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g0031 敬鄉錄-元-吳師道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敬鄉錄巻九
            元 吳師道 輯
 陳 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
臣聞有非常之人然後可以建非常之功求非常之功
而用常才出常計舉常事以應之者不待智者而後知
其不濟也前史有言非常之原黎民懼焉古之英豪豈
[009-1b]
樂於驚世駭俗哉盖不有以新天下之耳目易斯民之
志慮則吾之所求亦泛泛焉而已耳皇天全付予有家
而半沒於讐敵此君天下者之所當耻者春秋許九世
復仇而再世則不問此為人後嗣者之所當憤也中國
聖賢之所建置而悉淪於外敵此英雄豪傑之所當同
以為病也秦檜以和誤國二十餘年而天下之氣索然
而無餘矣陛下慨然有削平宇内之志又二十餘年而
天下之士始知所向其有功徳於宗廟社稷者非臣區
[009-2a]
區之所能誦説其萬一也髙宗皇帝春秋既髙陛下不
欲大舉以驚動慈顔抑心俯首以致色養聖孝之盛書
册之所未有也今者髙宗皇帝既已祔廟天下之英雄
豪傑皆仰首以觀陛下之舉動陛下其忍使二十年間
所以作天下之氣者一旦而復索然乎天下不可以坐
取也兵不可以常勝也驅馳運動又非年髙徳尊者之
所宜也東宫居曰監國行曰撫軍陛下近者以宅憂之
故特命東宫以監國天下之論皆以為事有是非可否
[009-2b]
而父子之際至難言也東宫聰明睿知而四十之年不
必試以事也故東宫不敢安而陛下亦知其難矣陛下
何不於此時命東宫為撫軍大將軍嵗廵建業使之兼
統諸司盡䕶諸將置長史司馬以專其勞而陛下於宅
憂之餘運用人才均調天下以應無窮之變此肅宗所
以命廣平王之故事也兵雖未出而聖意震動天下之
英雄豪傑靡然知所向矣天下知所向則吾之馳驅運
動亦有所慿藉矣臣請為陛下論天下之形勢而後知
[009-3a]
江南之不必憂和議之不必守金人之不足畏而書生
之論不足慿也臣聞吳㑹者晉人以為不可都而錢鏐
據之以抗四隣盖自毗陵而外不能有也其他南有浙
江西有崇山峻嶺東北則有重湖沮洳而松江震澤横
亘其前雖有戎馬百萬何所用之此錢鏐所恃以為安
而國家六十年都之而無外憂者也獨海道可以逕達
吳㑹而海道之險吳児習舟楫者之所畏金人能以輕
師而徑至乎破人家國而止可用其輕師乎書生以為
[009-3b]
江南不易保者是真児女子之論也臣嘗疑書册不足
慿故嘗一到京口建業登髙四望深識天地設險之意
而古今之論為未盡也京口連岡三面而大江横陳江
旁極目千里其勢大畧如虎之出穴而非穴之藏虎也
昔人以為京口酒可飲兵可用而北府之兵為天下雄
盖其地勢當然而人善用之耳臣雖不到采石其地與
京口股肱建業必有據險臨前之勢而非止於靳靳自
守者也天豈使南方自限於一方之表而不使與中國
[009-4a]
而為一哉江旁極目千里固將使謀夫勇士得以展布
四體以與中國爭衡者也韓世忠頓兵八萬於山陽如
老熊之當道而淮東頼以安寢此守淮東之要法也天
下有變則長驅而用之耳若一一欲塹而守之分兵而
據之出竒設險如兔之䕶窟勢分力弱適以成戎馬長
驅之勢耳是以二十年間紛紛獻䇿以勞聖慮而卒無
一成雖成亦不足恃者不知所以用淮東之勢者也而
書生便以為長淮不易守者是亦問道於盲之類耳自
[009-4b]
晉之永和以迄於隋之開皇其在南則定建業為都更
六姓而天下分裂者三百餘年南師之謀北者不知其
幾北師之謀南者盖亦甚有數而南北通和之時則絶
無而僅有未聞有如今日之岌岌然以北方為可畏以
南方為可憂一日不和則君臣上下朝不能以謀夕也
罪在於書生之不識形勢併與夫逆順曲直而忘之耳
髙宗皇帝於金有父兄之仇生不能以報之則死必有
望於子孫何忍以升遐之哀告之仇哉遺留報謝三使
[009-5a]
繼遣金帛寳貨千兩連發而金人僅以一使如臨小邦
聞諸道路哀祭之辭寂寥簡慢義士仁人痛切心骨豈
以陛下之聖明智勇而能忍之乎意者執事之臣憂畏
萬端有以誤陛下也南方之紅女積尺寸之功於機杼
嵗以輸金人固已不勝其痛矣金寳之出於山澤者有
限而輸諸金人者無窮十數年後豈不遂令盡哉陛下
何不翻然思手足之倒置尋即位之初心大泄而一用
之以與天下更始乎未聞以數千里之地而畏人者也
[009-5b]
劉淵石勒石虎苻堅皆外服之雄曽不能以終其世而
阿固達之興於今僅八十年中原塗炭又六十年矣父
子相夷之禍具在眼中而方畏其為南方之患豈不誤
哉陛下倘以大義為當正撫軍之言為可行則當先經
理建業而後使臨之今之建業非昔之建業也臣嘗登
石頭鍾阜而望今也直在沙嘴之傍耳鍾阜之支龍隠
隠而下今行宫據其平處以臨城市城之前則逼山而
斗絶焉此必後世之讀山經而相宅者之所定江南李
[009-6a]
氏之所為非有據髙臨下以乗王氣而用之之意也本
朝以至仁守天下不恃險以為固而與天下共守之故
因而不廢耳臣嘗問之鍾阜之僧亦能言臺城在鍾阜
之側大司馬門適當在今馬軍新營之傍耳闕/ 據髙
臨下東環平岡以為固西城石頭以為重帶𤣥武湖以
為險擁秦淮清溪以為阻是以王氣可乗而運動如意
若如今城則費侯景數日之力耳曹彬之登長干烏珠
之上雨花臺皆俯瞷城市雖一飛鳥不能逃也臣又嘗
[009-6b]
問之守城以為今城不必改作若上有北方之志則此
直寄路焉耳臣疑其言雖大而實未切也據其地而命
將出師以謀中國不使之乗王氣而有為雖省目前經
營之勞烏知其異日不垂得而復失哉縱今歲未為北
舉之謀而為經理建康之計以震動天下而與金絶陛
下之初志亦庶幾於少伸矣第非常之事非可與常人
謀也陛下即位之初喜怒哀樂是非好惡皦然如日月
之在天雷動風行天下方如草之偃惟其或失之太快
[009-7a]
故書生得拘文執法以議其後而其真有志者私自奮
勵以求稱聖意之所至則陛下或未之知也陛下見天
下之士皆不足以望清光而書生拘文執法之説往往
有騐而聖意亦少衰矣故大事必集議除授必資格才
者以跅弛而棄不才者以平穏而用正言以迂濶而廢
巽言以軟美而入竒論指為横議庸論謂有典則陛下
以雄心英畧委曲上下於其間機㑹在前而不敢為翻
然之喜隠忍事仇而不敢奮赫斯之怒朝得一才士而
[009-7b]
暮以當路不便而逐心知為庸才而外以人言不至而
留冺以喜怒哀樂雜其是非好惡而用依違以為仁戒
喻以為義牢籠以為禮關防以為智陛下聰明自天英
武盖世而何事出此哉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金
人非有方興未艾之勢而何必用此哉夫喜怒哀樂愛
惡人主之所以鼓動天下而用之之具也而皇極之所
謂無作者不使加意於其間耳豈欲如老莊所謂槁木
死灰與天下為嬰児而後為至治之極哉陛下二十七
[009-8a]
年之間遵養時晦示天下以樂其有親而天下歸其孝
行三年之喪一誠不變示天下以哀而從禮而天下服
其義陛下以一身之哀樂鼓動天下以從之其騐如影
響矣乙巳丙午之間金人非無變故而陛下不獨不形
諸喜而亦不泄諸機宻之臣近者非常之變金人畧於
奉慰而陛下不獨不形諸怒而亦不宻其簡慢之文陛
下不以喜示天下而天下惡知機㑹之可乗陛下不以
怒示天下而天下惡知仇敵之不可安棄其喜怒以動
[009-8b]
天下之機而欲事功之自成是閉目而欲行也小臣之
得對陛下有卓然知其才者外臣之奉公陛下有隠然
念其忠者而已用者旋去既去者無路以自進是陛下
不得而示天下以愛也大臣之弄權陛下既知其有塞
路者議人之多私陛下既知其有罔我者而去之惟恐
傷其意發之惟恐其悵恨而不滿是陛下不得而示天
下以惡也陛下翻然思即位之初心豈知其今日至此
乎臣猶為陛下悵念於既往而天生英雄豈使其終老
[009-9a]
於不濟乎長江大河一㵼千里茍得非常之人以共之
則電掃六合非難致之事也本朝以儒道治天下以格
律守天下而天下之人知經義之為常程科舉之為正
路法不得自議其私人不得自用其智而二百年之太
平由此其出也至於艱難變故之際書生之智知議論
之當正而不知事功之為何物知節義之當守而不知
形勢之為何用宛轉於文法之中而無一人能自㧞者
陛下雖欲得非常之人以共斯世而天下其誰肯信乎
[009-9b]
臣於戊戌之春正月丁巳當極論宗廟社稷大計陛下
亦慨然有感於其言而卒不得一望清光以布露其區
區之誠非廷臣之盡皆見惡亦其勢然耳臣今者非以
其言之小騐而再冒萬死以自陳實以宗廟社稷之大
計不得不决於斯時也陛下用其喜怒哀樂愛惡之權
以鼓動天下使如臣者得借方寸之地以終前書之所
言而附寸名於竹帛之間不使鄧禹笑人寂寂而陛下
得以發其雄心英畧以與四海才臣智士共之天生英
[009-10a]
雄殆不偶然而帝王自有真非區區小智所能附㑹也
干冒天威罪當萬死
  髙士傳序
三代尚矣士之生乎其時者習有常業仕有定時利不
能更其所守而不以名汨其真養性以安命脩道以成
徳教化之漸使然也即不類不齒詩序曰人人有士君
子之行當此之時士亦烏知其髙哉周澤既衰異端並
起所以賊其良心者厥端非一士之能固其所守艱矣
[009-10b]
然顔閔之徒終身陋巷朝不及夕蔬食以自如鼓瑟以
自娛視天下之樂舉無以易此者或曰貧則無用無用
則無累無累則樂余以為二子者豈誠有樂於貧賤哉
由其道雖富貴可也彼其所樂者在此而不在彼也貧
賤者人之所惡二子何好焉而富貴又何異故曰窮亦
樂通亦樂又曰無入而不自得由此言之彼其心豈有
狥於外豈必後世之知我哉其屹然立於頺波靡俗之
中可以為髙矣故世之言二子者往往尊於王公而王
[009-11a]
公亦榮於見齒則夫茍一時者是果何得哉故自顔閔
以來若四皓嚴光黄憲徐穉之流皆其信道之至者平
時不言而人化之雖不遇猶玉之在山其光輝已不可
掩廹之而小應已與夫汲汲然願為之者異矣令其遇
時行道以正風俗豈不猶反手哉余歴觀諸史見若此
者竊有慕焉而恨當時之自閟於山林者史不得而盡
載也總而為髙士傳以備日覽諺曰非爾之髙我之下
也將與學者盡心焉
[009-11b]
  忠臣傳序
余讀書至武庚之事何嘗不為之流涕哉嗟夫忠孝者
立身之大節為臣而洗君之耻父仇而子復之人之至
情也度不可為不頋而為之者抑吾之情不可不伸也
逆計而不為人烏知吾心生猶愧耳况卒不免於死則
將藉口謂何哉武王之伐紂也以至仁順天命以大義
拯斯民然君父不以無道貶尊則武庚視太白之旗必
有大不忍於此者然而未即死者猶有待也及武王既
[009-12a]
立而沒嗣子㓜君臣兄弟之間疑間方興故將挾管蔡
之隙以義起成敗之不問姑明吾心奮而為之是以殞
首而不顧余以為武庚者古之忠臣孝子也世立是非
於成敗故無褒而孔氏又諱而不道然則武庚之死越
二千載目之瞑未也雖然武庚受之嫡嗣處義之必不
可已而非有深計於後世若翟義王陵毌丘儉諸葛誕
之徒非清議之所必責俛首相隨屬未過也而數子者
忠膽憤發視其國傾身之危不啻不暇熟權其力趣起
[009-12b]
扶之意雖不就此其心可誣也哉作史者謂冝大書以
示勸廼惟旅次之然且不免不量之譏甚遂傳之叛臣
語曰盖棺論定是果可信乎昔者貫髙有言人情豈不
各愛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已論死顧豈以王易
吾親哉然則數子之心壯矣廼其寃有甚於武庚者余
悲之故列為忠臣傳信千古以興頺俗此聖人懲勸之
法也
  義士傳序
[009-13a]
昔三代之王也賢聖之君商為多敷政出令不拂民欲
惇徳行化以固民心雖紂之暴而民未厭商也故文王
抑畏以全至徳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豈
不大哉至武王不忍天下之亂而卒廢之雖違商而周
者十室而八然商之餘民睠念先王之舊澤執義以自
守雖諄復喻之嚚乎其不肯順從也而周卒不敢以刑
罰驅之不惟不敢亦其心有所愧而不忍故惟遵商之
舊政以漸服其心歴三世而後帖然從周推此之時稚
[009-13b]
者已壯壯者已老老者已死耆舊强壯之民卒不肯從
而從之者皆生長於周之民也可不謂義乎然猶見稱
頑民則周人之言也於商義矣伯夷叔齊孔子以義而
許之而商民之事亦詳見於書夷齊是則商民不非矣
夫夷齊非以一死為足以存商明君臣之義者雖有聖
者不可易也商民非以不肯順從為足以拒周顧先王
之徳澤有以使之而弗克自已也夫義者立人之大節
而愛生憚死人之情也其不以此而易彼者誠知所處
[009-14a]
矣由商而降惟東漢之治惇節義尚亷退有商之遺風
故其亡也義士亦畧如之然亦可以為流涕也已若夫
王蠋申包胥之倫皆非有所激而興故特行其志而從
之者不衆也然使夫人氣沮而膽禠則其功效豈小哉
嗟夫商逺矣其民之姓氏不得詳也故序存之而傳夷
齊以為義士首於東漢之士加詳焉其他特起者附之
庶乎其聞風而興者豈徒備觀覽而已哉
  謀臣傳序
[009-14b]
昔堯舜之際專尚徳化三代之王以仁政伯國以謀戰
國以力治亂之不同所從來異矣由漢迄今有國家者
始兼而用之然徳化之與仁義皆人主之躬行者也至
於排難解紛則豈可不以謀而力焉用哉此權智之士
所以為貴也雖然權智可貴矣行之以譎則事以辨亦
或以否否必不可以繼也君子行權於用智以理若庖
丁之解牛是以智不勞而事迎解功已成而無後患盖
五常之用智為難仁義禮信過則近厚過於智賊矣故
[009-15a]
凡列國之䇿士皆行穿窬而衣人之衣以自齒於編氓
者也此不足論論漢以來智而不賊者然亦無幾故身
名俱全惟張子房他皆不逮已要以排難解紛故不得
而舉少之雖然事固有幸不幸遇左馬之筆則片謀可
長聲迹烜灼史筆中絶雖有竒謀至計類欎而弗耀余
甚慨焉故將章列其行事以備謀國者之覽廼取太史
遷之所嘗載者若張陳之徒標於巻首其他删次論列
惟意之從合而曰謀臣傳其竒可資以集事其賊可以
[009-15b]
戒不為無取云耳
  辨士傳序
古者兵興使在其間夫使也者所以通兩國之情釋仇
而約易恨而歡者也彼古人之用兵非以為得己也使
而不失辭兩國之民實頼之顧亦何惡哉孔子曰誦詩
三百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盖曲盡人情
者莫如詩達乎詩而使則道之以義開之以理廣譬而
約喻用能曲盡人情事無有不集者矣然則古者之使
[009-16a]
本乎曲盡人情紛挐之辨不貴也及至列國之際強弱
之相形衆寡之相傾一時鮮亷寡耻之徒往乎其間摇
吻鼓舌刼之以勢誘之以利怒之以其所甚辱趣之以
其所甚欲捭闔而鉗制之以茍一時之成事者此無異
於白晝而攫者也盖其原起於鬼谷子而成於儀秦當
是時也相師成風其習已膠而不可解世之所謂有道
之士若孟荀莊周其立言論事猶時有辨士之風要其
歸以正是以無譏焉漢興酈陸侯隨輩皆以辨聞然嗜
[009-16b]
利無耻不聞道理之習亦少衰矣以比古之膚使誠為
有間至其辨析利害切見事情彼烏可廢哉由數子以
降士之肆偉辨以濟人之事者不可勝數厥迹之著闕
然有愧史氏之罪也故余録其可採者為辨士傳又為
叙古今使者之所以異而首之俾奉命以行者有攷焉
  英豪録序
今天子即位之初金再侵邊君憂臣勞兵民死之而財
用匱焉距靖康之禍於是四十載矣雖其中間嘗息於
[009-17a]
和而養安之患滋大踵而為之患猶昔也起而决之則
又憚乎力之不足嗟乎事勢之極其難處非一日也蔡
謨有言創業之事茍非上聖必由英豪今上既聖矣而
英豪之士闕乎未有聞也余甚惑焉夫天下有大變功
名之機也撫其機而不有人以制之豈大變終已不得
平此非天意也顧天實生之而人不知所用耳彼英豪
者非即人以求用者也寜不用死耳而少貶焉不可也
故饑寒廹於身視天下猶吾事也見易於庸人謂強敵
[009-17b]
吾勦也信口而言惟意之為禮法之不可羈也死生禍
福之不能懼也一有事焉君子小人一見而得其情是
非利害之間一言而决理繁劇則庖丁之解牛也處危
疑則匠石之刈鼻也盖其才智過人者逺矣然而旅出
旅處而混於不可知之間媢之者謂狂而實狂者又偶
似之將特自標樹則夫虚張以求賈者又得而誤之矣
此英豪之所以困而不達而謂無人焉者非也抑余聞
之昔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不得則以五百金買其
[009-18a]
骨焉不踰期而千里至者三何則趨其所好人之情也
不得於生者見其骨猶貴之可謂誠於好矣生者之思
奮故也故余備錄古之英豪之行事以當千里馬之骨
誠想其遺風以求之今未必不有得也顧其誠好不耳
盖晉武帝稱安得諸葛亮者而與之共治正使九原可
作盍亦思所以用之凡所以區區於此者夫豈徒哉
  中興遺傳序
初龍可伯康㳺京師輩飲市肆方呌呼大噱趙九齡次
[009-18b]
張旁行過之雅與伯康不相識俄追止次張牽其臂廹
與共飲次張父時守官河東方以疾聞次張以實告伯
康曰母苦乃翁疾行瘳矣子可人意者為我姑少留次
張不得已從之箕踞笑歌詼諧縱謔旁若無人次張固
已心異一日行城外過麻村觀大閲之所伯康勃然曰
子亦喜射乎次張曰頗亦好之而不能精也伯康曰姑
試之次張從旁取弓挾矢十發而貼中者六七次張心
頗自喜伯康拾矢而射一發中的矢矢相屬十發無一
[009-19a]
差者次張驚曰子射至此乎伯康曰此亦何足道千軍
萬馬頭目轉動不常意之所指猶望必中况此定的又
何怪乎次張吐其舌不能収俄指其地而謂次張曰後
三年此間皆敵人子姑識之火龍騎日飛雪滿天此京
城破日之兆因吁嘻長嘆不能自禁後三年京城失守
其言皆騐中原流離伯康自是不復見矣豈喪亂之際
或死於兵抑有所奮而不能成也次張毎念其人言則
歎惜紹興初韓世忠拒敵於淮西力頗不敵次張獻言
[009-19b]
乞决淮西之水以灌敵營朝廷易其言而不之信已而
金師咸退世忠力請留戰金人使謂曰聞南朝决水以
灌我營我豈能落人計中次張言雖不用猶足以攻敵
人之心者類如此次張嘗為李丞相所辟得承務郎督
府罷次張亦徑歸大駕南渡次張僑居陽羡故將岳飛
嘗𨽻丞相軍中次張識其人於行伍言之丞相給帖補
軍校後為統制遇大駕廵永嘉與諸將徬徨江上莫知
所適又乏糧將謀抄掠次張聞而徑往説飛移軍陽羡
[009-20a]
州給之食飛得無他而州境頼焉人有言次張生平干
丞相者丞相喜欲用之後有譛者曰此人心志不可保
使其得志必為曹操丞相疑沮而止次張度時不用屏
居不出竟死昔參政周公葵屢為余言其人且曰我嘗
薦之朝廷諸公皆詰我子端人正士胡為喜言此等狂
生我因告之曰吾儕平生談王道説詩書一日得用從
容廟朝執持紀綱可也至於排難解紛倉卒萬變此等
殆不可少吾儕既不能辦而惡他人之能辦是誣天下
[009-20b]
以無事而期國事之必不成也是烏可哉 嘗大周公
之言異二生之為人而惜其屈嘗欲傳其事而不能詳
因歎曰世之豪傑倜儻之士沉沒於困窮不能自奮以
為世用欲用而卒沮於疑忌如二生者寜有限哉然自
古亂離戰爭之際往往竒才輩出嶄然有赴功名之㑹
如建炎紹興之間誠亦不少雖或屈而不用用而不大
大或不終未四十年已有不能道其姓字者記事之文
可少乎哉自是始欲纂集異聞為中興遺傳然猶恨聞
[009-21a]
見單寡欲從先生故老詳求其事故先為之纂例而以漸
足之其一曰大臣若李綱宗澤吕頥浩趙鼎張浚其二
曰大將若种師道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其三曰死節
若李若水孫溥劉韐霍安國楊邦乂其四曰死事若种
師中王禀張叔夜何㮚劉現徐徽言其五曰能臣若陳
則程昌禹鄭剛中其六曰能將若曲端姚端王勝劉光
世劉鋭其七曰直士若陳東歐陽澈吳若其八曰俠士
若王友張所劉位其九曰辨士若邵公序祝子權汪若
[009-21b]
海其十曰義勇若孫韓葛進石頭其十一曰羣盗若李
勝楊進丁進其十二曰賊臣若徐秉哲王時雍范瓊合
十二門而分傳之摠目曰中興遺傳聊以發其行事而
致我之意然其端則起於惜二生之失其傳故序首及
之昔司馬子長周游四方纂集舊聞為史記一百三十
篇其文馳騁萬變使觀者壯心駭目顧予何人豈能使
人喜觀吾文如子長哉方將旁求廣集以備史氏之缺
遺云耳
[009-22a]
  二烈女傳
烈女杜氏永康大姓女也生而端莊且麗宣和庚子冬
妖臘起所在嘯聚相剽殺里有悍賊輩謁杜氏門大言
曰以女遺我即不肯今族汝矣其家驚泣欲與則不忍
不與禍且及言於女女曰無恐以一女易一家曷為不
可待我浴而出趣具湯其家以告賊相與懽笑以俟既
浴取鏡抺朱粉具衫衣盡飾俄登几而立繫帛於梁而
圏其下度不容冠抽之籠其首整髪復冠廼死其家遑
[009-22b]
遽號噭賊聞亦驚捨去於乎學士大夫遭難不屈者萬
或一見焉而謂女子能之乎方杜氏之不屈以死猶未
足難也獨其從容處死而不亂無異乎子路之結纓是
其難也不可及已陳子曰余世家永康去杜氏不十里
許余雖不及目其事大父母屢為予言如此雖古之烈
女何以進焉余既傳其事以示余友應仲寔仲寔因謂
余言宣和辛丑官分軍捕賊所過乘勢抄掠道永康將
之縉雲及境富民陳氏二女并為執植其刄於旁曰從
[009-23a]
我從我婦之否者死長女不為動掠髪伸頸請受刄官
軍斫之决女竟汙焉後有諗之曰若獨不能為姊所為
乎次女慘然連言曰難難世之喜斥人者毎曰兒女態
陳杜之態亦児女乎人之落患難而兒女者事已即縱
辭自解昻然有徳色視陳氏次女已愧他又何説仲寔
得之胡先生經仲二君謹言君子也余是以志之
 鞏豐字仲至號栗齋上世自鄆州須城縣渡江即所
 寓土斷為婺之武義人以太學上舍對䇿髙第教授
[009-23b]
 漢陽軍次授江東提刑司幹辦公事母䘮免又授浙
 東避本路改幹辦福建帥司公事以格知臨安縣久
 之提轄左藏庫奉祠卒公嘗從朱子問學聲實著甚
 諸公間而陸沉冗調以終時論嗟惜葉水心誌墓三
 致意焉尤工於詩多至三千餘首今東平集二十七
 巻又有耳目志若干巻
  炊熟日有愴松楸
小樓吹斷玉笙哀春半餘寒去復來五歲一澆墳上土
[009-24a]
望江心折刺桐開
 
 
 
 
 
 
 
[009-24b]
 
 
 
 
 
 
 
 敬鄉録巻九