塞乎天地皆不孤也釋所謂不/孤不必比
黨只天下/歸仁便是
  王蘋春秋錄第二十六
詩書易言聖人之道備矣何以復作春秋葢春秋聖人
之用也詩書易如律春秋如斷案詩書易如藥方春秋
如治法釋詩書易皆前聖言春秋夫/子自作即詩書易之用也
始隱周之衰也終麟感之始也世衰道不行有述作之
[007-11b]
意舊矣但因麟而發耳麟不出春秋亦須作也釋春秋/以獲麟
絶筆豈/得無意
或言絶筆後王者可革命大非也孔子時唯可尊周孟
子時方可革命時變然也前一日不可後一日不可釋/革
命在人/心上看
  建陽大全集拾遺第二十七
聖人未嘗無喜也象喜亦喜聖人未嘗無怒也一怒而
安天下之民聖人未嘗無哀也哀此㷀獨聖人未嘗無
[007-12a]
懼也臨事而懼聖人未嘗無愛也仁民而愛物聖人未
嘗無欲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中其節則謂之和釋此便/是七情
之/正
荀卿才高學陋以禮爲偽以性爲惡不見聖賢雖曰尊
子弓然而時相去甚遠聖人之道至卿不傳楊子雲仕
莽賊謂之旁燭無疆可乎隱可也仕不可也釋荀失於/言楊失於
行其過/均乎
楊子之學甚支離只立名做法言便不是了釋此言足/以革作文
[007-12b]
者之/弊
游酢於西銘讀之已能不逆於心言語之外別立得這
箇義理便道中庸矣道一作到悟/釋此是穎
向日與向火意思別火只是一箇酷烈底性日則自然
一般生底氣便與人氣接釋冬向日夜向/月知向火水矣
子夏易雖非卜商作必非子夏所能爲必得於師傳也
釋恐子夏亦/不可小㸔
易因爻象論變化因變化論神因神論人因人論徳行
[007-13a]
大體通論易而終於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徳行釋/易
皆為徳/行而發
周禮不全是周公之禮法亦有後世隨時添入者亦有
漢儒撰入者如吕刑文侯之命通謂之周書釋洪綱大/目非周公
不能/定
學者有所得不必在談經論道間當於行事動容周旋
中禮得之釋據此可以修/己可以觀人
學者不學聖人則己欲學之須是熟玩聖人氣象不可
[007-13b]
止於名上理㑹如是只是講論文字釋纔玩氣象便於/自已動靜上用功
矣/
易學後來曾子子夏學煞到上靣也釋二子/通悟
君實近年病漸較煞放得下也釋止是能/用人言
天下寧無魏公之忠亮而不可無忠臣之義昔事建成
而今事太宗可乎釋此大/義急
薛公言黥布出上策則關東非漢有非也使出上策亦
釋薛公據當/時事勢言
[007-14a]
趙襄子姊為代國夫人襄子既殺代王將奪其國夫人
距戰是也身為代國夫人社稷無主獨當其任義不可
棄社稷以與弟則戰而殺之非姊殺弟也代國夫人殺
賊也釋有婦/如是烈
陳寔見張讓是故舊見之可也不然則非矣此所謂大
丘道廣釋寔志/遠矣
唐之有天下數百年自是無綱紀太宗肅宗皆簒也更
有甚君臣父子其妻則取之不正又妻殺其夫簒其位
[007-14b]
無不至也若太宗言以功取天下此尤不可最啟僭奪
之端其惡大是殺兄簒位又取元吉之妻後世以為聖
明之主不可㑹也太宗與建成史所書却是也肅宗則
分明是乘危而簒若是則今後父有事安得使其子釋/道
重大綱不然/皆茍而已
觀太學諸生數千人今日之學要之亦無有自信者如
㳺酢楊時二三人游其間諸人遂為之警動敬而遠之
釋此見宋治/不及於漢
[007-15a]
先生自少時未嘗乘轎項在蜀與二使者遊二峽使者
相强乘轎不可詰其故語之曰某不忍乘分明以人代
畜若疾病及泥濘則不得已也二使者亦將不乘某語
之曰使者安可不乘既至畱題壁間先生曰毋書某名
詰其故曰以使者與一閑人遊若錚客當不竟不乘轎
亦不畱名釋錚字/未曉
村酒肆要之蠧米麥聚閑人妨農工致辭訟藏賊盗州
縣極有害釋此亦/極有驗
[007-15b]
汝之多癭以地氣壅滯嘗有人以器雜貯州中諸處水
例皆重濁至有水脚如膠者食之安得無癭治之術於
中開鑿數道溝渠洩地之氣然後少可也釋少字下/疑有脫字
酒是麴蘖為之以亂其氣人茍持其志則不到於亂乃
知飲食須徳持之未有害也志之為力極可怪釋只酒/後把持
便驗得志/能帥氣
今人家買乳婢亦多有不得已者或不能自乳須著使
人然食己子而殺人之子不是道理必不得已用二乳
[007-16a]
而食二子我之子又足備他虞或乳母病且死則不能
為害或以勢要二人又不更為己子而殺人子要之只
是有所費若不幸致誤其子害孰大焉釋此亦/仁術
今人居覆載中却不知天地在照臨之内却不理㑹得
日月此㝠然而行者也釋知我則知/天地日月
凡人有斗筲之量有鍾鼎之量有釡斛之量江海亦大
矣然尚有限惟聖人之量與天地並故至多不盈至少
不虚凡人為器量所拘到滿後自然形見本朝向敏中
[007-16b]
號有度量至作相却與張齊賢爭取一妻為其有十萬
囊槖也王隨亦有徳行仁宗嘗稱王隨徳行李淑文章
至作相蕭端公欲得作三路運使及退隨語室中人曰
何不以溺自照靣㸔做得三路運使無皆量所動也今
人何嘗不動只得綾寫一卷與便動又干他身分甚事
釋量要/先有識
問古人所謂衣冠不正無容止為身之恥今學佛者反
以為幻妄此誠為理否曰只如一株樹春華秋枯乃是
[007-17a]
常理若是常華則無此理却是妄也今佛氏以死為無
常有死則有常無死却是無常釋死生順有不/願偷生者矣
周茂叔謂一部法華經只消一箇艮卦可了釋艮卦尤/廣而切
  時紫芝集微言第二十八
或問老子言天地不仁聖人不仁如何曰謂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是也謂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非也
聖人豈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天地何意於仁鼔舞萬
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聖人則仁此其為能𢎞道也釋言/天地
[007-17b]
不仁亦/恐未安
或問記曰康誥曰若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先生曰今母保養赤子其始
何嘗學來當保養之時自然中所欲若推此心保民設
不中其所欲亦不遠因說昔楊軾為宣州僉都一日差
王某為杖直當日晚有同姓名者來陳狀乞分産軾疑
其杖直便决替了赤子不能言尚能中其欲民能言却
不知其情大抵只是少察釋少察處/便是少仁
[007-18a]
學者今日無可添唯有可减减盡便無事釋懲忿窒/欲是减
或問忠恕之別曰猶形影也無忠則不能為恕矣釋言/忠恕
不可/祈也
尹子曰伊川先生嘗言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釋大學/亦是心
法/
范文甫問四象子曰左右前後楊中立問四象子言四
釋皆以其/近而告之
雋不疑說春秋則非處事應機則不異於古人董仲舒
[007-18b]
論事先引春秋論事則是引春秋則非釋漢儒多/借經生義
王道與儒道同皆通貫天地學純則純王純儒也釋儒/所學
者王/道
或問劉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曰然則宜如何曰尺
蠖之屈以求伸也疎遠小臣一旦欲以新間舊難矣釋/當
蕡之時而又無蕡言乾坤毁矣待/致位高得君深而言則已共化矣
或問貞觀之治不幾三代之盛乎曰關睢麟趾之意安
釋文/末也
[007-19a]
李朴字先/之請教先生曰當養浩然之氣又問曰觀張子
厚所作西銘能養浩然之氣者也釋能仁則/能集義
子謂尹焞魯張繹俊俊恐他日過之魯者終有守也釋/尹
張其後/也驗
尹子張子見先生曰二子於某言如何尹子對曰聞先
生之言言下領意焞不如繹能終守先生之學繹亦不
如焞先生欣然曰各中其病釋觀此程門師/弟子言甚真實
王信伯問學於伊川曰願聞一言先生曰勿信吾言但
[007-19b]
信取理釋程子以/理自處矣
先生過成都坐于所館之堂讀易有造桶者前視之指
未濟卦問先生曰何也曰三陽皆失位先生異之問其
姓與居則失之矣易傳曰聞之成都隱者酉室所聞云/田夫釋耒者
誤/
朝廷議授㳺定夫以正言蘇右丞沮止毁及伊川宰相
蘇子容曰公未可如此頌觀過其門者無不肅也釋起/人敬
亦非/細事
[007-20a]
朱公掞以諫官召過洛見伊川顯道在坐公掞不語伊
川指顯道謂之曰此人爲切問近思之學釋程子不止/稱顯道亦以
覺公/掞耳
張思叔請問其論或大高伊川不答良久曰累高必自
釋此抑揚進/退人物之方
有死而復蘇者故禮三日而斂然趙簡子七日猶蘇雖
蛆食其舌鼻猶不害唯伏地甚者遂致并股踵皆冷故
未三日而斂皆有殺之之理釋據此則三/日小斂非宜
[007-20b]
學者要先㑹疑釋疑便/可明
元經天子之史也書帝正月非也釋帝正月擬王/正月乎未必然
章氏之子與明道之子王氏婿也明道子死章納其婦
先生曰豈有生為親友死娶其婦者他日王氏來餽送
一皆謝遣章來欲見其子先生曰母子無絶道然君乃
其父之罪人也釋程子此/處亦難矣
范堯夫經筵坐睡先生語人曰堯夫胷中無事如此有
朝吏入朝倒執手板先生曰此人胷中不是無事釋坐/睡恐
[007-21a]
亦未善若倒執/手板者亂矣
陳經正問曰據貴一所見盈天地間皆我之性更不復
知我身之為我伊川笑曰他人食飽公無餒乎釋陳言/蕩矣
或問涵養曰若造得到更說甚涵養釋始造亦/要涵養
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釋定心只有/知止一方
楊子曰觀乎天地則見聖人伊川曰不然觀乎聖人則
見天地釋須㑹觀自已方/能見天地聖人
朱公琰為御史端笏正立嚴毅不可犯班列肅然蘇子
[007-21b]
瞻語人曰何時打破這敬字釋此便見/子瞻害道
尹子曰馮理自號東臯居士曰二十年聞先生教誨今
有一竒特事先生曰何如理曰夜間宴坐室中有光先
生曰頥亦有竒特事理請聞之先生曰毎食必飽釋此/豈惟
可解馮/理乎
崇寧初范致虚言程頥以邪說詖行惑亂衆聽尹焞張
繹為之羽翼遂下河南府體䆒學者往別因言世故先
生曰三代之治不可復也有賢君作能致小康則有之
[007-22a]
釋此雖有感而/言自是實事
尹子曰邵堯夫家以墓誌屬明道許之太中伊川不欲
因步月於庭明道曰顥已得堯夫墓誌矣堯夫之學可
謂安且成太中乃許釋步庭中月而始誌堯夫/堯夫亦可謂有所得乎
吕與叔作横渠行狀有見二程盡棄其學之語尹子言
之先生曰表叔平生議論謂頥兄弟有同處則可釋與/叔此
言太過葢從遊程門/後發不若伊川言平
溫公薨朝廷命伊川先生主其喪事是日也祀明堂禮
[007-22b]
成而二蘇往哭温公道遇朱公琰問之公琰曰往哭溫
公而程先生以為慶弔不同二蘇悵然而反曰鏖糟陂
裏叔孫通也言其/山野自是時時謔伊川他日國忌禱于相
國寺伊川令供素饌子瞻語之曰正叔不好佛胡為食
素正叔曰禮居喪不飲酒食肉忌日喪之餘也子瞻令
具肉食曰為劉氏者左袒於是范淳夫輩食素秦黄輩
食肉吕申公為相凡事有疑必質于伊川進退人才二
蘇疑伊川有力故極口詆之云釋蘇氏學成/文章何用乎
[007-23a]
伊川主溫公喪事子瞻周視無闕禮乃曰正叔喪禮何
其熟也又曰軾聞居喪未葬讀喪禮太中康寧何為讀
喪禮乎伊川不答鄒至完聞之曰伊川之母先亡獨不
可以治喪禮乎釋伊川不答/者知其譎也
或問科舉事業奪人之功是不然且一月之中以十日
為舉業餘日足可為學然人不志此必至於彼故科舉
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奪志釋即科舉/亦有學
明道先生毎與門人講論有不合者則曰更有商量伊
[007-23b]
川則直曰不然釋此見二/子之和介
謝顯道崇寧間上殿不稱㫖先生聞之喜已而就監門
之職陳貴一問謝顯道如何人先生曰由求之徒或云/建中
間其釋謝能/信 師矣
司馬溫公辭副樞名冠一時天下無賢不肖浩然歸重
吕申公亦以論新法不合罷歸熈寧末申公起知河陽
明道以詩送行復為詩與溫公葢恐其以不出為高也
及申公自河陽乞在京宫祠神宗大喜召登樞府人以
[007-24a]
二公出處為優劣二先生曰吕公世臣不得不歸見上
司馬公諍臣不得不退處釋此明道仁/義並有存處
陳經邦問詩說言唐魏已變先代之風又言先聖流風
遺俗盡故次以陳兩意似不異何以分先後先生曰聖
人之都風化所厚聖人之國典法所存唐魏聖人之都
其風雖變而典法尚在陳舜之後聖人之國亦被夷狄
之風則典法隨而亡矣三代之後有志之士欲復先王
之治而不能者皆由典法不備故典法尚存有人舉而
[007-24b]
行之無難矣釋此齊一變/至魯之意
范溫譏張思叔曰買取錦屏三畝地蒲輪未至且躬耕
先生聞之曰於張繹有何加損也釋程子可謂/知思叔矣
范淳夫之葬先生為之經理掘地深數丈不置一物葬
之日招在近父老犒以酒食示之其後發塜者相繼而
淳夫獨完釋此可謂/厚淳夫矣
横渠學堂雙牖右書訂頑左書砭愚伊川曰是起爭端
改之曰東銘西銘釋亦以/自訂
[007-25a]
 
 
 
 
 
 
 
 
[007-25b]
 
 
 
 
 
 
 
 二程子抄釋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