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84 廬山記-宋-陳舜兪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廬山記巻三


  宋 陳舜俞 撰


  叙山南篇第三


  由圓通二十里至康王谷景德觀舊名康王觀入谷中
泝澗行五里至龍泉院又二十里有水簾飛泉破巖而
下者二三十𣲖其高不可計其廣七十餘尺陸鴻漸茶
經嘗第其水為天下第一舊𫝊楚康王為秦將王翦所
[003-1b]
窘匿于谷中因隠焉故號康王谷觀之碑刻皆言其然
考之非是也楚康王昭以春秋魯襄公之二十八年卒
魯陳鄭許之君送𦵏于西門之外諸侯之大夫皆至於
墓時楚方强去王翦虜負芻滅楚者凡三百二十六年
其間不容復有康王也國亡而自匿于山谷或康王之
子孫未可知也舊觀基在谷中梁大同二年道士張法
施所建隋開皇十年道士丁𤣥真能攝伏鬼神遷銅馬
廟于谷内而建今觀焉康王觀之西半里有大明庵由
[003-2a]
大明庵至毘盧庵長興庵皆二里康王觀之南五里又
有乾夀庵由乾夀二里至仁王院由仁王至淨慧院七
里自康王觀由官道十五里亦至淨慧禪院淨慧舊名
黄龍靈湯院有湯泉四時沸騰為丹黄之臭須㬰熟生
物病瘡人浴之有愈者黄龍山在靈湯之南亦廬山之
别峯也其南十里亦有青霞觀靈湯之東二里道傍有
謝康樂經臺又三里過栗里源有陶令醉石陶令名潛
字元亮或曰字淵明義熙三年為彭澤令曰吾安能為
[003-2b]
五斗米折腰于鄉里小兒乃棄去賦歸去來晉書南史
有𫝊所居栗里兩山間有大石仰視懸瀑平廣可坐十
餘人元亮自放以酒故名醉石自栗里三里至承天歸
宗禪院晉咸康六年寜逺將軍江州刺史王羲之置以
捨梵僧那連耶舎尊者一名達摩多羅故有右軍墨池
至唐寶厯初僧智常居焉始大興禪刹智常大厯中得
法于江西道一禪師道一姓馬僧史謂之馬祖智常之
目重瞳以毒藥自按摩之使目眥俱赤世號赤眼歸宗
[003-3a]
江州刺史李渤與常問答語在景德𫝊燈録土木之盛
山南為冠金輪峯上霄鋒正居其後左右盤礴面勢平
逺昔人卜其基曰是山有翔鸞展翼之勢院東之水故
名鸞溪溪上有橋溪西石渠流泉二百餘丈因水為磑
瀹圃栽蔬規模氣象皆有可觀者金輪之峯左右有石
鏡隠現無時光潤如鑑熙寜五年夏有客逰歸宗歸謂
予言今日在寺門上見金輪峯石鏡寺僧言有居數年
未之見者上霄峰傑然最高即始皇登之謂其與霄漢
[003-3b]
相接因名焉陳太僕卿劉删詩曰秦始瞰宇宙漢帝上
旌旃葢謂此也世𫝊峯半如有石室中有文字云是夏
禹所刻其字大如掌文皆隠起外有石屏蔽之自上懸
縋方到春夏泉流不可辨秋冬方分明昔有好事者往
摹之僅百餘言今人無復至者艑底池亦在上霄峰後
尋陽記云吴猛乗舟龍負而行猛戒舟人閉目舟人聞
曳觸林木之聲懼而竊視龍遂委其船山頂舊𫝊故老
真見山頂猶有敗艑棲賢之東後有櫓斷源亦因猛得
[003-4a]
名歲月乆莫可考驗矣尋陽記又云山有三石梁長數
丈廣不盈尺杳然無底吴猛與弟子縁石梁而渡見金
闕玉房地皆五色文石如翬卵并有桂樹皆高丈餘輕
風時度聞鐘磬之聲見一老人坐桂樹下玉杯盛甘露
漿授猛又逢數人宛若舊識仍設玉膏猛弟子輒竊一
寶器欲來示世人須㬰雲霧晦㝠梁化如指猛令送還
乃手引諸徒閉目而返劉删詩故云危梁耿大壑瀑布
曳中天李白詩亦云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
[003-4b]
梁神仙之事固莫知其處也歸宗之傍西行百餘步有
祥符觀舊名靈溪九江録云齊永明元年道士宋文超
依廬山南麓而創焉觀記云玉笥山記云秦亂名官者
十有三人棄官學道經于廬山内武士三人曰唐建威
李德殳宋雲刁欲遂棲焉餘十人曰不然初志歸于羣
玉洞府豈可中道而廢言訖未行一夕雷電奄至庵舎
左右化成大溪溪中盤石上有玉簡天篆曰神化靈溪
金簡標題真人受旨玉洞潛棲十人者莫知所終三武
[003-5a]
士遂棲于溪側漢武帝時賜名靈溪觀南唐齊王景達
重修功未就而薨其賢順妃實成其志是碑也文林郎
試秘書省正字掌宫宅表奏宋渙奉命撰開寶五年太
歲壬申八月戊子朔六日樹故屋壁間有寫真題曰守
太師尚書令齊王食邑一萬戸實封三千戸李達諡昭
孝册封太弟太歲癸酉二月丙戌二十四日已酉冩由
靈溪一里至香泉院吴太和六年僧惠珍置次上塔次
下塔皆有百步相望香泉云者以流水過董奉之杏林
[003-5b]
故名二墳即歸宗之方墳也由下塔五里至隆敎院在
般若峯頂舊名般若臺隆敎之旁有石門庵次布水庵
次覺性庵一名崔師臺皆不逺百步覺性之上百餘步
有重巖庵過重巖三里至謝景先草堂景先以醫技游
公卿之門丞相韓魏公及閣臺名士往往贈之詩自云
所居即杏林之故地杏林在山北事具太乙觀由謝氏
草堂三里至靈棲院一峯在其上百餘步卓然特立亦
名紫霄峯峯頂有鐵浮圖九級記云劉瑗序云周顯德
[003-6a]
中有祥光現于其地人咸異之闕下十二尺得古記云
赤烏二年有天竺沙門以釋迦佛舎利𦵏焉案高𫝊傳
赤烏十年丁夘歲沙門康僧㑹初至建業時吴國初見
沙門容服非常有司奏應檢察權即召㑹詰曰佛有何
靈㑹曰如來遷迹已越千年遺骨舎利神應無方權以
為誕謂曰若得舎利當為造塔乃潔浄室以銅瓶加几
禮請至三七日忽聞瓶中鏘然有聲果得舎利舉朝集
觀五色照耀權復以烈火試之不焚擊之入鐵不碎
[003-6b]
權大嗟伏即為造塔以始有佛事故號建初則其前八
年未有𦵏舎利者明矣世俗茍欲張大其事因失其實
多此類也景德中始易浮圖以鐵皇祐二年重修晉咸
康中梵僧耶舎卒亦墳于棲靈棲靈之下八里有三將
軍廟去歸宗一里即謂秦武士唐建威以下三人者鄉
人歲祠焉由棲靈至重雲庵四里次萬歲庵次天宫庵
皆相去百步曲天宫至餘峰庵一里餘峯之傍上山二
十里至白雲峰上有洞穴大石如室其中流泉其地可
[003-7a]
耕今無居者山中行人望懸瀑直下數百尺皆知其出
于白雲洞由餘峯二里至先天觀舊名崇善梁大同二
年鄱陽太守楊友江置保大初女真楊保宗重修錫名
真風有保大五年歲次丁未八月壬午朔二十八日已
酉朝議郎尚書虞部員外郎武騎尉賜緋魚帯韓煕載
奉勑撰記畧曰六宫之中競施服玩珠珍綵繡計逾千
萬碑隂刻當時嬪御姓氏十餘人其西北里有栁大卿
名宏建陽人官于江東樂此真境因作室焉由先天至
[003-7b]
太虚簡寂觀二里宋陸先生之隠居也先生名修静吴
興東遷人元嘉末因市藥京邑文帝素欽其風作停霞
寶輦使左僕射徐湛宣旨留之先生固辭遂游江漢後
帝有太和之難人咸異之大明五年始置館廬山泰始
三年明帝復加詔命仍使刺史王景文敦勸屢辭不獲
乃至闕設崇虚館通仙堂以待之仍㑹儒釋之士講道
于莊嚴佛寺乆之永徽初啟求還山不許五年三月二
日卒即之膚色如生清香不絶後三日廬山諸徒咸見
[003-8a]
先生霓旌紛然來止須㬰不知所在先生之去也常衣
布囊至是布囊挂于巖樹今西澗一峰名布囊巖賜諡
簡寂先生始以故居為簡寂觀唐太極元年二月七日
勑醮于觀有異龍羣鶴之異降詔褒異仍付史館辭多
不載觀在白雲峰之下其間一峰獨出而秀卓者曰紫
霄峰故張祜詩曰紫霄峰下草堂仙千載空遺石磬懸
其北又有屏風山丹崖紫壁縈繞盤礴實山南之甲觀
其前一里有雞籠山高百餘丈峰傍有石望之若雞一
[003-8b]
青一赤尋陽記曰雞籠山下有澗水常深一尺泉涌如潮
晷刻不差朔望尤大其俗呼為潮泉今蕪沒無知者觀
門之上有朝真閣殿前有先生醮石髙六七尺方廣丈
餘其向乾亥亦名禮斗石殿之後有道藏石刻目録列
于四壁藏中銅天尊像耆舊云是像也本歸宗寺之佛
㑹昌之毁寺也為道士所得寺雖復而不還故其像衣
沙門服而加冠焉聞者哂之次有先生石磬其聲清越
祠堂之西有白雲樓觀之在梁也名簡寂館司徒右長
[003-9a]
史太子僕射建昌縣開國侯吴興沈璿撰記天監十四
年十一月立至唐寶應中道士吴筠又作先生碑上元
二年歲次辛丑九月十三日建二碑並保大中重立是
觀也頗存陳隋至唐己來人題詠西澗懸瀑落于廡前
韋應物之為刺史也游其下故其詩卒章曰曠歲懐兹
賞行春始重尋聊將横吹笛一冩山中音其北别有瀑
水下與西澗合白雲樓坐見此二瀑苦竹亘生于山谷
春筍初出其味甘美俗𫝊廬山詩云簡寂觀中甜苦筍
[003-9b]
歸宗寺裏淡鹹虀言皆珍快也觀門外有先生煉丹井
次有連理樹其榦合抱其根盤罩于巨石之上澗有
堅㬠衣石堅江南野人有道術亦善吟詠卒于金陵逆
旅已而人有過者嘗好澣衣曝此石上由簡寂至棲隠
觀五里古名棲隠洞舊𫝊梁昭明太子書堂也保大中
道士譚紫霄來自閩中賜號金門羽客始立觀于此譚
之在閩中號洞𤣥天師貞一先生棲隠之東五里有古
靈庵由古靈至開先禪院十里舊𫝊梁昭明太子之居
[003-10a]
棲隠也又作招隠室于此南唐元宗居藩邸時為書堂
即位後保大年間始為伽藍號開先馮延己記碣見存
本朝興國二年賜名華藏鶴鳴峯在後元宗之徙南都
也至此院賞戀乆之故有烈祖元宗後主之畫像及元
宗之舊榻藏焉至今開先棲賢歸宗圓通四院之僧皆
以三忌營齋以懐之由官道過澗橋上有四㑹亭次楊
梅亭當寺門有招隠橋橋下有石井曰招隠泉招隠者
古名也元宗始作橋焉瀑布在其西山南山北有瀑布
[003-10b]
者無慮十餘處故貫休題廬山云小瀑便高三百尺短
松多是一千年惟此水著于前世唐徐凝詩云今古常
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李白詩云飛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銀河落半天即此水也香爐峰與雙劒峰相連
屬在瀑水之旁遷鶯谷在其東北水源在山頂人未有
窮之者或曰西入康王谷為水簾東為開先之瀑布院
東大悲亭及諸堂榭往往隠几見之澗中之石或含雲
母可坐可卧可漱可濯澗上有石橋橋上有漱玉亭
[003-11a]
此山南之絶致也院前過溪西一里有石碑庵大石在
山脊天然如大碣堅鑛不可鑱刻由石碑上山七里至
永泰院其上有黄石巖九江録云古招隠寺在黄石巖
下此其事也永泰之上有道人庵次聖僧巖次善才巖
次羅漢巖四庵巖相去在五里之間瀑流之所過也又
五里皆登絶險乃至黄石巖俗傳黄石公所居非也其
崖壁皆黄色視前三巖特平廣可容百餘人永泰之前
有文殊臺與香爐雙劒峰相為高下瀑布前在山下皆
[003-11b]
仰而望之固為雄偉至文殊臺則平視之然後知轟雷
飛練皆賦象之不足也開先之東半山别有小瀑飄灑
亦不下百餘尺名曰馬尾泉言其小不得同名為瀑也
由開先至萬杉院二里本朝景德二年始建舊有古石
崖先是僧曰太超即山植杉萬本有為之言于朝者乃
賜錢建院仍錫土田佛像供器及其成也仁宗錫御篆
牓其殿曰金仙寶殿内翰錢易書其門牓有仁廟御容
章懿明肅之冩真及錦衾褥銷金服數事藏焉皆當時
[003-12a]
所賜太超亦號廣智大師是院舊名慶雲天聖中勑改
今額直集賢院徐奭記碣尚存院後有流泉泉畔有
滴翠亭逰者必乆之萬杉之東南三里有凌雲庵舊名
凌雲書堂九江録云劉軻書堂在凌雲峯下早年居此
亷使裴公美其才薦之上第為史官著撰頗𫝊于世自
韓吏部以下皆推之又有薛諫議書堂即劉弇侍御舊
居㑹昌中薛自南海書記滿秩親經營之坐見二瀑布
泉石松竹特為曠絶郡守行春及逰人多過之薛諫議
[003-12b]
未見名與二劉唐犬皆無𫝊軻元和十四年進士登第太
和初歴監察御史四年轉殿中開成中遷袐書丞史館
修撰學士出為洺州刺史二林碑誌多其手筆焉所謂
凌雲庵葢劉薛之故基也或曰何乾曜侍郎始以書堂
為僧居乾曜亦未詳其世系今有墳在遷鶯谷由萬杉
至真敎院三里舊名雲峰前所謂古石崖在其後巉若
屏障由真敎至景德院三里舊名高遥由景德至李徴
古書堂一里徵古保大中仕至樞宻左右副使坐宋
[003-13a]
齊丘黨與賜自盡由李氏書堂之上四里有香積院香
積院在五乳峰下由香積二里至俱胝庵俱胝之旁有
觀音庵次半里許有齊雲庵由齊雲三里至卧龍庵凡
廬山之所以著于天下葢有開先之瀑布見于徐凝李
白之詩康王之水見于陸羽之茶經至于幽深險絶皆
有水石之美也此庵之西蒼崖四五怒瀑中㵼大壑淵
深凛然可畏有黄石數丈隠映連屬在激浪中視者眩
轉若欲蜿蜒飛舞故名卧龍此山水之特勝處也卧龍
[003-13b]
之下五里有青蓮院舊名白雲庵南唐僧冲照號慧悟
禪師湯悦作冩真贊徐鉉篆石刻存焉青蓮之旁有
靈峰庵舊名下偃臺蘭若由靈峰五里至道林庵道林
之旁有禪静院舊名中興庵禪静于諸庵獨無流泉鑿
井而飲無土田賣活血丹以養然堂宇亦特為完潔次
有寶慶庵次有静隠院舊名寶峰庵雙澗出其中春雨
盛時漱湍號怒亦水石佳處西澗有劉居士庵居士
名渙字凝之筠州人天聖八年擢進士第居官有直氣
[003-14a]
不屑輒棄去卜居星子嘗乗黄犢往來山中尤愛此澗
於是山僧結茅以待之由道林至寶峯三院相去皆一
里至祖敎院舊名上偃臺其南有盤龍庵西源庵後有
寶輪庵皆不逺百步由寶林至稠水庵三里稠水至幽
邃庵一里由幽邃至赤眼禪師庵塔一里禪師即所謂
赤眼歸宗卒𦵏此山之石人峯下以石為像凛然如生
建隆二年諡至覺禪師妙相之塔由塔院至棲賢禪院
十里其間喬林繁隂上蔽烈日行者過之必愛而休道
[003-14b]
傍過棲賢蔬圃畦隴廣斥亦有可觀者凡自五乳峯下
香積院至此十有八處同在棲賢澗之西耆舊謂之澗
西諸庵巖棲賢院石人峯在其北今名寶覺興國中所
賜始南齊永明七年諮議叅軍張希奏置寺于尋陽西
二十里唐寶厯初刺史李渤徙置是山以僧智常居之
智常學者數百人春夏居棲賢秋冬居歸宗㑹昌中廢
寺景福中僧懐祐復興焉號棲賢報國禪院乾寜中號
䕶國棲賢寺其牓催勘使將仕郎守太子通事舎人鍾
[003-15a]
匡時書匡時時年十六故今人愛而藏之歴南唐保大
中寺益大振存當時制書猶十餘本其間一道乾寜元
年七月賜棲賢寺額署禮部侍郎平章事鄭至尚父守
侍中兼中書令使官凡三十三人又一道乾寜四年十
一月賜懐祐塔名傳燈之塔仍號𤣥悟大師其勑書署
中書侍郎平章事崔至太師兼中書令使官凡三十二
人時江西觀察使鍾傳奉行焉建隆初元宗之徙南都
也游覽乆之故有駐鸞亭或云澗傍石上有元宗刻石
[003-15b]
今淪沒不可復見三峽澗出寺左其源甚逺澗中有龍
湫三四莫知其極方暑雨之洊至也山之衆壑同下轟
若雷霆澗石大小無慮萬計悉填湫中今古不見小塞
疑下通于海矣其傍建龍祠歲旱則禱焉祥符中閩僧
造石梁其上其袤六十尺覆以廣厦最為山中之
雄觀傍澗有陸羽井次寒泉亭亭下龍湫或有蟲魚出
焉人以神物畏之僧堂之西有羅漢巖寶陁巖其南百
餘步有白雲庵院之後有愛堂游者必憇焉棲賢之前
[003-16a]
十里有羅漢禪院羅漢巖在其北一里本朝咸平三年
廣濟大師法堅始創焉朝廷乃錫田以養其徒名曰聖
惠莊祥符三年祖印大師僧行林繼之始植松覆官道
十里以達軍壁文公楊大年作栽松記有鼓甚大在法
堂上其圍二十有三尺擊之聲動山谷亦鼓之出類者
也院西之水曰玉澗東入彭蠡湖十里澗北祖印𦵏焉
故相張士遜有塔銘羅漢之東五里有折桂院莊又五
里至白鹿洞貞元中李渤字濬之與仲兄偕隠居焉後
[003-16b]
徙少室以右拾遺召不拜即韓文公詩所謂少室山人
者太和間仕至太子賔客先是寶歴中嘗為江州刺史
乃即洞創臺榭環以流水雜植花木為一時之勝劉夢
得有登清輝館詩云尋陽江色潮添滿彭蠡秋聲雁引
來南望廬山千萬仞共誇新出棟梁材清輝館在江州
亦渤所創故禹錫美之南唐昇元中因洞建學館署田
以給諸生學者大集以國子監九經李善道為洞主以
主敎授保大中以田錫徴士史虚白虚白北海人避地
[003-17a]
廬山韓熙載薦其可用元宗召至便殿訪以國事辭曰
漁釣之人安知邦國大計又醉溺殿上元宗曰真處士
也因賜田遣歸仍免其租虚白死子孫困於租入不能
有其地遂易他主矣咸平五年勑重修仍塑宣聖十哲
之像今鞠為茂草由白鹿三里至承天觀舊名白鶴觀
九江録云唐𢎞道元年十二月初奉勑置在尋陽城下
神龍二年六月三日勑置龍興觀因移山中易名龍興
大厯中道士劉𤣥和何子玉居焉張𢎞道門靈驗記云
[003-17b]
劉𤣥和地仙也嘗為郡守李承薛弁章奏皆有天曹批
報事悉符騐觀之東北山上有木𤓰巖劉𤣥和始居巖
中嘗植之至今餘蘖猶有存者觀中有大杉其高百餘
尺圍二十尺亦當時所植熙寜五年朝廷作太乙宫于
京師詔求幡竿木一百二十尺之長者天下差官行山
林此杉幾伐焉由承天觀之西至棲賢院亦纔五里游
者往往過從焉棲賢院東傍澗行半里至淨住院舊名
登雲庵淨住過澗至廣夀院二里而近舊名資聖太𤣥
[003-18a]
峯在其前其傍百餘步有金師臺由廣夀入萬夀源至
萬夀院二里由萬夀復出南行三里至楞伽院舊名下
白石其山號櫓斷源楞伽院有李氏房李名常字公擇
少時兄弟讀書山中既去寺僧虚其室不居因藏書室
中幾萬巻蘇子瞻軾作山房藏書記今刻石留壁間由
楞伽東上山三里至證道院舊名上白石由證道三里
至太平興國院舊名卧雲庵有峰在其後亦名香爐峯
前有經閣所藏之經朝廷祥符二年勑印經院賜焉由
[003-18b]
太平一里至上五峯香林院中道過幽澗潺湲清淺特
可狎玩由香林五里至淨居院舊名上庵由淨居五里
至下五峯延福院有南唐所賜達觀禪師智筠手制三
十道三道元宗所署餘皆後主智筠河中人保大中住
棲賢院開寶中詔住清涼寺後歸五峰初號幽棲院名
棲𤣥蘭若祥符元年改延福由延福三里至竹林院由
竹林二里至福源庵舊名靈真十有三處水石無不佳
者惟明真巖石玲瓏或欹或立有洞府之狀坐大石上
[003-19a]
對五老峯如賔客此亦山之最勝處也由明真復下山
五里至静妙院舊名德政庵古名青牛谷九江録云昔
有道士洪志乗青牛得道於此壇塲猶存唐人楊衡宿
青牛谷詩云隨雲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憐
夜乆月明中惟有壇邊一枝竹葢亦古之名跡今為耕
隴矣由静妙一里至雲臺庵庵後有石崖崖上有流水
由雲臺履小徑三里至聖果院舊名淨明庵聖果之前
有解空院舊名吉祥庵凡德政淨明吉祥三庵視諸僧
[003-19b]
居俱為完潔解空之西北百步有谷源庵庵之前路左
疊石雖非峻卓固自竒偉庵後幽泉涓涓不竭不必湍
激而後可愛也谷源東北行二里至證寂院舊名折桂
庵唐相李逢吉舊依李渤學於此山逢吉去而為僧
居故名折桂逢吉字虚舟長慶寶厯間附鄭注王守澄
仕至宰相唐書有傳庵僧因逢吉家集中記録刋于石
辭多舛誤其山名幡竿源山上有南唐惠濟禪師石墳
由證寂半里至華嚴院由華嚴東北行三里至永福院
[003-20a]
舊名龍雲道中望五老峰歴歴可數高下為十餘峰矣
中有獅子峰狀若刻削雲物隠映尤所肖似庵之後頗
有亂石西北直下有鷹觜峰亦在五老峰之間也葢起
浄住至永福院凡二十有一同在棲賢之澗東耆舊謂
之澗東諸庵巖云由永福下山入大冨莊八里由大冨
莊東北行至慧日禪院十里院在官道西下官道傍澗
而行兩山挾澗重複者五里宛若洞府舊名仙居洞院
記云唐乾寜中僧如義始結庵舎吴太和初僧惠從乃
[003-20b]
大構禪刹時楊澈刺江州頗捐信施仍親篆仙居永安
禪居之牓題曰吴太和五年歲次癸已正月戊寅朔奉
化軍節度使江州觀察處置等使特進檢校太尉中書
令使持節江州兼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德化王食邑
三千戸楊澈篆祥符二年改今額而僧寶其故篆焉昔
如義之居山也朱朴嘗依以肄業乾寜中有道士許巖
士出入禁中為姦利朴附之因薦朴有經濟才昭宗召
見對以經義甚悦即日自國子博士拜諫議大夫平章
[003-21a]
事議論迂闊動為笑端數月巖士事敗俱為韓建所殺
故今謂之朱朴書堂道傍有睡龍潭次白龜池次文殊
臺出白石英堪入藥品中或有五色光俗因謂之菩薩
石次羅漢臺次觀音泉乃至慧日院五巒峰在其前五
巒峰之下有大雄庵去慧日三里山勢環聳屹若城壁
亦别一奥處也内翰錢易記貞觀二年梵僧尋山愛其
深逺有若大雄演法之地故名大雄太和中宣宗避難
與僧志閑嘗居焉後出官道行田間七里至佛殿庵僅
[003-21b]
同田舎佛殿一里至興福庵復為完潔由興福三里至
智林院舊名慈雲其前有瑞雲巖若崩雲紫翠欲墮於
地馬祖大師嘗居焉有馬祖巖馬祖泉其北至吴章嶺
三里過嶺則江州界也慧日之西南十里至大城庵山
勢如城郭故名大城其北一里過張家山山間數百家
皆張姓張山之西二里至延真觀舊曰昭德觀治平三
年賜今名唐貞元中女道士李所創李名騰空宰相李
林甫之女李太白送李女真歸廬山詩曰羨君相門女
[003-22a]
學道愛神仙素手掬秋靄羅衣曳紫烟一往屏風疊乗
鸞策玉鞭栁渾自江州刺史入朝㑹昭德皇后薨因言
詠真洞蔡尋真并騰空所居可錫觀名以伸追奉德宗
因以尋真名詠真洞而是觀也以昭德之諡名之近世
好事以太白送女真歸山詩并送内尋騰空詩刋石于
祠壁昭德之前西一里有東登雲庵林深水逺亦山之
佳處棲賢澗東亦有登雲庵故此以東别之昭德源在
觀北源上有凌雲峰峰下有淨慧院去昭德觀一里唐
[003-22b]
名永昌院祥符中改今名院記云秦𢎞始中德安上人
自西涼來居焉光化中希奉上人重修江州刺史成紀
侯李奉宗奏為永昌院天祐五年戊辰歲僧齊已撰昭
德之西出官道二十里至尋真冲虚觀古名詠真洞道
書真誥述三十六洞天永真洞天第八七十二福地廬
山為元辰福地是觀也即詠真洞天五老峰正在其後
唐貞元年女真蔡尋真居之因以為名觀後有白龍潭
懸瀑注焉舊史云漢武帝過九江築羽章館于屏風疊
[003-23a]
下臨相思澗今五老之一峯疊石如屏障焉葢其故地
金潭上有渌淨亭尋真之下西南二里有普覺院舊名
長慶由普覺西還十里亦至羅漢禪院羅漢之南五里
至聖惠莊即咸平中所賜廣濟者廣濟卒亦𦵏焉莊之
南二里有大衝庵葢自南康軍之東北出尋陽門一里
則有東庵院院中有重湖閣南望楊瀾左里北臨宫亭
湖湖上宫亭神廟寰宇記云周武王十五年置其神能
分風擘流行旅過之必敬祀而後得去故曹毗詩云分
[003-23b]
風為二擘流成兩干寶搜神記云昔吴郡太守張公直
自守徵還道由廬山子女觀祠婢指女戲妃像其妻夜
夢致聘怖而遽發中流船不行合船驚懼曰愛一女而
合門受禍耶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
上以其兄女代之公直知下兄女怒妻曰吾何面于當
世也復下己女于水中將度遥見二女于岸側傍有一
吏曰吾廬君主簿敬君之義悉還二女神林灣在湖之
西北尋陽記云為安世高所度其神乃化形蜕于蛇岡
[003-24a]
至今舟人往來猶禱焉又自軍南出福星門則落星石
在彭蠡湖水中石上有落星寺王僧辯陳武帝破侯景
于落星灣即其地也其西有釣魚臺南有流清庵亦在
水傍落星灣泛舟過釣魚臺一里至明心院舊名翠微
庵由明心至楞伽庵五里楞伽至善才庵五里善才三
里至凌雲庵凌雲三里亦至萬杉禪院明心之東南五
里又至東古山法輪院法輪北至萬杉院亦十里又有
西古山山有興禪院在歸宗之東十里其東三十里抵
[003-24b]
南康軍所謂東西古山非廬山也然草木閒野亦自可
愛善才屋宇爽塏楞伽有流水在其後自南康軍入山
過楞伽則無不潺湲者矣凡自軍西出建昌門一里傍
官道有承天院院依隆阜上有松峰亭今名草堂過此
則去遊開先矣自軍北出五老門半里過望雲亭五里
過聖惠莊又五里過羅漢院則去逰棲賢矣


  右自寶嚴之南雲慶至於圓通同𨽻江州謂之山北老
子之宇二同名觀佛之宇五十有五或曰寺曰院曰庵
[003-25a]
巖曰蘭若其實皆僧居也由康王觀至於慧日之北慈
雲同𨽻南康謂之山南老子之宇九佛之宇九十有三
余始逰廬山問山中塔廟興廢及水石之名無能為予
言者雖言之往往襲謬失實因取九江圖經前人雜録
稽之本史或親至其處考驗銘志參訂耆老作廬山記
其湮泐蕪沒不可復知者則闕疑焉凡唐以前碑記因
其有歲月甲子爵里之詳故并録之庶或有補史氏云


[003-25b]









  廬山記巻三


[003-26a]
  欽定四庫全書


  廬山畧記


  宋 釋惠逺 撰


  山在江州尋陽南南濱宫亭北對九江之南江為小
江山去小山三十餘里左挾彭澤右傍通川引三江
之流西據其㑹山海經云廬江出三天子都彭澤西
入江一曰天子障彭澤也山在其西故舊以所濱為
彭蠡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際遁世隠時潛居
[003-26b]
其下或云裕受道于仙人共逰此山遂托室崖岫即
巖成館故時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焉
其山大嶺凡有七重圓基周迴垂五百里風雲之所
攄江湖之所帯髙崖仄宇峭壁萬尋幽岫窮巖人獸
兩絶天將雨則有白氣先搏而瓔珞于山嶺下及至
觸石吐雲則倐忽而集或大風振崖逸響動谷羣籟
競奏竒聲駭人此其變化不可測者矣衆嶺中第三
嶺極髙峻人跡之所罕經也昔太史公東逰登其峰
[003-27a]
而遐觀南眺三湖北望九江東西四目若陟天庭焉
其嶺下半里許有重巘上有懸崕傍有石室即古仙
之所居也其後有巖漢董奉館于巖下常為人治病
法多竒神驗絶于俗醫病愈者令栽杏五株數年之
中蔚然成林計奉在民間近二百年容狀常如三十
時俄而昇仙遂絶迹于杏林其北嶺西崖之間常有
懸流遙注激勢相趨百餘仞中雲氣映天望之若山
在霄霧焉其南嶺臨宫亭湖下有神廟即以宫亭為
[003-27b]
號安侯世高所感化事在安侯𫝊七嶺同㑹于東共成
峯崿其崖窮絶莫有昇之者有野夫見人著沙門服凌
虚直上既至則迴身踞其鞍良乆乃與雲氣俱滅此似
得道者當時能文之士咸為之異又所止多竒觸象有
異北背重阜前帯雙流所背之山左有龍形而石塔基
焉下有甘泉涌出冷暖與寒暑相變盈減經水旱而不
異尋其源仍出于龍首也南對髙岑上有竒朩獨絶于
嶺表數十大其下似一層佛浮圖白鶴之所翔𤣥雲之
[003-28a]
所入也東南有香爐山孤峰秀起逰氣籠其上則氛氲
若香烟白雲映其外則炳然與衆山殊别天將雨其下
水氣涌起如馬車葢此即龍井之所吐其左有翠林青
雀白猿之所憩𤣥鳥之所蟄西有石門其前似雙闕壁
立千餘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鳥獸草木之美靈藥萬物
之竒焉可得聲名哉畧舉其異而已耳遊廬山記并詩自記
此二十三載凡再詣石門四逰南嶺始入林渡雙闗
謂則踐其基登涉十餘里乃林表迴歩少許便得重
[003-28b]
崿東望香爐秀絶衆形北眺九江目流神覽過此轉覺
道隘而狹力進復數百步方造頽嶺積石連阜霜崿相
乗及鑒斯觀三倍于前矣然後攀弱條涉峭逕足怠體
疲僅達孤松其下有盤石可坐十人四瞻遼朗寓目長
懐用兹暢而悟曰小大之相出量不可窮高下之相傾
豈孤顯于氣象也哉於時日將禺而未中訊諸行人去
松林尚有三四五里既至乃傍林際憩龜嶺視四嶺之
内猶觀掌焉未至松林又有石懸溜其下翛然使人目
[003-29a]
眩斯瀑布之源三流之始水霔天池已備叙于别記其
上有雙石臨虚若將墜而未落傍有盤屋紆迴壁立千
仞翠林被崖萬籟齊響遺音在岫若絶而有聞請尋所
由似境窮其邃器深其量故也𫝊聞有石井方湖是所
未踐乍覩之者疑為神淵中有赤鱗湧出狀若龍魚野
人不能取直嘆其竒而已耳每因暇時追述所經覺情
無定位以所遇為通塞或撫常事而牽于近感至言而
達逺更以俯圓池之内思不出局乗高眺物乃發深懐
[003-29b]
嗟咏不足聊復寄以興云


  五言逰廬山


  崇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希聲奏羣籟嚮出山溜滴有
客獨㝠逰逕然忘所適揮手撫雲門靈闗安足闢流心
叩音聽感至理弗隔孰是騰九霄不奮冲天翮妙同趣
自均一悟超三益


  五言奉和劉隠士遺民


  理神固超絶涉麄罕不羣孰至銷烟外曉然與物分冥
[003-30a]
冥𤣥谷裏響集自可聞交峰無曠秀交嶺有通雲悟深
婉冲思在要開㝠欣中巖擁激興臨岫想幽聞弱明友
歸鑒暴懐博靈薰永陶津𤣥匠落照俟虚昕


  五言奉和王臨賀喬之


  超逰罕神遇妙善自𤣥同徹彼虚明域暖兹塵有封衆
阜平寥廓一岫獨凌空霄景慿巖落清氣與時雍有摽
造神極有客越其峯長河濯茂楚險雨列秋松危步臨
絶冥靈壑映萬重風泉調逺氣遥響多喈嗈遐麗既悠
[003-30b]
然餘盼覿九江事屬天人界常聞清吹空


  五言奉和張常侍野


  覿嶺混太象望崖莫由險器逺藴其天超步不階漸朅
來越重垠一舉拔塵染遼朗中天盼向豁遐瞻慊乗此
攄瑩心可以忘遺玷嚝風被幽宅妖途故死減




  廬山畧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