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04 宋朝事實-宋-李攸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朝事實卷六
             宋 李攸 撰
  廟制
元符三年詔曰藝祖順天應人肇造區夏太宗受命繼
代厎定寰宇真宗以聖繼聖撫盈成之運奉太平之業
登岱告成文物典章于斯大備昔在神祖並稱千百世
不祧之廟恭惟仁宗皇帝躬天地之度以仁治天下在
[006-1b]
位四十二年利澤之施丕冒山海早定大䇿授英宗以
神器之重措宗廟于泰山之安功隆德厚孰可擬議英
宗皇帝享國日淺未究施設奄棄萬國神宗皇帝以不
世出之資慨然大有為于天下興學校隆經術勸農桑
寛徭役禁暴以武理財以義凡政令法度有未當于理
不便于時者莫不革而新之功業盛大何可勝紀羣臣
引舊典數上徽號然自謙挹終抑而不居規模宏逺凜
凜乎三代之風矣而廟祏之制殊未議所以尊崇之典
[006-2a]
闕孰甚焉朕夙興夜寢所不敢忘也宜令禮官稽參商周
兩漢故事考定仁祖神宗廟制詳議以聞十一月權太常寺
奏少卿盛次仲等言恭惟仁宗皇帝承文明武定章聖之
後民庶物阜咸厎安樂于是純以仁德在宥天下明慎庶
獄哀矜無辜側席盡芻蕘之言臨軒空巖穴之士約侈玩
之好絶盤遊之娛㳟儉之意無非為民夏羌猖狂欵塞則
聴之儂賊背誕越疆則舎之舞干兩階卒自請吏百越之
長南夷之蠻聞至仁而來歸者梯航相屬日月所照霜露
[006-2b]
所墜凡在覆幬無不丕冒草木之微昆蟲之細凡在生育
無不咸若肆享國四十二年至今田童野叟有聞遺老之
言述當時之事者猶春風時雨沐浴膏澤咸有生意而遺
澤猶在也至于蚤定大䇿授英廟以神器之重子孫相承
克享天心此又為宗社計立萬世之基也天祚有德是生
神考以卓然天縱之德輔以緝熈光明之學慨然逺覽三
墳五典之所載其詳既不可復見然猶得于伏羲神農黄
帝堯舜之心者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乆故變而通之以
[006-3a]
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尊經造士而舉世知道德之意弛
力便民而終嵗無煩擾之勞理財以義水旱有時而糴不
加貴禁暴以武兵革以時而民不加賦循名責實而政事
舉信賞必罸而勸沮行下至百工技巧咸有品式本末具
舉小大畢張勵精垂御十有九年典章文物炳然與三代
同風規模宏逺迄今四方向風蠻夷率服法令具而民不
犯器械精而兵不試惟見農安于野男耕而女桑商賈于
塗貫朽而粟腐内外晏如萬世永賴斯詒燕之效也譬如
[006-3b]
日月往來四時迭運人見其嵗功自成物物咸遂不知帝
王造化之所在故曰惟天為大民無能名焉惟我神考實
體之矣謹按禮記王制尚書咸有一德春秋榖梁傳荀卿
之書皆言天子七廟則有天下事七世親盡則毁古今之
通制也至于有功德者宗無常數故商有三宗周有二祧
其來尚矣漢羣臣雜議論者不一惟大儒劉歆學術該洽
謂宗無常數所以勸帝者之功德議者善之于是以髙祖
為太祖孝文為文太宗孝武為武世宗司徒掾班彪世推
[006-4a]
儒宗亦以歆之議為得及光武立廟睢陽奉祀不改與
天無極案此下似/有闕文于是三省表請付外施行有詔恭依
治平熈寧僖祖順祖祧遷議 治平四年十月二十四
日太常禮院奏僖祖文獻睿和皇帝文懿皇后神主祧
藏于西夾室今具合行典禮如右臣等謹按禮記檀弓
曰舎故而諱新注謂髙祖之父當遷者也唐㑹要永徽
二年左僕射于志寧言依禮舎故而諱新故謂親盡之
祖今𢎞農府君神主上遷請依禮不諱從之又元和十
[006-4b]
五年太常禮院言睿宗神主祧遷其忌日准禮合廢從
之今僖祖皇帝神主祧遷伏請准禮不諱其忌日亦請
依禮不諱詔恭依熈寧五年進呈兩制議僖祖廟事惟
韓維異議神宗曰昨日韓維上來説廟事引文武之功
起于后稷以謂因其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王安石曰
經稱文武之功非稱后稷之功稱尊祖非稱尊有功言
后稷非文武之功不能有天下不能有天下則不得行
祭天之禮文武非后稷焉出故行祭天之禮則以后稷
[006-5a]
配天乃所謂尊祖也上曰韓維又引王不待大以為亦
待小國而王安石曰孟子自論湯文王不待大國然後
有天下何闗尊祖事且夏禹郊鯀禹非因鯀受封然後
有天下前代固有不待有國而王天下者禹是也故揚
雄以為禹以舜作土上曰鯀治水或有封國亦不可知
安石曰若據書傳所載封于有夏氏曰有姒者禹也無
預鯀事上曰尊祖不計有功此理無疑安石曰韓維言
夾室在右自為尊位此尤無理今若子孫據正堂使祖
[006-5b]
父在偏房乃以偏房為尊位豈為不悖又言遇禘祫即
令僖祖東嚮如此即是以遷祖東嚮古無此理上問配
天如何安石曰以禹郊鯀言之即是當郊僖祖推太祖
孝心豈以郊僖祖為憾上令禮院集議馮京進呈議僖
祖事安石曰此事欲決自聖裁如韓維議西夾室在堂
之右似亦無嫌譬之人家若兒婦在正堂祖父居兩偏
房乃謂兩偏房為尊計韓維家必不如此安排如何令
宗廟乃如此韓維又言遇禘祫即僖祖東嚮既合東嚮
[006-6a]
如何郤毁其廟遷其主所議止此兩事分明不可行上
曰韓維已屈服只是疑郊配合如何安石曰前代郊配
亦不一如商則祖契而宗湯周則祖文王而宗武王然
以理言之若尊僖祖為始祖即推以配天于禮為允先
王之制禮事亡如事存事死如事生故推僖祖以配天
必當祖宗神靈之意上曰宗祀明堂如何安石曰以古
禮言之太祖當宗祀今太祖與太宗共一世若迭配亦
于明堂事體為允上曰今明堂配先帝安石曰此乃是
[006-6b]
誤引嚴父之説故以考配孝經所謂嚴父者以文王為
周公之父周公能述父事成父業得四海歡心各以職
來助明堂宗祀得嚴父之道故也若言宗祀則自前代
已有此禮上曰周公宗祀乃在成王之世成王以文王
為祖即明非以考配明堂也安石曰韓維本欲御史諫
官禮官集議朝廷既不從乃獨議如此初欲别為僖祖
立廟兩制笑其議改為今議上曰韓維是要求衆人為
助然且令禮官議無妨㸔他别有何説後數日進呈孫
[006-7a]
固等議僖祖事上疑配天事安石曰萬物本乎天人本
乎祖故王者配天以祖以祖非以功若以有功即鯀以
無功殛死豈得謂之有功然夏后郊鯀即非有功可知
也上疑禹因鯀之功安石曰鯀逆洪水禹順而道之是
革也非因也上又疑僖祖非始祖安石曰僖祖非始祖
誠是也僖祖與稷契事即不盡同即郊與不郊裁之聖
心無所不可緣無害逆順之理故也若藏其主于夾室
下附子孫即逆尊卑之序不可不改也上以為然乃下
[006-7b]
固議令太常禮官併郊配議奏上因言姜嫄廟欲為僖
祖立别廟安石曰為祖立别廟自古無此理韓維初議
如此為人所笑故改議姜嫄所以有别廟者嫄禖人也
以先妣故盛其禮歌舞皆序于先祖之上不然即周不
為嚳廟而為嫄廟無説也進呈僖祖奏議上曰但議宗
廟事即士大夫紛紛葢士大夫以禮文為己任故也馮
京曰士大夫皆以太祖不得東嚮為恨安石曰野人曰
父母何擇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祖矣陛下奉宗廟當擇
[006-8a]
學士大夫之髦俊與之供祭祀葢詩人稱文王奉璋峩
峩髦士攸宜為此故也然則議宗廟事要合于士大夫
髦俊之心豈可以合野人為當上又曰本不合議配天
議者何以及此安石曰亦湏議了然本朝配天之禮亦
皆不合于禮經但此事未害逆順大倫有所未暇釐正
上曰今如何議安石曰宣祖見配感生帝欲改以僖祖
配上曰好安石曰此事湏中書門下議定乃降勅施行
馮京又言禮官以祧為疑安石曰此但改正僖祖順祖
[006-8b]
合祧于禮亦無可嫌上曰莫是為忌諱無妨是年十月
太常禮院言奉聖㫖詳定僖祖神主祧遷者竊以聖王
用禮固有因循逆順之大倫非敢違天而變古請奉僖
祖為太廟始祖遷順祖神主藏之夾室依禮不諱孟夏
祀感生帝以僖祖配詔恭依先是中書言萬物本乎祖
故先王廟祀之制有疏而無絶有逺而無遺商周之王
㫁自稷契以下者非絶嚳以上遺之以其自有本統承
之故也若無尊卑之位先後之序則子孫雖齊聖有功
[006-9a]
不得以加其祖考天下萬世之通道也本朝自僖祖以
上世次不可得而知則僖祖有廟與稷契宜無以異今
毁其廟而藏其主于夾室替祖宗之尊而下附于子孫
殆非所以順祖宗孝心事亡如事存之義求之前載雖
或有之考合于經乃無成憲因情制禮實在聖時乞以
所奏使下兩制詳議而擇取其當詔答曰廟祧之序葢
有典彞所以上承先王下法後世朕嗣大統獲奉宗祀
而世次遷毁禮或未安討論經常屬我哲輔于以佐朕
[006-9b]
不逮而仰稱祖宗追孝之心朕覽之矍然敢不祗服宜
依所請八年五月禮院言今年四月太廟禘祭排列神
位以僖祖居東嚮之位自順祖而下昭穆各以南北為
序自後如遇禘祫著為定禮詔恭依
司馬光議英宗祔廟僖祖神主當遷夾室准朝㫖令待
制以上同議臣光于嘉祐八年仁宗祔廟之時已曽與
龍圖閣直學士盧士宗上言僖宗當遷夾室當時議臣
不以為然朝廷遂從衆議臣謹按王制稱天子七廟三
[006-10a]
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明太祖之外止有三昭三穆
而已是以前代帝王于太祖未正東嚮之時大率所祀
不過六世若僖祖于今日方議祧遷則是太祖之外更
有四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八不合先王典禮難以施
于後世臣愚以謂仁宗祔廟之時僖祖已當遷于夾室
今英宗祔廟順祖亦合遷于夾室伏乞更賜詳擇知諫
院范鎮議英宗即位祔仁宗主而遷僖祖及神宗即位
復還僖祖而遷順祖鎮言太祖起宋州有天下與漢髙
[006-10b]
祖同僖祖不當復還乞下百官議不報及哲宗即位鎮
又言乞遷僖祖正太祖東嚮之位崇寧二年九月詔朕
寅奉宗祧丕式古訓廟室之制厥有常典於惟哲宗實
繼神考傳序正統十有六年升祔之初朕方恭黙乃増
一室于七世之外遂成四穆于三昭之間考禮與書曽
靡有合比閲近疏特詔從臣并與禮官博盡衆見列奏
來上援據甚明謂本朝自僖祖至仁宗始備七世當英
宗祔廟神考聖學髙明以義㫁恩上祧順祖暨神考祔
[006-11a]
廟又祧翼祖則哲宗祔廟父子相承當為一世祧遷之
序典禮可稽覽之惕然敢不敬聴其合行事件令禮部
太常寺詳議聞奏又詔有天下者事七世古之道也惟
我治朝祖功宗德聖賢之君六七作休烈之盛軼乎古
先尊為不祧者至于五宗遷毁之禮近及祖考永惟景
祐欽崇之詔已行而不敢渝暨我元符尊奉之文又隆
而不可殺博考諸儒之説詳求列辟之宜顧守經無以
見其全而適時當必通其變爰稽衆議肇作彞倫推恩
[006-11b]
以稱情而為宜則禮以義起而無愧是用酌鄭氏四親
之論取王肅九廟之規參合二家之言著為一代之典
自我作古垂之將來庶安宗廟之靈以永邦家之福布
告中外咸使聞知
太廟七室議 嘉祐八年八月乙酉以修太廟成命參
知政事歐陽修告七室初廟室前楹狹隘每禘祫陳序
昭穆南北不對左右祭器填委嘉祐親祫築土階張幄
帟乃可行禮至是宗正丞趙觀因修廟室増廣檐陛如
[006-12a]
親祫時詔從其請凡増廣二丈七尺丙戌太廟神主復
歸于七室初太常禮院奏當以太祖太宗為一世神主
祔廟則増一室詔兩制及待制以上與禮官議觀文殿
學士孫抃等議謹按禮曰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書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七世與昭穆云者據父子而
言也若兄弟則昭穆同不得以世數數之矣商之祖丁
之子曰陽甲曰盤庚曰小辛曰小乙四人皆有天下而
商之廟有始祖有太祖太宗有中宗若以一君為世則
[006-12b]
小乙之祭不及其太祖祖丁案小乙之祭不及其太祖/祖丁句宋史禮志作不及
其父葢小乙為祖丁之子特以兄弟世次相/及遂云為其太祖于稱名不順故宋史易之是古之兄
弟相及昭穆同而不以世數數之明矣故晉之廟十一
室而六世唐之廟十一室而九世中宗睿宗之于髙宗
敬宗文宗武宗之于穆宗案唐敬宗文宗武宗皆穆宗/之子敬宗原本作恭宗以避
翼祖諱宋史因之不/改今從唐書改正同居穆位國朝太祖為受命之祖
太宗為有功德之宗此萬世不遷者也故太祖之室太
宗稱孝弟真宗稱孝子大行皇帝稱孝孫而禘祫圖太
[006-13a]
祖太宗同居昭位南嚮真宗居穆位北嚮葢先朝稽用
古禮而著之于祀典矣大行皇帝神主祔廟伏請増一
室為八室以備天子之事七世之禮詔從之于是龍圖
閣直學士兼侍讀盧士宗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司馬光
議曰臣等謹按禮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
七太祖之廟萬世不毁其餘昭穆親盡則毁示有終也
自漢以來天子或起于布衣以受命之初太祖尚三昭
三穆之初次故或祀四世或祀六世其太祖以上之主
[006-13b]
雖屬尊于太祖親盡則遷故漢元帝之世太上廟主瘞
于寢園魏明帝之世處士廟主遷于園邑晉武帝祔廟
遷征西府君惠帝祔廟又遷豫章府君自是以下大抵
過六世則遷其神主葢以太祖未正東嚮故止三昭三
穆已正東嚮之位則并三昭三穆為七世矣唐髙祖初
立祀四世太宗増祀六世及太宗祔廟則遷𢎞農府君
神主于夾室髙宗祔廟又遷宣帝神主于夾室皆祀六
世此前代之成法也惟明皇立九室祀八世事不經見
[006-14a]
難可依據今若以太祖太宗為一世則大行皇帝祔廟
之日僖祖親盡當遷于西夾室祀三昭三穆于先王典
禮及近世之制無不符合太廟更不湏添展一室又詔
抃等議議曰先王之禮自祖以下隆殺以兩故有天下
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自漢以來諸儒傳禮者始
有夏五廟商六廟之説其説出于不見商書伊尹之言
而承用禮學之誤葢自唐至周廟制不同而大抵皆七
王制所謂三昭三穆與太祖廟而七者是也今議者疑
[006-14b]
僖祖既非太祖又在三昭三穆之外以為于禮當遷如
此則是天子之尊而所事止于六世不稱先王制禮隆
殺以兩之意且議者言僖祖當遷者以為在三昭三穆
之外則于三代之禮未嘗有如此而不遷者臣等以為
三代之禮亦未嘗有所立之廟出太祖之上者也後世
之變既與三代不同則廟制亦不得不變而從時且自
周以上所謂太祖亦非始受命之王特始封之君而已
今僖祖雖非始封之君要為立廟之始祖方廟數未過
[006-15a]
七世之時遂毁其廟遷其主考三代之禮亦未嘗有如
此者也漢魏及唐一時之議恐未合先王制禮之意臣
等竊以為存僖祖之室以備七世之數合于經傳七世
之明文而亦不失先王之禮意詔又從之
太廟㦸門 太常禮院言天子宗廟皆有常制今太廟
之南門立㦸即廟正門也又有外牆櫺星門即漢時所
謂壖垣乃廟之外門也昨新建面西牆門原在通衢以
止車馬之過廟者其臣僚下馬宜勿禁從之初知宗正
[006-15b]
丞趙㳟和言今廟壖短而去民居近非所以嚴宗廟請
别為復牆以甓累之故又設面西之門然而非制也
滁州并州澶州三宗神御殿 仁宗謂輔臣曰朕覽自
古帝王凡起義及立功之地皆崇建浮圖以旌示後人
如唐太宗之詔是也恭惟太祖擒皇甫暉于滁州是受
命之端也太宗取劉繼元于并州是太平之統也真宗
歸契丹于澶州是偃武之信也功業若此而神御缺然
是朕不能顯揚祖宗之盛美也今于三州因其舊寺建
[006-16a]
殿以奉安神御滁州曰端命并州曰統平澶州曰信武
神御告遷上親奠辭及太宗神御至并州是嵗四月二
十二日也上謂輔臣曰朕閲平晉記所載太平興國四
年親征至太原城下亦此日也事之相去七十有五年
案宋史滁并澶三州神御殿建在神宗皇祐五年自太/平興國四年至是年凡七十五年原本誤作十有五年
今改/正而日月符合如此何其異也宰相龎籍等曰陛下
孝德感通故符合如此請付其事史館
列聖神御殿 咸平初真宗始令供奉僧元藹寫太宗
[006-16b]
聖容于啓聖後院玉清昭應宫笵金以肖祖宗像餘多
塑像其殿名在京奉先禪院曰慶基者奉宣祖在太平
興國寺曰開先者奉太祖案宋史開先作/開元與此互異在玉清昭應
宫曰二聖者奉太祖太宗在啓聖院曰永隆者奉太宗
在玉清昭應宫曰安聖在景靈宫曰奉真在慈孝寺曰
崇真在萬夀觀曰延聖在崇先觀曰永崇者並奉真宗
在景靈宫曰孝嚴者奉仁宗曰英德者奉英宗而外郡
在揚州建隆寺曰章武在西京應天院曰興先在滁州
[006-17a]
曰端命者並奉太祖在西京應天院曰常華在太原府
曰統平者並奉太宗在西京應天院曰昭孝在澶州曰
信武在華隂雲臺觀曰集真者並奉真宗又鳳翔太平
宫有祖宗神御殿南京鴻慶宫有三聖神御殿西京永
安縣㑹聖宫有五聖神御殿今京師定力院有太祖御
容諸后影殿在京奉先禪院曰重徽者奉明德太后章
穆皇后在慈孝寺曰章德者奉章獻太后在景靈宫曰
廣孝者奉章懿太后在萬壽觀曰廣愛者奉章惠太后
[006-17b]
又曰神御殿古原廟也以奉安先朝之御容宣祖昭憲
皇后于資福寺慶基殿太祖神御之殿七太平興國寺
開先殿景靈宫應天禪院西院南京鴻慶宫永安縣㑹
聖宫揚州建隆寺章武殿滁州大慶寺端命殿太宗神
御之殿七啓聖禪院壽寧堂景福殿鳳翔上清太平宫
并州崇聖寺統平殿及西院鴻慶宫㑹聖宫真宗神御
之殿十有四景靈宫奉真殿玉清昭應宫安聖殿洪福
院壽寧堂福聖殿崇先觀永崇殿萬壽觀延聖殿澶州
[006-18a]
信武殿西京崇福宫保祥殿華州雲臺觀集真殿及西
院鴻慶宫㑹聖宫鳳翔太平宫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
朝神御于景靈宫廣孝殿應天院章獻明肅皇后于慈
孝寺章德殿章懿皇后于景靈宫廣孝殿明德章穆二
后于普安院重徽殿章惠太后于萬壽觀廣慶殿紹興
十五年秋復營建神御殿于崇政殿之東朔望節序帝
后生辰皇帝皆親酌獻行香用家人禮其殿名徽宗曰
承元欽宗曰端慶髙宗曰皇德孝宗曰系隆光宗曰美
[006-18b]
明寧宗曰垂光理宗曰章熈度宗曰昭光案此條末有/光寧理度四
朝神御殿名與宋史禮志畧同/當是後人増入非李攸原本
廣親宅神御殿 嘉祐三年罷修睦親宅祖宗神御殿
初翰林學士歐陽修言神御非人臣私家之禮若援廣
親宅例當得興置則是沿襲非禮之事詔送兩制臺諫
禮官詳定上言漢韋𤣥成奏議春秋之義父不祭于支
庶之宅君不祭于臣僕之家王不祭于諸侯其後遂罷
郡國廟今睦親宅所建神御殿不合典禮悉宜罷時上
[006-19a]
以廣親宅置已乆不欲毁之案此下似/有闕文
范鎮乞罷修并州神御殿 鎮言竊聞并州素無火災
自建神御殿未幾而輒火災天意若告陛下祖宗御容
非郡國所宜奉安近日又聞下并州復加崇建是徒事
土木以重困民力非以答天意也自太宗皇帝下并州
距今七十七年故城父老不入新城陛下宜寛其賦輸
緩其徭役以除其患使河東之民不忘太宗皇帝之德
則陛下孝思豈特建一神御殿之比哉伏惟上觀天意
[006-19b]
下顧人心特賜停罷臣不勝區區之愚
景靈西宫記 臣謹按景靈宫實始大中祥符以奉祠
聖祖逮天聖初乃易其旁之萬壽殿以為真宗館御之
所治平建仁宗之殿曰孝嚴熈寧建英宗之殿曰英德
而宣祖藝祖太宗之殿曰慶基曰開先曰永隆母后之
殿曰隆福重徽章德廣孝皆舊寓于佛老之祠布在都
邑與夫郊野之外嵗時奠謁或不克躬行而清蹕所臨
動涉塗巷百工執事疲于奔走陟降跛倚而不恭殆非
[006-20a]
所以致齋莊之誠廣孝欽之本也神宗天錫聖智超然
逺覽功成治定之際乃詔有司度宫之東西建六殿為
原廟奉祖宗之靈設以昭穆之次列于左右又為别殿
五于其北以奉母后其經營締構規畫程度靡不素定
按圖即工成不期月觀者駭異以謂非造化融結孰能
若是之壯麗神速也又以宣祖潛真隱耀實基王迹厯
數所鍾自我流澤故名其殿曰天元藝祖膺命造邦撥
亂反正兵不再試五服來享故曰皇武太宗親執晉俘
[006-20b]
混一區夏覆載之内莫不嚮方故曰大定真宗登封告
成文物鼎盛珍符上瑞應圖合牒故曰熈文仁宗德教
善政康濟天下涵養覆露四十二年納斯民于仁壽之
域故曰美成英宗誕膺景命以紹文祖天人和同逺邇
綏靖故曰治隆案龐元英文昌雜錄云景靈宫神御殿/成牓名皆上親製宣祖曰天元后殿白
太始太祖曰皇武后殿曰儷極太宗曰大定后殿曰煇/極真宗曰熈文后殿曰衍慶仁宗曰美成后殿曰繼仁
是記于五后殿/名皆未之及事辭稱情名實無爽雲漢昭晰揭諸門
閎四方搢紳傳誦于今不絶今皇帝踐阼之七月哲宗
[006-21a]
復土泰陵議廣原廟于顯承殿之左一日顧謂輔臣曰
神考盛德大業越冠古今而原廟之制實始元豐惟顯
承僻處一隅日迫廛市無以稱崇報之重宜改營新宫
于馳道之西奉神考為館御之首詔示萬世尊異之意
羣臣踊躍附合為一退而表請其事詔曰恭依曲士腐
儒有以為不當遷者皇帝持其説益堅卒破浮議計不
中郤無有内外若臣若子皆延頸企踵知皇帝之繼志
述事如是其篤且至也恭惟神宗皇帝聖神文武有不
[006-21b]
世出之資仁孝勤儉著無能名之德内無聲色便嬖之
惑外無游宴玩好之累正心修身以先天下而奮然大
有為于世引見多士無間疎逺日昃不倦省閱幾務無
憚寒暑夜分不寐孜孜焉以招徠俊乂綜覈名實詢求
民瘼修飭治具故興學校擇師儒建三舎崇經術以養
人材發倉廩時賑貸募皁隸絶繇役以寛民力修水土
之政以敦本業而盡地利嚴保伍之法以察姦宄而寓
軍令宗子疎屬裁祿秩之濫而誘掖以宫學禁衛冗兵
[006-22a]
考尺籍之實而銷併其名額重祿責吏以杜苞苴請託
之私限員入流以懲胥徒仕進之濫理財賦以待邦國
之用修武衛以固封疆之守凡可舉之事世以為難濟
而不敢建者必為可革之弊衆之所甚願而不能改者
必革有勞者必賞有罪者必罸號令風采凜然更新方
是時士以緣飾表彰盗名吏以便文茍偷玩令積習既
乆寖以成風在廷之臣議論蠭起挾衆尚異更訕迭毁
而不能惑乗機伺隙危言巧中而不能揺固守而力行
[006-22b]
之沛然若决江河莫之能禦焦勞惻怛夙夜以之一時
同事之人聚精㑹神叶謀并力以趨上之所嚮而上之
所措縱横泛應雖匠石之斵輪庖丁之解牛不足以喻
事為之制曲為之防典章區式纎悉備具乃至尚方武
庫之兵犀利堅勁期門羽林之士簡鍊精鋭皆昔者之
所未有外則郡縣五溪授以冠帶開拓洮隴建之旌節
嶺梅絶域重譯請吏天地順紀風雨以時年榖屢登閭
里安悦英聲茂實充塞宇宙非至神大智誰能與于此
[006-23a]
乎中更元祐之變政之已改者人必病之已廢者人必
思之然後益知其所設為良法善政雖偏言横議亦莫
之能易也今皇帝睿哲温恭躬有聖質上帝眷顧駿命
所集孝悌慈仁聞于海内逺識獨見明並日月沈幾剛
斷堅若金石固足以紹庭緒業克成厥功然猶兢兢業
業恭慎約戒毁臺榭卻珠珍罷土木不急之役而必以
繕治太室建原廟為先既崇飭太宫以為斯宫之首遂
奉宗祏上配烈祖世世獻享不遷不毁以為郊祀社稷
[006-23b]
並列無窮致孝寧神之道可謂盡矣葢西宫之地東與
故宫相直其棟宇之制供張之具一視故宫無有損益
大明之南有門曰燕昌北有殿曰欽儀實母后之所御
也西則為寳慶殿以奉哲宗而南有門曰世德東則有
皇帝齋袚之館門曰昭德殿曰潔誠庖廚次舎各以其
序凡為屋六百四十區經始于元符三年十月之甲子
案東都事略及宋史建景靈西宫在元/符三年八月據此在十月與各書互異功不罙嵗役不
告勞行者不聞斧斤之聲居者不見追胥之擾而崇墉
[006-24a]
廣厦屹然特起于端門百步之外象魏之下俯視二宫
樓觀崢嶸髙切辰極金碧焜燿上薄光景都人士女與
夫要荒廣莫之來庭者肩摩足接卻立跂望排衆爭前
以快先覩歡欣歎悦洋溢道路非皇帝睿哲至誠出于
天性而不怵于卑近之説又何以臻此哉周之文武世
有明德以儀刑于天下成王率時昭考以緝熈于純嘏
故鳧鷖之詩言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
樂之也其詩之始曰福祿來成終曰無有後艱皇帝嗣
[006-24b]
宅神器祗率天下不愆不忘乃作斯宫以顯異先烈是
似是續以追配乎前人方之成王何慊之有宰臣姓名
謹記案此所云宰臣姓名未著何人據宋史元符三年/十月韓忠彦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曽布為
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又考陳振孫書錄解題云曽/紆字公衮布之子建中靖國中布在相位奉詔撰景靈
西宫碑紆/之筆也
復廢后制 景祐二年廢皇后郭氏薨詔復后號制曰
生而有貴秩于朝殁則申䘏典于第矧蚤嬪于天極而
奄謝于人寰不舉徽章曷旌遺躅故金庭教主沖靜元
[006-25a]
師郭氏鍾層沙之慶分寳婺之輝動鑒圖史之規居服
組紃之事自玉衣叶兆金屋承榮夙施輔佐之勤益懋
閑和之則而乃遺情物表探味淵宗獨抗出塵之心遂
厭塗椒之地靈期遽迫朝露易晞良増悼往之懷載厚
飾終之典嗚呼柔儀永隔内範如存躡三景之蹤倐同
于萬化應四星之象復正于尊名芳魂有知歆我渥命
可特追册為皇后停諡册祔廟之禮其鹵簿儀物皆用
孝章皇后故事
[006-25b]
温成后祔廟議原註石揚休上言/封香書名事附 温成皇后神主祔
新廟皆以兩制攝獻官端明殿學士楊察攝太尉殿中
侍御史趙抃監察吳充監禮上又遣内臣臨視祭事内
出圭瓚以灌鬯充言于察曰禮上親享太廟則用圭瓚
若有司攝事則用璋瓚今使有司祭温成廟而用圭瓚
是薄于太廟而厚于姬妾也其于聖德虧損不細請奏
易之察有難色曰日已暮矣明日行事言之何及而内
臣視祭者已聞之宻以上聞詔即改用璋瓚案宋史吳/充傳云張
[006-26a]
貴妃薨治喪越式判式王洙命吏以印紙行文書不令/同僚知充移開封治吏罪忤執政意出知髙郵軍不載
請奏易圭瓚事/此書足補其闕天章閣待制何郯奏曰臣伏見故貴妃
張氏自始沒贈后仍于墳所置廟不稱制度人言紛紜
譏議至今不已稽其本末其有由然夫國有嬪妃葢是
常制必有賢德乃可備位葢聞張氏之存也諫官王贄
倡始建議䇿進加位因結託以固恩寵廟室之設並行
定數前代之建别廟皆是不經張氏之殁也禮官王洙
専用失禮講成廟議不守舊章敗亂典法二人者不正
[006-26b]
之心深可誅也況聞始謀塟之時禮臣按故事上議惟
當于塟所置祠室本無立廟之説而王洙不顧歸過于
上與當時執政合力務為將迎寖長其事以成黷禮之
失春秋載隱公考仲子之宫初獻六羽葢仲子非嫡而
立廟獻舞故聖人譏之張氏亦非嫡又母后在宫而追
冊后號仍建廟焉是尤不可也若遂而不改其招萬世
之議固無窮矣今欲正其失莫若改廟名為祠室嵗時
祀享不差祠官但委中官或内人掌之如此則其事初
[006-27a]
為姦臣所誤而改之則過在下而不累聖德矣臣近累
為祠官親見禮物黷亂所不忍視故敢上縷陳述伏望
聖慈下有司速更之則足以追贖前失上頗重其言雖
不盡行然頗損其儀舊制毎有祠祭封香稱臣書名至
是祀温成廟内出封香亦稱臣書名知制誥石揚休上
言曰温成本陛下妃妾不當稱臣此乃太廟之制有司
不以時聞致有此失上曰朕見諸廟封香一例進來所
以各為書名以表事宗廟之恭豈可温成之廟亦稱臣
[006-27b]
葢失在有司非卿言朕無由知即命改正案宋史温成/皇后祔廟時
吳充知太常禮院石揚休以刑部員外郎知制誥同判/太常寺各詳見本傳此書但云吳充監禮知制誥石揚
休不著太常官/守似失之踈畧
 
 
 
 
 宋朝事實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