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12 六朝事迹編類-宋-張敦頤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朝事迹編類巻下   宋 張敦頥 撰
山岡門第六
  石硊山硊牛/委切
輿地志云秦始皇時望氣者云江東有天子氣乃東逰
以厭之又鑿金陵以斷其勢今方山石硊是其所斷之
地也孫盛云東至方山有直瀆自瀆至北山或云是秦
時所掘山今方山西九里有大壟枕淮合壟悉是石名
[002-1b]
石硊京師溝塘累石悉鑿此壟取之在城東南四十五里
  天闕山
晉元帝即位起宫殿城闕郭璞云闕不便王導乃指牛
頭山為天闕楊修有詩云牛頭天際碧凝嵐王導無稽
示妄談若指逺山為上闕長安應合指終南
  鳳臺山
宋元嘉中鳳凰集于是山乃築臺于山椒以旌嘉瑞在
府城西南二里今保寜寺是也唐李白詩曰置酒延落
[002-2a]
景金陵鳳凰臺長波㵼萬古心與雲俱開昔時有鳯凰
鳳凰為誰来鳳凰去巳久正當今日回明君越羲軒天
老坐三台豪士無所用彈琴醉金罍東風吹山花安可
不盡杯六帝没幽草深宫𠖇綠苔置酒勿復道歌鐘但
相催又詩曰鳳凰臺上鳳凰逰鳳去臺空江自流吴宫
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
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宋齊
邱有詩云嵯峩壓洪泉岝峪撑碧落宜哉秦始皇不驅
[002-2b]
亦不鑿上有布政臺八顧皆城郭山蹙龍虎健水黑螭
蜃作白虹欲吞人赤驥相煿爍畫棟泥金碧石路盤磽
确倒挂哭月猿危立思天鶴鑿池養蛟龍栽桐棲鸑鷟
梁間燕教雛石罅蛇懸殻養花如養賢去草如去惡日
晚嚴城鼓風来蕭寺鐸掃地驅塵埃剪蒿除鳥雀金桃
帶葉摘綠李和衣嚼貞竹無盛衰媚栁先摇落塵飛景
陽井草合臨春閣芙蓉如佳人廻首似調謔當軒有直
道無人肯駐脚夜半䑕勃窣天隂鬼敲椓松孤不易立
[002-3a]
石醜難安著自憐啄朩鳥去蠧終不錯晚風吹梧桐樹
頭鳴嚗嚗峩峩江令石青苔何淡薄不話興亡事舉首
思眇邈吁哉未到此褊劣同尺蠖籠鶴羨鳬毛猛虎愛
蝸角一日賢太守與我觀槖籥往往獨自語天帝相唯
諾風雲偶不来寰宇銷一畧我欲烹長鯨四海為鼎鑊
我欲取大鵬天地為矰繳音勺絲/縷也安得生羽翰雉飛上
寥廓其詩刻今/在保寜寺
  覆舟山
[002-3b]
寰宇記云在城北五里周回三里髙三十一丈東接青
溪北臨真武湖狀如覆舟因以為名輿地志云宋元嘉
中改名真武山以其臨真武湖山復有真武觀故也晉
北郊壇宋藥園壘樂逰苑氷井甘露亭皆在此山
  幕府山
寰宇記云在城西北周回三十里髙七十丈東北臨直
瀆浦西接寳林山南接蟹浦輿地志云臨沂縣東八里
有幕府山寰宇記晉元帝自廣陵渡江建康城荒落以
[002-4a]
府第居縣北山下因以幕府山為名圗經云丞相王導
建幕府於此山因名之山上有虎跑蒲包切/蹴也泉其西巔
有仙人臺宋明帝髙寜陵在山西王導温嶠亦塟山西
又按寰宇記云陳武帝破北齊軍四十六萬於幕府山
下至後主禎明中嘗幸此山校獵虞世南獻賦以美之
楊修有詩云六代繁華一瞬間平蕪逺樹不勝閑倚樓
天暝雲如幕知是琅琊幕府山
  雞籠山
[002-4b]
寰宇記云在城西北九里西接落星澗北臨栖𤣥塘輿
地志云雞籠山在覆舟山之西二百餘步其狀如雞籠
因以為名按南史宋文帝元嘉十五年立儒館于北郊
命雷次宗居之次宗因開館于雞籠山齊髙帝嘗就次
宗受禮及左氏春秋又竟陵王子良嘗移居雞籠山下
集四方學士抄五經百家為四部要畧千巻又按宋文帝
元嘉中改為龍山以黑龍嘗見真武湖此山正臨湖上
因以為名今去縣六里晉元帝明帝成帝哀帝四陵皆
[002-5a]
在山南中有佛寺五所
  方山
寰宇記云山髙一百一十六丈周回二十七里圖經云
四面方如城東南有水下注長塘流溉平陸又按輿地
志云湖熟西北有方山頂正方上有池水山謙之丹陽
記曰山形方如印故曰方山亦名天印山秦始皇鑿金
陵此山是其斷者文選謝靈運東出鄉里相送至方山
靈運嘗賦詩其畧云解䌫又流潮懐舊不能發又按南
[002-5b]
史宋何尚之為尚書令元嘉末致仕于方山著退居賦
以明所守議者咸謂尚之不能固志後果然又按齊武
帝嘗幸方山顧左右曰朕欲經始山之南復為離宫期
勝新林苑徐孝嗣答曰繞黄山欵牛首乃盛漢之事今
江南未廣願少留神乃止圗經謂齊武帝于方山築苑
不知何所據而云
  攝山
寰宇記云周回四十里髙一百三十二丈東連畫石山
[002-6a]
南接落星山陳江總攝山棲霞寺碑云南徐州琅琊郡
江乗縣有攝山其狀似繖亦名繖山尹先生記云山多
草藥可以攝養故以攝為名南史齊明僧紹住江乗攝
山今棲霞寺即其宅也今去城四十五里
  東山
上元縣有兩東山一在崇禮鄉今土山是也晉書謝安
寓居㑹稽棲遲東山此安之舊隠也後于土山營築以
擬東山今去縣二十里一在鍾山鄉蔣廟東北宋劉勔
[002-6b]
隠居之地南史勔嘗經始鍾嶺以為棲息及造園宅名
為東山今去縣十五里陳軒金陵集載李白李建勲東
山詩皆指土山而作
  白下
圗經云舊屬江乗縣周回八里髙八十丈東接竹堂山
南接蔣山北連攝山西有水下注平陸輿地志云階礎
碑石悉出此山南史梁散騎常侍韋載有田十餘頃在
江乗縣之白山天嘉元年遂築室而居屏絶人事不出
[002-7a]
籬門者十載今去縣二十里
  濁山
圗經云在溧陽縣東南十里髙一十丈周回五里山北
濁水出焉輿地志云溧陽縣有濁山下有濁水即秦淮
之源也
  湯山
寰宇記云在縣東北其西接雲穴山山不甚髙無大林
朩有湯泉出其下大小凡六處湯磵繞其東南四時常
[002-7b]
熱禽鳥之類入之輒爛以煮豆穀終日不熟草朩濯之
轉見鮮茂舊有湯泉館今廢去縣五十里
  大壯觀山
圗經云在城北一十八里周回五里髙二十丈東連蔣
山西有水下注平陸南臨真武湖北臨蠡湖舊經謂陳
宣帝起大壯觀於此山因以為名南史宣帝大建十一
年八月幸大壯觀因大閱武命都督任忠領步騎十萬
陣于真武湖上登真武門觀宴羣臣因幸樂逰苑設絲
[002-8a]
竹之㑹仍重幸大壯觀振旅而還
  臨沂山
圗經云在城東北四十里周囘三十里髙四十丈東北
接落星山西臨大江西南有舊沂縣城
  祈澤山
舊經云初法師嘗結茅于此有龍女来聽講既而神泉
涌于講座下後遂為祈禱水旱之所山因此得名髙五
十丈周囘十里東連彭城山北連青龍山今去縣二十
[002-8b]
三里
  東廬山
圗經云在溧陽縣東南一十五里髙六十八丈周回二
十里有三源一出山西流入秦淮一出山東北流入馬
沈港一出山東南吴漕流入丹陽湖丹陽記云溧陽縣
東有廬山與丹陽分界俗傳云以廬舍為名又云嚴子
陵嘗結廬于此
  盧龍山
[002-9a]
圗經云在城西北十六里周回五里髙三十六丈東有
水下注平陸西臨大江舊經云晉元帝初渡江到此見
山嶺連綿接石頭城真江上之關塞以此地近盧龍因
以為名
  馬鞍山
圗經云以形似得名西臨大江東與石頭城相接南史
陳後主禎明三年隋將濟宜黄侯慧紀自荆州帥將士
沿江而下欲趍臺城遣南康太守魯肅將兵以鐵鎻横
[002-9b]
江隋將楊素奮兵擊之争馬鞍山四十餘戰隋軍死者
五千餘人今去城十里
  大巫山
圗經云在溧陽縣北四十五里周回二百五十步髙八
丈長塘湖内接鎮江府金壇縣界
  小巫山
圗經云在溧陽縣東北二十五里周囘四里髙五丈長
塘湖内石上有獸跡
[002-10a]
  平陵山
圗經云在溧陽縣西北三十五里髙三丈周囘三里晉
書云永和三年李閎斬韓晃蘇逸于此
  鐵冶山
圗經云在溧陽縣西南七十里周囘二十里髙一百八
十丈輿地志云前代鐵冶山
  絳巖山
圗經云在句容縣西南三十里周囘二十四里髙一百
[002-10b]
六十五丈上有龍坑祠壇江南地志云漢丹陽縣北有
赭山其土亦赤因為郡名本名赤山唐天寳六年改名
絳巖山
  竹里山
圗經云在句容縣方輿地記云行者以其途傾險號曰
飜山峴鮑昭有行飜車峴詩即此山也
  大城山
圖經云周回二十二里髙八十二丈南接苻堅山西接
[002-11a]
鴈門山北接竹堂山今去城七十里
  望祭山
東晉成帝於北郊以白山鍾山配四十四神之數兼祭
之按通典梁武帝省四望座惟鍾山及松江浙江五湖
白石山並存之
  白土岡
圗經云北連蔣山其土色白因名之輿地志云同夏縣
西有白土壟即此地按北史隋賀若弼嘗破陳軍於蔣
[002-11b]
山之白土岡今蔣山西北有岡壠土色正白乃其地圗
經云在縣東二十二里非是葢同夏縣在今縣東十五
里而白土岡在同夏之西不應有二十二里之逺也
  白楊路
圖經云縣南十二里石山岡之横道是也六朝雜事云
宋袁粲常酌于此忽逢村父便留連笑語人恠而問之
荅曰吾侣偶逢非知音也楊修有詩云殘枝敗葉幾霑
春莫問栽培迹巳陳細雨斜風馬無力蕭蕭滿路更愁
[002-12a]

  千佛嶺
在攝山栖霞寺之側按江摠栖霞寺碑明僧紹居士子
仲璋為臨沂令於西峯石壁與度禪師鑄造無量夀佛
大同二年龕頂放光齊文惠太子豫章文獻王竟陵文
宣始安王及宋江夏王霍姬齊田奐等琢石建像梁臨
川靖惠王復加瑩飾嶺之中道石壁有沈傳師徐鉉張
稚圭王雱題名
[002-12b]
  謝安墩
在半山報寜寺之後基址尚存謝安與王羲之嘗登此
超然有髙世之志李太白將營園其上乃作詩曰晉室
昔横潰永嘉遂南奔沙塵何茫茫龍虎鬭朝昏胡馬風
漢草天驕蹙中原哲匠感頽運雲屏忽飛翻組練照楚
國旌旗連海門西秦百萬衆戈甲如雲屯投鞭可填江
一掃不足論皇運有返正醜虜無遺魂談笑遏横流蒼
生望斯存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憑覽周地險髙標
[002-13a]
絶人喧想像東山姿緬懐右軍言梧桐識佳樹蕙草留
芳根地古雲物在臺荒禾黍繁我来酌清波于此樹名
園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王荆公詩云我名公字偶
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屬我不應墩姓尚
隨公
  桃花塢
在蔣山寳公塔之西北舊有桃花甚盛今不復存
  方山埭
[002-13b]
建康實錄吴赤烏八年使校尉陳勳發屯田兵于方山
南截淮立埭號方山埭又按南史湖熟縣方山埭髙峻
冬月行旅以為難齊明帝使沈瑀修之瑀乃開四洪斷
行客就作三日便辦其埭今去城四十五里
  雞鳴埭
建康實錄青溪有橋名募士橋橋西南過溝有埭名雞
鳴埭齊武帝早逰鍾山射雉至此雞始鳴圖經云今在
青溪西南潮溝之上又按南史齊武帝永明中散逰幸
[002-14a]
諸苑載宫人從車至内深隠不聞端門鼓漏聲置鍾景
陽樓上應聞鍾聲並早起粧飾帝數幸琅琊城宫人常
從早發至湖北埭雞始鳴故呼為雞鳴埭若爾其埭又
當近北父老傳曰今清化市真武廟側是其處也二埭
恐皆當時所歴姑兩存之
  鑄劍坑
圖經云在溧陽縣南八十里石屋山之西舊經云昔吴
王使歐冶子鑄劍于此
[002-14b]
  射雉場
圖經云在縣東二十里齊東昏侯置射雉場五百所皆
以七寳装翳楊修有詩曰外作禽荒内色荒三千紅粉
日嚴粧潘妃縱有嫣然態不步金蓮到射場
  絶地
圖經云在縣南三里古大社西有凶地三畝晉周顗司
馬秀蘇峻皆宅于此悉以禍敗宋王僧綽曰大丈夫當
以正道自居何宅之有凶吉尋為元凶所害楊修有詩
[002-15a]
曰四主衣冠今不終髙門列㦸謾重重由来瘠沃分勞
逸莫道人凶非宅凶
宅舍門第七
  孔子巷
輿地志云孔子廟在樂逰苑東隔青溪本聖亭侯所奉
之廟也舊在溪南丹陽郡之東南本東晉所立中廢宋
元嘉十九年詔復孔子廟至齊遷于今處以舊地為浮
圗今名孔子寺亦名孔子巷在城東南五里古長樂橋東
[002-15b]
  言偃里
史記孔子弟子列傳言偃字子游吴人今不知其里所
在或云在城東二十二里
  四學
南史宋文帝元嘉十六年立儒學館于雞籠山命雷次
宗居之因集丹陽何尚之立𤣥素學著作佐郎何承天
立史學司徒叅軍謝𤣥立文學各聚門徒多就業者江
左風俗於斯美焉
[002-16a]
  陸機宅
建康實錄云陸機入洛作懐舊居賦云望東城之紆徐
邈吾廬之延佇李太白題王處士水亭云齊朝南苑是
陸機宅其詩云王子躭𤣥言賢豪多在門好鵞尋道士
愛竹嘯名園樹色老荒苑池光蕩華軒北堂見明月更
憶陸平原掃地青玉簟為余置金樽醉罷欲歸去花枝
宿鳥喧何時復来此再得洗囂煩圖經云在縣南五里
秦淮之側
[002-16b]
  江令宅
陳尚書令江總宅也建康實錄及楊修詩注云南朝鼎
族多夾青溪江令宅尤占勝地後主嘗幸其宅呼為狎
客劉禹鍚詩云南朝詞臣壮朝客歸来唯見秦淮碧池
臺竹樹三畝餘至今人道江家宅今城東段大夫約之
宅正臨青溪即其地也故王荆公詩云昔時江令宅今
日段侯家此可驗也
  沈約宅
[002-17a]
南史梁沈約遷尚書令雖名位隆重而居處儉素立宅
東田矚望郊阜嘗為郊居賦以叙其事東田在鍾山之
下也
  孫瑒宅
建康實錄陳起兵部尚書孫瑒居處奢豪宅在青溪東
西即江摠宅瑒家庭穿築極林泉之致歌童舞女當世
罕儔
  劉子珪宅
[002-17b]
南史齊劉瓛字子珪居于檀橋瓦屋數間上皆穿漏永
平七年竟陵王子良表武帝為立館帝以揚烈橋故主
地給之檀橋在今縣東二十五里青龍山之前
  朱异宅
南史梁朱异及諸子自潮溝列宅至青溪其中有臺池
玩好每暇日與賔客逰焉
  諸葛恪宅
圖經云在縣東二里古元風觀前南接青溪里俗傳云
[002-18a]
在今縣東南百餘步面對青溪其東即江令宅也
  宋齊邱宅
舊傳在鎮淮橋之北御街之東今南北較務是也其後
又為南唐國子監
  杜姥宅
建康實錄晉成帝恭皇后杜氏母裴氏即杜𢎞治之妻
也裴氏名穆孝武帝封為廣徳君初穆渡江宅於南掖
門外時裴氏夀考故呼為杜姥圗經云在舊縣東北三
[002-18b]
里舊縣在冶城今天慶觀之東是也其宅未詳所在
  烏衣巷
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為業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朩登
岸見一翁一嫗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烏衣國也以女
妻之既久榭思歸復乗雲軒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棲于
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飛来臂上取片紙書小詩繫于燕
尾曰誤到華胥國裡来玉人終日苦憐才雲軒飄出無
消息洒淚臨風幾百回来春燕又飛来榭身上有詩云
[002-19a]
昔日相逢𠖇數合如今睽逺是生離来春縱有相思字
三月天南無鴈飛至今歳竟不至因目榭所居為烏衣
巷劉禹錫有詩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此見/摭遺圗經云在縣
東南四里晉書王導紀瞻宅皆在此巷
  乗黄署
輿地志云在東府之西北五輅及朝軍凡駕馬者之所
去縣東北六里
[002-19b]
  紙官署
輿地志云宋永初中立舊日齊帝于此造銀光紙以賜
王僧䖍在縣東一十五里
  扶南樂署
建康實錄吴赤烏七年扶南國獻樂人于此置舍以教
宮人在縣北二里
  銅螭署
臺城刻漏署西本洛陽之舊物宋平姚秦遷于此魏明
[002-20a]
帝為太子時玩以玉手扳刺螭口中因入不出後人常
見白蝘蜓在其中梁元帝移之江陵此物後遂不復見
楊修詩云挈壺傳箭逼天聰鑄出蟠螭巧範同何事腹
中藏怪物人驚蝘蜓氣如虹
  錦署
圗經云在縣東南十里宋遷百工于此也楊修詩云人
衣繿縷地衣紅不念家家杼軸空厥篚織文應歳貢更
翻新様集機工
[002-20b]
  焚衣街
齊東昏侯自製服為四種冠五彩袍一月中二十餘出
辰出三更歸夜出清晨返梁自襄陽出師廢之焚奢淫
服六十二種於御街中楊修詩云雉頭金縷又珠胎煙
緒香雲晝不開御路傍人皆嘆息逡廵紅焰作青灰
讖記門第八
  秦淮石誌
保太中浚秦淮得石誌按其刻有大宋乾徳四年凡六
[002-21a]
字他字磨滅不可識令諸儒叅驗乃輔公祏反江東時
年號太祖受命國號宋改元乾徳江左始衰弱豈非威
令將及而符讖先著也
  石印
天璽元年歴陽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吴
九州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江表傳云歴陽
縣有石山臨水髙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駢羅穿中
色黄赤不與本體相似俗相傳謂之石印又云石印封
[002-21b]
發天下當太平下有祠屋巫祝言石印神有三郎時歴
陽長表上言石印發皓遣使以太牢祭歴山巫言石印
神三郎說天下方太平使者作髙梯上看印文詐以朱
書石作二十字還以啓皓皓大喜曰吴當為九州作都
渚乎從大皇帝逮孤四世矣太平之主非孤復誰重遣
使以印綬拜三郎為王又刻石立銘褒讃靈徳以荅休
祥此見吴志注
  石室
[002-22a]
吴興陽羨山有空石長十餘丈名曰石室在所表為大
瑞皓乃遣司徒董朝太常周處至陽羨縣封禪國山明
年改元天紀大赦以協石文
  三斷石
吴後主天册元年掘地得銀長一尺廣三分刻上有年
月字又於吴郡臨平湖邊得一石函中有一小石青白
色長四寸廣二寸刻上作皇帝字于是改元天璽遂立
石紀吴功徳按實錄云縣南三十里西接牛頭山丹陽
[002-22b]
雲巖東路有大碣石長二丈折為三斷此紀功之碑也
今移在府治中可辨者二百餘字漫㓕者五十餘字楊
修詩曰孫吴紀徳舊刋碑埋没蟠螭與伏龜惆悵石岡
三斷在至今猶似鼎分時
  寳公銅牌記
按髙僧傳公諱寳誌宋元嘉中現形于東陽鎮古朩鷹
巢中朱氏聞巢中兒啼遂收育之因以朱為姓施宅為
寺公自少出家依於鍾山道林有銅牌記多讖未来事
[002-23a]
云有一真人在冀州開口張弓在左邊子子孫孫萬萬
年江南中主名其子曰𢎞冀吴越錢鏐諸子亦皆連𢎞
字以應之而國朝宣祖諱乃正當之
  潜鶴鼓
臺城端門上二鼓初得于㑹稽雷門傳是越王舊物擊
之聲聞洛陽後孫恩亂兵擊破中有二鶴冲天而去自
是不復鳴後人呼為潜鶴鼓楊修有詩云端門擊破使
人驚潜鶴雙飛上玉清怪得舊時聲太逺冲天合自九
[002-23b]
臯鳴
  天水碧
南唐末時前數年宫人挼薔薇水染生帛一夕忘收為
濃露所潰色倍鮮翠因令染坊染必經宿露之號為天
水碧宫中競服之識者以為天水趙之望也
  獨足臺
陳末時有一鳥獨足飛上宫城臺上以觜畫地云獨足
上髙臺盛草化為灰欲知我家處朱門當水開解者以
[002-24a]
為獨足指後主獨行無衆盛草言荒穢隋承火運草得
火而灰及國破隋煬帝館于都水臺所謂上髙臺當水
開也楊修詩云鳥跡分明在帝臺管絃聲裡輒書来回
頭一覺風流夢猶得朱門傍水開
靈異門第九
  八功徳水
蔣山悟真菴後按梅摯亭記梁天監中有胡僧曇隠寓
錫于此山中乏水時有龎眉叟相謂曰予山龍也知師
[002-24b]
渴飲措之無難俄而一沼沸成後有西僧繼至云本域
八池巳失其一似竭彼盈此也其泉一清二冷三香四
柔五甘六浄七不饐八蠲疴故名八功徳水自梁巳前
嘗取給御厨又按楊修詩注云髙僧曇隠逰行于此忽
聞金石絲竹之音俄見清泉一泓瑩徹甘滑有積年疾
者飲之皆愈
  誌公鱠殘魚
髙僧傳寳誌嘗對梁武帝食鱠帝曰朕不知味二十餘
[002-25a]
年師何為爾誌乃吐出小魚鱗尾依然今金陵尚有鱠
殘魚
  牝狙觸網
按湘山野錄云南唐李後主獵青龍山一牝狙觸網見
主雨淚稽顙屢指其腹主戒虞人保守之是夕誕二子
還幸大理寺親錄囚繫一大辟婦以孕在獄未幾誕二
子煜感牝狙之事罪止于流其山去城東二十五里
  感龍産鯉
[002-25b]
昔民有女感黑龍于田野歸而有娠後産鯉魚投于水
中復能變化隨母所出入後成龍而去母亡每春時必
来墳所鄉人懼之因立廟祠焉謂之烏鯉廟在溧水縣
東南二十五里
  郗氏化蛇
郗氏梁武帝皇后也崩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
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騷窣蘇骨切勃窣/穴中出也聲視
之乃見一蟒盤躃上殿睒式冉切説文/云暫視貌晴呀香牙切/張口貌
[002-26a]
以向於帝帝大驚駭無所逃遁不得已蹶然而起謂蛇
曰朕宫殿嚴警非爾蛇類所生之處必其妖孽欲祟朕
邪蛇為人語啓帝曰蟒則昔之郗氏也妾以生存嫉妬
六宫其性慘毒怒一發則火熾矢射損物害人死以是
罪謫為蟒耳無飲食可實口無窟穴可庇身饑窘困迫
力不自勝又鱗甲有蟲唼子合/切五狡/切肌肉痛苦甚劇
若加錐刀焉蟒非常蛇亦復變化而至不以皇居深重
為阻耳感帝平昔眷妾之厚故託醜形骸陳露于帝祈
[002-26b]
一功徳以見拯㧞也帝聞之嗚呼感激既而求蟒遂不
復見帝明日大集沙門於殿庭宣其由問善之最以贖
其苦誌公對曰非禮佛懺滌悃欵不可帝乃然其言搜
索佛經錄其名號兼親抒睿思灑聖翰撰悔文共成十
巻皆採摭佛語削去閑詞為其懺禮又一日聞宫室内
異香馥郁良久轉美初不知所来帝因仰視乃見一天
人容儀端麗謂帝曰此則蟒後身也䝉帝功徳巳得生
忉利今呈本身以為明驗也慇懃致謝言訖而去此見
[002-27a]
梁武懺序
  燕雀湖
輿地志云走馬橋見有燕雀湖窮神秘苑曰梁昭明太
子在東宫有一琉璃盌紫玉杯皆武帝所賜也既薨詔
置梓宫後更塟開墳為閹人攜入大航乃有燕雀數萬
擊之因為有司所縛乃獲二寳器帝聞而驚異詔以賜
太孫封墳之際復有燕雀數萬銜土以増其上墳側今
有湖後人因名燕雀湖楊修有詩曰平湖岸側見髙墳
[002-27b]
萬土銜来燕雀羣鑑面無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儲君
在城東四里下入青溪
  新洲
南史宋武帝伐荻新洲見大蛇長數丈射之傷明日復至
洲裡聞有杵臼聲往覘之童子數人皆新衣于樁中𢷬
藥問其故荅曰王為劉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
何不殺之荅曰寄奴王者不可殺帝叱之皆散收藥而
反今薛家洲葢其地也屬金陵鄊去城北四十里
[002-28a]
  生人葠
南史梁阮孝緒字士宗母王氏有疾合藥須得生人葠
舊傳鍾山所出孝緒躬歴幽險累日不逢忽一鹿前行
隨後至一所遂㓕就視其處果獲此草今山中不復有

  木醴
建康實錄陳後主禎明二年初覆舟山及松栢林冬月
出木醴後主以為甘露之瑞俗呼為雀餳今廢也
[002-28b]
神仙門第十
  茅君山
茅濛字初成華陽人也隠華山修道秦始皇三十一年
白日上昇是時先有民謡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
昇入太清時下𤣥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始皇聞
之問故老曰此仙謡也於是有尋仙之意濛之元孫盈
得道于金陵句曲山上昇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太元
真人居赤城時来句曲郡人改句曲為茅君山事見/摭遺
[002-29a]
經云漢時有三茅君各乗一白鶴来居其上故號為三
茅君世傳茅盈茅固茅震皆濛之後也山在句容縣東
南四十五里華山華陽皆/在句容縣荆公有詩云一峯髙出衆山
巔疑隔塵沙道里千俯視煙雲来不極仰攀蘿蔦去無
前人間巳換嘉平帝地下誰通句曲天陳迹是非分草
莽紛紛流俗尚神仙
  仙人臺
幕府山之西有石棊盤說者云舊有仙人對奕于此故
[002-29b]
徐君平幕府山詩云仙去棊枰草自繁即此地也去城
北二十五里
  尋仙觀
梁時造也與芝山鷰洞相鄰上有石壇舊經云昔茅君
行道之所唐垂拱五年道士宋文幹因石琢像重修壇
焉在溧水縣東南六十里
  太虚觀
舊經云東晉時李盤白遇仙於此修道白日上昇山頂
[002-30a]
有㑹仙亭唐開元五年建大中祥符元年九月奉敇改
今額在溧陽縣西南四十里盤白山下初名招仙觀
  華陽洞
舊經云即第八金壇大洞天也唐改為太平觀在句容
縣東南四十里茅山之側
  華陽宫
舊經云張真人煉丹之所也梁朝陶隠居立為華陽上
館唐天寳七年改今額
[002-30b]
  鷰洞宫
舊經云梁普通三年晉陵縣女子錢妙真幼年于此修
行誦黄庭經積功三十年道成佩白練飛入洞中有石
室醮壇存焉天寳七年奉敕于錢真人昇仙之所建宫
度女道士洞在宫東一百餘歩
  太平觀
梁書云陶𢎞景讀書萬餘巻善琴棊為諸王侍讀永明
十年脱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詔許之於是止于句
[002-31a]
容之句曲山曰此是第八洞宫之名金壇華陽之天乃
立館自號華陽陶隠居唐貞觀九年為昇真先生改為
太平觀
  青𤣥觀
舊經云本吴朝葛仙公宅也梁天監七年建有一丹井
在祠宇前去句容縣西南三百餘步
  洞𤣥觀
輿地志云赤烏二年吴大帝為仙公葛𤣥造𤣥後白日
[002-31b]
上昇山上至今猶有壇宇楊修有詩曰葛𤣥功行滿三
千白日驂鸞上碧天留得舊時壇宇在後人方信有神
仙觀在方山下去城四十五里
  仙杏山
舊經云絶頂有杏林及仙人脚跡因以名之又有仙壇
石井故一名仙壇石山唐垂拱五年重修壇三所并石
井聖歴二年縣令岑仲琢石為像設香燈供祀之下有
清泉流入丹陽湖在溧水縣東南四十三里
[002-32a]
  白都山
昔白仲都常於此學道白日上昇因以為名楊修詩云
駕鶴驂鸞自古聞策名仙籍是真君天邊舊迹無尋處
滿目青山空白雲在城南八里西臨大江
  石城洞
石頭城西嶺下南臨大江有洞宛然按真語云此小有
洞之南門也
  道士塢
[002-32b]
蔣山明慶寺前乃陳宣帝禮元靖先生臧兢處今在寳
公塔之東
  静壇
舊經云宋侍中周捨立與道士塢相對帝問曰其壇如
何對曰風不鳴條雲無膚寸鹿巾黄帔其數甚多白簡
朱衣其来罕至因名曰静壇今按道士塢在蔣山古明
慶寺前與八功徳水相近則静壇當在其處
  春磵
[002-33a]
鍾山宋興寺東梁處士劉許字彦度隠居之所楊修詩
云手拖葛屨坐蔾牀竹樹蕭然一水傍枕上白雲船下
月卜鄰東磵勝東岡
  玉晨觀
句容縣東南四十五里句曲洞北門之側舊經本晉許
長史宅也昔髙辛時展上公秦時巴陵侯後漢時杜廣
平並於此學道得仙梁武帝天監十三年陶𢎞景奏請
立為朱陽館唐貞觀中為紫㣲國師王先生改為華陽
[002-33b]
宫天寳七年為𤣥靖先生改紫陽觀前有郭真人養龍
池醮壇丹井俱在大中祥符中奉勅改今額
寺院門第十一
  吴建初寺
輿地志云吴赤烏十年沙門僧㑹自西竺来傳佛法吴
大帝作寺自此起楊修有詩曰僧㑹西来始布金常聞
鐘磬伴潮音江南古寺知多少此寺獨應年最深舊傳
在城南二百餘步
[002-34a]
  同泰寺
梁武帝改年號大同起同泰寺在臺城内窮竭帑藏造
大佛閣七層為火所焚梁帝捨身施財以祈佛福自大
通以後無年不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㑹俄而侯景
兵起陷城遂以虚器進膳自庚辰至丙戌七日不食而
崩楊修詩曰佛事莊嚴國力疲照天金碧倚欄危沈檀
爐上煙雲合恰似當年煨燼時
  蔣山太平興國禪寺
[002-34b]
梁武帝天監十三年以錢二十萬易定林寺前岡獨龍
阜以塟誌公永定公主以湯沐之資造浮圖五級於其
上十四年即塔前建開善寺今寺即其地也唐乾符中
改為寳公院南唐昇元中徐徳裕重修開寳三年後主
改為開善道場太平興國五年改賜今額慶歴二年府
尹葉龍圗清臣奏請為十方禪院按髙僧傳及寳公實
錄公諱寳誌宋元嘉中現於東陽郡古朩鷹巢中朱氏
婦聞巢中兒啼遂收育之因以朱為姓乃施宅為寺焉
[002-35a]
公自少出家依于鍾山道林寺常持一錫杖杖懸刀尺
及鏡拂之類由是知名齊梁間死而將塟梁武帝命陸
倕製銘塟已賜玻瓈珠以飾塔表南唐保大七年加號
妙覺塔名應世本朝太平興國七年舒民柯萼遇老僧
往萬歳山指古松下掘之得石篆乃寳公記聖祚綿逺
之文於是遣使致謝諡曰寳公妙覺治平初更諡道林
真覺大師按建康實錄開善寺有誌公履唐神龍初鄭
克俊取之以歸長安今洗鉢池尚在塔西二里法雲寺
[002-35b]
基方池是也寺西有曰道光泉以僧道光穿斸竹足切/斫也
得名曰宋熈泉以近宋熈寺基之側有八功徳水在寺
東悟真菴之後一云泉在寺北髙峯絶頂寺東山巔有
定心石下臨峭壁寺西百餘步有白蓮菴菴前有白蓮
池乃策禪師退居之所寺後向東有塔曰婁約即慧約
婁禪師之塔髙僧傳曰塟于獨龍山寳公之左是也舊
有寳公及婁約塔碑梁王筠撰文今不復存楊次公詩
曰今古忙忙利祿間幾人能此叩松關猿驚鶴怨不知
[002-36a]
處虎踞龍盤空見山芳草路隨流水逺老僧心共白雲
閒淮南舊隠抛離久一誦移文一愧顔荆公詩巳見鍾
阜下
  半山報寜禪寺
王荆公故宅也其地名白塘舊以地卑積水為患自荆
公卜居乃鑿渠決水以通城河元豐七年公以病聞神
廟遣國醫診視既愈乃請以宅為寺因賜額報寜禪寺
寺後有謝安墩其西有土山曰培塿乃荆公決渠積土
[002-36b]
之地由城東門至蔣山此半道也故今亦名半山寺陳
軒金陵集載荆公半山詩凡十五首寺中有寳禪師語
錄序王斿撰米芾書
  清涼廣惠禪寺
偽吴順義中徐温建為興教寺南唐昇元初改石頭清
涼禪寺後主復改清涼大道場本朝太平興國五年閏
三月改為今額舊傳嘗為李氏避暑宫寺中有徳慶堂
今法堂前舊基是也後主嘗留宿寺中故其詩有未能
[002-37a]
歸去宿龍宫之句徳慶堂名乃後主親書祭悟空禪師
乃後主自為文碑刻今見在舊有李氏宫人親冩藏經
及本朝所賜御書今皆不存唐温庭筠清涼寺詩曰詩
閣小窓藏雪嶺禪堂秋水接藍溪東坡先生捨彌陀畫
像于寺中其詩曰問禪不契前三語施佛空留丈六身
葢謂此也楊次公題清涼寺翠㣲亭詩曰君勿愛清涼
清涼如火如沸湯君勿惡炎熱炎熱如氷如積雪勿愛
亦勿惡未是逍遥處君不見海㑹山前一條路一車来
[002-37b]
一車去今古轉轅何日住落花時節雨初晴黄鶯枝上
分明語又因舟次秦淮寄清涼老曰雲居一衆舟次秦
淮忽爾狂風動地白浪滔天致此片帆難以寸進又恐
是石頭老子把定要津不肯放過今者食時巳及香積
未充更不敢遣化菩薩去午煩若是靈利人必巳㑹得
了也時王荆公在清涼寺見之云清涼應是推辭不得
  昇元寺亦名瓦棺寺/
昇元寺即瓦棺寺也在城西隅瞰江面後踞崇岡最為
[002-38a]
古跡累經兵火畧無彷彿李主時昇元閣猶在乃梁朝
故物髙二百四十尺太白詩所謂日月隠檐楹是也此/見
雜/説今西南隅戒壇乃是故基南唐將歸我宋數年前昇
元寺殿基掘得石記乃詩讖其辭曰若問江南事江南
事不憑抱雞昇寳位謂李煜丁/酉年生也走犬出金陵謂王師甲/戌渡江也
子建居南極曹彬列桷城/南乃子建也安仁秉夜燈謂潘美恐有伏/兵命縱火也
東陵驕小女騎虎渡河氷錢俶以戊寅年入朝盡獻/浙西之地騎虎之謂也瓦棺寺
之名起自西晉長興年中長沙城阿陸地生青蓮兩朶
[002-38b]
民間聞之官司掘得一瓦棺開見一僧形貌儼然其花
從舌根頂顱生出詢及父老曰昔有一僧不説姓名平
生誦法華經萬餘部臨死遺言曰以瓦棺塟之此地所
司具奏朝廷乃賜建蓮花寺五代兵火焚之李太白登
瓦棺閣極眺金陵城云鍾山對北户淮水入南榮漫漫
雨花落嘈嘈天樂鳴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筝香出霄
漢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隂生寥廓雲漢
晚蒼茫宫觀平門餘閶闔寺樓識鳳凰名雷作百山動
[002-39a]
神扶萬栱傾靈光何足貴長此鎮吳京
  大愛敬寺
梁武帝普通元年造在蔣山之北髙峯上唐乾符間重
修廣明元年改為廣明愛敬禪院南唐改廣孝禪院本
朝開寳七年移額入城中今夀寜寺是也李建勳愛敬
寺詩其畧云雲散經窓濕山晴石路香
  法寳寺亦名臺城寺/
梁同泰寺基之半也建康實錄梁武帝大通元年創同
[002-39b]
泰寺寺處宫後别開一門名大通門對寺之南門取反/語以協同泰為名
也/帝晨夕講議多逰此門偽吴順義二年置為臺城千
福院本朝改賜今額寺前有醜石四各髙丈餘俗呼為
三品石政和間取歸京師其寺今在城北
  法光寺今名鹿苑寺/
即梁之蕭帝寺舊傳天監十三年造元絳寺記云不知
從昔之名故後人以帝氏目之南唐保大間重建後主
易名曰法光寺有子隠堂郗氏窟今𨽻祥鸞坊本朝敕
[002-40a]
改鹿苑寺
  棲霞禪寺
攝山齊明僧紹故宅也按棲霞寺江摠碑云齊居士平
原明僧紹宋泰始中逰此山乃刋朩結茅二十許年有
法度禪師與僧紹甚善僧紹遂捨宅成此寺葢齊永明
七年正月三日也唐髙宗嘗建寺碑并書寺額武宗㑹
昌中廢宣宗大中五年重建本朝太平興國五年改為
普雲寺景徳五年改賜景徳棲霞禪寺寺有舍利塔乃
[002-40b]
隋文帝塟舍利處南唐髙越林仁肇建塔徐鉉書額曰
妙因寺左有千佛嶺乃明僧紹子仲璋創造齊文惠太
子同僧琢梁臨川靖惠王采飾寺後有天開巖碧蘚亭
白雲菴迎賢石醒石中峯澗石房白雲泉亦名品外泉
寺前有明僧紹髙越墓菩提王廟菩提王即攝山靳神
也廟舊居山前今移置寺左仁廟朝嘗賜金寳方牌熈
寜間取寄華藏寺中石佛額有玻瓈珠後墜地因置閣
盛之大觀中為權要取去米芾嘗作詩紀其事寺今有
[002-41a]
唐髙宗陳尚書令江摠碑沈傳師齊䟽及沈傳師徐鉉
題名按陳軒金陵集劉長卿顧况李紳皮日休韓熈載
徐鉉徐鍇栁琰權徳輿皆有詩徳輿詩其畧云縈紆松
路深繚繞雲山曲重樓囘朩杪古像鑿巖腹皆寺中景
也今去城四十五里
  祈澤寺
寺記云宋少帝景平元年建去府城二十里梁朝置龍
堂有初法師者来結茅菴於山下日夜誦法華經有一
[002-41b]
女郎来聽移時方去師訝之因問其住止女曰兒東海
龍女逰江淮間聞師誦經来聽之師曰此山乏水汝能
神變為我開一泉可乎女曰此固易事容兒歸白父言
訖不見數日後忽作風雷良久有清泉涌于座中南唐
保大中以久旱祈雨于舊寺基信宿而雨作自後以為
祈禱之所本朝治平改賜祈澤治平寺許堅嘗有二詩
其後王荆公題云髙人遺跡空佳句誰識旌陽後世孫
  鐵索寺
[002-42a]
本東晉尼寺也尚書仲杲女見釋書有比丘尼問講師
師曰女子削髮出家為比丘尼後因鐵索羅國尼至遂
就此建寺尼以鐵索羅為名中國尼自此始
  明慶寺
蔣山上明慶寺後别有小嶺碧石青林幽邃如畫世人
呼為屏風嶺有髙僧隠于此忽聞絲竹之音俄而有清
泉一派瑩徹甘滑有積年疾者服之愈梁巳前嘗取給
御厨水俗呼為八功徳水楊修有詩云翠壁如屏旱不
[002-42b]
枯一泓甘滑飲醍醐髙僧到此聞絲竹還有金鱗對躍

  佛窟寺
城南二十里牛頭山下有深坑言是辟支佛窟寺記本
沙門道慶禪房梁天監中司空徐慶造寺因名曰佛窟
楊修有詩云曩事何人為證明白雲深鎻翠㣲坑巳聞
過去辟支佛未見如来彌勒生
  普濟寺舊名頭陀寺/
[002-43a]
梁頭陀寺也建康實錄梁武帝大同元年置頭陀寺記
舍人石興造寺在蔣山頂第一峯後移置山下本朝治
平中改賜今額殿後有應潮井其水與江潮相應及有
梁昭明太子讀書臺在其西即普通元年所置大愛敬
寺基也
  浄妙寺舊名齊安寺/
南唐昇元中建額曰齊安本朝政和五年正月改賜浄
妙舊臨官路今移置髙隴面秦淮王荆公齊安寺詩刻
[002-43b]
云日静山如染風暄草欲薰梅殘數㸃雪麥漲一溪雲
去城四里
  寳林寺
舊經云本同行寺梁天監中武帝與寳公同逰此山見
林巒殊勝命建精藍因以同行為額亦名聖逰寺唐㑹
昌中廢偽吴太和中復建後改為秀峯院南唐保大九
年重修本朝嘉祐中改賜今額有琪樹在法堂前梅摰
詩其畧云影借金田潤香隨璧月流逺疑元帝植近想
[002-44a]
誌公逰建炎間樹為兵火所焚今寺屬寳林山
  寳乗院亦名草堂/
齊草堂寺也寺乃齊周顒隠居之所顒後出仕孔稚圭
作北山移文以譏之髙僧傳云時有釋慧約姓婁少達
妙理顒素所欽服乃于鍾山舊館造草堂寺以居之今
寺左乃婁約置臺講經文之地寺後即顒舊居也王荆
公草堂寺詩云周顒宅作阿蘭若婁約身歸窣堵坡唐
㑹昌中寺廢本朝復建治平間改賜今額𨽻鍾山鄉去
[002-44b]
城十一里
  聖湯延祥寺
𨽻湯山下舊有湯泉十所今存者六唐徳宗時韓晉公
滉為淛江觀察使滉小女有惡疾浴於湯應時而愈乃
以女妝奩建精舍于湯山之右且求僧以主寺事時得
竹林寺一市蠱毒藥僧逺近賴之多獲全濟故其藥至
今以温湯為名按唐書滉觀察淛江在貞元以前寺之
建當在建中興元間而圗經乃云咸通十二年韓公置
[002-45a]
精刹咸通葢懿宗年號是時晉公巳亡也
  景徳寺
偽吴始名崇孝寺本朝景徳中改賜今額建炎元年以
其地改充太廟今𨽻嘉瑞坊
  長干寺今名天禧寺/
丹陽記大長干寺道西有張子布宅在淮水南對瓦棺
寺南張侯橋也長干是秣陵縣東里巷名江東謂山隴
之間曰干建康南五里有山岡其間平地庶民雜居有
[002-45b]
大長干小長干東長干並是地名小長干在瓦棺寺南
巷西頭出大江梁初起長干寺按塔記在秣陵縣東今
天禧寺乃大長干也昔有并州胡薩訶死經七日更生/云見觀音教曰洛下丹陽㑹稽有
阿育王塔可/悉禮拜之荆公有詩云梵館清閒側布金小塘囘曲
翠文深柳條不似千絲直荷葉相依萬葢隂淡淡岑雲
相上下翩翩沙鳥自浮沈羈人樂此忘歸意忍向西風
學舊吟
  能仁寺
[002-46a]
南唐古寺基也保大年中昇州特進守司徒致仕鍾山
公李建勲嘗捨莊田入寺後廢本朝撥賜地基起興慈
禪院咸平初李建勳女潤州本起寺住持臨壇精律大
徳尼進暉申明乞以故父李相公舊所施莊田入興慈
寺至今供常住也咸平後改承天寺崇寜間又改天下
承天為能仁寺真宗皇帝賜昇州法主圎覺大師賜紫
徳明七言二韻詩一首詩曰精勤演律達真風釋子南
禪道少同南中多長/老禪僧奥㫖筌蹄悟佛理慧燈廣布九圍
[002-46b]
真蹟今/藏本寺
廟宇門第十二
  吴大帝廟
𨽻府城西門外今廟庭即當時舊宫唐大中初邑人台
州永寜簿周知業以家貲重修建炎間兵火廢毁其地
在石頭城清涼寺之西今去府七里楊修有詩云古朩
隂森廟巋然龍蟠虎踞舊山川當時鼎足一塲夢空裡
旋風飛紙錢
[002-47a]
  蔣帝廟
帝即後漢秣陵尉蔣子文金陵圗經云漢末子文為秣
陵尉逐盗鍾山傷額而死嘗自謂骨貴死當為神及吴
大帝遷都建鄴子文乗白馬執白羽扇見形故吏白吴
帝為立廟不爾百姓大疫權猶未信翼日復見于路云
當令飛蠱入人耳後如其言帝乃立廟于鍾山封子文
為蔣侯權避祖諱因改鍾山曰蔣山晉蘇峻之難鍾山
神同蔣侯為助且曰蘇峻為逆當共誅鋤之後果斬峻
[002-47b]
按杜佑通典宋髙帝永初二年普禁淫祀自蔣子文祠
以下皆絶孝建初修復加蔣侯爵位至相國大都督中
外諸軍事明帝初四方兵起求救於神遂封為蔣王齊
永明中崔慧景之難迎神還臺以求福助事平授以帝
位又按南史梁武帝天監六年旱甚詔祈蔣神求雨十
旬不降帝命載荻焚其廟當神上俄有雲如繖倐忽驟
雨如㵼臺中宫殿振動帝懼馳詔追停少時乃静自此
帝益畏信是時魏軍圍鍾離蔣帝神報敕必許扶助既
[002-48a]
而無雨水長遂挫敵人凱旋之後廟中人馬脚盡泥濕
當時目覩焉齊既封以帝號於是以廟門為靈光之門
中門為興善之門外殿曰帝山内殿曰神居西閣有佛
殿名靈鷲東閣即子文所居也南唐追諡曰莊武帝更
修廟宇開寳八年焚毁雍熈四年邑人張革于舊基重
建景祐二年知府陳待制執中復增修之朝廷賜廟額
曰惠烈政和八年本縣復加修飾有南唐及景祐政和
廟記可攷今𨽻蔣山之北去城二十里
[002-48b]
  晉元帝廟
舊在卞將軍廟側今移在嘉瑞坊城隍廟之左
  武烈帝廟
舊經云隋司徒陳杲仁有戰功唐封忠烈公偽册武烈
帝本廟在江夏
  楚平王廟
吴越春秋云楚平王都于固城廟今在溧水縣南九十
里昔周成王封熊繹子男之田于蠻荆之地至莊王時
[002-49a]
賜姓為芈音敉/楚姓氏至靈王立與敵日尋干戈邊鄙不寜
時吴軍失利乃陷瀨渚至平王用佞臣之言殺太傅伍
奢并其子尚子胥奔吴吴用之破楚而入郢此廟即平
王之舊址也唐廣明元年重修
  晉謝將軍廟
即晉謝𤣥也咸通九年置開寳四年重修在府城西南
三里
  晉卞忠正廟
[002-49b]
晉尚書令贈侍中驃騎將軍卞壼諡忠正蘇峻之亂與
其二子力戰死之塟吴冶城今天慶觀乃其地也後七
十餘年盜發其墓尸僵如生鬢髮蒼然𤓰甲穿手背安
帝賜錢十萬封之入梁復毁武帝又加修治李氏有江
南建中正亭于其墓穿地得斷碑公名存焉徐鍇實為
之識本朝慶歴中知府事龍圗閣直學士葉公清臣又
封墓刻石表之改亭名曰忠孝取其母之言曰父為忠
臣子為孝子也又五十年左丞葉公夢得来守是邦即
[002-50a]
亭為堂圗公像列之常祀春秋祠焉乃為之記
  晉隂山廟
在縣南向西十二里舊經云建武中丞相王導於岡阜
間隠約見數十步騎駐立于壠上導怪之使人致問俄
失其所夜見夢于導曰我乃隂山神也昨隨帝渡江寓
泊于晨見之所卿為我置祠當福晉祚導乃以其事聞
上置廟于此仍名其岡為隂山楊修詩曰爐香煙斷暮
雲凝隂徳山髙衆所稱開府琅邪舊䝉福龍飛一馬至
[002-50b]
中興
  梁祈澤夫人廟
梁置今𨽻祈澤寺之側舊經云有初法師者嘗講法華
經于山中有女郎来聽初問之荅曰兒東海龍王女也
師告以山中乏水後數日忽聞風雨㬥作向曉有泉出
于座下後遂為水旱祈禱之所因號祈澤夫人紹興元
年旱禱有應本府狀其事于朝且言已有祈澤夫人之
號因賜廟額曰嘉惠今去城二十三里
[002-51a]
  青溪夫人廟
按輿地志青溪岸側有神祠世謂青溪姑南朝甚有靈
驗嘗見形于人祠今與上水閘相近説者云隋平陳斬
張麗華孔貴妃於青溪柵下今祠像有三婦人乃青溪
姑與二妃也
  潘真君廟
舊經云昔潘氏兄弟三人於此山中得道化白鶴冲天
後人思而立廟在溧陽縣東南六十里三鶴山下
[002-51b]
  茅君白鶴廟
茅山白鶴廟記云此廟即祠三茅君之所也霓旌屢降
鶴駕時逢茅君分理于赤城玉洞每年以十二月二日
駕白鶴于此㑹諸真君故名焉在句容縣東南三里
  荆將軍廟
舊經云荆軻廟也烈士傳曰昔左伯桃羊角哀往楚併粮
于梁山左伯桃死而角哀達乃厚塟伯桃于梁山下一
夕角哀夢伯桃告曰幸感所塟柰何與荆將軍墓相鄰
[002-52a]
每地下與吾戰為之困迫今年九月十五日將大戰至
時望子借兵馬于塚上呌噪相助角哀覺而悲之如期
而往曰今在冢上安知我友地下之勝負乃命開棺自
刎而死報併粮之義也廟在溧水縣南四十五里
  茅司徒廟
按稽神錄云浙西僧徳林少時逰舒州路見一夫荷鋤
治方丈之地左右數十里不見居人問之對曰頃時自
舒之桐城至此㬥得痁疾不能去因卧草中及稍醒已
[002-52b]
昏矣四望無人惟虎豹吼呌自分必死俄有一人部從
如大將至此下馬良久召二卒曰善守此人明日送到
桐城縣下遂上馬去倐忽不見惟二卒在焉某即强起
問之荅曰此茅将軍也常夜出獵虎憂汝被傷故使護
汝更欲問即日已出矣不復見二人即起而行意甚輕
徤至桐城頃之疾愈以所見處立祠祀之徳林止舒州
十年及廻則村落皆立茅將軍廟今俗呼茅司徒在溧
陽縣東門外一里
[002-53a]
  菩提王廟
神即楚大夫靳尚也今在攝山按神錄楚靳神居臨沂
縣舊經云齊永明初有法度禪師講經于攝山嘗患山
路磽确僧徒疲於往来神為平治之法度因為受菩提
戒立祠于彼故世號菩提王江揔棲霞寺碑云梁大同元
年二月神又見形著菩提巾披袈裟容止甚都来入禪
堂請寺衆説法廟舊在山前今移置棲霞寺門之右
  二判官廟
[002-53b]
舊經云本延祚院土地神唐㑹昌中寺廢景福二年神
託夢于里人曰我二判官也久為延祚寺伽藍今巳遷
次于寺外可為我置祠當福於爾既而夜見火光連天
人即潜于光所窺見炬篲熒熒焉因就其地建廟祀之
在府西門裡
  楚靳尚廟
攝山記云楚靳尚以䜛殺屈原為天所譴作一大蟒穴
在山後人為之立廟楊修有詩云汨羅魚腹塟靈均競
[002-54a]
渡如飛不救人天意明知䜛口毒果遭天譴作蛇身
  五龍堂
府城西門外古太一觀基也南唐保大八年改為舞雩
祠十三年有𤣥光尊像乗一朩自江中流汎及岸而止
道衆迎接入堂供事之徐鍇嘗作記述其事
  興徳王廟
偽吴天祚二年李先主昇夢中見其神因立廟祀今廢
其地在鍾山蔣帝廟之北去城十三里
[002-54b]
  炳靈公廟
偽唐昇元中置按五代史後唐長興四年封東嶽三郎
為威雄將軍大中祥符元年奉敕封炳靈公廟在府城
新橋之西
  張僕射廟
舊經云唐天祐中有清河張司徒者營建金陵百姓懐
而祀之今呼張僕射廟廟之北相去四里有南唐張懿
公墓道或云僕射即懿公也名君詠字徳之嘗為特進
[002-55a]
太子太傅初不曾任司徒其説未詳今在府城西門外
十里
墳陵門第十三
  吴大帝陵
吴志神鳳元年大帝崩塟蔣陵按樂史寰宇記在縣東
北蔣山八里丹陽記云蔣陵因山為名輿地志曰九日
臺當孫陵曲折之傍故名蔣陵亭蘇峻之亂王師敗績
于西陵即此地也今蔣廟相對向西有曰孫陵岡是為
[002-55b]
蔣陵
  吴步夫人陵
吴志赤烏元年追拜夫人步氏為皇后後合塟蔣陵今
蔣廟西南有孫陵岡上有步夫人墩墩之側有夫人塚
乃其地也
  吴宣明太子墳
吴志孫權皇太子登諡宣明太子初塟句容後三年移
塟鍾山西蔣陵
[002-56a]
  吴甘寜墓
伏滔記吴將甘寜墓在直瀆之下俗云墓有王氣孫皓
惡之鑿其後為直瀆温庭筠過吴主陵詩其畧云虚聞
直瀆三十里青葢何曾到洛陽葢譏之也
  吴葛仙公墓
吴太極左仙翁葛𤣥墓在句容縣西南一里郡國志云
句曲有葛𤣥塚
  晉元帝陵
[002-56b]
建康實錄晉元帝永昌元年春塟建平陵在雞籠山之
陽不起墳
  晉明帝陵
建康實録晉明帝大寧三年塟武平陵在雞籠山之陽不
起墳
  晉成帝陵
建康實錄晉成帝咸康八年塟興平陵在雞籠山之陽
與元帝同處不起墳
[002-57a]
  晉康帝陵
建康實錄晉康帝建元三年塟崇平陵𨽻鍾山之陽不
起墳
  晉穆帝陵
建康實錄晉穆帝昇平五年塟永平陵𨽻幕府山之陽
起墳今幕府山前近西里俗相傳有穆天子墳即其地

  晉哀帝陵
[002-57b]
建康實錄晉哀帝興寜三年塟安平陵𨽻雞籠山之陽
不起墳
  晉簡文帝墳
建康實錄晉簡文帝咸安二年𦵏髙平陵在鍾山之陽
不起墳
  晉孝武帝墳
建康實錄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𦵏隆平陵在鍾山
之陽不起墳
[002-58a]
  晉安帝陵
建康實錄晉安帝義熈十四年崩明年𦵏休平陵在鍾
山之陽不起墳
  晉恭帝陵
建康實錄晉恭帝元熈二年𦵏沖平陵在鍾山之陽安
帝同處不起墳○按東晉十一帝元明成哀四陵在雞
籠山之陽簡文武安恭五陵在鍾山之陽並不起墳今
不復可辨惟穆帝一陵在幕府山起墳
[002-58b]
  晉山簡墓
建康實錄晉永嘉六年征南將軍荆州刺史山簡卒歸
𦵏建康真武湖南覆舟山之陽輿地志云山簡墓在樂
遊苑内
  晉温嶠墓
建康實錄晉温嶠初𦵏豫章朝廷追思之乃為造大墓
遷𦵏元明陵北幕府山之陽按晉書嶠拜驃騎將軍開
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封始安郡公初𦵏豫章後朝廷
[002-59a]
追嶠勲徳將為造大墓於元明二帝陵之北陶侃上表
願停移𦵏詔從之其後嶠妻何氏卒子放之便載䘮還
詔𦵏建平陵北即是嶠妻何氏墓非嶠墓也
  晉郭璞墓
真武湖中有大墩里俗相傳曰郭璞墓按晉王敦加荆
州牧敦將舉兵使璞筮璞曰無成敦怒收璞斬之當時
或歸𦵏于此
  晉竺使君墓
[002-59b]
𨽻金陵鄉張陣湖墓前有二碑以晉書㕘考之乃寜朔
將軍竺瑶嘗為桓温部將太和五年破袁瑾于武丘
  宋武帝陵
建康實錄宋髙祖永初三年𦵏初寜陵𨽻丹陽建康縣
蔣山圗經云在縣東北二十里政和間有人于蔣廟側
得一石柱題云初寜陵西北隅以此考之其墳當去蔣
廟不逺
  宋文帝陵
[002-60a]
建康實錄宋文帝元嘉三十年𦵏長寜陵圗經云𨽻縣
東北二十五里與武帝陵相近今未詳所在
  宋文帝袁后陵
南史宋元嘉十七年𦵏先皇后袁氏于長寜陵長寜即
文帝陵也
  宋明宣沈太后陵
南史宋明宣沈太后為文帝美人生明帝元嘉三十年
𦵏建康之幕府山今寳林寺西南有墳壠相傳為國婆
[002-60b]
墳疑即沈后所𦵏之地
  宋明帝陵
建康實錄宋明帝泰豫元年𦵏髙寜陵𨽻臨沂縣幕府
山西與王導墳相近今山前有墳壠晉穆帝陵在山南
或以西為明帝之墓
  大司徒甄邯墓
圗經云在縣北七里後湖之側按南史宋張永嘗開真
武湖遇古冢冢上得一銅斗有柄文帝以訪朝士何承
[002-61a]
天曰此斗王莽三公亡皆賜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内時
三台居江左者惟甄邯此必邯之墓及啓冡又得一斗
復有一石銘云大司徒甄邯之墓今未詳所在
  宋謝濤墓
按土山浄名寺新得古碑云宋散騎常侍謝濤元嘉十
七年𦵏于揚州丹陽郡建康縣東鄉土山里
  宋謝濤夫人王氏墓
夫人琅琊王氏大明七年合祔于土山里謝濤之墓有
[002-61b]
古碑可考夫人之祖曰獻之父曰静之
  𠖇漠君墓
宋書云元嘉七年彭城王義康修東府城城塹中得古
塚為之改𦵏使法曹參軍謝惠連為祭文其畧云東府
掘城北塹入丈餘得古塚上無封域不用甎甓銘志不
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公命城者改埋東岡祭之以豚
酒既不知其名字逺近故假為之號曰𠖇漠君云爾
  齊明欽劉皇后墓
[002-62a]
南史齊明欽劉皇后髙帝為明帝納之永明七年𦵏江
乗縣張山今𨽻淳化鎮之北
  齊獻武公墓
在栖霞寺側有碑額云齊故侍中尚書令丞相巴東獻
武公之墓
  齊明僧紹墓
𨽻攝山栖霞寺前明隠君僧紹舊居攝山後𦵏此今去
城四十五里
[002-62b]
  梁吴平忠侯墓
南史梁吴平忠侯蕭景字子照諡曰忠墓在花林之北
有石麒麟二石柱一題云梁故侍中撫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吴平忠侯蕭公之神道今去城三十五里
  梁始興王墓
南史梁始興王蕭憺諡曰忠武墓在清風鄉黄城村有
石麒麟四及神道碑云梁故侍中司徒驃騎將軍始興
忠武王之碑今去城三十七里
[002-63a]
  梁安成王墓
南史梁安成王蕭秀字彦達諡曰康墓在甘家巷有石
麒麟二石柱一及神道碑二題云梁故散騎常侍司空
安成康王之神道南史稱佐史夏侯亶等表立碑誌王
僧孺陸倕劉孝綽裴子野各製其文欲擇而用之咸稱
實錄遂四碑並建今所存者二其一巳磨滅其一字畫
猶可讀乃彭城劉孝綽文也去城三十八里
  梁臨川王墓
[002-63b]
南史梁臨川王蕭宏字宣達諡曰靖惠墓在北城鄉有
石柱碑二題云梁故史黄鉞侍中大將軍揚州牧臨川
靖惠王之神道去城三十里
  梁建安侯墓
南史梁建安侯蕭正立諡曰敏墓在淳化鎮西宋野石
柱塘有石柱二題云梁故侍中左衛將軍建安敏侯之
神道去城三十五里
  陳髙祖陵
[002-64a]
建康實錄陳髙祖永定三年𦵏髙安陵𨽻縣東南古彭
城驛側今縣東崇禮鄉地名陵里有曰天子林其地有
石麒麟二里俗相傳即陳髙祖墓也去城二十五里
  陳文帝陵
建康實錄陳文帝天康元年𦵏永寜陵𨽻縣東北陵山
之南今鴈門山之北
  左伯桃墓
烈士傳曰左伯桃羊角哀燕人也二人為友同時遊學
[002-64b]
聞楚王待士乃同入楚至梁山值雨雪糧少伯桃乃併
糧與角哀令往事楚自入于空樹中餓死角哀至楚為
上大夫乃告楚王備禮𦵏左伯桃于此唐大厯六年魯
公顔真卿經此以詩弔之書於莆塘在溧水縣南四十
三里
  雙女墓
雙女墳記曰有雞林人崔致逺者唐乾符中補溧水尉
嘗憩于招賢館前岡有塚號曰雙女墳詢其事迹莫有
[002-65a]
知者因為詩以弔之是夜感二女至稱謝曰兒本宣城
郡開化縣馬陽鄉張氏二女少親筆硯長負才情不意
為父母匹于鹽商小竪以此憤恚而終天寳六年同𦵏
于此宴語至曉而别在溧水縣南一百一十里
  南唐張懿公墓
公名君詠字徳之有神道碑題云大唐順天翊運功臣
特進守太子太傅上柱國清河郡開國張懿公神道去
府城十里在石頭城後
[002-65b]
  南唐李順公墓
公名金全字徳鏐有神道碑題云唐故開府儀同三司
檢校太尉兼侍中贈中書令李順公神道在城西金陵
鄉七里鋪
  南唐髙越墓
攝山棲霞寺舊門外北山之麓有石題云侍郎髙府君
墓去縣四十五里
碑刻門第十四
[002-66a]
吴孫皓封禪碑在常州宜興縣封禪山磨崖而刻今尚

吴天璽元年紀功三斷石碑皇象書
晉侍中右光祿大夫西平靖侯顔公大宗碑公名含字
𢎞都今在府學顔真卿書
晉右光祿大夫西平靖侯顔府君碑真卿書今在府學
晉建威將軍思平縣侯竺使君銘在金陵鄉張陣湖
晉建威將軍思平縣侯竺使君頌在張陣湖碑石損斷
[002-66b]
宋謝濤夫人王氏墓記在土山浄名寺後菜圃中今移
在上元縣
齊侍中尚書令巴東獻武公碑在黄城村梁普通三年

梁侍中司徒驃騎將軍始興忠武王碑徐勉造貝義淵
書在清風鄉黄城村
梁散騎常侍司空安成康王碑劉孝綽撰貝義淵書在
清風鄉甘家巷
[002-67a]
梁永陽昭王墓誌銘徐勉造在清風鄉居民井側今在
上元縣
梁永陽敬太妃墓誌銘徐勉造在清風郷路傍
梁臨川靖惠王神道在北城郷
梁侍中吴平忠侯蕭公神道在清風郷花林村
梁建安敏侯神道在鳳城鄉淳化鎮西
梁上清真人許長史舊館壇碑丹陽陶𢎞景撰并書梁
普通三年五月五日記唐紫陽觀主劉行矩等重勒在
[002-67b]
句容玉晨觀
陳江揔棲霞寺碑在攝山
陳宫井欄題刻在法寳寺之西邦人云字漫滅惟戒哉
二字可辨今不知其所
平陳碑隋薛道衡撰文虞世南書在石頭城西
大唐髙宗明徵君碑在攝山棲霞寺髙宗撰髙正臣書
大唐棲霞寺齋㑹記太和五年立
大唐棲霞寺律大師碑大厯四年立
[002-68a]
大唐重建開善寺記在蔣山寺
大唐玉清觀四等碑開元十五年立陶臣莊書碑石損
斷今置崇禮鄉玉清觀基上
大唐沈傳師齋疏徐鉉題名在棲霞寺千佛嶺
大唐王法主碑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𢎞文館學
士劉禕之文唐文明元年立在茅山崇𤣥觀
大唐紫陽觀碑太子右諭徳徐鉉文尚書虞部郎中楊
元鼎書并篆額在茅山玉晨觀
[002-68b]
大唐𤣥靖先生李含光碑湖州刺史魯郡公顔真卿文
并書在玉晨觀
大唐道塲茅山孫尊師詩碑唐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
事李徳裕述前知鹽鐵轉運使上柱國裴質方書在玉
晨觀
大唐三洞景昭大法師韋君碑檢校國子司業吴縣開
國男陸長源文檢校尚書兵部郎中兼侍御史竇泉書
并篆額唐貞元三年立在玉晨觀
[002-69a]
大唐卞泊宫記觀察判官監察御史裏行王師簡文𢎞
文館校書郎段令緯篆額在玉晨觀
大唐許真人井銘徐鉉文并書在玉晨觀
大唐祠宇宫白鶴廟記大厯十三年三月立尚書水部
員外郎河東栁識文華陽崖舍退士中山劉鳴素書在
鴻禧院
大唐義女碑李白文在溧陽縣瀨陽江北
偽吴興化院銅鐘鑄文徐温鑄在丹陽鄉香林寺
[002-69b]
偽吳矴石鑄文順義元年鑄在靖安鎮
南唐方山寳華宫碑在方山崇真觀
南唐洞元觀請鐘記在崇真觀
南唐寳華宫功徳什物在崇真觀
南唐李順公神道碑髙越書在石頭城北
南唐張懿公神道碑朱銑書在石頭城後
南唐蔣莊武帝廟碑徐鉉撰朱銑書圖經云巳亡今碑
石在蔣廟門外此圖經之誤也
[002-70a]
南唐夫人易氏墓誌額在土山浄名寺
南唐李後主祭悟空禪師文并親書徳慶堂三字在清
涼寺
南唐開善寺井記在蔣山寺
南唐義井欄刻字在石頭城後七里舖
南唐僧用虚題棲霞寺詩在本寺千佛嶺
景徳棲霞寺殿記在本寺髙陟撰
景祐重造蔣廟碑凌陽景撰今置蔣廟庭下
[002-70b]
惠烈廟記在蔣廟曹熈立
蔣廟篆祭文蔣堂文邵必篆今在廟中
道光泉記王安國撰在蔣山寺
八功徳水記梅摯撰在蔣山悟真庵後
蔣山太平興國寺莊田記僧賛元立
蕭帝寺記元絳撰在法光寺今名鹿苑寺
子隠堂記梅摯撰在法光寺
白雲菴記王安國撰在棲霞寺
[002-71a]
寳禪師語錄序米芾書在惟政鄉半山寺
宋齊邱鳳臺詩刻在保寜寺
溧水長潘元卓校官碑今在溧水縣漢碑附此/
 
 
 
 
 
[002-71b]
 
 
 
 
 
 
 
 六朝事迹編類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